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关帝庙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解州关帝庙(hài zhōu guān dì miào)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盐池,面对中条。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  
解州关帝庙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代表建筑是“春秋楼”。 
解州关帝庙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关公信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文化节”被评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活动之一。2012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务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凭借有效证件即可免门票游览景区。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117

青一掏,荷花夹,西湖近岁过苕霅。血色金罗轻汗搨,宫中画扇 传油法,雪腕彩丝红玉甲,添香鸭,凉糕时候秋生榻"。(圭斋集) 五月朔日至旬杪,女儿艳衣,戴花满头。五日前,民间不得市苏

州席子。端午用角黍杏子相遗,挈酒游高梁或天坛,坛中有决射者, 盖射柳遗意。薄暮争门入,无赖子弟,以是日刺臂作字,或木石鸟兽

形。民间是日生子,束一木或荆条,祭于堂,斩其木五六尺许,祝曰: "如是止,勿长抵户"。《北京岁华记》

燕台新月令五月云:"是月也,灵符发,贩蒜有税,天坛摸壁,官 捕蟾,城隍庙有市,神盆添水,甜瓜始脆,角黍弄丸"。(见水曹清暇 录)

五月初一日至初五,崇文门外游卧佛寺。初一日至初十日,都城 隍庙庙市。初一日至十五日,南顶庙市。十三日十里河关帝庙进香, 月坛外瓜市,至立秋止。沿街卖冰振酸梅汤,至七月。《天咫偶闻》

五月初一日至十五日游南顶,(即碧霞元君庙,在永定门外)。旧 有九龙冈,环植桃柳,南邻草桥河,是日游人辄就河上苇棚小饮,且 有歌者侑酒。初一日至初五日游崇文门外卧佛寺,初一日至初十日游 都城隍庙,十三日十里河关帝庙进香,游月坛外瓜市,至立秋止。《清

稗类钞》

五月鲥鱼 何景明鲥鱼诗:"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枝卢橘未应先。赐鲜遍及

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舡。银鳞 细骨堪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上册 页码:134

十一关帝庙开庙 十里河关帝庙在广渠门外,每至五月,自十一日起,开庙三日,

梨园献戏,岁以为常。《燕京岁时记》 十三关帝庙进刀

十三日进刀马于关帝庙,刀以铁,其重八十觔,纸马高二丈,鞍 鞯绣文,辔衔金色,旗鼓头踏导之。《帝京景物略》

十三日进刀马于关帝庙,刀以铁,重八十斤,马以纸,高二丈许, 鞍鞯绣文,衔辔金错,旗鼓前导之。《康熙宛平县志》

十三磨刀雨 京师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盖五月十三乃俗传关壮缪过江

会吴之期,是 岁时

日有雨者,谓之"磨刀雨。" 下旬甜瓜

五月下旬,则甜瓜已熟,沿街吆卖,有旱金坠、青皮脆、羊角蜜、 哈蜜酥、倭瓜瓢、老头儿乐各种。

二十三分龙兵 京师谓五月二十三日为"分龙兵,"盖五月以后,大雨时行,隔

辙有雨,故须将龙兵分之也。(以上燕京岁时记) 六月全月

欧阳原功渔家傲词:"六月都城偏昼永,辘轳声动浮瓜井,海上红 楼欹扇影,河朔饮,碧莲花肺槐芽沉。绿鬓亲王初守省,乘舆去后严 巡警,太液池心波万顷,闲芳景。扫宫人户捞渔艇。"(圭斋集)

燕台新月令六月云:"是月也,仪官浴象,象始交,果子干成,槟 子香,海茄大于盆,蝎始孕,壁虱臭,桃奴出,闻观果解。"(见水曹 清暇录)

二十三日,为马明王生辰,二十四日,为关圣帝君生辰,此两日, 官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61

聒聒

草虫,今土人称为"聒聒",音如哥。 蛤答板

蟿螽,为螇蚸形,似蚣蝑而细小,作声唧唧,土人呼之"蛤答板"。 老琉璃

蜻蜓,按今大而青者,土人呼为"老琉璃"。 臭虫

壁虱,按俗呼"臭虫",本土最多,行驶,嘴尖,啮人甚恶。 百蛉 "百蛉",按土人相呼如此,今无从定其名矣。细小如水虮,其

色白,飞无声,昏夜潜啮人,人觉,已饱腹而去。 癞蛤蚆

蟾蜍,陆居,黑黄色,腹大,皮上多痱?,或呼"癞蛤蚆"。(以 上光绪顺天府志)

一岁货声注:"以秤约其分量,俗作「邀。」"(见二月) 一大 又注,"当十钱一文,谓之「一大。」"(见六月)

九花 又注,"菊花,俗呼「九花,」以九月可开"。(见九月) 老爷庙 京城内外关帝庙,俗皆称为"老爷庙"。(《京师地名对》注) 时令谚语

京师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 京师谚曰:"善正月,恶五月"。 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以上燕京岁时记)

东富西贵

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 又云:"东风西雨",盖逢东庙市日多风,逢西庙市日多雨。而今则皆 不尽然,盖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310

祷碧云 彭蕴章幽州土风吟祷碧云云:"贴黄金,祷碧云,绣龛羽帐仙人

家。篆烟五色炉中袅,时花一枝瓶里斜,碧童十二玉童引,鸾笙吹到 灵前近,雏姬桃颊芙蓉粉,翻身逐弹马如云,两弹空中并作尘"。(松 风阁诗钞)

求仙方 道光都门杂咏华陀庙云:"酬医无补病怜肓,谁道神犹爱瓣香?

不向人间求妙药,偏于此地觅仙方"。(道光都门纪略) 都门杂咏吕祖祠云:"京师神圣重纯阳,吕祖祠间好道场,问事

求方香不断,多多匾额亦争光"。注云:"琉璃厂甸路东,献匾额者极 多"。(同治都门纪略)

都门新竹枝词:"淋漓香汗透衣裳,百病回春许拜香,如此花容 尘暗惹,为酬神力谢仙方"。(见闺阁门)

舍善书 前门关帝庙,每月初一、十五,多舍善书。(道光都门纪略注) 祠祀及禁忌 七二

北平风俗类征 七一二 每月初一、十五,各庙多舍善书,惟前门关帝庙更多。(同治都

门纪略注)

都门杂咏舍善书云:"财散祈祥感帝神,何须将纸劝斯民?亲朋 疾病都忘却,钱钞空输刻字人"。(同治都门纪略)

文昌祠 今法自京师至外州县皆有文昌帝君祠,曰是司科名之得失者。(龚

定盦全集) 洗三

生子三朝洗浴,谓之"洗三",亲眷送添盆钱,稳婆以吉语致祝。 吕祖祠 琉璃厂吕祖祠香火最盛,祭祷殆无虚日。(以上燕都杂咏注) 天主堂 都门杂咏天主堂云:"磨砖对缝过城墙,百尺高楼天主堂,男女

纷纷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311

争入教,中华人慕大西洋"。(同治都门纪略) 关帝庙

关帝庙云:"来往人皆动拜瞻,香逢朔望倍多添,京中几万关 夫子,难道前门许问签?"(见古迹门)

放焰口 都门新竹枝词:"秃厮亦自有权衡,焰口寻常只二更,但有丽人

多在座,不妨高唱到天明"。(见和尚门) 又:"风流焰口胜南华,拱揖频频更献茶,双子在场尤入妙,随

缘乐惹众人夸"。 京华百二竹枝词注云:"北京风俗,遇有丧事,接三,做七,出

殡,无不延僧诵经,放焰口,以超度亡灵,夜间施放瑜珈焰口,金铙

法鼓,直到天明始止"。 瑜珈焰口向分南北两种,唱的腔调亦不相同。后来七个和尚之中,

有会南的,就有会北的,所以才挤出南北混的腔儿来。即如菩萨托儿 吧(就是某某菩萨摩诃萨),南的有过七星儿(锣鼓点儿),北的没有 过七星儿,而今菩萨托儿六句赞儿(杨枝净水遍洒三千之类),都念 南的,焰口可又放北的。(燕市积弊)

京师僧人,作佛事接三,竞唱艳曲,随主人点唱,鼓乐喧阗,彻 晓达旦,良家妇女,往往因而堕节,最为风俗之蠹。《骨董琐记》

送香火 光绪都门纪略送香火诗:"前门车马簇成行,穷丐纷纷送火忙,

可惜

书名:光绪昌平州志 页码:372

  关帝庙叁祭,银肆拾两。

  文昌帝君,春秋贰祭,银贰拾陆两陆钱陆分陆厘。

  叁小祭无祀鬼神,实支银壹拾两。

  学院科岁归并壹考,并本州季考,试卷花红银肆拾两,康熙十四年裁。

  春牛、芒神、门神、桃符酒席银伍两,康熙十五年裁。

  朔望行香纸烛实支银壹两。

  乡饮酒礼,实支银壹拾两。

  时宪书,实支银叁两。

  修理察院公馆家伙银壹拾两,顺治九年裁。

看守察院门子贰名,每名岁支工食银陆两,雍正十二年裁。闰银壹两,顺治十八年裁。

  方泽坛坛户壹名,岁支工食银陆两,乾隆六年裁。闰银伍钱,顺治十八年裁。

  帝王庙庙户壹名,岁支工食银陆两,乾隆六年裁。闰银伍钱,顺治十八年裁。

  地坛坛户陆名,每名岁支工食银陆两叁钱陆分。

  牺牲所所夫壹名,岁支工食银陆两叁钱陆分。

协济闸闸夫叁名,每名岁支工食银壹拾贰两,乾隆四十一年奉文裁归坐粮厅税课项下支给。闰银叁两,顺治十八年裁。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52

春明梦余录 二二

城河,其源出昌平州白浮村神山泉。通榆河,会一亩、马眼诸泉,汇为七里门。东流,环绕都城,曰玉河。由大通桥而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与卢沟河合,长一百六十余里。元都水监郭守敬所凿,赐名通惠河,又名大通河,即潞河也。又西山玉泉,从水关,经越桥,俗谓银锭桥,流入西苑,遶宫禁,自玉河桥出,入城河,合流至大通桥入漕。玉河桥凡三:一跨长安东街,一跨文德坊街,一近城垣。

崇祯己卯二月,内监曹化淳议京城外开河以通漕粮。自是年三月十九日起,至辛巳六月,所开河:自土城广渠门起,至大通桥运粮河北岸,挑河长三千八百六十二丈;又东直门外关帝庙,挑月河长二百七十丈;鬭虎营至关帝庙大石桥,挑河长三千一百五十一丈。命内监于跃为河工总理,而以兵部司官轮督班军。共用班军二百三万二千余名,五城两县募夫二万九百余名。兵部侍郎吴甡视工,以为劳费无益,且伤地脉,抗疏止之。尚有一万三千五百丈未完。总理者侵冒不赀,而震、巽方之地势大伤矣。

南城三里河,元时运河,名文明河。在天地坛前,去通州五十里,地形高通州六丈九尺,置二闸,可行舟,今铁闸尚存。

南城外有减水河,与天坛后河相通。又城之东南有两水磨,永乐九年工部尚书吴中奏

请修治。

书名:春明梦余录(下) 页码:265

关帝庙 在皇城北安门东者曰白马庙,隋基也。姚彬盗马庙在三里河天坛北,亦隋基也。正阳门瓮城庙建于明初,蒲州杨太宰慱每元旦入拜,先以名刺通之,曰乡晚生。明因寺 在天坛北,内有贯休所画罗汉十六轴,僧紫柏各系以赞。僧寮左壁有董文敏其昌书佛成道纪,天启二年刻石。

隆安寺 天顺间建,万历己酉重修。后有一堂,曰净土社。

弘善寺 在左安门外,所谓韦公寺也。正德中内侍韦霦建。寺后有西府海棠二株,高二寻,每开,烂如堆绣,香气满庭。昔人恨海棠无香,误也。寺东临池一亭,亭后假山极其幽胜。

龙华寺 在德胜门东,成化三年建,万历五年重修。寺外稻田千亩,宛如江南。大隆福寺 景泰四年建,极其钜丽。大法堂石栏,乃南城翔凤殿物,撤用于此。摩诃庵 在阜成门外八里庄,嘉靖丙午建。

都人王崇简记:予少时猎西郊,偶过摩诃庵,见石工勒金刚经,集篆于石。呼僧问之,廓上人曰:此汪中丞所得之古集篆也。其始,青衣鼓枻于黄莲洲垝垣间,一箧浮水上触舟,视之,故经没灭耳。夜则有鬼物恍惚呵护,惊告中丞。于日中辨之,为古集篆金刚经。中丞欲刻之金陵,旋以抚军云中未果。其门人洪度刻木相贻,且告之。故感此奇,因愿勒之石,以示久远,并募

卷之六十六 一二七七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305

赏心。联曰:大德曰生,到处和风甘雨;与民偕乐,随时击壤歌衢。堂后书室数楹,额曰幽偏自怡。联曰:健行乾不息;逊志益无疆。皆御书。

太和斋之西为海棠院,北有长房,更后延楼一所,西为斗坛。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院内额曰香红雨,院后书室额曰清晖娱人。联曰:云山观动静;花木验农桑。又后室额曰高云情。皆御书。院西循廊而北,有长房一带,后有延楼,斗坛上恭悬圣祖御书额曰祝龄坛。坛东为佛楼,楼前有平台,其东佛堂三楹。宫西后为关帝庙,前为观音殿,殿内恭悬御书额曰香林宝月。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329

增镶蓝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镶红旗接界之处,系自单牌楼至宣武门金水桥向西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与镶红旗接界处之长安街牌楼向东进西长安门至金水桥,为头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江米巷向北至长安门大街、中府、左府、四眼井周围,为二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河漕沿向东至石牌胡衕、文昌阁、拴马桩、马神庙胡衕,此四胡衕为三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狮子口向东由皮市南口转北至扫帚胡衕西口,为四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西单牌楼向南,由绒线胡衕转东至河漕沿、六部口、抽屉胡衕、关帝庙胡衕、牛肉湾,此六胡衕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宣武门至绒线胡衕西口油房胡衕、南拴马桩、翠花胡衕、枣树街,此四胡衕为头参领之十三佐领居址。中街、半壁街、前细瓦厂、新帘子胡衕、旧帘子胡衕,此五胡衕为二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西单牌楼西边之抱子街东口至西口,为头参领之五个半佐领居址。自手帕胡衕东口至西口,为二参领之四佐领居址。自铁匠胡衕东口至西口,为三参领之四佐领居址。自石驸马大街东口向西至棕毛胡衕,为四参领之五佐领居址。自头发胡衕东口向西至臭水河,为五参领之四佐领居址。同上

原南京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普,北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坊市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365

文曰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天启四年,避御讳,改铸,官校曰官旗。万历初,冯保奏建扁曰朝廷腹心。有钦给密封牙章一枚,应封奏者以此钤封。芜史 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臣等谨按〕今御马圈南地名银闸,有真武庙,即明御马监里草栏旧址也。庙内有天启三年碑记可考。又南为骑河楼庙儿胡衕,旧名暖阁厂,内有关帝庙。庙有钟二,一铸暖阁厂关帝庙字,一铸暖阁厂关帝庙康熙四十九年孟秋虔造字。至南北膳房,考春明梦余录,万历二十八年拆去盖造观心殿、修补乾运殿。其杆子房、明器厂、混堂司今无考。

原东厂置自永乐十八年,其衙门无设官,主之者司礼监秉笔太监一人,司属隶役悉取给于锦衣卫,故各员役升转皆在卫,而太监乃司礼监堂上官,秩最尊,有去留而无升转。其衔曰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司礼监秉笔太监。凡掌司礼监者号曰宗主,督东厂者号曰督主,或宗与督合一人领之。有掌刑千户一员,以锦衣卫千户充之,有加指挥至都督者。又理刑百户一员,或曰贴刑,二人共坐理事。熹宗时尝赐东厂刑官过肩狮子服,有加宫保府臣者矣。其爪牙,司文移者曰掌班,写字房、管事房、办事房,以十二支分十二伙,头目一人曰挡头,外人称之曰伙长,专司缉察。各伙分数人,动刑曰刑上,每伙挡头下有番子数人,名曰干事的,专持人阴事。或缙绅私札交际礼,或言语可质证者,密白于挡头。得一事,挡头先捐金予之。事曰起数,予之金曰买起数。挡头随同番役,于所犯之家左右寺庙空所,名曰打桩。挡头设座,番子直入所犯之家执犯者,非刑拷掠。一曰干醡酒,一曰搬罾儿。或以细竹鞭筋,其酷十倍官刑。每月旦分遣办事人于各衙门及各城门守定,名曰坐记。以衙门所行事必小幅纸开报,名曰打事件。事件到东华门,虽深夜,司门者从门隙中传入,顷刻到掌厂,即时达至尊矣。客窗偶谈

原掌厂内直房有钦赐牙印一方。凡打进事件奏闻者,用此印钤,直至御前。盖得比辅臣之文渊阁印,亦僭紊极矣。野获编

原唐末,两枢密使及左右中尉柄事禁中,与宰相表里。号为中贵,亦称内大臣。枢密即今司礼,中尉即今东厂也。谷城山房笔尘

原隆庆中,刑科给事中舒化疏:朝廷设立厂卫,原以捕盗防奸细,非以察百官也。驾驭百官,乃天子之权,而奏核诸司责在台谏,朝廷自有公论。今以暗访之权归诸厂卫,万一人非正直,事出寃诬,是非颠倒,殃及善良,非盛世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19

乘间以阁臣言立奏,上遂止。赐闲堂杂记 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增兵仗局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军器库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制造军器,火药司属之。明史职官志

〔臣等谨按〕西华门外街西,有明季兵仗局,佛堂内有米汉雯重修碑记,则兵仗局即

在此地。本朝康熙三十九年,勅改为万寿兴隆寺。前殿外额曰显灵尘世,殿中额曰

摩利支天,中殿额曰兴隆寺。又有墨刻心经宝塔一轴,皆圣祖御书。

增福佑寺在西华门北街东。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福佑寺雍正元年建,正殿恭奉圣祖仁皇帝大成功德佛牌,东案陈设御制

文集,西设宝座。殿额曰慈容俨在。前殿额曰慧灯朗照。大门外有东西二坊,东曰

佛光普照,曰圣德永垂,西曰泽流九有,曰慈育群生。皆世宗御书。

增昭显庙在兴隆寺南。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昭显庙,雍正十年勅建以祀雷神,有世宗宪皇帝御书导和宣豫额。

增静默寺在西华门外。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寺碑云,寺为明季关帝庙旧址。本朝康熙五十二年重建。寺门有勅建静

默寺额,正殿额曰静默寺,后殿额曰璇枢转福。皆圣祖御书。

原自西上北门过西上南门,则御用监也。又南曰灵台,曰宝钞司,其署在临河后,倚河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0

有泡稻草池,池中石灰泸渣积成卧象形,因名曰象山。作房七十二间,各具一灶突,名曰七十二凶神。自西中门之西,则尚宝监也,鹰坊司也,再西,出西苑门。芜史

原御用监成造五色雕填剔漆龙床、顶架、袍匣、服厨、宝箱及坛庙供器、上用兜罗绒袍、应用鱼牙柘茨,安置各宫床柜、膳卓、天灯、万寿灯、日月仙灯。水部备考 以上二条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增御用监掌印太监一员,里外监把总二员,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凡御前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皆造办之。又有仁智殿监工一员,掌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册等,奏进御前。明史职官志

〔臣等谨按〕御用监废,其旧址今为玉钵庵,即明真武庙也。在西华门外西南。庵内

有翰林院侍读曹曰瑛重修真武庙碑记。又西南有关帝庙,为御用监南库旧址,亦有碑。

增曹曰瑛重修真武庙记略云:紫禁城西华门外西南里许,乃前明御用监旧址也。房舍尽为军民所居,惟真武庙存焉。殿前有古玉钵一口,大可容二十石,山龙海马,云容水态,备极雕镂之巧。且露处庭中,久历年所,沐日月之精华,经风雨之嘘润,斑斓光彩,夺人心目。以故文人墨士时共访观。忆予于儤直之暇,亦曾摩挲数匝,徘徊久之,深叹有器如此而竟散置于禁近之地也。辛丑春,僧性福过访,云住此二十六年,一瓦一木,咸出行乞。至康熙五十年庀材鸠工,重建真武殿三楹。复建前殿三楹,供大士像,移玉钵于座下,叠石为小山贮水于玉钵,以示普陀南海之意。左右增修禅堂各三楹。虽殿宇无多,而钟鼓不缺。更喜落成之日,适值今上御极六十年,甲历初周,香灯佛火,朝夕讽礼,仰祝我朝宝历万年之盛,敢乞一言记之。是为记。

〔臣等谨按〕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年十二月,渎山大玉海成,勅置广寒殿。辍耕录谓之玉瓮。后在西华门外真武庙中,俗称为玉钵,因以名庵。本朝乾隆十年,勅以千金易之,移置承光殿。御制玉瓮歌并命内廷翰林等分赋镌勒楹柱。十六年重修是庙,别制石钵,以存旧名。御制诗及玉瓮相传始末详见宫室门。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49

原李孝光晚出丽正门和宋学士诗 暮光霞彩炫金题,綘阙高居雉堞低。上相楼台连御苑,中郎车骑过沙堤。皁雕孤捩凌云翮,紫燕双翻蹀雪蹄。回首上林凉月夜,蕊珠多是凤鸾栖。五峰集

原正阳门,洪武、永乐时尚沿元故名丽正。洪熙元年,正阳门名始见于实录。至正统二年十月,行在户部奏,丽正等门已改作正阳等门,其各门宣课司宜改从今名。从之。北平古今记

〔臣等谨按〕洪熙实录无正阳门之名,此条所引误。

原正统己未夏四月,正阳门月城成。杨文敏集

关帝庙在正阳门月城之右,每年五月十三日致祭。先十日,太常寺题遣本寺堂上官行礼。是日,民间赛会尤盛。凡国有大灾则祭告之。庙有董太史书焦太史所撰碑记,时称二绝。万历末特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旨由中出,未尝从词臣拟定也。燕都游览志

原掌道经厂太监林朝,神庙时最有宠。汉寿亭侯封号,实朝所奏请也。芜史

〔臣等谨按〕春明梦余录,庙建于明初,庙中现存明万历间加封碑,作神威远振天尊,门额又作远镇。燕都游览志盖从门额也。

增全天叙正阳门关帝庙诗 草昧云龙合,神霄铁马骧。壮心悬日月,独力荷伦常。赫怒空群丑,行师世一匡。英雄青简泪,车骑白云乡。神器何来沸?炎精憺不芒。太阿迷倒柄,冠履错恒方。冀北黄巾噪,关东赤斾央。老瞒眈虎视,孙竖剧鸱张。卓绍都勍敌,荆徐百战场。腼颜尸爵禄,狡志启封疆。膏血腥分土,戈鋋混八荒。红尘飞檄箭,白日扫欃枪。涿野游麟定,中原览凤翔。寒烟嘘燧火,远略树楼桑。竞逐平原鹿,谁怜毁室鲂?髯侯决圣主,赤手挽天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50

潢。丰沛从龙种,云逵齿雁行。深心忧国憯,大义报刘长。语用金兰契,情同鱼水忘。尊王探左氏,愤乱结中肠。杖策狥京雒,搴旗略沔阳。时欣乘骥附,勇克捷鹰扬。却敌千军废,盟心百炼刚。运谟歼鬼蜮,裂眦殪天狼。恋主心逾石,辞曹语益庄。下邳聊玩寄,官渡亦劻勷。立绩酬隆礼,披衷暴太阳。无辞就桀尹,终学报韩良。大业荆南创,英风夏口扬。济师收四郡,荡寇领全襄。拒肃阴谋伐,从诗亮节张。笑谈浑褫魄,樽俎竟隳防。絷缚金虓怒,俘囚白马戕。刺颜遄顿辔,诛华漫停觞。敦悦称名将,艰危念国殇。精忠一剑在,火德万夫望。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焦竑碑存庙内。尚有四碑,一明万历癸丑张桥撰,耿志炜书。一万历丁丑赵端庭撰,白绍经书。其义圣忠王四大字碑,则天启元年建也。礼部题定祀典碑,天启七年建也。今并存。

关帝庙在正阳门月城之右,本朝康熙十六年御书忠义扁额。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九门月城俱有关帝庙,而士民香火之盛,以正阳门为首。至春秋祀典,在地安门庙内。本朝加封位号及改正谥法,俱详载地安门条下。

增观音大士庙在月城东偏,与关庙对。本朝乾隆九年重修。庙壁有明万历壬辰修筑都城碑记,兵部职方司郎中虞淳熙撰文。五城寺院册

增张照观音大士庙碑记 京师正阳门瓮城内,自明代以来,东西建双庙,东祀观音大士,西祀后汉关侯。关侯庙明有焦竑,国朝有施闰章,并为碑记。碑虽无存,而记载于籍。惟大士庙未有闻,皇帝以命臣照。臣惟释迦以一大乘教普度、情与无情,同归觉海。尝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然则分之为过去、未来、现在三身,而实无过去者、未来者、现在者,如如不动而已。乃此如如不动之中,四智出焉。爰有文殊、普贤、观音。文殊是如来妙观察智,普贤是如来平等性智,观音是如来成所作智。佛是三圣大圆镜智。以是四智,圆满三身,然后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同是一如,固无如者。然则天子当阳,现帝王身而度世,固必以无缘大慈无作而成所作矣。古之祀典法施于民则祀之。况修己治人,无适而非用其妙用,安得不像设君室而尸祝之耶!如以梵为非族,不在祀典,则不知观音本自无身,又安得有中外也?京师五方辐辏,正阳门尤万民所具瞻。游斯庙者,仰慧日之普明,荫大云之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65

寺。嘉靖初,寺废,后即其地为射所,名曰讲武堂,又以为演象所。今西长安街北有双塔庆寿寺,殿庑数楹,乃本朝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双塔在寺西偏。再考寺北稍东有关帝庙。又东北半里许亦有名庆寿寺者,中有明崇祯间重修庙碑记,叙寺名原委,与诸书相同。又云,射所中有殿宇,祀北极关帝,西为库藏。岁戊寅修废补缺,于库中得石刻,上镌帝君圣号,遂捐资迁奉,乃建此寺。是庆寿寺地本宏厂,颓废已久,今前后两寺皆非其旧。特以双塔尚存而地仍遗址,故两寺虽后来重建,犹均存庆寿之名耳。金章宗及党怀英书今俱无考。

原朝爽楼在双塔寺后,吕氏园中楼也。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吕氏园无考。今双塔寺后有名菜园者,或即其地欤!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74

李全、王玉廷,御书旌勇祠及折冲抒荩额。

增御制原任将军公明瑞建祠碑文 朕惟荩臣授命,书竹册以扬名;懋典褒忠,饰丹楹而举祀。惟驰驱之共励,斯义烈之常新。载妥崇祠,并垂贞石。尔云贵总督将军兵部尚书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誉隆门胄,望着岩廊。玉塞从戎,早炳云台之图画;金符出镇,久扬月竁之旌麾。属因炎海之鲸波,俾司总制;爰及期门之虎旅,分统戎行。城指三江,兵分两路。自悬军而深入,每陷陈以登先。蓐食方传,绝嶂则垒摧十六;衔枚并进,横桥则兵渡三千。已成破竹之形,舆图在掌;更作因粮之计,胆略从心。而乃中军独効长驱,别队不闻后继。天戈决荡,仍整旅而孤行;地络阴森,遂全师而独殿。毒锋屡及,竟至捐躯;急递俄传,良深扼腕。既易名以表烈,复裕后以延庥。考制而立专祠,推恩而及同难。尔都统扎拉丰阿,护军统领观音保,总兵李全、王玉廷,或以将门宿卫,志切同仇;或以专阃分裨,心期共命。率虎罴而奋武,冒矢石以抒忠。义不独生,礼宜配食。呜呼!璇题璀璨,长回日月之辉;雕琰嵯峨,永壮风云之气。灵其式鉴,尚惟永钦!

关帝庙在皇城地安门东者曰白马庙,隋基也。姚彬盗马庙在三里河天坛,亦隋基也。春明梦余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75

原白马祠,昔慕容氏都燕,罗城有白马前导,因以为祠。元混一方舆胜览

原果啰洛纳延白马庙诗 祠宇当城角,霜蹄刻画真。房星何日堕?骏骨自能神。曾蹴阴山雪,思清瀚海尘。长疑化龙去,腾踏上云津。金台集 以上三条原在北城,今移改。

增汉寿亭侯庙在宛平县东,成化十三年建。俗呼白马关帝庙,盖隋之旧基也。每岁五月十三遣太常官致祭。春明梦余录

增商辂撰关帝庙碑 汉寿亭侯庙在都城西北隅,盖洪武中建。我太宗文皇帝嘉侯功烈,特颁龙凤黄纻丝旗一面,揭竿竖之,以彰威灵。每岁正旦、冬至及朔望祭祀,香烛等仪具有恒品。列圣相承,崇奉益严。第岁日滋久,殿堂门庑浸以颓圮。成化丁酉春二月初吉,皇上申命内官监太监宿政,董众工,发群材,重加修葺。朽者更之,腐者易之,圮者正之,缺者补之,漫漶者增饰之。涂以丹漆,傅兹藻绘。于是正殿、两廊、重门,皆焕然一新。抡木植竿,内制暗花柳黄纻丝旗揭之,并制纻丝大红织金等袍服,青织金云幡,被之悬之。添设神桌神龛黄绫帷幔,朱红竹帘,黄铜香炉,花瓶烛台,凡供用之器罔有不备。后嫌于窄隘,复命太监金辅赉内币白金若干,偕宿政市民居房地展之,并付本庙永奉香火。内植松柏,外列垣墉,规模广大,观者起敬。政等以竣事闻。上深嘉悦,命臣辂撰文,勒之穹碑,垂示永久。臣辂顿首受命。谨按:侯姓关氏,讳羽,字云长,本河东解人。闻涿郡先主聚徒乡里,匡扶汉室,遂往归之。时与张飞翼德齐名。先主及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遂累建奇勋,三分天下,使炎鼎获存,汉统复续。侯之功居多。侯精忠大义,炳若日星,千载之下,凛然犹有生气。祠庙之设,遍于天下。然涿郡发迹之地,顺天为涿之会府,都城有庙,揆理尤宜。祭法曰:圣王之制祭祀也,以劳定国者祀之,以死勤事者祀之。侯盖兼之矣。历代累封王爵,备极褒崇。我皇明复位典礼,忠臣烈士一依当时秩号,此汉寿亭侯之称所谓有合于先王之制也欤!当天子怀柔百神之日,聿新祠宇,祗荐祀事,所以报大功于异代,祈景贶于方来,无非为国家为生民计也。自是以往,阴阳调而风雨时,五谷熟而民人育,国有祯祥,物无疵疠,永济斯世于雍熙太和之盛,则侯之所以翊赞孚佑我圣明者,其功不亦伟乎!臣辂谨叙述其事而系之以词曰:桓桓虎臣,生丁汉季。资兼文武,至诚忠义。修髯如戟,雄才卓异。倾心先主,力扶宗社。蹙魏踣吴,所向风靡。汉祚复延,厥功为最。侯之勋业,著于当代。侯之英灵,昭于永世。洪惟天朝,奄有四海。护国庇民,神功甚大。立庙都城,用伸报祀。肆惟皇上,述事继志。聿新祠宇,度越前制。惟侯陟降,洋洋如在。佑我皇明,永锡帝系。圣寿万年,鸿图亿载。福禄自天,有隆无替。成化十三年六月十三日。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白马关帝庙在地安门西,朱彝尊原引春明梦余录在地安门东,误也。且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76

春明梦余录另载一条云,在宛平县东,其地相合,因增载于此。再考商辂碑云,庙建于洪武年间,成化十三年重修。今碑尚存庙中。春明梦余录作成化十三年建,亦非。又按庙之以白马得名者,元混一方舆胜览以慕容氏都燕罗城有白马前导,因以庙碑载明英宗梦见帝乘白马,故名,所说不同。然神之昭布显赫,益可想见矣。

关帝庙在地安门西,每年春秋二仲月及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本朝顺治九年,勅封神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封神曾祖为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崇祀后殿。五年修庙,御书忠贯天人扁悬庙中。畿辅通志

〔臣等谨按〕庙中有联曰: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山

河。今上御书。

增乾隆三十三年加封神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四十一年特命改谥忠义。礼部册

增世宗宪皇帝御制关帝庙后殿崇祀三代碑文 自古圣贤名臣,各以功德食于其土。其载在祀典,由京师达于天下,郡邑有司岁时以礼致祭者,社稷山川而外惟先师孔子及关圣大帝为然。孔子祀天下学官,而关帝庙食遍薄海内外。其地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陬海澨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77

庙貌,奔走祈禳,敬畏瞻依,凛然若有所见。盖孔子以圣,关帝以神。神之陟降上下,显赫鉴观,以警动觉悟,保佑扶持,与斯人呼吸相应答者,感而通,微而着,洋洋乎忠义正直之气充塞于宇宙之间,与日月星辰同其明,江河山岳同其体,风霆雨露同其功用。宜其英灵之振古常新,而为历代贤豪所莫能并也。本朝崇奉,典礼綦隆。我世祖章皇帝顺治九年,勅封神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较往代封号尤尊且正。京师白马关帝庙为奉神之所,岁遣大臣将事惟谨。朕缵绪膺图,尊隆秩祀。登极之初,既加封先师五代,以展尊师重道至意。更念神福国庇民,御灾捍患。英风冠古,浩气不磨。生有自来,钟灵孔厚。宜追封三代,晋爵上公。爰允礼臣之议,加封神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博稽史册,名讳弗传。特用阙疑,以彰敬慎。虔制木主,于雍正五年六月供奉后殿,春秋崇祀,着为令典。夫礼繇义起,而善则称先。事神事人,理无二致。神威灵赫濯,昭灼于千万世,则神之先人享明禋,崇美报,历千万世而勿替,以称国家昭事明神之盛典,礼制攸宜,至宏远也。是用勒文贞石,纪奉祀所始以贻示来兹,俾有考焉。

增御制重修关帝庙碑记 人之道,非圣无以臻其极,至圣不可知而谓之神。如书所颂乃圣乃神,与夫炎帝之称神农,夏禹之称神禹者,希焉。若神之道,旼旼穆穆,自日星河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79

增贤良祠在白马关帝庙旁,雍正八年勅建。世宗宪皇帝御书额曰崇忠念旧。祀王公大臣之有功国家者。王二人:怡贤亲王、和硕超勇襄亲王策凌。公七人:爱星阿、图海、福善、费扬古、赖塔、伊德、兆惠。侯三人:李国翰、张勇、施琅。大学士二十六人:范文程、巴克什、达海、额色黑、宁完我、魏裔介、王熙、阿兰泰、李之芳、张玉书、张英、吴琠、李光地、张鹏翮、富宁安、朱轼、田从典、高其位、马齐、伊桑阿、福敏、黄廷桂、蒋溥、史贻直、梁诗正、来保。尚书十二人:姚文然、魏象枢、汤斌、顾八代、徐潮、马尔汉、赵申乔、励杜讷、徐元梦、杨名时、汪由敦、李元亮。左都御史一人:拉布敦。都统三人:根特、冯国相、傅清。将军六人:佛尼勒、莽依图、王进宝、孙思克、阿尔纳、和起。总督十四人:孟乔芳、李国英、靳辅、于成龙、赵良栋、傅腊塔、齐苏勒、杨宗仁、李卫、那苏图、陈大受、鹤年、喀尔吉善、鄂弼。巡抚三人:陈璸、徐士林、潘思榘。副都统一人:褚库巴图鲁。凡七十八人。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贤良祠今又增入大学士公一人:傅恒。尚书公一人:阿里衮。大学士八人:徐本、尹继善、陈宏谋、刘纶、刘统勋、舒赫德、高晋、英廉。内大臣议政大臣一人:哈世屯。尚书二人:米思翰、钱陈群。将军一人:伊勒图。总督六人:高斌、吴达善、方观承、何煟、袁守侗、萨载。巡抚一人:李湖。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09

增张一桂重修青塔寺碑略 青塔寺者,即胜国时勅建大永福寺也。寺在都城阜成门内,故有青浮图,稍东为白塔禅寺,相距里许,俗称青塔寺云。寺创自延祐间,国朝天顺、成化中尝再新之,迄今又且百祀矣。殿宇仅存遗址,沙门佛宝毅然以兴复为己任,太监王喜等捐资助之,工始于隆庆壬申,讫于万历乙亥。万历三年重阳月立。五城寺院册

增阜成门内关帝庙不知何时所建,元泰定间修。同上

〔臣等谨按〕关帝庙在西四牌楼宣武街西,额曰双关帝庙,盖两像并祀也。庙内有元李用、吴律二碣。又明碑三:一为正统十年侍读学士苗衷撰,一为弘治十五年光禄卿张天骏撰,一为嘉靖十九年通政司右参议蔡文魁撰。本朝乾隆三十六年重修。

增吴律关庙碑略 都城西市旧有庙,毁久弗修。泰定乙丑十月朔,宣政院使臣玛勒图采舆论以上闻。遂出内帑钱一万贯,命即故基作兴之。皇后赐如其半。乃命翰林侍读学士臣阿尔威纪其实,侍郎臣玛勒、提点臣完颜额森董其功,不两月庙貌像设焕然一新。按:玛勒图,蒙古语有牲畜之谓也,旧作满图。阿尔义见前,威,蒙古语树林也,旧作阿鲁威。玛勒,蒙古语牲畜也,旧作马儿。今并译改。

〔臣等谨按〕吴律碑,元泰定三年立。其先又有李用碑,泰定元年立,辞义冗浅,不具录。

补汉经厂外厂圣祚隆长寺有万历四十五年勅建碑。行国录

〔臣等谨按〕圣祚隆长寺在西四牌楼北宣武街西报子胡同。明万历间初建,碑无存。

本朝乾隆二十一年修,有御制诗。殿中扁二,一曰般若观空,一曰莲花净界。联曰:妙谛不多禅一指;善缘无量佛千身。皆皇上御书。

增乾隆二十一年御制隆长寺诗 燕都四百载,梵宇数盈千。自不无颓废,岂能尽弃捐?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15

其崇奉与大高玄殿相埒。明宪宗诗云:禁城西北名朝天,重檐巨栋三千间。致饰之巍焕,有由来矣。毁于天启年间。今阜成门东北虽有宫门口东廊下、西廊下之名,其实周回数里大半为民居矣。西廊下有关帝庙,乃土人因其余址而葺之者。然止大殿三楹,殿前甬道绵亘数百武,砌石断续,犹见当时规制。宫后向存旧殿三重,土人呼为狮子府,盖即元天师府也。今皆废。西城草厂,今蒋养房胡同有隙地,犹有是名,或即其遗址也。朝阳庵在玉带胡同,有明嘉靖二十年重修碑,称正德戊寅寺获石佛一,又尊胜咒幢一,上刻开皇年号曰朝阳寺云云。今石幢犹存庵中,幢三面正书,六面梵书,正书残缺,其可见者第一行为寺故□□灵塔记五字,第二行为宛平□西关人也父李祥母王氏师自十一十六字,第三行为寺主为师施经受具自后遍习经论于大十六字,第四行为僧腊二十二荼毘七字,第五行为二十六日建五字,第六行为法弟比丘尼沙门智懃九字。按辽史,开泰二年,改唐幽都县为宛平县,宛平之名自此始。今幢有宛平字,其为辽时物无疑。开皇之号,盖伪托也。旧获石佛,今无存。别有香炉石座,其制八角,每角亦有三梵字。妙清观详后条。椒园厂、菊子园、官菜园、立禅庙、秀头庵皆无考。

原朝天宫在皇城西北,元之天师府也。春明梦余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46

增中心台在中心阁十五步,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台,实都中东南西北四方之中也。析津志

增中心台敌楼一十二座,窝铺二百四十三座。图经志书

增双青杨树大井关帝庙,又北去则昭回坊矣。前有大十字街,转西,大都府巡警二院;直西,则崇仁倒钞库;西,中心阁;阁之西,齐政楼也,更鼓谯楼。楼之正北乃钟楼也。析津志

〔臣等谨按〕析津志所载中心阁、中心台旧迹俱无考。今旧鼓楼大街北城墙有中心台之名,盖元朝都城偏北,以鼓楼大街之中心台为东西南北之中也。

增钟楼在金台坊东,即万宁寺之中心阁。图经志书

增钟楼京师北省东鼓楼北,至元中建,阁四阿,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析津志

增钟楼之制雄敞高明,与鼓楼相望。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楼有八隅四井之号,盖东西南北街道最为宽广。同上

原危素为翰林学士,居钟楼街。会稽王山农冕游大都,尝见其文而不相识。一日,危骑而过出农所,与之坐,不问其姓名。徐曰:君非钟楼街住耶?危曰:然。不出他语而罢。人问之,山农曰:吾观其文有诡气,目其人举止亦然,料知必危太朴也。霏雪录

原张怡云能诗词,善谐笑,名重京师。赵松雪、裔正叔、高房山为写怡云图以赠。姚牧庵、阎静轩每于其家小酌。一日过钟楼街,遇史中永,中永欲偕行,速从者归携酒馔,因共造海子上之居。姚阎呼曰:怡云!今日有佳客,此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64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

城市 外城中城

〔臣等谨按〕朱彝尊原书因仍旧制,合内外城分中、东、西、南、北为五城,故前三门外俱谓之南城。今制,内城自为五城,而外城亦各自为五城,正阳门街居中则为中城,街东则为南城东城,街西则为北城西城。今先书外城之中城,余以次叙焉。

原正东坊,自正阳门外东河沿至崇文门外西河沿,八牌四十铺,有萧公堂、崇真观、天庆寺、慈源寺、清化寺、西三里河、东三里河、芦苇园。五城坊巷胡同集

〔臣等谨按〕东河沿萧公堂以东属南城,西属中城。萧公堂今存。西河沿关帝庙以西属北城,东属中城。崇真观、大庆寺、慈源寺、清化寺俱仍属南城,详本条下。三里河桥东属南城,西属中城。芦苇园今名芦草园,其地近草厂胡同者为北芦草园,近大席儿胡同者为南芦草园,俱属中城。

补北京正阳门前搭盖棚房,居之为肆,其来久矣。崇祯七年,成国公朱纯臣家灯夕被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53

原兵部在阙东宗人府后,西向。春明梦余录 原在城市门,今移改。

增兵部在皇城东宗人府后。设尚书满汉各一,侍郎满汉各二,武选、职方、车驾、武库清吏四司,各设满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司务厅一,其外有会同馆隶焉。大清一统志

增兵部公署,国朝因明旧址建。大门西向,门内南为会同馆。大堂五楹,武选、职方二司在其南,车驾、武库二司在其北。又司务厅、督催所、稽俸厅皆在大堂左右。二堂五楹,中有照壁,刊周礼大司马法一则,犹明代物。又杨继盛祠在武选司。又职方司内明时遗炮三位,其一高尺有八寸,径四寸,余各高尺五寸,径三寸五分,质尚完坚,今安设关帝庙中。兵部册

增兵部旧有督捕公署,本旧行人司署,在西长安门外,本朝顺治十一年特设,一侍郎主之,佐以理事官及郎中、员外、主事、司狱等官,专诘八旗逃丁与窝逃者,并察缉盗贼。康熙三十八年,裁并刑部。同上

〔臣等谨按〕兵部堂额曰整肃中枢。前列训辞曰:司马之官为枢衡重任,国家武备修

明,道在整肃,是所望于司其职者。世宗御笔也。

原明宣宗兵部箴 部以兵名,实古司马。诘是戎兵,以固华夏。凡厥武臣,畴过叙勋。乘马在垧,考牧用蕃。车驾舆服,城戍邮驿。守经制宜,皆尔之职。董之以卿,承以众寮。简畀维贤,庶其昭昭。尔宜懋兹,敬共朝夕。顾諟弗忘,以熙庶绩。书有明训,儆戒无虞。兹用敉宁,其可勿图!怠则隳政,贪则乱法。毋为泄泄,毋为沓沓。职所宜为,式克慎修。福禄攸集,永孚于休。思古良臣,鞠躬尽瘁。用是作箴,以励有位。官箴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70

典簿厅,其前有关帝庙及土地神祠,堂额曰祗肃明禋。前列训辞曰:禋祀贵明洁,

凡钟簴豆笾洎祼荐兴俯之节,罔敢不祗肃。世宗御笔也。雍正元年,始命大臣总理

寺事,嗣经奏准,与鸿胪寺皆归礼部满尚书兼管。

原明宣宗太常寺箴 为国之要,事神理民。太常典祀,式交百神。昔予祖考,致严祀享。厥有纯诚,敬恭协相。朕承丕绪,思用允迪。尔祗尔肃,以辅以翼。仪度必饬,粢盛必洁。无黩无慢,凛乎对越。事神之本,惟心之虔。岂直临事,平居有严。神之鉴矣,来歆来止。神之歆矣,民之福矣。无曰冥冥,洋洋有临。汝惟懋哉,其慎其钦。官箴

原太常寺在后府之南,典簿厅附焉。外有神乐观、牺牲所,各祠祭署亦隶之。明一统志 以上二条原在城市门,今移改。

增神乐署东向,正中凝禧殿,后显佑殿,殿后袍服库、典礼署、奉祀堂,左门东通赞房、恪恭堂、正伦堂、候公堂,南转穆佾所,右门东掌乐房、协律堂、教师房、伶伦堂,北转昭佾所。大清会典

增洪武二年,置神牲所。四年,神牲所革,立牺牲所。永乐中建于京师,是后仓与牲房递加焉。太常纪要

增牺牲所建于神乐署之南,南向,五楹,为大祀牲房。即正牛房。左三楹太庙牲房,有东晾

牲亭及谷房,右三楹社稷牲房,有西晾牲亭及糖麦仓。两仓之北为山羊房,西北羊房,又北有谷仓豆仓,有看牲房,正牛房之北为官廨,廨东兔房、鹿房,前亦为晾牲亭,又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69

是寺曾遭回禄,因重造,今仍金碧焕然。迁中有常住,义处即能仁。习武义之属,故云。古鼎益蔚翠,殿前古鼎巍然,翠色可爱,向曾有诗。那知秋复春?

