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景山五亭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万春亭、周赏亭、富览亭、观妙亭、辑芳亭。原北京景山公园景山顶上。建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万春亭建于中峰之上,三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式顶;周赏亭在中峰东边的东峰上,观妙亭在周赏亭东外侧峰上; 富览亭在中峰西边的西峰上,辑芳亭在其西外侧峰上。东、西两峰上的亭子为重檐绿琉璃瓦八角攒尖顶式,东、西两外侧峰上的亭子为重檐蓝琉璃瓦圆攒尖顶小亭。(来源:百科合称辞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6

  

又工词,和顾贞观、陈维崧合称词家三绝 。在清初,他是个很有名的文人,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很要好,是江宁织造署楝亭的座上客,互相唱和。竹垞的《曝书亭集》就是曹寅捐钱刊刻的,而曹寅的《楝亭诗钞》则是竹垞写的序言。

《日下旧闻》刊刻以后,清廷在北京开始大兴土木--尤其大规模地兴建园林。康熙四十八年开始建圆明园。雍正年间修圆明园和雍和宫。乾隆十年修静宜园,十三年修碧云寺,十六年修清漪园,建大报恩延寿寺于瓮山,又拓瓮山泊,定名万寿山、昆明湖(今天的颐和园),十八年重修静明园(今天玉泉山),在城内又大修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修景山五亭......兴建工程在乾隆时达到了高峰,皇家内务府年年兴建工程。乾隆三十多年上距《日下旧闻》的成书将近百年,北京城池、宫殿,尤其是皇家园苑已有很大变化。朱彝尊所选录的,已远远不够了。而且朱彝尊以"布衣"著述,除辽、金、元、明的旧迹外,很少著录宫殿御苑的建置设施,这些在弘历看来是很不够的。弘历在题词书缘起的诗中就说:"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近百年中改置添建的,着实不少,尤其弘历对宫殿坛宇、名胜古迹......题过不少诗,作过一些考证,需要著录下来,于是命臣下收录康熙、雍正写的诗文,加上弘历的一些诗文,成为《日下旧闻考》。

  《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比起《日下旧闻》四十二卷,增加了三倍。内容、篇幅大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2

条例不清,且叙述次序,随心所至,又无图以为之辅。故读者往往详细研求,尚有不能得其所述之地点者。此则二书之通病也。

(3)日下旧闻及日下旧闻考,以网罗旧闻,记载掌故,为其职责,故搜罗材料,不厌繁多,琐事佚闻,不殆烦细,然往往旁微博引,而迄无定见,前后矛盾,而不思解决,是其缺点。又其所引材料,亦未能加以审査,如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三引明太祖实录,以为燕王府建筑,符祖训定制,不知燕府因元旧内,未尝改作,燕王上建文书,固未尝讳言宫室僭越也。其所以然者,太祖实录两经篡改,遂致实录不实,特日下旧闻考及缪荃孙明故宫考,皆未见及耳。

(4)缪荃孙明故宫考(顺天府志三)一文,虽删繁就简,纲举目张,已略较酌中志为佳;然共中考证错误,记载复出,亦复不少。其考证错误者,如谓:万岁山上……有亭五,曰毓秀亭,曰寿春亭,曰集芳亭,曰长春亭,曰会景亭。不知毓秀亭实即毓秀馆,寿春、集芳二亭,注中谓出自酌中志,实则未见,而会景亭虽见于酌中志:但在山后而非山上。景山五亭,实建始于清乾隆十六年,(见国朝宫史)故北平图书馆所藏清初皇城宫殿衙署图,景山上尚无亭也。缪氏盖不知景山五亭建于乾隆,而必欲于万岁山寿皇殿觅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11

(8)修大高玄殿 乾隆十一年,修大高玄殿。(注一)

(9)建阐福寺 同年,建阐福寺于北海五龙亭北。(注二))

(10)建乾清等门直庐并蒙古官学 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于乾清门左右建直庐各一二间,又于景运、隆宗二门内之南各建直庐五间北向。(注三)同年,设蒙古官学于咸安宫官学内。(注三)

(11)改建寿皇殿 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改建寿皇殿于景山中峰之北。(注四)

(12)以帝后像藏南薰殿 同年,诏以内府所藏历代帝后暨先圣先图像,藏储于南薰殿。(注五)

(13)建景山五亭 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于景山中左右五峰之巅各建亭

注一 日下旧闻考四一。

注二 日下旧闻考三八。

注三 清会典八六三;光绪顺天府志九。

注四 同上。按皇朝文献通考,寿皇殿以十二年改建,至是告成。

注五 清会典八六二。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03

大高玄殿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修 日下旧闻考四一

惇叙殿(原名崇雅殿)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改 清史稿高宗纪

阐福寺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建 日下旧闻考三八

乾清等门直庐 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建 清会典八六三

寿皇殿 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改建 清会典八六三

景山五亭 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建 同上(国朝宫史则云十六年)

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改建 同上

慈宁宫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重修 同上

长安门外三座门 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建 同上

社稷坛 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修饰 同上八六四

回缅官学 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设立 顺天府志九

宝月楼 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建 嘉庆一统志

东华门迆北琉璃门 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建 清会典八六三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68

殿,植牡丹芍药甚多。曰釆芳亭、会景亭,曰翫春楼;其下曰寿安室,曰观德殿,殿亦射箭处也。与御马监西门相对者,寿皇殿之东门也。(注一)殿之南则万岁山,俗所谓煤山者此也。(注二)山上树木葱郁,鹤鹿成群,呦呦之鸣,与鹤唳之声相闻。山之上土成磴道,每重阳日圣驾至山顶坐眺,目极九城。前有万岁山门,再南曰北上门,左曰北上东门,右曰北上西门。再南出北上门,则紫禁城之玄武门也。

按顺天府志三明故宫考引梦余录及酌中志云:『山上……有亭五:曰毓秀亭!(梦余录)曰寿春亭,曰集芳亭,(酌中志)曰长春亭,曰会景亭,亭下有洞,曰寿明洞。』今按毓秀亭实即毓秀馆;寿春、集芳二亭并未见酌中志;而会景亭虽见于酌中志,但在山后而非山上。景山五亭,实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见国朝宫史;故北平图书馆所藏清初皇城宫殿衙署图,景山上尚无亭也。缪荃孙等盖不知景山五亭

注一 顺天府志三引酌中志,谓『万福阁西曰永安亭,曰永安门;乾佑阁,下曰嘉禾馆,曰乾佑门;兴庆阁下曰景明馆,外为山左裹门、山右里门。』今按此段不见于海山仙馆版酌中志,不知出自何书。

注二 酌中志卷十七:『煤山,……久向故老询问,咸云土渣堆筑而成。崇祯己巳冬,大京兆刘宗周疏,亦误指为真有煤。如果靠此一堆土而妄指为煤,岂不临危误事哉?我成祖建都之后,何等强盛,天下有道,守在四夷,岂肯区区以煤作山为禁中自全计,何其示圣子神孙以不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