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左门牌 嘉庆右门牌
履顺门牌 蹈和门牌
景福宫牌 景福门牌
元吉阁牌 协瑞门牌
哕鸾宫牌 泰昌元年十月二十四日被毁。
喈凤宫牌 宫正司
尚衣局 尚食局
尚功局 尚服局
尚寝局 尚宫局
短连库座 万历二十七年五月十二日添盖。
仁寿宫大善殿 嘉靖二十一年九月初八日拆盖。
慈宁宫牌 慈宁门牌
长信门牌 徽音左门牌
徽音右门牌 永安门牌
慈宁宫花园咸若亭一座 万历十一年五月内更咸若馆扁。 翠芳亭扁
卷之六 六三
愿谁能息?高年彼任磨。虽然期廿岁,驹隙度羲娥。
又御制随安室诗 廿五前随安,读书乐群诚多欢。廿五后随安,勅几切己为君难。期八旬有五归政,仍是室也心应宽。一日未息肩,万几敢惮烦!随安随地励斯志,欲冀他年无事坐此恣盘桓。
〔臣等谨按〕颐和轩、随安室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颐和轩后门额二,一曰引清风,一曰挹明月。门内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上刊文峯二字,石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皆御书。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文峰诗 昨于西山得玲峰,树之文源阁,既为之歌,兹以其副置于景福宫之门,名曰文峰而系以诗。物有一兮必有偶,伯兮叔兮相与友。玲峰既峙文源阁,文峰讵复藏岩薮!贲然肯来树塞门,景福宫前镇枢纽。是处拟为归政居,老谢远游迩斯守。皇山较此实卑之,却笑犹堪拜米叟。巨孔小穴难计数,诡棱奇??自萦纠。西山去京无百里,车载非关不胫走。洞庭湖石最称珍,博大似兹能致否。宋家花石昔号纲,殃民耗物鉴贻后。岂如畿内挺秀质,弗动声色待近取。抑仍絜矩于人材,政恐失之目前咎。设因文以寓词锋,姑俟他年试吟手。
〔臣等谨按〕文峰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养性门至景祺阁,是为宁寿宫之中一路。
保泰门北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楼下中宇联曰:开窗鱼鸟含天趣;倚案诗书味道腴。东室联曰:芝篆熏晨鼎;莲檠检夜书。西室联曰:插架牙签照今古;开编芸气吐芬芳。又联曰:闲情空外寄;妙道个中参。楼上中宇联曰:日长莲漏三阶正;春到梅花合殿香。楼后东宇联曰:澄怀观物真超矣;得意忘言亦快哉。阁后殿宇前后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
乾隆四十二年御制寻沿书屋诗 寻绎黄家语,沿回学海澜。用行说云敩,有术孟言观。讵在工章句?要于审委端。待当谢机政,枕葄沃心安。
〔臣等谨按〕寻沿书屋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后殿之东曰景福门,正中南向者为景福宫。殿东阁下联曰:每闻善事先心喜;或见奇书辄手抄。皆御书。西壁恭悬御制五福颂。
圣祖御制景福宫颂 慈颜懿教,祗奉铭箴。福祉灵寿,遐龄喜深。松筠玉树,绕砌清音。淑德纯嘏,萱枝茂林。挥毫敬颂,永日葵心。
皇上御制景福宫五福颂有序 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余既豫葺
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憇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轩有屏,尝撰五事箴揭之以代铭座。斯宫义取颐养,实惟五福为宜。夫五福世所艳称,顾昔人无阐之者。爰颂而列诸黼扆。第考洪范五福,传疏或分诠,或递释,无所专主。余以为寿、富、康宁及考终命皆受之于天,而好德则备之于人。玩五皇极之辞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与此互相发明。中庸言位禄名寿必推本于大德,足为五福主德之证。而正蒙所云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尤深切而着明。余故于攸好德之颂详畅厥旨。然帝王之福乃天下之公而非一身一家之私。其征自与常人异。诚如所期,信为备福。余益惟敬修德以迓天庥而弗敢期其必。箕畴凡九,极建惟五。敛时五福,其目未谱。于九详焉,寿为初祜。华封所祝,麦邱所语。唐尧则辞,齐景则喜。叶圣弗圣兮,于斯可睹。景福之宫,肇我皇祖。竹苞松茂,以养圣母。叶岁久重葺,倦勤拟居。叶作此屏扆,五当其数。叶衍绎范言,颂是曼寿。叶诗引昌黎,敢怠永久。叶即用韩句。右寿 国君大夫,问富答殊。有天下者,奚问答诸。既艰问答,其富若无。然亦有焉,乃在民乎。宣尼正对,万世帝模。省力薄赋,犹可勉图。时若雨旸,屡丰难期。叶是用危惧,敢诩尊居。又若求材,常苦不足。叶艰致者多,讵曰金珠。菟裘豫营,勒此屏辞。叶设诚符望,肩卸心娱。右富 皇清开国,承运奉天。宅中建极,敷锡八埏。兹百余载,将万斯绵。三圣继承,谟烈丕
