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正大光明殿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正大光明殿,其名可以说是说相近开阔,正气凛然。这部分的建筑是完全依照紫禁城里太和殿复制而成的。这里既是朝会听政的地方同时又是举行重大庆典的地方。每年万寿宴(皇帝生日)、千秋宴(皇后生日)都要在这里举行。从乾隆朝起,每年清帝在圆明园必设“上元三宴”,即正月十四日宗亲宴,正月十五日外藩宴,正月十六日廷臣宴。其中外藩宴、廷臣宴也都是在正大光明殿举行的。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344

出入贤良门内为正大光明殿七楹,东西配殿各五楹,后为寿山殿,东为洞明堂。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圆明园四十景中世宗御题四字额者凡十有四,正大光明殿其一也。余如

牡丹台今为镂月开云,蓬莱洲今为蓬岛瑶台,乃乾隆九年皇上恭依避暑山庄三十六

景四字题额之例,更锡嘉名,用昭画一。敬就各条下加案,并恭载御制四十景诗。

至附近各景诗,已载御制诗全集者,兹不备录。

〔又按〕正大光明殿内联曰: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为世宗御

书。又联曰:遹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对时育物,有那其居。为皇上御书。东壁

悬御书周书无逸篇,西壁悬豳风图,东为洞明堂。世宗御书额。

乾隆九年御制正大光明殿诗 园南出入贤良门内为正衙,不雕不绘,得松轩茅殿意。屋后峭石壁立,玉笋嶙峋,前庭虚敞,四望墙外,林木阴湛,花时霏红叠紫,层映无际。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义府庭罗璧,恩波水泻银。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贤臣。出入贤良门扁额,皇考御笔也。洞达心常豁,清凉境绝尘。每移云馆跸,未费地官缗。生意荣芳树,天机跃锦鳞。肯堂弥勤念,俯仰惕心频。

〔臣等谨按〕正大光明殿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345

正大光明殿东为勤政亲贤正殿五楹。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勤政殿额曰勤政亲贤,四十景之一也。后楹额曰为君难,皆世宗御书。

联曰:至治凛惟艰,修和九叙;大猷怀用乂,董正六官。后楹联曰:懋勤特喜书无

逸;揽胜还思赋有卷。皆皇上御书。宝座屏风上,御书无逸一篇。后楹东壁陈御制

创业守成难易说,臣梁诗正敬书,西壁陈御制为君难跋,臣于敏中敬书。

御制创业守成难易说 唐太宗与廷臣较创业守成孰难,时房乔、魏征各以所见对。太宗皆见其难。独岑文本则曰: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踵其论者率无轩轾于其间。盖以难即不易,不易即难也。而予则以为不然。夫难与不易岂可同日而语哉?今有二人焉,甲则饥,乙则不饱。不饱者纵不果腹,堪迟待焉;而饥者一再不食将馁而僵矣。以是喻难与不易,其轻重不可立见耶!或曰:难亦不易也,不易亦难也。今必强为低昂,是视死与不生为二也,其可乎?予曰:是正所以为二也。盖不生者虽不得生,而其实尚未至死,其死者又安可复生乎?以是喻难与不易,其轻重不又可立见耶?难与不易之说明,则岑文本所云拨乱难守成不易之说,予又以为不然。盖创业固难矣,然以守成较之,但可谓之不易,而守成则实难耳。何则?创业之主捄焚拯溺,危然后安,其难可谓至矣。然于制度纪纲时有未暇,留俟后人,未为不可。守成者遗大投艰,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5

圆明园后记,俱勒石。

园内为门十八:南曰大宫门,曰左右门,曰东西夹道门,曰东西如意门,曰福园门,曰西南门,曰水闸门,曰藻园门;东曰东楼门,曰铁门,曰明春门,曰随墙门,曰蘂珠宫门;西曰随墙门;西北曰北楼门。为闸三:西南为一空进水闸,东北为五空出水闸,为一空出水闸。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二宫门为出入贤良门,内为

正大光明殿,后为寿山殿,东为洞明堂。正大光明东为

勤政亲贤殿,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其北为怀清芬,又北为秀木佳荫,后为生秋庭。静鉴阁东为芳碧丛,为保合太和正殿,后为富春楼,东为竹林清响。殿后有湖,亦称前湖。正北为圆明园殿, 后为奉三无私殿,又后为

九州岛清晏殿,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又西为清晖阁,阁前为露香斋,左为茹古堂,为松云楼,右为涵德书屋。

徐本甘霖普降,特召大学士、内廷翰林圆明园泛舟恭纪:甘霖昨喜徧郊畿,诏许新晴览翠微。万井膏腴方被泽,一园草木已含晖。波随棹影初生縠,凉沁荷香暗袭衣。幸奉良游瞻圣藻,畴咨念念切民依。

彭启丰甘霖普降,赐圆明园泛舟恭纪:上林风景画图工,倒影楼台万象中。秀簇方壶瞻眺远, 恩深太液泳游同。凉飔拂处榆槐緑,绮浪翻时菡萏红。仰覩宸章亲洒翰,作舟还重济川功。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下册 页码:274

受重创阵亡。事闻,赐银二百两,加道衔,赠恤如例。

袁绩懋

袁绩懋,字厚安,原籍常州之阳湖。乾隆初,有游京师者,补宛平诸生,遂隶籍

宛平。父俊,道光九年进士,宰河南,有政声。绩懋幼承家学,读书精考证。年未及冠,通群经之学,辨晰疑义,往往为先儒所未发。为文宏博壮丽,能自成一家,一时名公巨卿若林则徐、庆麟皆雅重之,推为伟器。道光十七年举于乡,二十七年成进士,殿试以第二人授翰林院编修,举朝争以得人贺。

