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静怡轩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静怡轩,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三卷勾连搭式屋顶,周围廊,前檐出抱厦三间,左右有游廊与前矮垣相接,自成体系。西侧游廊在这里既作为静怡轩院的西院墙,又辟垂花门与花园相连,使静怡轩作为建福宫的寝宫,既不能离开轴线,又与花园相连。这种宫苑相间的布局手法,在此运用的十分得当。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60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十七

国朝宫室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静怡轩内额曰与物皆春。联曰:雨润湘帘,苑外青峦飞秀;风披锦幙,阶前红药翻香。静怡轩西室额曰四美具。其屏间为御书视听言动思五箴。室后联曰:墨壶琴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又联曰:兰殿蔼晴晖,炉烟结翠;芝宫呈秀采,砌草舒芳。

乾隆七年御制静怡轩晚对雨诗 不辨凤城漏,如闻金戺琴。楣栏涤暑气,花木沃芳心。延爽试风袂,迷归乱晚禽。词臣已退食,玫陛独清吟。

乾隆三十一年御制静怡轩诗 插架有书函,与稽夙所耽。心怡非外骛,神静得深探。元化化无迹,熙春春未酣。棚梅不攻火,发却后江南。庭前梅树二株,不事熏■,只以旃棚护之,已蓓蕾而未花。

又御制静怡轩梅花诗 暮春已过望,墀梅开始盛。试披群芳谱,奚诠花月令?设曰南北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61

戒,暄寒候殊应。审然此更北,当无红紫竞。况兹桃杏谢,节气非不正。我为思其故,冬月盆桩靓。留此斗韶妍,欲擅江乡胜。

乾隆三十三年御制静怡轩摘梅诗 盆梅开太盛,摘使树头稀。已喜香盈嗅,兼资色绽肥。花太盛则枝头含苞者色转蔫,间摘去之,新开之朶益肥润。文殊净文榻,天女满天衣。户外飘飘者,疑从手里飞。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题静怡轩 意静则身怡,文轩并得之。一时兹避暑,两岁未言诗。丁酉、戊戌两年,此间皆未题咏。纱牖风轻送,石阶旭渐移。当年结构意,孤矣不堪思。静怡轩,建福宫后之寝室也。未能遂予葺构初意,回思怅然。详见建福宫诗注。

〔臣等谨按〕静怡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静怡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吉云楼内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额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声闻。

吉云楼西为敬胜斋。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敬胜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阁下西室额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敬胜斋阁之西额曰德日新。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其庭中垣门上东向恭镌御书额曰朝日晖。其东山石上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3

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憇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轩有屏,尝撰五事箴揭之以代铭座。斯宫义取颐养,实惟五福为宜。夫五福世所艳称,顾昔人无阐之者。爰颂而列诸黼扆。第考洪范五福,传疏或分诠,或递释,无所专主。余以为寿、富、康宁及考终命皆受之于天,而好德则备之于人。玩五皇极之辞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与此互相发明。中庸言位禄名寿必推本于大德,足为五福主德之证。而正蒙所云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尤深切而着明。余故于攸好德之颂详畅厥旨。然帝王之福乃天下之公而非一身一家之私。其征自与常人异。诚如所期,信为备福。余益惟敬修德以迓天庥而弗敢期其必。箕畴凡九,极建惟五。敛时五福,其目未谱。于九详焉,寿为初祜。华封所祝,麦邱所语。唐尧则辞,齐景则喜。叶圣弗圣兮,于斯可睹。景福之宫,肇我皇祖。竹苞松茂,以养圣母。叶岁久重葺,倦勤拟居。叶作此屏扆,五当其数。叶衍绎范言,颂是曼寿。叶诗引昌黎,敢怠永久。叶即用韩句。右寿 国君大夫,问富答殊。有天下者,奚问答诸。既艰问答,其富若无。然亦有焉,乃在民乎。宣尼正对,万世帝模。省力薄赋,犹可勉图。时若雨旸,屡丰难期。叶是用危惧,敢诩尊居。又若求材,常苦不足。叶艰致者多,讵曰金珠。菟裘豫营,勒此屏辞。叶设诚符望,肩卸心娱。右富 皇清开国,承运奉天。宅中建极,敷锡八埏。兹百余载,将万斯绵。三圣继承,谟烈丕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4

