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龙王庙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龙王庙,位于安溪县参内乡乡区的北部,是一座始建于宋代的古庙,又名龙潭庙,旧时专门供奉四海龙王,龙王娘娘,日,月星君,雷公、电母风神雨伯诸神。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王庙,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龙王庙历史上是官府及民众遇旱祈雨的地方,香火十分鼎盛。 尉尝祷雨于此,诃责道士必求见龙,龙见形示尉。尉还,大雷雨击尉,毙之,故祀于庙旁。对此,史书记载及民间广泛流传着种种传说。明嘉靖《安溪县志》载:“在长泰马坑山(今祜水村马坑角落)后。有三潭,下一潭最深,龙王庙在焉。岁旱祷之,灵应不爽。嘉靖七年二月,旱甚,知县黄怿免冠,率士民祷于潭下,三步一拜,果雨。嘉靖三十一年六月旱,知县汪瑀徒跣祈水路拜,雨辄应。”清乾隆《安溪县志·杂记》在引用《宋志》时称:“参村龙潭庙,方二丈余,侧有大石,遇祷雨时,龟见则旱,蛇见则雨。”又有古书载:“龙潭庙在镇抚东部,水深色碧,若遇大旱,各方面来此祈雨,归未到家,即大雨淋漓,百求百应,无一或爽。”
龙王庙,新编《安溪县志》载:“民国32年(1943年)三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十六日,久旱不雨,田园龟裂,全县受旱378461亩。”相传,县长陈拱北曾率信男到龙潭庙祈雨,大雨滂沱。古人何鲁作有《龙潭致雨》一诗:怪石临潭辟洞空,人言直透海龙宫,若因旱魃来祈雨,只在嘘云顷刻中
阅读全文
书名:北平风俗类征下册 页码:43

腊鸡

南人在都求仕者,北人目为"腊鸡",盖腊鸡为南方馈北人之物 也。(草木子)

京师市语谓江西人为"鸡"。(谈助) 元时江西人仕于朝者,多以腊鸡为贽,故江西人呼为"腊鸡头"。

(言鲭)

元时凡南数省人皆有"腊鸡"之目,至明乃惟以之嘲江西人也。

(通俗编)

京师谓江西人曰"鸡"。(证俗文) 撞太岁

京师有依托官府赚人财货者名"撞太岁",吴中名"卖厅角",江 西名"树背张风",盖穿窬之行也。《菽园杂记》

京师依托官府,赚人财货者,名"撞太岁"。(水南翰记) 雨谣 正统末,京师旱,街巷小儿为土龙祷雨,拜而歌曰:"雨帝雨帝,

城隍、土地,雨若再来,还我土地"。成群噪呼,不知所起。(九朝野

记)

凡岁时不雨,家贴龙王神马于门,磁瓶插柳枝,挂门之旁,小儿 塑泥龙,张纸旗,击鼓金,焚香各龙王庙,群歌曰:"青龙头,白龙 尾,(声作以)小孩求雨天欢喜"。"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大 下小下,初一下到十八,(声作巴)摩诃萨"。初雨,小儿群喜而歌曰: "风来了,雨来了,禾场背了谷(声作古)来了"。雨久,以白纸作妇 人首,剪红绿纸衣之,以苕帚苗缚小帚,令携之,竿悬檐际,曰"扫 晴娘"。《帝京景物略》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4

  

  普宁寺,在庞家庄,正统三年、隆庆五年重修。清凉寺,在院南村,元天庆年建,正德四年民人马忠等重修。编修孙清记。元通寺,在南庄村,万历十五年村民重修。观音禅寺,在梁家务,古废刹。永乐元年尼僧德进重建,弘治元年沙门德庆记。观音寺,在西黄垡村,正统年驸马崔敬中重修,陈维宗记。圆通寺,在赵村,今废。以上离城约八十里。

  圣德寺,在流右庄。开华寺在贺北店,天庆年重修,至隆庆六年乡民陈万仓建,吏部尚书李春芳记。以上离城约九十里。

  毗卢寺、圆觉寺,俱在黄各庄,唐朝建。栖隐寺,在仰山,金时创。宣德年僧智广有道行,钦赐住持。正统年太监王振、天顺年太监吴琪等重建。翰林学士刘定之记。祥庆寺,在大新庄,景泰四年重修。招提寺,在宋各庄。灵言寺,在里河村,今废。兴教寺,在河南村,辽天庆年修,嘉靖二十六年重修。隆庆寺,在梨园村,永乐初年建,嘉靖四年乡民王普教等重修,奉议大夫顾经记。观音寺,在梁各庄。地藏寺,在里河村,嘉靖三十年村民王增等修。云岩寺,在张公垡,万历元年乡民建。古刹龙华寺,在吴家庄。妙亨寺,在西胡林村,古刹。宣德年僧人泽潭重建,天顺元年赐今名。有《泽潭记》。隆兴寺,在求贤村,先朝天庆年建,永乐五年重修,嘉靖八年重建。工部郎中陈详记。以上离城约一百里。

  永太寺,在朱家务,今废。崇圣寺,在太子务村,元大德十一年创,宣德年僧恩席重建。学士赵昂记。法云寺,在黄家岭。龙华寺,在榆垡村。以上离城约一百十里。

  元觉寺,在小新庄村。龙岩寺,在王平村,元元统二年建,沙门幸道记。寺今废。有松一,亭亭如盖,相传为辽金所植。白瀑寺,在雁翅社,金时僧人圆正建,皇统六年沙门希辩记。以上离城约一百二十里。

  柏山寺,在三岔粤,唐朝建。永乐年耆民同杨建。成化年僧智觉各重修。礼部郎中王琦记。紫荆寺,在田家庄。相传隋田真、田广、田庆兄弟三人分居,议分紫荆,一夕枯死,兄弟感悟,复合,荆亦复荣,即此地也。弥勒寺,在西斋堂村。胜泉寺,在朱窝村,宣德四年僧妙德建,正德十三年僧道真等修,了空撰。清泰寺,在横岭村。圣母观音寺,在东斋堂村,古刹废址。正德十四年重建,通政司参政顾经记。团山寺,在桑峪社村,宋景定时建,旧名团山禅林。正统九年、万历十二年重修,沙门南浦记。龙王观音寺,先朝至正中建,旧名龙王庙。成化年村民于仲全等重建,嘉靖三年改今名。尚宝司卿乔宇记。圣泉寺,辽景炎年建,宣德五年尼僧善用重建,沙门道深记。广善寺,正德庚午僧真海创,副使朱瑠记。灵泉寺,在凌水村,起自汉时。弘治年僧员海重修,庶吉士王伦记。尼僧寺、柳峪寺,俱在马栏村。以上离城二百里。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9

庙,一嘉靖三十九年建,一嘉靖四十四年建。马灵官庙,弘治年太监李广建。玄应庙,永乐年建。以上俱在北城日中坊。

五显禅林庙,永乐年建,万历三年重修。五圣庙,正德年建。张老相公庙,嘉靖四十五年建。以上俱在大时雍坊。

三官庙,一万历六年建,一嘉靖四十一年建。观音庙,隆庆元年建。立禅庙,正统年建。小西方庙,万历九年建。太尉庙,嘉靖三十年建,万历十七年重修。三清庙,永乐十七年太监曹铨使暹罗,浮海遇风,祝天祈福,归建是庙。正统八年敕赐今名。礼部尚书胡濙记。以上俱在朝天日中坊。帝王庙,嘉靖十一年建。娘娘庙,创不记年。武王庙,嘉靖三十八年建。威灵庙,万历十七年建,以上在鸣玉坊。玄通庙,在安富坊。三官庙、灵官庙,古刹。崇宁庙、昭应庙,以上俱在金城坊。

龙王庙,二,俱在阜财坊。

真武庙,在大时雍坊者三:一嘉靖元年重修,一万历十三年重修,一创不记年。在朝天日中坊者一,嘉靖四十年建。鸣玉坊一,金城坊一,俱创不记年。土地庙,一在鸣玉坊,嘉靖三十一年霍太监建。一在金城坊,一在阜财坊。火神庙,一在北城日中坊,元至元十六年建。在大时雍坊者二:一正德年建,嘉靖丙午重修;一天顺年建。在鸣玉坊者一,嘉靖三十二年居民高凤建。在金城坊一,古刹。天仙庙,在北城日中坊者二:一嘉靖六年建,一嘉靖二十九年建。在大时雍坊一,嘉靖三十九年重修。在鸣玉坊者二:一隆庆元年建,一创不记年。在金城坊者三,在阜财坊一,俱创不记年。三义庙,一在小时雍坊,即旧西厂废址,成化二十二年御制重修。一在朝天日中坊,嘉靖三十五年建。城隍庙,一在北城发祥坊,系元旧址,今废。一在金城坊,系我朝都城隍庙,万历十七年户部尚书石星题准,敕赐重修。延福庙,一在大时雍坊,隆庆二年建。一在河漕西坊,成化十七年建。药王庙,一在北城日中坊,嘉靖二十五年建。一在积庆坊,万历三年太监冯保建,上赐额普济药王庙,内庭设药于此,参政刘效祖记。

城外:关王庙,一在阜成门外一里,弘治十六年坊民赵刚等建,鸿胪寺卿刘恺记。一在阜成门外平则关,离城二里。一在亭子村,离城五里。一在芦沟桥,万历八年敕修。一在上下庄,一在北新安。以上离城三十里。一在高店村,一在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50

  三家店,一在军庄,一在天宫院。以上离城六十里。一在庞各庄,一在桥儿涧,一在马安山(旧名太平护国武安王庙,嘉靖十一年太监陈旺等重修,工部员外徐腾记),一在大营村,一在黑垡村,一在常各庄,一在窑子头,一在南茨榆村,一在东庄营。以上离城约七十里。一在张公垡,一在张各庄,一在义塘村,一在西黄垡村。以上离城八十里。一在流石庄,一在贾河村,一在大新庄(相传先朝唐敬德建),一在曹各庄,一在黄垡庄,一在黑垡村,一在南各庄。以上离城约一百里。一在胡林店,离城一百十里,古刹,嘉靖癸未重修,御史刘效祖记。玄天庙,一在西直门外,一在阜城门外。天仙庙,一在田各庄,正德年建。一在义井村,嘉靖三十九年陈总兵建。以上离城约二十里。一在芦沟桥,一在新店村,一在新店南。以上离城约四十里。一在庞各庄,一在西榆垡村,一在黄垡村,以上离城八十余里。三官庙,一在白纸坊,离城五里。一在田各庄,一在义井村,一在八里庄。以上离城约二十里。一在刘家峪,一在上下庄,一在芦沟桥。以上离城三十里。一在太子峪,一在小横岭,一在三家店,一在南安河(元朝建)。以上离城五十里。一在西黑垡村,一在义塘村,一在黄垡村,一在大新庄,一在黑垡村。以上离城一百里。一在朱家务,一在西斋堂。以上离城二百里。真武庙,一在亭子村,离城五里。一在义井村,一在上下庄。以上离城三十里。一在白家滩,离城五十里。一在太子务,一在庞各庄,一在大营村。以上离城约七十里。三义庙,一在阜成门外。一在七里屯,成化年建。在义井村有二:一嘉靖三十八年太监纪盘建,一隆庆三年居民安杲等建。以上离城二十里。一在八角庄,离城三十里。一在张各庄,离城四十里。一在大台村,离城五十里。一在大营村,离城七十里。一在榆垡村,离城约一百一十里。娘娘庙,一在达官村,离城二十里,嘉靖年建。一在周家巷,离城五十里。一在庞各庄,离城七十里。一在王平村,离城一百里。宣应庙,在香山村,离城三十里,原系三官古迹。成化十八年太监梁方重修,敕赐今名。大学士商辂记。五圣庙,一在芦沟桥,离城三十里,嘉靖三十五年建。一在崔村,离城四十里。一在南茨榆村,一在马各村,以上离城七十里。土地庙,在芦沟桥,万历十二年巡监察院傅光宅建。护国天将庙,在芦沟桥,嘉靖三十二年陶仲文创,万历八年重修。五道庙,一在板桥村,离城三十里。一在稻田村,离城五十里,隆庆三年建。一在北茨榆村,离城六十里,万历十八年建。一在西黑垡村,离城七十里。一在北庄村,一在南庄村,俱离城八十里。一在孙各庄,离城一百里。观音庙,一在张各庄,离城四十里,成化年建。一在瓮各庄,离城一百里。龙王庙,一在高店村,一在大峪村,一在琉璃局(嘉靖年重修),以上离城五十里。一在东杨家坨,一在孟窝村,一在军庄,以上离城约六十里。一在龙门村,一在南各庄,一在赵村,以上离城八十里。一在黑垡村,一在军下庄,一在下草店,以上离城一百里。一在大台村(系古刹),一在东胡家林,一在火钻村,一在白虎头庄,一在牛站庄,一在北山庄,一在清水涧,一在西斋堂,以上离城二百余里。东岳娘娘庙,在南安河。二郎庙,一在三家店,离城五十里。一在太子务,离城一百里。一在斋堂村,离城二百里。二圣庙,一在稻田村,正德八年建;一在大峪村。俱离城五十里。火神庙,一在军庄,离城六十里。一在西榆垡村,离城一百里。古刹玄帝庙,一在马鞍山,离城七十里,万历壬辰太监张诚

书名:光绪昌平州志 页码:25

  陵各处殿宇,尚属整齐洁净,惟墙垣红灰及门扇油饰,间有脱落,请将霸昌道同兴交部议处等语。明陵墙垣门扇灰饰间有脱落,自系风雨损坏,该道未及随时修理,只须罚令赔修,免其交部议处。嗣后派往査勘之工部堂宫,着二年奏派一次。乾隆五十四年

  仁宗睿皇帝谕 本日朕亲至明成祖长陵酹奠,并遣大臣分诣诸陵行礼,凭眺山林,弥深殷鉴,敬念皇考高宗纯皇帝特谕重修明帝诸陵,明楼享殿,规制焕然。严禁樵苏,松楸无恙。兹朕銮辂亲临,再申例禁。着该地方官以时饬令守陵人户,敬司洒扫,并严禁砍伐树木,永远遵奉,毋得懈弛,以副朕恪守前谟,培护胜国陵寝至意。嘉庆九年

  上谕 李鸿章奏:神灵显应,请颁匾额等语。直隶昌平州属凤凰山,旧有都龙王庙,灵应素昭,本年春夏间雨泽愆期,经该州官民祈祷,仰赖神灵默佑,膏泽普霑,实深寅感,着南书房翰林,恭书匾额一方,交李鸿章只领,敬谨悬挂昌平州凤凰山都龙王庙,用答神庥,钦此。光绪四年

 李鸿章奏:据署霸昌道顺天府治中萧屡中详据昌平州知州吴履福转据该州绅士候选助教朱蕡等禀称,该州白浮村北凤凰山,旧有都龙王庙,毎遇水旱祈祷辄应。本年自春徂夏,天久不雨,谷生黏虫,官绅及远近绅民诣山虔祷,旬日间甘霖大霈,榖之被虫蚀损者,得雨复生,秋成共庆。现拟醵金重修庙貌。公恳奏颁匾额,等情,转详请奏前来,臣査昌平州属凤凰山都龙王庙,灵应素昭,本年春夏缺雨,旱象将成,经该州官绅竭诚祈祷,膏泽普霑,早晚秋禾,皆得及时补种,实属御灾捍患,功德及民,相应据情吁恳天恩俯准,颁发匾额一方,由臣转发只领,敬谨摹泐悬挂,以昭灵贶而顺舆情。谨会同兼管顺天府府尹臣万青藜、顺天府府尹臣周家楣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书名:光绪昌平州志 页码:329

祠庙记第十

社稷坛

 在州城西门外少南。

云雨、风雷、山川、城隍坛

 在州城南门外少西。

先农坛

 在州城北门外。

厉坛

 在州城东门外少北。

二贤祠

 在学宫内,祀狄梁公刘谏议。明昌平道栗永禄建,今废。

龙王庙

在龙王山巅,明洪武八年重修,光绪四年祈雨有灵,奏请御赐祥征时若匾额,重修殿

书名:光绪昌平州志 页码:340

奉福寺 在州治西北汤峪川。金永安年建,元至正初敕建奉福禅林。

普云寺 在州治西北汤峪川,辽天庆间创立。

普门寺 在州治西北二十五里。

德胜寺 在州治西南镇边城德胜泉上,盖唐寺也。

莲花寺 在西水峪口。

白瀑寺 在镇边城东。

大承天护寺 在州治东南三十里。

黄山寺 在州治东,古名寺。明永乐十四年迁于南邵村,殿宇极其宏丽。

兴寿寺 在州治东北三十里。

和平寺 在花塔,相传唐时建。

日照院 在州治东四十里,今废。

弥勒院 在银山。

黄山宝泉院

海角龙泉梵院 在都龙王庙

黄普院 在沙峰庵南。

书名:春明梦余录(中) 页码:463

有言物力难措,先开吴淞江,而后徐议之者;有言且就内河道疏其沟浍者,而皆苦于费无所措。上以其费,罢之。东南财赋之地,国赋根本,日见凋敝,此经国者所宜亟讲也。

王文恪鏊吴郡治水碑:西蜀李公谓东南诸水咸汇太湖。太湖由三江入海,而三江久失故道。东江不可复寻,独娄江尚在,吴淞江虽在而多涸。其别出一支,分从常熟白茆港入海,最大且驶,而海沙阏塞,久成平陆,民且屋庐、坟墓其上。成化以来,每议开之,辄畏其难而止。弘治中,徐侍郎贯濬之,不能深广,旋开复塞。以大势论之,太湖吞纳众水,犹人之腹,白茆、吴淞则尾闾也,阳城、昆承、华亭诸处犹脉络也,尾闾不泄,腹且?胀为病,四支百脉,

无不病者。将事之初,横议纷起,或谓水旱天数,非人力可治;或谓治之复塞,徒费且劳;或

谓滨海地势高邛,凿之,覆引水入内为患。公皆不听。不数月,功就。初,白茆自北达于江,河形诘屈,不可复通。乃改就东南,挑平陆,直注诸海,自双庙至东仓,通一万七千三百九十二丈,其深一丈五尺,阔三十三丈。白茆上流又开尚湖、昆承、阳城湖,各隘为塘、为浜、为港、为漊者凡十有九;又于宜兴濬古渎,武进、无锡濬桃花港、龙荡、九曲城墅河、江阴申港、利港、横市河,皆林君文沛所理也。吴淞江上流颇通利,自夏驾浦至旧江口仅如衣带,不复容舟。因其旧形,广之深之。自夏驾浦至龙王庙江口凡六千三百三十六丈,其深一丈二尺,阔十八丈。又于湖州濬大钱、小梅七十二漊;吴江濬长桥一带,引湖水散淀山等湖;昆山濬赵屯、大盈、道褐等浦。其为浦、为港、为浜尤多,皆颜君如瑰所理也。白茆港口海潮日至,沙泥易阏,则为石闸一。阳城湖水至斜堰,分流七浦塘,则可少杀白茆之流,又为堰一。夏驾

卷之四十六 九六九

书名:春明梦余录(中) 页码:466

春明梦余录 九七二

理补造,分派江西、湖广、浙江等布政司,并直隶、徽州等府军卫、有司相兼修造,俱限次年三月终完备,驾赴太仓应用。因限期逼迫,措料不及,不免科敛钞物,买办其间,作弊受害者不可胜言。造船者惟顾眼前之急,不虑速成不坚之患。计其所费物料、人工又难细举,且如造千料海船一只,须用百人驾使,止运得一千石,若将用过人工物料估计价钞,可办二百料河船二十只,每只用军二十名,运粮四千石,以此较之,从便则可。如将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四府税征粮米定拨七十万石赴徐州,并兖州府粮三十万石赴济宁州交纳,差拨近河徐州等卫旗军一万名,各委指挥、千百户管领,工部拨与二百料浅船五百只,一如卫河事例,将前项仓粮从会通河儹运,供给北京。每三年海运二次,使造船者无逼迫之患,驾船者获坚久之利。以两河并海运计之,三年可得八百余万。十年之间,国有足食之备,民无烦扰之忧。至十二年,遂罢海运。而平江伯亦疏凿淮阳一带,南北遂会通矣。至今为国大利,而宋公之功当为第一。都督周公、侍郎金公,亦不可不谓之贤劳。厥后,传谓宋公有微过,朝廷督责之,革其冠带,止服儒巾治事。其权中微,而平江之功愈彰,故今惟颂平江伯而不及宋公。故邱文庄公尝过会通河,有感赋诗,曰:清江浦上临清闸,箫鼓丛祠饮餕余,几度会通河上过,更无人语宋尚书。后李文正公各有诗,其意在言表矣。后主事王始请于朝廷,祠祀于分水龙王庙之傍,因并录之,以示来者,知宋公之功不可没也。

元人揭傒斯都水分监记:会通河成之四年,始建都水分监于东阿之景德镇,掌凡河渠、坝牐之政令,以通朝贡,漕天下实京师。地高平则水疾泄,故为堨以蓄之,水积则立机引绳,以挽其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135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二十八

国朝宫室 西苑八

水殿之北有龙王庙,庙后小渠亘之,自太液池注水入春雨林塘者也。上有桥,桥南北坊各一。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二坊在南者榜曰贮月,曰摛锦,在北者榜曰轶云,曰延春。渡桥即蚕坛也。

先蚕坛在西苑东北隅。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先蚕坛乾隆七年建,垣周百六十丈,南面稍西正门三楹,左右门各一。入门为坛一成,方四丈,高四尺,陛四出,各十级。三面皆树桑柘。西北为瘗坎。我朝自圣祖仁皇帝设蚕舍于丰泽园之左,世宗宪皇帝复建先蚕祠于北郊,嗣以北郊无浴蚕所,因议建于此。

坛东为观桑台。台前为桑园,台后为亲蚕门,入门为亲蚕殿。国朝宫史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18

铃寺。五城坊巷胡同集

〔臣等谨按〕神武等卫今废。宝禅寺详见前河漕西条下。响铃寺即今新街口祝寿寺,俗犹仍其名。净妙庵、普度寺俱无考。

原日中坊四牌十九铺,有永泰寺、广济寺、延寿寺。五城坊巷胡同集

〔臣等谨按〕永泰寺在西直门大街高井胡同。内有碑二,一为明成化八年沙门圆显撰,一为兵部侍郎谢九仪撰,而年号剥落不可辨。广济寺在西直门新街口。明正德九年为梅乐禅师勅建,有沙门大勋撰碑,又有梅乐禅师小传一碑,都穆撰,吴宽跋,今并存寺中。延寿寺隶中城,详本条下。

增西之北曰西直,永乐十九年立。明一统志

补弘治戊午夏,京师西直门熊入城,守卫者不知觉,有被伤者。钧阳马公谓野兽入城非宜,乞严武事,备盗贼。何孟春谓同列曰:熊之为兆,既当备盗,亦须慎火。未几,城内在处火灾,礼部毁焉。或问孟春此占出何书。曰:宋绍兴己酉,永嘉灾前数日,有熊自南渡至城下,高世则谓其倅赵允绦曰:熊于字能火,郡中宜慎火。果延烧官民舍十七八。偶忆此事云然,不意其验也。余冬序录

增新街口龙王庙,雍正七年勅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龙王庙在西直门内街东,雍正七年奉世宗宪皇帝发帑创建,乾隆十八年奉旨易盖琉璃瓦,三十八年奉勅重修。

增崇元观在西直门内新街口,俗名曹公观。大清一统志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54

〔臣等谨按〕千佛寺诸铜像今存。

原千佛寺建于明万历初,中有长沙杨守鲁、安阳乔应春二碑,皆镇阳林潮书。潮以鸿胪寺主簿直文华殿中书。应春碑称诸天阿罗汉皆太监杨用所铸,刘同人帝京景物略乃谓为朝鲜国王所贡,当以碑为实也。渌水亭杂识

原杨守鲁千佛寺碑记略 西蜀僧遍融自庐山来游京师,御马太监杨君用以其名荐之司礼监冯公保,随贸地于都城乾隅,御用监太监赵君明扬宅也。将建梵刹,迎遍融主佛事,闻于圣母皇太后,捐膏沐资,潞王公主亦佐钱若干缗,即委杨君董其役。辛巳秋落成。寺南向为山门,为天王殿,为钟鼓楼,中为大雄宝殿,为伽蓝殿,后为方丈,为禅堂,为僧寮,为庖湢,为园圃,左右侧则有龙王庙及井亭,养老礼宾诸所靡不备。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燕都游览志载杨守鲁碑云,蜀僧偏融,今考寺碑作遍融,又释修懿有句云,耆宿推三藏,师资事遍融。作偏字,志之误也。今改正。

原乔应春新建护国报恩千佛寺宝像碑略 大司礼枢辅冯公上承圣母皇太后命,特建宝刹,于是御马监太监杨君用受遍融上人指,铸毘卢世尊莲花宝千佛,旋绕四向若朝者然,铸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复塑伽蓝天王等像。工始于万历庚辰,浃岁而告成。辛巳秋七月既望立石。燕都游览志

〔臣等谨按〕千佛寺,本朝雍正十一年奉勅重修,赐名拈花寺。殿外额曰觉岸慈航,世宗宪皇帝御书。殿内额曰普明宗镜,皇上御书。

增世宗御制拈花寺碑文 昔我世祖章皇帝万几余暇,留神内典。其时法门龙象受知最深者曰玉琳琇国师,尝欲令其徒■溪森主席京师,宣扬道法,眷顾之意至厚。朕阅玉琳■溪语录,叹其高风卓识,超冠丛林。因为颁谕表章,追封赐祭,以仰承世祖皇帝优崇正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59

论。便设军容示西域,时哈萨克斯坦布鲁特塔什罕回人等皆令预观。伫看露布靖坚昆。迩日盼将军兆惠喜音,殊切于怀。好齐以暇千旓飐,既正还奇万炮喧。风日晴和士挟纩,非予恩也总天恩。

〔臣等谨按〕南苑大阅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大红门内更衣殿南向,门二层,大殿三间。南苑册