顾性强直落落,不能事权贵人,权贵人多衔之。及散馆,当道某故抑其文,而上

眷素优,仍以编修擢用。咸丰初元试正大光明殿,尚书祁寯藻拔其卷,置第一。执政以他事嗾言官,劾之,改主事,分刑部。旋丁父艰,遂奉母扶榇南旋,主讲暨阳书院,以实学教士子,分课经史、词章、经济、金石诸门。再主河南彰德昼锦讲舍,教亦如之,以母忧归里。值洪、杨乱起,东南糜烂无完土。绩懋慨然以澄清天下为志,闽中大吏屡书征召,绩懋乃援例以道员赴闽。时漳泉初下,好事者欲多杀以邀功,而清查叛产尤多诬陷,人心汹汹,将复叛。总督庆端檄绩懋往治其事。至则集众于庭,取叛册焚之,胁从者皆获免,人情大安,皆曰使君活我。事竣,委赴延平府,会办军事,即令署延建邵道。粤匪时窜邵武,势甚张,绩懋亲督军士,夜扑贼营。贼惊溃,追斩悍酋数名,贼

书名:清宫词 页码:14



华风纤巧束双缠,妙舞争夸贴地莲。何似珠宫垂厉禁,防微早在入关年。

顺治初年,孝庄皇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此旨旧悬于神武门内。

七载金縢奉至尊,宫闱秘史那堪论。名姝来自句骊道,素旐凄凉喀喇屯。

睿忠亲王娶高丽女二人,以出猎喀喇河屯,中途病卒。

双成明靓影徘徊,玉作屏风璧作台。薤露雕残千里草,清凉山上六龙来。

吴梅村清凉山赞佛诗,相传咏世祖端敬皇后董鄂氏事。廉亲王允禩子着目下旧见,载世祖七绝一首,知遁荒之说非无因也。诗云:我本西方一衲子,黄袍换却紫袈裟。

吴娃中岁谱离鸾,朱邸金尊进合欢。盛鬋丰容矜絶世,过虚一志未丛残。

过虚志一书,记豫通亲王娶昆山黄氏妇刘三秀事,具详始末。

秋狝行围重木兰,柳条边外地平宽。永安莽喀嘉名锡,博得高年大母欢。

木兰秋狝之制,昉自康熙,所以习武事,绥远人也。行围之地,为喀尔沁、敖汉、翁牛特诸部所属地。康熙间,献地一千三百余里,四面编柳为界,谓之柳条边。圣祖曾奉皇祖母孝庄皇后至威逊格尔行围。围场分两翼:东口首围名曰永安莽喀:西口首围名曰永安湃。圣祖亲定嘉名,皆以汉语冠于满语之上,永安,取吉祥之义也。满语:沙冈为莽喀,沙地为湃。

思于无台异汉皇,皇孙终老郑家庄。从今正大光明殿,御管亲书禁扁藏。

圣祖皇太子理密亲王既废,其子弘皙,始而禁锢,继迁居京西郑家庄,仍袭郡王,自康熙后不立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135

出,穆堂曰:我尚有不知者,何况君辈?韩门自谓隶事丛杂,删而存之。康熙十二年命纂清文鉴凡二十一卷,分三十六部,二百八十类。乾隆十三年制清文篆字,指授臣工融会篆体。自檀香所制皇帝之宝以下二十一宝,皆用新定清字篆文。并令内外各官印信,俱行更换。每御经筵,先期简派满、汉讲官各二员,是日以次进讲。将四书御题、御论用汉文读之,继将经题、御论用清文读之。盖满洲读书人久习汉文,渐致忘本。讲筵并用清、汉文,职是故耳。钱文敏以修撰散馆,列清书三等,谕令试以汉书,始得留馆。翁覃溪入翰林,分肄国书,甲戌闰四月初八日散馆,繙译陶潜桃花源诗。是日坐在西苑正大光明殿之东楹,午刻驾出。高宗步自西阶向东行,至翁跪所,问已作完否?取卷阅之,问姓名至再,谕曰:牙拉赛音!汉语甚好也。次日御定第一等一名。先生重预恩荣宴诗注云:以俎豆联,蒙恩拔置。朱石君亦以国书散馆第一。散馆日例赐酥饼、乳茶。选庶常与授编、检,均御笔加圈。

康熙丁卯王俨斋尚书以左都御史丁朱太夫人艰,里居二载。二十八年郭华野自佥都御史擢总宪,疏劾高江村与俨斋表里为奸,植党招摇,禁近诸臣依附坏法状,得旨高士奇少詹、事王鸿绪、何楷给事中陈元龙、王顼龄俱翰林俱予休致。是年十月御史张星法劾山东巡抚钱珏贪黩劣迹,珏奏辨所劾悉诬由,郭琇曾致书于珏,属荐即墨令高士达等,未允,挟嫌使星法诬劾。事下法司鞫讯,致书属荐事实。华野坐是降调。甲戌俨斋奉召来京总裁明史,己卯授工部尚书。是年华野亦起任楚督。其冬俨斋奉命督工高堰。明年华野入觐。高渭师其同年友也,夜过高邸第,自悔畴昔误听人言,妄攻俨斋,酒间指席上灯花为誓,以明不欺。渭师移书俨斋,备述其语,从邮递至工次。时同督堤工者沈阳

