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三友轩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黄琉璃瓦卷棚顶,东为硬山式,西为歇山式,三面出廊,这是一种巧借地形的屋顶构造形式,为宫中仅有。
轩明间槅扇4扇,中间两扇为门,檐下挂匾“三友轩”,两次间为灯笼锦支摘窗。轩内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装修题材。尤为夺目的是紫檀透雕圆光罩,罩上竹叶以玉片镶嵌,构思巧妙。东为3扇支摘窗,与乐寿堂隔窗相望。后檐皆为支摘窗,窗外为假山。西次间西墙辟窗,以紫檀透雕松、竹、梅纹为窗棂,疏密相间,雕刻精细。透过西窗,可观赏窗外玲珑的假山与翠竹青松。
三友轩的装修题材与轩外的种植物相统一,内外呼应,渲染突出了建筑主题。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63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碧琳馆咏竹诗 几个云窗外,家自有家。风敲鸣凤管,雪灿镂琼华。写色偏宜淡,论情好在遐。晦翁精理学,餐吐也称嘉。朱子步虚词有餐吐碧琳华之句。

〔臣等谨按〕碧琳馆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碧琳馆南为妙莲华室。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妙莲华室内联曰:青莲法界本清净;白毫相光常满圆。又联曰:转谛在语言而外;悟机得真实之中。

妙莲华室南为凝晖堂。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凝晖堂联曰:十二灵文传宝炬;三千净土荫慈云。其南室额曰三友轩

乾隆十二年御制题三友轩 三友之名始宣尼,直谅多闻益德资。香山取譬琴诗酒,放达繄非予所师。独有玉局称正见,直号植物松竹梅。叶名称义元隐未发,我将触类引伸之。苍松自具直之性,梅传春信谅也宜。摐金敲玉时多闻,妙喻舍竹其复谁?奚待结契霜雪里,天然同德声应随。寓意于物有奇遇,名迹历历琳琅披。十八公的云西笔,海粟长赋留雄辞。君子林称真定论,国子博士小篆题。更爱梅事合元宋,小清秘物传今斯。拣金集狐有如是,自天合也非人为。尝鼎一脔足味道,况斟雉膏道可知。箧藏书室识宝重,窗外延客霜其眉。千株一穗翩左右,二语用苏诗。是一是二谁然疑?因苏溯孔志未逮,高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64

山景仰深长思。

乾隆三十三年御制三友轩诗 乔松恒落落,新笋已亭亭。虽是梅子候,无妨通体馨。允宜诗着句,况有画传形。轩中弆曹知白十八公图、元人君子林图、宋元梅花合卷,因以命名。而窗外亦植松竹梅三种。即景思三益,堪为砥锡型。

〔臣等谨按〕三友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凝晖堂之前为延春阁,北与敬胜斋相对。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延春阁内南面额曰惠如春。联曰:瑶阶鹤绕三株树;玉宇鸾鸣九子铃。又联曰:玉砌风清,五色祥光连栋宇;铜签昼静,四时佳气集蓬壶。东室门上额曰清华,西室门上额曰朗润。东次室联曰:四序调和怀育物;万几清暇爱摊书。东面室内额曰洁素履。联曰:山水之间发清响;古今以上多同人。右室联曰:拂槛露浓晴树湿;卷帘风细落花香。西面额曰静观自得。联曰: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又联曰: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兰芽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左室额曰芝田,右室额曰兰畹。二层楼上额曰澄怀神自适。联三,一曰:吟情远寄青瑶障;悟境微参宝篆香。一曰:春蔼帘栊,氤氲观物妙;香浮几案,潇洒畅天和。一曰: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最上楼额曰俯畅群生。延春阁之西门上御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0