宣。藐予小子,佛时仔肩。治国康宁,夕惕朝乾。爱民祈岁,察吏求贤。虽有梗化,弗致蔓延。九州安内,万里拓边。幸未陨越,敢为躗言。八旬有五,拟兹引年。敬之一字,用作心传。右康宁 福何由生?端在乎德。德复在好,人我胥棘。顾名思义,行道有得。然殊吉凶,原道言忆。吉则征善,凶必召慝。应好其善,乐乃无射。五福之四,赅彼四则。皇极敷锡,无好必斥。作汝用咎,禄贤是笃。叶五九相应,训君尤亟。励以多年,子云敬式。垂老弗谖,蕲告方来。叶右攸好德 践阼之初,炷香告天。设蒙洪庥,历六十年。便当归政,以授后人。岂图逸豫?有愿于中。叶于穆皇祖,幼龄居尊。六十一载,化被海壖。小子廿五,继体乘乾。敢同祖历?耆耋况臻。新兹景福,爰待即闲。存吾顺事,横渠铭焉。九畴所云,五福冀全。然未敢必,敬俟天恩。右考终命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题景福宫 式拟静怡室,是宫仿静怡轩之制为之,名则仍景福之旧。题仍景福楣。琴书无俗韵,花木有仙姿。雨后润生础,新正屡雪,昨复微雨,地气湿润,大似江南。春来日下墀。缀辞成五颂,好德敢忘之。近制五福颂,揭之此处屏间,颂意以攸好德为主,兼用自勉也。

  〔臣等谨按〕景福宫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景福宫正殿后为梵华楼,楼稍西为佛日楼。楼下御书联曰:鸟雀听经皆宿慧;风旛说偈自高标。自保泰门至佛日楼是为宁寿宫东一路。蹈和门内曰衍祺门,门内东宇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70

国朝宫史

笑,芳辰风物总光辉。

二四四

  御制建福宫红梨花诗己巳 不计香风几度频,娇红嫩绿各争新。最怜雨后偏饶韵,底事春来易怆神。叶态花姿刚相称,蜂衙蝶阵岂无因。一枝佛鉢堪清供,便欲因之悟六尘。

  御制建福宫对雨诗壬申 朝隮复棼丝,冥蒙势旁午。朝罢此宴息,耕犂方待举。前墀罗春花,润含花下土。芳菲袭翰思,绰约延清覩。喜岂喻近臣,慰惟共农父。有秋其尚遥,无逸以为所。

御制建福宫咏红梨花诗甲戌 李花太白海棠红,斟酌穠纤着禁丛。最是麝风琳月下,

仙人遥在蕊珠宫。

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匾曰:"与物皆春",联曰:"雨润湘帘,苑外青峦

飞秀;风披锦幙,阶前红葯翻香。"

御制静怡轩晚对雨诗壬戌 不辨凤城漏,如闻金戺琴。楣栏涤暑气,花木沃芳心。延

爽试风袂,迷归乱晚禽。词臣已退食,玫陛独清吟。

  御制题静怡轩诗庚辰 彤宫宴息处,清舒敞云楣。綷疏例弗却,珠缀奢厌施。琴书箇中富,间亦陈鼎彝。穆然古与对,三代兴翘思。汉唐两文帝,尚未窥藩篱。三代讵易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71

言,以此增忸怩。侧席恒不遑,奚曾静且怡。

  御制静怡轩作歌辛巳 城市人烟庶倍常,宫廷缭绕围红墙。比较园居实觉热,祇有静怡犹爽凉。静怡爽凉宁系境,白傅诗禅趣堪省。然予忧乐以天下,自怡讵可常耽静。西室匾曰:"四美具"。其屏间则御笔"视、听、言、动、思"五箴也。室后联曰:"墨壶琴

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又联曰:"兰殿蔼晴晖,炉烟结翠;芝宫呈秀采,砌草舒芳。"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匾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闻声。"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閤上匾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閤下西室匾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

御制敬胜斋诗庚辰 君道典谟备,始终惟一钦。丹书爰取义,白室此为箴。常有图

书伴,如承师保临。凛乎朽索喻,逸豫致萌心。

  斋西匾曰:"德日新",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其庭中垣门上东向镌御笔匾曰:"朝日晖"。其东山石上镌御笔题曰:"飞"。垣西为碧琳馆。东向楼上匾曰:"静中趣",联曰:"参得王蒙皴法,写将杜甫诗情。"又联曰:"与物皆春,花木四时

