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景山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景山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公园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23公顷,原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景山高耸峻拔,树木蓊郁,风光壮丽,为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之处。 在六百多年前的元代,该处是个小山丘,名"青山"。据传明代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明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后果园"之称。封建帝王常来此赏花,习箭、饮宴,登山观景,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43

   

   

   

第四卷 宛署杂记 天

 山 川

西山,在县西三十里。旧记,太行山首始河内,北至幽州,第八陉在燕,强形钜势,争奇拥翠,云从星拱,于皇都之右。每大雪初霁,千峰万壑,积素凝华,若图画然,为京师八景之一,名曰西山霁雪。香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金李晏有碑,其略云:西山苍苍,上干云霄。重冈叠翠,来朝皇阙。中有古场曰香山,上有二大石,状如香炉、虾蟆,有泉水自山腹下注溪谷,一号小清凉。玉泉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顶有金行宫芙蓉殿故址。相传金章宗尝避暑于此。山畔有二石洞:一在西南,其下水深莫测;一在山之阳,南又有石崖,上刻玉泉二字。金山,在县西三十里。其南曰瓮山。卢师山,在县西三十里。京西乡旧传,隋末有沙门曰卢师,居此山,能驯伏大青、小青二龙,故名。平坡山,在县西三十里,一名翠微山。山脉发迹香山,折而东,忽开两腋,中有平地,故名平坡。登之则极目平原,百里草树在目。每春秋之交,晴雨初歇,烟云变幻,金碧万状。前朝即其地为寺,名平坡寺。成化间,圣驾上陵,曾一幸之,见金刚佛像面黑,笑指曰:"此像好似火里金刚。"一夕,树间火起,而金刚焚。觉山,在县西三十里悬崖之上与卢师平坡鼎峙。西有三泉,曰清冷,曰清旨,曰荐至。罗?岭,在县西三十里。自石厂一带横亘至西峰寺岭下,有溪流注浑河。狮子山,在县西三十里。左旁有石龙池,泉水大旱不竭。瓮山,在县西北三十里达官村。石景山,在县西北三十里玉河乡。乱石嵯峨,高出众峰。苇山,在县西北三十里。石山,在县西北三十余里玉河乡,呼石经山,以山多石,故云。山最高耸,东望神京,南望芦沟,西北望浑河。棋盘山,在县西三十余里。上有棋盘石,俗传金章宗尝奕于此。五华山,在县西北三十余里。五峰秀峙,宛若列屏,因号五峰。村民每占其峰间黑云,以为雨候。殷山,在县西北三十余里,下临浑河,山腰有一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56

村,又八里曰磨石口,又二里曰高井村,又五里曰麻峪村,又五里曰五里坨,又五里曰三家店。西有浑河,三家店过浑河板桥正西约二里许曰琉璃局,又五里曰务里村,又五里曰柔儿岭,又五里曰蝎虎涧,又五里曰牛脚岭,又三里曰桥儿涧,又五里曰落坡村,又五里曰马哥庄,又五里曰桃园村,又五里曰石骨崖,又八里曰王平村。其旁横者曰石鼓台、曰清水涧、曰桃园村、曰大台村、曰彭家滩、曰安家庄、曰河南台、曰雁翅社、曰太子墓、曰虾蟆岭、曰魏家套、曰河东台、曰青白口村、曰牛拱村、曰黄崖村、曰碣石村、曰沿河口、曰杏叶口、曰朱窝村、曰马家套、曰长峪村、曰房良村、曰栗树台、曰芹峪村、曰苇子水、曰田家庄、曰湖头村、曰白家台、曰碧氲台、曰佛字岭、曰水泉村、曰庄窝台、曰菩萨墓、曰狼子峪、曰东赵家台、曰西赵家台、曰漆园村、曰刮草地、曰吕家坡、曰安家滩、曰彭家台、曰王家岭。以上各村,俱棋布王平村之四方,无正路云。又十里曰王平口,为过山总路。一道自八里庄八里曰南田村、曰羊望店、曰拱扒村、曰宛家村、曰核桃园、曰朱哥庄、曰枣林村、曰沈家村、曰魏家村、曰打靛厂、曰要哥庄、曰田哥庄、曰张义村、曰吴家村、曰瓦窑头、曰东安庄、曰鲁国、曰南下庄、曰八角庄、曰古城村,又五里曰宫村,又三里曰杨家庄、曰北西安,又四里曰石景山。近浑河有板桥,其旁曰庞村、曰杨木厂(沿浑河堆马口柴处)。石景山之左径八里曰曹哥庄,又二里曰冯村,又三里曰上安村,又五里曰新城,又三里曰卧龙岗,又三里曰小园村,又三里曰石门营,又二里曰何哥庄,又二里曰石厂。过罗角岭十里曰张哥庄,五里曰鲁家滩(本村南房山界)。迤西北三里曰新房村,又五里曰平院村,又四里曰草店村,又三里曰羊保园,又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57

五里曰赵家台,又五里曰十字道,又五里亦至王平口。石景山之右径十里曰大峪村、曰后台村,又五里曰城子村,又五里曰龙门村、曰中峪村,又四里曰东新房、曰西新房,又三里曰门头村、曰要家坡,又二里孙家桥,又三里曰梁家桥、曰天桥,又二里曰大横岭、曰孟家胡同,又五里曰官厅村,又十里曰峰口鞍。过岭西曰黄石港,又七里曰抢风坡,又十里曰十字道、曰青山岭,又十里亦至王平口,与前诸道相会于此。又五里曰窄石台,又五里曰板桥村、曰禅房、曰庄窝台,又五里曰千人台,又十里曰大汉岭,又八里曰泥窝村,又十五里曰军下村、曰桑峪村、曰冷水村,又十里曰东胡家林,又三里曰西胡家林、曰火钻村(有清河,即放马口柴处)。又五里曰东斋堂村、曰西斋堂村,又八里曰马兰村。过马兰岭又二十里曰鸡儿台、曰青土涧,又二十五里曰柳林水,又十五里至矿山,与房山界相连。矿山稍西二十里至史家营,曰莲花庵、曰秋林铺、曰白虎头、曰刘站村、曰北山村,又十三里曰刁窝铺,又七里曰下清水、曰上清水、曰杜家庄、曰张家庄、曰齐家庄、曰塔河村、曰王安村、曰减长村、曰艾峪村、曰龙窝村,又五里曰梁家庄,又三里曰李家庄,又五里曰燕家台、曰柏榆村,又五里曰天津关,又三里至口外保安州界。自西直门五里曰白石桥,又三里曰豆腐闸,又三里曰麦庄桥,又四里曰南务村,又五里曰小屯村、曰馒头村,又三里曰罗角庵,为山所隔,其山后各村,皆自西北路绕行,始可相通。

县之西北,出西直门一里曰高郎桥,又五里曰篱笆房、曰苇孤村,又二十里曰鞑子营,又十里曰北海店,其旁曰小南村、曰八沟村、曰牛栏庄、曰中务村、曰北务村、曰普安店、曰卧佛寺、曰碧云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2

  唐名大觉寺。山势蜿蝼,百折而升,半山忽有平坡,百里烟云,举目几席,因呼平坡寺。成化间敕修,有御制碑二,见御制下。新圆通寺,在堪滩村,正德二年宛人李光德等建。圆觉寺,在达官村。灵福寺,在田各庄,至元间,僧海云建。后经兵火,遗址尚存。洪武末,择为功臣刚铁太监葬所。详见赐墓并祭祠下。昭化禅寺,在北务东村,本正法寺故址。正德五年太监阮普耳等重建,敕赐今名。十年三月、十三年八月,驾两幸之。礼部尚书胡濙记。华严寺,在北务村,正统十年太监吴弼建,祭酒胡濙记。寺后有洞,深邃莫测(见山水古迹下),寺以洞得名。保明寺,在香山乡黄村,女僧吕氏建。弘治十六年,敕赐有地。见赐地下。寿安寺,在煤厂村,唐建,名兜率,三易其名。宣德、正统年,高僧广霖募诸中贵重修,敕赐今名。内有石卧佛一、铜卧佛一,俱长丈有八尺,因相传为卧佛寺。成化间,敕于门前修延寿塔一,赐田若干,见庄第下。正德、嘉靖俱临幸。万历年两幸其地,赐藏经,出内帑重修。两宫赐有卧佛锦被二,长覆佛首足。洪光寺,在西山,太监郑友建。功德寺,在西湖上,元朝敕建,曰大护国圣寺。至本朝宣德年重修,敕赐今名,乃圣驾谒陵驻跸之所。地临西湖,一望无际,每夏秋之间,湖水泛溢,鸥雁往来,落霞返照,寺景如画。翠岩寺,在西山,正德三年太监秦文建,请于朝,赐今名。圆静寺,在瓮山,弘治七年助圣夫人罗氏建。以上离城二十里。

  普陀寺,在瓦窑村,宣德年高丽僧野衲峪叟初筑轩于此,正统年太监唐慎等重建,天顺年敕赐今名。沙门道深记。观音禅寺,在瓦窑村,正统十六年太监黄建创,太子宾客胡濙记。金山禅寺,在瓦窑村,正德八年建。十年驾幸此山,钦赐香金彩段,大造佛殿,赐今名。十三年建。以上离城二十五里。玉华寺,在香山乡,正统甲子太监韦敬、黎福喜建。隆教寺,在铜钜村,成化庚子太监邓铿建,请于朝,敕赐今名。学士万安记。以上离城三十里。小碧云寺,在万安山,离城三十五里,成化年建。兴善寺,在芦沟桥西,天顺间敕建,嘉靖四十三年奉敕重修。工部尚书雷礼记。接待寺,在芦沟桥,嘉靖年建。普济寺,在北辛安村,嘉靖二年建。证果寺,在上下庄,成化年造。延寿寺,在鲁谷村,永乐年造,嘉靖年重修。山门外有前朝韩延寿虚冢。永年寺,在鲁谷村,万历年间永年伯造。净土禅寺,在石景山,古刹,无考。有元和四年碑文,年久难辨。鳌山寺,在八角庄。法明寺,在石景山,古刹。香山永安禅寺,在香山,一曰香山寺,以山有巨石如香鼎,故名。正统六年太监范弘建,奏请敕赐今名。太常寺卿程南云记。有钦赐藏经一。正德、嘉靖驾俱临幸。嘉靖玉音云:香山尽有青翠。万历御书"来青轩"三大字。弥陀寺,在张各庄,元至治年创,万历二年王太监重修。靖安寺,在碧云山,太监吴弼创,锦衣卫指挥钱璋奏请,敕赐今名。大学士梁储记。崇恩寺,在新店村,正德年造,万历十七年重修。佑善寺,在西新店村,古刹。景泰壬申太监尚立,成化丁卯太监罗重建,敕赐今名。户部郎中居达记。寿隆寺,在七里屯。灵福寺,在七里屯,弘治年间重修。灵会寺,在芦沟桥西,弘治年建。奉福

书名:春明梦余录(中) 页码:460

春明梦余录 九六六

院,又将大兴、宛平并三儒学移来旧吏、户、礼三部地方开设,以配三法司。务使青龙动而且兴,白虎静而且安。其玄武门迤北顺天府地方取正,改作库藏,以收天下黄册、图籍,以压玄武之地。或得余暇,再于城之东南巽地之角起盖功臣庙,可助外局之龙,庶得四势动静相宜,八方气候相应,则国康民安,天下太平矣。

沟 洫

大禹治水,而尽力沟洫,此司空之所亟宜讲也。当日治水,不过曰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而已。而天下之言智者,莫踰焉。何哉?洪范五行,水曰润下。知水之性润下,则知禹之治水矣。是故先决九川,以导于海,使水之大者有所归;次濬畎浍,以距于川,使水之小者有所泄。此所以九州同,四隩宅,而万世永利也。商之衰也,五行之官,世失其业。周人始命遂人,十夫为沟,百夫为洫,千夫为浍,万夫为川,而沟洫之制始立。稻人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

浍泻水,而沟洫之制益详。至于匠人氏,又辨其深广之度,而通其蓄泄之宜,其法可谓尽善矣。然周人岂夷陵谷而为之哉?亦不过因其自然之利,而修伯禹之故而已。周之衰也,遂人、稻人、匠人之官,又世失其业,列国之君皆自利以病邻国。

暴秦之兴,又废沟洫,开阡陌,而水利废矣。是故孙叔敖起芍陂,则楚受其惠;文翁穿[湔] 口,

则蜀以富饶;史起凿漳水于魏,则邺傍有稻梁[粱]之咏;郑国导泾水于秦,则谷口有禾黍之謡;

景山复萧何之故堰,则兴元之荒瘠复为膏腴;赵尚宽修召信臣之故渠,则南阳之泻卤变为沃

书名:春明梦余录(下) 页码:323

环城往来,志不就而罢。

漷县河 出太原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从雷山阳发为浑泉,而为桑乾河。雁门、应州、云中诸水皆会,经太行山入宛平县界,东南至看丹口,分为二:一东流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是为浑河;一南流至霸水合易水,又南至丁字沽入运河,仍从本河。是河过怀来,束两山间,至京城西四十里,石经山东,地平而土疏,冲击震荡,迁徙不常,往代常脩筑,国朝特重云。

水经注云漯:水至雍奴入笥沟,谓之合口,是矣。隋图经云:漯水,即桑乾河也。寰宇记云:

桑乾水西北自昌平县来,南流经郡城西,又东流经郡城南,又东南与高梁河合。按桑乾河,即今之漷县河也,俗呼曰浑河,亦曰小黄河,又名漯河。以源出朔州马邑县之桑乾山,故曰桑乾河。郡国志云:范阳有张冢,临桑乾河侧,名为张华村。

四明王荁(晋陵蒋一葵)云:浑河即桑乾河,从保安旧城过沿河口,通石港口,直抵漷县河。宋苏辙渡桑乾诗: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盖桑乾下流为浑河,浑河下流为漷县。以其浊,故呼浑河;以其黑,故呼漷县,本一水也。浑河奔腾澎湃,势如殷雷,亦曰小黄河。跨河板桥甚欹,行者率猿臂渡,毛骨尽竦。万历戊子秋九月十六日,圣驾还自寿宫,驻跸功德寺。明日,幸石景山,观浑河。上先登中板桥,诸臣翼而趋。中流,顾问辅臣:水从何来?申时行对曰:从大漠,经居庸,下天津,则朝宗于海矣。上

卷之六十九 一三三五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6

  

又工词,和顾贞观、陈维崧合称词家三绝 。在清初,他是个很有名的文人,和《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很要好,是江宁织造署楝亭的座上客,互相唱和。竹垞的《曝书亭集》就是曹寅捐钱刊刻的,而曹寅的《楝亭诗钞》则是竹垞写的序言。

《日下旧闻》刊刻以后,清廷在北京开始大兴土木--尤其大规模地兴建园林。康熙四十八年开始建圆明园。雍正年间修圆明园和雍和宫。乾隆十年修静宜园,十三年修碧云寺,十六年修清漪园,建大报恩延寿寺于瓮山,又拓瓮山泊,定名万寿山、昆明湖(今天的颐和园),十八年重修静明园(今天玉泉山),在城内又大修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修景山五亭......兴建工程在乾隆时达到了高峰,皇家内务府年年兴建工程。乾隆三十多年上距《日下旧闻》的成书将近百年,北京城池、宫殿,尤其是皇家园苑已有很大变化。朱彝尊所选录的,已远远不够了。而且朱彝尊以"布衣"著述,除辽、金、元、明的旧迹外,很少著录宫殿御苑的建置设施,这些在弘历看来是很不够的。弘历在题词书缘起的诗中就说:"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近百年中改置添建的,着实不少,尤其弘历对宫殿坛宇、名胜古迹......题过不少诗,作过一些考证,需要著录下来,于是命臣下收录康熙、雍正写的诗文,加上弘历的一些诗文,成为《日下旧闻考》。

  《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比起《日下旧闻》四十二卷,增加了三倍。内容、篇幅大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7

大增加了。《日下旧闻考》虽仍沿用《日下旧闻》的编次目录。但是其中二十卷的国朝宫室(第九卷到二十八卷)、两卷的京城总记(第三十七卷和三十八卷)、四卷的皇城(第三十九卷到四十二卷)、十四卷的国朝苑囿(第七十四卷到八十七卷)都是新增加的。官署十二卷,原在城市门内,独立了出来。郊垧原六卷增为二十卷。京畿也从十卷增加到三十七卷。书内有〔原〕、〔补〕、〔增〕字样。〔原〕是朱彝尊原有的,〔补〕指朱彝尊儿子朱崑田补的,〔增〕指乾隆时增加的。

整个讲来,这本书内容是丰富的。首先它收集保存了许多史料,由于辑录古碑残碣,许多文献可资考证。如周秦的石鼓文,唐代悯忠寺的苏灵芝行书宝塔颂碑,辽御史大夫李内贞的墓志,宣和七年燕山府清胜寺慈慧大师碑,金大定中礼部令史题名记略碑等等,都是少见的珍贵资料。另外,不少古籍残失,也赖此书保留了史实。

  其次,可以看到乾隆初、中期北京建筑的情况和康熙中叶以来北京城市的变化,其中主要有城内宫殿、三海、景山、城外圆明园、清漪园、静宜园等等。它记述了这些园苑的建筑名称,建造年代,悬什么扁额,挂什么对联,什么人居住,诗文中题咏这些建筑表现了什么思想,对我们了解这些园苑是有用的。这些皇家园林现在大都开放为人民公园,成为旅游的好场所。这样,《日下旧闻考》就为旅游者、文物工作者提供了很多有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165

〔臣等谨按〕皇城内河流四面环绕,其由地安门西步梁桥流入者,经景山西门引入,环紫禁城,是为护城河。护城河西面之水,自紫禁城西南隅流经天安门外金水桥,东南注御河,是为外金水河。又西阙门下有地沟,引城河水经午门前至东阙门外,循太庙右垣南流,折而东注太庙戟门外筒子河,东南合御河,此系乾隆二十五年奉谕新开水道。至其由地安门东步梁桥流入者,经东安门内望恩桥流注御河,又别为一道也。

外金水桥前立华表二,门之内立华表二,东西两庑各二十六间,东庑正中为太庙街门,西庑正中为社稷街门。大清会典

〔臣等谨按〕天安门内西向者为太庙街门,东向者为社稷街门,端门内西向者为庙右门,亦称神厨门,东向者为社左门,阙左门外西向者为太庙西北门,东向者为社稷东北门。

太庙在阙左南向。围垣一重,琉璃砖门三间,左右门各一。戟门五间,崇基石阑,中三间前后均三出陛,中九级,左右七级,门内外列戟百有二十,左右门各三间,前后均一出陛,各五级。前殿十有一间,重檐,阶三成,绕以石阑,五出陛,一成均四级,二成均五级,三成中十有一级,左右九级。东西庑各十有五间,阶均八级,燎炉二。中殿九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31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绛雪轩诗 绛雪百年轩,五株峙禁园。轩倚御花园东壁,绛雪亦旧额。元霜宝为伴,玉宇额犹存。岂必芳华对?常看逸韵骞。培根真是瑞,凡雪后必收培各树根,率成例事。色泽那堪论?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绛雪轩即景诗 御花园赏万几闲,坤宁门后为御花园,轩在东厢,庭前古海棠数本,以此得名。滕六飞祥意不悭。真瑞喜犹逢腊后,虚名何必取嵰山?鼎瓯烹瀹韵诚惬,筐筥扫收事已闲。每雪后仆役扫收培树,例有赏,故无不喜为。松柏可培海棠否,性殊贞脆识其间。

〔臣等谨按〕绛雪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绛雪轩南即琼苑东门。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琼苑东门详见前。

钦安殿西稍北为延晖阁。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延晖阁上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凝清室。东间联曰: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阁下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又联曰:锦座凝香,花敷春苑丽;晴窗挹翠,霞带晓屏舒。皆御书。

乾隆二十六年御制延晖阁春望诗 禁林崇阁枕红墙,暇日登临喜载阳。北户景山秀堪揖,南墀古柏俨成行。宫庭基业期恒固,帝里枢机协大当。累洽百年诚富庶,持盈惟是敬为防。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95

穆,庄严宝轴相好合梵经。或云即是北斗之七星,贝帙一一名可征。菩提七树森列庭,是诚不可思议标祥祯。枝枝叶叶数无万,如斯无万数,绳绳继继永世绵皇清。

又御制英华殿菩提子数珠诗 七树恒沙结子多,菩提树七株森列殿墀,事见前歌。数珠拈百八云何?欲因悠久卜皇祚,讵是寻常佞佛陀?颗颗圆融开意蕊,累累联缀振禅柯。莲池净业吾无暇,莲池盖守中峰清规念佛者。静置如闻鸣法螺。

〔臣等谨按〕英华殿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英华殿之西北有城隍庙。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英华殿西北之城隍庙,雍正四年勅建,其祀典则内务府掌仪司司之。

城隍庙东为祀马神之所,又东为神武门。国朝宫史

神武门之北过桥为景山,山前为北上门,东门曰山左里门,西门曰山右里门,门内为景山门。入门为绮望楼,楼后即景山,有峰五。同上

〔臣等谨按〕北上门左右向北长庑各五十楹,其西为教习内务府子弟读书处。景山五峰上各有亭,中峯亭曰万春,左曰观妙,又左曰周赏,右曰辑芳,又右曰富览,俱乾隆十六年建。

景山后为寿皇殿。国朝宫史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96

〔臣等谨按〕寿皇殿旧在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上命移建。南临景山中峰,殿门外正中南向宝坊一,前额曰显承无斁,后曰昭假惟馨。左右宝坊各一,左之前额曰绍闻祗遹,后曰继序其皇,右之前额曰世德作求,后曰旧典时式。北为砖城门三,门前石狮二,门内戟门五楹。大殿九室,规制仿太庙,左右山殿各三楹,东西配殿各五楹,碑亭、井亭各二,神厨、神库各五。殿内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容,皇上岁时瞻礼于此。并自体仁阁恭迎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暨列后圣容敬谨尊藏殿内,岁朝则展奉合祀,肃将祼献,以昭诚悫云。

皇上御制重建寿皇殿碑文 予小子既敬循寿皇殿之例,建安佑宫于圆明园,以奉皇祖、皇考神御。重垣广墀,戟门九室,规模略备。而岁时朔望来礼寿皇,聿瞻殿宇,岁久丹艧弗焕,且为室仅三,较安佑翻逊巨丽,予心歉焉。盖寿皇在景山东北,本明季游幸之地,皇祖常视射较士于此。我皇考因以奉神御,初未择山向之正偏,合閟宫之法度也。乃命奉宸发内帑,鸠工庀材,中峰正午,砖城戟门,明堂九室,一仿太庙而约之。盖安佑视寿皇之义,寿皇视安佑之制。于是宫中苑中皆有献新追永之地,可以抒忱,可以观德。传不云乎!歌于斯,哭于斯。则寿皇实近法宫,律安佑为尤重。若夫敬奉神御之义,则见于安佑宫碑记,兹不复述。惟述重建本意及兴工始末岁月,盖经营于己巳孟春,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108

节,国朝丝竹戒斯辰。是日以逢国忌例不举丝竹。清游静寄翻成趣,石秀松蕤倍有神。即看春阴还酿雪,多多益善岂辞频!

