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娘娘庙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娘娘庙位于山东临沂城西北兰山街道庙上村。始建年代不详,北宋景德年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修。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102

漫向夏虫语,恐惊秋士寒。朱门多酒肉,化臭此神丹。"(松 心诗集)

彭蕴章幽州土风吟卖冰词云:"铜盘磕磕玉有声,寒食街前始卖

冰。置君床

初一西顶 头午梦清,牛家贺客冻且死。银壶登筵鼓翅起,墨痕点点污窗纸。

污窗纸,麈尾挥,冰寒不及重帘垂。"《松风阁诗钞》 严缁生忆京都词注云:"京都夏日,荷花最盛,御沟无处无荷,

尤以金鳌玉 胜,不过遥望而已。德胜门内积水潭之荷,则可约客

往观,且有酒家,买荷叶粥,清香可口。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 冰拌食,凉沁心脾。且冰亦可以煮食,谓之"冰核",冰核开后,儿童 舁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余尝 戏呼为水晶山,南中无此物也。"

冰核:酷暑日贫儿上窖趸冰,沿街卖之。硕亭诗谓"正阳门外喊 冰核,"方言也。《春明采风志》

初一西顶

京都竹枝词:"欲游西顶 (娘娘庙烧香必曰朝顶)。顺长河,(此 河通昆明湖)。一路楼台点缀多,万寿寺(在长河北岸)。前须驻马, 此中山子甚嵯峨。"(相传张南垣所堆)。

张维屏日下春游诗:"西顶嬉游盛,经旬兴未休;欢声哄车马, 妙技幻婆猴。地狱从人看,尘心借佛收,困来无健者;虎饿亦垂头。" 注云:"见圈虎"。(松心诗集)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104

京北妙峰山,香火之盛闻天下。陈文伯颐道堂集中有诗咏之。山 有碧霞元君祠,俗称"娘娘顶。"岁以四月朔开山,至二十八日封山。 环畿三百里间,奔走络驿,方轨叠迹,日夜不止。好事者联朋结党, 沿路支棚结彩,盛供张之具,谓之茶棚,以待行人少息。食肆亦设棚

待客,以侔厚利。车夫脚子,竟日奔驰,得佣值倍他日。无赖子又结 队扮杂剧社火,谓之赶会。不肖子弟,多轻服挟妓而往。山中人以麦 秸织玩具卖之,去者辄悬满车旁而归,以炫市人。《天咫偶闻》

四月初一至十五日,京西妙峰山娘娘庙,男女答赛拈香者,一路 不断。由德胜门外迤西松林闸东,搭盖茶棚,以达山上,曲折百余里, 沿途茶棚,凡十数处。其棚内供奉神像,悬挂旗幡,花红绫彩,外列 牌棍旄钺。昼则施茶,夜则施粥,以备往来香客之饮。灯烛香火,日 夜不休。助善人等,于焚香献供时,或八人,或六人四人,皆手提长 绳大锣,约重数十斤,以小棒击之,其音如钟,声闻远近,在神前起 站跪拜,便捷自若,其式同仪,其音同节,亦彼之小技也。至于施粥 茶之际,数人同声高唱:"虔诚太们,落座喝茶喝粥"等辞,与钟磬之 声,远闻数里,以令香客知所憩息。而香客多有裹粮登山,不但粥茶 憩息得所,及遇风雨,亦资休避。其豪富者,乘车至山下,则易二人 肩椅,谓之"爬山虎。"夜间灯笼火炬,照耀山谷。城内诸般歌舞之 会,必于此月登山酬赛,谓之"朝顶进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105

香",如开路、秧歌、太少狮、 五虎棍、杠香等会。其开路以数人扮蓬头涂面,赤脊舞叉;秧歌以数 人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锣,足皆登竖 木,谓之"高脚秧歌;"太少狮以一人举狮头在前,一人在后为狮尾, 上遮阔布,彩色绒线,如狮背皮毛状,二人套彩裤作狮腿,前直上, 后偃偻,舞动如生,有滚球戏水等名目;五虎棍以数人扮宋祖郑恩等 相,舞棍如飞,分合中式;其杠香一人,扮幞头玉带,横跨杠上,以 二人肩抬之,好事者拦路问难,则谑浪判语,以致众人欢笑。凡此等

会,以曾经朝顶者为贵,外此则西直门外斗府闸之万寿寺五塔寺等, 及西山中碧云寺诸禅林名刹者,亦同时拈香,游人麇集于山水林木间, 实京都一巨观也。《京都风俗志》

妙峰山,京西,山有娘娘庙,每四月初一至十五,昼夜香客不断。

(《京师地名对》注)

妙峰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西北八十余里,山路四十余里,共一 百三十余里。地属昌平。每届四月,自初一日开庙半月,香火极盛。 凡开山以前有雨者,谓之"浄山雨"。庙在万山中,孤峰矗立,盘旋而 上,势如绕螺。前可践后者之顶,后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昼 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奇观哉!《燕京岁时记》

北平俗曲妙峰山云:"有一位好善的贤良,心中只想把妙峰山上, 老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110

隶之旗,趋入队中, 一切瞻拜、休息、饮食、住所由首事者指导招待,诚敬将事,从无欺 蒙之弊,故旗字均标明"某某老会"云。凡祭赛事毕,先后散,于庙 内外肆摊购绒绫花朵,插帽而归,谓之"戴福"。遥望人羣,则炫烂缤 纷,招颤于青峰翠陌间,其风物真堪入画也。《旧都文物略》

初一丫髻山 四月初一日,礼神于通州丫髻山。(金台残泪记)

丫髻山,京东,山有娘娘庙,每四月初一至十五,香火极盛。(《京

师地名对》注)

丫髻山碧霞元君庙,在京城东北怀柔县界,每至四月,自初一日 起,开庙半月,繁盛亚于妙峰,而山景过之。都人谓之东山《燕京岁时

记》

八日食不落夹 先是,四月八日,梵寺食鸟饭,朝廷赐羣臣食"不落夹,"盖缘元

人语也。嘉靖十四年,始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燕都游览志) 朝廷每年四月八日,赐百官午门外食不落夹。曹御史宏云:"是

面食也。"医官张天民云:"即今之粽子。"(戒庵漫笔) 八日赶秋波

四月八日,燕京高梁桥碧霞元君庙,俗传是日神降。倾城妇女, 往乞灵,祈生子。西湖、玉泉、碧云、香山游人相接,又旁近有地名 秋波,都中伎女,竞往逐焉,俗云"赶秋波。"《宛署杂记》

八日浴佛会 高梁桥北,精蓝棋置。每岁四月八日为浴佛会,幡幢铙吹,蔽空

震野,百戏毕集。四方来观,肩摩毂击,浃旬乃已,盖若狂云。《长安

客话》

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浴佛日云:"佛本清浄身,土木招埃尘。尘污 土木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116

观者啧啧喜,人门翁妪妻子女,旋旋喜绕之。 然或醉则喧,争道则殴,迷则失男女,翌日,烦有司审听焉。

四月一日至十八日,倾城趋马驹桥,幡乐之盛,一如岳庙,碧霞 元君诞也。(以上帝京景物略)

京都竹枝词:"西山 (天台山与妙峰山)。香罢又东山,桥上(宏

仁桥俗名马驹桥,桥头有娘娘庙,故俗呼为桥上)。娘娘也一般。道 个"虔诚"即问好,人人知是进香还"。(见游览门)

二十二城隍出巡 二十二日,城内宛平县城隍神为出巡之日,官隶迎祭,准令士女

拈香,县役扮判官鬼卒,抬神游街,故谓之出巡。或枷锁红衣为罪人 者,或露臂挂灯者,或扮马童者,还愿酬赛,以答神庥者,种种异常, 鼓乐笙簧,喧震数武,观者丛头,挥汗如雨,竟日始散。二十九,大 兴县城隍神亦如此仪。《京都风俗志》

二十八药王庙 二十八日药王庙进香。吃白酒冰水酪,取新麦穗煮熟,剁去芒壳,

磨成细条食之,名曰"稔转,"以尝此岁五榖新味之始也。《酌中志》 四五月交卖茉莉 长安四五月之交,市上担卖茉莉,清远芬馥。冬月盆盎种丁香花,

花小而香,结子,鸡舌香也。丁香花不甚翦佩,惟茉莉花雅客以点茶, 妇人以耀首,为首百端矣。(旧京遗事)

五月全月 欧阳原功渔家傲词:"五月都城犹衣夹,端阳蒲酒新开腊。月傍

西山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299

可怜溺床人儿"。见流火,则啐之,曰"贼星"。夜不以小儿女衣,置 星月下,曰"女怕花星照,儿怕贼星照"。亦不置洗濯余水,为夜游神 饮马也,曰"不当价"。(如吴语云罪过)