〔臣等谨按〕大红门,南苑正北门也,亦称北红门。旧有南苑官署房三层,共十有八

间。更衣殿,乾隆三年建,殿内恭悬御书额曰郊原在望,联曰:旧题在壁几行绿;

晓日横窗一抹殷。其南为地藏庵,东为小龙王庙

圣祖御制海子北红门秋雨后行围戏作 昼漏稀闻紫陌长,霏霏细雨过南庄。云飞御苑秋花湿,风到红门野草香。玉辇遥临平甸阔,羽旗近傍远林扬。初晴少顷布围猎,好趁清凉跃骕骦。

乾隆十五年御制北红门外即景诗 北红门外晓回銮,雨后春郊料峭寒。五凤楼高直北望,居庸遥列玉为峦。青牟扑陇蔚蓬葱,微雪侵晨一律融。却忆龙沙宣郡外,几多毳帐怨春风。蒙古以游牧为生,春雪风作,牛羊多冻毙。故畏之甚于冬日。南北风土不齐有如此者。夜闻风盛愁无寐,晓见雪消喜动容。岂是喜愁太无定,都来念里为三农。别奉慈舆旋保阳,命諴亲王率法从自保定侍皇太后进宫,以减从纡道欲视永定河工。纡途永定阅堤防。将旬萱戺疏温凊,此日询安谒寿康。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81

东所大宫门三楹,东西配殿各三楹,九间房九楹,河中敞宇三楹,平台三楹,石板房三楹,石亭一,水柱房二楹,六方亭一,河亭三楹,圆亭一。南苑册

〔臣等谨按〕六方亭在北山之上,御书额曰镜虹亭。过河亭接苑墙之南,其下即团泊

之水,流向苑外,团河迤逦而入凤河者也。圆亭御书额曰云随亭。

龙王庙三楹,半山房五楹,西临河房五楹。南苑册

〔臣等谨按〕龙王庙在北山之上,门外御书额曰珠源寺,半山房前檐额曰拂云岫,西

临河房额曰濯月漪。皆御书。

凤河水一渠从西流至凤窝村,虽隆冬冱寒,水亦不冰。名胜志

凤河其形如凤,河源在南苑,中流出东南隅,至武清之堠上村,河身深广,以下填淤断续,一遇伏秋,雨潦散漫无归。雍正四年命修水利。查有凉水河,发源水头庄,贯南苑,出宏仁桥,东流至高各庄,东北流抵张湾,入运河。乃于高各庄分流南引至堠上,入凤河故道,一路挑挖,过双口抵清沽港,入淀河。仍于分流之处各建一闸。水小则闭东闸启南闸,流入凤河,水大则闭南闸启东闸,泄入运河。次年河成,宛平、漷县、武清、东安一带积潦尽消,桐林、牛镇、三间房等处开渠引水,各营田数十顷。畿辅通志

〔臣等谨按〕凉水河即大红门外绕垣之水,源出右安门西南凤泉,复合南苑之一亩泉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93

〔臣等谨按〕畅春园御制二诗,为寿萱春永殿纪述事实之篇,恭载卷内。

照殿后倒座殿三楹为嘉荫,两角门中为积芳亭,正宇为云涯馆。馆后渡桥,循山而北,有河池,南北立坊二,为玉涧金流。门内为瑞景轩,轩后为林香山翠。又后为延爽楼,三层九楹。楼后河上为鸢飞鱼跃亭,稍南为观莲所。楼左为式古斋,斋后为绮榭。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嘉荫、积芳、林香山翠、延爽楼、鸢飞鱼跃、式古斋、绮榭诸额,皆圣

祖御书。观莲所、云涯馆额皇上御书。园内筑东西二堤,长各数百步,东堤曰丁香

堤,西堤曰兰芝堤,皆通瑞景轩。西堤外别筑一堤曰桃花堤。东西两堤之外,大小

河数道,环流苑内,出西北门五空闸达垣外,东经水磨村,趋清河,西流则出马厂

北注入圆明园,自宫门至此为畅春园中路。

云涯馆东南角门外转北,过版桥为剑山,山上为苍然亭,下为清远亭,由山东转为龙王庙,过清远亭沿堤而南,河上筑南北垣一道,中有门,西向曰广梁门,门内为澹宁居。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苍然亭、清远亭额,圣祖御书,龙王庙额曰甘霖应祷,亦圣祖御书。澹

宁居前殿为圣祖御门听政、选馆、引见之所,后殿为皇上旧时读书之处,额亦圣祖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319

麦宜禾总惬情。是时麦将收宜晴,禾初苗宜雨。雨而即晴,实惬农望。

乾隆三十年御制讨源书屋对雨诗五月初六日。 昨日天中奉赏凭,侵晨仙苑问居兴。甘霖既渥还优霈,农谚无妨更绝胜。农占有午日雨生虫之谚。听处溜声原不改,去岁夏日亦有书屋对雨之作。望来涨影已徐增。政勤材选弗遑逸,别为衣濡例赐仍。是日引见官有衣被雨湿者,依例行赏。

〔臣等谨按〕讨源书屋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园西南门内为承露轩,后厦为就松室,东有龙王庙。西花园册

〔臣等谨按〕承露轩、就松室额皆皇上御书。西北有门,即西花园之大北门也。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承露轩诗 松轩潇落有书筵,树古全赢铜铸仙。试看瀼瀼承瑞露,依然宝瓮见尧年。

又御制就松室诗 构室实非难,老松特艰致。因教室就松,满院覆凉翠。拂檐聆谡声,迎窗眄古意。据床小息偃,寓怀得别寄。丈夫不轻从,子舆训此义。

〔臣等谨按〕承露轩、就松室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畅春园西北门内正宇五楹,后室三楹,旧称为东书房。其右为永宁寺。寺内正殿三楹,配殿各三楹,后殿五楹,内供十六罗汉。寺门外为崇台,台后为船坞。西花园册

〔臣等谨按〕永宁寺正殿额曰调御丈夫,圣祖御书。又额曰智光普照。联曰:宝幢时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39

  北远山村东北度石桥,折而西为湛虚翠轩,又西为耕云堂,又西为若帆之阁。湛虚翠轩东数十武有关帝庙。(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若帆之阁下层额曰御风泠然,上额曰平临天镜,与湛虚翠轩诸额皆御书。

  北远山村西南有室临河西向为西峰秀色,河西松峦峻峙,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西峰秀色之东为含韵斋,又东为一堂和气,又东南为自得轩。后垣东为岚镜舫,西为花港观鱼。(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西峰秀色,四十景之一,兹额及含韵斋、一堂和气、自得轩额皆世宗御书,岚镜舫、花港观鱼诸额皆皇上御书。

  乾隆九年御制西峰秀色诗轩楹洞达,面临翠巘,西山爽气在我襟袖。后宇为含韵斋,周植玉兰十余本,方春花气袭人,宛入众香国里。垲地高轩架木为,朱明飒爽如秋时。不雕不斫太古意,讵惟其丽惟其宜。西窗正对西山启,遥接峣峰等尺咫。霜辰红叶诗思杜,雨夕绿螺画看米。亦有童童盘盖松,重基特立孰与同?三冬百卉凋零尽,依然郁翠惟此翁。山腰兰若云遮半,一声清磬风吹断。疑有苾蒭单上参,不如诗客窗中玩。结构既久苍苔老,花棚药时相萦抱。凭栏送目无不佳,趺榻怡神良复好。春朝秋夜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42

此偶坐,总如爽气面前浮。(右涵秋堂)房筑假山上,而远纳西山秀色,所谓全宾全主。近低微远见遥高,峰侧岭横翠莫韬。此即泰山一指喻,重华明目为(去声。)斯劳。(右远秀山房)名曰染霞,而实近水,每来常爱坐此。池上层楼敞紫甍,水中楼影亦含清。自知不是餐霞侣,孤负横楣浪与名。(右染霞楼)曲廊宛转构水上,偶一凭槛,烟水在襟袖间,何必真舫?临水何妨即舫之?成阴树是绿油帷。了无逐浪为行止,那有随风作转移?(右绿帷舫)一峰秀拔,亭据其上,每当纵望园外,稻塍千顷皆在目中,直与农夫田父共较雨量晴矣。低俯鳞塍迥据山,犁云锄雨绘民艰。问应飞睇于何处,只在隅园咫尺间。(右飞睇亭)四宜书屋之后,延楼高敞,不施厨障,为纳烟月契神处。又似在陈氏竹堂月阁间。一轮古月真无匹,几缕空烟清莫加。朗照轻笼寥廓表,便成句亦谢雕华。(右烟月清真楼)是芳皆可采,不必学楚骚注意兰荃。澄波之上敞轩临,蓛蓛芊芊满碧浔。是药文殊胥命采,此芳宁向楚骚寻?(右采芳洲)

  〔臣等谨按〕四宜书屋、安澜园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四宜书屋之东临池楼宇为方壶胜境,上下各五楹。南建坊座二,其北楼宇为哕鸾殿,又北为琼华楼。哕鸾殿东为蕊珠宫,宫南船坞后有龙王庙。(圆明园册)

  〔臣等谨按〕方壶胜境,四十景之一,额为皇上御书。坊座南额曰芝田日永,曰阆苑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84

泊湖。沙禽水鸟,出没隐见于天光云影中,可称绝胜。湖滨旧有钓台,武庙幸西山,曾钓于此。万历十六年,谒陵回銮,幸西山,经西湖,登龙舟,后妃嫔御皆从。先期水衡于下流闭水,水与岸平,白波淼荡,一望十里。内侍潜系巨鱼水中,以标识之,一举网,紫鳞泼剌波面,天颜亦为解颐。是时艅艎青雀,首尾相衔,即汉之昆明殆不过是。近为南人兴水田之利,尽决诸洼,筑堤列塍,为菑为畬,菱芡莲菰,靡不毕具,宛然江南风景。而长波弥望则少减矣。(长安客话)

  补西湖北岸长堤五六里,堤柳多合抱,龙王庙据其中。外视波光十里,空灏际天。诸峰在眉睫间,绝无丹青脂粉气。(山行杂记)

  原西湖之浒,佛寺有十,土人名西湖十寺。(余文敏集)

  原西湖莲花千亩,以守卫者严,故花事特盛。步长堤息龙王庙,香风绕袖。至功德寺,水渐约,花亦减矣。(潇碧堂集)

  原过响水闸,至龙潭,树益多,水益阔,是为西湖。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堤柳丛翠,中隐见村落。行至功德寺,有危桥可坐。寺僧多业农,日既西驰,执畚锸带笠而归,水田活活,群蛙乱鸣,真田家之乐也。(珂雪斋集)

  原西湖方十余里,有山趾,其涯曰瓮山寺,曰圆静寺。左田右湖,又三里为功德寺。洪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87

  乾隆十八年御制廓然大公诗听政之所,虚明洞彻,境与心会,取程子语颜之。沼宫时燕豫,召对有明庭。即境爱空阔,因心悟逝停。鉴呈自妍丑,汲取任罍瓶。敷政真堪式,宁惟悦性灵。

  〔臣等谨按〕廓然大公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廓然大公之北临后湖,湖中为芙蓉晴照,西为虚受堂。(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芙蓉晴照为十六景之一,檐额曰乐景阁。

  乾隆十八年御制芙蓉晴照诗峰崿如青莲华,其巅相传为金章宗芙蓉殿遗址,名适暗合,非相袭也。秋水南华趣,春光六月红。羞称张氏面,不断卓家风。无意峰光落,恰看晴照同。更传称别殿,旧迹仰晞中。

  〔臣等谨按〕芙蓉晴照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虚受堂之西,山畔有泉,为玉泉趵突,其上为龙王庙。(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玉泉趵突为十六景之一,亦为燕山八景之一。旧称玉泉垂虹。第垂虹以拟瀑泉则可,若玉泉则从山根仰出,喷薄如珠,实与趵突之义允合。详见《御制玉泉趵突诗》,并《御制天下第一泉记》。记文已恭载形胜卷内。泉上碑二,左刊天下第一泉五字,右刊《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臣汪由敦敬书。石台上复立碣二,左刊玉泉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88

趵突四字,右勒上谕一通。御题龙王庙额曰永泽皇畿。

  乾隆十六年闰五月二十九日奉上谕:京师玉泉,灵源浚发,为德水之枢纽。畿甸众流环汇,皆从此潆注。朕历品名泉,实为天下第一。其泽流润广,惠济者博而远矣。泉上有龙神祠,已命所司鸠工崇饰,宜列之祀典。其品式一视黑龙潭,该部具仪以闻。

  乾隆十七年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龙神祠落成,诗纪其事功德无双水,名称第一泉。合教崇庙貌,用以妥神筵。方落临佳令,肇禋卜吉蠲。瓣香亲致敬,清酒命申虔。灵贶时旸雨,鸿庥利涧??。黄图佑千载,壬养纪今年。

  乾隆十八年御制玉泉趵突诗泉自山腹瀵出,燕山八景目以垂虹者谬也,兹始为正之。济南(趵突。)将浙右,(虎跑。)第一让皇都。(递品名泉,定玉泉为天下第一,详见记中。)镜水呈功德,屏山叠画图。涧??千载利,玉帛万方趋。日下传成说,于今始正诬。

  〔臣等谨按〕玉泉山、玉泉趵突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龙王庙之南,循石径而入,为竹垆山房,南为开锦斋,后为观音洞,其上为赏遇楼。(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竹垆山房为十六景之一。又伏读御制玉泉山杂咏十六首序云:玉泉山盖灵境也,虽亭台点缀,时有晦明,而山水吐纳,岚霭朝暮,与造物相终始。故一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18

  〔臣等谨按〕青未了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青未了迤西,岩际为驯鹿坡。(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驯鹿坡为二十八景之一。

  乾隆十一年御制驯鹿坡诗东海有使鹿之部,产驯鹿,胜负戴,被鞍服箱,兼牛马之用,而性尤驯扰。用则呼之使前,用毕散走山泽。其地习为固然,弗之异也。宁古塔将军以之入贡。中国服牛乘马,不假为用,因放诸长林丰草,俾适其性,其毋以不见用自感耶!鹿马原常有,甡甡看两三。器车浑可驾,绿耳底须骖?丰草群惟适,嘉苹性所耽。辋川传鹿柴,视此定增惭。

  〔臣等谨按〕驯鹿坡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驯鹿坡迤西有龙王庙,下为双井,其上为蟾蜍峰。(静宜园册)

  〔臣等谨按〕蟾蜍峰为二十八景之一。明高谷文义集谓之虾蟆石。双井水东北注松坞云庄池内,入知乐濠,由清音亭过带水屏山,绕出园门外,是为南源之水。

  乾隆十一年御制蟾蜍峰诗香山寺西冈,巨石侧立如蟾蜍,哆口张颐,睅目皤腹,昂首而东望。尝谓宇宙间石为最顽,而肖物象形,往往出人意表。况木变、松化,造物固无所不有。麻源山石中有螺蚌,兹石得无东坡诗中青猿醉道士类欤?久竹生青宁,洪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66

垂佑,实枚侐向阳。不愆秩宗祀,恒奠冀州疆。蒿目一劳计,难言永逸方。

  原滴水岩在万山中。出磨石口至三家村,浑河倒映,崖壁峭绝,皆作丹黄青碧色。河流其下,径纡其上,度十余里入军庄,一峰侧出,而腹藏洞者,为建阳洞。舍河行枣园,越仰山岭,乱山拥塞,几不得路。循山趾行,夹壁中有村临谷口,为桃源村。村前孤峰矗立,中有洞,昔人避兵处也。复沿涧过仰山村,山多梨树,秋深红叶如烧。折而西上黄牛冈口,径愈仄,壁愈狭,峰愈变,转十八迭,有垣而垩屋而丹,是谓滴水岩矣。悬崖千仞,岩洞皆削成无缝。泉布石面,大珠小珠,游移如屋漏然。旁有穴,燃炬以入,广可三十余丈,洞中石乳为莲花垂、为象鼻。右一石床,幕以石,龙见其上。中石坳开其窦,侧身螺旋而下,水光所射几灭炬,再入则潭深莫测矣。从岩侧取径而上,杖履铿然。山石骨而中虚,俯岩背,视岩犹谷底。二十里至北顶,连冈伏岭,势反平坦,可望居庸诸塞。归从仰山寺,金大定中栖隐寺也。(燕山纪游)

  〔臣等谨按〕仰山栖隐寺今仅存明碑一,翰林院学士永新刘定之撰,天顺三年立。据刘碑,山有五峰八亭,今八亭内惟龙王亭改为龙王庙,余址不可考矣。

  原三家村尽,出浑河崖,八里过军庄,外临陡崖,内倚绝壁,以两手扪石而度。抵枣园,背河入山,度仰岭十八盘,有村名桃源,过此皆流泉峭壁,遍开野菊金铃,聚花如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84

如盖出天际,乃大汉岭也。踰岭有大士殿,松下石碑,字俱蚀不可辨。盘曲而下,数里至泥窝,三里上杨家台,径颇平,又里许下坡入山谷,有涧水浸山根,石皆赤,亦有碧者。从乱石径中行二里出谷,为军下村,溪涧十丈余,平沙细石,流水分两村下引入地畦,再北有石庙。自庙涉涧,则西河村也。又二里为龙王庙,相近有守御城,出小西门元女庙在焉。(长安可游记)

  〔臣等谨按〕门头村有二:一在静宜园西南;一在门头沟,距都城西六十余里。潘阑庙及大汉岭之大士殿,军下村之石庙,西河村旁之龙王庙,今俱无考。风口岩今有观音庵,殆即宋启明长安可游记所称庵房数间者也。西河村今名胡家林。守御城旧址在斋堂村旁。

  原王平口正城一道,上四口俱弘治年建。(四镇三关志)

  〔臣等谨按〕王平口城垣今废。

  原渡石涧上马阑山,折旋左右至法幢庵五里,可容骑;又五里,篱径坦然矣,妙庵也。(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法幢庵今尚存。

  原出沿河守御城西门,渡石涧,进马阑山,曲折上坂,石子磊磊难步陟。至法幢庵,又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86

  〔又按〕菩萨顶在观音山。其鹤子山之菩萨岩别为一地。

  原宛平县西二百里有百花山,特多花卉,有不可名者。蓟中不产蛇,独此山有七寸蛇至毒,被蠚者不救。(燕山丛录)

  原鹤子山三里余过阎王??,始蹑百花山腰。西北两山秀甚,云东西二灵山也。西北为小五台山,花多目所未睹,红黄紫翠,不可名状。一色者跗萼各殊。有名天花者尤娇艳可爱。行里许,忽闻钟声,前进入篱门,过石洞,殿上设文殊金像,高一丈三尺。有塔,云是法身塔。上菩萨顶峰三,以小石更累成尖,风吹不去。有登者,老僧必劝累之,云种佛因也。(长安可游记)

  原下菩萨顶又入百花中,东龙王颓,庙北大士殿,下千佛岩,花被径八里,多于前。过白水庵行,泉声二里,一松标瑞云寺,寺即五代时李克用建亭故处,俗曰百家寺也。寺有摩诃祖师法身,有摩诃煮石铛。宣宗曾取视,赐以龙袱归寺。有摩诃摔龙石。龙逸,祖师追摔之,今龙迹宛在石也。(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观音山菩萨顶下之龙王庙、大士殿,今俱无考。白水庵、瑞云寺今尚存。瑞云寺元碑一,沙门雪成撰,至正十年立。煮石铛、摔龙石,今无考。

  原下坡之半,山花较初登为多。折而西为龙王庙,庙已圮,惟殿仅存。五龙王分列,中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92

流驶。又北二里为玉斗潭,腐草罨之,深不可测。传有两牛饮而斗,陷于潭无迹。又北十里为灌石,驻跸山在焉。(蓟邱集)

  〔臣等谨按〕长乐河即安河,其地有南安河、北安河、长乐诸村。玉斗潭今佚其名,而附近之地如冷泉村、石窝村一带,灵渊神瀵,随在涌现,不可枚举也。灌石村、驻跸山今俱隶昌平州境。

  补金山口度岭至冷泉村,道旁皆水田。行二里许曰泰州务。其后画眉山,上有龙王祠,龙湫围广十亩,水从石罅出,从东垣下溢田间,潺潺有声。(山行杂记)

  原黑龙潭在金山口北,依冈有龙王庙,碧殿丹垣。庙前为潭,干四丈,水二尺。土人云,有黑龙潜其中。(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黑龙潭龙神,乾隆三年勅封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殿前恭悬皇上御书额曰恩敷广润。三世佛殿恭悬圣祖仁皇帝御书额曰潭清光凝。庙内精舍额曰云影天光。联曰:幸逢嘉澍敷优泽;一洗纷尘转润姿。皆皇上御书。龙王殿前恭勒圣祖御制碑一,雍正三年世宗宪皇帝御制碑一,乾隆三年皇上勅谕碑一,并节年御制祈雨谢雨诗碑二。殿后明宪宗御制碑一,成化二十二年立。神宗御制碑一,万历十四年立。金山口详见郊垧西卷十二。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93

  原万历初,上谒陵还,驻跸潭上。二十六年夏四月,旱甚,遣正一嗣教张真人国祥祷于龙祠,雨泽如期。加护国勅号,碑勒之。嗣是旱祷辄应,凡立数碑。(帝京景物略)

  增圣祖御制黑龙潭重修龙王庙碑记 传曰:神有功德于民则祀之,能捍大患御大灾则祀之。非此族也,不载祀典。朕自御极以来,夙兴夜寐,惟思稼穑为小民之依,所期时和岁丰,嘉生乐育。然年谷顺成,雨泽是资。诗曰:琴瑟击鼓,以祈甘雨。信乎天心仁爱,亭毒万物,而协灵效顺,优渥沾足之应,皆有神焉以司之。亦如分猷布泽之无敢旷厥职焉。距京师西三十余里金山之麓,有潭泓然以深,不泛不涸。前代时以亢旱祷望其地,辄能兴致灵雨,因名黑龙潭焉。潭之侧倚山瞰壑,旧有祠宇,以祀其神。朕数以祈雨驻跸于兹,爰谋式廓其庙貌,以昭灵贶而敬民事。今者四郊之内,雨旸时若,岁登大稔,工适告成。惟神之功德实能膏泽田畴以福庇生民。揆诸捍患御灾之义,莫大于此。用是勒诸贞石,埀示无穷,宁不伟欤!