  〔臣等谨按〕琼华岛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御制题艮岳石诗 木凤曾同燕用来,一拳独立刧余灰。月明彷佛广寒殿,勃窣嫦娥白玉台。

  〔臣等谨按〕艮岳石御制诗载于乐善堂集,今恭录卷内。

永安寺入门为法轮殿。殿后拾级而上,左右二亭,东曰引胜,西曰涤霭。亭后各有石,东曰昆仑,西曰岳云。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法轮殿五楹,内奉释迦佛,御书额曰慈云觉海,又曰人天调御。联曰:灵鹫风香传妙偈;澄潭月皎印真如。又曰:青莲法界本清净;白毫相光常满圆。殿后拾级而上,有坊树焉,南曰龙光,北曰紫照。引胜亭内石幢恭刊御制白塔山总记,涤霭亭内石幢恭刊御制塔山四面记。

御制白塔山总记 京都于唐为范阳,于北宋为燕山,辽始称京,金元明因之。虽城郭宫市建置沿革时或不同,而答阳都会居天下之上游,俯寰中之北拱,诚万载不易之金汤也。宫殿屏扆则曰景山,西苑作镇则曰白塔山。白塔山者,金之琼华岛也。北平图经载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93

者。寿皇殿之东门,万历中年始开者也。殿之南则万岁山,俗所云煤山也。山之前曰万岁门,再南曰北上门,左曰北上东门,右曰北上西门,西可望乾明门,东可望御马监也。再南过北上门,则紫禁城之玄武门也。同上

〔臣等谨按〕寿皇殿、北果园即今景山后是也。北上诸门今仍旧名云。

原崇祯癸未九月,召对万岁山观德殿。出东华门入东上北门,绕禁城行,夹道皆槐树,十步一株。折而西,则万岁山在望矣。复折而北,入山左里门。上御观德殿,皇太子侍立,诸臣趋过永寿殿,至观德殿阶下。上御坐张金字屏,书一小赋。门外张黄幔,对毕,赐茶饼。有顷,驾兴,入玄武门,诸臣仍出山左里门。观德殿在北安门内、玄武门外,万岁山东麓也。山上有土成磴道,每重九日驾登山觞焉。山北有寿皇殿、北果园。山南有扁曰万岁门,再南曰北上门,再南曰玄武门,入门即紫禁城大内也。山左宽旷,为射箭所,故名观德。山左里门之东即御马监,两门相对,一带有杆子房、北膳房、暖阁厂,皆西向也。永寿殿在观德殿东南相近,内多牡丹芍药,旁有大石壁立,色甚古。悫书

原万岁山高一十四丈,树木蓊郁,有毓秀、寿春、长春、翫景、集芳、会景诸亭。春明梦录余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6

增圣祖御制弘仁寺碑文 朕惟佛教之兴,其来已久,使人迁善去恶,阴翊德化,不可忽也。兹栴檀像自佛初成道刻表以来,屡着灵异,尤当景崇。今特择景山西之善地,创建殿宇,于康熙四年十月二十七日自鹫峰寺迁移供奉,配以菩萨从神,为宗社永呵护,生民祈福佑,威仪不远,资瞻礼焉。是用勅名弘仁,勒诸贞珉,以志不朽云。

增圣祖御制栴檀佛历代传祀记 朕闻佛法诱善惩恶,有裨世教,故历代尊崇,流传灵异,厥迹甚着。按元翰林学士程巨夫栴檀佛像记,佛道成思报母恩,遂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王欲见无由,乃刻栴檀为像,佛自忉利复下人间,见所刻像,摩顶受记曰:我灭度千年后,汝往震旦,广利人天。自是像在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余年,龟兹六十八年,凉州一十四年,长安一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复至江南二十一年,汴京一百七十六年,北至燕京供圣安寺十二年,又北至上京大储庆寺二十年,南还燕宫内殿五十四年,元丁丑岁三月燕宫火,复还圣安寺,五十九年至元十二年乙亥,迎供万寿山仁智殿,二十六年己丑,迁大圣寿万安寺后殿。又按明万历间释绍乾瑞像来仪记,明初自万安寺迁庆寿寺,嘉靖十七年寺焚,迁鹫峰寺一百二十八年,康熙四年创建弘仁寺,自鹫峰寺迎供至今又五十七年矣。计自优填王造像之岁,当周穆王十二年辛卯,至康熙六十年辛丑,凡二千七百一十余年。昭昭瑞像,肇自西方,流传中土。光明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50

增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澄清闸,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人惟以海子桥名之。析津志

〔臣等谨按〕万宁桥北,今属北城,桥南属中城。

原澄清闸在鼓楼南海子东岸,万宁桥西。至元二十九年建,名海子闸。水部备考

原宣德六年五月,修宛平县之澄清闸。明宣宗实录 原在郊垧门,今移改。

增隽景山诗 六丁竭力用工夫,不用长虹枕海隅。石齿冷涵云迹润,树头寒挂月轮孤。嘶风宝马踏晴雪,出蛰苍龙戏贝珠。伫立细看今日事,临卭未遂马相如。析津志

原火神庙在北安门湖滨,金碧琉璃,照映涟漪间,西与药王庙相并。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火神庙即唐火德真君庙,在北安门万宁桥北路西,湖之西南为西药王庙,乾隆二十四年重修。中悬皇上御书扁联,火祖殿扁曰司南利用。联曰:菽粟并资仁,功成既济;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关帝殿扁曰气壮山河,玉皇阁扁曰紫霄香案,斗母阁扁曰妙统辰枢。

原北城日中坊火德真君庙,唐贞观中址。元至正六年修,万历三十三年改增碧瓦重阁焉。前殿曰隆恩,后阁曰万岁景灵阁,左右辅圣、弼灵等六殿。殿后水亭望北湖。殿墀二碑:一右春坊朱之蕃撰,一礼部侍郎翁正春撰。帝京景物略

原天启元年三月,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二日祀火德之神,着为令。明熹宗实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52

后提督官

例用太常寺卿及少卿。翰林记

原景泰三年八月,改造四夷馆。先是,译书子弟俱于东安门外廊房肄业。至是,提督译书郎中刘文等请建馆于廊房之南隙地,从之。明景帝实录 以上五条原在城市门,今移改。

增会同四译馆,本朝以礼部郎中兼鸿胪少卿衔提督之,并典务厅、正教、协教序班隶于礼部。凡八馆,曰西天,曰暹罗,曰回回,曰八百,曰高昌,曰西番,曰缅甸,曰百译。旧设译字生九十六名,今酌留八名。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提督四译馆旧制加太常寺少卿衔,馆舍在正阳门外杨梅竹斜街。乾隆十

三年奉谕归并礼部会同馆,即以其地改称会同四译馆。其提督官始易以郎中而兼鸿

胪少卿衔焉。

增明会同馆在玉河桥西,国朝改设会同四译馆。其外有朝贡使人之馆舍三,一在宣武门内京畿道胡同,一在宣武门外横街,一在东江米巷御河桥。礼部册

增典乐,礼部满尚书兼之。各部院内务府堂官知乐者简用无定员。掌五音六律以合阴阳之声。所属有神乐、和声二署,掌仪司銮仪卫乐并隶焉。大清会典

增乐部公署在景山西门外迤北道西,乾隆七年创建。礼部册

〔臣等谨按〕以上各条叙礼部。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02

增会计司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东向。前后五重,廨舍共四十间。掌内府户口、地亩、征收庄粮等事,初名内官监,顺治十七年,改宣徽院,康熙十六年,改今名。内务府册

增管理三旗纳银庄,旧隶会计司,雍正元年,始设专署于西华门外南长街胡同路东,廨舍三十有五,专掌畿辅各庄岁纳粮银之属。同上

增掌仪司署在西华门外南长街织女桥,南向。后有观象台,前后廨舍共七十余间,掌内府之典礼。初名钟鼓司,顺治十三年,改礼仪监,十七年,改礼仪院,康熙十六年,改今名。同上

增都虞司署在西华门外路北,南向,五重,廨舍共四十间。其东为箭亭,内府大臣挑甲验看于此。都虞掌升补武职咨行俸饷及供应畋渔等事,初名尚膳监。顺治十八年,改为采捕衙门,康熙十六年,改今名。同上

增三旗参领处向未专设官署,乾隆十六年,以东安门内骑河楼官房置参领处,三十五年二月,移建于地安门外白米斜街,前后廨舍共六十有三间。同上

增三旗佐领管领向未有档房,乾隆二十二年奉旨给以地安门内景山后楼房六十六间为档册房。同上

增慎刑司署在西华门外长街之北,东向,前后三重,廨舍共五十三间,掌内府之刑罚。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03

初名尚方司,顺治十二年,改为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改今名。同上

增管辖番役处,雍正四年遵旨设立。旧署在东华门外南池子,乾隆三十六年移建西华门外长街之北,西向,廨舍共三十九间。其番役专隶内府,捕缉各案暨逃走太监等,由三旗人选充。同上

增营造司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西向。大堂五楹,二堂后有鲁班殿,前后凡四重,廨舍共七十间,掌理工作,兼司薪炭。初名惜薪司,顺治十八年,改为内工部,康熙十六年,改今名。同上

增官房租库,康熙六十年立,初名官房收租处。在景山西门路西。乾隆十年复移置西华门外北长街路东,西向,并改今名,廨舍共十二间。同上

增监造花爆处在地安门内甬路西,东向,廨舍共四十有五。其北有庙,殿祀上帝、关帝、火德真君,南向者为天王庙。同上

增庆丰司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东向,廨舍共二十三间,掌牛羊厩暨口外牧群,所属有南苑鹿圈村牛圈、槐房村经板库、南海淀各牛圈、丰台羊圈。同上

〔臣等谨按〕庆丰司所属各圈牛羊皆大内所用,其牺牲所喂养牛只为祭祀之需,向隶

太常寺,乾隆二十六年奉旨简总管内务府大臣一员值年经理,每岁派内府司员二司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04

其事,以昭敬慎之至意。详见太常寺条下。

增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雍正四年设,在景山西门路北,房四十有六楹。以都察院满监察御史二员稽核其事。内务府册

增掌内管领关防署在西华门外路南,廨舍共二十有一楹,所属凡八。同上

增官三仓在西华门外北围城,连房百有十八楹。同上

增饽饽房在西安门旋磨台旧址路北,房四十四楹。同上

增车库在紫禁城内西筩子河西,连房十一楹,贮车辆帏鞍等物;神武门外迤东连房七十有九楹,收贮车辆。同上

增酒醋房,顺治十年设,在神武门内路西,连房二十有三楹,又别房十有四楹。同上

增铜器库,康熙三十四年设,在中和殿西第二连房凡五楹。同上

增家伙仓在西华门外北城下,连房二十有五楹。同上

增冰窖四座,在隆宗门外甬路西边。同上

增恩丰仓贮内监人等所食米石,在东华门外北围房,内廒十有二,官舍十。同上

〔臣等谨按〕太监食米,旧制随内府兵役由京仓关支。乾隆二十八年,上以外仓关领,

既恐内监人等滋生事端,且就近支放,尤为便易,故建立是仓,于制防之中寓体恤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06

十五顷九十余亩。其金河蛮子营、六郎庄、圣化寺、泉宗庙、高梁桥、长河两岸、

景山、黑龙潭、南苑之北红门外稻田九十二顷九亩余,合官种稻田共一百八顷九

亩有零,较往时几数倍之,仰见我皇上勤民教稼务本重农之至意有加无已云。

增武备院兼管院事大臣,特简,无定员。卿二,掌供御用武备,制造兵仗。郎中一,掌章奏及库帑出纳。主事二,掌文移。所属四库,各设员外郎二,库掌三,未入流库掌二,笔帖式二十八,库守五十有九。司函长一,司函六,司弓、司矢各三,下五旗司弓五人并隶焉。掌御用甲胄弓矢。掌盖三,掌擎御盖。司幄三,掌御幄帐殿。司匠七,分掌各作匠役成造器物。大清会典

增武备院在东华门外北长街路西,甲库直房、毡库直房俱南向,靴皮作西向,鞍库直房东向,正南为账房处档案房北向,南鞍库直房南向。前后五重,房七十有九楹,掌御用武备及制造兵仗之事。初名靴楼,顺治十一年,改名兵仗局,十八年,改今名。内务府册

增甲库内库在左翼门内,体仁阁之南,西向,库房八楹。外库在东华门外北城下,房十有二楹,西向。同上

景山官学之西,库房五楹,北向,所属亮铁作在东安门外迤北,西向,房八十有五楹。同上

增毡库内库在昭德门内,东西房共十一楹,又中右门内房十楹,东向,外库在东华门外北城下,房十有四楹,西向,所属箭厂坐落南池子长街石头缝胡同,房十有五楹,南向。同上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08

内三座门之西,今改建于左翼门外,门西向。堂左右为司房,东西耳房,其所掌御马厩今移于新署内之南,计厩五间。所属之十八厩分设禁城内外。上乘御马为一厩,皇子良马为一厩,对子马为一厩,在院署之旁。东安门内驽马三厩,驾车骡马一厩,西安门内驽马二厩,小马一厩,乾隆五年,增设驾车骡马一厩。圆明园大有庄驽马一厩,南苑御马内养马六厩,凡十八厩。又圆明园上乘御马外圈一厩,小马外圈一厩。畅春园皇子良马外圈一厩,驾车骡马外圈一厩,备差驽马外圈一厩。内务府册

增康熙十九年,始以武英殿内左右廊房共六十三楹为修书处,掌刊印装潢书籍之事。乾隆三十八年奉旨创制活字版,锡名聚珍,置局西华门外北长街路东,排印各书事亦隶焉。额设监造一员,副监造一员,主事一员,六品库掌一员,笔帖式四员,库掌三员,委署库掌六员,钦命王大臣总理之。其专司缮录校阅等事,则有提调二员,纂修十二员,均以翰詹官奏充,而特简大臣为总裁以综其成。同上

〔臣等谨按〕武英殿聚珍版御制诗,今恭载宫室卷中,兹不复录。

增御书处在西华门内南,共房四十三楹。康熙二十九年立,初名文书馆,后改今名。恭刻御制诗文法帖之属。内务府册

景山官学在景山前门,左右连房四十有五楹。同上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09

〔臣等谨按〕景山官学,康熙二十四年,圣祖恩命特设,专以教习内府三旗子弟之书

射者,迄今遂为定制云。

增咸安宫学在寿康宫长庚门内,雍正七年设,乾隆十六年改建寿安宫,移置西华门内旧尚衣监。二十五年,复移于器皿库之西,东向。共房二十有七楹。学中恭悬雍正六年世宗皇帝谕旨并皇上谕旨。内务府册

〔臣等谨按〕咸安宫学,雍正六年,世宗恩命特设,以教育内府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学

中之俊秀者,复派翰林等官督课之。于满汉文艺外,兼习国语骑射,立法至周且

密。皇上御极之初,首颁恩谕,俾满洲八旗子弟兼得选入是学,以广乐育之仁。是

以人材蔚起,每届乡会试,获隽者多,而以内外职官特擢者,亦后先相望,彬彬郁

郁,称极盛矣。

增乾隆元年三月初四日上谕:从前皇考格外施恩,于咸安宫设立官学,挑选俊秀子弟,令其读书,特为作养内府佐领管领下人等之意。今据尔等奏称:学生内有年已长大或以当差为念,则不惟文理不能精进,且致虚度年岁,转有误于当差。请将此内人材详加遴选,拟以等第带领引见,以笔帖式、拜唐阿酌量录用等语。从前皇考曾有谕旨,朕教诲伊等,原为成就人材起见,并非徒为考取笔帖式而设。今复以笔帖式、拜唐阿录用具奏,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36

  增南惠济庙在卢沟桥之南,拱极城东半里许。(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卢沟河神庙,金大定中建,封安平侯。元至元中,封显应洪济公。明正统中,建龙神庙于堤上。本朝康熙三十七年,圣祖仁皇帝发帑重建,勅封永定河神。乾隆十六年,皇上发帑重修,勅加封安流广惠永定河神。乾隆三十九年又修,庙有康熙三十七年圣祖御制碑文,乾隆十六年皇上御制碑文,乾隆四十一年皇上御制诗,俱恭勒于石。大殿恭悬圣祖御书额曰安流润物。皇上御书联曰:巩固藉昭灵,惠同解阜;馨香凭报祀,济普安恬。后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永佑安澜。庙额曰南惠济者,以河之上流石景山有北惠济庙也。石景山庙详后卷。

  增圣祖御制碑文 朕劳心万民,于农田水利诸务常切讲求。大要仿古之决河浚川而因势利导,度有可行,期于必济。惟勤丕应,乐观厥成。念兹永定河,其初也无定。盖缘河所从来远,发太原之天池,经朔州马邑,会雁云诸水,过怀来夹山而下,至都城南,土疏冲激,数徙善溃,颇坏田庐,为吾民患苦,朕甚愍之。蠲赈虽频,告灾如故。永图捍御之策,咨度疏浚之方。特命抚臣于成龙董司厥事。庀役量材,发帑诹日,具告祷于神,乃率作方兴,庶民子来,畚■云集,汤汤之水,湍波有归,横流遂偃。嘉此新河,既潴既平。计地自宛平之卢沟桥至永清之朱家庄,汇郎城河注西沽以入于海,计里延袤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40

  增乾隆二十八年御制过卢沟桥书怀诗 微波春水涨沙滩,讵啻春微桑且干?祇以浑流非一往,每防夏汛有千难。作堤已逮骑墙势,输尾惟图措火安。(下口运河为之阻,浑流既不可入运,惟使荡漾于淀池及洼地,自乾隆元年以来,已三易其处矣。今之下口,据方观承以为可行,二十余年知其非长策,而实无计可图也。)博览从来治河策,不宁斯矣为长叹。

  增乾隆二十九年御制过卢沟桥咏冰解诗 水黑为卢冰亦然,隆冬冻合泽腹坚。东风一夜入长川,解之祇在须臾间。青气鼓动橐钥宣,元英不得施其权。层迭黝玉巨如山,累而置之河两边。其高峩峩长连延,黄流在中泻激湍。方当初解奇可传,礌硠砰磕声喧阗。快马斫阵鸷击鸢,似神而非三似焉。亦不冲荡石桥堧,信非人力斯由天。襟带皇州亿万年。

  增乾隆三十一年御制过卢沟桥道中即事诗 拱极城边度石桥,桥亭碑记仰神尧。锡名永定垂千古,敢不修防厪旰宵?一道黄流宛在中,金堤夹辅峙犹崇。桃花水送层冰下,下口新河宛转通。(浑河下口屡易,自乙亥年方观承奏请改由北岸大堤之外下注沙淀、叶淀,十余年来,河水安流,两堤巩固,颇资新河宣泄之力。)过桥村店号长新,旅馆居停比接邻。试问于中投宿者,阿谁不是利名人?柳陌风前金缕缕,麦塍雨后绿芊芊。见耕犁者教传问,云近清明种大田。

  增乾隆三十三年御制过卢沟桥诗卢沟来往过多年,螮蝀卧波镇巩然。上接遥源资束刷,(永定河自石景山以上,两岸并有冈峦夹峙,迨过桥则皆漫流平沙,是桥实为上游锁钥。)下成巨壑事防宣。春回冻解沙犹弱,东去河横运恐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60

题识曰佛本行集经卷第三十一,幽州卢龙两节度使刘相公敬造,元和十四年四月八日建;下截刊佛经语。其地当石经台之阴,殆即藏经处也。山巅有塔。塔下南北为城关,南门额曰舍利宝塔。高约四丈余,四正作方屋如阁,四隅作圆屋如亭,内皆塑护塔神像,盖即金阁寺塔。林衡署今无考,惟松株间有存者。

  (原正德十二年五月,上微行至石径山,经玉泉亭数日乃还。石径山寺,朱宁所营建也,穷极壮丽,乃邀上幸焉。明武宗实录)

  〔臣等谨按〕玉泉亭今无考。

  (原万历中,董常侍建元君庙,栖羽士,而石景山以著。山上金阁寺,可远眺望。万历戊子九月十六日,驾还自寿宫,驻跸功德寺。明日幸石景山观浑河。上先登板桥,诸臣翼而趋。中流顾问辅臣:水从何来?申时行对曰:从大漠经居庸,下天津,则朝宗于海矣。上曰:视此水则黄河可知。因勅河臣亟修堤岸。帝京景物略)

  (补正德中,钱宁建碧霞元君庙于石径山,穷极壮丽。都人岁以元日往祠,至四月士女又群集。世宗践阼之初,遣给事中御史主事三员往毁之。嘉靖元年二月,礲石于庙址之南,于是建宁李默为文以志毁庙本末。曾几何时,而中官董某复建焉。可谓无忌惮者矣。戴斗夜谈)

  (增许用宾重建石景山玉皇殿碑略 京西四十里许山曰石经,又云湿经,亦名石景,燕都第一仙山也。自唐武德中建玉皇殿,岁久倾圮,万历甲寅岁修葺,乙卯岁告成,故勒石以垂不朽云。)

  补大定二十六年三月,尚书省言:孟家山金口闸下视都城百四十余尺,恐暴水为害,请闭之。从之。(金史世宗纪)

  〔臣等谨按〕金口闸在石景山迤东。

  原至元二年,都水少监郭公言:金时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西山而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62

之?又西山水势高峻,前金时在都城之北流入郊野,纵有冲决,为害亦轻。今则在都城西南,与昔不同。此水性本湍急,若加以夏秋霖潦涨溢,则不敢必其无虞。宗庙社稷之所在,岂容侥幸于万一?若一时成功,亦不能保其永无冲决之患。且前金时此河未必通行,今所有河道遗迹,安知非作而复辍之地乎?又地形高下不同,若不作闸,必致走水浅涩,若作闸以节之,则沙泥浑浊必致淤塞。每年每月专人挑洗,盖无穷尽之时也。且郭太史初作通惠河时何不用此水,而远取白浮之水引入都城以供闸坝之用?盖白浮之水澄清,而此水浑浊不可用也。丞相不从,遂以正月兴工,至四月功毕,起闸放金口水,流湍势急,沙泥壅塞,船不可行。而开挑之际,毁民庐舍坟茔,夫丁死伤甚众,又费用不赀,卒以无继,而御史纠劾建言者。博啰特穆尔、傅佐俱伏诛。(元史河渠志)

  增石景山西南有勅建北惠济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永定河自石景山以下始筑堤防,为上游修浚要地。雍正七年,世宗宪皇帝命建庙以答神庥。赐名北惠济庙者,以卢沟桥惠济庙地当斯庙之南也。殿内恭悬世宗御书额曰安流泽润。殿前额曰畿辅安澜。门内碑亭额曰谟肇恬波。皆皇上御书。碑亭二:一在庙门内,恭刊雍正十年世宗御制碑文,碑阴恭勒乾隆癸酉甲申皇上御制诗二章;一在真武殿后,两面恭勒乾隆庚午乙亥御制诗各一章。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63

