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遂初堂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遂初堂位于宁寿宫花园中轴线上,古华轩后,为宁寿宫花园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光绪年间重修。
另外,南宋尤袤、清代潘耒的藏书地亦名遂初堂。
书名:春明梦余录(下) 页码:234

春明梦余录 一二四六

忆城南路,曾来好画亭。阑花经雨白,野竹入云青。波影浮春砌,山光朴昼扃。褰衣

对萝薜,凉月照人醒。

遂初堂 元詹事张九思别业。绕堂花、竹、水、石之胜,甲于都城。

今右安门外西南,泉源涌出,为草桥河,接连丰台,为京师养花之所。元人廉左丞之万柳园,赵参谋之匏瓜亭,栗院使之玩芳亭,张九思之遂初堂,皆在于此。余游祖氏园,中有古旧池台,云是元人旧迹,然无从考其为何氏故园也。

垂纶亭 元学士宋本故居,在都城之西。

袁桷题其亭曰:汉滔流兮日倾,东沧浪兮泠泠。蹇一士兮沈冥,垂芒针兮不屑,以罾明玕兮贝宫,朱柯蔚

兮青葱。鱼戢鳞以为卫兮,龙腾章以屏气。谢娟嬛之尝巧兮,口垂沫以纵恣。吾宁养之以岁年兮,宝秘郁而不宣。岂直钩以违众兮,守钓道之自然。时至而迅举兮,匪荒幻之诡

诱。保贞志以遂初兮,考铭言于耆叟。时俗■其莫同兮,永愿讫依夫前圣之所究。自跋云:宋诚夫,都中人。桷与南宫考士,得其文,健羡不置,后果为进士第一,垂纶亭足以见其雅志云。

按宋本字诚夫,世家大都,从父官江陵,江陵王奎文精性命义理之学,本质所得,造诣日深。年四十,始还燕。至治元年,以进士第一人及第,官至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经筵。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不可干以私。笃于朋友之谊,尤以植立斯文,自任所著有至治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5

额曰抑斋。联曰:心田净洗全如水;鼻观清芬讵必莲。东南隅亭额曰撷芳亭,其北额曰矩亭。皆御书。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亭额曰褉赏亭,亭中恭刊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辉庭,联曰:鼎篆兰烟直;窗含旭景新。古华轩后为遂初堂,额曰养素陶情。堂东室门联曰:墨斗砚山足遣逸,琪花瑶草底须妍。室内联曰:屏山镜水皆真载;萝月松风合静观。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遂初堂诗 周书称初服,勤政要始终。楚骚称初服,谢政适其躬。二语胥宜味,放卷用不同。书堂额遂初,辽待廿年中。设果如所愿,乐哉叩苍穹。

  〔臣等谨按〕遂初堂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东配殿额曰惬志舒怀,堂后迭石屏门刊额曰承晖,曰挹爽。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上联曰:轩亭喜淳朴;瓯砚总清嘉。楼外亭额曰耸秀亭,北为萃赏楼。楼下中宇联曰:闲庭不改风还月;欹案依然易与诗。西室门额曰聚景。联曰:四围应接真无暇;一晌登临属有余。又联曰:金界楼台思训画;碧城鸾鹤义山诗。东室联曰:高居因见远;贞复会旋元。楼上中宇之左额曰积芳,又额曰延绿。西室联曰:素壁题诗还自检;明窗披帙雅相亲。再西佛室联曰:便有香风吹左右;似闻了义示缘因。萃赏楼西连楼六楹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楼下南室联曰:四璧图书鉴今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08

移坐曲池边。留客青春过,题诗碧雾寒。乱莺穿舞障,轻蝶立回阑。白日闲斟酒,清时早挂冠。主人多雅兴,不觉玉巵干。拂拭亭前石,东风屋角生。浅云浮水动,迟日傍花明。春去青林合,人来白鸟迎。暮尘回首处,此地可忘情。美酒朝朝熟,佳宾日日来。玉巵擎雨露,翠袖拂尘埃。预恐春城闭,先教晚骑回。只今行乐地,飞絮落莓苔。皇元风雅)

  (原薛元卿燕栗总管玩芳亭诗 栗氏林亭好,南邻借马游。药栏当户密,花径近城幽。未许朝参懒,聊因逸兴留。使君行乐处,风物为春柔。文翰题选)

  增遂初堂,元詹事张九思别业,绕堂花竹水石之胜,甲于都城。(天府广记)

  〔臣等谨按〕张九思遂初堂,孙承泽天府广记亦系之草桥河各条下,然其迹已无可考。

  增予游祖氏园,中有古池台,云是元人旧迹,然无从考其为何氏园也。(天府广记)

  〔臣等谨按〕祖氏园遗址今废。

  增金太祖武元皇帝平辽碑在南城丰宜门外,史臣韩昉撰文,宇文虚中书。(金台集)

