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萼(?-?),汉族,大兴宛平人,刘彦宗第三子,金代大臣、将领。刘萼出身于宛平刘氏,辽末,以父荫补阁门祗候。天辅七年(1123年)正月,随父亲降金,任礼宾使、德州防御使。皇统九年(1149年)完颜亮即位后,刘萼逐渐受到重用,历任右宣徽使、左宣徽使。贞元元年(1153年),任参知政事,其后任尚书省左丞、沁南军节度使、临洮府尹、太原府尹。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兵分四路大举攻宋,刘萼任汉南道行营兵马都统制率中路军从唐州、邓州直扑荆襄,先后攻克通化军、蒋州、信阳军。后因完颜亮在扬州遇弑,撤军北归,途经汝州时,在七里河遭到抗金民军的阻击,遂破城而入,尽屠城中军民。北归后历任兴中府尹、顺天府尹、定武军节度使、济南府尹,封为任国公。大定十二年(1172年)十二月,因贪墨下狱,被削官一阶,免职回乡,后在家中去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