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寺,宣德年建。承恩寺,古刹,景泰年敕名。护国寺,成化年建。蜡烛寺,正德元年建。定慧寺、真如寺、净土寺、观音寺,正德丁卯年建。以上俱在阜财坊。
城外:衍法寺,在平则关,成化四年太监阮安重建,敕赐今名。吏部尚书杨一清记。宝塔寺,在平则关,先名宰塔,正统十三年敕赐今名。礼部尚书胡濙记。广通寺,在高郎桥,元朝创,嘉靖乙未太监黄锦重建。大学士徐阶记。以上离城一里许。广恩寺,在西直门外,初名奉福,宣德十年太监钱安重建。地藏寺,在西直门外。成化间,太监覃章建地藏,因名。弘治癸亥,孝宗皇帝修地藏,有碑。舍人许锦记。以上离城约二里许。
福宁寺,在香山乡,旧名文殊阁。成化年太监吴忠重建,敕赐今名。尚宝司丞金钥记。圆广寺,在平则关,古刹。隆庆三年太监冯保奏请敕修,万历元年落成。吏部尚书杨寿记。西域寺,在平则关,旧名三塔。我朝僧雅纳使西域,还朝,敕赐为西域寺。吏部尚书曹义记。广福寺,在四里园,嘉靖中太监刘宗政建,学士徐阶记。普庆寺,在平则关,弘治十一年太监何忠建,敕赐今名。知府韩福记。以上离城约三里许。镇国寺,元朝创,正德己巳太监张鋹重建,敕赐新额。学士邹守益记。洪庆寺,成化八年太监金鉴建,请于朝,敕赐今名。大学士商辂记。普觉寺,古刹,正统三年太监阮昌建,祭酒胡濙撰。极乐寺,嘉靖戊申太监暨擢建,大学士严嵩记。真觉寺,成化年建,以上俱在白石桥。万寿寺,万历五年敕建,六年大学士张居正记,七年钦赐庄田。见田宅下。永寿寺、保恩寺,正德年建。永禧寺,景泰年太监黎汤建,请于朝,敕赐今名。弘治壬戌太监李彪重建,编修孙绍祖记。以上在广源闸,俱离城五里。
慈寿寺,在八里庄,万历六年宣文皇太后建。上闻,敕赐今名并庄田。大学士张居正记。弘教普安寺,在白纸坊,元朝敕建,延祐六年学士程钜夫记。真空寺,在白纸坊。景泰初,宛民郑道明、太监兴安等造二大石桥填路,高丈余,长五里,栽柳、盖庵。事闻,赐名广济庵。天顺元年,赐名真空寺。国子监祭酒吴节记。资福寺,在白纸坊,正统初年敕赐今名。嘉靖初太监马海重修,佥事钱俊民记。弘法寺,在白纸坊,天顺二年太监魏俊建,请于朝,有敕赐碑。天宁寺,在新门外白纸坊,有古塔,旧名弘业见隋碑神州塔传。唐开元改名天王,元末兵火,碑亡。太宗文皇帝潜邸时,重修塔,高入云,铃闻数里,为城阳之胜。宣德十年,敕名天宁。僧从闻记。永隆寺,在香山乡,正统十一年太监童海重建,敕赐今名。翰林学士黄谏记。云惠寺,在香山乡,古刹。正德初,太监张永重建,敕赐今名。吏部尚书梁储记。以上离城约十里。延恩寺,在钓鱼台,正德八年太监赖义建,赐护持敕谕。圆通寺,在西山,
鼓巷南口至北口,北锣鼓巷两边所有之倒钞胡衕、经厂、粉子亭、谢家胡衕、伽蓝殿、法通寺、净土寺、豆腐池儿胡衕、高古庵、郎家胡衕、碾儿胡衕,为二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新桥大街向北至方家胡衕,为头参领之十佐领居址。自方家胡衕向北至城根,为二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国子监前后头条胡衕、二条胡衕、三条胡衕、方家胡衕、国子监、大沟巷、萧家胡衕,此七条胡衕为三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柏林寺前所有之鼓哨胡衕、草厂、王大人胡衕、柏林寺,此四条胡衕为四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自北小街南口至城根胡椒圈之周围手帕胡衕、羊馆胡衕、针线胡衕、宽街,此四条胡衕为五参领之十佐领居址。同上