  〔臣等谨按〕金制,南郊坛在丰宜门外,方丘在通元门外,盖丰宜乃正南门,通元乃正北门也。王恽玉堂嘉话又云,燕城西南门曰端礼,则东南门为景风可知。以四德智礼相对衡之,则西北门为崇智,东北门为会城,亦可知也。

  (原韩昉,字公美,燕京人。天庆二年中进士第一,累迁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兼太常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郓国公。善属文,最长于诏册,作太祖睿德神功碑,当世称之。金史文艺传)

  (原宇文虚中,字叔通,蜀人。建炎二年为祈请使被留。天眷间,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封河内郡开国公,书太祖睿德神功碑,进阶金紫光禄大夫。金史本传)

  原循宜泉桥北少东,园内有金太祖武元皇帝碑,扃守严秘。园后有小亭,四旁卉木成列,峙二灵壁石于巽坤隅。(燕石集 以上三条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书名:日下旧闻考(八) 页码:256

  原袁桷垂纶亭辞 汉滔流兮日倾,东沧浪兮泠泠。蹇一士兮沉冥,垂芒针兮不屑以罾。明玕兮贝宫,朱柯蔚兮青葱。鱼戢鳞以为卫兮,龙腾章以屏气。谢娟嬛之尝巧兮,口垂沫以纵恣。吾宁养之以岁年兮,宝秘郁而不宣。岂直钩以违众兮,守钓道之自然。时至而迅举兮,匪荒幻之诡诱。保真志以遂初兮,考铭言于耆叟。时俗眇其莫同兮,永愿讫依夫前圣之所究。(清容居士集)

  〔朱彝尊原按〕宋显夫为其兄作行状,称学士生于大都为美坊,今五城坊巷无此名。

  〔臣等谨按〕析津志云,本世为燕人,住为美坊,此元时坊名也。明张爵五城坊巷集系明代制度,是以不载耳。

  原元有甄氏访山亭在城西,今莫详其处矣。(渌水亭杂识)

  〔臣等谨按〕元文类及成德渌水亭杂识所称甄氏,亦未详所指为谁也。

  原陈观题甄氏访山亭诗 雨后西山翡翠堆,结亭直欲近岩隈。从今记取溪头路,一日须来一百回。(元文类)

  〔朱彝尊原按〕元之园亭在城北者,曲太保之贤乐堂,在城东者,董氏杏花园,其余多在城西南,自万柳堂、遂初堂、饮山亭、婆娑亭、匏瓜亭、玩芳亭、南野亭、垂纶亭而外,尚有清胜园在万柳之西,见宋显夫南野亭诗注,意新城未筑时或在今城内地亦有之,不尽在门外也。

  原东郭草亭在府东南,兴济伯杨善别业也。每朝士休暇燕游及饯迎宾友咸憩于此。(明一统志)

  〔朱彝尊原按〕新城未筑时,草亭在东郭之外,杨文贞记称亭在文明门东二里,则新城筑后,亭址在城内矣。

  

  

  

  

  

  

  

  

  

  

  

  

  

  

  

  

  

  

  

  

  

  

书名:日下旧闻考(八) 页码:254

六朝萧寺空千百。白龙胡为作鱼泣,想尔当年势辉赫。土木经营动四方,珍奇联络来重译。分明造化出其手,左挥右霍何不得?欲将燕市作蓬山,便有仙人为驱石。奸雄到死竟不悟,骄奢之末无终极。气数相乘可自由,李猫赵鹿空回头。君不见大市街头权幸骼,古来虀粉谁曾收?(少谷集)

  原薛蕙元明宫后圃石山诗 出郭仙城近,探幽福地遥。珠林行窈窕,锦石上岧峣。云里仙人酒,山中玉女箫。蓬莱去何许?东望海边潮。(西原集)

  原刘节元明宫诗 弱草芊芊卧断碑,残阳脉脉柳条衰。瑶函宝箓今安在?华屋修廊更属谁?狐兔只看啼故穴,风云那复动灵旗。行人下马谈遗事,惟有苍凉野老知。(梅国集)

  原南大吉九日游元明宫诗 城东三四里,郁有元明宫。九日经行近,千门窈窕通。瑶轩含紫雾,琳殿挂丹虹。侧想当时意,经营亦太工。(瑞泉集)

  原顾梦圭诗 崔嵬元明宫,宛在城东隅。万夫执畚锸,玉栋金为闾。天子为我兄,公卿为我奴。倾朝尽侧目,眄睐天下无。谁知原上鹰,竟为釜中鱼。元明今何处,白露滋庭芜。(疣赘录)

  原披云楼在京城南,旧有题额,是金章宗手书。上有远树影,虽风雨晦冥皆见。(春明梦余录)

  〔臣等谨按〕析津志,披云楼在旧城之大悲阁东南,今无考。

  原耶律楚材和韵题披云楼诗 闲上披云第一重,离离禾黍汉家宫。窗开青琐招晴色,帘卷银钩挹晓风。好景安排诗句里,闲愁分付酒杯中。静思二十年间事,聚散悲欢一梦同。(湛然居士集)

