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福祥寺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位于福祥胡同25号(原10号)坐北朝南。
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有寺门一间,硬山卷棚筒瓦顶,苏式彩画。
山门三间,东耳房一间,西耳房二间,大式硬山大脊筒瓦顶。
天王殿三间,大式歇山大脊筒瓦顶。三踩斗栱,旋子彩画。
大殿三间,庑殿式筒瓦顶,旋子彩画。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0

  小福祥寺,嘉靖三十二年建。义利寺,元至正十一年建,隆庆二年重修。兴化寺,元至正十三年敕建,元学士欧阳玄奉敕撰,隆庆四年重修。嘉兴寺,弘治十六年建。以上俱在中城积庆坊。

  敕赐普恩寺,在中城安富坊,成化丁酉年建。观音寺,在中城大时雍坊,景泰六年建。

  双塔寺,元朝建寺,有双塔,其高入云,因名。观音寺,一弘治年建,一正德元年建。以上俱在中城小时雍坊。

  瑞云寺,占刹遗址,正德十六年王宣重建。广济寺,弘治年创,正德丁卯太监马永成奏请,敕赐今名。沙门定锜大勋记。慈恩寺,隆庆五年建。弥陀寺,嘉靖二十三年太监刘淮修,运使杜锜记。万宁寺,景泰五年太监兴安建,礼部郎中萧璁记。延寿寺,嘉靖十五年建。永泰寺,古刹,正统八年修武伯沈清建。请于朝,敕赐今名。沙门圆显记。太平寺,弘治戊申年建。永祥寺,万历元年建。万福寺,正德五年建。青塔寺,古刹,天顺初,宛民郭真重建;太监普安感梦助成。请于上,敕赐今名。编修蒋冕记。净因寺,嘉靖四十五年建。弘庆寺,其先曰黑塔寺,正统丁亥成国公重建。请于朝,敕赐今名,学士张益记。以上在西城日中坊。

  普济寺,正德十四年建。普庆寺,辽天历三年创,天顺庚辰重建。大能仁寺,元延祐六年建。石佛寺,正德丙辰建。崇善寺,成化十五年建。庆宁寺,成化二十二年建。广济寺,址本太监刘嘉林钦赏第,成化乙酉施为寺。请于朝,敕赐今名。英宗敕旨赐记,学士孙天济奉敕撰。观音寺,弘治十五年建。万善寺,正统年建。以上在鸣玉坊。

  普寿寺,古刹。普照寺、护国寺、鹫峰寺,正德四年建。以上俱在金城坊。

  正法寺,成化乙未太监黄高建,敕赐今名。学士李东阳撰记。宝禅寺,元武宗时建,后废为民居。成化庚寅,太监麻俊修宅,得元赵孟頫碑,知为普庆寺旧址,施为今寺。闻于上,敕赐今名。户部尚书万安记。普安寺,国初建,嘉靖甲子太监黄锦修,学士徐阶记。翊教寺,成化八年建,嘉靖三十一年修。妙应寺,旧名大圣寿万安寺,因有白塔,一名白塔寺。元至正八年修,有塔记。至宣德八年敕修白塔。景泰八年,宛民郭福请于朝,修寺,赐今名。刑部侍郎董矩记。观音寺,永乐二十二年建。祝寿寺,古名普庆。正德八年,上微疾,太监吴亮、焦宁重建,祷之。上闻,赐今名。编修孙清记。以上俱在西城河漕西坊。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322

增顺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分列八旗,拱卫皇居。镶黄居安定门内,正黄居德胜门内,并在北方。正白居东直门内,镶白居朝阳门内,并在东方。正红居西直门内,镶红居阜成门内,并在西方。正蓝居崇文门内,镶蓝居宣武门内,并在南方。盖八旗方位相胜之义,以之行师,则整齐纪律,以之建国,则巩固屏藩,诚振古以来所未有者也。八旗通志

增雍正三年六月十三日,八旗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等,公同将拟定八旗形胜并分住地方分析缮列。同上

