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上下天光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上下天光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本景是圆明园较早修建的一组建筑,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上下天光景区的命名来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中的诗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除了“上下天光”之外,“一碧万顷”也被用于命名园中的其他景区。
本景临后湖建两层楼阁,两翼曲桥架湖 , 蜿蜒百尺,并在桥上建有亭、榭。凭栏俯瞰,大有登岳阳楼所见洞庭湖之胜概 , 上下水天一色,水天上下相连。当年,这里是观赏后湖风光及中秋赏月的佳处。
1860年在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被全部烧毁,今仅存主体建筑基址。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157

殿,中曰仁智,东曰介福,西曰延和。其下太液池,前有飞桥,以通仪天殿,东有石桥以通琼林苑。山之上常有云气浮空,氤氲五采,郁郁纷纷,变化翕忽,莫测其妙,故曰琼岛春云。燕山八景图诗序

原原陈孚琼岛春阴诗 一峰亭亭涌寒玉,露华不堕瑶草绿。朱楼千里星汉间,天风吹下笙韶曲。万年枝上槲叶满,小凤伥伥绕龙管。金根晓御翠华来,三十六宫碧云暖。观光集 此条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增增明杨荣琼岛春云诗 仙岛依微近紫清,春光淡荡暖云生。乍经树杪和烟湿,轻覆花枝过雨晴。每日氤氲浮玉殿,常时缥缈护金茎。从龙处处施甘泽,四海讴歌乐治平。燕山八景图诗

增增明金幼孜琼岛春云诗 蓬莱东望近扶桑,冉冉春云接下方。隔水楼台通御气,半空草树发天香。花间驻辇霓旌湿,海上传书鹤梦长。映日龙文还五色,殿头常得近清光。同上

增增太液池在城之右,东瞰琼华岛,而西北南三面极深广。芰荷菱芡,舒红卷翠,鱼跃鸟浮,上下天光,真胜境也。东南有仪天殿,中架长桥以通往来。又有土台,松桧苍苍然,天气清明,日光滉漾,而波澜涟漪,清彻可爱,故曰太液晴波。燕山八景图诗序

〔臣等谨按〕元一统志八景内有太液秋波,明人亦曰晴波,后改为太液秋风,仰荷宸章屡经题咏,益昭画一矣。

又按:琼岛太液池殿亭制度及名额,凡经本朝更定者,皆详宫室门西苑条下,兹不复缀。

增增明杨荣太液晴波诗 太液晴涵一镜开,溶溶漾漾自天来。光浮雪练明金阙,影带晴虹绕玉台。苹藻摇风仍荡漾,龟鱼向日共徘徊。蓬莱咫尺沧溟上,瑞气氤氲接上台。燕山八景图诗

增增明金幼孜太液晴波诗 禁苑香风散紫埃,晴光漾日自沿洄。天光下映银潢净,云影遥涵玉鉴开。旧日曾随仙仗到,几时还载酒船回?从知弱水通三岛,应有羣仙献寿来。同上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357

即色无声色,莫问倪家狮子园。

〔臣等谨按〕碧桐书院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碧桐书院之西为慈云普护,前殿南临后湖三楹,为欢喜佛场。其北楼宇三楹,有慈云普护额,上奉观音大士,下祀关圣帝君,东偏为龙王殿,祀圆明园昭福龙王。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慈云普护,四十景之一也。与欢喜佛场额皆世宗御书。龙王殿额曰如祈

应祷,关帝殿额曰昭明宇宙,皆世宗御书。又龙王殿额曰功宣普润。联曰:正中德

备乾符应;利济恩敷解泽流。皇上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慈云普护词调寄菩萨蛮 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鼠姑当风。有楼三层,刻漏钟表在焉。殿供观音大士,其旁为道士庐,宛然天台。石桥幽致,渡桥即为上下天光。偎红倚绿帘栊好,莺声浏栗南塘晓。高阁漏丁丁,春风多少情。幽人醒午梦,树底浓阴重。蒲上便和南,枞枞声色参。

〔臣等谨按〕慈云普护御制词,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慈云普护之西临湖有楼,上下各三楹,为上下天光。左右各有六方亭,后为平安院。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上下天光,四十景之一也。额为皇上御书,联曰:云水澄鲜,一■波光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358

