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十四
国朝苑囿(清漪园)
清漪园建于万寿山之麓,在圆明园西二里许,前为昆明湖。(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瓮山在玉泉山之旁,西湖当其前,金山拱其后,明时旧有圆静寺,后废。今上乾隆十五年,于其地建大报恩延寿寺,命名万寿山。并疏导玉泉诸派,汇于西湖,易名曰昆明湖。设战船,仿福建广东巡洋之制,命闽省千把教演。自后每逢伏日,香山健锐营弁兵于湖内按期水操。若其经流,则自绣漪桥南入长河,引流入京城,绕紫禁城而出,归通惠河通济漕渠,灌溉田亩,实万世永赖之利也。皇上御题额曰清漪园,有御制昆明湖记、清漪园记,恭载卷内。
宫门五楹东向,门外南北朝房。驾两石梁,下为溪河,左右罩门内有内朝房,亦南北向,内为勤政殿七楹。(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勤政殿内额曰海涵春育。联曰:念切者丰年为瑞,贤臣为宝;心游乎道
卷八十四国朝苑囿
昆明湖东西为长堤,西堤之外为西湖,其西南为养水湖。(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昆明湖东堤设闸及涵洞,随时启闭,西堤有桥六,详后条。
东堤之北为文昌阁,其南为廓如亭,亭西为长桥,又南为绣漪桥。(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文昌阁御题额曰为章于天,曰穆清资始。长桥南额曰修蝀凌波,北曰灵鼍偃月。廓如亭之北为昆仑石,勒御制诗。其旁范铜为牛,背镌御制金牛铭,恭录卷内。
御制金牛铭夏禹治河,铁牛传颂。义重安澜,后人景从。制寓刚戊,象取厚坤。蛟龙远避,讵数鼍鼋?潫此昆明,潴流万顷。金写神牛,用镇悠永。巴邱淮水,共贯同条。人称汉武,我慕唐尧。瑞应之符,逮于西海。敬兹降祥,乾隆乙亥。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绣漪桥诗进舫长河过广源,(闸名。)石桥饮练锁溪园。(过桥即昆明湖,直接万寿山。)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
乾隆二十九年御制西堤诗西堤此日是东堤,名象何曾定可稽?(西堤在畅春园西墙外,向以卫园而设,今昆明湖乃在堤外,其西更置堤则此为东矣。)展拓湖光千顷碧,卫临墙影一痕齐。刺波生意出新芷,踏浪忘机起野鹥。堤与墙间惜弃地,引流种稻看连畦。
〔臣等谨按〕绣漪桥西堤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廓如亭西度长桥为广润祠,祠西为鉴远堂,东北为望蟾阁。(清漪园册)
乾隆十五年御制广润祠诗昆明湖上旧有龙神祠,爰新葺之而名之曰广润云。灵祠俯碧津,丹雘为重新。云气生帷幄,波光漾柍桭。含弘敷大泽,时济佑斯民。梦雨昨飘瓦,知时恰及春。
〔臣等谨按〕广润祠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绣漪桥北湖中圆岛,上为凤凰墩。(清漪园册)
乾隆十七年御制凤凰墩诗渚墩学黄埠,(在锡山之阳,四面临水,此墩适相肖。)上有凤凰楼。一镜中悬画,四时长似秋。山容空外秀,波态席前浮。何事三山远?还期佺羡游。
〔臣等谨按〕凤墩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西堤之北为柳桥,为桑苎桥,中为玉带桥,稍南为镜桥,为练桥,再南为界湖桥,桥之北为景明楼。(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西堤六桥并直亘昆明湖。