增镶黄满洲、蒙古、汉军三旗,各按参领,自鼓楼向东至新桥,自新桥大街北口城根向南至府学胡衕东口,系与正白旗接界。满洲官兵,自鼓楼向东,循大街至经厂,为头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经厂循交道口转南至棉花胡衕东口,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南锣鼓巷北口至南口南锣鼓巷两边之鼓楼院、方砖厂、真武庙、鱼儿胡衕、福祥寺、帽儿胡衕、炒豆胡衕、棉花胡衕、兵马司、前圆恩寺、后圆恩寺、局儿胡衕,为三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交道口大街向东,循新桥转南至香儿胡衕东口,为四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香儿胡衕东口向南,至府学胡衕、马将军胡衕、钱局周围,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交道口大街向北至安定门,为头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自北锣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58

南。今无考。按坊巷胡同集,天师庵在草厂眉掠胡同,与惠民药局毗连叙次。今药局遗址尚存,则天师庵疑与相近。

原昭回坊、靖恭坊在北安门东,共十四铺。有圆恩寺、福祥寺、裟衣寺。五城坊巷胡同集

福祥寺在靖恭坊,有勅建碑。明顺天府志 以上二条原书列在北城,今移改。

〔臣等谨按〕福祥寺在今蓑衣胡同前,旧作裟衣寺,中有明弘治十一年黎珏撰记。正德戊辰修,侍讲沈焘撰碑。万历癸丑重修,大学士赵志皋撰碑。裟衣寺今废。再按朱彝尊原书,二寺隶北城,今移改。圆恩寺详北城本条下。

原小时雍坊五铺。五城坊巷胡同集

原崔子钟好剧饮,尝至五鼓,踏月长安街,席地坐。李文正时以元相朝天,偶过早,遥望之曰:非子钟耶?崔便趋至舆旁,拱曰:吾师得少住乎?李曰:佳。便脱衣行觞。火城渐繁,始分手别。艺苑卮言

原金幼孜晚出西长安门诗 白发毵毵老从官,篮舆自便懒登鞍。京华久住交游少,惟有西山耐久看。金文靖集

原王穉登春雪曲 春风吹雪下桑干,添得城中一夜寒。鳷鹊楼高消不尽,长安街上马头看。燕市集

原双塔寺即元庆寿寺,在西长安街。塔二:一九级,一七级。春明梦余录

原九级者额曰特赠光天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碑题燕京编修所次二官王万庆撰。略曰:海云名印简,山西之宁远人。八岁礼中观沼公受戒,修童子行。年十一,能开众讲义,济众凶岁。金宣宗闻之,赐号通元广慧大师。宁远城陷,师与中观皆执。青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41

经厂循交道口转南,至棉花胡同东口,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南锣鼓巷北口至南口,南锣鼓巷两边之鼓楼院、方砖厂、真武庙、鱼儿胡同、福祥寺、帽儿胡同、炒豆胡同、棉花胡同、兵马司、前圆恩寺、后圆恩寺、局儿胡同,为三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交道口大街向东,循新桥转南,至香儿胡同东口,为四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香儿胡同东口向南,至府学胡同、马将军胡同、大兴县、骚达子胡同、土儿胡同、香儿胡同、钱局周围,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交道口大街向北,至安定门,为头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自北锣鼓巷两边所有之倒沙胡同、经榭、粉子亭、谢家胡同、伽蓝殿、法通寺、净土寺、豆腐池儿胡同、高古庵、郎家胡同、碾儿胡同,为二参领之十四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新桥大街向北,至方家胡同,为头参领之十佐领居址。自方家胡同北至城根,为二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国子监前后头条二条三条胡同、方家胡同、国子监、大沟巷、萧家胡同,为三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柏林寺前所有之鼓哨胡同、草厂、王大人胡同、柏林寺,为四参领之十一佐领居址。自北小街南口至城根胡椒园之周围手帕胡同、