  增路铎披云楼诗 步上云端晓碧空,恍然身似出樊笼。斜阳飞鸟陶邱外,淡月耕牛禹迹中。聊混古今千榼酒,不分宾主一襟风。挽须笑语真难得,明日泥沙印爪鸿。(四朝诗)

  原南野亭在府南,前临涧水。(明一统志)

  〔臣等谨按〕南野亭今无考。

  原宋褧赋苑主事南野亭诗 女墙不隔凤城春,柳色危亭枕水滨。夜墄松风吹几杖,晓阑花露湿衣巾。西邻池馆存碑石,清胜园。东里园林换主人。万柳园。得似夫君能旷达,百壶清酒日娱宾。(燕石集)

  原虞集诗 门外烟尘接帝扃,坐中春色自幽亭。云横北极知天近,日转东华觉地灵。前磵鱼游留客钓,上林莺啭把杯听。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道园学古录)

  原遂初堂在府南,元詹事张九思别业。绕堂花竹水石之胜甲于都城。九思常以休沐与公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9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05

井一。步军统领所属东营守备署在北。有天仙庙、五圣祠。《洪北江年谱》:乾隆戊戌,计偕入都,居仲弟海岱门三条胡同寓斋,时仲弟官崇文门副使。是科先生获隽。

上四条胡同

井四。东口有小胡同曰穿心店,通下下三条胡同。曰曹家店,通花儿市。曰罐儿胡同、曰西罐儿胡同。有崇恩寺、卧佛寺,详寺观。崇恩寺本名崇恩福元寺,元刹也。《元一统志》:遂初亭在施仁门北崇恩福元寺西门西,街北旧隆禧院,正厅后乃张子有平章别墅也。《明一统志》:遂初堂在府南,元詹事张九思别业也。《道园学古录》:张九思墓志:治国于南门外,作堂曰遂初,花木水石之胜,甲于京师。案:施仁门金都城东北门也。元筑新城后,以辽金故城为南城,其遗址在今外城西南隅。遂初亭、隆禧院皆与崇恩寺相近,今不可考矣。赵孟頫松雪斋集:王恽《秋涧集》均有宴遂初亭诗。井一。小胡同曰水店胡同。

  南、北火扇胡同

  北羊肉口

  中头条胡同 井一。有白衣禅林火神庙。

  中二条胡同

中三条胡同

井一。有送子白衣庵。《藤阴杂记》:崇文门外三条胡同有查氏园,施培叔朝干住时频访之,林木葱茜,池馆清幽,后无京官居住,恐鞠为茂草久矣。

  中四条胡同 井一。有关帝庙、寿佛寺、无量庵。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88

[八] 《故宫考》:"景祺阁之后为贞顺门。又即宁寿宫全院之后门。庚子之役,孝钦皇太后仓皇出走,即出是门,门内穿堂三楹,前有井,孝钦出门时,推德宗宠妃珍妃于此。今已封禁,昔人附会贞顺为珍殉之兆,谬也"。

[九] 《故宫考》:"畅音阁盖内廷演戏之所,阁内陈列朝会乐器"。

[十] 《故宫考》:"有垂花门可通阅是楼,院内中有石山,颜曰:"小有洞天""

[十一] 《故宫考》:"景福宫昔为清圣祖奉孝惠皇太后之所"。

[十二] 《故宫考》:"五代五福堂,据乾隆《五福颂》知新宫系倣西路建福宫静怡轩之

制。又考"五福堂"系圣祖赐世宗匾额,乾隆四十九年喜见五代元孙,因增二字书匾,即康熙时定名之景福室[宫]"。

[十三] 《故宫考》:"梵华楼、佛日楼均奉佛之所"。

校勘记:

① 历兹廿载 廿,原误为册。《日下旧闻考》卷一八引《御制宁寿宫铭》云:"小子践阼,兹历世年。设复廿载,八旬五臻"。据改。

② 遹新是宫 遹,原作"适"。据同上书引文改。

① ④⑤⑥ 均据《日下旧闻考》卷一八引《乾隆四十一年御制乐寿堂诗注》改。

由宁寿宫而西为蹈和门,内为衍祺门,门内为古华轩,[一]轩西为禊赏亭,[二]亭东为抑斋亭,[三]北为旭辉亭。轩后垂花门内为遂初堂,堂后叠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宫,宫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后圆亭曰碧螺,其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556

西罐儿胡同。"《元一统志》:"遂初亭在施仁门北,崇恩福元寺西门西街北旧隆禧院,正厅后乃张子有平章别墅也。"《明一统志》:"遂初堂在府南,元詹事九思别业也。"《道园学古录·张九思墓志》:"治园于南门外,作堂曰遂初,花木水石之胜,甲于京师。"《顺天府志》:"案:施仁门,金都城东北门也。元筑新城后,以辽、金故城为南城,其遗址在今外城西南隅。遂初亭、隆禧院皆与崇恩寺相近,今不可考矣。赵孟頫《松雪斋集》、王恽《秋涧集》均有宴遂初亭诗。"

