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谨按〕鸿慈永祜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鸿慈永祜后垣西北为紫碧山房,前宇为横云堂,山房东岩洞中为石帆室,东南为丰乐轩,北为霁华楼,迤东为景晖楼。横云堂西池上为澄素楼,西北为引溪亭。(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紫碧山房额有二,其一恭悬正宇内,一悬穿堂门檐,与引溪亭额皆世宗御书。紫碧山房正宇檐额曰乐在人和,及横云堂诸额皆皇上御书。
鸿慈永祜东垣外径连冈三重,度桥而东,则汇芳书院也。内宇为抒藻轩,后为涵远斋,斋前西垣内为翠照楼,东垣内为倬云楼,又东为眉月轩。倬云楼南稍东为随安室,又东敞宇三楹为问津,逾溪桥数武有石坊,为断桥残雪。(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汇芳书院四十景之一,额为皇上御书。倬云楼中楹额曰竹深荷净,与院内诸额皆御书。涵远斋内联曰:宝案凝香,图书陈道法;仙台丽景,晴雨验耕桑。亦御书。问津额为世宗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汇芳书院诗阶除闲敞,草卉丛秀,东偏学月牙形,构小斋数椽,旁列虚亭,奇石负土争出,穴洞谽谺,翠蔓蒙络,可攀扪而上问津石室,何必灵鹫峰前?书院新开号汇芳,不因叶错与华裳。菁莪棫朴育贤意,佐我休明被万方。
〔臣等谨按〕汇芳书院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汇芳书院之南为日天琳宇,西前楼下之正宇也。其制有中前楼、中后楼,上下各七楹,有西前楼、西后楼,上下各七楹。前后楼间穿堂各三楹,中前楼南有天桥,与楼相属。天桥东南重檐八方者为灯亭,西前楼南为东转角楼,又西稍南为西转角楼,中前楼之东垣内八方亭为楞严坛,又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和感殿,后为晏安殿。(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日天琳宇,四十景之一,额为皇上御书。其规制皆仿雍和宫后佛楼式。中前楼上奉关帝,世宗御书额曰极乐世界,皇上御书额曰赫声濯灵。联曰:千载丹心扶大义;两间正气护皇图。西前楼上奉玉皇大帝,世宗御书额曰一天喜色,皇上御书额曰总持元化。联曰:地载无私宏槖钥;乾元资始肇纲维。此外凡楼宇上下皆供佛像及诸神位。瑞应宫诸殿皆祀龙神。
乾隆九年御制日天琳宇诗紫微丹地中,立一化城,截断红尘,觉同此山光水色,一时尽演圆音矣。修修释子,渺渺禅栖,踏著门庭,即此是普贤愿海。天外标化城,不许红尘杂。云台宝网中,时有钟鱼答。
〔臣等谨按〕日天琳宇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日天琳宇迤东稍南,稻田弥望,河水周环,中有田字式殿,凡四门,其东、北面皆有
汇芳书院。内为抒藻轩、涵远斋。斋前西垣内为翠照楼,东垣内为倬云楼,又东为眉月轩。倬云楼
南为随安室,又东敞宇为问津。逾溪桥有石坊,为断桥残雪。
日天琳宇在汇芳书院之南,西前楼下之正宇也。其制有中前楼、中后楼、西前楼、西后楼,各有穿堂。中前楼南有天桥,与楼相属,天桥东为灯亭。西前楼南为东转角楼、西转角楼。中前楼之东垣内八方亭,为楞严坛。又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感和殿,后为晏安殿。东南稻田弥望,河水周环。中有田字式殿,凡四门。东北面皆有楼:北楼为