宣。藐予小子,佛时仔肩。治国康宁,夕惕朝乾。爱民祈岁,察吏求贤。虽有梗化,弗致蔓延。九州安内,万里拓边。幸未陨越,敢为躗言。八旬有五,拟兹引年。敬之一字,用作心传。右康宁 福何由生?端在乎德。德复在好,人我胥棘。顾名思义,行道有得。然殊吉凶,原道言忆。吉则征善,凶必召慝。应好其善,乐乃无射。五福之四,赅彼四则。皇极敷锡,无好必斥。作汝用咎,禄贤是笃。叶五九相应,训君尤亟。励以多年,子云敬式。垂老弗谖,蕲告方来。叶右攸好德 践阼之初,炷香告天。设蒙洪庥,历六十年。便当归政,以授后人。岂图逸豫?有愿于中。叶于穆皇祖,幼龄居尊。六十一载,化被海壖。小子廿五,继体乘乾。敢同祖历?耆耋况臻。新兹景福,爰待即闲。存吾顺事,横渠铭焉。九畴所云,五福冀全。然未敢必,敬俟天恩。右考终命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题景福宫 式拟静怡室,是宫仿静怡轩之制为之,名则仍景福之旧。题仍景福楣。琴书无俗韵,花木有仙姿。雨后润生础,新正屡雪,昨复微雨,地气湿润,大似江南。春来日下墀。缀辞成五颂,好德敢忘之。近制五福颂,揭之此处屏间,颂意以攸好德为主,兼用自勉也。
〔臣等谨按〕景福宫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景福宫正殿后为梵华楼,楼稍西为佛日楼。楼下御书联曰:鸟雀听经皆宿慧;风旛说偈自高标。自保泰门至佛日楼是为宁寿宫东一路。蹈和门内曰衍祺门,门内东宇
指间。
又御制净尘心室诗 六尘总因心,心净尘斯净。室云净尘心,本末似相梗。然亦可得云,如身之有影。欲求影之无,应在身之屏。谁解能所忘,与入菩提境。
〔臣等谨按〕得闲室、净尘心室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即神武门也。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今新葺,规制兆祥所在宁寿宫垣之后,国朝宫史所称乃旧制也。
养心殿后为穿堂,堂屏门东西各有匾,曰"云流",曰"风振",俱南向。向北匾曰: "兰戺涵春"。二层殿上北向匾曰:"与物皆春",联曰:"心天之心而霄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东暖阁门匾曰:"乐天阁",内室门联曰:"仲尼不为已甚者,惟帝若是其难之。"门内匾曰:"攸芋斋",联曰:"情将物外适,道与古人期。"
养心殿之前为御膳房,匾曰:"膳房",圣祖仁皇帝御笔也。
景运门之东相对为诚肃门。入门南向为奉先殿。世祖章皇帝以太庙时享,孝思未申,命稽往制建立奉先殿,顺治十四年告成。前殿七楹,后殿如之。凡朔、望、荐新、岁时展礼及册封诸大典礼先期告祭,俱内务府掌仪司领其事。殿东为夹道,即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正殿二重,前为宁寿门,列金狮二。门内东为凝祺门,西为昌泽门,再西为履顺门。门外即夹道直街也。
圣祖仁皇帝御制宁寿宫颂 天开寿域,地会瑶池。南极添算,北辰降慈。螽斯衍庆,白鹤来仪。躬劳着训,福祉永绥。恭献长寿,敬托腐词。
宁寿宫之后为景福宫。前为景福门。门内正殿二重,前殿御笔匾曰:"芳徽纯嘏",东暖阁匾曰:"彤闱鹤算",西暖阁联曰:"宝婺腾晖,锦云呈五色;璇庭绚彩,珠树发三花。"宫西有花园,门榜曰"衍祺门"。又西为蹈和门,门外即夹道直街也。
卷之十三宫殿三 二五七
国朝宫史 二五八
圣祖仁皇帝御制景福宫颂 慈顔懿教,祗奉铭箴。福祉灵寿,遐龄喜深。松筠玉树,绕砌清音。淑德纯嘏,萱枝茂林。挥毫敬颂,永日葵心。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即神武门也。
隆宗门之西为慈宁宫,顺治十年建。东为永康左门,西为永康右门。正中南向为慈宁门,前列金狮二。门内正殿御笔匾曰:"宝箓骈禧",又匾曰:"庆隆尊养",联曰: "爱日舒长,兰殿春晖凝彩仗;慈云环荫,萱庭佳气接蓬山。"后殿供奉佛像,圣祖仁皇帝匾曰:"万寿无疆",御笔联曰:"百八牟尼,现庄严宝相;三千薝卜,闻清净妙香。"又联曰:"人天功德三摩地,龙象威神两足尊。"前殿东庑南有佛堂,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四星容华",宫左殿宇二层,东有门曰慈祥门,与启祥门遥对。慈宁门之南为长信门,凡大朝贺,门前陈设皇太后仪驾,文武二品以上大臣俱于门外随班行礼。南为永安门。其左为迎禧门,右为览胜门。右门之内即花园也。园中为咸若馆。东北为端化亭,上有楼。楼之南有室,匾曰:"含清晖"。咸若馆前有池,池上为临溪亭。东为翠芳亭,西南为绿云亭。