〔六〕 《顺天时报丛谈》:"花儿市之火神庙,为明隆庆二年所建,原为神木厂悟元观下

院,清乾隆四十一年重修。每月逢四日开放,并在庙外招商设市,极为繁盛。但初时此项集市,原为火神庙而起,亦如西城之土地庙。然讵日久渐移花儿市集,竟与火神庙无涉。至与火神庙相并称者,为都灶君庙,在花儿市东,亦明时之旧寺,现已无考。有古柏一。康熙年重建寺,每年阴历八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日开放,厨行中人每多于此日召集同行祀神云。又礼拜寺(清真)、崇兴寺亦在花儿市。他如木厂胡同之天仙庙,石虎胡同之永寿寺,上三条、上四条之天仙庙、崇恩观、卧云菴、无量菴,均为明时有名之古刹,惟在东城之寺观,士大夫鲜有遊历之纪录,故一切碑碣已无可考。"

校勘记:

① 崇文门外大街《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作"崇文门大街"。据改。

② 崇北坊在新城广渠门东北角。崇文门外,东河沿往东,至都城东北角《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原作:"崇北坊在新城广渠门东北角里。崇文门外,东河沿往东,至都城东南角外,新城便门东北角内。"

③ 园池沟筑《宸坦识略》卷六"水木清华亭"条作"园池构筑"。据改。

① 苏州会馆《顺天府志》卷一四及《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均作"蓟州试馆"。据改。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中册 页码:295

省其兄廷扬于粤东道署。廷扬友爱独至,写《风雨对床图》,并画其像于座,昕夕联吟为乐。及同宦吴中,一仆一舟,数数往来于山林泉石之间,人以比之眉山兄弟。廷敬性豁达,好客能容物,题襟投辖,从者如云。时与吴锡麒、袁枚、王文治、祝德麟、洪亮吉、陈廷庆、赵怀玉、何琪、林镐、陆继辂辈以诗文相雄长,商榷古今经史疑义,恒达旦不寐。晚年益嗜书,丹铅不去手,所辑《二十二史纪传节要》、《三通节要》、《唐诗百家选》、《列朝词选》、《平远山房诗话》,又自订诗古文词为《平远山房集》。其所填南北曲,辄付小伶歌之。尤好古,精鉴别,尝得铜琴一张,上镌薛道衡三字。又辑历朝名人书,刻《平远堂帖》,士林争购宝之。

廷扬,字岩野,号随轩,又号退庐。乾隆二十五年进士,由员外郎视学云南。期

满,转郎中,外授广东高廉道,调惠潮道。多善政,去之日,拒轮遮马者,老稚填衢,凡三百里不绝。四十八年,擢江苏按察使,调广东,以海丰案罪名错误镌级,遂引疾归。著有《遂初堂诗文集》,皆罢官后编定者也。卒年七十五。

张太复 潘文本 李昌舒

张太复,原名景运,字静㫋,号春嵒,一号秋坪,南皮人。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乾隆丙申,上东巡,献赋津门,诏在翰林院四库书誊录。四十二年,选拔贡生,授浙江太平知县,以洋案谪

书名:雪桥诗话 页码:81

涧带云跻。吴留村舟次浔州诗云:饥鸢掠水去,老牸负云归。佟蔼怡公游盘山用壁间韵云:猿收春落果,虎送夜归僧。其写荒寒之景,皆能造意造句。怡公号雁湄,其岁暮诗有句云:戍楼乌鹊聚残年,亦佳。

武进周浣初司空为太学生时,有诗名,冯益都赠以诗云:春草已看传白傅,飞花定见诏韩君。后果以鸿博授检讨。雍试诸作有白丁香诗句云:月明有水皆为影,风静无尘别递香。可与初白丁香花下作云:春辞小院离离影,夜受轻衫漠漠香。并体物佳什。圣祖南巡,布衣龚士炯献历代年表十五卷,至隋而止。司空奉诏重修,未竟,卒。复诏阁学定州王之枢踵修,而司空之子嘉梓佐成之,名历代纪事年表,共一百卷。

潘次耕少受史学于兄力田,复师事亭林、昭法。鸿博五十人中,尤西堂年最长,次耕齿最少,亭林赠诗所谓闻有二毛人,年才三十二也。入史馆,作议上总裁,谓明更三百年,史事繁委,宜博采而精于考证,分任而一其义例,秉笔严而论平,岁月宽而帙简。撰食货志,兼订纪传,自洪武及宣德五朝,皆其所定。官翰林者皆进士出身,次耕与竹垞、藕渔,以布衣与选。次耕又精敏敢言,无稍逊避,在翰林五年,降调,归。遍游罗浮、天台、雁荡、武夷、黄、庐、中岳,各为诗古文记之。陈说岩相国欲荐之起,力辞而止,赋老马行以谢,自号止止居士。于声音反切,尽通其变,着类音八卷。遂初堂集中送白耷山人游三关一百五十韵,此五古之最长者。白耷山人即沛县阎古古。力田与同县吴赤溟居韭溪,皆以南浔庄廷鑨史案牵累,事在康熙癸卯。亭林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雪桥诗话卷第二 六三

