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长春仙馆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长春仙馆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位于正大光明殿之西,茹古涵今之南。南邻园墙,四围山环水绕,是一处园中园式的建筑风景群。
长春仙馆西边为绿荫轩、丽景轩、春好轩。长春仙馆岛的西岸还建有御膳房、御茶房、御药房、太监值班房等。
长春仙馆正北跨溪建有亭桥一座,名曰“鸣玉溪”。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6

杏花春馆之西,度碧澜桥为坦坦荡荡,三楹。前宇为素心堂,后宇为光风霁月。堂东北为知鱼亭,又东北为萃景斋,西北为双佳斋。(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坦坦荡荡,四十景之一也,额为皇上御书。联曰:源头句咏朱夫子;池上居同白乐天。素心堂内额曰清虚静泰,与光风霁月、萃景斋诸额皆御书。知鱼亭及双佳斋额世宗御书。萃景斋石上刊御制坦坦荡荡诗。

  乾隆九年御制坦坦荡荡诗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喁唼拨刺于荇风藻雨间。回环泳游,悠然自得,诗云:众维鱼矣,我知鱼乐,我蒿目乎斯民!凿池观鱼乐,坦坦复荡荡。泳游同一适,奚必江湖想?却笑蒙庄痴,尔我辨是非。有问如何答,鱼乐鱼自知。

  〔臣等谨按〕坦坦荡荡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坦坦荡荡之南为茹古涵今,五楹南向。其后方殿为韶景轩,四面各五楹。韶景轩前东为茂育斋,西为竹香斋,又北为静通斋。(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茹古涵今,四十景之一也。皇上御书韶景轩额恭悬轩内。其外南檐额曰喜接南熏,东檐额曰景丽东皇,西檐额曰翠生西岭,北檐额曰清风北户,与竹香斋额皆御书。茂育斋、静通斋额皆世宗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茹古涵今诗长春仙馆之北,嘉树丛卉,生香蓊葧,缭以曲垣,缀以周廊,邃馆明窗,牙签万轴,漱芳润,撷菁华。不薄今人爱古人,少陵斯言,实获我心。广厦全无薄暑凭,洒然心境玉壶冰。时温旧学宁无说,欲去陈言尚未能。鸟语花香生静悟,松风水月得佳朋。今人不薄古人爱,我爱古人杜少陵。

  〔臣等谨按〕茹古涵今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茹古涵今之南为长春仙馆,门三楹,正殿五楹。后殿为绿荫轩,正殿西廊后为丽景轩。(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长春仙馆为皇上旧时赐居,四十景之一也。其后恭值佳辰令节,迎奉安舆,驻居斯馆,殿额与绿荫轩、丽景轩诸额,皆御书。殿内联曰:安舆欢洽宜春永;庆节诚依爱日长。亦御书。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7

乾隆九年御制长春仙馆诗循寿山口西入,屋宇深邃,重廊曲槛,逶迤相接。庭径有梧有石,堪供小憩。予旧时赐居也。今略加修饰,遇佳辰令节,迎奉皇太后为膳寝之所,盖以长春志祝云。常时问寝地,曩岁读书堂。秘阁冬宜燠,虚亭夜亦凉。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长。阶下松龄祝,千秋奉寿康。

  〔臣等谨按〕长春仙馆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8

  

  长春仙馆之西为含碧堂,五楹。堂后为林虚桂静,左为古香斋,其东楹有阁为抑斋。林虚桂静东稍南为墨池云,后有殿为随安室。(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含碧堂诸额皆皇上御书。

  乾隆六年御制古香斋题壁书屋诚清绝,翛然水石边。时来听泉响,独坐爱岩悬。日永人偏静,斋深爽更延。忘言翻旧卷,仿佛话当年。

  乾隆七年御制题抑斋窗纱浸绿鸟声频,拂拂花香户外新。座有兰烟文作篆,壁留筝字额题银。偶然得句缘新意,长自躭书是宿因。惭愧当年斋内客,擘笺煮茗一闲身。

  乾隆三十九年御制抑斋诗长春仙馆中,斋额泐青宫。(长春仙馆,予为皇子时所居也,颜书室曰抑斋,与重华宫西厢同。即位后,凡园亭行馆有可静憩观书者,率以抑斋为额。)到处兹数典,坐来惟恧躬。业修德进未,昔日此人同。祇有抑然志,庶几如武公。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随安室四咏(有序)

