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谁能息?高年彼任磨。虽然期廿岁,驹隙度羲娥。
又御制随安室诗 廿五前随安,读书乐群诚多欢。廿五后随安,勅几切己为君难。期八旬有五归政,仍是室也心应宽。一日未息肩,万几敢惮烦!随安随地励斯志,欲冀他年无事坐此恣盘桓。
〔臣等谨按〕颐和轩、随安室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颐和轩后门额二,一曰引清风,一曰挹明月。门内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上刊文峯二字,石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皆御书。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文峰诗 昨于西山得玲峰,树之文源阁,既为之歌,兹以其副置于景福宫之门,名曰文峰而系以诗。物有一兮必有偶,伯兮叔兮相与友。玲峰既峙文源阁,文峰讵复藏岩薮!贲然肯来树塞门,景福宫前镇枢纽。是处拟为归政居,老谢远游迩斯守。皇山较此实卑之,却笑犹堪拜米叟。巨孔小穴难计数,诡棱奇??自萦纠。西山去京无百里,车载非关不胫走。洞庭湖石最称珍,博大似兹能致否。宋家花石昔号纲,殃民耗物鉴贻后。岂如畿内挺秀质,弗动声色待近取。抑仍絜矩于人材,政恐失之目前咎。设因文以寓词锋,姑俟他年试吟手。
〔臣等谨按〕文峰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力,以创建苑囿,斯则深契朕法皇考勤俭之心以为心矣。藉曰祖考
所居不忍居也,则宫禁又当何如?晋张老之善颂,甚可味也。若夫建园之始末,圣人对时育物,修文崇武,煦万汇保太和,期跻斯世于春台,游斯人于乐国之意,则已具皇考之前记,予小子何能赘一辞焉!
园内为门十八,南曰大宫门,曰左右门,曰东西夹道门,曰东西如意门,曰福园门,曰西南门,曰水闸门,曰藻园门。东曰东楼门,曰铁门,曰明春门,曰随墙门,曰蕊珠宫门。西曰随墙门。正北曰北楼门。为闸三,西南为一空进水闸,东北为五空出水闸,为一空出水闸。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圆明园之水发源玉泉山,由西马厂入进水闸,支流派衍,至园内日天琳
宇、柳浪闻莺诸处之响水口,水势遂分,西北高而东南低,五空出水闸在明春门
北,一空出水闸在蕊珠宫北,水出苑墙经长春园出七空闸,东入清河。大宫门前
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前湖西岸有石刻御制前湖诗。
乾隆二十八年御制前湖诗 御园之前本无湖,而今疏浚胡称乎?石衢之右地下湿,迩年遭潦水占诸。衢左亦不大高衍,往来车马愁泥涂。因卑为泽事惟半,取右益左功倍俱。
歉岁受雇兼代赈,三冬畚锸集众徒。役成春水有所受,路东泞去诚坦途。一举三得惠不费,对扬来者咸欢娱。盖闻王者无私事,有事皆应史笔书。此非缀景漫修剔,什用播告贤与愚。
〔臣等谨按〕前湖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大宫门五楹,门前左右朝房各五楹,其后东为宗人府、内阁、吏部、礼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銮仪卫、东四旗各衙门直房。东夹道内为银库,又东北为南书房,东南为档案房。西为户部、刑部、工部、钦天监、内务府、光禄寺、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御书处、上驷院、武备院、西四旗各衙门直房。西夹道之西南为造办处,又南为药房。大宫门内为出入贤良门五楹,门左右为直房,前跨石桥,度桥东西朝房各五楹,西南为茶膳房,再西为翻书房,东南为清茶房,为军机处。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出入贤良门额世宗御书,是为二宫门。凡武职侍卫引见,御此门较射。