圣祖仁皇帝御制慈宁宫问太皇太后安诗 定省深宫曙气催,承恩献寿捧霞杯。晨昏敬睹慈顔豫,不尽欢欣踊跃回。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七]东暖阁亦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八]由宁寿宫而东,保泰门北,崇楼三层为畅音阁,[九]阁相对为阅是楼。后殿宇四所,前殿曰寻沿书屋,[十]后殿之东曰景福门,门正中南向者为景福宫。[十一]乾隆四十九年,因五代同堂之庆,额曰"五代五福堂"。[十二]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十三]
注:
[一] 《故宫考》:"宁寿宫垣南北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所占之地,约当内
廷四分之一。其规模全仿内廷各正宫正殿。皇极殿制如乾清宫,宁寿宫(宫统名宁寿宫,内特有一室,亦名宁寿)制如坤宁宫,养性殿制如养心殿,乾隆五十一年落成,奉太后称庆,并贺金川奏凯。每逢佳节,暨乾隆五十八年八旬万寿,均在是宫开祝。迄乾隆六十年归政后,永定此地为太上皇燕憩之所。中阅百余年至光绪亲政,孝钦皇太后舍慈宁宫不居,而居此宫,今官[宫]中东路粉垩犹新也"。
[二] 《故宫考》:"宁寿宫西楹,有煮肉祭神大锅,吃肉木炕,及满洲跳神法器等等。东楹为东暖阁,有乾隆御笔《宁寿宫铭》云:"小子践阼,历兹册[廿]载,①归政理得,适[遹]新
是宫。②殿称皇极,重檐建前,宫仍其旧,为后室焉。执豕敬神,我朝旧制,清宁坤宁,祖宗所奉。朔吉修祀,宁寿斯踵"。盖满洲旧制,凡祭必于正寝,此宫之制,恰同中路之坤宁,盛宗之清
[八] 《故宫考》:"景祺阁之后为贞顺门。又即宁寿宫全院之后门。庚子之役,孝钦皇太后仓皇出走,即出是门,门内穿堂三楹,前有井,孝钦出门时,推德宗宠妃珍妃于此。今已封禁,昔人附会贞顺为珍殉之兆,谬也"。
[九] 《故宫考》:"畅音阁盖内廷演戏之所,阁内陈列朝会乐器"。
[十] 《故宫考》:"有垂花门可通阅是楼,院内中有石山,颜曰:"小有洞天""
[十一] 《故宫考》:"景福宫昔为清圣祖奉孝惠皇太后之所"。
[十二] 《故宫考》:"五代五福堂,据乾隆《五福颂》知新宫系倣西路建福宫静怡轩之
制。又考"五福堂"系圣祖赐世宗匾额,乾隆四十九年喜见五代元孙,因增二字书匾,即康熙时定名之景福室[宫]"。
[十三] 《故宫考》:"梵华楼、佛日楼均奉佛之所"。
校勘记:
① 历兹廿载 廿,原误为册。《日下旧闻考》卷一八引《御制宁寿宫铭》云:"小子践阼,兹历世年。设复廿载,八旬五臻"。据改。
② 遹新是宫 遹,原作"适"。据同上书引文改。
① ④⑤⑥ 均据《日下旧闻考》卷一八引《乾隆四十一年御制乐寿堂诗注》改。
由宁寿宫而西为蹈和门,内为衍祺门,门内为古华轩,[一]轩西为禊赏亭,[二]亭东为抑斋亭,[三]北为旭辉亭。轩后垂花门内为遂初堂,堂后叠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宫,宫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后圆亭曰碧螺,其
北为苻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四]阁西为[玉]萃[粹]轩,①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五]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旧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即神武门也。
注:
[一] 《故宫考》:"古华轩额已毁"。
[二] 《日下旧闻考》:"亭中刊有[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②今无存"
[三] 《故宫考》:"抑斋之外,有撷芳亭,西为矩亭"。
[四] 《故宫考》:"竹香馆内结构悉以竹为之"。
[五] 《故宫考》:"自衍祺门至苻望阁、倦勤斋,是为宁寿宫之西一路,西路旧无人居,荒芜特甚,与中路、东路之曾为慈禧住处者迥别。盖自乾隆卒后,迄今已百二十有五年矣"。
校勘记:
① 阁西为玉粹轩 玉,原脱。粹,原误为萃。《日下旧闻考》卷一八"按语"云:"苻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
据改。
② 亭中刊有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日下旧闻考》卷一八"按语"云:"(古华轩)轩西亭额曰禊赏亭,亭中恭刊御笔临董其昌《兰亭记》"。据补。
由隆宗门而出,右为慈宁宫,[一]顺治十年建,乾隆十六年重修。正中南向者为慈宁门,东为永康左门,西为永康右门,门前列金狮二,门内即慈宁宫正殿。殿前
重农、樊姬諌猎、马后练衣、西陵教蚕、姜后脱簪、太姒诲子、婕妤当熊。每岁终,张于东西六宫。平日收藏于景阳宫后之学诗堂。见宫史联句诗注,仅载十图之目,余二图阙。
星霣苍龙失国储,巫阳忽又召仓舒。长秋从此伤蘦落,云黯纤阿返桂舆。
