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香雾窟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香雾窟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是清静宜园时期二十八景中地理位置最高的一景,因位居半山,此处绿荫掩映,清静优雅,草木芳香弥漫,故被称做香雾窟,意为芳香密布的静室。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28

  〔臣等谨按〕芙蓉坪为二十八景之一,镌题于石壁间。

  乾隆十一年御制芙蓉坪诗最北一嶂,迤逦曲注,宛宛如游龙,回绕园后。昔人有云,岩岭高则云霞之气鲜,林薮深则萧瑟之音清。两言得园中之概。足底生云霞,臂左招星辰。振衣千仞冈,此语诚可人。到来每徘徊,欲去重逡巡。翘首眺青莲,堪以静六尘。

  〔臣等谨按〕芙蓉坪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芙蓉坪西南为香雾窟,东南北小坊座各一,东面大坊座一,正宇七楹。后为竹垆精舍,其北岩间有西山晴雪石幢,又北为洁素履。(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香雾窟为二十八景之一,即静室也。东面大坊座额曰香圃,曰琪林,其前小坊座额曰虹梁,曰月镜,南曰攒萝,曰环绮,北曰丹梯,曰翠壑,与西山晴雪石刻皆皇上御书。西山晴雪为燕山八景之一。御制诗已恭载形胜卷内。

  乾隆十一年御制香雾窟诗历玉华岫而上,西南行,陟山巅,是园中最高处。就回峰之

侧为丽谯,睥睨如严关。由石磴拾级而上,则山外复有群山,屏障其外。境之不易穷如此。人以足所至为高,目所际为远,至此可自悟矣。夤缘萝薜烟,攀陟枫杉岭。樽俎千里遥,衣裳九夏冷。漫嫌步屧劳,堪令心神屏。将谓最高处,更有无穷境。

  乾隆十三年御制题静室(即香雾窟)诗香雾窟堪称静室,最高处迥出凡尘。(香山室宇惟此处最高。)吟哦旧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29

  句浑如昨,惨淡冬山亦可人。抚柏便同参道筦,听泉直欲息言津。风岩木叶萧萧下,会待明年特地新。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竹垆精舍诗缀景偶教筠鼎施,趁闲聊亦小栖迟。擎来茗椀定遵例,何必如斯著相(去声)为?茶舍窗中景致殊,西山积雪有碑模。(西山积雪为燕台八景之一,向立碑于精舍对嶂,窗中即见。)前旬忽忆御园望,一帧即斯展画图。

  〔臣等谨按〕香雾窟、静室、竹垆精舍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香雾窟南稍东为栖月崖,厅宇三楹。其西宇为得趣书屋,距崖半里许,设石楼门,镌题

曰云阙。(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栖月崖为二十八景之一。厅宇额曰乐此山川佳,与得趣书屋额皆皇上御书。

  乾隆十一年御制栖月崖诗玉华岫之北,宛而中隆,清旷衍夷,缀以闲馆。郦道元谓岭纡曦轩,峰驻月驾,斯崖有焉。秋夕溶溶际,春宵淡淡时。亭虚全约白,崖迥半含规。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嫦娥余结习,到此几栖迟。

  〔臣等谨按〕栖月崖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8

玉乳泉,泉西稍南为绚秋林,林北为雨香馆,为洒兰书屋,其南为林天石海。

考按:自勤政殿以迄雨香馆为内垣,凡景二十。

内垣凡六门:曰东南门,曰东北门,西曰约白门,西南曰如意门,西北曰中亭子门,北曰进膳门。

丽瞩楼北度岭为晞阳阿,西为朝阳洞,后为观音阁。晞阳阿北为芙蓉坪,楼东敞宇为静如太古。芙蓉坪西南为香雾窟,后为竹垆精舍。其北岩间有御书西山晴雪石幢,为燕山八景之一。又北为洁青履。香雾窟南稍东为