雪桥诗话三集卷第三 一一九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265

集后以行,犹山谷、晦翁两集之遗意也。

鲍辛浦赠王载扬句云:师资兼秀水,宗派本新城。盖其诗一以渔洋山人为宗,时时出入于小长芦钓叟也。阮亭浒山杂诗云:寺里人看宝志回,湖边箫鼓晚仍开。撑船直入花深处,云叶当头山雨来。竹垞红桥绝句:春芜小雨满城隈,茆屋疏篱两岸开。行到红桥转深曲,绿杨如荠酒船来。载扬亦有青溪绝句云:青溪溪水碧于苔,高下河房绣幙开。日暮藕花风起处,鱼鳞波上燕双来。钱坤一己卯上元日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侍宴诗注:上御宝座,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及于阗回长漠咱帊尔等,赐筵列殿东西楹间,相对藉坐。讲官筵侧侍宝座右殿西北隅藉坐。案圆明园经始于康熙辛卯,正大光明殿为正衙,櫋为世宗御书。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例设于此。其乾清宫正大光明櫋额,为世祖御书。景山观德殿正大光明櫋,为圣祖御书。

香山距圆明园十余里,乾隆乙丑,就行宫修茸为园,曰静宜。率憩含晖堂,披阅章奏,引见庶官。坤一静宜园晓直句云:尧台舜馆蔼朝阳,邃谷修林拥太行。西山为太行东干,香山其奇挺处也。乾隆中,香山阅兵,岁无定数。嘉庆中,岁幸香山二次,一春避柳絮,一重阳登高。香山寺建于金大定间。来青轩为明神宗所题。园内外幢刹交望,铃铎梵呗之声相闻。近者卧佛、法海、宏教,远者华严、慈恩,觉生最远,钟最大,即永乐中铸华严经其上者。

坤一南苑晓直诗:七十二桥三海子,青苍老树旧衙门。南苑周一百六十里,旧称三海,始于元时,曰下马飞放泊。晾鹰台,即元之仁虞苑行宫。曰旧衙门、新衙门,皆明时内监官署,本朝因之为行

雪桥诗话三集卷第六 二四九

书名:雪桥诗话三集 页码:287

外邦朝序后臣工,引领瞻天拜舞同。箕子遗封虔正朔,宽襕皂帽古唐风。元旦,百官行礼毕,次及高丽国臣,位在品级石下,其服饰犹纱帽、圆领。驯象蛮方职贡遥,臣邻引拜帝临朝。朝衫沾湿分常俸,共浥天家雨露饶。缅甸国贡象来朝,遇雨,特给百官半俸。琼扉阖处缭烟青,旭旦垂衣敞五屏。百职凫趋臣鹄立,清班佩接玉阶蓂。上御乾清门,皆平明,各衙门次第进本,从东阶上,西则翰林、科道各四人站班阶下。册府清虚简职司,储材亲切姓名知。上林特诏分番觐,第一铨卿入直时。各衙门待直圆明园,分九班,以吏部为首,是日轮编,检十员引见。金铺玉墄凛冰兢,九五深宫最上层。橐笔循墙髹几列,群瞻黼座赭黄绫。乾清宫散馆旁列毡垫漆几,中即御座,覆以黄绫。君王吁俊迩延英,玉步从来跸不惊。谁近御前承顾问,敕教稿本许先呈。上亲临试所,诸臣各就坐处跪,有近御者命呈稿本。玉粒琼酥出上方,同时稽首谢君王。中官旅捧黄金盒,沈李浮瓜冰湃凉上赐试臣饮食后,又赐鲜果。月华西内禁垣深,紫砌金泥秘殿临。召对阁臣门外肃,晨曦温树碧沈沈。养心殿在月华门内,每大臣召对,将出,即预备引见。郅理勤求昃不遑,曾瞻银牓殿中廊。云松栋牖寻堂事,一桁编■日影长。勤政殿系圆明园引见处,夏日则庭架芦棚蔽日。金钟漏刻响丁东,帝德光明正大中。仰见壁珰分殿序,宸章无逸绘豳风。尝考差正大光明殿,殿有自鸣钟,东壁悬御书无逸篇,西壁悬豳风图,系廷臣张鹏■画。万国承欢王会陈,参差胶葛御街新。何来缥缈仙人笛,黄鹤飞来近紫宸。辛未十一月,恭祝慈宁万寿,内外臣工分办。自西直门至内西华门内,亭台夹道,百戏具陈,最宏丽者,三座门外之黄鹤楼也。天行按辔静无哗,雉扇微分对绮霞。虎拜恭迎慈辇过,斗枢群拱倍光华。万寿日,太后从圆明园回宫,上乘马前导,不设关防,群臣跪道者咸得瞻仰慈颜引觐贤良校射棚,虎侯先植柳阴清。黄罗移覆金阶戺,静听开弦霹雳声。上尝御贤良门引见后,与侍卫大臣校射,别以黄盖蔽日。龙荒万里若郊坰,圣武常垂汗简青。载笔儒臣惭荷戟,殊恩晋级踵慈宁。皇太后万寿,京官各加一级,嗣后平定伊犁亦然。声金振玉辟棂星,夙驾雍宫礼上丁。瞻望山龙从跪拜,虬枝翠接御碑亭。上亲祭成均,斋宿雍和宫,词臣陪祭,列碑亭旁古柏下。祀事圜桥上相临,质明登降必斋心。升香荐斝东西序,分隶儒臣忝俸深。故事,成均遣大臣祭,则资深编、检二员分献四配。晓仗冲寒雪意催,宸游

雪桥诗话三集卷第六 二七一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297



国朝宫史续编 二八八

敦尚实学本意。现就各卷中择其立言稍知体段, 不致过事铺张者, 拔列前茅。其措词近浮, 及引用

字句失当之卷, 酌量抑置, 以昭激劝。并将此旨通行晓谕知之。

  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奉谕旨: 向来殿试新进士, 有至次早始交卷者, 虽伊等草茅新进, 对扬之始, 未免矜持, 但考试给烛, 最滋弊窦。至于连宵达旦, 则更长人倦, 防闲更未能周。且朝考例作四题, 尚不过日入完场, 而殿试对策一道, 穷日之力, 写作已可从容, 何必焚膏继晷, 始得成章乎?况殿廷重地,尤宜谨慎,嗣后殿试交卷,至迟亦以日入为度,不得仍准给烛。其不能完卷