曰:智水仁山从体道;奇花瑞草总含芬。一曰:成阴乔木天然爽;过雨闲花自在香。一曰:智仁适会动还静;枕葄无非史与书。西北阁上联二,一曰:商鼎周彝自典重;槛花苑树相芬芳。一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后厦阁上联曰: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乐寿堂诗 寄兴由来在山水,向以万寿山背山临水,因名其堂曰乐寿,屡有诗。后得董其昌论古帖,知宋高宗内禅后有乐寿老人之称,喜其不约而同。因以名宁寿宫书堂,以待倦勤后居之。绍兴先我篆题铭。因名宝额待他日,冀叶贞符娱曼龄。忧则付人乐则寿,存吾顺事没吾宁。用张子西铭语。廿年屈指居斯俟,恩许之乎赖昊灵。

  〔臣等谨按〕乐寿堂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楣间额曰:胸中常养十分春。乐寿堂后为颐和轩。轩两庑壁亦嵌置敬胜斋帖石刻。正中额曰太和充满。联曰:景欣孚甲含胎际;春在人心物性间。又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东暖阁之南室额曰随安室。联曰:庆烟纠缦笼青琐;淑景和誾丽紫宸。西暖阁之西室联曰:随时自适天倪协;即事多欣道味涵。北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西暖阁外亭额曰如亭。后厦额曰导和养素。联曰:静延佳日春常盎;茂对祥风景总宜。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颐和轩诗 即渐菟裘构,居图豫立那?此时仍尽瘁,他日拟颐和。奢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72

国朝宫史 二四六

"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楼下联曰:"素心悦澹泊,胜托惟静虚。"又曰:"窗意包涵

画,天容醖酿春。"

  御制碧琳馆诗壬申 叠石为假山,植桧称温树。咫尺兰戺间,缥缈蓬壶趣。雕绘讵足尚,澹泊素所慕。可以贮琴书,遐心期古遇。户外响轻风,琅玕奏韶濩。佳景足一窗,新名恰当可。奚事建章宫,门户千万伙。漏报出花钟,篆袅沉檀火。后乐惟同民,先忧益厪我。永言■独哀,岂啻富人哿。殷怀周海寓,深居敢宴盘。寸阴信不假,万

几焉有闲。轻裘念鹑结,玉食轸粝餐。圣狂别罔克,朝夕凛惕干。肯堂励方来,保此磐

石安。

  碧琳馆南为妙莲华室。联曰:"青莲法界本清净,白毫相光常满圆。"又联曰:"转谛在语言而外,悟机得真实之中。"妙莲华室之南为凝晖堂,亦东向。联曰:"十二灵文传宝炬,三千净土荫慈云。"其南室匾曰:"三友轩"。

  御制题三友轩诗丁卯 三友之名始宣尼,直谅多闻益德资。香山取譬琴诗酒,放达翳非余所师。独有玉局称正见,直号植物松竹梅。名称义元隐未发,我将触类引伸之。苍松自具直之性,梅传春信谅也宜。摐金戞玉时多闻,妙喻舍竹其复谁。奚待结契霜雪里,天然同德声应随。寓意于物有奇遇,名迹历历琳琅披。十八公的云西笔,海粟长赋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73

留雄辞。君子林称真定论,国子博士小篆题。更爱梅事合元宋,小清祕物传今斯。拣金集狐有如是,自天合也非人为。尝鼎一脔足味道,况斟雉膏道可知。箧藏书室识宝重,窗外延客霜其眉。千株一穗翩左右,是一是二谁然疑。因苏遡孔志未逮,高山景仰深长思。

  御制三友轩诗庚辰 妙迹缘收益友三,名轩聊复助佳谈。讵惟笈里古香挹,更爱窗前生意含。触目无非远尘俗,会心皆可入研覃。几余适足供清赏,广厦千间忆辄惭。

  凝晖堂之前为延春阁,北与敬胜斋相对。阁内南面匾曰:"惠如春",联曰:"瑶阶鹤绕三株树,玉宇鸾鸣九子铃。"又联曰:"玉砌风清,五色祥光连栋宇;铜签昼静,四时佳气集蓬壶。"东室门上匾曰:"清华",西室门上匾曰:"朗润"。东次室联曰:"四序调和怀育物,万几清暇爱摊书。"东面室内匾曰:"洁素履",联曰:"山水之间发清响,古今以上多同人。"右室联曰:"拂槛露浓晴树湿,卷帘风细落花香。"西面匾曰:"静观自得",联曰:"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又曰:"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兰芽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左室匾曰:"芝田",右室匾曰:"兰畹",二层楼上匾曰: "澄怀神自适"。联三,一曰:"吟情远寄青瑶障,悟境微参宝篆香。"一曰:"春霭帘栊,氤氲观物妙;香浮几案,潇洒畅天和。"一曰:"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最