开罨画;烟岚杳霭,四围山色浸分奁。亦御书。右六方亭额曰饮和,及平安院额皆

世宗御书。左六方亭额曰奇赏,皇上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上下天光诗 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縠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上下天水一色,水天上下相连,河伯夙朝玉阙,浑忘望若昔年。

〔臣等谨按〕上下天光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5

国朝苑囿(圆明园二)

  上下天光之西折而南,度桥为杏花春馆,西北为春雨轩。轩西为杏花村。村南为磵壑余清。春雨轩后东为镜水斋,西北室为抑斋,又西为翠微堂。(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杏花春馆,四十景之一也。额为世宗御书。馆旁峰石上刊御制杏花春馆诗。春雨轩内额曰蕙气清阴。后厦联曰生机对物观其妙;义府因心获所宁。与镜水斋、抑斋、翠微堂诸额皆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杏花春馆诗由山亭逦迤而入,矮屋疏篱,东西参错,环植文杏,春深花发,烂然如霞。前辟小圃,杂莳蔬蓏,识野田村落景象。霏香红雪韵空庭,肯让寒梅占胆瓶。最爱花光传艺苑,每乘月令验农经。为梁谩说仙人馆,载酒偏宜小隐亭。夜半一犁春雨足,朝来吟屐树边停。

  〔臣等谨按〕杏花春馆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6

宵旰殷怀若雨旸,万几游览悦时康。臣邻一德观元化,禁近承恩觐帝光。绕楫凫鹥淡容与,忘机鸥鹭共游翔。欲知图绘豳风意,早盼黄云稻陇香。

介福甘霖普降,赐圆明园泛舟恭纪:篆烟刻漏日长时,雨霁凉生太液池。跃浪文鱼依槛近,凌风沙鸟度舟迟。垂杨影里瞻天藻,流水声中进小诗。盛典幸逢几暇候,衔恩均托上林枝。镂月开云在富春楼之后,卽纪恩堂,北为御兰芬。镂月开云后有池一区。池西北为

天然图画楼,北为朗吟阁,又北为竹薖楼,东为五福堂,迤北为竹深荷静,东南为静知春事佳,又东渡河为苏堤春晓。由五福堂渡河而北,山阜旋绕,内为

碧桐书院,殿宇三重。西岩上为云岑亭。书院之西为

慈云普护,前殿南临后湖,其北楼宇,上祀观音,下祀关帝。东为圆明园昭福龙王殿,西临湖有楼为

上下天光,后为平安院,西折而南度桥为

杏花春馆,西北为春雨轩,西为杏花村,南为磵壑余清。春雨轩后东为镜水斋,西为抑斋,又西为翠微堂。杏花春馆之西度碧澜桥为

坦坦荡荡,前为素心堂,后为光风霁月。堂东北为知鱼亭,又东北为萃景斋,西北为双鹤斋,其南为

茹古涵今,南向。后方殿为韶景轩,前为茂育斋,西为竹香斋,又北为静通斋。茹古涵今之南为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79

渡河为苏堤春晓【仿西湖十景。】。由五福堂渡河而北,山阜旋绕,内为碧桐书院【四十景之六。】,殿宇三重,西岩上为云岑亭。书院之西为慈云普护【四十景之七。】。前殿南临后湖,其北楼上祀观音,下祀关帝,东为圆明园昭福龙王殿,西临湖,有楼为上下天光【四十景之八。】,为平安院。西折而南,渡桥为杏花春馆【四十景之九。】。西北为春雨轩,西为杏花村,南为磵壑馀清。春雨轩后,东为镜水斋,西为抑斋,又西为翠微堂。杏花春馆之西,度碧澜桥,为坦坦荡荡【四十景之十。】。前为素心斋,后为光风霁月堂,东北为知鱼亭,又东北为萃景斋,西北为双鹤斋,其南为茹古含今【四十景之十一。】,五楹,南向。其后方殿为韶景轩,四面各五楹。轩东为茂育斋,西为竹香斋,又北为静通斋。茹古含今之南,为长春仙馆【四十景之十二。】,门三楹,正殿五楹。后为绿荫轩,西廊后为丽景轩。长春仙馆之西,为含碧堂,后为林虚桂静,左为古香斋,东有阁为抑斋。林虚桂静稍东为墨池云,为随安室。长春仙馆之西为藻园,内为旷然堂,为贮清书屋。旷然堂东池上为夕佳书屋,北为镜澜榭,东南为凝眺楼、怀新馆,西北为湛碧轩,西南为湛清华、杏花仙馆,西北为万方安和【四十景之十三。】,建于池中,形如卍字。万方安和后,度桥折而东,稍北石洞之南为武陵春色【四十景之十四。】。池北轩为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其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旧总名桃花坞,高宗时名乐善堂。】武陵春色之西为全璧堂,东南为小隐栖迟堂。后由山口入,东为清秀亭,西为清会亭,北即桃花坞,西为清水濯缨室,又西稍北为桃源深处。坞东为绾春轩,东北为品诗堂。万方安和西南为山高水长楼【四十景之十五。】,西向,九楹。后拥连冈,前带河流,地势平衍,凡数顷。【每岁灯节,陈烟火戏于此,及平时侍卫校射处。】楼之北,度桥入山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1

