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敬胜斋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敬胜斋:位于北京故宫建福宫西花园内,北依宫墙而建。外观九间,内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五间与延春阁正对,两侧接游廊与阁相连。室内阁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对帝王废寝忘食,勤于政事的赞誉。斋西四间偏于花园的西北角,为乾隆八年西墙西移后所添建。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61

戒,暄寒候殊应。审然此更北,当无红紫竞。况兹桃杏谢,节气非不正。我为思其故,冬月盆桩靓。留此斗韶妍,欲擅江乡胜。

乾隆三十三年御制静怡轩摘梅诗 盆梅开太盛,摘使树头稀。已喜香盈嗅,兼资色绽肥。花太盛则枝头含苞者色转蔫,间摘去之,新开之朶益肥润。文殊净文榻,天女满天衣。户外飘飘者,疑从手里飞。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题静怡轩 意静则身怡,文轩并得之。一时兹避暑,两岁未言诗。丁酉、戊戌两年,此间皆未题咏。纱牖风轻送,石阶旭渐移。当年结构意,孤矣不堪思。静怡轩,建福宫后之寝室也。未能遂予葺构初意,回思怅然。详见建福宫诗注。

〔臣等谨按〕静怡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静怡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吉云楼内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额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声闻。

吉云楼西为敬胜斋。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敬胜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阁下西室额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敬胜斋阁之西额曰德日新。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其庭中垣门上东向恭镌御书额曰朝日晖。其东山石上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62

恭勒御题曰飞■。

乾隆二十五年御制敬胜斋诗 君道典谟备,始终惟一钦。丹书爰取义,白室此为箴。常有图书伴,如承师保临。凛乎朽索喻,逸豫敢萌心?

  〔臣等谨按〕敬胜斋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敬胜斋垣西为碧琳馆。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碧琳馆东向楼上额曰静中趣。联曰:参得王蒙皴法;写将杜甫诗情。又联曰:与物皆春,花木四时呈丽景;抗心希古,图书万轴引清机。又左联曰:轩墀绕秀润;书史足吟哦。右联曰: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楼下联曰:素心悦澹泊;胜托惟静虚。又曰:窗意包涵画;天容酝酿春。

乾隆十七年御制碧琳馆三首 迭石为假山,植桧称温树。咫尺兰戺间,缥缈蓬壶趣。雕绘讵足尚?澹泊素所慕。可以贮琴书,遐心期古遇。户外响轻风,琅玕奏韶濩。佳景足一窗,新名恰当可。奚事建章宫,门户千万伙。漏报出花钟,篆袅沉檀火。后乐惟同民,先忧益厪我。永言茕独哀,岂啻富人哿?殷怀周海■,深居敢宴盘?寸阴信不假,万几焉有闲?轻裘念鹑结,玉食轸粝餐。圣狂别罔克,朝夕凛惕乾。肯堂励方来,保此盘石安。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64

山景仰深长思。

乾隆三十三年御制三友轩诗 乔松恒落落,新笋已亭亭。虽是梅子候,无妨通体馨。允宜诗着句,况有画传形。轩中弆曹知白十八公图、元人君子林图、宋元梅花合卷,因以命名。而窗外亦植松竹梅三种。即景思三益,堪为砥锡型。

〔臣等谨按〕三友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凝晖堂之前为延春阁,北与敬胜斋相对。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延春阁内南面额曰惠如春。联曰:瑶阶鹤绕三株树;玉宇鸾鸣九子铃。又联曰:玉砌风清,五色祥光连栋宇;铜签昼静,四时佳气集蓬壶。东室门上额曰清华,西室门上额曰朗润。东次室联曰:四序调和怀育物;万几清暇爱摊书。东面室内额曰洁素履。联曰:山水之间发清响;古今以上多同人。右室联曰:拂槛露浓晴树湿;卷帘风细落花香。西面额曰静观自得。联曰: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又联曰: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兰芽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左室额曰芝田,右室额曰兰畹。二层楼上额曰澄怀神自适。联三,一曰:吟情远寄青瑶障;悟境微参宝篆香。一曰:春蔼帘栊,氤氲观物妙;香浮几案,潇洒畅天和。一曰: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最上楼额曰俯畅群生。延春阁之西门上御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78

