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储秀宫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储秀宫,北京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咸福宫之东、翊坤宫之北,是始建于明代的宫殿建筑,明清后妃居住地。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
檐下斗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东、西配殿分别为养和殿、缓福殿,均为面阔三间,硬山顶建筑。后殿丽景轩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东、西配殿分别为凤光室、猗兰馆。
清咸丰年间,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入宫后曾居住储秀宫后殿(今丽景轩),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清朝退位后,婉容曾居住于此,并在装修陈设中融入西洋元素。现为1884年慈禧五十大寿时期的原状陈列。
2018年5月,故宫启动了储秀宫的照明系统。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78

春明梦余录 四八

正司六尚局皆在乾清宫之东。此东一路之大略也。

乾清宫后过月华门之西曰遵义门,向南则养心殿,西南则祥宁宫。宫前向北者曰无梁殿,嘉靖中玄修之所。月华门之西南者曰隆道阁,原名道心阁,下曰仁德堂,东曰忠义室。曰仁荡门,曰义平门,西南则慈宁宫矣。月华门往北曰顺德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向南者曰毓德宫,原名长乐宫,后又改永寿宫,则西二长街也。北首曰百子门,南首螽斯门。西曰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内二石坊,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盖兴献帝所生之地也。再西曰嘉德右门,曰隆德殿,祀三清诸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左曰春仁,右曰秋义。再西北曰英华殿,有菩提树二株,北则北角井。再西则咸安宫。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兴福门相对者曰广和门,向南者曰翊坤宫,西宫贵妃所居。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后改长春

宫。广和右门

[之北,向东]与基化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

西曰咸福宫,又后则乾西之房五所。此西一路之大略也。

坤宁宫,所谓中宫也。宫后则为后苑,钦安殿在焉。曰天一门、万春亭、千秋亭、对育轩、清望阁、金香亭、玉翠亭、乐志斋、曲流馆、四神祠。有假山曰堆绣山,山亭曰御景。池亭二:东曰浮碧,西曰澄瑞,万历十一年修。东南曰琼苑左门,西南曰琼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90

春明梦余录 六〇

长春宫更永宁宫牌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十二日更长春宫。

长春门牌 寿昌宫更储秀宫

储秀门牌 寿安宫更咸福宫牌

咸福门牌 咸熙宫更咸安宫牌

咸安门牌

已上五宫,嘉靖十四年五月初十日更。

宫西门更长庚门牌 肃禁门牌

太安门牌

景福门 嘉靖十四年十月初九日更嘉德右门牌。

通元门 隆庆元年六月二十日拆。

西头一所扁 西第二所扁

西第三所扁 西第四所扁

西第五所扁

西二长街

翔鸾门扁 仪凤门扁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45

广生右门之西相对为崇禧门,中间南向者曰翊坤门,门内为翊坤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顺治十二年重建翊坤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懿恭婉顺。后殿额曰懋端壸教。联曰:德茂椒涂绵福履;教敷兰掖集嘉祥。皆御书。

大成右门之西相对为长泰门,中间南向者曰储秀门,门内为储秀宫。国朝宫史〔臣等谨按〕顺治十二年重建储秀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茂修内治。

储秀宫之西为西二长街,南则螽斯门,北则百子门也。街西与纯佑门相对者曰嘉祉门,再西为启祥门,中间南向者亦曰启祥门,内为启祥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康熙二十二年重建启祥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勤襄内政。

崇禧门相对者曰敷华门,再西为绥祉门,中间南向者曰长春门,门内为长春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康熙二十二年重建长春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敬修内则,后殿额曰德协坤元,西室额曰德洽六宫。皆御书。

长春门相对者曰咸宁门,再西为永庆门,中间南向者曰咸福门,门内为咸福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康熙二十二年重建咸福宫。前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内职钦承,联曰:敬顺禔躬吉;温恭受福宜。后殿额曰滋德含嘉。联曰:天倪超万象;神气领三无。东室额曰琴德簃,西室额曰画禅室,皆御书。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50