针线胡同、宽街,为五参领之十佐领居址。

鼓楼在地安门北金台坊,旧名齐政楼,元建。上置铜刻漏,制极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漏为度,涸则随时增添,冬则用温水云。按今鼓楼不用铜壶等物,惟以时辰香定更次。其漏壶室犹存,铜刻漏无考。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43

成宗布尔罕皇后,京师创建万宁寺,中塑秘密像生,形丑怪,后以帕蒙覆其面,寻传旨毁之。布尔罕,蒙古语佛也。

慈善寺在鼓楼大街路东,有明万历间颁赐藏经并敕书一道,及通政司李琦碑。本朝康熙间修,有圣祖御书额。

显佑宫在地安门东北,奉真武,明永乐间建,成化中修,俱有碑。本朝雍正九年重修,岁遣官致祭。乾隆间又修,有御书联额并御制碑。

庙中丹墀砌石上有文,象梅梢古月,盖旧物也。

步军统领衙门在地安门外显佑宫之右,俗称提督衙门,领禁军,司九门启闭并缉捕之事。

万宁桥在鼓楼南,名澄清闸,卽今后门桥。金水河自此而东南入东步粮桥,穿皇城东南而出。

元马祖常御沟春日诗:御沟流水晓潺潺,直似长虹曲似环。流入宫墙才咫尺,便分天上与人间。春波十顷碧琉璃,向日楼台照影时。好为画船多载酒,半酣西望碧参差。水南沙路

雨清尘,桃李花开蛱蝶春。三月京华寒食近,东风十里酒旗新。

元张翥金水河闻苑池荷香作:立马金桥上,荷香出苑池。石桥秋雨后,瑶海夕阳时。深树栖鸦早,微波浴象迟。烦襟一笑爽,正喜好风吹。

福祥寺在靖恭坊蓑衣胡同,旧作蓑衣寺,有明正德中沈焘碑,万历中大学士赵志皋碑。

文昌宫在靖恭坊帽儿胡同,乾隆间重修。西有斗母宫。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55

帽儿胡同 豆角胡同 井儿胡同 雨儿胡同 蓑衣胡同 福祥寺 皇城根(东中段)西至地安门大街与第十坊分界 东不压桥胡同 河沿 拐棒胡同 口袋胡同 兵将局

第五自治区第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二万零七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沙井胡同十四号

辛寺胡同 辛安里 方砖厂 小厂 南下洼子 沙井胡同 黑芝麻胡同 前鼓楼苑 后鼓楼苑 大亨里

第五自治区第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五万二千七百方公尺公所设于棉花胡同十七号

棉花胡同 北兵马司 秦老胡同 南锣鼓巷(南段)北至前圆恩寺西口与第十四坊分界 板厂胡间 炒豆胡同

第五自治区第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万三千六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沙井胡同十四号

前圆恩寺 后圆恩寺 菊儿胡同 肃宁府 寿比胡同 南锣鼓巷(北段)南至前圆恩寺西口与第十三坊分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6

卢沟河在府西十五里,一名浑河,其源出山西,由太行山入宛平境。其桥金建,本朝正统年重修,长二百余步。石栏刻狮形,每早波光映月,为京师八景之一,曰卢沟晓月。

北城 在北安门至安定、德胜门里并北关外。

教忠坊 十铺

铁狮子胡同北 府学胡同 文丞相祠(元杀宋臣丞相文天祥于此处故名曰教忠) 翦子巷 双冷铺陶家胡同 马将军胡同 香胡同 济阳卫仓 大兴县 土胡同

绒家务角头(西南) 花猪胡同 水塘胡同 关王庙 四郎胡同 大都角头(东南)

崇教坊 十四铺

绒家务角头(西北) 头条二条三条胡同 方家胡同 净居寺胡同 国子监文庙 交址号胡同 安定门街 极乐寺胡同 火烧寺胡同 武德卫营 鬼门关 崇兴庵

粮食店 大都角头东北

昭回靖恭坊 共十四铺

皇墙东北角 炒豆儿胡同 秦家胡同 北城兵马司 棉花胡同 园恩寺胡同 局儿胡同 福祥寺街 臭皮胡同 裟衣寺胡同 养济院 梓潼庙文昌宫 宣家井胡同

沙家胡同 雨笼胡同 何纸马胡同 醋胡同方砖厂 锣锅巷布粮桥 北安门东 兵仗局外厂

灵春坊 八铺

安定门大街 头条胡同 分司厅顺天府街 医学外经厂 新开路 解家胡同 车辕店净车厂 绦儿胡同 千佛寺胡同 净土寺胡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88