苒。屈指十七年,万几仍勤揽。余素志俟八十五岁即拟归政,兹距其期尚十七年,仍励精勤政,不敢预存懈忽之心也。即今望雨切,深愧诚无感。宁遁咏周雅,真遁吾何敢。常笑宋孝宗,图逸非佳范。宋孝宗在位廿八年,未满高宗大祥之期,即托固疾不能行孝,禅位于光宗。是盖图自逸而不以国事为念耳。无论人君之孝与常人异,即人君所行,胥当垂法子孙,以为万世恒守。若如孝宗之孝,则凡继世之君皆当甫即位即禅位以尽其子职,有是理乎?孝宗之事,余每非薄之,余则必待临御六十年始为倦勤之退,实异于彼所为也。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宁寿宫诗 斋居有暇夏方长,步辇看工亦趁凉。率已成之先十五,葺治宁寿宫拟为归政时所居,所司以明年为七旬万寿,率即告成,已先十五年矣。如斯茂矣据中央。前为皇极殿,后即养性殿。图临他日颐而养,敢懈今时敬不遑。一节憪然于意者,嫌他铺设为去声。端阳。宫中每遇佳节,宫殿例有陈设,兹以端午陈设节物,阅之转觉不惬。

〔臣等谨按〕宁寿宫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宁寿宫后亘以横街,其东即保泰门,西即蹈和门,正中为养性门,门内为养性殿。殿之东暖阁御书联曰:太和道共养;纯嘏性弥敦。其南牖额曰明窗。联曰:蜃窗日暖兰喷雾;鸡树风轻玉霭春。西暖阁之北为仙楼。联曰:泰符占岁美;颐志叶春和。又联曰:图书采秘藴;钟鼎玩清嘉。其西南室额曰长春书屋。联曰:花鸟引机绪;诗书蕴道荄。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堂两庑壁嵌置敬胜斋石刻。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养性殿诗 养心期有为,养性保无欲。有为法动直,无欲守静淑。放弥与退藏,一起应一伏。伊予居养心,勤政恒自勖。久而弗肯懈,可以盟幽独。设诚六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0

曰:智水仁山从体道;奇花瑞草总含芬。一曰:成阴乔木天然爽;过雨闲花自在香。一曰:智仁适会动还静;枕葄无非史与书。西北阁上联二,一曰:商鼎周彝自典重;槛花苑树相芬芳。一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后厦阁上联曰: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乐寿堂诗 寄兴由来在山水,向以万寿山背山临水,因名其堂曰乐寿,屡有诗。后得董其昌论古帖,知宋高宗内禅后有乐寿老人之称,喜其不约而同。因以名宁寿宫书堂,以待倦勤后居之。绍兴先我篆题铭。因名宝额待他日,冀叶贞符娱曼龄。忧则付人乐则寿,存吾顺事没吾宁。用张子西铭语。廿年屈指居斯俟,恩许之乎赖昊灵。

  〔臣等谨按〕乐寿堂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楣间额曰:胸中常养十分春。乐寿堂后为颐和轩。轩两庑壁亦嵌置敬胜斋帖石刻。正中额曰太和充满。联曰:景欣孚甲含胎际;春在人心物性间。又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东暖阁之南室额曰随安室。联曰:庆烟纠缦笼青琐;淑景和誾丽紫宸。西暖阁之西室联曰:随时自适天倪协;即事多欣道味涵。北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西暖阁外亭额曰如亭。后厦额曰导和养素。联曰:静延佳日春常盎;茂对祥风景总宜。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颐和轩诗 即渐菟裘构,居图豫立那?此时仍尽瘁,他日拟颐和。奢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7

  符望阁前垣门东额曰延虚,曰惬志,西额曰挹秀,曰澄怀。阁后为倦勤斋。斋内阁上联曰:信可超绘事;于焉悦性灵。阁下联曰:春秋富佳日;松竹葆长年。阁西次室联曰:动趣都涵澹;静机常觉宁。又西阁上联曰:当春莲漏永;坐久蕙烟微。阁下联曰:经书趣有永;翰墨乐无穷。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倦勤斋诗 敬胜依前式,此斋依建福宫中敬胜斋为之。倦勤卜后居。将以八旬有五归政后居之。抚时斯异矣,题额故殊诸。娱老非关政,沃心那废书。廿年期此愿,未识可能如?

  〔臣等谨按〕倦勤斋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倦勤斋西廊外门额曰暎寒碧,内为竹香馆。中宇联曰:偶披风送爽;恰傍竹延虚。又联曰: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又联曰:松云清栋牖;书契洽嫏嬛。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室额曰得闲室。联曰:甄性神明境;陶情翰墨筵。北为佛室,联曰:禽音仍唱迦陵偈;花色全标幻海禅。又北为净尘心室,联曰:洗不期其筝笛耳;悦原契此净明心。又联曰:春物熏馨含慧业;名禽宛转入闻思。室后门额曰超妙。皆御书。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得闲室诗 符望阁西接静室,纸窗棐几护松关。此时敢自忘无逸?他日于斯冀得闲。真树生之待葱郁,假山峙矣互回环。豫成犹以廿年俟,亦岂遥哉弹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71