  增世宗御制永定河神庙告成祭文 朕注心河务,礼敬神明,远筹捍御之宜,备举尊崇之典。惟永定河源从山右,古号桑干。经马邑以奔趋,湍波易激;历畿南而漫衍,暴涨难驯。显佑于皇考之时,肇祀于卢沟之北。既隆封典,爰锡嘉名。灵贶孔昭,鸿庥协应。朕思石景,实处上游。宜建庙以安神,命河臣而度地。冈峦拥卫,控金堤而制洪流;栋宇辉煌,驻云旗而回巨浪。肃将祀事,祗告落成。惟神鉴歆,永垂庇佑。安澜奏绩,俾庐井之恬熙;润下成能,享春秋之祈报。谨告。

  增世宗御制北惠济庙碑文 永定河古所称桑干河,出太原,经马邑,合雁云诸水,奔注畿南。发源既高,汇流甚众。厥性激湍,数徙善溃。康熙三十七年,我皇考圣祖仁皇帝亲临指授疏导之方。新河既潴,遂庆安澜,爰锡嘉名,永昭底定。立庙卢沟桥北,题额建碑,奎文炳耀。河神之封,实自此始。朕缵绍鸿基,加意河务,设官发帑,深筹疏筑之宜。比年以来,永定河安流顺轨,无冲荡之虞。民居乐业,岁获有秋。岂惟人事之克修,实赖神功之赞佑。念石景山据河上游,捍御宜亟。爰命相择善地,作新庙以妥神。朕弟和硕怡贤亲王躬往营度,得地庞村之西,鼎建斯庙,长河西绕而南萦,峰岭北纡而左骛。控制形胜,负山临流。殿宇崇严,规制宏敞。护以佛阁,界以缭垣。经始于雍正七年冬,逾一年役竣。复以卢沟神庙,皇考圣迹所在,加意崇饰,丹雘维新。并增建杰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65

议。隐隐闻南河,与此无二致。未临先怀忧,永言识吾意。

  〔臣等谨按〕永定河自石景山以下,土脉疏衍,其浚治之道不能不因时制宜。皇上御极以来,频临阅视,所以指示臣工昭垂轨范者,悉臻尽善。今庙内恭勒节年御制诗篇,具悉原委。谨备录卷内,俾凡有河务之责者咸知所禀承焉。

  增乾隆十八年御制石景山初礼惠济祠诗 崇祠依石堰,像设谒金堂。云壁瞻初度,曦轮届小阳。河防慎有自,(永定河自此地始有修汛,以上乃万山束流,无事堤防也。)神佑赖无疆。疏凿非经禹,惟廑永定方。

  增乾隆二十年御制阅永定河诗 永定本无定,竹箭激浊湍。长源来塞外,两山束其间。挟沙下且驶,不致为灾患。一过卢沟桥,平衍渐就宽。散漫任所流,停沙每成山。其流复他徙,自古称桑干。所以疏剔方,不见纪冬官。一水麦虽成,(谚云一水一麦之地。)亦时灾大田。因之创筑堤,圣人哀民艰。(永定筑堤始自康熙三十二年。)行水属之淀,荡漾归清川。其初非不佳,无奈历多年。河底日以高,堤墙日以穿。无已改下流,至今凡三迁。(永定下流入淀,挟沙易淤,故下口数徙。康熙年间由柳汊口,雍正年间由三角淀,近年改由冰窖,今复渐淤。)前岁所迁口,复叹门限然。大吏请予视,蒿目徒忧煎。我无禹之能,况禹未治旃。讵云其可再,不过为补偏。下口依汝移,(总督方观承建议移下口于北堤之东。)目下庶且延。复古事更张,寻思有所难。

  增乾隆二十一年御制石景山礼惠济祠迭癸酉旧作韵 寺碑建雍正,皇考辟神堂。清晏资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248

陀高耸平敞,足展襟抱。涧看玉色抽,泉是霜锋淬。秋风騞然鸣,想见英雄概。

  〔臣等谨按〕万松寺、舞剑台御制诸诗,谨绎有关纪述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增李靖舞剑歌 陟崇冈兮望四围,阙 闪阙兮断虹飞,嗟嗟三军唱凯归。御定盘山志)

  (补张弼舞剑台送客诗 舞剑台前木叶飞,萧萧凉思欲侵衣。天涯万里孤鸿远,且对黄花醉落晖。东海集)

  原双峰寺,唐贞观十八年建。(盘山志)

  〔臣等谨按〕双峰寺在双峰下,旧名重峦禅院,相传唐贞观中尉迟敬德监造,乾隆十九年奉勅重修。正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胜功德林。联曰:万壑泉声,广长传妙谛;千峰云影,空有现真如。

  增乾隆二十年御制双峰寺诗 层椒觅路敂禅关,仄径流泉度几湾。几暇聊因闲策马,春阴端是称游山。平陵杰阁真宜眺,背峙峣峰杳莫攀。好景山灵藏不得,何人奇句破天悭?

  〔臣等谨按〕双峰寺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原王嘉谟盘山双峰寺诗 远眺翠微近,云木澹清姿。石华浮半空,飞泉激流澌。其阳饶怪石,小大纷参差。万岭郁相错,孤云亭不移。中峰构翠龛,一一能仁祠。山僧衣萝薜,杂以松藓皮。导我磨苍崖,览古生遐思。蓟邱集)

  原青杨峪在法藏寺南,上有青峰寺。(盘山志)

  〔臣等谨按〕青峰寺,圣祖仁皇帝赐额,乾隆十九年奉勅重修。寺内恭悬皇上御书额

书名:日下旧闻考(七) 页码:277

  补钓鱼台在怀柔县西三里,山水殊胜,涧流至此广丈余,横板桥以渡。东南一望,渚烟村树,彷佛江乡。(温阳纪略)

  原孤台在县北三里,旧有金胜寺塔,今废。(怀柔县志)

  增砙堂寺在县东八十里,汉时名昙泉寺,明正德中改今名。(大清一统志)

  增祇园寺在南门外。(同上)

  〔臣等谨按〕寺内大殿前檐恭悬圣祖御书祇园寺三字,额后殿前檐额曰示真实相,亦为圣祖御书。

  增奉圣寺在城西南五里,有明尚书甘为霖诗碣,寺今废,碣移城隍庙。(大清一统志)

  原能仁寺在县治西北,洪武十八年建。(寰宇通志)

  原红螺山麓有资福寺,古之大明寺也。创于金皇统初年,距县一十五里。又有定慧寺,亦在山麓,建有万寿、齐天二塔,距县一十八里。(怀柔县志)

  〔臣等谨按〕县志,资福寺在县北二十里,有元大学士樊从义碑,称寺创自金皇统初。明正统丁巳重修。本朝康熙三十三年,圣祖临幸兹寺。定慧寺在县北十八里景山之麓,明正统中建,有尚书胡濙碑,今废。二塔尚存。

  补红螺山大明寺碑,元昭文馆大学士太史院使领司天监事樊从义撰文,宣文阁监书博士

  

  

  

  

  

书名:日下旧闻考(七) 页码:278

兼经筵译文官王与书,称寺始于唐。金世宗大定间,召佛觉禅师于真定之宏济,来住兹山。元仁宗时,诏云山禅师以荣禄大夫大司空佩一品银章主大圣安寺。内侍大司徒王伯顺以大明为圣安宗派,请太皇太后发帑五万,为修寺之资。至正中,云山从圣安归老于此,尽捐前后所赐金帛重修焉。盖沙门检校司空,在辽时已然,金元循之不改也。碑又云,两红螺死,为双浮图,瘗之寺中,今寺一池曰红螺池,三面皆果园,花时游览颇胜。殿西有竹一亩。寺东南二里许为明怀宁侯孙武敏公墓,有两碑,一李贤撰,一彭时撰,中一碑刻谕祭文。(温阳纪略)

  (增礼部尚书胡濙景山定慧寺碑略 都城东北怀柔县景山之阳,去人境虽不远,而岩壑郁纡,峰峦峭拔,泉清水深,最为胜处。经始于正统七年,建前后大殿、藏经殿、天王殿、两庑、山门、方丈、祖师、伽蓝、斋室、禅堂、庖湢、库庾、钟鼓二楼、僧房,垣墉毕备。八年二月二十七日,赐今名。其寺北据景山,东倚大荆山,西接红螺山,南望小荆山,一大丛林也。普照、广明、碧峰、永安、圆明、宝安诸山梵刹及泉水庵俱为下院。)

  增云岩寺在栲栳山,向有道院名栲栳砖,金乾统中华严祖师居此,有沙门圆揆塔记。明景泰中重建,勅赐今名,有尚书胡濙及沙门德洽碑。成化中重修,有大学士商文毅公辂重修记。(怀柔县志)

  增金华严祖师义琛,玉田李氏子,幼丧母,事继母以孝闻。年十二,辞家访道,得清虚修炼之术。父访令还家,更习儒业,通文史。寿昌五年,试中甲荐名上不赴,遂为僧。乾统初于栲栳砖立小院,前后访法者二百余人,后染末疾入定如眠,有红光发于顶面,

书名:日下旧闻考(七) 页码:274

  增栲栳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山前有云岩寺,又有砙堂寺。(怀柔县志)

  〔臣等谨按〕据大清一统志,栲栳山在县东南八十六里。

  增龙王山在县西半里,旧城环其上,下有龙潭,深不可测。(大清一统志)

  原县西三里为石塘山,有大工则采石焉,设工部厂。(昌平山水记)

  〔臣等谨按〕明工部厂今废。

  增灰山在县西四里。(怀柔县志)

  增峰山在县西南五里,三峰高耸,上有真武庙。山属昌平,东址为怀柔界。(同上)

  原红石山在县西北三里,山顶有石泉,莹洁如玉,一名玉泉山。(同上)

  〔臣等谨按〕据大清一统志,泉在山顶石窟中。

  增景山在县北十八里,山麓有定慧寺,今废。(怀柔县志)

  原红螺山在县北二十里,高二百仞,下有潭,潭中尝有二螺,色殷红,夕吐光焰,土人异之,因以名山。(明一统志)

  增山高二百仞,石山也。众山皆青,沉沉独黑,日午丽之,不秋而紫。(帝京景物略)

  原红螺山有泉一线,以珍珠名,其水涌如喷珠。(长安客话)

  〔朱彝尊原按〕辽史,檀州有螺山;金史,顺州有螺山;王沂公上辽事,顺州东北有

书名:日下旧闻考(八) 页码:314

  原序

  古地志九邱之所述,土训诵训之所传,不可得而闻矣。禹贡于帝都不书疆界,其首列冀州,仅两言尔,而已见尊京师示王者无外之意。此书之体例也。商颂称亳都曰景员惟河。景山河,大河员,言大河之旋绕于山,文仅四言,而山之高大,水之萦回,形势之雄壮险固,俱粲若指掌。此立言之法也。文王治岐及丰,二南所咏多在江沱汝汉之间,无一言及于岐丰土俗者,举远可以见近也。盖诗书之言约而该,其旨微而显。而志有地理,为史家者流,义取详核,辞取典赡,有不必然者。余考自古帝王建都之地多且久莫如关中,今则燕京而已。关中自汉黄图外,若葛洪、薛寘、萧贲之所纪,无虑数十家,独唐韦述撰西京记,宋宋敏求演之以为长安志十卷,最称淹博。若燕创都于辽,历金元及明,迄今七百余年,其名虽燕旧,而西自恒山、滹沱、易水以属之邯郸为赵地,西南漳卫为魏及邢卫之境,东南自大河附之海为齐接壤,盖奄有数国之封略,故其所录不得不广。而故典缺如,搜辑者尤难之。友人秀水朱君竹垞检讨居京师久,乃博采经史子集几千卷,及游览所至,所访闻于遗贤故老者,集之为日下旧闻,分为一十三门,总其卷至四十有二。则所谓详核而典赡者矣。又间以己意,辨论其是非,援据精确,辞雅义畅,前未有此书也。

书名:日下旧闻考(八) 页码:179

川,各墩俱通骑极冲。又十里至山砦谷正关,并东西稍城及黄草安尖山墩、莺窝崖、白岭儿、石板沟,各墩空通骑极冲,余止通步。又十五里至沙坡谷正关,桑树安迤西东山墩三空通单骑冲,余通步。又三里至山口砦正关,并东西角楼墩空俱通骑冲要。(三镇边务总要)

  〔臣等谨按〕以上各条皆叙松棚路。

  原龙井儿关要冲也,其内为三屯营。(方舆纪要)

  原三屯营去喜峰二舍,营曰三屯忠义中卫,百夫长凡三。景泰间勅征东大将军驻箚。(名胜志)

  原营在景山之北,城周四里,西北至喜峰口六十里,西至遵化县亦六十里。(方舆纪要)

  原三屯城宣德初建于狮子谷,天顺间城于忠义中卫三百户屯,故曰三屯,门三各建重楼,戚继光缮之,自为之记。(遵化县志)

  原三屯营城,天顺四年建。万历二年,戚都督展创焉。(四镇三关志)

  原万历元年,侍郎汪道昆阅视蓟镇,条奏善后事宜,以三屯营总兵所治,惟近设守备一员,原无军卫,总兵标下各营支领文移,率出境借用遵化各卫印信,恐增减稽程。且本营驻箚各兵并非土著,两防各发汛地,新旧二城俱空,不可无备。查忠义中卫设在遵化,该卫三百户所屯地则在三屯营,营由此得名。遵化城附卫一所不为不足,请以忠义

  

书名:日下旧闻考(八) 页码:35

  原景忠山在城东六十里,旧名阴山。总兵马永建三忠祠于山上,因更名焉。(同上)

  补景山旧有二名,南为明,北为阴,高八里许,其阴为鹿儿岭,东为三屯镇城。嘉靖元年,总兵马永建祠其巅,以奉诸葛武侯及少保岳、文两公为三忠祠,取高山景行之义,更名景忠山。其下震湖,湖中有宛在亭,戚都护元敬所修也。北为长寿祠,元敬去镇,镇人思之,抟象于此祀焉。(碣石丛谈)

  原县东北二十五里五峰山,东曰快目,南曰瑞云,西曰红翠,北曰虎岩,中曰紫盖,峰皆崛起。(名胜志)

  原乳山在县东北三十里。(遵化旧志)

  原三台山在县东北九十里,其山盘曲三层,又东北二十里为大团亭山,山北为小团亭山,皆县境之险要也。(方舆纪要)

  原野狐山在城西北十七里,下有澄潭,土人遇旱,祷于此。(遵化旧志)

  原蒲池在郭门西七里,广二里。(遵化旧志)

  原涌泉湖在县西南,湖不甚广,而泉水澄渟不竭。(方舆纪要)

  原梨河在县西南十里,源出县北山谷中。旧志云,出滦州界,流入县境;县西北有汤河,出鲇鱼口,又有清水河出道沟谷,俱流合焉。经玉田县入宝坻县界,会于潮河。建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1

典礼六 一六九

仪卫 一六九

卷之十一

宫殿一 一七七

外朝 一七七

卷之十二

宫殿二 二〇一

内廷上 二〇一

卷之十三

宫殿三 二三二

内廷下 二三二

卷之十四

宫殿四 二六四

景山 二六四

西苑上 二六七

目录 三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04

国朝宫史

一七八

畅对育,使珥笔而记者,仰窥敬天勤民之隐,与夫居所无逸之怀,则兹之焕然编帙者,固非同三都、两京,徒侈张光明神丽之观已也。今备载规制,厘爲六卷,就其径路相属者,联缀成帙。凡睿藻所及,各以其地,敬谨详登焉。

宫殿一

外朝

  皇城外围墙三千三百四丈三尺九寸,有天安、东安、西安、地安四门。又,天安门外东、西、南三面围墙四百七十一丈三尺六寸。正南门榜曰[大清门]。东爲长安左门,西爲长安右门,重建于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工竣,又增筑长安左门外围墙一百五十五丈,长安右门外围墙一百六十七丈五尺一寸。各设三座门。紫禁城内围墙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二寸,其门凡四,曰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墙四角有重楼,墙外东、西、北三面守卫围房七百三十二间。护城河环绕于外,河水由地安门外西步梁桥下流入皇城,从地道经景山西门引入,环紫禁城至东西阙门止。门下地道相通,复东经太庙左垣,西由织女桥前绕社稷坛、端门、太庙会东来之水,过牛郎桥、天妃闸,从巽方出皇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44

国朝宫史

緑苔。

二一八

  御制绛雪轩诗辛巳名轩因对花,取义缘体物。酣春虽尚遥,符甲机已郁。卽看六霙积,何异嵰山蔚。金麦玉壶供,银燕彩屏拂。休征协雨暘,宴息宥密勿。

钦安殿之西稍北爲延晖阁。阁上御笔匾曰:"凝清室],东间联曰:"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楼下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又联曰:"锦座凝香,花敷春苑丽;晴牕挹翠,霞带晓屏舒。]

御制延晖阁春望诗辛巳禁林崇阁枕红墙,暇日登临喜载阳。北户景山秀堪揖,南

墀古柏俨成行。宫庭基业期恒固,帝里枢机协大当。累洽百年诚富庶,持盈惟是敬

爲防。

  阁前相对爲四神祠。阁西爲位育斋。斋西爲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爲澄瑞亭,卽亭爲斗坛。亭南爲千秋亭。又南爲养性斋。斋东向者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楼上正中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飞龙在天],左室联曰:"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又联曰:"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右室联曰:"自是林泉多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又联曰:"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楼下正中御笔匾曰:"居敬存诚],联曰:"体道鸢鱼看活泼,消闲书史挹菁英。]又联曰:"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90

国朝宫史

二六四

国朝宫史卷之十四

宫殿四

景山

  神武门之北,过桥为景山。山之前为北上门。门左右向北,长庑各五十楹,其西为教习内务府子弟读书处。东门曰"山左里门",西门曰"山右里门"。北上门之内为景山门。入门为绮望楼,楼后即景山也。山周二里余,有峯五,中峯高十一丈六尺,左右峯各高七丈一尺。又次左右峯各高四丈五尺。峯各有亭,踞其巅中曰"万春",左曰"观妙",又左曰"周赏",右曰"辑芳",又右曰"富览",俱乾隆十六年建。山后为寿皇殿。殿旧为室三,居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上命所司重建。南临景山中峯,正中宝坊一,前榜曰:"显承无斁",后曰:"昭假惟馨"。左右宝坊二,左之前榜曰:"绍闻祗遹",后曰: "继序其皇"。右之前榜曰:"世德作求",后曰:"旧典时式"。北为甎城门三,门前石狮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91

二,门内戟门五楹,大殿九室,规制仿太庙。左右山殿三楹,东西配殿五楹,碑井亭各二,神厨、神库各五。既落成,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容,皇上岁时瞻礼于此。并自体仁阁恭迎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暨列后圣容,敬谨尊藏殿内,岁朝则展奉合祀,肃将祼献,以昭诚慤云。

  御制寿皇殿碑文 予小子敬循寿皇殿之例,建安佑宫于圆明园,以奉皇祖、皇考神御。重垣广墀、戟门九室,规模略备。而岁时朔望,来礼寿皇。聿瞻殿宇,岁久丹雘弗焕,且为室仅三,较安佑反逊巨丽,予心歉焉。盖寿皇在景山东北,本明季游幸之地,皇祖常视射较士于此。我皇考因以奉神御,初未择山向之正偏,合閟宫之法度也。乃命奉宸发帑,鸠工庀材。中峯正午,砖城戟门,明堂九室,一仿太庙而约之。盖安佑视寿皇之义,寿皇视安佑之制,于是宫中苑中,皆有献新追永之地,可以抒忱,可以观德。传不云乎,歌于斯,哭于斯。则寿皇实近法宫,律安佑为尤重。若夫敬奉神御之义,则见于安佑宫碑记,兹不复述。惟述重建本意,及兴工始末岁月。盖经营于己巳孟春,而落成于季冬上澣之吉日云。敬作颂曰:惟尧巍巍,惟舜重华,祖考则之。不竞不絿,仁渐义摩,祖考式之。弘仁皇仁,明宪帝宪,小子职之。是继是绳,曰明曰旦,小子恧之。天游云徂,春露秋霜,予心恻之。考奉祖御,于是寿皇,予仍即之。制广向正,爰经爰

卷之十四 宫殿四 二六五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123

首领四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皇子每位下

首领一名 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二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公主每位下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景山

总管一员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银一两。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委署首领 无品级,无定额。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卷之二十一官制二 四七一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131

文华殿

  太监二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武英殿

太监二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奉先殿

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

副首领五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五钱,米二斛半。太监二十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

景山

首领二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太监八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卷之二十一官制二

四七九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71

长元按:中正殿雨华阁卽明隆德殿,又名元极宝殿,祀三清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 二,曰春仁、秋义。今改供佛像,为内监喇嘛所居。

寿安宫之北为英华门,内为英华殿,有菩提树,一名毕钵罗,有御制诗。

长元按:英华殿菩提树为明神宗母李太后所植,卽九莲菩萨也。今树尚存,盖二百年物矣。

英华殿西北有城隍庙,雍正四年敕建。其祀典则内务府掌仪司司之。

城隍庙东为祀马神之所。其路西连房为酒醋房,东为神武门。

长元按:明大内御酒房后墙有名长连者,阅三十一门,短连者,阅三门,共三十四门,并在元武门西,名廊下家。凡内官答应长随皆于此造酒射利。其酒色殷红,类琥珀光。

神武门外为北池子。过桥为北上门,达景山

明制:内皇城周围共四十铺,每铺旗军十名,昼夜看守。铜铃二十有八,每夜起更时,分从右阙门第一铺发铃,军提一铃,摇至第二铺,相续传递,至左阙铺门第一铺止,次日将铃仍送右阙门第一铺收贮。

长元按:今制传筹,亦从右至左,不复提铃矣。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83

兴隆寺在酒醋局胡同,有炉一,上铸酒醋面局佛堂供奉字。

华严寺在内织染局胡同,内有明弘治、嘉靖二次重修织染局佛道堂碑记,有司设监名。

朱彝尊赐宅在景山北黄瓦门东南。

朱彝尊诗:讲直华光殿,居移履道坊。经营倚将作,宛转绕宫墙。对酒非无月,摊书亦有床。承恩还自哂,报国祇文章。

伽蓝寺在玉河北,前殿有钟一,上铸火药局字。

火神庙在伽蓝寺西。

针工局胡同、巾帽局胡同,皆在玉河南。

○皮房、纸房、梓潼庙,皆在针工局、巾帽局二胡同左近,俱无考。

慈慧寺,明司设监廨,有明碑二。本朝康熙间重修,有碑记。

真武庙在慈慧寺东南,明帘子库。

玉皇庙明尚衣监旧廨,本朝雍正间重修。其西卽黄瓦东门,门之外为北安门大街。

尚衣监制造皇帝、皇太子、亲王衮冕袍服。司设监成造各宫篾簟、蒲席、棕荐及进用龙床顶架帐幔、轿椅铺陈、衣包、盖袱、花毯、地毡、围幕、油袱、雨伞等物,铺设龙帘、走索、席梯。

