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SPECIAL LITERATURE
历史人物
全部 政治人物 军事人物 文化人物 经济人物 艺术人物 科教人物 宗教人物 神话人物 其他类人物 八旗人物
全部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当代
朱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湖南武陵人。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札记》、《畲经堂集》、《研北诗馀》传世。
曹鸾,东汉末年永昌太守。熹平五年(176年),上书汉灵帝为被禁锢的党人鸣冤叫屈,要求朝廷予以平反。灵帝大怒,下令收监,在狱中拷打致死。
曹锜,字穉云,一作西青,仁和(今杭州)人,善花卉,有华嵒意。
方镛,字笙甫,黄冈人。优贡。有《笙甫诗钞》
方忠 : (字)程学启,清代人
拓跋猗卢(?~316年),定襄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西晋时期鲜卑拓跋部首领。北魏皇帝先祖,追封神元帝拓跋力微之孙,文帝拓跋沙漠汗之子,桓皇帝拓跋猗迤胞弟 建兴四年(316年),打算册立拓跋比延为世子,同时废黜王后,终为右贤王拓跋六修弑杀。北魏王朝建立后,追谥拓跋猗卢为穆皇帝。
应永是日本的年号之一,在明德之后,正长之前。指1394年到1428年的期间。这个时代的天皇是后小松天皇、称光天皇。室町幕府的将军是足利义满、足利义持、足利义量。
徐鸿儒,男,山东钜野人。自明万历二十九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1622年6月19日),率众在巨野西部、郓城南部和范县、催阳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乘兴胜,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竞以为上西天云”, [1] 用红中为标志,义军发展到10万多人,先后攻占郓城、邹县、滕县,掠运河僧船,袭击曲阜。明王朝惊恐万状,命山东总兵杨肇基等领兵镇压。义军分散作战,被各个击破。徐鸿儒被迫率万余人转战到郓城南飞集一带,陷入重围,宁死不屈,全部壮烈牺牲。徐鸿儒及家人被俘后全部被杀。飞集的"万人坑"即是义军埋骨地。
徐养正(1510-?),字吉甫,号蒙泉 ,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柳州府马平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明朝“柳州八贤”之一。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由庶吉士历户科右给事中,与都给事中厉汝进等劾严世蕃奸状,严嵩怒,矫旨廷杖,谪云南典史,旋又夺职。嵩败,复职,隆庆中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徐伯(生卒年不详),齐郡(今山东临淄)人。西汉著名的治水专家、水利学家。当时,汉武帝采用了大臣郑当时的建议,命工程水利专家徐伯测量地形,发兵卒数万人开掘了漕渠,灌溉农田。徐伯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专家,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他不负汉武帝所望,饱经风雨,任劳任怨,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亲自主持了漕运的开凿工程。从测量、制图到动工,他都躬身实践,身体力行。为了工程早日竣工,他不分昼夜巡行于穿渠之处,躬身劳作,竖立表记,确立地点、践线,选定了渠线和渠坝高程。费时整整三年,动用了民工数万人,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自此之后,汉武帝又发卒万人开掘渠道,自徵县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当时因洛水堤岸常常崩坏,渠开不成,水工们在徐伯等人的鼓舞下,发明了开井渠法。办法就是在地下开水渠,凿井深数丈,使井与井之间互相串连,成为一个连环水系,使水势互相贯通。这项工程,自商颜山西麓引水到商颜山东麓,长10余里,被命名为“龙首渠”。“龙首渠”的创造,主要也是徐伯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