康熙以后,既不立储,高宗以皇次子永琏为孝贤皇后所生,特书名封贮于正大光明扁中,未几薨,谥曰端慧太子。复以皇七子永琼亦为嫡出,隐有书名之意,而永琼又薨。孝贤伤悼过甚,不数年崩。
列戟通侯十四人,外家恩泽古无伦。君王亲诔河洲德,检点祎笄倍怆神。
孝贤皇后事孝圣皇后最得欢心,高宗称其淑德为古今之贤后。故待遇后族,贵宠无比,先后膺五等封爵者,富察氏凡十四人。孝贤崩后,御祭文字哀婉沈挚,见于啸亭杂録。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不令撤去,照常陈设,圣心眷注,亦古今所罕见也。
长乐宏开饯岁筵,骈词吉语灿珠联。一堂五世空前禩,此是乾隆极盛年。
乾隆间,皇六子永瑢绘岁朝图,进呈孝圣皇后,高宗御题,有永绵奕载奉慈娱之句。其后,命取永绵奕载四字为近支宗室命名行派,然未有明谕也。甲辰,亲见皇长子定安亲王生曾孙载锡,是为皇玄孙,五世一堂。因于雍和宫后室,及大内景福宫、避暑山庄,皆书揭五代五福堂额,诚古今帝王中所仅见者。道光丁亥,钦定续拟溥毓恒启四字。其时溥字辈已命名奉字,皆令改之。咸丰丁巳,又钦定续拟焘闿增祺四字。均见谕旨。
圣制题景福宫诗 庚戌
当年景福荐鸿称,五福幸今五代增。乙未于此曾制五福颂书殿屏,甲辰喜见五代玄孙,因用皇祖所赐皇考五福堂之名,增五代二字,悬殿中,敬识天庥。敛锡三朝庆家法,惕乾百世保庥征。永言惟敬渊衷勗,自顾何修昊贶膺。兹获箕畴念时叙, 七十寿时, 曾镌古稀天子之宝。兹当八袠初开,复镌八征耄念之宝,庆协箕畴,益殷时叙,用冀仰酬鸿赐。益承天眷益兢兢。
圣制题景福宫诗 乙卯
华之受即勋之授,乙卯丙辰两岁连。今日过当成昨日,明年至喜号元年。惟精惟一钦心法,曰
就曰將勉治筌。聯詠箕疇幸如願,自昨辛亥岁新正联句,以洪范九五福排岁为题,至今岁六十年乙卯,而五福适全,仰蒙昊贶,联咏箕畴,俱如所愿。来岁丙辰,传位嗣皇帝,而予践阼之初,告天之词, 幸获符望, 不特三代以后未有伦比, 即唐虞授受, 非属父子,亦不能若予承受天恩为独厚,予之感戴兢惕,更当何如耶!深蒙昊贶益夔然。
楣间南向,联曰:"句披月脇天心妙,窗纳千岩万壑风。"宫之东楼下,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五
福五代堂记。
五福堂者,皇祖御笔赐皇考之匾额也。我皇考敬谨摹泐奎章,于雍和宫、圆明园胥用此颜堂,以垂永世。丙申年,予葺宁寿宫内之景福宫,以待归政后宴息娱老。景福者,皇祖所定名,以侍养孝惠皇太后之所也。予增为五福颂以书屏,而未以五福名堂者,盖引而未发,抑亦有待也。兹蒙天贶,予得玄孙,五代同堂,为今古希有之吉瑞。古之获此瑞者,或名其堂以芗其事,则予之所以名堂,正宜用此五福之名。且即景福宫之地,不必别有构作,而重熙累庆,仍即皇祖皇考垂裕后昆、贻万世无疆之庥也。若夫获福必归于好德,尤在好其善以敛锡厥庶民,五章之中,三致意焉,兹不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九 四九三
国朝宫史续编 四九二
葺, 倦勤拟居。作此屏扆, 五当其数。衍绎范言, 颂是曼寿。诗引昌黎, 敢怠永久。-右寿
国君大夫, 问富答殊。有天下者, 奚问答诸。既艰问答, 其富若无。然亦有焉, 乃在民乎。宣
尼正对,万世帝模。省力薄赋,犹可勉图。时若雨旸,屡丰难期。是用危惧,敢诩尊居。又若求财,常苦不足。艰致者多,讵曰金珠。菟裘豫营,勒此屏辞。设诚符望,肩卸心娱。-右富
皇清开国,承运奉天。宅中建极,敷锡八埏。兹百余载,将万斯绵。三圣继承,谟烈丕宣。藐
予小子,佛时仔肩。治图康宁,夕惕朝干。爱民祈岁,察吏求贤。虽有梗化,弗致蔓延。九州安内,万里拓边。幸未陨越,敢为躗言。八旬有五,拟兹引年。敬之一字,用作心传。-右康宁
福何由生,端在乎德。德复在好,人我胥棘。顾名思义,行道有得。然殊吉凶,原道言忆。吉
则征善,凶必召慝。应好其善,乐乃无射。五福之四,赅彼四则。皇极敷锡,无好必斥。作汝用
咎,禄贤是笃。五九相应,训君尤亟。励以多年,子云敬式。垂老弗谖,蕲告方来。-右攸好德践阼之初,炷香告天。设蒙洪庥,历六十年,便当归政,以授后人。岂图逸豫,有愿于中。于
穆皇祖,幼龄居尊,六十一载,化被海壖。小子廿五,继体乘干,敢同祖历,耆耋况臻。新兹景
福,爰待即闲,存吾顺事,横渠铭焉。九畴所云,五福冀全。然未敢必,敬俟天恩。-右考终命
圣制题景福宫诗 丙申
式拟静怡室, 是宫仿静怡轩之制,为之名则仍景福之旧。题仍景福楣。琴书无俗韵,花木有仙姿。雨后生碍, 新正屡雪,昨复微雨,地气湿润,大似江南。春来日下墀。缀辞成五颂,好德敢忘之。 近制五福颂,揭之此处屏间,颂意以攸好德为主,兼用自勉也。
曰:" 日长莲漏三阶正, 春到梅盆合殿香。" 楼下联曰:" 开窗鱼鸟含天趣, 欹案诗书味道腴。" 东室联曰:" 芝篆薰晨鼎, 莲檠检夜书。" 西室联曰:" 闲情空外寄, 妙道箇中参," 又联曰:" 插架牙签照今古, 开编芸气吐芳芬。" 楼东竹院, 联曰:" 松风亦常听, 水月乃全提。" 楼后垂花门内为寻沿书屋。屋后为景福宫。院西为景福门。院内东有山石, 颜曰" 小有洞天"。宫内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五福五代堂", 联曰:" 燕翼仰贻谋, 敛时五福; 瓜绵征笃祜, 至于万年。" 西壁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五