增正白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镶黄旗接界之处,系自府学胡衕东口向南,各按参领,至四牌楼豹房胡衕东口。与镶白旗接界之处,由皇城根至东大城根。满洲官兵,自镶黄旗接界处之棉花胡衕东口,循大街向南至大佛寺西北角,为头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大佛寺西北角向南,至豹房胡衕西口,为二参领之十六佐领居址。皇城东边所有之宽街、草厂胡衕、取灯胡衕、晾谷厂、弓弦胡衕、双塔胡衕,此六胡衕为三参领之十六佐领居址。两大街所有之铁狮子胡衕、贾家胡衕、汪芝麻胡衕、魏家胡衕、十景花园、马大人胡衕、墙儿胡衕、大佛寺胡衕、羊尾巴胡衕、山老儿胡衕、喇叭营,此十一
原燕山,窦十郎故居,或云在城西,或云在昌平,或云在涿州,或云在蓟州。当时冯瀛王道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之句。今北城有灵椿坊,疑是十郎旧里。此灵椿所以名坊也。渌水亭杂识
补张翥买屋灵椿坊诗 五槐浓绿荫门前,东宇西房十数椽。不是衰翁买屋住,归时留作雇船钱。蜕庵集
原金台坊九铺,有万宁寺、法通寺、净土寺、千佛寺。五城坊巷胡同集
〔臣等谨按〕万宁寺今存。法通寺,元至正间建,明成化丁酉年复建,堂三间,曰净业;弘治十二年翰林院学士汪谐为之记。万历四十年修,有户部主事刘应诏撰碑。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重修,改名净因寺。侍读学士查升撰碑。殿外额曰净因寺,殿内额曰拈花正教。皆圣祖仁皇帝御书。净土寺在净土寺胡同。寺内有明嘉靖二十二年碑,千佛寺即吉祥寺,有纪事碑一,嘉靖丙申顺天府学生马经撰。略云,吉祥寺即元之千佛寺也,在都城坎地金台坊。旧有石刻云元贞丙申建,至宣德癸丑凡百三十有八年,因故址而新之,遂为精蓝焉。正统戊午五月,敕赐为吉祥寺,而俗犹以千佛寺称之。万历九年,另建千佛寺于德胜门北八步口,遂称小千佛寺以别之。
原大德九年二月,建大天寿万宁寺。元史成宗纪
原成宗布尔罕皇后,京师创建万寿寺,中塑秘密佛像,生形丑怪,后以手帕蒙覆其面,寻传旨毁之。元史后妃传 按:布尔罕,蒙古语佛也,旧作卜鲁罕。今译改。
经厂循交道口转南,至棉花胡同东口,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南锣鼓巷北口至南口,南锣鼓巷两边之鼓楼院、方砖厂、真武庙、鱼儿胡同、福祥寺、帽儿胡同、炒豆胡同、棉花胡同、兵马司、前圆恩寺、后圆恩寺、局儿胡同,为三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交道口大街向东,循新桥转南,至香儿胡同东口,为四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香儿胡同东口向南,至府学胡同、马将军胡同、大兴县、骚达子胡同、土儿胡同、香儿胡同、钱局周围,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交道口大街向北,至安定门,为头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自北锣鼓巷两边所有之倒沙胡同、经榭、粉子亭、谢家胡同、伽蓝殿、法通寺、净土寺、豆腐池儿胡同、高古庵、郎家胡同、碾儿胡同,为二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新桥大街向北,至方家胡同,为头参领之十佐领居址。自方家胡同北至城根,为二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国子监前后头条二条三条胡同、方家胡同、国子监、大沟巷、萧家胡同,为三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柏林寺前所有之鼓哨胡同、草厂、王大人胡同、柏林寺,为四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自北小街南口至城根胡椒园之周围手帕胡同、