日月蚀 日月蚀,寺观击钟鼓,家击盆盎铜镜,救日月,声嘈嘈屯屯,满

城中,蚀之刻,不饮不食,曰生噎食病。 闻雷见霓

初闻雷,则抖衣,曰蚤虱不生。见霓曰杠,戒莫指,谓生指顶疮,

曰,恶指也。初雪,戒不入口,曰毒。再雪,则以炖茶,积雪,以塑 于庭。

打金钱 东岳庙帝妃前悬一金钱,道士赞中者得子,入者辄投以钱,不中

不止,中者喜,益不止,罄所携以出。(以上帝京景物略) 道土

都城西有蓝靛厂,万历间始建西顶娘娘庙于此。其地素洼下,时 有狂人倡为纳土之说,从此都城男妇,不论贵贱,筐担车运,囊盛马 驮,络绎如织,捐土进纳,以邀福利。处女妖婆,借此恣游,身坐轿 中,各怀土袋,随香楮往进,一时逛奔,如此数年,遂有辽阳捐地之 事。(谈往)

城西蓝靛厂碧霞元君庙地低,年年男女抱土袋,随香纸往祀,名 "进土"。(燕都杂咏注)

施汤 龚鼎孳长椿寺施汤小引有云:"京师诸梵刹,善信云集,每于流

通佛法之中,寓济人利物之意,一时士大夫固孜孜乐于为善,而宓刍 净侣,精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07

视,似乎百索,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摸瞎鱼:群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着二儿,各用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声,而旋易其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则拳击执鱼儿,出之城外,而代之执鱼轮入,一儿摸之。耍燕丘:阜城门外有白云观,相传金道人丘长春修炼之所,正月十九,飞升。士女往观,许人物下。自是岁以为常,是日天下伎巧毕集,走马射箭,观者应给不暇。

  二月引龙,熏百虫: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白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

  三月祭墓:清明日,小民男妇盛服携盒酒祭其先墓,祭毕野坐,醉饱而归。每年是日,各门男女拥集,车马喧阗。朝东岳:城西有古庙,祀东岳神。规制宏广,神象华丽。国朝岁时敕修,编有庙户守之。三月二十八日,俗呼为降生之辰,设有国醮,费几百金。民间每年各随其地预集近邻为香会,月敛钱若干,掌之会头至。是盛设,鼓乐幡幢,头戴方寸纸,名甲马,群迎以往,妇人会亦如之。是日行者塞路,呼佛声振地,甚有步一拜者,曰拜香庙。有神浴盆二,约可容水数百石,月一易之,病目人虔卜得许,一洗多愈。

  四月赏西湖景,登玉泉山游寺,耍戒坛秋坡。西湖在县西三十里,玉泉山在西湖旁,山水佳丽。碧云、香山二寺,都下称福地。俱详别卷。戒坛在县南七十里,先年僧人□□奏建说法之所,自四月初八说法起,至十五日止。天下游僧毕会,商贾辐辏,其旁有地名秋坡,倾国妓女竞往逐焉,俗云赶秋坡。宛俗是月初八日,耍西湖景、玉泉山,游碧云、香山。十二日耍戒坛,冠盖相望,绮丽夺目,以故经行之处,一遇山坳水曲,必有茶篷酒肆,杂以妓乐,绿树红裙,人声笙歌,如装如应,从远望之,盖宛然图画云。观佛蛇:县西潭柘寺有二青蛇,与人相习,每年以四月八日来见,寺中僧人函盛事之。事传都下,以为神蛇,游人竞往施钱,手摩之,以祈免阨。僧人因而致巨富云。游高梁桥:高梁桥在县西五里,有娘娘庙。塑像如妇人育婴之状,备极诸态,桥适当前,即西湖水流入禁城口也。俗传四月八日,娘娘神降生,妇人难子者宜以是日乞灵,滥觞遂至倾城妇女,无长少竞往游之。各携酒果音乐,杂坐河之两岸,或解裙系柳为围,妆点红绿,千态万状,至暮乃罢。

  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端午日,集五色线为索,系小儿胫。男子戴艾叶,妇女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钗头。踏青:端午日,士人相约携酒果游赏天坛松林、高梁桥柳林、德胜门内水关、安定门外满井,名踏青。妇女如之,比之南京雨花台更盛。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9

庙,一嘉靖三十九年建,一嘉靖四十四年建。马灵官庙,弘治年太监李广建。玄应庙,永乐年建。以上俱在北城日中坊。

五显禅林庙,永乐年建,万历三年重修。五圣庙,正德年建。张老相公庙,嘉靖四十五年建。以上俱在大时雍坊。

三官庙,一万历六年建,一嘉靖四十一年建。观音庙,隆庆元年建。立禅庙,正统年建。小西方庙,万历九年建。太尉庙,嘉靖三十年建,万历十七年重修。三清庙,永乐十七年太监曹铨使暹罗,浮海遇风,祝天祈福,归建是庙。正统八年敕赐今名。礼部尚书胡濙记。以上俱在朝天日中坊。帝王庙,嘉靖十一年建。娘娘庙,创不记年。武王庙,嘉靖三十八年建。威灵庙,万历十七年建,以上在鸣玉坊。玄通庙,在安富坊。三官庙、灵官庙,古刹。崇宁庙、昭应庙,以上俱在金城坊。

龙王庙,二,俱在阜财坊。

真武庙,在大时雍坊者三:一嘉靖元年重修,一万历十三年重修,一创不记年。在朝天日中坊者一,嘉靖四十年建。鸣玉坊一,金城坊一,俱创不记年。土地庙,一在鸣玉坊,嘉靖三十一年霍太监建。一在金城坊,一在阜财坊。火神庙,一在北城日中坊,元至元十六年建。在大时雍坊者二:一正德年建,嘉靖丙午重修;一天顺年建。在鸣玉坊者一,嘉靖三十二年居民高凤建。在金城坊一,古刹。天仙庙,在北城日中坊者二:一嘉靖六年建,一嘉靖二十九年建。在大时雍坊一,嘉靖三十九年重修。在鸣玉坊者二:一隆庆元年建,一创不记年。在金城坊者三,在阜财坊一,俱创不记年。三义庙,一在小时雍坊,即旧西厂废址,成化二十二年御制重修。一在朝天日中坊,嘉靖三十五年建。城隍庙,一在北城发祥坊,系元旧址,今废。一在金城坊,系我朝都城隍庙,万历十七年户部尚书石星题准,敕赐重修。延福庙,一在大时雍坊,隆庆二年建。一在河漕西坊,成化十七年建。药王庙,一在北城日中坊,嘉靖二十五年建。一在积庆坊,万历三年太监冯保建,上赐额普济药王庙,内庭设药于此,参政刘效祖记。

城外:关王庙,一在阜成门外一里,弘治十六年坊民赵刚等建,鸿胪寺卿刘恺记。一在阜成门外平则关,离城二里。一在亭子村,离城五里。一在芦沟桥,万历八年敕修。一在上下庄,一在北新安。以上离城三十里。一在高店村,一在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50

  三家店,一在军庄,一在天宫院。以上离城六十里。一在庞各庄,一在桥儿涧,一在马安山(旧名太平护国武安王庙,嘉靖十一年太监陈旺等重修,工部员外徐腾记),一在大营村,一在黑垡村,一在常各庄,一在窑子头,一在南茨榆村,一在东庄营。以上离城约七十里。一在张公垡,一在张各庄,一在义塘村,一在西黄垡村。以上离城八十里。一在流石庄,一在贾河村,一在大新庄(相传先朝唐敬德建),一在曹各庄,一在黄垡庄,一在黑垡村,一在南各庄。以上离城约一百里。一在胡林店,离城一百十里,古刹,嘉靖癸未重修,御史刘效祖记。玄天庙,一在西直门外,一在阜城门外。天仙庙,一在田各庄,正德年建。一在义井村,嘉靖三十九年陈总兵建。以上离城约二十里。一在芦沟桥,一在新店村,一在新店南。以上离城约四十里。一在庞各庄,一在西榆垡村,一在黄垡村,以上离城八十余里。三官庙,一在白纸坊,离城五里。一在田各庄,一在义井村,一在八里庄。以上离城约二十里。一在刘家峪,一在上下庄,一在芦沟桥。以上离城三十里。一在太子峪,一在小横岭,一在三家店,一在南安河(元朝建)。以上离城五十里。一在西黑垡村,一在义塘村,一在黄垡村,一在大新庄,一在黑垡村。以上离城一百里。一在朱家务,一在西斋堂。以上离城二百里。真武庙,一在亭子村,离城五里。一在义井村,一在上下庄。以上离城三十里。一在白家滩,离城五十里。一在太子务,一在庞各庄,一在大营村。以上离城约七十里。三义庙,一在阜成门外。一在七里屯,成化年建。在义井村有二:一嘉靖三十八年太监纪盘建,一隆庆三年居民安杲等建。以上离城二十里。一在八角庄,离城三十里。一在张各庄,离城四十里。一在大台村,离城五十里。一在大营村,离城七十里。一在榆垡村,离城约一百一十里。娘娘庙,一在达官村,离城二十里,嘉靖年建。一在周家巷,离城五十里。一在庞各庄,离城七十里。一在王平村,离城一百里。宣应庙,在香山村,离城三十里,原系三官古迹。成化十八年太监梁方重修,敕赐今名。大学士商辂记。五圣庙,一在芦沟桥,离城三十里,嘉靖三十五年建。一在崔村,离城四十里。一在南茨榆村,一在马各村,以上离城七十里。土地庙,在芦沟桥,万历十二年巡监察院傅光宅建。护国天将庙,在芦沟桥,嘉靖三十二年陶仲文创,万历八年重修。五道庙,一在板桥村,离城三十里。一在稻田村,离城五十里,隆庆三年建。一在北茨榆村,离城六十里,万历十八年建。一在西黑垡村,离城七十里。一在北庄村,一在南庄村,俱离城八十里。一在孙各庄,离城一百里。观音庙,一在张各庄,离城四十里,成化年建。一在瓮各庄,离城一百里。龙王庙,一在高店村,一在大峪村,一在琉璃局(嘉靖年重修),以上离城五十里。一在东杨家坨,一在孟窝村,一在军庄,以上离城约六十里。一在龙门村,一在南各庄,一在赵村,以上离城八十里。一在黑垡村,一在军下庄,一在下草店,以上离城一百里。一在大台村(系古刹),一在东胡家林,一在火钻村,一在白虎头庄,一在牛站庄,一在北山庄,一在清水涧,一在西斋堂,以上离城二百余里。东岳娘娘庙,在南安河。二郎庙,一在三家店,离城五十里。一在太子务,离城一百里。一在斋堂村,离城二百里。二圣庙,一在稻田村,正德八年建;一在大峪村。俱离城五十里。火神庙,一在军庄,离城六十里。一在西榆垡村,离城一百里。古刹玄帝庙,一在马鞍山,离城七十里,万历壬辰太监张诚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6