三旗佐领管领署在景山后地安门甬路楼房。

监造花炮处在地安门甬路西,东向。其北有庙祀关帝、火德真君。南向者为天王庙。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84

景山官学在景山前门左右连房。

景山一名万岁山,在神武门北,为大内之镇山。高百余丈,周垣二里。

北上门为景山正门,南与神武门相对。

绮望楼在景山前北上门内,后卽景山,有五峯,上各有亭,俱供佛像。山旁翼以短垣,接东西围墙。有小门二,山后东曰山左里门,西曰山右里门。中南向者为寿皇殿,门内寿皇殿九间,供圣祖仁皇帝神御,有御制碑文。殿后东北曰集祥阁,西北曰兴庆阁。殿东为永思门,内为永思殿,

又东为观德殿,仍明旧也。

护国忠义庙在观德殿东,塑关帝立马像。林木阴翳,周回多植奇果。

张英夏日从幸景山,蒙恩书赐御制诗,恭纪:翠绕三峯近,荣陪八骏游。海云连雉堞,山雨入龙楼。树色津门暗,烟光碣石浮。高吟天藻发,清景御题留。桂满金波日,兰开玉殿秋。圣慈辉宝翰,丽句写银钩。盛事诚希遇,深恩岂易酬?同分圭璧彩,千古照沧洲。

成德景山诗:雪里瑶华岛,云端白玉京。削成千仞势,高出九重城。绣陌回环绕,红楼宛转迎。近天多雨露,草木每先荣。

厚载门南逼紫禁城,俗所谓煤山者,本万岁山,其高可数十仞,众木森然。相传其下皆聚石炭,以备闭城不虞之用者。

明崇祯七年九月量万岁山,自山顶至山根,斜量二十一丈,折高一十四丈七尺。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86

弓■。

稽察内务府衙门在景山西门路北,以都察院满御史二员稽核其事。

白石桥在北中门迤西魏家胡同,有万法殿基。

明嘉靖四十四年,定新建万法宝殿名,中曰寿憇,左曰福舍,右曰禄舍。万历二十四年添盖

佛殿。

紫禁城护城河自北闸口分流,经内官监、白石桥、大高玄殿之东北,上西门之外,至紫禁城而东而

南,经太庙之东,玉芝宫、飞虹桥之西,而其在西一派则自太社、太稷坛西至灵台、宝钞司之

东,合流于涌福之河以出。

大高玄殿在神武门西北,明嘉靖中建。本朝雍正、乾隆两次重修,有今上御书扁联。外有下马石牌二。

门前二亭,钩檐鬬桷,极尽人巧。明时中官呼为九梁十八柱,今犹存。

始阳斋象一宫中供象一帝君,范金为像,高尺许,乃明世宗玄修玉容。

西苑斋宫独大高玄殿以有三清象,设至今,崇奉尊严。内官宫婢习道教者,俱于其中演习科仪。

明夏言雪夜召诣高玄殿诗:迎和门外据雕鞍,玉蝀桥西度石阑。琪树琼林春色净,瑶台银阙夜光寒。垆香缥缈高玄殿,宫烛荧煌太乙坛。白首岂期天上景,朱衣仍得雪中看。

明杨四知高玄殿诗:高玄宫殿五云横,先帝祈灵礼太清。凤辇不来钟鼓寂,月明童子自吹笙。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00

施闰章上元日御苑登洗妆台诗:禁林灯节许人来,太液苍茫接汉回。前代御舟犹水榭,中天白塔旧妆台。苑亭重绕沧洲出,宫殿高擎丽日开。向夕含情遥指点,景山终古自崔巍。

朱彝尊辽后洗妆楼台城路词:层阑不厌波光冷,明霞远梢鱼尾。细草含茸,圆荷倚盖,犹与舞衫相似。揉蓝片水,曾簇蝶湔红,影蛾描翠。锦石秋花,当时稳贴皁罗髻。春城几番士女,纵嬉游元夕,沙界烟寺。黄面瞿昙,白头宫监,也说千年遗事。回心院子,问殿脚香泥,可留萧字?怀古深情,焚椒寻蠹纸。

考按:章宗为李宸妃建梳妆台于都城东北隅,今禁中琼华岛妆台,金时古物也。目为辽萧后梳妆楼,误。

长元按:伏读御制记云,日下旧闻,山顶为广寒殿,盖卽建塔之所;山中为仁智殿,则今普安佛殿是。又按李宸妃妆台,据析津志云,在金故宫之西,寿安酒楼之北。寿安楼卽金大安殿,在皇城内东华门之西街。金时皇城约在今广宁、右安门西南,与此方位不合。元纳新诗注在昭明观后。琼岛宫殿无此观名,恐别是一地而非琼华岛也。存以俟考。

庆霄楼之西有石室,为一房山。山腰有亭曰揖山亭,有桥锁其口。桥北为琳光殿,有亭曰妙鬘云峯。历石磴而下,为水精域。山麓有古井,深不可测,有御制碑记。水精域之下为甘露殿。北为阅古楼,壁嵌三希堂法帖。稍北则亩鉴室,窗临清池,卽凿山溪引古井之水也。

长元按:自庆霄楼之西至亩鉴室,为塔山西面。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06

寿明殿在巧机营南,卽明拜斗殿,奉斗母,乾隆三十九年重修。

○兔园山在瀛台之西,由大光明殿南行,迭石为山,穴山为洞,东西分径,纡折至顶。殿曰清虚,下暗设铜瓮灌水注池。由殿侧作九曲池,边多立奇石,名小蓬莱。南为瑶景、翠林二亭,古木延翳,奇石错立。架石梁通东西二池,梁之间曰旋磨台,螺盘而上,其巅有甃,皆陶埏云龙之象。

相传明世宗礼斗于此。今尽废。

兔儿山一名小山子,迭石为峯,巉岩森耸,元代故物也。中官云:元人载此石,自南至燕,每一石准粮若干,俗呼折粮石。

明廖道南清虚殿诗:峻极丹霄上,清虚碧海前。扶桑先见日,若木远含烟。絶岛移云石,明河泻瀑泉。仰看元象转,身在蔚蓝天。

火药局在拜斗殿西,明兔儿山旋波台地。

明时重九,或幸万岁山,或幸兔儿山清虚殿登高,宫眷内臣,皆着重阳景菊花补服,吃迎霜兔、菊花酒。

饽饽房在西安门内旋波台路北。

双节寺在惜薪司胡同,西安门内街南之极西地。

西安门在皇城西稍北,与景山相对。

二圣庙在十库西,西安门内街北之极西地,卽明鸽子房土地祠也。额为圣祖御书。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09

大佛堂在白塔山东北垣外内官监胡同,有明碑一。其东卽黄瓦西门,门之外为北安门大街。

明内官监碑载黄瓦门营造库、米盐库、油漆作、外铁作、婚礼作、东行、西行、西瓦厂、石厂、黑窑厂、神木厂、供应厂、备用厂、金殿厂、稻田厂、蜂窠厂、东花房、马鞍房、琉璃局、外冰窖等名,与明史所载多合。又有花炮局,见火神庙三圣祠碑记,卽明史火药十作旧地。

内市在禁城之左,过光禄寺入内门,自御马监以至西海子一带皆是。每月初十二十四

日,俱设场贸易。闻之内使云:此三日例令内中贱役辇粪秽出宫弃之,以故各门俱启,因之陈列器物,以博易焉。

地安门在景山北,俗呼厚载门,北对鼓楼。

明制:皇城外红铺七十二座,铺设官军十人夜巡。铜铃七十有八,贮长安右门。初更遣军人一一摇振,环城巡警,历西安、北安、东安三门,俱会长安左门而止。每十铃以兵部火牌一面,后复造木牌五十六面,付五门验发铃收铃之数。弘治间失二铃,共七十有六,一一交递尽而天明矣。

长元按:今皇城内居民甚稠,故东安、西安、地安三门闭而不锁。民有延医接稳者,不拘时候,得以出入。支更仍用击柝,与明代异。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33

记,金大定间礼部题名记诸碑,皆足以资考证。

元张翥登悯忠阁诗:百级危梯遡碧空,凭阑浩浩纳长风。金银宫阙诸天上,锦绣山川一气中。事往前朝僧自老,魂来沧海鬼犹雄。只怜春色城南苑,寂寞余花落旧红。

王士祯九日独游悯忠寺诗:闲居爱重九,独往果幽寻。初地凭高阁,诸天落梵音。雁王投极浦,鹿女蹋空林。玉辇经行地,青松驰道深。

魏之琇游悯忠寺诗:琳宫深邃柏苍苍,忏佛台因古国殇。妙法有源逢圣世,孤忠堪悯惜唐皇。老僧戒约温而厉,寺系律门。游客诗情慨以慷。莫向残碑说安史,景山鼙鼓更凄凉。

宋谢枋得被魏天佑强赴燕京,问谢太后攒所及瀛国公所在,再拜恸哭。已而卧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党不汝若哉!不食而死。明景泰中谥曰文节。

明袁继咸燕都吊谢叠山诗:北风尘起征车促,南火伤心不再嘘。三败犹还仲母在,两旬忍饿汉臣如。归降当日原无表,却聘留今只有书。天使先生沈卜市,建阳桥亦首阳居。

明御史赵譔祠在悯忠寺西,崇祯甲申殉难,墓在祠后。乾隆间谥忠愍。

〇尉使君寺,北魏元象元年,幽州刺史尉长命造,后改为智泉寺,唐则天时改为大云寺,开元中改龙兴寺,在悯忠寺前,隋造塔藏舍利处。

考按:元一统志:唐大中时,节度使张信伸奏立精舍并东西浮图,曰殊胜,曰永昌,赐额延寿。辽保宁中,建殿九间,穷极伟丽。金海陵天德三年为宫。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命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99

泣山神。残碑藓实文章旧,异代人传姓氏新。华表不存归鹤怨,几多行客泪沾巾。

金阁寺在石景山,有塔,宜远眺。明正德中,朱宁营建,邀上幸焉。山孤峯特立,洞皆凿石而成。

王士祯登石景山浮图诗:浮图兹山顶,崚嶒插孤标。千盘历诘曲,直上凌风飙。寒空稍明净,百里见纤毫。茫茫塞上山,浩汹连波涛。浑河荡山来,石壁如动摇。咫尺居庸关,鸟道回青霄。上谷接云中,设险非一朝。圣代亭障空,丸泥罢函殽。关门闲落日,士马无矜骄。回身望渔阳,城阙何尞尞!蓟邱植汶篁,遗烈思燕昭。望诸与骑刦,智勇皆蓬蒿。朔吹扬惊沙,屯云怒盘鵰。慷慨一伤怀,览古心郁陶。逝将御泠风,挥手辞尘嚣。

惠济祠在石景山,雍正年建,以祀永定河神,有御制诗。

明林衡署在石景山东南,有古松数百株,参错平野间,盖先朝果园。

碧霞元君庙在石景山,明万历中董常侍建。

西便门在外城之西北隅。

白云观在西便门外一里,元太极观故墟。中塑邱真人像,白晳无须眉。都人正月十九日致酹祠下,谓之燕九节。本朝乾隆二十一年、五十二年,两次敕修,有圣祖暨今上御书联额,并御制碑。又真人像前有木钵一,乃刳木瘿为之,上广下狭,可容五斗,内涂以金,恭刻皇上御制诗其中。石座承之,绕以朱栏。

长春真人姓邱氏,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县滨都里人。金大定丙戌,年十九,辞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79

悬赐第之东,颜曰二十四福堂。次年春卒。赐第在护国寺街。

听月楼未详所在,相传梁家园向东小楼卽是也。毛西河有题家司百听月楼诗:金梯不必问孀娥,夜静犹闻水调歌。穿槅碎投千片玉,当窗寒泻万重波。榆含星影抛钱细,桂入秋来落子多。自是凌 云遗构在,不须乌鹊更填河。

康熙间,西域贡狮子二,形如图画。后口外打围,遇两罴,人不能胜,召狮子攫得之。老狮力尽而毙,小狮继亦逸去。其罴皮实之以草,置雍和宫殿庭,悬牌于腰间。一重一千三百余斤,一重八 百余斤。

太常寺署中有蝴蝶一,色黄,大如茶盌。吏人欲见之,呼曰老道,则飞至掌中。有欲害之心,卽飞去。相传自明嘉靖至今,约二百余年物也。

长元按:乾隆戊申冬,上斋宿郊坛,询太常寺卿,乃以盒盛进。有御制太常仙蝶诗,俾仍归寺内。

壶芦器出于康熙年间。奉宸苑取架瓠而规模之,及熟,遂成器皿,盘盂盆盒惟所命。盖其朴可尚,而巧亦非人力之所能为。有御制诗。

御园十种蒲桃。十种者:伏地公领孙,伏地黑蒲桃,伏地玛瑙蒲桃,哈密公领

孙,琐琐蒲桃,哈密緑蒲桃,哈密红蒲桃,哈密黑蒲桃,哈密白蒲桃,马乳蒲桃。康熙中,查慎行有恩赐御园十种蒲桃恭纪诗。

景山内垣西北隅有连房百余间,为苏州梨园供奉所居,俗称苏州巷。总门内有庙三楹,祀翼宿。前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80

有亭,为度曲之所。其子弟亦延师受业,出入由景山西门。

南花园今改名南府,为梨园子弟所居,称南府学生。其出入关防甚严。

吕氏古藤花在西猪市大街北,昔屋为吕氏所居,几易主矣。藤本大如盌,盘拏屈曲,根上刻大德四年字,不知何人手也。花色深紫,其为数百年物无疑。

米石弃置良乡县多年,本朝乾隆间,命运至昆明湖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有御制诗。按春明梦余録云:米万钟既得异石于大房,束牲载书以告。甬东薛冈见之,复代石报米书。二书当时传诵,以为韵事。

苹婆果:朱竹垞云:燕地苹婆果,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佛书所谓苹婆华,言相思也。

按诗:蔽芾甘棠。毛传:甘棠,杜也。郑康成注:北人谓之杜梨,南人谓之棠梨。尔雅:杜,赤棠。郭璞曰:今之杜梨也。樊光曰:赤者为杜,白者为棠。陆玑曰:赤棠,与白杜同,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通志:甘棠通云棠梨。又有沙棠,广志云:如棠,味如李,无核。窃疑今之苹婆果,卽诗所云甘棠;而俗呼沙果卽沙棠;呼槟子者,乃赤棠也。其曰棠梨者,以花似棠,实似梨,合而称之尔。

毛西河帝京踏灯词:球场花貌打三郎,重戴朱竿学教坊。何处大鳌山最美?三条火巷在廊房。勾阑缺处接灯棚,五色番花四角擎。踏断麻鞋归不得,永安门外老田更。放夜金吾首戴翎,红缨白马驾朱軿。月明只觉天星少,散作车盘两面钉。夜凉蝉鬓贴金貂,漏滴铜瓶水渐消。忽听盒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59

妞房胡同 蒙福禄馆 孟公府 文书馆胡同 头条胡同 二条胡同 三条胡同 箭杆胡同 万庆馆 孔德西巷 孔德前巷 孔德东巷 小二条胡同 东安门河沿(南段)北至骑河楼东口与第四坊分界 东河沿(中段)北至骑河楼东口与第四坊分界南至东安门大街东口与第二坊分界

第六自治区第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八十万一千九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银闸

银闸 北池子大街(北段)南至骑河楼西口与第三坊分界 沙滩 回子营 小椿树胡同 马圈胡同井儿胡同 草垛胡同 斗鸡坑 五所胡同 庙儿胡同 盔头作 墙角胡同 景山东大街(南段)西至三座门北与第六坊分界 东安门河沿(中段)南至骑河楼东口与第三坊分界北至汉花园东口与第五坊分界 东河沿(中段)南至骑河楼东口迤东与第三坊分界北至汉花园东口迤东与第五坊分界 漠花园 新开路 小菜园

第六自治区第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五万三千四百二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银闸

景山东街 操场大院 松公府夹道 东高房 西高房 大学校夹道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60

东老胡同 中老胡同 西老胡同 孟家大院 嵩祝寺夹道 东安门河沿(中段)北至椅子胡同东口与第七坊分界南至汉花园东口与第四坊分界 东河沿(中段)北至椅子胡同东口外与第七坊分界南至汉花园东口外与第四坊分界

第六自治区第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十七万六千九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慈慧殿三号

黄化门 景山东大街(北段)南至三座门迤东与第四坊分界 景山后大街(东段)西至地安门大街南口与第九坊分界 三眼井 二眼井 吉安所左巷 横栅栏 吉安所右巷 铁匠营 司礼监 碾儿胡同 帘子库 锥把胡同

第六自治区第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四万七千四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东板桥二十五号

蜡库 后局大院 嵩祝寺后身 椅子胡同 纳福胡同 钟鼓寺 织染局 水箥箕 酒醋局 东板桥大街(南段)北至织染局西口与第八坊分界 东安门河沿(北段)南至椅子胡同东口与第五坊分界 东河沿(北段 )南至椅子胡同东口迤东第五坊分界

第六自治区第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一万六千五百二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慈慧殿三号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61

北河沿 地安门大街 西河沿 如意胡同 火神庙 火药局 头条 二条 三条 四条 五条 六条 北箭亭 二道桥 西妞妞房 东板桥大街(北段)南至织染局西口与第七坊分界 东吉祥胡同 西吉祥胡同 慈慧厂牙 南月牙 北月牙 安乐堂

第六自治区第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九十九万四千六百方公尺公所设于西板桥大街二十号

恭俭胡同 西板桥大街 魏家胡同 陟山门大街 大石作 大高殿夹道 房钱库胡同 北海南夹道 北海中夹道 雪池胡同 景山后大街(西段)东至地安门大街南口与第六坊分界 米粮库 太平街 三柱香 高卧胡同 油漆作 西楼巷 小石作 北海北夹道 四眼井 磨盘院胡同

第六自治区第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百三十九万九千四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内西华门大街三十六号

北长街 三座门大街 三座门内 福佑寺 关家胡同 兴隆胡同 庆丰胡同 后宅胡同 前宅胡同乔道士庙 教育会夹道 会计司胡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42

东沙滩

  西沙滩迤西为三座门。又西北为景山东门,详宫禁。柳树井,井一。

  红门

  官房迤西少北,为孟家大院。

马神庙 井一。

《宸垣识略》:一等忠勇公第,在马神庙。案:乾隆时大学士傅恒,封忠勇公,谥文忠。其子福隆安,尚高宗四女和嘉公主。赐第在旧宅东,今公果齐逊袭封,官散秩大臣,府西即其家庙也;乾隆间敕建,详祠祀。《芜史》:又南曰尚膳坚拨子,斜对御马监。李日华紫桃轩又缀:御马监小猴十只,日食白米一斗,红枣二斤八两。《旧闻考》:马神庙即明御马监马神旧祠也。庙基旧在街之稍北。乾隆二十年移建,迤南为御马圈,其地盖仍明旧。野获编:内市在禁城之左,过光禄寺入内门,自御马监至西海子一带皆是。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日,设场贸易。闻之内使云,此三日例令内中贱役辇粪秽出宫弃之,以故各门俱启。因之陈列器物,借以博易焉。案:内市之制,亦见明徐克暖姝由笔。《旧闻考》云无考,以野获编所言核之,御马监今为马神庙,西海子即太液池,其地犹约略可稽。《芜史》言天启元年二月,因辽事急,将元武门外大市,移于东安门外戎政府街。民间谣曰:大市去矣。至七年秋,仍复故处,疑即此市也。

  下坡

嵩祝寺胡同

东有法渊寺,西有智珠寺。又东为三厂遗址,明置汉经厂、番经厂、道经厂于此,俱详宫禁寺观。乾隆时,章嘉胡图克图奉诏来京,更定大藏经经咒,居嵩祝寺。赵翼《檐曝杂记》云,居栴檀寺。毛奇龄《武宗外纪》:西宫大答应宫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58

地安门西夹道迤西有响闸,在西天梵境后,详苑囿。其外有西步粮桥,详内城中城。大小石作

井二。迤东为大高元殿,详坛庙。又东北为景山西门,井一。与景山门相直者为西苑陟山门,详宫禁。稽察内务府衙门在北,迤北有乐部公署,俱详衙署。《芜史》:大高元殿,习学道经内官之所居。明宫史:大高元殿稍西曰石作,有阁。《金鳌退食笔记》:大高元殿之东,即北上西门,有桥,甃砖石各半,谓防车轮耳。

冰窖

《芜史》:内官监所管十作,曰木作、石作、瓦作、搭材作、土作、东作、西作、油漆作、婚礼作、火药作,并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里冰窨、金海等处。《旧闻考》以冰窖为御用监所属之冰窨。据《芜史》所言,则里冰窨属内官监,与御用监相去颇辽阔,疑当时本有两冰窨也。

雪池胡同

井一。《藤阴杂记》:西华门内雪池,康熙中赐蔡升元,饬内府司员,冰雪施工,克期告竣,令同直陈元龙送归新第。见蔡纪恩诗。《康熙万寿盛典》:又前过石桥,进雪池红门夹道,灯廊数百楹,半道左右鼓亭各一。

魏家胡同

《芜史》:过北中门迤西,则白石桥万法等殿。《明世宗实录》: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定新建万法宝殿名,中曰寿憩,左曰福舍,右曰禄舍。《春明梦余录》:万法宝殿毁,万历二十九年添盖佛殿连房,三十年,佛殿添额,名祖师殿。《旧闻考》:今白石桥西魏家胡同,有万法殿,地基颇狭,似非其旧矣。

  西板桥 桥一。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13

凡 例

一、本编分为上、中、下三编:第一编专载沿革、城池、宫室、苑囿、坛庙之属;第二编专载内城街市;第三编专载外城街市。其四郊以外,留俟将来。

二、本编所采书籍,自明清著述以及现代名人著作,偶有见及,无不分类排列。但编者见闻有限,自不无举一漏百之讥。

三、本编引据书籍,俱仍原书,不加改窜,如本朝或前清等语,多仍其旧。

四、本编以正文与附注相资发明,并于正文之下载明次叙,以便检阅。

五、本编所采诸家记述,以事实为主,不重艺文,故于诗词文章,仅录一二,余多从略。

六、本编街市,系按坊间发行之《北京街市图》所列界线划分区域,其中管辖不免或有差误,

容俟随后订正。其一街而分属两区管辖者,只能列于一区之内,不另他见。

七、各处游览处所,本可系属于各区街市之间,且故宫已改为故宫博物院,景山、三海、天坛、社稷坛、先农坛已改为公园,而以历史关系,故列宫阙、苑囿、坛庙与沿革、城池并为一编,并以钟楼、鼓楼附于编末,以便考古者之研究,余仍各从其地。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4