景明楼西南湖中为藻鉴堂,堂西湖岸为畅观堂。(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畅观堂在昆明湖西南隅。
乾隆三十年御制畅观堂诗左俯昆明右玉泉,背屏镜治(阁名。)面溪田。四围应接真无暇,
房初建置,(昨岁议为火器营两翼各建营房一区,视健锐营之制,选劲旅居之,演习火器,因于堤西之南坞度地鸠工。)无非惠众俾安身。东岸墙临圣化寺,其中林木颇清幽。晨凉图趁归御苑,更弗门前命系舟。轧轧鸣榔过绣漪,(桥名。)昆明百顷绿波披。舟行十里诗八首,却未曾消四刻时。(一时八刻,四刻始半时也。)
〔臣等谨按〕圣化寺、绣漪桥应载苑囿门。恭读御制诗,此八章乃由广源闸易舟即景之作,今仍以始事为重,谨载入广源闸条。
(原何御广源闸望西山诗 山水有佳趣,景象在朝暾。晨倚河堤望,旷然尽平原。春干寂已歇,秋容粲复繁。疏峰互对立,叠涧迅相奔。行人穿露薄,樵子出烟村。陟岭遂及巅,泝流得穷源。讵询世外乐,聊辟区中喧。白湖集)
增朝真观西有延庆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延庆寺凡明碑三:正德年间勅谕碑二,崇祯癸未年重修碑一,翰林院侍讲清苑孙从庆撰。
原郑公庄在万寿寺左,度桥而南有亭在平畴,亭外俱稻田,缘堤莲芡,盖郑戚畹园也。(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郑公庄今无考。
宫门前东西二堤,廓如亭,绣漪桥。详见郊垧。
界湖桥之北为景明楼,楼西南湖中为藻鉴堂,堂西湖岸为畅观堂。西北湖中圆城为门四,其上为治镜阁,阁北湖岸为延赏斋。
长元按:延赏斋左右廊嵌耕织图石刻,河北立石,勒耕织图三字。
静明园在玉泉山下,康熙十九年建,初名澄心,三十一年更今名。康熙、雍正间,尝阅武于此。
宫门南向,内正殿为
廓然大公。殿北临后湖,湖中为
芙蓉晴照。西为虚受堂,堂之西山畔有泉,为
玉泉趵突,上为龙王庙。
考按:玉泉从山根仰出,喷薄如珠,实与趵突之义允合,详见御制记中。
泉上碑二:左刊天下第一泉五字,右刊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龙王庙南,循石径入,为
竹垆山房,南为开锦斋,后为观音洞、赏遇楼。观音洞南为真武庙,为吕祖洞,旁为双关帝庙。庙南为
圣因综绘,西为写流轩,后为层明宇。又西为福地幽居,为冠峯亭。迤西梵宇为华藏海,又西为绣壁诗态,西为
溪田课耕,临河皆水田。又西为迸珠泉。绣壁诗态之北为水月庵,东为城关庵,北为圣缘寺,寺北为仁育
朝真观在白石桥西,本朝康熙三十三年重修,有太常少卿励杜讷碑。
〇延庆寺在朝真观西。
长元按:燕都游览志有延寿庵在白石桥西二里,殿宇精严,疑卽延庆寺。
〇元欧阳原功墓、李孟墓,俱在香山乡石井村。
广源闸在西直门西七里,元至元二十六年建,本朝频加修葺。于此易舟入昆明湖,达绣漪桥,至清漪园。
万寿寺在广源闸西数十武,明万历五年建,殿宇极其宏丽。左钟楼,前临大道。钟铸自永乐,径长丈二,内外刻佛号,弥陀、法华诸品经,蒲牢刻楞严咒。铜质精好,字画整隽,相传沈度笔,少师姚恭靖公监造,名曰华严钟,击之声闻数十里。有敕建碑,大学士张居正撰。后钟弃于荒地。
本朝乾隆十六年,移钟于城北觉生寺,有御制碑,清、汉、蒙古、西番四体书。
明朱国祚万寿寺诗:贝叶三车少,华钟万石余。声仍到长乐,地合置精庐。潇洒人王界,庄严学士诗。秋来霜落后,流响更何如?