  增世宗御制黑龙潭碑文 京师之西有黑龙潭焉,地灵所钟,实能兴致云雨。我圣祖仁皇帝抚临万邦,治臻上理,轸念群生,每祷于斯,辄有灵应,百谷用成。康熙二十年,乃重建祠庙,御制碑文,勒之珉石,以昭神庥。朕嗣位以来,仰体圣祖之心以为心,夙夜孜孜,惟冀雨旸时若,盈宁康阜,用諴和万民。甲辰春,雨泽微愆,爰诣兹潭,特申祈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95

  〔臣等谨按〕黑龙潭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原明神宗御制龙王庙碑 画眉山龙王庙在都城西一舍,其地故有泉潭,相传以为龙之所居,即其旁为庙祀龙王焉。成化壬辰,宪宗纯皇帝祷雨有应,新其庙而勒辞于丰碑。万历十有三年,春夏不雨,麦稼焦枯,以五月往祷于庙,浃旬之间,嘉澍屡霈,郊野沾足,三农忭舞。爰出内帑金钱,重增葺之,为之记而系以铭曰:于赫龙王,不显其光。上下帝旁,嘘翕无方。为雷为霆,为云为雨。有开必先,靡求不与。我求伊何?黍稷稻粱。尔与伊何?千仓万箱。眉山之下,龙王之宇。迄用康年,谷我士女。)

  (增唐龙黑龙潭诗 徘徊云物态,肃此黑龙隈。鱼戴日深浅,人将影去来。禾香先报雨,蕈怒欲生雷。圣世勤农事,年年祀典陪。帝京景物略)

  (增袁枢黑龙潭诗 祠潭清见底,窈窕历朝封。鱼荇新开锦,苔莓老上松。轻阴穿雨足,薄日影山峰。猎猎腥风起,钟铙噪毒龙。同上)

  原画眉山在西堂村之北。产石黑色,浮质而腻理,入金宫为眉石。山北十里有温泉出焉。(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画眉山、北温泉今隶昌平州境。

  (补黑龙潭前平原广亩之间,禾黍既登,秋风落寞,出一石碣,题曰大内迁出二棺之记。旁书宛平县令名,无年月,无封树,彷徨久之,憾未能考所始也。青箱堂集)

  补乌龙潭度高岭即卧佛寺,岭名半天云,圆如髻,度一岭,一髻复起,如是者十三,始登其岭。四面皆童山,虽无草木,而石最可观。钟鼎、旗鼓、墩柱、楼阁、龙虎之形毕具。有石大如室,中一线若锯分者,而内有石钉,复连不断。又有石敧侧岭上欲坠,中一穴可容身入内,空处五六尺,可趺坐,上复有二窍甚明朗。又有方石三四丈,黑色紫纹如梅花瓣,瓣中有细窍,取涧水灌之,四面溢出如珠,盖诸窍宛转相通,天下奇石无踰此矣。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102

建亭,恭立皇上御制诗碑。

  增松林闸上恭勒乾隆三十五年御制德胜门外诗 逾月园居宜视朝,清晨鸣跸返宫寮。经旬快霁行金令,喜看烟郊芃硕苗。蓄水因教浚辟池,松林闸更事修治。略为纡道观工蒇,拍岸新波潋碧漪。迭道修因来往人,渠消水亦利耕畇。鸠工并不惊间里,内府休嫌发帑频。

  增松林闸东南有龙王庙。(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龙王庙傍城临河,去松林闸不数十武,为明嘉靖年重修。有碑一,工部文思院大使南海吴廷诰撰,文思院副使抚宁靳质书,嘉靖三十七年立。

  (增吴廷诰重修龙王庙记略 德胜门外,隔城桥梁大道西曰松林闸,始于神京燕都分墅筑城浚池。其源自西北玉泉而来,左右弯环,通流四城壕,拱护都畿。其水关中流而进,滋园蔬,润塍稻,由穿市桥入金海,回渊积水,聚盈御苑。宇轩四面,宜时称茂,蒹葭红莲,碧芡白菰,而泛涛旋遶禁城,通出朝门,贯脉悠丽,永保皇都万年之胜境。其势出接通漕运转输,民得大便,垂于永久。旧有龙王庙一区于闸侧,四时遇旱而雨泽愆期,民叩于神祠,申祷辄应。嘉靖癸卯仲夏,大雨倾颓,外冰窨掌厂官吕焕捐资兴工修葺,焕然美矣。甲寅六月,天雨异常,亦复倾颓,奉勅修理。)

  增德胜门外东北有前宏慈寺、后宏慈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宏慈前后二寺,相去不半里,形势联属,似一寺分而为二者。考寺为元兴国禅林,兹于后寺断垣荒草中搜得明臣顾肇迹碑,有元统三年兴国禅林之语。翰林沈荃作重修碑记,殆本于此。而所谓兴国禅林者,其兴废无可考矣。前寺本朝乾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143

州,既而败走潞水东,为其下所杀。宋宣和六年,金沃哩布自平州破檀蓟至三河,郭药师迎战于白河败还,遂以燕山一路降金。明嘉靖二十九年,古北口有警,御史王忬驰至通州,收漕舟舣潞河西,敌阻水不得渡。是也。(方舆纪要)

  原白河在漷州东四里,北出通州潞县,南入于通州境。又东南至香河县界,又流入于武清县境,达于静海县界。至元三十年九月,漕司言通州运粮河全仰白、榆、浑三河之水合流,名曰潞河,舟楫之行有年矣。今岁新开闸河,分引浑、榆二河上源之水,故自李二寺至通州三十余里,河道浅涩。今春夏天旱,有止深二尺处,粮船不通,改用小料船搬载,淹延岁月,致亏粮数。先是,都水监相视白河,自东岸吴家庄前就大河西南斜开小河二里许,引榆河合流至深沟坝下,以通漕舟。今丈量,自深沟榆河上湾至吴家庄,龙王庙前白河西南至坝河八百步。及巡视,知榆河上源筑闭,其水尽趋通惠河。止有白佛、灵沟、一子母三小河水入榆河,泉脉微,不能胜舟。拟自吴家庄就龙王庙前闭白河,于西南开小渠,引水自坝河上湾入榆河,庶可漕运。又深沟乐岁五仓积贮新旧粮七十余万石,站车挽运艰缓,由是访视通州城北通惠河积水,至深沟村西水渠去乐岁、广储等仓甚近。拟自积水处由旧渠北开四百步至乐岁仓西北,以小料船运载甚便。都省准焉。通惠河自通州城北至乐岁西北,水陆共长五百步,计役八万六百五十工。大德二年五月,中书

  

  

书名:日下旧闻考(七) 页码:261

十余里。

  原龙山在县南二十里,下有龙泉。(明一统志)

  原桃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旧唐书谓之桃谷山。山有五峰如桃花瓣,巨石错落,横亘数亩。元致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屯燕乐城,以轻骑进抵桃山。雅克特穆尔掩击之于白狼河,追至桃山,降其众。燕乐闻之遂溃。白狼河即白河也。一云白狼河在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

  原史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山石戴土,高百余丈,状如眠弓,南望京师城阙,金碧眩目,寺宇皆唐时建。(名胜志)

  〔臣等谨按〕顺义县志,山有卧佛寺。

  原县北二十里为牛栏山,山上有洞,俗传有金牛出焉,至今洞前石壁为小槽形,名曰饮牛池。山北里许有小山,昔有仙人骑牛来游,因名灵迹山。宋王曾上辽事曰:顺州至檀州渐入山,牛栏当其要路也。山之东麓,潮白二河合焉,有龙王庙。山之东南为漕河营,有城二门,把总一人守之。(昌平山水记)

  〔臣等谨按〕畿辅山川志,亦名金牛山。

  原辽置牛栏都统领司。(辽史百官志)

  

  

  

  

  

  

  

  

  

  

  

  

  

  

  

  

  

  

  

  

  

  

  

  

  

  

  

  

  

书名:日下旧闻考(七) 页码:244

皇帝御制文也。亭外四隅有石柱四,俱刻交龙环之。其东有行宫。又前可二里为棂星门,门三道,俗名龙凤门。门之前有石人十二:四勋臣,四文臣,四武臣。石兽二十四:四马,四麒麟,四象,四橐驼,四獬豸,四狮子,各二立二蹲,近者立,远者蹲。石柱二,刻云气,并夹侍神路之旁,迤逦而南,以接乎碑亭。碑文后书洪熙元年四月十七日孝子嗣皇帝某谨述。盖文成而碑未立。宣德十年四月辛酉,修长陵献陵,始置石人石马等于御道东西。十月己酉,建长陵神功圣德碑。是时仁孝皇后之葬二十有三年,太宗文皇帝之葬亦十有一年矣。然而始立者,重民力也。棂星门北一里半为山坡,坡西少南有旧行宫,土垣一周。坡北一里有石桥,五空,又北二百步有大石桥,七空,大石桥东北一里许有新行宫,宫有感思殿。宫东南有工部厂及内监公署。大石桥正北二里有石桥,五空。又二里至长陵。殿门神道自嘉靖十五年世宗谒陵,始命以石甃。自大红门以内,苍松翠柏无虑数十万株,今尽矣。昌平山水记)

  (原入红门,有殿曰时陟,车驾更衣之所也。神路中石狮子、犀、象、骆驼、麟、马各四,石人十二,擎天柱四,望柱二,碑亭一,而九陵分道焉。长陵当中,正南向,其左为永陵、景陵,右为茂陵、裕陵、献陵、昭陵,惟康、泰二陵稍远,可三十里。小草斋集)

  (原出昌平州东门数里入伽蓝口,又三里为永陵园。园后曰蒋山。山腹有神仙洞,洞不甚深,镌字于旁曰:蜿蜒龙脊山吞月,磊砢云根洞有天。上悬一石如覆钟状。山上有三清殿。复行二里度一溪,溪西有七凤桥,长陵神道东流之水经焉。旁有井,故地名玉井湾。北有工部厂,与龙王庙并。庙碑三,弘治、嘉靖、万历中太监王定、张保山、潘朝用所立。厂碑二:其一思陵命太监魏国征掌昌宣军务勅谕;其一翰林韩四维所为记也。定与保山、朝用皆为工部厂员。命掌镇兵,则自国征始;继之者王希忠、申之秀也。希忠后死乱军中。之秀见贼陷京城,削发去为僧。有司香太监贯宗云然。又行里许为德陵神宫监,又半里许名东井,相传成祖入妃葬此。少北渡一小石桥,为德陵。陵西向,面大溪。过大石桥而西至永陵。再西而北至景陵。由长陵西下坡度石桥为献陵。又度小石桥为庆陵。再度石桥二为裕陵,松左右成列。再西,见碑楼出松林中,度一大石桥,抵碑楼下,则茂陵也。松列楼外者存二十二株,列楼以内至祾恩门者三十六株。自祾恩门入,难以数计矣。由茂陵神马厂神宫监而西三四里,度一大石桥至泰陵。度溪而南至康陵。折而北为锥石口,自溪而东有断桥,循麓右转,复度溪,水上一冈,至定陵。少南为西井,再南为万妃坟,又南则昭陵,东至思陵。肃松录)

  (增景泰元年正月,命于天寿山之南筑城周围十二里,以居长陵、献陵、景陵三卫官军。明景皇帝实录)

  (增正德间,定长陵以下诸陵各设神宫监并卫及祠祭署。明史礼志)

  (原长陵有东西二井:东井在德陵东西馒头山之南,西向。西井在定陵西北,东向。并重门,门三道,殿三间,两庑各三间,绿瓦周垣。会典言长陵十六妃从葬,位号不具。其曰井者,盖不隧道而直下也。自英宗止宫人从葬,于是

书名:日下旧闻考(八) 页码:170

砦,迁安县西北。曰喜峰口,遵化县东北。曰松棚谷,遵化县北。曰马兰峪。蓟州东北。西路帅驻石匣营,密云县东北。所急者四:曰墙子岭,密云县东北。曰曹家砦,密云县东北。曰古北口,密云县北。曰石塘岭。密云县西北。其边墙皆依山凑筑,大道为关,小道为口,屯军曰营,列守曰砦。(方舆纪要)

  〔臣等谨按〕石匣有新建龙王庙。御制诗已恭载京畿密云县卷内,兹不复录。

  增蓟州自山海关而西至居庸之灰岭,隘口共一百二十处,相去约二千一百里。又自州以西有边墙三重:由州北里谷等关西达密云之砖垛子关为第一重,自州东北丰台谷寨西达密云之墙子岭南谷寨为第二重,自州东彰作里关西达密云峨眉山岭寨及香河县为第三重。而密云之桃儿冲寨与砖垛子相接,边墙至此始合为一。又西则古北口,又西则居庸关也。(方舆纪要)

  增东起山海,西迄居庸,延袤二千里,皆属蓟镇。(同上)

  原洪武初,即古会州大宁地设北平行都司,兴营诸屯卫,封建宁藩,与辽东、宣府东西联络为外边。已而魏国公经略自古北口至山海关增修关隘为内边,以故蓟州西接居庸,北折而东南抵海上,尽渔阳卢龙,皆其管内。船泛登莱,陆走赵魏,襟带原泽,冯翊京师,号称雄镇。迨文皇靖难,乌梁海内附,乃徙北平行都司于保定为大宁都司,而散布兴营诸卫于京府。大宁之地尽畀乌梁海通贡互市,诺音、大宁、福余三卫是也。自是红

书名:日下旧闻考(八) 页码:81

二音,初非俗字也。

  补今京师勾栏中诨语谓绐人者曰黄六。予初不解其义,后阅一小说,黄巢兄弟六人,巢行第六而多诈,故诈骗人者指为黄六也。(疑耀)

  补元宋正献公本至治集中,有驴牵船赋。今京东五闸剥运船多用之。(雅坪散录)

  补燕人讳言四十五岁,人或问之,不曰去年四十四岁,则曰明年四十六岁,不知何所谓也。(朔纪)

  〔臣等谨按〕前朝迎春有以乐工执役者,俗谓之春官,因以春为讥讪语。又俗有春打六九头之谚。四十五于数为五九,正立春之时,故并年岁讳言之。今虽无乐工、春官之制,而俗语犹相沿避忌也。

  增凡岁时不雨,家贴龙王神马于门,瓷瓶插柳枝挂门之旁,小儿塑泥龙,张纸旗,击金鼓,焚香各龙王庙,群歌曰:青龙头,白龙尾,声作以。小孩求雨天欢喜。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大下小下,初一下到十八。声作巴。摩诃萨。初雨,小儿群喜而歌曰:风来了,雨来了,禾场背了谷声作古。来了。雨久,以白纸作妇人首,剪红绿纸衣之,以苕帚苗缚小帚,令携之,竿悬檐际,曰扫晴娘。(帝京景物略)

  增日月蚀,寺观击钟鼓,家击盆盎铜镜救日月,声嘈嘈屯屯满城中。蚀之刻,不饮不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25

庭后有室,西向,匾曰:「奥旷」,联曰:「山参常静云参动,跃有潜鱼飞有鸢。」

  御制奥旷室诗己卯 月廊通曲奥,云牖纳虚旷。得概既不一,会趣亦殊状。清音凭暗泉,静寄对奇嶂。位置信远俗,俯仰堪生畅。而何每慊然,未敢吾心放。

画舫斋之右,池上架石梁,构廊其上,曲折达于西室。匾曰:「小玲珑」,室内匾曰:

「得真趣」,联曰:「有怀虚以静,无俗窈而深。」又曰:「雨后峰姿都渥若,风前竹韵特

悠然。」

  御制赋得小玲珑诗己卯 洞房通窈窕,虚牖纳嶙峋。于小偏得趣,惟清不受尘。光含月淰淰,质拟玉璘璘。蓦遇苏公买,仇池可结邻。

水殿之北为龙王庙。庙后中路,有小渠亘之,自太液池注水入春雨林塘者也。上有

桥,桥南北,坊各一,南向榜曰「贮月」,曰「摛锦」;北向榜曰「轶云」,曰「延春」。渡桥北

行,即蚕坛也。

  先蚕坛在西苑东北隅。先是,圣祖仁皇帝时于丰泽园之左设立蚕舍,养蚕以缫以织。世宗宪皇帝允礼臣议,建先蚕祠于北郊,比先农。皇上御极之七年,命议亲蚕典礼。廷臣议以北郊蚕坛道远,皇后亲莅未便,且其地水源不通,无浴蚕所。考唐宋时后妃亲蚕,多在宫苑之中。明代亦改建于西苑,宜从旧制。上允其议,命所司相度建坛。

卷之十六宫殿六 三七三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93

兴德古刹在金刚寺后,今名兴德禅林。

〇莲花庵,从兴德寺折北而西,疏林朗樾,含吐余清。后一台,瞰湖阳诸寺,若列眉案。今未详其处。

明于慎行莲花庵诗:禅宫遥倚北楼开,楼下平湖落照来。金水环城全象汉,莲花涌寺宛成台。

诸香各捧空王座,一叶能浮太乙杯。便是忘归归亦醉,夕阳清角莫相催。

固山贝子讳弘景。府在蒋养房胡同。

长元按:贝子系圣祖派下,无封号与谥,谨书其讳。

响铃寺在鸣玉坊。今新街口祝寿寺卽普庆寺,俗犹仍其名。

龙王庙在新街口,雍正七年敕建,乾隆十八年易盖黄瓦。

惠郡王府在西直门新街口。

广济寺在西直门新街口,明正德九年为梅乐禅师敕建,有明碑二。

崇元观在西直门内新街口,俗名曹公观,为明珰曹化淳建。门有绰楔,上书三界圣境四字。本朝乾隆二十三年修,有御书联额、御制诗碑。每岁正月初一至初十日庙市。

正黄旗护军统领署在西直门内崇元观后宽街。

正黄旗汉军都统署在西直门内丁家井。

正黄旗觉罗宗学在西直门内北卫儿胡同。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19

长元按:今十间房有兴胜寺,疑为兴仁之讹。

北营内北西守备署在宣武门外铁厂。

海波寺在清厂迤北,其地名海波寺街,今废。

朱竹垞寓居在海波寺街,有古藤书屋。

朱彝尊自禁垣移居宣武门外诗:诏许携家具,书难定客踪。谁怜春梦断,犹听隔城钟。

北极庵在清厂,祀玄帝,有明万历间朱之蕃碑。

龙王庙在清厂,无碑碣可考。门外有巨潭,盖古刹也。

永光寺在清厂西,卽元大万寿寺也,曹洞下青州辨公居之。有大万寿寺开山传法历代宗师实迹碑

记,文字磨泐。又明正统十一年,本山住持本恩立石,昭化寺住持妙清碧潭篆额碑,称辨公居此,湛然、屏山二居士为其上首外护。湛然卽耶律文正王楚材;屏山,金李翰林纯甫也。寺有许道宁画屏。

元纳新万寿寺怀古诗:皇唐开宝构,历刦抵金时。絶妙青松障,清凉白玉池。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独有乘闲客,扶藜读旧碑。

原按:寺东清厂有巨潭,易之诗所云清凉白玉池,疑卽此。

闻喜庵在赶驴市,系闻喜人旅寓,有康熙间重修碑。

北城吏目署在椿树三条胡同。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1

隈,乘查真向御沟来。舟移碧岛千林静,身在冰壶一镜开。不尽清辉含草树,无边佳气拂楼台。云窗四面芙蓉发,高燕香浮白玉杯。

张廷瓒畅春园引见恭纪:西山苍翠护宸居,簪佩趋承到玉除。地接平畴观稼穑,窗迎深緑拥图书。柳丝细织春烟外,莺啭初调昼漏余。身入上林深閟地,挥毫献赋愧相如。

云涯馆东南过板桥为剑山,上为苍然亭,下为清远亭。由山东转为龙王庙。过清远亭沿堤而南,河上有门西向,曰广渠门。内为澹宁居,前为圣祖御门听政选馆引见之所,后为皇上旧时读书处。

大东门北山循河西上为渊鉴斋,后临河为云容水态。左廊后为佩文斋,斋后西为葆光,东为兰藻斋。渊鉴斋之前,水中敞宇为藏晖阁,阁后为清籁亭。

佩文斋之东为养愚堂,为藏拙斋。渊鉴斋东过小山口北,有府君庙。府君像如星君,旁殿奉吕祖像。

查慎行渊鉴斋乘舟至瑞景轩、蕊珠院、露华楼,徧观各种牡丹恭纪:宣唤欣承异数加,高从云汉泛仙槎。行陪阆苑神仙侣,看徧春风稳重花。浓淡何心随造化,丹青难貌是韶华。栴檀别殿分明到,只作华胥好梦夸。艳极真宜过雨看,枝头肃肃尚朝寒。盘盂向背开琼扇,璎珞高低现宝鬘。白日光中云五色,明波濯处锦千端。天边顷刻成新瑞,点出灵砂九转丹。万卉千葩未觉稠,扫宫老监记牙筹。芗林不断通三岛,花海无边际十洲。佳气茵蒀蒸作雾,余霞缥缈结成楼。蕊珠一本尤奇絶,径尺重台两并头。瑶阶扣砌望回环,映彻层层着色山。御谱新标题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4

光。神武祇应崇不杀,仰占弧矢直天狼。侍臣如堵并呼嵩,巧力分明不可同。容节中和天子射,弛张高下圣人弓。曾闻作赋夸双兔,更说题词数六熊。何似我皇能百中,闲临矍相教羣工。射罢还挥七宝鞭,骅骝蹀躞过桥前。千峯金碧明流水,万树丹黄写远天。岂为从禽矜羽猎,祇缘祭兽应秋田,由来武事关文德,好忆岐阳刻石年。

穿堂门北正殿稍左为月崖,右为锦波亭,度河桥西为俯镜清流。穿堂门西出,循河而南,为大西门延楼,其外卽西花园马厂。集凤轩后河桥,西为闸口门,闸口北为小西门。北一带延楼,自西至东北角,西楼为天馥斋,自东转角楼,再至东面中楼为雅玩斋。天馥斋东为紫云堂。堂之西过穿堂北为西北门,卽苑墙也。

考按:自玩芳斋至此,为畅春园西路。

西花园在畅春园西,前临河,正殿为讨源书屋,后敞宇为观德处。

沈德潜敬和御制讨源书屋元韵:玉泉山色满林园,磵水依然夹道奔。花亚雕阑红破蕚,苔侵扣砌緑添痕。龙飞凤舞钦皇祖,有圣祖御书。春露秋霜感圣孙。一月万川澄印处,周情孔思见真源。

园西南门内为承露轩,后厦为就松室,东有龙王庙。西北有门,卽西花园之大北门也,内正宇五楹。后室旧称为东书房,其右为永宁寺,详郊垧。后为船坞寺。西为虎城,为马廐,再西为阅武楼。西花园之前有荷池。沿池分四所,为皇子所居,曰南所、东所、中所、西所,俱有正殿、正室。圆明园在挂甲屯之北,距畅春园里许,为世宗藩邸赐园。园名圣祖御书,世宗有圆明园记,今上制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9

鱼跃鸢飞,东为畅观轩,西南为铺翠环流,楼南有室为传妙,又南出山口为多子亭。鱼跃鸢飞之东,禾畴弥望。河南北岸仿农居村市者,为

北远山村。北岸石垣西偏为兰野,后为绘雨精舍,其西南为水村图。又西有楼,前为皆春阁,后为稻凉楼。又西为涉趣楼,右为湛虚书屋。西南有室,临河西向,为

西峯秀色。河西峯峦峻峙,为小匡庐。后有龙王庙,东为含韵斋,为一堂和气,东南为自得轩。后垣东为岚镜舫,西为花港观鱼。西峯秀色迤东,东西船坞各二所。北岸为安澜园,正宇曰四宜书屋。东南为葄经馆,又南为采芳洲,后为飞睇亭,东北为緑帷舫。四宜书屋西南为无边风月之阁,为涵秋堂,为烟月清真楼。楼西稍南为远秀山房,楼北度曲桥为染霞楼。

长元按:安澜园仿海昌陈氏园名之。葄经馆、采芳洲、飞睇亭、緑帷舫、无边风月之阁、涵秋 堂、烟月清真楼、远秀山房、染霞楼,并正宇四宜书屋,为安澜园十景。

方壶胜景在四宜书屋之东,临池楼宇也。南建坊二座。其北楼宇为哕鸾殿,为琼华楼。哕鸾殿东为蘂珠宫,南船坞,有龙王庙。西北为三潭印月,又西北度桥为天宇空明,为澄景堂。堂东为清旷楼,西为华照楼。

澡身浴德在福海西南隅,卽澄渊榭。南为含清晖,北为涵妙识。折而西向,为静香馆。又西为解愠书屋,西南为旷然阁。北度河桥为望瀛洲,其北为深柳读书堂,为溪月松风。

平湖秋月在福海西北隅,正宇西为流水音,东北出山口临河为花屿兰皋。折而东南度桥为两峯插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4

宫门前东西二堤,廓如亭,绣漪桥。详见郊垧。

界湖桥之北为景明楼,楼西南湖中为藻鉴堂,堂西湖岸为畅观堂。西北湖中圆城为门四,其上为治镜阁,阁北湖岸为延赏斋。

长元按:延赏斋左右廊嵌耕织图石刻,河北立石,勒耕织图三字。

静明园在玉泉山下,康熙十九年建,初名澄心,三十一年更今名。康熙、雍正间,尝阅武于此。

宫门南向,内正殿为

廓然大公。殿北临后湖,湖中为

芙蓉晴照。西为虚受堂,堂之西山畔有泉,为

玉泉趵突,上为龙王庙

考按:玉泉从山根仰出,喷薄如珠,实与趵突之义允合,详见御制记中。

泉上碑二:左刊天下第一泉五字,右刊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龙王庙南,循石径入,为

竹垆山房,南为开锦斋,后为观音洞、赏遇楼。观音洞南为真武庙,为吕祖洞,旁为双关帝庙。庙南为

圣因综绘,西为写流轩,后为层明宇。又西为福地幽居,为冠峯亭。迤西梵宇为华藏海,又西为绣壁诗态,西为

溪田课耕,临河皆水田。又西为迸珠泉。绣壁诗态之北为水月庵,东为城关庵,北为圣缘寺,寺北为仁育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6

又北至青龙桥,卽达清漪园之辇道也。

长元按:自廓然大公至翠云嘉荫为静明十六景。

静宜园在香山前,为城关。内东西各建坊,中架石桥,下为月河。度桥为宫门,内为

勤政殿南北配殿,前为月河殿。后北为致远斋,南向。西为韵琴斋、听雪轩。东有楼,为正直和平。殿后西为横秀馆,东向南为日夕佳亭,北为清寄轩。横秀馆后建坊,内为

丽瞩楼,后为多云亭。丽瞩楼后南为緑云舫。丽瞩楼迤南为虚朗斋,前为石渠,为流觞曲水,为画禅室,后为学古堂,东为郁兰堂,西为伫芳楼,又后宇为物外超然。其外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宫门。

考按:虚朗斋相传卽永安村地。学古堂前周嵌御制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刻石。

东宫门外石路二,南达香山寺,东建城关,达于带水屏山。门宇南向,西为对瀑,北为怀风楼,其左为琢情之阁,东南为得一书屋,西为山阳一曲精庐。带水屏山之西为

璎珞岩,其上为緑云深处。璎珞岩东稍南为翠微亭,亭东为青未了亭。迤西岩际为驯鹿坡,坡西有龙王庙,下为双井,其上为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70

宸垣识略卷十二

郊垧一

德胜门在京城北之西,有御制诗碑。

松林闸在德胜门外城河北。闸水自玉泉山发源,由高梁桥东北流至德胜门外,分为二:一由水关入内城,是为御河;一出松林闸,东流经安定、齐化二门,归通州,与白河合。闸上勒御制诗。北城兵马司副指挥署在德胜门外。

龙王庙在松林闸,明嘉靖间重修。

宏慈寺有前后二寺,在德胜门外东北。

考按:宏慈前后二寺相去不半里,似一寺而分者。考寺为元兴国禅林,兹于后寺荒草中搜得明顾肇迹碑,有元统三年兴国禅林之语,翰林沈荃作重修碑记,殆本此。

长泰寺在宏慈寺北,俗名火神庙,本朝初年建。

土城关在德胜门外,相传是古蓟州遗址,亦曰蓟邱。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二土阜。旁多林木,蓊翳苍翠,京师八景有蓟门烟树,卽此。有御书蓟门烟树四字,为燕京八景之一。

出德胜门八里为土城,元之旧也。正统十四年十月,额森奉上皇车驾登土城,以通政司左参议王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88

海子西北隅,清明日蚁集成邱。中一邱高丈,旁三四邱亦数尺,竟日乃散,土人呼为蚂蚁坟。西墙有沙冈委蛇,岁岁增长,高且三四丈,土人曰沙龙。

长元按:蚂蚁坟,宛平志云:相传辽将伐金,全军没此,魂无主者,化为沙虫。感时序而动, 理或有焉。窃以此语傅会。诗,东山篇:鹳鸣于垤。山东蚁冢有极高大者,如冢墓然,孟子所谓丘垤。丘是自然高处,垤乃蚁冢上土,共盘马于蚁封,卽此是也。以是知南苑蚁坟,亦蚁垤之类。惟清明日蚁集其上,为可异耳。若纯蚁叠成,次日散去,仍为平地,卽聚万亿之蚁,不能累累若是,理未可信,以俟见者访之。

