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张秉仁(1911~),河南省尉氏县人。1937年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被分配到鲁山县任教育局长。他看到鲁山地瘠民贫,教育落后,便集中义务教育经费创办了60所乡村小学。1945年受聘任山西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集结大军进攻解放区,他忧心如焚,曾多次在报纸上发表呼吁和平的文章。1947年他又回到河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1960年被抽调到河南省委领导的编书组,执笔宋、辽、金、元史的编写工作,约40万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大创立宋史研究室,他被任命为主任。同时,又向国务院学术委员会申请宋史专业硕士授予权,培养几届硕士研究生,为教学、科研输送了骨干力量。他为中国宋史研究会筹备委员,河南省史学理事。曾多次接待外国学者和学术代表团。正当他致力于《简明辽史稿》、《契丹诏书辑遗》研究和编写中,1987年患脑血栓病,中断了工作。
张廷芝(1908~1953)乳名生旺,字幼兰。陕西保安金佛坪(今属陕西吴旗)人。家庭拥有土地1500多亩,是陕北有名的大土豪。张廷芝从小顽劣,只读过三年私塾,便混迹社会。1929年春投靠甘肃陇东民团总司令谭世麟,在谭部任骑兵连连长;后又投靠在宁夏平罗扩军的国民党宁夏骑兵第四师苏雨生部,任四师八旅十六团团长。1930年,他带了一部分人马回到金佛坪老家,准备打自己的天下。1931年,杨虎城部在定边将其父张鸿儒收编为警备骑兵旅旅长,他也随同收编,任一团团长。从此,张在安塞、定边一带杀人越货,为所欲为。就在收编这一年,他的二姨太与部下私通逃走,张以“知情不报”为由,将长工李小娃等七人一次枪杀。1932年,傅作义部下的四名军人在陕甘边界卖大烟路过金佛坪,被张骗到他的营部,将其中的一名女兵强占做了他的四姨太,另外三人被活活打死。不久,有三个回民到定边、靖边等地经商,被张抢走财物,将人活埋。同年冬,张派20余人到杏柳沟,明火执仗抢走李代华家白银、大烟各50两。1933年,张硬说刘砭村刘兆庆与共产党有关系,向刘0白银6000两,银元2000枚,大烟2000两,并抄其家。   1934年春,警备骑兵旅在西安整编,张团被编余。张攫取原二、三团全部军饷窜回金佛坪,招兵 ,修堡建寨,与红军游击队对抗。曾带他的全部人马进犯保安红军游击区杨青川,抄了中共地下党员贺满朝、宗维正、郭全有的家,杀害了中共地下党员刘景科。11月,高桂滋来陕北“剿共”,张又投高任骑兵营营长。在与红军游击队作战的同时,大肆搜刮抢劫,一次就抢得客商大烟1200两,白银400两。1936年,张加入国民党,伙同民团头子赵琨、王子元等千余人向保安苏区进犯,扬言“血洗杨青川,消灭张明科(中共游击队长),活捉刘景范,收复二道川”。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高桂滋的第八十四师奉命开赴山西抗日。张不听调遣,率部袭击了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下辖的(新)赤安县(1936年6月设;1937年9月撤,辖区分别划入志丹、定边、靖边和华池县)苏维埃政府,抢走了文件、物资。以后在靖边县的瓦渣梁被陕北红军击溃,又带残部投靠了国民党二十二军高双成部,任骑兵大队长。1941年9月,张以女儿与坚持抗战的国民党十一旅旅长刘宝堂之子订婚为由,在安边设“鸿门宴”打死刘宝堂后,逃往包头给日本人当护路队保商团团长。1943年又投靠高桂滋,任高部别动大队大队长。   1947年春,宁夏马鸿逵为配合胡宗南进攻延安,率部进犯定边、靖边、安边等地。张又投靠马鸿逵,当上了清乡团司令,先后活埋、-边区共产党员干部、自卫军12人,打伤边区军民47人。   榆林和陕北全境解放后,张为逃避人民惩罚,经宁夏灵武、甘肃兰州北窜,越境逃往蒙古,后回国混入绥远傅作义起义部队,被人民解放军收编教育。但他坚持反动立场,于1950年3月7日(农历正月十九)带旧部百余人叛逃为匪,枪杀甘肃华池元城子区公所干部十多人,抢走步枪十多枝;在靖边县九里滩抢供销合作社现金2000元,骡马十余匹;又在内蒙古乌审旗抢走解放军汽车一辆,布40余匹;在八十口子抢走农民骡马30余匹,胶轮车数辆。1951年6月在石拐沟被解放军打败再次收编教育,7月二度叛逃,被国民党中央情报特务刘子衡委任为“人民-救国军”“信义纵队司令”,活动在内蒙古大青山武川县一带。11月即被人民解放军抓获,押送到武川县-。1953年3月被归绥市(1954年更名为呼和浩特市)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张岩叟 ,字孟弼,张大节子,代州五台人。大定十九年进士,调葭州司候判官,再除雄州观察判官,补尚书省令史,除大理评事,再迁监察御史、同知河东北路转运使事、中都路都转运副使、刑部员外郎、忻州刺史,以父忧去官。起复大理少卿、河北东西大名等路按察转运副使,累迁刑部侍郎,兼夔王傅,太常卿兼国子祭酒。
许邦才(生卒年不详) 字殿卿。明代济南历城人。居济南府城布政司街。
许必,真定府(今河北真定)人。字号、生卒年均不详。金 太宗天会六年(1128)戊申科状元。
观喜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满洲。1821年(道光1年)奉旨接任印登额担任台湾镇总兵。是台湾清治时期此期间,受台湾道制约的台湾地区最高军事首长。
郭贝尔·西凌阿(?——1866),达斡尔族。满洲正白旗人,清代将领。
裴满亨(?-?),字仲通,女真族,女真名裴满河西,临潢府人。金代大臣。裴满亨习读诗书,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考中进士,任奉御。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金章宗即位,裴满享升任监察御史,任内惩治了骄蛮残暴的金章宗内侍梁道儿。后历任镐王府尉、定国军节度副使、同知大名府事。承安四年(1199年),裴满享改任河南路按察副使,此后历任河南路副统军,中都、西京等路按察使。泰和五年(1205年),裴满享改任安武军节度使,大雪成灾,裴满亨带领同僚、属下及大户人家共同出资接济灾民。裴满享后来又转任河东南北路按察使,病死在任上。
裴方明(?~443年),绛郡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南朝宋名将。
字天泉,清乾隆年间人。原为萧城张大院理发仆人,性格豪爽,工作余暇,尤爱绘画。一日东家张基良见到他所画的山水画扇面,深为其笔墨意境所动,结为至交。后尽出家藏书画让其临摹。袁又结识本城另一书画家张太平,朝夕切磋,画技日进,笔意娟秀曼丽,颇有王石谷之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