  随安室,青宫时书屋名也。盖所遇而安,昔时藉以淑己而已。今则四海之广,兆民之众,无不欲其随时随地而安,抑亦难矣。故凡宫禁园庭仍以是名之,触目警心,亦识其安之艰致云尔。安土诗处处随安室,都因安土成。筑基期永固,肯构乃恢宏。爱物易辞系,乐天礼义精。重(去声。)居堪絜矩,藉亦验民情。又安窗诗安窗向朱鸟,作牖亦青龙。春意阶前草,夏阴檐际松。月光淡秋宇,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9

  雪色积冬峰。揽景固无尽,辟明训独宗。又安琴诗攫醳虽弗解,琴床缀景安。短长量(去声。)桐展,妥帖倚兰看。驺忌言堪绎,泉明趣可观。礼经著操缦,古道复应难。(古之人于六艺皆所学,今则执一且不能,相去何甚远哉!)又安仁诗固是随所遇,心安实在仁。昔惟胞与切,(张子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夫谁不当存此量乎!)今更恫瘝亲。履泰还防否,绥丰亦有贫。于斯恒惕息,顺豫觉难臻。

  〔臣等谨按〕古香斋、抑斋、随安室御制诸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长春仙馆由西南门迤西为藻园,内为旷然堂,五楹。堂后为贮清书屋。旷然堂东池上为夕佳书屋,稍北为镜澜榭,东南楼为凝眺,为怀新馆,西北为湛碧轩,西南为湛清华。(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藻园、旷然堂诸额皆皇上御书。

  万方安和在杏花春馆西北,建宇池中,形如卍字。(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万方安和,四十景之一,南面正室额也。东西内宇曰对溪山,曰佳气迎人,卍字中宇曰四方宁静,西面曰观妙音,曰枕流漱石,曰洞天深处,东面曰安然,曰一炉香,曰碧溪一带,曰山水清音,北面曰涤尘心,曰神洲三岛,曰高山流水,皆世宗御书。又南面西厦额曰凝神,曰静寄,东面曰澄观。正中联曰:四海升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1

  带)山峙水常流,清音乐志投。籁从风处峭,响自石边遒。搏戛宁须藉?宫商得概不?崇情契仁知,然岂忘先忧。(右山水清音)室中亦有楼,仙榜揭神洲。云自栋梁写,风从窗户流。箫曾闻子晋,袖可挹浮邱。那似刘家帝,空劳海上舟。(右神洲三岛)疏泉还迭石,位置俨天然。境与尘凡隔,景供轩榭全。崇高标岭岫,流动带沦涟。那数期牙奏,心存解愠弦。(右高山流水)枕漱高人操,因差转得奇。洗流耳雅合,砺石齿偏宜。易象占肥遯,诗风咏乐饥。渴贤别有托,驹谷缱殷思。(右枕流漱石)武夷穷九曲,方识洞天佳。仿佛虹桥架,依稀毛竹排。益深斯致远,惟静与为谐。欲会凝神抱,缘澄出治怀。(右洞天深处)

  〔臣等谨按〕万方安和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万方安和后度桥折而东,稍北,石洞之南为武陵春色。池北轩为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

佳妙,其南厦为洞天日月多佳景。武陵春色之西为全璧堂,东南亭为小隐栖迟,堂后由山口入,东为清秀亭,西为清会亭,北为桃花坞。坞之西室为清水濯缨,又西稍北为桃源深处。坞东为绾春轩,轩东北为品诗堂。(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武陵春色额为皇上御书,四十景之一也。旧总名桃花坞,雍正四年皇上读书于此,颜曰乐善堂,旋移居长春仙馆。武陵春色石洞内额曰壶中天,与壶中日月长、天然佳妙、洞天日月多佳景、小隐栖迟、清秀清会亭、桃花坞、清水濯缨、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53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三

国朝苑囿(长春园)