左右直房为各部院臣工入直之所,东西设两罩门,各衙门奏事由东罩门递进,茶膳
房太监人等由西罩门出入。门前河形如月,中驾石桥三。其水自西来,东注如意门
闸口,会东园各河而出。
君难语御书箴座者也。由一言兴道之几,见千圣传心之要,于以对扬榘训,默契清衷,视子玉铭系有恒,蕴古篇呈大宝,瞠乎后矣。其奚足云?爰凭乙夜书绅,敬借五言缀简。宣尼着明训,曾未试躬行。身体惟皇考,手书示后生。绝胜铭几杖,讵止见墙羹?辞约义该富,思艰图易亨。勅几所无逸,保泰凛持盈。三字垂家法,万年奉永清。
〔臣等谨按〕勤政亲贤、为君难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勤政亲贤之东为飞云轩,东有阁为静鉴,其北为怀清芬,又北为秀木佳荫,转后为生秋庭。静鉴阁东为芳碧丛,后为保合太和,正殿三楹。后为富春楼,楼东为竹林清响。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飞云轩、怀清芬、秀木佳荫、生秋庭诸额皆御书。保合太和殿壁恭悬御
书圣训四箴,箴已载养心殿卷内,不备录。其西暖阁亦有勤政亲贤额。西暖阁内额
曰丛云,曰养性,北曰随安室。富春楼下额曰坐拥琳琅,曰蔚然深秀,曰无倦斋,
曰清风明月。楼与竹林清响额皆御书。
正大光明后有湖,亦称前湖。湖正北为圆明园殿五楹,后为奉三无私殿七楹,又后为九州清宴殿七楹。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又西为清晖阁,阁前为露香斋,左为茹古堂,为松云楼,右为涵德书屋。圆明园册
二十八年造等字。太平庵相传系旧刹,本朝重加修葺。
增度红桥而北为圆明园。宫门前有湖曰前湖,乾隆二十八年浚湖,西岸恭立御制前湖诗碑。湖中置堤,自北而南,治石道,东岸亦有石道。(五城册)
〔臣等谨按〕南海淀迤北是为畅春园。考王嘉谟蓟邱集、蒋一葵长安客话诸书所称北海淀丹棱沜,实当其地。畅春园迤北旧有前华家屯、后华家屯,世宗宪皇帝潜邸时,圣祖赐园于后华家屯,赐额曰圆明园,后遂为驻临视事之所。皇上御极以来,绍庭继志,因而弗改。规制之详,谨具载苑囿门。兹卷惟敬识宫垣以外,凡湖河桥闸旗营官舍之属周环布列者,并依现在方位制度,标举大凡,以昭盛时之轨躅焉。
〔又按〕红桥河水从畅春园西北门五空闸流出垣外,在圆明园宫门之南迤逦东注,稍折而北,流经长春园大东门外石桥,合御园诸水趋清河,会沙河以入白河。
增圆明园红桥河侧有总管八旗及三旗护军印房。(旗册)
〔臣等谨按〕总管八旗及三旗护军印房制度详见官署门。
增圆明园宫门左有慧福寺、善缘庵。宫门右有泰山圣母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慧福寺旧名清芳庵,雍正年间世宗宪皇帝赐额曰慧福寺。土人亦称关帝庙,以寺内供关帝像也。善缘庵相传系旧刹,本朝重加修葺。泰山圣母庙俗称娘娘
至八里庄,西汇于钓鱼台前湖内,为正阳、广宁、广渠三门城河之上游。此二泄水河皆乾隆年间奉命开浚,每夏间山水盛发,藉此南北二河分酾其势,自是田庐道路咸蒙利赖,无复有泛溢沮洳之虑矣。
增三教寺在四王府南。(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三教寺本朝碑一,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天馥撰,康熙三十二年立。铁磬一,明正德元年造。