午门内东西两庑各二十间,皆崇基。东庑之中为协和门,西庑之中为熙和门,旧为雍和门,乾隆元年改今名。两庑之北,正中南向者为太和门,九楹三门,前后陛各三出,左右陛各一出,重檐翚飞,石栏缭折,[门前]列铜狮二,宝鼎四。环以金水河,跨石梁五,即[内]金水桥也。[一]左右各一门,皆南向,左曰昭德门,右曰贞度门。两庑为领侍卫档房,东庑北为稽察钦奉上谕处,南为内阁诰敕房,西庑北为繙书房,南为起居注馆,东南隅为内阁公署,西南隅为膳房、外库,旧为国史馆。太和门内,东西庑各三十二楹,[二]东庑中为体仁阁,西庑中为宏义阁,阁各重楼九楹,皆东西向。廊庑四周相接,为内务府银库、衣库、缎库、皮库及茶、瓷分庋之所武备院甲库、毡库、鞍库附焉。东庑之北为左翼门,西庑之北为右翼门,[三]东西向。正中为太和殿。

注:

[一] 《国朝宫史》:"护城河环绕于紫禁城外,巽[河]水由地安门外西步梁桥下流入皇城,从地道经景山西门引入,环紫禁城,至东西阙门止。门下地道相通,复东经太庙左垣,西由织女桥前绕社稷坛端门太庙,会东来之水,过牛郎桥天妃闸,从巽方出皇城,为御河。其流入紫禁城者,由神武门西地道引护城河水流入,沿河[西]一带,经武英殿、太和门绕文华殿[后],①由銮驾库巽方出紫禁城"。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4

"铁牌之制,高四尺五寸,广一尺九寸,厚一寸。内务府各司院通行铸勒,示永久"。民国以后,内务府原署改为护军管理处,内务府则迁于景山西门路北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原署。民国十二年,并以汉臣郑孝胥为总理内务府事务大臣。

校勘记:

① 回子馆学、缅子馆学 "馆"字原脱。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七一引《内务府册》增补。

② 清字经馆 "经"字原脱。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一三"按语"补。

③ 咸安宫学 宫,原误官。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七一引《内务府册》改。

④ 兵仗局 局,原误为监。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七一"按语"改。

⑤ 内官监 官,原误作宫。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七一"按语"改。

⑥ 厘革 厘,原脱。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七一"按语"补。

武英殿之南,为外瓷器库,西为南薰殿(列代帝后图像,前明贮于内库,乾隆十四年,命工重加装潢,移藏于南薰殿。自太昊伏羲而下为轴者六十有八,为册者七,为卷者三,先圣先[名]贤图册五,[一]①详定位置,次第甲乙,岁以盛夏曝而藏之,扃钥惟谨。又明诸帝王册向贮工部外库,后附藏殿之西室,今均归古物陈列所保存)。西有庐舍三十四间,为御书处,专管恭刻御制诗文法帖之属。稍北为西华门,门外有下马石牌,即紫禁城之西门也。

注: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8

前。奏事官手付口传曰"依议",曰"知道了",曰"另有旨"。虽百十函无一舛误,不须开匣视也。然此亦有诀,以爪划痕,俗谓之横知竖议。后移西苑,则接事在西苑门外,侍卫处檐下"。[三] 《天咫偶闻》:"景运、隆宗二门及东、西华门,例有护军值班。每王大臣出入,高呼:"伊里!"国语云立也,盖示人致敬之意"。

[四] 《京尘杂缀》:"乾清宫外隆宗门椽桶上,着铁箭镞数枝,门内外均有之,为嘉庆间林

清[之]变时所留,想见当时奋斗之状,亦可证嘉庆至今未加改缮也"。

[五] 《天咫偶闻》:"军机堂在隆宗门内,每日寅时,军机大臣入直于此。至办事毕,内奏

事太监传旨令散,乃下直。召见无时,或一次或数次。军机大臣至上前,豫敷席于地,赐坐。驾幸景山或驾幸雍和宫,如在临幸处所召见者,军机大臣随往。在宫召见,即不随往。西苑军机堂在西苑门内"。

校勘记:

① 军机处 机,原误为械。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一三引《国朝宫史》改。

乾清门内左右陛,中路甬道相属,正中南向者为乾清宫。[一]宫广九楹,深五楹,中设宝及召见臣工,引见庶僚,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御焉(每岁元旦及上元日,钦点皇子、皇孙及近支王、贝勒、公曲宴于乾清宫。康熙癸巳,仁庙六旬,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一千九百余人。乾隆乙巳,纯庙五旬,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三千九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92

[四] 《典故纪闻》:"嘉靖十年,大内东遍火,延烧东西十四连房俱尽。世宗谕大学士张

璁曰:宫中地隘而屋众,且贯以通栋,所以每有火患。闻南京宫中诸门皆砖砌不用木,今未■者量为规画,务使道涂疏阔,堂舍整简,门俱如南京制,斯免惊扰"。

[五] 《世庙识余录》:"三殿规制,自宣德间再建后,诸匠作皆莫省其旧,而匠官徐杲能

以意料量,比落成竟不失尺寸"。

[六] 以上为明清故宫之大概,民国初元,划乾清门以外属于民国,乾清门以内仍旧宣统居

之。宫门以内,朝觐跪拜,封赐赠恤,帝制如故,颁朔如故。民国十四年,冯军入京,鹿司令钟麟,奉命收回宫禁,宣统仓皇出走,始居摄政王府,继乃退居天津张园,于是有故宫博物院之设,出入仍由神武门,与外朝之三殿,划分为二。又以地方辽阔,非一日所能穷,遂分为中、东、西三路,间日售票,任人游览。鼎彝宝器,分室陈列,虽不过数十分之一,然已如山阴道上,美不胜收。院中编有各种书籍图画,以备游人参考。关于宫室者,曰《故宫考》。关于物品者,曰《点收故宫物品清册》,亦将来考证之一助也。

出神武门,过桥为北上门,达景山。北上门原为景山正门,南与神武门对,今改北上门为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93

为寿皇殿,殿凡九室,重檐金楹,如太庙制,恭奉列代御容。[一]殿后东北曰集祥阁,西北曰兴庆阁,殿东为永思门,门内为永思殿,为列代苫庐地。凡临瞻谒日,必于永思殿传膳,办事,盖孝思不匮意也。又东为观德殿,[殿]东有护国忠义庙,塑关帝立马像,前对景山,后倚地安门云。[二][三]

注:

[一] 《国朝宫史》:"北上门左右向北长庑各五十楹,其西为教习内务府子弟读书处,东

曰山左里门,西曰山右里门,北上门之内为景山门,入门为绮望楼,楼后即景山也。山周二里余,有峰五,中峰高十一丈六尺,左右峰各高七丈一尺,又次左右峰各高四丈五尺。峰各有亭,踞其巅。中曰万春,[左]曰观妙,又左曰周赏。右曰辑芳,又右曰富览,俱乾隆十六年建。山后为寿皇殿,殿旧为室三,居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上命所司重建,南临景山中峰,正中宝坊一,前榜曰"显承无■",后曰"明格维馨"。左右宝坊二。北为砖城,门三,门前石狮二。门内戟门五楹,大殿九室,规制仿太庙,左右山殿三楹,东西配殿五,碑井亭各二,神厨神库各二"。

[二] 《骨董琐记》:"《图书集成》一书,初为闽中陈梦雷省斋所编,梦雷始附耿精忠,

后发遣关东,旋放归,交诚亲王处行走,奉命编《图书集成》。迨世宗嗣位,罪其招摇,仍配边外,别选人赓续成之。按诚亲王胤祉,康熙第三子,四十八年封亲王,雍正六年降郡王,八年二月复亲王,五月褫爵禁锢景山万春亭,十月五日病卒。乾隆二年十二月复爵,谥曰隐,能书。予藏其行书一幅,逼似世宗书。又精赏鉴,书中往往见其印章。当时诸王竞招宾客为树党计,梦雷附诚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94

王,何焯附廉王,皆获罪"

[三] 景山又名煤山,明庄烈皇殉国于此。今其自缢之树尚在,惟已枯其半。寿皇殿存有清历代御容,前年古物陈列所取去,清室提出异议,几至成讼。周赏亭已圮,民国十七年葺而新之,其余各亭一并修葺,遂开放该处为游人登览之所。十八年又于北上门之北面,辟一东西直达之通衢,山中亦砌石为阶,以便登陟。又按官[宫]禁之地,密严如彼,而嘉庆癸酉林清之变,以数百之众,■入禁门,竟使数万禁旅,莫知所措,亦足见在德不在险,而王者之守,当在四夷也。兹附录《啸亭杂录》所记其事始末,以垂殷鉴。

"白莲邪教起自元末红巾之乱,明季唐赛儿、徐鸿儒等相沿不绝,盖由狐怪所传,其经卷皆盗袭释氏之文,而鄙亵不成文理。又以"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为真言,书于白绢,暗室供之。其教以道祖为重,又有天魔女诸名位,以持斋修善为名,而暗蓄逆志,谋为不轨。其教自京畿以南学习者众。乾隆中,傅文忠任九门提督时,曾捕获黄村妖妇某氏伏法,其党惩治有差,其风稍熄。而蔓延至楚、豫、秦、蜀诸省,遂有嘉庆丙辰楚北揭竿之乱,兵兴九载,然后扑灭。其传习京畿者,久而益炽,又变为八卦、荣华、红阳、白阳诸名,大吏相安无事,不复根究。有林清者,本籍浙江人,久居京邸,住京南宋家庄。幼为王提督炳弄童,随王于苗疆久,颇解武伎,遂为彼教所推,尊为法祖。其人颀身黧面,髯张如蝟,自以智谋过人,其实愚鲁异常。因掌教久,积募银米,家业颇丰,遂蓄不逞之志。大内太监多河间诸县人,有刘金、刘得才等,其家即素习邪教者,选入禁中,遂与茶房太监杨进忠等传教,羽翼颇众,因与林清交结。会辛未秋,彗星出西北方,钦天监又奏改癸酉闰八月于次春二月,诸贼乃以为预兆。又其经有"八月中秋,黄花落地"语,遂附会其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134

记》,涤霭亭内石幢[恭]刊《御制塔山四面记》,均用汉满蒙回四体字,今石幢尚在,亭亦依然,御制石刻,迄无剥落。两亭之后,各有石,东曰昆仑,西曰岳云,今昆仑尚在,而岳云未之见也"。

[六] 《金鳌退食笔记》:"禁中人于冰上作掷球之戏,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皮作球,掷于其[空]中,⒇俟其将堕,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每有此队之人将得,而彼队之人蹴之令远,喧笑驰逐,以便捷遒[勇]敢为能,(21)所著之履,皆有铁齿,行冰上不滑也。高宗有《御制冰嬉赋》云"。

[七] 《乾隆御制白塔山总记》:"京都于唐为范阳,于北宋为燕山,辽始称京,金、元、

明因之。虽城郭宫市建置沿革时或不同,而[答阳都会]居天下之上游,俯寰中之北拱,诚万载不易之金汤也。宫殿屏扆则曰景山,西苑作镇则曰白塔山。白塔山者,金之琼华岛也。《北平图经》载辽时名曰瑶屿,或即其地。元至元时改为万岁山,或曰万寿山,至明时则互称之,或又谓之大山子。本朝曰白塔山者,以顺治年间建白塔于山顶。然考燕京而咏八景者,无不曰琼岛之春阴,故予于辛未年题碣山左,亦仍其旧,所为数典不忘之意耳。山四面皆有景,惜《春明梦余集[录]》及《日下旧闻》所载广寒仁智之殿、玉虹金露之亭,(22)其方隅曲折未能尽高下窈窕之致,便[使]人一览若身步其地而目赌[睹]其概。(23)盖地既博而境既幽,且禁苑森严,外人或偶一窥视,或得之传闻,其不能睹之切而记之详也亦宜。兹特界为四面,面各有记,如柳宗元之钴钮[鉧]、石城诸作,(24)俾因文问景者,若亲历其间,尝鼎一脔,并[足]知全味云尔"。(25)

[八] 《乾隆御制塔山南面记》:"承光殿之北,跨太液为桥,南北各有坊,南曰积翠,北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34

视,屋宇远近,都在指顾。西则宫阙重重,山岚嶷嶷,万岁景山,皆在禁中。我辈送目,惟此而已。城隅隙地,半多野水,履亲王邸山池,即因水为之。今楼榭不存,而水局如故,数株杨柳,低欲拂波。其北有俄罗斯馆,水所周也。闲尝小步其间,景物全非,烟水自妙,留连久之"。

按:《顺天府志》有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七条胡同,今其地仅有头、二、三条之名,四条、五条、六条、七条胡同均不见。又志载其地尚有贤孝牌、后井儿胡同诸名,今亦不见。又鞭稍胡同、三十间房、口袋胡同、达子营、十八狱、大卷子胡同、新开路、鞋铺胡同、酱房胡同、煤铺胡同诸名,俱为《顺天府志》所不载。

校勘记:

① 思诚坊《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作"思城坊"。据改。

② 洪武八年八月《日下旧闻考》卷五四引《余冬序录》云:"洪武元年八月"。据改。

③ 僧大梓挽出之《日下旧闻考》卷五四引《余冬序录》云:"寺僧大梓挽出之"。据补。

④ 条儿胡同局"条"当作"绦",据《京师坊巷志稿》改。

⑤ 乾隆二十三年重修《日下旧闻考》卷五四按语云:"乾隆二十二年重修"。据改。

自朝阳门大街中间南北直达之街曰北小街。在北小街以东,朝阳门大街以北,曰烧酒胡同,[一]曰弓箭营(《顺天府志》作弓匠营)。曰吉兆胡同(《顺天府志》作鸡爪胡同),段执政府在是。曰宝玉胡同,曰新开路,曰前井,曰后井。又东为五爷府,为空府大院。府之东曰罗家大院,曰府夹道,曰煤铺胡同,曰花园。又东曰豆瓣胡同。其南曰后石道,曰钓鱼台。又东曰南豆芽菜胡同。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37

第七章 内六区各街市

昔日皇城(今俱改称黄城)以内,均属内六区管辖区域,宫禁、景山、三海诸处,业已载入第一编,兹不复叙。

天安门之西,皇城之南面,有门三,俗称南豁子。其中额曰南长街,民国元年所新辟也。入门而北,为南长街,又北为北长街。南长街南口之东,曰南花园,[一]今已尽为居民。中山公园辟门于是,未开行。稍北曰四条胡同,曰三条胡同,曰二条胡同,曰头条胡同。再北曰大悲院胡同。再北曰真武庙。[二]再北曰北河沿,其东为东河沿,今已阑入中山公园内。北河沿之中有桥,曰织女桥,逾桥而北,为南长街之北段。其西为鹿囿,今亦在中山公园内。又北为经租库,今为民有。再北而北向者为关防衙门,[三]今改为内六区自治公所,其西即西华门,[四]宫禁之西门也。

注:

[一] 《金鳌退食笔记》:"南花园在西华门迤南,东向,明时曰"灰池"。种植瓜蔬于炕洞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64

嵩所书。殿西有小胡同曰牛犄角,不通行。又西曰小石作,曰大石作,[二]其北曰雪池,[三]冰窖在焉。[四]西为北海陟山门,东为景山西街,又东即景山西门,亦曰北上西门。[五]雪池之东有小胡同曰魏家胡同,[六]稍北曰房钱库。再北曰高卧胡同,再北曰三柱香,《顺天府志》作三座箱。再北有桥二,曰白石桥,俗曰西板桥,自石桥而东,为景山后大街,其北曰内官监,[七]今改为恭俭胡同,南北直达于地安门西皇城根,中间有小胡同曰十字街,北头路西有小胡同曰四眼井。内官监之西曰太平街,[八]贡王府在焉。贡王名贡桑诺尔布,字乐亭,蒙古科尔沁旗人,工书画。又西曰地安门大街,东西列屋数十楹,曰雁翅楼,今改为乞丐收容所,及工程队驻所。街之西有上驷院,今改为民居,稍北曰米粮库,予所居淑园在焉。[九]又北曰油漆作。[十]又北即地安门内西夹道,[十一]今皇城尽拆,与十刹海之南接壤矣。

注:

[一] 《野获编》:"西苑斋宫,独大高元[玄]殿以有三清像,至今崇奉尊严。内官宫婢习道教者,俱于其中演唱科仪"。《[日下]旧闻考》:"炅真阁、■灵轩、象一宫皆供奉释道处,又有始阳斋、无上阁"。《桂洲集》:"始阳斋在无上阁左,象一宫在无上阁右"。《[日下]旧闻考》:"殿门前有二亭,制极巧,中官呼为九梁十八柱,其殿之北,则里冰窖也。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65

"《[日下]旧闻考》:"万历中,皇三子生,郑贵妃即乞怜于上,欲立为太子。北上西门之西有太[大]高元[玄]殿,以祀真武,贵妃要上诣殿行香设密誓,御书誓词,缄玉合中,存贵妃所。后廷臣敦请[建]储,①慈圣又坚主立长,上始割爱,立皇长子。既立,遣人往贵妃处索玉合至,封识宛然,内所书已蚀尽,止存四腔素纸而已,上悚然异之。"《骨董琐记》:"《枣林杂俎中集》,京师西苑高元[玄]殿桧一松四,并金时植。嘉靖中,封松指挥使,俸米专给孤贫。"按:即衡山西苑诗所称为数百年物,予甲子四月过之,已槁其半矣,为低徊[回]久之。

[二] 《芜史》:"大高元[玄]殿稍西曰石作,有阁。"

[三] 《藤阴杂记》:"西华门内雪池,康熙中赐蔡升元,饬内府司员,冰雪施工,尅期告竣,令同值[直]陈元龙送归新第"。②按:蔡升元为康熙时状元,今北海有状元府,当即赐蔡之第,周退舟有《状元府考》甚详。

[四] 《芜史》:"内官监所管十作,曰木作、石作、瓦作、土作、搭材作、东作、西作、油漆作、婚礼作、火药作,并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里冰窖"窨]、金海等处。"《顺天府志》:"《旧闻考》以冰窖[窨]为御用监所属之冰窖[窨]。据《芜史》所言,则里冰窖[窨]属内官监,与御用监相去颇辽阔,疑当时本有两冰窖[窨]也。"《大清会典事例》:"紫禁城内设冰窖五,景山西门外冰窖六,德胜门外冰窖三,正阳门外冰窖二,分藏京河、通州龙王堂、莲花池等处之冰。"

[五] 《金鳌退食笔记》:"大高元[玄]殿之东,即北上西门,有桥,甃砖石各半,谓防车轮耳。"《顺天府志》:"迤东为大高元[玄]殿,又东北为景山西门,与景山门相值[直]者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66

为西苑陟山门,稽察内务府衙门在焉。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雍正四年设,在景山西门路北,房四十有六楹,以都察院满监察御史二员籍核其事,迤北有乐部公署。"《[大清]会典》:"乾隆七年,创建乐部,所属有神乐、和声二署,掌仪、司旗、守[手]卫、什榜、处乐并隶焉。乐部管部大臣亦曰典乐,以礼部满尚书一人兼之。又王大臣知乐者简用,无定员,神乐、和声二署设署正、署丞等官。"

[六] 《芜史》:"过北中门迤西,则白石桥、万法寺[宝]等殿。"③《明世宗实录》:"嘉靖四十四年十[二]月,定新建万法宝殿[名],④一作万德,又作万福,中曰寿憩,左曰福舍,右曰禄舍。"《春明梦余录》:"万法宝殿毁,万历二十九年,添盖佛殿连房。三十年,佛殿添额名祖师殿。"《[日下]旧闻考》:"今白石桥西魏家胡同有万法殿,地基颇狭,似非其旧矣。" [七] 《顺天府志》:"内官监胡同口火神庙,桥二,曰鸳鸯桥,明之白石桥也。"《芜史》:"北安门内黄瓦西门之里,则内官监也。"《[日下]旧闻考》:"监今废,其地犹名内官监胡同。内有大佛堂,其碑记备列黄华[瓦]门营造库、⑤米盐库、油漆作、外铁作、婚礼作、东行、西行、西瓦厂、石厂、黑窑厂、神木厂、铸钟厂、供应厂、备用厂、金殿厂、稻田厂、蜂窝厂、东花房、马鞍房、琉璃局、外冰窖等名目,与《水部备考》及《明史》所载多合。"《慤书》:"紫禁城有护城河,河外即御沟也。河自北闸口分流,经内官监、白石桥、大高元[玄]殿之东,,北上西门之外,至紫禁城下而东而南,经太庙之东,玉芝宫飞虹桥之西,而其在西一派,则自太社、太稷坛西,至灵台宝钞司之东,合流于涌福之河以出。"《池北偶谈》:"金忠洁公铉,甲申三月,以兵部主事巡视皇城,尽节玉河,时有中官吕胖子同死,二公骨不可辨,其家人遂同葬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79

① 今御马圈旁 "旁"当作"南"。据《日下旧考闻》卷三九按语改。

自北池子北头而东为沙滩,其西达于景山东大街,东南两面间以红墙,墙之内曰老虎洞、西老胡同、东老胡同、孟家大院。又东曰操场大院,昔为大学堂操场,民国七年建为北大第一学院。北曰景山东街,亦曰马神庙,[一]北京大学在焉,是即光宣间之京师大学堂,今为北大第二学院。中间有小胡同曰大学堂夹道,其东曰松公府夹道,两夹道之间有南北横胡同曰东高房,[二]再东即松公府。其北曰嵩祝寺,[三]稍西曰嵩祝寺夹道,曰二眼井,其间有南北小胡同曰横栅栏。再西曰三眼大院,又西曰三眼井,稍北曰吉安所,[四]今已售为民居。所之东曰东夹道,西曰西夹道,其北曰铁匠营,其东曰东板桥大街。街之东,南曰内府库胡同,今改为纳福胡同,曰蜡库南岔,曰钟鼓寺胡同,[五]曰西椅子胡同。再北曰蜡库中岔,曰蜡库北岔,其东曰后局胡同,曰马粪居,曰水簸箕,其西曰酒醋局胡同,[六]不通行,曰织染局胡同。[七]再北曰河沿,有桥三,曰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再北曰火药局胡同,[八]其北有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胡同。再北为北箭亭,为皇城之东北隅。头道桥之北有小胡同曰火神庙,曰如意胡同,均不通行。东板桥大街以西,铁匠营以北曰黄化门,[九]中间路南有南北胡同曰司礼监,[十]其西曰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80

碾儿胡同,昔不通行,今南面皇城已拆卸,可达于景山后大街。黄化门中间路北有南北胡同曰帘子库,其东曰锥把胡同,曰西妞妞房,曰东吉祥胡同,其北曰吉祥胡同,不通行,其西曰慈慧殿,[十一]曰南月牙胡同、北月牙胡同,《顺天府志》作北月偃、南月偃,故友徐君容光恩元之故居在焉。又北曰安乐堂。[十二]再北即地安门皇城根,亦曰东夹道。[十三]

注:

[一] 《宸垣识略》:"一等忠勇公第在马神庙。"《顺天府志》:"乾隆时大学士傅恒,封忠勇公,谥文忠。其子福隆安,尚高宗四女和嘉公主。赐第在旧宅东,今公果齐逊袭封,官散秩大臣,府西即其家庙也,乾隆间勅建。"《荒史》:"又南曰尚膳监[拨子],[斜对]御马监。"①《[日下]旧闻考》:"马神庙即明御马监马神旧祠也。《明史·职官志》:"御马监掌印、监督、提督太监各一员。腾骧四卫营各设监官、掌司、典簿、写字、拏马等员。象房有掌司等员。"庙基旧在街之稍北。乾隆二十年移建,[今庙]有碑。庙殿[旧]额曰"明霞馆",②圣祖御书。庙内大钟一,[上]有"正德十(一)年铸御马监马神庙供奉"③十三字。小钟一,上有"敕建马王庙康熙四十二年造"十二字。殿前大钟[炉]一,上有康熙四十二[六]年造御马监马神庙供献十五字。④殿内小炉十五,皆有"康熙丁亥造御马监马神庙供奉"字。迤南为御马圈,其地盖仍明旧。"《野获编》:"内市在禁城之左,过光禄寺入内门,自御马监至西海子一带皆是。每月初四、十四、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下册 页码:133

匿彼,徒利胥役,无益也。民初犯窃,犹有悔心,刺字,则捕役挟持,不为盗不得矣。武清煤厂镇有牙侩为市场害,奏请查办,民至今便之,勒碑纪其事。丁丑、己卯,两充会试同考官。道光二年,出知江西饶州府。有民妇子溺水死,诬人谋杀,久不成谳。下车,一鞫而伏。余干县石虹山产煤,众争利械斗,大府檄景新偕参将率兵往,参将欲剿之为己功,景新止之,曰:此百姓私斗,非敢反也,奈何妄杀邪?晓以利害,逮为首者数人,余皆遣去。郡屡旱,祷雨辄应。童试,或以赂进,谢之曰:吾亦欲子孙读书,此何为邪?其人惭而退。有伪投家书者,左右请付吏,置不问,反厚赠之。平生喜书,仓猝不废读。所著有《多识类抄》、《同文拾沈》、《杂字姓函》、《叶韵窥斑》及诗集,藏于家。

王有庆

王有庆,字余斋,号善舟,天津人。七岁受书,勤苦倍成人。稍长,慨然有志圣贤之学,塾师尝问:读书有得乎?对曰:学当以诚为先,孔子于易干卦,曰:立诚。以是传诸曾子,则曰:诚意。曾子传诸子思,以讫孟子,则曰:诚身。师大奇之。嘉庆六年,举乡荐。七年,考补景山教习。十八年,豫东用兵,有庆橐笔从军,以功保知县。十九年,选授江南丰县知县,击断明决,猾胥束手不敢为奸。访讼师,治其罪。有刘搭拉者,死而未获其尸,公访知陈郎头占其妻贾氏,曰: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下册 页码:51

 得释。大府才之,并录其前劳,檄署阳城知县,数月擢阳曲,剔弊厘奸,吏民怀畏。乾隆元年,乞休,旋里。十五年,高宗幸五台,履恕率子孙匍匐迎谒,上温慰之,赐飘带荷包。卒年八十七。

顺治初,同县有高第者,由拔贡授陕西巩昌府推官。时陕右初定,讼牒岔集,第剖决如流,民情帖然。顺治三年,大兵入川剿贼,奉檄开秦州至汉中栈道七百里,亲裹粮入山,悬赏以劝,一月而工竣。复造舟三百艘,资挽运。以劳荐升河南彰德府同知,详免西华荒田五千余顷,百姓感之,为立碑颂德。家居好善勇为,尝谒大府请免水冲荒地,创修王快堡墙,捐青竿岭山庄为兵营,至今利赖焉。

郭兆梦

郭兆梦,字文载,武强人。康熙间以拔贡生考授景山学教习,期满以知县试陕

西。时西陲用兵,从军出塞至乌鲁木齐。雍正三年,以劳授定远知县。定远有巨盗,据磨盘山肆劫掠,设方略擒治之,不浃旬,邑大靖。历署无为州、亳州。六年,擢泗州知州。泗,泽国也,民贫而寡。兆梦至,会旱、蝗,虔祷于神,躬冒烈暑捕灭之,秋大稔。泗滨大湖,水涨田辄没,而输税如故,百姓苦之,为力恳上官,赋得免。既迁河务同知,再调东台。

乾隆元年,诏以知府往陕西,补延安知府。塞土多硗瘠,民习尚强武,兆梦拊循以法,为立讲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中册 页码:340

文自娱,著有《三礼精义》、《礼通》、《蜀道归程记》、《夷夏大防记》、《寿补堂集》。光绪十二年卒,年八十二。

从子秀莹,字子哲。咸丰二年举人,充景山教习。同治二年,选授云南恩安知县。以循良课最,调昆明。甫受事,闻父榘病,即乞养归。时滇遭回乱,凡引退者,辄罪以规避。秀莹坚请于巡抚林鸿年,再三,始允改教职,归而父已没矣。既,从杨礼南校士四川。服满,改中书,旋改同知,需次蜀中。十年,转饷入都,叙劳,擢员外郎。以贫故,仍返川,历主讲芙蓉、少城、锦官书院。光绪二十三年,没于蜀,年六十三。初,秀莹娶沈一清女仲懿,工为诗词,夫妻唱和,互为师友,逾七年而卒。秀莹方壮年,誓不再娶。取七发意,自号桐根居士,名其斋曰守雁山房。其所为诗古文词,卓然名世,而词尤工。晚号握月生,手辑《蕙襟集》四十卷藏于家。

叶圭绶

叶圭绶,字子佩,沧州人。道光十五年举人,博学多文,从其兄圭书山东任内,究

心舆地之学,著《埏纮图考》五十卷,图二卷,见者惊为奇作。尝以顾炎武《山东考古录》颇嫌简略,于是博采群书及各县乘志,凡有关于山东地理者辄录而订之,为之排纂,州分部居,作为序例。谓山东百余郡县,自汉迄今,城不迁,名不改者,惟历城、掖县耳,故其为书,于考沿革最详。又谓秦无地志,不可径据汉志,乃以秦郡见于总沿革,县概从略。又三国志无地志,而以洪亮吉补志为不足深据,

书名:清宫词 页码:57

五龙亭在太液池西南,傍植杨柳,春日垂丝树树,掩映亭池,风景绝佳。又亭有海棠数百株,春 时其花盛开,如在锦城。

盘龙金柱碧玲珑,鸳鹭成行引上公。今日保和亲试士,锦标谁夺状头红。

保和殿四壁,上下皆雕龙形盘绕,金碧辉煌。惟考试大典及胪传日,始一御之。

景山偷约去登高,佳饵分携乐意陶。内制却嫌酥太腻,翻教宫监市花糕。

京师果饵,重阳花糕最佳。

中秋分外月华明,领宴归来夜色清。不供嫦娥怜兔影,为侬捣药祝长生。

京师秋节,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至高三四尺,价近万钱。贵家巨 室,儿童闺阁,多购以归,香花果饼供养之。习尚如此,禁中亦然,殊可怪也。

玳梁新燕羡双栖,午梦惊回莺乱啼。瞥见液池人字柳,长条依旧拂春堤。

太液池旁有人字柳,高宗曾颜之云:借问人称谁氏,依稀彭泽先生。

集成四库图书富,御印先朝密密缄。除却禁中藏缮本,四文宝阁贮瑶函。

四库全书高宗时修,有二缮本藏于禁中。又饬浙、苏等处,建文源、文渊、文津、文溯四阁,分 藏四部,皆集珍板。

西湖朝爽挹颐和,便自开奁斗黛螺。不定惜花偏早起,十洲清气晓来多。

金鳌玉蝀有高宗联语云:九陌红尘飞不到,十洲清气晓来多。

书名:雪桥诗话 页码:387

高宗诣盛京谒陵礼成,回京行告祭奉先殿礼,仁宗展谒,珠丘旋跸,亦循斯典。此因事特告之成例也。每遇亲飨,割牲瘗毛血,洁治祭品,及登铏簠簋笾豆之属,皆略如庙祀,俱内务府掌仪司职其事。神武门之北为景山,山前为北上门,门内为景山门,入门为绮望楼,楼后即景山也。山周二里余,有峰五,山后为寿皇殿,居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命所司重建,南临景山中峰,大殿九室,制仿太庙,东西配殿五楹。十五年落成,奉列圣列后御容。太庙之祭,太祖居中,左右昭穆以次,东西相向。兹因悬展御容,东西相向不便,俱南向设祭,岁时展献,一如奉先殿,以视汉之原庙、宋之神御殿,崇奉尤虔。每岁除夕,恭悬圣容,陈设果品羊豕醢酱之属。元旦,有瓷器笾豆供品,献帛爵,不乐舞,不读祝。上元节则供饼饵。四十二年,奉安孝圣宪皇后神御,高宗亲诣行礼,如大飨仪。御制诗集有壬子元旦寿皇殿瞻礼纪事诗。

太祖、太宗、世祖御容,向于体仁阁函奉尊藏。既重葺寿皇殿,别为二殿,左曰衍庆,右曰绵禧,因自体仁阁奉移于衍庆殿。寿皇殿东为永思门,门内为永思殿,又东为观德殿。满洲典礼,最重堂子祭天,世祖定鼎,即建堂子于京师。每岁元旦行礼,正月二日,由堂子迎神还坤宁宫,择吉展祭。又有春秋二仲,坤宁宫神前立杆大祭,及四季献神之礼。每日则有朝祭、夕祭。每大祭必亲诣行礼,礼成,宣皇子孙曾,并简王公大臣等,至门列茵侍坐,分食胙肉。凡大祭用神糕,以黄豆及稷米为之,牲用豕,奏神弦,拍版拊掌应节。朝祭于西炕,夕祭于北炕,所谓背灯是也。大祭之次日,还愿以答天贶,先卸神杆,于神杆石前设案,供银碟盛米,置净纸于案上。届时,司俎进豕,

雪桥诗话卷第八三六九

书名:雪桥诗话续集 页码:107

荒田之税,轻其徭役,去官之日,橐无余金。蔡襄敏抚江西时,朝廷方有兴作,或言广信封景山产木。疏言:山故盗薮,久封闭,且路险,木难致,不宜扰民。乃罢。郎一柱尚书廷佐督两江时,郑成功陷镇江,犯江宁,守御单弱,会副都统噶楚哈等从贵州凯旋,邀入城共击贼,败之。成功亲率众逼城,连营八十三艘,檄梁化凤与各路援兵水陆并进,大破之。贼在镇江瓜洲者,皆遁入海。江西总督张朝璘,疏奏南昌浮粮,与袁、瑞二州一体豁免。浙江巡抚蒋国柱,蠲免寇讧以来荒田银米、诸卫军兴时加银数积欠正项钱粮。王继文在兹抚云南,请减黑盐井月增盐课、屯田重额,减则起科,民间荒地亦照原则量减。王磐石侍郎国安巡抚浙江,躬履滨海边界,朝议欲弃舟山,徙其民,力言不可。督闽,却琉球副贡,内迁时,闽人遮留不得,醵金赠行不受,闽人为建却金亭。郭昌伯司寇世隆,督浙闽,毁淫祠;督两广,除无名之征,濒行,却监商羡金八万之赆。当开国之初,人才辈出。如沈大令光荣,官河内,仁慈莅民。有李家洼者,地斥卤,数逋税,为引沟渠,开稻田,招流民复业,给以牛、谷种,改名藏富村,其后遂成沃土。家静山光禄馝,康熙中知固安县。故事,永定河秋汛兴工,永定道黄赋役钱不均,迟延及冬,朝涉者股战。光禄怜之,许日出后下钁。黄巡工,欲笞迟来者,力争不得,乃直前牵其马至冻处,曰:公能往,民亦能往。此时日高舂,公重裘尚瑟缩,乃责此赤胫者戴星来耶,黄大恚,李文贞为解释之。调宛平,老幼争乞留。迁曲靖知府,调丽江,民饰庙以祀,号第一太守祠。彭允初诗:好官若珍珠,得者惧或夺。谁能廑如伤,太息此无褐。纪实也。

雪桥诗话续集卷第二九七

书名:雪桥诗话续集 页码:461

哩,索伦属,俗误为打狐狸,其人射猎为生,挽弓皆逾十石,归化后颇以武力自效,近有仕为近侍者。俄伦春人不食粮,视进貂等次给赏。其俗,户出丁以竿量身,足五尺者即岁纳一貂皮,上书打牲人名,分别三等细紬签:黄者雅法哈俄伦春,红者摩凌阿俄伦春,绿者索伦达呼尔物也。日出早入迟,故昼长夜短。夜不昏暗,似日在地中返照者,或谓天高,地当尽处故也。煦斋先生卜魁集夏日吟自注:卜魁长夏昏于亥初二刻,明于丑正二刻。岁五月布特哈,汉语虞猎也。贡貂选进后,大开互市,谓之出勒罕,华言会也。远人皆来,在卜魁城北十余里,画沙为界。各部落人驻其北,商贾官卒游人驻其南,中设兵禁。俄罗斯人则秋尽始来,百十为群,一官统之。秃袖方领,冠高尺许,顶方而约其下。来文二函,一彼国字,一蒙古字,贵官与商贾名并载焉。树琴先生有出勒汗歌。张诗舲题卜魁集诗云:读到卜魁城一集,前身坡老气盘盘。七千路等珠崖远,十二声传黑水寒。帝眷羁臣教子和,诗开绝域觉天宽。龙沙雪色关门月,归载恩光满锦鞍。集中有龙沙十二声诗也。

乌拉草产黑龙江,冬日用以铺鞋,寻常结绳为用,刘松岚诗所谓革履不装绵,其中实以草者也。煦斋先生龙沙物产十六咏之一云:不似柔莎种,冰天独可凌。铺之纷擘絮,织亦说从绳。难报三春日,休夸千岁藤。牛羊频践履,茁壮遍沟塍。其谓:每年商携重资来黑龙江一带收采木耳,贩至江、浙,取汁染丝,熟者为菜,盖丝非此染不生光也。

山阴谢照寿啸亭主人句:乐事曾传为善最,赏心惟爱得书多。照字裕斋,甲子举人,以景山教习授山西陵川令。丁亥,需次都门,寄砚瑞蓉堂比部宅。其题瑞中书英诗稿云:扇仙山馆绿云凉,疏雨声

雪桥诗话续集卷第七四五一

书名:雪桥诗话续集 页码:543

孙琴西太仆评姚慕庭诗:沈炼峭拔,惟有过于幽窅。如江通湖水白,树补断山青。语匪不工,然如此刻画,恐为晚宋江湖一派。试看杜子美、苏子瞻摹写景物,便有天地开阖,万象森列之概云云。慕庭诗曰幸余求定稿。其读吴公可读遗疏感赋云:埏埴熔金万品舒,先皇大泽遍扶舆。无端一疏传江介,始信当时卫史鱼。 宫诏分明出禁庭,旉天哀痛感群灵。异时中外齐翘首,扶杖褰衣掩泪听。芙蓉仙阙紫金鱼,都是先朝壤地储。宫史若传调护事,吴公前有广尚书。 三峡栖迟百拜篇,云阳山木未渠怜。只今明月青山夜,独抱深情听杜鹃。 玉陛金铺散晓光,钧天一醉梦难长。谁知十部龟兹外,别有人间万宝常。数诗能不失后湘家法。

半聋隐士炳咸,居龙爪槐,名所居曰天倪阁。慕庭登觉罗炳咸小楼云:竟岁闲门掩,寻秋得暂过。地偏浮碧远,楼敞受青多。调古琴悬壁,人稀砌长莎。登临动乡思,江上有卷阿。

光绪己卯,孙琴西以太仆内召,感事诗有但愁致主仍无术,乡哲周官有旧编之句,谓其乡乾、淳诸老多为周礼之学也。哲嗣仲容谓:诒让自胜衣就傅,太仆君即授以此经。既长,以尔雅、说文正其故训,以礼经大小戴记证其制度。遂博采汉、唐、宋以来迄于乾、嘉诸经儒旧诂,参互证绎,以发郑注之渊奥,裨贾疏之遗阙,成周礼正义八十六卷。仲容著书满家,已刊行者有周书斠补、周礼三家佚注、九旗古谊述、古籀拾遗、墨子间诂、札迻,可谓勤矣。

毅皇帝宫车宴驾,有御马悲鸣于景山林树之间,卒以不食毙。黄公度乌之珠歌云:北风雨雪门不开,景山暂作金粟堆。黄竹歌停八骏邈,一马鸣诉悲风哀。此马远自流沙至,铁花满身黑云被。将

雪桥诗话续集卷第八五三三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9

述元帝后冠服,记明天启时惩处宫人之制,等等,亦均有可采者。

五、本集还结合所选之诗,述及各地一些名胜古迹,兼及物产风俗等,可广见闻,而可为方志、游记等载籍补遗之助。

首先,关于北京的这类记载很多。如二卷西苑诗述北海当时情形,三卷记卧佛寺、大觉寺,四卷记宣武门外烂面胡同,记丰台远风台、万泉寺,记北京所产之栾枝花,记梁家园可泛舟,记西山秘魔崖、宝珠洞,记卖冰响盏,记糖炒栗子。五卷记灯节之盛,记中元节放河灯之俗。六卷记万寿山、中南海、北海、香山静宜园以及法海、觉生、华严、慈恩诸寺。六卷记南苑,记重修国子监事,记玉泉山静明园,又引李英《春明纪事诗》志清乾隆时北京风物时俗。七卷记纪晓岚故宅,记环溪别墅(其址在今北京动物园)。八卷记北京冬日凿冰、采煤、烧炕、梦树等情,又引法时帆诗记什刹海、积水潭等。九卷记景山内苏州梨园,引李慈铭诗记碧霞元君祠,十卷记芦沟桥,记香山名产东四墓桃,十一卷记崇效寺,记陶然亭(即江亭),考房山贾岛之故乡,引魏源《海淀杂咏》诗记当时当地情状,记崇祯皇帝生母画相曾先后存于慈寿寺及长椿寺,等等,对从事北京志之考证、研究、著述者均有参考价值,有些材料珍贵罕闻,甚饶兴味,可资谈助。

同时对其他各地的此类记载也不少。如四卷记广西来宾梅树上生'寄生茶',记保德、河曲之天桥产苔鱼,记山海关,记宝坻县二辽碑,六卷记兰州逢黄河水患时向中下游迅速报警之法(所谓'羊报'),记乾隆皇帝南巡时扬州之新城与旧城,记琉璃河之'倚铁',七卷记热河东砂石坂

出版说明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265

集后以行,犹山谷、晦翁两集之遗意也。

鲍辛浦赠王载扬句云:师资兼秀水,宗派本新城。盖其诗一以渔洋山人为宗,时时出入于小长芦钓叟也。阮亭浒山杂诗云:寺里人看宝志回,湖边箫鼓晚仍开。撑船直入花深处,云叶当头山雨来。竹垞红桥绝句:春芜小雨满城隈,茆屋疏篱两岸开。行到红桥转深曲,绿杨如荠酒船来。载扬亦有青溪绝句云:青溪溪水碧于苔,高下河房绣幙开。日暮藕花风起处,鱼鳞波上燕双来。钱坤一己卯上元日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侍宴诗注:上御宝座,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及于阗回长漠咱帊尔等,赐筵列殿东西楹间,相对藉坐。讲官筵侧侍宝座右殿西北隅藉坐。案圆明园经始于康熙辛卯,正大光明殿为正衙,櫋为世宗御书。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例设于此。其乾清宫正大光明櫋额,为世祖御书。景山观德殿正大光明櫋,为圣祖御书。

香山距圆明园十余里,乾隆乙丑,就行宫修茸为园,曰静宜。率憩含晖堂,披阅章奏,引见庶官。坤一静宜园晓直句云:尧台舜馆蔼朝阳,邃谷修林拥太行。西山为太行东干,香山其奇挺处也。乾隆中,香山阅兵,岁无定数。嘉庆中,岁幸香山二次,一春避柳絮,一重阳登高。香山寺建于金大定间。来青轩为明神宗所题。园内外幢刹交望,铃铎梵呗之声相闻。近者卧佛、法海、宏教,远者华严、慈恩,觉生最远,钟最大,即永乐中铸华严经其上者。

坤一南苑晓直诗:七十二桥三海子,青苍老树旧衙门。南苑周一百六十里,旧称三海,始于元时,曰下马飞放泊。晾鹰台,即元之仁虞苑行宫。曰旧衙门、新衙门,皆明时内监官署,本朝因之为行

雪桥诗话三集卷第六 二四九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388

雪桥诗话三七二

关节使今湮夷。灞陵虽有从事讚,亦复无器存其辞。田君两石尽完好,习坎反是刚中时。不落他人落梅手,意者所谓神扶持。惜哉晚出三十载,错过纂定唐文期。假令先归一网入,久已贡献珊瑚枝。循名责实要可许,田君是否贤难知。旁人比到汲长孺,一语可定君妍媸。梅生买地辄欲墓,不管两石离其尸。石能载彼死不朽,胜列马虎人羊欹。赞贤临湾两坊署,今兹宛在途非岐。中间历遍众攻守,几辈爵禄君肩差。鼎钟湮没竟何处,不如此笔参军摛。参军桑储人不识,但觉入纸如埙篪。数行挥翰足永久,那数百万辕门师。文人只此逞一快,千秋得誉何嫌迟。倚云临水依旧稳,墓成我去添藩篱。清樽奠酹一杯酒,亦足寄我遥相思。高斋从此费纸墨,一拓万本人争贻。已将初拓先赠我,得不佐汝绵之诗。此题志石诗,径书于卷首者也。春谷,乙丑进士,诗笔极见浩瀚。吾乡题者有恩隆、岳昌、承龄、裕恭、裕诚、裕堃、庆布。裕恭印记曰话石山房,庆布印记曰小红鹅馆。江阴人以诗名者,自元末席帽山人后,明代之卞华伯、颜宝之,国朝曹祭酒未庵、翁徵君霁堂为最。伊墨卿谓史有光然冰笔致高旷,吕石颿则谓其七古颇似乐天。其鄱阳怀古句云:一战匹夫成帝业,九传天子作将军。万华廷谓为新颖,得未曾有。然所刻问樵诗钞,殊未能餍人意。赛尚阿玉麟尝从受业,季仙九则其外孙也。

八旗官学之制,有咸安宫学,有景山学,有宗学,有觉罗学,有八旗官学,有汉军义学,有幼官学。设教习,设翻译。教习设弓箭教习,以教督之。设管理大臣、总副管以约束之。宗室黄带子官学东西城分左右翼,各两翰林教习,轮日稽课。咸安宫学在内西华门内,为八旗官宦子弟读书之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405

公官辰永沅靖道加按察使衔,上谕深褒其苗疆劳绩。末有傅公自述先德之言。傅公勤能以廉,尸祝湘服,子姓零落,宿草不除,辰客盖深慨之。按傅字重庵,山阴人,宛平籍,起掾吏,为广南经历,升宁洱知县。嘉庆初,以凤皇厅同知总理边务,洊升道员,剿抚兼施,苗民安堵。十四年简任臬司,十六年卒。有重庵文集。观其上巡抚高杞书,复总督百龄书,所设施可略见。嗣子名端弼,辰客所记傅公弼疑误。