荡门,先名会极。曰义平门,先名归极。西南则慈宁宫矣。月华门往北曰顺德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先名广安。南者曰毓德宫,原名安乐宫,后又改永寿宫,则西二长街也。北首曰百子门,南首螽斯门,西曰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内一石坊,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先曰贞源茂始,庆泽无终。盖兴献帝所生之地。再西曰嘉德右门,先名景福。曰隆德殿,即元极宝殿。祀三清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左曰春仁,右曰秋义。再西北曰英华殿,先名隆禧。有菩提树二株,北则北角井,再西则咸安宫。先名咸熙。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兴福门相对者曰广和门,南向者曰翊坤宫,先名万安。西宫贵妃所居。西二长街之西曰长春宫,更永宁,后仍改长春宫。广和右门与基化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先名寿昌。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先名寿安。又后则乾西之房五所。此西路之大略也。坤宁宫所谓中宫也,宫后则为后苑,钦安殿在焉,曰天一之门,万春亭、千秋亭、对育轩、更名玉芳轩。清望阁、金香亭、玉翠亭、乐志斋、曲流馆、四神祠,有假山曰堆绣山,山上亭曰御景亭。东西二池有亭,东曰浮碧,西曰澄瑞。万历十一年,毁观化殿垒此。东南曰琼苑左门,一名嘉福。西南曰琼苑右门,一名隆德。钦安殿后曰顺贞门,即坤宁门也。此外则玄武门矣。皇极门之东曰会极门,门东曰文华殿,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北曰省愆居,殿之口曰崇本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验时之所。再后则徽音门,曰麟趾门,其内则慈庆殿,又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76

原嘉靖十四年五月,更万安宫曰翌坤宫,长春宫曰永宁宫,寿昌宫曰储秀宫,寿安宫曰咸福宫,咸熙宫曰咸安宫。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复更永宁宫曰长春宫。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明咸安宫旧址今在寿康宫后,乾隆辛未,恭建寿安宫。详见国朝宫室。

原袁贵妃居翊坤宫。玉堂荟记

原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西之房五所。芜史

原出会极门之下曰佑国殿,供玄武像。其东则内承运库,再东曰香库。稍北有石碑曰古今通集库,以贮古今君臣画像、符劵、典籍,岁六月六日曝之。同上

〔臣等谨按〕佑国殿已废。其承运各库在今内阁之东,古今通集库似即今银库地。石碑不可考,古今帝王画像今藏在南熏殿。详见国朝宫室。

原会极门东向南者,文华殿也。有扁曰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大法者,神庙御笔也。绳愆纠谬者,小臣杜诗笔也。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西北曰省愆居,其底用木为通透之基,高三尺余,下不令墙壁至地,四围亦不与别处接。凡遇灾眚,驾居此以示修省。殿之西曰崇本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滴漏在此,凡八刻水则交一时,直殿监宿抱时辰牌赴乾清门里换之。牌长尺余,石青地金字书曰某时,途遇者必侧立让行,坐者必起立,亦敬天时之义也。芜史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173