言,以此增忸怩。侧席恒不遑,奚曾静且怡。

  御制静怡轩作歌辛巳 城市人烟庶倍常,宫廷缭绕围红墙。比较园居实觉热,祇有静怡犹爽凉。静怡爽凉宁系境,白傅诗禅趣堪省。然予忧乐以天下,自怡讵可常耽静。西室匾曰:"四美具"。其屏间则御笔"视、听、言、动、思"五箴也。室后联曰:"墨壶琴

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又联曰:"兰殿蔼晴晖,炉烟结翠;芝宫呈秀采,砌草舒芳。"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匾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闻声。"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閤上匾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閤下西室匾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

御制敬胜斋诗庚辰 君道典谟备,始终惟一钦。丹书爰取义,白室此为箴。常有图

书伴,如承师保临。凛乎朽索喻,逸豫致萌心。

  斋西匾曰:"德日新",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其庭中垣门上东向镌御笔匾曰:"朝日晖"。其东山石上镌御笔题曰:"飞"。垣西为碧琳馆。东向楼上匾曰:"静中趣",联曰:"参得王蒙皴法,写将杜甫诗情。"又联曰:"与物皆春,花木四时

呈丽景;抗心希古,图书万轴引清机。"又左联曰:"轩墀饶秀润,书史足吟哦。"右联曰:

卷之十三宫殿三

二四五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73

留雄辞。君子林称真定论,国子博士小篆题。更爱梅事合元宋,小清祕物传今斯。拣金集狐有如是,自天合也非人为。尝鼎一脔足味道,况斟雉膏道可知。箧藏书室识宝重,窗外延客霜其眉。千株一穗翩左右,是一是二谁然疑。因苏遡孔志未逮,高山景仰深长思。

  御制三友轩诗庚辰 妙迹缘收益友三,名轩聊复助佳谈。讵惟笈里古香挹,更爱窗前生意含。触目无非远尘俗,会心皆可入研覃。几余适足供清赏,广厦千间忆辄惭。

  凝晖堂之前为延春阁,北与敬胜斋相对。阁内南面匾曰:"惠如春",联曰:"瑶阶鹤绕三株树,玉宇鸾鸣九子铃。"又联曰:"玉砌风清,五色祥光连栋宇;铜签昼静,四时佳气集蓬壶。"东室门上匾曰:"清华",西室门上匾曰:"朗润"。东次室联曰:"四序调和怀育物,万几清暇爱摊书。"东面室内匾曰:"洁素履",联曰:"山水之间发清响,古今以上多同人。"右室联曰:"拂槛露浓晴树湿,卷帘风细落花香。"西面匾曰:"静观自得",联曰:"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又曰:"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兰芽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左室匾曰:"芝田",右室匾曰:"兰畹",二层楼上匾曰: "澄怀神自适"。联三,一曰:"吟情远寄青瑶障,悟境微参宝篆香。"一曰:"春霭帘栊,氤氲观物妙;香浮几案,潇洒畅天和。"一曰:"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最

卷之十三 宫殿三 二四七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338

国朝宫史 六八六

敬胜斋法帖一部

  皇上各种御书,先曾勒为敬胜斋法帖,久已示则书林。乾隆二十五年,内廷诸臣以宸翰日新富有,具词敬恳寿诸丰珉,昭示天下,永为程序。得旨俞允,仍以敬胜标名。诸臣敬谨钩模编次,凡御书御制诗文十册,御书经书及旧人诗文十册,御临诸家名迹二十册,统为四十卷。乾隆二十六年勒石。

御制得雪诗帖一卷

  皇上御制得雪诗,亲书成卷。乾隆元年勒石。乾清宫锡宴联句诗帖一部

皇上赐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诸臣宴于乾清宫,用柏梁体联句,御制序文,

亲书成帙,命侍郎臣梁诗正书诗。乾隆三年勒石。御制示大学士等诗帖一卷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7

室额曰长春书屋。

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东次室曰静憩轩,后为金昭玉粹,东室曰随安室。

长元按:抑斋有御制记,取卫武公抑诗,他如宁寿宫、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凡燕息之所,

皆题此额,仰见圣敬日跻也。又随安室额亦是处有之。

启祥宫之西南向为延庆殿,后为抚辰殿,为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又西为敬胜斋,斋垣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华室,南为凝晖堂,又南为三友轩。凝晖堂前为延春阁。其右室有楼,前迭石为山,上有积翠亭。山有奇石,西曰飞来,东曰玉玲珑。穿石洞而南,有静室曰玉壶冰。洞口题曰鹫峯。

长元按:建福宫以下,所谓西花园也。

月华门之西为遵义门。中南向者为养心殿,为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召对引见,视乾清宫。

张英元日养心殿侍宴诗:暖日和风漾凤城,履端清燕在承明。楼前晴雪消金掌,玑上春星转玉衡。三殿班联同恺乐,万方歌舞颂升平。欣瞻元日恩晖早,听奏钧天第一声。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养心殿东暖阁内有随安室,西室为三希堂。西暖阁后有轩三楹,东为无倦斋,西为长春书屋。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羲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9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书名:清宫词 页码:179