呈丽景;抗心希古,图书万轴引清机。"又左联曰:"轩墀饶秀润,书史足吟哦。"右联曰:

卷之十三宫殿三

二四五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303

时,及今不为之表章,载之简牍,考索者其奚取征焉。爰命尚书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率同内廷翰林,仿博古图遗式,精绘形模,备摹款识,为西清古鉴一编。以游艺之余功,寄鉴古之远思,亦足称升平雅尚云尔。

石渠宝笈一部

  内府珍藏列朝御书、皇上宸翰,极为美富。至唐、宋以来,名人书画真迹甚伙,爰命内廷词臣编纪成书,分上、次等,详载题跋、款识,各以分贮之所为卷。其贮乾清宫者为宸翰一卷,列朝暨国朝书画七卷。贮养心殿者为列朝暨国朝书画八卷。贮重华宫者为宸翰一卷,列朝及国朝书画八卷。贮御书房者为列朝暨国朝书画十二卷。又附列朝书画贮三希堂、长春书屋者一卷。贮随安室、攸芋斋者一卷。贮静怡轩、三友轩者一卷。贮画禅室者一卷。首卷恭载皇上谕旨:三朝御笔藏之金匮者,焜煌典重,实为超越前古。朕每一捧观,辄增永慕,所当敬为什袭,贻我后人。又内府所储历代书画,积至万有余种,签轴既繁,不无真贋。顷释道二典,已编为祕殿珠林一集。此外,并宜详加别白,遴其佳者,荟萃成编。朕少年时,间涉猎书绘。登极后,每缘几暇,结习未忘,弄翰抒毫,动成卷帙。应一并分类诠次,用志岁月。至臣工先后经进书画暨传入御府者,往往有可

卷之三十三书籍十二 六五一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7

室额曰长春书屋。

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东次室曰静憩轩,后为金昭玉粹,东室曰随安室。

长元按:抑斋有御制记,取卫武公抑诗,他如宁寿宫、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凡燕息之所,

皆题此额,仰见圣敬日跻也。又随安室额亦是处有之。

启祥宫之西南向为延庆殿,后为抚辰殿,为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又西为敬胜斋,斋垣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华室,南为凝晖堂,又南为三友轩。凝晖堂前为延春阁。其右室有楼,前迭石为山,上有积翠亭。山有奇石,西曰飞来,东曰玉玲珑。穿石洞而南,有静室曰玉壶冰。洞口题曰鹫峯。

长元按:建福宫以下,所谓西花园也。

月华门之西为遵义门。中南向者为养心殿,为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召对引见,视乾清宫。

张英元日养心殿侍宴诗:暖日和风漾凤城,履端清燕在承明。楼前晴雪消金掌,玑上春星转玉衡。三殿班联同恺乐,万方歌舞颂升平。欣瞻元日恩晖早,听奏钧天第一声。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养心殿东暖阁内有随安室,西室为三希堂。西暖阁后有轩三楹,东为无倦斋,西为长春书屋。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羲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88

[八] 《故宫考》:"景祺阁之后为贞顺门。又即宁寿宫全院之后门。庚子之役,孝钦皇太后仓皇出走,即出是门,门内穿堂三楹,前有井,孝钦出门时,推德宗宠妃珍妃于此。今已封禁,昔人附会贞顺为珍殉之兆,谬也"。

[九] 《故宫考》:"畅音阁盖内廷演戏之所,阁内陈列朝会乐器"。

[十] 《故宫考》:"有垂花门可通阅是楼,院内中有石山,颜曰:"小有洞天""

[十一] 《故宫考》:"景福宫昔为清圣祖奉孝惠皇太后之所"。

[十二] 《故宫考》:"五代五福堂,据乾隆《五福颂》知新宫系倣西路建福宫静怡轩

制。又考"五福堂"系圣祖赐世宗匾额,乾隆四十九年喜见五代元孙,因增二字书匾,即康熙时定名之景福室[宫]"。

[十三] 《故宫考》:"梵华楼、佛日楼均奉佛之所"。

校勘记:

① 历兹廿载 廿,原误为册。《日下旧闻考》卷一八引《御制宁寿宫铭》云:"小子践阼,兹历世年。设复廿载,八旬五臻"。据改。

② 遹新是宫 遹,原作"适"。据同上书引文改。

① ④⑤⑥ 均据《日下旧闻考》卷一八引《乾隆四十一年御制乐寿堂诗注》改。

由宁寿宫而西为蹈和门,内为衍祺门,门内为古华轩,[一]轩西为禊赏亭,[二]亭东为抑斋亭,[三]北为旭辉亭。轩后垂花门内为遂初堂,堂后叠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宫,宫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后圆亭曰碧螺,其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91



国朝宫史续编 四九二

葺, 倦勤拟居。作此屏扆, 五当其数。衍绎范言, 颂是曼寿。诗引昌黎, 敢怠永久。-右寿

国君大夫, 问富答殊。有天下者, 奚问答诸。既艰问答, 其富若无。然亦有焉, 乃在民乎。宣

尼正对,万世帝模。省力薄赋,犹可勉图。时若雨旸,屡丰难期。是用危惧,敢诩尊居。又若求财,常苦不足。艰致者多,讵曰金珠。菟裘豫营,勒此屏辞。设诚符望,肩卸心娱。-右富

皇清开国,承运奉天。宅中建极,敷锡八埏。兹百余载,将万斯绵。三圣继承,谟烈丕宣。藐

予小子,佛时仔肩。治图康宁,夕惕朝干。爱民祈岁,察吏求贤。虽有梗化,弗致蔓延。九州安内,万里拓边。幸未陨越,敢为躗言。八旬有五,拟兹引年。敬之一字,用作心传。-右康宁

福何由生,端在乎德。德复在好,人我胥棘。顾名思义,行道有得。然殊吉凶,原道言忆。吉

则征善,凶必召慝。应好其善,乐乃无射。五福之四,赅彼四则。皇极敷锡,无好必斥。作汝用

咎,禄贤是笃。五九相应,训君尤亟。励以多年,子云敬式。垂老弗谖,蕲告方来。-右攸好德践阼之初,炷香告天。设蒙洪庥,历六十年,便当归政,以授后人。岂图逸豫,有愿于中。于

穆皇祖,幼龄居尊,六十一载,化被海壖。小子廿五,继体乘干,敢同祖历,耆耋况臻。新兹景

福,爰待即闲,存吾顺事,横渠铭焉。九畴所云,五福冀全。然未敢必,敬俟天恩。-右考终命

圣制题景福宫诗 丙申

式拟静怡室, 是宫仿静怡轩之制,为之名则仍景福之旧。题仍景福楣。琴书无俗韵,花木有仙姿。雨后生碍, 新正屡雪,昨复微雨,地气湿润,大似江南。春来日下墀。缀辞成五颂,好德敢忘之。 近制五福颂,揭之此处屏间,颂意以攸好德为主,兼用自勉也。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90



曰:" 日长莲漏三阶正, 春到梅盆合殿香。" 楼下联曰:" 开窗鱼鸟含天趣, 欹案诗书味道腴。" 东室联曰:" 芝篆薰晨鼎, 莲檠检夜书。" 西室联曰:" 闲情空外寄, 妙道箇中参," 又联曰:" 插架牙签照今古, 开编芸气吐芳芬。" 楼东竹院, 联曰:" 松风亦常听, 水月乃全提。" 楼后垂花门内为寻沿书屋。屋后为景福宫。院西为景福门。院内东有山石, 颜曰" 小有洞天"。宫内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五福五代堂", 联曰:" 燕翼仰贻谋, 敛时五福; 瓜绵征笃祜, 至于万年。" 西壁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五

福颂:

  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余既豫葺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憩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轩有屏,尝撰五事箴,揭之以代铭座。斯宫义取颐养,实惟五福为宜。夫五福世所艳称,顾昔人无阐之者,爰颂而列诸黼扆。第考洪范五福传疏,或分诠,或递释,无所专主。余以为寿富康宁及考终命,皆受之于天,而好德则修之于人。玩五皇极之辞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与此互相发明。中庸言位禄名寿,必推本于大德,足为五福主德之证。而正蒙所云:"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尤深切而着明。余故于攸好德之颂,详畅厥旨。然帝王之福,乃天下之公,而非一身一家之私,其征自与常人异。诚如所期,信为备福。余益惟敬修德以迓天庥,而弗敢期其必。