许后,贵而能抑。不忘寒微,车服是饬。日朝长乐,用修妇职。懿彼芳型,永为后式。延禧宫曹后重农图 御制赞曰:稼穑惟宝,王政所崇。袯襫耒耜,必亲必躬。维宋

曹后,播种于宫。彷彿亲蚕,献茧效功。克勷内治,聿着芳踪。嗤彼雕镂,何事伤农。

永和宫樊姬谏猎图 御制赞曰:先民有训,聿戒禽荒。卓彼樊姬,感悟楚庄。有肉

弗御,乃止王欲。一语进贤,霸功以卜。不谓妇人,克相其君。邈矣邑姜,十乱称臣。景阳宫马后练衣图 御制赞曰:十岁持户,侯家整肃。母仪天下,六宫钦服。练裙

澣衣,以率戚族。俭德之共,绥将福禄。车水马云,明训在牍。岂伊辉汉,作则椒屋。

永寿宫班姬辞辇图 御制赞曰:王者求贤,爰载后车。左右前后,正士与俱。景仰

休风,三代之隆。何逮汉季,嬖媵辇从。一言称善,如圜斯转。永鉴班姬,远彼婉娈。翊坤宫昭容评诗图 御制赞曰:玉秤降天,乃生女子。衡才汝耶,孩笑而唯。昆明

赋诗,彩楼落纸。辞华哲匠,月旦自彼。千载骚坛,一时牛耳。展如之人,文亦可喜。储秀宫西陵教蚕图 御制赞曰:在昔轩辕,正妃嫘祖。孕虞毓唐,发汤启武。得姓

十二,如千子乳。创制蚕织,窳陵为辅。衣被天下,功垂万古。后世文胜,乃崇黻黼。启祥宫姜后脱簪图 御制赞曰:黄裳六五,以顺为正。子有几谏,妻宁无诤。卓哉

姜后,宫闱之镜。金镮进退,瓜瓞衍庆。彤史攸司,慎仪宜令。鸡鸣朝盈,脱珥待命。

卷之八典礼四

一四七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58

国朝宫史 二三二

国朝宫史卷之十三

宫殿三

内廷下

  月华门之西为西一长街,南即内右门,中为近光右门,北为长康右门,转东即琼苑西门也。由近光右门而北向,东之门凡三,曰咸和右门、广生右门、大成右门。咸和右门之西相对为纯佑门。中间南向者曰永寿门。门内为永寿宫。前殿御笔匾曰:"令仪淑德"。广生右门之西相对为崇禧门,中间南向者曰翊坤门。门内为翊坤宫。前殿御笔匾曰:"懿恭婉顺",后殿匾曰:"懋端壶教",联曰:"德茂椒涂绵福履,教敷兰掖集嘉祥。"大成右门之西相对为长泰门。中间南向者曰储秀门。门内为储秀宫。前殿御笔匾曰:"茂修内治"。以上三宫,俱顺治十二年重建。三宫之西为西二长街,南则螽斯门,北则百子门也。街西与纯佑门相对者曰嘉祉门。再西为启祥门。中间南向者亦曰启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107

内左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

内右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啓闭关防,稽查茶膳房人等出入,衆太监等出入。每晚起更时候,宫内等处报

"无事"毕,具单呈送敬事房,并洒扫、坐更等事。

景仁宫 永寿宫 承干宫 翊坤宫 锺粹宫 储秀宫 延禧宫 启祥宫 永和宫 长春宫 景阳宫 咸福宫

以上十二宫首领各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

卷之二十一官制二 四五五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6

日精门长街之南向东为仁祥门。内为斋宫,凡大祀致斋于此,有东西暖阁、后殿及东西室。

西室为寝宫。

再东为阳曜门。斋宫之东为毓庆宫。南为敦本殿,诸皇子所居。

考按:斋宫、毓庆宫为明宏孝、神霄二殿所改。

月华门西为西一长街,有永寿宫,前为永寿门;翊坤宫,前为翊坤门;储秀宫,前为储秀门。

长元按:翊坤宫明为西宫贵妃所居。

储秀宫之西为西二长街,有启祥宫,前为启祥门;长春宫,前为长春门;咸福宫,前为咸福门;俱南向。

西二长街之北为百子门。门之北有殿宇五,所谓乾西五所也。近东者今为重华宫,皇上龙潜旧邸也。前为崇敬殿,御书乐善堂。东西暖阁俱供佛像。后为重华宫,有世宗暨皇上御书,每岁新正赐内廷词臣茶宴于此。

沈德潜恭和御制正月十日小宴重华宫示大学士内廷诸臣元韵诗:重来瑶席从羣仙,瑞雪初消景物鲜。歌诵唐虞真幸矣,班联风雅亦欣然。鱼旟牧梦占丰岁,松鹤天书赐老年。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日丽风和是令辰,赐来珍馔命重申。宸章纪盛高唐律,乐府联吟见汉人。时演柏梁联句故事。十叶蓂还开旧荚,一枝梅已绽新春。银花火树逢元夕,又听千门笑语频。

东庑为葆中殿,额曰古香斋。西庑为浴德殿,额曰抑斋。后为翠云馆。浴德殿东室额曰养云,西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81

由月华门而西为西一长街,南即内右门,中为近光右门,北为长宁右门,又北而西即琼苑西门。由近光右门而北,东向门凡三:曰咸和右门、广生右门、大成右门。咸右门之西,相对为纯佑门,中间南向者为永寿门,门内为永寿宫。广生右门之西,相对为崇禧门,中间南向者为翊坤门,门内为翊坤宫,[一]大成右门之西,相对为长泰门,中间南向者为储秀门,[二]门内为储秀宫。[三]三宫之西为西二长街,南为螽斯门,北为百子门。街西与纯佑门相对为嘉祉门,再西为启祥门。中间南向者亦曰启祥门,门内为启祥宫。[四]