乾隆三十六年御制题德寿寺诗 殿堂重建又经年,乔木茏葱只故然。下马入门早忘猎,无僧守寺莫非禅。寺遭乙亥回禄,后经重建,只令苑隶看守,弗居僧人。风飘幡影演真偈,鸟啄窗虚窥法筵。大德由来必得寿,儒宗梵义有同诠。

乾隆四十五年御制德寿寺诗 德寿禅林成世祖,德寿寺建于顺治十五年,详见丙子重修寺碑记。尔时达赖喇嘛朝。何期一百经年久,五辈达赖喇嘛以顺治九年十二月来京,时我世祖驻跸南苑,即于此迎谒,赐宴。至今百二十余年,班禅额尔德呢祝厘来觐,又复于此谒见。后先辉映,实为国家盛事。又见班禅祝嘏遥。适我东归西去便,今岁以余七旬初度,敬谒东陵,礼毕取道南苑,恭诣西陵,适为经行顺路。许其驻锡谒峦翘。翻经揭律寻常谨,可悟钟声披七条。喇嘛教以讲经持律为事,虽有悟无我无生者,不似禅僧之竖拂棒喝,单提向上,流而为口头禅者。

〔臣等谨按〕德寿寺御制诸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关帝庙山门一楹,前殿、二层殿、后殿各三楹。南苑册

〔臣等谨按〕关帝庙建自明嘉靖年间,在德寿寺西南里许。本朝乾隆三年重修,山门

南向。前殿奉关帝,二层殿奉真武,后殿奉三世佛。

永佑庙山门三楹,大殿三楹,后宇九楹。南苑册

〔臣等谨按〕永佑庙在德寿寺东南二里许,康熙十七年建。大殿曰延真,殿中奉天仙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99

意升遐乃在御园,而此室转成苫次,曷禁感痛!何期苫■居?哀哀申此日,历历忆当初。因以绎周训,无殊读礼书。壁多侍颜什,览更痛沈予。

〔臣等谨按〕无逸斋御制诸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之篇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无逸斋北角门外近西垣一带,南为菜园数十亩,北则稻田数顷。无逸斋后循山径稍东有关帝庙,东过版桥方亭为莲花岩,对河为松柏闸,关帝庙后为娘娘殿,殿台方式建于水中。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松柏闸河之东岸即兰芝堤,西岸即桃花堤也。关帝庙额曰忠义,圣祖

御书。

凝春堂在渊鉴斋之西,东室三楹为纯约堂,其右河厅三楹为迎旭堂。纯约堂东为招凉精舍。河厅之西为湾转桥,桥北圆门为憩云。迎旭堂后回廊折而北为晓烟榭,河岸以西为松柏室,其左为乐善堂。别院有亭,为天光云影。松柏室后出山口临河为红蕊亭。自天光云影后廊出北小门登山,东宇为绿窗,山北为回芳墅红蕊亭,东为秀野亭,自回芳墅北转山口过河,水中杰阁为蕊珠院。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凝春堂旧时无额,因东室纯约堂为圣祖御题,即称为纯约堂。乾隆十二年

重修,以奉圣母慈豫,皇上御题是额,今纯约堂额尚悬东室旧处。堂内御书额曰导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9

  北远山村东北度石桥,折而西为湛虚翠轩,又西为耕云堂,又西为若帆之阁。湛虚翠轩东数十武有关帝庙。(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若帆之阁下层额曰御风泠然,上额曰平临天镜,与湛虚翠轩诸额皆御书。

  北远山村西南有室临河西向为西峰秀色,河西松峦峻峙,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西峰秀色之东为含韵斋,又东为一堂和气,又东南为自得轩。后垣东为岚镜舫,西为花港观鱼。(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西峰秀色,四十景之一,兹额及含韵斋、一堂和气、自得轩额皆世宗御书,岚镜舫、花港观鱼诸额皆皇上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西峰秀色诗轩楹洞达,面临翠巘,西山爽气在我襟袖。后宇为含韵斋,周植玉兰十余本,方春花气袭人,宛入众香国里。垲地高轩架木为,朱明飒爽如秋时。不雕不斫太古意,讵惟其丽惟其宜。西窗正对西山启,遥接峣峰等尺咫。霜辰红叶诗思杜,雨夕绿螺画看米。亦有童童盘盖松,重基特立孰与同?三冬百卉凋零尽,依然郁翠惟此翁。山腰兰若云遮半,一声清磬风吹断。疑有苾蒭单上参,不如诗客窗中玩。结构既久苍苔老,花棚药时相萦抱。凭栏送目无不佳,趺榻怡神良复好。春朝秋夜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89

  时之会,前后迥异,一步之移,方向顿殊。吾安能以十六景概之。即景杂咏,复成十六首。臣等谨按其目曰清音斋,曰华滋馆,曰冠峰亭,曰观音洞,曰赏遇楼,曰飞云?,曰试墨泉,曰分鉴曲,曰写琴廊,曰延绿厅,曰犁云亭,曰罗汉洞,曰如如室,曰层明宇,曰迸珠泉,曰心远阁。以上各景谨就近附载,并恭录御制诗于各条内。

  乾隆十八年御制竹垆山房诗南巡过惠山听松庵,爱其高雅,辄于第一泉仿置之,二泉固当兄事。惠泉仿雅制,特为构山房。调(去声。)水无烦远,名泉即在旁。一时仍漫画,(今春过山房试茗,曾手写为图,题诗置壁间。)五字旋成章。瓶罄何须虑?松鸣真是凉。

  又御制观音洞诗何处飞来此落伽?默然不更转三车。设云义谛无余转,者个非忘见转差。

  又御制赏遇楼诗于此赏心遇每多,春风秋月周岩阿。十年前题绿壁字,一弹指顷才几何。

  〔臣等谨按〕竹垆山房、观音洞、赏遇楼御制诸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观音洞之南为真武庙,后为吕祖洞,旁为双关帝庙。(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真武庙额曰辰居资佑,吕祖洞额曰鸾鹤悠然,双关帝庙额曰文经武纬,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90

皆御题。

乾隆二十年御制吕祖洞诗墨贻古洞阅时年,应祷修诚致意虔。云鹤仙仪为重整,(年来祈祷雨雪屡应,特为重加庄严。)祇求岁美不求仙。

  〔臣等谨按〕吕祖洞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双关帝庙迤南为圣因综绘,其西为写流轩,轩后为层明宇,又西为福地幽居,后为冠峰

亭。(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圣因综绘为十六景之一。

  乾隆十八年御制圣因综绘诗荟萃西湖行宫八景于山之坤隅,恍揽两高而面南屏,坐天然图画间也。为爱西湖上,行宫号圣因。图来原恰当,构得宛成真。钟递南屏韵,山标上竺皴。所输波万顷,却便阅耕畇。

  又御制层明宇诗绝顶平凌下视云,水村山郭望中分。以斯朗照通为政,何虑人情物理纷?

  又御制冠峰亭诗危亭四柱据层峰,携得风云一袖浓。恰似梵天花雨里,珠宫每冠玉芙蓉。

  〔臣等谨按〕圣因综绘、层明宇、冠峰亭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81

补崇祯己卯二月,太监曹化淳议京城外开河以通漕粮。自是年三月十九日起,至辛巳六月,所开河自广渠门起至大通桥运粮河北岸,挑河长三千八百六十二丈,又东直门外关帝庙挑月河长二百七十丈,斗虎营至关帝庙大石桥挑河长三千一百五十一丈,命内监干跃为河工总理,而以兵部司官轮督班军,共享班军二百三万二千余工,五城两县募夫二万九百余名。兵部侍郎吴甡视工,以为劳费无益,且伤地脉,抗疏止之。(春明梦余录)

原大通桥东至通州入白河开渠置闸,而漕舟不行,自大通桥起至通州石坝四十里,地势高下四丈,中间设庆丰等五闸以出水,每闸各设官吏,编夫一百八十名,造剥船三百只。(通漕类编)

增大通河旧名通惠河,元郭守敬所凿,俗亦名里漕河。本朝康熙三十五年,浚大通河,加筑堤岸,建滚水坝以泄水。三十六年,浚护城河,引大通桥运艘达朝阳、东直等门。今东直门、齐化门皆有水关,通惠河水所由入也。乾隆二十三、二十五两年,再加疏浚,漕艘之分运京仓者实利赖焉。(大清一统志)

〔臣等谨按〕大通河为京运水道所集,关系甚巨。本朝康熙年间特加疏浚,复浚护城河,增设水关于朝阳、东直两门,轻舠剥运,利济攸宜,立法实为尽善。乾隆二十三、二十五年屡奉命浚治,河流益加深广,转输称便矣。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90

  (增高士奇摩诃庵看杏花诗 青郊路转见芳菲,日暖园林燕子飞。别圃乍惊山杏落,僧厨新煮药苗肥。繁花舞蝶迎人面,细草轻烟上客衣。更向层台高处望,千峰螺黛送春晖。城北集)

  增永庆禅林在摩诃庵之西,旧名法藏庵。(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法藏庵碑二,皆按察副使都人刘效祖撰,嘉靖戊申季秋立。

  (原冯琦宿法藏庵诗 妙谛闻龙藏,清谈过虎溪。更从双树杪,借我一枝栖。法界心常净,名琴手自携。曲终人境寂,残月竹房西。北海集)

  增关帝庙在恩济庄路东。(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雍正十二年世宗宪皇帝赐内监等茔地一区,名恩济庄,并于其地勅建关帝庙,于乾隆三年二月落成。殿内额曰威灵普护。碑一,户部尚书海望撰,乾隆五年七月立。

  增十里庄有慈育院、慈集寺、定慧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慈育院旧称碧霞元君庙,康熙四十六年奉勅修建,改今名。正殿恭悬圣祖御书额曰慈育群生。联曰:弘育群生敷恺泽;顺承坤德蔼慈云。后殿额曰大悲坛。殿内额曰鹿苑星龛。联曰:水月应从空法相;天花故落映星龛。门外坊,世宗御书额曰灵光昭垂。乾隆十五年重修,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际华撰记,立石。慈集寺门额,圣祖御书。定慧寺初名善法,后改名云惠,本朝康熙四十一年赐名定慧。寺门额及天王殿额皆圣祖御题。后殿内恭悬圣祖御书额曰慈云广覆。檐前联曰:觉路弘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93

  为御妹,建寺赐额。藏天顺手勅三道。有寺人司户,人不易入。(燕都游览志)

  (原皇姑寺在京城西山,不知所始。嘉靖六年丁亥,上谕辅臣杨一清云:前有旨下部,谓尼僧与僧道不同,而尼僧寺与僧寺道观又不同。今因桂萼奏毁尼寺,已行下矣,今若皇姑寺仍留,是不去其根也。乃旨出之后三四日,不知何人哀奏两宫。皇伯母见谕,以皇姑为孝宗所建,似不可毁。圣母亦以孝宗为言。盖小人进祸福之言,故两宫一时传谕。次日圣母又谕,欲建一寺,即将此寺与我亦好。盖此寺乃皇亲内宦供给信施,必有请告之者矣。按世宗此旨,已洞见宫掖隐情。既而圣谕又下辅臣杨一清等曰:慈训两颁,宜即顺命。但惩恶须去本,方免后患。今将此寺房留与无归尼僧暂住止,著终身不许复引其类。其祖宗时所赐勅额追回。此旨既下,其后因循至今又八十年矣。尼僧之增日多,宣淫日盛,檀施亦日益不赀矣。盖其根株既在内廷,以世宗英断尚不能铲除,况后世乎?自丁亥后又十年,而霍文敏韬为南礼卿,首逐尼僧,尽毁其庵,金陵一片地顿尔清净。霍去而尼复集,庵复兴,更倍往日矣。是时上又密谕阁臣云:朕又将有议此时额名之意并告卿知。夫顺天保明者,明是我朝国号,此言尼僧之祖能顺圣祖,奉天开极,此惟皇天命之,何待后日以一妖尼能保我明也哉?又云:皇姑者尤不好听,言我皇家之姑也。当时此寺云勅赐,不云勅建,便可见非祖宗本意也。故朕深嫉之,因与卿密知之。观世宗屡谕,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禹鼎秦镜;且开谕辅弼,曲从两宫之意。然于实录中仅载一二语,不能如此详明,不知述史者何所讳也?予今所纪亦仅十之四五耳。野获编)

  〔朱彝尊谨按〕山东济南长清县之长城堡亦有皇姑庵,览其遗碑,具载吕姑谏阻裕陵北征本末。碑称姑山东人,与诸书所纪不同,未详孰是。

  增关帝庙在显应寺西。(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庙创于康熙五十二年,前供马王像,后为关帝殿。殿门恭悬圣祖御书额曰忠义伏魔。乾隆十八年重修,工部侍郎德保撰记立石。

  增黄村下庄迤西路北有福田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福田寺已圮,仅存碑二:左碑明大学士叶向高撰,天启四年立;右碑惟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23

  增曾家庄路北有关帝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曾家庄关帝庙钟一,有供入勅赐通惠寺同结良因开山第一代住持本智等字,明嘉靖年间造,殆后人移置兹庙者。

  增小泥洼有九华庵、养老堂。皇庄有药王庙,石道东北关帝庙二,石道西南关帝庙一。(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九华庵铁炉一,明正德九年造。后为养老堂,乃募缘养老疾者。皇庄距南海淀二里许,盖沿明代俗称也。药王庙系旧址,本朝乾隆三十七年重修。石道东北旧有隆福庵,今门内奉关帝像。磬一,有海甸皇庄隆福庵住持宝华山比丘通伦诚献等字。后殿钟一,有锦衣千户高普名室赵氏妙得正德十三年造等字。其旁旧有茶棚,今亦奉关帝,土人称双关帝庙。石道西南庙内有已断石额,刻关帝庙三字,旁字云辛巳六月吉日立,年号已漫灭。钟一,有锦衣卫指挥张明信官张鸾等字,正德七年造。炉一,万历三十四年造。磬一,有西直门外皇庄关帝庙邱世明造等字。

  增南海淀有永通寺、清梵寺、天仙庙、真武庙、白衣观音庵、三圣庵。(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永通寺明碑二:一勅赐永通寺名额碑;一重修碑大学士徐阶撰,俱明嘉靖年间立。清梵寺前殿恭悬圣祖御书清梵寺三字额。大悲坛恭悬世宗御书额曰慈天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25

  二十八年造等字。太平庵相传系旧刹,本朝重加修葺。

  增度红桥而北为圆明园。宫门前有湖曰前湖,乾隆二十八年浚湖,西岸恭立御制前湖诗碑。湖中置堤,自北而南,治石道,东岸亦有石道。(五城册)

  〔臣等谨按〕南海淀迤北是为畅春园。考王嘉谟蓟邱集、蒋一葵长安客话诸书所称北海淀丹棱沜,实当其地。畅春园迤北旧有前华家屯、后华家屯,世宗宪皇帝潜邸时,圣祖赐园于后华家屯,赐额曰圆明园,后遂为驻临视事之所。皇上御极以来,绍庭继志,因而弗改。规制之详,谨具载苑囿门。兹卷惟敬识宫垣以外,凡湖河桥闸旗营官舍之属周环布列者,并依现在方位制度,标举大凡,以昭盛时之轨躅焉。

  〔又按〕红桥河水从畅春园西北门五空闸流出垣外,在圆明园宫门之南迤逦东注,稍折而北,流经长春园大东门外石桥,合御园诸水趋清河,会沙河以入白河。

  增圆明园红桥河侧有总管八旗及三旗护军印房。(旗册)

  〔臣等谨按〕总管八旗及三旗护军印房制度详见官署门。

  增圆明园宫门左有慧福寺、善缘庵。宫门右有泰山圣母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慧福寺旧名清芳庵,雍正年间世宗宪皇帝赐额曰慧福寺。土人亦称关帝庙,以寺内供关帝像也。善缘庵相传系旧刹,本朝重加修葺。泰山圣母庙俗称娘娘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27

  钟一,有天启六年住持比邱僧道深造等字。

  增长春园东北有镶白旗护军大营房,其东有镶白旗护军小营房。(旗册)

  〔臣等谨按〕镶白旗护军大营房及镶白旗护军小营房制度详见官署门。

  增长春园大东门外大石桥有关帝庙,西北里许地名二河闸,亦有关帝庙。大北门外前营有三圣庵。(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大石桥及二河闸关帝庙二并三圣庵,皆系本朝建立。

  〔又按〕大石桥之北有新开水田,畦畛弥望,详见苑囿门。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29

  殿内观音大士像左右有石像二,刻为将军侍立之形也。石像未详所始。殿前碑一,无撰人姓名,本朝乾隆五年立。

  增达官村西南里许为大有庄,庄前为御道,道北有观音庵、关帝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大有庄观音庵,铁炉一,明嘉靖四十年造。铁磬一,万历十九年造。关帝庙,铁钟一,成化二年造。

  原瓮山距南麓数百武为耶律楚材墓,西湖正当其前。袁廷玉诗:玉泉东畔瓮山阳,水抱孤村地脉长。盖咏此也。今墓前石像犹存。(长安客话)

  〔臣等谨按〕瓮山自本朝乾隆十六年始命名万寿山,在清漪园内,详见苑囿门。耶律楚材墓,乾隆十五年奉命特加培护,覆以屋三楹,并命于墓前建立祠宇。伏读御制诗并序,褒贤劝忠,用光幽壤,今恭载卷内。

  原瓮山下数十武,元耶律楚材墓,墓前祠废,石像尚存,表碣羊虎零落,一翁仲立未仆。天启七年夏,夜有萤千百集翁仲首,土人望见,夜哗曰:石人眼光也。质明,共踣而碎之。(帝京景物略)

  原耶律丞相墓在瓮山下,前有石像,须分三缭,其长过膝。(匏翁家藏集)

  原耶律楚材大有造于中国,功德塞天地。元世祖眷之亦异他将相。其寿域想必属当时恩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40

  〔臣等谨按〕西方庵今存。庵内铁钟一,明嘉靖四年造。铁炉一,弘治十八年造。三元寺,宋彦山行杂记云在西方庵之南,今考西方庵南有七圣庵,疑即其故址。

  增红石山之麓有健锐营。(旗册)

  〔臣等谨按〕红石山在青龙桥东迤北,健锐营制度详见官署门。

  增红石山有妙应寺、关帝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妙应寺明成化间碑一,为助缘檀越碑,无撰人姓名。本朝重修碑一,乾隆十五年立。关帝庙明碑二:一礼部尚书洛阳刘健撰,弘治八年立;一新开义井碑,吏部尚书荆溪徐溥撰,弘治十二年立。

  〔又按〕妙应寺后山顶有新造碉房全座,并亭一。碉房之下为山神庙。

  (原何栋登妙应寺回眺京邑作 不上西峰望,谁知帝宅雄。星河围紫极,龙虎抱金宫。王气千年在,朝宗万国同。皇图天共久,形胜陋关中。太华集)

  补绕功德寺后,过金山口,见一高峰,峰顶有绀殿角。急趋之,行数里,荒寂绝无僧舍,路多砾石,而所见绀殿已不可即矣。仅见一谷口颇幽邃,骑不能上,乃下马步,上坡三里许,稍南度大壑,又三里许,朱门焕然,上书宝藏精蓝。入门又二里许,披宿莽陈根而行,上石磴为天王殿,再百步上石磴为宝藏殿。殿右石栈凡五转,每转可二丈余,栈尽为台,台有观音殿。二十里外,所见绀殿角即此也。寺系正统四年为西域僧道深建,初名苍雪庵,后勅赐今额。(山行杂纪)

  〔臣等谨按〕宝藏寺今尚存,明碑一,在寺门外,僧道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21

二年造。木兰陀有玉皇阁,详见后条。

  增广应寺之西为木兰陀,由寺前鸟径西指,过小桥三四,径渐峻,盘旋入云。上建玉皇庙,栋宇洁饰。殿南别院有轩有室,石楼摇摇,踞山之巅。殿北深涧悬崖,水出洞中,旁为鱼池,为药栏,为篁丛。殿侧有满井,水可手掬。西山山顶之井,广泉寺与此为二,甘冽似中泠。谷中瀹茗取给二井。(天府广记)

  〔臣等谨按〕玉皇庙明碑二:一为中书舍人袁志学撰,天启元年立;一为本庙住持全真龚大川勒记于井旁石崖上,后有万历四十八年等字。

  (增袁志学新建玉皇庙碑略 都门瞻望西山,葱茏瑞气,突兀屏开,乃香山乡木兰陀之地也。此山当都门乾亥之地。乾为天表,亥为天门,盖上帝端拱其间,主宰山河下土。今建弥罗阁妥神,而灵佑可知。忽有乳香树生,清流脉脉,其源不绝,岂非神应而能有此异物乎!)

  增佟峪村有关帝庙,西北里许万华山有碧霞元君庙,煤厂村有关帝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佟峪村在普觉寺西南里许,关帝庙铁炉一,万历壬寅年造。碧霞元君庙本朝碑一,进士李枝长撰。煤厂村距普觉寺三里许,关帝庙铁钟一,有住持比丘性权等字,正德四年造。磬一,天启四年造。

  〔又按〕煤厂村西有两城关,皆有石额,东曰兜率真境,西曰绀翠凌虚。并有石刻联曰:日临祇树浮金座;香散天花绕法台。循城关而西,中有夹道,以通人骑。又西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37

  (原翠岩寺不甚宏敞,而具山林之致。门有渠,天雨则山巅飞流,直走原麓。刹后石路百级,有禅院,四周皆茂树。有泉甚清,可煮茗。珂雪斋集)

  (原朱国祚中峰晚望诗 中官丙舍即花宫,松柏林前梵磬风。试上精庐高处望,楼台金碧夕阳中。介石斋集)

  (原胡应麟宿翠岩寺诗 乱峰遥策杖,零露几沾衣。客列青霞馆,云生白石扉。寺寒山鸟下,钟定水萤飞。为爱西窗宿,泉声出翠微。少室山房集)

  原门头村去郊西八里许,以其地为西山门径,故名。(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门头村在今静宜园东南二里许。

  (原袁宏道诗 踏青犹记出青门,先问门头第几村。旧日把杯人已往,雏莺新柳暗伤神。中郎集)

  Z增门头村有朝阳庵、十方院、三义庙、五圣庵、真武庙、铁关帝庙、曹家庙、地藏庵、新寺、香严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朝阳庵铁磬一,明嘉靖四年造。十方院明碑一,都人彭应乾撰,崇祯己巳年立,略云:十方院施茶济渴之所,佛殿三楹,僧舍六间,年深毁坏,鸠工重修。本朝碑一,无撰人姓名,康熙六十年立。三义庙、五圣庵皆旧刹,康熙年间修葺。真武庙铁钟一,明正统八年造。炉一,上有京都顺天府宛平县西万安山门头村真武庙住持显闻供奉等字,今上乾隆己巳年造。铁关帝庙铸铁为神像。明碑一,已仆,字迹半漫漶,略举其可辨者曰:门头村延寿寺,嘉靖戊申于其东置赡寺庄地一所,庄地之阳,铸神像,修饬庙貌,至是年庚戌修葺,五月竣厥事,嘉靖庚戌闰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108

  增北顶有碧霞元君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北顶碧霞元君庙在北极寺之东,本朝乾隆年间奉勅新修。炉一,明万历年造。钟一,宣德年造。

  增曹八里屯有慈救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慈救寺在北顶东南,距德胜门外八里许,旧名五圣庵,康熙六十年重修。殿内炉一,明万历年造。铜钟一,嘉靖年造。

  增西红庙在德胜门外正黄旗教场北。(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正黄旗教场及原本叙述五军营创建始末,今俱归入官署门内。此庙在教场北,即明代五军营祀旗纛神之处,今名西红庙。碑一,明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南阳焦芳记,中大夫光禄寺卿莱阳周文通书,正德三年立。其东北里许有团营关帝庙,则团营祀神之处,今称东红庙焉。

  (增焦芳五军营新建旗纛庙碑记 皇上临御,既视太学,躬释奠,讲经问道,修文德以风示天下矣。乃以京师武备所系尤重,而诘尔之戒,无虞之警,亦不可缓。于是于翊卫诸军营提督近臣咸择人易之,以共新政,而五军营提督则简今谷公大用及魏公彬任焉。既受命,摅智殚力,明号令,肃戎伍,恤士布政,旌旄军容,咸度而饬。至于首事旗纛,其祀尤严。盖旗者,牙旗也,黄帝出军,诀曰:牙旗者将军之精,凡始竖牙,必祭以刚日。纛者,旗头也。太白阴经曰:大将军中营建之,天子六军,所用六纛。今奉天子命莅戎事,首严祀之,礼也。然秦汉宋以来,旗纛虽有祀,而特为建庙春秋遣官专祀之,此我圣祖体萃合天下之道以总摄兵戎之心。盖萃之至也。自永乐中迁都于此,遂即营中扫地为坛祀之。谷公既严其事,而谓此不足以致洁清而萃神止,于是谋诸魏公,卜日为庙。出所蓄金若干,以易材木甓石。上闻而嘉之,再加赐千金,命内官监给物料。重门涂朱,棁宇金碧,光耀夺目,而兵戎之志亦萃于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109

有庙矣。又以古法,行师旗章载四宿,北方者元武也,盖取天一生水之义,故以前殿祀元天上帝,而祀军牙六纛之神于后殿焉。庙成请予为记。)

  增西红庙东有忠义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忠义庙旧称团营关帝庙。考明景泰间,于谦选三大营兵分十营团练,号曰团营。英宗复辟废之,成化间复立,增为十二。此庙乃明代团营所祀之神,俗称东红庙,与西庙对峙者也。本朝顺治十二年奉勅重建,赐名忠义。殿前恭立世祖章皇帝御制碑文。左右明碑二:一为吏部尚书李东阳撰,正德四年立;一为礼部尚书费宷撰,嘉靖丁未重修记。

  增世祖章皇帝御制重建忠义庙碑记 朕闻国家灵长之运,必凭借高穹元贶,而乃永永于无疆者,其明禋崇报当何如耶!兹都城北德胜门外土城前,旧有关圣庙一座,创自明朝,已历多年。其间污漫倾颓,瞻礼不雅。朕念神威赫奕,忠义昭然,有感必应,有祷即灵,随发诚意,遣官重饰庙宇,庄严圣像,复建东西两廊山门围墙,皆焕然一新。是岂无缘而致之也哉!今已功成,噫嘻盛欤!作庙翼翼,亿万斯年。

  原鹰房在德胜门外中乡。(五城坊巷胡衕集)

  〔臣等谨按〕鹰房有二:西鹰房地属郊西;其东鹰房在土城关外西北五里许水磨村之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110

东,今仅存其地名耳。

  (原雷思霈北郊鹰房诗 辽城金垒古鹰房,羊角风沙接大荒。野窟旧无狐兔迹,小池今有芰荷香。黄鹂独语遮深柳,粉蜨丛飞恋短墙。千古幽州还禹甸,卜年开统忆先皇。雷检讨集)

  原景泰元年七月,筑德胜门北双线铺。(明景帝实录)

  〔朱彝尊原按〕元史百官志:至元十八年置双线局提领、副使各一员。当在此地。

  〔臣等谨按〕出土城十里为双泉铺,其地有关帝庙。碑一,明道录司田一彰撰记。庙外有古井,泉味清甘,水高于地,溢而为涧,土人因指之为双泉。然一井两泉,无所征信。而朱彝尊引元史百官志置双线局提领、副使为景泰实录之征,洵属可据。意其先以双线名而适有此井,遂致传呼互讹。田一彰作记,亦复未能详考也。

  原土城关北十二里为清河,其水出玉泉山,分流而北径此,又东会于沙河,入于白河。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图沁特穆尔以兵向阙,驻于清河,索右丞相绰斯戬资政院使朴布哈二人,帝不得已执而畀之,其兵乃退。即此地也。有石桥跨其上,永乐中建。宣德五年二月,上奉皇太后谒长陵、献陵,上躬櫜■骑导皇太后辇至清河桥,下骑扶辇。既度桥,上复乘骑。郊甸之民夹道罗拜呼万岁。(昌平山水记)

  原清河源自昌平县西南一亩泉,经燕丹村东南合榆河。(明一统志)

  〔臣等谨按〕直隶有两清河。承巨马、琉璃二水委流自良乡、涿州之间东入浑河者,一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40

国朝宫史 三八八

院内御笔匾曰:「香红雨」,院后书屋匾曰:「清晖娱人」,联曰:「云山观动静,花木验农桑。」又后室御笔匾曰:「高云情」。由海棠院西循廊而北,有长房一带横绕,由长房之西台门拾级上下,更后延楼一所,西为斗坛,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祝龄坛」。坛东为佛楼。楼前有平台。其东佛堂三楹,宫西为关帝庙。庙内佛殿,匾曰:「香林宝月」,亦御笔也。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53

文门外大街迤东,出蒜市口,东南至左安门,转广渠门、东便门,隶东城。西河沿关帝庙起,至宣武门大街路东,经菜市口,出横街中南抵城墙,北转石头胡同西,隶北城。宣武门外大街迤西南至横街,西抵右安门,转广宁门、西便门,隶西城。其萧公堂东至崇文门外大街路西,南绕天坛、永定门,北转三里河桥东,仍隶南城。其坊巷间有两城所共,不能明晰也。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81

关帝庙在骑河楼街庙儿胡同,旧名暖阁厂。庙有二钟,皆铸暖阁厂关帝庙字。

明内东厂今无考,系明季敝政,其址久就废没,以芜史考之,当与暖阁厂相近。

骑河桥在东安桥北。芜史云:有亭居桥上,曰涵碧。今有遗石础二在桥上。桥西街北有关帝庙

北箭亭在骑河桥北。芜史云:涵碧亭又北,则回龙观,旧多海棠。旁有六角亭,殿曰崇德。今北箭亭当卽崇德殿旧址。

真武殿在御马圈南,地名银闸,卽明御马监里草栏旧址,有明天启三年碑。

御马圈在银闸,盖仍明旧也。

长元按:骑河桥北有石基堵水中,开二尺许,当卽银闸也。其西为御马圈、马神庙诸处。

马神庙在马神庙街,卽明御马监马神旧祠,有圣祖御书。庙内大钟一,上有明正德十年铸;又小钟大垆小垆十五,皆本朝康熙年铸。

一等忠勇公第在马神庙街东。

○御马监向东曰北花房,曰印绶监,曰中书房,曰蹴圆亭,今俱无考。

明天启中,有龙见北花房之小河,长尺许,色黄碧,有爪无鳞。其地近宋缙直房,缙护以红锦,盛金盒中,奏进。命送赴黑龙潭。

嵩祝寺在三眼井之东,有御书额,为章嘉胡图克图焚修之所。

法渊寺在嵩祝寺东,有铜鼎一,高六尺有咫,有御制碑文。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87

大高玄殿稍西曰石作,有阁。又西曰乾明门。迤南曰兵仗局,每年七夕,兼供宫中乞巧针,亦称

为小御用监。曰西直房,卽袍房也。曰旧监库,属内官监。曰尚膳外监,曰甜食房,造丝窝虎眼糖、松饼。

长元按:石作尚存其名,兵仗局、旧监库,今万寿兴隆寺、玉钵庵、西关帝庙,乃其余址,此外俱废,无可考。又金鳖退食笔记云:乾明门在大高玄殿之西,承光殿之东,尚有基巍然,人无知者。按今承光殿东有三座门,当卽其址。

慎刑司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西,掌内府之刑罚。

庆丰司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西,掌牛羊廐暨口外牧羣。所属有南苑鹿圈村牛圈,槐房村、经板库、南海淀各牛圈,丰台羊圈。

会计司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西,掌内府户口、地亩、征收庄粮等事。

官房租库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东。

营造司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东,掌理工作,兼司薪炭。

武英殿活字板处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东。

长元按:活字板向系铜铸,为印图书集成而设。康熙中,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总一万卷,凡三十二典,曰:乾象典、岁功典、历法典、庶征典、坤舆典、职方典、山川典、边裔典、皇极典、

宫闱典、官常典、家范典、交谊典、氏族典、人事典、闺媛典、艺术典、神异典、禽虫典、草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88

木典、经籍典、学行典、文学典、字学典、选举典、铨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每典复分门类,共为部六千一百有九,计书五百二十函,又目録二函。年久铜字残缺过半,乾隆三十八年易以木字,印四库书应刊样本,赐名聚珍,有御制诗。

管辖番役署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东,专捕缉各案暨逃走太监等。

今之缉事番役,唐称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卽汉之大谁何也。

万寿兴隆寺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西,卽明兵仗局也。佛堂前有明米汉雯重修碑。本朝康熙三十九年敕改,有圣祖御书额。

静默寺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西,明关帝庙旧址。本朝康熙五十二年重建,赐名静默,有圣祖御书额。

杭世骏过静默寺海公茶话诗:广莫风来树杪闻,殿铃续续语侵云。诸天为供伊蒲馔,居士谁传净土文?谓于殿撰敏中。义外风旛凭客借,诗中蔬笋让公分。日暆并马重闉隔,欲请吾师更一云。

福佑寺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东,南向。雍正元年建,恭奉圣祖仁皇帝大成功德佛牌,东案陈设御制文集,西设宝座,有世宗御书额。

昭显庙在西华门外北长街路西,南向。雍正十年敕建,以祀雷神,有世宗御书门额。

长元按:雍正间建风神、云神庙于东华门外,雷神庙于西华门外,皆以春秋二仲,遣官致祭。官三仓在西华门外北围房。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90

门外真武庙中,俗称为玉钵,因以名庵。本朝乾隆十年,敕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关帝庙在玉钵庵西南,卽明御用监南库旧址。

奉宸苑署在西华门外西苑门之旁,总理苑囿、河道、稻田之属。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23

考按:泡子河在今崇文门东城角观象台前,河身尚存,经吕公祠南石桥出南水门入通惠河,与燕都游览志所记合。

慈云寺在泡子河西岸,明万历年建,本朝顺治间修。俗称十方寺。

吕公堂在泡子河东,明成化年建,嘉靖中锦衣千户陆桧新之。万历甲寅赐名护国永安宫,有顾秉谦碑。

吕公堂以乞梦有验,岁大比,诸士子争往焉。

泡子河吕公祠后有物,白气竟丈,夜游水面;人或见之,则倒入水,作鼓桨声。或曰,水挂也。明葛一龙秋夜同武仲宿吕公堂诗:草木自烟翳,居■水半周。帝城偏一角,仙路入高秋。月晒地霜起,风翻天汉流。相期同幞被,清极梦难游。

华严禅林在吕公堂南,有明万历五年重修碑。

关帝庙在吕公堂北,有明碑二,磨泐无考。

太清宫在吕公堂南,卽玉皇阁,有明万历间国子监司业顾起元碑。

阁甚卑隘,明万历间炼师刘静祝拓而大之。内府出帑金,俾塑福禄寿三星像,更其额曰太清宫。

宝源局新厂在泡子河。

○泡子河南岸有方家园、张家园、房家园,北岸有张家园、傅家东西园。中吕公堂,西杨氏秘园,东玉皇阁。北去贡院里许。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32

慕容氏铸铜马于东掖门下,约今西直、德胜二门之外。明姚广孝蓟门诗:不知铜马坊何在,惟见桑乾水自流。其地位当不远也。元一统志恐未尽合。

关帝庙在羊尾巴胡同,有明万历乙巳年鼎一,癸巳年钟一,本朝康熙间重修碑。

维摩庵在黄华坊小哑巴胡同,明万历间左光斗撰碑。

清泰寺在大哑巴胡同,明弘治年建,正德赐额清泰。有编修余本、御史包泽二碑,又嘉靖间鸿胪寺序班王璋重修碑。

宝庆寺在内城东,元建,明永乐、嘉靖间两次重修,本朝雍正间有中书吴麐碑。

考按:宝庆寺无考。今以吴麐碑文观之,或卽寰宇通志所载宝磬之讹也。

智化寺在黄华坊禄米仓东。寺为明宦官王振所建,天顺间诏复振官,塑像于寺中之北,勒碑

其中。本朝乾隆间,御史沈廷芳奏毁之。

寺西存二石狮,云卽明武学遗址。

○京卫武学始于正统六年,除教授一员、训导六员,教习勋卫子弟,以兵部司官提调之,以国子监丞掌学事。成化己丑,建大成殿,祀孔子并四配像。

禄米仓在南小街东。

○东院在总铺胡同东城畔。昔时歌舞地,今寥寥数家如村舍。犹记旧游有陈家园、郝家亭子,树石楚楚,今无存矣。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52

○净居寺、崇兴庵,今无考。

循郡王府在方家胡同。

雍和宫在北新桥东北柏林寺西,世宗宪皇帝潜邸也。前为昭泰门,中为雍和门,内为天王殿,中为雍和宫。宫后为永佑殿,殿后为法轮殿。西为戒坛,后为万福阁,东为永康阁。西为延宁阁,后为绥成殿。宫西后为关帝庙,前为观音殿。

宫之东为书院,门三间。入门为平安居,后有堂,堂后为如意室。室后正中南向,为书院正室,世宗御书额曰太和斋。斋之东,其南为画舫,南向,正室曰五福堂。斋之西为海棠院。北有长房,更后延楼一所。西为斗坛,坛东为佛楼,楼前有平台,东为佛堂。

柏林寺在国子监之东,元至正七年建,今附近雍和宫。本朝康熙间修,有圣祖御书万古柏林四字,其殿额皆世宗暨今上御书。乾隆间重修,有御制碑。寺西有行宫,殿中额曰心香室。

柏林寺有明夏■、金湜、包琪、潘暟、陈政、杨焕、孟阳、司马恂于此分韵赋诗,寺僧汇而成册,朱之蕃跋后。

履亲王府在东角楼宽街。

固山诚贝子府在东角楼宽街。

五岳观在五岳观胡同,创自金元,明宣德元年重建,万历中修,有吏科给事中吴文灿碑。

石观音寺在北居贤坊观音寺胡同,明正统间重建,天顺改名灵藏寺,有敕赐碑。本朝乾隆间重修,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54

宸垣识略卷七

内城三 西南 西中南

镶蓝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与镶红旗接界之处,系自单牌楼至宣武门金水桥向西,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与镶红旗接界处之长安街牌楼向东,进西长安门,至金水桥,为头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江米巷向北,至长安大街、中府、左府、四眼井周围,为二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河漕向东,至石牌胡同、文昌阁、拴马庄、马神庙胡同,为三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自狮子口向东,由皮市南口转北,至扫箒胡同西,为四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西单牌楼向南,由绒线胡同转东,至河漕沿、六部口、抽屉胡同、关帝庙胡同、牛肉湾,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自宣武门至绒线胡同西口油房胡同、南拴马庄、翠花胡同、枣树街,为头参领之十三佐领居址。中街、半壁街、前细瓦厂、新帘子胡同、旧帘子胡同,为二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汉军官兵自西单牌楼西边之抱子街东口至西口,为头参领之五个半佐领居址。自手帕胡同东口至西口,为二参领之四佐领居址。自铁匠胡同东口至西口,为三参领之四佐领居址。自石驸马大街东口,西至棕毛胡同,为四参领之五佐领居址。自头发胡同东口向西,至臭水胡同,为五参领之四佐领居址。

振武坊在正阳门内棋盘街,西为西江米巷东口。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64

修碑,叙寺名源委。又云:射所中有殿祀北极、关帝。今双塔寺稍东有关帝庙是。庆寿寺地本宏敞,两寺均存其名。

庆寿寺碑,金党怀英八分书最妙,明正统中为中人所毁。丈室之前,松樾盈庭。尝引流水贯东西梁,二石屏上刻飞渡桥、飞虹桥六大字,金道陵笔也。明姚广孝居庆寿寺,事文皇于藩邸。正统间重修,改名大兴隆寺,壮丽甲于京师。树牌楼,号第一丛林,上临幸焉。当时有八景,诸公赋诗成卷,马东田跋尾,今无知者。嘉靖间,撤姚广孝配食,移主于大兴隆寺,又名大慈恩寺,后改为演象所。会试发榜次日,新郎君并集于其寺官厅内,请见座主,榜首献茶于前,亦可作南宫一佳话也。

崇祯甲申三月十九日,都城破,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于双塔寺旁井中死之。本朝顺治间

谥曰文忠。

明吴国伦双塔寺诗:石塔参差御苑西,凌空双雁识招提。梵铃风起声相激,仙掌云分势欲齐。似引飞凫朝帝阙,岂烦鸣马护禅栖?长安落日驰车骑,何处逢人路不迷?

〇明米万钟湛园近西长安门,有石丈斋、石林、仙籁馆、茶寮、书画船、绣佛居、竹渚、歊云亭、曲水、松关、饮光楼、众香国、猗台花径诸胜。

明米万钟自题湛园诗:主人心本湛,以湛名其园。有时成坐隐,为客开清罇。闲云归竹渚,落日深松门。登台候山月,流晖如晤言。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70

字,既建北京,埋而露其顶。仪门塑十三省城隍,皆立像,左右相对,每岁顺天府官致祭。正统十二年,重建城隍庙成,有英宗御制碑。

考按:所称仪门塑十三省城隍,今考庙中祇列浙江等十二省,而江南省独缺;盖明代以江南省为陪京,故不与各省并。北平府三字亦无。

庙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也。西自庙,东至刑部街止,亘三里许。其市肆大略与灯市同,第每月以初十二十五开市,较多灯市一日耳。今庙市以每岁五月初一日至初十日止,非复每月三日矣。

魏之琇谒都城隍庙诗:祠垣森閟树苍苍,风马云旗俨在堂。共仰威灵圉社稷,谁传姓氏嬗于杨?相传于忠肃、杨忠愍相继为都城隍。四朝庙祀皇情肃,万邑安和帝道昌。屹立丰碑垂圣藻,愿输时雨与时旸。

〇东西二感圣庙在城隍庙南,泥像,今废。

关帝庙在都城隍庙西,有明万历间钟一。又本朝顺治间,庶吉士周渔重建元君殿碑。

右翼炮厂在宣武门内都城隍庙北。

护国关帝庙俗呼鸭子庙,在北闹市口北太平桥,元天历二年建,有明万历间左谕德傅新德碑,又本朝乾隆元年吏部主事傅廷资碑。

镶蓝旗护军统领署在北闹市口北屯绢胡同。

多罗顺承郡王府在锦石坊街乌衣库胡同。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74

北,至葡萄园东口,为五参领之三佐领居址。

右翼税署在西四牌楼之东大街。

栴檀寺在红罗厂南,明嘉靖中建,有万历间御史苏惟霖碑。

〇红罗厂在积庆坊,今西四牌楼北,其地犹以是名。

三等襄勤伯第在帅府胡同。

〇镇国府太平仓,今西四牌楼大街东北有帅府胡同、太平仓胡同,乃其遗址。

明成化二十三年,建大永昌寺。正德五年,以寺旧址改为仓,赐名太平仓。六年,以太平仓赐永寿伯朱德为私第。八年,改太平仓为镇国府。嘉靖元年,改镇国府为太平仓,命总督仓场管理。

康陵先立镇国府,乃自封镇国公,府在鸣玉坊。嘉靖初,仍改太平仓矣。都人至今称帅府胡 同也。

庄亲王府在西四牌楼北毛家湾。

三等诚毅伯第在西四牌楼北太平仓胡同大街。

关帝庙在西四牌楼北宣武街西,额曰双关帝庙,盖两像合祀,不知何时所建。元泰定乙丑年修,本朝乾隆间重修。有元碑明碑三。

正红旗护军统领署在西四牌楼北臭皮胡同。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76

佛塔。

元张翥辛未二月十三日雷火焚故宫白塔诗:数声起蛰乍闻雷,骤落千山白雨来。恐有怪龙遭电取,未应佛塔被魔灾。人传妖鸟生讹火,谁觅胡僧话劫灰?岂复神灵有遗恨,冷烟残烬满荒台。

礼多罗贝勒府在阜成门内大街北。

朝天宫在阜成门内朝天宫街,元之天师府也。明嘉靖间,斋醮无虚日,其崇奉与大高玄殿等。自宣宗、宪宗,俱有御制诗文勒石。天启六年,十三殿齐灾。今虽有宫门口、东廊下、西廊下之名,

其实周围数里,大半为民居矣。西廊下有关帝庙,土人因其余址而葺之。

明时,凡大朝会,百官先期习仪二日。国初或在庆寿寺,或在灵济宫;宣德间建朝天宫于阜成门内白塔寺西,始为定制。

明李梦阳朝天宫诗:马上城中见雪山,白云苍树满烟关。蓬莱咫尺无人到,松柏黄昏有鹤还。当日翠华游物外,百年金殿锁人间。浮尘扰扰江湖远,怅望岩栖不可攀。

正红旗觉罗宗学在阜成门内宫门口。

质郡王府在宫门口葡萄园。

果亲王府在葡萄园。

正西曰阜成门,元为平则门,明正统间改今名,俗犹呼平则门。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83

汉寿亭侯庙在地安门西,面皇城,明洪武年建。本朝顺治九年,敕封神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三年,追封神曾祖祖父三代公爵,崇祀后殿。五年,修葺,世宗御书忠贯天人额。乾隆四十六年,今上加封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改谥忠义,门殿皆易黄瓦。有世宗暨今上御制碑二通。每春秋二仲及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

昔慕容氏都燕罗城,有白马前导,因以为祠。盖隋旧基。又庙碑载明英宗梦见帝乘白马,故名。

考按:关帝庙在地安门西者曰白马庙,在南城三里河天坛北者曰姚彬盗马庙,皆隋基也。

元果罗洛纳新白马庙诗:祠宇当城角,霜蹄刻画真。房星何日堕?骏骨自能神。曾蹴阴山雪,思清瀚海尘。长疑化龙去,腾踏上云津。

徐干学白马关庙诗:当年北狩事苍皇,白马金鞭护毅皇。说与祠官修岁祀,残碑落日倚颓墙。明英宗北狩时,神显应,有碑记。

又祈雨白马关庙诗:几回圭玉告虔过,炎景隆隆奈若何!彤毂日翻烧广野,赤珠云散压高柯。

圣人有道终须格,臣职无功愧已多。安得泰山肤寸起,滂沱满眼水层波。

贤良祠在白马关帝庙旁,雍正八年敕建,祀王公大臣之有功国家者。有世宗御书额曰崇忠念旧,又御制碑。

半藏寺在关帝庙西,元至正间,僧义佛驻锡之所。人羡其道行,名曰半藏。明嘉靖中,改名保安寺。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95

宸垣识略卷九

外城一 东

长元按:外城叙次,二书虽属明晰,然正阳门外竟接天坛与三里河桥,则疏脱太甚,观者茫然莫辨。今不分五城,以猪市大街划分四段;其前门市■坊曲,略述大概;又采録省郡会馆之着者,以便公交车戾止,则是书简明之意也。附绘图于简端。

正阳外门设而不开,惟大驾由之。月城东西设二洞子门,为官民出入。

观音大士庙在月城内之东边,有明万历壬辰修筑都城碑记,兵部职方司郎中虞淳熙撰,又本朝刑部尚书张照碑。

关帝庙在月城内之西边,有明万历间焦竑碑记,董其昌书。

龙王堂在东洞子门外东城根,又名朝阳阁,明建,本朝乾隆间重修。每岁僧人募缘舍粥,自十月十五日起,至来春二月十五日止。

东月墙在东洞子门外至正阳桥,形如扇面,列肆居之。其傍城夹道曰荷包棚。

正阳桥在正阳门外,跨城河为石梁三;其南绰楔五楹,甚壮丽。金书正阳桥清汉字。

大街石道之旁,搭盖棚房为肆,其来久矣,今仍之。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97

一。

关帝庙在打磨厂东口,有明万历二十八年鼎一。

〇吉安二忠祠在鲜鱼口内手帕胡同,明建,祀宋文文山、谢迭山两公。今圮废,门额尚存。

崇真观在打磨厂之南巷,明司礼监张政舍宅建。正统十四年赐额。景泰四年,国子监祭酒胡濙碑。

关帝庙在高庙胡同,有明嘉靖间鼎一。

中城吏目署在北芦草园。

吴越王钱镠祠在芦草园,雍正二年敕封诚应吴越武肃王。其裔孙世章创建西竺庵,在南芦草园。

玉泉庵在南芦草园西席儿胡同。

乾泰寺在冰窖胡同,康熙三十九年重修,有礼部尚书杜永臻碑。

铁山寺在三里河桥西,明正德间僧宗洪号铁山者募缘修桥,有修撰周叙重修三里河碑。

三官庙在三里河桥东,羽士居之。二槐树甚古。

南泉寺在三里河桥北湾,已圮。

三里河元时名文明河,接通惠河,为漕储运道。今铁闸尚存。

大通桥去通州四十里,形势高通州五丈,置十闸方可行舟。三里河在天坛前,去通州五十里,高通州一丈九尺,置二闸便可行舟,但一二走沙耳。

正阳门外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东有南泉寺,西有玉泉庵,至今基下俱有泉脉。由三里河绕出慈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98

源寺、八里庄、五箕花园一带,直抵张家湾、烟墩港,地势低下,故道俱存,冬夏水脉不竭。现今天坛北芦苇园、草场九条巷,其地下者俱河身也。高者卽旧马头,明白易见,不假经画,稍加修治,卽可复也。但附近势家花园,故成化间杨茂虽尝建议,竟沮不行。诚按此修浚,则公私大船,俱可直抵三里河,不但便剥船而已。

原按:张爵纪五城坊巷胡同,南城正东坊有西三里河、东三里河、芦苇园,崇南坊则有南河漕、于家湾、递运所、缆竿市,又有三转桥、纪家桥、板桥、双马庄、八里庄、十里河,皆三里河入张家湾故道。今其名虽存,而深谷为陵,遗迹渐不可考矣。

长元按:今草场胡同东有平乐园、南官园、北官园、贾家花园等名,要皆昔时园亭遗址。

关帝庙在薛家湾,系旧刹,前有坊曰关帝圣境。

明教寺在阎王庙前街,明成化年建,碑磨泐无考。

天仙庙在木厂胡同,创于明隆庆间,羽士居之,今为禅院。有万历二十九年王汝升碑,本朝康熙丁丑詹事李録予重修碑。

永寿寺在石虎胡同,系旧刹,有敕赐额。

泰山行宫在蒜市口,明天顺年建,有万历间太常寺少卿徐富、庶吉士姜逢元二碑。

中营参将署在崇文门外抽分厂。

崇文门税务署在崇文门外大街。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05

关帝庙在蒜市口。

清化寺在正东坊三里河阳。明宣德壬子,奉圣夫人东安里王妙秀,命其弟义勇后卫百户荣,以赐金买保安寺基,卽蔬圃为寺,今存。其街卽以寺得名,有明宋拯、李廷相二碑。

明程敏政宿清化寺诗:早脱朝簪出帝城,喜分禅榻坐深更。顿疑身在山中住,追笑诗从马上成。把钓未应归计拙,照人偏爱佛灯明。枕酣一夜清无梦,蕉鹿当年亦浪惊。

南城正指挥署在清化寺街。

明因寺在三里河东,故三圣寺也。明万历初,明肃皇太后建,赐额。有李伯时渡海尊者卷,不知何年被人赚去,存者赝本,而僧不知也。万历二十九年,紫柏大师自五台来,夜梦十六僧请挂瓶钵,亭午有负巨轴售者,轴凡十六,贯休所画罗汉也。师叹异购之,各系以赞,传寺中。天启二年,董其昌过此,书佛成道记,自称香光居士,凡十二版。盖宗伯三十年前见紫柏于此寺,索书成道记,寻前诺也。今搨石置僧寮左壁。

考按:今明因寺有十六罗汉画轴,上有明万历时释真可赞,似是后人伪托,非当时真迹。王祖嫡、何洛文二碑,尚可读。董其昌成道记石刻在寺中。

姚彬关王庙在慈源寺东数百武,相传卽元崇恩万寿宫。殿中塑像甚古。俗传吴将姚彬盗关公马被获,强不屈。庙塑缚彬像,公戎服作色,左顾彬,彬反面色不屈;侍将七人怒视彬;缚彬者仰公颜色而受命;马回望公,其色喷沫。人曰隋时塑也。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08

桥、鱼龙亭诸胜。历二水关,长廊数百间,水岸设村落,宛如江浦渔市。

明刘同升李园小集诗:小桥行过柳溪湾,为访园亭竟日闲。出郭已知依緑水,登楼更喜见青山。寒泉落木疑邱壑,瘦马深衣自往还。剩采东篱寻旧约,君应无梦到尘寰。

长元按:李园已无考。今东小市空旷十余亩,有平桥渠水,传是故家园地,疑卽其遗址。

海潮寺在金鱼池北,系旧刹,今倾圮。

真武庙在金鱼池北,已圮。

普贤禅林在安国寺东,颇完整,比邱尼居之。

安国寺在三里河桥南湾,明天顺元年建,碑废无考。

关帝庙在安国寺西,有明隆庆年鼎一。

东小市在半壁街南,隙地十余亩,每日寅卯二时,货旧物者交易于此,惟估衣最多。

南营东南一守备署在三里河桥东小市。

慈溪会馆在东小市,地甚宽敞,每逢科场,直隶学政録取遗才于此。

精忠庙在东小市西,本朝康熙年建,有乾隆戊子大学士刘统勋碑。门外铸秦桧夫妇跪像。旁有喜神庙,为梨园子弟公所,有乾隆丙申詹事刘跃云碑。

吴岩谒精忠庙诗:痛饮黄龙未必酬,幽燕遗庙壮千秋。可怜屈膝秦长脚,得藉陈王解免不?