书名:雪桥诗话续集 页码:237

未成,夕阴凉尚浅。荷筱人独归,缘花路几转。鸣鸡上树宿,耕牛就松饭。客子趣驱车,斜阳望中远,钱仲文之流派也。

无锡俞爻心学博杂题云:杜律深严要细论,北征长调短羌村。近来爱拾沧浪唾,多入羚羊挂角门。

赵州八十还行脚,古德从无杜撰禅。我与渔洋宗派别,劝人多费草鞋钱。水著波纹山著皴,工夫熟后自通神。入门便学町畦化,到底何曾邱壑真。此诗家本行经也,学者不可不知此意。其诗如遂初堂云:饥肉寒裘寂处朋,耽书到此癖堪称。只应文选儿都熟,谁料钞胥婢亦能。秘简千堆灰野火,宸章两字哭崇陵。遗编剩有诚斋序,读罢空教慨叹增。尤文简藏书至多,尝烬于火。诚斋遂初堂书目序云:延之于书靡不观,观书靡不记。每公退则闭户谢客,日记手抄若干古书。其子弟及诸女亦抄书。一日谓予曰:吾所抄书今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遂初堂者,取孙赋以自号。光宗书扁赐之。贵池在萧梁时为昭明太子封邑,庙有文选阁。淳熙中,文简在贵池,仓使取善注,雠校锓木,寘之学官,厥后单行之本咸从之出。嘉庆中,胡克家得尤椠重刻之,并为考异十卷。

柯南陔为素培给谏耸之孙,聿修上舍宏本子,寓匏、翰周两征君从子。尝受业于竹垞之门,康熙辛丑登第,以磨勘黜落。雍正癸卯复成进士,官衢州教授。鸿词诏下,为方侍郎所举,未试卒。诗歌骈体无不工。杨耑木编修招诸公兴胜寺看杏花云:铜街白日尘涨天,当春不见花便娟。筠篮携出数枝艳,有买便欲倾囊钱。画盆髹几少位置,油窗谁伴高人眠。朝随诸公簇鞍马,郊坰小队穿云烟。问途

雪桥诗话续集卷第四二二七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492

雪桥诗话四七六

何妨存数本,益斋卓识胜吴宽。尤氏遂初堂网罗文献广钞胥,嘉则从心尽不如。二万简编六千目,总裁何事命逃虚。永乐大典书目考槃余事亦名家,满架图书载五车。珉玉不分同韫椟,老韩合传是微瑕。屠氏太和堂孝辕博雅世无双,桑梓余闲考碧窗。不有朱黄题跋在,岂知学海与文江。胡氏好古堂编年作史古来有,书目编年昔所无。更羡兰陵传八则,指南后学识迷途。历代编年藏书记要子清诗局本书巢,校勘生憎亥豕淆。尚有葩经留要义,始知三昧胜嘉殽。曹氏楝亭瓶花清绝似萧斋,士礼精镌甲库排。马赵汪黄比臭味,借书应费酒如淮。吴氏绣谷熏习录。给谏文孙独冠时,雪钞露纂是吾师。醉心经典铭心画,清绮斋心夜漏迟张氏筠心堂。同时顾湘舟艺海楼藏书,不及四库六百余种,而四库未收者二千余种,亦吴下嗜古之巨擘也。

乌程董蠡舟,精三礼,著释祀五十五卷,兼善书画。有句云:愤时人每工嘲谑,定稿诗还有去留。端木子彝,著有地理元文注。成皇帝改卜山陵,那文毅及禧文庄得其书以献,曹文正亦力荐之。子彝时为校官湖州,其霅土易堂应召作云:儒官行且老,读易白蘋洲。帝有万年虑,臣无一旦谋。诏书行驿马,祖道出江鸥。期及长安日,黄山禁树秋。旌召虞人贱,轮征处士虚。才疏违世用,力薄诣公车。帝重苍生问,臣轻黄石书。何时塞明诏,归守卞山庐。深于经术,不欲以方技名。既以相吉地叙劳,官中书。癸巳成进士,就原官。寓寄园紫藤精舍,绝不为大家卜地,闭关雠书,闲与昌乐阎学海星持、平定李幡漪兰论学。所著易指成,即假归。其閟身幽墨,不骛华显如此。

季仙九尚书,由助教登上第,年已四十。故事,传胪日,一甲三人出班,第一、第三皆跪甬道之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93



国朝宫史续编 四九四

复赘。予子、孙、曾、玄读是记及堂中五福颂者, 应敬思皇祖、皇考所以承天之福, 必在于敬天、爱民、勤政、亲贤, 毋忘旧章。予之所以心皇祖、皇考之心, 朝乾夕惕, 不敢暇逸, 以幸获五代同堂之庆, 于万斯年, 恒保此福, 奕叶云仍。可不勉乎? 可不慎乎?