宁佑庙在晾鹰台北六里许,雍正八年建,大殿奉南苑安禧司土神像。有御书额并御制海子行诗。

龙王庙在黄村门内行宫之东,额曰珠源寺,半山房五楹,曰拂云岫,西河房五楹,曰月漪,皆御书。

海子内泉源所聚,曰一亩泉,曰团河,而潴水则有五海子。考一亩泉在新衙门之北,曲折东南流,经旧衙门南至二闸,凉水河自海子外西北来,入苑汇之。其水发源右安门外之水头庄,东流折而

入海子北墙,至张家湾入运。团河在黄村门内,导而东南,流径晾鹰台南,过南红门,五海子之水自北注之,又东流出海子东南,是为凤河。东流历东安、武清境,至天津之双口,与永定河会,浑水藉此荡漾,乃成清流。又东至韩家树,入大清河,又东至西沽入运。虽五海子之水与凉水河、团河时相灌输,而二河正流,仍各判别。若玉泉则由昆明湖达于长河,穿禁城出,东南流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2

昆明湖卽西湖,景为玉泉、龙泉所潴。此地最洼,受诸泉之委,汇为巨浸。土名大泊湖,环十里。

乾隆癸亥,命疏浚开拓,周四十里,西山泉脉随地涌现,因势顺导,流注于湖。其自西北来者,尚有二源: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一出于碧云寺内石泉。又开泄水河二:自静明园土山外为东北一带泄水河,其水东北合萧家河诸水归清河;自四王府土山外为西南一带泄水河,其水经小屯村折而南经双槐树之东,又东南至八里庄,汇于钓鱼台前湖内,为正阳、广宁、广渠三门城河之上流。皆乾隆间开浚,赐名昆明湖。堤上有廓如亭,亭北为昆仑石,勒御制诗。其旁笵铜为牛,背镌御制金牛铭。又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勒石清漪园。

西湖方十余里,有山趾。其崖曰瓮山寺,曰圆静寺,左田右湖。又三里为功德寺,洪波衍其东,幽林出其南。路尽丛薄,始达于野,乃有玉泉出于山下,喷薄转激,散为溪池。池上有亭,宣宗驻跸处也。又一里为华严寺,有洞三。其南为吕公洞,一窍深黑,投以石,有水声,莫有穷之者。

水从高梁桥而西,旁有极乐、真觉诸寺临之。前广源闸节之上,麦庄桥越之。过桥为湖,界以长堤,湖在堤南,稻田豆场在堤北。曰西堤者,城西堤也。堤行八九里龙王庙,庙之旁黑龙潭,又行一里堤尽,右有村,上青龙桥,卽玉泉山下也。

明王直西湖诗:玉泉东汇浸平沙,八月芙蓉尚有花。曲岛下通蛟女室,晴波深映梵王家。常时凫雁闻清呗,旧日鱼龙识翠华。堤下连云秔稻熟,江南风物未宜夸。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8

宅天留胜,杨柳汀洲画不殊。淼淼恩波闲极目,愿同黄鹄一沾濡。

龙王庙在玉泉山麓,庙据泉上,渟泓方广数丈,涌泉如珠,名裂帛湖。然山旁石缝皆迸流溅雪,不特此湖也。

裂帛湖,泉源仰射如珠串,古榆荫潭上,极幽秀。过赵家堤,水更深碧。

王士祯裂帛湖诗:裂帛湖光碧玉环,人家终日映潺湲。分明一幅蔡侯纸,写出湖南千万山。

朱彝尊诗:裂帛湖流两岸平,柳阴风暖燕飞轻。年光冷笑长安客,开遍山桃不出城。

查嗣瑮裂帛湖诗:石迸珠光碎,风磨镜面平。若教褒女听,应爱此泉声。

吕公洞在玉泉西二里观音寺。寺依山,入门有洞,深广二寻,亦曰观音洞。昔吕仙憇此,去而洞名也。

吕公岩下临一潭,广丈余。山上有看花台、卷幔楼。

查慎行吕公洞诗:只道山穷水亦穷,忽攀石磴与云通。芙蓉殿底三重阁,杨柳桥南一面风。老去文人多入道,从来絶境必凌空。知君欲傲长江簿,佛号曾呼禁苑中。山顶卽金章宗

芙蓉殿址。

○昭化寺在玉泉山麓,元世祖建。

○崇真观在玉泉山下。观外小涧环流,清浅可度。前累石为台。下甃方池,池上有斗室曰灵渊斋。

上华严寺、下华严寺,俱明正统间建,其额英庙敕赐。寺有二洞,一在山腰,一在殿后,曰七真洞,或云即翠华洞。洞中石壁镌元耶律丞相一词,明大学士夏言和之,亦镌于壁。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9

元耶律楚材鹧鸪天词: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刦,桃李春风又一年。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沈思到酒边。

明夏言和词:人世沧桑有变迁,灵岩玉洞自岿然。朝衣几共游山日,佛界仍存刻石年。嗟岁月,惜风烟,等闲花发又啼鹃。只将彩笔题僧壁,玉带长留向日边。

○金山寺在华严寺右半里。山有玉龙洞,洞出泉,甃石为暗渠,引水伏流,约五里入西湖,名曰龙泉。望湖亭建其上。

明张冶望湖亭诗:望湖亭下水如天,曾记宣皇赐幸年。玉辇不来凫雁冷,一湖杨柳锁寒烟。

○玉泉山右西向名瓦窑头,有隆佑庵,仅数廛。垂柳名花,楚楚可玩。

香岩寺在华严寺东妙高峯下,寺后有妙高塔。山麓折而北,为罗汉洞,上为水月洞。

敬一主人讳国鼒。香岩寺诗:雨霁空山夕,寻幽入杳冥。云封千磵白,露濯万峯青。飞鸟依檐宿,流泉伏枕听。朦胧空翠里,孤月自亭亭。

长元按:香岩寺即玉峯塔影,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又苑囿门载:玉泉上为龙王庙,南为观音洞、真武庙、吕祖洞,洞旁为双关帝庙,西南为冠峯亭,亭西为迸珠泉,稍北为水月庵,北为圣缘寺,寺北为仁育宫,奉天齐。又西宫门外迤北有妙喜寺、香露寺、普通寺、妙云寺,皆在禁苑左右,为近时所建者。其沿革未详,因附识于此。

○法云寺在西山后妙高峯下,有双泉鸣于左右。寺门内甃为方塘,殿倚石,石根两泉源出焉。西泉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35

七坊分界

第三自治区第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十六万五千一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北新桥柏林寺

雍和宫大街 观音寺 北新开路 戏楼胡同 太保街 藏经馆 柏林寺 达子营 铜厂子 菜园子 北城根 炮局胡同 炮局头条 炮局二条 炮局三条 炮局四条

第三自治区第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二十四万一千六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柏林寺

王大人胡同 北口袋胡同 三十间房 鞭筲胡同 龙王庙 后永康胡同 前永康胡同 草厂胡同 骆驼脖胡同 金太监寺 报恩寺 箍筲胡同 酱坊夹道

第三自治区第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三万五千四百五十方公尺公所设于王驸马胡同四号

东直门大街(西段)东至北小街南口与第七坊分界 石雀胡同 九道湾 八宝坑 四眼井 西仓门 财神庙 板桥胡同 骆驼胡同 新太仓(北首)南至石雀胡同东首与第十二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13

阜成门外大街 南城根 南河沿 瓜市营 南礼士路 东夹道 西夹道 宝塔寺 南营房 广川胡同 圆广寺 富兴庄 豆腐房胡同 东露泽园 西露泽园 礼拜寺胡同 四眼井 后大坑 孔王坟 万明寺 一眼井 月坛市场 桶铺胡同 大葫芦 四道口 龙王庙 杜家坑

第十三自治区第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二九方里公所设于西直门外高亮桥闸东

阜外北礼士路 南关头条 南关二条 南关三条 北河沿 北城根 冰窖口 鸡爪胡同 暂安处 车公庄 福禄居 马尾沟 二屋园 校场口 二眼井 北营房

第十三自治区第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七·一一方里公所设于西直门外高亮桥闸东

西直门外北关 月墙 东关 南关 博物院路 澡堂子胡同 新官房 老官房 平绥车站 南城根 北城根上二条 四眼井 八道湾 老虎洞 桃柳园 柴货市 取灯胡同 竹杆井 花园前村 郝家湾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14

榆树馆 朝阳庵 堂子胡同 黄土坑

第十三自治区第四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六·九八方里公所设于阜成门外白堆子九十四号

阜外北四道口 新街 后二里沟 前二里沟 朝阳庵 甘家口 黄瓜园 百万庄 三塔寺 小老爷庙 高井村 扣钟庙 黑塔村 北露泽园 老虎庙 北沙沟 马瞎子庙 景王坟 白堆子村 潘家庄 半截塔 三虎桥 马哈拉庙 松林 昌运宫 紫竹院 广园闸

第十三自治区第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二·四七方里公所设于三里河永寿寺

罗道庄 三里河 药王庙 西岳寺 洪茂沟 九天庙 四槐居 六道口 南四道口 东钓鱼台 望海楼 小八旗 南沙沟 圆通观 凤凰嘴 晾果厂 蔡公庄南至大道与第六坊分界 柳林馆 吴家坟 平台村 西钓鱼台 黄带子坟 前庄子 龙王庙

第十三自治区第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一·四三方里公所设于羊房店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30

陶家庄 刘家坟 库家坟 唐家坟 前垈头 后垡头 十八间房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五·一九方里公所设于武基寺庙内

楼梓庄 邱家庄 厚俸村 金蝉庵 大柳树 祁家坟 窑洼村 月河村 南大山子 北杨庄 四路通 潘道庙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二·九二方里公所设于南五圣庙内

石香炉 老虎洞 打坯坑 皇姑坟 北五圣庙 营盘沟 同乐园 虎城 沙板村 南五圣庙 南磨房 三间房 双石牌 龙王庙 架榆树 贤孝牌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一二·二四方里公所设于西燕窝村庙内

八里庄 西燕窝 周家庄 满井 夹道沟 陈家村

第十四自治区第三十三坊 本坊面积约合四·七七方里公所设于广渠门外关厢

广渠关厢 粮食市 沙土口 开化寺 架松树 大板桥 潘家窑

书名: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屯里名称录 页码:135

药王庙 索家坟 侯家坟 车站官房 小村 饮马槽 三岔口

第十五自治区第七坊 本坊面积约合六·六七方里公所设于马甸街村联会内

马甸西村 马甸官厅 马甸后胡同 礼拜寺胡同 堂子胡同 沟嘴胡同 马神庙 义学胡同 小关西后街 西村后胡同 前黑寺 后黑寺 太平营 龙王庙 总署后身 马甸街 红庙 双旗杆 马甸东后街 由天定 双旗杆 五路通 德外小关街(南段)北至土城与第二十坊分界

第十五自治区第八坊 本坊面积约合四·四五方里公所设于外馆马神庙

后馆前街 后馆后街 外馆东街 外馆西街 外馆东夹道 外馆西夹道 外馆街 馆街南口 大德堂胡同 富有堂胡同 通和堂胡同 贵子胡同 骆驼桥 小寺胡同 董家胡同 帽铺胡同 观音寺 车市 外馆后身 石家胡同 黄寺后身 黄寺 什方院(北段)南至资福院南大道与第九坊分界

第十五自治区第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七·四一方里公所设于小市口二十六号七圣庙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5

马椿胡同 碾子胡同红庙儿 帘子胡同 五道庙 土厂 粪厂 兵部洼 板桥 细瓦厂南门 石厂 厂墙街东西 中街 松树胡同 三条胡同 油房胡同 枣树胡同 栅栏胡同 卫营老府军

安儿胡同 观音堂器皿厂 绒线胡同 牛肉胡同 安富胡同 单牌楼东南

小时雍坊 五铺

单牌楼东北 双塔寺 射所 皇墙西南角 龙骧卫胡同 武功左卫胡同 马巷胡同 堂子胡同 李阁老胡同 龙王庙 井儿胡同 灰厂 石厂 太仆寺 虎贲左卫

武功中卫 留守左卫 彭城卫 衍圣公宅 馓子王胡同 干石桥东南

安富坊 六铺

干石桥东北 杨刀儿胡同 灵济宫 三义庙 验式厅 观音堂 验粮厅 井儿胡同 板场胡同 普恩寺 香胡同 廊房 蝇子胡同 西安门旗房 西四牌楼东南

积庆坊 四铺

四牌楼东北 陈皇亲宅 红罗厂 太平仓 会州卫 蔚州左卫 战车厂 皇墙西北角 惜薪司北厂 嘉兴寺半藏寺 椿树胡同 打狗巷 射所 海印寺桥西 富裕卫

兴化寺 沈阳左卫 定府大街 崇国寺街 皇城东边南薰等五坊 西边大时雍等三坊 内公署 内阁制敕房 诰敕房 吏科户科礼科兵科 刑科工科 中书科 尚宝司

铸印局 六科廊 光禄寺 大官珍羞署 良酝掌醢署 神宫监 御用监 御马监 御马仓草栏 象房 司礼监 内官监 尚宝监 尚衣监 尚膳监 印绶监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45

与御酒房不相统辖。

  妞妞房东小胡同曰闷葫芦罐。

织染局胡同

桥一。有华严寺,详寺观。《旧闻考》:织染局原建嵩祝寺后。乾隆十六年,移万寿山之西,与稻田毗近,立石曰耕织图。原机上织染局三字,今改为耕织图。《芜史》:内织染局,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匹之类。有外厂在朝阳门外,又有蓝靛厂,在都城西本局之外署。

  针工局胡同《芜史》:针工局掌内官长随内使小火者,冬夏衣每年递散一次,遇辰、戌年,各散铺盖银一次。

  巾帽局胡同 《明职官志》:巾帽局掌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芜史》:署后临河,有梓潼庙。

  东板桥 桥一。

火药局胡同

井一。河沿龙王庙井一,火神庙井一。迤东临河有镶黄旗侍卫教场,见《啸亭杂录》。《芜史》:火药局即兵仗局之军器库也。案:火药局互详宫禁及寺观。

  后局胡同 井一。

  东、西吉祥胡同

  闯道胡同

  南月偃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49

东、西翰林街

  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头条胡同,井一。

  大沟沿

  枣林龙王庙

  三眼 井井一。

  妞妞房

  盔头作

浆家房

浆俗讹蒋。毛奇龄《西河诗话》:张南士《仿王建宫词百首》有云:墙边浆妇浣花绮,廊下酒家衔酩红。注云:浆家房在皇城外,即浣衣局也。案:今浆家房非明浣衣局之地,亦非在皇城外,注有误。

  二里沟

  朝阳河

  观音堂

  井儿胡同 井一。

  四根旗杆 井一。

  东、西椅子胡同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57

刘良女,俗呼为黑老婆殿。旁有古井,曰王妈妈井。《武宗外纪》:刘氏宠冠诸女,称美人,饮食起居必与偕,左右或触上怒,阴求之,辄一笑而解。江彬诸近侍皆母呼之曰刘娘娘云。《旧闻考》:腾禧殿久废,其地当与豹房毗连,稍南有北极庙,相传亦明代古刹。案:明武宗实录言,建镇国寺于豹房,今遗址亦无考。

  菜园 井二。

  妞妞房 井一。

盒子胡同

赃罚库 井一。《旧闻考》:赃罚库乃十库之一,十库周墙尚存,今栴檀寺西北胡同,犹有赃罚库之名。

  榆树井 井一。

  绳子库

教场

井二。小龙王庙,井一。教场地极轩敞,迤西为内官监胡同,又西则地安门也。《明世宗实录》:嘉靖三十年,上更定营制,命更旧内教场名曰内?营,欲以团操内使。次年二月,工部请营建祀所并营舍,中立一台,备御视。《旧闻考》:内教场今名教军场,在宏仁寺东北,其地有三圣祠,祀火神、水草神。又云:禁旅之设,遴拔监局数司内员精健者三千人,统以总提,分治以中军,领以总牌。次设明甲、硬弓、随伍等官,于大内西北二处,分场训练,后皆并练于此。野获编:初穆宗好观武事,时江陵为末相,遂于条陈疏中特列一款曰实武备,请上每秋大阅,躬诣校肄。上大喜,褒美举行。自是而内教场习射等事起矣。案:明武宗特设东西两官厅于禁中,视团营。又立内教场,自领阉人善骑射者一营为中军,晨夕操练,事见实录。其教场当亦在此。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66

破府 井一。

  铁门

  牛角湾 井一。

  卖羊肉胡同 井一。

  白家大门

  龙王庙

四王栅栏

迤西 井一。昭忠祠在北,详祠祀。《啸亭续录》:饶余亲王府、廉亲王府,在王府大街,今皆为昭忠祠。谨案:饶余亲王讳阿巴泰,太祖七子,以功封郡王。复以子岳乐晋亲王,赠如其爵,追谥敏,三传无嗣,爵除。廉王讳允祀,圣祖八子,雍正四年黜属籍。乾隆四十三年诏复之。今昭忠祠在台基厂东北。台基厂本王府街,明中叶后置厂于此,故名。续录所称,从其朔也。

  化成寺夹道 井一。化成寺,详寺观。今圮。

  中街

  右至正阳门东,长安街南,崇文门街西,与中城东城界。

正阳门内西城根

井一。西有花石桥,东沟水由此入护城河。巡视东城、南城御史署俱在北,有愿学堂,有桐城试馆。童槐《今白华堂诗钞》:移寓正阳门西城根诗,自注:昔为谢金圃少宰邸第,芸台师尝居门下。张鉴雷塘盦主弟子记:丙午公至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47

月牙胡同

王府仓胡同

《啸亭续录》:贝勒允祎宅在王府仓胡同。谨案:允祎,圣祖二十子,谥简靖,今为贺公宅。

  东、西水车胡同 东胡同,井一。正红旗蒙古都统署在水车胡同之东,详衙署。

巡捕厅胡同

右翼前锋统领署在北,详衙署。旧有正红旗蒙古都统署,今移水车胡同。正红旗官学,今移雹子胡同,见后。

  北烟筒胡同

  锥子胡同 或作追贼。

  南顺城街 井二。铁佛寺。

  右在大市街东,阜成门街南,报子街北,与中城南城界。

西大市街

坊四:东曰行仁,西曰履义,南、北曰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大街。南接瞻云坊大街,井七。东有栴檀寺,西有关帝、真武二庙。街心有观音庵,俗称当街庙。井一。迤北曰新街口。井一。有龙王庙,详祠祀。又北曰丁字街。井二。祝寿寺即《坊巷胡同集》之响铃寺,详寺观。又有龙泉寺、普庆寺、般若庵。《啸亭杂录》:鄂文端召入时,世宗特命海司空望起第大市街北,器用物具无不备。《啸亭续录》:董太保诰赐第新街口。又谦郡王府在羊肉大街。谨案:王讳瓦克达,太祖孙礼烈亲王四子。顺治间,授征西大将军,预议政,追谥襄,府在五王侯胡同口。《康熙万寿盛典》:李绂撰万寿图记:又前为四牌楼,图中旗手卫乐器,自此陈设,直至西安门、四牌楼。径南市民夹道为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183

大梓挽出之。谓曰: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之史也。危由是不死。翰林待制黄殷士冔投居贤坊井中,从人张午负以出曰:君小臣而死社稷耶?黄曰:齐太史兄弟皆死小官,彼何人哉!午使家人环守至日昃,会大将军徐达下令曰:胜国之臣,皆输告身。黄使午取高身还,午出还求勿得,亟往视井,则黄已死。午买棺以殓,且营葬焉。

王大人胡同

井二。《啸亭续录》:理郡王府在王大人胡同。采访册:梁公第在王大人胡同。谨案:王讳弘?,圣祖孙废台子理密亲王允礽次子,谥曰恪。密王旧府在德胜门外郑家庄,俗称平西府。王得罪后,长子弘皙降袭郡王,晋亲王,仍居郑家庄。乾隆四年黜属籍,以弘?绍封。今为丰公第。辅国公奕梁,淳度亲王之后,旧府在玉河桥西,同治初迁此。

  王大人坑 井一。

  后井儿胡同 井一。

  观音寺胡同 寺有石观音像,明天顺间改名灵藏,乾隆间敕改广慈。

  前、后永康胡同

龙王庙胡同 井一。

柏林寺胡同柏林寺,元遗刹,详寺观。其西为雍和宫,世宗潜邸。地以宫名,详宫禁。

  校场

  炮局 《会典事例》:绦儿胡同局、安定门局,收贮炮位及军器,今皆贮废炮。

  

书名: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坊巷志稿 页码:247

路,常阖,皆画龙,两旁门通行,皆画凤。入门北望其阙,由西街廊首转西,至会同馆。

  羊肉胡同 井一。

餹房胡同 井一。

干面胡同 井一。南有宝应寺,详寺观。井二。寺旁为明珰王安墓,其外山左义园也。井一。

  云儿胡同

  花枝胡同 井一。

南燕角

俗讹烟阁。井二。西有竹林寺,比丘尼居之。少南曰燕藁儿,藁即角之误也。迤东曰大门口,曰藁上。井三。《坊巷胡同集》:燕角儿在广宁门右安门内西南角。《明一统志》:燕角楼在府西南一十五里,辽建。今其地犹名燕角。《日下旧闻》:辽史言燕角楼在东北隅,不知何据。称在府西南一十五里,未敢信也。《旧闻考》:今土地庙西犹有燕角儿之名。角读如槁。按:燕角儿今在南燕角东南,与一统志,《坊巷胡同集》所记地望正合。《旧闻考》云在土地庙西者,盖约举之辞。今南北烟阁径三里许,皆以燕角楼得名。北烟阁直抵便门,正辽史所云东北隅也。朱彝尊据史言以驳《明一统志》,《旧闻考》已辨其非矣。

绒线胡同

大川淀龙王庙,井一。朱处士野云建阁其上,朱为弼榜之曰涵秋。迤南苇塘数十顷。东小胡同曰小川淀,井一。

盆儿胡同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143

回廊四面,临瞰方池,池上两廊各有室,东为镜香,西为观妙。斋之左为古柯庭,[二]庭东为绿意廊,廊北为得性轩,庭后有室曰奥旷,西向。斋之右为小玲珑室,水殿北为龙王庙,庙后有桥(小渠亘之,自太液池注水入春雨林塘也),南北坊各一。

注:

[一] 《翁文恭日记》:"乙酉四月二十九日,上侍皇太后于春雨林塘门外黄幄,阅御前大臣戈什喀乾清门撒步箭。余于寅正入陟山门,到直庐(画舫斋),无人焉。坐土山上,中官云:昨日屡次传旨云,画舫斋须回避,勿入。寿泉来,同诣船坞旁小屋,此处戈什管班所坐也。三王来,惇邸亦来,遂同饭。[饭后]雨作,巳初升殿[座]看箭,约二十七八人。雨大,至黄幄遂传退。俟明日从头再射。连日北海进膳,办事,皆无一定处所。闻太后前日到画舫斋小憩,明日即在彼传膳召见也"。

[二] 《三海见闻志》:"翁文恭尝侍德宗读书于古柯庭,时公[文恭]为工[部]尚[书],部笔政。有到古柯庭回事者,公[尝]告以速出,不应到也。《翁文恭日记》又载:乙酉四月二十八日,饭于古柯亭(槐一株,殆五六百岁,盘根(各)大十围)旁屋。午初,上至,余等于春雨林塘院内站班、叩头。谢纱葛,满书刻许。二刻入作诗一首,纵谈古今,温书一章,未写字,未初三刻退,仍检书入槅盘内。是日,射者五十六人(中六支者十三人),庆邸六支,兄[克]王四支,伯王三支"。①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202

台基厂以东,昔时尚有北夹道、柴火阑、薛家胡同、三义庵、苕帚胡同、白家栅栏、[一]小头条、二条胡同、花枝营、经板库、黄土坑、旧衙门、破府、铁门、牛角湾、卖羊肉胡同、白家大门、龙王庙、四王栅栏、[二]化成寺夹道、中街诸名,今俱圈入使馆地,惟台基厂东海关胡同仍有铁门之名,余均无考。台基厂之东有昭忠祠,今亦为奥国兵营地。

注:

[一] 《天问阁集》:"崇祯甲申三月十八日暮,愍帝带亲军四百骑,驰至正阳门。门者疑内变,反炮将击之。帝震,返骑不得,上从白家胡同绕出乃得。上见守备单弱,下幸成国公朱纯臣弟[府],①纯臣言燕饮他处,帝竟不得见"。

[二] 《顺天府志》:"昭忠祠在四王栅栏北"。《啸亭续录》:"饶余亲王[府]、廉亲王府,在王府大街,今皆为昭忠祠"。《顺天府志》:"饶余郡[亲]王讳阿巴泰,太祖七子,以功封郡王。复以子岳乐晋亲王,赠如其爵,追谥敏,三传无嗣,爵除。廉王讳允禩,圣祖八子,雍正四年黜属籍。乾隆四十三年诏复之。今昭忠祠在台基厂东少[北]半里。②台基厂本王府街,明中叶后置厂于此,故名。《续录》所称,从其朔也"。

按:前清光绪庚子以前,各国在华派使设馆,即在东交民巷一带,然仍与衙署民居互相杂处,未尝有一定之区域。光绪庚子拳匪倡乱,殺教民,戕德使及日本书记官,董福祥率领甘军围攻使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340

第五章 内四区各街市

自甘石桥大街以北曰缸瓦市,朗贝勒府在其东。[一]又北曰丁字街,又北曰西四牌楼,《顺天府志》作西大市街。[二]又北曰当街庙,又北曰新街口南街、新街口北街。[三]其东有德贝子府,以达于德胜门西城根。

注:

[一] 《匏庐诗存》有《寄赠月华贝勒诗自序》:"桔叟约同又点赴月华贝勒邸看梅,至则谢矣。贝勒以所著《燕梅花候记》见赠,即步卷中用东坡和秦太虚梅花诗韵作寄谢"。按:月华贝勒即朗贝勒,宣统中,任军机大臣。北地梅花枝干繁大者绝少,贝勒曾由南方运来百株,植诸庭宇,活者仅余一株,然已绝无仅有矣。桔叟者,吾师陈太傅宝琛也。

