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王宗弼(?-925年12月28日),本姓魏,名弘夫,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末五代时期前蜀宰相、将领。王宗弼在唐末效力于王建麾下,被王建收为养子,随其夺取西川有功,任西川左骁骑都知兵马使,一度投降东川节度使顾彦晖 ,在顾彦晖败亡后复归王建,前蜀建立后负责对岐作战。他在王建去世后成为后主王衍的辅政大臣,担任守太师兼中书令,判六军诸卫事,进封齐王,但辅政无能,使得前蜀朝政日趋败坏。咸康元年(925年),后唐伐前蜀,大败前蜀军队。王宗弼受命守利州,但他却领兵归成都,囚禁王衍,迫其降唐。前蜀灭亡。他本欲借此能维持自己在西川的势力,但在当年十二月被唐军主帅郭崇韬以不忠之罪处死,家族亦被诛灭。
(1441——1534)字若云,号香山,邑庠生。少受庭训,十二学诗以能诗名。十四逰于庠,为文如泉涌风发,千百言援笔立就。
张凤藻,清代书画家。字镜芝。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
张我绳(1552—1617),字春谷,直隶广平府邯郸县城内北门里人(今河北省邯郸市串城街),为明朝万历年间兵部、刑部尚书张国彦次子。 历官武城以及大兴县令、户部曹官、宁镇兵备等大行宫礼堂职。他在武城当县令时,极力为百姓减缓服役,县平易近曾为他立有生祠。后来他调任延宁,正值军队因缺少粮饷而情面汹汹,他毅然曰“非权无以济变。”极力主张将存库的浮赏银暂时借用十八万两,济一时之急。由此,“兵获宿饱”,土兵们齐声欢乐的度过“张公活我!”。 由于他正确措置了叛乱的险情,安定了军心,被都院荐拔为不雅察使,擢升为宁镇总镇。后因疾辞归。 
周慎靓王:姬姓,周氏,名定,一名顺。东周第24代天子,前320年—前315年在位,在位6年。周显王之子。
瓜尔佳·吴达善(?—1771)清朝大臣,字雨民,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擢至工部侍郎、镶红旗满洲副都统。二十年,授甘肃巡抚,赴巴里坤督理军需,以劳赐孔雀翎。三十三年,复调湖广总督,兼署荆州将军。三十五年,兼署湖南巡抚。三十六年,复调陕甘总督,值土尔扈特部内附,上命分赉羊及皮衣。寻卒,赠太子太保,祀贤良祠,赐祭葬,谥勤毅。 
刘进忠(?—1682),辽阳(今辽宁辽阳)人。原为明总兵马得功的小校,清顺治二年(1645年),随马得功在芜湖降清,因进剿福建有功,升靖南王耿精忠的右路镇标副将;康熙六年(1667年)为广东水师左路;康熙八年任潮州镇总兵。但清政府对他不放心,特派续顺公沈瑞、副都统邓光明同守潮郡。刘进忠对此极为不满,便在城中立栅为界,沈、邓军据南,自己率部据北,实行南北分治。
刘焯(544-610), 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武邑县)人。隋代学者、天文学家。早年师从大儒刘智海门下,受聘为冀州博士,与刘炫当时并称“二刘”。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差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用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差运动速度,推算出五星位置和日、月食的起运时刻。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
刘守有,汉族,籍贯湖北麻城,字思云,任左都督、太子太傅、锦衣卫都指挥使。
刘四科,生卒年月不详,字健庵,刘腾之子,明代紫阳(今属陕西安康)人,原籍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