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山高水长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山高水长是圆明园文化遗址,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3

  〔臣等谨按〕武陵春色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万方安和西南为山高水长楼,西向九楹,后拥连冈,前带河流,中央地势平衍,凡数

顷。(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山高水长,四十景之一也。额为皇上御书。左楹横碣上恭刊乾隆十七年上谕,详见国朝宫室。碑阴刊乾隆四十三年上谕,恭录卷内。其地为外藩朝正锡宴及平时侍卫较射之所,每岁灯节则陈火戏于此。

  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奉上谕:朕恭阅太宗文皇帝实录,天聪四年二月,上谕群臣曰:昨攻取永平城,大臣阿山叶臣与猛士廿四人冒火奋力登城,乃我国第一等骁勇人也。其廿四人蒙上天眷佑,幸俱无恙。次日召伊等进见,朕心怆然,几不能忍。此等猛士与巴图鲁、萨木哈图及他处先登骁勇出众之人,前已有旨,后遇攻城,勿令再登。及攻昌黎县,萨木哈图又复与焉。以后此等捐躯建功之人,勿得再令攻城,但当在诸贝勒、固山额真左右,遇众对敌之时与之同进。若彼欲自攻城,亦当止之。即或厮卒中有一二次率先登城立功者,亦不可再令攻城,以示朕爱惜材勇之意。仰见我祖宗开创艰难,于战胜攻取时仁恩恤下,无微不至。是以人思感励,敌忾效忠,所向克捷。开疆定业,肇造鸿图,贻谋垂裕之道实在于是。朕临御以来,平定准部、回部及荡平两金川,我旗营劲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24

旅中鼓勇先登攻坚拔栅者固不乏人。即绿营中亦间有出众奋勉者,一经将军等具奏,即赏以巴图鲁号,用示奖励。而伊等倍加感奋,凡遇攻夺碉寨,仍复超众争先,以图报效。其间屡建功绩者固多,而因冒险伤殒者亦复不少。朕每为矜悯,■然于怀。兹?绎祖训,骁勇立功之人毋令再登,益敬服大圣人之用心,非孙臣所能见及也。今武功告蒇,函夏谧宁,继此不愿复有用兵之事。但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而谟训昭垂,法良意美,亦不可一日或忘。用是敬录圣谕,明白宣示我君臣,当其恪守以垂久远。且使我世世子孙懋继前规,勉思善述,以巩亿万载丕丕基。其钦承毋忽!

  乾隆九年御制山高水长诗在园之西南隅,地势平衍,构重楼数楹。每一临瞰,远岫堆鬟,近郊错绣,旷如也。为外藩朝正锡宴,陈鱼龙角抵之所,平时宿卫士于此较射。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时观君子德,式命上宾筵。湛露今推惠,彤弓古尚贤。更殷三接晋,内外一家连。

  〔臣等谨按〕山高水长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山高水长之北,度桥由山口入,梵刹一区为月地云居,殿五楹,前殿方式,四面各五

楹,后楼上下各七楹。月地云居之东为法源楼,又东为静室,西度桥,折而北为刘猛将军庙。(圆明园册)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67

谢成在旁亲见,不行管束,亦与李卫接谈。王守贵系伊等首领,全然不知管教。着将王守贵从重治罪,李英、谢成及奏事太监四名一倂议罪具奏。小太监等每人重责四十板。总管苏培盛等议:将李英、谢成各降一级,王守贵亦降一级,王常贵、张玉柱、刘万春各罚一年月银。 奉旨:李

英、谢成不必降级,着罚俸一年。余依议。

  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一日,上谕张玉:尔会同苏培盛传问果亲王大阿哥之俺达等,王子阿哥微感风寒,前经奏闻,朕时常挂念,因何久不差人请安?纵然王子阿哥未谙规矩,伊等俺达理应领王子阿哥跪请朕安,朕亦得知王子阿哥身体如何。尔等传旨:将王子阿哥俺达并太监俺达每人重责四十板。