[二] 《顺天府志》:"西大市街有坊四:西[东]曰"行仁",东[西]曰"履义",①南北曰"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大街。南接瞻云坊大街,西有双关帝庙,街心有小庙,俗称当街庙。迤北曰新街口,有龙王庙。又北曰丁字街。祝寿寺,即《坊巷胡同集》之响铃寺。"按:当街庙于宣统末年建筑马路时,即已拆去,予初来京时犹及见之。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22

生年谱》:"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会试中式,殿试一甲二名,授编修。时寓青厂,即今武阳会馆。"《船山诗草》有《过青厂旧宅诗》。《顺天时报丛谈》:"青厂分前、后两街,前街相传有龙王庙,庙外有巨潭,本系古刹,现寺已无考,巨潭已成荒圃,矮屋数家,无风景之可言。至永光寺则在青厂之西,分中、西两街,寺为元时之大万寿寺,明时曾经重修,现寺已无考,祇有街名而已。" [八] 《顺天府志》:"乾隆三年置北城平粜局于方壶斋,今废。"《藤阴杂记》:"傅谨斋副宪移寓方壶斋,相传为田山姜故寓,吴白华赠诗云:"夹巷笙歌喧北里,残年冰雪爱南荣"。[又云]:"诗翁倒[例]作鸿胪长,乾馔[■]沦[论]才价未丰[低]。"⑾田时官大鸿胪,傅尔时亦长鸿胪云。"《亚谷丛书》言,"京师戏馆比年如方壶斋、蓬莱轩、昇平轩最著。今诸园皆废,惟方壶斋屡易新名,人尚称为方壶斋,城西仅此一馆,春初尚盛,在永光寺西街。"《藤阴杂记》:"京师戏园,止剩方壶斋,今园久废,其地尚名方壶斋。查楼今中和园,余皆不可考。"《京尘杂录》:"嘉庆朝,湖州戴光禄璐久官京师,撰《藤阴杂记》,大半取材《日下旧闻考》,于都城古蹟,考证特详。云乾隆间,查家楼、月明楼皆国初旧蹟也。余道光壬辰北来,卸装即居永光寺西街八宝店年伯朱漕帅茮堂先生家,所见惟查楼尚存,即今前门外肉市广和楼也。对门有小巷通大街,尚榜曰查楼口,或讹呼茶楼矣(戏园招牌皆曰茶楼)。余初访月明楼无知者。戊戌夏,云梦道中老仆杨升言,月明楼即在永光寺西街,其地近枣林,世俗相传有康熙私访月明楼之语,编为歌谣,演为杂剧,刻为画图,虽妇人孺子皆能言其事,顾鲜有知其地者。" [九] 《顺天府志》:"国初设粥厂于永光寺中街,今仍之。有重庆会馆。"《藤阴杂记》:"梁药亭佩兰寓永光寺,与朱悔人、宋山言醉后放歌。吴鉴南璜随父璞庭寓寺侧,生子,商宝意盘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523

寄诗:"原是释迦亲抱送,永光古寺翠微僧"。庚辰成进士,由农部任知州,殉木果木难。吴超亭别驾兴宗题其遗集云:"朱邸赐莲宵禁肃,永光击钵晓钟寒"。"元纳延《金台集·寓万寿寺怀古诗》:"皇唐开宝构,历刼抵金时。绝妙青松幛,⑿清凉白玉池。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独有乘闲客,扶藜读古碑。自注:寺有许道宁画屏。"《日下旧闻考》:"琉璃厂西门外为清厂,清厂西为永光寺。寺在元为大万寿寺,有《开山传法历代宗师实迹碑记》,字迹久剥,仅存"万寿辩公"等字。有明正统十一年一碑,本山住持本恩立[石],⒀昭化寺住持妙清碧潭篆额,碑称辨公居此,湛然、屏山居士为其上首外护。湛然即耶律文正王楚材。屏山,金李翰林纯甫也。又景泰年碑二,胡■撰文,并没于土。果啰洛纳延《金台集·万寿寺怀古诗》有曰:"皇唐开宝构,历刼抵金时"。又曰"独有乘闲客,扶藜读古[旧]碑"。⒁则其寺始于唐也。惜元之实迹碑,已成没字矣。"《顺天府志》:"今其寺仅存山门,额曰"重修永光寺"。寺内破屋数间,余皆废坏,成通衢矣。旧石无一存,其寺东为清厂。厂迤北有海波寺,久废,其地名海波寺街。又清厂有北极庵,内碑一,明万历间朱之蕃撰。龙王庙门外有巨潭。清厂东口外迤南为南柳巷,有永兴寺,寺无幢碣可考。"《燕京访古录》:"顺治门外永光寺街,有畏卢在焉,吾师林琴南先生故居也。先生侨居北平三十余年,终老于此。其门楹有自书联云:"扪心只有天堪恃,知足当为世所容"。盖自况也。林师既殁,余与诸同门议于此地建筑畏庐,未果。"

[十] 《顺天府志》:"永光寺西街有四川、新会、顺德诸会馆。西小胡同曰八宝甸,曰枣林。"

[十一] 《顺天府志》:"北极庵祀元帝,有明万历间朱之蕃碑。有凤翔会馆。"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47

稍东曰大川淀,[三]有关帝庙、龙王庙。曰小川淀,有五圣祠。再东曰官菜园上街,[四]曰红土店,有观音院。《顺天府志》此地尚有兴隆街,今已无考。[五]再东曰珠巢街,[六]其南有蔡家胡同,有土地庙。再东有福禄庵。再东即南堂子胡同,为内五区界。

注:

[一] 《顺天府志》:"南横街旧有礼部所属会同馆,今废。有千佛庵、圆通观又有华严庵。有祥符、嘉兴、全浙、淮安、孟县、泾县、粤东诸会馆。南小胡同曰椅子圈、荷叶厂。"《宸垣识略》:"王文贞[家]庙在绳匠胡同南,①析为民居,有"王氏宗祠"四字,砖刻尚存。"《藤阴杂记》:"横街有第,乃怡园之一隅,向为王氏世守,后赁张总宪若淮[溎]、②吴少宰嗣爵。韦约轩中丞谦恒自黔回京,再入词馆,赁住怡园,废址尚剩四松,乃构亭于松石间,颜曰"四松",并栽花树二十余本,又构有椒书屋,方桃杏盛开,屋又转售,赋留别诗"。《顺天府志》:"案:今粤东会馆当即其地。"又《刘文定纶初寓横街移居诗》:"仆夫忽报趋朝早,小树鬅鬙夜气浓。此去天街多半里,惊心几杵丑时钟。又程文恭景伊第在横街,有绿云书屋,文定题云:仙云童童覆瑶席,仙人展坐春无迹。笑认窥檐老树枝,此是吾家道南宅"。《钱辛楣年谱》:"乾隆甲戌,移寓横街,读《汉书》,撰次《三统历衍》四卷,秦文恭邀予商订《五礼通考》。休宁戴东原初入都,造居士寓,谈竟日,叹其学精博,明日言于文恭,文恭欣然与居士同车访之,为延誉,由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49

宏仁万寿宫,明万历四十三年敕建,久废。今玉皇庙中所奉之雷神、文昌、武侯、信国诸像,俱从万寿宫移奉者也。又西为万寿西宫,尚完整。有关帝殿、吕祖殿,斗姥阁高四五丈,关帝殿前亦有明神宗碑。又西为天仙庵,比邱尼居之。迤南有关帝庙,俗称金顶庙。已圮。盆儿胡同之西,皆旷地也。旧有丁家穿店、邹家穿店,今皆废。南曰红水坑,前有火神庙,明宣德四年建,碑称其地为元之火焰营。近庙毁重建,仅三楹,碑亦毁。少西曰万寿东宫,明之宏仁万寿宫也。曰白马寺坑,地以寺名。皆久废。《宸垣识略》言寺在天官保,今罕能举其名矣。曰双槐树,曰万寿西宫,明万历间建,尚完整。额书关帝庙,有神宗御制封号碑。庙旁旧有松树头条、二条、三条胡同,今废为蔬圃。"《藤阴杂记》:"玉皇庙在盆儿胡同,严宗伯我斯《登玉皇阁诗》:双阙烟生缥缈外,万山青在有无中。"《析津日记》:"宣南坊白马寺,隋刹也。殿后尊胜陀罗尼幢上刻"仁寿四年正月上旬造"。寺重建于洪熙元年。正统八年赐额。有张元桢、张文宪二碑。其东僧塔,前有古碑,为侵占者所毁矣。"《曝书亭集·白马寺诗》:"仁寿千年寺,今存半亩宫。落钟横道北,瓦塔限墙东。客至愁嗥犬,僧寒似蛰虫。夕阳留未去,双树鸟呼风。"《行国录》:"宏仁万寿宫,万历四十三年敕建,中为文昌殿,额曰"崇真保运"。左以祀诸葛孔明,封号曰"天枢上相"。右以祀文信国,封号曰"天枢左相"。皆目之曰"真君"。祀雷神于后殿,设礼升[斗]台,最后[建]高阁十三楹,③曰太极造运宝阁,以安昊天上帝。有神宗御制碑文,督工者司设监林潮。内官不学,神号无稽,知礼者当议辍也。"《顺天府志》:"案:万寿宫久废,神像移奉玉皇庙,今庙亦颓敝矣。"按:岳云别业祀长沙张文达公■秋,公遗著曰《岳云楼集》。

[三] 《顺天府志》:"[大川淀有龙王庙,]朱处士野云建阁[其上]于大川淀。④朱为

书名:燕都叢考 页码:651

校勘记:

① 王文贞庙在绳匠胡同南《宸垣识略》卷十原作:"王文贞家庙在绳匠胡同南"。据补。

② 张总宪若淮"淮"当作"溎"。据《藤阴杂记》卷九改。

③ 设礼升台,最后高阁十三楹《日下旧闻考》卷六〇引《行国录》原作:"祀雷神于后殿,设礼斗台,最后建高阁十三楹"。据改。

④ 朱处士野云建阁于大川淀《顺天府志》卷一四原作:"大川淀有龙王庙,朱处士野云建阁其上"。据补改。

自牛街而南直达于右安门,为右安门大街,[一]两旁多田园、冢墓。西有白纸坊,[二]居民成聚,旧日财政部印刷局在焉,旁有祖师庙。稍北有崇效寺,为著名古刹。[三]再北曰枣林街,[四]其西有昙花寺、五道庙、紫竹林、千佛寺、[五]三官庙、七圣庙诸处。自右安门大街而东,有里仁街。[六]南有毛家胡同,曰郭家井,京师第一监狱在焉。再东有燕家井,有观音寺,有极乐寺。其北有三教寺、天仙庵、关帝庙、半步桥、大清观、永乐寺。再东即南下洼。

注:

[一] 《顺天府志》:"右安门俗称南西门"。《宛平王志》:"有右安寺,今圮。旁小胡同曰东马道、西马道,曰东胡同、西胡同。迤北有双桥,歧分二道,桥之北曰极乐院,已圮。又北曰高庙,祀关帝,今仅存土阜。少西曰豆儿屯,少东曰樱桃园。右安门西半里许,曰三圣观。又西南曰火药局,工部所属濯灵厂在焉。厂地亘二里许,抵城根,其外多蔬圃。"《会典事例》:"火药局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上册 页码:378

 解亳围,夷白龙王庙诸处贼巢,尽歼之。七年,升陕西西安城守协副将,加总兵衔。八年,攻六安州,贼拥众突我营。凤祥会诸军截杀之,贼不得逞。越日,乘夜薄城,约内应启门,大呼而入,贼狂走,追杀数千,立复州城。七月,捻首张落刑纠众袭踞陈家庄诸处,凤祥纠合民团驰往攻之,诛捻目余庆远,遂克陈家庄贼垒。十月,怀远捻首李大喜蹂浍河迤南,图北犯,官军败之,复由宿州北符离集折而西。凤祥偕知县张汝梅,伏兵褚庄,捻过符离集,伏突起,贼惊溃,追斩千余。贼复壁浍河北岸,凤祥偕知府张学醇夺门入,杀贼几尽。捷闻,以总兵记名简放。九年二月,怀远贼渡浍而北,我军截之,复遁回浍河。凤祥乘贼半渡击之,溺死者无算。九月,随督办河南军务副都统关保,歼贼于亳东丁堌集诸处。赏资勇巴图鲁名号。十月,关保移师许州,凤祥败贼于洪河。贼走临颖,扑县城,我军踵至,大败之。别贼窜鄢陵,官军驰击于太康县之王隆集,贼悉奔逸。凤祥策马蹑之,贼夺路东窜,扰鹿邑,遏之梁老家诸处。援贼坌至,凤祥分兵两翼,以马队捣其中,贼大溃。越日,贼悉众来扑阵,斩千余。关保上其功,擢四川川北镇总兵。十年,凤祥随关保驻鹿邑,贼扰蔡浦,见凤祥兵至,皆惊溃东窜,逐北至槐午店,歼千余,夺军械无算。贼窜确山,凤祥分路截杀,殪贼千五百余。贼入亳州老巢,凤祥携长矛深入,马蹶坠地,负重创,殁于阵。事闻,赐恤如例,予谥恭勤,赏骑都尉世职。

王浚,万全人。以行伍起家,历官陆路提标中军参将。道光三十年,署南雄协副

将,以剿办英德匪徒失利,革职枷号。咸丰元年,投效广西军。五月,金田贼由中坪、仁义、邓村窜古磨黄岱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11

石佛寺。共二处。在区北,青龙桥、三铺各一。关帝庙。共三处。在区北者,居庸关东南隅、青龙桥各一。区南,北沙涧一。城隍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内街西。火神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南门外。观音庙。共二处。一在区北居庸关。一在区南北沙涧。龙王庙。共三处。在区北,碓臼石、冯家庙、马家庄各一。高山寺。一处。在区南二道河。山神庙。二处。在区北居庸关一,在关之西沟一,在关之东沟〔一二〇〕。吕祖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东山上。斗母宫。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内街东。三官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外西山麓下。安安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外一里许西山麓下。观音阁。在区北三十七里五贵山崖。魁星阁。在五贵山崖对面东山顶,与观音阁东西相望。同治十三年,邑人杜诗监修。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七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1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七四

 

过街塔。元时建。在区北十五里居庸关城内,横跨街中,大路经其下,门洞刻四大天王像。又刻古佛像共二千二百一十五尊,经咒番书,篆隶楷行各体石刻,镌法备极工整。

仙人枕。《长安客话》:居庸关内道旁一大石,其形似枕,俗呼仙人枕。

本区镇内祠庙

 关帝庙。二处。一在本镇南门内,一在本镇街西。东大寺。一处。在本镇街内正东。观音庙。一处。在镇北。龙王庙。一处。在镇北口。天仙庙。一处。在本镇南门内。

本区区内祠庙

 文庙。一处。在区北居庸关,本延庆卫学,明初建。天顺七年重修,嘉靖时,增葺后渐倾圮。国朝康熙七年重建。乾隆二十六年,裁卫学,改为延庆乡学。同治八年,知州屠秉懿、训导袁兆绅重修。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0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七〇

 

八仙洞。在区北佛峪口内偏东六里许。四围山形,珠连壁合,中间松柏无算,万株徧植。悬崖陡壁上,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上有八仙洞。饶有斐《游八仙洞记》称其「玲珑剔透,天造地设」云。

汤泉观。在八仙洞西南三里许佛峪山麓。殿宇清幽,后院有温泉池,浴之可以疗疾。养鹅池。在区北三里。辽萧后置。近得石碑于土中,云「影娥池」。凤凰台。在区南十里。金时建。

本区祠庙

 龙王庙。一处。在本区康庄中街。财神庙。一处。在本区康庄中街。

本区区内祠庙

 龙王庙。共三十八处。在区北者,马营、马房营、许家营、前刘浩营、后刘浩营、屯军营、常里营、宗家营、大营、王化营、卢房营、卓家营、狮子营、大丰家营、小丰家营、傅余屯、张山营各一。东北,郭家堡、刘家堡各一。区西,西石河、小王家庄、詹家堡各一。西北,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0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六八

 

本区桥梁

 

龙腾桥。在永宁城内善政街龙王庙前,俗名独石桥。碧霞桥。在城内终食屯〔一一八〕泰山庙行宫前。威远桥。在永宁城北门外。屠家营桥。在永宁城西三里。孤山桥。在永宁城西十里。

本区市镇

 市镇。在永宁城四街。东曰善政,西曰广武,南曰阜民,北曰拱极,每月单日集市。

本区学堂

 单级学堂。一处。在永宁城阜民街东,旧为缙山书院。光绪三十三年,改修单级学堂。讲堂三间,宿舍三间,余房二十余间。初等小学堂。共十四处。在永宁城内广武街、善政街各一,区东刘斌堡一,区北左所屯、后所屯、东白庙各一。西北孟官屯、阎家庄、旧县、团山屯各一,区西屠家营、黄龙潭各一,区南西灰岭一,东南东灰岭一。

西区附区内古迹、祠庙、桥梁、学堂、各祠庙,或载在祀典,或有功于民者録之。(见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01

泰山庙。在永宁城内西北隅。上帝庙。在永宁城内东北隅。子孙庙。在永宁城内东南隅。吕祖庙。在永宁城善政街。

药王庙。在永宁城东南隅。明万历十三年建。关帝庙。在永宁城西南隅。

本区区内祠庙

 真武庙。共八处。永宁城南关一。在区东者,沟儿铺、罗家台、四海冶各一。东南东灰岭、区北香营、西北阎家庄、区西旧县各一。龙王庙。共二十二处。永宁南关一。在区东北,炮儿湾、马道梁各一。区北,左所屯、三里庄、孟官屯、香营、小堡〔一一七〕各一。区西北,旧县二,阎家庄、北张庄各一。西南,小水屯、乾石河各一。在区南者,西灰岭、三司、头司、二司、四司、彭家窑、韩家川、太平庄各一。山神庙。共八处。永宁城南关一。区东,二铺、胡家坟、管头各一。东南,麻地湾一。西南,乾石河一。西北,旧县一。区北,左所屯一。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六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90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六四

 

后圮。万历十三年,知县王玉汝重建;十四年,参将黄明臣修;十八年,知县赵尔守移建原址之东;三十年,知县李体严增修。国朝顺治十六年,县裁,改为卫学。康熙三十二年,裁卫学,并入州学。永宁绅士议,移建旧县署地,以便蒸尝。雍正时,廪生胡向格相度经营。乾隆六年,工竣。捐置经费,每岁春秋,永宁绅士致祭焉。

玉皇阁。在永宁城之中央,左右有钟鼓楼。显化寺。在永宁城西街。明宣德年间、正统年间修。《旧志》:凡迎佛像、设大斋,

具现五色祥光,人共覩之。火神庙。在永宁城西南隅。城隍庙。在永宁城内西南隅。明宣德六年,知县刘睿建。万历五年,知县王元弼重修。马神庙。在永宁城西北隅。文昌庙。在永宁城东南隅。眼光庙。在永宁城东南。按《大藏经》:眼光菩萨有《眼光经》一卷传于世。龙王庙。在永宁城西北隅。未建城而已有庙,盖古刹也。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僧达福

募捐。东岳庙。在永宁城内东南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897

本区之学堂

 

高等小学堂。一处。在州城雍顺街,东向至崇文街,因旧有冠山书院,改修讲堂二。计内院讲堂可容六十人,外院讲堂可容三十人。斋舍十二间,教董住室、客厅〔一一四〕、饭厅〔一一五〕,共十五间。常年进款纹银八百二十二两,制钱二千一百五十吊有奇。图十八

幅,书二百六十六种,器具一千四百七十四件。劝学所。一处。在州城内宣化街,共房十八间。教育会及模范小学堂。各一。附设劝学所内。初等小学堂。共十二处。州城内共二处,一附设劝学所,一附设东岳庙西院。在区东者,

王泉营、前吕庄、大百老、米粮屯各一。在区北者〔一一六〕,龙王庙一。区西,三屯村一。在区南者,大泥河、簸箕营、柳沟、岔道驿各一。

东区附城内区内古迹、祠庙、坊表、桥梁、市镇、学堂各祠庙,或载在祀典,或有功于民者録之。(见附图九 东区分图)东区,以永宁镇为中枢,即明永宁县之故城也,距州城四十里。东界怀柔县,东南界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六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893

泰山庙。在州城西南隅。明嘉靖四十年,贾纲等创建,以捍水患,节有修葺。于公祠。在州城三清庙东院。

本区区内祠庙

 天然寺。一处,在州城东关之北。关帝庙。共二十七处。州城,东关、南关各一。在区东者,石河营、莲花池、王泉营、曹官营、奚官营、老君堂各一。在区东北者,广积屯、八里店、魏家营、下花园、前吕庄、后吕庄、常家营、果树园各一。在区北者,王家庄、双营、中羊房各一。在区南者,百眼泉、李四官庄、东杏园、岳家营、簸箕营、北红门、东辛庄、大泥河各一。八蜡庙。一处,在区东小营村北。五道庙。共九处。在区东者,小营、后林河、阜高营各一。在区东北者,广积屯、八里店各一。在区北者,上水磨一。在区南者,李家场、南辛堡、东杏园各一。龙王庙。共五十三处。在城,北关、西关各一。在区东者,石河营、莲花池、王泉营、蒋家台、曹官营、前林河、后林河、陈家营、兴隆庄、阜高营、老君堂、香孙营。在区东北者,广积屯、前八里店、后八里店、沈家营、下花园、马匹营、大百老、米粮屯、常家营、果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八五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43

海冶城内西山上。大寺,在四海冶城内西北隅。真武庙,在顺风屯。龙王庙,在团山屯。三官庙,在团山屯。

【校勘记】

〔一〕似:原阙。据《读史方舆纪要》补。〔二〕哲言不花:《大清一统志》作「哲彦不哈」。〔三〕乾都蛮:《元史》卷一二三本传作「斡都蛮」,是。〔四〕意自深:原作「自意深」。据《乾隆延庆州志》改。〔五〕底本此后似缺一页。按:底本此处页码为「延庆州志卷十一·古迹三」,次页页码为「延庆

州志卷十一·古迹五」。〔六〕后住宅:原作「住后宅」。据上文改。〔七〕后千户所:原作「后前户所」。笔误。

延庆州志卷十一七〇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35

白塔寺,在州城西北二十五里佛峪口村。兴福寺,在州城西北二十里。元时建。明成化间,僧道海、圆鉴相继募修。西岩寺,在州城西北二十里大海陀山麓。白衣庵,在州城西北。明万历七年,乡官李先春建,有香火地三十八亩。应梦寺,在州城北二十里应梦山。相传辽萧后建。元末兵废。基址及凿石辇道犹存。

以上见《乾隆志》金刚寺,在州城东北二十里金刚山麓。《府志》观音阁,在州城东南关沟五贵山崖。关帝庙、又魁星阁,在东山顶,与观音阁东西

相望。同治三年,邑人杜诗监修。采访泰山庙,一在岔道东山顶,雍正二年,僧照贞募修。一在宗家营,雍正八年,僧通

颖募修。一在中红寺,康熙六十年,僧本成募修。一在常里营,雍正十年,僧智哲募修。龙王庙,在终食屯。前有龙腾桥,俗名独石桥。乾隆六年三月,大风摧树压折。观音堂,在永宁城西南隅。明正德年建。万历四十四年重修。五庙,在永宁城隍庙后。明万历年间,知县崔国裕改建。千佛寺,在永宁东关。明洪武时建。

延庆州志卷十一六九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72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六八四

 

望稼亭,在州城北龙王庙后。同治七年,知州屠秉懿建。台基高旷,可以眺远。

按《水经注》:牧牛山有道武帝庙,大翮山有王次仲庙。又言:次仲落翮于此,故有灵亭之名。今庙与亭遗址无存,久失所在矣〔五〕。

废署舍

南察院,在州城澄清街。明永乐间,知州陆震创建。正统间知州古节、成化间知州

李鼒各重修,共二十四间。久废。西察院,在州治西。明嘉靖间建,共四十间。久废。按察司,在州城和睦街。原系守备厅,共二十七间。久废。医学,在州署西。久废。阴阳学,在医学西。久废。所治,在州城东北隅。明景泰四年,守备杜陵,千户李麟、刘政创建。成化末,改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339

峰。仓谷十万石,又公仓三万余石,棉甲铁甲各八百副。使民菽粟如水火,尽充耘耔无疲慵。一万一千十二户,庶哉富矣登时雍。官屯三十座,耕种公田,养育兵三百四十名,壮丁三百名,牛三百头。丁岁交粮二十二石。旗站官庄共一万一千十二户,男妇共七万四千五百七十有六口。又惟大事戎与祀,岁时肸蠁凝蕃祉。雀跃争趋万寿宫,祝厘令节兹焉是。在南门外。文昌列宿耿元精,真武尊辰虔祝史。牛神马祖杂龙王,先啬先农田畯喜。文昌阁在马祖庙内,真武庙、牛神庙皆附焉。龙王庙在南门外,先农坛在土城外南门东。经画如斯已万全,蚩蚩淳闷安其天。随刊不数庚辰迹,拓始争谈癸亥年。神谶碑真自天发,‘莫来耕’语谁雕镌?康熙初,土人掘地得碑,上刻‘莫来耕’三大字,署唐年号。案唐疆宇不及此,疑好事者伪托之也。造物何心存悋惜,庙谟极力