原西山在府西三十里,为太行山之首。(纪纂渊海)
〔臣等谨按〕西山乃京西诸山之总名,朱彝尊原书载于瓮山、玉泉山各条之后。今瓮山奉命改名万寿山,为清漪园地;玉泉山自圣祖时已命名静明园,皆应恭载苑囿门。兹卷编次郊西,自静明园西北各条以后,即按照方位道里所在,继以西山,凡在苑垣以外者,皆逐条胪载。至香山今奉命改名静宜园,而碧云寺亦为御跸频临之地,则敬载于苑囿门,兹不备录。
原西山内接太行,外属诸边,磅礴数千里,林麓苍黝,溪涧镂错,其中物产甚饶,古称神皋隩区也。卢沟、琉璃、胡良三桥,山水所泄,多归其中,其水皆藻绿异常,风日荡漾,水叶递映,倚阑浏览,令人欣然有欲赋京都之意。(西迁注)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圆明园后记,俱勒石。
园内为门十八:南曰大宫门,曰左右门,曰东西夹道门,曰东西如意门,曰福园门,曰西南门,曰水闸门,曰藻园门;东曰东楼门,曰铁门,曰明春门,曰随墙门,曰蘂珠宫门;西曰随墙门;西北曰北楼门。为闸三:西南为一空进水闸,东北为五空出水闸,为一空出水闸。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二宫门为出入贤良门,内为
正大光明殿,后为寿山殿,东为洞明堂。正大光明东为
勤政亲贤殿,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其北为怀清芬,又北为秀木佳荫,后为生秋庭。静鉴阁东为芳碧丛,为保合太和正殿,后为富春楼,东为竹林清响。殿后有湖,亦称前湖。正北为圆明园殿, 后为奉三无私殿,又后为
九州岛清晏殿,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又西为清晖阁,阁前为露香斋,左为茹古堂,为松云楼,右为涵德书屋。
徐本甘霖普降,特召大学士、内廷翰林圆明园泛舟恭纪:甘霖昨喜徧郊畿,诏许新晴览翠微。万井膏腴方被泽,一园草木已含晖。波随棹影初生縠,凉沁荷香暗袭衣。幸奉良游瞻圣藻,畴咨念念切民依。
彭启丰甘霖普降,赐圆明园泛舟恭纪:上林风景画图工,倒影楼台万象中。秀簇方壶瞻眺远, 恩深太液泳游同。凉飔拂处榆槐緑,绮浪翻时菡萏红。仰覩宸章亲洒翰,作舟还重济川功。
蒙。钟从废寺徙新构,万牛回首驱徒工。鲸铿鼍鸣整课诵,响达长乐随天风。我来郊原访林麓,一径委折趋灵宫。谛视古迹决双眦,伟观一豁平生胸。因思鸡鸣埭西北,巨钟蚀土眠蒿蓬。摩挱永乐二年铸,两地祷福邀天功。一钟沦弃声久哑,一钟叩击惊顽聋。蒲牢亦等遇不遇,何况士类分雌雄!独惜大镛置佛地,虚无祇伴金仙踪。今皇崇道讲经学,鸿都观礼来耆童。始终条理藉法物,曷不辇载归辟雍?于论于乐颂圣德,相和鼍鼓声逢逢。
药王庙在小泥洼,乾隆三十七年重修。
紫竹林碧霞宫在陈府村,系旧刹,羽士居之。本朝康熙间重修。
度红桥而北为圆明园。
详苑囿。
中营都司署驻圆明园。
前湖在圆明园前,乾隆间所开,有御制诗碑。
南海淀迤北是为畅春园,红桥河水从畅春园西北门五空闸流出垣外,在圆明园宫门之南,迤逦东注,稍折而北,流经长春园大东门外石桥,合御园诸水趋清河,会沙河,以入白河。
慧福寺在圆明园宫门左,旧名清芳庵,雍正元年建,世宗赐今额。
善缘庵在圆明园左,系旧刹。
泰山圣母庙在善缘庵右,康熙年建。
澄怀园在海淀,大学士张廷玉赐园,继大学士刘统勋居之,毁于火,后为内廷翰林公寓。
昆明湖卽西湖,景为玉泉、龙泉所潴。此地最洼,受诸泉之委,汇为巨浸。土名大泊湖,环十里。