金陈王兀室放桧南还,主和议。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14

宸垣識略卷十

外城二 西

西月墙在西洞子门外至正阳桥,形与东月墙同。其傍城夹道曰帽儿棚。

大街西边市房后有里街曰珠宝市,曰粮食店,南至猪市口。又西半里许有里街曰煤市桥,曰煤市街,南至西猪市口。其横胡同曰西河沿,曰大栅阑,曰大齐家胡同,曰小齐家胡同,曰王皮胡同,曰蔡家胡同,曰施家胡同,曰掌扇胡同,曰云居寺胡同,曰湿井胡同,曰干井胡同。在煤市桥者,东曰廊房头条胡同、二条胡同、三条胡同,西曰火扇胡同,曰苕帚胡同,曰炭儿胡同,曰杨梅竹斜街。在煤市街者西曰李纱帽胡同,曰柏兴胡同,曰小马神庙,曰大马神庙。其东即齐家诸胡同。大栅阑西南斜出虎坊桥大街。内观音寺前分樱桃、李铁锅二街,复并于五道庙。此皆市■旅店商贩优伶丛集之所,较东城 则繁华矣。

万寿关帝庙在西河沿,系旧刹,本朝为中北二城分界处。

地藏庵在西河沿排子胡同,有康熙二十年鼎一。

七圣祠俗名蝎子庙,在火扇胡同。

大弘庙在三眼井,系旧址,康熙三十六年僧明泐重建,有大学士张玉书碑。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15

延寿寺在西河沿五斗斋西南,地名延寿寺街。寺在辽金称巨刹,辽主尝临其地,金人以栖道君,及汴京所获车辇,悉置于寺。意今琉璃厂皆昔之寺基。明正统间,太原僧湛然重建,开渠得断碑,有延寿字可辨,因仍其名。

松漠纪闻:燕京兰若相望,大者三十有六,然皆律院。自南僧至,始立四禅院,曰:大觉、招提、竹林、瑞像。延寿院主有质坊二十八所,僧职有正副判録,或呼司空。宋童贯、蔡攸率师入燕,号抚定,勒碑于延寿寺纪功。

正乙祠在西河沿,康熙五十一年建,有检讨诸起新碑。

关帝庙在西河沿响闸桥,俗名粗旗杆庙,明旧刹,本朝重修。

汤右曾宣武门东城下晓行诗:老去应官有底忙?未明先起揽衣裳。人从鸦鹊声中出,路入轮蹄影里长。闸下已添新水势,城阴初散晓烟光。隔河楼上花枝好,尚护重衾半篆香。

皈子庙在樱桃斜街。

观音寺在大栅阑西,名观音寺街,前殿有明成化丙午年钟一。

抬头庵在观音寺街后胡同内,今比邱尼居之。庭前古槐一株,大数围,腹空而枝叶茂蔚,数百年物也。

火神庙在李纱帽胡同,康熙年建,明留守卫地。

大学士朱文安轼邸在煤市街,有世宗御书朝堂良佐额。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35

造运宝阁,以安昊天上帝。有神宗御制碑。

考按:宏仁万寿宫在盆儿胡同之西,遗址仅存,无寸椽矣。土人犹呼为万寿东宫,因其西百余步尚有万寿西宫也。文昌像及诸葛孔明等像,俱移于盆儿胡同玉皇庙内。

徐乾学玉皇阁诗:崇台临广陌,列馆俯平皋。片水寒烟积,千峯秋霭高。苑墙猎骑过,津树野鸦号。落叶萦仙灶,残霞罥客袍。苍然收坱莽,静若远城壕。旅鬓繁霜换,流年逝水滔。得闲频载酒,乘兴卽挥毫。公子江蓠佩,佳人金错刀。书鞭殊未已,蜡屐不言劳。莫忘城南饮,今朝意气豪。

万寿西宫在盆儿胡同西,明万历间建,今尚完整。有关帝殿、吕祖殿。其后斗姥阁,三层,高四五丈。亦有神宗御制碑。

长元按:庙额书关帝庙;神宗御制碑,系封关圣为翊天大帝。其万寿西宫之称,乃土人因在万寿宫西而名之耳。

〇城南道院在望远村东,去陶然亭二里。

查慎行移寓城南道院纳凉诗:不信人间有郁蒸,好风来处晚凉增。满城钟磬初生月,隔水帘栊渐吐灯。书少只宜高阁庋,墙低聊当曲阑凭。白须道士休相避,我已身如退院僧。

〇樵沙道院在城南。查慎行诗云:樵沙古道院,风气清浏浏。入门树干霄,桧柏榆槐楸。盖古刹也。今无考。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37

长元按:七间楼在横街南半截胡同口,即怡园也,相传为严分宜别墅。其北半截胡同有听雨楼,则东楼别业,今归查氏。又王氏青箱堂在米市胡同关帝庙北,今归胡大司寇。其宗祠在绳匠胡同,已析为民居,有王氏宗祠四字,砖刻尚存。

查慎行集听雨楼诗:白发春垂暮,纷纷日校书。忽闻传尺牍,招我过园庐。帘引新雏燕,床抛旧佩鱼。此中饶胜赏,大可赋闲居。

大学士陈文简元龙邸在绳匠胡同北,有圣祖御书爱日堂额。西有园亭,通北半截胡同。

关帝庙在米市胡同南,明天启乙丑年内官建,有大学士顾秉谦碑,又本朝康熙间鼎垆一。寺僧云:圣祖尝幸其地,故庙中门不开。

会同四译馆在横街中。

华严庵在四译馆东,系旧刹,无考。

千佛寺在横街中。

张相公庙在延旺庙街,旧系关帝庙,本朝康熙二十二年,萧山绅士重建,祀文武二帝暨宋封浙江潮神靖江王张公。有少詹事周之麟碑。

保安寺在米市胡同东保安寺街,明正统年赐额,有嘉靖间右通政郭秉聪、本朝乾隆间释通理二碑。

皇庙在保安寺东,明崇祯二年建。

元帝庙在骡马市,明建,今为收税局,前宇祀马神。有本朝顺治间大学士王熙、礼部尚书刘廷玉二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3

苍垠。润滴莓苔砌,高扶薜荔垣。凉阴清有气,新粉净无痕。直节人皆见,虚心道亦存。律堪调凤吹,名岂愧龙孙?好报平安信,休孤长养恩。亲从天上看,不羡白沙村。

无逸斋北郭门外,南为菜园数十亩,北则稻田数顷。斋后稍东有关帝庙,圣祖御书额曰忠义。过板桥方亭为莲花岩,对河为松柏闸。庙后为娘娘殿,殿台方式,建水中。

考按:松柏闸河之东卽兰芝堤,西岸卽桃花堤。

凝春堂在渊鉴斋之西,东为纯约堂,其右河厅为迎旭堂。纯约堂东为招凉精舍,河厅之西为转湾桥,北圆门为憩云。迎旭堂折而北为晓烟榭,河岸以西为松柏室,额曰翠岩山房。左为乐善堂,别院有宇,为天光云影。松柏室后临河为红蘂亭。自天光云影后廊登山,东宇为緑窗,山北为回芳墅。红蘂亭东为秀野亭。自回芳墅北转山口,水中杰阁为蘂珠院,额曰凭虚畅襟。蘂珠院北埠上层台为观澜榭,东河厅为坐烟槎,台榭后为蔚秀涵清,为流文亭。蘂珠院西过红桥为集凤轩,轩前连房九楹,中为穿堂。

长元按:乾隆戊辰九月,大西门楼集侍卫校射,上亲发二十矢,中十九矢,有集凤轩纪事诗,勒石。

齐召南大西门观御射恭纪:曈昽初日照西山,百尺楼开紫翠间。御苑经寒欣草浅,秋风讲武值农闲。虎熊的画君臣鹄,鸿鹭墀分左右班。何幸此时叨侍从,大弓亲覩至尊弯。驺虞声节九相当,五色云环御盖黄。但听举旌欢破的,真看随手会穿杨。百年礼乐乾坤泰,万国车书日月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4

宫门前东西二堤,廓如亭,绣漪桥。详见郊垧。

界湖桥之北为景明楼,楼西南湖中为藻鉴堂,堂西湖岸为畅观堂。西北湖中圆城为门四,其上为治镜阁,阁北湖岸为延赏斋。

长元按:延赏斋左右廊嵌耕织图石刻,河北立石,勒耕织图三字。

静明园在玉泉山下,康熙十九年建,初名澄心,三十一年更今名。康熙、雍正间,尝阅武于此。

宫门南向,内正殿为

廓然大公。殿北临后湖,湖中为

芙蓉晴照。西为虚受堂,堂之西山畔有泉,为

玉泉趵突,上为龙王庙。

考按:玉泉从山根仰出,喷薄如珠,实与趵突之义允合,详见御制记中。

泉上碑二:左刊天下第一泉五字,右刊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龙王庙南,循石径入,为

竹垆山房,南为开锦斋,后为观音洞、赏遇楼。观音洞南为真武庙,为吕祖洞,旁为双关帝庙。庙南为

圣因综绘,西为写流轩,后为层明宇。又西为福地幽居,为冠峯亭。迤西梵宇为华藏海,又西为绣壁诗态,西为

溪田课耕,临河皆水田。又西为迸珠泉。绣壁诗态之北为水月庵,东为城关庵,北为圣缘寺,寺北为仁育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73

名。有圣祖御书额。

察罕喇嘛庙在慈度寺北,俗呼后黑寺。康熙五十二年,圣祖赐无量寿佛二尊,供奉大殿。

慈救寺在曹八里屯,北顶东南,距德胜门八里许,旧名五圣庵。

西红庙在德胜门外正黄旗教场北。

东红庙在西红庙东,旧称团营。关帝庙俗称东红庙,顺治十二年,奉敕重建,赐名忠义殿,有世祖御制碑。

考按:明景泰间,于谦选三大营兵分十营团练,号曰团营。英宗复辟,废之。成化间复立,增为十二。此庙乃明代团营所祀之神。

〇鹰房在德胜门外中乡土城关外水磨村之东,今仅存其地名。

明雷思霈诗:辽城金垒古鹰房,羊角风沙接大荒。野窟旧无狐兔迹,小池今有芰荷香。黄鹂独语遮深柳,粉蝶丛飞恋短墙。千古幽州还禹甸,卜年开统忆先皇。

安定门在京城北之东。

方泽坛在安定门外北郊,形方,象地。方折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阔六尺。泽中贮水,

方丘北向。二成:上成方六丈,下成方十丈六尺,均高六尺。上成正中六六方甃,外八方,均以八八积成,纵横各二十四路;二成倍上成。八方八八之数,半径各八路,以合六八阴数,皆甃以黄色琉璃。每成四出陛,各八级,皆白石。二成上南左右设五岳五镇五陵山石座,凿山形,北左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87

〇永平馆一名碣石馆,辽时朝士宴集之所。明一统志云,在府南一十里,约今永定门外。

南苑在永定门外二十里,元为飞放泊。详苑囿。

元灵宫在南苑小红门内西偏,顺治十四年建。内有朝元门,构元极殿,奉玉皇上帝;内为凝思殿,奉三清四皇像;东曰翊真殿,奉九天真女梓潼像;西曰祇元殿,奉三官像。宫门后围房一十六楹,中三间为静室。有御制诗碑。

永慕寺在小红门西南,康熙三十年建。大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后为经库,为孝庄祝厘之所。

德寿寺在永慕寺东,顺治十五年建,后毁于火。乾隆二十年重修,门殿二层,后为御座房,有御制重修德寿寺碑。

关帝庙在德寿寺西南里许,建自前明,本朝乾隆三年重修,殿三层。

永佑庙在德寿寺东南二里许,康熙十七年建。门殿三层。中奉天仙碧霞元君,为孝康祝厘之所。

晾鹰台在南海子内,中有殿,殿旁晾鹰台,临三海子,筑七十二桥以渡,元之仁虞院也。明天顺三年,修南海子大红桥小桥七十五。

元时冬春之交,天子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至顺二年,筑柳林海子堤堰。

查慎行诗:红门草长少飞埃,万顷平畴掌上开。一道修眉浓似画,近南遥识掠鹰台。

魏之琇诗:晾鹰台迥接沤汀,民乐咸歌囿沼灵。七十二桥虹影度,骑郎争放海东青。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1

沈德潜游澄怀园诗:名园水木互潆洄,地近离宫絶点埃。虞褚并官亲禁掖,邹枚分宅住楼台。

荷风入座香难散,鸥侣依人梦不猜。行到苑墙遥指点,此间合号小蓬莱。

大树庵在华家屯,旧有前后两庵,康熙间重修,圣祖御书额曰敕建大树庵。

观音庵在大树庵西,康熙年建。

萧家河桥在圆明园西北门外,旧有闸,今仍其制。其水由青龙桥来,东北流绕圆明园后约三里许,至车房村合红桥河。

长春园详苑囿。大东门外大石桥有关帝庙,西北里许,地名二河闸,亦有关帝庙,大北门前营有三圣庵,皆本朝建立。

法慧寺在长春园东北门,殿二层,有御书额。

圆明园守备署在挂甲屯西胡同。

安河桥南有丰益仓,有三官庙,乾隆二十九年建。其碑略云:左绕长河,右列金山。

长元按:丰益仓,雍正年建,圆明园所驻西四旗及健鋭营兵糈,俱于此支领。

圆明园树村守备在树村南。

泰山圣母庙在达官村,明天启四年建。观音庵,乾隆五年建,俗称将军庙,以殿内观音大士像左右有石像二,刻为将军侍立之形也。

大有庄在达官村西南里许,庄前为御道。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6

玉带桥,稍南为镜桥、练桥、界湖桥。湖北岸为蚕神庙,北为织染局,后为水村居,自此西接 玉泉。

青龙桥在瓮山北五里,元明白浮堰之上流也。其西通金山口,其北斜界百望山。有御制诗。其闸之制,今仍其旧。东半里许设城关,有御书额。

七里泊在碾庄,源自昌平州,东南流至宛平县,合高梁,青龙桥跨其上。

查慎行青龙桥诗:瓮山西北巴沟上,指点平桥接碾庄。自甃清渠成石碣,尽回流水入宫墙。残荷落瓣鱼鳞活,高柳飘丝鹭顶凉。不碍蹇驴行躄躄,有人缓辔正思乡。

慈恩寺在青龙桥侧,明万历中敕建。寺东有塔院。

○西方庵在青龙桥南里许,东望据湖,梵宇虽不雄伟,而极精严。稍南为三元寺,甚隘而颇饶水木之胜。

红石山有妙应寺、关帝庙,皆明建,本朝重修。

妙应寺后有碉房全座,并亭一。碉房之下为山神庙。

宝藏寺,明正统间建,本朝重修。

过金山口数里,有谷颇幽邃。上坡三里许,度大壑,又三里许,是为宝藏寺。正统四年,系西域僧道深建。初名苍雪庵,敕赐今额。

画眉山,由金山口度岭至冷泉村泰州务后,产石,黑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故名。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9

元耶律楚材鹧鸪天词: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刦,桃李春风又一年。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沈思到酒边。

明夏言和词:人世沧桑有变迁,灵岩玉洞自岿然。朝衣几共游山日,佛界仍存刻石年。嗟岁月,惜风烟,等闲花发又啼鹃。只将彩笔题僧壁,玉带长留向日边。

○金山寺在华严寺右半里。山有玉龙洞,洞出泉,甃石为暗渠,引水伏流,约五里入西湖,名曰龙泉。望湖亭建其上。

明张冶望湖亭诗:望湖亭下水如天,曾记宣皇赐幸年。玉辇不来凫雁冷,一湖杨柳锁寒烟。

○玉泉山右西向名瓦窑头,有隆佑庵,仅数廛。垂柳名花,楚楚可玩。

香岩寺在华严寺东妙高峯下,寺后有妙高塔。山麓折而北,为罗汉洞,上为水月洞。

敬一主人讳国鼒。香岩寺诗:雨霁空山夕,寻幽入杳冥。云封千磵白,露濯万峯青。飞鸟依檐宿,流泉伏枕听。朦胧空翠里,孤月自亭亭。

长元按:香岩寺即玉峯塔影,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又苑囿门载:玉泉上为龙王庙,南为观音洞、真武庙、吕祖洞,洞旁为双关帝庙,西南为冠峯亭,亭西为迸珠泉,稍北为水月庵,北为圣缘寺,寺北为仁育宫,奉天齐。又西宫门外迤北有妙喜寺、香露寺、普通寺、妙云寺,皆在禁苑左右,为近时所建者。其沿革未详,因附识于此。

○法云寺在西山后妙高峯下,有双泉鸣于左右。寺门内甃为方塘,殿倚石,石根两泉源出焉。西泉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83

瓜子胡同 绬子胡同 井儿胡同 包头胡同 包头大院 楼湾

第九自治区第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九万九千七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卧佛寺内

上堂子胡同 天和大院 国强胡同 后河胡同 上唐刀胡同 李家菜园 上宝庆胡同 南找子营 北找子营 雷家胡同 礼拜寺街 旋马上湾 旋马下湾 五铺坑 东河漕

第九自治区第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十一万三千九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卧佛寺内

南小市口 坑儿胡同 坑儿大院 北烟筒胡同 中国强胡同 曹家大院 枣树院 四川营 栖流所 天龙寺 土地庙 弥勒庵 四棵树 小兴隆街 元宝市井南 元宝市 松树院 安化寺

第九自治区第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十九万二千零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标杆胡同北口外路南二十八号

珠营 关帝庙街 如意胡同 北河槽 北扁担胡同 元宝胡同 竹篱笆胡同 岔儿胡同 安乐胡同 万福寺后坑 毛家湾 李家大院 厅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09

第十二自治区第三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七·零四方里公所设于板桥十八号

亮马厂 板桥村 漫地村 白家楼村 和尙坟

第十二自治区第三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七四方里公所设于平房

平房村南后街 平房村西口外 平房村北后街 平房村

第十二自治区第三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三九方里公所设于姚家园六十号

姚家园

第十二自治区第三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九·零六方里公所设于西坝三十二号

单店村 七棵树 南洼子 许家河 崔家坟 醉公坟 将合洼

第十二自治区第三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六·零九方里公所设于大亮马桥关帝庙

大亮马桥 窑口 小亮马桥 于桥 安家楼 大清寺 李官庄

第十二自治区第三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三·零五方里公所设于西坝三十二号

南石家坟 南冈子 岔道嘴 驼房营 半截塔 十里居 西坝村 张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16

第十三自治区第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四·二一方里公所设于核桃园关帝

什方院东至西南北大道与第六坊分界 金家村 核桃园 沙窝村(北半村)南至东西大道与第八坊分界 沙沟村 枣林村 高庄 八爷坟(北段)南至东西大道与第八坊分界 朱各庄(南半村)北至西大道与第十坊分界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三·八二方里公所设于八里庄地藏庵

八里庄 南墙湾 高家菜园 玲珑庵 嘉禾巷 八里庄东门 老爷庙 马神庙 白塔庵 花园 七贤村 又一村 北洼 徐庄(东半村)西至西北大道与第十一坊分界 善家坟(东半村)西至西大道与第十一坊分界 定会寺 八宝庄 九家坟 朱各庄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三·九四方里公所设于高庄关帝庙

双槐树 亮甲店 郑王坟 五孔桥 彰化(南部)北至东西洼大道与第十五坊分界 五路居 善家坟(西半村)东至南北大道与第十坊分界 徐庄(西半村)东至南北大道与第十坊分界 十王坟 行集寺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17

恩济庄 高庄(南部)北至东西洼大道与第十五坊分界 半壁店(北半村)南至马路与宛平县分界 田村(北部)南至马路与宛平县分界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四·七五方里公所设于西直门外北关高亮闸东

北下关街 娘娘庙胡同 大柳树北村 大榆树南村 五塔寺 太平庄 大影壁胡同 头堆胡同 大钱市胡同 小钱市胡同 小寺胡同 德宝胡同 小园胡同 糖房胡同 上园 慈献寺 红果园 大慧寺 青塔院 净土庵 笑祖塔院 胡家楼 白石桥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六·五〇方里公所设于万泉庄关帝庙

万泉庄 小南庄 三义庙 庞家村 五座坟 王公坟 双榆树 巴沟 通惠寺 厂洼 长春桥 魏公村 法华寺 白祥庵 红庙 万寿寺 半壁街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一方里公所设于火器营村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19

瑞王坟 贾家坟 魏家村 黄土坡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九·八八方里公所设于海淀东双关帝庙

善缘桥 娘娘庙街 辛庄大胡同 下洼子 大井胡同 前辛庄 辛庄 小庙 东大院 八家胡同 新胡同 大坑沿 白祥庵 篱笆房 躺碑庙 小泥湾 大泥湾 许家寺 小西门 四道口 皂君庙 后官园 石家坟 黄庄东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九八方里公所设于海淀火神庙商会

海甸西街 南小街 太平庄胡同 墨蟠居 永辛庄 小车居 三角地 前官园 杨家井 榆树林 黄庄西 双关帝庙 倒座观音堂 南大街 泄水湖 驴市口 莺房 彩和房 杨家井胡同 苏公家庙 太平庄 太平院 桃园 羊圈胡同 兽医椿 龙凤桥西岔 碓房居 贤孝牌 银丝沟 观音阁 大河庄 双桥东 港沟胡同 南栅栏 南海甸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28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六九方里公所设于马家村松树禅林

南顶村 海会寺 马家村 邓家村 后村 木穉园 东罗家园 贾家花园 苏家坡 马公庄 赵公口南里 铁匠营四十四号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九·零九方里公所设于石榴庄南大庙

石榴村 时家村 白庙 毛家坟 五间楼 曹沟 宋家庄 铁匠营四十八号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九八方里,公所设于萧家村荣春寺庙内

萧家村 姚家村 红寺 双庙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五零方里公所设于小红门茶棚庵内

小红门 小红门前街 小红门后街 马道村 火道口 辛庄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零零方里公所设于郭家村关帝庙

牌坊村 牌坊后街 牌坊中街 姚家坟 张家坊子 宋家楼 郭家村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29

岗上村 少角村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三·五八方里公所设于祁家庄关帝庙

小店村 六道口 祁家庄 东四道口 吕家营 吕家营南里 二堡子 五斗坟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二·四五方里,公所设于十八里甸三官庙内

十八里甸 草家坟 药王庙 秦家坟 周家坟 马家店 佟家坟 张家店 大羊坊 海户屯 花墙子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五·七五方里公所设于武基寺庙内

老君堂 大武基 小武基 南杨庄 六座坟 四公坟 万家坟 杜家坟

第十四自治区第二十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九·九五方里公所设于武基寺庙内

孛罗营 西直河 王家村 羊庄 半壁店 孔家井 刷家坟 东燕窝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39

老爷庙豁子(北段)南至土城与第六坊分界 柏彦庄 三圣庵 暂安处 三才堂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四·二零方里公所设于神州庙内

老虎庙 大钟寺 东白塔庵 西白塔庵 保福寺 五道口 三间房 罗家庄 黄亭子 大王花园 十间房 两间房 狐仙楼 明光寺 小西门外北村 一间房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四·六五方里公所设于正蓝旗营关帝庙

三才堂 清华园(南段)北至河沿与第二十四坊分界 蓝旗营 中关村 吉永庄 成府西小街 北河沿(东段)西至本村十五号与第二十三坊分界 包衣正白 包衣正黄 包衣厢黄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四·四九方里公所设于槐树村太平山内

大成坊 北河沿(西段)东至本村十五号迤西与第二十二坊分界 侍卫营 成府街 红葫芦胡同 沙土窝胡同 刘家胡同 前吉祥胡同 后吉祥胡同 书铺胡同 赵家胡同 牛子小铺胡同 闻家小铺胡同 枣树院 槐树街 太平庵 蒋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41

后湾村 尹家沟 箭亭 苍营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零·八二方里分所设于槐树街北头大寺庙内

树村街 二河开 厢白旗 七空闸 正白旗 正白南门外 树村西后街 树村北头 前河沿 厢白小营 过街楼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二·一五方里公所设于马连洼八十二号关帝庙

马连洼 厢黄旗 兴隆庄 王家庄 大北门 萧家河东村 正黄旗

第十五自治区第二十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六·九三方里公所设于萧家河桥西福禄庵

萧家河桥东 萧家河桥西 萧家河西胡同 骚子营街 骚子营后街 骚子营横街 骚子营臭胡同 辛村 河南新营 黑山沪 羊厂 穆家坟 龙背村 饽饽门 上河沿

第十五自治区第三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三六方里公所设于

大有庄 蜈蚣街 坡上村 南上坡 北上坡 三岔口 油作胡同 裤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33

京师坊巷志稿卷上 义乌朱一新撰

  中西坊

  隶中城。凡皇城自地安门以东;内城自东长安街以北,王府街以西,兵马司胡同地安桥以南;外城自正阳门大街,西至西河沿关帝庙、煤市桥、观音寺前石头胡同,南至西珠市口大街,又南至永定门西,皆属焉。

中东坊

隶中城。凡皇城自地安门以西;内城自西长安街以北,西大市街以东,护国寺街地安桥以南;外城自正阳门大街,东至打磨厂、萧公堂、草厂二条胡同、芦草园,南至三里河大街,皆属焉。

朝阳坊

隶东城。凡内城自东大市街以东,东直门街以南皆属焉。外厢则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外,其分地也。

崇南坊

隶东城。凡内城自崇文门街、王府街以东,交道口、北新桥以南;外城自崇文门外三转桥以东、左安门以北,皆属焉。

东南坊

隶南城。所属皆外厢,南则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门外,东则广渠门外,西则广宁门外,其分地也。

正东坊

隶南城。凡内城东自崇文门街,西至太平湖城根,北至长安街;外城自崇文门外大街,西至打磨厂、萧公堂,北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41

五所胡同 井一。

  斗鸡坑

  庙儿胡同有关帝庙

暖阁厂胡同

《芜史》:御马监之南向西者曰杆子房、北膳房、暖阁厂,厂东门可通河。河之南岸榆柳成行,花畦分列,如田家也,曰南膳房。再南曰明器厂、混堂司、内东厂。案:东厂为明季弊薮,以《芜史》、《春明梦余录》叙次考之,当与暖阁厂、骑河楼相近,余详宫禁。

银闸

神机营幼丁队左厂在焉。详兵制。《芜史》:御马监听事之南曰里草阑草场。永乐初建,收料豆。宣德间,将中府草场之草分受,始立场,有仓廒也。《旧闻考》:今御马圈南,地名银闸,有真武庙,即明御马监里草阑旧址。庙内有天启三年碑记可考。

  上驷院御马圈 井一。

  草垛胡同

骡圈

《春明梦余录》:内承运库、外马房,在御马监南。明宫史:过外马房,余宅数区,所谓河边者也。《芜史》:东河边余房八区,司礼监秉笔掌印等众住,谓之河边直房。案:今骡圈,当即明外马房遗址。

  椿树胡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46

北月偃

  帘子库胡同 井二。

  慈慧殿慧俗讹菇。井一。慈慧寺,详寺观。明司设监旧廨在此。

安乐堂胡同

井一。《春明梦余录》:安乐堂在地安门街东。《芜史》:北安门街曰安乐堂,内官有疾者徙此。山陵及外厂九门官,则不送也。《旧闻考》:安乐堂在街东,《芜史》作街西误。今堂额虽存,并非内官养病之所。

地安门东夹道

迤西即地安门,明曰北安门,俗沿元称曰厚载门,亦曰后门。内务府所属三旗佐领管领档册房,及监造花爆处在街西。董含莼乡赘笔:康熙二十二年癸亥,上以海宇荡平,宜与臣民共为宴乐,特发帑金一千两,在后宰门架高台,命梨园演目连传奇用活虎活象真马。《茶余客话》:励文恪杜讷以编修赐第厚载门。

  皇城西中东坊

西华门外南长街

俗称南池子。井三。小胡同井一。内务府所属管理三旗,纳银庄署在东,掌内管领关防署在南,俱详衙署。万寿兴隆寺,详寺观。王士祯香祖笔记:米紫来汉雯迁侍讲,赐第西华门。《茶余客话》:张文端英,以谕德赐第西华门后,蒋扬孙、查声山皆赐第西华门内。《芜史》:自西上北门,过西上南门,则御用监也。《旧闻考》:御用监今为玉钵庵,即明真武庙。西南有关帝庙,为御用监南库旧址,皆有碑。查慎行人海记:西华门外西南一里许,明御用监在焉。又南数十步,为真武殿,庭前有老桧一株,下有元时玉酒海,承以石床。案:玉钵庵以玉瓮得名,乾隆十年移玉瓮置承光殿,详宫禁。《芜史》:石作阁又西,曰乾明门,迤南曰兵仗局,掌造兵器,每年七月兼供乞巧针,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47

亦称小御用监。曰西直房,即尚衣监之袍房也;曰旧监库,属内官监,曰尚膳外监,曰甜食房,属御用监,造虎眼丝窝等糖裁松饼。曰西上北门,东则西下马门矣。案:今街西兴隆寺,即明兵仗局佛堂,其西直房旧监库、尚膳外监、甜食房,皆当在北长街,遗迹俱无考。吴长元谓:今玉钵庵西,关帝庙为旧监库余址。盖误以御用监为旧监库也。关帝庙在西华门外西南,与《芜史》所称西上北门之北者不合。

南花园

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南花园在西华门迤南东向,明时曰灰池,种植瓜蔬,于炕洞内烘养新菜,以备春盘荐生之用。立春日进生萝卜,名曰咬春。本朝改为南花园,园杂植花树,凡江宁、苏松、杭州织造所进盆景,皆付灌植。秋时收养蟋蟀,至灯夜则置之鳌山灯内,乐罢忽闻蛩声自鳌山出。其余杂花奇树,不可名言,按时舁送各宫殿安放。《春明梦余录》:西苑门迤南向东,曰灰池。《芜史》:宝钞司造草纸,备宫人使用。祖宗时,造钞印板及红印,闻在库中。其署左临河,后倚河,有泡稻草池,池中石灰滤渣积成卧象形,名象山。作房七十二间,各具一灶突,名曰七十二凶神。《旧闻考》:织女桥南真武庙,有明万历八年重修宝钞司真武庙碑,则庙即宝钞司故址也。灰池、象山、作房、灶突久废,今其地犹有七十二烟洞之名。

  南府

  东沟沿

  北花园

  大烟洞胡同 洞俗讹筒。

  九条湾 井二。

油漆作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75

谨案:杜度太祖孙,广略贝勒褚英长子,今为光公宅。采访册:勋贝子第,在绒线胡同北。谨案:贝子为圣祖二十四子諴恪亲王之后。

  成公府夹道 井一。

  大、小六部口井一。案:《八旗通志》:绒线胡同之南,有抽屉胡同,今无是名。

  后水泡

  噶礼儿胡同相传:康熙时江督噶礼居此,后以罪诛,地仍其名。

  牛肉湾

  新开路

安福胡同

井一,桥一。安福寺,详寺观。关帝庙俗称倒座庙,有明正德四年鼎,上镌净居寺。僧云庙为寺旧址。又有万历四十七年鼎一。

  永顺胡同

  大栅栏

  右在宣武门街东,长安街南,正阳门西,与中城界。

宣武门大街

宣武门俗沿元称,曰顺承门,北有坊曰瞻云。井二。镶蓝旗蒙古都统署在西,详衙署。右翼宗学,旧在瞻云坊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83

城册:内城地址隶中城者,中西坊自皇城外东至王府街,迤北与东城界。南至东长安街与南城界。北至兵马司胡同、帽儿胡同与北城界。中东坊自皇城外,南至西长安街与南城界。西至大市街与西城界,北至护国寺街,定府街迤东,逾十刹海,抵地安门桥与北城界。

王府大街

元名丁字街,见《析津志》。明建十王邸于此,称王府街,井二。兵部所属会同馆在东,掌驿政,明初燕台驿故址也。详衙署。《啸亭续录》:饶余亲王、廉亲王府,俱在王府大街。案:互详南城。《析津志》:菜市一在哈达门丁字街。案:今王府街旁有菜厂胡同,疑沿元旧称也。《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五年六月,于东安门下东南,建十王邸,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宣宗实录:宣德三年四月,新作公主府三所于诸王邸之南。《燕都游览志》:乌蛮市在王府街会同馆。明会典:会同馆永乐初设,三年并乌蛮市入本馆。案:乌蛮市久废。又金源之制,会同馆、来宁馆,在宣阳门内,见周辉北辕录。燕山馆、燕宾馆,见范成大石湖集。永平馆在府南一里,一名碣石馆,辽朝士宴集之所,见《明一统志》。其遗址皆当在南城外,今不可考矣。《析津志》:保大坊在枢府北。《坊巷胡同集》:保大坊四铺。有府军前卫左卫、羽林左卫右卫、金吾左卫前卫后卫、虎贲左卫、迎禧观、舍饭幡竿寺。《万历沈志》:有真武庙。案:羽林右卫,《明一统志》在明时坊,今诸卫及真武庙俱废;迎禧观在王府街,详寺观。幡竿寺见后。查慎行人海记:李文达贤赐第在王府街。明《北平图经志书》:武成王庙在保大坊都指挥使司之西。元祭祀志: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岁春秋仲月上戊,枢密院遣官行礼。案:庙址今无考。《析津志》言:柴炭市集市,一在枢密院,今亦无考。

  东安门外南夹道 关帝庙北,井一。

  霞公府 即理藩院后胡同,节孝祠在北,详祠祀。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99

太平仓

井一。明太平仓遗址,互详西城。《啸亭续录》:承泽亲王府,在太平仓。谨案:王讳硕塞,太宗五子,以功封,世袭,追谥裕,子博果铎袭封,后改号庄,薨无嗣。圣祖以十六子庄恪亲王允禄为后。《宸垣识略》:三等诚毅伯第在太平仓胡同。案:乾隆时,大学士伍弥泰袭诚毅伯。《宛平王志》:崇善寺在太平仓大街。《明史·佞幸传》:延绥总兵官马昂罢免,有女弟进于帝,召入豹房大宠,传升昂右都督,弟炅、昶并赐蟒衣,大珰皆呼为舅,赐第太平仓。

  前毛家湾 井一。

  中毛家湾

  后毛家湾 井一,桥一。

  枪厂 井一。

  铁匠营 井一。

地安门外西城根

井一。西步粮桥,俗称西压桥,以皇城跨其上也。玉河水由此入西苑,宛平县署在北,迤东有白马关帝庙,隋旧基也。药王庙东濒十刹海,俗称南药王庙。井一。旌勇祠祀将军明瑞等,贤良祠祀怡贤亲王等,俱详祠祀。嘉兴寺、半藏寺,俱详寺观。《明史·礼志》:汉寿亭侯关公庙,永乐间建,成化十三年又奉敕建庙宛平县之东,祭以五月十三日。《宸垣识略》:一等忠达公第,在地安门外西城根。一等恭诚侯第,在地安门外西北。案:康熙时,大学士定西将军抚远大将军图海,追封忠达公,谥文襄。顺治时二等伯乌拉忒贝勒明安,追封恭诚侯,谥忠顺,今侯启泰官散秩大臣。黄富民礼部遗稿:先勤敏公赐第在地安门外。案:黄富民,黄左田钺之子。《万历沈志》:宛平县在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01

大、小羊角灯胡同

白米斜街 井一。

观音堂,井一。内务府所属三旗参领署在北,详衙署。案:《坊巷胡同集》有白米寺,今无考,岂地以寺名欤。

右在大市街东,地安门街西,长安街北,与南城、西城、北城界。隶中东坊。

内城东城

城册:内城地址隶东城者,东南俱至城根,西至崇文门街与南城界。又西至王府街迤北至交道口与中城界。北至东直门街与北城界。

崇文门大街

崇文门,俗沿元称曰哈达门,或讹海岱。迤北有坊,曰就日。井一。化成寺在西,详寺观,又有关帝庙。《析津志》:文明门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因名。人海记:康熙甲子秋九月,海岱门内地中忽作声,有光如电,初以为地震也。已知其地旧埋火药,覆大石板,上土厚尺余。不知何故忽废,飞石所中凡伤二百余人。《万历沈志》:般若庵有敕建碑,在明时坊。案:庵今无考。周筼《析津日记》:吴匏庵园居有海月庵、玉延亭、春草池、醉眠桥、冷谵泉、养鹤阑,今访其遗迹,已不可得。《旧闻考》:河南彭氏所藏张见阳补画玉延亭图,有赵宽赋序云,春坊先生所居崇文街第,有园一区,名亦乐,中有亭曰玉延。赋首又云,并东郭之青阳,则斯亭应在东城。又毛澄重建玉延亭记云:园中别有庵,曰海月,玉延为庵之辅。则海月庵与玉延亭毗连也。案:海月庵,梦余录云在皇墙西,误也。今从《旧闻考》。吴宽《匏翁家藏集》,有海月庵冬日赏菊图序。《明史·宦官传》:魏忠贤生祠,户部主事张化愚建之崇文门。

  崇文门内东城根 井二。迤东有大石桥。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05

《坊巷胡同集》作炮作河。井二,桥一。迤西有吕公堂,明为永安宫,今设电报局于此。少南有太清宫,景物略之玉皇阁也。俱详寺观。又南有华严禅林,明万历间重修,北有关帝庙,明碑二,皆磨泐。《燕都游览志》:泡子河在崇文门东城角,前有长溪,后有广淀,高堞环其东,天台峙其北,两岸多高槐垂柳,空水澄鲜,林木明秀,不独秋冬之际难为怀也。河上诸招提苦无广大者,水滨之颓园废圃,多置不葺。城内自德胜河外,惟此二三里间无车尘市嚣,惜命驾者少耳。《旧闻考》:泡子河在今观象台前,河身尚存,经吕公祠南石桥,出南水门入通惠河。《万历沈志》:吕公祠在明时坊。《帝京景物略》:泡子河南岸,方家园、张家园、房家园,以房园最北岸,张家园,傅家东西园以东园最中。吕公堂西杨氏泌园东玉皇阁,北去贡院里许。案;诸园今皆废。查嗣瑮查浦诗钞杂咏诗:张园酒罢傅园诗,泡子河边马去迟;踏遍槐花黄满路,秋来祈梦吕公祠。《帝京景物略》:祠后有物,白气竟丈,夜游水面,人或见之,则倒入水,作鼓桨声,或曰水挂也。《藤阴杂记》:吕仙祠祈梦颇灵。姜西溟宸英乡会试寓祠及第后有诗。

  吕公堂上坡 有慈云寺,俗称十方院,详寺观。

  苏州胡同 巷东口曰八宝楼。

  饭瓶胡同

  梯子胡同

麻线胡同

井一。明郎瑛七修类稿:苏州胡同有苦井,宏治间,正月朔日晨,有术士汲其水往甜井中,易水而来,向井咒诅而下之,遂变为甜水。《旧闻考》:井在苏州胡同内麻线胡同三元庵前,居民至今资以汲饮。查浦诗钞杂咏诗:枘凿流传事不侔,谁分泾渭定千秋。移将苦水成甜水,唤作苏州是蓟州。

  延寿庵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19

灯市口大街

井三。关帝庙前井一。镶白旗满洲都统署在北,详衙署。北小胡同曰一间楼。《宸垣识略》:张贝子府在灯市东。采访册:熙贝勒府在灯市口,传为明相严嵩故宅。《燕都游览志》: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互二里许,南北两廛,珠玉宝器,以逮日用微物,无不悉具。衢中列市,棋置数行相望,俱高楼,楼设氍毹帘幕,为宴饮地。一楼日赁直有至数百缗者,夜则然灯于上,望如星衢。市自正月初八起,至十八日始罢。鬻灯在市西南,有冰灯,细翦百彩,浇水成之。《帝京景物略》:永乐七年,令元宵节赐百官假十日。今市十日,赐百官假五日。内臣自秉笔篆近侍,朝臣自阁部正,外臣自计吏,不得过市,犹存古罚?幕盖帷意,其他例得与吏士军民等过市。又内市者,东华门内,月三日市,今移灯市张矣,犹称内市也。案:明灯市最繁盛。范景文诗所谓:文贝珊瑚看不尽,东华门外市三条也。今灯市、内市俱废,其地犹存灯市口之名。互详风俗。《春明梦余录》:灯市大街,嘉靖二十九年立戎政府,统以勋臣一员,曰总督京营戎政,佐以文臣一员,曰协理京营戎政,营制有三:中曰五军,东曰神枢,西曰神机。五军营析为营十六,神枢营析为营十,神机营析为营九,崇祯十六年八月,以襄成伯李国桢总督京营戎政,请上御书营额,上为亲书共武堂赐之。

佟府夹道

顺治时孝康章皇后之兄、安北将军佟国纲,康熙时孝懿仁皇后之父、内大臣佟国维,皆封一等承恩公。后并袭,其赐第在此,故名。传云:前明严世蕃故宅也。《藤阴杂记》:介少宗伯福第,在灯市口,有野园。汪文端由敦题野园诗:数竿修竹静生香,犹记开轩六月凉,多少楼台图画里,吟情不较野园长。案:介为国纲曾孙,野园今尚存。《芜史》:宝和等店,管商贩杂货,岁征银数万两,除正项进御外,余皆提督内臣公用,店有六,曰宝和、和远、顺宁、福德、福吉、宝延,俱在戎府街。传云起自嘉靖年间,裕邸差官征收,神庙时,属慈宁宫李太后收用。天启时,逆贤攘为己有。《武宗外纪》:尝游宝和店,令内侍出所储摊门,身衣估人衣,首戴瓜拉。自宝和至宝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30

老君堂《坊巷胡同集》:南居贤坊有老君堂,云即洞阳观旧址也。元时观前有义井,见上。

门楼胡同

慧照寺胡同 井一。《万历沈志》:慧照寺有敕建碑。案:寺碑言成化间僧庭佑得永宁伯谭氏故宅,辟为焚修之所。

  椿树胡同

  汪家胡同 《藤阴杂记》:汪文端由敦第在东城十三条胡同。今名汪家,有黼黻宣勤、六典持衡赐额。

  五显庙

  双栅栏

  新太仓胡同

  罗刹坑

  八宝坑 井一。

  褡连坑

  大庙胡同 关帝庙俗称大庙。

  大庙后 井一。

  九条湾 小胡同曰西厂门,曰四眼井。

  骆驼胡同 井一。

  船板胡同 井一。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38

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胡同二条、六条胡同,井各一。

  干石桥西斜街 《宛平王志》有显应宫。《啸亭续录》:公札尔塔齐宅在西斜街。

  玉带胡同 镶蓝旗觉罗学在西,近红庙,详学校。

  玉皇阁 井一。

  红庙关帝庙 俗称红庙,镶蓝旗官学在西,详学校。

  椿树胡同

  豆芽菜胡同

  花枝胡同

  裤子胡同

  阴凉胡同

  南北骆驼湾

  南、中、北半壁街

  南、中、北太常寺 小胡同曰枕头胡同。

  南、中、北宽街

  南、中、北千张胡同

  南、中、北沈篦子胡同 井一。迤南曰高叉拉大院,井一。《八旗通志》有干鱼胡同,今无是名。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42

丁章胡同

  大、小麻线胡同

  小胡同桥一。《啸亭续录》:顺承郡王府在麻线胡同。谨案:王讳勒克德浑,太祖曾孙颖亲王萨哈璘三子。顺治间授平南大将军,追谥恭惠,世袭。

  烙铁胡同

  扁担胡同 《啸亭续录》:贝勒杜兰宅在扁担胡同。案今为文公宅。

辘轳耙胡同

井一,桥一。《啸亭续录》:贝子固尔玛珲宅在辘轳耙胡同。谨案:固尔玛珲,显祖曾孙贝勒阿敏次子,以功封,谥温简。固一作顾,又作姑,珲一作洪。

  鸭子庙关帝庙俗称鸭子庙,元天历二年建,有明万历间碑,庙前有太平桥。

锦什坊街

正红旗满洲都统署在西,详衙署。普寿寺有敕建额,回人礼拜寺也。案:元于平则门内置金城坊,明因之。今锦什坊街,南接闹市口,北抵平则门,疑即金城坊街之讹。《明一统志》:元世祖庙在金城坊,洪武十年建。案:明代岁以二仲,遣顺天府致祭。嘉靖二十四年,给事中陈棑奏罢之。见明会典及《春明梦余录》。今遗址无考。

鹫峰寺街

俗称卧佛寺街。寺有卧佛,故名。东接旧刑部街,正红旗汉军都统署在北,详衙署。鹫峰寺,唐之淤泥寺也。中有栴檀佛像。康熙四年移奉宏仁寺。其东有圆通庵,明为水云庵,俱详寺观。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43

破大门

  藤牌营

  柳树井

城隍庙街

井一。都城隍庙在北,元遗址也。五月朔至望日有庙市,其西有关帝庙,俱详祠祀。《明史·礼志》:都城隍庙祭以五月十一日,太常寺官祭。《燕都游览志》:庙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而名也。西至庙,东至刑部街,亘三里许,大略与灯市同,第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较多灯市一日耳。野获编:城隍庙市,陈设甚夥,人生日用所需,精粗毕备。羁旅之客,但持阿堵入市,顷刻富有完美,以至书画骨董,真伪错陈,剔红填漆旧物自内廷阑出者,尤精好。往时所索甚微,今其价十倍矣。《析津志》:东、西二感圣庙,在城隍庙南,泥像石佛寺。又西转北,则城隍庙。自庙前巷口转北,为金城坊,内有杨国公寺,杨总统之父也。坊东为金玉府,内有琉璃碧瓦,所盖八座,藏藏经版甚精,文宗敕印造三十六部,散施诸禅刹。江南亦有赐者。坊内有军铁库,帝师有大佛殿,在坊之东,翚飞栋宇,甲于他寺。案:石佛寺见后。感圣庙、金玉府、铁库、大佛殿,皆无考。据《析津志》言,阜财坊在顺承门内金玉局巷口。金玉局即金玉府也。其地当在今城隍庙街之东南。

  城隍庙夹道

  铁匠营

  炮厂胡同 井一。镶红镶蓝两旗炮厂在焉,详兵制。

按院胡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51

禅或讹善,桥一。宝禅寺元为承普庆寺,明改名宝禅,亦称祝寿寺。西有正法寺,乾隆间改名正觉,俱详寺观。《康熙万寿盛典》:新街口有寺曰宝禅,有九门步军统领以下校建庆祝经坛于内,寺前彩坊一,曰卿云五色。