万寿街在万寿寺西,路北设关门,有长衢列肆,北达畅春园,居人称为苏州街。
魏之琇诗:楼馆青红百货俱,水村山郭似姑苏。小人近市真堪羡,翻作人间大隐图。
昌运宫在广源闸之南,三虎桥西里许,初名混元灵应宫,明正德六年,司礼太监张永建。有敕建碑,又大学士李东阳、副使刘效祖碑二。本朝乾隆三十四年敕修,有御书并御制诗碑清汉各一。
视湖曲,平田远村,绵亘无际。
元丞相耶律楚材墓在万寿山南麓数百武好山园之东。乾隆十五年,命立祠宇,有御制诗碑。
耶律楚材墓前祠久废,诸石兽俱零落,一翁仲立而未仆。天启七年夏夜,有萤千百,集翁仲首。
土人望见,哗曰:石人眼光也!质明,共踣而碎之。
瓮山下耶律丞相祠,崇祯中尚存。公及夫人二石像,端坐陌头。公像须分三缭,其长过膝。
明王嘉谟耶律丞相墓诗:丞相遗丘湖水阴,荒榛野草自萧森。亭前瀑布摇空穴,雪后寒禽啅大林。惨淡尚思戎马日,艰难深仗哲人心。云龙鹅鹳真余事,独吊空山泪满襟。
王士祯诗:石瓮山头归片云,望湖亭上倚斜曛。纸钱社酒棠梨道,谁到湖边耶律坟?
查嗣瑮杂咏诗:随身短锸埋何用?誓墓残碑枉瘗铭。丞相头颅曾出土,莫教翁仲怨流萤。
圆明园把总署在瓮山东北。
须弥灵境在万寿山北长桥南,后为香岩宗印之阁,阁东为善现寺,西为云会寺。
万寿山后溪河亦发源于玉泉,自玉河东流,经柳桥曲折东注。其出水分为三:一由东北门西垣下闸口出,并归圆明园西垣外河;一由惠山园南流出垣下,为宫门前河;又南流由东堤外河会马厂诸水入圆明园内,为昆明湖。
宫门前河东西为长堤,其西南为养水湖。东堤之北为文昌阁,南为廓如亭。亭西为长桥,又南为绣漪桥。廓如亭西度长桥为广润祠。绣漪桥北湖中圆岛上为凤凰墩。西堤之北为柳桥、桑苎桥、
甜水井 灯笼库 赫灯营 老虎洞 果子市 穿堂门 香厂子 菜库 槐树街 娘娘庙西岔 车库 冰窖 羊圈 军机处 西栅栏 金龙馆 西上坡 双井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九·六四方里公所设于六郎庄静安院内
六郎庄 静安院 小狮子胡同 大后街 中胡同 大胡同 张中堂胡同 新建宫门 绣漪桥 牌楼门 荣中堂胡同 二龙闸 宫门前升平署 虎城 兴隆胡同 庆安胡同 双巷 太平河 平安路 太平院 东河沿 慈佑街 慈佑一条 慈佑二条 慈佑三条 平安一条 平安二条 平安三条 平安四条 南楼村 双桥 西苑一道街 西苑二道街 阅武楼街 宣化街 和平街 国庆街 西苑三道街 睦邻胡同 篓斗桥 承泽园 木板桥
第十三自治区第二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一·八三方里公所设于香山慈幼院
其奈难回太姒欢,宫笞不为贵妃宽。文罗袴上桃花血,谪向长门未忍看。
【落叶词】甄宫一夕沦秦玺,疏勒千年出汉泉。凤尾檀槽陪玉辇,龙香宝珞殉金钿。文鸾去日红为 泪,轻燕仙时紫化烟。十月帝城飞木叶,更于何处听哀蝉。
赤澜回合翠沦漪,帝子精诚化鸟归。重璧召魂伤穆满,渐台持节招贞妃。清明寒食年年忆,城郭人 民事事非。宝瑟流哀弹别凤,寒鱼衰雁尽惊飞。