注:

[一] 《故宫考》:"翊坤门内,原为万安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为翊坤宫,为西宫妃

嫔所居,清因之。慈禧太后为贵妃时亦居此。相传同治即生于此。壁刻梁耀枢、陆润庠书《万寿无疆赋》。东厢为延洪殿,亦名云斋。西厢为元和殿,亦名道德堂"。

[二] 《故宫考》:"翊坤宫后为体和殿,凡五楹,旧为储秀门址。翊坤、储秀二宫合并后,即址建改此殿。东为大成右门,西为长泰门,东西厢为平康室、益寿斋"。

[三] 《故宫考》:"体和殿后为储秀宫,清因明名,宣统未出宫时,其后居此。东为卧

室,西为浴室,东厢为养和殿,西厢为绥福殿"。

[四] 《故宫考》:"太极殿,五楹,在启祥门内,即启祥宫。原为未央宫,嘉靖十四年五

书名:酌中志 页码:161

酌中志卷之十七 十三

之意也。自嘉德右门之西,向南者曰二南门,门之北则八角井也。水不堪汲,天启六年亦曾修浚,而味不改,真废井矣。正北曰四德门,再西曰咸安宫,穆庙继选皇后陈老娘娘居此,天启年间客氏移住者。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隆福门相对者,曰广和右门。向南者曰翊坤宫,西宫李娘娘之所居也。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先帝改曰长春宫,成妃李老娘娘曾居之。及遭革封之后,移于干西某所居焉。广和门向东与端则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神庙时惠王、桂王共居之。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清宫西之房五所。其西后小门,凡有事则开,如东后小门总干清门官经管启闭也。以上则西一路之大畧也。东西后小门之外,皆有惜薪司贮柴炭之园,备宫中进用。坤宁之后,则宫后苑也,钦安殿在焉,供安玄天上帝之所也。有门曰天一之门。殿之东西有足迹二,相传世庙时,两宫回禄之变,玄帝曾立此默为救火,其灵迹显佑云。崇祯五年秋,隆德殿、英华殿诸像俱送至朝天等宫、大隆善等寺安藏,惟此殿圣像不动也。曰承光门,集福门,延和门。苑内曰万春亭,千秋亭,曰对育轩,清望阁,曰金香亭,玉翠亭,曰乐志斋,曲池馆,曰四神祠,观花殿。万历十一年拆去垒垛石山子,券门石扁名曰堆秀。上盖亭一座,名曰御景亭。东西两处鱼池二,其东曰游碧亭,西曰澄瑞亭。奇花异卉,禽声上下,春花秋月,景色可人。东南曰琼苑东门,西南曰琼苑西门,卽东一长街、西一长街之北首也。其南首则东西夹墙也。钦安殿后坤宁门,嘉靖十四年秋更名曰顺贞门。其宫墙外,则紫禁城之玄武门,报夜更鼓在焉。逆贤时,更鼓房牌子侯得用惨■无比,较外之许显纯为更甚。凡需索不遂而心欲毙之,则用连七纸写病重手本一件,藏于身边,叩见逆贤,探其口气。可以毙,卽将手本

书名:清宫词 页码:178

前为漱芳斋,东一室为随安室,荣惠贵妃之宝在焉。

复复椒房十一间,珠围络索玉连环。锦衾不暖罗帏薄,鸾凤瑶阶立亦闲。

翊坤宫后为体和殿,广五楹。中三间多陈设瓷玉及西洋乐器,西间为宣统后书室,东间有铜床 一,再西曰平康室,再东曰益寿斋,均各有床帐等物。殿后为储秀宫,中有宝座,庭前多陈列铜制龟鹤鸾凤,东为卧室,西为浴室,此为帝后之内宫。宫后为丽景轩,中为西式食堂,东间亦有铜床,锦帏绣幞,颇极华丽,西间壁上绘有北海琼岛风景。东西两厢:曰猗兰室、曰风光室,皆空洞无一物。有谓出宫时迁运所致,今无考证。此皆宣统帝后所居之处也。