大、小帽儿胡同

大胡同 井三,桥一。小胡同桥一。《宛平王志》有威灵庙。《康熙万寿盛典》:帽儿胡同内有庙曰关帝庙,有东四旗前锋统领护军统领以下护军以上,建庆祝经坛于内。胡同口有彩坊,曰同登仁寿。

四根柏胡同 桥一,神机营所属骏字马队置厂于此,详兵制。

前、后宫衣库亦称公用库,井一,桥一。神机营所属右前护军马队及右骁骑营抬枪队,均置厂于此,详兵制。

八条湾

西沟沿 井一。西直门横桥南,有枯渠曰河漕,直达宣武门西城根,入护城河,俗称曰臭沟。明于此置河漕西坊。

  酥萝葡胡同 亦作苏罗卜。南小胡同曰招子胡同。

  回子营

  火神庙 井一。

  小塔院

葡萄园

《宸垣识略》:果亲王府在宫门口葡萄园。谨案:果亲王讳允礼,圣祖十七子。雍正初,任议政,谥曰毅。今府在孟端胡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52

观音庵 井一。

  草厂《坊巷胡同集》有北新草厂遗址,疑当在此。

  宫门口

  西叉路 井一。正红旗觉罗学在巷口东南,详学校。《春明梦余录》:朝天宫在皇城西北,元之天师府也。《帝京景物略》:宣宗仿南都之制,建朝天宫,有三清殿以奉上清、太清、玉清,通明殿以奉上帝。普济、景德、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贞、文昌、玄应九殿以奉诸神。东西建具服殿,以备车驾临幸。宫成于宣德八年,御制诗文勒碑纪事。成化十七年重修,亦有御制诗文碑。天启六年六月廿夜,十三殿齐灾。宫后天师府,有赵孟頫张天师像赞碑、大道歌碑、虞集黄箓大醮碑。《长安客话》:凡大朝会,习仪二日,国初或在庆寿寺,或在灵济宫。宣德间,建朝天宫于白塔寺西,始为定所。《旧闻考》:朝天宫本元代旧址,盛于明嘉靖时,斋醮之及无虚日。考名山藏所纪,其崇奉与大高玄殿相埒。今阜成门东北,虽有宫门口东廊下、西廊下之名,周回数里,大半为民居矣。西廊下有关帝庙,乃土人因余址而葺之者。止大殿三楹,殿前甬道,绵亘舒百武,砌石断续,犹见当时规制。

  东廊下

  中廊下

  西廊下 井一。

  前、后抄手胡同 前胡同 井一。

  茶叶胡同 井一。

  吉祥胡同 有吉祥寺。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61

三官庙 井一。《康熙万寿盛典》:又前路左有庙曰东三官庙,有大理寺、太常寺卿以下诸臣建庆祝经坛于内。

  玉皇庙

  教子胡同 教亦作轿。井一。

  高井胡同 井一。有永泰寺,元旧刹,明天顺间重建。

  黑塔寺胡同 万佛寺亦称黑塔寺,详寺观。

  前、后牛犄角胡同

  西教场

  前、后营房

  北草厂口 井一。

  观音庵胡同

  石碑大院 井一。

马香胡同

井一。《康熙万寿盛典》:路右马香儿胡同内,有庙曰关帝庙,西四旗前锋统领护军统领以下诸臣建庆祝经坛于内。

  永庆庵 井一。

  八王子胡同 井一。

  舍饭堂 亦称舍孤堂。井一。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73

大石桥 井一。有双寺,东曰嘉慈,西曰广济,明成化时建。

  小石桥南有碧峰寺,详寺观。《万历沈志》:寺在日中坊,有敕建碑。

  铸钟厂

  井一。碧霞元君庙后 井一。又有真武庙。《春明梦余录》:华严钟厂在德胜门内,旧铸,高二丈余,阔一丈余者,尚有十数,仆地上,皆楷书佛经。案:钟仅存其一,旧悬万寿寺,今移德胜门外觉生寺,俗称大钟寺。曹仁虎觉生寺大钟联句诗自注云:明代是钟,本贮大内,后移汉经厂。万历五年建万寿寺于西直门外,移钟于寺,日俾六僧击之,见野获编及《帝京景物略》。天启中,有言寺在帝里白虎分,不宜鸣钟,遂卧钟于地。见《燕都游览志》。

前、后马家厂

井各一。《长安客话》:海子桥北,旧有海印寺,宣德四年重建,改名慈恩,今废为厂。《旧闻考》:今海潮寺碑云,海印寺东为广福观,西为海潮寺。又龙华寺碑云,辅碧峰与海印,则今之马公厂殆即《长安客话》所云寺废为厂者欤。案:海印寺旧有镜光阁,明人题咏甚多。《宸垣识略》云,海印在广福、海潮之间。今银锭桥东南沿湖隙地,疑即海印废址。故有镜光阁以临水。若碧峰寺在今小石桥胡同,与银锭桥相去约二里,前后无水,未可以马家厂证《长安客话》所云也。

旧鼓楼街

井一。有清虚观,明景泰间建。《万历沈志》:清虚观、广福观,俱敕建,在日中坊。《明一统志》:中心阁在府西,元建,以其适都城中,故名。《析津志》:中心台在中心阁东十五步,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面有石碑,刻中心台。又双青杨树大井,关帝庙,北去则昭回坊矣。前有大十字街,转西大都府巡警二院,直西则崇仁倒钞库;西中心阁,阁之西齐政楼也,更鼓谯楼,楼之正北乃钟楼也。明《北平图经志书》:中心台敌楼一十二座,窝铺三百四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77

大、小经厂大经厂 井一。其东为顺天府署。

  分司厅胡同 或作粉子亭。

  谢家胡同 井一。

  伽蓝殿胡同 俗讹车辇店。辇或作碾,或作帘。井一。

  柴棒胡同 井一。

  北花园胡同 井二。

  姑姑寺胡同

  灵官庙

  闹营胡同

安定门大街

井四。关帝庙俗称红庙,井一。迤南午达东直门街者曰交道口,井二。镶黄旗满洲都统署在焉,其北为汉军都统署。俱详衙署。采访册:諴亲王府在安定门大街东,今为荣寿公主府。谨案:諴王讳允秘,圣祖二十四子,谥曰恪。公主,恭亲王长女也。《元史·程巨夫传》:赐地京师安贞门以筑室。案:安定门元曰安贞,其地当在今城东隅。《析津志》:灵椿坊在都府北,丹桂坊在灵椿北。《坊巷胡同集》:灵椿坊八铺。禄水亭杂识:窦十郎故居或云在城西,或云在昌平,或云在诼州,或云在蓟州。当时冯瀛王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之句。今北城有灵椿坊,疑是十郎旧里。元张翥蜕庵集:买屋灵椿坊诗:五槐浓绿荫门前,东宇西房十数椽;不是衰翁买屋住,归时留作雇船钱。《万历沈志》:八蜡庙在府治东北。案:庙今无考,惟府治中有刘猛将军祠,雍正二年敕建,传云神主蝗蝻。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79

步军统领署在西北,旧为礼部会同馆,详衙署。东有文昌宫、斗姥宫,详祠祀。《啸亭续录》:汤敦甫金钊任祭酒时,尚居地安门外文昌宫,无安宅也。《万历沈志》:梓潼帝君庙在靖恭坊,有敕建碑。

  南锣鼓巷 井一。

  北兵马司胡同

  秦老胡同

前、后圆恩寺胡同

镶黄旗官学在焉,详学校。《万历沈志》:关王庙有敕建碑,今无考。圆恩寺在昭回坊。又有广慈庵。俱详寺观。

  大、小局儿胡同 局或作橘。小胡同 井一。

  肃宁府

臭皮厂

右在地安门街东,鼓楼东大街南,安定门街交道口西,兵马司胡同、帽儿胡同北,与中城东城界。

东直门大街

井六。关帝庙俗称白庙,井一。迤西曰北新桥街,南属东城,北属北城。有蒙古都统署,桥东教场有上三旗正蓝旗炮厂,俱详衙署。北有慈寿寺,旧名开元,传云创自唐开元间,明为惠明寺,乾隆间改今名。少东有宝公寺。《万历沈志》:在崇教南坊。又东有东药王庙,俱详寺观。《宸垣识略》:和亲王府在北新桥南,一等昭毅伯第在白庙前。案:和王府,据《啸亭续录》在铁狮子胡同。巴都礼封昭毅伯。《明一统志》:武骧左卫右卫、龙骧左卫右卫,俱在崇教坊。案:今无考。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85

胡家圈家 俗讹椒。

  清凉庵

  头条、二条、三条胡同

  五岳观 地以观名。观有碑云,创自宋元间。

  马棚胡同

东西宽街

《宸垣识略》:履亲王府、固山诚贝子府,俱在东角楼宽街。谨案:王讳允裪,圣祖十二子,乾隆间任议政,谥懿。再传无嗣。高宗以四子履端亲王永诚继之,今为裪公第,在后海南。《啸亭续录》云:府在北小街。

  桦皮厂

  关帝庙

  北水关

北城根 井一。迤西近安定门,有大石桥。

右在大市街东,东直门街北,其南与东城界。八旗界址:顺治元年,定鼎燕京,分列八旗,拱卫皇居。镶黄居安定门内,正黄居德胜门内在北,正白居东直门内,镶白居朝阳门内,在东,正红居西直门内,镶红居阜城门内,在西,正蓝居崇文门内,镶蓝居宣武门内,在南,盖八旗方位相胜之义。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91

京师坊巷志稿卷下 义乌朱一新撰

外城亦曰罗城。明嘉靖三十一年筑,周二十八里有奇,门九。(一统志、《明世宗实录》)其街衢之大者,南北曰正阳门街、永定门街、崇文门街、宣武门街、东便门街、西便门街,东西曰南大街(自广渠门直达广宁门,亘十余里,随地异名,具详于后)、南横街、打磨厂、西河沿。(《会典事例》参《宸垣识略》)

外城中城

城册:外城地址隶中城者,中东坊第一铺:东至长巷上二条胡同,南至鲜鱼口小桥,西至正阳门街,北至城根。二铺:东至东河沿、萧公堂、深沟口,南至三里河桥,珠市口街,铁山寺与南城界,西至长巷下头条胡同后营,北至鲜鱼口、梯子胡同。三铺:东至小蒋家胡同、抄手胡同,南至珠市口街与南城界,西至正阳门街,北至豆腐巷、十间楼、北芦草园。中西坊第一铺:东至正阳门大街,南至珠宝市,北至城根,西至西河沿关帝庙、观音寺、杨梅竹斜街与北城界。二铺:东至正阳门大街,南至珠市口大街与南城界,西至观音寺前与北城界,北至珠宝市。三铺:东至永定门大街,南至永定门口,西至石头胡同与北城界,北至清风巷、火神庙,西与北城界。

正阳门外大街

俗称前门大街,跨护城河有桥,甃以文石,中为驰道。南有坊,颜曰正阳桥。迤南直达永定门街。其北傍月墙者,东曰荷包巷,西曰帽巷。高承埏《鸿一亭笔记》:正阳门前搭盖棚房居之为肆,其来久矣。崇祯七年,成国公朱纯臣家灯夕被火,于是司城毁民居之侵占官街棚房壅塞衢路者。金侍御光宸上言:穷民僦居无资,藉片席以栖身,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94

上、下四条胡同 有岳阳、上新、新城、乐平、休宁、金溪、南昌诸会馆。旧有贵池、德兴、南雄诸会馆,今废。

  高庙关帝庙 俗称高庙,有明嘉靖间鼎一。有常德会馆。旧有芜湖会馆,今废。

  鸾庆胡同 或作銮。有襄阳、粤西会馆。

  高井胡同 井一。旧有武宁、义宁、进贤、武河诸会馆,今多废。

  大、小始兴胡同始或讹为施。

  深沟口 巷西隶中城,东隶南城。旧有江山会馆,今废。

  花园

  红佛寺

  堂子大院

  翔凤胡同 或作墙缝。旧有泸溪会馆,今废。

  大、小崇真观崇真观明珰张政故宅也,详寺观。今其地以观名。迤东为兴隆街,详南城。

  庆云庵

  北芦竹园井一。中城吏目署在此,详衙署。有火神庙。

  元帝庙

  东芦竹园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97

市口。

  右在正阳门街东,三里河、北桥湾、深沟口西,东珠市口、三里河北,其东南皆与南城界。

西河沿

南小胡同井一。迤西有万寿关帝庙。庙东隶中城。西隶北城,井二。正乙祠康熙五十一年建,关帝庙明建,俗称粗旗杆庙。井一。有萧山、渭南、代州诸会馆,皆在北城界内。旧有如泰会馆,今废。西河沿之北为南河沿,又北逾河抵城根为北河沿,俱详北城。北河沿近正阳门者曰贯市。汪琬钝吟续稿:京师丰台、西河沿皆与同人习游者,病中追赋:病怀衰骨两支吾,记得年时卧酒垆。借问河边攀剩柳,也应憔悴似人无?《王渔洋集》:同人集河楼下诗:下直经旬发不梳,河楼高会翦春蔬。已喜绿蒲藏睡鸭,更烧红烛射游鱼。玉河杨柳见飞花,露叶烟条拂狭斜。十五年前曾系马,数株初种不胜鸦。香祖笔记:今京师书肆皆在西河沿,余惟琉璃厂间有之。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自明以来,搢绅齿录俱刻于西河沿洪家老铺。今白华堂诗录:公讌诸同年诗,自注:西河沿禄寿堂、虎坊桥浙绍乡祠戏席最盛。《坊巷胡同集》:正西坊自正阳门外西河沿至宣武门响闸桥东六牌二十四铺。有延寿寺、云峰寺、观音寺、云居寺、万寿寺、抬头庵。案:云峰寺无寺,延寿寺今属北城,余见后。

  排子胡同 有江夏、凤阳会馆。小庙二。

  三府菜园 井一。小胡同一。

  珠宝市

廊房头条胡同

路南小胡同曰高家胡同,井一。《人海记》:永乐初,北京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视冲僻分三等,纳钞若干贯,洪武钱若干文,选居民有力者一人签为廊头,计庸纳钱钞,敛银收买本色,解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05

井一。步军统领所属东营守备署在北。有天仙庙、五圣祠。《洪北江年谱》:乾隆戊戌,计偕入都,居仲弟海岱门三条胡同寓斋,时仲弟官崇文门副使。是科先生获隽。

上四条胡同

井四。东口有小胡同曰穿心店,通下下三条胡同。曰曹家店,通花儿市。曰罐儿胡同、曰西罐儿胡同。有崇恩寺、卧佛寺,详寺观。崇恩寺本名崇恩福元寺,元刹也。《元一统志》:遂初亭在施仁门北崇恩福元寺西门西,街北旧隆禧院,正厅后乃张子有平章别墅也。《明一统志》:遂初堂在府南,元詹事张九思别业也。《道园学古录》:张九思墓志:治国于南门外,作堂曰遂初,花木水石之胜,甲于京师。案:施仁门金都城东北门也。元筑新城后,以辽金故城为南城,其遗址在今外城西南隅。遂初亭、隆禧院皆与崇恩寺相近,今不可考矣。赵孟頫松雪斋集:王恽《秋涧集》均有宴遂初亭诗。井一。小胡同曰水店胡同。

  南、北火扇胡同

  北羊肉口

  中头条胡同 井一。有白衣禅林火神庙。

  中二条胡同

中三条胡同

井一。有送子白衣庵。《藤阴杂记》:崇文门外三条胡同有查氏园,施培叔朝干住时频访之,林木葱茜,池馆清幽,后无京官居住,恐鞠为茂草久矣。

  中四条胡同 井一。有关帝庙、寿佛寺、无量庵。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06

 北小市口有关帝庙

  下头条胡同 井一。有关帝庙、三元寺。

  下二条胡同 井二。有弥勒庵。

  下三条胡同 井一。有紫竹林。

  下四条胡同 井一。南夹道井一。

  户部拉口 亦称虎叭喇口。井一。

  下下头条胡同

  狗尾巴胡同

  下下二条胡同 有药王庙。

  下下三条胡同

  下下四条胡同 井一。

东便门街

井一。有桥曰便门桥。护城河径桥下迤东北出水关,入通惠河。普陀寺在桥北。太平宫在桥南,俗称蟠桃宫道观也,明建。有吴达礼碑,岁三月朔至三日有庙市。又有关帝庙、观音庵。《万历沈志》:普陀寺、金山寺在崇北坊,俱有敕建碑。案:金山寺久废。《宸垣识略》:观音庵旧名云深处,康熙间建,室宇精雅,传为宦家别业所改。

  河坻下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07

右在崇文门大街东,东便门南,花儿市街北,与南城界。

花儿市大街

有花儿市汛。火神庙,明隆庆二年建。有李琦、崔应阶二碑。旬四日有市。灶君庙,明建。有孙岳、冯云骕二碑。岁八月朔至三日有庙市。又有回人礼拜寺。张祥河小重山房集有花儿市歌。

  南小市口 东城指挥署在北,详衙署。井五。有地藏庵。

  铁辘轳耙 井一。有崇兴寺、送子观音庵。

  史家胡同 井一。

  隆安寺 井二。

  白桥 井一。

  卧佛寺井一。有忠义观。

  牛角湾 有土地祠、财神庙,即《坊巷胡同集》之增福寺。

  佘家营 有广东义园。

  四川营 有天龙寺,明万历间建,金华会馆也,今为义园。有三清观、法域寺。

  上堂子胡同 有关帝庙。井一。

  旋马上湾

  雷家胡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10

西马尾胡同 井一。俗名西马尾帽。

  东马尾胡同 俗名东马尾帽。

  地藏寺街 井一。

  东利市营

  西利市营 井一。有关帝庙

  铁香炉 井一。旧有山右、宣城、嘉应诸会馆,今废。

  三转桥 井一。无桥。有华严寺,详寺观。

  唐洗布街 即半步街。

  局章胡同 井一。

  八圣庙 井一。有南极观。

放生池

井四。《藤阴杂记》:沙窝门有放生池,浙人范思敬所创。范尝梦到一院,禅室悬木鱼,有人云东坡居此,遂入谒。坡云:吾有王文正公泥金书法华经一部授汝。坐侧有一人侍立,云何姓。觉而异之。既放生池成,延一老僧居之。范一日至院,宛似梦中,室悬木鱼。僧忽云:有一法宝,今赠居士。视之,即王文正公金书法华经也。室有募缘疏,为何御史书。岂僧即东坡后身耶?

  四眼井 井八。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11

厅儿胡同 井一。

  关王庙街 有关帝庙

  井儿胡同 井一。

  拐棒胡同

  半壁街 井一。

  法华寺

  四块玉

五虎庙

五或讹石。《宸垣识略》:五虎庙殿前有古松二株,二百余年物也。寺塐关、张、赵、马、黄五将得名,后毁于火。今前殿祗奉关帝,而五虎之名仍旧。

  赵家庄

  法藏寺 井二。俗称白塔寺,金之弥陀寺也,详寺观。西有太阳宫,顺治初建,道流居之。

  三义庙 井三。

  吕家窑 井二。

  魏家口

蓝旗小营房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14

 兴隆街 井一。有关帝庙、兴隆庵、弥勒庵、福宁禅林。有明工部主事翁淇碑,有松江义园。

  八条坑

  四棵树胡同

  米市口 又名细米厂头条胡同。

  火神庙街 有延庆寺。

  南河漕井三。

  右在左安门北,广渠大街南,天坛东,西与南城界。

外城南城

城册:外城地址隶南城者,正东坊,第一铺:东至崇文门大街与东城界,南至北官园南口,西至新开路北口,北至城根。二铺:东至喜鹊胡同东口,南至平乐园,草厂二条胡同与中城界,西至阎王庙前街,又至萧公堂与中城界,北至巾帽胡同,又至东河沿城根。三铺:东至崇文门大街,南至石板胡同,均与东城界,西至磁器口,北至五老胡同。四铺:东至平乐园北口,南至三里河桥,西至草厂七条胡同南口,北至北官园南口。五铺:东至火药局,南至何家庄,均与东城界,西至鞭子巷三条胡同,北至柳树井。六铺:东至鞭子巷二条胡同,南至天坛,西至西珠市大街与中城界,北至三里河与中城界。

崇文门大街

俗称哈达门大街。东属东城,西属南城。跨护城河有桥,曰崇文门桥。崇文门税务署在东,详衙署。有镇海寺。有山东会馆。《水曹清暇录》:得天张司寇照旧居在崇文门外,屋宇宏深,有楠木厅,楼多鬼怪。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16

北官园旧 有介休会馆。

新开路 有常山、曲沃、安陆会馆。

贾家花园 陈廷敬午亭文编:尚书贾公治第崇文门外,作客舍以馆曲沃人,曰乔山书院,又割宅南为三晋会馆。

打磨厂

井二。南城吏目署在北,详衙署。有玉皇庙、关帝庙,铁柱宫本名灵佑宫,祀许旌阳真人,萧公堂祀鄱阳湖神,均江西公所。有粤东、潮郡、临汾、宁浦、应山、钟祥诸会馆。旧有郢中会馆,今废。西属中城。王崇简青箱堂集:打磨厂,金忠洁公铉故居。马氏日钞:正统己巳春,打磨厂军人王胜家,井中五色云起,予往观,日高三丈余,隔井面日视之,有青红绿气,勃勃上腾,至巳末即无,明旦复有,二十余日乃灭。魏贞庵年谱:时打磨厂菜园圈占,公行南城察院署,百姓数百号泣云:厂南空地住有千家,今大兴县票传,奉户部堂牌,云系嘉蔬署官地,百姓无栖。公曰:勿啼,为尔请命。具疏闻,上欣然从之,免圈至今。《洪北江年谱》:乾隆四十四年,四库馆开,雠校事繁,座师董公诰为总裁,嘱总校江宁孙舍人溶延先生至打磨厂寓斋,总司其事。《析津日记》:崇祯观,司礼监张政舍宅建。正统十四年赐额,胡濙撰碑。案:崇祯观在打磨厂之南巷。

  后河沿 井二。

  右在崇文门大街西,兴隆街北,深沟胡同东,东与东城界,西与中城界。

兴隆街

井一。有准提庵、药王会馆。章学诚实斋文集:任幼植别传:乙巳之冬,余在保定,暂至京师,馆同年潘编修庭筠家,时潘居兴隆寺街,与君居衡宇相望,谈宴流连,互为主客。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18

先与先人比邻,至是拓为大第,未久亦以白简告归。不数年,性善坐他事籍没。此房亦为官物矣。

  木厂胡同

  北五老胡同 有宁波、严州会馆。井一。

  阎王庙 前后街有三晋、宜黄、云梦诸会馆。

  南官园胡同 有湘潭会馆。

  薛家湾 有鄞县会馆。井一。

  元真观

  平乐园 有荆州会馆。

  南五老胡同

  石虎胡同 有严陵会馆。井一。

  高家胡同

  香串胡同

  石板胡同

  杀猪营

  双关帝庙

  茶食胡同 井一。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20

估衣市

亦称南小市。小桥二。乾隆初,步军统领所属南营东南一守备署在此,后省。有慈溪、山西会馆。旧有兰溪会馆,今废。《宸垣识略》:东小市在半壁街南,隙地十余亩,每日寅卯二时,货旧物者萃焉,惟估衣最多。中有慈溪会馆,每科举之期,直隶学政录取遗才于此。案:今在顺天学政署。《帝京景物略》:三里河故道已成陆矣,时鱼则停潦,泱泱然河也。武清侯李公疏之入园中,园遂以水胜,可泛舟,周廊过亭。其东梅花亭,砌亭为瓣五,镂为门为窗,绘为壁,甃为池,范为器,皆以梅。又有沤台、凫楼、船桥、鱼龙亭诸胜。案:李园今无考。吴长元谓东小市有平桥渠水,传是故家园地,疑即其遗址。然考吴维英游园泛舟诗云:背城特地又新庄,村店青帘带夕阳。刘同升李园小集诗云;小桥行过柳溪湾,出郭已知依绿水。其地当在今东城外三里河故道,径城外八里庄等处,直抵张家湾,固不得以城中囿之。园为武清侯李伟所筑,已在嘉靖筑新城之后。吴刘诗中所云出郭背城者,亦不得以外城当之。旧闻既已误录,吴氏之说则更无确据也。

  狮子馆

  叠道胡同

  苏家坡 有金华会馆。井一。

  沟沿

  卧牛胡同

南桥湾

安国寺中街安国寺详寺观。碑已毁。其东有普贤禅林,比丘尼居之。西有关帝庙,明隆庆鼎一。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23

磁器口 井一。

  红桥 井一。

  弥陀寺沟

  何家庄

  牟家园 井一。

  火药局

  猪头胡同

三里河大街

三里河,详水道。有桥曰三里河桥。西隶中城,东隶南城。井一。有三官庙。迤东为东柳树井,井一。又东为蒜市,井一。瓜市,井一。南有泰山行宫,祀碧霞元君,明天顺间建。徐富庶、姜逢元二碑。北有双关帝庙。迤西有铁山寺,属中城。旧有南泉寺。《藤阴杂记》:朱竹垞康熙戊午入都,舍于三里河桥之南泉寺,与李武曾同寓,撰惜字林记。见竹垞年谱。今圮,俱详寺观。《明史》河渠志:成化中,有议于三里河从张家湾、烟墩桥以西疏河泊舟者,遣尚书杨鼎、侍郎乔毅相度,言城南三里河旧无河源,正统间修城壕,恐雨多水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濠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自濠口八里,始接浑河旧渠,两岸多庐墓,水浅河窄,又须增引别流相济,如西湖草桥,源出玉匠局马跑等地,泉不深远。元人曾引金口水,汹涌没民舍,以故随废,惟玉泉、龙泉及月儿、柳沙等皆出西北,循山麓而行,可导入西湖。请浚西湖之源,闭分水清龙闸,引诸泉水从高粱河,分其半由金水河出,余则从都城外濠流转,会于正阳门东,城壕且闭,令勿入三里河,并流大通桥闸河,随旱涝启闭,则舟获近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25

槎。张太史映斗有犀槎歌。又得墨纱蕉幅,张之斋牖,因名蕉窗,赋诗。后归纪太仆复亨、费学士南英,今屋已成墟,东井亦枯。《曝书亭集》:汪蛟门懋麟僦寓宣武门之右,穷巷萧然,饎炊不继,久病,梦入广庭,得石砚十三枚,寤而作歌,因名其斋。又紫藤轩记:是轩之兴也,合肥李相公实先之,盖平津之阁也。其子丹壑詹事读书于此。合肥之后,归于长洲韩尚书,已而归于嘉善曹侍郎,已而归于韩城张尚书,韩城之后,穆堂先生得之,五世递传,皆座主、门生也。全祖望鲒埼亭集:雍正癸丑,予春试报罢,束装欲归,前侍郎临川李公固留予应制科。其时侍郎居宣武门南,故合肥李相国邸也。西有紫藤轩,割以居万公孺庐,又割其东以居予。《潜研堂集》:自珠巢街移居宣武门外题壁:真似山僧惯打包,桑根三宿等闲抛。劳如车轴无停转,拙比林鸠未定巢。市近米盐喧耳畔,客疏尘土积堂坳。年来学得安心诀,容膝三间即乐郊。《析津志》:穷汉市一在顺承门南街边,柴炭市、果市俱顺承门外。案:柴炭市今尚有之,在菜市西。《坊巷胡同集》:宣北坊在新城广宁门里,宣武门迤东,响闸迤西至都城西南角便门西北角,七牌四十五铺。有海波寺、永光寺、永兴寺、圆通寺、玉虚观、接待寺、竹林寺、老君堂、报国寺、紫金寺、昊天寺、善果寺、归义寺、宏法寺。《旧闻考》:宏法寺无考,惟悯忠寺辽时石匣上有提点宏法竹林之名,似辽时已有之。案:《日下旧闻》引金国文具录,秘书省今在燕宏法寺。《析津志》:寺在旧城,金大定十八年潞州崔进之女法珍印经一藏进于朝,命圣安寺设坛,为法珍受戒为比邱尼,二十三年赐紫衣宏教大师,有明昌四年赵沨碑,党怀英篆额,盖即此寺也。海波以下寺今改隶北城,余俱见后。明杨士聪玉堂荟记:崇祯丁丑九月车驾阅城,总督京营成国公朱纯臣,协理陆完学,以营兵屯宣武门外。上临视,大加称奖,于西南城楼召二人,各赐以酒三金碗,便以碗赐之。《明史·宦官传》:魏忠贤生祠,顺天府尹李春茂建之宣武门外。元刘嵩槎翁集体:顺承门送别诗:送客出城秋已凉,太行南上楚天长。顺承门外斜阳里,荞麦花开似故乡。

上斜街

井一。灵官庙 井一。关帝庙有三,其在东者俗称头庙,井一。北有山右三忠祠,明天启四年敕建,祀张銓、高邦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32

大、小合道口 合或讹火。井二。迤西旷地,井六。广西义园,井一。

  大耳胡同 井一。南接下斜街,北抵城根,居民寥落。

孔雀胡同

旧有孔雀寺,故名。今亦称二庙胡同。其一为关帝庙已颓敝,中祀三皇,门额书古迹轩辕。关帝庙无碑碣可考。《印心石屋诗集》:送何仙槎淩汉典试闽中诗:望衡最忆携筇语,孔雀庵边月上时。自注:往岁同居上斜街,有孔雀庵故址,在其西,两人每携手同游。

笔管胡同

井一。旧有法林寺,金之竹林寺也,今废为菜园。《旧闻考》:竹林寺在笔管胡同。《宛平王志》云,在长营。金台集:竹林寺诗:城南天尺五,祗树给孤园。甲第王侯去,精蓝帝释尊。老僧夸塔影,稚子斵松根。何日天台路,相从一同源?自注:竹林寺,金熙宗驸马宫也。寺僧云一塔无影。案:寺建于辽道宗清宁八年,楚国大长公主舍第为寺,见《日下旧闻》引奉福寺尊胜陀罗尼幢。又明吕原法林寺记:宣武门西南二里有故址焉,其先竹林禅寺也。正统中,释惠灏访得其地。景泰中,司礼太监兴觉满等修之,赐今额。赵子砥燕云录:戊申三月,刘彦宗搜索举人赴燕山,就试于竹林寺,作试院:南北同院异场引试。二月十七日引试北人,诗赋一常二十八日引试南人三常至三月二十七日开院,北四百人取六分,南六千人取五百七十一人。彦宗云:第一番进士须宽取诱之。《西河诗话》:竹林寺旁有酒家名顶泉居,酒名蓟酒,尝骑马诣益都相公第,必造饮。同官张毅文鸿烈往酤诗云:竹林寺旁顶泉居,井冽泉甘新醡余。案:康熙时益都冯溥也,时居下斜街。今笔管胡同寥寥数家,土人几不能举其名,何论酒肆?惟竹林寺名犹著。

  东、西长营 东南距下斜街里许。井一。广西义园,井一。迤西曰融脖树,井一。迤南曰闷葫芦罐。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48

井二。华严寺俗称圣贤庵,井一。南有玉皇庙,道光间重修,改名三教寺,详寺观,井一。西为天仙庵,比丘尼居之。迤南有关帝庙,俗称金顶庙,已圮,井一。盆儿胡同之西皆旷地也,旧有丁家穿店,邹家穿店,今皆废。南曰红水坑,井二。前有火神庙,明宣德四年建,碑称其地为元之火焰营。近庙毁重建,仅三楹,碑亦毁。少西曰万寿东宫,明之宏仁万寿宫也。曰白马寺坑,地以寺名,皆久废。《宸垣识略》言寺在天官保,今罕能举其名矣。曰双槐树,曰万寿西宫,明万历间建,尚完整,额书关帝庙,有神宗御制封号碑,井一。庙旁旧有松树头条、二条、三条胡同,今废为蔬圃,井二。《藤阴杂记》:玉皇阁在盆儿胡同。严宗伯我斯登玉皇阁诗:双阙烟生缥缈外,万山青在有无中。《析津日记》:宣南坊白马寺,隋刹也。殿后尊胜陀罗尼幢,上刻仁寿四年正月上旬造。寺重建于洪熙元年。正统八年赐额。有张元桢、张文宪二碑。其东僧塔,前有古碑,为侵占者所毁矣。《曝书亭集》:白马寺诗:仁寿千年寺,今存半亩宫。落钟横道北,瓦塔限墙东。客至愁嗥犬,僧寒似蛰虫。夕阳留未去,双树鸟呼风。《行国录》:宏仁万寿宫,万历四十三年敕建,中为文昌殿,额曰崇贞保运。左以祀诸葛孔明,封号曰天枢上相。右以祀文信国,封号曰天枢左相。皆目之曰真君。祀雷神于后殿,设礼斗台,最后高阁十二楹,曰太极造运宝阁,以安昊天上帝,有神宗御制碑文,督工者司设监林潮。内官不学,神号无稽,知礼者当议辍也。案:万寿宫久废,神像移于玉皇庙,今庙亦颓敝矣。耳谈:顺城门外彭二胡同岳妪,以子死,将弃之桥下,而哭甚哀。忽一道士至,视之曰:儿未死,何以弃之?妪曰:何以得生?曰:汝抱归时,生矣。妪不信。道士因书字授之,而封甚固,曰:汝子寿在其中,但不可开视,不然不祥,若此时不足忧也。妪抱子归,果活。向日微照其封,隐得十四字,以为寿十四也。又照之,十四上若有二字,以为寿二十四也。至三十余始病卒,发封,乃万历二十四年也。

里仁街

在右安门东北,距盆儿胡同一里许。井九。《宛平王志》:仁作神。云有宝塔寺,今圮。迤西曰半步桥,井二。又西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51

城册:外城地址隶北城者曰南坊,第一铺:东至西河沿关帝庙前与中城界,南至延寿寺街之中,西至西河沿响闸,北至护城河。二铺:东至观音寺街寺前与中城界,南至观音寺,西至琉璃厂桥,北至廊房头条胡同内之藁荐胡同。三铺:东至琉璃厂桥,南至东南园,西至永光寺中街,北至宣武门城根。四铺:东至石头胡同之南,南至香厂永安桥之东,皆与中城界,西至菜市口。五铺:东大保吉巷与中城界,南至南横接迤南,西至果子巷,北至骡马市。六铺:东至阎王庙街之西,南至姚家井之西,西至半截胡同与西城界,北至菜市口。又灵椿坊来属三铺。第一铺:东至陕西巷,南至虎坊桥,皆与四铺界,西至山西街,北至臧家桥。二铺:东至琉璃厂桥,南至沙土园,西至宣武门大街与西城界,北至西南园之北。三铺:东至臧家桥,南至魏染胡同之北,西至菜市口与西城界,北至南柳巷之北。

  五斗斋胡同斋或作面。

  大耳胡同 井一。有婺源会馆。

  石猴街

  汾州营

  大宏庙康熙三十六年僧明泐重建,有大学士张玉书碑。

  胰子巷

  三眼井 井一。

  取灯胡同

  蝎子庙 七圣庙俗称蝎子庙。井一。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72

贾家胡同

有归德、高州、高郡、开封、蕲水、永州、江震诸会馆。《赐砚堂集》:夏日从横街移居贾家巷,即句山旧宅,原宅又为余接居,叠韵八首,有晨夕好趋前辈召句。自注:谓张月槎藻、沈勉之荣仁、张南华鹏翀、李玉洲重华、彭芝庭启丰寓皆邻近。《洪北江年谱》:乾隆四十六年,先生在孙舍人溶寓中校书,时移寓贾家胡同。《尚絅堂集》:偕谢向亭移居宣武坊之贾家胡同。《骆文忠年谱》:戊戌,移寓贾家胡同。《曾文正年谱》:道光三十年四月,移寓贾家胡同路西。

放生园

鞑子营井一。《曾文正年谱》:道光三十年十月,移寓鞑子营关侯庙,与同年钱振伦同寓。

阎王庙街

俗讹延旺。井一。有泸州会馆。迤南曰张相公庙。有云南会馆。旧有寿张会馆,今废。《宸垣识略》:张相公庙在延旺庙街,旧为关帝庙,康熙二十二年,萧山绅士重建,祀文武二帝,暨宋封浙江潮神靖江王张公。有少詹事周之麟碑。案:皇朝通典,雍正三年,浙抚疏请庙祀江海保障诸神,乃封宋张夏为静安公,庙祀萧山县。胡稚威年谱:乾隆十二年十月,移居阎王庙。

  驴驹胡同驴驹或作骊珠。有河间、奉新、广西会馆。《骆文忠年谱》:乙未,移居驴驹胡同。

果子巷

井一。胡书农年谱:乙丑五月,移寓果子巷内族叔曾祖文恪公高望宅。时叔祖祖福官刑部,招同陈丈扶雅同居,集中有重过嘉树堂感事诗,指此。《曾文正年谱》:道光二十年六月,移寓果子巷客舍,病热危剧,几不救,九月乃愈。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73

大吉巷 井一。有抚州会馆。

  羊肉胡同 有奉新、旌德会馆。

  关帝庙夹道

保安寺街

井二。保安寺少东有玉皇庙,明崇祯二年建,俱详寺观。有丰城新、旧会馆。尚絅堂萧寺集小序:辛酉,移寓保安寺,砌花数种,缀以小兰,雨铃风磬,间出韵语,为软红中辟一清凉界也。成克巩重修玉皇庙碑:余所居之右,有玉皇庙。赵佑四书温故录自序:乾隆五十二年书于保安寺街。邵长蘅青门旅稿小序:己未,客都门,寓保安寺街,与阮亭衡宇相对,愚山相距数十武,冰修仅隔一墙,其年寓稍远,隔日辄相见,常月夜偕诸君叩阮亭门,坐梧桐下,茗碗清谈达曙。愚山赠行诗:蹋月夜敲门,贻诗朝满扇。盖纪实也。又与阮亭尚书书:奉别十年,回忆寓保安寺街,踏月敲门,诸君箕坐桐阴下清谈竟夕,恍然如隔世事。王士祯香祖笔记:海宁陆冰修嘉淑,昔在京师、与施愚山、梅耦长每夕必过予邸,纵谈至夜分始别。陆有绝句纪事:科跣到门衣不船。盖方言也。查慎行直庐集:王学庵给谏移寓保安寺街寄诗次答:辘轳便转石栏边,僦屋曾栖蒲褐禅。古井再经愁雨塌,旧交重聚得天怜。明灯照壁何愁蝎?绿树当门定有蝉。稍待泥干走相觅,看君新灶起茶烟。自注:余壬午、癸未间曾僦居此街。《藤阴杂记》:陈黄门台孙寓保安寺,旁有双槐轩。又寺有奇石,梁少司空敦书寓寺前,移置庭院,名曰垂云,作歌。阮吾山司寇和移居云:曾有诗翁屐齿经。自注:此地为渔洋旧居。渔洋自题得树堂诗:老树空庭得,堂因老树名。未审即此宅否?又孙松坪集:徐虹亭釚寓斋,阮亭旧寓也,庭中老椿二株,近百年物,招饮赋诗:凭将尽取蓝田墅,古木城坳共盍簪。似又一宅,非保安寺街。李超然瓶庵居士文钞:书张拱北遗文后云:乾隆壬午七月书于京师保安寺街寓斋。《亦有生斋集》:移居古藤书屋,胡学士长龄用竹垞得要字韵见赠,次韵奉答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74

诗注:君时寓保安寺。

  包头章胡同

兵马司前街

明南城兵马司疑当在此。井一。《有正味斋日记》:乾隆癸丑十月,徙寓兵马司前街。《洪北江年谱》:嘉庆元年二月,僦寓兵马司前街。刘嗣绾尚絅堂诗集:围炉集序:时寓于宣武坊之兵马司前街。

  中街有南城、慈溪、望江诸会馆。《尚絅堂集》:留别兵马司中街寓,即题壁间。

  后街

  箭杆胡同

米市胡同

井二。东有关帝庙,详寺观。有中州、江阴、光州、六安、重庆、南海诸会馆。《水曹清暇录》:宛平王敬哉相国怡园,跨米市、烂面两胡同,今其子孙贫窭,割裂出售与人,其东米市胡同者已归胡云坡少寇季堂,开地重建,水亭杰阁,颇称幽雅。《池北偶谈》:康熙丁未上元夜,于礼部尚书王公崇简清箱堂恭亲睹世祖章皇帝御画山水小幅。《藤阴杂记》:王文贞崇简有青箱堂,沈曰溇受宏诗:西园地接红尘陌,东第门开白玉京。容园见孙松坪诗。《宸垣识略》:青箱堂在米市胡同关帝庙北,今归胡大司寇。《藤阴杂记》:曹文恪秀先第在米市胡同。癸巳,仿真率会,邀程文恭、嵇文恭、吴恭宣绍诗、陈总宪若溎、崔司寇应阶、蒋少司马元益。戊戌再集,易以蔡漳浦、周文恭煌、罗总宪源汉,有七人元旦五百岁之句。朱石君以二老同年十九科为对,指蔡公也。王昶春融堂集:吉梦兰墓志铭: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80

有法华寺。迤南曰板井,井一。东有关帝庙,明刹也。井一。又南半里许曰东珠营、西珠营,井四。有龙泉寺,龙树寺。西有太清观,明万历间建,今重修。俱详寺观。《茶余客话》:城南旧有龙爪槐,僧言三百年物,前辈集中不多见。徐电发釚菊庄词话:白门纪伯紫云,壬子季夏,与合肥龚宗伯、山阳陈阶六黄门台孙同饮龙爪槐下填词。此地在国初亦名流屐齿所常到也。案:寺前老屋三楹,额曰蒹葭簃。东洲草堂集有题龙树寺蒹葭簃图诗。《茶余客话》:封氏园一作风氏,与龙泉寺相近。杨禹江集有丙戌夏陪宋商邱过龙泉寺观风氏园古松之作。《藤阴杂记》:风氏松见诸家题咏,宋牧仲偕诸名辈倡和诗皆长篇,王楼村、宫友鹿尤擅场,后高文良其倬赋长歌:浓阴数亩自周遮,横列十人容坐语。至雍正,鲍西冈有悼松诗,已无存矣。缪湘芷沅集:风氏园旁数武,有武家窟,与黑龙潭相对,水木清华,渚溆环互,风日澄霁,宛似江南。李总宪枬将于此移筑广陵馆,仙去不果。丙戌重过,赋五古一章。今黑龙潭左右,一望黄沙,夏秋茭芦丛薄,谁复知有风氏园者?《宸垣识略》:封氏松相传金元时物。查慎行有过园饮矮松下诗。胡承珙求是斋集,偕同人游城南多氏园林诗。案:多氏园今亦无考。《藤阴杂记》:城南刺梅园,士大夫休沐余暇,往往携壶榼,班坐古松下,觞咏间作。谭舍人吉璁佐郡延安,同官于此祖饯,联句五十韵。高太常层云绘以为图,诗载朱竹垞集。竹垞同何侍御元英饮松下诗:禁烟高柳遍龙潭,未得同游只自惭。又刺梅园饯陆进诗:刺梅园里青松树,笑我重来竟白头。孙松坪致弥诗:好觅南邻朱检讨,典衣还醉刺梅园。案:曹贞吉游黑龙潭还过刺梅园诗:刺梅花未发,有约故人来。落叶纷如梦,松风对举杯。园当在黑龙潭北,今悉为苇荡。其旁又有祖园。陈维嵩诗:谁割龙潭景,添成物外游。徐乾学饮禊祖园诗:旧游农坛西,紫阁郁连畛。《宸垣识略》谓为左都御史祝氏别业。考《西河诗话》,祝家园在安定关西,关左祝御史别业,梁清标桂枝香词所谓赏心乐事祝家园里也。祖祝音近,方言固易混淆,然准诸地望,参以旧闻,吴氏之言殊未足据。又右安门外亦有祖园。

四屏园

屏俗讹平。《西河诗话》:在京时,于四屏园送吴郎中归里,同馆高检讨举杯诵张谓诗:不饮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0

内分男丁七十七万九千七百零四人,女口五十一万八千零十四口。再分男子壮丁三十七万九千五百九十五名,学童十二万三千一百零九人。在外服务另有住所者,男丁三万四千八百十四人,女口五千九百零五人。又外洋侨居者,男一万一千八十六人,女八百零八人云。在人口铺住等户之外,又有工厂六十四家,公署七百五十六处,庙宇一千六百九十二处,公所三百二十一处,驻军兵营一百七十二处,教堂六十八处,会馆三百五十六处,大、小、中等学校五百二十六处,私立小学一百十九处,医院七十处,监狱六处,乐户大、小三百九十八处。而全市住户二十二万三千零二十九户,铺户三万三千九百七十六处"。再版时已删去,今补录以供读者参考。

前清时,京师内外城分为十坊:一曰中西坊,隶中城。凡皇城自地安门以东;内城自东长安街以北,王府街以西,兵马司胡同地安桥以南;外城自正阳门大街西至西河沿、关帝庙、煤市街、观音寺、前石头胡同,[南至西]珠市口大街,①又南至永定门西,皆属焉。二曰中东坊,隶中城。凡皇城自地安门以西;内城自西长安街以北,西大市街以东,护国寺街地安桥以南;外城自正阳门大街东至打磨厂、萧公堂、草厂二条胡同、芦草园,南至三里河大街,皆属焉。三曰朝阳坊,隶东城。凡内城自东大市街以东,东直门街以南,皆属焉。外厢则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外,其分地也。四曰崇南坊,隶东城。凡内城自崇文门街、王府街以东;交道口、北新桥以南;外城自崇文门外三转桥以东,左安门以北,皆属焉。五曰东南坊,隶南城。所属皆外厢,南则永安[定]门、左安门、右安门门外,东则广渠门外,西则广宁门外,其分地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104

谋不轨,洪荒以来,有此事乎?而凶狠之辈,听其怂恿指挥,甘罹危险以图侥幸于必不能成之计,亦可谓至愚矣"!