银床玉露冷金铺,碧化长虹转鹿卢。姑恶声声啼苦竹,子规夜夜叫苍梧。破家叵奈云昭训,殉国争 怜李宝符。料得佩环归月下,满身星斗泣红渠。
横汾天子家何在,姑射仙人雪未消。恨海千龄应化石,柔乡三尺不通潮。青羊项下怜珠屟,白马潮 中市翠翘。八节四时佳丽夕,倩魂休上绣漪桥。
朱雀乌衣莽战场,白龙鱼服出边墙。鸥波亭下春光惨,鱼藻宫中秋夜长。水殿可怜珠宛转,冰绡赢 得玉凄凉。君王莫问三生事,满驿梨花绕佛堂。
王母传筹拥桂旗,阖门宣敕肯教迟。汉家法度天难问,敌国文明佛不知。十宅少人簪白奈,六宫同 日策青骊。昆明池上黏天草,只托微波诉菤葹。
小海停山歌罢舞,吴宫猎猎鲤鱼风。璇台战鼓惊朱鹭,瑶席新香割绿熊。魂魄黯依秦凤辇,圣明终 属晋蛟宫。景阳楼下胭脂水,神岳秋豪事不同。
帘外晓风吹碧桃,未央前殿咽秦箫。石华广袖谁曾揽,沉水奇香定未烧。荷露有情同泪粉,菱波无
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何人老监福园门,曾缀朝班奉至尊。昔日喧阗厌朝贵,于今寂寞喜游人。游人朝贵殊喧寂,偶来无复金闺客。贤良门闭有残砖,光明殿毁寻颓壁。文宗新构清辉堂,为近前湖纳晓光。妖梦林神辞二品,佛城舍卫散诸方。湖中蒲稗依依长,阶前蒿艾萧萧响。枯树重抽盗作薪,游鳞暂跃惊逢网。别有开云镂站台,太平三圣昔同来。宁知乱竹侵荡出,不见春花泣露开。平湖西去轩亭在,题壁银钩连到薤。金梯步步度莲花,绿窗处处留蠃黛。当时仓卒动铃驼,守宫上直余嫔娥。芦笳短吹随秋月,豆粥长饥望热河。上东门开胡雏过,正有王公班道左。敌兵未爇雍门萩,牧童已见骊山火。应怜蓬岛一孤臣,欲持高洁比灵均。丞相避兵生取节,徒人拒寇死当门。即今福海寃如海,谁信神洲尚有神。百年成毁何匆促,四海荒残如在目。丹城紫禁犹可归,岂闻江燕巢林木。废宇倾基君好看,艰危始识中兴难。已惩御史言修复,休遣中官织锦纨。锦纨枉竭江南赋,鸳文龙爪新还故。总饶结彩大宫门,何如旧日西湖路。西湖地薄比郇瑕,武清暂住已倾家。惟应鱼稻资民利,莫教莺柳斗宫花。词臣讵解论都赋,挽辂难移幸雒车。相如徒有上林颂,不遇良时空自嗟。
凡近支王、贝勒、公及外戚之子女,既及岁者,开具姓氏年龄进呈,奉旨为之联姻,名曰指婚。满洲语又谓之拴婚。
四节频颁戚里恩,吴梅村句。面脂赐出月华门。会亲内殿关防密,朱毂黄缰集禁垣。
凡公主、福晋、格格及外戚眷属,岁时有赐,入内谢恩,谓之会亲。于宫门外施以黄羃,谓之关防。
殿西船坞对山椒,画鷁飞轮似御飙。万炬通明传电汽,春波潋滟绣漪桥。
颐和园有船坞,琢石而成,在仁寿殿之西南,与万寿山相对,旧名宝莲航,亦名石舫。光绪中叶,昆明湖中始置小轮舟二艘。复于园外东南隅,设电汽房,专司园中电灯。绣漪桥在园墙之南,湖水出闸,自桥下东流,汇入高梁河。
泼寒妙伎奏升平,南府新开散序成。不是曲终悲伴侣,似嫌激徵杂秦声。
宫中掌戏曲者曰升平署。其后,令年幼太监习之,谓之南府。南府之名,始自康熙间。道光初元,力崇朴实,将南府人役一概遣散。至光绪间,复之。内廷向演昆曲,其后好演梆子腔。此腔出自秦中说者知有六飞西幸之事矣。
百宝华灯密炬红,太平万岁字当中。王建句。换衣试作回身舞,可似幽州浑脱工。
