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谨按〕芙蓉坪为二十八景之一,镌题于石壁间。
乾隆十一年御制芙蓉坪诗最北一嶂,迤逦曲注,宛宛如游龙,回绕园后。昔人有云,岩岭高则云霞之气鲜,林薮深则萧瑟之音清。两言得园中之概。足底生云霞,臂左招星辰。振衣千仞冈,此语诚可人。到来每徘徊,欲去重逡巡。翘首眺青莲,堪以静六尘。
〔臣等谨按〕芙蓉坪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芙蓉坪西南为香雾窟,东南北小坊座各一,东面大坊座一,正宇七楹。后为竹垆精舍,其北岩间有西山晴雪石幢,又北为洁素履。(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香雾窟为二十八景之一,即静室也。东面大坊座额曰香圃,曰琪林,其前小坊座额曰虹梁,曰月镜,南曰攒萝,曰环绮,北曰丹梯,曰翠壑,与西山晴雪石刻皆皇上御书。西山晴雪为燕山八景之一。御制诗已恭载形胜卷内。
乾隆十一年御制香雾窟诗历玉华岫而上,西南行,陟山巅,是园中最高处。就回峰之
侧为丽谯,睥睨如严关。由石磴拾级而上,则山外复有群山,屏障其外。境之不易穷如此。人以足所至为高,目所际为远,至此可自悟矣。夤缘萝薜烟,攀陟枫杉岭。樽俎千里遥,衣裳九夏冷。漫嫌步屧劳,堪令心神屏。将谓最高处,更有无穷境。
乾隆十三年御制题静室(即香雾窟)诗香雾窟堪称静室,最高处迥出凡尘。(香山室宇惟此处最高。)吟哦旧
句浑如昨,惨淡冬山亦可人。抚柏便同参道筦,听泉直欲息言津。风岩木叶萧萧下,会待明年特地新。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竹垆精舍诗缀景偶教筠鼎施,趁闲聊亦小栖迟。擎来茗椀定遵例,何必如斯著相(去声)为?茶舍窗中景致殊,西山积雪有碑模。(西山积雪为燕台八景之一,向立碑于精舍对嶂,窗中即见。)前旬忽忆御园望,一帧即斯展画图。
〔臣等谨按〕香雾窟、静室、竹垆精舍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香雾窟南稍东为栖月崖,厅宇三楹。其西宇为得趣书屋,距崖半里许,设石楼门,镌题
曰云阙。(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栖月崖为二十八景之一。厅宇额曰乐此山川佳,与得趣书屋额皆皇上御书。
乾隆十一年御制栖月崖诗玉华岫之北,宛而中隆,清旷衍夷,缀以闲馆。郦道元谓岭纡曦轩,峰驻月驾,斯崖有焉。秋夕溶溶际,春宵淡淡时。亭虚全约白,崖迥半含规。隐与环中契,悬应静里知。嫦娥余结习,到此几栖迟。
〔臣等谨按〕栖月崖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栖月崖北为重翠崦,厅宇三楹。其下为龙王堂,堂下有泉。(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重翠崦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御制重翠崦诗度栖月崖而北稍西,邃宇闲敞,岚青树碧,烟浮翠重,近拂几案间。崦字,字书所略,而唐宋人诗多用之者。疑岩岫复叠处如所谓一重一掩耳。掩映山变态,既狭歘开豁。卷幔风声飒,写槛云容活。驯鹿守翠微,幽禽下古栝。素志托清旷,遐瞩极完阔。