  箕畴凡九,极建惟五。敛时五福,其目未谱。于九详焉,寿为初祜。华封所作,麦邱所语。唐尧则辞,齐景则喜。圣弗圣分,于斯可睹。景福之宫,肇我皇祖。竹苞松茂,以养圣母。岁久重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九 四九一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58



宜民", 联曰:" 生机对物观其妙, 义府因心获所宁。" 殿后为建福宫, 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 不为物先", 东室联曰:" 交泰三阳肇羲象, 敛时五福协箕畴。" 西室联曰:" 香霭绮疏, 蕙圃敷荣滋湛露; 风清扣砌, 芝房擢秀映长春。" 圣制建福宫赋。恭见前编。

圣制建福宫题句 己亥

  初葺建福宫,乃在壬戌岁。循名及责实,其义赋中备。有建福宫赋。亦有引未发,则别具深意。忆当元二年,廿七月守制。宫居未园居,夏月度两次。炎热弗可当,少壮禁之易。慈闱祝万龄,然终必有事。图兹境清凉,结宇颇幽邃。庶可逭烦暑,以为日后备。前岁遭大故,畅春虔奉置。因循乃园居。昔皇考大事,常居养心殿,二十七月后始居御园宫内,凡经两夏,彼时年力正壮,虽烦暑不甚觉也。后葺建福宫,以其地较养心殿稍觉清凉,构为邃宇,以备慈寿万年之后居此守制,然亦不忍宣之于口。前岁圣母大事,于畅春园九经三事殿安奉,本欲以无逸斋为倚庐,而王、大臣敦请以居御园之九洲清晏与养心殿无异,不得已而从之。予亦自揣春秋望七,实不能如初元之耐热,即欲居建福宫之初意亦未得遂,每为抱歉。向意惜未遂。慈宁南花园,实复同斯例。于慈宁宫南花园葺治朴宇数间,本亦如葺建福宫之意,且以备慈躬或不豫为日夜侍奉汤药之所,丁酉正月即以为苫次,后因王、大臣固请,遂亦移居养心殿。长上声年孰弗愿,筋力难从志。缺礼实已多,永言志吾愧。

御制建福宫新正成咏,用杜甫宣政殿退朝诗韵 癸亥

  献岁元辰敷景运,东郊迎气飏青旗。雪滋锦甸麦方沃,寒勒芳园柳未丝。四始昭宣生庶汇,三阳发育畅佳时。惟皇建福予钦继,徧锡臣民曷敢迟。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与物皆春",联曰:"雨润湘帘,

苑外青峦飞秀;风披锦幙,阶前红药翻香。"西室,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四美具"。屏间,则圣制"视、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六 四五九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23

告失火情形及修理火场价单各一纸,内中仅列六处,以多报少,亦宫中欺朦习惯,不足怪也。兹摘录于后,以供参证。(注二)

谨査五月十三日夜内,德日新失慎,延及延春亭、静怡轩、广生楼、中正殿、香云亭等六处,经臣等会同王怀庆、薛之珩、聂宪藩等,督饬消防队当场救护,遂即会商清理火底办法。……现在清理完竣,所有检拾镕化佛像经版铜锡等项,共五百另八袋,金色铜片及残伤玉器等项共四十三箱,复经臣等前往详勘:恭査残缺佛像,亟应量加修饰,敬谨供奉,焚燬经版情形较轻者,拟交中正殿尊藏保管;其镕燬铜锡玉器等件,择其完整者四十九件交进,其余残缺不齐者,交由中正殿司员,妥为收藏。谨此奉闻。

今焚余经版,悉存雨华阁,有洋白铁箱装载者皆是。于是西御花园及中正殿一带,一代豪华,悉成灰烬矣!