针线胡同、宽街,为五参领之十佐领居址。
鼓楼在地安门北金台坊,旧名齐政楼,元建。上置铜刻漏,制极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漏为度,涸则随时增添,冬则用温水云。按今鼓楼不用铜壶等物,惟以时辰香定更次。其漏壶室犹存,铜刻漏无考。
圆恩寺在昭回坊圆恩寺胡同,元至元间建。寺西有广慈庵,碑碣有建立十方院,圆恩是比邻之句。
镶黄旗官学在安定门大街圆恩寺胡同。
千佛寺卽吉祥寺,在金台坊顺天府治西,元泰定间建。明嘉靖间碑略云,卽元之千佛寺,在都城坎地。金台坊旧有石刻云:元贞丙申建,至宣德癸丑,凡百三十八年,因故址而新之,遂为精蓝。正统戊午,敕赐吉祥寺,而俗犹以千佛寺称之。万历九年,另建千佛寺于德胜门北八步口,遂称小千佛寺以别之。
宝泉局西厂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胡同。
法通寺,元至正间建,明成化中复建,名曰净业。弘治中,翰林学士汪谐为之记。万历间修,有户部主事刘应诏碑。本朝康熙间重修,改名净因寺,侍读学士查升撰碑,有圣祖御书净因寺、拈花
正教二额。
慈隆寺在教忠坊高公庵胡同,因寺为明万历间太监高勋所建,名之。其西为酒醋胡同,万历间有洗马朱国祚碑。
净土寺,在净土寺胡同,有明嘉靖间碑。
顺天府署在鼓楼东灵椿坊安定大街之西,卽元大都路总治旧署。明为顺天府,今仍之。有世宗御书
堂额曰肃清畿甸。
先是辽升为京,立幽都府,又改为析津府;至金为大兴府;元初为大都路,号大兴府。官署为宗
第五自治区第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万三千三百二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北锣鼓巷下洼子十三号
鼓楼东大街 东醋胡同 中醋胡同 西醋胡同
第五自治区第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四万零一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旧鼓楼大街路西
宝钞胡同(南段)北至豆腐池胡同东口与第十八坊分界 豆腐池 娘娘庙 汤公胡同 铃铛胡同钟库胡同 钟楼湾 草厂 箭杆胡同 北醋胡同
第五自治区第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十七万零二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旧鼓楼大街路西
赵府街 北城根(中段)西至中条胡同西口迤北与第七坊分界东至中条胡同东口迤北与第十八坊分界 中条胡同 碾儿胡同 国祥胡同 高公庵 王佐胡同 玉皇阁胡同 前坑 后坑 酒醋局 张旺胡同 旧鼓楼大街(北段)南至前马厂东口与第九坊分界
第五自治区第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七万七千三百方公尺公所设于分司厅胡同二号