第一自治区第二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六万七千零七十四方公尺公所设于象鼻子后坑八号

新开路 娘娘庙 小三条 黄兽医胡同 北极阁 大土地庙 小土地庙 火神庙

第一自治区第二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东堂子胡同二号

外交部街 东堂子胡同 西总布胡同 协和胡同 南小街(南段)北至什方院西口与第三十四坊分界

第一自治区第二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四万九千九百四十方公尺公所设于遂安伯胡同六十九号

无量大人胡同 遂安伯胡同 东石槽胡同 中石槽胡同 西石槽胡同 官房大院

第一自治区第二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一万五千九百七十五方公尺 公所设于西罗圈一号

史家胡同 官学大院 东罗圈胡同 西罗圈胡同 干面胡同

第一自治区第二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五万八千七百十五方公尺 公所设于本司胡同二十一号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37

六条胡同 石桥(南首)北至七条胡同与第十五坊分界 板桥(南段)北至七条胡同与第十五坊分界 皇姑院 八宝胡同 娘娘庙 月牙胡同 牛圈 铁匠营

第三自治区第十七坊 木坊面积约合十二万六千方公尺公所设于五条胡同二十号

五条胡同 班大人胡同 后坑 流水沟 华百寿胡同 东水车胡伺 西水车胡同

第三自治区第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五万七千四百方公尺公所设于五条胡同

三条胡同 头条胡同 二条胡同 四条胡同

第三自治区第十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八万六千七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永康胡同

慈悲胡同 安内东城根 小头条 小六条 五道营 后萧家胡同 前萧家胡同 永康胡同 大格巷钥匙胡同 箭厂胡同

第三自治区第二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四万一千八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安内大街七十五号

安定门大街 朝阳胡同 背阴胡同 牛圈胡同 如意巷 小炮局胡同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56

第五自治区第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万三千三百二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北锣鼓巷下洼子十三号

鼓楼东大街 东醋胡同 中醋胡同 西醋胡同

第五自治区第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四万零一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旧鼓楼大街路西

宝钞胡同(南段)北至豆腐池胡同东口与第十八坊分界 豆腐池 娘娘庙 汤公胡同 铃铛胡同钟库胡同 钟楼湾 草厂 箭杆胡同 北醋胡同

第五自治区第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十七万零二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旧鼓楼大街路西

赵府街 北城根(中段)西至中条胡同西口迤北与第七坊分界东至中条胡同东口迤北与第十八坊分界 中条胡同 碾儿胡同 国祥胡同 高公庵 王佐胡同 玉皇阁胡同 前坑 后坑 酒醋局 张旺胡同 旧鼓楼大街(北段)南至前马厂东口与第九坊分界

第五自治区第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七万七千三百方公尺公所设于分司厅胡同二号

宝钞胡同(北段)南至豆腐池胡同东口与第十六坊分界 北城根(东段)西至中条胡同东口迤北与第十七坊分界 东条儿胡同 千佛寺胡同 郎家胡同 纱络胡同 净土寺胡同 琉璃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76

第八自治区第二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万九千五百二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北极庵

海北寺街 沣阳馆夹道 后青厂 娘娘庙夹道 香炉营六条 六条大院 横街 北极庵 周家大院 武进馆夹道 顺德馆夹道

第八自治区第二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四万九千二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香炉营头条十一号

香炉营头条 香炉营二条 香炉营三条 香炉营四条 香炉营五条 东横街 西横街 九道湾

第八自治区第二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二万一千七百二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西茶食胡同

永光寺西街 永光寺中街 永光寺街 八宝甸 枣林胡同 方壶斋 西茶食胡同 东大院

第八自治区第二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万四千一百二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西草厂

东椿树胡同 当铺胡同 北椿树胡同 椿树上头条 椿树上二条 椿树上三条 横胡同 西椿树胡同 椿树下头条 椿树下二条 椿树下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10

百姓庄

第十二自治区第三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三二方里公所设于西门街六十八号

公主坟 北门街 西门街 西门北后街 南道口 西门村 北门村

第十二自治区第三十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四九方里公所设于西栅栏外四号

东坝大街(南面)北至大道与第四十坊分界 东冈子(南面)北至大道与第四十坊分界 豆腐巷 田家胡 同 白衣庵街 白衣庵下坡 二条后街 四眼井下坡 娘娘庙街 二条胡同 板桥 高家坟 菩萨庙 白衣庵后街 龙角湾

第十二自治区第四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七五方里公所设于西栅栏外四号

东坝大街(北面)南至大道与第三十四坊分界 东冈子(北面)南至大道与第三十四坊分界 西栅栏外马家大院 北后街 香儿胡同 小八间 肖家大院 驴市胡同 辛庄 辛庄后街 北后沟

第十二自治区第四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一·零八方里公所设于东八间房润灵祠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17

恩济庄 高庄(南部)北至东西洼大道与第十五坊分界 半壁店(北半村)南至马路与宛平县分界 田村(北部)南至马路与宛平县分界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四·七五方里公所设于西直门外北关高亮闸东

北下关街 娘娘庙胡同 大柳树北村 大榆树南村 五塔寺 太平庄 大影壁胡同 头堆胡同 大钱市胡同 小钱市胡同 小寺胡同 德宝胡同 小园胡同 糖房胡同 上园 慈献寺 红果园 大慧寺 青塔院 净土庵 笑祖塔院 胡家楼 白石桥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六·五〇方里公所设于万泉庄关帝庙

万泉庄 小南庄 三义庙 庞家村 五座坟 王公坟 双榆树 巴沟 通惠寺 厂洼 长春桥 魏公村 法华寺 白祥庵 红庙 万寿寺 半壁街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一方里公所设于火器营村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19

瑞王坟 贾家坟 魏家村 黄土坡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九·八八方里公所设于海淀东双关帝庙

善缘桥 娘娘庙街 辛庄大胡同 下洼子 大井胡同 前辛庄 辛庄 小庙 东大院 八家胡同 新胡同 大坑沿 白祥庵 篱笆房 躺碑庙 小泥湾 大泥湾 许家寺 小西门 四道口 皂君庙 后官园 石家坟 黄庄东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九八方里公所设于海淀火神庙商会

海甸西街 南小街 太平庄胡同 墨蟠居 永辛庄 小车居 三角地 前官园 杨家井 榆树林 黄庄西 双关帝庙 倒座观音堂 南大街 泄水湖 驴市口 莺房 彩和房 杨家井胡同 苏公家庙 太平庄 太平院 桃园 羊圈胡同 兽医椿 龙凤桥西岔 碓房居 贤孝牌 银丝沟 观音阁 大河庄 双桥东 港沟胡同 南栅栏 南海甸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20

甜水井 灯笼库 赫灯营 老虎洞 果子市 穿堂门 香厂子 菜库 槐树街 娘娘庙西岔 车库 冰窖 羊圈 军机处 西栅栏 金龙馆 西上坡 双井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九·六四方里公所设于六郎庄静安院内