源阁。十月,于禁城内建文渊阁。四十七年正月,又诏于盛京建文溯阁。其余如扬州大观堂之文 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之文澜阁,次第建成。阁六楹,前有石渠,盖取天一生 水,地六成之之义。阁中储书凡百有三架,计六千一百四十四本。每五本装一木匣,裹以黄绫。

九五尊严壁九龙,上皇宫殿又重重。一生占尽人间福,不问桐棺吉与凶。

皇极殿为乾隆为太上皇后御此者也。规模一如乾清宫制,而略小。东有铜壶滴漏,西有大自鸣钟。皇极门外有九龙琉璃壁,华丽过于北海。民国十七年,东陵被掘,乾隆裕陵及孝钦陵寝棺椁皆开。

大福安能冀久长,深宫佛骨亦遭殃。残余贝叶如翻读,请检韩文一较量。

雨华阁凡三层:上供欢喜佛,中供康熙大成功德佛神位,下供西天番佛。中有脑骨灯、人骨笛,皆喇嘛法物。敬胜斋火延烧中正殿,残余之各种梵书夹板,均移置阁下。

井梧秋梦不堪思,翠辇仓皇出走时。兴废知干妃甚事,忍教碧水唤胭脂。

贞顺门为宁寿宫全院之后门,与乾清宫全院之后门顺贞门倒置一字。庚子,慈禧出走,即出此门。内有穿堂三楹,楹前有井一,慈禧出门时,曾推光绪宠妃珍妃于此。今井已封禁,穿堂中间尚供珍妃神位。

一庭绛雪烂如霞,憇赏曾经驻翠华。三十年来尘叠劫,不堪还说太平花。

绛雪轩在御花园内,为隆裕太后休憇之所。轩前植绛雪花一株,花似春海棠,色都丽而气芬馥,

书名:清宫词 页码:176

咫尺天颜各不同,射熊气概最豪雄。寝门他日惊晨梦,不在宸衷逆料中。

清帝历朝画像,道光以前戎装居多,而以郎世宁油画乾隆射熊图最觉神勇。

赤眉祸已及森陵,一姓何堪望再兴。凄绝天津桥畔路,子规啼血有谁应。

玉牒分两种:一红绫面黄签,印玉牒二字,左旁注曰觉罗;一花素绫面,签字同,旁注曰宗室。

开科奚似事开边,诰语煌煌玉册宣。楮叶幸存蚕未食,令人凝立缅康乾。

明册均用玉版,色不一。清封高丽、琉球、缅甸等国,均用纸本,面用黄缎,金绣双龙,颇昭郑重。

小窃知难幸免愆,效人盗国夺人先。西园一片皆焦土,不是阿房亦可怜。

敬胜斋火,传说不一。谓由宫监盗窃宝器,恐罪及而出此者多,所谓西花园者也。十二年六月二 十六夜,宫内火,历代古物之存于此中者,均付一炬,今夷为球场矣。

佉卢文字最宜今,引得丝纶有化音。玉步不来秋寂寂,何人叹息助长吟。

养性斋前有曲流馆,原名乐志斋,宣统西文师傅庄士敦住此。故楼上下皆西式器具。

长街迤逦夹重门,数阖珠帘半不存。欲问宫娥何处觅,铜熏兽炭睨人蹲。

由螽斯门北至百子门,为西二长街,明宫史所谓西二永巷也。巷房比次,皆妃嫔所居,卧室衾枕 所属,尚有陈列如旧之处。

回廊复道亘长春,幅幅红楼梦里人。徙倚雕阑凝睇想,真真幻幻两传神。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87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八八

圣制乐寿堂诗 辛丑

乐寿乐何如,年几望待诸。谓十四年也。愿奢因有此, 余夙顾于八十五岁时颐志宁寿宫,至未归政以前不敢少弛干惕,惟夙夜敬勤以颙迓天庥耳。恩锡祇颙予。乾惕身犹健,敬勤志敢疏。两廊排石搨, 乐寿堂左右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如淳化轩嵌壁之列。 惭愧岂称书。

圣制新正乐寿堂诗 癸卯

一岁依然一岁新,百年得几上声百年人。古稀天子有去声三益,勅命时几以万真。住此尚当迟周纪,临斯恰复值初春。庭轩规制肖淳化,长春园之淳化轩先已落成,原为归政后园庭憩风俗为惭未返淳。息之所。兹宁寿宫之乐寿堂乃仿其规制为之。