(六)北海大圆镜智宝殿及阐福寺之被焚 民国八年春,北海大圆镜智宝殿(今运

注一 见慎言著故都秘录,虽为说部,颇近写实。

注二 见故宫图说第二编(内西路及外西路)十至十一页。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22

都沿北上门墙外,傍河而行。其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尚未拆也。二十年后,故宫博物院为便利交通,并筑宽马路计,拆北上东西二门。筑驰道于景山门、北上门之间。于是顿改旧观:向之北上门属于景山,名符其实;今则隶之故宫,为神武门外第一重门,非『北上』而为『南下』矣。

旧制

景山

景山门

背上西门 北上门 北上东门

马路

紫禁城河

神武门

景山

景山门

马路

北上门

紫禁城河

神武门

新制

(五)中正殿及西花园之失慎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六月二十六夜,西花园敬胜斋(斋额曰德日新)失慎,延烧静怡轩、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妙莲花室、延春阁、积翠亭、玉壶冰、中正殿、香云亭十处。起火原因,言人人殊,当以点查内宫古物,宫监惧罪纵火一说,较为可信。(注一)清室善后委员会,因点查养心殿,得当时内务府报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0

景福宫 高宗纯皇帝五福颂序有曰: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予既豫葺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憩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

寿康宫 隆宗门之西为慈宁宫,又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遍和风。又联曰:凤集桐花来绛阙;鹤衔桃实自丹山。寿康宫后为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

雍和宫 雍和宫在皇城东北,世宗宪皇帝藩邸也,登极后命名曰雍和宫。宫之东为书院,门三间。入门为平安居,后有堂,堂后为如意室。书院正室恭悬世宗宪皇帝额曰太和斋,又额曰为善最乐。联曰:种德在宽仁,俾昌尔后;立身唯忠孝,永建乃家。皆圣祖仁皇帝御书。

重华宫 重华宫,高宗纯皇帝龙潜时旧邸也。东室额曰芝兰室。世宗宪皇帝御书联曰: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微弄笛船。宫之前为崇敬殿,额曰乐善堂。东庑为葆中殿,额曰古香斋。西庑为浴德殿,额曰抑斋。俱纯庙御书。

建福宫 抚辰殿后为建福宫,乾隆五年建。高宗纯皇帝额曰不为物先。东室联曰:交泰三阳肇羲象;敛时五福协箕畴。

安佑宫 安佑宫即鸿慈永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乾隆七年建。仿寿皇殿之制,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圣容,岁时朔望瞻礼于兹。

瑞应宫 圆明园日天琳宇之中前楼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感和殿,皆祀龙神。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8

浥露,宿麦晚蒸晴。极浦渔舟杳,斜阳牧笛横。所希均雨泽,南亩问春耕。

玉乳泉 玉乳泉在霞标磴之北,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行宫之西,循仄径而上,有泉从山腹中出,清泚可鉴。因其高下,凿三沼蓄之,盈科而进,各满其量,不溢不竭。长安可游记谓山有乳峰,时嘘云雾,类匡庐香炉峰。不知玉液流甘,峰自以泉得名耳。

听雨发言泉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

门对浙江潮 高宗纯皇帝开化寺诗: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注:之问灵隐寺诗也。然南屏万松诸岭隔之,韬光居山椒尚可远见,灵隐在谷,安得对潮?意谓移于此。

绣漪桥 清漪园文昌阁南为绣漪桥。高宗纯皇帝诗曰:进舫长河过广源闸名。,石桥饮练锁溪园。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

或见奇书辄手抄 宁寿宫后殿东阁下联曰:每闻善事心先喜;或见奇书辄手抄。

天风海涛 长春园楼上额曰天风海涛。

唳霜皋 香山寺北稍西六方亭为唳霜皋,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中晨禽时鸟,随候弄声,与梵呗鱼鼓相应。饲海鹤一群,月夜澄霁,霜天晓晴,戛然送响,嘹亮云外。

知乐濠 香山寺前石桥下方池为知乐濠,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似与天游得静陶 西苑春耦斋后楹额曰云木含秀。隔池相对有延楼曰听鸿楼。楼上下五十有四楹。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3