乾隆癸亥,命疏浚开拓,周四十里,西山泉脉随地涌现,因势顺导,流注于湖。其自西北来者,尚有二源: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一出于碧云寺内石泉。又开泄水河二:自静明园土山外为东北一带泄水河,其水东北合萧家河诸水归清河;自四王府土山外为西南一带泄水河,其水经小屯村折而南经双槐树之东,又东南至八里庄,汇于钓鱼台前湖内,为正阳、广宁、广渠三门城河之上流。皆乾隆间开浚,赐名昆明湖。堤上有廓如亭,亭北为昆仑石,勒御制诗。其旁笵铜为牛,背镌御制金牛铭。又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勒石清漪园。
西湖方十余里,有山趾。其崖曰瓮山寺,曰圆静寺,左田右湖。又三里为功德寺,洪波衍其东,幽林出其南。路尽丛薄,始达于野,乃有玉泉出于山下,喷薄转激,散为溪池。池上有亭,宣宗驻跸处也。又一里为华严寺,有洞三。其南为吕公洞,一窍深黑,投以石,有水声,莫有穷之者。
水从高梁桥而西,旁有极乐、真觉诸寺临之。前广源闸节之上,麦庄桥越之。过桥为湖,界以长堤,湖在堤南,稻田豆场在堤北。曰西堤者,城西堤也。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旁黑龙潭,又行一里堤尽,右有村,上青龙桥,卽玉泉山下也。
明王直西湖诗:玉泉东汇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曲岛下通蛟女室,晴波深映梵王家。常时凫雁闻清呗,旧日鱼龙识翠华。堤下连云秔稻熟,江南风物未宜夸。
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何人老监福园门,曾缀朝班奉至尊。昔日喧阗厌朝贵,于今寂寞喜游人。游人朝贵殊喧寂,偶来无复金闺客。贤良门闭有残砖,光明殿毁寻颓壁。文宗新构清辉堂,为近前湖纳晓光。妖梦林神辞二品,佛城舍卫散诸方。湖中蒲稗依依长,阶前蒿艾萧萧响。枯树重抽盗作薪,游鳞暂跃惊逢网。别有开云镂站台,太平三圣昔同来。宁知乱竹侵荡出,不见春花泣露开。平湖西去轩亭在,题壁银钩连到薤。金梯步步度莲花,绿窗处处留蠃黛。当时仓卒动铃驼,守宫上直余嫔娥。芦笳短吹随秋月,豆粥长饥望热河。上东门开胡雏过,正有王公班道左。敌兵未爇雍门萩,牧童已见骊山火。应怜蓬岛一孤臣,欲持高洁比灵均。丞相避兵生取节,徒人拒寇死当门。即今福海寃如海,谁信神洲尚有神。百年成毁何匆促,四海荒残如在目。丹城紫禁犹可归,岂闻江燕巢林木。废宇倾基君好看,艰危始识中兴难。已惩御史言修复,休遣中官织锦纨。锦纨枉竭江南赋,鸳文龙爪新还故。总饶结彩大宫门,何如旧日西湖路。西湖地薄比郇瑕,武清暂住已倾家。惟应鱼稻资民利,莫教莺柳斗宫花。词臣讵解论都赋,挽辂难移幸雒车。相如徒有上林颂,不遇良时空自嗟。
小寓,予乃还京城。
担到砖庐内监夸,皮如碧玉肉如霞。臣心一片寒冰抱,未食深宫赏赐瓜。
伏日,内廷赐瓜,堆搁直庐榻下几下。办公倥偬,不暇食,亦未携一二回家。
非无火枣与冰桃,颐养还须判逸劳。王母何曾添白发,圣躬腒瘦似唐尧。
太后无一茎白发,是善养。德宗腒瘦,是太劳。
近臣鹄立倚墙隈,侍女前驱列队来。皇后冕旒坐雕几,五云簇拥到蓬莱。
与太后拜年于宁寿宫,值皇后舆来,巷中路狭,不能回避,皆鹄立倚墙,让肩舆过。
一朵红绒插鬓斜,舆前两两阵排鸦。入宫小宋词清丽,侍女簪分左右花。
侍女在左者花插左髻,在右者花插右髻,舆前排队行,两人一队。皇后侍女八队,妃子四队。
万寿寺中开御厨,阿㜷见女妇寻姑。贫家骨肉常相会,内侍无须觅念奴。
太后往湖园,必驻跸万寿寺早膳,许宫女与家人相见。柳阴喋喋,花下哝哝,啼泪留痕,别声珍 重。近臣习见,不以为异。
宫门张旆掩裙钗,月姊星娥下界猜。每到散朝人去尽,风驰一辆马车来。