  乾隆四年正月十六日,上谕:朕昨见果亲王大阿哥在「山高水长」看烟火,见朕时竟尔藏匿,是何道理?王子阿哥尚小,正宜读书之时,如看戏、入宴、放花炮盒子,当令预坐时,自有谕旨,何得任意行走?尔总管不行禀阻,亦属不合。着将王自立、张承恩革职,每人重责六十板。并传果亲王大阿哥看责,试问王子阿哥可自知羞愧?此时王子阿哥尚幼,至年长时若再如此,定将王子阿哥一倂惩责。

  乾隆四年六月十三日,上谕:宫戏房太监杜明动凶器一事,内务府总管议以枷号一个月,发瓮山铡草。着改为枷号三个月,重鞭一百,充发乌喇。传与总管,晓谕首领太

卷之四训谕四 四一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87

  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上谕:本月十九日奏事总管王常贵,太监秦禄、高升将云贵总督爱必达、山东巡抚阿尔泰奏匣外包封互相舛错发去,将王常贵等交总管治罪。 随经总管刘玉等奏称:查例凡宫殿监接奉上谕具奏事件有不敬谨详明以致舛错者,罚一年月银。今秦禄等包发奏匣舛错,总管王常贵失于查对,应各罚一年月银。等因。具奏。 奉旨:依议。

乾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上谕:据刘玉等奏:自鸣钟太监张音亮在「山高水长

看见责处方文斌竟有含忿之意,着发往黑龙江给与披甲人为奴。

  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初一日,总管马国用、张玉、王成奉上谕:八阿哥福晋母家差送食物,竟未到福晋前,太监王寿等私相分食。食物小事,倘别样物件亦竟私用,如何使得?此风断不可长。着将王寿重责四十板,罚一年月银。其余太监尔等查出重处,以儆将来。再,五阿哥福晋父鄂弼家,八阿哥福晋父尹继善家,福晋或差人去看望母兄,原属人情不免,着阿哥等拣诚实太监一名前往,仍到总管处告知登记,将来万一稍有差失,即治此一人之罪。再,从前张保、曹进孝曾将朕银两偷窃,经开齐里首告。彼时已有不堪之人,此时难保必无。尔等可询问阿哥等,现在俺达首领太监中有无偷窃阿哥银两之事?如有,着即指出,治以重罪。再,阿哥等俱已长成,亦应各自谨慎料理方是。总

管马国用等随将谕旨敬谨传与阿哥等跪听讫。据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回称:现今我等银两使用俱有帐

卷之四训谕四 六一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7

长春仙馆,门殿三重。后为緑荫轩,西廊后为丽景轩。长春仙馆之西为含碧堂,后为林虚桂静,左为古香斋,东有阁为抑斋。林虚桂静东稍南为墨池云,为随安室。长春仙馆迤西为藻园,内为旷然堂,为贮清书屋。旷然堂东池上为夕佳书屋,北为镜澜榭,东南为凝眺楼、怀新馆,西北为湛碧轩,西南为湛清华。

万方安和在杏花春馆西北,建宇池中,形如卍字。度桥稍北,石洞之南,为

武陵春色。池北轩为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其南厦为洞天日月多佳景。武陵春色之西为全碧堂,东南为小隐栖迟。堂后由山口入,东为清秀亭,西为清会亭,北为桃花坞。坞西为清水濯缨室,又西稍北为桃源深处。坞东为绾春轩,轩东北为品诗堂。

山高水长楼在万方安和西南,西向,后拥连冈,前带河流,中央地势平衍,凡数顷。北度桥,梵刹 一区,为

月地云居,前殿方式四面。后有楼,东为法源楼,又东为静室。西度桥折而北,为刘猛将军庙。循山径入,为

鸿慈永祜,卽安佑宫,前琉璃坊,左右华表。南为月河桥,又东南为致孚殿。安佑门前有白玉桥,内为安佑宫殿,敬奉圣祖、世宗神御。西北为紫碧山房,前为横云堂。山房东岩洞中为石帆室,东南为丰乐轩,北为霁华楼,迤东为景晖楼。横云堂西池上为澄素楼,为引溪亭。鸿慈永祜东垣 外径,连冈三重。度桥而东,则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120