圆明园之东曰长春园。(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长春园本圆明园东垣外隙地,旧名水磨村。就添殿宇数所,敬依长春仙馆赐号,锡名曰长春园,额悬宫门。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长春园题句(有序)山水符乐寿之征,兴随所遇;日月引壶洲之景,春与俱长。乃拓余地于御园,爰效嘉名于仙馆。顾当年之赐号,时切体元;筹他日之安居,兹惟卜始。波通福海,东壖旭丽扶桑;垣亘清河,北陌香浮华黍。列缥缃以娱志,堂启含经;抚翰墨以怡神,轩成淳化。思永励始终如一,式是斋乎;开襟而气象盈千,登斯楼也。他若某邱某壑,境足赏心;有榭有亭,胜堪寓目。每几暇朅来游憩,拟耄期恒此颐恬。以纪元六十载为衡,积愿笑惟奢望;从周甲廿五年而计,勖勤敢有倦心!俪以弁言,系之长律。长春非敢畅春侔,(畅春园在圆明园之南,皇祖所建,今奉皇太后居之。)即景名园亦有由。赐号当年例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54

仙馆,(长春仙馆为明圆园四十景之一,雍正年间赐居也,即以当年赐号名之。)倦勤他日拟菟裘。(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十五,彼时亦应归政,故邻圆明园之东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之地。虽属侈望,然果得如此,亦国家景运之隆,天下臣民之庆也。)培松拱把冀鳞老,留石平心待句酬。廿五春秋仍劼毖,(今岁六旬,屈指果得归政,尚当二十五年。然一日临莅,矢不敢少懈,此敬勤之志,必居此园时然后可息肩娱老耳。)耄期岁月合优游。

  〔臣等谨按〕长春园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长春园宫门五楹,东西朝房各五楹,正殿为澹怀堂,后为众乐亭,亭后河北敞宇为云容水态,其西稍南为长桥。(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澹怀堂内额曰乐在人和。联曰:敷政协民心,好惬箕风毕雨;澄怀观物理,妙参智水仁山。与众乐亭、云容水态诸额皆皇上御题。

  〔又按〕园内诸河之水由圆明园东垣之一空闸五空闸流出,环绕各所,又东出七空闸,灌溉稻田。

  乾隆十四年御制秋日澹怀堂诗玉宇畅霁光,松轩俯阆井。山水既清佳,结构更宽整。土阶每觉惭,绣柱无须逞。神心适可达,纷营于以屏。斐然翰墨香,谧尔希夷境。岂惟容膝安?寄怀斯良永。

  〔臣等谨按〕澹怀堂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云容水态西北循山径入,建琉璃坊楔三,其北宫门五楹,南向。内为含经堂七楹,后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7

长春仙馆,门殿三重。后为緑荫轩,西廊后为丽景轩。长春仙馆之西为含碧堂,后为林虚桂静,左为古香斋,东有阁为抑斋。林虚桂静东稍南为墨池云,为随安室。长春仙馆迤西为藻园,内为旷然堂,为贮清书屋。旷然堂东池上为夕佳书屋,北为镜澜榭,东南为凝眺楼、怀新馆,西北为湛碧轩,西南为湛清华。

万方安和在杏花春馆西北,建宇池中,形如卍字。度桥稍北,石洞之南,为

武陵春色。池北轩为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其南厦为洞天日月多佳景。武陵春色之西为全碧堂,东南为小隐栖迟。堂后由山口入,东为清秀亭,西为清会亭,北为桃花坞。坞西为清水濯缨室,又西稍北为桃源深处。坞东为绾春轩,轩东北为品诗堂。

山高水长楼在万方安和西南,西向,后拥连冈,前带河流,中央地势平衍,凡数顷。北度桥,梵刹 一区,为

月地云居,前殿方式四面。后有楼,东为法源楼,又东为静室。西度桥折而北,为刘猛将军庙。循山径入,为

鸿慈永祜,卽安佑宫,前琉璃坊,左右华表。南为月河桥,又东南为致孚殿。安佑门前有白玉桥,内为安佑宫殿,敬奉圣祖、世宗神御。西北为紫碧山房,前为横云堂。山房东岩洞中为石帆室,东南为丰乐轩,北为霁华楼,迤东为景晖楼。横云堂西池上为澄素楼,为引溪亭。鸿慈永祜东垣 外径,连冈三重。度桥而东,则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1