出地安门至北新桥东北,柏林寺西,为雍和宫,清世宗之潜邸也,登极后命曰雍和宫。乾隆十年选高行梵僧司守。宫前宝坊二,正中石坊一。自是而内,甬道相属,为昭泰门,门前列铜狮二,东西[列]碑亭,①中为雍和门,门内为天王殿,[正]中为雍和宫,②宫后为永佑殿,殿后为法轮殿。西为戒坛,后为万福阁,东为永康阁,西为延宁阁,阁后为绥咸[成]殿,③宫之西为关帝庙,前为观音殿。宫之东为书院,门三间,入门为平安居,后有堂,堂后有[为]如意室,室后正中南向为太和斋,书院正室也。斋南为画舫,南正室曰五福堂,斋西为海棠院。由海棠院西循廊而北,有长房一带横绕,由长房之西台门拾级上下。更后延楼一所,西为斗坛,曰祝龄坛,坛东为佛楼,楼前为平台,其东佛堂三楹。[一][二][三]

注:

[一] 《荃詧余斋诗》原注:"雍和宫本清世宗潜邸,为密宗最庄严之一大道场也。今有

喇嘛白普仁驻锡于此,道俗信之,民国十八年圆寂"。

[二] 《天咫偶闻》:"雍和宫,在国子监之东,地本世宗潜邸,改为寺,剌麻僧居之。殿宇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18

寺在西,又有关帝庙。"《析津志》:"文明门即哈达门,哈达大王府在门内,故名"。《人海记》:"康熙甲子秋九月,海岱门内地中忽作声,有光如电,初以为地震也。已知其地旧埋火药,覆大石板,上土厚尺余,不知何故忽发,飞石所中凡伤二百余人。"《燕京访古录》:"平城南面,中正阳,左崇文,右宣武三门;东面朝阳、东直二门;北面安定、德胜二门;西面阜成、西直二门;其为九门。其八门城门启闭时皆以典为号,惟崇文门以钟为号。相传崇文门地址系一海眼,有巨鼋覆其上,此门即就鼋背建立,鼋示梦於司门者曰:吾负此重任,何时始去?门者语以汝闻典鸣则可去。故此门独以钟为号云。"

[二] 《甲申小纪》:"吴三桂子应熊为额驸,赐第海岱门内。应熊以康熙十三年伏诛。"

[三] 《析津日记》:"吴匏[庵]园①居有海月庵、玉延亭、春草池、醉眠桥、冷澹泉、养鹤阑,今访其[遗]迹,已不可得。"《[日下]旧闻考》:"河南彭氏所藏张建[见]阳补画《玉延亭图》,有赵宽赋序云,春坊先生所居崇文街第,有园一区,名亦乐,中有亭曰玉延。赋首

又云,并东郭之青阳。则斯亭应在东城。又毛澄《重建玉延亭记》云,园中别有庵,曰海月,玉延为庵之辅。则海月庵与玉延亭毗连也。吴宽《匏翁家藏集》有《海月庵冬日赏菊图序》"。

[四] 《顺天府志》:"东单牌楼大街,俗称为就日坊北大街,南接崇文门街,迤北有米市,东小胡同曰七间楼,怡亲王府在东单牌楼大街东。案:怡邸舍为贤良寺后,移朝阳门内北小街,咸丰十一年嗣怡王载垣获罪,以宁王裔孙镇国公宁某袭,故宁府今为怡府,宁良郡王宏皎,怡贤亲王次子也。"

[五] 《庚子杂记》:"光绪庚子五月十三日,日使署书记官杉山遇害于永定门。二十三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24

王降,封顺义侯,今侯锡光官散秩大臣。"

[二] 《顺天府志》:"《坊巷胡同集》作泡[炮]作河。①迤西有吕公堂,明为永安宫,今设电报局於此。[少]南有太清宫,②《帝京景物略》之玉皇阁也。又南有华严禅林,明万历间重修,北有关帝庙,明碑二,皆磨泐。又,慈云寺在崇文门东城角泡子河西,寺明万历六年建,内有明建寺碑记,字已损缺,顺治十年重修,俗称为十方院。今大殿已毁,其第四层为藏经阁。寺距贡院不及一里,每逢乡会试年,寺僧以第三层东西屋赁作考寓。寺之东有吕公祠,明成化初建,万历甲寅敕赐护国永安宫,相传乞梦有验,今祈仙方者香火不绝。住持即于祠东小屋开设药铺。祠之南为太清宫,明建,今废。明顾起元撰碑记尚存。祠北即观象台,台西北即贡院。"《燕都游览志》:"泡子河在崇文门东城角,前有长溪,后有广淀,高堞环其东,天台峙其北,两岸多高槐垂柳,空水澄鲜,林木明秀,不独秋冬之际难为怀也。河上诸招提,苦无广大者,水滨之颓园废圃,多置不葺。城内自德胜河外,惟此二三里间无车尘市嚣,惜命驾者少耳"。《[日下]旧闻考》:"泡子河在今观象台前,河身尚存,经吕公祠南石桥,出南水门入通惠河"。《帝京景物略》:"泡子河南岸,方家园、张家园、房家园,以房园最。北岸,张家园、傅家东西园,以东园最。中吕公堂,西杨氏泌园,东玉皇阁。北去贡院里许"。《查浦诗钞·杂咏诗》:"张园酒罢傅园诗,泡子河边马去迟。踏遍槐花黄满路,秋来祈梦吕公祠。"《帝京景物略》:"祠后有物,白气竟丈,夜游水面,人或见之,则倒入水,作鼓桨声,或曰水掛也。"《藤阴杂记》:"吕公[仙]祠祈梦颇灵。江西溟宸英乡会试寓祠,及第后有诗。"《天咫偶闻》:"吕公堂在观象台之南,泡子河东岸。自昔久著灵异,春秋闱士子祈梦者最多。今梦榻尚存,而祈者鲜矣。但祈方药者甚多,门外卖药人王姓以此致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47

[四] 《顺天府志》:"太常寺在西长安门外,都察院之北,仍明旧地建。堂左博士厅,其前

有漂牲库、科神祠,右典簿厅,其前有关帝庙及土地神祠。雍正元年,命大臣总理寺事,嗣经奏准,与鸿胪寺皆归礼部满尚书兼管"。《一统志》:"太常侍卿,满汉各一;少卿,满汉各一;寺丞,满汉共三;博士,满汉共三;读祝、赞礼郎、典簿、笔帖式、库使,满汉共五十余人。"《顺天府志》:"銮仪卫署在长安右门外,即明锦衣卫旧署,顺治二年改为銮仪卫。"

[五] 《皇朝文献通考》:"銮仪卫职掌乘舆、供奉卤簿之事,掌卫事内大臣一人。銮仪使,满洲二人,汉军一人。所属前后中左右所,分(掌)銮舆、驯马、擎盖、弓矢、旌节、旛幢、扇手、斧钺、戈戟、班剑十司,训象一所,分东西二司。旗守一卫,分左右二司。又銮仪卫主事,满洲一人,经历,汉军一人;笔帖式,满洲七人,汉军三人"。《会典》:"凡军卫仪刀、弓矢、殳戟用亲军,豹尾枪仗[马]用护军,蒙古画角用蒙古鸣角军,奉辇擎执各校卫,由内府选充者为旗尉,五城选充者为民尉。奉辇旗尉一百六十八人,民尉六十人,各执事旗尉二百四十六人,民尉三百二十二人,左右中前后五所民尉计千三百二十八人,训象所民尉二百有六人,八旗及汉军更夫四十人。"《顺天府志》:"左右中前后五所及驯象所与旗手尉并设冠军使、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卫等官。左所掌辇辂。右所掌伞盖、仪刀、枪、殳戟。中所掌麾氅、旛幢、纛帜、节钺、仗马。前所掌扇拂、炉盒、盂盘、几椅、星御仗、引仗、棕荐、静鞭、品级山。后所掌旗、瓜、吾仗。驯象所掌仪象、宝瓶、骑驾卤簿、铙歌鼓吹。旗手卫掌金钲、鼓角、饶歌大乐。陪祀冠军使,汉军二人,赞鸣鞭八人。"《明一统志》:"锦衣卫在通政司南,经历司、上下镇抚司并各所司附焉。"《[日下]旧闻考》:"明设锦衣卫,其初但司舆卫而已。一自阉竖揽权,[而]兵刑寄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59

乃移建于此"。《一统志》:"通政使满汉各一,副使满汉各一,参议满汉各一,[知事]、经历附焉。③又登闻鼓院在长安右门外,旧设满汉科道各一掌之,雍正二年并于通政司"。《春明梦余录》:"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小厅三间,东向,旁一小楼悬鼓,俾冤民击之。每日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司其事。④民有冤抑,有司不为审理,具状通政司,又不为转达,审实列其状以闻。又行人司在西长安街朝房之西。"《顺天府志》:"明行人司署,顺治间改建兵部督捕公署,康熙三十八年裁,并刑部"。《艺苑巵言》:"崔子钟好剧饮,尝五鼓踏月长安街,席地坐,李文正时以元相朝天,偶过早,遥望之曰:"非子钟耶?"崔便趋至舆傍,拱曰:"吾师得少住乎?"李曰:"佳"。便脱衣行觴,火城渐繁,始分手别。"明石瑶[珤]⑤《熊峰集》:"翰林编修李钟[宗]易⑥建亭于时雍坊居第之后,名曰"午风"。南城罗侍读景鸿[鸣]⑦隶书其上。"《顺天府志》:"亭今无考"。

[三] 《啸亭续录》:"仪亲王府在长安街,系耿仲明宅"。《顺天府志》:"王讳永璇,高宗八子,谥曰慎。今其孫贝勒奕絪袭封,府在街北,院宇宏邃,林亭尤美。"

[四] 《顺天府志》:"双塔庆寿寺,本金大庆寿寺遗址也。在今西长安街。金大庆寿寺创于金章宗时,元仍之,明初亦仍之。至正统中,王振重修,易名大兴隆寺,又曰慈恩寺。嘉靖间,寺废为射所,名讲武堂,又以为演象所。后重建双塔寺。其塔一九级者,额曰"特赠光天普照佛日圆明海云佑圣国师之塔";一七级者,额曰:"佛日圆照大禅师可庵之灵塔"。今在寺西偏又有元王万庆撰"海云禅师碑"。塔旁有井,明大学士范文忠景文殉节所也。乾隆二十九年重修,寺北稍偏[东]有关帝庙。⑧又东北半里许又有寺,亦名庆寿,有明崇祯间重修寺碑"。《金章宗纪》: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62

北交通之孔道,徒以迷信堪舆,阻于浮论,因循未果。上年,国民军始力排众议,兴工开辟,名为和平门,内外之交通益便矣。张作霖时改为兴华门,十七年仍复和平旧名。

校勘记:

① 横桥远在西直门内东里半 《顺天府志》卷一五云:"横桥沟远在西直门内东里半,俗呼臭沟"。据改。

② 有武功左卫右卫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小时雍坊有"武功左卫"、"武功中卫"。据改。

③ 经历附焉 《顺天府志》卷一七引《大清一统志》云:"知事、经历附焉"。据补。

④ 每日科道官一员,轮司其事 《顺天府志》卷七引《春明梦余录》云:"每日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司其事"。据补。

⑤ 明石瑶《熊峰集》 "瑶"作"■"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上改。

⑥ 李钟易 《京师坊巷志稿》卷上及《顺天府志》卷一三,"钟"均作"宗"。据改。

⑦ 罗侍读景鸿 "鸿"作"鸣"。据《顺天府志》卷一三改。

⑧ 寺北稍偏有关帝庙 《顺天府志》卷一六云:"寺北稍偏东有关帝庙"。据改。

① 正统中,为中人所毁 《日下旧闻考》卷四三云:"正统中,惜为中人所毁"。据改。

自西长安街中间而北,南北直达者为府右街,旧名西皇城根。[一]其西有交通博物馆,今已并入交通大学。其东有四存学校,东海总统所设,以推阐颜李之学术者也。中间东西直达之胡同曰李阁老胡同,[二]有交通大学。又西曰堂子胡同,其东有法政大学,光绪末季进士馆之旧址也。中间路北,曹总统时代嬖人李彦青居于是,丹青未竟,已被诛夷。王聘卿总理居于西,门庭寂然,历久如故。由李阁老胡同之西头,以达于西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91

[一] 《顺天府志》:"关帝庙俗称红庙"。

[二] 《啸亭续录》:"公扎尔塔齐宅在西斜街"。

[三] 《啸亭续录》:"公宏眺宅在丰盛胡同"。《骨董琐记》:"今丰盛胡同,或谓即奉圣胡同,为客氏私第所在。据《酌中志》则客居在正义街迤西席市街北,而逆贤亦一第在街南,斜对门不远。《说部梼杌间评》则云在手帕胡同。按:奉圣之封,顺康时尚沿此称,或别一奉圣夫人耳"。

按:《顺天府志》此处左近,尚有玉带胡同、玉皇阁、椿树胡同、乾鱼胡同、牛角胡同、贤孝牌诸名,今俱不见。

自邱祖胡同以北,为卧佛寺街。[一]又北曰城隍庙街,都城隍庙在焉。[二]中间有小胡同,在南曰破大门,曰藤牌营,在北曰炮厂南口,曰城隍庙夹道,曰铁匠营。再北曰花院宫,(《顺天府志》作花园宫),其东曰炮厂,今改称兴盛胡同,[三]有博济工厂。又北曰按院胡同,[四]又北曰学院胡同,[五]西有小胡同曰川店。又北曰屯绢胡同,中有小胡同曰枣林街,其西曰松鹤庵(《顺天府志》作松鹤胡同)。曰狗尾巴胡同,曰鸡毛胡同,今改称锦帽胡同。又北曰广宁伯街,[六]西曰真武庙,曰斑鸠胡同,曰二眼井,曰圆觉寺,东有扁方胡同,又东曰鸭子庙。[七]又北曰机织卫,今亦称集祉街。东曰官房胡同,西曰烟筒胡同,中间南北小胡同曰后楼胡同,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93

惟阶下石钵一,甚光泽,疑是旧物,惜裂为二矣。"

[二] 《顺天府志》:"都城隍庙,在城隍庙街北,元遗址也。五月朔至望日有庙市,其西有关帝庙。又都城隍庙在宣武门内西单牌楼西闹市口城隍庙街,缭以周垣,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凡三重,均三间,左右门各一。前殿五间,东西两庑各三间,回廊各二十二间,连檐通脊。前为甬道,东御碑亭一,西燎炉一。后殿五间。阐威门外东为治牲所,三间,井亭一,门南东西钟鼓楼各一。凡殿宇门庑覆盖筒瓦,门楹丹艧,梁栋五采。庙建于元至元四年,天历二年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夫人为护国保宁王妃。明永乐中重建,中为大威灵祠,后为寝祠,左右为斋,两庑为十八司,前为阐威门,门外左右为钟鼓楼。宣德五年六月,命行在工部修。正统十一年十一月重建。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庙灾,诏工部重建。本朝雍正四年、乾隆二十八年屡发帑兴修,恢宏巨丽,视昔有加。庭中有碑亭二,一为世宗宪皇帝御制碑文。虞集《大都城隍庙碑》: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四年,岁在丁卯,以正月丁未之吉,始城大都,立朝廷宗庙社稷官府库庾,以居兆民,辦[辨]方正位,井井有序,以为子孙万世帝王之业。七年,太保臣刘秉忠、大都留守臣段贞、侍仪奉御臣和坦伊苏、礼部侍郎臣赵秉温言,大都城既成,宜有明神主之,请立城隍神庙。上然之,命择地建庙,如其言。得吉兆于城西南隅,建城隍之庙,设像而祠之。封曰佑圣王,以道士段志祥筑宫其旁,世守护之。自内廷至于百官庶人,水旱疾疫之祷,莫不宗礼之。迩来六十有余年,国家治平,民物繁阜,日盛一日,而神之所依益厚矣。祀典之载,所谓有其举之而莫之敢废者欤![迺]天历二年二月庚子,皇后遣内侍传旨中政院臣使言于上曰:城隍[神]庙,③世祖皇帝时所建,有祷必应,烜赫彰著,而庙久敝弗葺,无以答神明之贶,以继世祖之意。请出内帑宝钞五万缗以修。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96

确"。

[五] 《万历沈志》:"提学察院在按院后"。《顺天府志》:"明按院学院皆久废,其地犹仍旧称。又《万历沈志》有屯马察院,在学院北,其旧址疑当在屯绢胡同,绢盖院之讹也"。

[六] 《明史·功臣世表》:"广宁伯刘荣,永乐十九年七月封,追进侯,其故居当在此"。

[七] 《顺天府志》:"关帝庙俗称鸭子庙,[元]天历二年建,有明万历间碑,庙前有太平桥"。按:桥今已堙。

[八] 《坊巷胡同集》:"金城坊五牌二十二铺。有普照寺、铁佛寺"。《明一统志》:"有济州卫"。《万历沈志》:"有三元庵、地藏庵"。《顺天府志》:"案:铁佛寺在四眼井"。 [九] 《顺天府志》:"卓公第在孟端胡同。圣祖十七子果毅亲王,无嗣,世宗以六子果恭郡王宏瞻继之,卓公其后人也"。按:今袭公名溥闳,宏瞻之五世孙,故今为闳公府。吾友罗君雁

峰购其西偏之花园为宅,树木深邃,颇极清幽。

[十] 《啸亭续录》:"贝子固尔玛珲宅在辘轳把胡同"。《顺天府志》:"固尔玛珲,显祖曾孙贝勒阿敏次子,以功封,谥温简。固一作顾,又作姑,珲一作洪"。

[十一] 《顺天府志》:"武定侯胡同,或作武安侯胡同。《宛平王志》有庆宁寺"。《明史·功臣表》:"武定侯郭英,洪武十七年封,传爵至培民,崇祯甲申城陷死,其居第疑当在此"。《骨董琐记》:"周栎园《书影》云,故老传闻,罗本字贯中,为《水浒传》一百回,各以其妖异语引其首。嘉靖时,郭武定重刻其书,削其叙语,独存本传。金坛王氏小品中亦云,此书每回前各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13

安会馆,此恐未确。今祠旁左为文昌祠,右为府学。余地无多,难容会馆。且会馆皆在南城,北城无会馆。《藤阴杂记》谓在打磨厂者,理或然也"。

[二] 《帝京景物略》:"驸马万公曲水家园,新宁[远]伯之故园也。⑧燕不饶水与竹,而园饶之"。《畿辅通[唐]志》⑨:"曲水园在大兴县东,明驸马万炜建,园中有松化石"。《顺天府志》:"园今无考"。

[三] 《宸垣识略》:"一等续顺公第,在香儿胡同"。《顺天府志》:"国初沈志祥封续顺公"。按:《顺天府志》花枝胡同北小胡同曰花梗胡同。其名甚雅,今不著。此地又有宝泉局胡同、臊达子胡同诸名,今亦不见。又:今其地有吉兆胡同、澡堂子胡同、喇叭大院、明堂大院、新安胡同、吉祥胡同诸名,则又《顺天府志》所不载者也。澡堂子胡同,或即臊达子胡同之转音。《顺天府志》:"安定门大街有关帝庙,俗称红庙,以南午达东直门街者曰交道口,镶黄旗满洲都统署在焉,其北为汉军都统署。又诚[諴]亲王府在安定门大街东,⑩今为荣寿公主府。案:诚[諴]王讳允祕,圣祖二十四子,谥曰恪。公主,恭亲王长女也"。《元史·程钜夫传》:"赐地京师安贞门,以筑室"。案:安定门,元曰安贞,其地当在今城东隅。《析津志》:"灵椿坊在都府北,丹桂坊在灵椿坊北"。《坊巷胡同集》:"灵椿坊,八铺"。《渌水亭杂识》:"窦十郎故居,或云在城西,或云在昌平,或云在涿州,或云在蓟州。当时冯瀛王赠诗有"灵椿"株老"之句。今北城有灵椿坊,疑是十郎旧里"。《蜕庵集·买屋灵椿坊诗》:"五槐浓绿荫门前,东宇西房十数椽。不是衰翁买屋住,归时留作雇船钱"。《万历沈志》:"八腊庙在府治东北"。《顺天府志》:"案:庙今无考。惟府治中有刘猛将军祠,雍正二年敕建,传云神主蝗蝻"。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15

同,曰针鼻胡同,曰针尖胡同,曰扁担胡同,今改称北扁担胡同。再北曰方家胡同,[四]再北曰成贤街,先师庙、[五]国子监在焉。[六]中间小胡同曰公益巷,其在西者曰沙厂胡同,不通行。国子监以西曰箭楼,南北直达者曰慈悲胡同,东西达于安定门大街者曰大格巷(《顺天府志》作大沟巷),俗亦称打狗巷,曰极乐寺,[七]曰前萧家胡同、后萧家胡同。在箭厂之北者曰牛角湾、五道营、小二条。国子监以东曰砖儿胡同,曰官书院,曰汤家胡同,曰国学胡同,与五道营连接,再北即为安定门东城根。

注:

[一] 《顺天府志》:"东直门大街有关帝庙,俗称白庙"。《[日下]旧闻考》:"慈寿寺,古刹也,在安定门新桥路北。初名开元,传云创自唐开元。宋、元以来叠次修治,明宣德初再造。天顺四年,僧定慧请名,敕改惠明。有天顺四年敕赐惠明寺碑,赵昂撰。又有正统十年开元寺兴造碑记,国子司业赵琬撰。乾隆元年敕修,改名慈寿寺。寺东有宝公寺,又东为东药王庙,有明万历年间碑。又安定门街东有极乐寺,元至元间建。明嘉靖辛酉重修,行人司尹校撰碑"。《顺天府志》:"西直门外高梁桥西亦有极乐寺。《通志》亦称元至元年间建,是有两极乐寺矣"。《宸垣识略》:"和亲王府在北新桥南,一等昭毅伯第在白庙前"。《顺天府志》:"和王府,据《啸亭续录》云在铁狮子胡同。巴都礼封昭毅伯"。《顺天时报》:"东直门内北新桥某庙有井,中锁一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39

名。《天咫偶闻》:"五岳观今已圮,而观外人家亦日少,故地最空阔"。《燕京访古录》:"东直门内五岳观,有汉朝绿石钟一口,高五尺,上围三尺八寸,下围五尺,钟钮残缺,石钟刻阴文大篆字,精细工巧。篆文曰:"惟大汉建武二十年春,于上谷郡蓟县城内建立大禹王庙,铜铸夏禹王神乘龙坐像,高六十尺左右,铜铸皋陶、伯益、后羿、明眜文武四像,立身高五十尺。两■铜铸狂草、虞余、黄魔、红赤,庚辰、童律、大费、应龙八将坐像,高四十尺,各执指掌、权横、抓拿、劈镫、八鎙。其下有巫支祁天吴相柳氏猰■封豨修堂改狰冈像,巴蛇八怪亦铜铸,铜质精良,彩色鲜丽"。其下有钟文甚多,字皆漫灭,剥落难辨。此观疑即汉之禹王庙也,惜立石者姓名无考"。按:《顺天府志》此地附近尚有桦皮厂、关帝庙、极乐庵、骆驼圈、昂邦章京胡同、头条、二条、三条胡同诸名,今俱不见,疑皆为俄国教堂所并。又《顺天府志》此地尚有马棚胡同,今有马勺胡同,而无马棚胡同。又有东西宽街。《宸垣识略》:"履亲王府、固山诚贝子府俱在东角楼宽街。王讳允■,圣祖十二子,乾隆间任议政,谥曰懿。再传无嗣,高宗以四子履端亲王永城继之,今为懋公第,在后海南"。《啸亭续录》:"府在北小街"。今胡家圈之东有四爷府,当即此。但东、西宽街之名亦不见。又《顺天府志》有清凉庵,今其地有青龙庵,而无清凉庵,或即名称之讹。其安南营、化严寺、当铺胡同、罗家大院、药王庙胡同、白衣庵胡同、鞋铺胡同、羊尾巴胡同、土地庙、花园、北官厅操场诸名,均为《顺天府志》所未载。

校勘记:

① 圆宁寺,元刹也,在羊管胡同《京师坊巷志稿》卷上云:"圆宁寺,元遗刹也,在羊馆胡同"。据补改。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40

第五章 内四区各街市

自甘石桥大街以北曰缸瓦市,朗贝勒府在其东。[一]又北曰丁字街,又北曰西四牌楼,《顺天府志》作西大市街。[二]又北曰当街庙,又北曰新街口南街、新街口北街。[三]其东有德贝子府,以达于德胜门西城根。

注:

[一] 《匏庐诗存》有《寄赠月华贝勒诗自序》:"桔叟约同又点赴月华贝勒邸看梅,至则谢矣。贝勒以所著《燕梅花候记》见赠,即步卷中用东坡和秦太虚梅花诗韵作寄谢"。按:月华贝勒即朗贝勒,宣统中,任军机大臣。北地梅花枝干繁大者绝少,贝勒曾由南方运来百株,植诸庭宇,活者仅余一株,然已绝无仅有矣。桔叟者,吾师陈太傅宝琛也。

[二] 《顺天府志》:"西大市街有坊四:西[东]曰"行仁",东[西]曰"履义",①南北曰"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大街。南接瞻云坊大街,西有双关帝庙,街心有小庙,俗称当街庙。迤北曰新街口,有龙王庙。又北曰丁字街。祝寿寺,即《坊巷胡同集》之响铃寺。"按:当街庙于宣统末年建筑马路时,即已拆去,予初来京时犹及见之。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42

[三] 《日下旧闻考》:"西四牌楼宣武街西,额曰双关帝庙,盖两像并祀也,不知何时所建。元泰定间修,庙内有元李用、吴律二碣。又明碑三:一为正统十年侍读学士苗衷撰,一为宏[弘]治②十五年光禄卿张天骏撰,一为嘉靖十九年通政司右参议蔡文魁撰。本朝乾隆三十二[六]年重修。③又龙神祠一,在新街口,雍正七年奉世宗宪皇帝发帑创建。乾隆十八年,奉旨易盖琉璃瓦,三十八年奉敕重修。"《啸亭续录》:"董太保诰赐第新街口。又谦郡王府在羊肉大街。"《顺天府志》:"王讳瓦克达,太祖孙礼烈亲王四子。顺治间,授征西大将军,豫议政,追谥襄,府在五王侯胡同口。"

校勘记:

① 西大市街有坊四:西曰行仁,东曰履义《顺天府志》卷一三云:"西大市街有坊四:东曰行仁,西曰履义"。据改。

② 宏治十五年"宏"当作"弘",明孝宗朱祐樘年号。

① 乾隆三十二年重修《日下旧闻考》卷五二按语云:"本朝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据改。

自缸瓦市、西四牌楼、新街口大街以东,自大酱房胡同而北曰羊皮市。又北即朗贝勒府,其东为礼王府,门在东斜街,今为华北大学。又北曰颁赏胡同。又北为西安门外大街,[一]其南小胡同曰良乡胡同。又北曰太平桥,亦曰马市大街,《顺天府志》称西马市街,[二]其北有西安市场,其间小胡同曰集雅士,原名鸡鸭市。自太平桥而北之南北胡同曰大拐棒胡同,其西小胡同曰小拐棒胡同,曰川堂门,其不通行者曰大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81

今罕有"。《[日下]旧闻考》云至元十六年,即其地建大圣寿万安寺,设影堂。《元史·世祖纪》云至元十六年,建圣寿万安寺于京城,二十五年四月成。《元史·五行志》云寺旧名白塔,自世祖以来为百官习仪之所。成宗时置世祖影堂于殿之西,裕宗影堂于殿之东(世祖太子真金,追号裕宗),月遣大臣设祭。至正二十八年六月甲寅寺灾,惟东西二影堂得免。《燕都游览志》云明天顺元年,赐额妙应寺。据此,辽为白塔寺,元初即其地建圣寿万安寺,设影堂。后虽被焚,塔当未毁,何时修复,又不可考。妙应寺之名,则起于天顺,以迄于今。《燕都游览志》又云成化元年,于塔座周围砖造灯笼一百八座。按:今灯俱为铁制,数则加多,每一面已有四十余。沿塔种树掩映,不能尽数。《帝京景物略》云岁元旦士女绕寺,履屣相蹑,至灯市盛乃歇。知明末时,新年可游寺也。按:寺建虽年久,而地势不宏,又无喇嘛述旧迹,仅就游历所得者为此,较之隆善,殊嫌不备矣。"

[二] 《城西访古记·朝天宫记》:"阜成门内街南[北],锦什坊街对面为宫门口,⑧东即白塔寺。宫门口分东西两岔,北行二巷合而复分,如叉子形,至极北,东至西者,东为火神庙,西为葡萄园。再北,由南至北共三巷,东为东廊下,中为西廊下,西为苦水井。东廊下中有横巷,曲折通西廊下,此横巷中,又竖穿至东廊下南口内者,皆名中廊下。东廊下北口,往北为狮子府,往西为大玉皇阁,西口通西廊下,中间南去折而西,通西廊下者,名小玉皇阁。大玉皇阁道北,有元天观,观后一带皆荒原。西廊下极北,折而西,通苦水井。此横巷内,往北为瓜园,即通观后荒原。苦水井极北,南向有关帝庙。由庙前西去通南小街,此朝天宫形势大略也。宫与白塔寺仅隔一垣,宫门口东西两岔即三角门,两岔之间即宫门也。东西廊下,其义甚明,中廊下者,别于东西,非中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82

亦有廊也。按:白塔寺建于朝天宫先(见后),当未移动,自白塔寺西垣,至今宫门口西岔道西,皆为宫门旧地,而东西廊下各地,反较宽于宫门,意宫内前数重,后东西或有跨院,东跨院起于白塔寺后,至东廊下巷内地,以及狮子府一带。西跨院则起于葡萄园西南,至西廊下苦水井一带。井必在跨院,今犹存。大玉皇阁之元天观,即宫之后阁。观西壁连住户,东南之壁,北去曲折者二,再北始达后垣,惜不能入览,故莫悉其内状。小玉皇阁者,乃别于大,非又有一阁也。苦水井北之关帝庙后垣,与元天观后垣齐,可证此庙必在宫内。观后荒原名瓜园者,宫内圃也。推而至于苦水井南口之葡萄园,亦必昔日种有葡萄,盖其地属跨院内故也。自阜成门大街至观后瓜园,地势极大,此一片地中,除关帝庙外,小庙尚多,皆宫内各殿烬余(被灾事见后),就其址以葺成者也。东廊下北,元天观之东,名狮子府,有一小庙,孤立于荒原,门东向,门前有一石狮,面南向,其地为天师府旧址(见后),因有石狮,故讹为狮子府。凡遗址所存小庙,皆杂赁居人,不可游览,诚恨事也。仅取关于朝天宫事迹见于载籍者,摘录数则,以供参考(所录载籍即《春明梦余录》诸书,均见下)。此云庙在西廊下,今在苦水井二巷之北,固相通也。庙今有门,不仅三楹大殿,所云甬道绵亘者,余曾往视庙前,亦似有迹,盖日久为土掩也。据以上诸说,地在元为天师府,明宣宗时于其地建宫,成于宣德八年,有碑纪事。成化十七年重修,亦有碑。天启六年,齐灾,自成至毁,计一百九十四年,此后遂不修复。宫后为天师府,亦有碑,今废。此盖就天师府旧址建宫,复以府附其后,以今地度之,约在宫东跨院内。所余石狮南向处,即府门也。至于所有名碑,皆不知何往,有游元天观者谓仅见数碑额,闻碑身于庚子岁为洋人携去,惜哉!宫门口东岔南首东南去,有小巷斜通大街,名老虎洞,若由南至北以观,老虎洞及西岔各一巷,东岔在中,直贯而北,中分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83

西岔,亦直至北,状如火字,故一带屡遭回禄,后于交叉处,建房数重,以断火字。又于东廊下南口外西去道北之土地庙内,悬黑旗,取水能尅火意。此亦讲掌故者所应知也。《春明梦余录》:"朝天宫在皇城西北,元之天师府也。"《帝京景物略》:"宣宗仿南都[京]之制,建朝天宫,有[建]三清殿,⑨以奉上清、太清、玉清。通明殿以奉上帝。普济、景德、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贞、文昌、玄应九殿,以奉诸神。东西建具服殿,以备车驾临幸。宫成于宣德八年[闰八月戊午],⑩御制诗文,勒碑纪事。成化十七年[六月]重修,⑾亦有御制诗文碑。天启六年六月廿夜,[朝天宫]灾,[十三殿齐火]。⑿宫后天师府有赵孟頫张天师像赞碑、大道歌碑、虞集黄籙大醮碑。"《长安客话》:"凡大朝会,习仪二日,国初或在庆寿寺,或在灵济宫。宣德间,建朝天宫于白塔寺西,始为定所。"《[日下]旧闻考》:"朝天宫本元代旧址,建[盛]于明嘉靖时,⒀斋醮之及无虚日。考《名山藏》所纪,其崇奉与大高玄殿相埒。今阜成门东北虽有宫门口、东廊下、西廊下之名,周回数里,大半为民居矣。西廊下有关帝庙,乃土人因[其]余址而葺之者。[然]只大殿三楹,⒁殿前甬道绵亘数百武,砌石断续,犹见当时规制。"《燕京访古录》:"平则门大街,妙应寺以东,有石狮一躯,向南睨视,半没土中,上露二尺许,考之系元时朝天宫之遗物也。"

[三] 《藤阴杂记》:"平则门二条胡同,为武进刘文定纶第。"《天咫偶闻》:"刘文定公纶第,在二条胡同,今已无考。公清正与刘文正公媲美,时称二刘。为相时,王述庵司寇以公事诣第。夜半,天寒甚。公呼三公子具酒脯,厨传已空,仅得白枣数枚,以侑酒。在枢廷园居,与于文襄公同院,喧寂悬殊。客至,恒手自拂尘,拱客立,待取褥。前辈清风,倜然远矣。按:昔之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99

清,今犹沿此称。盖此等酒店,其初必是金人由汴迁至者。余尝曰:于京酒店饮酒,自谓置身唐宋以上。以其伺应规例,仿佛《梦华录》所云也。京师士夫,昔日酒人最多,道光中有大元帅、二元帅之称。聚饮以碗不以杯,或夜以继日,罄瓶始已。《蔗余偶笔》记,前门某酒楼,有内城二客登楼,索酒一坛,饮至暮而罄。疑为酒仙,不知彼时实有此大户。以余所闻,鄂松亭学士恒,即其一也。学士又善大书,或径丈一字,与何蝯叟相善。又杨幼云继振,汉军人,居旧鼓楼街。家有星凤堂,富于收藏,赏鉴尤精,终日闭门,不闻世事,但与古为缘。所藏有"夏承"、"娄寿"二碑,自名承寿双碑之馆,秦谊亭为作图。又得苏迹,自号又一苏斋,所收古泉尤夥。余尝见其所藏王廉州册页上,有幼云跋,其印曰:江南第一风流公子。又有黄氏去尘小印,其妾也。又地安门街西有火神庙,建于明代,国朝重修,联额皆高庙御书。《日下旧闻》谓其后有水亭可望湖。亭久废,地亦改为染坊,道士不复知之矣。"张江裁《燕京访古录》:"后门外地安桥下有石刻三字,曰"北

京城"。"

[二] 《顺天府志》:"旧鼓楼街有清虚观,明景泰间建。"《万历沈志》:"清虚观、广福观,俱勅建,在日中坊。"《明一统志》:"中心阁在府西,元建,以其适都城中,故名。"《析津志》:"中心台在中心阁东十五步,⑤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面[南]有石碑,⑥刻"中心之台"。又双清杨树大井关帝庙,北去则昭回坊矣。前有大十字街,转西,大都府、巡警二院,直西,则崇仁倒钞库,西,中心阁,阁之西,齐政楼也,更鼓谯楼。楼之正北,乃钟楼也"。明《北平图经志书》:"中心台敌楼一十二座,窝铺三[二]百四十三座。"⑦《[日下]旧闻考》:"今旧鼓楼大街北城墙,有中心台之名,盖元时[朝]都城偏北,⑧以鼓楼大街之中心台为东西南北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08

王,仍居炒豆胡同,今年薨。

[二] 《匏庐诗存》有《和樊樊山 三六桥宅诗》,原序云:"六桥都护板厂胡同新居,相传为文文忠故宅,春日杏花盛开,招客 赏。樊山前辈即席有诗,嗣复有一诗。序云:弢庵太傅谓,文忠故宅在兵部洼,身后改为家祠。外此更无别业,当系传者之误。太傅为文忠门下士,较知其详。六桥亦谓,询之邻右,乃某文相国子姓尝居之,非文忠也。复作是诗正之。"

[三] 《万历沈志》:"前、后圆恩寺胡同关帝庙有勅建碑,今无考。圆恩寺在昭回坊,又有广慈庵。"《顺天府志》:"圆恩寺,元刹也,在圆恩寺胡同。"《[日下]旧闻考》:"为元至元间建,有碑二,剥落不可读。寺西有广慈庵,庵内碑碣有"建立十方院,圆恩寺是比邻"之句。"

[四] 《天咫偶闻》:"交道口西有巷曰肃宁府,明魏良卿封肃宁伯居此。至今巷口大石狮

一岿然尚在,第则不可问矣。"

校勘记:

①追赠亲王衔 "赠"应作"封"。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上改。

① 命充食 《天咫偶闻》卷四曰:"命以充食"。据补。

自旧鼓楼大街以东,鼓楼东大街西头而北曰宝钞胡同,[一]其西曰北醋儿胡同,曰草厂,有东西南北四口。越钟鼓楼而西曰钟库胡同,曰小铃铛胡同,曰铃铛胡同,曰牛圈,曰汤平胡同,《顺天府志》作汤锅胡同。至是而北曰赵府街,为南北胡同。其西曰娘娘庙胡同,稍北曰张帽胡同,《顺天府志》帽或讹作旺,又讹望。又北曰酒醋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12

曰马家大院,南曰乐春坊。地安桥之东北曰帽局胡同,不通行。

注:

[一] 《顺天府志》:"西步粮桥,俗称西不压桥,以皇城跨其上也。玉河水由此入西苑,宛平县署在北,迤东有白马关帝庙,隋旧基也。药王庙东濒十刹海,俗称南药王庙。旌忠[勇]祠①祀将军明瑞等,贤良祠祀怡贤亲王等。"《会典》:"关帝庙在地安门外,南向,缭以周垣,庙门一间,左右门各一,正门三间,前殿三间,三出陛,各五级,东西庑各三间,殿西御碑亭一,东庑燎炉一,庑北斋室各三间。殿后界墙重门三,内后殿五间,东西庑及燎炉与前殿同。殿后东为祭器库,西为治牲所,各三间,石梁一,在庙门外。凡正殿门庑均覆绿琉璃,余均筒瓦。门楹丹艧,梁栋五采。"《[日下]旧闻考》:"庙建于洪武年间,成化十三年重修。每岁春秋[二]仲月(诹吉)及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②雍正三年,封神曾祖为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崇配[祀]后殿"。③明商辂[撰]《关帝庙碑》:"汉寿亭侯庙在都城西北隅,盖洪武中建。[我]太宗文皇帝嘉侯功烈,④特颁龙凤黄纻丝旗一面,揭竿竖之,以彰威灵。每岁正旦、冬至及朔望祭祀,香烛等仪具有恒品。列圣相承,崇奉益严。第岁月[日]滋久,⑤殿堂门庑,浸以颓圮。成化丁酉春二月初吉,皇上申命内官监太监宿政,董众工,发群材,重加修葺。朽者更之,腐者易之,圮者正之,缺者补之,漫漶者增饰之。涂以丹漆,傅兹藻绘。于是正殿、两廊、重门,皆焕然一新。掄木植竿,内制暗花柳黄纻丝旗揭之,并制纻丝大红织金等袍服,青织金云幡,被之悬之。添设神桌神龛黄绫帷幔,朱红竹帘,黄铜香炉,花瓶烛台,凡供用之器罔有不备。后嫌于窄隘,复命太监金辅赉内幣白金若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13

干,偕宿政市民居房地展之,并付本庙永奉香火。内植松柏,外列垣墉,规模广大,观者起敬。政等以竣事闻。上深嘉悦,命臣辂撰文,勒之穹碑,以[垂]示永久。⑥臣辂顿首受命。谨按:侯姓关氏,讳羽,字云长,本河东解人。闻涿郡先主聚徒乡里,匡扶汉室,遂往归之。时与张飞翼德齐名。先主及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遂累建奇勋,三分天下,使炎鼎获存,汉统复绪[续],⑦侯之功居多。侯精忠大义,炳若日星,千载之下,凛然犹有生气。祠庙之设,遍于天下。然涿郡发迹之地,顺天为涿之会府,都城有庙,揆理尤宜。祭法曰,圣王之制祭祀也,以劳定国者祀之,以死勤祀[事]者祀之。⑧侯盖兼之矣。历代累封王爵,备极褒崇。我皇明重定典礼,忠臣烈士一

当时秩号,此汉寿亭侯之称,所以[谓]有合于先王之制也(下略)。⑨成化十三年六月十三日。"《御制重修关帝庙碑记》:"(上略)考神生[值]炎汉之季,炳大节,锄奸回,本末具载志传。要之,超伦轶群,其志在春秋,其气浩然常塞乎天地,以故前代屡致褒崇,至我朝而愈显。且神迹不可殚记,而于行师命讨为益彰。自顺治九年勅封忠义神武,迨康熙、雍正间,诏晋三代公爵,增置五经博士。及朕临御,以神原谥因袭陈寿旧史,名义未孚,每廑于怀。我国家久仰灵威,近于西师之役,复昭蒙佑顺,因特加封曰忠义神武灵佑,并允太常议,于地安门外神庙,恭书新号神牌,门殿易盖黄瓦,其岁渝旧葺陊制者,垩之髹之,俾称茂典。以今年仲冬月讫工(下略)"。《[日下]旧闻考》:"庙以白马得名。元混一《方舆胜览》,以慕容氏都燕罗城有白马前导,因以为祠,而庙碑载,明英宗梦见帝乘白马,故名。所说不同,然神之昭布显赫,益可想见矣。"《顺天府志》:"旌勇祠在地安门外半藏寺西,乾隆三十三年建,南向,大门三间,左右门各一。正中碑亭一,东官房五间,西库房五间,二门一间,正屋三间,东西庑各三间,燎炉一,覆以黑琉璃瓦,绕以砖垣,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14

闲以朱栅。祀诚嘉毅勇公、谥果烈明瑞,配都统、谥昭节扎拉丰阿,护军统领观音保,总兵李全、王玉廷。三十四年,以总兵德福入祀。每岁春秋仲月诹吉致祭。又贤良祠在地安门外白马关帝庙旁,南向,缭以周垣。大门、二门各三间,左右门各一。正殿三间,东西庑各三间。东庑南燎炉一。后屋五间,两庑及燎炉如前。左右门各一,东为治牲所,西为安牲房。二门外左右御碑亭各一。东正殿正门均覆琉璃瓦,余均筒瓦。门楹丹艧,梁栋五采。雍正八年勅建。谕曰:国家效忠宣力之臣,勋绩懋著,必膺崇报之典,令其世飨烝尝。雍正二年,朕已敕建昭忠祠,自开国以来,致命立功尽忠报国之俦,皆得春秋妥侑,世世血食。顾念古者大烝之祭,凡法施于民、以劳定国者,皆得并列祀典,永受明禋,则我朝名臣良弼,其经邦佐治,黼黻升平者,皆祭法所必登,朕欲为之建立祠宇久矣。即如怡(贤)亲王⑩之精白一心,忠诚体国,勋在社稷,泽被生民,其功德隆盛,又岂一切效忠宣力者之所可比伦乎?洪维太祖太宗创业垂统,厥有一德佐命之良,世祖抚绥万邦,实多奋庸熙载之彦,迨我圣祖临御六十余年间,良臣硕辅,后先相望。据朕所深知者,举其一二,如大学士公图海,公赖塔,大学士张英,尚书顾八代、马尔汉、赵申乔,河道总督靳辅、齐苏勒,总督杨宗仁,巡抚陈瑸等,持躬正直,奉职公忠,或垂节钺之勋,或励冰霜之节,俯仰无愧,为朝野所共钦,终始无欺,无瑕疵之可指。此等靖共尔位,不愧古大臣之风者,正不乏人。既树羽仪于一世,宜隆俎豆于千秋。(中略)著于京城内选择吉地,特建庙宇,命名贤良祠,春秋以时展祀。其应入祠之人,著大学士会同该部查明本朝满、汉文武大臣,才德著闻完名全节者,详慎开列,具奏请旨。将来续[继]起之臣,⑾亦并得沾被恩光,永为盛典。"又有世宗宪皇帝御制碑文。《宸垣识略》:"一等忠达公第,在地安门外西城根。一等恭诚侯第,在地安门外西北。"《顺天府志》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17

地,因借其楼憩焉。午后奇君以酒馔相款于别室,是日观荷者士女填集,百货列衢,临水树下,居人各设几席卖茶,偕肯夫循隄柳周行湖边,至麟氏楼而回。"

[四] 《顺天府志》:"案:《坊巷胡同集》有白米寺,今无考。白米斜街岂地以寺名欤。"

校勘记:

① 旌忠祠 "忠"当作"勇"。《顺天府志》卷一三云:"旌勇祠祀将军明瑞等"。据改。

② 每岁春秋仲月诹吉及五月十三日致祭 《日下旧闻考》卷四四引《畿辅通志》云:"每年春秋二仲月及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据改。

③ 崇配后殿 《日下旧闻考》卷四四,"配"作"祀"。

④ 明商辂关帝庙碑......"太宗文皇帝嘉侯功烈" 《日下旧闻考》卷四四引明商辂撰《关帝庙碑》云:"我太宗文皇帝嘉侯功烈......"。据改。

⑤ 第岁月滋久 "月"当作"日"。据《日下旧闻考》卷四四引明商辂撰《关帝庙碑》改。

⑥ 以示永久 《日下旧闻考》卷四四引商辂撰《关帝庙碑》云:"垂示永久"。据改。

⑦ 汉统复绪 "绪"当作"续"。据《日下旧闻考"卷四四引商辂撰《关帝庙碑》改。

⑧ 以死勤祀者祀之 "祀者"当作"事者"。据《日下旧闻考》卷四四引商辂撰《关帝庙碑》改。

⑨ 所以有合于先王之制也 "以"当作"谓"。据《日下旧闻考》卷四四引商辂撰《关帝庙碑》改。

⑩ 怡贤亲王 《顺天府志》卷六云"怡亲王"。据改。

⑾ 将来续起之臣 "续"当作"继"。据《顺天府志》卷六改。

自地安桥而西,北曰马家楼,曰义溜胡同,曰兴隆大院,曰万汇大院。又北曰烟袋斜街,[一]曰石碑胡同,中间小胡同曰小石碑。其南曰银锭桥,是为什刹后海水流入前海之门户。[二]沿后海之北岸,界于鼓楼西大街之间者曰侯位胡同,曰广化寺,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41

[一] 《鞠部丛谈校补》:"南府本为吴驸马府第,后改为昇平署,习俗相沿,仍呼南府也。升平署总管一人,首领四人,所部太监并能演剧,但以时唱宴差一出而已。南巡后,伶人始得供奉,乃增外学首领二人。旧有之四首领,则别其名为内学首领,并隶于总管,于是太监伶人同时供奉矣。然伶人不住府中,杂居于邻近之官房,每人例得挈眷占官房三间,领十名之口粮及钱粮[银]四两。嘉庆中,有首领号王拐棍者,最得宠,以事得罪宣宗,及帝即位,乃革去首领,自是而后,无外学首领矣。同治以还,伶人多移居南城,官房则为总管据为己有,或以出赁,每年随意给原主税金若干,伶人莫敢与较也。"

[二] 《[日下]旧闻考》:"御用监[废],[其旧址]今为玉钵庵,即明真武庙。[西]南有关帝庙,①为御用监南库旧址,亦有碑。"《人海记》:"西华门外西南一里许,明御用监在焉。又南数十步为真武殿,庭前有老桧一株,下有元时玉酒海,承以石床。"《顺天府志》:"玉钵庵康熙五十年重建,[殿前有]玉瓮,(得名)[因以名庵]。②乾隆十年移玉瓮置承光殿。"《芜史》:"自西上北门过西上南门,则御用监也。"《明史·职官志》:"御用监掌印太监一员,里外监把总二员,典簿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凡御前所用围屏、床榻诸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甸诸玩器皆造办之"。《水部备考》:"御用监承造五色雕填剔漆龙床、顶架、袍匣、服橱、宝箱及坛庙供器、上用兜罗绒袍、应用鱼牙杯箸[柘茨],③安置各宫床柜、膳桌、天灯、万寿灯、日月仙灯"。曹日瑛《重修真武庙(碑)记》略云:"[紫禁城]西华门外西南里许,④乃前明御用监旧址也。房舍尽为[军]民[所]居,⑤惟真武庙存焉。殿前有古玉钵一口,大可容二十石,山龙海马,云容水态,备极雕镂之巧。且露处庭中,久历年所,沐日月之精华,经风雨之嘘润,斑斓光彩,夺人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42

心目。以故文人墨士时共访观。忆余于曝[儤]直之暇,⑥亦曾摩挲数匝,徘徊久之,深叹有器如此而竟散置于禁近之地也。辛丑春,僧生[性]福过访,⑦云住此二十六年,一瓦一木,咸出行乞。至康熙五十年,庀材鸠工,重建真武殿三楹。复建前殿三楹,供康熙[大士]像,⑧移玉钵于座下,叠石为小山,贮水于玉钵,以示普陀南海之意。左右增修僧[禅]堂各三楹。⑨虽殿宇无多,而钟鼓不缺。更喜落成之日,适值今上御极六十年,甲历初周,香灯佛火,朝夕讽礼,仰祝我朝宝历万年之盛。"《顺天府志》:"乾隆十六年重建是庵,别制石钵,以存旧名。"《芜史》:"石作阁又西曰乾明门,迄南曰兵仗局,每年七月兼供乞巧针,亦称小御用监,曰旧监库、曰尚膳外监、曰甜食房,造虎眼糖松饼,曰西上北门,东则西下马门矣。"《顺天府志》:"今街西兴隆寺,即明兵仗局佛堂,其西直房旧监库、尚膳外监、甜食房,皆当在北长街,遗迹俱无考。吴长元称,今玉钵庵西关帝庙为旧监库余址,盖误以御用监为旧监库也。关帝庙在西华门外西南,与《芜史》所称西上北门之北者不合。"《明史》:"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作观天台于禁中。"《芜史》:"御用监又南向西则银作局也。再南,过桥曰灵台,亦有观象台,铜铸浑天仪,以测星度、观云气。其占候书曰《观象玩占》、《流星撮要》等[书],皆抄录[写]腾授[受],不敢传布于世。⑩教法极严,比司礼监书堂较胜。每年(历样)造历,皆灵台、钦天监[公]同[经]管。"⑾《顺天府志》:"灵台明遗址,在织女桥南,今尚存,俗称观星台"。《顺天府志》:"明《嘉靖癸丑修南库碑记》:御用监初立为行在作房,次改御用司,宣德朝更为监,各库作,东则外库大库,西则花房库作、南库冰窖[窨],左右四作:曰木漆,曰碾玉,曰灯作,曰佛作。按:油漆作疑即明漆作遗址,余诸作当亦在御用监左右。"《[日下]旧闻考》:"以冰窖为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43