宝钞胡同(北段)南至豆腐池胡同东口与第十六坊分界 北城根(东段)西至中条胡同东口迤北与第十七坊分界 东条儿胡同 千佛寺胡同 郎家胡同 纱络胡同 净土寺胡同 琉璃
卢沟河在府西十五里,一名浑河,其源出山西,由太行山入宛平境。其桥金建,本朝正统年重修,长二百余步。石栏刻狮形,每早波光映月,为京师八景之一,曰卢沟晓月。
北城 在北安门至安定、德胜门里并北关外。
教忠坊 十铺
铁狮子胡同北 府学胡同 文丞相祠(元杀宋臣丞相文天祥于此处故名曰教忠) 翦子巷 双冷铺陶家胡同 马将军胡同 香胡同 济阳卫仓 大兴县 土胡同
绒家务角头(西南) 花猪胡同 水塘胡同 关王庙 四郎胡同 大都角头(东南)
崇教坊 十四铺
绒家务角头(西北) 头条二条三条胡同 方家胡同 净居寺胡同 国子监文庙 交址号胡同 安定门街 极乐寺胡同 火烧寺胡同 武德卫营 鬼门关 崇兴庵
粮食店 大都角头东北
昭回靖恭坊 共十四铺
皇墙东北角 炒豆儿胡同 秦家胡同 北城兵马司 棉花胡同 园恩寺胡同 局儿胡同 福祥寺街 臭皮胡同 裟衣寺胡同 养济院 梓潼庙文昌宫 宣家井胡同
沙家胡同 雨笼胡同 何纸马胡同 醋胡同方砖厂 锣锅巷布粮桥 北安门东 兵仗局外厂
灵春坊 八铺
安定门大街 头条胡同 分司厅顺天府街 医学外经厂 新开路 解家胡同 车辕店净车厂 绦儿胡同 千佛寺胡同 净土寺胡同
金台坊 九铺
倒钞胡同 点铜厂街 万宁寺 钟楼鼓楼 亭子张街 豆腐陈胡同 法通寺赵府胡同 净土寺胡同 孙家胡同 葡萄园 锅腔胡同 针刘胡同 碾儿胡同
千佛寺胡同 东绦儿胡同 邢家胡同 酒醋局外 腾骧四卫 北城墙
日忠坊 二十二铺
北安门西 廊房旗房 越桥海子桥 真武庙火神庙 银锭桥 打鱼厅斜街 干石桥龙华寺 簪儿胡同 鲁家胡同 稻田清虚仙院 德胜门街 广化寺街
铸钟厂小石桥 妙缘观 司设监外厂 南绦儿胡同 马厂胡同 西绦儿胡同 水关水车 浆绛房(浣衣局) 李广桥 望乡台 豆腐巷 射所 海潮巷
发祥坊 七铺
崇国寺(即隆善寺有僧录司) 堂子胡同 三保老爹胡同 绵花胡同 噶噶胡同 陶兽医胡同 正觉寺胡同 大兴左卫 哱啰仓 罗儿胡同 石虎儿胡同 弘善寺
分司厅 白米寺 刘汉胡同 织染局外 井儿胡同 张皇亲街
安定、德胜关外 共六铺
安定门外 税课司 北郊方泽 四卫勇士营 大教场(五军神枢) 三大营 苜蓿地 德胜门外 税务分司 冰窖小店儿
土城,燕城古蓟门,今止存二土阜,林木苍翠,为京师八景之一,曰蓟门烟树。
神机营所属左骁骑营抬枪队置厂于此,详兵制。采访册: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案:王讳策淩,尚纯悫公主,圣祖十女额附也,谥曰襄,配享太庙。
千佛寺胡同
井一。宝泉局西作厂在东北,详衙署。俗称其地为钱局。《坊巷胡同集》:金台坊九铺。有万宁寺、法通寺、净土寺、千佛寺。案:诸寺俱见后。千佛寺,元遗刹,明正统间改名吉祥,俗仍旧称。后因八步口别建千佛寺,乃称小千佛寺以别之,互详寺观。
郎家胡同
净土寺胡同 寺有明嘉靖碑。
琉璃寺胡同 井一。
法通寺胡同 井一。寺为元遗刹,明曰净业,康熙间改名净因,详寺观。
沙拉胡同
井一。《析津志》:沙剌市一巷,皆卖金银珍珠宝贝,在钟楼前。案:沙剌即沙拉。国语谓珊瑚也,《旧闻考》译改作舒噜。今沙拉胡同,疑沿元时旧称。
扁担厂 井一。
大佛寺胡同
北锣鼓巷
财神庙
局胡同。[二]又北曰玉皇阁。[三]又北曰西绦儿胡同。又北曰菜园,以达于安定门西城根。其东曰豆腐池胡同,稍北曰王佐胡同。又北曰高公庵胡同。[四]又北曰国祥寺胡同,《顺天府志》作国祥胡同。又北曰碾儿胡同,又北曰中绦儿胡同,又北亦达于城根。
注:
[一] 《顺天府志》:"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案:王讳策凌,尚纯慤公主,圣祖十女额驸也,[谥曰襄],①配享太庙"。按:今其后人那彦图袭爵,府曰那王府。
[二] 《寄园寄所寄》:"酒醋局胡同,明酒醋局外厂也。"
[三] 《顺天府志》:"玉皇阁,明建,有顺治间鼎一。"
[四] 《顺天府志》:"高公庵胡同,公或讹古。有慈隆寺,明珰高勋建。"《寄园寄所寄》:"慈隆寺在金台坊,酒醋局外厂东。"
校勘记:
①"圣祖十女额驸也"句之后,有"谥曰襄"句。据《顺天府志》卷一三补。
自宝钞胡同以东,安定门大街以西,中间之南北胡同曰北锣鼓巷,其西曰大、小佛寺胡同。稍北曰扁担胡同,又北曰法通寺胡同,[一]又北曰琉璃寺胡同,又北曰净土寺胡同,[二]又北曰纱络胡同,《顺天府志》作沙拉胡同。[三]又北曰郎家胡同,
[四]又北曰千佛寺胡同,[五]又北曰东绦儿胡同,再北即城根。其东曰大经厂、小经厂,曰下洼子,曰西下洼子。又东曰桌腿胡同,曰牛圈,均不通行。稍北曰分司厅胡同,《顺天府志》作粉子亭胡同。又北曰谢家胡同,又北曰车辇店胡同,《顺天府志》作伽蓝[殿]胡同,①曰今讹作车辇店,辇又讹作碾,或作帘。又北曰柴棒胡同,又北曰姑姑寺,又北曰灵官庙,曰木樨园,中间曰蒙古府,曰花园。又北曰大桂子胡同、小桂子胡同,其西曰天仙庵。再北亦达于城根。
按:大、小桂子胡同、天仙庵、木樨园、官房大院、下洼子、牛圈、桌腿胡同诸名,为《顺天府志》所不载。志有闹营胡同、三官庙、财神庙,今不见。
注:
[一] 《顺天府志》:"法通寺为元遗刹。明曰净业,康熙间改名净因。"《[日下]旧闻考》:"净因寺旧名法通,在北锣鼓巷法通寺街。寺原名法通,建于元至正间,明成化丁酉复建,堂三间,曰净业。弘治十二年[翰林院]学士汪谐为之记。又修于万历四十年,有[户部]主事刘应诏撰碑。②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重修,改名净因。侍读学士查昇撰碑。殿外额曰"净因寺",殿内额曰"拈花正教",皆圣祖御书。"
[二] 《〔日下〕旧闻考》:"净土寺在净土寺胡同内,寺内有明嘉靖二十二年碑。"
[三] 《析津志》:"沙料[剌]市一巷,皆卖金银珍珠宝贝,在钟楼前。"《顺天府志》:
"沙剌即沙拉,国语珊瑚也。《[日下]旧闻考》译改作舒噜,今沙拉胡同,疑沿元时旧称。"[四] 《天咫偶闻》:"八旗书院在郎家胡同路北。先是,八旗各有官学,建自雍正中,然年久废弛,徒存其名而已。八旗子弟亦无入官学者,学舍皆圮。光绪十年,因谏臣之请整顿官学,以礼部尚书延煦、吏部尚书徐桐为管学大臣,每学管学官一人,司事者三人,学师十人,胥由大臣辟举。于是兴工修复,规模一新。教习之勤惰有赏罚,学生之优劣有进退。岁颁巨款以为俸薪、束修、奖赏、膏火、纸墨、书籍、饮食之费,于是官学遂为人才林薮。八旗子弟无虑皆入学矣。至近数科,每一榜出,官学人才居半,然费如许心力所造就者,举业耳。于学之实,固无当也。于是当事者又筹及书院,适延尚书殁,遂售其宅之半入官,开书院焉。分经义、治事为二。经义,月作四书义一篇;治事,月课通鉴论札记一册,讲书二日,选官学生住院肄业。"
[五] 《顺天府志》:"宝泉局西作厂在千佛寺胡同东北,俗称其地为钱局。"《坊巷胡同集》:"金台坊,九铺,有万宁寺、法通寺、净土寺、千佛寺。"《顺天府志》:"千佛寺,元遗刹,明正统间改名吉祥,俗仍旧称。后因八步口别创千佛寺,乃称小千佛寺以别之。"
校勘记:
①伽蓝胡同 《京师坊巷志稿》卷上作"伽蓝殿胡同"。
① 主事刘应诏 《日下旧闻考》卷五四云"户部主事刘应诏"。据补。
自地安门外循皇墙而西为西不压桥,[一]再西为兴化寺街,[二]宛平县署在北。西不压桥之北为十刹海,[三]其东曰白米斜街,[四]张文襄之洞故宅在焉。北