福颂:
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余既豫葺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憩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轩有屏,尝撰五事箴,揭之以代铭座。斯宫义取颐养,实惟五福为宜。夫五福世所艳称,顾昔人无阐之者,爰颂而列诸黼扆。第考洪范五福传疏,或分诠,或递释,无所专主。余以为寿富康宁及考终命,皆受之于天,而好德则修之于人。玩五皇极之辞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与此互相发明。中庸言位禄名寿,必推本于大德,足为五福主德之证。而正蒙所云:"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尤深切而着明。余故于攸好德之颂,详畅厥旨。然帝王之福,乃天下之公,而非一身一家之私,其征自与常人异。诚如所期,信为备福。余益惟敬修德以迓天庥,而弗敢期其必。
箕畴凡九,极建惟五。敛时五福,其目未谱。于九详焉,寿为初祜。华封所作,麦邱所语。唐尧则辞,齐景则喜。圣弗圣分,于斯可睹。景福之宫,肇我皇祖。竹苞松茂,以养圣母。岁久重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九 四九一
世,因卽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为文以记,并镌是寳,以志亘古稀有盛事。
"八征耄念之寳",青玉,方四寸,交龙钮,高三寸七分。
圣制八征耄念之寳记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二十三 一八九
国朝宫史续编 一九〇
予年七十时,用杜甫句,镌古稀天子之寳,而卽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蒙天眷佑,
幸无大陨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开袠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征之
念。且予夙立愿,八十有五,满乾隆六十年之数,卽当归政。今虽八十,逮归政之岁尚有六年,一
日未息肩,万民恒在怀,庶征之八,可不念乎?念庶征卽所以念万民。曲礼,八十曰耄,老而智衰
之谓。兹逮八十,幸赖天佑,身体康强,一日万几,未形智衰,不可不自勉也。如至果不能自勉,
则亦不敢旷职以待六年之期,何则?坛庙之祀,不可不躬亲;雨旸之时,不可不常验;中外之政,
不可不日勤;民物之养,不可不心存。苟失其一,丛脞随之,则吾岂敢。是则耄而敬念庶征,仍古
稀犹日孜孜之意也;亦五福五代堂之说,所谓皇极敛锡之志也;亦卽近读洪范着论,所谓六极中不
能去其三曰忧之义也。夫汉唐以来,古稀天子纔得六,六之中,至八旬者,纔得三,而三帝之中,
惟元世祖可称贤,其二则予所鄙也。三代下诸帝,登七十者仅六见,予向所为古稀说。而六帝之中,惟梁武帝、宋高宗、元世祖年登八十。梁武帝自贻倾覆,宋高宗忘耻偷安,皆所素鄙。惟元世祖
乃创业大有为之君,然践阼非早,建号仅三十五年,传孙成宗,其诸王世系,元史虽无表可稽,但计其世次,讫顺帝不过四传,亦不能如今五世同堂之盛。是则予之仰荷天眷至为深厚,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如是而不祗承鸿贶爱养黎元,则予曷敢抑亦
有所不忍也。卽元世祖,亦未如予之五代同堂,是予沐昊干鸿贶为独深。而予之所寅承锡羡当何如?亦曰体
天爱民,诚心勤政,与洪范五之敛锡,八之念征,九之三忧,孜孜惕惕,日进无疆云尔。予之子
孙,能心予之心,政予之政,惕予之惕,忧予之忧,或得仰邀天眷,有年至七旬八旬者,继用此
寳,则又我大清国亿万斯年无疆之庥,所不敢必而深愿者也。是为记。
圣制新正重华宫茶宴廷臣及内廷翰林,用八征耄念之寳联句,复得诗二律 庚戌
古稀庆典未教行,登八如前太矫情。
庚子年,王公及内外臣工奏请庆祝七旬万寿,未卽允行。前岁复再三恳请于今岁举行八旬庆典,予思藐躬荷膺天眷,实亦史册所罕闻,而天下臣民
爱戴之忱,出于至诚,如再为固却,转属矫情,因俯允所请,仍饬毋得过于华侈,致滋糜费。制寳仍勤庶征念,联篇惟冀众规呈。较于卫武年犹少,比似周
宁铭以诚。机鉴豆觞资日用,丝纶况此系王贞。
刻玺由来祖制遗,