穷垓埏。武将文臣何不有,故家巨族勤官守。崔枝(艹禄)由水师历仕至尚书,海兰察由行伍以军功世袭公,崔固汉军大姓,初隶孔藩,康熙初移驻于此,他姓汉军多自沈阳移驻。射虎多弯十力弓,马上健儿好身手。达呼里,索伦属也,俗误呼为打狐狸。其人射猎为生,挽弓皆踰十石。归化后,颇以武力自効,近有仕为近侍者,边人荣之。几日官中索贡貂,随身竿木量围腰。布特哈儿专世业,弢弓挟羽霜蹄骄。打牲名号各题记,品以三色缃签标。喜邀上赏公庭拜,尽有余惠羣商招。俄伦春人不食粮,视进貂等次给赏。其俗,户出丁以竿量身,足五尺者卽岁纳一貂皮,上书打牲人名,分别三等,紬签黄者雅法哈俄伦春、红者摩凌阿俄伦春、緑者索伦达呼尔物也。布特哈,汉语虞猎也。载猃鞲鹰几欢哄,方物岁时堪入贡。已闻驰进海东青,又献冬庖劚冰冻。六月进面,七月进鹰,十月进鲜鱼、野鸡等物,十一月进年贡及海东青,十二月进春鱼,附进箭笴、刮鳔等物,谓之走大车。从禽遭我峱之阳,并驱揖我谓我臧。草间扑速亲达罕,兔也,一名天马。黄羊猞猁兼香麞。烹割已堪供一饱,更有饔飱杂鲜薧。不能饭稻但羹鱼,乃知玉粒维民宝。鱼族甚广,土人用以充餐。迩来颇解事农甿,缇室灰飞候种芒。此间昼永夜偏短,羲辔入浴犹回光。日出早入迟,故昼长夜短,夜不昏暗,似日在

恩福堂诗钞三二九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247

饥作祟,随意觅山肴。

靳文襄公祠

当时孰与挽狂澜?贤帅葵心向日丹。八疏直争三策上,一劳遂使百年安。畴咨益友谋能

合,排斥羣言势最难。幸遇神尧方奏绩,故应庙貌壮河干。

路雨二月二十六日

不知好雨来,忽催客梦醒。淅沥声渐稠,点点落舆顶。望远一纵眸,凭轩再引领。浓翠湿

云陂,遥村挂云影。麦青菜花黄,丽色杂畦町。更有点缀工,红绽半林杏。三日行南邦,

一霎入东境。天工不可料,晴雨在俄顷。晴固利归装,雨亦召烟景。所遇有数存,吾当

视平等。

宿卢沟桥龙王庙,叠丙寅年韵

禅榻借重眠,风尘暂洗湔。客程千里月,诗思一溪烟。袁浦吟才续,丁卯着有《袁浦行吟》河渠志欲笺。登楼乘雨后,平野浩无边。

恩福堂诗钞卷十二三七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202

恩福堂笔记 诗钞 年谱一九二

知已透,明净万山皆。

惠济龙王庙

五宿枕流眠,清泠耳洗渊。梵声虚古寺,旅梦托秋烟。客至应移榻,诗成又擘笺。菊芳螯复美,归去醉篱边。

津门感旧二首

濯缨歌咏溯孩提,船泊津门略彴西。月夜空孤佳酿熟,春风不耐戴鵀啼。剧怜对镜颜非昔,犹幸寻源路未迷。起拍栏杆无限意,频收旧景入新题。

萧萧拂面嫩寒侵,极目关河一往深。行苇托根终傍水,好花遗子又成林。桥边风雪诗人思,岸下帆樯贾客心。莫问当年游冶事,故交零落少知音。

登望河楼

渡黄瞻华后,又上望河楼。心目窗前豁,鱼龙舄下浮。炊烟迷客舫,海气湿征裘。我欲随槎客,苍茫犯斗牛。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106

恩福堂笔记 诗钞 年谱九六

蒋家坝……………………………………………………………………………………………(二三六)

湖堤春望…………………………………………………………………………………………(二三六)

靳文襄公祠………………………………………………………………………………………(二三七)

路雨………………………………………………………………………………………………(二三七)

宿卢沟桥龙王庙叠丙寅年韵……………………………………………………………………(二三七)

依緑园有感………………………………………………………………………………………(二三八)

宿九松山僧寺复叠壁间旧韵柬丁慕楼孝廉……………………………………………………(二三八)

题林石笥孝廉鸥波逭暑图………………………………………………………………………(二三八)

四月十三日喜得阵雨叠去冬喜雪韵柬彭春农学使时甫下车…………………………………(二三八)

偕慕楼孝廉登半壁山并令次孙锡祉随侍………………………………………………………(二三九)

复成一律…………………………………………………………………………………………(二三九)

九华山……………………………………………………………………………………………(二四〇)

雨后郊行…………………………………………………………………………………………(二四〇)

发滦阳过渡………………………………………………………………………………………(二四〇)

七月二十六日归舍有感…………………………………………………………………………(二四〇)

书名: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 页码:97

望崆峒山…………………………………………………………………………………………(一八九)

蒿店道中…………………………………………………………………………………………(一八九)

雨中过六盘山……………………………………………………………………………………(一八九)

午日登督署源远城楼……………………………………………………………………………(一九〇)

过晴岚山…………………………………………………………………………………………(一九〇)

怀那绎堂前辈……………………………………………………………………………………(一九〇)

六月七日方葆岩中丞朱晋阶方伯约游少陵原…………………………………………………(一九〇)

灞桥………………………………………………………………………………………………(一九一)

游玉泉院…………………………………………………………………………………………(一九一)

韩侯祠……………………………………………………………………………………………(一九一)

夜行………………………………………………………………………………………………(一九一)

惠济龙王庙………………………………………………………………………………………(一九二)

津门感旧二首…………………………………………………………………………………(一九二)

登望河楼…………………………………………………………………………………………(一九二)

宿遵化租户村谨和成邸题壁元韵………………………………………………………………(一九三)

奉命赴河工起程得句……………………………………………………………………………(一九三)

恩福堂诗钞目録八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43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三九八

 

循履迹,追及旅次,尽缚而收之。由是民重为邪,四境无故,不可及三。上谷文运久否,永宁尤厄。会赵父以关中榜元来令,一意兴学造士,而沮于无资。都督则引为己责,捐俸治具,延学官,子弟讲业〔六五〕,一禀于赵父。经费有度,不烦有司,岁以为常。是科己酉,两镇占两元,合之凡十人,东路朱君其一。鹿鸣小宴,供帐极其精致。盖寓激劝微权,而士益知奋,不可及四。都督自癸未夏东来,历庚寅春西徙,凡八年。烽火无烟,年谷屡稔,人皆曰都督之赐。故都督方离东,而史车叛服不常,岁凶为害。夫然后益知东人不可一日无都督,不可及五。凡此皆其著者。

自都督一登车,而东人冕衣裳者、兜鍪者、缝掖者、骑步者、杖履者、提携者,自西郭属之境外,拥无跬步隙。妇无老幼,儿无少长,各遮道泣留。都督下而慰劳,涕霪霪沾衣。自近古以来,未之前闻也。既去,东人孺慕不置,捐赀易西郭龙王庙右四亩为祠,肖像以事。堂三楹,前竖门楼,围以周垣,翼以两庑,募僧居守。堂〔六六〕后百步许有地四亩,万户侯陈文谟施僧梵〔六七〕修,东南许地十亩,军士刘宝给僧赡奠,皆感恩以图报者。经始以己丑秋,落成于庚寅夏,迄十余

,而岁时伏臈,不懈弥虔。东人何尝一日忘都督哉!

余曰:唯唯。今之以戎行显者,往往无所表竖,至秦越视其军民。都督参戎时,年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42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三八四

 

迭级,画栋碧檐,焕然改观矣。复访有行比丘郑玄福住持兹庙,朝夕焚扫,且修缮有劳。至是,景萼之愿遂,而乡人之望慰也。众恐岁远湮没无传,遂命工镌石,用记颠末,而舍资士众咸勒碑阴,以俟后之有志修复者考焉。是为记。

龙王庙,在州城西南七里白庙屯。明永乐中,州人杨六等重修。黑龙王庙,在州城西二十里。明宣德间,州人杜仁重建。黄龙庙,在州城东三十里。八蜡神庙,在州城东。一在永宁城西门外,明万历三十九年,知县李体严建。

《礼·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郑注:蜡祭有八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伊耆氏,古天子之号,或云即帝尧是也。孔疏:大蜡八者,会聚万物而索飨之,但以八神为主。《文献通考》:蔡邕《独断》曰:四代腊之别名: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曰腊。《陈氏礼书》曰:蜡之为祭,所以报本反始、息老送终也。唐制:蜡祭凡百八十七座。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419

封孚应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黑龙神封灵泽王。《续文献通考》:茅山前有龙池,岁旱,祷辄应。绍兴中,敕封敷泽广惠侯〔三一〕。

《大清会典》: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龙王之神。东曰显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恒,北曰崇礼。遣官斋送香帛,地方官致祭。五年,分送各直省龙王神像,建庙奉祀。

明李奈[四]《重修龙王庙碑》:

隆庆城北坎地,旧有龙王庙三楹。崇台峻基,规制整严,且杂植林木森茂,烟笼篆浮,诚一方栖神胜地也。岁久倾圮,弗堪供祀。至嘉靖辛卯,都宪黄公冢器右生者谋众修葺,遂庙貌俨然如故。迨癸丑岁,阴雨连月弗开,致颓敝,殊异往时〔三二〕,行路咨嗟,无以称州人祷祀之意。戊午岁春初,郡耆李景萼等诣庙恻然,乃设醵募赀,刻期举事,绘像,砌基址,凡百可增可补者〔三三〕,罔不殚力营治。有致仕实斋李公喜舍庙东侧地,长十丈,阔一丈二尺。又士人杨梅亦捐庙北侧地,长一十二丈,阔七尺余。周围有垣,仍创屋宇。在台之上与门之侧者,共七楹,以便焚修。抵秋将成,李君因染症,弗克。会昔与李君同议举二事者,亦李姓,名海,恐前功隳废,复佥谋于众,期完工务。重门

延庆州志卷五三八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41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三八二

 

《文献通考》:宋仁宗庆历中,修大火祠,三月九日祀之,以阏伯配。徽宗崇宁元年,诏天下建崇宁殿,并建火德星君殿。《日下旧闻》:天启元年三月,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三日,祀火德之神。

龙王庙,在州城北门外。明成化九年,州人谭铎等建。王海、乡官李先春各有修葺。一在永宁城西北隅,庙建于未置城之先,古刹也。国朝康熙三十八年,住持僧达福募修。

《文献通考》:唐开元二年,诏祠龙池。又诏置坛及祠堂。十八年,敕太常卿韦绦草祭仪。绦奏:案《周礼·大宗伯》:「以疈辜祭四方百物。」《祭法》曰:「能出云为风雨者皆曰神。」龙,四灵之畜,能为云雨,亦曰神也。《礼》有「公食,大夫飨」之文。其飨之日,请用二月,有司筮日,官致斋,设笾豆,如祭雨师之仪〔三〇〕。其牲用少牢,乐用鼓钟,舞用帗舞,樽用散酒,以一献。宋京城东旧有五龙祠,因唐礼,行其祀,用中祀礼。又城西南隅有九龙堂,赐名普济堂。大观四年,诏封英灵顺济龙王为灵顺昭应安济王。是年八月,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泽王,黄龙神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30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六四

 

斋夫三名。每名工食银十二两,共银三十六两。以下不减成。又裁卫归并斋夫三名。每名工食银十二两,共银三十六两。膳夫两名。每名工食银六两六钱七分一厘,共银十三两三钱四分二厘。又裁卫归并膳夫二名。每名工食银六两六钱六分六厘五毫,共银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门斗三名。每名工食银六两,共银十八两。又裁卫归并门斗三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共银二十一两六钱。裁卫修理学宫银。三两。文庙崇圣名宦乡贤春秋祭祀银。四十两。文昌帝君春秋二季祭祀银。二十六两六钱六分六厘。文昌帝君升入中祀,加祭一次银。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又裁卫文庙祭祀银。四十两。社稷山川风云雷雨等神祭祀银。三十两。关帝庙三大祭银。四十两。土地祠祭祀银。三两四钱。龙王庙祭祀银。三两四钱。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67

「人性鸷悍,不惮战阵,喜立功业,勤俭务农,无浮薄之习。」《明一统志》「农家村居,情甚亲昵。有无相通,老少相爱相敬,以力相助,有上世之风焉。」《宣府旧志》

「士以学问相高,民以礼义相尚。男务耕稼,妇勤女红,无浮末之习。」《万历志》冠礼久废。婚礼多从简便,不论士庶,咸不亲迎,惟用一亲眷女子往娶。入门,设香案于院中,

置斗粟,插弓矢,新妇立于旁,郎独拜,谓之拜天地。拜毕然后入房合卺。丧礼多不依制,崇尚佛事,虽贫不废。初丧之时,举家哭于城隍庙,村堡中则哭于龙王庙。含殓之礼,多不知行。祭礼亦从简便,但俗节荐飨而已。庶人之家罕设主祀,其祖先有事只祭于墓,罕用

牲,只用面食及蔬菜果品或面作猪首、鸡、鱼之类,颇有梁武遗风。正月、朔旦拜贺,与他处同。立春前一日,泥塑勾芒、土牛,随文武各官出东郊迎春,设燕坐饮,令民间社伙扮

演故事,且歌且舞,数刻而罢。上元节,张灯三夜,放烟火。民间用优人衣冠、器具扮演各色故事,徧游街巷,至

延庆州志卷二二三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6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二四

 

续表十一

米粮屯五屯之一,距城三十里,有土城,东、西二门。白草洼里,属黄柏里,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旧县五里,南至大百老五里,西至花园屯五里,北至水沟山五里。东至三里庄五里,南至米粮屯五里,西至白嘴沟五里。北至松树洼五里

东南至东羊房二里,西南至常家营五里,东北至三里庄三里,西北至白草洼五里。东南至旧县十里,西南至果树园二里,东北至水沟山三里,西北至白罗寺五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二,口二百三十七。户一十五,口七十六。

共地三十顷。共地三顷三十余亩。

村中井二。

村外二里有小河,自北来〔六七〕东南下。

佛爷庙、观音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半里。龙王庙在村中。

附《旧志·两卫屯堡》

永宁卫,东至火焰山九十里,西至州四十里,南至明陵寝三十里,北至靖安堡三十里。东南至明陵寝山界,东北接〔六八〕北路界,西南至岔道六十里,西北至大海陀山七十里接北路界。终食屯在卫城内小胡同,团山屯城在卫西北十五里,顺风屯城在卫西北十五里,米粮屯城在卫西北二十里,花园屯城在卫西北三十里。以上五堡系屯堡,俱属永宁卫。

旧县城在卫西北十五里,阎家庄在卫西北十四里,香水园在卫西北三十里,小水屯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9

续表十

晏家堡属黄柏里,距城十六里。玉皇庙属东南里,距城二十里。花园屯五屯之一,距城二十里。有土城,东、南、北三门。

东至小鲁家庄一里,南至八里庄八里,西至靳家堡一里,北至流水山一里。东至西羊房庄三里,南至八里庄八里,西至下板桥六里,西至西岩寺二里,北至玉皇山半里。东至米粮屯五里,南至苏家庄七里西至黄觉寺五里,北至山坡二里。

东南至孟家庄八里,西南至吴家庄三里,东北至小口山一里,西北至黑沟山一里。东南至郎家庄五里,西南至上板桥三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常里营三里,西南至韩山嘴二里,东北至白草洼五里,西北至河口山一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二十五,口一百三十八。户二十一,口一百一十三。户四十一,口二百六十六。

共地五顷。共地五顷。五十余亩。共地三十一顷。

村中井一。村西北半沽泉一。村西北半里有小泉。

黑沟山在村西北一里,村东一里有小河。村西半里有小河。马蹄潭在村西北五里。

龙音庙在村中。关帝庙、观音庙,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二二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二二

 

续表九

黄觉寺黄柏寺,属黄柏里,距城十六里。靳家堡属黄柏里,距城十五里。西羊房属西南里,距城十六里。

东至韩山嘴三里,南至米家堡八里,西至小鲁家庄五里,北至冠帽山一里。东至晏家堡南至八里庄七西至丁家堡一里,北至应梦山〔六六〕二里。东至辛家堡一里,南至郎家庄一里,西至上板桥四里,北至朝阳寺一里,

东南至苏家西南至中羊房三里,东北至磨石山三三里,西北至千唂山三里。东南至老人庄八里,西南至田宋营三里,东北至茨茸沟一里,西北至五龙沟一里,东南至田家营二里,西南至下板桥三里,东北大道一里,西北至玉皇庙一里,

东西街一,西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西南街一。

户二十四,口一百二十五。户三十五,口一百八十三。户五十四,二百九十五。

共地十顷。共地十二顷。共地十五顷。

村东半里有泉水一。村中井二。村中井一。

冠帽山在村西北一里。应梦山在村北二里,村东二里有小河。村西南十五里有小河。

佛爷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泰山庙在村西。泰山庙,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7

续表八

上板桥属黄柏里,距城十五里。辛家堡属黄柏里,距城十五里。丁家堡属黄柏里,距城十五里。

东至西羊房五里,南至小河屯四里,西至张山营五里,北至西岩寺里,三里。东至丁家堡南至田宋营一里,西至西羊房一里,北至青松顶八里,东至靳家堡一里。南至田宋营一里北至黄冠山家庄一里,

东南至下板桥三里,西南至马家庄五里,东至西〔六五〕房口四里,西北至金沟寺一里。东南至鮎魚沟八里,西南至郎家庄一里,东北至凤凰山一里,西北至鹦鹉寺一里。东南至吴家庄二里,西南至郎家庄四里,东北至五龙山一里,西北至小口山一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九十五,口五百三十七。户二十七,口一百三十二。户二十八,一百四十四。

共地三十顷。共地三顷。共地七顷。

村中井六,村北板泉一。村南半里有泉水一。

海陀山在村西北七里,村南有小河,东南流入妫川河。村东一里有小河。

真武庙、观音庙、泰山庙在村中,老龙庙在村北半里。玉皇庙在村北半里。龙王庙在村中,西半里。山神庙在村

延庆州志卷二二二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二〇

 

续表七

下花园属辛庄里,距城十二里。 上花园属辛庄里,距城十三里。 下板桥属黄柏里,距城十二里。

东至吕庄八里,南至八里店三里,西至双营二里,北至上花园一里。

东至孙家庄三里,南至下花园一里,西至米家堡六里,北至古城八里。

东至郎家庄二里,南至西辛庄四里,西至张山营十里,北至西羊房四里。

东南至沈家营六里,西南至广积屯三里,东北至孙家庄五里,西北至苏家庄三里。

东南至沈家营七里,西南至双营三里,东北至常家营七里,西北至苏家庄一里。

东南至陶家庄五里,西南至小河屯三里,东北至田宋营四里,西北至上板桥三里。

东西街一。 南北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二十二,口一百三十四。 户三十三,口一百七十二。 户六十九,口三百七十五。

共地二十顷。 共地六顷。 共地四十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一。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村北五里有小河。 蔡河在村西北半里,自东北来西南下。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土地庙在村南。 佛爷庙、泰山庙、关帝庙、龙王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5

续表六

中羊房属黄柏里,距城十三里。

吴家庄属□□□,距城十三里。

郎家庄属西南里,距城十二里。

东至苏家庄八里,南至老人庄五里,西至吴家庄五里,北至冠帽山二里。

东至中羊房五里,南至赵家庄五里,西至田家营二里,北至香炉山二里。

东至田宋营二里,南至陶家庄六里,西至上板泉五里,北至西羊房二里。

东南至双营八里,西南至八里庄八里,东北至黄觉寺三里,西北至小鲁家庄三里。

东南至八里庄五里,西南至鲁家庄二里,东北至靳家堡五里,西北至丁家堡五里。

东南至鲁家庄六里,西南至西辛庄六里,东北至辛家堡三里,西北至玉皇庙四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三,口二百三十一。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三。 户三十四,口一百七十三。

共地二十顷。 共地四顷六十余亩。 共地十二顷。

村中井二,村西井一。 村中井一。

冠帽山在村北三里。 香炉山在村北五里,村东北一里有小河。 村北半里有小河,自东来西下。

关帝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 龙王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二一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八

 

续表五

唐家堡属桑园里,距城八里。 双营属双营里,有土城,距城十里。 田宋营属黄柏里,距城十三里。

东至蒋家庄一里,南至石河营六里,西至米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八里。

东至下花园二里,南至广积屯二里,西至蒋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八里。

东至吴家庄一里,南至鲁家庄五里,西至郎家庄二里,北至青松顶五里。

东南至广积屯四里,西南至州城八里,东北至苏家庄七里,西北至东羊房五里。

东南至八里店三里,西南至石河营七里,东北至苏家庄五里,西北至中羊房七里。

东南至八里庄五里,西南至五里营六里,东北至靳家堡二里,西北至西羊房二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二。东西街一。

户一十九,口一百零五。 户六十三,口三百四十八。户六十一,口 三百二十四。

共地四顷三十亩。 共地十五顷。 共地十九顷。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村北有小河,自东来西下。

龙王庙,在村中,观音庙在村南。

关帝庙在村东,三官庙在村中,观音庙、龙王庙在村西。

财神庙、观音庙、佛爷庙在村中,真武庙、龙王庙、三义庙在村东。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3

续表四

陶家庄属西南里,距城八里。 鲁家庄属黄柏里,距城八里。 蒋家庄山居,属桑园里,距城八里。

东至鲁家庄一里,南至五里营二里,西至小河屯石界三里,北至田宋营五里。

东至赵家庄一里,南至王家庄五里,西至陶家庄一里,北至田宋营五里。

东至双营半里,南至石河营六里,西至唐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十里。

东南至三里河五里,西南至西辛庄五里,东北至吴家庄四里,西北至郎家庄五里。

东南至三里河六里,西南至五里营三里,东北至吴家庄三里,西北至郎家庄五里。

东南至广积屯三里,西南至州城八里,东北至上花园三里,西北至中羊房五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八,口一百五十一。 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一。 户三十一,口一百六十五。

共地六顷三十亩。 共地四顷五十亩。 共地九顷五十亩。

村中井一,村西井一。 村中井一。 村南井一,村中井一。

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在村东,土地庙在村西。 佛爷庙在村中,观音庙在村南。

延庆州志卷二二一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六

 

续表三

八里庄属西南里,距城八里。 米家堡属黄柏里,距城八里。 赵家庄属西南里,距城八里。

东至孟家庄一里,南至王家庄五里,西至赵家庄一里,北至靳家堡五里。

东至唐家堡一里,南至石河营八里,西至屈家堡一里,北至黄觉寺一里。

东至八里庄一里,南至王家庄五里,西至鲁家庄一里,北至吴家庄五里。

东南至三里河五里,西南至五里营五里,东北至中羊房五里,西北至田家营五里。

东南至广积屯五里,西南至三里河五里,东北至苏家庄五里,西北至中羊房五里。

东南至三里河四里,西南至五里营三里,东北至中羊房六里,西北至田家营五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六十七,口三百六十二。 户三十四,口一百八十三。 户五十二,口二百九十。

共地三十顷。 共地十顷。 共地五十顷。

村东井一,村中井一,村西井一。 村中井一。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

龙王庙在村中,娘娘庙在村西。 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在村东。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1

续表二

孟家庄属黄柏里,距城六里。

老人庄属黄柏里,距城七里。

屈家堡[一九]属黄柏里,距城八里。

东至老人庄一里,南至三里河三里,西至八里庄一里,北至荒滩二里。

东至屈家堡一里,南至三里河四里,西至孟家庄一里,北至中羊房五里。

东至米家堡一里,南至石河营六里,西至老人庄一里,北至中羊房五里。

东南至广积屯十一里,西南至上水磨四里,东北至中羊房六里,西北至田宋营六里。

东南至石河营八里,西南至上水磨五里,东北至王家庄二里,西北至吴家庄八里。

东南至广积屯六里,西南至本城八里,东北至苏家庄七里,西北至鲁家庄七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五十,口二百七十二。户二十三,口一百二十一。户一十三,口十二〔六四〕。

共地十八顷六十亩。 共地十五顷。 共地四顷。

村中井一,村西井一。 村西井一,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冠帽山在村北十里。 村南一里有小河,自东北来西南下。 蔡河在村南一里,西南流入护城河。

龙王、伏魔、狐神合祀一庙,在村西。 龙王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西。 佛爷庙、三官庙、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二一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5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四

 

续表一

上水磨属西北里,距城二里。

三里河属西北里,距城三里。

王家庄属西北里〔六三〕,距城三里。

东至三里河一里,南至李家场一里,西至东〔六一〕五里营四里,北至八里庄四里。

东至广积屯八里,南至州城三里,西至上水磨一里,北至孟家庄三里。

东至上水磨半里,南至下水磨一里,西至五里营五里,北至八里庄五里。

东南至汪家园一里,西南至王家庄半里,东北至老人庄四里,西北至陶家庄四里。

东南至小营三里,西南至李家场二里,东北至米家堡五里,西北至八里庄五里。

东南至李家场半里,西南至小店屯三里,东北至孟家庄五里,西北至陶家庄五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一十九,口八十五。户五十一,口二百七十四。户一十三,口七十二。

共地五顷。共地二顷。共地一顷五十亩。

村西南有清水泉一。村中井一

村南有小河,自东来西南归护城河。

村东有小河,自〔六二〕

村东有小河,自北来南下。

土地庙在村中,五道庙在村东南。龙王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外。关帝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西。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9

北路共领三十五村,户一千二百八十,口六千九百二十。

村名

北关属西北里,距城半里许。李家场〔六○〕属西北里,距城一里。下水磨属西北里,距城一里。

四至

东至八里店八里,南至州城半里,西至下水磨半里,北至李家场半里。

东至广积屯八里,南至北关半里,西至下水磨半里,北至王家庄一里。

东至北关半里,南至西关半里,西至窑头半里,北至王家庄一里。

八到

东南至东关一里,西南至西关一里,东北至米家堡八里,西北至东〔五九〕五里营五里。东南至东关一里,西南至窑头一里,东北至上水磨半里,西北至河半里。

东南至州城半里,西南至小店屯二里,东北至李家场半里,西北至天坛半里。

街道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南北街一

户口

户三十七,口二百零九。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二。 户三十五,口一百三十二。

田赋

共地二顷五十亩。共地一顷四十亩。共地一顷。

井泉

山川 护城河在村南,自西来东下。 村西有小河,自北来南下。 村东有小河,自北来南归护城河。

庙宇

龙王庙在村中。

五道庙在村东头。

延庆州志卷二二一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二

 