坐石临流在澹泊宁静之东,溪水周环轩宇,东向。其东南当碧桐书院,正东为

曲院风荷,西佛楼为洛迦胜境。曲院风荷之南,跨池东西桥九空,枋楔二:西为金鳌,东为玉蝀。金鳌西南为四围佳境,玉蝀东为饮练长虹。又东南度桥折而北,设城关,为宁和镇。其南为东楼门。曲院风荷之北为同乐园,层楼南向。前为清音阁,东为永日堂,中有南北长街。街西为抱璞草堂,街北双度桥为舍卫城,前树枋楔三。城南面为多宝阁,内为山门正殿,为寿国寿民,后为仁慈殿,又后为普福宫,城北为最胜阁。

洞天深处在如意馆西稍南,前宇乃诸皇子所居,为四所。东西二街,南北一街,前为福园门。四所之西为诸皇子肄业之所,前为前垂天贶,中为中天景物,东为斯文在兹,后为后天不老。

长元按:圆明园御制四十景,各有小序并诗。今自正大光明至洞天深处,凡另行顶写者,卽四 十景之目也。

长春园本圆明园东垣隙地,旧名水磨村,依长春仙馆命名。园内诸河之水,东出七空闸,灌溉稻田。宫门内正殿为澹怀堂,后为众乐亭,后河北敞宇为云容水态,西稍南为长桥。云容水态西北宫门内为含经堂,后为淳化轩,东西庑嵌御定淳化阁帖石刻。后为藴真斋,额曰礼园书圃。含经堂东为霞翥楼,额曰味腴书屋,为渊映斋。堂西为梵香楼,为涵光室。澹怀堂以西,滨河水石之

间,为

蒨园,门西向。内为朗润斋,东为湛景楼,又东为菱香沜。朗润斋有石立于门内,为青莲朶。

书名:雪桥诗话余集 页码:199

雪桥诗话余集卷第四

辽阳杨钟羲撰集

吴兴刘承干参校

世宗藩邸在皇城东北,登极后命名曰雍和宫。圆明园在挂甲屯之北,距畅春园里许,为潜邸赐园之名。圆明园长春仙馆则高宗为皇子时赐居地。后以迎奉孝圣宪皇后为膳寝之所者也。高宗为皇子所居,即今之重华宫。宫前为崇政殿,即乐善堂,东庑为古香斋,西庑曰抑斋。即位后凡园亭行馆有可静憩观书者,率以抑斋为额。御制诗有云:只有抑然志,庶几如武公。

雍正中孝恭仁皇后之丧,有汉军佐领李斯琦以二十七日后剃发,拟斩监候,旋释之。乾隆戊辰钱唐金质夫知锦州,值孝贤纯皇后之丧,于二十七日后剃发。质夫故翰林,素不礼同城旗员,于是防御某讦之于副都统。副都统亦故憾之,遂以闻,被逮拟大辟。袁存斋过保阳诗:江南哀庾信,儋耳老东坡。白刃余生健,青云旧梦多。小窗重剪烛,大海早扬波。莫靳醇醪饮,蛟龙脱网罗。为质夫作也。自国初以来遭帝后之丧,惟京官百日不剃头,以有百日与祭之礼也。外官无论满汉大小皆二十七日释服,即剃头,至是定制。国恤百日内剃头者立斩,载入会典律例。当质夫狱上时,盛大司寇安为左都御史,独不肯署牍,诸大臣强之始署。及长刑部,召见日言金文淳之剃头,沿汉人故习

雪桥诗话余集卷第四 一八三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83

景。】为芰荷深处,北垣门外为天真可佳楼,西垣外为影山楼。坐石临流【四十景之三十八。】在水木明瑟东南,澹泊宁静之东。曲院风荷【四十景之三十九,又仿西湖十景。】又在坐石临流东南,碧桐书院正东。其西佛楼为落伽胜境。其南跨池,东西桥九孔,坊楔二,西为金鳌,东为玉蝀。金鳌西南河北室为四围佳丽,玉蝀东亭为饮练长虹。又东南度桥,折而北,设城关为宁和镇。其东南即东楼门,其北为同乐园,前后楼各五楹。前为清音阁,东为永日堂,中有南北长街。街西为抱璞草堂,街北度双桥为舍卫城,前树坊楔三。城南面为多宝阁,内为山门,正殿为寿国寿民,后为仁慈殿,又后为普福宫。城北为最胜阁。洞天深处【四十景之四十。】在如意馆西稍南,前宇乃诸皇子所居,为四所,东西二街,南北一街,前为福园门。【盖园之东南隅也。】四所之西为诸皇子肄业之所,前为前垂天贶,中为中天景物,后为后天不老,东宇为斯文在兹,四额皆雍正御书也。