圣制新正乐寿堂诗 乙巳

宁寿宫与万寿山均有乐寿堂题名,后始知宋高宗亦有乐寿老人之称,然其时已失中原,不图恢复,雪父兄之耻,辄退居德寿,晏安谢责,实余所深不取也。事异名同攸有分。十岁春秋亦其速, 今岁乙巳,距归政之期尚馀十年。一身宵旰尚兹勤。图鸾彩盎兰孙长,睡鸭香鑪柏子焚。设曰轩楹肖淳化, 此堂之制,一如长春园之淳化轩。恧哉汲黯对云云。

圣制新正乐寿堂诗 丙午

开韶俶盎芸筵,归政居斯数去声待乾。由明年丁未数至六十年乙卯归政,尚须九年,适符乾爻之数。予惟自强不息,益励乾乾以冀昊贶耳。十载期惟余九载,减年喜得是增年。待以九年,减一年是增一岁也。假山松柏当春翠,列缶梅兰暎雪鲜。寿矣尚厪艰致乐,幸占泛胜两教全。雪既优霑,春方条鬯,今岁乐寿诚乐寿矣。

圣制新正乐寿堂诗 戊申

古稀有八八旬近,归政仍徯七岁留。尚此宵衣勤旰食,那能后乐胜先忧。申来未去屈指数,上声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85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八六

体赓韵, 亦西清一段佳话也。

  楼下东壁联曰:" 图书探秘藴, 钟鼎玩清嘉。" 室后匾曰:" 长春书屋", 联曰:" 花鸟引机绪, 诗书藴道荄。" 后室匾曰:" 香雪"。西佛堂联曰:" 篆凝细缕兰烟紫, 芳递疏棂菊蕊黄。" 南次室联曰:" 古树当庭直, 天花满庭馨。" 又联曰:" 闲情空外寄, 妙道箇中参。" 南尽室联曰:" 闲披芸简窗前朗, 静听松风户外敲。" 北次室联曰:" 到来月相原如是, 静处尘心 ■更生。" 又联曰:" 忍草禅枝恒自在, 芝田花雨相氤氲。" 养性殿后为乐寿堂, 联曰:" 乐在人和, 肯寄高闲规宋殿; 寿同民庆, 为申尊养托潘园。" 东暖阁次间联曰:" 波含素影澄心镜, 鱼跃清渊识道机。" 堂之前后廊壁, 嵌高宗纯皇帝御书敬胜斋法帖, 如淳化轩阁帖例详。载书籍门石刻类北阁内为寝宫,联曰:"景清神谧天常泰,水趣山情静可论。"又联曰:"乐惟四时适,寿与万方同。"寝宫东间联曰:"亭台总是长生境,鹤鹿皆成不老仙。"西暖阁联曰:"智者乐兼仁者寿,月真庆值雪真祥。"西次间联曰:"趣为水哉畅非俗,乐惟仁者寄于

山。"乐寿堂楼上匾曰:"与和气游",联曰:"座右图书娱昼景,庭前松竹蔼春风。"明间楼下,联曰: "土香阶草才苏纽,风细盆梅欲放荣。"后楼上北向联曰:"心触清机亲翰墨,日游润景足精神。"楼下北向联曰:"笼庭水树宜凉影,匝砌烟花带露姿。"堂后门内南向匾曰:"乐寿堂",联曰:"动静得其宜,取义异他德寿;性情随所适,循名同我清漪。"堂东联曰:"智仁适会动还静,枕葄无非史与书。"又联曰:"鸟吟花笑自余乐,月白风清无尽藏。"又联曰:"成阴乔木天然爽,过雨闲花自在香。"西室联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又联曰:"商鼎周彝自典重,槛葩苑树相芬芳。"东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59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六〇

听、言、动、思" 五箴也。恭见前编。联曰:"墨壶琴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又联曰:"兰殿蔼晴晖,炉烟结翠;芝宫呈秀采,砌草舒芳。"后西室,皇上御书匾曰:"萃胜",又匾曰:"集英"。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匾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声闻。"皆高宗纯皇帝御笔。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阁上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阁下东室,皇上御书联曰:"吉传颛帝训,义取召公书。"西室匾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斋西匾曰:"德日新",楼上联曰:"恭己奉三无,澄心待万几。"又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斋内有亭,匾曰"风雅存",联曰:"金掌露浮盘影动,莲台风送漏声迟。"皆高宗纯皇帝御笔。其庭中垣门内,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朝日晖"。西为碧琳馆,东向楼上匾曰:"静中趣",联曰:"参得王蒙皴法,写将杜甫诗情。"又联曰:"与物皆春,花木四时呈丽景;抗心希古,图书万轴引清机。"又左联曰:"轩墀饶秀润,书史足吟哦。"右联曰:"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楼下联曰:"素心悦澹泊,胜托惟静虚。"又联曰:"窗意包涵画,天容醖酿春。"馆南为妙莲花室,联曰:"青莲法界本清净,白毫相光常满圆。"又联曰:"转谛在语言而外,悟机得真实之中。"室南为凝晖堂,联曰:"十二灵文传宝炬,三千净土荫慈云。"南室匾曰:"三友轩",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三友轩诗。恭见前编。轩内,皇上御书联曰:"植物咸发育,内照务澄清。"凝晖堂之前为延春阁,阁内南向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惠如春",联曰:"玉砌风清,五色祥光栋宇;铜签昼静,四时佳气集蓬壶。"皇上御书联曰:"瑶阶鹤绕三株树,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54