者,仍准列入三甲末,士子等各宜自勉,以副朕剔弊遴才之至意。

  五十四年四月十二日,奉谕旨:新进士殿试,着在保和殿考试,所有预备茶水等事,不必护军、校尉人等伺候,即照正大光明殿考试之例,令太监等经管,光禄寺亦毋庸预备饭食,朝考即照此办理。

  胪唱之制:读卷翼日,所司陈卤簿于太和殿前,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檐下,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内。设黄案一于殿内东楹,南北肆;一于丹陛上正中,东西肆。设云盘于丹陛下,设采亭、御仗、鼓吹于午门外。记注官四,于殿内西楹后班立。王公以下侍班各官,朝服序立,陪位如常仪。大学士一人,立殿外东檐下。礼部尚书一人,立大学士之次。宣制官一人,立东乐悬之南,均西面。传胪官立丹陛西阶,每层一人,均东面。内阁官奉黄榜,设殿内东案。读卷官及执事官集东丹墀内。诸贡士公服,会午门外,鸿胪寺引入,按名次奇偶,序立东西丹墀之末。届时,礼部堂官诣乾清门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177



国朝宫史续编 一三六

五十九年十二月己巳, 奉谕旨: 明年元旦, 恭诣堂子行礼, 还宫时, 尚在日未食之前, 不应作

乐。

六十年正月元旦, 日食, 停止御殿受贺。

嘉庆元年正月元旦, 皇上受宝礼成, 恭侍太上皇帝还宫, 御太和殿, 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暨外

藩使臣等, 进表行庆贺礼。至四年皆如之。

  十月初六日万寿节,皇上奉太上皇帝御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躬率皇子及诸王、贝勒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各按班次,行庆贺礼,恭俟太上皇帝还宫。上在勤政殿西书房少坐,礼部奏请御正大光明殿,皇子及诸王、贝勒以下文武大臣官员,仍各按班次,行庆贺礼。至三年皆如之。十一月,礼部疏请,冬至次日皇上御殿受贺。得旨:"着照向例停止。"至五年皆如之。

四年十月万寿节,停止朝贺,五年如之。

五年正月元旦,停止御殿受贺。六年如之。

  六年十月万寿节,上御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子及诸王、贝勒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各按班次,行庆贺礼。每年皆如之。十一月,冬至次日,上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进表行庆贺礼,如仪。

七年正月元旦,上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暨外藩使臣等,进表行庆贺礼。每年皆如

之。十一月,冬至次日,免行礼。至十一年如之。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62



奉暂安,足以备礼尽敬,何必别议改作乎?至园内之长春园及宫内之宁寿宫,乃朕葺治为归政后所居,将来我子孙有绍美前休、耄期归政者,亦可留为憇息之地,均不宜轻事更张。若畅春园则距圆明园甚近,事奉东朝,问安侍膳,莫便于此,我子孙亦当世守勿改。着将此旨录写,封贮尚书房、军机处各一份,传示子孙,以志毋忘。

  二月二十日,上召皇六子、皇八子、皇十一子、皇十五子及大学士臣 舒赫德、额驸尚书公臣 福隆安、尚书臣 袁守侗、侍郎臣梁国治、臣 和珅,面奉谕旨:前于正月二十九日召军机大臣等面降谕旨,以圆明园之正大光明殿为皇考及朕躬数十年来听政之所,当传之奕祀子孙,不得援九经三事之例,改换黄瓦。至畅春园距圆明园甚近,事奉东朝,亦子孙所当世守勿改,已令记录此旨封存尚书房、军机处各一份。至于列圣列后安奉神御神位之处,礼缘义起,朕惟一本前规,不敢不及,亦不敢有过。所应详晰训谕,俾并录存记者,如寿皇殿安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容,列圣、列后向年惟除夕、元旦两日恭奉御容,瞻拜于此。若恩佑寺原奉皇祖御容,嗣于圆明园内建立安佑宫,朕即奉移皇祖御容,并奉皇考御容。至现在之恩佑寺,惟供佛像,岁时诵经展礼。盖缘神御尊严,不敢渎奉。昔我皇祖为孝庄文皇后于南苑建永慕寺,亦止奉礼佛像,用申诚敬。是以朕昨命将悟正菴改建恩慕寺,为圣母皇太后恭荐慈福,少抒哀慕之忱,并无供奉神御之事也。至养心殿之东佛堂,圆明园之东佛堂,因皇考时曾恭奉皇祖神位,并恭奉孝恭仁皇后神位,是以朕亦遵奉此制而行,不敢有所损益。至避暑山庄之永佑寺,则止奉皇祖皇考御容。此皆子孙所当敬谨遵奉。又宫内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二 一七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61