澹泊宁静,东为曙光楼,殿东山门外为扶翠楼。西门外别院内为多稼轩,东临稻畦,为观稼轩,为怡情悦目,为稻香亭。又东北为溪山不尽,为兰溪隐玉。多稼轩西池南为水精域,西为静香书屋,为招鹤磴。池后东北为寸碧,西北为引胜,正北为互妙楼。河西为
映水兰香,东南为钓鱼矶,北为印月池。池北为知耕织,为濯鳞沼。西南为贵织山房,以祀蚕神。东北为
水木明瑟。稍西为文源阁,上下各六楹。阁前有巨石,名玲峯。西为柳浪闻莺,西北环池带河为濂溪乐处,后为云香清胜,东垣为芰荷深处。折而东北为香雪廊,其东楼为云霞舒卷,楼北亭为临泉。南为汇芳总春之庙,殿额为蕃育羣芳。东北楼为香远益清,西为乐天和,为味真书屋,又西为池水共心月同明。庙东沿山径,出为普济桥。迤北对稻塍为
多稼如云,前为芰荷香,东稍南为湛緑室,东北为
口,梵刹一区,为月地云居殿【四十景之十六。】,五楹,前殿方式,四面各五楹,后楼上下各七楹。东为法源楼,又东为静室,西渡桥,折而北为刘猛将军庙。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为鸿慈永祜【四十景之十七。】,即安佑宫前琉璃坊座,面南额也。左右石华表各一,坊南及东西复有三坊环列,其南为月河桥,又东南为政孚殿,三楹,西向,宫门五楹,南向,为安佑门。前白玉石桥三座,左右井亭各一,朝房各五楹,内重檐正殿九楹,为安佑宫。内中龛奉圣祖仁皇帝御容,左龛奉世宗宪皇帝御容,右龛奉高宗纯皇帝御容。左右配殿各五楹,碑亭各一,燎亭各一。后垣西北为紫碧山房,前宇为横云堂。山房东岩洞中为石帆室,东南为丰乐轩,北为霁华楼,迤东为景晖楼。横云堂西池上为澄素楼,西北为引溪亭,东垣外径连冈三重,度桥而东则汇芳书院也【四十景之十八。盖园之西北隅。】。内宇为抒藻轩,后为涵远斋。斋前西垣内为翠照楼,东垣内为倬云楼,又东为眉月轩,楼南稍东为随安堂,又东敞宇三楹,为问津。逾桥有石坊为断桥残雪【仿西湖十景。】。汇芳书院之南为日天琳宇【四十景之十九。】,西前楼下之正宇也。其制有中前楼、中后楼,上下各七楹;有西前楼、西后楼,上下各七楹;前后间穿堂各三楹。中前楼南有天桥,与楼相属。天桥东南,重檐八方者为灯亭。西前楼南为东转角楼,又西稍南为西转角楼。中前楼之东垣内八方亭为楞严坛,又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感和殿,后为晏安殿。日天琳宇迤东稍南,稻田弥望,河水周环,中有田字式殿,凡四门,其东北面皆有楼。北楼玉宇为澹泊宁静【四十景之二十。】,东为曙光楼。殿东门外为翠扶楼,西门外别垣内宇为多稼轩,七楹。其东临稻畦者,前为观稼轩,后为怡情悦目,为稻香亭,又东稍北为溪
乾,体仁长人,大都为为君者而言。
花香鸟语 高宗纯皇帝诗云:寓物不留意,澄观可念心。昔时维志乐,今日切君临。映砌花香递,隔窗鸟语吟。巧簧度逸态,清麝护流音。宛转含旖旎,幽扬效静深。春台方詄荡,熙性愿林林。
日天琳宇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汇芳书院之西南,前楼下之正宇也,其规制仿雍和宫后佛楼式。高宗纯皇帝诗云:天外标化城,不许红尘杂。灵台宝网中,时有钟鱼答。
鸠唤雨 鸠唤雨,得和字。高宗纯皇帝诗云:物性知时气,禽言善揣摩。阴晴候弗舛,感召理无讹。乍听邕邕叫,旋看蔼蔼挼。宁同闻弱管,喜是织空罗。耕已买䤥插,耘欣荷笠蓑。诚然披雭雭,岂漫唤哥哥。望矣夏云首,鸣哉今若何?勤农卜雨霈,恭己奉天和。
恬虚乐古 恬虚乐古,高宗纯皇帝诗云:艺院五车聚,心斋十笏余。居今爱稽古,取实亦凝虚。适可分阴惜,坦然尺宅舒。诗唯吟杜甫,史与论应璩。竹薄风乘爽,松乔月入疏。仰观兼俯察,妙义总如如。