景山内垣西北隅,有房百余间,为苏州梨园供奉所居。盛子履学博灯市春游词:咬春燕九集梨园,十棒元宵羯鼓喧。昆调居然小良辅,教师传进景山门。

子履官山阳学博,铁岭厚庵茂才达麟从之游。有杂咏诗尝同集。李少白斋中分赋淮阴古迹,厚庵得万柳池七绝二首云:载酒无人往听鹂,楝花风过画楼西。只今烟雨空濛处,省识当年旧柳堤。荻苇萧萧正暮天,落霞还照隔溪烟。关心最是芦汀雁,迢递南飞又一年。

桐城方绩展卿纂屈子正音三卷,以广韵为主,广韵之谬者以古音正之。又以朱子集注专用吴才老韵,补其中沿讹,多所厘正。邓嶰筠尚书又审定疑义,雕板以传。离骚:好修以为常,与下惩字为韵。邓云:常本恒字,汉人避讳改作,非阳可通蒸也。九章:岂至今其庸亡,与下完字为韵。邓云:亡、完不叶,据王逸注:完当作光。离骚:惟庚寅吾以降。方云:降,古音户工反,广韵,入四江,古音东、冬、钟、江、阳、庚为一韵。邓谓:顾亭林唐韵正、孔■轩诗声类、段懋堂音均表,皆不言东、冬、钟、江与阳、庚相通。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与下忧字为韵。方云:忧字古与萧、宵、肴、豪同韵,广韵

雪桥诗话三集卷第九 三八九

书名:雪桥诗话余集 页码:12

雪桥诗话余集 一〇

助于增益知识的。

在此类记载中关于北京名胜古迹以及风俗人事的记载也相当丰富,其中某些具体内容不乏今已鲜为人所知者。如二卷记黑龙潭、鹫峰,记天主堂,记报国寺,记康熙时重修密云县城,记中秋节之兔儿爷土产。三卷记康熙时陆麟度为陶然亭创建者江藻《古道独行图》题诗。四卷记清代'理学名儒'李光地的故居在西柳树井,录咏香山、龙潭、西山、碧云寺、石景山诸诗,记雍和宫,记圆明园。五卷记良乡塔,记古北口原名,记厂甸。六卷记宣武门外米市胡同近园。七卷记右安门外颐园。八卷记恭王府,记李慈铭咏钓鱼台诗,等等。这些对北京志的研究,增益对北京一些名胜古迹沿革演变的了解,均有一定价值,其中有些还是很可贵的。

知人论事,在给本书以应得的评价的同时还应指出:作者囿于其主客观局限,在《雪桥诗话》余集中也不时流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即属于习称的糟粕之类。诸如其中多处攻击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的反压迫斗争,从极其保守的立场出发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非议,借明遗民事迹隐蔽地宣扬他在辛亥革命后坚持当清朝遗老的政治思想,对堪舆、求雨、祥瑞、凶兆之类迷信、愚昧的一再宣扬,对割股疗亲、少女殉夫之类吃人礼教下的种种悲剧的美化倡导,连同有关的诗,连篇累牍,令人难以卒读。当然,这些也从另一个侧面暴露出那个时代的种种黑暗,虽非出于作者之本意,从客观上看这些记述也并非无可参考之处。

就本集所选的诗而论,除有不少佳什隽句外,也选入不少宫廷应景颂圣及官场酬酢无聊之作,动辄

书名:雪桥诗话余集 页码:182

雪桥诗话余集 一六六

思。甘棠召公树,岘首羊公碑。人心自生感,攸好关民彝。书此载家乘,并告良有司。宛邱即陈州,初隶开封。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孟亭刺陈州在六、七年间,十二年始升为府也。

赵秋谷称江都王慈峨诗穿穴唐贤,不趋时尚。慈峨名易,江都明经,与阎百诗征君善。挽百诗云:远寄双鱼忆夏初,知君善病正愁予。伤心适易曾参箦,感梦先呼范式车。老去难忘知己泪,人间谁续未成书?楼头若问山阳笛,绝调于今寄太虚。百诗属纩之夕,尝征之梦兆也。其自赠云:壮心欲试常调马,习气难忘是着书。卒于雍正癸卯,年七十六。百诗卒于康熙甲申,年六十九,盖十五年以长。

古人于先人表志多自书。唐徐浩碑为其子岘书撰,韦又损志为子朴玉书撰,泷冈阡表为欧阳公自书,赵文敏亦有手书先人阡表,王虚舟先人事状及方灵皋所为王处士墓表皆自书及篆额。姚惜抱赠钱献之诗,谓:金坛王侍御,先朝篆第一,楷法尤精。所见古刻必以白麻纸摹存其副,积书岩帖,具四体书。其为任城乔鞠庄书墓表,谓刻非旌德刘生不可。刘谓刘汉虹及景山,盖书家最重刻手,如万文韶之于欧,邵建和之于柳,茅绍之于赵,所谓心手相习,相得益彰。北海托名伏灵芝,且自书而自刻之。其尊人度疑处士,性介特,苟非义不名一泉。平易木讷,然事涉名义,辄侃凿无回互。虚舟承父学,与灵皋交最善,以礼义坚然相信,而行身有法度。方扶南感旧诗:校书稽古拾遗堪,一纸封章岂未谙。元首有言成国是,比肩何惜变台参。九阍虎豹风行令,百谷泥沙海善涵。清要不终终简要,戴恩入地尚朝簪。盖科臣掌封驳,品卑而权特重,不隶台臣。雍正元年始命六科胥隶都察

书名:雪桥诗话余集 页码:234

雪桥诗话余集 二一八

元洞赠马炼师云:山势隐奔峭,不宜上宜下。俄顷历数峰,一洞裂岩罅。广深才及仞,谽閜冷无藉。中有采芝侣,高视九琳舍。生年谁满百,辛苦营台榭。转烛难久居,纷纷委灰化。至人识其故,不乐尺椽架。瑶房本虚无,丹邱亦巧借。惟有厂下居,仙骥可长跨。碧云寺云:山坳日軏吐,残露滴槐柳。际晓度石桥,穹构感摧朽。宝幡虫蚀余,画壁尘封久。翛翛啸云亭,幽篁更何有。阶列翠珉五,大书耀岩薮。中愤媚阉作,乃出宰辅手。中二碑,顾秉谦、魏广微撰文,为魏忠贤立。徒乞委鬼怜,讵免来者诟。不如卖地券,镌词无愧忸。青鞋踏雪志:碧云寺有小石幢,刻元中丞阿里吉卖地券。渡浑河望石景山云:卢沟流太驶,欲渡愁无梁。秋老野潦退,量之一尺强。车作艓子漾,马作凫翁翔。失喜蓟门路,翻若云水乡。举首眺山麓,浮图接青苍。回飙起天半,吹落替戾冈。前年夏大水,巨浪高岑襄。至今金阁寺,龙象泣荒凉。溯源自阴馆,湁潗鸣汤汤。啮岸苦垫濡,先时贵豫防。坚瘦清莹,非徒为模山范水者比也。

沈学子探梅诗:花光接日气,溶溶白云生。西灏极赏之,题其诗册云:刻划南枝又北枝,曹家碑底斗新诗。花光日气浑如接,好句终归沈亚之。

叶丹秋林号梅花村农。游黄山诗如观音岩云:岩前怪树不知名,岩下流泉暗送声。我欲汲来烹苦茗,风吹松子打茶铛。莲花峰云:下临无地上摩天,一木横空万仞巅。回首扶筇看过处,此身今作小游仙。抵家作云:脱去棕鞋别故群,家人相问话纷纷。解囊笑赠无他物,一撮香砂一缕云。均有新意。明罗念庵祥符寺题壁云:紫翠林中便赤脚,白龙潭上看青山。药炉丹井知何处,三十六峰烟月寒。 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欲起轩辕问九鼎,道衣重侍玉虚君。后署南宫谪吏兼云

书名:雪桥诗话余集 页码:541

判,知尔则何以。斯言君请试,药石愈疢美。大书同治元,十月壬午朏。

介石都护阿克敦布,由司员历官侍郎、都统,在内廷行走多年。善行草书,秀劲有法,与德研香之八分,锡厚庵之篆,并称能事。所临香光长卷,厚庵为题集句二首云:仙客何年下鹤翎,陆龟蒙上楼同看老人星。和凝银灯夜作华亭月,钱起豪未应传顾兔灵。柳宗元银钩虿尾烂箱赢,黄庭坚新法侬家骨董羹。范成大老去自怜心尚在,欧阳修随宜梳洗莫倾城。陈师道同治甲戌卒,年逾八十矣。

江宁蒋蔼人主事绍和,以诸生官农部。性淡雅,居近西苑。每行吟。金鳌玉蝀间,喜谈诗。厚庵都护有说诗质蔼人三首,又题其修竹山房诗集有云:梦中犹忆读书庵,乱后诗情百不堪。墨渖未干都是泪,子山曾赋大江南。 景山北海作比邻,小筑幽栖足晚春。帝里莺花托新咏,谁知曾是乱离人。春草离离春水波,风云气少为情多。刀环马策阴山下,又听苍茫敕勒歌。蔼人妻孥皆殉金陵之难。光绪初,尝有事于杀虎口也。

绵州孙小峰太守桐生,以壬子庶常散馆出知酃县,洊守永州。丁巳补科分校,得黄少昆方伯润昌卷,荐而未售。少昆嗣率定中营赴黔,咨调小峰帮办军务。小峰诗所谓偶因脱颖征毛遂,转惜抡才失李翱也。未几,少昆殉节黔疆,挽以诗云:一剑曾驱十万兵,如何万里坏长城。扫除天下心何切,渴饮匈奴事未成。报国几人名不死,归元终古面如生。招魂莫向黄平路,怕听猿声与鹤声。 九仞功亏一篑难,危机伏莽竞千盘。陨身有地思庞统,君遇害之地名黄飘。玩寇何人斩曲端。庙貌全收黔鬼大,英风回望楚江寒。那堪一纸征贤檄,雒诵临风泪不于。

雪桥诗话余集卷第八

五二五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392



国朝宫史续编 三八八

宫殿一

外朝一

  皇朝宫殿,居都城正中,环以皇城,周十八里有奇,广袤三千六百五十六丈五尺,高一丈八尺,下广六尺五寸,上广五尺三寸。甃以砖,朱涂之,上覆黄琉璃瓦。城四门,南曰天安,北曰地安,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天安门外东西南三面,垣周四百七十一丈三尺六寸。南曰大清门,东为长安左门,外垣周一百五十五丈。西为长安右门,外垣周一百六十七丈五尺一寸。各设三座门,此皇城外郛之制也。

  紫禁城居皇城内,周六里,广袤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二寸,南北长二百三十六丈二尺,东西长三百有二丈九尺五寸,高三丈,堞高四尺五寸五分,下广二丈五尺,上广二丈一尺二寸五分。城四门,南曰午门,北曰神武,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四隅角楼各一,墙外东、西、北三面守卫围房七百三十二间。此紫禁城内维之制也。

  皇城内河流四面环绕,由地安门外西步梁桥入者,经景山西门引入,环紫禁城,是为护城河。护城河西面之水,自紫禁城西南隅流经天安门外金水桥,东南注御河,是为外金水河。又西阙门下有地道,引护城河水经午门前至东阙门外,循太庙右垣,南流折而东,注太庙戟门外筒子河东南合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232



国朝宫史续编 二二〇

御制中元日敬诣奉先殿致祭礼后诣寿皇殿拈香诗以志哀庚申

祗余祭以礼,敢弗竭衷诚。原庙躬亲叩,山陵兄代行。中元节,命成亲王恭诣裕陵代谒行礼。

旧章心敬守,永慕痛常

萦。悲值中元节,况逢岁建庚。今岁为皇考九龄正寿,未得与臣民同申庆祝,回思夙愿,哀感深尤。多年漏网贼,无意得生擒。泣感照临泽,

如闻僾忾音。刘之协为教匪滋事首逆,窜匿多年,屡烦圣虑, 浙黔恩普被, 谓风荡洋盗、兵陇蜀盼尤深。叩吁赦

今始擒获,庶释在天之厪,益感默佑之恩也。

民刦,早酬望捷心。

寿皇殿飨祀仪

剿青苗二事。

臣等谨案:雍正年中,世宗宪皇帝始于景山恭建寿皇殿,奉安圣祖仁皇帝神御。乾隆元年,

高宗纯皇帝奉安世宗宪皇帝神御。殿址旧在景山东北。至十四年,乃移建于山向正中,明堂九室,规制清严。嘉庆四年,皇上继序追虔,孝思维则,恭奉高宗纯皇帝神御敬安寿皇殿,申羹墙之慕百世于以观德焉。缅维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暨列后胥有御容,向于体仁阁函奉尊藏,未修时祭。乾隆十五年,始合请于寿皇殿,序依昭穆,按室恭悬,每年裸献如例。兹恭考乾隆四十二年,奉安孝圣宪皇后神御;嘉庆四年,奉安高宗纯皇帝、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后神御于寿皇殿,皇上躬行飨祀之礼,并恭录乾隆五十七年圣制诗,用彰世德之隆,昭垂亿禩。余元旦、令节、朔望时祭、常日设供、荐新各典礼,备着前编。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丁丑,奉安孝圣宪皇后神御于寿皇殿,上亲诣行礼,如大飨仪。仪具前编。

嘉庆四年九月二十日,奉谕旨:朕明日敬诣寿皇殿,供奉高宗纯皇帝、孝贤纯皇后、孝仪纯皇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90



宫内及圆明园里边行走者,准其翻穿貂褂、海龙褂。若至外边,不许穿出。如有翻穿出门者,着总管等锁拏。若翻穿进门者,即行逐回。违者立即锁拏。倘失于查察,即治总管等之罪。再,总管首领太监内,从前曾经赏过貂褂、海龙褂者,概不许穿用,任其典卖收存。

  五月十六日,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奏:和珅家太监呼什图,擅入宁寿宫,照式烫样,盖造楠木房屋一案,议将并不阻止、辄行放入之总管太监萧得禄、阎进喜各罚钱粮二年;首领太监董士玉、李进孝、高进喜、邓进忠各罚钱粮一年。奉旨:萧得禄、阎进喜,着罚钱粮一年;董士玉、李进孝、高进喜、邓进忠,着罚钱粮半年。

  十一月初六日,总管萧得禄等奉谕旨:传谕宫内及南府景山总管等,近因审讯监督广霈一案,供出曾送过吴天成食物。据吴天成供称,五月、八月节,送过监督广霈食物三次,广霈给过银四百两,内有搬运陈设园户等饭食开销,尚存银二百八十两,以备西爽村安摆陈设应用。余剩银两,总管首领太监均分。据王吉祥供称,送过监督广霈纱袍一件,沉香朝珠一盘;广霈给过王吉祥银五十两,杨木檩三十根,碎砖二方。据刘进喜供称,送过监督广霈火羊皮二十五张,荷包扇子等物;广霈给过刘进喜银一百两。似此纵意徇私,大干法纪。将此供单,着奏事太监交军机大臣,照单审讯广霈。再,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等处太监,素来恶习,与监督交好情弊,朕早知之。嗣后务要严行禁止内外交结。将吴天成降为七品总管,王吉祥、刘进喜革去顶戴,降为无职首领,仍交与军机大臣,随广霈之案,从重治罪。再,将吴天成现收银二百八十两,刘进喜银一百两,王吉祥银五十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六 四五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83



国朝宫史续编 三八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

训谕五

乾隆六十年十月二十一日, 皇太子及皇子等、军机大臣等面奉谕旨: 朕缵绍洪图, 懋膺景祚,

仰荷祖宗眷佑,笃祜延厘,周甲纪元,举行归政典礼,一切事宜,斟酌成法,期于可行,不事虚文,我子孙皆可永远遵循。惟念礼经所载,庙制綦崇,天子享祀告虔,惟于祖庙升禋展孝,至汉代始别立原庙,后世踵行故事,增置滋多,其制原非近古。我朝开国承家,于太庙岁时禘祫,对越骏奔,典礼最为隆备。又仿原庙及前明之制,在奉先殿以时行礼,已足伸忾闻僾见之思。雍正年间,复于景山建寿皇殿。乾隆年,圆明园移恩佑寺奉安皇祖神御于安佑宫,敬将皇考神御一体崇奉,所谓有举莫废。朕不敢奉皇考神御于雍和宫,意在此也。然揆诸古制,已属有加,此后更可无庸增设。我国家景运延洪,绳绳万祀,若继体之君,皆欲特为所生崇祀,以展孝思,于父皇平日居处燕息之地,奉安御容,非特于礼制未符,而宫庭之内,供奉亦无余地。且增设处所过多,岂能一一躬亲行体,势必别遣恭代,转非精禋专壹之义。朕御极以来,因雍和宫为皇考肇封潜邸,礼应祗肃洁蠲,不可赐为第宅。爰即旧时宫殿,供佛庄严,每岁亲诣拈香,以伸瞻慕。又慈宁宫为圣母皇太后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81



国朝宫史续编 三六

道。朕自临御以来, 夙夜孜孜, 惟以敬天报本为念。郊坛大祀, 靡不劼毖钦承。兹因年寿已高, 不得不酌减仪文, 以冀升香告备, 是非敢自惜其劳, 正所以要之于久。我世世子孙承禧衍庆, 如能似朕之年跻上寿, 实我国家无疆之休, 所有郊祀经曲繁文, 自不妨照所减礼仪, 奉为法守。若未逾耆耋,则于圜丘、方泽、宗社大祀,仍应恪遵定制,肃奉明禋。倘或稍惮勤劳,耄年未届,遽思节

减,即非励精昭格之义。我子孙其敬承无替,倍矢虔恭,以迓亿万年无疆福祚,方无负朕谆切训诫

至意。此旨着于尚书房、军机处、礼部、太常寺各恭录一道,敬谨遵照。

  十月初四日,奉谕旨:雍和宫为皇考世宗宪皇帝肇封潜邸,皇考践阼后,命曰雍和宫。迨朕绍承大统,以神爽凭依之地,理应祇肃洁蠲,爰即旧时宫殿,供佛庄严,每岁朕亲诣拈香瞻礼,藉抒永慕之忱,用昭崇奉之义。因忆乾隆初年,鄂尔泰曾提奏,其意欲将雍和宫赏给和亲王居住,朕未之允也。和亲王乃朕之弟,俾居此处,虽无不可,但究系皇考肇迹之区,若令列邸分藩者居此发祥之地,不特邻于亵越,并恐无福祇承。况和亲王分府之后,曾遭回禄,使当日遂允鄂尔泰所请,则此潜邸旧地,或值不戒于火,更成何事体。即或斯地曾为皇考临御,百神呵护,不致有意外之灾,但自和亲王而后,袭爵业经四次,本应递减,今当袭贝子。朕格外加恩,两次袭封亲王、郡王,今绵循仍恩袭郡王,而所居王府已不能修葺整齐,垩饰榱题,渐就剥落。设以雍和宫为和亲王藩府,岂能如今日之绀宇梵宫、轮奂长新,为万世所瞻仰乎?然兹雍和宫内,朕未经敬安神御者,盖因皇考升祔太庙,蒸尝禘祫,肸蠁昭虔,揆诸古制,原无别安神御之礼。况宫中有奉元殿,景山有寿皇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上册 页码:348

十年,致仕。嘉庆十四年,卒于家。

苏灵 刘文忠 安定邦

  苏灵,大兴人。乾隆二十七年,由行伍拔巡捕营中营外委,累擢至游击。三十九年,授北营参将。四十三年,父忧,服阕,赏副将衔,授圆明园副将。四十六年,调中军参将。四十九年,迁甘肃凉州镇总兵。次西安,闻回变,驰赴前敌,夺贼卡,歼数十人,赏花翎。躬督将卒掘壕,断贼水路力战十六次,箭伤左肘,力疾搜捕贼首马文喜等四十余人。贼平,列首功。五十一年,调河州镇总兵。五十二年,擢甘肃提督。五十七年,陕甘总督勒保奏灵选赴藏马匹疲瘦,内召以巡捕营参将补用。五十八年,授圆明园副将。五十九年,擢湖南永州镇总兵。六十年,黔楚逆苗滋事,灵至镇筸率兵迎击,夺据得胜坡狮子口山梁。上嘉其勇。随总督福宁、提督刘君辅屡杀贼为军锋。福宁檄守镇筸,贼来窥城,灵随福宁防御,出不意袭击之。贼丛集扑螺蛳坡卡,冒死上。灵枪箭并施歼贼无算。贼以城东观景山扼要,萃众来争。我兵奋勇击之。贼阵动,灵率游击胡廷泰等出茶园坡夹击,毙三百余,多堕崖死,余悉溃窜。灵追击之,转战石羊哨、杨州坪八昼夜。赐勤勇巴图鲁名号,赏貂冠大小荷包诸物。嘉庆元年,调赴隆团堵御,连获悍目时老必、吴满儿等,论功赏赉有差。灵抚御苗疆,招降石季三、欧再礼等一百八十余寨,烟户三千余。事平,功列超等。二年,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上册 页码:109

 表、志、记、世家、列传,凡七十七目,一百七十一卷,题曰明书。其后征其书入史馆,论者虽议其体例,然亦不能不服其勤博也。

十年,御试翰林,以维鳞谙练法度,习知民情,外授山东东昌兵备道。时八旗兵

驻防临清,南北往来日派夫千计。维鳞请于大吏,止照勘合定数,纤夫量给工食报销。总督李荫祖据其言入奏,得旨,允行。会山左大饥,筹振施糜,活者数万人。每徒步田野,杂进老农,询疾苦利害而兴革之。尝以屯田为民累,穷年芟薙,卒无成功,乃著屯田苦民书,胪列二十款,痛陈其害。并建议以垦荒责成督、抚、道、州、府、县,每一省计所辖原额,除熟田见征大粮外,共荒若干,以二十年为率,每岁应垦若干。足额者无论,溢额者分别赏之,不及者罚。道府各官劝垦限以一年,至秋按亩稽核,岁终报部,次年照大粮起科,则荒者成熟,正供渐溢。十年之后,可垦者悉垦之。若有田地化为巨浸,如东昌一带不可垦者,州县申报,督抚查勘止垦,勒为定额。事出一手,政不两行,庶田无芜莱,赋可充裕,所谓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也。于是,御史采以入告,果尽除之。

十二年,上以维鳞爱民,有治行,又学问素裕,授大理寺少卿,迁太仆寺卿,再迁通政使。甫五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缺,上顾维鳞曰:无以易若者。特擢授之。次日,即上劝学疏,略云:尧舜之世,都俞吁咈,交儆畴咨,从古圣政即为圣学,初无所谓经筵。皇上天纵聪明,讲官侍侧,其无庸经筵之陈迹明矣。况奉有文华殿工成举行之旨,今复以为言,不几赘乎?然黄帝访道于崆峒,光武论艺于息马,宋真宗讲禹谟于莞中,学固不以地限。如今之景山、蓬赢皆可讲学,何必斤斤文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上册 页码:88