【按园中诸座落之名,悉参考吴氏《宸垣识略》中记之。当年旧藏之图,依稀仿佛记得每图一页为一景。其中殿阁斋馆等名,皆有小字注之,恨不得失去之本与之核对,然未必有误也。又近人陈君文波有《圆明园残毁考》,是民国某年亲履其地踏勘,并证诸陆老人之言,有为他书不详者,特节录焉。】

陈氏云:圆明园东为万春园。又东北隅曰长春园;园本隙地,旧名水磨村,因添殿宇,依圆明园中长春仙馆,故名。园北部有意大利建筑,楼台俱系白石雕刻,系罗马式。上图为谐奇趣,《日下旧闻考》仅存其名,楼制系泰西式,俗谓西洋楼,其中皆系游戏之所。下图为万花阵,阵植短松,分列小道无数,往往对面见人,而行道最易迷惑。阵东有白石建筑之楼,曰海源堂,正西向。堂为清帝水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79

渡河为苏堤春晓【仿西湖十景。】。由五福堂渡河而北,山阜旋绕,内为碧桐书院【四十景之六。】,殿宇三重,西岩上为云岑亭。书院之西为慈云普护【四十景之七。】。前殿南临后湖,其北楼上祀观音,下祀关帝,东为圆明园昭福龙王殿,西临湖,有楼为上下天光【四十景之八。】,为平安院。西折而南,渡桥为杏花春馆【四十景之九。】。西北为春雨轩,西为杏花村,南为磵壑馀清。春雨轩后,东为镜水斋,西为抑斋,又西为翠微堂。杏花春馆之西,度碧澜桥,为坦坦荡荡【四十景之十。】。前为素心斋,后为光风霁月堂,东北为知鱼亭,又东北为萃景斋,西北为双鹤斋,其南为茹古含今【四十景之十一。】,五楹,南向。其后方殿为韶景轩,四面各五楹。轩东为茂育斋,西为竹香斋,又北为静通斋。茹古含今之南,为长春仙馆【四十景之十二。】,门三楹,正殿五楹。后为绿荫轩,西廊后为丽景轩。长春仙馆之西,为含碧堂,后为林虚桂静,左为古香斋,东有阁为抑斋。林虚桂静稍东为墨池云,为随安室。长春仙馆之西为藻园,内为旷然堂,为贮清书屋。旷然堂东池上为夕佳书屋,北为镜澜榭,东南为凝眺楼、怀新馆,西北为湛碧轩,西南为湛清华、杏花仙馆,西北为万方安和【四十景之十三。】,建于池中,形如卍字。万方安和后,度桥折而东,稍北石洞之南为武陵春色【四十景之十四。】。池北轩为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其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旧总名桃花坞,高宗时名乐善堂。】武陵春色之西为全璧堂,东南为小隐栖迟堂。后由山口入,东为清秀亭,西为清会亭,北即桃花坞,西为清水濯缨室,又西稍北为桃源深处。坞东为绾春轩,东北为品诗堂。万方安和西南为山高水长楼【四十景之十五。】,西向,九楹。后拥连冈,前带河流,地势平衍,凡数顷。【每岁灯节,陈烟火戏于此,及平时侍卫校射处。】楼之北,度桥入山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6

山容水态自成图 西苑日知阁建石梁上,其下为水闸,太液池水从此出,达于织女桥。阁内高宗纯皇帝御书额曰漱玉飞珠。联曰:秋月春风常得句;山容水态自成图。阁后左门东南为春及轩,右为交芦馆,又左为芸斋。

芝径云堤 芝径云堤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桃花春一溪 圆明园天然图画之北竹簻楼额,世宗宪皇帝御书。

静知春事佳 静知春事佳在圆明园天然图画楼之东南。

纯一斋 纯一斋在丰泽园,圣祖仁皇帝题额。丰泽园西有亭曰荷风蕙露。与亭相对有门,入门为崇雅殿,殿后为静憩轩,西为怀远斋,后有台,其南隔水相对为纯一斋。

敬胜斋 吉云楼西为敬胜斋,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

延赏斋 延赏斋在昆明湖玉带桥之西,前为玉河,斋左右廊嵌耕织图石刻,河北立石勒耕织图三字。延赏斋西有蚕神庙,每年九月间织染局专司祈祀,又清明日于水村局设祀。高宗纯皇帝诗:玉带桥西耕织图,织云耕雨学东吴。水天气象略如彼,衣食根源每廑吾。

