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源(?~624年),本名张河,字道源,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 祁县)人。唐朝初年大臣。
张道源年轻时,以孝行闻名乡里。十四岁时,父亲去世,居丧期间,悲伤过度。县令郭湛特别将其乡里改为“复礼乡至孝里”。长大后友人一同外出游玩。半夜时,友人突然病死客店。为了不惊扰主人,强忍悲痛,不敢大哭,睡在尸体旁边,直到天亮后才放声嗷哭,之后又徒步将友人尸体护送回家,得到舆论称赞。
隋朝末年,累迁监察御史,面对朝政混乱,辞官返乡。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召为大将军府户曹参军。攻克京城后,受派前往山东抚慰,尽心得法,燕赵之地,竞相来归。高祖下诏予以褒奖,累封范阳郡公。淮安王李神通平定山东后,令张驻守赵州,被窦建德俘虏。窦建德出兵河南,后方空虚,张道源秘密派人回京,请求派兵直捣敌巢。窦建德失败,返回长安,拜为大理卿。
当时,何稠获罪,官府籍没其家属,赐与群臣为奴。张道源认为,祸福无常,仁者不能趁人之危,掠人子女为奴仆侍妾。于是,以衣食相赠,将其遣送回家。不久,调任太仆卿,后出任相州都督。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去世。官至九卿,却无产无财,去世时,家中只有两石粟。唐高祖十分惊异,赐其家绸帛三百段,以为抚恤。追赠工部尚书,谥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