[九]《顺天时报丛谈》:"报国寺迤东曰南北胳膊园,多土妓下处,现名(乐培园),牛鬼蛇神,妖红怪紫,是为最下等之娼寮。"
校勘记:
① 高八缸《京师坊卷志稿》卷下作"高八釭"。
② 一成化四年修撰严安理撰《日下旧闻考》卷五九引《析津日记》云:"一立石于成化丁亥",成化丁亥年即成化三年。录此待考。
③ 僭号应天"应天"当作"天应"。按:刘守光国号大燕,改元天应。
④ 归依寺《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善果寺东、西夹道"条案:"归义之讹归依,盖自明已然矣"。
⑤ 宣宗皇帝两制碑记《日下旧闻考》卷五九引《归有光赠大慈仁寺左方丈住持宇上人序》"宣宗"作"宪宗"。据改。
⑥ 少迟入寺后总圣门《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蒋德璟记》如上文,而《日下旧闻考》卷五九引《蒋德璟记》则云:"少迟入寺后总圣门礼佛"。今据《日下旧闻考》所录补之。
⑦ 于慈仁寺上见客氏拜三字敝刺《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池北偶谈》云:"于慈仁市上见客氏拜三字敝刺。"
⑧ 置三层阁,碧梯赤栏《日下旧闻考》卷五九引《燕都游览志》云:"置三层阁于上,层级升之,碧梯赤栏"。据增补。
广宁门大街以南,其西地多空旷,[一]门之左有关帝庙,稍东为宝应寺,[二]再东为关帝庙、净土寺、准提庵。再东曰南培乐园(《顺天府志》作南胳膊园)。再东曰糖房胡同,人烟稍稠密,路西横胡同曰香儿胡同,曰吴家桥头条胡同、
内五区有什刹海,前、后海,积水潭,约占全面积五分一。其馀坊巷颇整齐,在海西以德胜大街为经,西为铁匠营,护国寺街。西头麻花胡同,三不老胡同,蒋养房胡同,铁香炉。北抵德胜桥,高庙止。街东为厂桥,兴化寺街,定王府大街,云趾胡同,伞子胡同,张皇亲胡同,刘海胡同,石虎胡同,羊房胡同,以东为松树街。东头为小西涯,法梧门祭酒诗龛在焉。金家大坑,药王庙街止。前后什刹海之间有三座桥,毡子房,东、西煤厂,恭王府。府为和珅旧第。李广桥南为辅仁大学。
辅仁大学略史:
辅仁大学为天主教本笃会所创办,于十八年开办。同年,购得涛贝勒府,改建校舍。分文、理、教育三院,共分九学系。第一任校长陈垣,中间一度由沈兼士代理,现仍为陈垣。
北为大、小翔凤胡同,井儿胡同,南河沿,南、北官坊。银锭桥为前、后海相通之处。其后海与积水潭相通之处,曰德胜桥。桥北有水车胡同。德胜门傍有西水关。
以地安门大街为经,街西为白米斜街,烟袋胡同。东为兵将局,有河北第十七中学。东为步驾桥,俗呼东部厌桥。宪兵司令部,方砖厂。北为鼓楼。又东以南锣鼓巷为经,巷东为炒豆胡同,旧有僧格林沁府第。板厂胡同,棉花胡同,北兵马司,秦老胡同,前、后圆恩寺,菊儿胡同。肃宁府,明巨珰魏良卿故宅在焉。巷西为福祥寺,蓑衣、雨儿、帽儿、井儿、沙井、黑芝麻胡同,前、后鼓楼院,抵鼓楼东大街。其以北锣鼓巷为经,巷西为小大佛寺,扁担厂,法通寺,琉璃寺,净土寺,纱络胡同,郎家胡同。旧八旗书院在此,今改市立第一中学。千佛寺,东绦儿胡同,巷东为大,小经厂,分司厅胡同,谢家胡同,车辇儿胡同,柴棒胡同,达子庙,灵官庙。其以旧鼓楼大街为经者,东为草厂、宝抄胡同,豆腐池胡同,娘娘庙胡同,王位、张旺胡同,酒醋局,赵府街,高公庵,玉皇阁,国祥胡同,碾儿胡同。街西为黑虎胡同,前、后马厂,小石橘。北药王庙,迤西为铸钟厂,锡拉胡同,果子观,酱房大院,大石桥,西绦儿胡同,八里沟,醇王祠堂,八步口。入果子市,斜过甘水桥,出鼓楼西大街。
内六区平面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