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明福[清]字瑞仙,号闾山,雪峰道人,满洲人。官甘肃知县。工绘事。尝指画《索扈特投诚图》,图中人物栩栩如生,驰犬射雁,携女载妇,抱幼驮老,或加鞭策马,或回头瞭望,在茫茫大漠中行进,不远处是玉门关关隘,欣欣然远离沙俄回归祖国。《索扈特投诚图》长一丈高三尺余,大小人物三十二人,骆驼马匹猎狗无数。该图记载了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携全部,舍异域,投诚向化,跋涉万里而来,摆脱沙俄统治回归大清。长洲顾谈曾为此图赋长歌。《天咫偶闻》、《八旗画录》、《读画随笔》等书有载。与同时胶州人冷文炜所写之书法齐名,世有"冷字明画"之称"、"家有冷字、明画不算穷"等诸多民间顺口溜,可见一斑。
扩廓帖木儿(Köke 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1376年?)。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跟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他独当一面,并卷入元廷党争及军阀混战,曾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朝攻占大都,扩廓帖木儿自山西退至甘肃,在沈儿峪被明军击败后于至正三十年(1370年)北奔和林,辅佐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力图光复大元江山,在宣光二年(1372年)大破明军于漠北,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后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
戴兰芬(1781-1833年),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六年,卒于清宗道光十六年,安徽天长市人,字畹香,号湘圃,道光二年(1822年)状元。
戴熙(公元1801-1860年),清代画家。字醇士,号鹿床、榆庵、松屏、莼溪、井东居士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咸丰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辞官归里后主持崇文书院。擅画山水,学王恽笔墨,兼师宋元诸家,尤善花卉及竹石小品,能治印,著有《习苦斋集》《题画偶录》等。画作有《云岚烟翠图》《忆松图》《满门风华》等。
恽彦琦(1828—1893),清代学者。字莘农,号亦韩。
德魁,满正白,光十、七,凉州副,十八、五,病休,廿五、六,西安右副。 
徐郙(1838—1907),字寿蘅,号颂阁,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同治元年(1862)状元,先后授翰林院修撰、南书房行走、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拜协办大学士,世称徐相国。徐颂阁工诗,精于书法,擅画山水,入词馆,被召直南书房。慈禧常谕徐郙字有福气,晚年御笔作画,悉命徐郙题志,传世慈禧画作中多见徐郙行楷诗题。因兼具金石派学养,黄宾虹评价徐郙云:“徐颂阁、张野樵一流,为乾嘉画家所不逮”。 徐郙收藏金石拓片珍本与名画甚多。据李寿民《还珠楼丛谈》记载,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也曾为徐郙旧藏。徐郙与康熙状元王敬铭、乾隆状元秦大成并称“嘉定三状元”。 
彭玉雯(约1820年前后在世)字云墀。江西宁都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乙卯科举人。好诗文。著有 《浣香书屋诗集》。
彭浚(1769~1833) 字映旟,号宝臣,清湖南衡山县沱字十五区王子塘(今衡东县珍珠乡黄梓塘村)人。曾就读岳麓书院,嘉庆十年(1805)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内阁侍读学士等清贵之职,成了当时文坛上第一位领袖人物。曾一度做过时为太子后为道光皇帝旻宁之师,故有“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之说。嘉庆十五年(1810),仁宗五旬寿辰,进呈《五言排律八韵一百首》,圣心大悦。道光元年(1821),由户部正郎任福建正主考,接着提升为内阁大学士、太仆寺少卿。道光十一年,调顺天府丞兼学政。屡掌考试,选拔多士,“前后五鼎甲皆出其门”。视学奉天时,裁革陋规,捐薪俸添建试院考棚,集诸生讲解义,使学风为之一新。乐善助人。家境不甚富裕,自奉节约,每遇公益事业,辄慷慨解囊。彭浚严以律己。“自奉节俭,一丝一粟,备深顾惜,非宴宾客,食无兼味”。为严肃家风,亲书“勤、俭、忠、恕、忍、让、公、和”八字。镌刻成匾,悬于堂上,以为后嗣族裔必守之庭训。
彭年(1505~1566),生于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年六十二岁。字孔嘉,一说字子素,号隆池山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