龙应鸣鼓 龙应鸣鼓,得孚字。高宗纯皇帝诗曰:赋纪鼓鸣应,传称龙见雩。气无以潜辟,感有不言孚。
石钟乳 高宗纯皇帝诗云:千年石钟乳,幽穴葆其光。新出西山嵌穴间。涌脉资银气,成形本玉浆。一朝现山腹,几簇剔岩床。鳬氏难为铸,卝人未解相。桂林宁独占,蝉翼大称良。讵拟珍琼玖,堪因悟显藏。
旧名大享殿。嘉靖年间拟古明堂,每春行祈谷礼。乾隆十六年改今名。以正月上辛祀上帝。先一日斋宿,诣皇乾殿行礼,诣祈年殿视坛位,诣神库视笾豆。乾隆八年祈谷诗云:东陆晖晴旭,穹坛扬瑞烟。上辛邀帝佑,依古重民天。量币牲唯犊,燔柴烛被田。八音调太簇,九奏叶朱弦。寅祀增乾惕,骏奔敢后先。继绳思祖德,对越仰皇乾。百辟威仪赞,一衷夙夜虔。祈年陈至愿,锡我有秋连。三十八年诗有“只略棕街减步趋”之句。注:旧仪于砖城门外西阶设棕荐处降辇,今由砖城西南角降辇。又斋宫诗云:闲听韶磬松风外,坐验周圭日影中。注云:斋宫墙外即神乐所,每以豫日执事演礼于此。
南薰殿 殿在武英殿南,高宗纯皇帝藏历代帝后名臣像于此。诗云:写照应非古,羲轩谁所传。俨兹瞻日角,敬与保天全。暑雨宁侵幌,熏风常入弦。睪然兴景仰,筹治勉勤乾。
汇芳书院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鸿慈永祜东垣外,径连岗三重,度桥而东为汇芳书院。高宗纯皇帝诗引:阶除闲敞,草卉丛秀,东偏学月牙形,构小斋数椽,旁列虚亭。奇石负土争出,穴洞谽谺,翠蔓蒙络,可攀扪而上。问津石室,何必灵鹫峰前?
长虹饮练 长虹饮练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芙蓉晴照 静明园廓然大公殿北临后湖,湖中为芙蓉晴照。相传为芙蓉殿遗址,为十六景之一。
金台夕照 高宗纯皇帝诗引:黄金台见志乘者有三,一在易州,都城有其二。舆地名胜志云:在府东南十六里,又有小金台相去一里。今朝阳门东巍然土阜,好事者即以实之,所传古迹大率类此。
竹深荷静 圆明园汇芳书院之倬云楼,高宗纯皇帝额曰竹深荷静。
采香云径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
双湖夹镜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风篁清听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竹近水则韵益清,凉飔暂至,萧然有渭滨淇澳之想。
风泉清听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宫门听政 圣祖仁皇帝御制诗云:中书天下本,六官庶僚首。丝纶委寄隆,分职慎所守。上相列天阶,喉舌管北斗。乾象方昭垂,古来讵虚受。轩皇置六相,姬文择四友。得人邦乃昌,此事谅非偶。曰予既寡昧,欿然谢哲后。听政日不遑,望道远何有。启沃藉臣邻,匡襄资左右。虽云际升平,民物岂康阜。图终贵谨始,治安莫予狃。广业惟克勤,励精期永久。作诗一相勖,敬哉庶无负。
霞标磴 地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洪光寺前盘道间敞宇三楹,为霞标磴。高宗纯皇帝诗引:香嵓室前累石为磴,凡九曲,历十八盘而上,仿佛李思训、王维画蜀山栈道。山势耸拔,取径以纡而得夷。非五回之岭、九折之坂崭绝而不可上者比也。
招鹤磴 地为圆明园内多稼轩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岈然洼然之间,羽客缓步,虽不招之而意有顾惜弗去者矣。句云:篆文苔磴满,鹤迹印来斜。未可乘轩驾,雅宜点画叉。乐看长毛羽,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