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 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宋琬的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说 ,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二乡亭词》。 
孙行友,莫州清苑人,世业农。初,定州西二百里有狼山者,当易州中路,旧有城堡,边人赖之以避寇。 周世宗伐辽时,率军攻下辽易州并俘刺史李在钦。
孙皓(242年~284年),字元宗,幼名彭祖,又字皓宗,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264年~280年5月1日)。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武帝感到惶怖。 天纪四年(280年),东吴被西晋攻灭。孙皓投降后,被封为归命侯。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武第四十九代孙,与胡瑗、石介,人称“宋初三先生”。孙复幼年家贫,父亲早亡,学习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四次进入汴京,参加科举全都落第,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安贫乐道 ,不求权要资助,不以生计为意,聚书满室,教导弟子儒道思想,乐此不疲。培养的贤良之士石介、文彦博、范纯仁等人,皆一时精英,大有作为,人称“泰山先生”。庆历二年(1042年),参知政事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联合富弼等推荐孙复,出任国子监直讲,得到了宋仁宗礼敬,因事遭贬,累迁殿中丞。嘉佑二年(1057年),病逝于家中。宋仁宗赐钱治丧,欧阳修亲撰墓志铭。(概述图来源 )
孙奭 [shì] (962—1033年),字宗古,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县博平镇) 。北宋时期大臣、经学家、教育家。幼读经书,笃学成才,九经及第。宋太宗时,入国子监为直讲。真宗时,为诸王侍读,累官至龙图阁待制。仁宗即位,以名儒选为翰林侍讲学士,判国子监,后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礼部尚书,晚年以太子少傅致仕。明道二年,卒于家。他以经学成名,一生坚守儒家之道。著有《经典徽言》及《五经节解》、《乐记图》、《五服制度》等 ,他同时也是十三经注疏中《孟子注疏》中“疏”的完成者。
名叫“孙介”而较出名者主要有两人,都是宋朝人,一个是名儒,另一个是画家。
后蜀高祖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县(今河北邢台),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以姻亲之故,深得晋王李克用赏识。李存勖嗣位,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前蜀灭亡后,出任西川节度使。唐明宗统治后期,孟知祥渐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朝令,举兵反叛。长兴四年(933年),率军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击溃朝廷征伐部队,拜成都尹,加封蜀王。应顺元年(934年)正月,正式称帝,建立后蜀,改元明德。同年去世,终年六十一,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葬于和陵。
孔传,原名孔若古,字世文,山东曲阜人,孔子四十六代孙。
夏鼎,江西行省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贵溪市)人。明朝中期大臣、画家。
唐愈,也是明代画家,字子俞,号丹泉,浙江海盐人,擅画山水,其山水学北宋郭熙。神宗末年时,淮安人杜浮,羡慕唐太常珍藏的古定鼎,到了梦寐以求的程度,从唐太常的孙子唐愈那里,硬用千金的价钱,仅将周丹泉当年那只仿造的古定鼎买去。周丹泉的仿古瓷,海内闻名,他所制的瓷器,称为“周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