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孙逖(tì)(696年~761年),字子成,博州武水(今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人。唐朝时期大臣,宋州司马孙嘉之之子。 学穷百家,善于属文。十五时,撰写《土火炉赋》,得到宰相崔日用称赞。考取进士,授山阴县尉,迁秘书正字。开元十年(722年),通过制科考试,授左拾遗,迁起居舍人。开元二十一年,入为考功员外郎、集贤院修撰,得到吏部侍郎王邱和相国燕国公张说推崇。掌管选拔人才二年,提拔杜鸿渐、颜真卿、李华、萧颖士、赵骅等人。随同苗晋卿一起成为中书舍人、知制诰,充任河东道黜陟使。天宝三载,权判刑部侍郎,迁太子詹事。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去世,时年六十六岁。广德二年,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有集三十卷。作品《宿云门寺阁》《赠尚书右仆射》《晦日湖塘》等传世。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116] 、军事统帅。 [117]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又得张昭、周瑜等委心服事,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有荆州,挥兵南下。议者多劝迎操,惟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大破操军于赤壁。[11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黄龙二年(230年),所派将军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今台湾)。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葬于蒋陵。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孙权亦善书,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概述内图片来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孟元,宋代人物,字善长,洺州人,死后赠遂州观察使,宋哲宗原配昭慈圣献皇后(元祐皇后)之祖父。
姜公辅(730-805年),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祖籍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唐朝时期宰相、“南安四贤”之一。 出身九真姜氏。进士及第,起家校书郎,授右拾遗。召入翰林学士、京兆户曹参军。颇有才干和器识,敢于言事,深得唐德宗信任。建中四年,发生泾原兵变和朱泚之乱。姜公辅护驾献策有功,授谏议大夫、同平章事。言辞触怒皇帝,罢为太子右庶子,再贬泉州别驾。唐顺宗即位,授吉州刺史,未及上任,卒于泉州九日山,追赠礼部尚书。
吴渊(1190年-1257年),字道父,号退庵。吴柔胜第三子,南宋名臣吴潜之兄,江宁溧水人,祖籍宣州宁国。生于宋光宗绍熙初,卒于理宗宝祐五年,年六十八岁。嘉定七年(1214年)中进士,调建德主簿。丞相史弥远在馆中留他,将授以开化尉,他谢道:“甫得一官,何敢躁进。”弥远就不再强他。累官兵部尚书,进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使、拜资政殿大学士,封金陵侯(后晋为公爵),徙知福州、福建安抚使,予祠。又力战有功。拜参知政事,未几,卒。吴渊著有《退庵集》、《退庵词》、奏议及易解,《宋史》有其本传。
刘澄,清朝人,字清宇,号季萼,上元(今南京)诸生。工书、画,有季萼良好钞。《金陵诗徵、清画家诗史》
刘松(?—1794),安徽颍州(今阜阳) 人,清乾隆年间混元教(白莲教支派)首领。 在河南、安徽、湖北等省传教,组织群众。乾隆四十年(1775 年)被捕,充军甘肃隆德(今属宁夏)。弟子刘之协和之协弟子宋子清等继续传教,宣传反清复明。乾隆五十九年他又被捕,旋即遇害。
刘宇(?―前20年),汉宣帝刘询第四子,汉元帝刘奭异母弟,母公孙婕妤,西汉诸侯王,封东平王。
刘俨,字敬思,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刘钦(?-3年),字号不详,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市) [1] 人。汉朝宗室大臣,汉高祖刘邦八世孙,长沙定王刘发玄孙,汉光武帝刘秀生父。 西汉末年,历任济阳县令、南顿县令。 [2-3] 迎娶樊重之女樊娴都,生下刘縯、刘仲、刘秀。 元始三年(3年),刘钦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