国朝宫史续编 一六

递降者, 至镇国公而止; 郡王以次递降者, 至辅国公而止。其公爵均属世袭罔替。盖锡爵延恩, 若

不定以等差,则国家亿万年之久,王爵愈积愈多,又不免于冗滥。昨四库全书荟要处呈进缮本宋史,朕几余披阅,见宗室世系表内,其燕王、楚王之子,即降为公;公之后,降为三班奉职,是其再传而后,即已下同齐庶。视现今所定恩封之亲王、郡王以次递袭者,仍得世膺公爵。其厚薄为何如耶?且朕于诸子中,惟皇长子、皇五子皆因病剧时始加封亲王;至于皇四子、皇六子,则以出嗣诸叔,得袭郡王爵,余尚未有特予册封者。非朕沽名而薄待己子,正因理当然耳。所以昭示久远之道,无有大于此者。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勿替。着将此旨录示阿哥书房,并谕令宗室王公等知之。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上召大学士臣 舒赫德、臣 于敏中、协办大学士尚书公臣 阿桂、额驸尚书公臣福隆安、尚书公臣丰升额、将军伯臣明亮、尚书臣袁守侗、侍郎臣梁国治、臣和珅,面奉谕旨:今日奉移大行皇太后梓宫于畅春园之九经三事殿,妥侑圣灵。盖缘畅春园乃皇祖旧居,雍正九年,皇妣孝敬宪皇后丧仪即在此安奉。朕恭奉圣母皇太后颐和养志四十余年于畅春园,神御所安,最为怡适。是用易盖黄瓦,敬设几筵,奉移成礼。所谓礼缘义起,行乎心之所安也。若圆明园之正大光明殿,则自皇考世宗宪皇帝爰及朕躬,五十余年莅官听政于此,而门前内阁及各部院朝房左右环列,规模远大,所当传之奕祀子孙,为御园理政办事之所,恐万年后子孙有援九经三事之例,欲将正大光明殿改换黄瓦者,则大不可。且观德殿及静安庄所建殿字宫门,体制闳整,以之移

书名:佳梦轩丛著 页码:256

瀛。”

齐班时,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

“贤关大启,五纬丽宵光。九苞彩凤鸣高岗,日华五色舜衣裳。济济跄跄,多士思皇。”

礼毕退班,中和韶乐奏《显平之章》:

“海榴舒,木槿初荣,宣赐宫衣最有名,熏来殿角微凉生。凤栖梧,麟在囿,致皇风于升平。”

榜出午门,导迎,乐奏《禧平之章》:

“贤网宽整,才俊毕登。疏附先后,一人维圣。教泽长,多士盈。景运开,龙虎蒸。”

传胪乐终。

正月上元赐外藩筵宴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升座时,中和韶乐奏《怡平之章》:

“皇心保太和,海宇升平乐事多。琼树长新柯,冰泮春流涨玉河。晴云展细罗,擎尧酒,泛天波。花舞鸟能歌,齐拜手,赋《卷阿》。”

宴毕还宫,乐奏《升平之章》:

“时雍颂帝尧,玉佩锵锵庆早朝。紫禁瑞烟飘,春意凌寒上柳条。和风禁苑饶,陈仙乐,奏箾韶。三五正良宵,宫漏永,月轮高。”

书名:佳梦轩丛著 页码:158

乾隆二年将右卫将军移驻绥远城,作为绥远城将军。

大学士卢荫溥以病乞休,上以阮元协办年分较浅,以吏部尚书潘世恩为体仁阁大学士,潘世恩癸丑状元,至是不由协办而大拜,士林称之。后曹振镛缺出,阮元亦大拜。

道光十五年考试满蒙侍郎以下、五品京堂以上清文,钦定题目,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考试。其宿学之人,尚能翻译者不过十之三四。竟有不识清书己名,持以问人者,实不能落笔,以白卷书汉字衔名而进。上亦无如何也,降严谕申饬而已,有“有玷乃祖乃父”之语,不知当之者有何颜也。

南怀仁,大西洋人,自幼修道,终身不娶。自明季来京,继利玛窦之教,入本朝为钦天监官。康熙中修理历法,为总纂官,晋工部右侍郎。康熙二十七年卒于京,谥勤敏,赐祭。葬墓在西郊畏吾村,且为立碑焉。

乾隆八年定给事中正五品,御史从五品,又定各省道为正四品,删去参政虚衔。宗室公为驻防将军,当以顺治二年镇国公傅勒赫驻防江宁为始。然彼时尚未称将军,只称驻防江宁内大臣,至顺治十一年改称江宁将军,以石廷柱为之。先年各省驻防有称总管者,有称昂邦章京者,有称将军都统者,康熙初年始俱称将军。

道光十二年四月皇后佟佳氏薨,谥为孝慎皇后。册铨贵妃钮钴录氏为皇贵妃,次年十月

书名:佳梦轩丛著 页码:136

世祖章皇帝书正大光明四字,悬于乾清宫。圣祖仁皇帝亦书正大光明四字,悬于景山后之观德殿。暨世宗宪皇帝驻圆明园,亦书正大光明四字,悬于正殿,即出入贤良门内正大光明殿也。高宗纯皇帝于热河避暑山庄亦书正大光明四字。

圣祖仁皇帝书勤政殿于瀛台。世宗宪皇帝书勤政殿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之东一所,为每日召见臣工,勤理国政之处。高宗纯皇帝于香山静宜园及避暑山庄皆书勤政殿以悬之。仁宗睿皇帝制《勤政殿说》,刊于出入贤良门之东壁,又有《勤政殿箴》,见《文集》。

湖南之役,大学士贝子福康安薨于军。太上皇帝悼以诗曰:“到处称名将,功成勇有谋。近期黄阁返,惊报大星流。自叹贤臣失,难禁悲泪收。深恩纵加赠,忠笃那能酬。”未逾年,总督伯和琳亦薨于军。太上皇帝用哭福康安韵哭之曰:“独任军劳者,疫捐同不谋。诚怜心一力,那禁泪双流。是我命之蹇,况其功近收。五言聊识恨,仍冀捷音酬。”云。福康安赠郡王,令伊子德麟照宗室之例袭封贝勒。和琳赠一等公,令伊子丰申伊绵承袭公爵。仍令为二臣建立专祠,又命配享太庙。棂柩至京,太上皇帝俱亲临赐奠,又哭以诗曰:“双忠烈柩返京都,违众议临赐奠殊。左右手如失我已,帡幪恩尚赖天乎。深怜未得成功见,细笇维思善后谟。永靖苗疆非易事,顾今皇帝听聪图。”