皇祖望七时,欲刻一通用小玺,命内廷翰臣拟文,皆无当圣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四字。予于七旬时镌'古稀天子'、'犹日孜孜'二寳,及此次镌'八征耄念''自强不息'二寳,亦恭仿我皇
祖之意,藉自儆惕云。两言戒得缅宏规。作堂前与后为记,
避暑山庄戒得堂有前后记二篇。纪袠七过八及期。自幸每因增自慽,予受皇祖
眷顾之恩,至为优渥,矢愿亦祇希皇祖享国之年,卽当归政。今惟余六载,窃幸已跻八袠,惟念皇祖以幼龄践阼,在位六十一年,而寿实未及七旬,追忆之余,弥切怆怀。惟惭那更侈惟怡。六春秋阅当归
政,获否天恩敬候之。
"十全老人之寳",碧玉,方四寸,厚一寸九分,交龙钮,高三寸,四周镌圣制说。
圣制十全老人之寳说
十全记既成,因选和阗玉镌十全老人之寳,并为说曰:十全本以纪武功,而十全老人之寳,则
不啻此也。何言之?武功不过为君之一事,幸赖天佑,劼劬蒇局,未加一赋而赋乃蠲四,弗劳一民
而民收无万,今收伊犁及回疆户口,岂止数千万。祗或免穷黩之讥耳。若夫老人之十全,则尚未全也。盖君人之职,岂止
武功一事哉?朱子曰:"一日立乎其位,则一日业乎其官;一日不得乎其官,则一日不敢立乎其
位。"官者何?职之谓也。君之职不能尽言,况敢云尽其职乎?未尽其职,则十全老人之寳,不亦
涉自欺与夸,而增惭愧乎?然老人之十全,实更有奢望,不敢必以敬待天佑者。十全之武功,诚叨
天佑矣,则十全之尽君职,或亦可以希天佑乎?夫适百里者半九十里,予今三年归政之全人,不啻
望,而得符愿传位授政,实赖鸿眷,或者侈望我大清得享号二十有五之数,亦可俯赐符愿乎?夫卜
世卜年固在人,而赐世赐年则在天。叨天之佑,非敬天爱民无别道。而此敬爱之心,若一时有间,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二十三 一八七
国朝宫史续编 一八八
欲希昭鉴弗可得,此不大应惧乎?予所以因昊贶而愈侈望,愈忧惕,虔为是记,以示奕叶之聪听
者。
高宗纯皇帝御用寳
"敬天勤民",白玉,方二寸九分,四周镌圣制诗并序。
圣制敬天勤民寳四言诗 有序 戊辰
皇祖御书钤用诸玺,皇考制箱以藏之,惟留是寳于外,以钤用御书。予小子敬遵成典,收藏
皇考御寳时,亦留是寳于外,常钤用焉。是寳也,经三世而一例寳用,且将垂之奕禩而无穷,岂
以追琢其章哉?盖取义有足重耳。故记其梗概而系以诗。
交泰御玺,定数遵天。国朝传寳,向贮交泰殿中。予详加考定,凡二十有五,以符天数,并为之记,且着成谱。藏之内阁云。掌之黄阁,传以亿年。粤是诸
玺,缀文寓意。玉案挥毫,以资抑埴。桮桊弗用,箧衍尊藏。绣缫金鐍,永閟虹光。惟此截肪,用
以三世。匪贵其材,实珍其义。其义云何,敬天勤民。祖考有勖,逮于藐身。天视民视,天听民
听。一二二一,作狂作圣。挈纲提要,四字心传。于千万叶,永矢干干。
"信天主人",白玉,方三寸二分,厚一寸三分,交龙钮,高一寸三分。
臣等谨案:西陲底定,高宗纯皇帝追维用兵之始,设为春秋硕儒,臻成大夫往复语,而折衷
于信天主人,作《开惑论》,因镌"信天主人"寳,盖用论中称谓,纪成功、昭睿断也。
"古稀天子之寳",青玉,方三寸四分,四周镌圣制《古稀说》。恭载前卷庆节仪。
圣制用干清宫西暖阁贮敬天勤民寳之例,贮古稀天子之寳于东暖阁,既刻古稀说于寳端,并系
以诗 辛丑
祖宗贻玉寳,敬天及勤民。兹予逮古稀,爰始刻贞珉。敬勤传家法,奕世当永遵。设我子孙
中,年或古稀臻。此寳亦宜用,弆之檀匣陈。斯则待干贶,未敢预卜频。西清者恒守,谓西暖阁之敬天勤民寳。
左个者偶循。谓东暖阁之古稀天子寳。
嗣福祈承命,巩谦勖慎寅。
圣制题匣贮古稀天子寳 己酉
天子古稀九,玉章匣贮闲。画工献彼技,射虎肖其间。
匣盖面镌饰射虎图,
宛肖围场中风景。
又已十年阅,何曾一瞬
悭。雄心渐消泯,逸志在高闲。
"古稀天子之寳",青玉,方二寸二分,厚一寸,蟠螭钮,高一寸。
臣等谨案:是寳与前同文,并圣寿七袠时所刻,其副章曰"犹日孜孜",方径相等,洵万世
凝承之吉祥法物也。诸寳重文分贮各宫,详见宝谱者,不备载。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寳",青玉,方四寸一分,交龙钮,高一寸四分。
臣等谨案:乾隆丙申,重葺宁寿宫之景福宫,圣制五福颂书屏。迨甲辰,庆得玄孙,一堂五
块文章'。其南向正室与台相对者, 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 五福堂'。堂内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悦目赏心', 联曰:' 大德曰生, 到处和风甘雨; 与民偕乐, 随时击壤歌衢。' 堂后书室数楹, 匾曰: ' 幽偏自怡', 联曰:' 健行干不息, 逊志益无方。'
圣制五福堂有咏 乙巳
尧额楣间焕,舜欢膝下承。今来老年者,昔忆幼龄曾。敛锡箕畴黾,惕干羲象仍。同堂欣五代,昔皇祖御笔书此额以赐皇考,恭悬潜邸此堂,用昭垂裕。昨岁余得玄孙,五世同堂,因即景福宫之地颜曰'五福五代堂',数典实由于此。详见所制五福五代堂记中。祖考肇庥征。