铁匠营

草厂眉掠胡同

《明一统志》:崇真万寿宫,在府南蓬莱坊,元至正中建,翰林学士王构为记。真人张留孙、吴全节相继居此,俗名天师巷。《明史》释老传:至元中建崇真宫于两京,俾吴留孙居之,专掌祠事。《日下旧闻》:天师庵,据《坊巷胡同集》,在草厂眉掠胡同,与惠民药局连叙。今药局遗址尚存,则天师庵疑与相近。明宫史:御马监辖有天师庵草场,旧都府草尝天师庵草场在皇城外东北角,正统间以张天师旧处改建,故名。有井,甘冽可用,不减十王府街之井也。《析津志》:杜康庙在旧城光禄寺内西偏,内有天师宫,礼部标拨道士一人提点看经传,专一焚修香火,盖为酝造御酒,每日于上位至押槽内支酒一瓶,以供杜康提点者自行收贮。《旧闻考》:元崇真万寿宫,俗名天师庵,亦曰天师宫,明图经志书云在蓬莱街。相传今显佑宫及步军统领衙门即其地。此所称光禄寺内之杜康庙、天师宫,以《析津志》所载北城道里计之,一云枢密院西为玉山馆,馆西北为蓬莱坊、天师宫。又云枢密院南转西为宣徽院,院南转西为光禄寺酒坊桥,其方位似亦相合。案:显佑宫、步军统领衙门,俱在帽儿胡同,去此稍远,俗语流传疑未足据。

  小苏州胡同

宽街

《宸垣识略》:一等果毅继勇公第在宽街。案:宏毅公额亦都,及其子果毅公图尔格,皆开国勋臣也。后并为果毅继勇公。其赐第相传为明珰杜衡宅,今公宝全前任散秩大臣。《坊巷胡同集》:昭回坊,靖恭坊,在北安门东,共十四铺。有圆恩寺、福祥寺,裟衣寺。案圆恩寺,见北城。《万历沈志》云在昭回坊。福祥寺,裟衣寺俱见后志。又有慈善寺,今圮。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89

地安门外东城根

  井一。有东步粮桥,《宛平王志》步作部。采访册:泽公府在北皇城根。案:公以惠端亲王支子推封。

炒豆胡同

井一。采访册:博多勒噶台亲王府,在安定门内炒豆胡同。案科尔沁郡王索特那木多布齐尚仁宗三女庄敬公主,追封亲王衔,其子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咸丰时以剿贼功,食双亲王俸,谥曰忠,配享太庙,今王伯彦讷谟祜嗣府为忠王所建,非公主赐第也。