  北楼上联曰:" 旭日正辉三秀草, 光风不动万年枝。" 东楼上联曰:" 每闻善事心先喜, 或见奇书手自钞。" 宫后为梵华楼。楼西为佛日楼联曰:" 鸟雀听经皆宿慧, 风旛说偈自高标。" 楼下联曰:" 古月映禅枝,庄严遍示;妙香霏法界,功德同参。养性门之西即衍祺门也。门内为古华轩,联曰:

"明月清风无尽藏,长楸古柏是佳朋。"轩西为禊赏亭,东为抑斋,斋中为佛堂。西室联曰:"心田净

洗全如水,鼻观清芬讵必莲。"斋外山上为撷芳亭。亭西为矩亭。古华轩之西北为旭辉亭。亭中西间联曰:"鼎篆兰烟直,窗含旭影新。"古华轩后垂花门内为遂初堂,堂内楣间匾曰:"养素陶情"。东室联曰:"墨斗砚山时遣逸,琪花瑶草底须妍。"又联曰:"屏山镜水皆真宰,萝月松风合静观。"堂东配殿匾曰:"惬志舒怀"。堂之西北为延趣楼,联曰:"轩亭喜淳朴,瓯研总清嘉。"堂之北有山,上有亭曰"耸秀"。后为萃赏楼。西次室匾曰:"聚景",联曰:"金界楼台思训画,碧城鸾鹤义山诗。"又联曰:"四时应接真无暇,一晌登临属有缘。"萃赏楼上东室匾曰:"积芳",联曰:"高居因见远,贞复会旋元。"西室匾曰:"延绿",联曰:"素壁题诗还自检,明窗披帙雅相亲。"东室楼下联曰:"闲廷不改风还月,欹案依然易与诗。"楼上佛堂西间联曰:"便有春风吹左右,似闻了义示缘因。"楼后西南为养和精舍,联曰:"春鸟有言率和乐,上林无树不森沈。"又联曰:"四壁图书鉴今古,一庭花木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159



国朝宫史续编 一一六

时六幕愿和舒。古云适百半九十,惜分寸阴正慎予。

甲寅元旦试笔

一气贞元运颢穹,恩光区宙普包蒙。群雍啿啿欣条秀,舒亹徐徐逮棣通。曰九曰三着羲象,惟

干惟惕慎渊衷。财成辅相胥应勖,自谓于中责在躬。

开元历五十有九,本不敢期恩赉天。谁识匆匆过尔许,祇成矻矻尚依然。民安吏治夫何有,手

拱衣垂肯自便。转瞬丙辰余二载,庶几符望老人全。

  乙卯元旦

  心愿符初六旬岁,予自丙辰践阼以来,干惕日增,旰宵相继,光阴荏苒,今岁乙卯,竟周六甲回。忆即位之初,焚香告天,惟愿在位得至六十年,即当归政。何幸年臻耄耋,身体康强,每日勤政勅几,无殊往昔。当宁寿宫初葺时,即有符望阁、遂初堂之额,今幸心愿符初矣。天恩赐百二十平声春。

依古以来,祖孙两代享国百二十余年者,史牒俱在,未之有闻。而今岁二月遇闰,九十春光衍成,百廿太和翔洽,元气舒长,运数适相符合,益昭恩贶独优。敢如皇祖多余数,上声。朕在位日久,海内臣民爱戴之情,出于真悃。又见予精神强健,莫不愿予弗即归政。

  蒙古诸藩皆予儿孙辈行,亲爱不啻家人父子,即外藩朝贡诸国,承事日久,接踵来宾,谅亦无一愿予归政者。然朕当即位之初,已默陈不敢上同皇祖在位六十一年,岂因藐躬康健,遽违初愿耶?

  诚幸朝家福禄频。孔子论治,以必世百年为难遇,形之叹慕。皇祖与予御宇皆阅两必世,合计之则百年而过其数矣。非敢侈运会之隆,所幸我大清熙洽骈增,如卷阿所云,尔受命长,福禄尔康。诗人以为颂词者,今何修而重曡遇之。

  三代问谁几周甲,藐躬惕己益增寅。增寅以实无虚语,惟有惠鲜平声勖爱民。

  书无逸:惠鲜鳏寡。孔安国传云:加惠鲜乏鳏寡之人。陆德明释文,鲜音息浅反,如其说,是鲜乏鳏寡为三项人。若专以鲜连惠,既不能成文,且与上怀保语句不协。案蔡沈谓,鳏寡之人,赉予赒给之,使有生意。盖本吕祖谦之说,其后董鼎、陈栎、王天与、朱祖义诸家,并从其解。至明刘三吾书传会选鲜音仙,则鲜之宜作平声,更为明确。又考汉石经,作惠于鳏寡,汉书谷永传引经曰:惠于鳏寡。则汉儒本无困乏一解,是蔡沈集传与经旨,最合予临莅愈久、益切夔虔,惟爱民为实政。今年复普免漕粮,全蠲积欠,国庆与兆民同之。至随时随事莫不爱养,而惠鲜之弥以此自勖耳。