嘉庆十八年林清犯阙,事定后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其祭文曰:“顷以时巡未返,忽

书名:佳梦轩丛著 页码:111

应封世职之宗室,年逾二十请封,例躬马步箭各一,翻清语一篇,具文也。故历年已考之宗室多有不识清字者。道光二十四年定以后凡应考之时,先日请题且请派监试移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盖历来俱以咸安宫为试所也。

超勇亲王策楞,喀尔喀人,自幼随母来京,圣祖抚于内廷。康熙四十五年授和硕额驸,尚纯悫公主。雍正间赐黄腰带。乾隆间薨,谥襄,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御制挽诗有“不必读书知大义,每于临阵冠三军”之句,求诸蒙古,前人未之有,后人未之继也。子成衮札布袭超勇亲王,仍为定边左副将军,以军功赐黄带,图形紫光阁。弟车布登札布亦以军功晋亲王,赐黄带。父子三人俱有功西陲,成衮札布子那旺多尔济,乾隆中尚固伦和静公主,本朝蒙古勋戚之盛,至今首推之。

六品以下旗员武职引见不许穿绸缎,自道光十九年始。

宗室例不许在城外居住,近日生齿日繁,有不得不移住坟营之势。移者既多,例不能禁,道光二十一年定以一例编入保甲,以便城坊铺堡散给门牌,不时稽察。如有滋事者,由坊呈送,章程至严且备。虽然,宗室之品日下矣,宗室之威日损矣。

军台之设,自康熙间征噶尔丹起,自察哈尔及乌里雅苏台皆有之。设台站官兵,接递军报,承平日以之传递公文、知会事件,差极寒苦,故有罪者发军台效力人多不惯其劳,辄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394

恩福堂笔记 诗钞 年谱三八四

(四十九岁) 二十四年己卯(公元一八一九年),为仁宗睿皇帝六旬万寿之年,元旦,蒙恩开复罚俸处分共二十九案,泥首于神武门,复蒙亲赐荷囊。是日午刻,侍班太和殿,如己巳之仪。吏部进京察本,交部议叙,有‘办事认真’之褒。二月,经筵进讲‘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书义。奎

耀授通政使。三月,署正黄旗汉军都统。四月,阅新进士覆试卷,又阅朝考卷。闰四月,阅庶吉士散馆卷。五月,调镶黄旗满洲都统。六月,奎照授少詹事。七月,署御药房、太医院、武备院事务。八月,复任崇文门正监督,镶红旗满洲都统。九月,在香山进膳,蒙赏赉有差。十月,万寿节,宴于正大光明殿,亲赐御酒,荷蒙温谕,赏玉如意及大小卷缎、绸、线绉。是日,崇文门进膳,又赐蟒袍、大缎。十九日,文颕馆火,带领官兵扑救,交部议叙加一级,又赐貂裘一袭。考试王贝勒子弟马步射。十一月,特赏黄缰、长柄刀、锁子甲、鸟鎗、鞄头、刀剑。奎

耀稽察左翼觉罗学,余自己未派是差至癸酉始卸事,儿复继之,拜恩非浅。是年,遵恩诏请本身妻室封。

(五十岁) 二十五年庚辰,(公元一八二〇年)三月,管理武英殿御书处事务。奎

耀每遇奏事之期,卽蒙召对,屡询以‘汝父今年五十岁,记是四月十四日生辰’,奎

耀退直为和述之。窃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355

月,永定河决自新城,乘舟抵德州,始登陆,届期入闱。九月,揭晓,得崔锡华等一百十四人。闱中拜署吏部左侍郎命,旋调户部左侍郎。十月,回京复命,谕曰:‘江南试题首为“卑宫室”一句,是纪本年直隶水患。《孟子》题“放勋曰”至“如此”,与顺天题同,汝应出有末句,卽此可见同心同德。’随叩头谢。命録进江南一路纪行诗,诗中有‘秋风淡淡路迢迢’句,圣谕‘淡淡’似春风,应改‘荡荡’,人臣私着,上蒙笔削,实为艺林佳话。故事:以岁首及仲春、孟冬朔日祀神于坤宁宫,王大臣入食胙,至是予始与,后每岁与焉。圣节日,召入同乐园观剧,赏赉有差,自是亦每岁得与。十一月,圜丘大祀,时朔风甚厉,对引如仪,蒙恩赏戴花翎。十二月,授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是年,遵恩诏加一级,为经太夫人暨本身妻室请封。编庚申至是年九月古今体诗为《容台集》。

(三十二岁) 七年壬戌(公元一八〇二年),元旦,侍班,仁宗亲解荷囊以赐,自是岁首咸邀是赏。命入同乐园观剧。上元后一日正大光明殿小宴廷臣,命入座,赏赉有差,自是每岁咸与焉。是月,召直南书房。二月,经筵进讲‘为政以德’书义。圣驾谒西陵,命署护军统领。四月,阅新进士覆试卷,命磨勘会试试卷,充殿试读卷官,阅朝考卷。命管理咸安宫官学。六月,阅拔贡朝考卷。七月,扈跸幸避暑山庄,调正蓝旗满洲副都

恩福堂年谱三四五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45

门之炮,旗随起,夜则悬灯。一门炮起,各门炮声咸应。尔时曾将科条颁存各衙门,历年既久,人无知者。余因按照原折译汉,使人易晓,奏明发刻,谓之《白塔信炮章程》,颁给京城大小文武各衙门一体存案。可知当日之为此奏,老成谋国不讳言兵也。

41太和门外,东为石亭,西为石匮。一日上自天坛还宫见之,以问南书房翰林,莫知其名。或以语彭春农,春农举《阅微草堂笔记》中云,曾闻之督三殿工者言,其中多朽粟,纪文达公断以为嘉量。后穆鹤舫亲往视,以告春农,言匮之盖非构架不能启,文达之说亦未确。春农曰:‘地近起居注,其石室金匮之意乎?’是或一说也。