卷之十三 宫殿三 二四七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303

时,及今不为之表章,载之简牍,考索者其奚取征焉。爰命尚书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率同内廷翰林,仿博古图遗式,精绘形模,备摹款识,为西清古鉴一编。以游艺之余功,寄鉴古之远思,亦足称升平雅尚云尔。

石渠宝笈一部

  内府珍藏列朝御书、皇上宸翰,极为美富。至唐、宋以来,名人书画真迹甚伙,爰命内廷词臣编纪成书,分上、次等,详载题跋、款识,各以分贮之所为卷。其贮乾清宫者为宸翰一卷,列朝暨国朝书画七卷。贮养心殿者为列朝暨国朝书画八卷。贮重华宫者为宸翰一卷,列朝及国朝书画八卷。贮御书房者为列朝暨国朝书画十二卷。又附列朝书画贮三希堂、长春书屋者一卷。贮随安室、攸芋斋者一卷。贮静怡轩、三友轩者一卷。贮画禅室者一卷。首卷恭载皇上谕旨:三朝御笔藏之金匮者,焜煌典重,实为超越前古。朕每一捧观,辄增永慕,所当敬为什袭,贻我后人。又内府所储历代书画,积至万有余种,签轴既繁,不无真贋。顷释道二典,已编为祕殿珠林一集。此外,并宜详加别白,遴其佳者,荟萃成编。朕少年时,间涉猎书绘。登极后,每缘几暇,结习未忘,弄翰抒毫,动成卷帙。应一并分类诠次,用志岁月。至臣工先后经进书画暨传入御府者,往往有可

卷之三十三书籍十二 六五一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7

室额曰长春书屋。

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东次室曰静憩轩,后为金昭玉粹,东室曰随安室。

长元按:抑斋有御制记,取卫武公抑诗,他如宁寿宫、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凡燕息之所,

皆题此额,仰见圣敬日跻也。又随安室额亦是处有之。

启祥宫之西南向为延庆殿,后为抚辰殿,为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又西为敬胜斋,斋垣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华室,南为凝晖堂,又南为三友轩。凝晖堂前为延春阁。其右室有楼,前迭石为山,上有积翠亭。山有奇石,西曰飞来,东曰玉玲珑。穿石洞而南,有静室曰玉壶冰。洞口题曰鹫峯。

长元按:建福宫以下,所谓西花园也。

月华门之西为遵义门。中南向者为养心殿,为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召对引见,视乾清宫。

张英元日养心殿侍宴诗:暖日和风漾凤城,履端清燕在承明。楼前晴雪消金掌,玑上春星转玉衡。三殿班联同恺乐,万方歌舞颂升平。欣瞻元日恩晖早,听奏钧天第一声。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养心殿东暖阁内有随安室,西室为三希堂。西暖阁后有轩三楹,东为无倦斋,西为长春书屋。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羲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9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84

怡轩,轩后为慧曜楼,西为吉云楼。斋垣之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花室,室南为凝辉堂,堂南室曰三友轩,堂前为延春阁,阁北相对,即敬慎斋。[四][五]

注:

[一] 《故宫考》:"广德门南为延庆殿,殿前为延庆门,殿前三楹已荒废,现存木器伞灯

等项。以上各处,近年全为宫中堆煤之所"。

[二] 《故宫考》:"建福门内为抚辰殿,殿三楹,殿前有铜炉二,明嘉靖二十一年制,殿

内祀普天众仙暨春夏秋冬四官神位"。

[三] 《故宫考》:"建福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

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隆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东间祀孝贞显皇后神位,西间杂置佛龛甚多"。