凡戚眷入湖园宫门,下车时,张旆掩蔽,外人不得见。每日散朝,有车声辘辘,风驰而至宫门, 皆曰:此裕庚女儿也。携一西妇,与太后画圣容。
勤政殿前湖水青,二人执笔侍枢廷。锡名满字无从认,庆邸推敲我细听。
是年,学士张涉,帝春宫时侍讲也,以受前湖南观察使辛京杲金,帝怒,欲寘法。忠臣奏曰:"陛下贵为天子,而先生以乏财犯法,以臣愚观之,非先生过也。"帝意解,但免归田里。京杲尝以私忿杖杀部曲,有司劾当抵死,帝将从之。忠臣曰:"京杲当死久矣!"问故,对曰:"其诸父兄弟皆战死,独京杲从行尚存,是以知之。"帝亦悯然,左迁王傅而已。忠臣乘机救济,多此类。
三年,四月,壬戌,赐滔爵通义郡王。滔连成德叛,而魏博未下,力未能制,冀以安之,滔反谋益甚。甲子,贬蔡廷玉为柳州司户,朱体微万州南浦尉。滔憾二人,数书请泚杀之,不从,而兄弟以隙。及拒命,帝归罪二人以慰之。左巡使、殿中侍御史郑詹误递符至昭应送之〔一〕,至蓝田,召还而东。二人疑为执之送滔,至灵宝西,赴河死。帝闻之,骇异,归其柩,厚赙之。宰相卢杞常与御史大夫严郢共构杨炎,炎死,复忌郢,因奏:"二人死,泚必疑为诏旨,请三司按詹,以罪其大夫。"太子詹事邵说善郢,劝泚抗疏申冤。会滔合魏博叛,遣使以蜡书约泚。河东节度使马燧获之于招讨行营,并使送长
〔一〕「昭」,底本作「时」,今据《通鉴》卷二二七改。
疏浚,不致倒仰,庶为一劳永逸。恭请勅下直隶督臣温承惠,选派精熟河务之员,会同
原估各员,覆加详勘,将上下游开挑做法,详悉奏明,请旨。’奏入,报闻。次子奎
耀聘前湖南巡抚高公杞女,是月为之授室。十一月,管御茶膳房事务,署掌院学士。赐貂裘一
袭。十二月,充文颕馆副总裁。
(三十八岁) 十三年戊辰(公元一八〇八年),二月,五女备选,赐翠钿彩缎,并命
先出,以免悬望。三月,恭随圣驾谒东陵,由南海子幸天津,赐食于柳墅行宫,赏赉有
差。阅召试卷,命大挑举人。四月,阅新进士覆试卷、朝考卷。署掌院学士。是月,廷
试卿僚,翌日,谕曰:‘汝未及巳刻卽交卷,向取汝第一,此次急就章,应抑置第二。’五
月,充武英殿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署户部左侍郎,军机大臣。六月,调户部右侍
郎,管理钱法堂、奉宸苑事务。七月,署武备院事。圣驾秋狝,和未扈从,命往孝淑皇
后陵寝查勘工程,具折附报恭递折至,适值简命顺天乡试主考,和名在内,因扣除不另
易满员。是科,仅曹文正公振镛、潘芝轩世恩入闱,九月揭晓,长子奎照中式第四十二名举
人。迨迎銮于两间房,并谢子中式,恩蒙召对行殿,谕曰:‘朕岂不忆及汝应查工,复令
汝充主考乎?特简用乏人耳。及阅汝折,因思乾隆年间,每有专用汉员之时,故但除汝
恩福堂年谱三六七
建筑。虽无北宋艮岳之广大,而精妙则过之。周围计十六里【每面约四里馀。】,近人有谓三十里者,盖合长春、万春二园计算之。予家旧藏有园图二厚册,四十景,皆水墨画,颇潦草,似画稿形。然皆活页,拆下以方向对准,人居中看之,即是全园之景;折之即书叶,图后御题诸诗,亦写本,不甚工。惜失于庚子年,为英人某攫去。当年大同书局石印本未出时,此为最珍秘之本,盖道光朝先祖静涛公管理圆明园事务所时所得。兹略就四十景追记之如左:
园之门凡十八:正南曰大宫门,曰左右门,曰东西夹道门,曰东西如意门,曰福园门,曰西南门,曰水闸门,曰藻园门。东曰东楼门,曰铁门,曰明春门,曰随墙门,曰蕊珠宫门。西曰随墙门。西北曰北楼门。为闸三:西南为一孔进水闸,东北为五孔出水闸,又一孔出水闸。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水,是为扇子河【此当时俗呼。】。二宫门曰出入贤良门,内为正大光明殿【园中四十景之一。】。后为寿山殿,东为洞明堂【当是正大、勤政两殿之间者。】,东为勤政亲贤殿【四十景之二。】。