42坤宁宫食肉,惟王、贝勒等及一品大臣方列名牌,请派二品者,惟军机大臣及值南书房者方与。每岁除夕保和殿,上元正大光明殿筵宴,蒙古亲藩,满洲一二品武职大臣,同许入座。嘉庆七年上元,特许一品汉大臣入宴,后以为常。

43赐福苍生笔,圣祖仁皇帝旧物也。余癸丑入翰林,课《锡福苍生赋》,以题为韵,同人皆不得解,请之馆师,知为康熙年漆管大笔之名。故事:圣驾于每岁十二月朔,诣阐福寺升香,回建福宫以此开笔,书‘福’字一,又易笔书‘福’字九,因阐发此意。迨余入南书房,亲见此笔,亦椶制也,而纯粹异于他毫,想见挥洒如意。漆管金字刻‘赐福苍生’四字。嘉平朔日开笔,乃在重华宫,此笔所书福字无定数,惟珍重不多书,专贴宫庭,

恩福堂笔记卷上三五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16

恩福堂笔记 诗钞 年谱六

42坤宁宫食肉及保和殿、正大光明殿筵宴……………………………………………………(三五)

43赐福苍生笔……………………………………………………………………………………(三五)

44高庙重排《石鼓文》……………………………………………………………………………(三六)

45《考文提要》与《提要举正》………………………………………………………………(三六)

46千叟宴诗押‘嗟’字……………………………………………………………………………(三七)

47纪文达应对……………………………………………………………………………………(三七)

48毓庆宫对句相同………………………………………………………………………………(三七)

49恭和诗与戴文端十字全同……………………………………………………………………(三八)

50实授军机大臣…………………………………………………………………………………(三八)

51谕旨……………………………………………………………………………………………(三八)

52父子任军机大臣………………………………………………………………………………(三八)

53翰林出身任军机大臣…………………………………………………………………………(三九)

54南书房额………………………………………………………………………………………(三九)

55入军机而不许看折奏…………………………………………………………………………(三九)

56进春帖子词……………………………………………………………………………………(三九)

57新正命题联句…………………………………………………………………………………(三九)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86

之东为满文碑亭,西为汉文碑亭。今之矗立者即石碑,但石刻剥落不堪,几成石柱矣。★【按《圆明园图咏·鸿慈永祜·小引》中称,奉皇祖皇考神位,似无世祖章皇帝神位,盖即祀两代也。】

紫柏山房,在鸿慈永祜后垣西北,前宇为横云堂。山房东岩洞中为石帆室,东南丰乐轩,北为霁华楼,迤东为景晖楼。横云堂池上为澄素楼,西北为引溪亭,今皆无存。但见山石石道犹能攀援沟通,清溪环绕,徘徊其间,尚可想见当日胜迹,今已耕为田矣。

万方安和,俗称卍字亭,在杏花春馆西北,建宇池中,形如卍字。万方安和,南面正室额也。盖水心架构,形似卍字,回廊面面,各标胜概,曲折向背,辄复不同也。今已倾塌,犹可见其基,皆改为民居矣。

【以上皆陈君文波所记。此公既亲履园中,又征诸陆纯元老人所述,当无不实,因附抄于后,以资印证。】

余尝闻故老云:当年园居,凡有殿廷考试,皆在正大光明殿。每朝听政,及召见臣工,在勤政亲贤。上元令节看烟火,在山高水长楼上。端阳节看龙舟竞渡,在福海。中秋赏月,在平湖秋月。晏居时,道光朝在镂月开云。咸丰朝或言移居九州岛清晏。演戏向在同乐园,有时夜宴,临时改在镂月开云。见近人杨云史诗《檀青引》中。【此盖传外学演戏,非南府伶官也。】

道光时,京城所称四大徽班,曰三庆,曰四喜,曰春台,曰和春。此四班实不起于道光朝。盖三庆最早,乾隆八旬万寿,自安徽来京,徽人多彼时所谓新腔,因以前多汉调也。四喜班起于嘉庆朝,专工昆曲,其中旦脚最好。直至光绪时,此班为私房荟萃地,规矩太不严肃,每演至中场,台上私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78

建筑。虽无北宋艮岳之广大,而精妙则过之。周围计十六里【每面约四里馀。】,近人有谓三十里者,盖合长春、万春二园计算之。予家旧藏有园图二厚册,四十景,皆水墨画,颇潦草,似画稿形。然皆活页,拆下以方向对准,人居中看之,即是全园之景;折之即书叶,图后御题诸诗,亦写本,不甚工。惜失于庚子年,为英人某攫去。当年大同书局石印本未出时,此为最珍秘之本,盖道光朝先祖静涛公管理圆明园事务所时所得。兹略就四十景追记之如左:

园之门凡十八:正南曰大宫门,曰左右门,曰东西夹道门,曰东西如意门,曰福园门,曰西南门,曰水闸门,曰藻园门。东曰东楼门,曰铁门,曰明春门,曰随墙门,曰蕊珠宫门。西曰随墙门。西北曰北楼门。为闸三:西南为一孔进水闸,东北为五孔出水闸,又一孔出水闸。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水,是为扇子河【此当时俗呼。】。二宫门曰出入贤良门,内为正大光明殿【园中四十景之一。】。后为寿山殿,东为洞明堂【当是正大、勤政两殿之间者。】,东为勤政亲贤殿【四十景之二。】。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北为怀清芬,又北为秀木佳荫,后为生秋庭。静鉴阁东为芳碧丛,为保合太和正殿,三楹。后为富春楼,东为竹林清响殿。殿后有湖,称前湖。正北曰圆明园殿,五楹,后为奉天无私殿,七楹,又后为九州岛清晏殿【四十景之三。】,九楹。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又西为清晖阁,阁前为露香斋,左为茹古堂,为松云楼,右为涵德书屋。镂月开云【四十景之四。】在富春楼之后,即纪恩堂【嘉庆朝更名,至道光朝改名慎德堂。】,原名牡丹台,北为御兰芬。镂月开云后有池一区。池西北为天然图画楼【四十景之五。】,北为朗吟阁,又北为竹薖楼,东为五福堂,五楹。迤北为竹深荷静,东南为静知春事佳,又东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4