御用监之冰窖[窨]恐误。"按:玉钵庵今尚存。兴隆寺在北长街,当即《顺天府志》所云明兵仗局佛堂之地,与此地无涉,各库作今均无可考。地安门内之油漆作,与此无关。

校勘记:

① 御用监今为玉钵庵,即明真武庙,南有关帝庙《日下旧闻考》卷四一原作"御用监废,其旧址今为玉钵庵,即明真武庙,西南有关帝庙"。据改。

② 以玉瓮得名 《日下旧闻考》卷四一按云:"俗称为玉钵,因以名庵"。《顺天府志》卷一六原作云:"殿前有玉瓮,因以名庵"。据改。

③ 应用鱼牙杯箸 "杯箸"原作"柘茨"。据《日下旧闻考》卷四一引《水部备考》改。

④ 西华门外西南里许 原作云:"紫禁城西华门外西南里许"。据《日下旧闻考》卷四一引《重修真武庙碑记略》补改。

⑤ 房舍尽为民居 《日下旧闻考》卷四一云:"房舍尽为军民所居"。据改。

⑥ 曝置 "曝"当作"儤"。据《日下旧闻考》卷四一引《重修真武庙记略》改。

⑦ 僧生福 "生"当作"性",《日下旧闻考》卷四一引《重修真武庙记略》原作"僧性福"。据改。

⑧ 供康熙像 原作"供大士像"。据《日下旧闻考》卷四一《重修真武庙记略》改。

⑨ 僧堂 "僧"当作"禅",《日下旧闻考》卷四一引《重修真武庙记略》原作"左右增修禅堂各三楹"。据改。

⑩ 皆抄录腾授 《明宫史·木集》原作:"皆抄写授受,不敢传布于世"。据改。

⑾ 每年历样造历,皆灵台、钦天监同管 《明宫史·木集》原作云:"每年造历,系灵台、钦天监公同经管"。据改。

自南长街而北,过西华门与西苑门之间为北长街,[一]其东为都虞司署,[二]为营造司署,[三]为房租库,[四]今俱改为民居。稍北为福佑寺,[五]今为班禅驻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46

无定员。⑧员外郎一人。静宜园员外郎一人。苑丞共四十五人。苑副六十九人,库掌一人,笔帖式三十九人,分置禁苑,各备典守。"

[七] 《顺天府志》:"会计司署东向,前后五重,廨舍共四十五间。掌内府户口、地亩、征收庄粮等事,初名内官监,顺治十七年,改宣徽院,康熙十六年,改今名。"

[八] 《顺天府志》:"福佑寺南有静默寺。寺为明季关帝庙旧处,康熙五十二年重建,寺门有敕建静默寺额。"

[九] 《顺天府志》:"昭显庙在兴隆寺南,雍正十年敕建,以祀雷神。"

[十] 《顺天府志》:"庆丰司署东向,廨舍共二十三间,掌牛羊厩暨口外牧群,所属有南苑鹿圈村牛圈、槐房村经板库、南海淀各牛圈、丰台羊圈。"《[日下]旧闻考》:"庆丰司所属各圈牛羊,皆大内所用,其牺牲所喂养牛只为祭祀之需,向隶太常寺,乾隆二十六年奉旨简总管内务府大臣一员值年经理,每岁派内(务)府司员[二]专司其事,以昭敬慎。"

[十一] 《顺天府志》:"慎刑司署东向,前后三重,廨舍共五十三间,掌内府之刑罚。初名尚方司,顺治十二年,改为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改今名。"

[十二] 《顺天府志》:"北长街俗称北池子,西北有三座门,明之乾明门也。迤西为承光

殿,又西为金鳌玉蝀桥。"

校勘记:

② 内务大臣 "务"当作"府",即"内府大臣"。据《日下旧闻考》卷七一引《内务府册》改。

① 内务府所属营造司署,大堂五楹 《日下旧闻考》卷七一引《内务府册》原作:"内务府所属营造司署在西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59

胜境建于元代,⒃因内有刘蓝塑像,今其地即名刘蓝塑。乾隆二十五年重修,赐名天庆宫。前殿[额]曰泰钧,后殿[额]曰统元。⒄又刘蓝塑[内]有真武庙,庙有万历癸巳修洗白厂绦作碑。"《析津日记》:"京师像设[之]奇古者曰刘銮塑。说者疑銮与元音近而误。考郝伯常《陵川集》,燕有四贤祠,其像塑自刘銮,则銮别自[是]一人,著名于正奉之先者也。"《燕京访古录》:"西华门刘蓝塑胡同天庆宫系羽士所居,元名元都胜境。宫中之像为正奉大夫刘元手铸,右殿奉天师降妖像,桌上设一尺六高生金方印,下篆书"九宫八卦五雷神印"八字。此印重八百斤,乃元至元物也。又刘蓝者,元朝人,以塑神像著名一时,故都有刘蓝塑胡同,即其旧居,地以人传也。刘塑像重在传神,往余在平,观某关帝庙,有刘塑之关公像。关公之目视周仓,而周仓目眦视马夫,马夫之目则视其马,故其神气如生,盖刘蓝所塑也。"

[七] 《顺天府志》:"西什库隶内(务)府,丙丁戊三库兼属工部。"《[日下]旧闻考》:"慈云寺在西安门内街北十库前,即明之天王殿。殿前有修库题名碑,又修庙碑记。康熙五十二年改为慈云寺。十库西鸽子房有二圣庙,即内府鸽子房土地祠也,有万历十九年重修碑。"《金鳌退食笔记》:"西十库在西安门内,向南。旧设掌库太监一员,贴库数员,签[佥]书数十员。⒅本朝三十余年,十库封锢不开,尘土堆积。库后古木丛茂,居人鲜少,众鸟翔集,作巢以数万计。上常游幸至此,命内务府清查立档案焉。"《会典事例》:"戊丁二库在西十库,内收贮弓、刀、箭、弦、鸟枪等项,丁字库今贮硝磺。"《明会典》:"天财库,凡正阳等九门并各钞关本折钱及皇城各门锁钥,俱送本库收。"《[日下]旧闻考》:"慈云寺修库题名碑所记十库与《芜史》合,而冠以司钥库之名。其修庙碑记则云,禁城西北隅有司钥库,而天财库亦属焉。是司钥库乃十库总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78

"按:成侯大院今讹为承侯大院,吴光新居宅甚壮丽。其东口河上有桥曰新安桥,亦光新所命名也。

[五] 《顺天府志》:"庙儿胡同旧名煖阁厂,有关帝庙。庙有钟一,铸煖阁厂关帝庙康熙

四十九年孟秋虔造字。"

[六] 《春明梦余录》:"内承运库、外马房,在御马监南。"《芜史》:"过外马房,余宅数区,所渭河边者也"。《顺天府志》:"今骡圈,当即明外马房遗址。"按:今此处有马圈胡

同、草垛胡同,而无骡圈。《春明录》所云河边,当即马圈胡同。

[七] 《顺天府志》:"神机营幼丁队左厂在银闸。"《芜史》:"御马监听事之南曰里草阑草场。永乐初建,收料豆。宣德间,将中府草场之草分受,始立场,有仓厫也。"《[日下]旧闻考》:"今御马圈旁[南],②地名银闸,有真武庙,即明御马监里草阑旧址。庙内有天启三年碑记可考。"《燕京访古录》:"东华门内御马监南,为元时之御水河,今已划平为地,土埋有白银铸水闸一座,横梁长四尺八寸,宽五寸,厚三寸,两旁竖柱,高三尺,宽三寸,为长方式,中间八竖柱,四棱式,厚三寸,横梁正中镌[银闸]二大篆字,上首镌"大元元统癸酉秋奉旨铸银水闸一座"十五小字,下首镌"太傅左丞相萨敦监铸"九小字。当元时,用纯银铸此水闸,莫详其故。"按:今左厂及草阑均无考。内六区警署在银闸。《燕京访古录》所云以银铸闸之说,恐不足信,但言之凿凿如此 姑录存之。

校勘记:

① 内务府所属武备院署、俄罗斯文馆,又有小胡同曰文书馆、万庆馆 《顺天府志》卷一三原作云:"内务府所属武备院署、俄罗斯文馆,俱在西,东有小胡同曰文书馆、万庆馆"。据改。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88

设西城广宁门内老君[庙]地方。东城义冢四:一设崇文门外文昌宫前;一设东便门外核桃园;一设东便门外储济仓后;一设东直门外北后街。南城义冢四:一设广渠门外地方;一设金鱼池地方;一设金台书院前;一设右安门内圣贤庙东。西城义冢四:一设广宁门内报国寺后;一设潘家地内;一设广宁门内老君地东;一设阜成门外三塔寺。北城义冢二:一设宣武门外黑窑厂;一设西城地方白马寺坑。"[二] 《大清会典事例》:"中城饭厂二:一设正阳门外珠市口给孤寺;一设永定门内佑圣庵。东城饭厂二:一设朝阳门外海会寺;一设崇文门外蒜市口兴隆庵。南城饭厂二:一设广渠门外积善寺;一设三里河安国寺。西城饭厂二:一设阜成门外万明寺;一设广宁门内增寿寺。北城饭厂二:一设德胜门外关帝庙;一设宣武门外永光寺。"

外城亦曰罗城,其街市之大者曰正阳门街、永定门街、宣武门街、崇文门街、东便门大街、西便门大街,和平门开辟以来,南新华街亦与北新华街相接,直达香厂,是为南北经路;曰东、西珠市口,曰骡马市大街,曰彰义门大街,曰三里河大街,曰广渠门大街(其总名亦曰南大街),曰南横街,曰打磨厂,曰西河沿,是为东西纬路。其余街市交贯纵横,然斜行互出,不如内城之坦直矣。

按:前清光绪庚子以后,京奉火车由永定门西首通轨入城,京汉火车由西便门之南通轨入城,俱达于前门,为东、西两站。论者以为外城之守已失,然民国九、十年间,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90

第二章 外一区各街市

自正阳门而南曰正阳门大街,俗称前门大街,跨护城河[一]有桥,甃以文石。民国八年,以石栏间之为四,以便往来。桥南昔为驰道,今已平为马路,并设铁轨以行电车。南有坊,颜曰"正阳桥",迤南直达永定门街。夹道肆廛林立,中孚银行、北平证券交易所均在路西,小食肆都一处亦颇有名。[二]庚子以前,桥北傍月墙者东曰荷包巷,西曰帽巷,其后改为正阳商场,今俱拆去,[三]惟东有观音庙,[四]西有关帝庙,[五]岿然尚存。

注:

[一] 《寄园寄所寄》:"万历四十六年四月,礼部奏城河水赤,西自宣武门外东响闸起,至正阳门外御河闸止,约长三里许,水色尽赤,深红紫暗,状如积败之血。四十七年四月中,正阳门外御河水复殷赤如前,时正辽阳三路丧师之候。"

[二] 《顺天时报丛谈》:"正阳门都一处,小饭店也。地势狭小,门中甬路一道,凸起如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94

"《燕京访古录》:"正阳门关帝庙中之关帝法身,乃明世宗宫内旧关帝像。世宗以宫内所祀者形体小,不惬意,命木工制大像一。像成,就卜者问焉,卜者谓,旧像曾受数百年香火,灵异显著,弃之不吉。世宗韪其言,乃命祀之于此。及崇祯帝临朝,李闯陷燕城,入宫禁,古物多被摧残,而新像亦遭劫。先是,清兵入关,举朝失措,帝设筵招洪承畴,授上方剑,命北征。未几,洪负义,投诚清军。诸臣固已知之,恐帝震怒,乃伪奏洪死。帝闻奏,哭失声,挥涕草文,设位于此而祭之。"

校勘记:

① 穷民出居无资 《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原作云:"穷民僦居无资"。据改。

② 是未罗焚烈之惨 "罗"当作"罹"。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鸿一亭笔记》改。

③ 若以火延棚房 此句之后有"即毁棚房"句。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鸿一亭笔记》补。

④ 万历四十三年十月十一日 《帝京景物略》卷三"关帝庙"条云:"万历四十二年十月十一日,司礼监太监......"。录此待考。

⑤ 应阳汉前将军,侯志也 《帝京景物略》卷三"关帝庙"条原作:"称汉前将军,侯志也"。据改。

⑥ 《帝京景物略》卷三"关帝庙"条原作:"先是成祖北征本雅失理,经阔滦海,至斡难河,击败阿鲁台。军前每见沙濛雾霭中,有神,前我军驱,其巾袍刀仗,貌色髯影,果然关公也"。据改。

自正阳门大街而东,为东车站,北宁铁路(原名京奉铁路)之车站也。[一]南越城壕为东河沿,[二]东口曰戥子市。[三]又南为打磨厂,[四]其间小胡同在西曰北深沟,稍东亦曰东河沿,再东曰鸭子店,再东曰箭杆胡同。打磨厂为正阳门大街直达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495

于崇文门大街之东西孔道。自打磨厂而南,以达于东珠市口、东柳树井、三里河大街,其间胡同最为纵横交错。

注:

[一]《坊巷胡同集》:"正东坊自正阳门[外]至东河沿,①至崇文门外西河沿,八牌四十铺。有萧公堂、崇真观、天庆寺、慈源寺、清[青]化寺、②西三里河、东三里河、芦苇园。"《顺天府志》:"正阳门外东城根有朝阳阁,明建,乾隆间重修,置粥厂于此,今废。东有桥,玉河水出水关后,迳桥下入护城河。自庚子后,京奉铁路设东站于前门之东,铁路沿东城根而入,水关则辟为门,通于东交民巷,以便外人之出入。"

[二]《顺天府志》:"后河沿即东河沿,步军统领所属南营守备署在南,今废。奉新、浮

梁、句容诸会馆皆在。"

[三]《顺天府志》:"戥子市迤东歧为东河沿、打磨厂二胡同。"

[四]《顺天府志》:"打磨厂有玉皇庙、关帝庙,有粤东、潮郡、临汾、宁浦、应山、钟祥诸会馆。旧有郢中会馆,今废。铁柱宫本名灵佑宫,明嘉靖间建,祀许旌阳真人。萧公堂明万历间建,祀鄱阳湖神[萧公]。(萧公堂)均(今为)江西公所。"③沈进《行国录》:"山川坛之北有灵佑宫,旧为十方道院,止一楹。万历壬寅,始拓为三楹,名真武庙。越岁癸丑,太[司礼]监魏学颜辟地数十亩,建阁一,为[殿五],请于朝,赐额曰灵佑殿[护国灵佑宫]。④外有碑二:一大学士叶向高撰;一天启乙丑王绍徵[微]撰。"⑤《魏贞庵年谱》:"时有打磨厂菜园圈占,公肩舆行南城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00

"《顺天府志》:"祠今已重修。忠肃殉节当在内城,《[日下]旧闻考》之言不误。邵长蘅作忠肃传,言十八日贼破外城,公移宿吉安会馆文信公祠下,诘朝,外城陷,亟奔大内,门闭不得入,归馆投缳而绝。考《甲申小纪》,十八日薄[暮],[贼]蚁傅正阳、崇文二门,③十九日黎明,守城珰开正阳门迎贼。是时寇骑充斥,忠肃如寓外城,安能奔至大内?况怀忠会馆在信国祠旁,《梦余录》载其地甚明,信国祠在柴市,不闻在外城也。郡邑会馆例祀乡贤,二忠祠盖景慕遗徽而作,不必定为殉节之区,戴说固矣。"

[十五] 《顺天府志》:"大蒋家胡同,有旌德、松江、吉安、贵州诸会馆。旧有韶州会馆,

今废。"

[十六] 《顺天时报丛谈》:"西湖[河]营,④前营、后营不知当时有何根据,现在西湖

[河]营接近东珠市口,前营、后营为三等娼寮,其繁华虽逊于西城之八大埠,然较之黄花苑已有天渊之别。"

[十七] 《顺天时报丛谈》:"芦草园之北有关帝庙,其地即名高庙胡同。在崇真观之侧,有小巷一名小观。先时亦为土娼之薮泽,现已无有。至崇真观,原明时之旧刹,现已成为小货贩之公寓。"按:《顺天府志》此处附近有冰窖厂、花绒胡同诸名,今不见。又半间楼作十间楼,疑亦传称之误也。

校勘记:

② 巷口有小木坊,书"查楼"字《宸垣识略》卷九原作"衖口有小木坊,书"查楼"二字"。据改。

① 查楼木榜尚存,余皆改名,大约在前门左右《藤阴杂记》卷五原记:"查楼木榜尚存,改名广和,余皆改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05

西有玉泉庵。今天坛北芦苇园、草场九条巷,其地下者俱河身也。"《顺天府志》:"元世祖于文明门外东五里立苇场,岁收苇百万以蓑城。至文宗有警,用谏者言,因废。此苇只供内厨之需,岁役市民修补,事见《析津志》。盖元筑都城以土不以砖也。文明门今之崇文门,志言场在门东五里,其遗址固未必在此,然可知南城之有苇场,其来久矣。明时亦于台基厂收芦苇,神木厂收芦席,见明《水轩日记》。"

[十二] 《顺天府志》:"南芦草园有武宁、京江会馆。"《顺天时报丛谈》:"南、北芦草园之间为中芦草园,均为昔日三里河之沿岸,现居人已久。其西有冰窖胡同,益证此为河边窖冰之所。至在冰窖胡同之乾泰寺,已无可考。"

[十三] 《顺天府志》:"东珠市口大街即南大街,珠或作猪。管理街道御史署、步军统领所属中营守备署俱在南。乾隆初,[中营]游击驻此,⑤后省。有天津、南康会馆。迤东为三里河。" [十四] 《顺天府志》:"三里河有桥曰三里河桥。有三官庙。迤东为东柳树井。又东为蒜市、瓜市,南有泰山行宫,祀碧霞元君,明天顺间建。徐富庶、姜逢元二碑。北有双关帝庙。迤西有铁山寺,旧有南泉寺。"《藤阴杂记》:"朱竹垞,康熙戊午入都,舍于三里河桥之南泉寺,与李武曾良[年]同寓,⑥撰《惜字林记》,见《竹垞年谱》。今[圮,惟]寺门尚存。"《宸垣识略》:"三官庙,羽士居之,双槐甚古。"《衎石斋纪事稿·杭大宗蒜市杂记序》:"蒜市,在京师海岱门南二里"。献县戈芥舟学士涛《坳堂诗文集·本新建街道公署记》言:"乾隆三十一年,始命御史二人、工部及步军统领衙门司员各二人,督理街道沟洫。时学士以御史膺其选,创建公署于三里河西,更定条规。"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07

在以上区域以南之东西胡同,西曰薛家湾,[五]东曰茶食胡同,有元帝庙,疑即《顺天府志》之元真观。自是而南曰平乐园,曰河泊厂,有地藏庵。曰南五老胡同,有白衣庵。曰缫丝胡同,曰黄雀胡同,有土地庙。曰北大院,曰槐树大院,曰石虎胡同,[六]有永安寺。曰高家营(《顺天府志》作高家胡同),曰香串胡同。再南亦即三里河大街,其北有大慈庵。

注:

[一] 《天咫偶闻》:"湖南会馆在崇文门外,曾文正[公]晚年入都曾居之。"

[二] 《顺天府志》:"南官园胡同有湘潭会馆"。

[三] 《顺天府志》:"阎王庙前后街有三晋、宜黄、云梦诸会馆。"按:今俗称延旺庙街,亦取吉祥命名之意。

[四] 《顺天府志》:"北五老胡同有宁波、严州会馆。"

[五] 《顺天府志》:"薛家湾有鄞县会馆。"《顺天时报丛谈》:"薛家湾有关帝庙,系明时旧刹。巷前有木坊,题为"关帝圣境"四字,仍旧时之形式也。"

[六] 《顺天府志》:"石虎胡同有严陵会馆。"按:《顺天府志》此处附近有石板胡同、杀猪营、双关帝庙诸名,今俱不见。今其地有火鸡胡同、广兴园大院、鸟枪胡同、老虎洞、缫丝胡同、黄雀胡同、白衣庵、地藏庵、永安寺、风箱胡同、黄土坑、铁香炉诸名,又俱为《顺天府志》所不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11

注:

[一] 《顺天时报丛谈》:"正阳门外正阳桥迤西,为北京都市极繁华之区域,商铺花埠咸集于斯,一切景物较城外迤东亦有生气,如大栅栏、观音寺之繁盛,八埠一带之奢丽,城南公园之雅静,以及天桥各小市之热闹,均为都市可观玩之形色,是北京风景之富丽,要当以此为冠云。"《顺天府志》:"西河沿南小胡同迤西有万寿关帝庙。庙东隶中城,西隶北城。正乙祠,康熙五十一年建。关帝庙明建,俗称粗旗杆庙。有萧山、渭南、代州诸会馆,皆在北城界内。旧有如泰会馆,今废。西河沿之北为南河沿,又北逾河抵城根为北河沿。北河沿近正阳门者为[曰]贯市。"《汪琬钝吟续稿》:"京师丰台、西河沿皆与同人习游者,病中追赋:"病怀衰骨两支吾,记得年时卧酒垆。借问河边攀賸柳,也应憔悴似人无。""《[王]渔洋集·同人集河楼下诗》:①"下直经旬髮不梳,河楼高会剪春蔬。已喜绿蒲藏睡鸭,更烧红烛射游鱼。玉河杨柳见飞花,露叶烟條拂狭斜。十五年前曾系马,数株初种不胜鸦"。《今白华堂诗钞[录]·公?诸同年诗自注》:"西河沿之禄寿堂、虎坊桥浙绍乡祠戏席最盛。"《坊巷胡同集》:"正西坊自正阳门外西河沿至宣武门响闸桥东,六牌二十四铺。有延寿寺、云峰寺、观音寺、云居寺、万善寺、抬头庵。"《顺天府志》:"按:云峰寺无考。"《顺天时报丛谈》:"西河沿最古之庙宇,为万寿关帝庙,该庙为明时旧刹,又名为双旗杆关帝庙。设有惜字纸老会。有[往]年,庙内余屋甚多,现已分居各商贩,然在表面上观之,尚可谓为巍然独存之老庙。由此向东则为正阳市场,内分鱼市、肉市,各立门户,营业极好,两市场皆直达后河沿,迥非小市场之可比。佘家胡同西口外有正乙祠,为明代古寺,清康熙五十一年重修。②在东复有一关帝庙,则在西河沿之晌闸,名为粗旗杆,用别于双旗杆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14

中先贤祠。北小胡同曰给孤寺夹道。"《京城古蹟考》:"青[晋]阳庵有古铜大士像,⑥下有欵识云"大唐贞观四[十四]年⑦尉迟敬德监造"。后移受水塘古佛庵。庵坏,移稽山会馆。今浙绍乡祠是也。内有眼药庵,供铜大士[一尊],左右列善才[财]、龙女,⑧亦皆铜像,然并无尉迟监造[款识]字样,而铜质古润,法像端严,洵[的]是旧物。"《藤阴杂记》:"李文贞光地第在西珠市口,有"夹辅高风"赐额,赁宅尚是后人。又陈泽州廷敬初寓宣武门东街,与李湘北少宰比邻。《乙丑除夕移青藤馆新居诗》:"五春三度移居日,桃梗椒花总闭关"。《新斋诗》:"莫道幽居小,楼头十万家"。又《青藤馆画睡诗》:"汗简纷难就,青藤蔓许长"。又有《六友斋玩月诗》、《简西邻给孤寺主诗》,则定在珠市口西,今莫考其旧第。"

按:《顺天府志》廊房头条胡同路南有小胡同曰高家胡同,今并入门框胡同。又甘井胡同之南有车辇店,后改名教子胡同,有观音寺,今不见。

校勘记:

① 《渔洋集》......"河楼高会剪春蔬"《京师坊巷志稿》引文为《王渔洋集》。

② (正乙祠)清康熙五十一年重修《宸垣识略》卷一〇云:"正乙祠在西河沿,康熙五十一年建"。此载与《顺天时报丛谈》所记不同,今录此供参考。

③ 六合居 疑为六必居,其位于大栅栏南粮食街路西。

④ 甘泉汲井宜勿幕《顺天府志》卷一四云:"甘井汲泉宜弗幕"。

关帝庙《顺天府志》卷一四云"关帝祠"。

⑥ 青阳庵"青"原作"晋",《京城古迹考》"晋阳庵"条云:"晋阳庵有古铜大士像"。据改。

⑦ 大唐贞观四年《京城古迹考》"晋阳庵"条原作云:"大唐贞观十四年尉迟敬德监造"。据改。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58

校勘记:

① 爪子胡同 应作"瓜子胡同"。据《明清北京城图·崇北坊各街市名称》改。

② 中营参将署《顺天府志》卷一四云"中营参将署",而《京师坊巷志稿"卷下"抽分厂"条作"南营参将署"。录此待考。

自上头条胡同而东,其南北直达之胡同,曰北羊市口、南羊市口(《顺天府志》作南、北羊肉口),再北即北河漕。北羊市口以东,曰中头条胡同、[一]中二条胡同、中三条胡同、[二]中四条胡同。[三]再南即花儿市大街。[四]再南曰上堂子胡同。[五]自是而南曰旋马上湾,曰雷家街(《顺天府志》作雷家胡同),曰我营胡同,曰礼拜寺街,曰上宝庆胡同,曰上唐刀胡同(《顺天府志》作上餹刀胡同),曰国强胡同(《顺天府志》作上锅腔胡同),[六]曰天和大院,曰东河漕,[七]曰猪营,曰大石桥。其间小胡同曰猪尾巴胡同,今改竹篱笆胡同。曰万佛寺(《顺天府志》作万福寺),曰朱家营,曰后坑,曰李家大院,均不通行。

注:

[一] 《顺天府志》:"中头条胡同有白衣禅林、火神庙。"按:白衣禅林今作白衣庵。

[二] 《顺天府志》:"中三条胡同有观音庵。"《藤阴杂记》:"崇文门外三条胡同,有查氏园,施培叔朝幹赁住时,频往访,林木葱倩,池馆清幽,后无京官居住,恐鞠为茂草久矣。"

[三] 《顺天府志》:"中四条胡同有关帝庙、寿佛寺、无量庵。"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59

[四] 《顺天府志》:"东城正指挥署在花儿市大街北,有花儿市汛。火神庙,明隆庆二年

建,有李琦、崔应阶二碑,每旬四日有市。灶君庙,明建。有孙岳、冯云驌二碑。岁八月朔至三月

[日]有庙市。①又有回人礼拜寺。《小重山房集》有花儿市歌。"《天咫偶闻》:"花儿市大街,在崇文门外大街东,每月逢四日有市,日用及农器为多,来者多乡人。其北四条胡同,皆闺阁妆饰所需,翠羽明珰,假花义髻之属,累累肆间。"

[五] 《顺天府志》:"上堂子胡同有关帝庙"。

[六] 《顺天府志》:"上锅腔胡同有观音庵"。

[七] 《顺天府志》:"东城吏目署在东河漕北,有大慈庵。"

校勘记:

① 岁八月朔至三月有庙市《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云:"岁八月朔至三日有庙市"。据改。

自中头条胡同而东,其南北直达之大街曰北小市、南小市(《顺天府志》作北小市口、南小市口),[一]再南曰元宝市。自是而东,在北曰后河沿,有关帝庙、白衣庵。稍南曰下头条胡同,有弥勒庵。[二]中间小胡同曰后河沿夹道。再南曰下二条胡同,中间小胡同曰紫竹林大院。再南曰下三条胡同,[三]再南曰下四条胡同,再南即花儿市。自花儿市以南,在西曰曹家大院,稍东曰铁辘轳把,[四]再东曰史家胡同。再东曰牛角湾胡同。[五]自曹家大院、铁辘轳把而南,曰下堂子胡同。再南曰下宝庆胡同。中间小胡同曰叶家胡同,曰下堂子大院。再南曰下唐刀胡同(《顺天府志》作下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60

餹刀胡同)。再南曰炕儿胡同,[六]中间小胡同曰十字巷,曰炕儿大院,曰烟筒胡同。再南曰中国强胡同(《顺天府志》作锅腔胡同)。[七]再南曰四川营。中间小胡同曰何家大院,曰枣树院(《顺天府志》作枣子营)。[八]自牛角湾胡同而南俱为荒野,西有天龙寺、[九]马神庙,稍东有卧佛寺,[十]再东为隆安寺,[十一]为广东义园,[十二]其旁有卧佛寺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七条、八条各胡同。迤南曰佘家湾,其东曰石道口,有元帝庙。又东曰北水关,东南即广渠门大街。

注:

[一] 《顺天府志》:"南小市口,有地藏庵。迤北曰小市。"

[二] 《顺天府志》:"下头条胡同有关帝庙、三元寺。"

[三] 《顺天府志》:"下三条胡同有观音庵。"①

[四] 《顺天府志》:"铁辘轳把有崇兴寺、②观音庵。迤东曰板桥。"

[五] 《顺天府志》:"牛角湾胡同有土地祠、财神庙,即《坊巷胡同集》之增福寺。迤东

曰佘家营。"

[六] 《顺天府志》:"炕儿胡同,有白云寺。"

[七] 《顺天府志》:"上锅腔胡同有观家[音]庵,③迤东曰四川营,有三清观、法域寺、天龙寺。[天龙寺]明万历间建,金华会馆也。今为义园。"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63

街。[二]

注:

[一] 《顺天府志》:"下下二条胡同有药王庙。"

[二] 《顺天府志》:"东便门大街有桥曰便门桥,护城河迳桥下,迤东北出水关,入通惠河。普陀寺在桥北,太平宫在桥南,俗称蟠桃宫,道观也。明建,有吴达礼碑。岁三月朔至三日有庙市。又有关帝庙、观音庵。"《万历沈志》:"普陀寺、金山寺在崇北坊,俱有勅建碑。"《顺天府志》:"金山寺久废。"《宸垣识略》:"观音庵旧名白云深处,康熙间建,室宇精雅,传为宦家别业所改。"《天咫偶闻》:"太平宫在东便门内,庙极小,岁上巳三日,庙市最盛。盖合修褉踏青为一事也。地近河堧,了无市聒。春波泻绿,软土铺红。百戏竞陈,大堤入曲。衣香人影,摇飏春风,凡三里余。余与续耻庵游此,辄叹曰:一幅活《清明上河图》也。按:查昌业诗有云:正是兰亭修禊节,好看曲水丽人行。金梁风景真如画,不枉元宫号太平。国初已然矣。"《顺天时报丛谈》:"太平宫,即俗所谓蟠桃宫,在东便门内大桥以南,为羽士之祠观。该庙系明初所建,清康熙元年重修。每年三月由初一日起,开放三日,并设有跑马场,此为都人士青春试马之好机会。惟在先时,祇为三日之开放,现在则开放期定为五日,前年尚有延期十日之举。蟠桃宫之东,旧有观音庵,原名为白云深处,系康熙时建,室宇极精雅,传为宦家别业。又有普陀寺,在东便门大桥之北,现无地址可考。"

校勘记:

① 幡桃宫"幡"当作"蟠"。见《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东便门街"条。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69

《游南台寺诗》墨迹,今尚在。"《宸垣识略》:"东南寺院多停旅榇,故旧址重新,颇为宏敞。夕照、南台其最著者。"魏之琇《过夕照寺诗》:"钟声[磬]不闻林鸟寂,②鲍家诗唱古先生。"

[四] 《万历沈志》:"安化寺在崇南坊,有勅建碑。"《顺天府志》:"兴隆街以东为安化寺,明天顺八年赐额,③有景泰间三衢释大善、弘治间光禄卿张天骏二碑。"

[五] 《顺天府志》:"南台寺迤南里许为育婴堂,康熙时建,有世宗赐额。"《顺天时报丛谈》:"育婴堂在安化寺南,夕照寺西,今移东珠市口、三里河之间,已非昔日之故址。"

[六] 《顺天府志》:"炉圣庵为山西冶工所建,明刹也。有孙嘉淦、戴章甫二碑。旁为潞安会馆。又有弥勒庵。"《顺天时报丛谈》:"炉圣庵在广渠门内,亦明代所创修,原为山西冶行公建,乾隆十一年重修,现该庵已零落。"

[七] 《顺天府志》:"兴隆街有关帝庙、兴隆庵、弥勒庵。福宁禅林,明天顺间建,有工部主事翁洪碑。"

[八] 《顺天时报丛谈》:"延庆寺无碑可考,有康熙十年之鼎、炉各一,均铁制,故其地

又名为铁香炉云"。《天咫偶闻》:"放生池在火神庙街。顺治中,浙人范思敬建。范尝梦至一兰若,院悬木鱼。有人云,东坡居此。遂入谒。坡云,吾有王文正金书《法华经》以授汝。坐侧一人侍立,云姓何。放生池既成,延一老宿居之,而未之往也。一日至寺,则宛然梦境也。僧云,有一法宝,今赠居士,视之,王文正金书经也。室有募缘疏,乃何御史书,乃知僧为东坡后身。此段见《池北偶谈》。乾隆中,果邸重修之,后渐颓。光绪初,僧洞天募而新之,别建幽室数楹,颇为明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85

其字,福州其籍,户部主事其官。"

[三] 《顺天府志》:"宣武门街,有市曰菜市口,刑人之所。菜市汛在焉。"按:菜市口昔为行刑之地,戊戌六君子、庚子三忠,俱尽节于此。其北有西鹤年堂药铺,相传为严分宜所书。但吾师陈弢庵太傅云,系盛本所书。盛曾官福建知府,嘉、道时人也。

[四] 《顺天府志》:"上斜街,北临护城河,有响闸。明正统间,侍讲刘球请于宣武门西作减水河,此其故蹟也。逾福[河]为宣武门外西城根,④桥一。内城沟沿水出水关后,迳桥下入护城河。"《藤阴杂记》:"宣武门外河名银湾。王文安铎所题《孙松坪中秋诗》:"碧涨银湾类影娥"。"《池北偶谈》:"明时六月十二日,御厩洗马于积水潭,导以红仗。今三伏日洗象,亦导以红仗,在宣武门外响水闸上。"《顺天府志》:"《渔洋集》有《洗象行》。又有《竹枝词》:"玉水轻阴夹绿槐,香车筍轿锦成堆。千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

[五] 《顺天府志》:"上斜街有灵官庙。关帝庙有三,其在东者俗称头庙,北有山右三忠祠,明天启四年勅建,祀张铨、高邦佐、河廷櫆等。乾隆间(三十九年)[重]修,⑤有朱筠碑记。嘉庆十九年重修,今为山西会馆。又有中州乡祠、番禺会馆。"《日下旧闻考》:"山右三忠祠祀沁水张忠烈公铨、襄陵高忠节公邦佐、大同何忠愍公廷櫆。三公皆山西人,故额曰"山右三忠祠"。堂三楹,中楹像祀三忠,左右楹木主祀从祀者,左为旧祀明二十人,右为新祀本朝六十四人。"《曝书亭集》:"乔侍读莱尝辟一峰草堂于宣武门斜街之南,暇与布衣紃履之士,诗篇酬和。"《酒人集》:自注:"己巳,寓居上斜街,与孙恺似致弥近,仅一垣。"又《槐簃集·小序》:"去宣武门西半里,有陋室十余间,从马上望见老槐二树,亭亭出屋,遂僦居焉。有移居诗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87

小秀野堂图诗》,注云:"《秀野草堂图》乃王麓台临董文敏卢鸿草堂旧本,此图则康熙三十五年禹鸿胪于鼎所作。"《匏庐诗存》注:"顾侠君秀野草堂,本其父松交吏部秀野园旧迹,在都寓宣武门三忠祠内,颜其室为"小秀野"。道光时,张石洲属祁文端补题,悬之祠偏,以三忠皆晋人,借志乡邦故事,文端草堂花市一联,亦缘此而起。后来寓斜街者争相假借,皆未深考。其选辑元诗,亦在家时事,竹垞记可证。闽县陈石遗衍居上斜街顾侠君秀野草堂,罗瘿公惇融有《饮石遗老人宅诗》原注云:石遗精庖,梁髯誇为冠绝。何道州题"草堂小秀野,花事下斜街"。石遗属爱苍中丞书之,梁髯梁文忠也。陈子言诗《十月五日陈石遗先生招饮上斜街赁宅诗》注:"朱疆邨先生尝赁居查查浦旧宅,即在东邻。"力轩举钧《奉答石遗先生诗》有句云:"再过亭台新易主,归来环佩孰招魂。注:斜街为君悼亡地。"杨昀谷增荦《题石遗所居小秀野草书诗》注:"君有仆能诗,草书酷似郑苏戡"。"《骨董琐记》:"王阮亭通籍观政时,所居在斜街。彭羡门《夜过斜街别西樵礼吉贻上诗》有"朔冬集冬杪"句,时顺治己亥十月也。越二十三年,壬戌羡门《斜街宅诗》有"三移斗柄春"句。则渔洋移居当在庚申之际。又有"门扉临剧道"句,则所居当近彰仪门大街。及庚午羡门有《移居米市喜与阮亭比邻诗》,则阮亭已改官京曹十年矣。今人但知火神庙夹道为阮亭旧宅,而不知曾在斜街米市也。"按:石遗先生所寓之宅,后归吾乡林君肖旭棨,花木清幽,未数年肖旭出都,宅又易主。三忠祠在其东,其非小秀野堂旧址可知也。

[六] 《顺天府志》:"大耳胡同南接下斜街,北抵城根,居民寥落。"

[七] 《顺天府志》:"孔雀胡同旧有孔雀寺,故名。今亦称二庙胡同,[其一为]关帝庙。⑥关帝庙已颓敝,中祀三皇,门额书"古蹟轩辕"。关帝庙无碑碣可考。"《顺天府志》:"笔管胡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92

校勘记:

① 又有墨纱蕉幅,张之斋右《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藤阴杂记》云:"又得墨纱蕉幅,张之斋牖"。

② 江蛟门懋麟僦寓宣武门之右《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宣武门外大街"条引《曝书亭集》"江"作"汪"。

③ 得石砚十二枚《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曝书亭集》"十二"作"十三"。

④ 逾福为宣武门外西城根《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云:"逾河为宣武门外西城根"。据改。

⑤ 乾隆间三十九年修《顺天府志》卷一四"上斜街"条云:"山右三忠祠......乾隆间重修",未详年代,录此供参考。

⑥ 今亦称二庙胡同《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云:"今亦称二庙胡同,其一为关帝庙"。据补。

⑦ 景德中"景德"应作"景泰"。据《顺天府志》卷一四"笔管胡同"条改。

⑧ 井冽泉甘新醉余《顺天府志》卷一四"笔管胡同"条引《西河诗话》云:"井冽泉甘新醡余"。据改。

⑨ 东西长营,东西距下斜街里许《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作"东、西长营,东南距下斜街里许"。

⑩ 西偏为谏草亭"亭"作"堂",据《顺天府志》卷一四改。

⑾ 十阅月而藏《藤阴杂记》卷七"藏"作"蒇"。

自教场口而西曰老墙根[一]西有玻璃公司,占地甚广,光绪末叶创办,未开工而中辍。路南小胡同曰司家坑,[二]曰广慧寺夹道。[三]其西曰火道口,[四]又西曰下斜街,[五]云山别墅在北,民国元年设行刑场于其后,今已移至天桥。长椿寺、[六]妙光阁、[七]全浙会馆、[八]土地庙[九]在南,畿辅先哲祠[十]居火道口之交。其南曰四眼井,[十一]再南为工艺局,为商品陈列所,门在广安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14

[九]《顺天时报丛谈》:"报国寺迤东曰南北胳膊园,多土妓下处,现名(乐培园),牛鬼蛇神,妖红怪紫,是为最下等之娼寮。"

校勘记:

① 高八缸《京师坊卷志稿》卷下作"高八釭"。

② 一成化四年修撰严安理撰《日下旧闻考》卷五九引《析津日记》云:"一立石于成化丁亥",成化丁亥年即成化三年。录此待考。

③ 僭号应天"应天"当作"天应"。按:刘守光国号大燕,改元天应。

④ 归依寺《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善果寺东、西夹道"条案:"归义之讹归依,盖自明已然矣"。

⑤ 宣宗皇帝两制碑记《日下旧闻考》卷五九引《归有光赠大慈仁寺左方丈住持宇上人序》"宣宗"作"宪宗"。据改。

⑥ 少迟入寺后总圣门《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蒋德璟记》如上文,而《日下旧闻考》卷五九引《蒋德璟记》则云:"少迟入寺后总圣门礼佛"。今据《日下旧闻考》所录补之。

⑦ 于慈仁寺上见客氏拜三字敝刺《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池北偶谈》云:"于慈仁市上见客氏拜三字敝刺。"

⑧ 置三层阁,碧梯赤栏《日下旧闻考》卷五九引《燕都游览志》云:"置三层阁于上,层级升之,碧梯赤栏"。据增补。

广宁门大街以南,其西地多空旷,[一]门之左有关帝庙,稍东为宝应寺,[二]再东为关帝庙、净土寺、准提庵。再东曰南培乐园(《顺天府志》作南胳膊园)。再东曰糖房胡同,人烟稍稠密,路西横胡同曰香儿胡同,曰吴家桥头条胡同、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38

[四] 《崇百药斋三集·星斋藤花书屋填词图》自注:"度香尚书大井胡同藤花甚盛,今五洲光少居之。"按:林君仲劬志烜、宰平志钧昆季寓大井胡同,宅颇深邃,当是此宅。但藤花已无存。两君文学极优,志意恬淡,读书乐道,俯仰自适,洵无愧于前贤也。

[五] 《顺天府志》:"米市胡同有中州、江阴、光州、六安、重庆、南海诸会馆。"《池北偶谈》:"康熙丁未上元夜,于礼部尚书王公崇简青箱堂恭覩世祖章皇帝御画山水小幅。"《藤阴杂记》:"王文贞崇简有青箱堂,沈曰溇受宏诗:"西园地接红尘陌,东第门开白玉京。"容园见孙松坪诗。"《宸垣识略》:"青箱堂在米市胡同关帝庙北,今归胡大司寇。"《藤阴杂记》:"曹文恪秀先第在米市胡同。癸巳,仿真率会,邀程文恭[公]、嵇文恭[公]、吴恭[定公〕绍诗、总宪张公若溎、崔司寇应阶[大司寇崔公应阶]、蒋少司马元益[少司马蒋公元益]。戊戌再集,易以蔡漳浦[漳浦蔡公]周文恭[公]煌、罗总宪源汉[总宪罗公源汉],⑧有"七人元旦五百岁"之句。朱石君以二老同年十九科为对,指蔡公也。"程晋芳《三长物斋后记》:"壬辰,余寓房师朱竹君先生斋中,作《三长物斋记》。阅十年壬寅,盖长住米市九载矣。昔之东井砚、古墨、圣教序,皆为他人有,检点故箧,尚有宣和哥窑炉、端石圭砚一、灵璧脱沙砚山一,复颜屋之南轩曰"三长物斋""。《研经堂四集》:"屠琴坞庶常倬将出为县令,所寓米市胡同有古藤二株,自绘图卷,寄观索题。"《尚絅堂集》:"移居米市胡同,即琴坞之双藤书屋也。"《躬恥斋诗钞》小序:"辛卯夏入都,居宣南米市胡同,用荀子儒效篇杅杅自足之意,以名寓斋。"《衎石斋记事稿》:"兄子昌龄补官至京师,予方假馆缪氏澄观之居,即今潘相国世恩米市大宅也,遂同居。"许宗衡《玉井山馆集·壶园诗》:"朱坊紫陌宣南路,旧井秋槐尚夕阳。当日园林盛宾客,一时文 有沧桑。自注:地在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42

[四] 《[日下]旧闻考》:"保安寺在宣武门外保安寺街。寺创自正统年间,嘉靖二十六年重修碑一,郭秉聪撰,街因寺名。又有玉皇庙,顺治十八年大学士成克巩撰碑。又米市胡同有关帝庙,明天启乙丑太监所建,有大学士顾秉谦碑。"《顺天府志》:"有丰城新、旧会馆。"《尚絅堂萧寺集·小序》:"辛酉,移寓保安寺,砌花数种,缀以小兰,雨铃风磬,间出韻语,为輭红中辟一清涼界也"。成克巩《重修玉皇庙碑》:"余所居之右,有玉皇庙"。《青门旅稿·小序》:"己未,客都门,寓保安寺街,与阮亭衡宇相对,愚山相距数十武,冰修仅隔一墙,其年寓稍远,隔日辄相见。常月夜偕诸君叩阮亭门,坐梧桐下,茗盌清谈达曙。"《愚山赠行诗》:"踏月夜敲门,贻诗朝满扇。盖纪实也。"又《与阮亭尚书书》:"奉别将十年,回忆寓保安寺街,踏月敲门,诸君箕坐桐阴下,清谈竟夕,恍然如隔世事。"《香祖笔记》:"海宁陆冰修嘉淑,昔在京师,与施愚山、梅耦长每夕必过予邸,纵谈至夜分始别。陆有绝句纪事:科跣到门衣不船。盖方言也。"《直庐集》:"王学庵给谏移寓保安寺街,寄诗次答:"辘轳便转石栏边,僦屋曾栖蒲褐禅。古井再经愁雨塌,旧交重聚得天怜。明灯照壁何愁蠍?绿树当门定有蝉。稍待泥干走相觅,看君新灶起茶烟。"自注:余壬午、癸未间,曾僦居此街。"《藤阴杂记》:"陈黄门台孙寓保安寺,旁有双槐轩。又寺有奇石,梁少司空敦书寓寺前,移置庭院,名曰"垂云",作歌。阮吾山司寇和移居云:"曾有诗翁屐齿经"。自注:此地为渔洋旧居。渔洋《自题得树堂诗》:"老树空庭得,堂因老树名"。未审即此宅否?又《孙松坪集》:徐虹亭釚寓斋,阮亭旧寓也,庭中老椿二株,近百年物,招饮赋诗:"凭将尽取兰田墅,古木城坳共盍簪"。似又一宅,非保安寺街。"《亦有生斋集·移居古藤书屋胡学士长龄用竹垞得要字韻见赠,次韻奉答诗》注:"君时寓保安寺"。《天咫闻偶》:"翁覃谿先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46

[十二] 《顺天府志》:"延旺庙街迤南曰张相公庙,有云南会馆。旧有寿张会馆,今废。"《宸垣识略》:"张相公庙在延旺庙街,旧为关帝庙,康熙二十二年,萧山绅士重建,祀文武二帝,暨宋封浙江潮神靖王张公。有少詹事周之麟碑。"《皇朝通典》:"雍正三年,浙抚疏请庙祀江海保障诸神,乃封宋张夏为静安公,庙祀萧山县。"《阅微草堂笔记》:"京师有张相公庙,其源起无考,亦不知张相公为谁。土人或以为河神,然河神宜在沽水、漷县间,京师非所治也。又密云亦有张相公庙,是实山区,并非水国,不去河更远乎!委巷之谈,殊未足征信。余谓唐张守珪、张仲武皆曾镇平卢,考高适《燕歌行·序》,是诗实为守珪作。一则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再则曰:君不见,边庭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于守珪大有微词。仲武则摧破奚寇,有捍御保障之功,其露布今尚载《文苑英华》。以理推之,或土人立庙祀仲武,未可知也。行箧无书可检,俟扈从回銮后,当更考之。"[十三] 《顺天府志》:"兵马司中街有西[南]城、慈谿、望江诸会馆。"③《尚絅堂集》:"留别兵马司中街寓,即题壁间。"

校勘记:

① 尤为断心之品《天咫偶闻》卷七原作:"尤为醉心之品"。据改。

① 钱振纶《京师坊巷志稿》卷下"鞑子营"条作"钱振伦"。

骡马市之南,其东西并行之大街曰南横街。[一]自南横街西头而南,曰盆儿胡同,[二]其南曰双槐树,有张公祠,长沙张文达公百熙之祠宇也。再南有万寿西宫,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47

稍东曰大川淀,[三]有关帝庙、龙王庙。曰小川淀,有五圣祠。再东曰官菜园上街,[四]曰红土店,有观音院。《顺天府志》此地尚有兴隆街,今已无考。[五]再东曰珠巢街,[六]其南有蔡家胡同,有土地庙。再东有福禄庵。再东即南堂子胡同,为内五区界。

注:

[一] 《顺天府志》:"南横街旧有礼部所属会同馆,今废。有千佛庵、圆通观又有华严庵。有祥符、嘉兴、全浙、淮安、孟县、泾县、粤东诸会馆。南小胡同曰椅子圈、荷叶厂。"《宸垣识略》:"王文贞[家]庙在绳匠胡同南,①析为民居,有"王氏宗祠"四字,砖刻尚存。"《藤阴杂记》:"横街有第,乃怡园之一隅,向为王氏世守,后赁张总宪若淮[溎]、②吴少宰嗣爵。韦约轩中丞谦恒自黔回京,再入词馆,赁住怡园,废址尚剩四松,乃构亭于松石间,颜曰"四松",并栽花树二十余本,又构有椒书屋,方桃杏盛开,屋又转售,赋留别诗"。《顺天府志》:"案:今粤东会馆当即其地。"又《刘文定纶初寓横街移居诗》:"仆夫忽报趋朝早,小树鬅鬙夜气浓。此去天街多半里,惊心几杵丑时钟。又程文恭景伊第在横街,有绿云书屋,文定题云:仙云童童覆瑶席,仙人展坐春无迹。笑认窥檐老树枝,此是吾家道南宅"。《钱辛楣年谱》:"乾隆甲戌,移寓横街,读《汉书》,撰次《三统历衍》四卷,秦文恭邀予商订《五礼通考》。休宁戴东原初入都,造居士寓,谈竟日,叹其学精博,明日言于文恭,文恭欣然与居士同车访之,为延誉,由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49

宏仁万寿宫,明万历四十三年敕建,久废。今玉皇庙中所奉之雷神、文昌、武侯、信国诸像,俱从万寿宫移奉者也。又西为万寿西宫,尚完整。有关帝殿、吕祖殿,斗姥阁高四五丈,关帝殿前亦有明神宗碑。又西为天仙庵,比邱尼居之。迤南有关帝庙,俗称金顶庙。已圮。盆儿胡同之西,皆旷地也。旧有丁家穿店、邹家穿店,今皆废。南曰红水坑,前有火神庙,明宣德四年建,碑称其地为元之火焰营。近庙毁重建,仅三楹,碑亦毁。少西曰万寿东宫,明之宏仁万寿宫也。曰白马寺坑,地以寺名。皆久废。《宸垣识略》言寺在天官保,今罕能举其名矣。曰双槐树,曰万寿西宫,明万历间建,尚完整。额书关帝庙,有神宗御制封号碑。庙旁旧有松树头条、二条、三条胡同,今废为蔬圃。"《藤阴杂记》:"玉皇庙在盆儿胡同,严宗伯我斯《登玉皇阁诗》:双阙烟生缥缈外,万山青在有无中。"《析津日记》:"宣南坊白马寺,隋刹也。殿后尊胜陀罗尼幢上刻"仁寿四年正月上旬造"。寺重建于洪熙元年。正统八年赐额。有张元桢、张文宪二碑。其东僧塔,前有古碑,为侵占者所毁矣。"《曝书亭集·白马寺诗》:"仁寿千年寺,今存半亩宫。落钟横道北,瓦塔限墙东。客至愁嗥犬,僧寒似蛰虫。夕阳留未去,双树鸟呼风。"《行国录》:"宏仁万寿宫,万历四十三年敕建,中为文昌殿,额曰"崇真保运"。左以祀诸葛孔明,封号曰"天枢上相"。右以祀文信国,封号曰"天枢左相"。皆目之曰"真君"。祀雷神于后殿,设礼升[斗]台,最后[建]高阁十三楹,③曰太极造运宝阁,以安昊天上帝。有神宗御制碑文,督工者司设监林潮。内官不学,神号无稽,知礼者当议辍也。"《顺天府志》:"案:万寿宫久废,神像移奉玉皇庙,今庙亦颓敝矣。"按:岳云别业祀长沙张文达公■秋,公遗著曰《岳云楼集》。

[三] 《顺天府志》:"[大川淀有龙王庙,]朱处士野云建阁[其上]于大川淀。④朱为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51

校勘记:

① 王文贞庙在绳匠胡同南《宸垣识略》卷十原作:"王文贞家庙在绳匠胡同南"。据补。

② 张总宪若淮"淮"当作"溎"。据《藤阴杂记》卷九改。

③ 设礼升台,最后高阁十三楹《日下旧闻考》卷六〇引《行国录》原作:"祀雷神于后殿,设礼斗台,最后建高阁十三楹"。据改。

④ 朱处士野云建阁于大川淀《顺天府志》卷一四原作:"大川淀有龙王庙,朱处士野云建阁其上"。据补改。

自牛街而南直达于右安门,为右安门大街,[一]两旁多田园、冢墓。西有白纸坊,[二]居民成聚,旧日财政部印刷局在焉,旁有祖师庙。稍北有崇效寺,为著名古刹。[三]再北曰枣林街,[四]其西有昙花寺、五道庙、紫竹林、千佛寺、[五]三官庙、七圣庙诸处。自右安门大街而东,有里仁街。[六]南有毛家胡同,曰郭家井,京师第一监狱在焉。再东有燕家井,有观音寺,有极乐寺。其北有三教寺、天仙庵、关帝庙、半步桥、大清观、永乐寺。再东即南下洼。

注:

[一] 《顺天府志》:"右安门俗称南西门"。《宛平王志》:"有右安寺,今圮。旁小胡同曰东马道、西马道,曰东胡同、西胡同。迤北有双桥,歧分二道,桥之北曰极乐院,已圮。又北曰高庙,祀关帝,今仅存土阜。少西曰豆儿屯,少东曰樱桃园。右安门西半里许,曰三圣观。又西南曰火药局,工部所属濯灵厂在焉。厂地亘二里许,抵城根,其外多蔬圃。"《会典事例》:"火药局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61

自东珠市口至天桥之间,东曰草市街,[一]其南有庙曰红庙。再东曰狗尾巴胡同,曰后坑西口,曰山涧口,曰王大院,曰十五间房,曰老虎洞。再东曰精忠庙街,[二]旁有小胡同曰紫竹林,[三]其北曰沟沿,曰半壁街,中间曰过街楼。再东曰扁担胡同,稍南曰大市北口,再南曰大市,俗曰东大市。[四]西有小胡同曰大市北拐湾,南曰大市后身,曰格背店。大市之东,曰苏家坡,[五]曰井儿胡同,曰新胡同,曰一尺胡同,曰苏家坡南口。再东曰卧牛胡同,曰金鱼胡同,曰叠道子,《顺天府志》作叠道胡同,再南即金鱼池。[六]

注:

[一] 《顺天府志》:"草市亦称柴火市,迤南为六间房。"

[二] 《顺天府志》:"精忠庙祀岳忠武,康熙时建,有大学士刘统勋碑"。《藤阴杂记》:"金鱼池西精忠庙,自灵佑宫灯市罢后,庙设烟火,人竞往观,土塑秦桧,以煤炭燔之至尽,名曰烧秦桧,盖仿火判之制也。"《顺天府志》:"庙有铁铸秦桧夫妇像跪门外。旁有喜神庙,伶人所祀也。有龚鼎孳、刘跃云二碑。"《天咫偶闻》:"姚斌关帝庙,在药王庙东。相传始于隋代,盖无可考。其像塑威严生动,绝非后代工人所能梦见。帝君正坐左顾,怒形于色视斌。斌袒裼赤足,系发于柱,勇悍不屈之色可掬。七将皆仰视帝恉而意属于斌。马在右而左顾,若长鸣仰诉者。马身装饰甚奇古,尾亦有饰。合一殿人物,如古画一帧,不似神像。或其初竟从古名人卷轴中来,而其塑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66

⑤ 元崇恩万寿宫《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作"元崇恩万寿寺",而《顺天府志》作"崇恩万寿宫"。

⑥ 真武寺《京师坊巷志稿》卷下"金鱼胡同"条作"真武庙"。

⑦ 有僧普仁《日下旧闻考》卷五八引王恽《大都创建天庆寺碑》载:"僧原姓张,字仲山,号雪堂,讳普仁"。录此供参考。

自卧牛胡同而东曰南桥湾,曰鞭子巷,东西横出者,曰鞭子巷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一]在二条、三条之间者曰奶子胡同。在四条之南者曰马家井,曰狮子胡同,(《顺天府志》作狮子馆)。其东曰铁香炉,[二]曰东胡同,稍南有顺直学堂,昔日金台书院也。[三]南有东极宫。鞭子巷之东曰明因寺街,[四]曰清化寺街,[五]南有丹凤火柴公司,稍东曰水道胡同,曰药王庙后身,[六]曰水道湾,南曰东晓市,(《顺天府志》作东小市)。[七]又南曰油勺胡同,曰水道子,曰狗尾巴胡同,今改作高谊胡同。曰红桥前街,东即磁器口大街,南达于天坛之北墙。

注:

[一] 《顺天府志》:"鞭子巷四条胡同有山西会馆。"按:《顺天府志》此处附近有安国寺中街,并云《藤阴杂记》安国寺建于天顺元年,有胡■撰碑。今安国寺碑已毁,其东有普贤禅林,比丘尼居之。西有关帝庙,明隆庆鼎一,今均无考。

[二] 《顺天府志》:"铁香炉旧有山右、宣城、海昌、正定、嘉应诸会馆,今多废。"

[三] 《桥西杂记》:"洪庄者,文襄公承畴赐园也。康熙庚辰,钱大京兆晋锡设大、宛二义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76

遇一人极訾庵名,言京城庵何得言晋阳庵,忆古事有一切比。刘肃《大唐世说新语》云:薛良嗣为荆州长史,荆州旧有河东寺,后梁萧詧为其兄河东王造。良嗣见而惊曰,此江汉之间,与河东有何关涉?遂奏改之。良嗣寡学,深为人所笑,欲引以为对,再思之而止。理初此条为晋阳寺辨谤,可为侈口谈古今者戒。"俞荫甫樾《春在堂随笔》:"余丙戌入都,寓潘家河沿,庭中有花盛开,浅红淡白,色颇娇艳。余初不识,问花农曰,此鸾枝花也,子原则云,鸾枝花深红,今色浅非是,乃榆叶梅耳。"

校勘记:

① 至姜澹园以诸生入直史馆《顺天府志》卷一四引《曝书亭集》云:"至姜湛园以诸生入直史馆"。

② 又同馆寓宣武门南约二十人《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云:"又同馆寓宣武门南约二十余人"。据补。

③ 庵内有像无字《顺天府志》卷一六"晋阳庵"条云:"庵内有铜像,无字"。据补。

① 吴彩亭"彩"应作"杉"。《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钱辛楣年谱》作"吴杉亭"。据改。

自潘家胡同而南曰黑窑厂,[一]有三圣庵。其旁小胡同曰德明沟,《顺天府志》作黑阴沟,[二]曰糖房胡同,曰后营胡同。稍西曰四平园,[三]曰椅子圈,曰南堂子胡同,[四]有板井高庙。自是而南有三门阁,有关帝庙。稍东有劈炉庵,再南曰窑台,[五]西有大慈悲庵,今无考。[六]又西有火神庙。再西有龙泉寺,[七]龙泉孤儿院在焉。其左近有风氏园、[八]刺梅园、[九]多氏园,[十]今俱无考。南有龙爪槐,[十一]又南有陶然亭,[十二]有花神庙,有香冢,[十三]有醉郭墓。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77

[十四]东为哪叱庙,为黑龙潭,[十五]东达于先农坛后身,南达于右安门东城根。

注:

[一] 《日下旧闻考》:"黑窑厂为明代制造砖瓦之地。康熙三十三年奉旨,交窑户备办,此厂遂废。其地坡陇高下,蒲渚参差,都人士登眺者往往而集焉。"

[二] 《顺天府志》:"黑阴沟东有三圣庵,迤南有火神庙。又南里许曰黑窑厂。[其东半里许曰黑龙潭],①旧为祷雨之地,有龙王亭,今圮。西南里许曰陶然亭。"

[三] 《顺天府志》:"四屏园,屏俗讹平。"《藤阴杂记·毛西河四屏园送吴郎中归里赋诗》:"园在横街口,荒冢累然。"

[四] 《顺天府志》:"南堂子胡同有法华寺。迤南曰板井,东有关帝庙,明刹也。又南半里许曰东珠营、西珠营,有龙泉寺、[龙树寺],②西有太清观,明万历间建,今重修。"

[五] 《宸垣识略》:"黑窑厂今废。窑上建真武殿三楹,翼以小屋,道人居之。路口有灵官阁,坡径迂回,盘折而上,[可以眺远],③名曰窑台。夏间搭凉蓬,设茶具。重阳后,苇花摇白,一望弥漫,可称秋雪。沈德潜有登高诗。"《藤阴杂记》:"黑窑厂登高诗充栋,[不过写景]。④惟渔洋四律,苍凉沈郁。龚芝麓花朝 集,又招汪苕文、王阮亭、李湘北、陈其年饯董玉虬,以秦州杂诗分韵。《徐憺园集》有《陈说岩太宰招同竹垞、西溟黑窑厂最高处燕集诗》:张幄以御风,重毡覆青油。芳茵藉促坐,曲几罗庶羞。似支搭帐幄,未有亭阁。"《顺天府志》:"《觉生诗钞》,《春日瑶台看雪诗》,又有《雪后登瑶台诗》,改窑为瑶。"

书名:酌中志 页码:75

酌中志卷之十二 一

各家经管纪畧

王体乾名下:管文书官人薛光祚,天寿山某陵掌印,今闲住。田玉,曾任文书房,闲住〔一〕。因杨涟二十四款等本,保平安,逆贤感之,起升为正阳门提督,天启七年十一月升秉笔,今闲住。赵本政,曾任乾清宫管事,掌尚衣监印。日在御前后,为李永贞所忌,差往高桥督修关帝庙工程,今上登极复管事,闲住。刘文忠,曾任文书房,闲住。又任大同监视,谪南京,后为民。已上三人,俱文书房掌文书写字出身。李晋,正阳门提督,天启四年夏,逆贤升晋秉笔,闲住。并田玉等三人,俱于崇祯十二年籍没体乾时,株连下刑部狱,坐斩。十三年冬,体干瘐死。十四年夏,晋等四人遇赦,俱改充军。本政已断荤酒,皈依释氏,居然一头陀也。何失其名。陈失其名。马号文轩,失其名。鲍永吉曾任暖殿,退出。因籍没体干时,马、鲍二人逮东厂,俱督厂李太监承芳刑毙于狱。其司礼监名下则田维章,曾任典簿,护送桂藩之国,今闲住。樊秉忠、张忠素若干人也,凡有在先帝御前牌子,如高永寿、任升等,不备载也。逆贤下:管文书房,念本章,念东厂事件,写各边谕帖等项官人刘荣,曾任兵仗局管理,在局居住,今故。苗全,曾侍李太监浚及先监矩〔二〕,后任懋勤殿暖殿,宫内教书,又侍宋太监晋、刘文正,今故。纪用,曾任辽东镇守锦州。苏雄,原系文书房掌文书出身,今故。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下册 页码:355

尝发常平仓济民。而性强梗,为巡抚噶礼所嫉。掎摭无所得,则以擅发常平为罪,狱甚急。长白闻之,以仓卒营祖丧,不得行,出奇计,藉知交为转圜,事少缓。乃尽斥其产偿官,逋不足,又贷得三千金输官,卒脱父于难。奉之归里,乃为治具,召宾客,宴乐以娱父志。父宦久,亦忘其家故贫也。时人为之语曰:廉吏不可为而可为,不见李太守之有良子乎?长白颀丰,美髭髯,善议论,见者皆以远大期之,而不意其终身于忧患也。卒年六十有一。

李琬

李琬,清丰贡生。善事父母,嬉笑膝下如婴儿。父母病,躬奉汤药,六、七年不

以劳其兄。兄病,亦昼夜谨事之,不以诿其子侄。康熙癸未、戊子民饥,计口贷粮以饱乡里。壬寅饥,亦如之。其丰年有乏者,亦贷之,不取息,不责偿。粮贵即出仓粟以均市,值里之人贫不能娶妻及病没而无棺以葬者,皆给之金,不待乞假。尝出巨资修学宫及关帝庙宇。里西猪龙河支流,值秋雨辄病涉,为施柴席便行人往来。居恒与子言孝、与弟言恭,谓诗书皆教孝之书,学人孝而伪,何如众人孝而愚。然肌投崖,非谓亏体为孝也。发之皆实心,尽之皆实力,守之皆本分,揆之皆常经。抱爱敬以养

生送死如此,则虽耕樵妇竖,无非圣贤所许矣。乾隆八年,大府举琬善人,建坊旌之。

书名:雪桥诗话 页码:601

二月,乞病罢。乙亥,诏修穆宗实录,起病,提调馆事。戊寅之冬,拜驻藏大臣,以疾又辞,而厚安垂垂老矣。潘文勤为序退复轩诗,称其直逼盛唐,干、嘉以来江、浙二派之习,无一字犯其笔端。尤工四体书,尝临苏斋手摹落水兰亭,并诸家跋考,长三丈余,亦剧迹也。庚申写怨三首云:臧否人伦鉴,文章空谷音。浪名如梦得,狂疾入愁深。王烈曾遗布,钟仪不鼓琴。西京重钩距,未必在儒林。 不识人间世,残春何处归。疾风回雪落,三月大雪。病叶带花飞。历劫名心减,浇愁酒力微。平生受恩重,未敢学忘机。 鼠窥灯暗淡,鸮集月昏沈。古殿神明肃,时寓关帝庙。幽房鬼火侵。所存惟夜气,可见是天心。未及穷途哭,犹为梁父吟。杂感云:戈矛不用酒杯空,一曲琵琶恨未终。马上霜痕载明月,送人出塞太怱怱。 回首燕台隔阵云,白衣苍狗总难分。不如踏破关山月,饱看牛羊三百群。 无尽闲愁挂乱峰,且观秋狝壮军容。乡心不逐南归雁,况被边墙隔一重。 虎北雄关丹凤城,可怜相望不胜情。香衾不恋金龟婿,绝塞深秋衣锦行。 军士难忘故里思,边氓却喜望旌旗。眼前父老欢迎处,前日耶娘哭送时。此五首为驾幸木兰以后作。

顺治九年,表章前代忠臣二十人,吴桥范文忠公为冠。厚安题文忠手书十三通卷云:名器勿使朝廷轻,议论当持万世平。人才更为天地惜,文忠既没三言立。今见遗墨零星稿,精神勃勃鲁公草,邢张董米形质小。东林权珰两不阿,当年狷士吴桥多,子孙守此无滋他。所愿剞劂付安民,千载当教手泽存。世家宝尔十三笔,史馆名先二十人。

乙丑四月二十四日,科尔沁忠亲王战殁济阴。王子寿有句云:死将遂悲殷孝祖,关门不返窦行台。

雪桥诗话卷第十二五八三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29



块文章'。其南向正室与台相对者, 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 五福堂'。堂内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悦目赏心', 联曰:' 大德曰生, 到处和风甘雨; 与民偕乐, 随时击壤歌衢。' 堂后书室数楹, 匾曰: ' 幽偏自怡', 联曰:' 健行干不息, 逊志益无方。'

圣制五福堂有咏 乙巳

尧额楣间焕,舜欢膝下承。今来老年者,昔忆幼龄曾。敛锡箕畴黾,惕干羲象仍。同堂欣五代,昔皇祖御笔书此额以赐皇考,恭悬潜邸此堂,用昭垂裕。昨岁余得玄孙,五世同堂,因即景福宫之地颜曰'五福五代堂',数典实由于此。详见所制五福五代堂记中。祖考肇庥征。

  太和斋之西为海棠院,匾为世宗宪皇帝御笔。院内匾曰:'香红雨',院后书室匾曰:'清晖娱人',联曰:'云山劝动静,花木验农桑。'又后室匾曰:'高云情'。皆高宗纯皇帝御笔。由海棠院西循廊而北,有长房一带横绕,由长房之西台门拾级上下,更后延楼一所,西为斗坛,圣祖仁皇帝御笔匾曰:'祝龄坛'。坛东为佛楼。楼前有平台。其东佛堂三楹,宫西后为关帝庙,前为观音殿,殿内匾曰:'香林寳月',亦高宗纯皇帝御笔也。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六十一 五二三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547



两淮产盐行盐分合十图一卷 绢本,每图纵一尺八寸五分,横四尺二寸。

河东盐池图一卷 纸本,纵一尺三寸,横五尺六寸。

河东盐池畦地全图一卷 绢本,纵九寸,横一丈六尺二寸。

运城盐图一幅 纸本,纵一尺二寸五分,横三尺四寸。

右盐地图目。

曲阜圣庙图一轴 绢本,纵五尺四寸,横二尺一寸。○又一幅,绢本,纵五尺六寸,横二尺。○又一轴,绢本,纵四尺五寸,横二尺。

孔林图一幅 绢本,纵四尺一寸,横二尺。○又一轴,绢本,纵四尺五寸,横二尺。

关帝庙图一轴 纸本,纵五尺五寸,横二尺八寸。

泰山庙图二轴 绢本,纵七尺八寸,横四尺三寸。○又一轴,纸本,纵一尺一寸五分,横五尺六寸。

南岳庙图一幅 绢本,纵五尺四寸,横三尺二寸。

平阳府尧舜禹庙图一幅 绢本,纵九尺,横九尺三寸。

南海普陀山寺图一卷 绢本,纵一尺五寸八分,横一尺六寸二分,五帧同。

慈灯寺图一幅 绫本,纵八尺,横一尺六寸。

多伦诺尔善因寺图一幅 纸本,纵三尺一寸,横三尺七寸。

尖山海塘神庙图二幅 绢本,纵一尺九寸,横一尺九寸。○又一幅,绢本,纵一尺九寸,横三尺七寸。

净慈寺图一卷 绢本,纵三尺二寸,横一尺八寸。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一百 一〇二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11

石佛寺。共二处。在区北,青龙桥、三铺各一。关帝庙。共三处。在区北者,居庸关东南隅、青龙桥各一。区南,北沙涧一。城隍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内街西。火神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南门外。观音庙。共二处。一在区北居庸关。一在区南北沙涧。龙王庙。共三处。在区北,碓臼石、冯家庙、马家庄各一。高山寺。一处。在区南二道河。山神庙。二处。在区北居庸关一,在关之西沟一,在关之东沟〔一二〇〕。吕祖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东山上。斗母宫。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内街东。三官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外西山麓下。安安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外一里许西山麓下。观音阁。在区北三十七里五贵山崖。魁星阁。在五贵山崖对面东山顶,与观音阁东西相望。同治十三年,邑人杜诗监修。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七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1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七四

 

过街塔。元时建。在区北十五里居庸关城内,横跨街中,大路经其下,门洞刻四大天王像。又刻古佛像共二千二百一十五尊,经咒番书,篆隶楷行各体石刻,镌法备极工整。

仙人枕。《长安客话》:居庸关内道旁一大石,其形似枕,俗呼仙人枕。

本区镇内祠庙

 关帝庙。二处。一在本镇南门内,一在本镇街西。东大寺。一处。在本镇街内正东。观音庙。一处。在镇北。龙王庙。一处。在镇北口。天仙庙。一处。在本镇南门内。

本区区内祠庙

 文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本延庆卫学,明初建。天顺七年重修,嘉靖时,增葺后渐倾圮。国朝康熙七年重建。乾隆二十六年,裁卫学,改为延庆乡学。同治八年,知州屠秉懿、训导袁兆绅重修。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07

大纸房屯、小纸房屯、大柳树、东门营、姚家营、贾家堡、水峪、西胡家营各一。区南,东旧榆林、西旧榆林、炮儿上、里帮水峪、董家庄、杨家庄、陈家庄、西南辛堡各一。

关帝庙。共十六处。在区北者,大营、马房营、宗家营、傅余屯、小河屯、卓家营、张老营、张山营、王化营各一,区西,小王家庄一,西北,大纸房屯、大柳树、东门营各一,区南,西旧榆林、炮儿上、卞家铺各一。

永安寺。一处。在区南里帮水峪。山神庙。共三处。在区南者陈家堡、杨家庄、董家庄各一。真武庙。共十处。在区东北者,刘家堡一。区北,马营、大丰家营、大营、下卢房营、

张山营各一。西北,水浴一。区西,大纸坊屯一。区南,东旧榆林、西南,辛堡各一。水母庙。一处。在区北大丰家营。白塔寺。一处。在北区白塔寺村。缙〔一一九〕阳寺。一处。在区北佛峪口东北。兴福寺。一处。在佛峪口东南。泰山庙。共四处。在区北者,大营、高家堡、韩家堡各一。区南,西旧榆林一。地藏庙。一处。在区北大营。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七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01

泰山庙。在永宁城内西北隅。上帝庙。在永宁城内东北隅。子孙庙。在永宁城内东南隅。吕祖庙。在永宁城善政街。

药王庙。在永宁城东南隅。明万历十三年建。关帝庙。在永宁城西南隅。

本区区内祠庙

 真武庙。共八处。永宁城南关一。在区东者,沟儿铺、罗家台、四海冶各一。东南东灰岭、区北香营、西北阎家庄、区西旧县各一。龙王庙。共二十二处。永宁南关一。在区东北,炮儿湾、马道梁各一。区北,左所屯、三里庄、孟官屯、香营、小堡〔一一七〕各一。区西北,旧县二,阎家庄、北张庄各一。西南,小水屯、乾石河各一。在区南者,西灰岭、三司、头司、二司、四司、彭家窑、韩家川、太平庄各一。山神庙。共八处。永宁城南关一。区东,二铺、胡家坟、管头各一。东南,麻地湾一。西南,乾石河一。西北,旧县一。区北,左所屯一。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六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0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六六

 

三官庙。共二处。永宁城西关一。区北,靖安堡一。安安庙。一处。永宁西关。狐神庙。共三处。永宁城西关一。在区北者,香营一。在区西北者,旧县一。八蜡庙。一处。在永宁城西关。上帝庙。一处。在区东周四沟。高山寺。一处。在区南二道河。关帝庙。共十处。在区东者,罗家台、刘斌堡、周四沟、黑汉岭、四海冶各一。区北,

靖安堡一。西北,旧县二。区南,三司、头司各一。观音庙。共六处。在区北,左所屯、小堡各一。西北,旧县二。区南,三司、南张庄各一。土地庙。共二处。区北,后所屯一。西北,旧县一。河神庙。一处。在区西北旧县。石佛寺。一处。在区北孟官屯。文昌庙。一处。在区西北旧县。泰山庙。共三处。在区东,黑汉岭一。区北,左所屯、靖安堡各一。城隍庙。共五处。在区东者,刘斌堡、四海冶各一。区北,左所屯、靖安堡各一。西北,旧县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893

泰山庙。在州城西南隅。明嘉靖四十年,贾纲等创建,以捍水患,节有修葺。于公祠。在州城三清庙东院。

本区区内祠庙

 天然寺。一处,在州城东关之北。关帝庙。共二十七处。州城,东关、南关各一。在区东者,石河营、莲花池、王泉营、曹官营、奚官营、老君堂各一。在区东北者,广积屯、八里店、魏家营、下花园、前吕庄、后吕庄、常家营、果树园各一。在区北者,王家庄、双营、中羊房各一。在区南者,百眼泉、李四官庄、东杏园、岳家营、簸箕营、北红门、东辛庄、大泥河各一。八蜡庙。一处,在区东小营村北。五道庙。共九处。在区东者,小营、后林河、阜高营各一。在区东北者,广积屯、八里店各一。在区北者,上水磨一。在区南者,李家场、南辛堡、东杏园各一。龙王庙。共五十三处。在城,北关、西关各一。在区东者,石河营、莲花池、王泉营、蒋家台、曹官营、前林河、后林河、陈家营、兴隆庄、阜高营、老君堂、香孙营。在区东北者,广积屯、前八里店、后八里店、沈家营、下花园、马匹营、大百老、米粮屯、常家营、果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五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891

先农坛。在州城西北隅。藉田四亩九分,坐落城墙根。旧在城隍庙东,雍正六年,知州李百奎建。每岁季春择吉,知州率僚属及农官致祭,行耕藉礼。厉坛。在州城北一里。每岁清明、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奉城隍主于坛正中,南向,设无祀鬼神位于坛下,左右祭之。城隍庙。在州城东南育秀街。明永乐中,知州陆震建。知州李鼒撤而新之。正德间,知州张轨重修。关帝庙。在州城东门内。康熙六十年,住持僧因临募缘补修。每岁春秋择吉并五月

十三日致祭。咸丰六年,升入中祀。火神庙。在州治东怀仁街。雍正九年建。土地祠。在州治仪门内,西向。明成化六年,知州李鼒建。东岳庙。在州治东北。旧所治东怀仁街。明正统八年,知州古节建。成化九年,知州

李鼒重修。三皇庙。在州治西南承化街。真武庙。在州治西北。明宣德十年建,天顺七年重修。玉皇阁。在州城十字街。台高数丈,下有四达门洞,左右有钟鼓楼。明崇祯五年建,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五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35

白塔寺,在州城西北二十五里佛峪口村。兴福寺,在州城西北二十里。元时建。明成化间,僧道海、圆鉴相继募修。西岩寺,在州城西北二十里大海陀山麓。白衣庵,在州城西北。明万历七年,乡官李先春建,有香火地三十八亩。应梦寺,在州城北二十里应梦山。相传辽萧后建。元末兵废。基址及凿石辇道犹存。

以上见《乾隆志》金刚寺,在州城东北二十里金刚山麓。《府志》观音阁,在州城东南关沟五贵山崖。关帝庙、又魁星阁,在东山顶,与观音阁东西

相望。同治三年,邑人杜诗监修。采访泰山庙,一在岔道东山顶,雍正二年,僧照贞募修。一在宗家营,雍正八年,僧通

颖募修。一在中红寺,康熙六十年,僧本成募修。一在常里营,雍正十年,僧智哲募修。龙王庙,在终食屯。前有龙腾桥,俗名独石桥。乾隆六年三月,大风摧树压折。观音堂,在永宁城西南隅。明正德年建。万历四十四年重修。五庙,在永宁城隍庙后。明万历年间,知县崔国裕改建。千佛寺,在永宁东关。明洪武时建。

延庆州志卷十一六九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21

守备厅。嘉靖中,守备余宁修,移所治于左,千户傅澄创建。久废。

延庆卫署,在州城南五十里居庸关。久废。国朝顺治七年,改都司署。道光年间,又改为千总署。

大门三间。外东,赞武厅二间,鼓乐楼二间;西,军牢房二间,炮台二间,仪门三间,东西脚门各一间。大堂五间,东西房各三间。二堂五间,东西房各三间,东有关帝庙一间。东宅,正房三间,东西房各二间。前院,正房三间,东书房二间。后,碾磨小房七间,西有马神庙一间,东西马房各三间。再西,箭道一处,每遇小操在内。

巡检司署,在永宁,即左卫署基。乾隆三年建。后于道光十四年改缙山书院。

大门三间,大堂三间,二堂三间。后住宅,正房三间,东厢房二间。

千总署,在永宁,即右卫旧基。乾隆三年建。今废。

延庆州志卷十一六八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09

国朝永宁文庙租项数目碑

在本城。同治三年九月立石。

国朝重修关帝庙创建魁星楼碑

在州城南五贵山。贡生王榘曾撰文,头等侍卫怀安黄大元倡修,保举孝廉方正武生杜诗总理,同治三年冬初立石。

国朝青龙潭创修石梯碑

在永宁城南。贡生王榘曾撰,廪生王福照书,同治七年立石。

国朝重修乡学碑

延庆州志卷十六七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0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六七二

 

在州城本庙。知州童恩篆额,学正郑奎雄撰,庠生张景星、道人涂复明督工,道光二十年立石。

国朝移建文昌宫碑

在永宁城。户部左侍郎提督顺天等处学院雁门冯芝撰,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阳湖吕佺孙书,道光二十二年七月立石。

国朝重修永宁关帝庙

在永宁北门外。戊子誊録广平县训导吕全撰,道光二十三年七月立石。

国朝建朱衣庙碑

在缙山书院。庚子科举人候选教谕张虹撰,咸丰三年孟冬立石。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0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六六六

 

雨露沾,新承宠命领头衔。九重侧席思良牧,官职声名两得兼。

国朝重修马神庙碑

在州城南门内。邑人贾跃龙撰,乾隆九年七月立石。

国朝重修儒学碑

在州学。知州赵屏晋撰,乾隆十六年立石。

国朝重修冠山书院碑

在州城。知州滇西芮泰元撰并书,乾隆二十一年春月立石。

国朝重修魁星阁文峰塔碑

在州城。拔贡胡宗舜撰,拔贡贾跃龙书,岁贡郭坦捐修,乾隆二十四年五月立石。

国朝重修永宁启圣祠碑

在本城。增生李绍斌撰,永宁路都司白琏、辕门千总秦毓亮、外委杨杰监修,乾隆二十八年九月立石。

国朝重修关帝庙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695

在州城文庙。知州杨维相撰,万历三十六年立石。

明重修柳沟城关帝庙

在本堡。万历三十八年五月立石,钦差提调宣化、永宁、南山等处参将高策谨、坐营操守千总刘大有等九名、各口把总十五名、官掾吏共六十八名共管八山口八队家丁兵目六百六十名。

明敕赐显化禅林香火地亩碑

在本寺。万历四十年九月立石。

明建城隍神庙碑

在永宁。赐进士第行人司行人张绍魁撰,赐进士出身知永宁县事关中崔国裕、宣化

延庆州志卷十六五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69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六五六

 明修城隍庙并纪王公德政碑

在永宁城。知永宁县事关中王元弼、永宁路参将都指挥上谷董一元、北路独石口副参将吕渊立石。万历六年秋日。

明建关帝庙

在柳沟城。乡贡进士州人涂云路代撰。万历八年七月,钦差提调宣府南山地方参将指挥孙朝觐、中军坐营千总指挥吴得麟等十人、把总指挥黄恩等二十一人。

明重修佛顶宝塔碑

在永宁北。陕西延长县知县梁九畴撰,钦差分守宣化东路永宁等处参将指挥上谷董一元、永宁卫掌印指挥〔二九〕黄明臣、延庆左卫掌印指挥刘应祺、永宁知县西秦贡生王玉汝,万历十三年立石。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369

日,启行,初九日至蓟州,恭谒昭西陵,查看应修工程,敬勘景陵大碑楼,复至裕陵行

礼,又勘诸陵岁修工程。十四日,回京,命充会典馆总裁官,专看清字正本。是月,赏

还花翎。编乙丑九月至是年正月古今体诗为《西馆集》。

(三十七岁) 十二年丁卯(公元一八〇七年),二月,经筵进讲‘君子所其无逸’经

义。恭随圣驾谒东陵,驻跸盘山,命策骑游山,分体赋诗。《高宗纯皇帝实録》告成,赐

银缎鞍马,复命照料归架。时两江总督铁公保奏请河工料物加价,命偕工部侍郎蒋爰亭

予蒲赴南河查访价值。四月朔,由京启行,初十日,至长清县境游五峯山。十一日,行至

第三墩铺,北卽分路,数里许,见石坊题曰‘灵岩胜境’,再行十里许,入寺门,徧游佛

殿,模旧碑,登宝塔,然后饭香积。饭后,乘山欙至行宫,惜有倾圮。复拾级而上白云

洞,小憩积翠峯,题名石上,啜茗洞中,喜翠柏之攒山,览岱宗而在目,到此身心俱远

矣。返僧舍,摩挱铁袈裟。行过石坊半里,分路越小岭至湾德归大道,抵长城驿,仍是

长清境。十二日,至泰安府,出北门,先至王母池、蓬莱阁,渐入山境。关帝庙换山舆

前进,遇佳处便浏览,最心醉者五大夫松下飞瀑嵓,泉声清心,松涛振耳,因题十六字

于石上曰‘松吹成籁,泉咽似琴,人间仙境,空外奇音。’望南天门,两山壁立千仞,瘦

恩福堂年谱三五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415

直为一耳。况为之牧者,俨然临上,民皆望而见之,庆赏刑威,出其掌握。苟行之,以聪明正直而不二其德,其崇信不尤甚矣〔二四〕哉!故民牧之贤,随其所在,即与城隍伍。端居点检,不敢有怠于职,惴惴焉若为神羞。政有不善,民有不安者乎?缮祠宇,修祀事,自恒情视之,若无大关。其心舍常新,不为物滓,通于神明。用其道以临民,与之伍不为之羞,从可识矣〔二五〕。彼肆焉者,付之茫昧,恣意无忌,于此盖不暇及。若张君,其信贤远乎人哉!其规制之宏,雕绘之美,视旧不啻加倍。固人所共见者,予可略云。

关帝庙,在州城东门内。康熙六十年,住持僧因临募缘补修,每岁春秋择吉并五月十三日致祭。咸丰六年,升入中祀。

《明史》:关公庙,洪武二十七年建于〔二六〕鸡笼山之阳,称汉前将军寿亭侯〔二七〕。嘉靖十年订其讹〔二八〕,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祭以四孟、岁暮〔二九〕及五月十三日,北京祭日同。

《大清会典》:顺治元年,定每年五月十三日祭。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

延庆州志卷五三七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305

铺兵,工食银四十三两二钱,遇闰加银三两六钱。于康熙三年分,奉文裁去闰月银三两六钱。于康熙十七年,裁工食银二十一两六钱。康熙二十年,奉复实支银四十三两二钱。

农夫二名,工食银一十二两。

仵作三名,工食银一十八两。

举人会试,盘费银四十两。于康熙十四年分,裁银二十两。于康熙十五年分,裁银二十两。于康熙二十年,奉复实支银四十两。

岁贡盘费、旗匾,礼银四十二两四钱。于康熙十四年分,裁银二十一两二钱。于康熙十五年分,裁银二十一两二钱。于康熙二十年,奉复实支银四十二两四钱。内本州岛贡生应支银三十八两二钱,永宁县裁并贡生应支银四两二钱。于康熙二十六年,奉文裁去本州岛贡生盘费银三十四两八钱六分零,又裁去永宁县、卫贡生盘费银四两二钱,实支本州岛贡生盘费三两三钱三分零。

文庙,春秋二季并各坛祠祭祀银一百三十五两八钱六分零。于康熙十七年,裁银六十七两九钱三分零。于康熙十九年,奉复实支银一百三十五两八钱六分零。

关帝庙,雍正六年分,新设祭祀银四十两。

延庆州志卷三二六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30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六四

 

斋夫三名。每名工食银十二两,共银三十六两。以下不减成。又裁卫归并斋夫三名。每名工食银十二两,共银三十六两。膳夫两名。每名工食银六两六钱七分一厘,共银十三两三钱四分二厘。又裁卫归并膳夫二名。每名工食银六两六钱六分六厘五毫,共银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门斗三名。每名工食银六两,共银十八两。又裁卫归并门斗三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共银二十一两六钱。裁卫修理学宫银。三两。文庙崇圣名宦乡贤春秋祭祀银。四十两。文昌帝君春秋二季祭祀银。二十六两六钱六分六厘。文昌帝君升入中祀,加祭一次银。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又裁卫文庙祭祀银。四十两。社稷山川风云雷雨等神祭祀银。三十两。关帝庙三大祭银。四十两。土地祠祭祀银。三两四钱。龙王庙祭祀银。三两四钱。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9

续表十

晏家堡属黄柏里,距城十六里。玉皇庙属东南里,距城二十里。花园屯五屯之一,距城二十里。有土城,东、南、北三门。

东至小鲁家庄一里,南至八里庄八里,西至靳家堡一里,北至流水山一里。东至西羊房庄三里,南至八里庄八里,西至下板桥六里,西至西岩寺二里,北至玉皇山半里。东至米粮屯五里,南至苏家庄七里西至黄觉寺五里,北至山坡二里。

东南至孟家庄八里,西南至吴家庄三里,东北至小口山一里,西北至黑沟山一里。东南至郎家庄五里,西南至上板桥三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常里营三里,西南至韩山嘴二里,东北至白草洼五里,西北至河口山一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二十五,口一百三十八。户二十一,口一百一十三。户四十一,口二百六十六。

共地五顷。共地五顷。五十余亩。共地三十一顷。

村中井一。村西北半沽泉一。村西北半里有小泉。

黑沟山在村西北一里,村东一里有小河。村西半里有小河。马蹄潭在村西北五里。

龙音庙在村中。关帝庙、观音庙,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二二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二〇

 

续表七

下花园属辛庄里,距城十二里。 上花园属辛庄里,距城十三里。 下板桥属黄柏里,距城十二里。

东至吕庄八里,南至八里店三里,西至双营二里,北至上花园一里。

东至孙家庄三里,南至下花园一里,西至米家堡六里,北至古城八里。

东至郎家庄二里,南至西辛庄四里,西至张山营十里,北至西羊房四里。

东南至沈家营六里,西南至广积屯三里,东北至孙家庄五里,西北至苏家庄三里。

东南至沈家营七里,西南至双营三里,东北至常家营七里,西北至苏家庄一里。

东南至陶家庄五里,西南至小河屯三里,东北至田宋营四里,西北至上板桥三里。

东西街一。 南北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二十二,口一百三十四。 户三十三,口一百七十二。 户六十九,口三百七十五。

共地二十顷。 共地六顷。 共地四十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一。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村北五里有小河。 蔡河在村西北半里,自东北来西南下。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土地庙在村南。 佛爷庙、泰山庙、关帝庙、龙王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5

续表六

中羊房属黄柏里,距城十三里。

吴家庄属□□□,距城十三里。

郎家庄属西南里,距城十二里。

东至苏家庄八里,南至老人庄五里,西至吴家庄五里,北至冠帽山二里。

东至中羊房五里,南至赵家庄五里,西至田家营二里,北至香炉山二里。

东至田宋营二里,南至陶家庄六里,西至上板泉五里,北至西羊房二里。

东南至双营八里,西南至八里庄八里,东北至黄觉寺三里,西北至小鲁家庄三里。

东南至八里庄五里,西南至鲁家庄二里,东北至靳家堡五里,西北至丁家堡五里。

东南至鲁家庄六里,西南至西辛庄六里,东北至辛家堡三里,西北至玉皇庙四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三,口二百三十一。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三。 户三十四,口一百七十三。

共地二十顷。 共地四顷六十余亩。 共地十二顷。

村中井二,村西井一。 村中井一。

冠帽山在村北三里。 香炉山在村北五里,村东北一里有小河。 村北半里有小河,自东来西下。

关帝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 龙王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二一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八

 

续表五

唐家堡属桑园里,距城八里。 双营属双营里,有土城,距城十里。 田宋营属黄柏里,距城十三里。

东至蒋家庄一里,南至石河营六里,西至米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八里。

东至下花园二里,南至广积屯二里,西至蒋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八里。

东至吴家庄一里,南至鲁家庄五里,西至郎家庄二里,北至青松顶五里。

东南至广积屯四里,西南至州城八里,东北至苏家庄七里,西北至东羊房五里。

东南至八里店三里,西南至石河营七里,东北至苏家庄五里,西北至中羊房七里。

东南至八里庄五里,西南至五里营六里,东北至靳家堡二里,西北至西羊房二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二。东西街一。

户一十九,口一百零五。 户六十三,口三百四十八。户六十一,口 三百二十四。

共地四顷三十亩。 共地十五顷。 共地十九顷。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村北有小河,自东来西下。

龙王庙,在村中,观音庙在村南。

关帝庙在村东,三官庙在村中,观音庙、龙王庙在村西。

财神庙、观音庙、佛爷庙在村中,真武庙、龙王庙、三义庙在村东。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四

 

续表一

上水磨属西北里,距城二里。

三里河属西北里,距城三里。

王家庄属西北里〔六三〕,距城三里。

东至三里河一里,南至李家场一里,西至东〔六一〕五里营四里,北至八里庄四里。

东至广积屯八里,南至州城三里,西至上水磨一里,北至孟家庄三里。

东至上水磨半里,南至下水磨一里,西至五里营五里,北至八里庄五里。

东南至汪家园一里,西南至王家庄半里,东北至老人庄四里,西北至陶家庄四里。

东南至小营三里,西南至李家场二里,东北至米家堡五里,西北至八里庄五里。

东南至李家场半里,西南至小店屯三里,东北至孟家庄五里,西北至陶家庄五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一十九,口八十五。户五十一,口二百七十四。户一十三,口七十二。

共地五顷。共地二顷。共地一顷五十亩。

村西南有清水泉一。村中井一

村南有小河,自东来西南归护城河。

村东有小河,自〔六二〕

村东有小河,自北来南下。

土地庙在村中,五道庙在村东南。龙王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外。关帝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西。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7

续表十七

詹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五里。

西南辛堡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里。

西花园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里。

卞家铺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里。

东至大柳树四里,南至马圈子五里怀来县界,西至席家庄二里怀来县界,北至吴家场二里。

东至东旧榆林五里,南至东湾七里,西至花园八里,北至西旧榆林三里。

东至西旧榆林八里,南至怀来县界四里,西至怀来〔五七〕界一里,北至怀邑界一里。

东至怀来东十五里墩一里,南至怀来太师庄半里,西至怀来交界碑一里,北至怀来马圈子一里。

东南至石柱二里怀来县界,西南至解家庄一里,东北至小沙河二里,西北至妫河一里。

东南至狼尖山四里,西南至大山口三里,东北至怀来大道三里,西北至太师庄八里。

东南至高台子八里,西南至怀邑界一里,东北至怀来界一里,西北至怀来界一里。

东南至东旧榆林八里,西南至花园五里,东北至小王家庄五里,西北至火烧营五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户二十六,口一百一十五。户五十三,口二百九十九。 户二十二,口一百一十二。 户二十六,口二百一十一。

共地四顷。 共地十顷。 共地十二顷。 共地三顷三十亩。

村中井二。 村东井二,村西北井一。 村中井一。 村东井一,村西南井一。

村外二里有小河,东南入怀来大河。

龙王庙在村北。 菩萨庙、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在村中。 关帝庙在村东北。

延庆州志卷二二一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〇

 

续表十六

大庄科属白庙里,距城三十五里。 西旧榆林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五里。 贾家堡属桑园里,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东旧榆林二里,南至高台子三里,西至花园八里,北至西铺五里。

东至刘铁桥半里,南至大河二里,西至吴家场一里,北至杆一八子堡[]八里怀来县界。

东南至尖山七里,西南至水泉十五里,东北至榆林驿五里接怀来县界,西北至太师庄五里。

东南至于家堡一里,西南至高楼庄四里怀来县界,东北至下营八里,西北至田家庄五里怀来县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户二十三,口一百二十五。 户三十一,口一百九十五。 户二十三,口一百三十六。

共地十顷零二亩八分。 共地二十五顷。

村东南井一。 村中井二。

关帝庙在村东北,泰山庙在村西南,龙王庙在村东南。

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〇八

 

续表十四

大柳树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东旧榆林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东门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有土城,东西二门。

东至刘浩营二里,南至小王家庄三里,西至詹家堡三里,北至大纸房屯二里。

东至炮儿十里,南至董家庄八里,西至旧榆林三里,北至榆林驿三里。

东至姚家营二里,南至谢官屯一里接怀来界,西至大〔五二〕沙河二里半接怀来界,北至马鞍山二里半。

东南至大曹家营四里,西南至石柱三里怀来县界,东北至小纸房屯二里,西北至于家堡四里。

东南至羊儿岭五里,西南至高台子五里,东北至姬家庄三里,西北至北铺五里。

东南至西五里营五里〔五三〕,西南至甘枝堡五里接怀来县界〔五四〕,东北至姚家营二里〔五五〕,西北至大沙河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五,口一百三十一。 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四。 户六十三,口三百五十六。

共地十一顷。 共地九顷七十亩。 共地二十顷。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三。

养鹅池在村北一里,自东北来西北下。

马鞍山在村北二里,村东有小河,南入妫川河。

关帝庙在村北,龙王庙在村南。 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东。关帝庙、佛寺、龙王庙、三官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3

续表十三

大纸房屯属榆林里,距城三十里。 姚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西五里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东至小纸房屯一里,南至大柳树二里,西至于家堡三里,北至前集贤屯〔五○〕三里。

东至西五里营五里,南至后集贤屯八里,西至山麓三里怀来县界,北至山一里。

东至怀家堡五里,南至平房五里,西至东门营五里,北至佛峪口八里。

东南至刘浩营三里,西南至张家堡五里,东北至耿家营三里,西〔五一〕北至陈家冈三里。

东南至前黑龙庙八里,西南至东门营二里,东北至西胡家营一里,西北至通家沟四里怀来县界。

东南至黑龙庙五里,西南至陈家冈八里,东北至安家庄五里,西北至胡家营三里。

东西街三。 东西街一。 东西街二。

户四十一,口二百二十四。 户五十六,口三百零二。 户六十二,口三百三十四。

共地二十顷。 共地十七顷。 共地二十九顷二十亩。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一,村东南一里有泉一。 村中井四。

妫水在村北二里,自东北来西北下。 大翮山在村北一里。

真武庙在村东北,关帝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南。 佛寺在村西北,龙王庙在村东北。 关帝庙、真武庙在村东,龙王庙在村西。

延庆州志卷二二〇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〇六

 

