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沔阳(今湖北仙桃)人。 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出身渔家子,曾为县吏。参加天完红巾军,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杀文俊,遂并其军。自称宣慰使,旋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今江西、安徽诸地。十九年九月,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底,杀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在采石杀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天完将士不服,纷纷脱离,兵力渐衰。屡与朱元璋战,不利。二十一年八月,江州为朱元璋攻破,退都武昌。二十三年八月,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兵败中箭死。子陈理继立。 
阎应元 ,字皕亨,汉族,直隶通州(今北京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长赓,汉军正黄,举人,同十二、正,鲁按,十三、十二,病解,光元、十二,桂按,五、正,豫布,十二月到京候简。
郑赐(?-1408年),字彦嘉,建宁府瓯宁县人(今福建省建瓯市小桥镇阳泽村人)。洪武十八年间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务,因善待囚犯、百姓等,使得湖广等地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苗、僚等少数民族也都归服。明成祖朱棣起兵时,郑赐率军抵挡。朱棣攻入京师后,将郑赐赦免,并任命其为刑部尚书。永乐六年(1408年)病死于任上。获赠太子少保,谥“文安”。
郑三俊(1574-1656),字用章,号元岳,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元氏知县,累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天启初,被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他反对魏忠贤之阉党,正色立朝。崇祯初,官拜南京户部尚书,后转吏部尚书。复命阙下,加太子少保,留为北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弘光元年已酉(隆武元年)(1645年)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召,晋文渊阁。未至。
郭琎(1371-1447),字时用,保定府新安县人,明初大臣,官至吏部尚书。
邵松年,[近现代](一八四八至一九二四1923年(农历)12月30日) 字伯英,号息盫,室名澄兰堂、 兰雪斋,江苏常熟人。
运泰(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适应症为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卡他莫拉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或化脓性链球菌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或嗜血流感杆菌(仅为非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引起的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等。2、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β-内酰胺酶阴性株)或副嗜血流感杆菌(β-内酰胺酶阴性株)引起的慢性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的继发细菌感染等。3、泌尿道感染:包括大肠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单纯性泌尿道感染; 由产生青霉素酶或不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氏球菌株引起的单纯性淋病(如尿道炎和子宫颈炎),以及不产生青霉素酶的淋病奈瑟氏球菌株引起的女性单纯性淋病性直肠炎等。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单纯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脓疱病等。5、其他:由博氏疏螺旋体引起的早期Lyme病(游走性红斑)等。
《述德》是郑用锡创作的一首诗。
赵庭兰,徐人。明朝洪武时期汉阳知县。亦能爱民任事。朝廷经常派遣他征陈氏散卒,他县多以民丁应,赵庭兰独言县无有。汉阳人言郡守则称「恭让」,言县令则称「庭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