人,两旬之内克复黎城。黎维祁亦即拜受册印,袭封国王,失而复得,危而复安,中朝字小之义亦云至矣。一催其进一止进。上年福康安于攻克大里杙之后,未即直入内山擒拏逆首,虑其与贼以暇,致令逃窜,或遗孽未净,则台郡终不能安枕。是以催令遄进,以冀速获二逆。昨岁新正重华宫亦有"生擒贼首题方称,谩颂功成我不为"之句。至安南一事,孙士毅克复黎城后,随即筹造船只,办运军粮,为直擣巢穴之计。予始亦以为果然如此,为该国永除后患,亦属尽善之事。据孙永清奏,黎城至广南地方,有二十余程,用兵万人,即须运粮夫十余万,劳费内地。而为小邦计,万全于事体既属非宜,且小邦与废亦有天命,黎维祁庸懦无能,安知非天厌其德而有此内讧之事乎?天命所在,孰能违之?因即降旨令其班师。此固与台湾之为内地情形迥不相同,然其应机则一也。视若不同同应时。应时即应机也。

圣制新正重华宫诗 庚戌

初咏关睢吉所迁, 雍正五年,娶孝贤皇后,始自毓庆宫东所迁居于此西二所。避名毓庆圣恩渊。宫中添得重华号, 向日所居, 即位初即升 以 宫 名 , 礼 所 当也。因循西四五所今为建福宫、敬胜斋等处,以为几间憩游之地,此予所谓自知过然亦无可复加,子孙奉此足矣。其东之五所,以为少年皇子、皇孙及内监居之,亦无隙地矣。后世守此训无事更张,实予之所喜,不然则是增吾过。且宫墙四围能廓展乎?老人多虑直书,观此语者慎之。

世上阅来六十年。自雍正五年至今已六十四年,言六十者,举成数也。当识人情莫忘旧,恰逢岁首又增鲜。六旬子奉八旬母,灯景迥思意黯然。

圣制新正重华宫诗 辛亥

重华昔日此重华,四海为家兹旧家。开以九旬待天贶,数上声从一始觉年赊。五十余年以来,惟日孜

孜,勤政爱民,无敢豫怠,以冀上答鸿庥,年复一年,岁月易得,昨已寿跻八旬。盖旬为成数,无可复加。今自一数起至九句,岁月转觉舒迟耳。春屏芳已催梅蕊,雪象辉知润麦芽。便是丙辰归政后,拟仍联句看吟茶。昔萧何治长安宫殿,汉高祖嗔其壮丽。萧何谓示后世无以加,意实深远。是地为西二所,予年十七赐居于此,即位后因升为宫。其四五所亦为建福宫、敬胜斋等处,当亦无可复加。至东五所虽皇子等亦曾居之, 若嗣子皇帝亦升为宫, 想再不能踰此。我子孙万年奉此足矣。予归政后,于新正仍当来此看嗣子皇帝及群臣联句,岂非殊胜乐事。

圣制新正重华宫诗 壬子

重华旧定名,盖出阁臣议。是处乃雍正年间所赐西二所之居也。即位后应升为宫,彼时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拟是名以进,语虽涉颂,而予即以规视之。即颂以为规,久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六 四五五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76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四

训谕四

  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三日,奉谕旨:朕为皇子时,于雍正五年大婚,自毓庆宫迁居西二所。践阼之后,升为重华宫。其后渐次将四五所构为建福宫、敬胜斋等处,以为几余游憩之地,建置规模,已极美备,无可复加。朕临御五十五年以来,仰荷昊苍眷祜,寿增八帙,五代同堂,是重华宫等处实为兴祥之所,即归政以后,亦尚思年节重临,奉时行庆,世世子孙,惟当永远奉守。所有宫内陈设规制,亦应仍循其旧,毋事更张。若皇子、皇孙果能善体朕怀,谨守此训,几暇优游,年节行庆,传之奕祀,实为朕所深愿。至东五所内为年少皇子、皇孙公共所居,随侍内监等住屋亦在此内,率无隙地矣。若照重华宫之例,另行兴建,不特宫墙四围别无空隙之地可以廓展,且亦非朕垂示后昆之意,自不如一循此时旧制之为善也。着将此旨交尚书房敬谨存记,俾我万世子孙永遵无斁。