每岁上元或万寿节,令乐工舞灯,衣五色画衣,分行成字,凡数十变,有太平万岁、万寿无疆诸字,以黄绫册书成字样,陈诸御案,以备观览。
浥露,宿麦晚蒸晴。极浦渔舟杳,斜阳牧笛横。所希均雨泽,南亩问春耕。
玉乳泉 玉乳泉在霞标磴之北,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行宫之西,循仄径而上,有泉从山腹中出,清泚可鉴。因其高下,凿三沼蓄之,盈科而进,各满其量,不溢不竭。长安可游记谓山有乳峰,时嘘云雾,类匡庐香炉峰。不知玉液流甘,峰自以泉得名耳。
听雨发言泉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
门对浙江潮 高宗纯皇帝开化寺诗: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注:之问灵隐寺诗也。然南屏万松诸岭隔之,韬光居山椒尚可远见,灵隐在谷,安得对潮?意谓移于此。
绣漪桥 清漪园文昌阁南为绣漪桥。高宗纯皇帝诗曰:进舫长河过广源闸名。,石桥饮练锁溪园。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
或见奇书辄手抄 宁寿宫后殿东阁下联曰:每闻善事心先喜;或见奇书辄手抄。
天风海涛 长春园楼上额曰天风海涛。
唳霜皋 香山寺北稍西六方亭为唳霜皋,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中晨禽时鸟,随候弄声,与梵呗鱼鼓相应。饲海鹤一群,月夜澄霁,霜天晓晴,戛然送响,嘹亮云外。
知乐濠 香山寺前石桥下方池为知乐濠,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似与天游得静陶 西苑春耦斋后楹额曰云木含秀。隔池相对有延楼曰听鸿楼。楼上下五十有四楹。
图十八 乐寿堂
后有贞顺门旁,有珍妃井。(图十九)庚子之变,光绪帝宠珍妃被西太后推堕此井。今井封禁,于慈禧、光绪殁后,其胞姊瑾贵妃悯其惨遇,于穿堂东供牌位,朔望拈香,并书“贞筠劲草”额以彰之。
图十九 珍妃井
曾广钧《落叶词》:
甄官一夕沦秦玺,疏勒千年出汉泉。凤尾檀槽陪玉辇,龙香宝络殉金钿。文鸾去日红为泪,轻燕仙时紫化烟。十月帝城飞木叶,更于何处听哀蝉。
赤栏回合翠明漪,帝子精诚化鸟归。重壁招魂伤穆满,渐台持节召真妃。清明寒食年年忆,城郭人民事事非。宝瑟流哀弹别凤,寒鱼哀雁尽惊飞。
银床玉露冷金铺,碧化长虹转鹿氲。姑恶声声啼苦竹,子归夜夜叫苍梧。破家叵耐云昭训,殉国争怜李宝符。料得佩环归月下,满身星斗泣红蕖。
横汾天子家何在,姑射仙人雪未消。恨海千龄应化石,柔乡三尺不通潮。青羊项下怜朱屟,白马涛头吊翠翘。八节四时佳丽夕,倩魂休上绣漪桥。
朱雀乌衣莽战场,白龙鱼服出边墙。鸥波亭下春光惨,鱼藻宫中秋夜长。水殿可怜珠宛转,冰绡赢得玉凄凉。君王莫问三生事,满驿梨花绕佛堂。
王母传筹拥挂旗,阁门宣敕肯教迟。汉家法度天难问,敌国文明佛不知。十宅少人簪白奈,六宫同日策青骊。昆明池上粘天草,只托微波诉卷箷。