〔臣等谨按〕重翠崦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重翠崦东南为玉华寺,山门东向,正殿三楹。殿西南厅宇为玉华岫,其东为皋涂精舍。(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玉华岫为二十八景之一。寺北门内有石洞出泉,称玉华泉。正殿额曰香岩慧日,皋涂精舍额曰林虚桂静,皆皇上御书。
乾隆十一年御制玉华岫诗玉华亦古刹,而规制差隘,其高乃不减来青。辟其南为小轩,俯瞰群岫,霞举云回,若拱若抱。昌黎诗:前低划开阔,烂漫堆众皱,洵工于体物。嵌隟淙甘脉,精蓝瞰迥墟。棼丝成桂酒,月地本云居。(是处有洞出泉,清泠芳润。帝京桂子入冬则收育于此,他处率不能活,亦西山一奇云。)激越来阶下,芬馨过雨余。远皴将近黛,次第入纱疏。
乾隆十二年御制玉华寺皋涂精舍作山椒卜筑傍僧庵,一室虚明万景涵。暮霭朝岚常自写,横峰侧岭尽来参。杏花已放甜山色,桂子还韬宝月馣。游历每教成小憩,天然佳句座中探。
〔臣等谨按〕玉华岫、皋涂精舍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玉华寺西南峰石屹立,上勒御题,为森玉笏。东北为超然堂,堂南为旷览台,后为碧峰馆。(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森玉笏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御制森玉笏诗山势横峰侧岭,牝谷层冈,攲涧曲径,不以巉削峻峭为奇。而遥睇诸岭,回合交互,若宫、若霍、若岌、若峘、若峤、若岿、若厜、若■、若重甗,嵯峨嵚崟,负异角立。积雪映之,山骨逼露。群玉峰当不是过也。回冈纷合沓,峻岭郁嵯峨。俨若千夫立,森然万玉罗。色无需藻绘,坚不受砻磨。山伯朝天阙,圭璋列几多。
〔臣等谨按〕森玉笏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森玉笏东北峰上有亭为隔云钟。(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隔云钟为二十八景之一。自晞阳阿以迄隔云钟,是为外垣,为景凡八。
玉乳泉,泉西稍南为绚秋林,林北为雨香馆,为洒兰书屋,其南为林天石海。
考按:自勤政殿以迄雨香馆为内垣,凡景二十。
内垣凡六门:曰东南门,曰东北门,西曰约白门,西南曰如意门,西北曰中亭子门,北曰进膳门。
丽瞩楼北度岭为晞阳阿,西为朝阳洞,后为观音阁。晞阳阿北为芙蓉坪,楼东敞宇为静如太古。芙蓉坪西南为香雾窟,后为竹垆精舍。其北岩间有御书西山晴雪石幢,为燕山八景之一。又北为洁青履。香雾窟南稍东为
栖月崖,其西宇为得趣书屋。距崖半里许,设石楼门,镌题曰云阙崖。北为重翠崦,其下为龙王堂,下有泉。崦东南为玉华寺,山门东向,内正殿二层。西南宇为玉华岫,其东为皋涂精舍。寺西南峯石屹立,上勒御题为森玉笏。东北为超然堂,堂南为旷览台,后为碧峯馆。森玉笏东北峯上有亭,为
王士祯由磴道上洪光寺诗:磴道入云端,曲折松阴里。秋雨寂无人,空山落松子。絶壑霾云雪,唯逢麋鹿羣。云中时梵放,下界不相闻。
宋荦雨中由磴道上洪光寺诗:我游得一奇,维此招提径。纡回十八盘,老柏夹危磴。霏霏小雨来,萧晨作轻暝。树色杂烟岚,到眼殊幽胜。衣袂沾古香,竚立发清兴。林隙望山门,天风送孤磬。辟地自中使,规模仿朝鲜。毘卢绕千佛,法像穷诸天。旛幢尽奇丽,照耀苍崖巅。胡为名胜区,僧徒散如烟?影堂吊山鬼,松鼠窜几筵。荒寒不可留,亭午风凄然。却顾阶除上,游踪破苔钱。
朱彝尊十八盘诗:香山十八盘,盘盘种松柏。惟见独行僧,稀逢采樵客。
长元按:洪光寺今在静宜园,名香岩室,为二十八景之一。十八盘今名霞标磴,详见苑囿。
玉华寺在洪光寺东。寺后有池,泉流涓涓不絶。山房跨十余楹,称玉华别院。越磵折而西北,有小院,名慈寿庵。