续表十八

南七里桥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三里。 于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五里。 西石河属延庆西卫,距城八十五里。 施家寨山居,属延庆西卫,距城九十五里。 颜家沟属延庆西卫,距城一百里。

东至八宝山大道二里半,南至大土木十里,西至长安岭大道七里,北至山一里。

东至山底,南至山底,西至桑乾河二里,北至清水河二里。

东南至小土木十五里,西南至沙城十里,东北至八宝山三里,西北至长安岭七里。

东南至山一里,西南至猪窠河三里,东北至沟一里,西北至三〔五八〕甘河二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六。 户二十八,口一百四十六。 户三十四,口一百六十。 户四十六,口二百四十三。

共地三十二顷。 共地二十四顷。

村中井一。 村西南井一。

村南二里有小河。 四面皆山,三甘河在村西。

土地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东北。 龙王庙在 村东北。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7

续表十七

詹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五里。

西南辛堡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里。

西花园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里。

卞家铺属延庆西卫,距城四十里。

东至大柳树四里,南至马圈子五里怀来县界,西至席家庄二里怀来县界,北至吴家场二里。

东至东旧榆林五里,南至东湾七里,西至花园八里,北至西旧榆林三里。

东至西旧榆林八里,南至怀来县界四里,西至怀来〔五七〕界一里,北至怀邑界一里。

东至怀来东十五里墩一里,南至怀来太师庄半里,西至怀来交界碑一里,北至怀来马圈子一里。

东南至石柱二里怀来县界,西南至解家庄一里,东北至小沙河二里,西北至妫河一里。

东南至狼尖山四里,西南至大山口三里,东北至怀来大道三里,西北至太师庄八里。

东南至高台子八里,西南至怀邑界一里,东北至怀来界一里,西北至怀来界一里。

东南至东旧榆林八里,西南至花园五里,东北至小王家庄五里,西北至火烧营五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户二十六,口一百一十五。户五十三,口二百九十九。 户二十二,口一百一十二。 户二十六,口二百一十一。

共地四顷。 共地十顷。 共地十二顷。 共地三顷三十亩。

村中井二。 村东井二,村西北井一。 村中井一。 村东井一,村西南井一。

村外二里有小河,东南入怀来大河。

龙王庙在村北。 菩萨庙、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在村中。 关帝庙在村东北。

延庆州志卷二二一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一〇

 

续表十六

大庄科属白庙里,距城三十五里。 西旧榆林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五里。 贾家堡属桑园里,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东旧榆林二里,南至高台子三里,西至花园八里,北至西铺五里。

东至刘铁桥半里,南至大河二里,西至吴家场一里,北至杆一八子堡[]八里怀来县界。

东南至尖山七里,西南至水泉十五里,东北至榆林驿五里接怀来县界,西北至太师庄五里。

东南至于家堡一里,西南至高楼庄四里怀来县界,东北至下营八里,西北至田家庄五里怀来县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户二十三,口一百二十五。 户三十一,口一百九十五。 户二十三,口一百三十六。

共地十顷零二亩八分。 共地二十五顷。

村东南井一。 村中井二。

关帝庙在村东北,泰山庙在村西南,龙王庙在村东南。

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5

续表十五

小纸房屯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西胡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姬家庄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二里。 解家庄属桑园里,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耿家营二里,南至刘浩营三里,西至大纸房屯半里,北至大河半里。

东至水园三里,南至陈家冈八里,西至东门营三里,北至山一里。

东至石柱三里,南至祁家庄五里,西至火灼营[一七]六里,北至大河三里。

东南至许家营六里,西南至大柳树四里,东北至大柳树半里,西〔五六〕北至大河半里。

东南至五里营二里,西南至下营三里,东北至佛峪口五里,西北至山二里。

东南至卞家堡二里,西南至胡家庄七里,东北至于家堡二里,西北至吴家场二里。

东西街二。 东西街二。 东西街一。

户二十三,口一百二十五。户二十,口一百一十。户十八,口八十五。户四十五,口二百三十六。

共地二十顷。共地二十二顷。 共地十五顷。

村中井四。 村中井一。 村中井一。

妫水河在村北半里,自东北来西北下。 村南有小河。 妫川河在村北三里,自东北来西北下。

龙王庙在村中。 泰山庙在村中。 龙王庙在村东北。

延庆州志卷二二〇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〇八

 

续表十四

大柳树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东旧榆林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东门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有土城,东西二门。

东至刘浩营二里,南至小王家庄三里,西至詹家堡三里,北至大纸房屯二里。

东至炮儿十里,南至董家庄八里,西至旧榆林三里,北至榆林驿三里。

东至姚家营二里,南至谢官屯一里接怀来界,西至大〔五二〕沙河二里半接怀来界,北至马鞍山二里半。

东南至大曹家营四里,西南至石柱三里怀来县界,东北至小纸房屯二里,西北至于家堡四里。

东南至羊儿岭五里,西南至高台子五里,东北至姬家庄三里,西北至北铺五里。

东南至西五里营五里〔五三〕,西南至甘枝堡五里接怀来县界〔五四〕,东北至姚家营二里〔五五〕,西北至大沙河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五,口一百三十一。 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四。 户六十三,口三百五十六。

共地十一顷。 共地九顷七十亩。 共地二十顷。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三。

养鹅池在村北一里,自东北来西北下。

马鞍山在村北二里,村东有小河,南入妫川河。

关帝庙在村北,龙王庙在村南。 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东。关帝庙、佛寺、龙王庙、三官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3

续表十三

大纸房屯属榆林里,距城三十里。 姚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西五里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东至小纸房屯一里,南至大柳树二里,西至于家堡三里,北至前集贤屯〔五○〕三里。

东至西五里营五里,南至后集贤屯八里,西至山麓三里怀来县界,北至山一里。

东至怀家堡五里,南至平房五里,西至东门营五里,北至佛峪口八里。

东南至刘浩营三里,西南至张家堡五里,东北至耿家营三里,西〔五一〕北至陈家冈三里。

东南至前黑龙庙八里,西南至东门营二里,东北至西胡家营一里,西北至通家沟四里怀来县界。

东南至黑龙庙五里,西南至陈家冈八里,东北至安家庄五里,西北至胡家营三里。

东西街三。 东西街一。 东西街二。

户四十一,口二百二十四。 户五十六,口三百零二。 户六十二,口三百三十四。

共地二十顷。 共地十七顷。 共地二十九顷二十亩。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一,村东南一里有泉一。 村中井四。

妫水在村北二里,自东北来西北下。 大翮山在村北一里。

真武庙在村东北,关帝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南。 佛寺在村西北,龙王庙在村东北。 关帝庙、真武庙在村东,龙王庙在村西。

延庆州志卷二二〇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〇六

 

续表十二

后黑龙庙属双营里,距城三十里。

前集贤屯属榆林里,距城三十里。

后集贤屯属榆林里,距城三十里。

王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东至黑龙庙五里,南至小纸房屯二里,西至陈家冈三里,北至西〔四七〕五里营二里。

东至黑龙庙五里,南至韩家堡一里,西至甘枝堡八里,北至西五里营五里。

东南至耿家营〔四八〕二里,西南至大纸房〔四九〕屯二里,东北至怀家堡五里,西北至姚家营八里。

东南至耿家营三里,西南至陈家冈五里,东北至李家堡五里,西北至姚家营八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二。

户六十三,口三百四十三。 户二十一,口五十三。

共地三顷。 共地十八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二。

妫川河在村南二里,自东南来西南下。 妫水在村南一里半,自西北来东南下。

关帝庙在村东,泰山庙、龙王庙在村西。

关帝庙在村北,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东。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1

续表十一

水峪山居,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高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韩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前黑龙庙属双营里,距城三十里。

东至小塔一里,南至大佛寺一里,西至郭家窑半里,北至翮山坡。

东至黑龙庙五里,南至小纸房屯二里,西至陈家冈三里,北至五里营三里。

东至高家堡一里,南至甘梓堡八里,西至小纸房屯二里,北至西〔四六〕五里营二里。

东南至天齐庙一里,西南至胡家营二里,东北至山坡半里,西北至山坡半里。

东南至耿家营二里,西南至纸房屯二里,东北至怀家堡五里,西北至姚家营八里。

东南至耿家营二里,东北至怀家堡二里,西南至纸房屯五里,西北至姚家营八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一,口一百二十二。 户二十三,口一百三十九。 户二十五,口一百四十四。 户八十二,口四百五十。

共地二顷十亩。 共地五顷三十亩。 共地三顷五十亩。

村南有泉。

大翮山在村北。 村外二里有小河,正西流。

真武庙在村西南,龙王庙在村。

泰山庙、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泰山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二〇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4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〇四

 

续表十

前刘浩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后刘浩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延庆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里。

郭家窑属东园里,距城三十里。

东至苗家堡四里,南至大曹家营二里,西至大柳树二里,北至后刘浩营半里。

东至苗家堡四里半,南至墩台一里,西至大柳树二里,北至小纸房屯二里。

东至瓦窑半里,南至怀来大道半里,西至沙台一里,北至小河半里。

东至山坡半里,南至天齐庙二里,西至白塔寺一里,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马房八里,西南至土墩二里半,东北至小张疙瘩营二里,西北至大纸房屯三里。

东南至马房八里,西南至石柱五里,东北至张家营二里,西北至纸房屯三里。

东南至屯军营三里,西南至曹家营一里,东北至苗家堡三里,西北至刘浩营二里。

东南至张山营五里,西南至小塔一里,东北至山坡半里,西北至大河一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三,口一百七十九。 户三十四,口一百七十九。 户一十二,口六十二。 户三十五,口一百八十五。

共地十一顷五十亩。 共地三顷。 共地三顷。 共地八十五亩。

村中井一。 村中井一。

村外三里有小河,下入妫河。 村外四里有小河,自西北来正南下。

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在村西。 佛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9

续表九

刁千户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三里。 屯军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五里。 刘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五里。 康家庄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六里。

东至小河屯一里,南至榆林城三里,西至曹家营三里,北至小河一里。

东至小王家庄一里,南至刘浩营三里,西至耿家营半里,北至黑龙庙四里。

东至大滹沱十二里,南至帮水峪十二里,西至新旧榆林五里,北至马〔四五〕房堡五里。

东南至姬家庄一里,西南至大王家庄一里,东北至小河一里,西北至小曹家营三里。

东南至马营七里,西南至小纸房屯一里,东北至卓家营八里,西北至平房五里。

东南至炮儿五里,西南至羊儿岭七里,东北至养鹅池二里半,西北至红寺七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东西街一。

户三十一,口一百六十五。 户三十五,口二百零六。 户二十八,口一百四十三。 户三十五,口一百三十五。

共地二十顷。 共地六顷七十亩。 共地十余顷。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三 村中井三。

村东南五里有泉水,西北下。

养鹅池在村东北二里半,西北下。

龙王庙、上帝庙在村外。 酒仙宫、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财神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二〇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〇二

 

续表八

西桑园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里。 苗家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里。 大兵马营属延庆西卫,有土城,东西二门,距城二十里。 许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里。

东至西红寺二里,南至刁千户营三里,西至马房营一里,北至太平庄五里怀来县界。

东至太平庄二里,南至蒋沟二里,西至苗家堡一里,北至官房一里。

东至大营八里,南至官房一里,西至刘浩营五里,北至张老营二里。

东南至河套一里,西南至河套一里,东北至小豊家营七里,西北至马营五里。

东南至西桑园三里,西南至怀来大道一里,东北至北蒋沟一里,西北至下河湾一里。

东南至太平庄二里,西南至苗家堡二里,东北至宗营七里,西北至刘家堡三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户一十四,口七十三。 户三十一,口一百七十三。 户三十,口二百九十四。 户四十二,口二百二百二十一。

共地十顷。共地二十五顷。共地十五顷。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一。 村中井一

村西有小河,发源村西北里许,东南下。

村外有小河,西北流,与妫水合。

龙王庙在村北。龙王庙在东城楼,真武庙在西城楼。 观音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东,土地庙在村西。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7

续表七

张老营属桑园里,距城二十里。

小王家庄一名西王家庄,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里。

耿家营属榆林里,距城二十里。

马房堡属延庆西卫,距城二十里。

东至程家营三里,南至许家营三里,西至小王家庄一里,北至前黑龙庙三里。

东至葫芦沟半里,南至张珍地半里,西至大圈地半里,北至黑龙庙一里。

东至桑园一里,南至刁千户营四里,西至刘浩营十二里,北至大营八里。

东南至太平庄五里,西南至刘浩营五里,东北至卓家营三里,西北至集贤屯五里。

东南至许家营三里,西南至小疙瘩营四里,东北至卓家营四里,西北至集贤屯六里。

东南至河套二里,西南至屯军营三里,东北至小丰家营八里,西北至马营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六,口二百五十四。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五。户三十八,口一百九十八。

共地二十顷十亩。共地四顷五十亩。共地十二顷。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一。

村南三里有河,南下。

关帝庙在村中。 龙王庙、关帝庙在村。 关帝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

延庆州志卷二二〇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二〇〇

 

续表六

狮子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十六里。 卓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十七里。 张山营属东园里,距城二十里。

东至傅余屯二里,南至赴怀来大道二里,西至下芦房营一里,北至通佛峪口大道二里。

东至常里营二里、中隔佛峪河,南至太平庄八里怀来县界,西至后黑龙庙三里,北至张山营八里。

东至上板桥五里,南至上芦房营四里,西至安家庄四里,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王化营三里,西南至蔡河接连常里营三里,东北至小河屯二里,西北至张山营七里。

东南至程家营三里、隔妫河,西南至张老营三里,东北至上芦房营三里,西北至怀来堡三里。

东南至马家庄四里,西南至西五里营八里,东北至蕨菜沟一里,西北至兴福寺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三,中街有东西堡门。 东西街三,南北街一。

户二十一,口一百一十四。 户三十五,口一百四十五。 户一百二十四,口六百七十五。

共地十三顷十五亩。 共地十二顷八十亩。 共地二十七顷。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村中井四。

蔡河在村北半里,自东北来西南下。村东有石桥跨蔡河。

佛峪河在村东一里,自北来南下入妫川河。又妫川河在村南半里,自东来西南下。

龙王庙在村东。

关帝庙在村西,龙王庙、观音庙在村东。

玉皇庙、真武庙、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5

续表五

东胡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十六里。

上芦房营属双营里,距城十七里。

下芦房营属双营里,距城十七里。

东至小河屯二里,南至王化营三里、中隔蔡河,西至芦房营二里,北至通佛峪口东西大道。

东至狮子营一里,南至下芦房营二里,西至黑龙庙四里,北至张山营四里。

东至狮子营一里,南至常里营四里,西至黑龙庙四里,北至上芦房营二里。

东南至傅余屯二里,西南至狮子营一里,东北至上板桥四里,西北至张山营七里。

东南至王化营五里,西南至卓家营一里,东北至上板桥五里,西北至佛峪口十里。

东南至王化营三里,西南至卓家营一里,东北至下板桥十二里,西北至佛峪口十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三。东西街三。

户四十六,口二百五十八。

共地三顷十亩。 共地九顷十亩,内有稻田〔四三〕。 共地十一顷九十亩。

村中井一。 村东北二里有泉〔四四〕。 村中井一。

蔡河在村南里许,自东南来西南下。 村东北五里有石桥,水西来南流。

龙王庙在村中。 真武庙在村东。

延庆州志卷二一九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九八

 

续表四

西程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十二里。 傅余屯属双营里,距城十三里。 常里营属榆林里,距城十五里。 小河屯属东园里,距城十五里。

东至宋家营一里,南至太平庄六里,西至张老营八里,北至常里营二里。

东至大道通州城,南至王化营二里,西至狮子营三里,北至小河屯二里。

东至王化营三里,南至程家营一里,西至卓家营三里,北至芦房营一里。

东至西辛庄五里,南至傅余屯二里,西至东胡家营一里,北至上板桥三里。

东南至大营三里,西南至许家营六里,东北至王化营一里,西北至卓家营一里。

东南至白庙六里,西南至常里营三里,东北至辛堡三里,西北至东胡家营二里。

东南至宋家营一里,西南至张老营五里,东北至傅余屯三里,西北至佛峪口十二里。

东南至州大道十五里,西南至狮子营二里,东北至下板桥三里,西北至张山〔四二〕营七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东西街四。

户二十二,口一百六十五。 户六十五,口三百五十九。 户三十七,口一百九十五。 户二百二十四,口一千二百四十八。

共地七顷五十亩。 共地十三顷十五亩。 共地十五顷。 共地五十三顷七十七亩。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妫川河村北,自东北来西北下。 蔡河在村北里许,自东北来西南下。 妫州河在村南,正西下。 妫川河村外半里,西南下。

龙王庙在村中。 关帝庙在村西,龙王庙在村中。 关帝庙、泰山庙在村中。 佛庙、灵祝寺、三官庙、关帝庙、阎君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九六

 

续表二

白庙屯属白庙里,距城七里。 大丰家营属西南里,距城十里。 小丰家营属西南里,距城十里。

东至崇阜屯三里,南至小丰家营四里,西至大营三里,北至西辛庄六里。

东至谷家营五里,南至小丰家营三里,西至大营一里,北至妫河半里。

东至闻家营四里,南至郭家堡五里,西至马营十里,北至大丰家营三里。

东南至妫川河三里,西南至丰家营二里,东北至州城七里,西北至王化营五里。

东南至闻家营七里,西南至火盛营四里怀来县界,东北至白庙三里、中隔妫水,西北至王化营四里、中隔妫水。

东南至东红寺五里,西南至西红寺五里,东北至谷家营五里,西北至太平庄八里怀来县界。

东西街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户五十二,口一百八十七。 户四十五,口二百三十七。 户三十三,口一百七十二。

共地十八顷五亩。 共地十二顷。 共地二十顷。

村东井一,村西井二。 村北井一。 村中井二,村北一里有玉液泉。

妫川河在村东南三里,自东来西南下。

妫河在村北半里,自东来西北下。

真武庙二,俱在村内。 真武庙在村东、龙王庙在村南,水母庙在村西。

龙王庙、五圣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3

续表三

大营属白庙里,距城十里。 王化营属榆林里,距城十二里。 宋家营属桑园里,距城十二里。

东至白庙屯三里,南至西桑园八里,西至张老营八里,北至王化营三里。

东至崇阜屯八里,南至大营三里,西至常里营三里,北至傅余〔四一〕屯三里。

东至白庙屯三里,南至赴怀来道二里,西至程家营一里,北至芦房营四里。

东南至大丰家营一里,西南至许家营八里,东北至赴怀来大道五里,西北至宋家营三里。

东南至西白庙五里,西南至程家营一里,东北至西辛庄五里,西北至狮子营三里。

东南至大营三里,西南至许家营一里,东北至王化营一里,西北至常里营二里。

东西街三,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八。 户八十八,口四百九十二。 户四十九,口二百六十八。

共地二十二顷十亩。 共地二十八顷五十亩。 共地五顷三十亩。

村中井四。 村中井一,村东井一。 村中井一

村北有河,自东北来西南。

妫川河在下村南,自北来南。

妫州河在下村北,自西北来南下。

泰山庙、地藏寺、关帝庙、龙王庙、菩萨庙、真武庙在村中,三官庙在村北,观音庙在村南。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东,三官庙在村中。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九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1

续表一

崇阜屯属辛庄里,距城三里。 王家场属延庆西卫,距城五里。 东五里营属黄柏里,距城五里。 谷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五里。

东至中小店屯半里,南至妫川河一里,西至王化营八里,北至赴怀来大道半里。

东至王家庄四里,南至赴怀来大道二里,西至西辛庄三里,北至郎家庄七里。

东至南辛堡五里,南至大丰家营五里,西至闻家营三里,北至妫川河半里。

东南至妫川河一里,西南至白庙屯三里,东北至王家庄四里,西北至张家庄〔四○〕三里。

东南至州城五里,西南至怀来大道三里,东北至鲁家庄二里,西北至下板桥五里。

东南至隔河西屯三里,西南至小丰家营五里,东北至李四官庄一里,西北至隔河白庙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五十五,口二百九十三。 户八,口四十一。 户八十五,口四百六十一。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五。

共地二十三顷九十余亩。 共地二十顷五十亩。 共地十顷。

村中井一 村中井三。村中井一

妫川河在村东南一里,自东来西下。

龙王庙在村西。 龙王庙在村中。 龙王庙、菩萨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九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3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九四

 

西路共领六十九村,户二千九百九十,口一万六千零三十五。

村名

西河屯属辛庄里,距城一里。 东小店屯属辛庄里,距城三里。 中小店屯属辛庄里,距城三里。

四至

东至城一里,南至妫川河半里,西至东小店屯半里,北至大道半里。

东至西关半里,南至妫川河一里,西至中小店屯半里,北至赴怀来大道一里。

东至东小店屯半里,南至妫川河一里,西至崇阜屯半里,北至赴怀来大道一里。

八到

东南至城半里,西南至妫川水半〔三九〕里,东北至东五里营五里,西北至窑头半里。

东南至妫川河一里,西南至白庙屯四里,东北至赴怀来大道半里,西北至东五里营三里。

东南至妫川河一里,西南至白庙屯三里,东北至王家庄三里,西北至东五里营三里。

街道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口

户二十五,口二百四十二。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六。 户八十六,口四百五十九。

田赋

共地六顷五十亩。 共地六顷零四亩。 共地十一顷三十亩。

井泉

村中井一,村南井一。 村中井一。

山川

妫川河在村南半里,自东来南下。 妫川河在村南一里,自东北来西南下。 妫川河在村南半里,自东来西南下。

庙宇

观音庙在村南,龙王庙在村中,关帝庙在村西。

龙王庙在村中,真武庙在村西。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9

续表十四

柳沟城属□□,距城二十里。有砖城,设四门。

南二道河属东南里,距城二十里。

张五堡属红门里,距城十五里。

冯家庙属东北里,距城二十七里。

东至山坡二里,南至边墙三里,西至西山山梁二里,北至井家庄二里。

东至山坡一里,南至乾河滩二里,西至大庙口半里,北至土边二里。

东至东窖村一里,南至虎坡寨一里,西至西红山一里,北至王仲营一里。

东至山一里,南至山一里,西至山一里,北至二道河七里。

东南至山坡三里,西南至山坡二里,东北至石河三里,西北至乌龙山三里。

东南至黄土梁八里,西南至乾河滩二里,东北至边墙三里,西北至山坡二里。

东南至桃木崇一里,西南至西冈一里,东北至柳沟梁三里,西北至高庙山一里。

东南至山一里,西南至山二里,东北至山一里,西北至山一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南北街一。 南北街一。 东西街一。

户九十三,口五百三十四。 户八十一,口四百三十五。 户七十七,口四百二十六。 户八十二,口四百二十三。

共地二十顷二十亩。 共地十九顷五十亩。 共地一顷一十亩。 共地六顷。

村中井八。 村中井六 村中井一

关帝庙,城隍庙,泰山庙。 高山寺。 龙王庙龙王庙

延庆州志卷二一九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7

续表十二

里外帮水峪[一六]属桑园里,距城三十五里。

董家庄属西北里,距城四十里。

陈家堡属桑园里,距城四十里。

东至山半里,南至山半里,西至石峡峪五里,北至泡儿上七里。

东至榆木林梁村四里,南至杨家庄二里,西至西梁一里,北至羊儿岭五里。

东至边墙一里,南至〔三八〕边墙六里,西至山坡二里,北至帮水峪五里。

东南至山坡半里,西南至陈家堡沟五里,东北至山坡半里,西北至山坡半里。

东南至陈家堡八里,西南至张老虎沟八里,东北至甘庄子二里,西北至庙儿岭一里。

东南至正东沟二里,西南至黄家台沟三里,东北至半边沟三里,西北至庙儿梁六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靠山坡,南北街一。

户三十五,口一百七十六。户一十五,口七十二。户一十七,口八十九。

共地十三顷。共地五顷。共地五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一。

村北半里有泉,北流成小河。

永安寺、龙王庙龙王庙,山神庙。 龙王庙,山神庙。

延庆州志卷二一九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九二

 

续表十三

杨家庄属桑园里,距城四十二里。

山峪洼属延庆西卫,距城五十五里。

马家庄属延庆西卫,距城五十里。

碓臼石属延庆西卫,距城三十三里。

东至陈家堡八里,南至大梁六里,西至流河湾八里,北至董家庄二里。

东至山洼一里,南至肖家沟二里,西至羊台子一里,北至红石顶二里。

东至山梁五里,南至石城二里,西至高崖七里,北至五里梁十二里。

东至椿树庵五里,南至清水河二里,西至三道岭二里,北至莲花岭三里。

东南至教家梁五里,西南至董家泉五里,东北至马家沟二里,西北至西沟二里。

东南至香峪一里,西南至桃峪沟一里,东北至马家庄五里,西北至佛岩寺一里。

东南至张家沟四里,西南至窘花峪四里,东北至东鳌峪八里,西北至漕子岭十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坡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西街一。 南北街一。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户一十三,口八十九。 户一十六,口八十五。 户八,口三十五。 户一十五,口七十四。

共地五顷。 共地五十亩。 共地一顷。 共地一顷一十亩。

有三泉水。曰:大泉、小泉、董家泉。

村外有小河,自北来正南下。 村外有小河,自北来南下。 村东南有小河。

龙王庙,山神庙。 菩萨庙,佛岩寺。 龙王庙龙王庙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九〇

 

续表十一

南口城属延庆西卫,距州七十里,有砖城。税司在焉,此系居庸关沟南口,故名。

北沙涧属延庆西卫,距城一百一十里。

泡儿上属桑园里,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西台坡根半里接昌平州界,南至大闻家营四里〔三五〕,西至西人坟半里接昌平州界,北至朝阳坡三里。