栖月崖,其西宇为得趣书屋。距崖半里许,设石楼门,镌题曰云阙崖。北为重翠崦,其下为龙王堂,下有泉。崦东南为玉华寺,山门东向,内正殿二层。西南宇为玉华岫,其东为皋涂精舍。寺西南峯石屹立,上勒御题为森玉笏。东北为超然堂,堂南为旷览台,后为碧峯馆。森玉笏东北峯上有亭,为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8

夏日芃。五牛致十五斋中贮韩滉五牛图,并项圣谟、蒋廷锡所仿二卷,共为十五云。考牧可因通。

栖月崖 香雾窟南稍东为栖月崖,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玉华岫之北,宛而中隆,清旷衍夷,缀以闲馆。郦道元谓领纾羲轩,峰驻月驾,斯崖有焉。

瀛 台 西苑香扆殿后南向曰瀛台,东为春明楼,西为湛虚楼,有木变石在两楼之中。圣祖仁皇帝御制有夏日瀛台许奏事诸臣网鱼携归诗。高宗纯皇帝瀛台记:自勤政殿南行,石堤可数十步,阶而升,有楼,门向北,扁曰瀛台。门内有殿五间,为香扆殿,殿南飞阁环拱,自殿至阁,如履平地,忽缘梯而降,方知为上下楼。楼前有亭临水,曰迎熏亭,东西奇石古木森列如屏。自亭东行过石洞,奇峰峭壁,轇轕蓊蔚,有天然山林之致。

观象台 观象台在内城东南隅,上有浑天仪,铸铜为器,四柱以铜龙架而悬之。又有简仪,状相似而省十之七。玉衡亦以铜为之,如尺而首尾皆曲,有二孔,对孔直窥以候中星。又有铜球,左右转旋以象天体,以方函盛之,函四周作二十八宿真形。台下小室有量天尺。中为紫微殿,旁有铜壶滴漏。扁曰观象授时。联曰:敬协天行所无逸;顺敷星好敕时几。皆高宗纯皇帝御书。简仪、仰仪及诸仪表并元郭守敬所制。春明梦余录以为耶律楚材,误矣。紫微殿东小室即浮漏堂,内有铜人一、铜壶五。铜人为调壶用,并不占日晷短长。康熙十二年,以旧仪岁久不可用,圣祖仁皇帝御制新仪凡六,一天体仪,一赤道仪,一黄道仪,一平地经仪,一平地纬仪,一纪限仪,陈台上,至今遵用。其旧仪藏台下。乾隆九年,高宗纯皇帝御制玑衡抚辰仪,复钦定仪象考成一书,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99

对时育物 西苑瀛台临水为迎薰亭,高宗纯皇帝书额曰对时育物。

平湖秋月 地在圆明园福海西北隅,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词引:倚山面湖,竹树蒙密,左右支板桥以通步履。湖可数十顷,当秋深月皎,潋滟波光,接天无际。苏公堤畔,差足方兹胜境。

三潭映月 圆明园四宜书屋之东临池楼宇曰方壶胜境,为四十景之一。纯庙方壶胜境词引:东为蕊珠宫,西则三潭印月,净绿空明,又辟一胜境矣。

光风霁月 圆明园杏花春馆之西,度碧栏桥为坦坦荡荡,前为素心堂,后为光风霁月。

卢沟晓月 高宗纯皇帝诗云:兰若霜钟断续鸣,卢沟晓月正西横。苍烟淡接平芜迥,曙色才分远水明。傍岸人行闻犬吠,蹙波风动见鱼惊。车驰马骤长安道,何限低徊旅宦情!又诗引:卢沟河即桑干河,水黑曰卢,故以名之。桥建于金明昌初,长二百馀步。由陆程入京者必取道于此。诗云:茅店寒鸡咿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夹镜明。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梨花伴月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松鹤清越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香雾窟 静宜园芙蓉坪西南曰香雾窟,为二十八景之一,即静室。香山室宇此处最高。

清凉禅窟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

森玉笏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