御制诗文乐善堂,红雕盒子谨收藏。山人见惯留题墨,不敢讥评又颂扬。

崇敬殿在重华门内,额曰乐善堂。乾隆御制诗文,有乐善堂集,即指此。殿前有乾隆书平定台湾 茶宴廷臣翰林诗刻,中有宝座,后有玉饰屏风,旁列红雕漆盒,内贮乾隆诗文稿。窗前有古编钟、浑天仪等物。

煌煌杰阁大文章,仅此微波亦足伤。要使天渠流不尽,韩陵片石急重光。

四库全书为有清一代鸿宝。今所存者,闻仅有文渊阁、文溯阁尚完全无阙。前年,两阁均有上石 印行之议,后亦不果。按:文渊阁原系明时旧称,清沿其名而绝不同。其地在文华殿之后,皇极殿之前。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征书。三十八年二月,始令搜辑遗集,命名曰四库全书,凡三千四 百五十九种,三万六千三百七十五册。三十九年六月,于热河避暑山庄建文津阁,于圆明园建文

书名:清宫词 页码:174

正大光明额尚存,楹书御笔并留痕。无轻民事真难事,要与今情合细论。

干清殿为引见外国使臣,召对百官,批阅章本之处。旧藏图书集成尚庋两壁,中设宝座,上悬正 大光明匾额,两楹悬集书联语: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维艰。

五经萃室旧昭仁,残叶飞飞满架尘。等是长林风扫地,不关风化只关人。

乾清宫前,东曰昭仁殿,原名弘德,乾隆朝敕藏内府善本书籍,额曰天禄琳琅。殿后西偏为五经萃室,有宋岳珂校刊之本,今散佚。

学年诏进上书房,合受春风教导方。天上人间无二法,读书第一戒嬉荒。

上书房在干清宫前,明、清两朝,皇子皇孙均肄业于此。稍南为南书房,现储书籍及档案。

世间不少古稀年,人事何须定十全。但取玺书论篆法,苍然颗颗玉生烟。

交泰殿在乾清、坤宁两宫之间,储藏御用宝玺二十五颗。最近皇后宝册亦在此殿。

中宫旧额改坤宁,正寝留祈祭祚馨。东作洞房西憇所,亦遗芬处亦遗腥。

坤宁宫广九楹,宫之东暖殿,为大婚时洞房,西暖殿为皇后休憇之所。中四间为祭天跳神之处, 东边设长桌一,用以宰牲,后有大锅三,用煮祭肉;西边设布偶及画像,盖皆所祭之神也。清制:凡祭必于正寝。

一代冠裳一姓沿,章施彩色并鲜妍。体和殿后新装束,同是辉光不迪前。

端凝殿取端冕凝施之义,为储历代御用冠袍带履之所。宫之西路,体和殿后储秀宫内,另有宣统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46



彝训; 无斁康事, 先知稼穑之艰难。" 又联曰:" 颙若谨渊居, 神明其德; 凛然勅先事, 夙夜惟寅。" 五

屏风中匾曰:" 洗心藏密"。圣制斋宫诗六章、恭见前编

圣制斋居诗、御制斋居诗。俱恭载典礼门斋戒仪。 皇上御笔联曰:"温恭有恪心昌燕,夙夜惟寅典骏鸿。"西暖阁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皓月空悬心镜朗,妙云拥护智珠圆。"后殿匾曰:"诚肃殿"。殿内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庄敬日强",联曰:"慎独谨几,旦明怀帝载;思艰图易,宵旰念民依。"西为寝宫,皇上御笔匾曰:"敬止",联曰:"礼严迁坐毋不敬,诚格雝宫单厥心。"斋宫之东为毓庆宫,乾隆六十年皇上受封皇太子时赐居,谨于本门另卷恭载。

月华门之西为西一长街,南即内右门,中为近光右门,北为长康右门,转东即琼苑西门也。由

近光右门而北,向东之门凡三,曰咸和右门、广生右门、大成右门。咸和右门之西相对为纯佑门。

中间南向者曰永寿门。门内为永寿宫前,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令仪淑德",联曰:"三秀草