太和斋之西为海棠院,匾为世宗宪皇帝御笔。院内匾曰:'香红雨',院后书室匾曰:'清晖娱人',联曰:'云山劝动静,花木验农桑。'又后室匾曰:'高云情'。皆高宗纯皇帝御笔。由海棠院西循廊而北,有长房一带横绕,由长房之西台门拾级上下,更后延楼一所,西为斗坛,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祝龄坛'。坛东为佛楼。楼前有平台。其东佛堂三楹,宫西后为关帝庙,前为观音殿,殿内匾曰:'香林寳月',亦高宗纯皇帝御笔也。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六十一 五二三
景福宫 高宗纯皇帝五福颂序有曰: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予既豫葺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憩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
寿康宫 隆宗门之西为慈宁宫,又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遍和风。又联曰:凤集桐花来绛阙;鹤衔桃实自丹山。寿康宫后为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
雍和宫 雍和宫在皇城东北,世宗宪皇帝藩邸也,登极后命名曰雍和宫。宫之东为书院,门三间。入门为平安居,后有堂,堂后为如意室。书院正室恭悬世宗宪皇帝额曰太和斋,又额曰为善最乐。联曰:种德在宽仁,俾昌尔后;立身唯忠孝,永建乃家。皆圣祖仁皇帝御书。
重华宫 重华宫,高宗纯皇帝龙潜时旧邸也。东室额曰芝兰室。世宗宪皇帝御书联曰: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微弄笛船。宫之前为崇敬殿,额曰乐善堂。东庑为葆中殿,额曰古香斋。西庑为浴德殿,额曰抑斋。俱纯庙御书。
建福宫 抚辰殿后为建福宫,乾隆五年建。高宗纯皇帝额曰不为物先。东室联曰:交泰三阳肇羲象;敛时五福协箕畴。
安佑宫 安佑宫即鸿慈永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乾隆七年建。仿寿皇殿之制,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圣容,岁时朔望瞻礼于兹。
瑞应宫 圆明园日天琳宇之中前楼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感和殿,皆祀龙神。
抚太和镌。是钟铭金太和二字。遐想姬周礼,徒观器尚存。
听法松 高宗纯皇帝诗引:山多桧柏,惟香山寺殿前有松数株,虬枝秀挺。山门内一松尤奇古,百尺乔耸,侧立回响。自殿中视之,如偏袒阶下,生公石不得专美矣。
蓬岛飞龙 高宗纯皇帝液池泛舟诗注:蓬岛飞龙,液池舟名,尚前明时物,时加修饰供御用。
瀛海飞龙 高宗纯皇帝太液池泛舟即景杂咏诗注:液池中有瀛海飞龙船,层楼飞甍,势甚闳丽,盖明时旧制。
蟾蜍峰 峰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明高谷文义集谓之虾蟆石。高宗纯皇帝诗引:香山寺西岗,巨石侧立,如蟾蜍哆口张颐,盱目皤腹,昂首而东望。宇宙间石最顽,而象物象形,往往出人意表。
鹫 峰 延春阁前叠石为山,左右有奇石,西曰飞来,东曰玉玲珑。山之西穿石洞而南,洞口恭勒高宗纯皇帝题曰鹫峰。
文 峰 高宗纯皇帝诗序云:昨于西山得玲峰,树之文源阁,既为之歌,兹以其副置景福宫之门,名曰文峰,而系以诗。
北枕双峰 北枕双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碧城鸾鹤义山诗 宁寿宫抑斋后为古华轩,轩后为遂初堂。其萃赏楼下西室联曰:金界楼台思训画;碧城鸾鹤义山诗。
(三)外东路
外东路旧统名宁寿宫。清乾隆三十七年始建,备归政尊养之用。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丈,东西三十六丈有奇。所占之地,约当内廷宫殿四分一。规模俱仿内廷,各正宫正殿前,为皇极殿,制如乾清宫。(图十六)
图十六 皇极门
前为皇极门,门前有九龙壁,后为宁寿宫,制如坤宁宫。宫虽统名宁寿,仍特有一宫名此。北为养性殿,制如养心殿。(图十七)自乾隆三十七年兴工,至四十一年始落成。奉太后称庆,并贺金川奏凯。每逢佳节,均于是殿开宴。迨乾隆六十年归政后,永定此地为太上皇宴居之所。后越百馀年,慈禧太后曾居此。又北为乐寿堂。(图十八)后为颐和轩、景祺阁。东有景福宫,西有符望阁。
图十七 养性殿
民国三年内务部呈奉大总统令移运辽热两处行宫宝物庋藏于此,并于各殿内添制柜格,分类陈设,于是我民族数千年文化生活之结晶,数千年精神所系之史料,始得荟萃保存,以公诸国人。而古物陈列所于焉成立,其各殿阁掌故及所陈古物,该所另有专篇说明。
(三)故宫博物院概略