续表十二

后黑龙庙属双营里,距城三十里。

前集贤屯属榆林里,距城三十里。

后集贤屯属榆林里,距城三十里。

王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东至黑龙庙五里,南至小纸房屯二里,西至陈家冈三里,北至西〔四七〕五里营二里。

东至黑龙庙五里,南至韩家堡一里,西至甘枝堡八里,北至西五里营五里。

东南至耿家营〔四八〕二里,西南至大纸房〔四九〕屯二里,东北至怀家堡五里,西北至姚家营八里。

东南至耿家营三里,西南至陈家冈五里,东北至李家堡五里,西北至姚家营八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二。

户六十三,口三百四十三。 户二十一,口五十三。

共地三顷。 共地十八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二。

妫川河在村南二里,自东南来西南下。 妫水在村南一里半,自西北来东南下。

关帝庙在村东,泰山庙、龙王庙在村西。

关帝庙在村北,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东。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7

续表七

张老营属桑园里,距城二十里。

小王家庄一名西王家庄,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里。

耿家营属榆林里,距城二十里。

马房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里。

东至程家营三里,南至许家营三里,西至小王家庄一里,北至前黑龙庙三里。

东至葫芦沟半里,南至张珍地半里,西至大圈地半里,北至黑龙庙一里。

东至桑园一里,南至刁千户营四里,西至刘浩营十二里,北至大营八里。

东南至太平庄五里,西南至刘浩营五里,东北至卓家营三里,西北至集贤屯五里。

东南至许家营三里,西南至小疙瘩营四里,东北至卓家营四里,西北至集贤屯六里。

东南至河套二里,西南至屯军营三里,东北至小丰家营八里,西北至马营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六,口二百五十四。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五。户三十八,口一百九十八。

共地二十顷十亩。共地四顷五十亩。共地十二顷。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一。

村南三里有河,南下。

关帝庙在村中。 龙王庙、关帝庙在村。 关帝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

延庆州志卷二二〇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〇〇

 

续表六

狮子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十六里。 卓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十七里。 张山营属东园里,距城二十里。

东至傅余屯二里,南至赴怀来大道二里,西至下芦房营一里,北至通佛峪口大道二里。

东至常里营二里、中隔佛峪河,南至太平庄八里怀来县界,西至后黑龙庙三里,北至张山营八里。

东至上板桥五里,南至上芦房营四里,西至安家庄四里,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王化营三里,西南至蔡河接连常里营三里,东北至小河屯二里,西北至张山营七里。

东南至程家营三里、隔妫河,西南至张老营三里,东北至上芦房营三里,西北至怀来堡三里。

东南至马家庄四里,西南至西五里营八里,东北至蕨菜沟一里,西北至兴福寺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三,中街有东西堡门。 东西街三,南北街一。

户二十一,口一百一十四。 户三十五,口一百四十五。 户一百二十四,口六百七十五。

共地十三顷十五亩。 共地十二顷八十亩。 共地二十七顷。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村中井四。

蔡河在村北半里,自东北来西南下。村东有石桥跨蔡河。

佛峪河在村东一里,自北来南下入妫川河。又妫川河在村南半里,自东来西南下。

龙王庙在村东。

关帝庙在村西,龙王庙、观音庙在村东。

玉皇庙、真武庙、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九八

 

续表四

西程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十二里。 傅余屯属双营里,距城十三里。 常里营属榆林里,距城十五里。 小河屯属东园里,距城十五里。

东至宋家营一里,南至太平庄六里,西至张老营八里,北至常里营二里。

东至大道通州城,南至王化营二里,西至狮子营三里,北至小河屯二里。

东至王化营三里,南至程家营一里,西至卓家营三里,北至芦房营一里。

东至西辛庄五里,南至傅余屯二里,西至东胡家营一里,北至上板桥三里。

东南至大营三里,西南至许家营六里,东北至王化营一里,西北至卓家营一里。

东南至白庙六里,西南至常里营三里,东北至辛堡三里,西北至东胡家营二里。

东南至宋家营一里,西南至张老营五里,东北至傅余屯三里,西北至佛峪口十二里。

东南至州大道十五里,西南至狮子营二里,东北至下板桥三里,西北至张山〔四二〕营七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东西街四。

户二十二,口一百六十五。 户六十五,口三百五十九。 户三十七,口一百九十五。 户二百二十四,口一千二百四十八。

共地七顷五十亩。 共地十三顷十五亩。 共地十五顷。 共地五十三顷七十七亩。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妫川河村北,自东北来西北下。 蔡河在村北里许,自东北来西南下。 妫州河在村南,正西下。 妫川河村外半里,西南下。

龙王庙在村中。 关帝庙在村西,龙王庙在村中。 关帝庙、泰山庙在村中。 佛庙、灵祝寺、三官庙、关帝庙、阎君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3

续表三

大营属白庙里,距城十里。 王化营属榆林里,距城十二里。 宋家营属桑园里,距城十二里。

东至白庙屯三里,南至西桑园八里,西至张老营八里,北至王化营三里。

东至崇阜屯八里,南至大营三里,西至常里营三里,北至傅余〔四一〕屯三里。

东至白庙屯三里,南至赴怀来道二里,西至程家营一里,北至芦房营四里。

东南至大丰家营一里,西南至许家营八里,东北至赴怀来大道五里,西北至宋家营三里。

东南至西白庙五里,西南至程家营一里,东北至西辛庄五里,西北至狮子营三里。

东南至大营三里,西南至许家营一里,东北至王化营一里,西北至常里营二里。

东西街三,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八。 户八十八,口四百九十二。 户四十九,口二百六十八。

共地二十二顷十亩。 共地二十八顷五十亩。 共地五顷三十亩。

村中井四。 村中井一,村东井一。 村中井一

村北有河,自东北来西南。

妫川河在下村南,自北来南。

妫州河在下村北,自西北来南下。

泰山庙、地藏寺、关帝庙、龙王庙、菩萨庙、真武庙在村中,三官庙在村北,观音庙在村南。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东,三官庙在村中。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九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九四

 

西路共领六十九村,户二千九百九十,口一万六千零三十五。

村名

西河屯属辛庄里,距城一里。 东小店屯属辛庄里,距城三里。 中小店屯属辛庄里,距城三里。

四至

东至城一里,南至妫川河半里,西至东小店屯半里,北至大道半里。

东至西关半里,南至妫川河一里,西至中小店屯半里,北至赴怀来大道一里。

东至东小店屯半里,南至妫川河一里,西至崇阜屯半里,北至赴怀来大道一里。

八到

东南至城半里,西南至妫川水半〔三九〕里,东北至东五里营五里,西北至窑头半里。

东南至妫川河一里,西南至白庙屯四里,东北至赴怀来大道半里,西北至东五里营三里。

东南至妫川河一里,西南至白庙屯三里,东北至王家庄三里,西北至东五里营三里。

街道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口

户二十五,口二百四十二。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六。 户八十六,口四百五十九。

田赋

共地六顷五十亩。 共地六顷零四亩。 共地十一顷三十亩。

井泉

村中井一,村南井一。 村中井一。

山川

妫川河在村南半里,自东来南下。 妫川河在村南一里,自东北来西南下。 妫川河在村南半里,自东来西南下。

庙宇

观音庙在村南,龙王庙在村中,关帝庙在村西。

龙王庙在村中,真武庙在村西。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9

续表十四

柳沟城属□□,距城二十里。有砖城,设四门。

南二道河属东南里,距城二十里。

张五堡属红门里,距城十五里。

冯家庙属东北里,距城二十七里。

东至山坡二里,南至边墙三里,西至西山山梁二里,北至井家庄二里。

东至山坡一里,南至乾河滩二里,西至大庙口半里,北至土边二里。

东至东窖村一里,南至虎坡寨一里,西至西红山一里,北至王仲营一里。

东至山一里,南至山一里,西至山一里,北至二道河七里。

东南至山坡三里,西南至山坡二里,东北至石河三里,西北至乌龙山三里。

东南至黄土梁八里,西南至乾河滩二里,东北至边墙三里,西北至山坡二里。

东南至桃木崇一里,西南至西冈一里,东北至柳沟梁三里,西北至高庙山一里。

东南至山一里,西南至山二里,东北至山一里,西北至山一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南北街一。 南北街一。 东西街一。

户九十三,口五百三十四。 户八十一,口四百三十五。 户七十七,口四百二十六。 户八十二,口四百二十三。

共地二十顷二十亩。 共地十九顷五十亩。 共地一顷一十亩。 共地六顷。

村中井八。 村中井六 村中井一

关帝庙,城隍庙,泰山庙。 高山寺。 龙王庙。 龙王庙。

延庆州志卷二一九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九〇

 

续表十一

南口城属延庆西卫,距州七十里,有砖城。税司在焉,此系居庸关沟南口,故名。

北沙涧属延庆西卫,距城一百一十里。

泡儿上属桑园里,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西台坡根半里接昌平州界,南至大闻家营四里〔三五〕,西至西人坟半里接昌平州界,北至朝阳坡三里。

东至张村五里,南至前沙涧二里,西至抬头五里,北至西灌石五里。

东至小红山五里、至岔道十五里,南至外帮水峪一里半,西至东〔三七〕旧榆林十里,北至西红寺十里。

东南至狼窝三里接昌平州界,西南至三里坡三里,东北至〔三六〕龙王庙后山半里,西北至关山半里。

东南至长老八里,西南至后白虎涧五里,东北至东灌石五里,西北至道一里。

东南至营城子五里,西南至窑儿岭七里,东北至大滹沱八里,西北至康家庄五里、至榆林驿十里。

南北街一,大路南赴沙河镇北路厅。

南北东西街各一,中有楼。

东西街一,大路西北赴怀来县。

户三百九十九,口一千一百二十三。 户一百一十八,口六百四十二。 户一十三,口六十九。

共地十九顷四十亩,银粮交纳昌平州。 共地六顷。 共地五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一。

文峰山

关帝庙、天仙庙、东大寺、观音庙、龙王庙。 关帝庙,观音庙。 关帝庙龙王庙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5

续表十

青龙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二里。

三铺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里。

居庸关属延庆西卫,距城五十五里,有砖城,南北二门。税司在焉。州判、乡学、训导、镇边都司均驻此。

东至东沟半里,南至石佛寺五里,西至汤峪沟十五里,北至八达岭三里。

东至东沟半里,南至影壁石边,西至西沟半里,北至五贵山半里。

至山坡半里,南至臭泥坑东十里,西至山坡半里,北至上关十里。

东南至边墙三里,西南至剌峪沟三里,东北至边墙三里,西北至边墙三里。

东南至东南沟四里,西南至西南沟一里,东北至和胜沟一里,西北至西北沟一里。

东南至迭翠山五里,西南至灰岭子五里,东北至陈有亮寨五里,西北至岩沟峪五里。

南北街一,关沟大路南北街南赴居庸关。

南北街一,关沟大路南赴居庸关。

南北街一。

户二十三,口一百二十五。

户八十三,口四百六十一。

七十共地亩。共地一顷。共地一顷五十亩。

村西有泉一。

村北有小河,自西北来东南下。

五贵山在村北,有关帝庙。弹琴峡在村北。东山顶有魁星阁,南有影璧石。

石佛寺、关帝庙在村南。 石佛寺在村南。 乡学、文庙在村南,关帝庙、城隍庙、火神庙在村中,过街塔横跨街中,大路经其下,门洞刻四大天王像,又刻石佛像,共计二千二百一十五尊。经咒番书、篆、隶、楷、行,各体石刻,镌法备极工整。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八

 

续表九

大滹沱属岔道里,距城二十里。

小滹沱属岔道里,距城二十里。

岔道城属岔道里,距州二十五里。有砖城,东西二门,此系关沟西北口,北赴州城,西北赴宣府,故名。

东至小滹沱一里,南至营城子四里,西至康家庄十里,北至军营四里。

东至老瓜山一里,南至岔道五里,西至大滹沱二里,北至新宝庄三里。

东至大泥河十二里,南至南园五里,西至泡儿上十五里,北至小滹沱五里。

东南至岔道五里,西南至泡儿上四里,东北至新宝庄二里,西北至小郭家堡四里。

东南至程家窑〔三四〕二里,西南至王家洼一里,东北至南寨坡四里,西北至玉皇庙半里。

东南至兔儿湾三里,西南至怀来营城子八里,东北至陈家窑一里,西北至大滹沱七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关沟大路西北赴怀来县,东南赴居庸关。

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二。户三十三,口一百七十二。户九十四,口五百二十二。

共地十三顷。共地十五顷五十亩。共地四十八顷。

村中井三。村中井七。村中井三。

有边墙。

龙王庙

玉皇庙、龙王庙、关帝庙

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庙、三官庙、玉皇庙。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3

续表八

程家窑属岔道里,距城二十三里。

东红寺一名谢家堡,属岔道里,距城十里。

西红寺属岔道里,距城十五里。

东至梁头一里,南至岔道二里,西至岔道大道一里,北至小泥河六里。

东至军营一里,南至大滹沱五里,西至西红寺三里,北至隔妫川河北白庙村七里。

东至东红寺二里,南至外泡村八里,西至西桑园二里,北至大丰家营八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沟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簸箕营三里,西南至郭家堡二里,东北至闻家营三里,西北至小丰家营三里。

东南至大滹沱八里,西南至刁千户营八里,东北至闻家营八里,西北至太平庄八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二十一,口一百一十三。 户七十五,口四百一十四。

共地八顷。共地八顷。共地十三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三。村中井二。

龙王庙

关帝庙、真武庙、泰山庙、土地庙、龙王庙、菩萨庙在村中。

龙王庙、财神庙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六

 

续表七

里张家口[一四]属红门里,距城十五里。

外张家口[一五]属红门里,距城十五里。

军营属泥河里,距城七里。

东至西红山五里,南至南土梁八里,西至小泥河五里,北至大榆树八里。

东至西红山五里,南至黄土梁八里,西至小泥河五里,北至大榆树八里。

东至南桑园七里,南至大滹沱五里,西至郭家堡二里,北至闻家营三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坡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坡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新宝庄三里,西南至沙河湾一里,东北至簸箕营三里,西北至东红寺一里。

南北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四,口一百二十五。户三十二,口一百六十八。户三十七,口一百九十二。

共地一顷三十亩。共地三顷九十二亩。共地十二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二。村中井一。

有土山。沙河套在村西南一里。

龙王庙在村南,土地庙在村北。关帝庙,观王庙。关帝庙、龙王庙、佛爷庙、土地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1

续表六

李四官庄属延庆西卫,距城四里。

南桑园属桑园里,距城七里。

北红门属红门里,距城十二里。

东至百眼泉三里,南至闻家营三里,西至官房子五里,北至妫川河一里。

东至红门村九里,南至泡儿山一里,西至簸箕营三里,北至东杏园二里。

东至西红山三里,南至南红门半里,西至大泥河五里,北至高庙屯二里。

东南至西杏园四里,西南至小丰家营五里,东北至南辛堡三里,西北至谷家营一里。

东南至大泥河三里,西南至南寨坡二里,东北至司家营五里,西北至岳家营二里。

东南至东南山三里,西南至张家口五里,东北至王仲营[一三]五里,西北至大榆树五里。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二,口二百二十四。户二十一,口一百零三。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五。

共地十四顷。共地十三顷。共地三顷五十亩。

村中井二,村东有泉一。村中井一。村中井一。

村东有小河,自东来西北下。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东,土地庙在村西。

菩萨庙、龙王庙在村北。

关帝庙在村东,龙王庙在村西。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9

续表四

南红门属红门里,距城十二里。

闻家营属岔道里,距城七里。

东杏园属西南里,距城五里。

东至西红山三里,南至官山洼五里,西至大泥河五里,北至北红门半里。

东至西杏园三里,南至军营村三里,西至小丰家营三里,北至李四官庄三里。

东至大榆树八里,南至南桑园二里,北至妫川城,西至旧簸箕营二[三三]里。

东南至官山三里,西南至张家口五里,东北至王仲营五里,西北至大榆树三里。

东南至岳家营三里,西南至西红寺七里,东北至百眼泉三里,西北至谷家营三里。

东南至大泥河五里,西南至岳家营三里,东北至司家营三里,西北至百眼泉二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二。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三。户四十一,口二百二十八。

共地五顷十二亩。共地三十顷。共地十九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三,村东南二里有泉一。村中井三。

村南半里有小河,自东来西下

佛爷庙、龙王庙在村中。关帝庙、龙王庙。关帝庙、真武庙、子孙庙、龙王庙、菩萨庙、五道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7

续表二

旧簸箕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八里。

岳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七里。

新宝庄属延庆西卫,距城十里。

东至东杏园二里,南至〔三○〕南寨坡一里,西至军营村三里,北至岳家营一里。

东至西杏园一里,南至旧簸箕营一里,西至闻家营三里,北至百眼泉三里。

东至馒首山[一一]一里,南至南山一里,西至郭家堡五里,北至旧簸箕营二里。

东南至馒头山二里,西南至断絶沟一里,东北至魏家园一里,西北至沙河套一里。

东南至桑园三里,西南至军营村五里,东北至东杏园二里,西北至李四官庄四里。

东南至岔道城大道一里,西南至大滹沱三里,东北至朝阳寺山一里,西北至军营村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一十二,口三百〔三一〕三十五。

共地十五顷八十亩。共地九顷。共地十七顷。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村中井一。村中井一。

关帝庙在村中。关帝庙在村西。龙王庙、观音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二

 

续表三

大榆树属红门里,距城十里。

高庙屯属辛庄里,距城十里。

大泥河属泥河里,距城十里。

东至高庙屯二里,南至张家口[一二]八里,西至东杏园八里,北至姜家台二里。

东至上辛庄三里,南至北红门二里,西至大榆树二里,北至陈家营三里。

东至红门村五里,南至岔道十里,[三二]西至南桑园二里,北至司家营七里。

东南至红门屯三里,西南至大泥河五里,东北至陈家营三里,西北至司家营五里。

东南至王仲营二里,西南至大泥河八里,东北至下辛庄二里,西北至姜家台三里。

东南至张家口七里,西南至小滹沱七里,东北至大榆树五里,西北至东杏园五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二。南北街一。

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三。户六十四,口三百四十一。户一百七十七,口九百六十。

共地十二顷五十亩。共地十六顷七十亩。共地六十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一。村中井三。

龙王庙、佛爷庙、山神庙在村中。

龙王庙、财神庙。

关帝庙、南大寺在村南,真武庙在村北,泰山庙在村东南一里。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〇

 

续表一

西河沿属东南里,距城半里。

南辛堡属东南里,距城一里。

百眼泉属延庆西卫,距城三里。

东至河神庙,南至妫川河,西至妫川河,北至西辛堡。

东至莲花池四里,南至百眼泉二里,西至李四官庄三里,北至妫川大桥。

东至司家营三里,南至西杏园二里,西至闻家营四里,北至南辛堡三里。

东南至妫川河,西南至妫川河,东北至南关,西北至护城〔二八〕河。

东南至司家营三里,西南至闻家营六里,东北至妫川河,西北至妫川河。

东南至小丰家营六里,西南至东杏园二里,东北至莲花池四里,西北至李四官庄三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中通大路,南赴岔道城。

户一十,口五十三。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五。户五十四,口二百九十七。

菜园地共一顷二十亩。共地十五顷。顷共地二十顷。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村东井一,村中井一。

村北有小河〔二九〕一道,自东来西下,入妫川河。妫川河在村北,自东来西下。

龙王庙。真武庙、菩萨庙、五道庙在村北。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5

续表二十八

麻地湾属永宁卫,距城七十里。

东至宝石子十里,南至二道河十五里,西至二铺八里,北至罗家台八里。

东南至宝石子十里,西南至河沟二里,东北至小梁四里,西北至小山坡六里。

东西街一。

户三十四,口一百八十五。

共地三顷。

村中井一。

村外半里有小沙河,自东来至村西半里伏地。

山神庙在村东。

南路共领五十村,户二千二百七十,口一万二千二百二十七。

村名

南关属东南里,与城接连。

西辛堡属东南里,距城半里。

四至

东至护城河,南至广济桥,西至南辛堡,北至奉宣门。

东至南关,南至西河沿,西至小河,北至护城河。

八到

东南至南辛堡一里,西南至西河沿,东北至护城河〔二七〕,西北至护城河。

东南至河神庙,西南至小河,东北至城,西北至城。

街道

南北街一。十字街一。

户口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四。 户二十五,口一百三十二。

田赋

共地一顷三十亩。 共地五顷。

井泉

山川

妫川河在村南,自东来西下,护城河在村北头,自西来东下。

护城河在村北,自西来东下。

庙宇

关帝庙在街南头,真武楼在街北头,河神庙在南门外。

真武楼在街西头,龙王庙在街北头。

延庆州志卷二一七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3

续表二十六

黑汉岭属永宁卫,距城九十里,有砖城,设南门。

顺风屯五屯之一,距城三十里。

团山屯五屯之一,距城三十里。

东至大胜岭六里,南至四海西沟六里,西至分水梁二里,北至上花楼接独石口交界。

东至车房一里,南至团山三里,西至米粮屯五里,北至黄峪口十里。

东至车房一里,南至团山三里,西至米粮屯五里,北至黄峪口十里。

东南至沙帽山八里,西南至漫岭南山十里,东北至下花楼独石口交界,西北至大西沟二里。

东南至孟官屯五里,西南至大百老五里,东北至阎家庄三里,西北至李家窑七里。

东南至孟官屯五里,西南至大百老五里,东北至阎家庄三里,西北至李家窑七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二。

户五十四,口二百九十四。 户一百四十四,口三百九十五。 户二百五十八,口一千三百九十二。

共地八顷二十余亩。共地三十顷。共地三十顷。

村中井一。 东街井三,西街井二。 村中井五。

关帝庙、泰山庙在村中。 观音庙在西街、龙王庙在东街。 老龙庙、真武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七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七六

 

续表二十五

周四沟属永宁卫,距城七十五里。有砖城,止设南门。

四海冶属永宁卫,距城一百里,有砖城,设东、南、北三门。

东至黑汉岭十五里,南至硬查梁三里昌平州交界,西至永宁城三十五里,北至边墙十五里独石口交界。

东至边墙十五里怀柔县交界,南至横岭山十三里昌平州交界,西至黑汉岭十五里,北至北口子三里独石口交界。

东南至漫岭六里,西南至三顶盆十五里,东北至边墙十五里,西北至边墙十里。

东南至盆石口八里昌平州交界,西南至西沟子十里,东北至段木沟三里独石口交界,西北至花楼子十一里独石口交界。

南北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五十,口二百八十九。户二百三十,口一千二百七十九。

共地十二顷。共地四十顷。

村中井一。

村外半里有小河,自正南来北下。

上帝庙、关帝庙在村中。

关帝庙、城隍庙、真武庙、娘娘庙、佛爷庙、玉皇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1

续表二十四

马道梁属永宁卫,距城七十里。

炮儿湾[九]属永宁卫,距城四十五里。

刘斌堡属永宁卫,距城五十五里,有土城,止设东门。

东至营盘口三里,南至大南山坡二里,西至山神庙三里,北至边墙一里。

东至大谷山三里,南至永宁城十里,西至香营五里,北至平台山五里。

东至管头五里,南至沟儿铺十里,西至炮儿湾七里,北至白河三十里。

东南至虎窖七里,西南至梁头一里,东北至边墙五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鸦口三里,西南至后所屯五里,东北至三道墙三里,西北至懒龙沟二里。

东南至管头八里,西南至永宁城十五里,东北至马道梁八里,西北至白庙子十八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五十五,口二百九十七。户五十二,口二百八十二。户九十六,口五百二十九。

共地六顷。共地二十二顷。共地七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二。村中井二。

龙王庙在村南。龙王庙在村中。关帝庙、火神庙、城隍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七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七四

 

续表二十三

乾石河属永宁卫,距城六十五里。

罗家台属永宁卫,距城五十五里。

二铺属永宁卫,距城五十里。

东至鸡冠子石十里,南至边墙五里,西至水连冲二里,北至土口子五里。

东至山坡一里,南至韩家口三里,西至西梁二里,北至梁头二里。

东至麻地湾八里,南至边墙二里,西至二铺梁一里,北至沟儿铺梁三里。

东南至十八盘梁五里,西南至麻地湾五里,东北至边墙二里,西北至边墙楼子二里。

东南至边墙四里,西南至二铺六里,东北至白家口三里,西北至沟儿铺五里。

东南至韩家口四里,西南至西南梁二里,东北至韩家泉四里,西北至西北梁一里。

南北街一。十字街二。东西街一。

户四十四,口二百三十四。户三十五,口一百七十六。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三。

共地一顷七十亩。共地一顷。共地三顷。

村中泉水一。村中井一。井无,从罗家台取水,距村六里。

村外二里有小河,流至王家堡伏地。

山神庙、龙王庙在村中。真武庙在西街,关帝庙在东街。山神庙在村东。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七二

 

续表二十一

靖安堡距城六十里,有砖城,止设南门、西门。

东灰岭属永宁卫,距城五十里。

西灰岭属永宁卫,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小水口五里独石口交界,南至金鸡口梁十里,西至营盘沟十里,北至交界碑五里赤城县交界。

东至山坡一里,南至山坡一里,西至乾河套半里,北至永宁城八里。

东至张家庄三里,南至头司二里,西至石盘梁二里,北至偏岭七里。

东南至慈儿沟五里独石口交界,西南至黑峪口梁十里,东北至石灰沟五里独石口交界,西北至魏家沟五里赤城县交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坡半里,东北至二铺一里,西北至山坡半里。

东南至彭家窑五里,西南至四司三里,东北至鲁家园三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一百零九,口六百九十九。户二十九,口一百五十九。户五十六,口二百九十四。

共地七顷五十亩。共地十一顷。共地十四顷。

村东井一。东街井三南街井一西街井一北街井一。村中井三。

村外有小河,自西北来东南下。

关帝庙、泰山庙、三官庙、东大寺、城隍庙在村中。真武庙、广生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5

续表十八

头司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阎家庄属顺风屯,距城三十里,有土城,东西二门。

后所屯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东至彭家窑三里,南至南山坡半里,西至四司一里,北至西灰岭三里。

东至白庙三里,南至旧县三里,西至米粮屯八里,北至黑峪口七里。

东至炮儿湾五里,南至里仁堡一里,西至孟官屯五里,北至香营半里。

东南至小山三里,西南至青龙潭四里,东北至张家庄三里,西北至石片梁二里。

东南至孟官屯三里,西南至羊房五里,东北至佛峪顶七里,西北至张家庄七里。

东南至阜民山半里,西南至水波河滩二里,东北至山坡五里,西北至小堡子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二,南北街一。

户二十六,口一百三十二。户六十三,口三百四十二。户四十二,口二百二十七。

共地二顷五十亩。共地九顷五十余亩。共地十八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三。村中井三。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八

 

续表十七

四司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三司属永宁卫,距城三十里。

二司属永宁卫,距城二十四里。

东至头司一里,南至太平庄一里,西至山坡二里,北至石盘梁二里。

东至山坡一里,南至山坡二里,西至石河二里,北至山坡二里。

东至东山坡一里半,南至南山后一里,西至柳沟一里半,北至边墙半里。

东南至东梁头一里,西南至西坡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柳沟一里半,东北至王木营一里半,西北至二司三里。

东南至沙岭一里,西南至漫坟滩一里,东北至魏家地三里,西北至井家庄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三十五,口一百九十二。户六十五,口三百五十三。户四十三,口二百三十二。

共地六顷。共地十顷。共地四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二。

龙王庙在村中。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1

续表十四

东龙湾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里。

东白庙属顺风屯,距城四十里,有土城,东西二门。

永宁城旧永宁县,属忠实屯,距城四十里,有砖城四门。

东至屠家营五里,南至小庄科三里,西至马匹营三里,北至团山屯四里。

东至后所屯五里,南至孟官屯二里,西至阎家庄三里,北至水泉沟二里。

东至张家庙、河湾八里,南至东灰岭八里,西至屠家营四〔二二〕里,北至吴家坟二里。

东南至小水屯三里,西南至西龙湾一里,东北至黄龙潭一里,西北至小百老三里。

东南至永宁城十里,西南至旧县村七里,东北至小堡子二里,西北至黑峪口五里.

东南至王家山四里,西南至盛史营一里,东北至炮儿湾十里,西北至孟官屯十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大街四

户三十五,口一百九十七。户七十五,口四百一十二。东南角户东北角户二百二十,口一千三百二十六。

共地七顷三十余亩。共地十顷。共地十八顷二十亩。

村中井三,村外井二。村中井十四。

黄龙潭在村西一里,自北来南下。

缙云山,城北十二里。永泉山,城西北二里,有古寺。

三官庙、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真武庙、土地庙在村内。

文庙、文昌庙、关帝庙、城隍庙、火神庙、龙王庙、东岳庙、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9

续表十二

里仁堡属延庆东卫,距城四十里。

小庄科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里。

团山村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里〔一九〕。

东至炮儿湾五里,南至永宁城七里,西至孟官屯五里,北至后所屯一里。

东至东小营村〔一八〕二里,南至宝林寺一里,西至香孙营一里,北至大庙二里。

东至黄土坡三里,南至龙湾村三里,西至马官河一里,北至瓦盆窑一里。

东南至东山坡二里,西南至碌碡庙二里,东北至龙门山三里,西北至小堡子三里。

东南至王木营三里,西南至南老君堂五里,东北至吴房营五里,西北至西龙湾二里。

东南至上磨村一里,西南至马官河一里,东北至泰山顶半里,西北至马官河一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二。

户五十八,口三百一十九。户四十九,口一百六十六。户八十一,口四百三十四。

共地七顷五十余亩。共地九顷。共地九顷二十余亩。

村中井三。村中井三。村中井二,村东北有双月泉。

村外半里有小河,下入妫水河。

村外半里有小河,南入妫水河。

龙王庙、真武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在村内。龙王庙、关帝庙、土地庙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四

 

续表十三

屠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四十里。

车房屯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里。

广积屯属延庆东卫,距城七里。

东至永宁城四里,南至孔化营三里,西至吴房营二里,北至龙凤山半里。

东至孟官屯三里,南至泰山顶山二里,西至旧县村一里,北至阎家庄〔二一〕二里。

东至前吕庄十四里,南至王全营三里,西至州城东关七里,北至双营二里。

东南至盛史营三里,西南至东小营村〔二○〕二里,东北至吴家坟四里,西北至上磨村二里。

东南至碌碡庙三里,西南至泰山顶山三里,东北至东白庙五里,西北至三里庄七里。

东南至后八里店二里,西南至石河营五里,东北至花园屯三里,西北至蒋家堡三里。

东西街三。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七十六,口四百一十。户五十二,口二百七十七。户二十八,口一百四十二。

共地十八顷。共地八顷五十余亩。共地二十一顷四十余亩。

村中井二。村中井二。村中井二。

朝阳石洞在村西北二里,东有小河,自盛史营流入,正西下。

泰山顶在村南二里。

佛庙、关帝庙、龙王庙在村内。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关帝庙、龙王庙、五道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二

 

续表十一

吴房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二里。

常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宝林寺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东至屠家营四里,南至小水屯二里,西至大庙二里,北至黄龙潭一里。

东至大百老三里,南至后吕庄五里,西至寒山嘴七里,北至米粮屯五里。

东至王木营村二里,南至房老营一里,西至北〔一七〕老君堂五里,北至小庄科一里。

东南至东白庙二里,西南至金牛山一里,东北至九龙背半里,西北至蜘蛛山半里。

东南至马匹营七里,西南至苏家庄七里,东北至东羊坊六里,西北至花园屯三里。

东南至石河三里,西南至艾官营一里,东北至小营村二里,西北至香孙营一里。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七十一,口三百八十六。户六十三,口三百二十六。户三十九,口二百一十三。

共地十八顷二十余亩。共地十四顷二十余亩。共地九顷。

村内井二。村中井一。

村西北有河,自西来东下。村北二里有小河,下入妫水河。

龙王庙、观音庙、土地庙在村中。关帝庙、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佛庙、五道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7

续表十

连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沈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曹官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东至北老君堂三里,南至玉皇庙山四里,西至后林河五里,北至魏家营一里。

东至魏家营三里,南至曹官营五里,西至八里店五里,北至十五里墩三里。

东至北老君堂五里,南至杨户庄一里,西至前林河三里,北至沈家营五里。

东南至南老君堂三里,西南至曹官营三里,东北至马匹营七里,西北至沈家营三里。

东南至连家营二里,西南至后林河五里,东北至前吕庄三里,西北至下花园八里。

东南至阜高营二里,西南至陈家营五里,东北至连家营三里,西北至前八里店五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二。

户七十八,口四百一十四。户七十二,口三百八十二。户六十六,口三百五十三。

共地十顷。共地五顷。共地十五顷二十余亩。

村内井二。村内井二。村内井二。

村南二里有小河,西流入妫水河。

村东有小河,西南流。

龙王庙、五道庙在村内。龙王庙、观音庙、土地庙在村内。

关帝庙、龙王庙、三圣祠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〇

 

续表九

后吕庄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香村营[六]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魏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东至马匹营三里,南至前吕庄一里,西至孙家庄三里,北至大百老五里。

东至小庄科半里,南至艾官营二里,西至前庄一里半,北至西龙湾半里。

东至北老君吕堂一里,南至连家营一里,西至八里店八里,北至前吕庄三里。

东南至香孙营五里,西南至沈家营三里,东北至小百老五里,西北至常家营五里。

东南至妫川河半里,西南至北老君堂一里,东北至妫川河半里,西北至马匹营三[一六]里。

东南至妫川河一里,西南至曹官营三里,东北至马匹营六里,西北至沈家营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八,口一百五十六。户六十五,口三百五十三。户五十四,口二百九十四。

共地七顷。共地十九顷九十余亩。共地十顷。

村内井二。村内井一。村内井一。

村西北有小河,西南流入妫水河。

村东南一里有小河,西流。

佛庙、关帝庙、真武庙在村内。龙王庙在村内。佛庙、关帝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八

 

续表七

王木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五里。

盛史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四十里。

马匹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东至石盘梁六里,南至三司村五里,西至宝林寺二里,北至小水屯二里。

东至永宁城〔一三〕南关一里,南至小沙河半里,西至屠家营三〔一四〕里,北至小南园半里。

东至西龙湾三里,南至北老君堂四西至吕庄三里,北至大百老五里,里。

东南至石盘沟三里,西南至房老营一里,东北至孔化营八里,西北至小庄科二里。

东南至鲁家园半里,西南至魏家园半里,东北至永宁城半里,西北至永宁城西关半里。

东南至香孙三里,西南至魏家营六里,东北至小百老三里,西北至常家营六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七十四,口三百九十九。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六。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五。

共地三十顷十余亩。共地三顷五十余亩。共地八顷。

村内井二,村外井一。村内井一。村内井一。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内。

观音庙在村内。

龙王庙、观音庙、土地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3

续表六

南老君堂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房老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北老君堂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东至艾官营一〔一一〕里,南至柳沟城六里,西至曹官营五里,北至北老君堂二里。

东至石盘梁七里,南至石河村三里,西至艾官营三里,北至小庄科三里。

东至香孙营三里,南至南老君堂二里,西至魏家营一里,北至前吕庄四里。

东南至井家庄三里,西南至阜高营四里半,东北至香孙营五里,西北至连家营三里。

东南至三司村五里,西南至井家庄三里,东北至王木营一里,西北至宝林寺一里。

东南至艾官营四里,西南至连家营三里,东北至马匹营五里,西北至沈家营三里。

东西街二,南北街二。东西街二,南北街二。南北街一。

户二十二,口三百三十〔一二〕。户五十八,口三百二十五。户四十九,口二百六十三。

共地三十六顷五十余亩。共地十顷。共地八顷六十余亩。

村内井三。村内井一。村内井二。

黄龙潭在村西一里,自东来西下。石盘梁在村东七里。妫水河在村南二里,自东来西下。

关帝庙、老君庙、普萨[五]庙、三圣祠在村内。

关帝庙、龙王庙、泰山庙、真武庙在村内。

龙王庙、普萨庙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五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六

 

续表五

奚官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阜高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艾官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三里。

东至玉皇山一里,南至东辛庄一里,西至杨户庄一里,北至阜高营一里。

东至乌龙山半〔一○〕里,南至奚官营半里,西至曹官营一里,北至连家营三里。

东至房老营一里,南至井家庄三里,西至老君堂三里,北至香孙营三里。

东南至柳沟城三里,西南至小河沟半里,东北至老君堂三里,西北至曹官营三里。

东南至达子沟半里,西南至小河沟半里,东北至乌龙山半里,西北至大河一里。

东南至石河村四里,西南至小山半里,东北至宝林寺一里,西北至老君堂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一,口二百二十五。户五十七,口二百九十二。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七。

共地四顷五十余亩。共地七顷八十余亩。共地十顷二十余亩。

村内井二。村内井二。村内井二。

玉皇山在村南一里。

乌龙山在村东半里。村西南有水沟,流至西北伏地。

关帝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五道庙在村内。佛爷庙、土地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四

 

续表三

前八里店属延庆东卫,距城九里。

后八里店属延庆东卫,距城九里。

前林河属辛庄里,距城十里。

东至沈家营五里,南至后林河二里,西至州城东关〔七〕九里,北至花园屯三里。

东至沈家营五里,南至前〔八〕八里店半里,西至州城东关九里,北至花园屯三里。

东至曹官营三里,南至陈家营三里,西至王全营二里,北至前八里店三里。

东南至曹官营五里,西南至王全营三里,东北至前吕庄八里,西北至广积屯二里半。

东南至曹官营五里,西南至王全营三里,东北至前吕庄十〔九〕里,西北至广积屯二里。

东南至杨户庄三里,西南至莲花池六里,东北至沈家营五里,西北至广积屯五里。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六十四,口三百五十三。户三十五,口一百八十八。户四十一,口二百一十三。

共地十九顷四十余亩。共地十七顷二十余亩。共地十八顷七十余亩。

村内井二。村内井一。村内井二。

妫水河在村南一里,自东北来西下。

真武庙、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堂在村内。龙王庙、五道庙在村内。真武庙、龙王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89

续表二

东辛庄[一]属红门里,距城十二里。

前吕庄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二里,有土城。

姜家台属延庆东卫,距城七里。

王全营[三]属延庆东卫,距城六里。

东至兴隆庄一里,南至高庙山二里,西至陈家营三里,北至杨户庄二里。

东至马匹营三里,南至魏家营三里,西至后八里店十里,北至后吕庄一里。

东至陈家营二里半,南至大榆树三里半,西至司家营五里,北至王全营二里半。

东至林河村二[五]里,南至姜家台二[六]里半,西至石河营三里,北至广积屯四里。

东南至王卓营[二]三里,西南至高庙二屯二里,东北至奚官营三里,西北至前林河五里。

东南至香孙营五里,西南至沈家营三里,东北至小百老四里,西北至孙家庄五里。

东南至高庙屯四里,西南至大泥河六里,东北至前林河二里半,西北至莲花池二里。

东南至陈家营三里半,西南至莲花池二里,东北至八里店二里半,西北至五里墩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六十一,口三百三十一。

户八十三,口四百四十五。

户四十三,口二百三十五。

户五十二,口二百二十二。

共地十五顷。共地十顷。共地十二顷。共地十八顷。

村内井二。村内井二,村外井一。村内井二。村内井二。

妫水河在村南半里,自东来西下。

关帝庙在村西,龙王庙、土地庙、地藏庵俱在村内。

泰山庙、关帝庙在村内。

龙王庙、土地庙村在内。

关帝庙在村南,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五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8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二

 

续表一

小营村属东南里,距城二里。

石河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三里。

莲花池属延庆东卫,距城四里。

东至石河营村一里,南至妫川河半里,西至东关一里,北至二里墩一里。

东至王全营村三里,南至莲花池村二里,西至小营村一里,北至大道一里。

东至陈家营三南至大榆树五里,西至南辛堡二里半,北至石河营二里半。

南至莲花池二里,西南至南辛堡二里,东北至五里墩三里,西北至天然寺一里。

南至妫水河一里,西南至东南辛堡三里,东北至广积屯四里,西北至二里墩二里。

东南至姜家台一里半,西南至司家营三里,东北至王全营三里,西北至小营村三里。

东西街二,南北街一。

东西街二。

东西街一。

户四十八,口二百六十五。

户七十六,口四百一十三。

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四。

共地三顷六十五亩。

共地二十五顷余。

共地二十一顷五十亩。

村内井三,村外井十。

村内井三,村外井八。

村内井二。

妫水河在村南一里,自东来西下。

妫水河在村南一里,自东来西下。

妫水河在村北半里,自东来西下。

八蜡庙在村北,五道庙在村内。

关帝庙、龙王庙俱在村中,财神庙在村北,土地庙在村东。

关帝庙、观音庙、龙王庙、土地庙俱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87

泥河屯,在州东南十里。岔道屯,在州南二十里。新庄屯,在州东十三里。东园屯,在州北八里。以上谓之后七里,见《乾隆志》。按:里社编户以征赋,里屯储粮以养军。《旧志》有《里屯》而无《里社》,今备载

入。其列《里屯》于《里社》后者,以今之里屯均归编户也。

村镇表

东路共领八十七村,户五千三百一十,口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五。

村名 东关属东南里。

四至 东至小营村一里,南至妫水河一里,西至州城墙,北至砖瓦窑。

八到 东南至莲花池村三里,西南至环城河,东北至二里墩二里,西北至环城河。

街道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口 户六十六,口三百六十七。

田赋 共地十八顷。

井泉 街内井一,街外南头一。

山川 护城河在关西,自北来南下。

庙宇 天然寺在东北,关帝庙在街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五一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121

乖戾,然胡涂不至于此,盖另有缘因在。何以汉巡城御史无处分,是劝之不听耶?抑是日未到署耶?其兄瑞璥,字藴山。官礼部郎。尤有神经病,夙笃信星相等术,每日睡卧,夜夜迁移,及出门拜客入署,皆须研究方向,宜向何方吉,或不宜出行,虽遇公事亦告病假。盖其兄弟皆一种怪物,非但不近乎人情,且不祥也。

李若农侍郎【文田】,当咸丰己未科,来京会试,祷于正阳门关帝庙。签语有“名在孙山外”,自以为此次必落第耳。及发榜,中进士高第,此签实不灵验。至殿试,状元为孙家鼐,榜眼名孙念祖,李氏得探花,实列二孙之后,与签语真巧合也。此闻之粤中耆旧云。

春小楼太守【庆】,继莲畦方伯布政之尊人也。曾为河南知府,以性情乖戾,办事操切,为上官所劾【事在同治年。】。居家三十年,日以饮酒观剧为乐。光绪丁丑,莲畦成进士,为工部郎,兼军机章京,此老仍出入广德楼柜房,独踞一室【避嚣之意。】,非老友不得入与谈。其听戏之癖,不可解,谓其好也,则每一伶人出,必骂之,至有不堪者;谓其恶此辈也,又何必日日观之。即此一端,足见其人性情乖戾也。★【继莲畦由工部郎中,外简湖南长宝道,升江宁布政使,忽升新疆巡抚,经端午桥奏保,调回安徽巡抚,未到任,卒。】

志宝臣公爵【钧】,为六额驸景寿之季子。所袭承恩公,盖孝贤纯皇后之荫爵。官乾清门侍卫,兼副都统。人极懒惰,且有大员褊急性情,与同僚多不合。某年,光绪帝祭天坛,宿斋宫,例由御前侍卫及乾清门侍卫于门洞两旁值宿。午夜,应起对引后护之差。志于是时酣眠未醒,同人皆不呼之。【虽属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102

内城人游踪罕至,闻是日有演剧献神者,所谓野台子也。

东便门外运河二闸之游,夏季最盛。大抵自端阳节为始,至七月十五日,逐日游人不绝,或买舟,或包船往游。如偕眷或携伎,则必包船一二支,一自乘者,一作火食船,不如此,不足以示富且有,排场也。

六月初一日,中顶庙会,在丰台左近草桥村。此庙与十里河关帝庙,后因香火不盛,故鲜有人知者。

初六日,宣武门外护城河洗象。当年此日游人士女极多,后以象房无象,故罢此举。同日,彰义门内善果寺晾经会,宣南士人有往游者。闻是日禁止妇女参观。【洗象,会典自顺康时已然。见王渔洋诗。】

七月十五日,平则门外钓鱼台看河灯。各大刹烧法船给孤。

江南城隍庙开庙,作中元节。街市买纸扎荷花灯,供儿童玩具,争奇炫胜,有大至七八尺者,飘扬市廛,人多注目。

八月初三日,崇文门外灶君庙祀神。所往者多庖丁,未闻有士人游览者。

九月重阳日,游法藏寺,登塔眺远。寺在左安门内,后寺圮,惟塔独存。又有天宁寺登高之游。寺在彰义门外。又有往东郊【齐化门外。】、★北郊【德胜门外。】外土城上【皆辽之故城基。】登高、吃烤肉、饮白酒为助兴者,以西郊钓鱼台之游人为盛。盖以有走车马之剧,是时秋气晴爽,正宜走赛也。

各庙会赛车马之戏,自正月至此截止。中国走马技术,与欧洲赛马不同,固皆以速度为上选,中国人策马,以走为贵,改步即为劣。凡跑与搂【四蹄齐起谓之搂。】,最下等者皆为改步,无论马道长短,以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99

广州将军。】之尊人,姓马佳氏。

钦差查办事件之不幸,未有如以下二案之甚者。陕甘总督乐斌因案被劾,于是派麟尚书【魁】、沈尚书【兆霖】查办。麟到兰州即病故,时甫得大学士十馀日【事在同治元年正月。】;沈亦于是年巡边,行至中途,被山洪暴发漂没。山西一案,派爱尚书【仁】、王侍郎【茂荫】查办。爱以年高劳瘁,故于中途;王亦未终其事,或言丁忧,或曰病殁,皆在同治元年。

夏历正月,自元旦起,所开庙会甚多。初一日,正阳门前关帝庙香火最盛,自五更即有香客前往烧香求福者,抵暮不绝。初二日,以广宁门外五显财神庙天未明即有候城者,终一日以千万人计,有借元宝之俗,发财后加倍还之。白云观,亦初一日开庙,至初八日祭星日,游人始盛,十八九两日为燕九节,游人最多之期,庙西垣外有走马场,半月之间,逐日比赛。【走马技术详于另记。】大钟寺,在德胜门外十里之遥,本名觉生寺,后院钟楼悬明永乐间所铸大钟,周身铸就《华严经》全部,一撞可抵数遍唪诵。庙期亦自元旦至十五日止,游人多郊外村民,当年甚盛。西直门内大街,有曹老公观,亦正月十五日以前庙期,盖国初曹化淳募捐所修者,故名。庚子前,殿宇皆圮,无人继修,故鲜有知者。惟琉璃厂厂甸之游,始终称盛。其庙会约分三期:庚子以前,重在窑厂及土地祠,今窑作辟为公园,多注意于火神庙;庚子后,移于香厂;不三数年,又移回原处,则遍于南新华街,棚摊林立,有一度最繁华。火神庙中玉器摊,尤炫奇争胜,贵族妇女及富商外贾多趋之,然当场成交者甚少,皆看定货色,庙期已过再交易。二十三日,安定门外黄寺番僧作打鬼之剧,即古之傩也。【乡人傩朝服而

北京正阳门关帝庙600年前人气旺

<正>北京正阳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门,也是老北京城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今年是建成整整600周年。为了纪念,正阳门城楼、箭楼前不久刚刚竣工了景观照明提升工程,数千盏LED灯把这座古建筑装点得通体明亮,雄伟壮观,引来无数游人的驻足惊叹、拍照留念。人们可能不会知道,就在他们仰视的这座建筑的西侧,百年前曾经坐落着一座规模小到只有一进院落,看起来普通,但人气却"旺"到不可思议的关帝庙。它和正阳门构成了有趣的组 

也谈正阳门关帝庙和北海万佛楼

<正>一、先谈关帝庙(一)关帝庙初步调查1950年春季过后,人事局分配我到建设局,人事科安排我在道路科,科长让我帮助工程师们描图、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预算。是年7月局长让我全面负责桥梁养护与管理;负责城墙及城上建筑物管理与修缮;负责跨于街道上的门楼和牌楼,以及其他有关古代建筑的管理与修缮。 

北京正阳门关帝庙建置沿革考

<正>明清时期,北京内城九门除安定门、德胜门外,都在瓮城之中建有关帝庙①。正阳门是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紫禁城与皇城之前,中间辟有御道,每年皇帝赴南郊祭天、耕藉田,都要从这里出入,御驾南巡也经由此处往返京城。这就使正阳门不仅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城门,也承载着"国门"的功能,是一座礼仪之门。正阳门关帝庙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门于宸居,近左宗庙、右社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