六郎庄 静安院 小狮子胡同 大后街 中胡同 大胡同 张中堂胡同 新建宫门 绣漪桥 牌楼门 荣中堂胡同 二龙闸 宫门前升平署 虎城 兴隆胡同 庆安胡同 双巷 太平河 平安路 太平院 东河沿 慈佑街 慈佑一条 慈佑二条 慈佑三条 平安一条 平安二条 平安三条 平安四条 南楼村 双桥 西苑一道街 西苑二道街 阅武楼街 宣化街 和平街 国庆街 西苑三道街 睦邻胡同 篓斗桥 承泽园 木板桥

第十三自治区第二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一·八三方里公所设于香山慈幼院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25

甘石桥 三义庵 湾子村 深州馆 三统碑 苇子地 六把竿子井 北马连道 南马连道

第十四自治区第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七·六四方里公所设于马官营三十三号

仓盈馆 太平桥 刚乂楼 柳行村 水口子 蝎子门 六里桥 白塔 马官营

第十四自治区第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三·五一方里公所设于大井村娘娘庙

大井村 小井村 岳格庄 碾子坟 刘家口

第十四自治区第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五·四四方里公所设于西局村小前街九十九号

西局村 西局东街 东局村 官地 七里庄 周庄 李庄 于庄 大井南胡同

第十四自治区第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二·一九方里公所设于

西管头前街 西管头后街 东管头前街 东管头后街 东管头南后街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31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七·五九方里公所设于左安门外

左安关厢 左安东里 菜市东里 饮马井 宏善寺 十里河 白墙子 花园子 左安南里 左安西里 小辛庄 康家园 八里河 西城根 高地 大柳树(北段)十二号十四号南至东西大道与第三十六坊分界 娘娘庙 阎家楼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七·零七方里公所设于十里河

龙爪树村 龙爪树东里 龙爪树南里 分中寺 关家坑 双旗杆 倪家庄 枣林村 一间楼 花园十一号 十里河二十五号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九·九零方里公所设于

成寿寺庄 于家坟 成堡营(东段)西至南北大道与第三十七坊分界 方家庄 草厂 小双桥上 大柳村(南段)北至东西大道与第三十四坊分界 南王爷坟 横道沟 马回甸 南杨树 北杨树 苇子坑 四道口 南窑村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四·九六方里公所设于九圣庵内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37

第十五自治区第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四·四一方里公所设于外黄庄二十九号

甘水桥 皇姑坟 六公主坟 小黄庄 枪厂 八大公坟 贤孝牌 五路居 三路居

第十五自治区第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九·八六方里公所设于药王庙村药王庙内

安外小关街 干杨树 小关东街 双旗杆 小营村 白庙村 姜庄 石牌楼 龙道村 药王庙 芍药居 慧忠庵

第十五自治区第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三三·一方里公所设于大屯村五十八号

关庄 太平桥 北湖渠 黄草湾 辛店 六王坟 芦井 大屯 娘娘庙 半壁街 黄庄 大黄庄 祠堂

第十五自治区第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七·四零方里公所设于黄军营常兴寺内

黄军营 西坡子 立水桥 羊坊村 兴隆庄 吉大人坟 禄家坟 仰山村 何家坟 安家坟 勇士营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40

家胡同 沟沿胡同 前罗锅胡同 后罗锅胡同 杨树胡同 桑树园 薛家胡同 新胡同 柳树井 旱河沿 成府西街 喜羊胡同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零·九八方里公所设于一亩园娘娘庙

福缘门 一亩园 挂甲屯 北楼门 教养局 虎城 水磨东街 水磨中街 水磨西街 清华园(北段)南至沿河与第二十二坊分界 石头厂 新宫门 圆明圆 正觉寺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六·九七方里公所设于前八家村

双泉堡 六道口 石板房 前八家 东柳村 西柳村 萧聚庄 东王庄 西王庄 四道口 九龙泉 七间房 二里庄 九间房 炸货屋子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二·六八方里公所设于清河村十二号

清河大街 清河西后街 清河东后街 盐店胡同 豆腐房胡同 花虎沟 清河南口 窑洼村 马家沟 常家沟 后八家 西洼村 大石桥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7

将军营 杨狗头胡同 黄兽医胡同 新开口 红庙 门楼胡同 赵堂胡同刘师婆胡同 马姑娘胡同 娘娘庙 斧钺司营 后营 总铺胡同 元真观 赶驴桥 南院

黄华坊 四牌二十一铺

石大人胡同 蒋大人胡同 芝麻巷 堂子胡同 杨仪宾胡同 粉子巷 鼓手营 火神庙 吴良大人胡同 关王庙 石槽胡同 遂安伯胡同 干面胡同 禄米仓 武学

王府仓 智化寺 梁瓜子胡同 武德兴武卫 史家胡同 下角头 二郎庙 豹韬神策卫 勾兰胡同 东院 演乐胡同 三圣庙胡同 龙虎卫 灯草胡同 牌房胡同

思城坊 五牌二十一铺

驴市胡同 石牌胡同 把台大人胡同 武功右卫 拐棒胡同 炒米胡同 井儿胡同 老君堂延祐观 南水观 四牌楼东 三官庙(即延福宫) 斜街小街

朝阳门大街 北水关 蕃牧所铸锅巷 头条胡同 百万仓 二条胡同 忠义前卫 三条胡同 东城兵马司 水月寺 月牙胡同 四条胡同 牛房胡同

南居贤坊 六牌三十六铺

铁箭营 学房胡同 蛮子营 晋家胡同 轿子胡同 永丰观 棺材巷 旧太仓(西门北门) 正觉寺胡同 小街 王驸马胡同 冯良井儿 宋姑娘胡同 福安寺

裤子胡同 蚂螂胡同 圣姑寺胡同 鼎银胡同 粉子胡同 慧照寺 海运仓 灵床胡同 陈昂家胡同 局子胡同 钞纸胡同 板桥 老君堂(即阳洞观) 门楼胡同白庙 汪家胡同 新太仓南门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0

帅府胡同 箔子胡同 石老娘胡同 熟皮胡同猪市胡同 王贵桥胡同 王瑞老儿胡同 泰宁侯胡同 大桥胡同 武安侯胡同 古灯庵胡同 石碑胡同 宝禅寺胡同 普庆寺 帽儿胡同 燕山卫胡同 响铃寺

供用库胡同 新开路南 红桥儿(东南) 西直门街南

日中坊 四牌十九铺

新开路(北) 红桥儿(北) 西直门街北 永泰寺 獐鹿房 一条胡同 二条胡同 三条胡同 四条胡同 五条胡同 米市口 营房桃园 曹老虎观 官菜园

板桥胡同 广济寺 延寿寺 万宁寺东 台基厂 草场

金城坊 五牌二十二铺

阜成门街南 马市桥 金城坊胡同 水车胡同 半边街 内西巡捕厅 苦水井胡同 礼拜寺 王府仓胡同 武衣库 菜市口 娘娘庙 欧先胡同 盆儿胡同

刘和尚胡同 刘教胡同 孟端胡同 应天卫 豆腐巷 普照寺 车家胡同 井家胡同 铁佛寺 羊市口 杨和胡同 贺三胡同 广宁伯胡同 济州卫新房 陆家胡同

麻线胡同 羊毛胡同 龙骧卫街 新桥 养济院(住孤老无目人月给与粮) 阎家桥 关王庙(小桥) 许游击胡同 武太医胡同 刑部铁门儿 巡按公署

山西厂刑部后墙 柴灰厂 砂锅刘胡同 庙桥儿 惜薪司西厂 都城隍庙 曹杉板胡同 鹫峰寺街 和阳卫 曲子胡同 赵府大人胡同 双河儿胡同

河漕西 三牌十三铺

阜成门街北 马市桥西北 白塔寺 朝天宫东 普度堂 叉手胡同 苏家胡同 回回厂 茶叶胡同 王贵桥西 栅栏胡同 横街 大桥胡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3

正西坊 六牌二十四铺

正阳门外西河沿,至宣武门东响闸桥东。

徐家胡同 延寿寺 汾州营 三眼井 廊房胡同 羊肉胡同 柴胡同 笤帚胡同 二条胡同 取灯胡同 炭胡同 云峰寺 三条胡同 四条胡同 斜街 琉璃厂东门

抬头庵 杨毡胡同 缸市口 朱家胡同 刘?儿街 观音寺 五圣庙 店子街 筒子胡同 新火神庙 安南营 章家桥东 王皮胡同 小井儿 留守卫营

石头胡同 蔡家胡同 施家胡同 张善家胡同 云居寺胡同 井儿胡同 干井儿胡同 车营儿 马神庙街 猪市口西北 煤市口 寄骨寺(即万善寺)