抑 斋 高宗纯皇帝诗注:长春仙馆,予为皇子时所居也,颜书室曰抑斋,与重华宫西厢同。即位后,凡园亭行馆有可静憩观书者,率以抑斋为额。御制诗:只有抑然志,庶几如武公。含碧堂东楹,有阁为抑斋。

古香斋 长春仙馆之西为含碧堂,左为古香斋,高宗纯皇帝题壁句云:时来听泉响,独坐爱岩悬。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3

注:江宁藩司署中瞻园,即明中山王徐达西园之旧,是园规制略仿之。

长春园 长春园本圆明园东垣外隙地,旧名水磨村,高宗纯皇帝始添殿宇。有诗曰:长春非敢畅春侔畅春,皇祖所建,今祗奉太后居之。,即景名园亦有由。赐号当年例仙馆长春仙馆,雍正年间赐居也,即以当年赐号名之。,倦勤他日拟菟裘。予有夙愿,若至乾隆六十年,寿登八十五,亦应归政,预修此园,为他日优游之地。培松拱把冀鳞老,留石平心待句酬。廿五春秋仍劼毖,耄期岁月合优游。

乐善园 倚虹堂西二里许为乐善园,旧为康亲王园亭。

静明园 静明园在玉泉山之阳,园西山势窈深,灵涛浚发,奇征趵突,是谓玉泉。山麓旧传有金章宗芙蓉殿址,无考。康熙年间创建是园。

静宜园 高宗纯皇帝静宜园记曰:名曰静宜,本周子之意,或有合于先天也。殿曰勤政,朝夕是临,与群臣咨政要而筹民瘼,如圆明园也。

多稼轩 圆明园多稼轩额,世宗宪皇帝御书。高宗纯皇帝御书联曰:风袅炉烟移昼漏;月临书幌正宵衣。

观稼轩 高宗纯皇帝多稼轩十景其五为观稼轩,诗引云:憩于室,窗为宜;登于磴,台为宜。此轩在台上,不施户牖,故观稼恒于此。

集凤轩 畅春园之蕊珠院西过红桥北为集凤轩。高宗纯皇帝集凤轩诗序:孟夏下浣之七日,皇太后赐膳于畅春园之集凤轩。是地近大西门,去岁习射于此,发矢二十,中十九,因用齐召南韵成诗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4

茹古涵今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引:长春仙馆之北,嘉树丛卉,生香蓊葧,缭以曲垣,缀以周廊。邃馆明窗,牙签万轴,漱芳润,撷菁华,不薄今人爱古人,少陵斯言实获我心。

海岳开襟 长春园思永斋北,河池潨汇,中有圆式崇基,其上楼宇三层,为海岳开襟。其上层扁曰乘六龙。高宗纯皇帝海岳开襟歌有云:沧池漾瀁蛟龙窟,中耸玉台规宝月。祖洲之草琪树枝,袭芳笼影水精阙。周裨瀛海诚旷哉,仑峤方壶缩地来。八琅云璈底须奏,松风朅听尘襟开。芥舟只须坳堂水,溟渤何劳千万里!得其环中游物外,枣叶须弥皆一理。我之所戒在求仙,海岳寄兴属偶然。保合太和励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凭虚畅襟 畅春园内蕊珠院之额曰凭虚畅襟,高宗纯皇帝御书。

日月平安报好音 地在圆明园蓬岛瑶台西偏,额为世宗宪皇帝书。

山水清音 山水清音在圆明园内,为高宗纯皇帝御制万方安和九咏之一。额为世宗宪皇帝书。

峡雪琴音 峡雪琴音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

琼岛春阴 地在西苑。高宗纯皇帝诗引云:承光殿之北,孤屿瞰临北海,相传为辽之琼华岛。上多奇石,盖艮岳之遗,金人辇致于此。今为永安寺,悦心其便殿也。诗云: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倚岩松翠龙鳞蔚,入牖篁新凤尾莎。乐志讵因逢胜赏,悦心端为得嘉禾。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又云:琼华瑶岛郁嵯峨,春日轻阴景色多。云护凤楼松掩映,瑞凝仙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9