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北为怀清芬,又北为秀木佳荫,后为生秋庭。静鉴阁东为芳碧丛,为保合太和正殿,三楹。后为富春楼,东为竹林清响殿。殿后有湖,称前湖。正北曰圆明园殿,五楹,后为奉天无私殿,七楹,又后为九州岛清晏殿【四十景之三。】,九楹。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又西为清晖阁,阁前为露香斋,左为茹古堂,为松云楼,右为涵德书屋。镂月开云【四十景之四。】在富春楼之后,即纪恩堂【嘉庆朝更名,至道光朝改名慎德堂。】,原名牡丹台,北为御兰芬。镂月开云后有池一区。池西北为天然图画楼【四十景之五。】,北为朗吟阁,又北为竹薖楼,东为五福堂,五楹。迤北为竹深荷静,东南为静知春事佳,又东
太仓王世懋《香山寺频婆花下》:〇嘉果传经品,何年植帝乡。葡萄非汉种,薝卜是天香。积素骄春色,含脂破月光。坐深花阵过,数片入飞觞。
绥德冯汝骥《再至香山》:〇劳生退不获,耽山游独屡。灵奇天巧成,壮丽人工聚。磴石千盘陟,峰云九条驻。青来细草披,翠合葛藤互。梵落炎尽捐,怀哉钟日暮。
祥符高叔嗣《宿香山僧房》:〇遽愁春草歇,驱马春山中。夜宿香深处,闲谭梦复同。风生近谷满,月照前湖空。明日西行去,回望此寺东。
无锡愈宪《香山寺繇来青轩历诸佛阁,再憩山下》:〇直上轩凭望,还寻涧壑幽。独行无指顾,尽意数淹留。花密藏谿路,峰危现石楼。回看钟磬处,香雾半沉浮。
无锡安绍芳《香山寺》:〇西岭藏香阁,到门生暮烟。断崖寒积翠,细草伏流泉。台指祈星处,松传护驾年。石幢苔半绣,难读古人篇。
大同栗应宏《香山寺》:〇树杪敞招提,空香处处迷。曹溪一水曲,瞿舍五灯齐。夕钵藏龙影,春沙印马蹄。郊游清世盛,尊榼日攀跻。
咸宁许宗鲁《来青轩》:〇路转青林内,轩开碧汉傍。谷烟当昼晦,峰影度云凉。借石扶松盖,迂泉过竹房。萧然屏几静,岚气湿衣裳。
无锡顾可文《游香山寺》:〇飞磴登初到,深林度几重。楼台逼层汉,缥缈接高峰。白下巢云鹤,青连覆殿松。翠华临幸日,轩上设行宫。
风回藻荇牵。尘心俱此豁,静日欲如年。
金坛王樵《望湖亭》:〇平畴门外春雨,远寺山边夕阳。柳护溪桥辇路,水肥穜稑江乡。〇一半湖光影树,一半湖光影山。四月林中未有,林端黄鸟关关。
祥符高叔嗣《华严洞夜坐》:〇宴坐树高头,凭岩散客愁。俯听玉泉响,不上金山流。伐鼓僧堂夕,焚香石殿幽。与君约栖遁,何日更相求。
宁波陈束《望湖亭迟唐子》:〇策策下危磴,风前立小亭。独游坐超越,属思临深冥。野色向人尽,一湖含晖明。云开知日处,其上峰遥轻。目送鸟渐远,嘹然遗我声。相感适无谓,于焉观物情。坐念所期子,影影尘中行。
临武曾朝节《望湖亭》:〇山前湖水阔,山下即其源。城阙云霞映,鱼龙窟宅尊。𬞟风遥雁鹜,树霭带林园。万乘曾游此,亭犹御道存。
《华严洞》:〇陇北金山口,华严望里分。凉阴石洞榻,清响玉泉云。胜迹惟幽事,闲僧述昔闻。高杨长藻影,送客入尘氛。
余姚沈应文《华严寺》:〇御道平沙直,祇园曲径斜。荷风翻白叶,藤雨落红花。洞古日光澹,山荒年事差。宸游曾胜迹,长自护云霞。
新淦王孟震《繇望湖亭至华严寺》:〇不尽观澜意,登登达上方。台悬云外磴,洞偃雾中床。水色涵飞动,春容入渺茫。回望双阙蔼,钟动佩锵锵。
十景之一。
平安月镜居 平安月镜居,船名,以竹为之,见高宗纯皇帝赋得诗。
镜影涵虚 镜影涵虚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泉至前池,汇为平除,澄泓见底,荇藻罗罗,轻鯈若空中行,洑流沸出,若大珠小珠错落盘中。
式古懔丹书 敬胜斋西室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懔丹书。