明王嘉谟玉华寺诗:层峯开净域,十丈控丹梯。坐瞰平湖浅,中分万岭低。斜阳传塔影,飞瀑乱莺啼。自觉诸天近,香花聚路蹊。
长元按:玉华寺今在静宜园外垣,其南新辟小轩,卽玉华岫也,为二十八景之一。
宗镜大昭之庙在静宜园北,亦称昭庙,乾隆年建,楼殿凡四层。庙北度石桥为正凝堂,堂北为畅风楼,皆临幸憇息之所。
夏日芃。五牛致十五斋中贮韩滉五牛图,并项圣谟、蒋廷锡所仿二卷,共为十五云。考牧可因通。
栖月崖 香雾窟南稍东为栖月崖,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玉华岫之北,宛而中隆,清旷衍夷,缀以闲馆。郦道元谓领纾羲轩,峰驻月驾,斯崖有焉。
瀛 台 西苑香扆殿后南向曰瀛台,东为春明楼,西为湛虚楼,有木变石在两楼之中。圣祖仁皇帝御制有夏日瀛台许奏事诸臣网鱼携归诗。高宗纯皇帝瀛台记:自勤政殿南行,石堤可数十步,阶而升,有楼,门向北,扁曰瀛台。门内有殿五间,为香扆殿,殿南飞阁环拱,自殿至阁,如履平地,忽缘梯而降,方知为上下楼。楼前有亭临水,曰迎熏亭,东西奇石古木森列如屏。自亭东行过石洞,奇峰峭壁,轇轕蓊蔚,有天然山林之致。
观象台 观象台在内城东南隅,上有浑天仪,铸铜为器,四柱以铜龙架而悬之。又有简仪,状相似而省十之七。玉衡亦以铜为之,如尺而首尾皆曲,有二孔,对孔直窥以候中星。又有铜球,左右转旋以象天体,以方函盛之,函四周作二十八宿真形。台下小室有量天尺。中为紫微殿,旁有铜壶滴漏。扁曰观象授时。联曰:敬协天行所无逸;顺敷星好敕时几。皆高宗纯皇帝御书。简仪、仰仪及诸仪表并元郭守敬所制。春明梦余录以为耶律楚材,误矣。紫微殿东小室即浮漏堂,内有铜人一、铜壶五。铜人为调壶用,并不占日晷短长。康熙十二年,以旧仪岁久不可用,圣祖仁皇帝御制新仪凡六,一天体仪,一赤道仪,一黄道仪,一平地经仪,一平地纬仪,一纪限仪,陈台上,至今遵用。其旧仪藏台下。乾隆九年,高宗纯皇帝御制玑衡抚辰仪,复钦定仪象考成一书,
意喜写烟霞。何必孤山侧,偏称处士家?
水芳岩秀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青芝岫 乐寿堂前有大石如屏,恭镌高宗纯皇帝御题青芝岫三字。有诗序云:米万钟大石记云: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欲置之勺园,仅达良乡,工力竭而止。今其石仍在,命移置万寿山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
玉华岫 重翠崦东南曰玉华岫,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其东为皋涂精舍。玉华寺北门有石洞出泉,称玉华泉。高宗纯皇帝皋涂精舍句:桂子还韬宝玉馣。玉华岫诗注云:桂子入冬则收育于此,他处不能活,亦西山之一奇云。
翠云嘉荫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即华滋馆门额也。高宗纯皇帝诗引:双栝郁然并峙,相传为金源时植。元吴师道玉泉诗有云:长松古桧见未有。殆即是耶!因树为屋,故以嘉荫为名。
涵虚朗鉴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额为高宗纯皇帝御书,旧悬湖西澄虚榭,后移置湖东雷峰夕照轩。高宗纯皇帝诗云:天水涵虚处,襟怀朗鉴余。际空常淡淡,照物只如如。目远随飞鸟,心闲玩戏鱼。碧犹喜云敛,纹不藉风舒。信是得神画,堪通论政书。凭栏适几暇,絜矩每开予。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