  板厂胡同

  棉花胡同 井一。

  雨儿胡同 雨或作鱼,值年旗衙门在北。《啸亭续录》:公布舒宅在雨儿胡同。

  蓑衣胡同《坊巷胡同集》有裟衣寺,其遗址疑当在此,蓑盖裟之讹,地以寺名也。

  福祥寺胡同 福祥寺,详寺观。《万历沈志》:寺在靖恭坊,有敕建碑。

  马尾斜街

  拐棒胡同

  兵将局胡同 井一。

  叉子胡同

地安门外大街 井一。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303

径。光绪甲午夏至前大雨,金吾无策,至奏请[北郊乘舆,改辙出地安门,其洼可知](改期)"。⑨。

[六] 《顺天府志》:"《啸亭续录》:"贝子宏旿宅在取灯胡同"。《采访册》:"森公府在取灯胡同"。谨按:贝子善书画,自署瑶华道人,其宅后为恭勤贝勒宏明所居。贝勒圣祖孙恂勤郡王允■之子,今辅国公载森其后人也"。按:此府今为颜骏人总长所有,修葺一新矣[七] 《宸垣识略》:"一等果毅继勇公第在宽街。案:宏毅公额亦都,及其子果毅公图尔格,皆开国勋臣也。后并为果毅继勇公。其赐第相传为明珰杜衡宅,今公宝全前任散秩大臣"。《坊巷胡同集》:"昭回靖恭坊在北安门东,共十四铺。有圆恩寺、福祥寺、裟衣寺"。案:圆恩寺,见北城。《万历沈志》云在昭回坊。福祥寺、裟衣寺俱见后志。又有慈善寺,今圮。

按:《顺天府志》此地附近有喇叭营、小红庙诸名,今俱无考。

校勘记:

① 案:"今无考"。此"案"为《顺天府志》卷一三案语。

② 日给光禄寺粟米三石《日下旧闻考》卷四三引《明武宗实录》云:"日给光禄粟米三石"

③ 本朝三十二年重建《日下旧闻考》卷四三按语云:"舍饭、旙竿寺在双碾胡同,本朝康熙三十二年重建改名兴福禅林"。据改。

④ 有明万历三十八年重修碑,兵科给事中吴某撰《日下旧闻考》卷四三按语云:"明万历三十八年修,兵科给事中吴某撰碑"。

⑤ 《鸿雪因缘图说》"说"应作"记"。

⑥ 为葺新园《鸿雪因缘图记》第三集《半亩营园》云:"为葺斯园"。据改。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401

书,为末叶亲贵之一。再东曰宽街,有僧忠亲王祠,今为怀幼学校。再东即铁狮子胡同。

注:

[一] 《天咫偶闻》:"庆似村公子《湖海诗传》称其两世平津,诸兄膴仕,即姻娅亦皆贵盛。当为笔帖式,遽谢病家居。居相府后冰浆局,老屋数椽,轩窗枯槁。独拓地数弓,种竹数十竿,并辇西山沙土以植之。爱兰而北地无兰,取以自名,常为永叹。早亡无嗣,盖其性情幽淡,非软红所得久羁也。然则似村之居,当在今地安门外冰浆局,而尹文端第在今定府大街也。第有绚春园,又名晚香。

[二] 《顺天府志》:"地安门外东城根,有东步粮桥。《宛平王志》:"步"作[部]。又泽公府在北皇城根,公以端惠亲王支子推封。"按:泽公于今年六月卒。

自地安门外大街以东,东不压桥以北,曰马尾巴斜街,又东曰福祥寺胡同,[一]北曰蓑衣胡同。[二]又北曰雨儿胡同,[三]又北曰帽儿胡同,[四]又北曰井儿胡同,又北曰沙井胡同,其间南北小胡同曰南豆角、北豆角。又北曰方砖厂,[五]曰黑芝麻胡同。方砖厂之北曰新寺胡同,[六]曰马圈,曰小厂胡同,曰贯厂。又东曰下洼子。黑芝麻胡同之北曰前鼓楼院、后鼓楼院,亦作鼓楼苑。曰南醋儿胡同、中醋儿胡同、西醋儿胡同,以达于交道口大街,亦曰鼓楼东大街。[七]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402

注:

[一] 《顺天府志》:"福祥寺在今蓑衣胡同。明宏治十一年敕建,正德三年修,万历四十一年再修。有明碑三:弘治十一年黎珏撰文一,正德戊辰侍讲沈焘撰文一,万历癸丑大学士赵志皋撰文一。"《万历沈志》:"寺在靖恭坊,有敕建碑。"

[二] 《顺天府志》:"《坊巷胡同集》有裟衣寺,其遗址疑当在蓑衣胡同。蓑盖裟之讹,

地以寺名也。"