元灵宫 高宗纯皇帝诗注:是宫建于顺治年间,盖仿京师光明殿之制。光明殿则明朝所建也。

允执厥中 中和殿纵广各三间,方檐圆顶,金扉琐窗,遇方泽大祀及祀太庙、社稷之前一日,皇帝俱于殿内视祝版,亲祭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朝日、夕月亦如之。耕耤则于殿内阅视农器及谷种青箱。高宗纯皇帝御书额曰允执厥中。联曰: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麦雨稻风 淡泊宁静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北廊后额曰麦雨稻风。

溪月松风 溪月松风在深柳读书堂之北,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

平畴交远风 长春园爱山楼东北为平畴交远风,宇后额曰平皋绿净。联曰:畏民碞其难其慎;敕天命惟几惟康。

万壑松风 万壑松风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太液秋风 太液池在皇城之右,东瞰琼华岛,而西、北、南三面极深广,芰荷菱芡,舒红卷翠,鱼跃鸟浮,上下天光,真胜境也。东南有仪天殿,中架长桥以通往来。又有土台,松桧苍苍然,天气清明,日光滉瀁,波澜涟漪,清澈可爱,故又曰太液晴波。高宗纯皇帝御制燕山八景叠旧作韵诗序:太液池在西苑中,亘长桥,列二华表,曰金鳌、玉𬟽,北为北海,南则瀛台。西京赋所称沧池漭沆、列瀛洲、夹蓬莱者,方斯蔑矣。

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在平湖秋月之西,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有廓然大公八景诗。又静明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64

之,额曰学诗堂。诗曰:东壁图书贮景阳后宫左右列十二,景阳在左末。,新颜后殿学诗堂。缘收赵宋君臣迹,企想姬周礼乐场。真弃宁夸多乃富,赝祛无碍论从详。相于有咏仍联席,可识不为犹面墙。

映水兰香 地在圆明园淡泊宁静少西,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前有水田数棱,纵横绿阴之外,适凉风乍来,稻香徐引。有句云:鼻观真香不数兰。

上下天光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楼临湖,在慈云普护之西。联曰:云水澄鲜,一㡠波光开罨画;烟岚杳霭,四围山色浸分奁。高宗纯皇帝诗引: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縠纹倒影,滉瀁楣槛,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

裂帛湖光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东麓为裂帛湖,昔人谓泉从石根出溢为渠者是也。

随时爱景光 敬胜斋垣西为碧琳馆。东门楼上有联曰: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

竹炉山房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龙王庙之南,循石径而入。

远秀山房 地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房筑假山上,而远纳西山秀,所谓全宾全主。

接秀山房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福海东隅。高宗纯皇帝诗引:平岗萦回,碧沚停蓄,虚馆闲闲,境独夷旷。隔岸数峰逞秀,朝岚霏青,返照添紫,气象万千,真目不给赏,情不周玩也。有句曰:户接西山秀,窗临北渚澄。琴书吾所好,松竹古之朋。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240



图十七 同治重修上下天光烫样

图十八 同治重修万安安和烫样

图十九 勤政殿附近烫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