呈云彩焕,万年枝茂露香凝。"东壁悬臣梁诗正敬书圣制班姬辞辇赞, 恭见前编后仿此。

西壁悬班姬辞辇图。

广生右门之西相对为崇禧门,中间南向者曰翊坤门。门内为翊坤宫,前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懿恭婉顺",东壁悬臣 张照敬书圣制昭容评诗赞,西壁悬昭容评诗图,后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

笔匾曰:"懋端壸教",联曰:"德茂椒涂绵福履,教敷兰掖集嘉祥。"大成右门之西相对为长泰门。中间南向者曰储秀门。门内为储秀宫,前殿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茂修内治",东壁悬臣张照敬书圣制西陵教蚕赞,西壁悬西陵教蚕图。右三宫之西为西二长街,南则螽斯门,北则百子门也。街西纯佑门相对曰嘉祉门。再西为启祥门。中间南向者亦曰启祥门。门内为启祥宫,前殿恭悬高宗纯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五 四四七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188



臣等恭查: 基化门、端则门二处, 旧额首领各二。嗣裁为一, 仍以侍监为之。

内左门 内右门

  八品首领各二,均侍监。太监各十二。内左门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内右门除启闭,关防、洒扫、坐更外,兼查茶膳房人等、众太监等出入,每晚起更时,宫内等处报无事毕,具单送敬事房。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钱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景仁宫 永寿宫 承干宫 翊坤宫 锺粹宫 储秀宫 延禧宫 启祥宫 永和宫 长春宫 景阳宫咸福宫

以上十二宫,八品首领各二,均侍监。太监十二。专司本宫陈设、洒扫、承应传取、坐更等

事。首领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臣等恭查:景阳宫首领太监兼司御书房收贮书画等事,设额名数,仍与各宫同。

近光左门

  不设首领,属景仁宫首领兼辖。太监五,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近光右门

不设首领,属永寿宫首领兼辖,所司及太监额与左门同。

养心殿 重华宫 建福宫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三 六八三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4

宫;西二长街之西,由南而北,曰未央宫、长春宫、寿安宫。北平史表长编,概未采入,犹不足怪。所可怪者,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五月,尽更十二宫名,为明代宫史之一大转变,散见明宫殿额名,春明梦余录、明会要、酌中志诸书,乃亦一字未着,是诚不免疏漏矣。按明宫殿额名:嘉靖十四年五月,更永安宫曰永和宫,长杨宫曰景阳宫,万安宫曰翊坤宫,寿昌宫曰储秀宫,长春宫曰永宁宫,寿安宫曰咸福宫。又据春明梦余录,嘉靖十四年五月,更长宁宫曰景仁宫,更据明会要卷七十一,同年同月,更未央宫曰启祥宫。以上更名年月可考者凡八宫,其他四宫,虽不可考其更名年月,然十二宫本为对称,既有景仁,必有毓德,既有翊坤,必有承乾,既有储秀,必有钟粹,既有启祥,必有延祺也。更名前后之十二宫,略图如左:(见第六页) 以如此重大之变更,而北平史表长编一字未提,不谓之疏漏不可也。(乙)李自成之入京一也,于祟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四月二十九日夜,焚宫殿及九门城楼西遁,见明史流寇传、烈皇小识、明季遗闻等书,是为北京宫殿之有数浩劫,故满清入关不得不亟事修复,乃北平史表长编亦一字未提,其疏漏二也。(丙)北平史表长编一二七页,于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下,系以建先蚕坛事,但识其疑曰:按会典亦以建先蚕坛为雍正十三年事,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17

(2)重修太庙前后中三殿 嘉庆四年(一七九九)高宗及孝贤、孝仪后升神太庙,重修前后中三殿,并两庑配殿。(注一)

(3)重修斋宫 嘉庆六年(一八〇一)重修斋宫,并添建继德堂一座。(注二)

(4)重修午门 同年,重修午门。(注三)

(5)重修养心殿等宫太和等门 嘉庆七年(一八〇二)重修养心殿、储秀宫、延禧宫及上书房;又重修重华宫及建福宫、太和门、昭德门、贞度门、重华门,又重修宁寿宫。(注四)

(6)修仁寿宫 嘉庆十五年(一八一〇)修仁寿宫。(注五)

(7)重修大高玄殿 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重修大高玄殿。(注六)