小海停波山罢舞,吴宫猎猎鲤鱼风,璇台战鼓惊朱鹭,瑶席新香割緑熊。魂魄黯依秦凤辇,圣明终属晋鲛宫。景阳楼下胭脂水,神岳秋毫事不同。
诸天莲座奉王母(《元始内传》:诸天各奉莲华座),旷如翠水环瑶台。春晖烂照通阳观(《灵书经》云素微上宫有通阳之观),十絶灵幡花片片(《列仙传》华幡一名十絶灵幡)。九重高拱镜香堂,翠柏苍松天稳现。明湖风细平无波,长桥十里胭脂河。早期宣罢千官静,子夜传来四季歌。玉澜堂外春无价,鸥仙鹂馆多清暇。可怜寂寞兔儿山(山为德宗幽居之地,岑寂无聊,以养兔排闷),恨紫愁红坐狼借,一朝翠辇出仓皇,千队黄巾更啸张。天外九门司虎豹,梦中万瓦飞鸳鸯。景舆重返迎春院,十载流光去如电。鸟号夜泣鼎湖龙,碧海黄埃惊世变。眼闻荡荡天门开,时有穷窗方朔来。湖山不解兴亡恨,偶向昆明话劫灰。我观此园长太息,石舫铜亭心历历。更闻宫监说开元,手挥老泪青衫湿。
园北部为万寿山,南部为昆明湖。万寿山原名瓮山。明弘治七年,助圣夫人罗氏建圆静寺于山之阳。乾隆十五年,以孝圣太后六旬万寿,改建大报恩延寿寺。因改山名为万寿山。昆明湖原名西湖。
明王直《西湖》诗:
玉泉东汇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曲岛下通蛟友室,晴波深映梵王家。常时凫雁开清呗,旧日鱼龙识翠华。堤上连云粳稻熟,江南风物未宜夸。
明马汝骥《西湖》诗:
珠林翠阁倚长湖,倒映西山入画图。若得轻舟泛明月,风流还似剡溪无。
王士祯《西堤》诗:
堤外春流界稻田,堤边鸥鹭净娟娟。风烟里畔千条柳,十里清阴到玉泉。
万树垂扬扫緑苔,桃花深映槿篱开。游人尽说西堤好,须及清明上已来。
沈德潜《西湖堤散步》诗:
左带平田右带湖,晴虹一路绕菇蒲。波间柳影疏兼密,云际山容有忽无。遗臭丰碑旧阉竖,煎茶古寺老浮屠。闲游宛似苏堤畔,欲向桥边问酒垆。
土名大泊湖,亦于乾隆十五年重加疏浚,更今名。水源发于玉泉山,东田二龙闸入圆明园,西北由后湖闸达青龙桥,北由眺远斋闸达宿村,南由绣漪桥水关出长河,达北平。园为清慈禧太后所建。辛亥革命,议定清帝退位后移居兹园。故民国初元仍由清室管理。民国三年,由清室设管理处,开放任人游览。十七年,由市政府接收,始设事务所管理。园内宫殿建筑,伟大精巧,风景明丽,实能代表东方美。全园山占五之一,水占五之四。以山为中心,约可分为四部:
(一)山之东部:入园门(图四十)西行,南有
图四十 颐和园正门
通。南行有铜牛,(图五十九)峙于堤畔,通十七孔桥。(图六十)度桥至涵虚堂、月波楼、鉴远堂三处,均在湖心。再南为凤凰墩、绣漪桥,(图六十一)是为东南部。湖之西北部,迤西傍湖为畅观堂。西湖心有治镜阁,阁旧为三层,下为圆城,今已颓,址只馀圆城旧基。渡湖为玉带桥。(图六十二)北沿堤曰豳风桥,昔名桑苎。界湖桥南为镜桥,上有敞亭、练桥、柳桥。凡桥制各异,绣漪、玉带俱作穹形,十七孔桥尤为美观。综计全园周长十六里又四八,即公里八二四。其大略如此。
图五十九 铜牛
图六十 十七孔桥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