雨香馆 绚秋林北为雨香馆,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绿云舫稍西,步平岗而南,为雨香馆。山中晴雨朝暮各有其胜,而雨景尤奇。油云四起,滃郁栋牖,长风飘洒,倏近倏远,苔石药苗,芬香郁烈,沉水龙涎不免烟火气。诗曰:出云峰更秀,酿雨地斯灵。景写一空白,膏苏万陇青。悦心唯乐岁,养志奉慈宁。何必刘宾客,端称以德馨。

长春仙馆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引:循寿山口西入,屋宇深邃,重廊曲槛,逶迤相接。庭径有梧有石,堪供小憩,予旧时赐居也。今略加修饰,遇佳辰令节,迎奉皇太后为膳宿之所,盖以长春志祝云:常时问寝地,曩岁读书堂。秘阁冬宜燠,虚亭夜亦凉。欢心依日永,乐志愿春长。阶下松龄祝,千秋奉寿康。

玉玲珑馆 长春园狮子林之南为玉玲珑馆。高宗纯皇帝诗云:湖石三四峰,湘筠五六个。月下诡状狞,风前清影簸。

听鹂馆 清漪园澄辉阁西有三层楼,楼西有听鹂馆。

葄经馆 地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咏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入园门,朴室三间,背倚峰屏,右临池镜,颜曰葄经,不减陈氏藏书楼也。

杏花春馆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西北为春雨轩,轩西为杏花村,村南为涧壑余清。高宗纯皇帝御制诗引: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气象。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105

武陵春色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旧总名桃花坞。雍正四年,高宗纯皇帝读书于此,颜曰乐善堂,旋移居长春仙馆

水精域 地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石溪方可半亩,朗榭临之,飞泉淙淙有声。杜诗云:心在水精域。信能传神。

桂枝生自直 高宗纯皇帝御制桂枝生自直诗,得良字:物各具本性,木推桂性良。种惟天上落,子带月中香。朽壤那能育,灵区始肯藏。枝生无屈曲,粟缀有芬芳。丛灌唯达上,阴森岂藉旁。四时横此绿,五色占其黄。卉谱友称柏,食单匹祇姜。小山如可赋,待作栋兮梁。

金刚宝塔 乐善园西三里许曰大正觉寺,即真觉寺也。明永乐间重建金刚塔,成于成化九年,凡五浮图。高宗纯皇帝重修正觉寺碑文:万寿寺迤东不二里有招提,五塔离立,所称大正觉寺也。朕敬为圣母祝釐,出帑金,是崇是饰。

书名:知寒轩谈荟 页码:66

8.孝淑睿皇后丧仪从简  鲒厂

孝淑睿皇后崩于嘉庆二年。维时太上皇帝尚在,以礼统于尊,故一切丧仪从简。廷议辍朝五日,帝素服七日,遇奠醊摘缨;王大臣及官民人等俱只素服七日,不摘缨,照常剃发。仁宗复谕:辍朝期内,各衙门章疏及引见等事,照常办理。其素服期内,圆明园值宿奏事之王大臣等及引见人员,俱常服,不挂朝珠。以太上皇帝驻跸所在也。亡友曹杜盦于阁库废纸中,检得当日和珅、福长安两疏,可略见宫廷情况。一疏云:“奴才福长安于召见军机大臣方才赶到,随同进见,当将此七日内皇上不过乾清宫中一路,如诣吉安所时,俱出入苍震门,不由花园门行走,在永思殿更换素服,凡随从人等,俱在景山东门换服,于回宫时仍换常服;皇帝在宫时,亦仍服常服;俟十三日目送奉移后,皇帝回园时,不由出入贤良门行走,从西门竟至长春仙馆,于次日早晨,方恭请圣安,详晰面奏太上皇帝。圣意甚慰,以为皇帝心思周密,又恐皇上过于哀悼,复蒙垂询。奴才等具奏:皇帝总以孝奉为务,甚能以礼制情,并不过于伤感。”又一疏云:“昨日奴才福长安于未刻回园,当同军机大臣进见,奏称:皇帝遵奉敕旨于十六日回园,即到长春仙馆,并以若照常例请安,犹觉稍有未惬,拟于十七日在生秋亭恭请圣安,较为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