[四] 《故宫考》:"民国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夜(阴历五月十三日),宫内敬慎斋失慎,

延烧东西南三面,历代古物之存于此者,均付焚如。起火原因,人言言殊,宫内事秘,莫可究诘。火后宣统就其原址夷为球场,场东盖玻璃室一,内有鞋二帽一,硕大无朋,其为何用不可知也。复有刀矛剑戟等物,宣统皇帝游戏之所也。据《宫史》所载,惠风亭以下各处,今俱无存,惟余延春阁前之石洞而已"。

[五] 《清室内务府报告德日新失慎延烧情形及灾后办法》:

"谨查五月十三日夜内德日新失慎,延烧延春阁、静宜轩、广生楼、中正殿、香云亭等六处,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85

经臣等会同王怀庆、薛之珩、聂宪藩等督饬消防队当场救护,遂即会商清理火底办法,由警察厅护军管理处派拨官弁,刨挖检拾,并由臣等拣派司员逐日前往监视,现在清理完竣,所有检拾熔化佛像经版铜锡等项,共五百另八袋,金色铜片及残伤玉器等项共四十三箱。复经臣等前往详勘,恭查残缺佛像,亟应量加修饰,敬谨供奉。焚■经版情形较轻者,拟交中正殿尊藏保管。其熔■铜锡玉器等件,择其完整者四十九件,交进。其余残缺不齐者,交由中正殿司员妥为收存"。

月华门之西,相对为遵义门,门内西南向者为养心门,门内为养心殿,嘉庆七年重修。是殿为列帝宵旰寝兴之所。殿东,西暖阁,阁后室东为寝宫,西曰随安室。西暖阁有室曰三希堂,阁后北接后轩三楹,东为无倦斋,西为梅坞,向后为穿堂,为二层殿。殿之北曰能见室,其东曰攸芋斋。由景运门东出,左为肃诚门,门中南向者为奉先殿,殿前后各七楹,中奉安列圣神龛。殿东为夹道,即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清高宗于乾隆三十七年壬辰葺,备归政后尊养之所。[一][二][三]门凡六:正中为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为宁寿门,门前列金狮二。门内为皇极殿,殿重檐,仿乾清宫制。[四]殿庑东出者为凝祺门,西出者为昌泽门,又西即履顺门,殿后即宁寿宫。亘以长街,正中为养性门,门内为养性殿,[五]殿后为乐寿堂,[六]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89



国朝宫史续编 四九〇

之福耶。物理人情在开示,久安长治要裁培。寝兴六十养心惯, 予即位以来,居养心殿六十余载,最为安吉。今既训政如常,自当仍居养心殿,诸事咸宜也。耄耋迟迥乐寿来。今予年近九旬,康强训政,若将来幸越期颐,或稍觉倦勤,即当迁居于此,以享大年闲静之乐。然惟敬待天恩,弗当豫计岁月耳。斯后弗当计岁已,敬承天眷一心恢。

圣制乐寿堂作 戊午

向曾计日拟居旃, 丙申年葺宁寿宫,预为倦勤娱老之地,拟归政后移居于此,以资颐养,计日以俟,屡见前作。兹却养心座未迁。洎丙辰授玺子皇帝,初愿幸符, 自揣精力强健如常,不敢遽图自逸,而养心殿乃每日视事之所,予以望九之年敕几训政,居处一切应仍其旧,用迓吉祥。归政依然此训政,己便兼亦欲人便。养心殿在乾清门西, 遵义门之内, 向来召见王公、 大臣、六部、九卿及引见官员等俱由乾清门进内,趋走甚近。若宁寿宫则相距较远,不若养心殿之便,是以仍照常居此,非惟自便,兼欲便于大小臣工也。忽教改观去声今乎昔。信弗让时岁与年。