花香鸟语物昭苏 钦安殿西稍北为延晖阁,高宗纯皇帝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昆明湖 高宗纯皇帝昆明湖记:湖既成,因赐名万寿昆明湖,景仰放勋之迹,兼寓习武之义。得泉瓮山而易之曰万寿云者,则以今年恭逢皇太后六旬大庆,建延寿寺于山之阳,故尔。
前 湖 圆明园外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高宗纯皇帝有前湖诗。
马和之豳风图 高宗纯皇帝宋高宗书马和之豳风图跋:石渠宝笈旧藏豳风图卷,上有六篇,而破斧篇别为一卷,亦续入内府。
清晖阁圆明园全图 此图悬于清晖阁北壁。乾隆二年,命画院郎世宁、唐岱、孙祜、沈源、张万邦、丁观鹏恭绘,御题大观二字,并题联曰:稽古重图书,义存无逸三宗训;勤民咨稼穑,事著豳风七月篇。
怀永图 宁德殿后室,高宗纯皇帝额曰怀永图。联曰:云霞纷绮丽;文物共葳蕤。
寿皇殿 寿皇殿旧在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命移建,南临景山中峰。殿内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容,并自体仁阁恭迎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暨列后圣容敬谨尊藏殿内,岁朝则展奉合祀,肃将祼献,以昭诚悫云。
保合太和殿 殿在圆明园勤政殿之东,殿壁恭悬高宗纯皇帝御书圣训四箴。
圆明园殿 正大光明殿后有湖,亦称前湖。湖正北为圆明园殿,额为圣祖仁皇帝御书。联曰:恤小民之依,所其无逸;稽古人之德,彰厥有常。高宗纯皇帝御书。
奉三无私殿 殿在圆明园殿后。额曰清虚静泰。联曰:涧泉无操琴,泠然善也;风竹有声画,顾而乐之。高宗纯皇帝御书。
勤政殿 殿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内额曰与和气游。联曰:林月映宵衣,寮宷一堂师帝典;松风传昼漏,农桑四野绘豳图。又清漪园亦有勤政殿,内额曰海涵春育。联曰:念切者丰年为瑞,贤臣为宝;心游乎道德之渊,仁义之林。又联曰:义制事,礼制心,检身若不及;德懋官,功懋赏,立政惟其人。
大光明殿 殿为前明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成,我朝雍正十一年修。乾隆七年御制诗云:今日三清境,前朝万寿基明万寿宫地。,彤闾卫虎豹,青殿罩罘罳。鹤立千年柏,云凝五色芝。瑶阶栽玉砌,宝像范金为。讵慕神仙术,唯祈旸雨时。来斋心惕若,顾禔奉无私。
祈年殿 圜丘壝外,内垣门四,东曰泰元,南曰昭亨,西曰广利,北曰成贞。祈年殿在成贞门北,
蓬之状,溢秀于毫端。余加以引伸,作为斯记。时甲寅清明后一日。
上元梅曾亮伯言《泛通河记》:道光十六年七月,与友人泛舟通河,樯帆始移,旷若天外,波云水鸥,万景毕纳。自二闸至三闸,不三四里,而茶村酒社,断傍葭苇中。舟人缓桡安波,悠然无穷。攀林而休,披草而坐,舟步相代,穷日仍返。陶君鹿崖曰:“自吾官京师十馀年,无此乐矣。”属温君翰初图之,而曾亮为之记。是游也,王君网斋为主人,翰初及弟叔明、陶君鹿崖、万君葵田及曾亮凡五客焉,皆江南人,于山水盖餍见之。而余尝游金焦,迷失蹊径,舟樯拆于钱唐潮,大风雨过彭蠡,舟几覆,祝终身不经江湖以为快耳,今乃见兹水而乐之。
罗惇曧《游二闸》六首之三:
万苇森森一槎凉,緑阴多处见红墙。珠江烟水闽江月,相对何人不忆乡。
闸口奔泉万玉鸣,小亭列坐试茶铛。洗清十日胸中恶,深悔年来嫩出城。
知有乾隆公主坟,丰碑渥纪外孙恩。雕甍石马思全盛,零落同昌废寝园(乾隆福惠公主坟,见《陵墓略》)。
曹经沅诗四首之一:
崇祠尚剩濯缨亭,高冢空馀荠麦青。桥下邻邻春涨碧,依稀画舫似西泠。