正南坊 四牌二十铺 在新城中门里,天地坛西。

猪市口(西南往西) 厨子营 牛血胡同 宝鸡巷 西分司厅 千儿胡同 砖儿胡同 崇兴寺 双庙菜园 蛮子营 荣家胡同 响鼓庙 粉房刘家街 潘家河沿

黑窑厂(已上街南已下街北) 税务口 正阳门宣课司 皮条胡同 柏树胡同 陕西巷 河南营 外郎营 留守卫营 五道庙 猪市口南 要儿胡同 校尉营

焦狗头胡同 古佛庵 般若寺 赵锥子胡同 养牲所 养羊胡同 埋马坟

天坛即南郊,周十里,内有圜丘、神乐观、天师府、牺牲所,在正阳门外永定门内东。

地坛即山川坛,周六里,内有先农坛藉田,在永定门内街西。

崇北坊 七牌三十七铺 在新城广渠门东北角里。

崇文门外,东河沿往东,至都城东南角外,新城便门东北角内。

头条胡同 乔铁胡同 新板桥小市口 关王庙娘娘庙 二条胡同 中板桥小市口 天仙庙土地庙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5

彭城卫营 马官人胡同 缴家街 煤营儿 砖营儿 长营儿一二三四五六条胡同老君堂 石阁儿 官园 报国寺紫金寺 昊天寺善果寺 归义寺弘法寺 天宁寺黑禄寺 干石桥街北 真空寺 广宁门外

宣南坊 五牌二十七铺 在新城右安门里东,宣武门大街南。

菜市街南 骡马市南 井儿胡同 果子巷 打刧巷四眼井 包头张家胡同 贾哥胡同 保安寺 羊肉胡同 史家胡同 米市口 杨布政街 板井胡同 南城兵马司

绳匠胡同 新寺 观音堂 秀英家桥 半截胡同 教子胡同 关王庙 棺材尚家胡同 烂面胡同 益儿胡同 狗营 火焰营 石碑儿 上坡子 砖儿胡同 悯忠寺

白纸坊 五牌二十一铺 在新城广宁门、右安门西南角。

石阁儿街南 牛肉胡同 大圣安寺 小圣安寺 教子胡同 枣林儿 砖庙儿三官庙 燕角儿 土坯营 露泽园(藏暴尸) 保应寺 干面胡同 羊肉胡同 礼拜寺

夫营儿 老军地 相国寺 瓦街儿 纸房胡同 崇教寺 贾家庙 一条二条胡同 黄土坡(以后俱坐在新城外) 手帕营口 嘉蔬署(菜户) 干石桥街南

彰义门娘娘庙(即大庙) 官园菜户营 西乡柳巷村 御匠局 管头村 丰台 鸡鹅房 陈留村 高丽庄 纪百户庄 长生观草桥

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其周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丈,乃育养禽兽、种植蔬果之处,中有海子三处,因京城中亦有海子,故名南海子。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07

扁担胡同

  象鼻子坑 井一。镶白旗官学在焉。

  衣包胡同

  北银碗胡同

  栖凤楼栖或作骑。

  小头条、二条、三条胡同

  旧名十八半截 头条三条胡同井各一。

  娘娘庙

  大、小土地庙,井一。

  北极阁

  黄寿医胡同

火神庙

新开路 井一。正蓝旗官学在北。《啸亭续录》:宁郡王府在新开路。谨案:王讳宏晈,谥曰良。

总铺胡同

铺俗讹捕,或讹布。井二。有元贞观。《燕都游览志》:东院在总铺胡同东城畔,昔时歌舞地,今寥寥数家如村舍,兼之人掘土为坯,满目坑堑,从寒烟衰草中,想走马章台之盛,邈不可复寻,犹记旧游有陈家园、郝家亭子,树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29

八宝胡同

  板桥

  娘娘庙

七条胡同

井二。采访册:灿公第在七条胡同。谨案:公为圣祖十五子愉恪郡王讳允禑之后。《宸垣识略》:一等超勇公第在七条胡同。案:乾隆时,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封超勇公,谥武壮。

  八条胡同 井四。有承恩寺,正觉寺,俱详寺观。旧志:承恩寺有敕建碑。

九条胡同

井一。王彦泓疑雨集:有萧疏客从才三骑,曲折胡同到九条之句。盖明时北里也。采访册:谟贝子府在九条胡同。案:贝子以惠亲王支子推封。《宸垣识略》:袭一等昭信伯第在九条胡同。案:乾隆时,大学士李侍尧袭昭信伯,其祖李永芳封爵也。

十条胡同

井二。正白旗觉罗学在南,详官学。护军统领署,详衙署。旧有五岳庵,明宣德元年建。内供玉缋五岳真形图,故名。

  钞手胡同

  十一条、十二条胡同

  新寺胡同 井一。旧志:观音寺在南居贤坊。案:今名广慈,详寺观。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74

十三座。《旧闻考》:今旧鼓楼大街北城墙,有中心台之名,盖元时都城偏北,以鼓楼大街之中心台为东西南北之中也。《芜史》:东绦儿胡同,旧设枪局一处,系京营官军自盔甲安民两厂领出火药并军器,堆积以便教场取用。崇祯戊寅八月初七日卯时大震,延烧草若干垛,其烟如灵芝、如云、如浪,移时方散。

  东绦儿胡同 井三。

  玉皇阁胡同 玉皇阁明建,有顺治间鼎一。

  酒醋局胡同 井三。明酒醋局外厂也。见《寄园寄所寄》录。

  张帽胡同 帽或讹旺。又讹望。

  娘娘庙

  汤锅胡同

  铃珰胡同

鼓楼大街

地安门迤北近鼓楼者,亦称鼓楼大街,元称十字街。鼓楼北为钟楼,互详城池。钟楼后,井一。街东有慈善寺,详寺观。《存素堂文集》:嘉庆四年秋,余自杨柳湾移家钟鼓楼间,朱寿人为作移居图,自移居后,远近以诗龛图寄余者,又得十余家,爰附移居图后,装联成巷。《水曹清暇录》:后门鼓楼定夜,每晚击鼓一百八声。《元一统志》:□□九年二月,改号大都,迁居民以实之。建钟鼓楼于城中。图经志书:钟楼在金台坊东,即万宁寺之中心阁。《万历沈志》:慈善寺、文昌宫,俱在靖恭坊,有敕建碑。《析津志》:米市、面市,在钟楼前十字街西南角。段子市、皮帽市,在钟楼街西南。帽子市在钟楼。穷汉市一,在钟楼后为最。鹅鸭市在钟楼西。珠子市在钟楼街西第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227

⑦羽林大卫 "大"应作"右"。

自西观音寺胡同以北曰栖凤楼胡同,中间南北小胡同曰官房胡同,稍东曰火神庙胡同,又东曰方巾巷,与闹市口相接,为南北小街。栖凤楼胡同向北之南北小胡同曰小头条,稍东曰小二条胡同,再东曰小三条胡同,《顺天府志》原名十八半截,其东西横胡同,西曰娘娘庙,东曰口袋胡同。再北曰北极阁,[一]曰小土地庙,又北曰黄兽[寿]医胡同,①又北曰大土地庙胡同,又北曰新开路胡同,[二]又北曰总布胡同。火神庙胡同之东曰土地庙,曰象鼻子坑,分上、中、下三坑。曰衣袍胡同,《顺天府志》称为衣包胡同。

注:

[一] 《都市丛考》:"北极阁在东单牌楼东,南至栖凤楼,北至新开路,西至怡王府东墙,内有缘庆、恒吉二庙,院中有残碑,字迹模糊,稍可辨识,上刻缘庆、恒吉二庙,为多罗贝勒绵誉于道光十七年重修云。或云此北极阁在道光时怡王府时遭火患,故在府东南建设小佛阁,曰北极阁,取北极生水之义。今基地无存,已改建协和医院宿舍矣。"

[二] 《啸亭续录》:"宁郡王府在新开路"。《顺天府志》:"王讳宏皎,谥曰良"。

校勘记:

① 黄兽医胡同《京师坊巷志稿》卷上云:"黄寿医胡同"。《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明清北京地图册》、《北京市东城区地名录》均称"黄兽医胡同"。今录此供参考。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325

曰牛圈,曰宝庆寺,曰牛犄角,曰水月寺。自六条胡同而北曰七条胡同,[八]曰八条胡同,[九]曰九条胡同,[十]吉公府在路北,其东有观音庵,中间南北胡同曰板桥胡同,曰娘娘庙胡同,曰八宝胡同,曰石桥,曰黄姑院,[十一]其西有杠房胡同,不通行。又北曰十条胡同,[十二]其东有五岳庙。曰十一条胡同,曰十二条胡同。[十三]其东曰老君堂胡同。[十四]又北曰新市胡同,亦称辛寺胡同。其东曰门楼胡同。又北曰汪家胡同,[十五]其东曰慧照寺胡同。[十六]又北曰船板胡同,肃王府在北。其东曰五显庙胡同,又北曰石雀胡同,其东曰瓦岔胡同。[十七]中间南北直达之胡同,在西者曰财神庙,其西小胡同曰骆驼胡同,曰板桥胡同,在东者曰新太仓,其西小胡同曰四眼井,曰八宝坑,曰西仓门,曰石板房,曰九道湾(《顺天府志》作九条湾)。其东曰罗车坑。曰褡裢坑。又东曰沟沿,曰井儿胡同,曰小菊儿胡同。又东即北小街。石雀胡同、瓦岔胡同之北,为东直门大街。

