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刘国霖原国防科工委特种装备部部长,仲恺农工学校(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1937年蚕桑毕业生。
到彦之(?~433年) ,字道豫,彭城武原(今江苏省邳州)人 ,汉族。南朝宋名将。早年家贫,以担粪为生,随从刘裕平定孙恩之乱。义熙元年(405年),任镇军行参军、广武将军。在平定卢循之乱中,兵败免官。后率军击败西蜀谯道福,收复白帝城,因功封为佷山县子,任太尉中兵参军。辅佐刘道怜、刘义隆镇守荆州,官至使持节、南蛮校尉。刘裕即位后,封为佷山县侯,食邑千户,仍随刘义隆镇守荆州,威信为荆州士庶所怀。景平二年(424年),护送刘义隆入朝称帝。宋文帝即位后,以为中领军,委以军政,打败荆州刺史谢晦,封为建昌县公,迁南豫州刺史。作为元嘉北伐统帅,带兵收复洛阳、滑台、虎牢等地,终为北魏所败,免官下狱,起为护军将军。元嘉十年(433年),病逝,谥号为忠,配享太祖庙庭。
公浮来(1569-1619),又名公鼒,字敬与,号浮来,明朝后期山左诗坛的主盟人物。万历丁酉年间(公元1597年)举人,任中书舍人,迁工部主事,提督浙杭关务。
元孚(生卒年不详),字秀和,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太武帝拓跋焘曾孙,临淮懿王元提的儿子。年轻时候,拥有美好名声。孝明帝时期,累迁尚书左丞。出任北道行台,安抚柔然可汗阿那瑰,有辱使命,处以流放。起为冀州刺史,劝课农桑,颇有善政。孝庄帝时期,曾为葛荣所擒,免于处死。拒绝元颢册封,受封万年乡男,奉命仪注礼乐。永熙三年,跟随孝武帝入关,受封扶风郡王。西魏时期,得到丞相宇文泰眷顾,累任司空兼尚书令、太保、太尉公。卒于任上,追赠大司马、录尚书事,谥号文简
傅贤,明朝山东人。成化十九年,知成县。康以律己,宽以驭民。兴学校,重师儒,历官八载,政声著闻(《贾通志》)。
侯恕,北地三水(今宁夏同心县东)人。汉末,侯宣多的后裔徙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东南),裔孙侯恕为北地郡(治今宁夏吴忠县西南)太守,在 北地三水(今宁夏同心县东)安家。侯恕4世孙侯植,随北魏孝武帝西迁,被赐姓侯伏氏,又赐姓贺吐(吐一作屯)氏,其后复旧,仕北周,任骠骑大将军,封肥城县公。
侯刚,男, 1948年6月26日生,山西夏县人,教授职称,西安翻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职教师。侯刚,字直孟,西汉末新繁人,为尚书郎,王莽篡位后,他痛骂王莽,被王莽杀害。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将其归葬新繁镇西北八里处大墓山,与忠烈章明同葬,故又名“双忠墓”。 章明,字公儒,新繁人,西汉末年大臣,官至大中大夫,王莽篡位,他愤然自杀。墓园有35株老柏,霜皮黛色,枝干奇古,参天耸翠。现新繁被称为西汉末忠臣章明、侯刚故里,立高碑于新繁南桥。 《华阳国志》记载:刚字直孟,繁人也,为郎。见莽篡位,佯狂,负木斗守阙号哭。莽使人问之。对曰:“汉祚无穷,吾宁死之,不忍事非主也。”莽追杀之
佛尼勒,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柯齐礼氏。索尔和诺子。初袭父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补西安驻防牛录章京。从征湖广,署夸兰大。康熙八年(1669),升副都统。十三年(1674),同西安将军瓦尔喀由四川进剿吴三桂,连败四川叛军。十四年,晋西安将军,败陕西叛军。后历任振武将军、建威将军,率军取成都,保汉中,屡战立功。统兵7年,转战四川、陕西,经80余战,得功牌数十面,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二十年九月,卒于军。
伏生(伏胜,字子贱),汉人,享年100岁。邹平人(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 韩店镇苏家村)人 ,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八篇,以教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以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之。今文《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世传的今文《尚书》皆出于他。初被载于司马迁《史记》。
伏滔(约317-396年),字玄度,平昌郡安丘县(今山东省安丘市)人。东晋时期大臣、学者,侍中伏系之的父亲。 举秀才出身,迁大司马(桓温)行参军,深得礼遇。参与平定寿阳袁真之乱,迁永世县令,册封闻喜县侯。迁征西(桓豁)参军、华容县令。 孝武帝即位,担任著作郎、青州大中正,加号游击将军。太元二十一年,卒于任上,赠秘书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