折而下。斋以紫绿石铺地,如古锦面也。对岸戏台,再前叠石为山,仿佛狮子林,黝然深谷。出石头门周约三里许。非玉圃不能如此遍游也"。

校勘记:

① 春耦斋 耦,原误作"藕",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二三引《国朝宫史》改。

② 《日下旧闻考》卷二三"按语"云:"佛宇临池北向,额曰"大圆镜中""。据增补。

由亭循池西岸而南为茂对斋,其右为涵春室,斋西有亭曰延赏。由春藕[耦]斋循池西岸东向者为迎春阁,再北有高阁南向者曰紫光阁,[一][二][三][四]阁为明之平台,清初改建为阁。圣祖常仲秋校射于此,嗣后于阁前试武进士,其后循以为例。乾隆年间,十全纪胜,凡在事诸臣,炳列丹青,并尊藏得胜灵纛及俘获军器。又自乾隆二十六年后,外藩筵宴亦于此。阁后为武成殿,左右有庑,各十有五楹。又北为时应宫,[五]宫之东为福华门。[六][七][八]

注:

[一] 《翁文恭日记》:"丙戌正月十九日,上偕皇太后诣西苑,今日燕九,照例御紫光阁宴蒙古王公朝鲜使臣,此次添传小过堂跳驼等戏。小过堂者,健火两营小儿五人一排打枪者也。上最厌打枪,数日切切于此。闻慈宁驾归必上灯,今日想圣驾亦必此时还宫,传闻有烟火也。烟火在山高水长是旧例,道光十七年撤"。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123

日祉斋,再北为含秀轩,又北为清华堂。景福门外有石狮二,其南有长廊数十楹,又南有果树成林,为新花园,其西则运料门也"。

[八] 《啸亭杂[续]录》:"乾隆初定制,于上元前后五日,观烟火于西苑西南门内之山高水长楼。楼凡五楹,不加丹垩,前平圃数顷,地甚爽垲,远眺西山,如髻出苑墙间,浑如图画。是日申刻,内务府司员设御座于楼门外,凡宗室、外藩王、贝勒、公等以及一品武大臣、南书房、上书房、军机大臣以及外国使臣等,咸分翼入座。圃前设火树,棚外围以药栏。上入座,赐茶毕,凡各营角伎以及禁■兜离之戏,以次入奏毕,(奉)上命放瓶花,火树崩湃,插入云霄,洵异观也。膳房大臣跪进果盒,颁赐上方,络绎不绝,凡侍座者咸预焉。次乐部演舞灯伎,鱼龙曼衍,炫耀耳目。伎毕,然后命放烟火,火绳纷绕,[砉]如飞电,俄闻万爆齐作,轰雷震天,逾刻乃已。上方回宫,诸大臣以次归邸,......洵升平盛事也"。③

校勘记:

① 此条注文主要据《日下旧闻考》卷二四"按语"校改。

② 此条注文据北京古籍出版社一九八〇年版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校改。

③ 此条注文据中华书局一九八〇年版《啸亭杂录》(何芳英点校)校改。

由西苑门循池东岸而北,约半里许,蒲苇盈水,槐柳参天,倚池有船坞,尚藏龙舟两三艘,为蕉园,[一][二][三]一名淑[椒]园。①园内有明崇智殿旧址,向北有门,入门南折而西,面南者为万善门,门内为万善殿,[四]后为千圣殿。

书名:清宫词 页码:46

天聪间,卜都盛京,其宫室制度,率皆草创。清宁宫为列圣列后燕寝处,壁间犹悬篝灯。纯皇曾纪以诗。德宗大婚,宫门结彩,至费吴绫三十万金。

南府昆弦杂凤鸣,忽歌变徵万人惊。词臣想象开元曲,一片承平雅颂声。

宫中掌戏曲者曰升平署。其后令年幼太监习之,谓之南府。南府之名始自康熙间,道光初元遣散,至光绪间复之。内廷向演昆曲,其后好演梆子腔,出自秦中,说者知有六飞西幸之事矣。然言为心声,梆子腔之哀烈,其清亡之兆乎!