  十月二十二日,奉谕旨:朕披阅臣工等所进万寿歌颂,内有尚书房行走、侍讲吴寿昌恭纪九言诗一册,上下句用韵分叶,体制新颕,诗句藻丽,其辞章虽属可观,不免有骋博见才之意。因思尚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四 三一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22

都沿北上门墙外,傍河而行。其北上东门、北上西门,尚未拆也。二十年后,故宫博物院为便利交通,并筑宽马路计,拆北上东西二门。筑驰道于景山门、北上门之间。于是顿改旧观:向之北上门属于景山,名符其实;今则隶之故宫,为神武门外第一重门,非『北上』而为『南下』矣。

旧制

景山

景山门

背上西门 北上门 北上东门

马路

紫禁城河

神武门

景山

景山门

马路

北上门

紫禁城河

神武门

新制

(五)中正殿及西花园之失慎 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六月二十六夜,西花园敬胜斋(斋额曰德日新)失慎,延烧静怡轩、慧曜楼、吉云楼、碧琳馆、妙莲花室、延春阁、积翠亭、玉壶冰、中正殿、香云亭十处。起火原因,言人人殊,当以点查内宫古物,宫监惧罪纵火一说,较为可信。(注一)清室善后委员会,因点查养心殿,得当时内务府报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5

十景之一。

平安月镜居 平安月镜居,船名,以竹为之,见高宗纯皇帝赋得诗。

镜影涵虚 镜影涵虚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泉至前池,汇为平除,澄泓见底,荇藻罗罗,轻鯈若空中行,洑流沸出,若大珠小珠错落盘中。

式古懔丹书 敬胜斋西室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懔丹书。

花香鸟语物昭苏 钦安殿西稍北为延晖阁,高宗纯皇帝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昆明湖 高宗纯皇帝昆明湖记:湖既成,因赐名万寿昆明湖,景仰放勋之迹,兼寓习武之义。得泉瓮山而易之曰万寿云者,则以今年恭逢皇太后六旬大庆,建延寿寺于山之阳,故尔。

前 湖 圆明园外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高宗纯皇帝有前湖诗。

马和之豳风图 高宗纯皇帝宋高宗书马和之豳风图跋:石渠宝笈旧藏豳风图卷,上有六篇,而破斧篇别为一卷,亦续入内府。

清晖阁圆明园全图 此图悬于清晖阁北壁。乾隆二年,命画院郎世宁、唐岱、孙祜、沈源、张万邦、丁观鹏恭绘,御题大观二字,并题联曰:稽古重图书,义存无逸三宗训;勤民咨稼穑,事著豳风七月篇。

怀永图 宁德殿后室,高宗纯皇帝额曰怀永图。联曰:云霞纷绮丽;文物共葳蕤。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6

山容水态自成图 西苑日知阁建石梁上,其下为水闸,太液池水从此出,达于织女桥。阁内高宗纯皇帝御书额曰漱玉飞珠。联曰:秋月春风常得句;山容水态自成图。阁后左门东南为春及轩,右为交芦馆,又左为芸斋。

芝径云堤 芝径云堤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桃花春一溪 圆明园天然图画之北竹簻楼额,世宗宪皇帝御书。

静知春事佳 静知春事佳在圆明园天然图画楼之东南。

纯一斋 纯一斋在丰泽园,圣祖仁皇帝题额。丰泽园西有亭曰荷风蕙露。与亭相对有门,入门为崇雅殿,殿后为静憩轩,西为怀远斋,后有台,其南隔水相对为纯一斋。

敬胜斋 吉云楼西为敬胜斋,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

延赏斋 延赏斋在昆明湖玉带桥之西,前为玉河,斋左右廊嵌耕织图石刻,河北立石勒耕织图三字。延赏斋西有蚕神庙,每年九月间织染局专司祈祀,又清明日于水村局设祀。高宗纯皇帝诗:玉带桥西耕织图,织云耕雨学东吴。水天气象略如彼,衣食根源每廑吾。

抑 斋 高宗纯皇帝诗注:长春仙馆,予为皇子时所居也,颜书室曰抑斋,与重华宫西厢同。即位后,凡园亭行馆有可静憩观书者,率以抑斋为额。御制诗:只有抑然志,庶几如武公。含碧堂东楹,有阁为抑斋。

古香斋 长春仙馆之西为含碧堂,左为古香斋,高宗纯皇帝题壁句云:时来听泉响,独坐爱岩悬。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9

绘图著说,传之万世。又御制诗云:奉若钦惟显,研几懔曰明。瑶枢调律纪,珠贯验天行。翠辇临黄道,星台据月城。浑仪观建象,神器惕持盈。命羲仲和叔,在璇玑玉衡。授时熙庶绩,敢恃泰阶平!