大清畿辅先哲传第二

名臣传二

王熙 弟燕

王熙,字子雍,一字胥庭,号慕斋,崇简子。生而颖异,五六岁即能诵孝经、学庸、论语。父崇简为讲解大义,有疑即问,辄惊人。十五为诸生。顺治三年,举京兆试。明年,成进士,选授国史院庶吉士,习满书。六年,授检讨,分校壬辰会试。十年,试满书拔前列。世祖召见弘文院,命以满语奏对,大加褒赏,随升国子监司业,赐满文洪武宝训、三国志二书。寻转左春坊左中允,充顺治大训纂修官。甲午,命译书经,升司经局洗马,召入南苑,译劝善书及大学衍义。一日,上猝至直幄,阅所译书,喜,谕阁臣称善久之,遂令长直南苑。十一年,随猎,赐乘御马。是科馆选庶吉士,特命熙引见南苑,升右春坊右谕德,充孝经衍义纂修官。十三年,初设日讲官,以熙同学士麻勒吉、胡兆龙等充之。御试满书,复第一,赐御服貂裘。是秋,升左春坊左庶子。上幸景山臻禄阁,召日讲官五人进讲。熙讲书尧典称旨,命每日进讲侍坐,驾出即随行,不必请旨。十四年,

书名:燕史 上册 页码:505

 十二年,八月,己未,周司马消难以所统九州八镇之地来降,以为大都督,加司空,封随郡公〔一〕。戊辰,为大都督水陆诸军事。

十三年,二月,隋篡周,奉周主为介国公。四月,常侍韦鼎、王瑳聘于周〔二〕。辛丑,至长安,时隋主致之介国。九月,庚午,遣将军萧摩诃侵江北。壬申,隋遣行军元帅长孙览、元景山来伐,命尚书左仆射高颎节度诸军。隋因篡,笃修邻好,每获陈谍,皆给衣粮礼遣之,而陈不禁侵掠也。十一月,丁卯,遣散骑侍郎郑㧑来聘。

十四年,正月,甲寅〔三〕,上殂。戊辰,遣使于隋,请和,归其侵

墅。二月,己丑,隋主以礼不伐丧,即诏高颎班师。六月,甲申,遣使来吊,书称姓名顿首。上答之益骄, 书末云:"想彼统内如宜〔四〕,此宇宙清泰。"隋主不悦,以示朝臣,倶请伐而献平江南策矣。后主至德元年,二月,遣常侍贺彻等至隋。四月,己丑〔五〕,隋以通和,不纳陈降城。

〔一〕「随」,底本作「隋」,今据《陈书·宣帝纪》、《通鉴》卷一七四改。

  〔二〕「鼎」,底本作「升」,今据《隋书》卷一《高祖纪上》(中华书局一九七三年点校本)、《通鉴》卷一七五改。

〔三〕「甲」,底本作「庚」,今据《陈书·宣帝纪》、《通鉴》卷一七五改。

〔四〕「如宜」,底本二字互乙,今据《南史·陈本纪下》、《通鉴》卷一七六正。

〔五〕「己丑」,底本作「乙卯」,今据《隋书·高祖纪上》、《通鉴》卷一七五改。

书名:燕史 上册 页码:736

为防遏。又以顷来差兵,不尽强壮〔一〕。今之三长,皆是豪门多丁为之,且求权发为兵。"皆从之。进号平北将军。别敕谭,北自卢龙塞,至军都关,皆置兵守险,以杜贼出入之路。又诏景山中崄路之处捍塞。景遣府录事参军裴智成发范阳三长兵,以守白㠈。谭据居庸下口。初,敕勒酋长斛律金从拔陵,知其无成,乃诣云州降,仍稍引其众南出黄瓜堆,为洛周所破,脱身归梁郡公尔朱荣,荣以为别将。渊亦归之。

二年,正月,庚戌,封广平王怀庶长子诲为范阳王。是月,安州石

离、穴城、斛盐三戍兵反,应杜洛周,众合二万,洛周自松岍赴之。行台常景使崔仲哲屯军都关以邀之,仲哲战没。洛周又自外应之,腹背受敌,元谭军遂夜溃。诏以景所部别将李琚代谭为都督,征下口;降景为后将军,解州任。平北府参军卢文伟,家素贫俭〔二〕,善于营理,兼展私力致富。诏兼尚书郎中,景启为行台郎中。及北方将乱,荒俭,积稻谷于范阳城,多赈赡,弥为乡里所归。五原降户在恒州者,因洛周反,谋奉广阳王深为主。深惧,上书求还洛阳。以左卫将军杨津代之,为北道大都督,诏深为吏部尚书,而委州事于甄楷。

〔一〕「壮」,底本作「杜」,今据福建本、《魏书》卷八二《常景传》改。

〔二〕「俭」,底本作「险」,今据《北齐书》卷二二《卢文伟传》改。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17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六十一

宫殿十一 内廷八

寿皇殿

   臣等谨案:神御殿之名,昉自宋代,犹汉原庙遗意。然至崇建徧郡国,奉祀及禅院,议者以为非礼。我朝法宫严閟,义重羹墙,寿皇殿之制,高矗景山,近通陟降,实仿太庙而约之。岁时内谒告虔,着为成宪。旧址在景山东北隅,其建置缘起,详见高宗纯皇帝圣制重建寿皇殿碑文。兹依前编,备陈规制,以见旅楹松桷,允叶寝成孔安之颂焉。至飨祀诸仪,分载典礼门。

  神武门之北,过桥为景山。山前为北上门。门左右向北,长庑各五十楹,其西为教习内务府子弟读书处。东曰山左里门,西曰山右里门。门内为景山门。入门为绮望楼,楼后即景山也。山周二里余,有峰五,中峰高十一丈六尺,左右峰各高七丈一尺。又次左右峰各高四丈五尺。峰各有亭踞其巅,中曰'万春',左曰'观妙',又左曰'周赏',右曰'辑芳',又右曰'富览'。山后为寿皇殿。南临景山中峰,正中南向寳坊一,前榜曰:'显承无斁',后曰:'昭假惟馨'。左右寳坊二,左前榜曰:'绍闻祇遹',后曰:'继序其皇'。右前榜曰:'世德作求',后曰:'旧典时式'。北为砖城门三,门前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六十一 五一一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167



国朝宫史续编 六六二

等恩济庄庙宇香火, 并太监等莹地需用之费, 其应得执照, 着缊布办给。

  二十三日奉谕旨: 昨赏太监等地一顷零九亩, 所取租银, 不敷一年香火等项之用。此外尚有地一顷八十亩, 与此地毗连, 着加赏众太监及南府、景山太监等取租。嗣后南府、景山总管首领太监亡故者, 亦于恩济庄太监茔地内埋葬, 不必入于外学教习学生茔地。

总管

凡食四两钱粮无品级总管, 病至一个月, 退钱粮一两; 至六个月, 再退一两五钱。至一年, 钱

粮全止。 食五两钱粮六品职总管,病至一个月,退钱粮一两;至六个月,再退二两,革去六品职。至一年,钱粮全止。 食七两钱粮五品职总管,病至一个月,退钱粮二两;至六个月,再退二两五钱,革去五品职。至一年,钱粮全止。 食八两钱粮四品职总管,病至一个月,退钱粮三两;至六个月,再退二两五钱,革去四品职。至一年,钱粮全止。

  以上凡食恩加钱粮总管病退者,病愈仍行添给;因病革职并钱粮全止后,准其在家养病一年。如病痊后,仍准进内当差。其应否仍当总管差事,由宫殿监督领侍等指名奏闻,请旨遵行。如一年以外病未报痊,不能当差,照例奏退为民。

首领

凡食二两五钱钱粮无品级首领,病至一个月,退钱粮五钱;至六个月,再退一两;至一年,钱

粮全止。 食三两钱粮无品级首领,病至一个月,退钱粮五钱;至六个月,再退一两二钱五分;至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200

  国朝宫史续编 六九六

  领、太监, 银、米、公费均与瀛台同。

  旧未设额,

  嗣增。

永安寺兼承光殿

  八品首领一,侍监。副首领二,无品级。太监十。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首领月银四

  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副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同。

  旧额副首领

  一, 嗣增一。

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臣等恭查:则例列瀛台于景山之前。今遵移载。

  景山

  七品总管一,执守侍。八品首领二,侍监。总管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制钱一贯。首领月银

  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委署首领太监无定额。首领无品级者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其恩加月银不为定额。有恩赏品级者,即按品级给银、米、公费。

  南府

  七品总管一,执守侍。八品首领四,侍监。总管月银五两,米五斛,公费制钱一贯。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委署首领及太监无定额。无品级者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其恩加月银,不为定额。有恩赏品级者,即按品级给银、米、公费。

书名:元大都宫殿图考 页码:55

元大都宫殿图考 四〇

黄金为币玉为檐剑戟如林卫紫髯也爱儒臣勤讲读向前轻揭虎皮帘

奏对归来日已西独骑官马踏春泥行从海子桥边过犹望宫城柳色齐

第四节御苑

厚载门北为御苑,外周垣红门十有五,内苑红门五,御苑红门四,凡垣三重。内有水碾,引水自玄武池,灌溉种花木.,自有熟地八顷。八顷内有小殿五所。元代诸帝,尝执耒相以耕,拟于籍田也。(顺天府志卷三引析津志)考其地望,当在今景山西部及大高玄殿北至地安门一带,以垣三重及熟地八顷推之,面积颇广.,所谓玄武池,盖卽今北海也。

萧洵故宫遗录:……又后苑中有金殿,殿楹窗扉,皆裹以黄金;四外尽植牡丹百余本,高可五尺。又西有翠殿。又有花亭、毡阁,环以緑墙兽阖,緑障饮窗,左右分布,异卉参差映带.,而玉床宝坐,时时如泡流香,如见扇影,如闻歌声。出户外若度云霄,又何异人间天上也。……苑后重绕长庑,庑后出内墙,东连海子,以接厚载门。绕长庑中皆宫娥所处之室。

书名:元大都宫殿图考 页码:13

余生长蓟都。二十余年、眼辄浏览宫阙,考察坛庙。稽其沿革、穷其制度、自十八年以还,离燕倏焉七载,七载之中,风云日亟,放都文献。有不保之虞。「汉宫已动伯鸾歌,事去英雄可奈何:不啻为今日事变之写照也。按北京故宫,为元明清三代七百年来大内之地,而城内外坛庙寺宇陵寝,又为滚、金以来文物制度所系。设一且而不幸罹叔灰,而文献荡然,使后世考古者,又何从而得观当年制度耶!夫士既不能执干戈而捍卫疆土又不能奔走而谋恢复故国,亦当尽其一技之长。以谋保存故都文献于万一。因于二十四年七月,重来北平,蒙故宫博物院院长叔平马衡先生慨允,得在故宫及景山、大高玄殿、太庙、皇史成等处摄影,计穷二月之力,在京城内外摄影五百余幅,发愿写北京城阙宫殿苑囿坛庙图考一书。又以北京宫阙制度,至元而粲然大备,欲考其今日之制度、必先自元始。故先撰元大都宫殿图考,都五万余言、分为六章,举以问世。海内君子,幸垂教焉。

二十五年四月朱 楔序于青溪

序一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30

曰房山县。彼时若无存大臣【诚】维持地面,则此旷职之大臣不能谢其责。盖此公应变之才不若存,政治之才不若宝相【鋆】,其操守廉洁固可信也。且不收门生,不纳贽敬,【曾为会试总裁。】云:“此为朝廷取士,非一人之私焉。”【京寓在西城兵部湾中街,屋不广,殁后即以为祠,岁时乡人致祭。】

宝文靖公,姓索绰罗氏。为协办大学士、陕督麟梅谷【魁】之族弟。道光戊戌进士。由礼部主事转外班翰林。才极聪强,善于谲谏,为军机大臣二十馀年,恭邸倚为左右臂。当咸丰朝,因公尝与肃顺抗,故颇负直声云。

崇纶,字荷卿,姓许氏,内务府人。住景山西门雪池。其初盖曾任粤海关监督。【从前到过广东者,即视为通洋务。】同治初,设立各国通商衙门,派为总理大臣,仕至工部尚书。其人孔武有力,方严威猛,盖犹有将家风度,时人多称之。【同时有两崇纶,彼则裕寿山制军之父,官湖北巡抚,颇不理于清议。时称之“内崇”、“外崇”。】

存诚为远支宗室。官礼部尚书,任步军统领最久,几历咸同两朝。当庚申之役,为右翼总兵,佐瑞芝生【常,官刑尚,时为九门提督。】★安定地面,功绩最著,旋正位统领。其御下极严,前人每称道光朝人,恩文肃【桂】官步军统领为称职名臣,存公殆过之。瑞相本忠厚长者,当戎马仓皇之会,非有能手为助,则京城蹂躏不堪矣。闻存尚书住德胜门大街麻花胡同,至今人称之提督府。

恒祺,字子久,内务府人。当庚申与英法议约,佐恭邸最出力。危急时,欲以身殉,始得挽回颓势。惜其不久即逝,未得大用,官至工部侍郎。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280

人海诗区六八二

〔五一〕原题:《湖水来》,载《陵川文集》卷八。

〔五二〕原题:《摧车行》,载《中州集》丙集。按,《日下旧闻》卷二十四《郊垧六》载此诗,引自《山林长语》,题亦为《摧车行》,可知今题为本书编者所改。

〔五三〕原题:《行卢沟之南书所见》,载《皇元风雅》卷九(蒋易编)。

〔五四〕俯视左右入燕齐‘入燕齐’,《皇元风雅》作‘分秦齐’。

〔五五〕冈回门掩花柳暗《皇元风雅》作‘冈回一崦花柳暗’。

〔五六〕人生何必长栖栖‘长’,《皇元风雅》作‘常’。

〔五七〕原题:《晓发卢沟望京城有感(庚辰)》,载《泰泉集》卷五。

〔五八〕玉辇南来筑将台‘来’,《泰泉集》作‘行’。

〔五九〕此诗原题:《从驾幸浑河,召问黄河水势,因勅河臣堤防,爰命赋诗以纪》,见《帝京景物略》

卷六《西山上·石景山》。诗的开头是:‘寿宫福地开嵯峨,高秋风日回熙和。万壑千峰时望幸,九游七萃纷来过。羽骑初旋大峪岭,銮舆载指桑干河。’以下才是‘桑干之水何湍激,……’。

〔六〇〕紫盖黄旗珠日耀《帝京景物略》卷六《西山上·石景山》作‘葆盖龙含珠日耀’。

〔六一〕昆仑一泻源无际‘一泻’,《帝京景物略》作‘浩淼’。

〔六二〕游豫正求神禹绩《帝京景物略》作:‘游豫不忘经济计’。

书名:人海诗区(下册) 页码:223

兴浮大白,棹歌长入琉璃堆。满船明月露花冷,翠绡银管飞琼杯。《陵川集》

卢沟河〔五二〕发源于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从雷山之阳迤(辶里)东下,为桑干。雁门、云中诸水皆会,过怀来,行两山间,拘束不得肆,至京城西四十里,石径山之东,地势平而土脉疏,冲激震荡,迁

徙不常。见《水部备考》。至看丹口分为二:其一东流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其一南流至霸州,合易

水,又南至丁字沽入运河。见《吴文恪公集》。隋大业七年征高丽,炀帝于蓟城南桑干河上,筑社稷二

坛,帝斋于临朔宫怀荒殿。见《通典》。唐裴行俭都督幽州,引芦沟水,广开稻田数千顷。见《册府元

龟》。金世宗大定中,议决卢沟以通漕运。十九年,以河泛决,啮民田,始勅封河神为‘安平侯’。见《金

史》。元世祖至元三年,凿金口导卢沟水,以漕西山木石。顺帝至正中,丞相脱脱,欲自通州南高丽庄,

直至西山古金口,一百二十里,创开新河一道,接引海运至都城输纳。左丞许有壬力阻之,不听,卒无

功。见《元史》。明代历患浑河冲决,修筑堤岸。至万历戊子,帝幸石景山,观浑河。顾问侍臣‘水从何

来’?申时行对曰:‘从大漠,经居庸下天津,而入于海’。上曰:‘观此,则黄河可知。’亟命河臣增筑。

见《帝京景物畧》。刘 迎

浑河汹涌从西来,黄流正触山之崖。山崖路窄仅容过,小误往往车轮摧。轮摧料理动半日,后人欲过何艰涩。深山日暮人已希,食物有钱无处觅。何时真宰遣六丁,铲此叠嶂如掌平。憧憧车马山西路,万古行人易来去。《山林长话》

前题〔五三〕卢 亘

幽蓟忽如九天上,俯视左右入燕齐。〔五四〕万里南来太行远,苍龙北峙飞云低。冈回门掩

卷三六二五

书名:石渠余记 页码:109

乃立三营,曰骁骑营,长以参领率官兵以宿卫禁城;曰护军营,长以统领选三旗兵之精者为护军,率以守宫门,行则扈从,皆以时训练,而稽其军实;曰前锋营,旧曰解马营。长以委署参领掌习解马。明司礼监关防门禁。又各门设门正、门副。安民厂提督京营皆主兵。都知监掌管前导。乃设内管领、副内管领各三十人,以承应中宫差务。所属苏拉四千九百余名。统以掌关防处郎中,以时葺治宫室,饽饽房、酒醋房、菜库、器皿库、车库属焉。掌官三仓之物用,设恩丰仓以给内监之饩米。明酒醋面局、甜食房。

又司苑局掌蔬菜。

乃设三大殿及各宫、殿司员,掌陈设汜埽之事,以稽直殿监之勤惰。其兼辖于内府而别设管理大臣者,曰上驷院。掌御马、内马,凡牧场之政,舆马之用。明御马监。顺治十八年设上驷院。曰武

备院,掌进御武备,弓矢鞍辔之属,凡官用皆给焉明兵仗局。顺治十。八年设武备院。曰奉宸院,掌苑囿之禁,令时其修缮,供花木、禽鱼。稻田厂及景山、西苑、南苑等处属焉。明司苑局。国初景理。康熙二十三山等处以太监管年设奉宸苑。三者皆长以三品卿,是为内三院。三院卿各二人,一侍卫缺,一内府缺。

外则盛京及诸陵总管,以将军总兵兼之。明设南京及天寿山守备太监。圆明园,畅春园,清漪、静明、静宜三园,暨御船处皆别其署。曰御茶膳房,尚膳、尚茶,侍卫属焉。设肉房、干肉库、银器库,分贮以待其用。明尚膳印、提督、光禄、总理等员,掌宫内食用。监有掌又有御酒房、御茶房提督、签书等员。曰御药房,掌合丸散。明御药房太监有医官。国初属首领太监。康熙三十年裁改。曰养心殿

石渠余纪卷三 纪立内务府一〇一

书名:石渠余记 页码:108

石渠余纪一〇〇

以明事附证焉。案:七司,一曰广储司,掌银、皮、瓷、缎、衣、茶六库之藏物,相类者兼贮焉,稽其出纳,掌银、铜、染、衣、皮、绣、花七作之匠,以供御用,及宫中冠服、器币、三织造,及内织染局属焉。案:明司钥库掌收制钱,给赏赐。内承运库掌库藏金银诸宝货。甲乙十字库贮物料。又之。织染局今有尚衣监,银作,巾帽、针工、织染等局。其织造太监,顺治三年裁简,内府司官充二曰都虞司,掌府属武职之铨选,官兵之俸饷。凡佃渔采捕之政,咸属焉。明营有提督、坐营、监枪诸内监,国初已革。今都虞司,实内廷之兵部,京府属文职,掌于堂郎中,则内廷之吏部。又明有牲口房,掌畜珍禽异兽。其三曰掌仪司,掌大内之祭祀,紫禁城内之庙祀。凡宫中朝贺筵燕,嘉礼大事,咸掌之。设陵寝及赞礼官属,辨内监之叙。设太监六十四人,以与敬事房接,兼管景山旧管南府,今裁。及果园。明内司礼监掌一应礼仪,权势最重。司苑局掌瓜果。今掌礼仪房掌皇子成婚,公主下嫁等礼。司实内廷之礼部。四曰会计司,掌京外皇庄之入,以供内祭祀之粢盛,内府之粮饩。掌管仪三仓之物。凡选宫女、太监,选乳母、保、姥,皆掌之。明内供用库掌食米等物选乳媪由礼仪司。,五曰营造司,掌宫禁之缮修。其属有木、铁、房、器、薪、炭之六库,铁、漆、炮之三作。凡匠役辨其在官在民者,入宫匠作,则令司设太监领之。门吏长夫运送诸物。给其饩。明内官监掌营石、瓦、土诸作。御用监掌造木器。惜薪司掌薪炭。、造工程,凡木、又今之炮作,造花炮而已。与明王恭厂火药局迥异。六曰庆丰司,掌牛羊之羣牧供其用。明尚膳监有牛羊等房。七曰慎刑司,掌内府所属之处分及审谳。收狱之政,缉捕番役属焉。明司礼监掌一应刑名提督,今慎刑司凡议罪徒以东厂剌缉刑狱,国初已革。上,皆送刑部定之。右七司之大略也。详见会典。又三旗银两庄头处,初隶会计司。官房租库初隶营造司。后乃分设。

景山新现“皇姑寺碑”探研

<正>显应寺(皇姑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大街路北,2011年6月13日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以看到关于显应寺(皇姑寺)的研究不是很多,且更多的是集中于对于其几次修缮的报道,以及对于其历史沿革的探讨。皇姑寺坐北朝南,分中、东、西三路,目前只有中路较为完整。中路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吕祖殿、药师殿。观音殿前,东有龙王、土地、青 

基于无人机航测的天景山断裂孟家湾地貌精细解译及活动构造定量参数提取

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航测天景山断裂孟家湾的地表地形地貌数据,以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通过构造地貌精细解译进一步提取地震断层的水平位移量及垂直位错量,计算断层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并分析判识了古地震事件。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3期河流阶地T3、T2、T1,且均被断错,最新的冲沟T0未见错动;(2)在T1阶地面上提取水平位移量为(7.77±0.98)m,计算得到全新世中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0.86~0.91 mm/a;(3)在T1阶地面上跨陡坎提取垂直位错量为(0.61±0.11)m,其坡度存在2个明显拐点,代表2次地表破裂型地震事件,推测在12 000 a前,即晚更新世末期或全新世初期以来至少发生过2次地表破裂型地震。 

人工地震目录的评估及其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应用

如何使用古地震序列数据评估数值模拟得到的长期人工地震目录的准确度是地震数值预报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探讨上述问题,本文开发了计算人工地震目录与古地震序列匹配度的平均绝对误差法和余弦相似度法,并将其应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获得了与该地区古地震序列数据匹配较好的人工地震目录.基于匹配较好的目录,本文还计算了海原断裂及香山天景山断裂发生大地震后,大地震在区域四条主要断裂的迁移概率.研究结果表明:(1)以上两种方法均可用于评估人工地震目录与古地震序列的匹配度;(2)与未进行匹配的人工地震目录的迁移概率计算结果比较,通过古地震数据匹配的人工地震目录的计算结果更优,即更接近于基于古地震数据计算的地震迁移概率;(3)当大地震在海原断裂上发生后,海原断裂再次发生大地震的概率最大,约为47%,其次是香山天景山断裂,约为23%~27%.本文对评估基于动力学数值模型产生的长期人工合成地震目录的准确度做出了调查与探索,为区域地震数值预报研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