绿阴浓护好楼台,小坐宫嫔带笑陪。采得上林花两宝,黄金茗碗玉为杯。

宫中茗碗,以黄金为托,白玉为碗。孝钦饮茶,以金银花少许入茶内,其香馥郁。

玉宇高寒绝可怜,鸿都消息浪流传。长门不买相如赋,也费医家九万钱。

珍、瑾两贵妃,因水衡不敷,颇交通外吏,以取进奉。为孝钦所知,大被呵责。珍妃言触忌讳, 受祸尤深。

桃符万户尽更新,爆竹声喧甲帐春。四海共传天子富,宫中还要拜财神。

正月二日,太后往殿上敬财神,宫眷皆随叩。

御园烟火照来新,兴庆前头列近臣。犹是承平风景好,迎春堂上正迎春。

乾隆以后,每岁燕九日,于圆明园山高水长看烟火。庚申,园毁。至光绪中叶,兴修三海,筑迎 春堂,始循旧例,于堂外放烟火焉。

书名:清宫词 页码:30

寂寞山高与水长,银花火树不成行。迎春别启新堂宇,燕九年年乐未央。

乾隆以后,每岁燕九日,于圆明园山高水长殿内扁额即以此名。看烟火。庚申,园毁。至光绪中叶, 兴修三海,筑迎春堂,始循旧例,于堂外放烟火焉。

官磁采釉重康熙,汝定哥均不足奇。敕取宫灯明似镜,御窑尚有旧人知。

官窑磁器胜于前代,尤以康熙时制为最。同治间,大婚典礼,饬九江道于景德镇御窑厂,定造宫灯罩。颁发旧样,其质洁白光透,中含花纹,胜于玻璃。厂中无人能造,百计采访,惟一旧工人,年八十许,颇知之。家藏一书,备言制造之法,秘不示人,以重金赂之,始出此书,乃按其遗说,精制进呈,与康、乾间物无异。

角黍犹沿椴木名,筵前桐酒注罍罂。花糕醯酱皆苏造,食谱当年御制成。

宫中于五月食椴木饺。尔雅释草:椴,木槿。方言:燕之东北,朝鲜冽水之间,谓之椴。此关外旧俗尚沿古时名称也。又有苏造糕、苏造酱诸物,相传孝全皇后生长吴中,亲自仿造,故以名之。

分例无多月赐缗,何如乞巧问针神。宫奴携向前门卖,刺绣盘龙一色新。

先朝嫔御退居别宫者,每月分例银至薄,不足自给,往往作针黹,令内监鬻于市肆。

瓠芦秋老结深青,范合方圆各异形。款识精镌题御玩,旊陶而外有新铭。

园铁旷地,遍植瓠芦。当结实之初,斫木成范,其形或为瓶,或为盘,或为盂,镌以文字及各种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400

恩福堂 笔记诗钞 年谱三九〇

赐膳品,自后岁以为常。二十四日,进春帖子词,赏纸笔,后每岁皆如之;又赏大卷江

绸二匹。是日亥刻,内阁汉票签处不戒于火,带领官兵扑救,议叙加一级。

(五十三岁) 三年癸未(公元一八二三年),元日,锡宴于太和殿,凡入宴者咸朝服,因

兼管宴大臣并茶膳房,命以蟒袍补服将事。是日,蒙恩开复,降一级留任处分。重华宫茶宴,

赏赉有差,后每岁皆如之。十二日,上初幸圆明园,命随至安佑宫行礼,命入同乐园观

剧,后每岁皆如之。上元前夕,山高水长侍班,命御前侍卫传旨赐坐。元夕又观火戏。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命入座,赏赉有差,自是每岁皆与。是夕,命至含晖楼观火