梅石碑 蒨园门左碑亭一,刊重摹梅石碑。标胜亭西壁勒高宗纯皇帝御制重摹梅石碑置青莲朵侧而系之诗,序云:乙酉冬曾摹德寿宫梅石碑,驿致杭州,以存旧迹。梅既久枯,石又北来,则新碑与旧碑不过留其名于依稀仿佛间耳。既又思梅枯于南者虽不复生,而石之存于北者固在也。因命重摹一通,置之石侧。青莲朵者,盖壬申初到时所命名,亦并有诗纪事云。

印月池 印月池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

太液池 西华门之西为西苑。入门为太液池,源出玉泉山,从德胜门水关流入,汇为巨池。金时即有西苑太液之称,如琼华岛、广寒殿历元明勿改。我朝引对臣工,总理庶务,或燕赉王公卿士,接见朝正外藩,以及征帅劳旋,武科较技,于苑内之惇叙殿、涵元殿、瀛台、紫光阁亲莅举行;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云。

奉三无私 正大光明殿后有湖,湖正北为圆明园殿五楹,后为奉三无私殿七楹。

菊秀松蕤 涵虚朗鉴在福海东,即雷峰夕照正宇,其南为菊秀松蕤。

鱼跃鸢飞 鱼跃鸢飞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

钓鱼矶 钓鱼矶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

趣含理要入精微 乐寿堂西暖阁之北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

石矶观鱼 石矶观鱼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月地云居 山高水长之北,度桥由山口入,梵刹一区,为月地云居,殿五楹,背山临流,圆明园四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91

毋须臾放。有如时雨,沃此寸田。大公顺应,动直静专。动非憧憧,静非寂寂。矧其为君,更宜乾惕。一念之善,百祀蒙休。一念之恶,万姓贻忧。养之之方,存诚主敬。克己复礼,外王内圣。孰本孰末,外由内施。任重道远,责萃君师。朵殿崇崇,顾名思义。作此铭词,永训后世。又有养心殿四箴·序云:我皇考圣训曰敬天、法祖、勤政、亲贤,事止四端,义该万理。予小子践祚以来,平旦庄诵,惟日孜孜,畏与年长,会随时触,爰集经书成句,衍义缀辞,各得十六韵。又有咏养心殿古干梅、碧桃诸诗。

正大光明殿 殿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东壁悬高宗纯皇帝御书无逸篇,西壁悬豳风图。高宗纯皇帝诗曰:胜地纳灵囿,遗规继畅春。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义府庭罗璧,恩波水泻银。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贤臣出入贤良门扁额,皇考御笔也。,洞达心常豁,清凉境绝尘。每移云馆跸,未费地官缗。生意萦芳树,天机跃锦鳞。肯堂弥廑念,俯仰惕心频。

勤政亲贤殿 殿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后楹额曰为君难,并勤政亲贤额。世宗宪皇帝书联曰:至治懔维艰,修和九叙;大猷怀用乂,董正六官。又曰:懋勤特喜书无逸;揽胜还思赋有卷。皆高宗纯皇帝御书。宝座屏风上御书无逸一篇。保合太和之西暖阁亦勤政亲贤殿额。

奉先殿 顺治十四年,世祖章皇帝以太庙时享,孝思未申,命稽往制,建立奉先殿,凡朔望荐新、岁时展礼及册封诸大典,先期告祭,俱内务府掌仪司领其事。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92

寿皇殿 寿皇殿旧在景山东北,乾隆十四年命移建,南临景山中峰。殿内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御容,并自体仁阁恭迎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暨列后圣容敬谨尊藏殿内,岁朝则展奉合祀,肃将祼献,以昭诚悫云。

保合太和殿 殿在圆明园勤政殿之东,殿壁恭悬高宗纯皇帝御书圣训四箴。

圆明园殿 正大光明殿后有湖,亦称前湖。湖正北为圆明园殿,额为圣祖仁皇帝御书。联曰:恤小民之依,所其无逸;稽古人之德,彰厥有常。高宗纯皇帝御书。

奉三无私殿 殿在圆明园殿后。额曰清虚静泰。联曰:涧泉无操琴,泠然善也;风竹有声画,顾而乐之。高宗纯皇帝御书。

勤政殿 殿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内额曰与和气游。联曰:林月映宵衣,寮宷一堂师帝典;松风传昼漏,农桑四野绘豳图。又清漪园亦有勤政殿,内额曰海涵春育。联曰:念切者丰年为瑞,贤臣为宝;心游乎道德之渊,仁义之林。又联曰:义制事,礼制心,检身若不及;德懋官,功懋赏,立政惟其人。

大光明殿 殿为前明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成,我朝雍正十一年修。乾隆七年御制诗云:今日三清境,前朝万寿基明万寿宫地。,彤闾卫虎豹,青殿罩罘罳。鹤立千年柏,云凝五色芝。瑶阶栽玉砌,宝像范金为。讵慕神仙术,唯祈旸雨时。来斋心惕若,顾禔奉无私。

祈年殿 圜丘壝外,内垣门四,东曰泰元,南曰昭亨,西曰广利,北曰成贞。祈年殿在成贞门北,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31

图八 乾清宫

图九 乾清宫内景正大光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