注:

[一] 《顺天府志》:"朝阳门俗沿元称,曰齐化门,大慈延福宫在北,俗称三官庙。又大慈延福宫在齐化门大街北,明成化十七年敕建,奉天地水府三元之神,有明成化御制碑(按:碑称经始于成化辛丑,越明年而落成)。又正德十一年封延福宫住持严大容真人制碑。又嘉靖四年重修碑,徐阶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374

据补。

大明濠以西,南北直达之大街曰锦什坊街。自武定侯胡同以北,其东曰扁担胡同,曰麻线胡同,[一]顺承郡王府在焉,其后归于大元帅张作霖之所有。又北曰小麻线胡同。又北曰丁章胡同。又北曰锡拉胡同,其西曰武衣库,《啸亭杂录》作乌衣库。[二]又西曰大乘寺,《顺天府志》作大成寺胡同,中间小胡同曰狗尾巴胡同。又北,东曰华嘉寺,《顺天府志》俗讹花椒寺;[三]西曰大喜雀胡同。中间小胡同曰驴蹄胡同,曰娘娘庙、针尖胡同,今改为甄荐胡同,均不通行。又北曰牛八宝胡同,曰王府仓胡同,[四]中间小胡同曰小喜鹊胡同,不通行。曰石杆胡同,曰羊肠胡同,曰香家院,《顺天府志》作向家园。曰月芽胡同、快活林,均不通行。又北曰大水车胡同、小水车胡同,中间小胡同曰横水车胡同,曰烟筒胡同,今改源通胡同。曰赶面杖胡同,今改为廉让胡同,曰马勺胡同。又北曰巡捕厅胡同,[五]小胡同曰追贼胡同,今改为垂则胡同。又北即阜成门大街之西头,其西为阜成门南顺城街。

注:

[一] 《啸亭续录》:"顺承郡王府在麻线胡同"。《顺天府志》按:"王讳勒[克]德浑,①太祖曾孙,颖亲王萨哈璘之[三]子。②顺治间授平南大将军,追谥恭惠,世袭。"《天咫偶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408

王,仍居炒豆胡同,今年薨。

[二] 《匏庐诗存》有《和樊樊山 三六桥宅诗》,原序云:"六桥都护板厂胡同新居,相传为文文忠故宅,春日杏花盛开,招客 赏。樊山前辈即席有诗,嗣复有一诗。序云:弢庵太傅谓,文忠故宅在兵部洼,身后改为家祠。外此更无别业,当系传者之误。太傅为文忠门下士,较知其详。六桥亦谓,询之邻右,乃某文相国子姓尝居之,非文忠也。复作是诗正之。"

[三] 《万历沈志》:"前、后圆恩寺胡同关帝庙有勅建碑,今无考。圆恩寺在昭回坊,又有广慈庵。"《顺天府志》:"圆恩寺,元刹也,在圆恩寺胡同。"《[日下]旧闻考》:"为元至元间建,有碑二,剥落不可读。寺西有广慈庵,庵内碑碣有"建立十方院,圆恩寺是比邻"之句。"

[四] 《天咫偶闻》:"交道口西有巷曰肃宁府,明魏良卿封肃宁伯居此。至今巷口大石狮

一岿然尚在,第则不可问矣。"

校勘记:

①追赠亲王衔 "赠"应作"封"。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上改。

① 命充食 《天咫偶闻》卷四曰:"命以充食"。据补。

自旧鼓楼大街以东,鼓楼东大街西头而北曰宝钞胡同,[一]其西曰北醋儿胡同,曰草厂,有东西南北四口。越钟鼓楼而西曰钟库胡同,曰小铃铛胡同,曰铃铛胡同,曰牛圈,曰汤平胡同,《顺天府志》作汤锅胡同。至是而北曰赵府街,为南北胡同。其西曰娘娘庙胡同,稍北曰张帽胡同,《顺天府志》帽或讹作旺,又讹望。又北曰酒醋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518

"大宏庙,康熙三十六年僧明泐重建,有大学士张玉书碑。"

校勘记:

① 跋班马字汇"汇"当作"类"。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复初斋文集》改。

② 文端告养归里"端"当作"庄"。据《藤阴杂记》卷五改。

③ 阅微草堂 这里即指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

自延寿寺街而西,西河沿而南,曰佘家胡同。[一]稍南曰许家大门。又南曰百花园,其西曰东北园。[二]再西即新辟之南新华街。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在路东,师范学校在路西,即昔年之琉璃窑厂,光宣间五城中学旧址也。再西曰前铁厂、后铁厂。[三]又西曰香儿胡同,曰后坑,曰大沟沿,曰鹿犄角胡同,曰北柳巷。[四]又西曰香炉营头条,上、下二条,上、下三条,上、下四条,上、下五条,[五]六条。其南曰海北寺街。[六]又南曰娘娘庙胡同,曰周家大院,曰前青厂、后青厂,[七]曰顺德馆夹道,曰澧阳馆夹道,曰东大院。又西曰方壶斋、[八]永光寺中街、[九]永光寺西街。[十]又西曰赶驴市,有北极庵。[十一]曰茶食胡同,曰枣林街,以达于宣武门外大街。越城濠而北曰北河沿,[十二]今为平汉火车经行地。

注:

书名:酌中志 页码:125

酌中志卷之十六 十九

卽掌造刀鎗、剑戟、鞭斧、盔甲、弓矢各样神器。又,火药局一处属之宫中。元宵上鳌山顶上之灯,例点放神器三位,则监工事也。凡每年七夕宫中乞巧小针,并御前铁锁、锤钳、针翦之类,及日月蚀救护锣鼓响器,宫中做法事钟鼓、铙钹法器,皆隶之。是以亦称为小御用监也。逆贤时,凡解宁远、皮岛等处佛郎机等件,本局库中物为多。

巾帽局 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等数十员。职掌内官、内使小火者平巾官帽。每年入夏,据见在员数,具题移文工部,至冬初,卽于节慎库领银十余万,分散内官、内使人等靴料。凡有羡余,缴进御前。凡新升秉笔,卽送朝衣、冠、笏、带、鞋一分。凡选中驸马冠靴,中使之家正帽,阍者之猪嘴帽,插柳跑马勇士之圆帽,藩王之国其尉帽靴带若干分,皆本局造送,奏于工部支领工价。其署后临河,有梓潼帝君庙,传云神像是顺流漂入,至此不动,遂祠祀之,签最灵。

针工局 掌印太监一员,余与巾帽局同。职掌内官人等冬衣夏衣,每年递散一次。遇辰年、戌年,冬散铺盖银一次。凡宫中做法事,扬幡、棹围等件皆隶焉。凡内官曾赐蟒衣,退出官及病故者,各具本交还本局收也。

内织染局 掌印太监一员,总理、佥书等数十员。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类。有外厂在朝阳门外,澣濯袍服之所。又有蓝靛厂,在都城西,亦本局之外署也。万历三十六年,始建西项娘娘庙于此。其地素洼下,时都中有狂人倡为进土之说,凡男女不论贵贱,筐担车运,或囊盛马驮,络绎如织。甚而室女艳妇,藉此机会以恣游观,坐二人小轿,而怀中抱土一袋,随进香纸以徼福焉,可笑也。此先

书名:明宫词 页码:19

风吹苍震雪痕干,七字凭消九九寒。无限红箩香屑兽,司官日日献咸安。

苍震门恒闭,扫雪暂开。每年长至节,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图」,宫眷粘之壁间。每九系以一诗, 如一九则曰:「冬至才过一九逢,家家闭户避寒风。风送雪花如斗大,飞来飞去满空中。」其余鄙 俚类是。立冬后,惜薪司进各宫所用红箩炭,炭用红漆抹筐盛之。故事,乾清宫、坤宁宫,两宫 捣碎炭和以香屑,塑狮象等形,别进数筐。客氏怙灶,照两宫例取用,而烦苛特甚。咸安宫客氏 直房,客氏别有直房在凤彩门,则与魏忠贤密晤之所也。