戏,应制作《上元观灯赋》,赏赉有差。是月,奎耀充会试知贡举。十三日,圣驾临雍,蒙

赐御论,是日余以户部尚书兼经筵讲官,奎照任刑部侍郎,奎耀任通政使,锡祉以荫生在监肄

业,三代恭听玉音。二十二日,恭赴裕陵查看工程,往返七日。三月初七日,随驾至南

苑,屡赏御鎗所中鹿肉。喘疾发,赏假调养,赐嵌玉盆景两对。随驾自香山回园,赐御

花园新放牡丹四枝。四月,奎照充翻译会试副总裁。恭赴宝华峪查看工程,往返七日。汉

字黄绫本《实録》告成,赏赉有差。五月朔日,命至福海观竞渡,赏宫纱纨扇。澄虚榭北

岸迎御舟,叩头,复至同乐园观剧。午日,又命观剧,赐御笔兰花扇及香茶杯扇。教习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86

之东为满文碑亭,西为汉文碑亭。今之矗立者即石碑,但石刻剥落不堪,几成石柱矣。★【按《圆明园图咏·鸿慈永祜·小引》中称,奉皇祖皇考神位,似无世祖章皇帝神位,盖即祀两代也。】

紫柏山房,在鸿慈永祜后垣西北,前宇为横云堂。山房东岩洞中为石帆室,东南丰乐轩,北为霁华楼,迤东为景晖楼。横云堂池上为澄素楼,西北为引溪亭,今皆无存。但见山石石道犹能攀援沟通,清溪环绕,徘徊其间,尚可想见当日胜迹,今已耕为田矣。

万方安和,俗称卍字亭,在杏花春馆西北,建宇池中,形如卍字。万方安和,南面正室额也。盖水心架构,形似卍字,回廊面面,各标胜概,曲折向背,辄复不同也。今已倾塌,犹可见其基,皆改为民居矣。

【以上皆陈君文波所记。此公既亲履园中,又征诸陆纯元老人所述,当无不实,因附抄于后,以资印证。】

余尝闻故老云:当年园居,凡有殿廷考试,皆在正大光明殿。每朝听政,及召见臣工,在勤政亲贤。上元令节看烟火,在山高水长楼上。端阳节看龙舟竞渡,在福海。中秋赏月,在平湖秋月。晏居时,道光朝在镂月开云。咸丰朝或言移居九州岛清晏。演戏向在同乐园,有时夜宴,临时改在镂月开云。见近人杨云史诗《檀青引》中。【此盖传外学演戏,非南府伶官也。】

道光时,京城所称四大徽班,曰三庆,曰四喜,曰春台,曰和春。此四班实不起于道光朝。盖三庆最早,乾隆八旬万寿,自安徽来京,徽人多彼时所谓新腔,因以前多汉调也。四喜班起于嘉庆朝,专工昆曲,其中旦脚最好。直至光绪时,此班为私房荟萃地,规矩太不严肃,每演至中场,台上私

书名: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页码:79

渡河为苏堤春晓【仿西湖十景。】。由五福堂渡河而北,山阜旋绕,内为碧桐书院【四十景之六。】,殿宇三重,西岩上为云岑亭。书院之西为慈云普护【四十景之七。】。前殿南临后湖,其北楼上祀观音,下祀关帝,东为圆明园昭福龙王殿,西临湖,有楼为上下天光【四十景之八。】,为平安院。西折而南,渡桥为杏花春馆【四十景之九。】。西北为春雨轩,西为杏花村,南为磵壑馀清。春雨轩后,东为镜水斋,西为抑斋,又西为翠微堂。杏花春馆之西,度碧澜桥,为坦坦荡荡【四十景之十。】。前为素心斋,后为光风霁月堂,东北为知鱼亭,又东北为萃景斋,西北为双鹤斋,其南为茹古含今【四十景之十一。】,五楹,南向。其后方殿为韶景轩,四面各五楹。轩东为茂育斋,西为竹香斋,又北为静通斋。茹古含今之南,为长春仙馆【四十景之十二。】,门三楹,正殿五楹。后为绿荫轩,西廊后为丽景轩。长春仙馆之西,为含碧堂,后为林虚桂静,左为古香斋,东有阁为抑斋。林虚桂静稍东为墨池云,为随安室。长春仙馆之西为藻园,内为旷然堂,为贮清书屋。旷然堂东池上为夕佳书屋,北为镜澜榭,东南为凝眺楼、怀新馆,西北为湛碧轩,西南为湛清华、杏花仙馆,西北为万方安和【四十景之十三。】,建于池中,形如卍字。万方安和后,度桥折而东,稍北石洞之南为武陵春色【四十景之十四。】。池北轩为壶中日月长,东为天然佳妙,其南为洞天日月多佳景。【旧总名桃花坞,高宗时名乐善堂。】武陵春色之西为全璧堂,东南为小隐栖迟堂。后由山口入,东为清秀亭,西为清会亭,北即桃花坞,西为清水濯缨室,又西稍北为桃源深处。坞东为绾春轩,东北为品诗堂。万方安和西南为山高水长楼【四十景之十五。】,西向,九楹。后拥连冈,前带河流,地势平衍,凡数顷。【每岁灯节,陈烟火戏于此,及平时侍卫校射处。】楼之北,度桥入山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4