张子西铭语诚达。懒重摛藻纪吟笺。

乐寿堂后为颐和轩,匾曰:"太和充满",联曰:"景欣孚甲含胎际,春在人情物性间。"楣间北向联曰:"丽日和风春澹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后间匾曰:"导和养素",联曰:"静延佳日春长盎,茂对祥风景总宜。"东暖阁南向匾曰:"随安室",联曰:"庆烟糺■笼青璅,淑景和訚丽紫宸。"西暖阁

联曰:"随时自适天倪协,即事多欣道味涵。"又穿堂门上向北匾曰:"引清风",向南匾曰:"挹明

月"。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寝宫匾曰:"胸中常养十分春"。院西随墙门东向匾曰:"承晖",西向匾曰:"挹爽"。颐和轩西院为如亭,楼下西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颐和轩后为景祺阁,东有厅舍三楹,左立山石,颜曰:"文峰阁"。东山上有亭一,曰"翠鬟"。下有石洞,曰"云窦"。阁下联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匾曰"静听",曰"澄观"。养性门之东为阅是楼,联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59



国朝宫史续编 四六〇

听、言、动、思" 五箴也。恭见前编。联曰:"墨壶琴荐相先后,旧咏新裁自品评"。又联曰:"兰殿蔼晴晖,炉烟结翠;芝宫呈秀采,砌草舒芳。"后西室,皇上御书匾曰:"萃胜",又匾曰:"集英"。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联曰:"吉云垂大地,慈镜照诸天。"楼下匾曰:"如是室",联曰:"华海澄明,性源离色相;法铃朗彻,觉地了声闻。"皆高宗纯皇帝御笔。吉云楼西为敬胜斋,阁上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旰食宵衣",联曰:"看花生意蕊,听雨发言泉。"阁下东室,皇上御书联曰:"吉传颛帝训,义取召公书。"西室匾曰:"性存",联曰:"致虚涵白室,式古凛丹书。"斋西匾曰:"德日新",楼上联曰:"恭己奉三无,澄心待万几。"又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斋内有亭,匾曰"风雅存",联曰:"金掌露浮盘影动,莲台风送漏声迟。"皆高宗纯皇帝御笔。其庭中垣门内,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朝日晖"。西为碧琳馆,东向楼上匾曰:"静中趣",联曰:"参得王蒙皴法,写将杜甫诗情。"又联曰:"与物皆春,花木四时呈丽景;抗心希古,图书万轴引清机。"又左联曰:"轩墀饶秀润,书史足吟哦。"右联曰:"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楼下联曰:"素心悦澹泊,胜托惟静虚。"又联曰:"窗意包涵画,天容醖酿春。"馆南为妙莲花室,联曰:"青莲法界本清净,白毫相光常满圆。"又联曰:"转谛在语言而外,悟机得真实之中。"室南为凝晖堂,联曰:"十二灵文传宝炬,三千净土荫慈云。"南室匾曰:"三友轩",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三友轩诗。恭见前编。轩内,皇上御书联曰:"植物咸发育,内照务澄清。"凝晖堂之前为延春阁,阁内南向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惠如春",联曰:"玉砌风清,五色祥光栋宇;铜签昼静,四时佳气集蓬壶。"皇上御书联曰:"瑶阶鹤绕三株树,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49

绘图著说,传之万世。又御制诗云:奉若钦惟显,研几懔曰明。瑶枢调律纪,珠贯验天行。翠辇临黄道,星台据月城。浑仪观建象,神器惕持盈。命羲仲和叔,在璇玑玉衡。授时熙庶绩,敢恃泰阶平!

