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任端书(1702~1740)清代官吏。字晋思,一作进思,号念斋,江南镇江府溧阳 县(今溧阳市天目湖镇茶亭)人。清乾隆二年(1737)丁巳恩科于敏中榜进士第三人。任端书的祖父任文炜,为无锡教谕,遂家无锡。任端书随始迁祖,以无锡籍入文闱,御赐一甲第三人。
亓诗教,字可言,号静初,晚号龙峡散人,其故乡人尊称“亓老敬”。山东莱芜李条庄人。明万历26年进士,历任荆州、淮安二府推官、礼科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兼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等职。明神宗年间,廷臣出现党争,分为齐楚浙三党,亓诗教为齐党之魁。 
丘禾实,字有秋,一字登之,号鹤峰。新添卫(今贵州省贵定县城关镇)人。隆庆四年(1570)生,万历十九年(1591年)参加乡试,中解元(举人第一名);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散馆授检讨(从七品)。为云贵两省士子入翰林院授职第一人。二十九年(1601年),奉命巡视湖广、云南、贵州。三十二年(1604年),授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授会试考官,同年,升右春坊右赞善(从六品),四十年升右春坊右渝德。次年升右春坊右庶子(正五品),旋授武科会试主考官。
丁绍轼(1565—1626),字文远,池州贵池(今属安徽)人。明朝大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历官赞善、谕德、少詹事、礼部侍郎。天启五年(1625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初五日,太监刘应坤镇守山海关,丁绍轼、兵部尚书王永光等力谏,帝不听。天启六年改户部尚书,进武英殿大学士。是年四月二十三日卒,赠太傅,谥文恪。著有《丁文远集》。
夏景宗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党项族,银州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县)人,西夏王朝开国皇帝。与北宋决裂而称帝时,放弃旧姓名,改为嵬名(姓)曩霄(名) ,1047年(天授礼法延祚十年)恢复李姓 。 祖上长期统治夏州。远祖拓跋思恭,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赐李姓,封夏国公。祖父李继迁被辽封为为夏国王,父亲李德明被辽封为"大夏国王"、宋封他为夏国王,但他长期在内部称帝。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对辽宋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追封祖宗,修建宫殿,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制西夏文,颁布秃发令,派兵攻取瓜州、沙州(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称帝后,西夏与宋朝的关系彻底破裂,经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四大战役,西夏歼灭宋军西北数万精锐。 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为次子宁令哥所弑,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由幼子李谅祚即位。
元晔(509年-532年12月26日),字华兴,小字盆子,河南洛阳人。北魏王朝第十三位皇帝(530年-531年在位),景穆帝拓跋晃曾孙、南安惠王拓跋桢之孙、扶风王元怡次子。 个性轻躁,颇有膂力。起家秘书郎,迁通直散骑常侍。初封长广王,拜太原太守。永安三年(530年)十月,尔朱荣为孝庄帝元子攸所杀后,在尔朱世隆拥立下,即位称帝,年号建明,成为傀儡皇帝。尔朱兆俘杀孝庄帝之后,失去利用价值。建明二年(531年)二月,为尔朱世隆逼迫禅让,降为东海王。广陵王元恭即位,年号普泰,是为节闵帝。建明二年(531年)十月,与尔朱氏对立的军阀高欢,拥立安定王元朗即位,年号中兴。高欢击败尔朱氏后,废黜节闵帝,清除尔朱氏,独揽大权。中兴二年(532年)四月,高欢以禅让为名,废黜元朗为安定王,拥立平阳王元修为帝,年号太昌,是为孝武帝。 太昌元年(532年)五月,高欢毒死节闵帝;十一月,高欢以东海王元晔、安定王元朗与尔朱氏有牵连,同日将二人赐死。
廖云龙,福建莆田人,明正德八年乡试考取举人。
王国宪(1853~1938),原名国栋,字用五,又字圣轩,号尧云,晚年号更生老人。原籍琼山县昌兴图青草村(今属谭文镇),后移居琼山县府城。7岁考中案首(秀才第一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广东第一名优贡,后在广州广雅书院深造。曾任广东省乐昌县教谕、广东省议会议员等职。归琼后,先后掌教经研书院、琼台书院。1917年,任琼山中学校长。1923年参与创建私立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担任校董和国文老师。建校初期,不领薪金,义务教学。平生博览典籍,通晓文史,热衷地方文化事业。曾在五公祠创办泂酌亭诗社;主持募捐重修琼台书院及苏轼、丘濬、海瑞三公祠;在府城大路街兴建纪念明代丘濬、海瑞、钟芳、许子伟、郑廷鹄的五贤祠。自民国初年起,便以搜集刻印明清两代海南先贤遗著为己任,先后主编、校订、出版《海南丛书》16本,编辑出版《海忠介公年谱》、《丘文庄公年谱》,修纂《琼州府志》、《琼山县志》、《儋县志》、《王氏合族大谱》、《王氏经籍志》、《读书日记》、《琼台书院志》、《琼崖耆宿集》等,又搜求宋代《苏文忠公海外集》、《白玉蟾真人集》和明代陈是集《南溟诗选》、海忠介《备忘录》等书校点补刊行世。
史德威,字龙江,号愚庵。山西大同左卫人,明末将领,史可法义子。少时能骑马射箭,知兵法。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援剿都司,成为史可法部下。史可法没有儿子,收德威为义子,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陈鸿勋,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国时属河北省)。清光绪三十年六月十五日(1904年7月17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