天威未霁侍臣惊,酒畔何人笑语声。北望长街霜雪色,君王今夜罢微行。

坤宁宫前,白玉石为街。上尝月夜徒步至宫,张后谏弗纳。后上偶于酒间挟小愤,后亦在坐,上 假寐,闻宫人笑声,疑为后,不悦。于是累月不复幸坤宁宫。而后眷顿衰矣。

何处珍禽入御园,哀鸣来去晚风前。深宫一种惊春梦,不似莺声嫩可怜。

皇极殿方落成,每夜有鸟集殿脊,日高辄去。大于鹅,黑身巨目,色如火,遥望若有烟雾蒙之。 其鸣声不一,忽如鬼啸,忽如羊鸣,忽如儿啼。

池亭避热夜凉归,醉里遥瞻象一祠。伞卷云绡春梦醒,香车飞度已多时。

大高玄殿北曰象一宫,供象一帝君。范金为之,长三尺余,世庙玄修之玉容也。宫前左右石碑各 一,刻「宫眷人等至此皆下车马」。客氏夏夜宴归,张盖乘小轿,佯寐过之。

明朝三殿贺成功,预恐狂言忤上公。除却阁臣红面帖,一齐题字付留中。

三殿成功,中外归美于魏忠贤。其奖敕温旨,皆顾秉谦辈撰拟,用红掩面揭奏。王体乾辈迎忠贤 意,前数日内,一切章疏皆请留中不省,恐其或有参商之论也。凡文书未经御览,缄以素笺,志官职、姓名、年月、朱语于外,收贮御前橱柜内,是曰留中。魏良卿封伯后,廷臣褒颂忠贤疏多称 魏上公。

御苑花香带柳阴,玉人曾此再行吟。珠幢献罢娘娘庙,禁掖重闻小翰林。

冯铨初入词林,年未弱冠,貌类美妇人,内官爱慕者,邀入皇城,争先宴饮。北台蕉园诸胜,游几遍。于是宫中已闻有小冯翰林矣。甲子春,魏忠贤进香涿州娘娘庙。时铨被劾里居,因献庙前 所悬珍珠幡幢一座,价约千金,跽谒途次,极一时供帐之盛。忠贤回宫,啧啧称誉,内官宫眷, 雷同附和,寻获厕名枚卜。实忠贤怜其善媚,而曲为之援也。

贴里三襕夹袖花,中官应节斗豪华。因逢庙忌更青素,瑟瑟波纹衬海霞。

红蟒贴里,贵近内臣衣也。诸权瑺于郯襕下加一襕,名曰三襕。又创为双袖襕蟒衣,两袖各加一 蟒。旧制,遇大忌辰及修省,中官衣青素.,祧庙忌辰,衣青緑花样。所谓青素者,夏则屯绢,冬 则玄色纻也。当时用天青竹绿花纱罗当青素,衬以淡红里衣,内外掩映,望之如波纹木理焉。o 博雅瑟瑟,碧珠也。唐人诗:「半江瑟瑟半江红」。

东事连章奏至尊,宫前暂罢选龙孙。角羊斑鹿分收过,千骑云屯北上门。

内官有名骑马者,遇元旦等节及庆典,每人进马一匹,驾御乾清宫门,览毕,付御马监本官给赏。 马不堪用,该监不收,换补。大内官赏过禄米者,亦于是日各进一羊、一鹿,鹿必大白斑,羊必四 角六角。鹿付南海子,羊付牲口房,此旧例也。魏忠贤因辽疆未靖,各边缺马,躐升骑马数百人, 每岁进十余次,每次千余匹。临期,忠贤不复奏闻。羊鹿付讫,竟自至北上门中堂,盛服正坐, 按职名牵马,鱼贯而进。不堪用者,其人重加责处。于是马价之贵,数倍平时。o青海之旁,马多龙种,故曰龙孙。

玉兔迎霜秋宴开,花城时伴暂徘徊。蕙兰香细莺声软,报道高家小姐来。

重阳前后,内官设宴相邀,谓之迎霜宴。席间食兔肉,谓之迎霜兔。好事者绕室列菊花数十层, 其座前者轾,后者轩,望之若山坡然。五色绚烂,回环无隙,名曰花城。御前牌子高永寿,年未 弱冠,丹唇秀

书名:明宫词 页码:121

御前打匹,魏监以为笑乐。留子即瘤子。福建曹能始有赠王瘤子诗。

客家风味本非常,不数天厨大膳房。敕取一樽秋露白,隔帘宣与近臣尝。

(天启宫词注)办御膳者四家,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客氏也。客氏所进,圣性尤甘之,宫中 称老太家膳。其大膳房所进御膳,御酒房所造酒,以为具文备钦赏而已。炒鲜虾人参笋,上所嗜。 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皆御酒房酒名。

荷沼蕉园曲径阴,北台台上翠沾襟。紫骝嘶入花深去,知是冯家小翰林。

(天启宫词)御苑花香柳带阴,玉人曾此再行吟。珠幢献罢娘娘庙,禁掖重逢小翰林。注:冯铨初入词林,年少美貌,服饰鲜丽。内官爱慕者,邀入皇城,争先饮宴。北台、蕉园诸胜,游踪几 遍。于是宫中已闻有小翰林矣。甲子春,忠贤进香于涿州娘娘庙,时铨被劾家居,因献庙前所悬 珍珠幡幢一座,价值三千金,跪谒道次,极一时供帐之盛。忠贤回宫,啧啧称誉,内官宫眷,雷 同附和,圣聪蔽惑,遂极蒙宠眷云。又上幸西苑,登树看鸟窠,捕其雏,失足堕地,裂裳破面。 是日,客魏同舟宴桥南荷池,相去仅里许,佯为不知。

崇祯宫词五十首

立春恰值岁新除,又是春王即位初。宣敕殿前司礼监,玉牌齐换擘窠书。

(农候杂占按藜床渖余)崇祯元年元旦立春,适值改元。(甲申小纪)司礼兼掌印高时明善擘窠书,

元年五月,大内新悬扁额,皆其笔也。

青蒲陈奏付金瓯,迎立仓皇为国谋。催进中书金字册,捧来慈庆阁门头。

(甲申小纪)熹宗大渐前数日,上跪床前问安。因言:「弟弟何痩?须自保重。」及崩,魏忠贤谋迎 福王。懿安召上入继大统,密戒云:「勿食宫中食。」上从周皇亲家作麦饼,怀以自饷。上之继统, 颇德懿安。故逮刘志选、梁梦环于狱,钦定逆案,倾危国母,驱逐戚臣,论斩。复左都督张国纪爵,即懿安父也。慈庆宫即端本宫,在东华门内,张后移居焉。改今名。上尊号曰懿安,以诏天 下。旧例,凡遇徽号册封大典,阁臣率领中书官,篆写金宝、金册于南熏殿。又周后选入宫,名 在第三。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故正位后深德之。

一痕凉月浸窗纱,浅碧宫衣点露华。自取勖勤新汲水,来烹阳羡小团茶。

(甲申小纪)一夕,袁贵妃侍上于月下,衣浅碧绫,即所谓天水碧也。上曰:「此特雅倩。」于是宫 眷皆尚之,绫价一时翔贵。又周皇亲每岁进阳羡茶。(天启宫词注)烈皇龙潜勖勤宫,夏日昼寝,

梦双龙蟠。适雷电大雨,惊寤。本宫花园有二井,是日雨止,汲井得金鱼,长二尺许,锦鳞熠日, 再汲西井,亦如之。烈皇命蓄之西苑池中。

银花春烂九枝灯,万岁楼前夜色澄。知是圣人初御极,鳌山火树十三层。

(崇祯宫词注)旧例,上元之前,内臣、宫眷穿灯景补子蟒衣,于乾清宫丹陛上安放牌坊灯,于寿 皇殿安放方圆鳌山灯。元年特盛,牌坊至七层,鳌山至十三层,十九日乃撤。上鳌山山顶之灯,点放神器三位。

观花前殿彩棚长,初试罗衣冉冉香。记得长笺留吉谶,百株高拥御袍黄。

(崇祯宫词注)旧制,宫眷自三月初四日,至四月初三日穿罗。是时,观花殿牡丹方开,每结彩缯 为棚以护之。元年花较盛,各宫相邀,宴赏无虚日。丁卯春,忠贤以二百株献于潜邸,署其名于长 笺,首列御袍黄。是秋登宝位,亦先兆也。(酌中志)逆贤笃好花木,夏则茉莉栀子,冬春则牡 丹等花,罗列满堂。今上在邸,逆贤每以非时花果为献。

通鉴研求屡进规,皂罗屏殿上灯时。中宫笑指除官册,记得当年授读师。

(甲申小纪)嘉定伯周奎,以继室丁夫人生后。家贫,后尚幼,躬操作,不苟言笑。尝岁时出拜亲 故,当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03

东大寺。一处。在区北靖安堡。广生庙。一处。在区南东灰岭。菩萨庙。一处。在区东沟儿铺。火神庙。一处。在区东刘斌堡。

娘娘庙。一处。在区东四海冶。佛爷庙。一处。在区东四海冶。玉皇庙。一处。在区东四海冶。老龙庙。一处。在区西北旧县。五龙庙。一处。在区东管头。

 本区坊表据《州志》:旌贤之坊三十,旌节之坊十八,表识之坊十三,今多湮没,仅就现存者録之。

旌贤坊。高冈鸣凤坊在永宁阜民街,为戊午科举人胡忠立。旌节坊。一为旌表聂明妻秦氏建,旧迹犹存。一为聂时敏之妻孙氏建。一为胡培祖继

室妻施氏建。一为胡先鸣妻贾氏建。一为吴士宏婶母李氏建。一为卢槚妻张氏建。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六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895