晾鹰台 晾鹰台在南海子,本元仁虞院,凡恭值大阅之典于此举行。

蓬岛瑶台 蓬岛瑶台在福海中央,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旧名蓬莱洲。由蓬岛瑶台东南度桥为东岛,有亭,为瀛海仙山。西北度桥为北岛。高宗纯皇帝诗引:福海中作大小三岛,仿李思训画意为仙山楼阁之状,岧岧亭亭,望之若金台五所,玉楼十二也。有句云:天上画图悬日月,水中楼阁浸琉璃。

黄金台 高宗纯皇帝诗注:都城、定兴、安肃、易州皆载有金台,而李善引上谷图经云:台在易水东南,则易州似为可据。

碧山窗外画屏开 延春阁楼上联曰:绿水亭前罗带绕;碧山窗外画屏开。

天地一家春 圆明园九州清晏殿东为天地一家春。

胸中常养十分春 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额曰胸中常养十分春。

与物皆春 养心殿后穿堂屏门向北额曰兰戺涵春。二层殿上北向额曰与物皆春。联曰: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

德日新 敬胜斋阁之西额曰德日新。联曰:牙签披古鉴;香篆引澄怀。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4

四首,勒于壁间。

淳化轩 淳化轩在长春园中含经堂之后,东西廊庑壁间嵌重刻淳化阁帖石。

翠交轩 宝相寺度城关而东,迤南为翠交轩,轩下石室为熙春洞,北为爱山楼,又北为泽兰室。

裕性轩 裕性轩在南苑新衙门后,殿之东,高宗纯皇帝旧书屋,中有玉兰。

来青轩 香山寺北为观音阁,后为海棠院。院东为来青轩,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圣祖仁皇帝题额曰普照乾坤。高宗纯皇帝有恭瞻四大字诗云:胜地绝尘喧,璇题耀网轩。余波流墨沈,健法突钗痕。尚睹云烟润,因惊岁月奔。圣情空想像,长此照乾坤。

绛雪轩 高宗纯皇帝绛雪轩诗注:坤宁门后为御花园,轩在东厢,庭前古海棠数本,以此得名。

三友轩 碧琳馆南为妙莲华室,室南为凝辉堂,其南室额曰三友轩。高宗纯皇帝御制诗云:三友之名始宣尼,直谅多闻益德资。香山取譬琴诗酒,放达繄非予所师。独有玉局称正见,直号植物松竹梅。

旧衙门 旧衙门建自前明,顺治十五年重加修葺。

新衙门 新衙门在镇国寺门内,东壁联曰:绿深草色轻风拂;红润花光宿雨晴。西壁联曰:树鸟鸣春声渐畅;砌台向日绿偏多。

百子门 百子门之北向者为乾西五所,近东者今为重华宫。

御 门 钦定大清会典:凡御门听政之礼,先期内阁得旨,传知各部院官。至日黎明咸集,俟侍卫传旨宣入,乃鱼贯以进。皇帝升座,记注官由西阶升,翰林科道至西阶下,咸就位立。部院奏事官

宁寿宫花园三友轩内檐装饰艺术研究

乾隆皇帝认为松竹梅代表“正直”、“多闻”和“诚信”三种人,与这三种朋友交往能提高自己的德行。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皇帝将曹知白《十八公图》、元人《君子林图》、元人《梅花合卷》藏于建福宫花园凝晖堂南室,并将此室以“三友轩”命名;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建长春园含经堂宫苑时,在西路建淳化轩三友轩;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宁寿宫花园三友轩。宁寿宫花园三友轩是乾隆皇帝营建的三处三友轩中仅存的一座。它以淳化轩三友轩为母本,又在淳化轩三友轩基础上做了一定调整。宁寿宫花园三友轩室内空间简洁且富于变化;内檐木装修类型多样,涉及包镶、竹丝镶嵌、木雕、嵌玉、嵌银丝等多种工艺,做工精美,工艺考究。它室内墙面上张贴有大小不同贴落17张,制作于乾隆、嘉庆和晚清三个时期;除嘉庆御笔贴落外,其余贴落均是出自宫廷画家之手。其室内花窗心和隔罩心均以“臣”字款书画贴落装饰,按照一张画一张字交替设置,情趣盎然,古朴典雅;其中,书法贴落出自晚清大臣,绘画贴落出自晚清宫廷画家。宁寿宫花园三友轩室内装饰多处以“岁寒三友”为题材,展现了乾隆皇帝对松竹梅的推崇,以及他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