晾鹰台 晾鹰台在南海子,本元仁虞院,凡恭值大阅之典于此举行。

蓬岛瑶台 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旧名蓬莱洲。由蓬岛瑶台东南度桥为东岛,有亭,为瀛海仙山。西北度桥为北岛。高宗纯皇帝诗引:福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台五所,玉楼十二也。有句云: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

黄金台 高宗纯皇帝诗注:都城、定兴、安肃、易州皆载有金台,而李善引上谷图经云:台在易水东南,则易州似为可据。

碧山窗外画屏开 延春阁楼上联曰: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

天地一家春 圆明园九州清晏殿东为天地一家春。

胸中常养十分春 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额曰胸中常养十分春。

与物皆春 养心殿后穿堂屏门向北额曰兰戺涵春。二层殿上北向额曰与物皆春。联曰: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

德日新 敬胜斋阁之西额曰德日新。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8

浥露,宿麦晚蒸晴。极浦渔舟杳,斜阳牧笛横。所希均雨泽,南亩问春耕。

玉乳泉 玉乳泉在霞标磴之北,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行宫之西,循仄径而上,有泉从山腹中出,清泚可鉴。因其高下,凿三沼蓄之,盈科而进,各满其量,不溢不竭。长安可游记谓山有乳峰,时嘘云雾,类匡庐香炉峰。不知玉液流甘,峰自以泉得名耳。

听雨发言泉 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阁上额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

门对浙江潮 高宗纯皇帝开化寺诗:颇讶考功误灵隐,试看门对浙江潮。注:之问灵隐寺诗也。然南屏万松诸岭隔之,韬光居山椒尚可远见,灵隐在谷,安得对潮?意谓移于此。

绣漪桥 清漪园文昌阁南为绣漪桥。高宗纯皇帝诗曰:进舫长河过广源闸名。,石桥饮练锁溪园。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

或见奇书辄手抄 宁寿宫后殿东阁下联曰:每闻善事心先喜;或见奇书辄手抄。

天风海涛 长春园楼上额曰天风海涛。

唳霜皋 香山寺北稍西六方亭为唳霜皋,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中晨禽时鸟,随候弄声,与梵呗鱼鼓相应。饲海鹤一群,月夜澄霁,霜天晓晴,戛然送响,嘹亮云外。

知乐濠 香山寺前石桥下方池为知乐濠,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似与天游得静陶 西苑春耦斋后楹额曰云木含秀。隔池相对有延楼曰听鸿楼。楼上下五十有四楹。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64

之,额曰学诗堂。诗曰:东壁图书贮景阳后宫左右列十二,景阳在左末。,新颜后殿学诗堂。缘收赵宋君臣迹,企想姬周礼乐场。真弃宁夸多乃富,赝祛无碍论从详。相于有咏仍联席,可识不为犹面墙。

映水兰香 地在圆明园淡泊宁静少西,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前有水田数棱,纵横绿阴之外,适凉风乍来,稻香徐引。有句云:鼻观真香不数兰。

上下天光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楼临湖,在慈云普护之西。联曰:云水澄鲜,一㡠波光开罨画;烟岚杳霭,四围山色浸分奁。高宗纯皇帝诗引: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縠纹倒影,滉瀁楣槛,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

裂帛湖光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东麓为裂帛湖,昔人谓泉从石根出溢为渠者是也。

随时爱景光 敬胜斋垣西为碧琳馆。东门楼上有联曰: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

竹炉山房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龙王庙之南,循石径而入。

远秀山房 地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房筑假山上,而远纳西山秀,所谓全宾全主。

接秀山房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福海东隅。高宗纯皇帝诗引:平岗萦回,碧沚停蓄,虚馆闲闲,境独夷旷。隔岸数峰逞秀,朝岚霏青,返照添紫,气象万千,真目不给赏,情不周玩也。有句曰:户接西山秀,窗临北渚澄。琴书吾所好,松竹古之朋。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6

日下尊闻录卷三

上声

云垂波动 乐善园内之约花栏,有轩为云垂波动。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在圆明园内,为高宗纯皇帝御制万方安和九咏之一。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

轻鯈出水 高宗纯皇帝赋得结句云:忘言亦庄语,底更较知不?

洁素履 凝晖堂之前为延春阁,与敬胜斋相对。其东室额曰洁素履。联曰:山水之间发清响;古今以上多同人。

浮瓜沉李 浮瓜沉李,得消字。高宗纯皇帝诗云:一例冰盘朗,坐教暑气消。

南海子 高宗纯皇帝海子行注:元明诸家纪载并称海子周围一百六十里,今缭垣故址划然,实按之不过百二十里。日下旧闻称水泉七十二处,近经细勘,则团河之泉可指数者九十有四,一亩泉亦有二十三泉,较旧数殆赢其半。旧称三海,今实有五海。但第四、第五,夏秋方有水,冬春则涸耳。

恺悌君子 高宗纯皇帝乾清宫屏风铭曰:和乐且湛,君子之恺。平易近民,君子之悌。君子终日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