梅石碑 蒨园门左碑亭一,刊重摹梅石碑。标胜亭西壁勒高宗纯皇帝御制重摹梅石碑置青莲朵侧而系之诗,序云:乙酉冬曾摹德寿宫梅石碑,驿致杭州,以存旧迹。梅既久枯,石又北来,则新碑与旧碑不过留其名于依稀仿佛间耳。既又思梅枯于南者虽不复生,而石之存于北者固在也。因命重摹一通,置之石侧。青莲朵者,盖壬申初到时所命名,亦并有诗纪事云。

印月池 印月池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

太液池 西华门之西为西苑。入门为太液池,源出玉泉山,从德胜门水关流入,汇为巨池。金时即有西苑太液之称,如琼华岛、广寒殿历元明勿改。我朝引对臣工,总理庶务,或燕赉王公卿士,接见朝正外藩,以及征帅劳旋,武科较技,于苑内之惇叙殿、涵元殿、瀛台、紫光阁亲莅举行;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云。

奉三无私 正大光明殿后有湖,湖正北为圆明园殿五楹,后为奉三无私殿七楹。

菊秀松蕤 涵虚朗鉴在福海东,即雷峰夕照正宇,其南为菊秀松蕤。

鱼跃鸢飞 鱼跃鸢飞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

钓鱼矶 钓鱼矶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

趣含理要入精微 乐寿堂西暖阁之北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

石矶观鱼 石矶观鱼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月地云居 山高水长之北,度桥由山口入,梵刹一区,为月地云居,殿五楹,背山临流,圆明园四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65

山高水长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万方安和西南。楼向西九楹,后拥连岗,前带河流,中央地势平衍,凡数顷。其地为外藩朝正锡宴及平时侍卫较射之所,灯节则陈火戏于此。高宗纯皇帝诗云: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时观君子德,式命上宾筵。湛露今推惠,彤弓古尚贤。更殷三接晋,内外一家连。

壶中日月长 圆明园武林春色为四十景之一。池北轩为壶中日月长。

万年枝上日初长 高宗纯皇帝集奉圣母命赋得诗云:琪树托根兰殿旁,茏葱布影玉阶苍。承温枝爱春曦丽,含润叶浮晓露瀼。疑是再中金乌驻,那知无据紫鸾翔。内臣报觉莲壶永,宫女量同彩线长。瑞气氤氲依干护,和风淡淡拂柯香。非关上苑虚传号,喜映东朝实兆祥。谢氏芝兰宁比数,周家姜姒共辉光。延庥袭庆歌苞茂,万岁千秋奉寿康。

春雨林塘 春雨林塘在西苑,高宗纯皇帝有赋得诗。

一溪清水引风凉 圆明园水木明瑟为四十景之一,世宗宪皇帝题额曰一溪清水引风凉。

无暑清凉 无暑清凉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万泉庄 泉宗庙建于万泉庄。庙内为涵泽门,后为枢光阁。巴沟南为万泉庄,自畅春园至泉宗庙上五里馀。高宗纯皇帝万泉庄记:万泉庄高于巴沟,巴沟又高于丹棱沜,则水北流而不南流,不待烛照数计矣。

月白风清无尽藏 详“好山合作画图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