乙卯元旦试笔用 丙午韵

回忆登基乙卯岁,戍之月值亥之辰。

是年九月初三日御殿即位,其日己亥。熙雍历历胥过载,耄耋匆匆竟逮身。企圣

效王虽励志,日孜月矻祗惭神。钦承天眷诚独厚,幸得乾隆纪六旬。

覆载无私照莫停,奉三屋漏即明廷。风霆雨露何非教,朔始望初凛示形。

日月之食,虽千载以前可坐而致。然今岁正月朔望,上天垂象,为君者自当心存警凛。惟是应天以实不以文,予上冬心深思过自责,见诸实政,天下臣民,昭然共知,不事求言招谏之虚文也。

帝命不违钦顾諟,心传将近慎聪听。更平声乎群仰中天丽,喜爆声喧岁旦宁。

除夕 乙卯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古今难得者,天地锡恩然。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近成老人说,云十幸能全。予壬子着十全记,以识武功。因镌十全老人之宝,并为说以明。君人之职,不止武功一事,且一日立乎其位,必当一日尽乎其职。惟当益切敬天勤民之念,虔希纯佑。兹除日已至,明日元旦授玺子皇帝,为千古未有盛事,幸符十全之愿矣。丙辰元旦

开泰三阳肇吉征,羲爻干德凛时乘。勋华上日法授受,唐宋衰年鄙逼凌。侥幸已躬勖无射,频

繁眷佑愧难承。虽云归政仍训政,两字心传业与兢。

元旦试笔用 乙卯试笔韵

乙亥轮周逮乙卯,自乙亥始,至昨乙卯,每年元旦一首,元旦试笔二首,已总成百卄首矣。

三章例用咏元辰。共成百以廿为什,不觉八开六至身。忆昨居诸犹惕息,

昨岁乙卯,以躔度所经元旦上元,见于悬象。予心深怵,若思过应天,以实幸无他故。今

既为天下得人,肇开吉祚,尊养隆长,即此仰感昊恩,亦曷敢以释肩自怡,少存佚志耶。

即今尊养敢怡神。后兹岁月听而已,那复劳劳计几旬。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十二 一一七

书名:人海诗区(上册) 页码:302

人海诗区二九二

遂初堂〔二〕在府南。元詹事张九思别业。休沐时,与诸公卿论说古今。见《明一统志》。赵孟俯

青山绕神京,佳气溢芳甸。林亭去天咫,万象争自献。〔三〕年多佳木合,〔四〕春晚余花殿。雕阑留戏蜂,〔五〕藻井语娇燕。退食鸣玉珂,友于此中宴。〔六〕《松雪斋集》

匏瓜亭在府南一十里。元赵参谋别墅。见《明一统志》。刘 因

匏瓜陨自天,中涵太虚气。造物全其真,世人苦其味。虽得终天年,惜哉无用器!伊谁穷混沌,太朴分为二。一供颜渊乐,一为许由弃。颜有圣人依,许逢尧舜治。天下非其责,行藏适自遂。秋色高箕山,春风满洙泗。后来鼎铛徒,谁知两匏贵?寥寥千载间,复随无用地。〔七〕神物终有归,至人可重值。伟哉子赵子,独兼许颜义。匏瓜集大成,高亭抱空翠。〔八〕感君亭上名,发我思圣喟。人知圣人言,孰有圣人志?圣人心如天,何时无生意。时无不可为,人无不可致。吾道苟寸施,吾民犹寸庇。坚白自有持,磨湼岂吾累?〔九〕非不欲无言,恐与匏瓜类。仲子戒少野,〔一〇〕强直无再思。圣人进退间,

书名:人海诗区(上册) 页码:290

人海诗区二八〇

园亭目录

五古

集廉园……………………………………………………………………袁桷二九一

前题……………………………………………………………………贡奎二九一

遂初堂……………………………………………………………………赵孟俯二九二

匏瓜亭……………………………………………………………………刘因二九二

清华亭……………………………………………………………………黄溍二九三

卢沟桥野亭………………………………………………………………贡奎二九三

湛园……………………………………………………………………米万钟二九四

适景园小集………………………………………………………………袁宏道二九四

游城南韦氏园……………………………………………………………区大相二九四

观柰子花遇大风至韦公庄而还…………………………………………袁宏道二九五

夏日过韦园………………………………………………………………陶望龄二九五

书名:人海诗区(上册) 页码:289

园亭小序

园亭之兴废,一寄乎诗;而诗之存亡,又寄乎后人之有心捃拾,以识前贤觞咏之地于万

一。则是递相戢,亦递相寄也。元时,辇下不乏山庄,而传者,廉右丞之万柳堂、栗院

使之玩芳亭、张詹事之遂初堂、赵参议之匏瓜亭。他若马氏、甄氏,访山、饮山,落落

不过数家,可名而不可迹矣。至有明,而勋戚、而中贵、而大夫家,而香蓝、古观,

皆有雅构。积水、泡河之间,亭台相望,不啻绣花海。乃迄于今,鲜有存者。呜呼!吾

闻惠安伯之为园也,经营四十余年,精力半疲于此。袁中郎赠诗,有“主人营一世,身

老众香中”之句。不有是诗,惠安之“身老众香”于何寄乎?然则今日者,取数百年以来,

凡名园之诗寄园。是寄,将诗其园寄耶?抑园以诗寄也?