狮子林 长春园丛芳榭之东为狮子林,高宗纯皇帝有八景诗:狮子林、虹桥、假山、纳景堂、清秘阁、藤架、磴道、占峰亭。有续题八景诗;清淑斋、小香幢、探真书屋、延景楼、云林、石室、横碧轩、水门。其狮子林云:最忆倪家狮子林,涉园黄氏幻为今。吴中狮子林故址已为黄氏涉园,丁丑南巡,曾访其胜,邮倪卷证之。因教规写阊城趣,为便寻常御苑临。不可移来惟古树,遄由飞去是遐心。峰姿池影都无二,呼出艰逢懒瓒吟。续题诗引:倪瓒原卷中自识与赵善长商榷作狮子林图,且属如海因公宜宝弆。又诗注:盘山静寄山庄中向有云林、石室,假山虽肖吴中,稚松皆新种,故不如田盘古松林立也。又假山诗引:狮林以石胜,相传为瓒自位置者,兹今吴下高手堆塑小景,曲折尽肖。

视听言动思五箴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额曰与物皆春。西室额曰四善具。其屏间为高宗纯皇帝御书五箴。室后联曰:墨壶琴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

月霁风清造物心 重华宫东漱芳斋联曰: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

夹镜鸣琴 地在圆明园别有洞天之西,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词引:取李青莲两水夹明镜诗意,架虹桥一道。上构杰阁,俯瞰澄浤,画栏倒影,旁崖悬瀑水,冲击石罅,琤琮自鸣,犹识成连遗响。

四 琴 高宗纯皇帝诗序:瀛台补桐书屋所余老桐,因循复枯,惜其材,制为四琴:一曰蓬瀛仙籁,一曰湘江秋碧,一曰皋禽霜唳,一曰云海移情。藻韵楼折而东,南向者补桐书屋,北向者随安室,纯庙读书于此

书名:天咫偶闻 页码:130

李玥 《红杏山庄遗稿》绳武 《萃苹遗稿》彭振翱 《怀立堂诗集》李方勉 《李村集》《滋兰室集》《洗石山房诗抄》李方勤 《据鞍草》《凭轩小草》德昌 《兰岩诗稿》恭泰 《晴窗诗录》庆云保 《香湖文存诗抄》李尧文 《幽栖堂吟稿》奎林 《静怡轩诗集》毓奇 《习静轩诗文集》鳌图 《栖碧山房文稿》《红亭文集》李泂德 《竹轩诗草》宗福 《易简斋诗抄》和瑛 《惟清斋全集》《梅庵诗抄》《淮上题襟集》铁保 《白山诗抄》伊福纳 《守意龛集》百龄 《不堪持赠吟牧子诗录》兆勋 《啸崖诗存》甘运源 《长江万里集》《西域集》同上 《舞蔗轩稿》甘运瀚 《多岁堂诗集》成书 《存素堂文集》《诗集》法式善 《石经堂诗集》玉保 《兰藻堂诗集》舒瞻 《云川诗稿》顾邦英 《枕石斋集》江松 《谦益堂集》贾虞龙 《乐贤堂诗文集》玉保 《补亭诗集》观保 《寄万卷书室诗抄》世泰 《慎一堂诗抄》彦惪 《瑞榴堂诗稿》托浑布 《精勤堂吟稿》文乾 《蕴山诗集》永福 《兰泉诗稿》福庆 《适园诗录》阿林保 《操缦堂诗稿》瑞昌 《耐庵集》伊汤安 《知了义斋诗集》贵庆 《恩福堂诗抄》《盛京赋》《卜魁城赋》英和 《十六砚斋诗抄》瑞元 《枣花轩诗抄》达纶 《秋潭相国诗存》文孚 《纪梦吟草》富斌 《抱冲斋集》斌艮 《绳枻斋集》蒋攸铦 《黔轺纪行集》同上 《适斋居士集》觉罗舒敏 《怀古田舍诗文集》徐荣 《敬仪堂经进文稿、诗稿》觉罗桂芳 《凝香室集》麟庆 《还初堂诗抄》斌桐 《沤罗庵诗稿》法良 《勉益斋偶存稿》裕谦 《松閟阁诗集》庆霖 《清籁阁集》惪敏 《鲁斋诗存》文颖 《求是山房遗集》鄂恒 《薜箖吟馆诗存》柏俊 《香南居士集》觉罗崇恩 《韵雪斋小草》《出塞杂咏》《东使吟草》《沜园吟草》花沙纳  《佩衡诗抄》宝鋆 《朴学山房文集》樊封 《梦香草堂诗集》《知足知不足斋草》宝琳 《大小雅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