办公处在宫内西三所。民国十四年十月正式成立。先是十三年,逊帝出宫,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讫迨本院成立,于内设古物、图书两馆。图书馆分图书、文献二部。
十五年,由国务院移送资政院、方略馆、观海堂原藏之书及前清军机处档案,分途整理。于是图书馆又设图籍、掌故二部,图籍部影印善本书,掌故部刊行《掌故丛编》。于十六年双十节起,公开游览。
(1)古物馆:在宫内东西路,各分为专门陈列室。坤宁宫迤东间,雕刻品陈列室;基化门迤南,陈设品陈列室;坤宁宫东暖阁,文具陈列室;坤宁宫迤西,玛瑙陈列室;景和门迤北,养心殿藏珍品陈列室;景和门北间,象牙陈列室;景和门南间,刀剑陈列室;龙光门迤北,第二陈设品陈列室;端凝殿迤北,珐琅器陈列室;日精门北间,烟壶陈列室;乾清门迤东,碑帖陈列室;月华门迤南,雕漆器陈列室;月华门南间,如意陈列室;月华门北间,古镜陈列室;月华门迤北,郎士宁画陈列室;坤宁宫西暖阁,为景泰蓝陈列室;坤宁门迤西,织绣品陈列室;坤宁门西间,第二雕刻品陈列室;咸福宫,乾隆珍赏物陈列室;钟粹宫前殿,宋元明书画专门陈列室;钟粹宫后殿,扇面专门陈列室;景阳宫前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一;御书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二;承乾宫,清瓷专门陈列室;景仁宫前殿,大铜器专门陈列室;斋宫前殿,玉器专门陈列室。
(2)图书馆:设于寿安宫。据《宫史》所载,原为咸安宫旧址。乾隆辛巳,祝圣母七旬大庆,重加修葺,称觞于此。外院东西庑各五间。本馆即以东庑为善本书库,西庑为阅览室。内院南殿为春禧殿,北殿为寿安宫。左右延楼,回抱相属。今东楼上下,排列经史二部及志书。西楼上下,排列子集二部及丛书。北殿为殿本书库。南殿西屋,为满文书库,南殿东屋,庋杨氏观海堂藏书。东西后院之福宜斋、萱寿堂,则为重复书库。与寿安宫毗连之英华殿,则为善本书及佛经陈列室。
(3)文献馆:设于宫中外东路,锡庆门之南三所。为乾隆时皇子所居,中曰撷芳殿,即嘉庆潜邸。本馆以西所为办事处,中东两所为存档库房。皇极殿、宁寿宫,陈列图像;养性殿,陈列礼器图;东暖阁,陈列印玺;西暖阁,陈列玉策;畅音阁,陈列戏衣切末;阅是楼,陈列剧本盔头等;乐寿堂,陈列档案;后殿,陈列抄币符牌勋章等;东暖阁,陈列图书;西暖阁,陈列慈禧后用品;颐和轩,陈列盔甲兵器;景祺阁,陈列朝服;景福宫,陈列有系统之史料;神武门楼,陈列銮舆仪仗。寿皇殿在景山后,寿皇门内,南向,陈列清帝后像及乐器,仍当日岁朝奉祀形式。皇史宬在东华门内东南隅,藏清代各朝《实録》及圣训。大高玄殿在神武门西北。十五年,移存军机处档案于内。后殿为本馆办公分处。
景福宫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东北角,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三卷棚歇山式建筑。其组群初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位于宁寿宫后偏东处,为仁宪皇太后居所。乾隆六旬大寿后,下旨改建康熙宁寿宫区为太上皇宫,景福宫遂选址于宁寿宫后部东北处重修建造,作为乾隆帝归政后的燕憩之所。2015年5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受故宫博物院委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结合传统测绘手段对景福宫进行全面测绘,完成其空间尺寸、形制作法等建筑信息的采集和记录,获取了一手测绘数据和图像资料,绘制了详细的数字化测绘图。同时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对资料、数据进行了初步整理和分析。为裨益于后续研究的深化,本文从形制尺寸、构造作法等方面,对景福宫台基地面、大木构架、屋面、装修等的调查成果依次进行说明;并结合文献记录,解读景福宫地面遗留的历史痕迹,进而推断景福宫平面格局的变迁。
本文论述了韩国朝鲜时代的宫殿建筑景福宫的规划、建设、损毁、重建等发展历程;并重点分析了景福宫中的勤政殿、思政殿和千秋殿等三大建筑物的建筑布局、室内防设等内容;并通过对比韩国景福宫与中国清朝紫禁城,指出两国宫殿建筑风格、内部防设格局上的异同之处。
韩国首尔景福宫的勤政殿和沈阳故宫的崇政殿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其精美的外表为人们所共识和感慨。该文引入符号学的三元关系理论,研究两座宫殿中装饰元素的不同表征方式,根据其特点解析当时人们的审美心态和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并从其深层文化内涵的角度把握当时中韩两国的建筑美学意识。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