道光一朝,工事盖寡仅十七年(一八三七)重修圆明园三殿,较为浩大。(注七)咸丰即位,

注一 清会典八六四。

注二、三、四 清会典八六三。

注五、六 嘉庆一统志。

注七 道光东华录。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05

宁寿宫 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成 嘉庆一统志

乾清宫 交泰殿 昭仁殿 弘德殿 嘉庆二年(一七九七)重修 清会典八六三

太庙前后中三殿 嘉庆四年(一七九九)重修 同上

斋宫 嘉庆六年(一八〇一)重修 同上

继德堂 嘉庆六年(一八〇一)建 同上

午门 嘉庆六年(一八〇一)重修 同上

养心殿 储秀宫 延禧宫 上书房 重华宫 建福宫 太和门 昭德门 贞度门 重华门 宁寿宫 嘉庆七年(一八〇二)重修 同上

仁寿宫 嘉庆十五年(一八一〇)修 嘉庆一统志

大高玄殿 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重修 同上

南北海工程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勘修 清史稿德宗纪

太和门 昭德门 贞度门 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重修 清会典八六三

宁寿宫 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重修 同上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55

冬,更曰永寿宫,其西则西二长街也,南首曰螽斯门,北首曰百子门。螽斯门之西,南向者曰启祥宫,此宫乃兴献帝发祥之所,原名未央宫,嘉靖入继大统,至十四年(一五三五)夏,更曰启祥宫,宫门内石坊,向北扁石青地金字四,曰贞源茂始,后改曰圣本肇初;向南四字曰庆泽无终,后更曰元德永衍。再西曰嘉德右门,即景福门也。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龙德门相对者,曰广和右门;门内南向者曰翊坤宫,酌中志云:西宫李娘娘之所居也。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天启改曰长春宫。广和右门之北,向东与端则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门内南向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万历时惠王、桂王共居之。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清宫之西房五所。以上西六宫及乾西五所之大略也。

御花园 坤宁宫之后,为宫后苑。中为钦安殿,供玄天上帝。殿之东西,有足迹二,相传嘉靖时两宫被灾,玄帝曾立此,默为救火。崇祯五年(一六三二)秋,隆德殿、英华殿诸像,俱送至朝天等宫大隆善等寺安藏,惟此殿圣像不动也。殿前有门,曰天一之门。殿后有门,中曰承光门,左曰集福门,右曰延和门;再北为坤宁门,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秋,更名曰顺贞门,其宫墙外,则紫禁城之玄武门,报夜更鼓在焉。苑内曰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35

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斋西有澄瑞亭,其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七楹。东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正中为顺贞门。

《宸垣识略》

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即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花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更严肃矣。

其北即神武门。(图十五)

图十五 神武门

内东路

由摛藻堂侧有门,往南转东曰大成左门。入门有钟粹宫。

《故宫图说》: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处。前殿曰兴隆宫,后殿曰圣哲殿。明隆庆间始更名,清仍其旧。钟粹宫为东六宫之一,自德宗后居此,遂袭称为正宫。住所中有御书匾额“澄心正性”,东配厢额书“膺天庆”,西配厢额书“绥万邦”,与西路长春宫略似。至宣统后,移住储秀宫。今改作陈列宫中珍藏历朝名人书画之处。

东为景阳宫,两宫中有夹道,向北有门,曰千婴门。北面群屋一排,曰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景阳宫后有御书房。东为玄穹宝殿,殿祀玉帝。景地清幽,为宫内道观之一。千婴门极南为麟趾门。西为景仁宫、承乾宫。

《故宫图说》:

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明末改名,清袭用之。为东六宫之一,在承乾宫之南,内有御书“赞德宫帏”匾额。迎门有汉白玉石屏一座,颇工细,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西配殿,无额,为珍妃寝宫。逐渐颓废,经修理后,将正殿定为专陈列商周秦汉鼎彝古器之所。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末更名承乾宫,清末改名。为东六宫之一,渐沦为豢养鱼鸟之所。西配厢无额。迄宣统时,已满院榛芜,檐瓦圮侧,不堪入目,宫内亦无所存。今加修理,辟作陈列清代瓷器之用。

东为延禧宫。

《故宫图说》:

延禧宫在东二长街之东,为东六宫之一。康熙二十五年重建。前殿恭悬仁宗御书,额曰“慎赞徽音”。道光三十年及咸丰五年两遭回禄。厥后更名水晶宫。而殿庑未修,只建花洞数楹,作培植御用菜蔬之处。迨宣统时,拟改建一游息之地,适武昌革命军起,遂致停工。今院中未成之铁亭,犹当时物也。花洞现已破碎,闻系民国六年复辟时为炸弹所毁云。本院添设防火险库房,即建于此。

永和宫原名永安,崇祯时改永和,清因之。为东六宫之一。德宗时,瑾妃居此。又东为缎库(东有祭神库)、茶库、果房。由麟趾门西,出咸和门南行,转东有门,为斋宫。北为诚肃殿,东为毓庆宫。

《故宫图说》:

毓庆宫系康熙年间建造,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雍正年间,清高宗及和亲王亦曾居此。嘉庆帝于五岁时即赐居此宫,至十五岁,始移住东二所。后殿为继德堂,堂内西间悬“宛委别藏”匾额。东间为味馀书室,曲径重重。味馀书室之内屋为知不足斋。此宫内部状况或系乾嘉时之旧状。

惇本殿东,为奉先殿。

《宸垣识略》:

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即其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即今文渊阁后置旷地欤?

南为奉先门。出诚寿门,达景运门,是为内东路。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40

昔人笔墨贵凤髓,睿藻箴勖扬龙文。承命作歌识卷末,疑有荣光腾起烂烂辉星辰。

养心门膳房大库北为西二永巷。巷东永寿宫、翊坤宫、体和殿、储秀宫、丽景轩。巷西为太极殿。

图二十二 重华宫

《故宫图说》:

太极殿(即启祥宫),殿五楹,在启祥门内,即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名启祥宫,为明兴献帝诞生之所。兴献帝者,成化之子,嘉靖之父也。有石坊二,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今已不存,且遗址亦无从考矣。清乾隆时,西壁悬姜后脱簪图及张照书赞,亦改旧观。宣统未出宫时,为同治瑜太妃所居,中为宝座,前后廊有慈禧书联匾。殿内陈设悉仍原式。

体元殿、长春宫、咸福宫、同道堂。正北为崇敬殿、重华宫。(图二十二)

沈德潜《恭和御制正月十日小宴重华宫示大学士内廷诸臣元韵》诗:

重来瑶席从群仙,瑞雪初消景物鲜。歌诵唐虞真幸矣,班联风雅亦欣然。鱼旟牧梦占丰岁,松鹤天书赐老年。林壑已安仍恋主,潞河归棹敢云遄。

日丽风和是令辰,赐来珍馔命重申。宸章纪圣高唐律,乐府联吟见汉人(时演柏梁联句故事)。十叶蓂还开旧荚,一枝梅已绽新春。银花火树逢元夕,又听千门笑语频。

东西配殿,左曰葆中,右曰浴德。东曰漱芳斋,前有戏台。又东为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东与御花园邻。是为内西路。

(五)外西路

螽斯门之西为启祥门。门以西为春华门,门内为雨华阁。阁凡三层,供欢喜佛五尊,中层供康熙大成功德佛神位,下层供西天番佛,有脑骨灯、人骨笛等,均喇嘛教法物。后为宝华殿。再后为中正殿,于民国十二年失慎后,修墙间之。殿内供欢喜佛多尊。后为西花园,火后改为球场。东为惠风亭,亭内有石化铜一方,为希见之物。有建福宫。

《故宫图说》:

建福宫,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建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有乾隆匾曰“不为物先”。嘉庆联曰:“受益本于谦功崇业广,立诚贵以预言物行恒。”东间祀孝贞显皇后神位。孝贞者,咸丰后,同治初偕,孝钦垂帘听政,世称

论清代宫廷内檐装修雕刻艺术——以倦勤斋、储秀宫、三有轩和养心殿佛堂为重点

清代宫廷内檐装修雕刻是清代宫廷内檐装修中很重要的装饰形式。这些雕刻由于其所用的场所性质和所附着的部件功能及这些功能所要求的空间造成的限制,致使它们在位置安排、题材选择、造型处理和雕刻手法上都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究其根本,源于意义、功能和审美的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