卷二二七九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3

抚太和镌。是钟铭金太和二字。遐想姬周礼,徒观器尚存。

听法松 高宗纯皇帝诗引:山多桧柏,惟香山寺殿前有松数株,虬枝秀挺。山门内一松尤奇古,百尺乔耸,侧立回响。自殿中视之,如偏袒阶下,生公石不得专美矣。

蓬岛飞龙 高宗纯皇帝液池泛舟诗注:蓬岛飞龙,液池舟名,尚前明时物,时加修饰供御用。

瀛海飞龙 高宗纯皇帝太液池泛舟即景杂咏诗注:液池中有瀛海飞龙船,层楼飞甍,势甚闳丽,盖明时旧制。

蟾蜍峰 峰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明高谷文义集谓之虾蟆石。高宗纯皇帝诗引:香山寺西岗,巨石侧立,如蟾蜍哆口张颐,盱目皤腹,昂首而东望。宇宙间石最顽,而象物象形,往往出人意表。

鹫 峰 延春阁前叠石为山,左右有奇石,西曰飞来,东曰玉玲珑。山之西穿石洞而南,洞口恭勒高宗纯皇帝题曰鹫峰。

文 峰 高宗纯皇帝诗序云:昨于西山得玲峰,树之文源阁,既为之歌,兹以其副置景福宫之门,名曰文峰,而系以诗。

北枕双峰 北枕双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碧城鸾鹤义山诗 宁寿宫抑斋后为古华轩,轩后为遂初堂。其萃赏楼下西室联曰:金界楼台思训画;碧城鸾鹤义山诗。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39

帘外晓风吹碧桃,未央前殿咽秦萧。石华广袖谁曾揽,沉水奇香定未烧。荷露有情同粉泪,菱波无赖学织腰。云袍枉绣留仙褶,碧海青天任寂寥。

天文东策王良马,地络西摧蜀后蛇。苔瓷自来涵圣泽,桂纶今日网名家。蕙兰悼影伤琼树,河汉回心湿绛纱。狄女也怜人薄命,绕栏争挂像生花。

姊弟双飞入望仙,凤帏元自赐恩偏。赏花昔昔陪铜辇,门草朝朝费玉钱。秦苑緑芜悲夕照,梁园春雪忆华年。身名只合理青史,何水何山认墓田?

鹤市山花蔓镜台,骊泉银海落妆梅。雕栏一失同车贵,玉艳凄同异路哀。福海生平愁似墨,昭陵回望绣成堆。如何齐女门前冢,惟有寒鸦啄冷灰。

袅袅灵风起緑苹,幽磷断续掩春星。白杨径断闻山鸟,红蕅行疏度冷萤。关塞梦魂悲岁月,水天愁思接丹青。鸾舆纵返填桥鹊,咫尺黄姑隔画屏。

乐寿堂之东,为庆寿堂、阅是楼、畅音阁,阁甚宏丽。(图二十)西为萃赏亭、遂初堂、古华斋。此外,皇极门南为戏衣库三所。更西南隅为文渊阁。(图二十一)极西南隅为清史馆。是为外东路。

图二十一 文渊阁

(四)内西路

由咸和右门入,转北为螽斯门,南为养心殿。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

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殿西旧有三希堂,藏法帖处,后废。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

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义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常伦。勋名一代著史册,翰墨千载流精神。快雪时晴(义之帖)洵书圣,中秋(献之帖)姿媚中藏筋。伯达(珣帖)一帖推后劲,遒逸自足轶前尘。东晋至今十六代,离合聚散同烟云。太清楼空几灭,秋壑堂废疑沉沦。至宝阅世永不坏,鬼神呵护留乾坤。从来法物聚所好,归诸秘府罗纷陈。圣皇勤政得清暇,披玩卷轴时讨论。一字品题物逾重,图球并作天家珍。三希明堂世希有,何啻朱凤兼白麟。吾皇寄托别有在,字同义异穷圣真。寓意于物匪留意,颐情养性常如春。游心理窟无止步,濂溪易通曾有云。唯士希贤贤希圣,圣人希天直欲探天根。万里虽远终可到,立志恢廓无涯垠。士人黾勉臻上达,而况上圣德性通高旻,法书珍重只简翰,游泳六艺缘依仁。小臣拜手敬瞻玩,摩挲那敢指掌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