林志钧《宰平》诗四首之一:
天光水影碧成围,剪剪桥头燕子飞。絶似小西湖畔路,红墙远树入依微。
积水潭、十刹海,元明时称为海子。元时通惠河舟艘,直入积水潭,帆樯林立。
元《名臣事略》:至元三十年秋,车驾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天颜为之开怿,特赐都水监郭公钱一万二千五百缗,仍以旧职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
至明代改建城垣,遂隔絶。
《咏归録》:元时运船直至积水潭。王元章诗:“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想见舟楫之盛。自徐武宁改筑北平城后,运河、海子截而为二,城内积土日高,虽有舟楫桥梁,不能度矣。
清时仍以海呼之,曰十刹海,曰后海。论者谓为天然公园。
元宋本《海子》诗:
渡桥西望似江乡,隔岸楼台罨画妆。十顷玻璃秋影碧,照人骑马入宫墙。
明袁宏道《游北城诸寺至水轩》诗:
西山去城三十里,紫(山献)青逻见湖底。一泓寒水半庭莎,赚得白云到城里。茭叶浓浓遮雉垛,野客登堂如登舸。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一番热雨蹙波沸,穿檐扑屋生荷气,乍时泼墨乍清澄,云容闪烁螭蚊戏。檐波斜带水条炯,北窗雨后蔓青圆。兑将数斗薏红酒,赁得山光不用钱。
明方逢年《水关夜憩》诗:
月娟娟似迎,风谡谡其鸣。烟水似神荡,林泉之癖生。有濠濮问想,与鸥鹭辈盟。拙矣尘中客,悠然静者情。
靳志《后海杂咏》:
门前新涨长青蒲,窗外西山近可呼。记取海潮庵畔路,小桥流水入前湖。(按,此小桥名银锭桥。)
后湖柳色緑如烟,十里青波不受船。为剪吴淞半江水,纵横方罫长红莲。
廿年犹负买山心,花石经营后视今。一角西湖林木秀,南园亭阁入云深。(振贝子园在海子南岸。用韩平源南园事。)
蒹葭岸绕蓼花汀,十里湖光緑不扁。杨柳当门疏更好,远山背日晚来青。
柴门地僻有停车,百亩花田几树花。昨夜一凉新过雨,曼湖明月沸宫蛙。
荷花露重晚风轻,脉脉香从暗处生。我自吟诗灭官烛,不妨邻火隔湖明。
几拳淋雨长苔钱,难得能顽瘦更坚。一段宣和亡国史,大江南北接纲船。(原驻溯伊,购圆明园石,盖艮岳之遗也。)
万丝茭片荐冰瓯,爱此陂塘六月秋。我醉欲眠未能去,三更月上柳梢头。
近畿河渠,借以灌溉农田者,汤山、沙河之间为第一。产稻颗粒长大,富有粘性。往时以供御厨,谓之玉米。其次玉泉麓及南苑水田,均出产甚丰。
河渠疏凿,历代列为要工。前清疏治,几于无岁无之。兹録元、明《河工考》于后,以见前代重视水道之一斑云。
元《河工考》:
《元史·河渠志》:元至元二十六年,建广源闸,在西直门七里(《水部备考》)。二十九年,建白石闸,西至青龙闸二十里。又,澄清闸在鼓楼南海子。万宁桥名海子闸。又,高粱闸在西直门北一里,名西城闸(据《水部备考》)。海子岸上接龙王堂,以石甃其四周。延祐六年二月,都水监计会前后,与元修旧石岸相接,凡用石三百五。各长四尺,阔二尺五寸,厚一尺,石灰三千斤。该二百五夫,丁夫五十,石工十。九月五日兴工,十一日工毕(元《河渠志》)。至治元年三月,疏玉泉河(元《英宗纪》)。泰定元年八罢役(元《泰定帝纪》)。先是,至治二年五月敕:“昔世祖时,金水河濯手有禁,今则洗马有之。比至秋,疏涤禁污秽。”于是会计修浚。三年四月兴工,五月工毕,凡役军八百,为工五千六百三十五。至治三年三月,大都河道提举司言:“海子南岸,东西道路,当两城要冲,金水河浸润于其上,海子风浪冲啮于其下,且道狭,不时溃陷泥泞,车马艰于往来,以石砌之,永久计也。”泰定元年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