[三] 《啸亭续录》:"公布舒宅在雨儿胡同"。

[四] 《顺天府志》:"步军统领署在帽儿胡同西北,旧为礼部会同馆。东有文昌宫、斗姥

宫。又:步军统领署在地安门外显佑宫之右。步军统领,康熙十三年始行设立,无专署。雍正十二年,以宣武门内京畿道胡同内务府官房为之。乾隆三十一年,管步军统领事傅恒以衙署偏西南,奏准与地安门外帽儿胡同礼部会同馆互易。又:文昌帝君庙在地安门之东,大门三间,左右门各一,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魁光阁三间,御书碑亭一,钟鼓楼各一,后殿五间,具服殿三间,配殿三间,明成化年建,国朝嘉庆六年重修。每岁以二月初三日及仲秋月诹吉致祭。嘉庆六年,定后殿奉文昌帝君先代神位(原注:嘉庆六年,太常寺奏准文昌帝君三代姓名,查无确据,未便请加封号,谨拟增制神牌一分,牌面书"文昌帝君先代神位"字样)。嘉庆六年谕,京师地安门外,旧有明成化年间所建文昌帝君庙宇,久经倾圮,碑记尚存,特命敬谨重修,现已落成,规模聿焕。朕本日虔申展谒,行九叩礼,敬思文昌帝君主持文运,福国佑民,崇正教,辟邪说,灵迹最著。海内崇奉,与关圣大帝相同,宜列入祀典,用光文治,著交礼部太常寺,将每岁春秋致祭之典及一切仪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113

内五区有什刹海,前、后海,积水潭,约占全面积五分一。其馀坊巷颇整齐,在海西以德胜大街为经,西为铁匠营,护国寺街。西头麻花胡同,三不老胡同,蒋养房胡同,铁香炉。北抵德胜桥,高庙止。街东为厂桥,兴化寺街,定王府大街,云趾胡同,伞子胡同,张皇亲胡同,刘海胡同,石虎胡同,羊房胡同,以东为松树街。东头为小西涯,法梧门祭酒诗龛在焉。金家大坑,药王庙街止。前后什刹海之间有三座桥,毡子房,东、西煤厂,恭王府。府为和珅旧第。李广桥南为辅仁大学。

辅仁大学略史:

辅仁大学为天主教本笃会所创办,于十八年开办。同年,购得涛贝勒府,改建校舍。分文、理、教育三院,共分九学系。第一任校长陈垣,中间一度由沈兼士代理,现仍为陈垣。

北为大、小翔凤胡同,井儿胡同,南河沿,南、北官坊。银锭桥为前、后海相通之处。其后海与积水潭相通之处,曰德胜桥。桥北有水车胡同。德胜门傍有西水关。

以地安门大街为经,街西为白米斜街,烟袋胡同。东为兵将局,有河北第十七中学。东为步驾桥,俗呼东部厌桥。宪兵司令部,方砖厂。北为鼓楼。又东以南锣鼓巷为经,巷东为炒豆胡同,旧有僧格林沁府第。板厂胡同,棉花胡同,北兵马司,秦老胡同,前、后圆恩寺,菊儿胡同。肃宁府,明巨珰魏良卿故宅在焉。巷西为福祥寺,蓑衣、雨儿、帽儿、井儿、沙井、黑芝麻胡同,前、后鼓楼院,抵鼓楼东大街。其以北锣鼓巷为经,巷西为小大佛寺,扁担厂,法通寺,琉璃寺,净土寺,纱络胡同,郎家胡同。旧八旗书院在此,今改市立第一中学。千佛寺,东绦儿胡同,巷东为大,小经厂,分司厅胡同,谢家胡同,车辇儿胡同,柴棒胡同,达子庙,灵官庙。其以旧鼓楼大街为经者,东为草厂、宝抄胡同,豆腐池胡同,娘娘庙胡同,王位、张旺胡同,酒醋局,赵府街,高公庵,玉皇阁,国祥胡同,碾儿胡同。街西为黑虎胡同,前、后马厂,小石橘。北药王庙,迤西为铸钟厂,锡拉胡同,果子观,酱房大院,大石桥,西绦儿胡同,八里沟,醇王祠堂,八步口。入果子市,斜过甘水桥,出鼓楼西大街。

内六区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