佛爷庙。共十二处。在区东者,蒋家台、后林河、艾高营各一。在区东北者,魏家营、后吕庄、大百老、米粮屯各一。在区北者,屈家堡、黄觉寺各一。在区南者,南红门、大泥河各一。在区东南者,大榆树一。

菩萨庙。共七处。在区东者,南老君堂、北老君堂各一。在区东南者,司家营一。在

区南者,南辛堡、东杏园、西杏园、南桑园各一。三圣祠。共二处。在区东者,南老君堂、曹官营各一。狐突庙。共二处。在区东北者,大百老一。在区北者,孟家庄一。河神庙。一处。在州城南关门外。玉皇庙。一处。在区北辛家堡。山神庙。二处。在区东南者,大榆树一。在区北者,丁家堡一。子孙庙。一处。在区南东杏园。伏魔庙。一处。在区北孟家庄。三官庙。二处。在区北屈家堡、双营各一。

娘娘庙。一处。在区北八里庄。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五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4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七〇六

 

三义庙,在南街西。

东岳庙,在城内东南隅。

元帝庙,在城东北隅。

真君庙,在神峰山。

泰山庙,在城西北隅。

灵官庙,在城东南隅。

子孙娘娘庙,在城东南隅。

黄龙庙,在州城西十里。

玉皇阁,在城四隅之中。旧于三、六、九日,军民归市此地。初铸铜法身成,甚重,众莫能举。参将董一奎以手举之,不余力而就〔三一〕龛,人以为有神助云。左右有钟鼓楼。

药王庙,在城东南隅。明万历十三年建。

财神殿,在城西南隅。明隆庆年建。

真武庙,在城东南隅。明正统年建。

石佛庙,在缙云山上。

佛庙,在靖安堡城东南隅。一在周四沟城内东北隅。一在刘斌堡。高庙〔三二〕,在四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六

 

续表三

八里庄属西南里,距城八里。 米家堡属黄柏里,距城八里。 赵家庄属西南里,距城八里。

东至孟家庄一里,南至王家庄五里,西至赵家庄一里,北至靳家堡五里。

东至唐家堡一里,南至石河营八里,西至屈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一里。

东至八里庄一里,南至王家庄五里,西至鲁家庄一里,北至吴家庄五里。

东南至三里河五里,西南至五里营五里,东北至中羊房五里,西北至田家营五里。

东南至广积屯五里,西南至三里河五里,东北至苏家庄五里,西北至中羊房五里。

东南至三里河四里,西南至五里营三里,东北至中羊房六里,西北至田家营五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六十七,口三百六十二。 户三十四,口一百八十三。 户五十二,口二百九十。

共地三十顷。 共地十顷。 共地五十顷。

村东井一,村中井一,村西井一。 村中井一。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龙王庙在村中,娘娘庙在村西。 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在村东。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七六

 

续表二十五

周四沟属永宁卫,距城七十五里。有砖城,止设南门。

四海冶属永宁卫,距城一百里,有砖城,设东、南、北三门。

东至黑汉岭十五里,南至硬查梁三里昌平州交界,西至永宁城三十五里,北至边墙十五里独石口交界。

东至边墙十五里怀柔县交界,南至横岭山十三里昌平州交界,西至黑汉岭十五里,北至北口子三里独石口交界。

东南至漫岭六里,西南至三顶盆十五里,东北至边墙十五里,西北至边墙十里。

东南至盆石口八里昌平州交界,西南至西沟子十里,东北至段木沟三里独石口交界,西北至花楼子十一里独石口交界。

南北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五十,口二百八十九。户二百三十,口一千二百七十九。

共地十二顷。共地四十顷。

村中井一。

村外半里有小河,自正南来北下。

上帝庙、关帝庙在村中。

关帝庙、城隍庙、真武庙、娘娘庙、佛爷庙、玉皇庙在村中。

书名:知寒轩谈荟 页码:446

荪、吴编山友篪、陈竹士基、吴岑慈鹤、袁兰村通、姚春木椿、王铁夫芑孙、叶筠潭绍本、萧可葊泌、钱藕溪枚、宋子庭翔凤、张诗舲祥河,嘉道名辈,指不胜屈。秋药诗有云:“君方佐永州,古称骚怨所。”船山题款云:“题寄虎观仁兄司马永州。”盖虎观由比部出为永州府理傜同知也。题跋中词居其半,大率刻画山情水思,丁宁鹭约鸥期。独铁夫诗颇及时事,云:“湖中六桅船,鸱夷所遗迹。其民皆水耕,子孙安泛宅。嫁娶类朱陈,世界湖中画。无风船不行,势亦难为贼。川虞政莫详,人久失职。徒因旁小舟,逋窜容庞赜。摇橹或沿缘,胠箧惯投隙。遂贻有司忧,编管领符籍。地远官不来,柄持付胥役。黠者贿公行,愿者听稽核。有时妄追呼,非意遭挦摭。茫茫三万顷,身世转逼仄。搜求到淳良,窃盗大充斥。官但闭门愁,吏醉色自得。倘令天随子,茶灶此携席。鱼经注未终,其笔当屡掷。君若隐其间,仿徨更跼蹐。虽然今吏治,高下用一式。岂惟湖之渔,旁推例可识。他时出治民,权宜默消息。君隐未有期,吾诗意当绎。”当日吏治之弛,盗风之肆,具见篇中。盖道咸间祸乱之机,已伏于此。可葊长古亦有云:“后生依倚琴堂东,长揖来前拜下风。华阳洞铭石刻好,无从招隐洄溪翁。锦田河上娘娘庙,树盟邹脑狂年少。遂彼同生共死心,藳街只合青蝇吊。”注谓:“粤人邹脑聚众结盟于锦田河口之娘娘庙,旋戮于市。”盖当日楚中事也。考虎观名邦燮,长洲人,乾隆丙午举京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113

内五区有什刹海,前、后海,积水潭,约占全面积五分一。其馀坊巷颇整齐,在海西以德胜大街为经,西为铁匠营,护国寺街。西头麻花胡同,三不老胡同,蒋养房胡同,铁香炉。北抵德胜桥,高庙止。街东为厂桥,兴化寺街,定王府大街,云趾胡同,伞子胡同,张皇亲胡同,刘海胡同,石虎胡同,羊房胡同,以东为松树街。东头为小西涯,法梧门祭酒诗龛在焉。金家大坑,药王庙街止。前后什刹海之间有三座桥,毡子房,东、西煤厂,恭王府。府为和珅旧第。李广桥南为辅仁大学。

辅仁大学略史:

辅仁大学为天主教本笃会所创办,于十八年开办。同年,购得涛贝勒府,改建校舍。分文、理、教育三院,共分九学系。第一任校长陈垣,中间一度由沈兼士代理,现仍为陈垣。

北为大、小翔凤胡同,井儿胡同,南河沿,南、北官坊。银锭桥为前、后海相通之处。其后海与积水潭相通之处,曰德胜桥。桥北有水车胡同。德胜门傍有西水关。

以地安门大街为经,街西为白米斜街,烟袋胡同。东为兵将局,有河北第十七中学。东为步驾桥,俗呼东部厌桥。宪兵司令部,方砖厂。北为鼓楼。又东以南锣鼓巷为经,巷东为炒豆胡同,旧有僧格林沁府第。板厂胡同,棉花胡同,北兵马司,秦老胡同,前、后圆恩寺,菊儿胡同。肃宁府,明巨珰魏良卿故宅在焉。巷西为福祥寺,蓑衣、雨儿、帽儿、井儿、沙井、黑芝麻胡同,前、后鼓楼院,抵鼓楼东大街。其以北锣鼓巷为经,巷西为小大佛寺,扁担厂,法通寺,琉璃寺,净土寺,纱络胡同,郎家胡同。旧八旗书院在此,今改市立第一中学。千佛寺,东绦儿胡同,巷东为大,小经厂,分司厅胡同,谢家胡同,车辇儿胡同,柴棒胡同,达子庙,灵官庙。其以旧鼓楼大街为经者,东为草厂、宝抄胡同,豆腐池胡同,娘娘庙胡同,王位、张旺胡同,酒醋局,赵府街,高公庵,玉皇阁,国祥胡同,碾儿胡同。街西为黑虎胡同,前、后马厂,小石橘。北药王庙,迤西为铸钟厂,锡拉胡同,果子观,酱房大院,大石桥,西绦儿胡同,八里沟,醇王祠堂,八步口。入果子市,斜过甘水桥,出鼓楼西大街。

内六区平面图

丫髻山庙会 京东娘娘庙的传统盛会

<正>说起逛庙会,大家都不陌生。庙会,它是民间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等重大传统节日都会有一系列庙会活动,浓浓的民俗里承载着中国人的生活向往和精神寄托,极具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