东至张村五里,南至前沙涧二里,西至抬头五里,北至西灌石五里。

东至小红山五里、至岔道十五里,南至外帮水峪一里半,西至东〔三七〕旧榆林十里,北至西红寺十里。

东南至狼窝三里接昌平州界,西南至三里坡三里,东北至〔三六〕龙王庙后山半里,西北至关山半里。

东南至长老八里,西南至后白虎涧五里,东北至东灌石五里,西北至道一里。

东南至营城子五里,西南至窑儿岭七里,东北至大滹沱八里,西北至康家庄五里、至榆林驿十里。

南北街一,大路南赴沙河镇北路厅。

南北东西街各一,中有楼。

东西街一,大路西北赴怀来县。

户三百九十九,口一千一百二十三。 户一百一十八,口六百四十二。 户一十三,口六十九。

共地十九顷四十亩,银粮交纳昌平州。 共地六顷。 共地五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一。

文峰山

关帝庙、天仙庙、东大寺、观音庙、龙王庙。 关帝庙,观音庙。 关帝庙龙王庙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八

 

续表九

大滹沱属岔道里,距城二十里。

小滹沱属岔道里,距城二十里。

岔道城属岔道里,距州二十五里。有砖城,东西二门,此系关沟西北口,北赴州城,西北赴宣府,故名。

东至小滹沱一里,南至营城子四里,西至康家庄十里,北至军营四里。

东至老瓜山一里,南至岔道五里,西至大滹沱二里,北至新宝庄三里。

东至大泥河十二里,南至南园五里,西至泡儿上十五里,北至小滹沱五里。

东南至岔道五里,西南至泡儿上四里,东北至新宝庄二里,西北至小郭家堡四里。

东南至程家窑〔三四〕二里,西南至王家洼一里,东北至南寨坡四里,西北至玉皇庙半里。

东南至兔儿湾三里,西南至怀来营城子八里,东北至陈家窑一里,西北至大滹沱七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关沟大路西北赴怀来县,东南赴居庸关。

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二。户三十三,口一百七十二。户九十四,口五百二十二。

共地十三顷。共地十五顷五十亩。共地四十八顷。

村中井三。村中井七。村中井三。

有边墙。

龙王庙

玉皇庙、龙王庙、关帝庙

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庙、三官庙、玉皇庙。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3

续表八

程家窑属岔道里,距城二十三里。

东红寺一名谢家堡,属岔道里,距城十里。

西红寺属岔道里,距城十五里。

东至梁头一里,南至岔道二里,西至岔道大道一里,北至小泥河六里。

东至军营一里,南至大滹沱五里,西至西红寺三里,北至隔妫川河北白庙村七里。

东至东红寺二里,南至外泡村八里,西至西桑园二里,北至大丰家营八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沟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簸箕营三里,西南至郭家堡二里,东北至闻家营三里,西北至小丰家营三里。

东南至大滹沱八里,西南至刁千户营八里,东北至闻家营八里,西北至太平庄八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二十一,口一百一十三。 户七十五,口四百一十四。

共地八顷。共地八顷。共地十三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三。村中井二。

龙王庙

关帝庙、真武庙、泰山庙、土地庙、龙王庙、菩萨庙在村中。

龙王庙、财神庙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六

 

续表七

里张家口[一四]属红门里,距城十五里。

外张家口[一五]属红门里,距城十五里。

军营属泥河里,距城七里。

东至西红山五里,南至南土梁八里,西至小泥河五里,北至大榆树八里。

东至西红山五里,南至黄土梁八里,西至小泥河五里,北至大榆树八里。

东至南桑园七里,南至大滹沱五里,西至郭家堡二里,北至闻家营三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坡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坡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新宝庄三里,西南至沙河湾一里,东北至簸箕营三里,西北至东红寺一里。

南北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四,口一百二十五。户三十二,口一百六十八。户三十七,口一百九十二。

共地一顷三十亩。共地三顷九十二亩。共地十二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二。村中井一。

有土山。沙河套在村西南一里。

龙王庙在村南,土地庙在村北。关帝庙,观王庙。关帝庙、龙王庙、佛爷庙、土地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1

续表六

李四官庄属延庆西卫,距城四里。

南桑园属桑园里,距城七里。

北红门属红门里,距城十二里。

东至百眼泉三里,南至闻家营三里,西至官房子五里,北至妫川河一里。

东至红门村九里,南至泡儿山一里,西至簸箕营三里,北至东杏园二里。

东至西红山三里,南至南红门半里,西至大泥河五里,北至高庙屯二里。

东南至西杏园四里,西南至小丰家营五里,东北至南辛堡三里,西北至谷家营一里。

东南至大泥河三里,西南至南寨坡二里,东北至司家营五里,西北至岳家营二里。

东南至东南山三里,西南至张家口五里,东北至王仲营[一三]五里,西北至大榆树五里。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二,口二百二十四。户二十一,口一百零三。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五。

共地十四顷。共地十三顷。共地三顷五十亩。

村中井二,村东有泉一。村中井一。村中井一。

村东有小河,自东来西北下。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东,土地庙在村西。

菩萨庙、龙王庙在村北。

关帝庙在村东,龙王庙在村西。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2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四

 

续表五

郭家堡属岔道里,距城十二里。

西杏园一名新盛营,属西南里,距城五里。

司家营属西南里,距城四里。

东至军营村二里,南至沙河套一里,西至西红寺二里,北至小丰家营五里。

东至东杏园一里,南至岳家营二里,西至闻家营三里,北至百眼泉二里。

东至姜家台四里,南至大泥河六里,西至百眼泉三里,北至小营四里。

东南至大滹沱五里,西南至泡儿上十里,东北至东红寺二里,西北至太平庄八里。

东南至南桑园三里,西南至军营村五里,东北至司家营三里,西北至李四官庄二里。

东南至大榆树五里,西南至东杏园三里,东北至莲花池二里,西北至南辛堡三里。

南北街一。南北街一,大路在村东南,赴岔道城。东西街一,东西巷一,在街南。

户四十二,口二百三十二。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三。

共地十五顷。共地十三顷。共地二十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一。村中井三。

妫川河在村北一里,自东来西下。

龙王庙 龙王庙、菩萨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北。

龙王庙、菩萨庙、财神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9

续表四

南红门属红门里,距城十二里。

闻家营属岔道里,距城七里。

东杏园属西南里,距城五里。

东至西红山三里,南至官山洼五里,西至大泥河五里,北至北红门半里。

东至西杏园三里,南至军营村三里,西至小丰家营三里,北至李四官庄三里。

东至大榆树八里,南至南桑园二里,北至妫川城,西至旧簸箕营二[三三]里。

东南至官山三里,西南至张家口五里,东北至王仲营五里,西北至大榆树三里。

东南至岳家营三里,西南至西红寺七里,东北至百眼泉三里,西北至谷家营三里。

东南至大泥河五里,西南至岳家营三里,东北至司家营三里,西北至百眼泉二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二。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三。户四十一,口二百二十八。

共地五顷十二亩。共地三十顷。共地十九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三,村东南二里有泉一。村中井三。

村南半里有小河,自东来西下

佛爷庙、龙王庙在村中。关帝庙、龙王庙。关帝庙、真武庙、子孙庙、龙王庙、菩萨庙、五道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7

续表二

旧簸箕营属延庆西卫,距城八里。

岳家营属延庆西卫,距城七里。

新宝庄属延庆西卫,距城十里。

东至东杏园二里,南至〔三○〕南寨坡一里,西至军营村三里,北至岳家营一里。

东至西杏园一里,南至旧簸箕营一里,西至闻家营三里,北至百眼泉三里。

东至馒首山[一一]一里,南至南山一里,西至郭家堡五里,北至旧簸箕营二里。

东南至馒头山二里,西南至断絶沟一里,东北至魏家园一里,西北至沙河套一里。

东南至桑园三里,西南至军营村五里,东北至东杏园二里,西北至李四官庄四里。

东南至岔道城大道一里,西南至大滹沱三里,东北至朝阳寺山一里,西北至军营村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一十二,口三百〔三一〕三十五。

共地十五顷八十亩。共地九顷。共地十七顷。

村东井一,村西井一。村中井一。村中井一。

关帝庙在村中。关帝庙在村西。龙王庙、观音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八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二

 

续表三

大榆树属红门里,距城十里。

高庙屯属辛庄里,距城十里。

大泥河属泥河里,距城十里。

东至高庙屯二里,南至张家口[一二]八里,西至东杏园八里,北至姜家台二里。

东至上辛庄三里,南至北红门二里,西至大榆树二里,北至陈家营三里。

东至红门村五里,南至岔道十里,[三二]西至南桑园二里,北至司家营七里。

东南至红门屯三里,西南至大泥河五里,东北至陈家营三里,西北至司家营五里。

东南至王仲营二里,西南至大泥河八里,东北至下辛庄二里,西北至姜家台三里。

东南至张家口七里,西南至小滹沱七里,东北至大榆树五里,西北至东杏园五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二。南北街一。

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三。户六十四,口三百四十一。户一百七十七,口九百六十。

共地十二顷五十亩。共地十六顷七十亩。共地六十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一。村中井三。

龙王庙、佛爷庙、山神庙在村中。

龙王庙、财神庙。

关帝庙、南大寺在村南,真武庙在村北,泰山庙在村东南一里。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八〇

 

续表一

西河沿属东南里,距城半里。

南辛堡属东南里,距城一里。

百眼泉属延庆西卫,距城三里。

东至河神庙,南至妫川河,西至妫川河,北至西辛堡。

东至莲花池四里,南至百眼泉二里,西至李四官庄三里,北至妫川大桥。

东至司家营三里,南至西杏园二里,西至闻家营四里,北至南辛堡三里。

东南至妫川河,西南至妫川河,东北至南关,西北至护城〔二八〕河。

东南至司家营三里,西南至闻家营六里,东北至妫川河,西北至妫川河。

东南至小丰家营六里,西南至东杏园二里,东北至莲花池四里,西北至李四官庄三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中通大路,南赴岔道城。

户一十,口五十三。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五。户五十四,口二百九十七。

菜园地共一顷二十亩。共地十五顷。顷共地二十顷。

村中井一。 村中井二。 村东井一,村中井一。

村北有小河〔二九〕一道,自东来西下,入妫川河。妫川河在村北,自东来西下。

龙王庙。真武庙、菩萨庙、五道庙在村北。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5

续表二十八

麻地湾属永宁卫,距城七十里。

东至宝石子十里,南至二道河十五里,西至二铺八里,北至罗家台八里。

东南至宝石子十里,西南至河沟二里,东北至小梁四里,西北至小山坡六里。

东西街一。

户三十四,口一百八十五。

共地三顷。

村中井一。

村外半里有小沙河,自东来至村西半里伏地。

山神庙在村东。

南路共领五十村,户二千二百七十,口一万二千二百二十七。

村名

南关属东南里,与城接连。

西辛堡属东南里,距城半里。

四至

东至护城河,南至广济桥,西至南辛堡,北至奉宣门。

东至南关,南至西河沿,西至小河,北至护城河。

八到

东南至南辛堡一里,西南至西河沿,东北至护城河〔二七〕,西北至护城河。

东南至河神庙,西南至小河,东北至城,西北至城。

街道

南北街一。十字街一。

户口

户二十七,口一百四十四。 户二十五,口一百三十二。

田赋

共地一顷三十亩。 共地五顷。

井泉

山川

妫川河在村南,自东来西下,护城河在村北头,自西来东下。

护城河在村北,自西来东下。

庙宇

关帝庙在街南头,真武楼在街北头,河神庙在南门外。

真武楼在街西头,龙王庙在街北头。

延庆州志卷二一七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七八

 

续表二十七

香营堡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有土城,设南门。

胡家坟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管头[一〇]属忠实屯,距城六十三里,有土城,设南门。

东至炮儿湾五里,南至后所屯一里,西至小堡子二里,北至荆家口三里。

东至张家庄三里,南至头司一里,西至小梁一里,北至胡家坟院半里。

东至五里铺五里,南至天龙峪一里,西至西山角半里,北至椅子山湾一里。

东南至马家湾三里,西南至孟官屯五里,东北至大小泉三里,西北至缙阳寺三里。

东南至河套一里,西南至四司二里,东北至北坡一里,西北至小梁一里。

东南至拖盘岭一里半,西南至杨户庄三里,东北至大石堂一里,西北至胡家坟二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南北街一。

户三十五,口一百九十三。 户三十一,口一百六十二。 户六十四,口三百五十七。

共地十顷二十亩。 共地五十亩。 共地五顷。

东街井二,南街井一。 村中井一。

村外三里有小河,自东来西下。

真武庙、狐神庙、龙王庙在村中。 山神庙在村北。 五龙庙、山神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3

续表二十六

黑汉岭属永宁卫,距城九十里,有砖城,设南门。

顺风屯五屯之一,距城三十里。

团山屯五屯之一,距城三十里。

东至大胜岭六里,南至四海西沟六里,西至分水梁二里,北至上花楼接独石口交界。

东至车房一里,南至团山三里,西至米粮屯五里,北至黄峪口十里。

东至车房一里,南至团山三里,西至米粮屯五里,北至黄峪口十里。

东南至沙帽山八里,西南至漫岭南山十里,东北至下花楼独石口交界,西北至大西沟二里。

东南至孟官屯五里,西南至大百老五里,东北至阎家庄三里,西北至李家窑七里。

东南至孟官屯五里,西南至大百老五里,东北至阎家庄三里,西北至李家窑七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二。

户五十四,口二百九十四。 户一百四十四,口三百九十五。 户二百五十八,口一千三百九十二。

共地八顷二十余亩。共地三十顷。共地三十顷。

村中井一。 东街井三,西街井二。 村中井五。

关帝庙、泰山庙在村中。 观音庙在西街、龙王庙在东街。 老龙庙、真武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七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1

续表二十四

马道梁属永宁卫,距城七十里。

炮儿湾[九]属永宁卫,距城四十五里。

刘斌堡属永宁卫,距城五十五里,有土城,止设东门。

东至营盘口三里,南至大南山坡二里,西至山神庙三里,北至边墙一里。

东至大谷山三里,南至永宁城十里,西至香营五里,北至平台山五里。

东至管头五里,南至沟儿铺十里,西至炮儿湾七里,北至白河三十里。

东南至虎窖七里,西南至梁头一里,东北至边墙五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鸦口三里,西南至后所屯五里,东北至三道墙三里,西北至懒龙沟二里。

东南至管头八里,西南至永宁城十五里,东北至马道梁八里,西北至白庙子十八里。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五十五,口二百九十七。户五十二,口二百八十二。户九十六,口五百二十九。

共地六顷。共地二十二顷。共地七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二。村中井二。

龙王庙在村南。龙王庙在村中。关帝庙、火神庙、城隍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七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1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七四

 

续表二十三

乾石河属永宁卫,距城六十五里。

罗家台属永宁卫,距城五十五里。

二铺属永宁卫,距城五十里。

东至鸡冠子石十里,南至边墙五里,西至水连冲二里,北至土口子五里。

东至山坡一里,南至韩家口三里,西至西梁二里,北至梁头二里。

东至麻地湾八里,南至边墙二里,西至二铺梁一里,北至沟儿铺梁三里。

东南至十八盘梁五里,西南至麻地湾五里,东北至边墙二里,西北至边墙楼子二里。

东南至边墙四里,西南至二铺六里,东北至白家口三里,西北至沟儿铺五里。

东南至韩家口四里,西南至西南梁二里,东北至韩家泉四里,西北至西北梁一里。

南北街一。十字街二。东西街一。

户四十四,口二百三十四。户三十五,口一百七十六。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三。

共地一顷七十亩。共地一顷。共地三顷。

村中泉水一。村中井一。井无,从罗家台取水,距村六里。

村外二里有小河,流至王家堡伏地。

山神庙、龙王庙在村中。真武庙在西街,关帝庙在东街。山神庙在村东。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9

续表二十二

沟儿堡[七]属永宁卫,距城五十里。

韩家川[八]属永宁卫,距城七十里。

彭家窑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东至乾水河四里,南至南山一里,西至永宁城十里,北至影璧山一里。

东至二十里外昌平州交界,南至三间房五里昌平州界,西至东二道河五里,北至山坡四里。

东至鸦口山一里,南至山坡半里,西至西灰岭三里,北至南张家庄一里〔二六〕。

东南至罗家台五里,西南至山坡一里,东北至管头八里,西北至张家庙三里。

东南至场房沟九里,西南至白龙潭八里,东北至黄土梁十里,西北至五座山十三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坡一里,东北至河套一里,西北至河套一里。

南北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三十五,口二百八十五。户三十七,口二百九十七。户二十五,口一百五十三。

共地七顷。共地三顷。共地三顷。

村东井一。村中井一。村中井三。

村外一里有小河,自西来东南下。

普萨庙、真武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西。龙王庙在村南头。

延庆州志卷二一七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七二

 

续表二十一

靖安堡距城六十里,有砖城,止设南门、西门。

东灰岭属永宁卫,距城五十里。

西灰岭属永宁卫,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小水口五里独石口交界,南至金鸡口梁十里,西至营盘沟十里,北至交界碑五里赤城县交界。

东至山坡一里,南至山坡一里,西至乾河套半里,北至永宁城八里。

东至张家庄三里,南至头司二里,西至石盘梁二里,北至偏岭七里。

东南至慈儿沟五里独石口交界,西南至黑峪口梁十里,东北至石灰沟五里独石口交界,西北至魏家沟五里赤城县交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山坡半里,东北至二铺一里,西北至山坡半里。

东南至彭家窑五里,西南至四司三里,东北至鲁家园三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一百零九,口六百九十九。户二十九,口一百五十九。户五十六,口二百九十四。

共地七顷五十亩。共地十一顷。共地十四顷。

村东井一。东街井三南街井一西街井一北街井一。村中井三。

村外有小河,自西北来东南下。

关帝庙、泰山庙、三官庙、东大寺、城隍庙在村中。真武庙、广生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七〇

 

续表十九

左所屯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小堡子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北张家庄属顺风屯,距城四十里。

东至姚家岭十里,南至永宁北关一里,西至一里墩一里,北至一里墩一里。

东至香营二里,南至官马厂二里,西至东白庙一里,北至缙阳寺一里。

东至黄峪口五里,南至旧县十里,西至烧窑峪三里,北至五里外赤城县交界。

东南至永宁北关一里,西南至西关一里,东北至五里墩五里,西北至屈家营三里。

东南至里仁堡二里,西南至孟官屯二里,东北至井家口梁二里,西北至郭家窑一里。

东南至阎家庄七里,西南至三里庄五里,东北至山坡半里,西北至山坡半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三十六,口一百九十二。户三十五,口一百九十二。户二十五,口一百三十四。

共地十顷。共地十二顷。共地十四顷四十亩。

村中井三。村中井二。村西泉水一。

观音庙在村东。观音庙、龙王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7

续表二十

南张家庄属顺风屯,距城四十里。

三里庄属顺风屯,距城三十里。

孟官屯属顺风屯,距城三十五里。

东至东灰岭三里,南至彭家窑二里,西至西灰岭三里,北至山坡半里。

东至阎家庄八里,南至东羊房五里,西至白草洼〔二五〕五里,北至盘道山十里。

东至里仁堡五里,南至泰山顶山五里,西至车房屯三里,北至东白庙二里。

东南至河湾半里,西南至山坡一里,东北至河湾半里,西北至山坡半里。

东南至东白庙十六里,西南至花园屯八里,东北至张家庄五里,西北至孙家沟四里。

东南至永宁城十里,西南至泰山顶山五里,东北至小堡子五里,西北至阎家庄三里。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五十一,口二百八十。户五十六,口三百零二。户五十三,口二百九十二。

共地一顷二十亩。共地十五顷。共地十六顷。

村西井一。村中井二。村中井二。

观音庙在村中。龙王庙在街北头。石佛寺、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七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5

续表十八

头司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阎家庄属顺风屯,距城三十里,有土城,东西二门。

后所屯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东至彭家窑三里,南至南山坡半里,西至四司一里,北至西灰岭三里。

东至白庙三里,南至旧县三里,西至米粮屯八里,北至黑峪口七里。

东至炮儿湾五里,南至里仁堡一里,西至孟官屯五里,北至香营半里。

东南至小山三里,西南至青龙潭四里,东北至张家庄三里,西北至石片梁二里。

东南至孟官屯三里,西南至羊房五里,东北至佛峪顶七里,西北至张家庄七里。

东南至阜民山半里,西南至水波河滩二里,东北至山坡五里,西北至小堡子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二,南北街一。

户二十六,口一百三十二。户六十三,口三百四十二。户四十二,口二百二十七。

共地二顷五十亩。共地九顷五十余亩。共地十八顷。

村中井一。村中井三。村中井三。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中。真武庙、龙王庙在村中。土地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八

 

续表十七

四司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三司属永宁卫,距城三十里。

二司属永宁卫,距城二十四里。

东至头司一里,南至太平庄一里,西至山坡二里,北至石盘梁二里。

东至山坡一里,南至山坡二里,西至石河二里,北至山坡二里。

东至东山坡一里半,南至南山后一里,西至柳沟一里半,北至边墙半里。

东南至东梁头一里,西南至西坡一里,东北至山坡一里,西北至山坡一里。

东南至山坡一里,西南至柳沟一里半,东北至王木营一里半,西北至二司三里。

东南至沙岭一里,西南至漫坟滩一里,东北至魏家地三里,西北至井家庄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三十五,口一百九十二。户六十五,口三百五十三。户四十三,口二百三十二。

共地六顷。共地十顷。共地四顷。

村中井二。村中井二。

龙王庙在村中。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中。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3

续表十六

二道河属永宁卫,距城二十里。

小水屯属永宁卫,距城二十八里。

太平庄属永宁卫,距城四十里。

东至东坡半里,南至乾沙河套半里,西至虎皮寨口一里,北至始皇土边一里。

东至永宁城十二里,南至房老营五里,西至香孙营四里,北至吴房营五里。

东至河滩半里,南至青龙潭二里,西至山坡半里,北至边墙半里。

东南至窑儿湾一里半,西南至鹰窝岭山半里,东北至火石山一里半,西北至西山口一里。

东南至孔化营八里,西南至宝林寺二里,东北至屠家营五里,西北至小庄科二里。

东南至山坡三里,西南至燕尾山十里,东北至东沟一里,西北至大马兰沟一里。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六十七,口三百三十五。户五十五,口二百八十五。户四十三,口一百一十二。

共地二十二顷三十亩。共地十六顷。共地七十五顷。

村中井三。村中井二。村中井一。

虎皮寨山口、村西半里有小河,下流至虎皮寨口伏地。

高山寺在村西北五里。龙王庙在村中。龙王庙在村中。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六

 

续表十五

永宁南关属忠实屯,距城四十里。

永宁西关属忠实屯,距城四十里。

东至王家山八里,南至东灰岭八里,西至盛史营一里,北至永宁城半里。

东至小冈五里,南至盛史营三里,西至屠家营三〔二四〕里,北至吴家坟二里。

东南至二铺十里,西南至孔化营三里,东北至姚官岭八里,西北至西关一里。

东南至南关一里,西南至刘金营一里,东北至石牌坊二里,西北至刘家庙二里半。

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二百零八,口五百八十二。西南角户一百四十二,口七百八十四〔二三〕。

户六十五,口三百六十二。

户八十六,口四百七十三。

共地八顷。共地二十顷五十亩。

村中井一,村外井四。村中井二。

马神庙、吕祖庙、上帝庙、泰山庙、双钟寺俱在城内。

真武庙、龙王庙、山神庙在村内。

三官庙、安安庙、狐神庙、八蜡庙俱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1

续表十四

东龙湾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里。

东白庙属顺风屯,距城四十里,有土城,东西二门。

永宁城旧永宁县,属忠实屯,距城四十里,有砖城四门。

东至屠家营五里,南至小庄科三里,西至马匹营三里,北至团山屯四里。

东至后所屯五里,南至孟官屯二里,西至阎家庄三里,北至水泉沟二里。

东至张家庙、河湾八里,南至东灰岭八里,西至屠家营四〔二二〕里,北至吴家坟二里。

东南至小水屯三里,西南至西龙湾一里,东北至黄龙潭一里,西北至小百老三里。

东南至永宁城十里,西南至旧县村七里,东北至小堡子二里,西北至黑峪口五里.

东南至王家山四里,西南至盛史营一里,东北至炮儿湾十里,西北至孟官屯十里。

东西街一 东西街一 大街四

户三十五,口一百九十七。户七十五,口四百一十二。东南角户东北角户二百二十,口一千三百二十六。

共地七顷三十余亩。共地十顷。共地十八顷二十亩。

村中井三,村外井二。村中井十四。

黄龙潭在村西一里,自北来南下。

缙云山,城北十二里。永泉山,城西北二里,有古寺。

三官庙、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真武庙、土地庙在村内。

文庙、文昌庙、关帝庙、城隍庙、火神庙、龙王庙、东岳庙、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9

续表十二

里仁堡属延庆东卫,距城四十里。

小庄科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里。

团山村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里〔一九〕。

东至炮儿湾五里,南至永宁城七里,西至孟官屯五里,北至后所屯一里。

东至东小营村〔一八〕二里,南至宝林寺一里,西至香孙营一里,北至大庙二里。

东至黄土坡三里,南至龙湾村三里,西至马官河一里,北至瓦盆窑一里。

东南至东山坡二里,西南至碌碡庙二里,东北至龙门山三里,西北至小堡子三里。

东南至王木营三里,西南至南老君堂五里,东北至吴房营五里,西北至西龙湾二里。

东南至上磨村一里,西南至马官河一里,东北至泰山顶半里,西北至马官河一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二。

户五十八,口三百一十九。户四十九,口一百六十六。户八十一,口四百三十四。

共地七顷五十余亩。共地九顷。共地九顷二十余亩。

村中井三。村中井三。村中井二,村东北有双月泉。

村外半里有小河,下入妫水河。

村外半里有小河,南入妫水河。

龙王庙、真武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在村内。龙王庙、关帝庙、土地庙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20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四

 

续表十三

屠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四十里。

车房屯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里。

广积屯属延庆东卫,距城七里。

东至永宁城四里,南至孔化营三里,西至吴房营二里,北至龙凤山半里。

东至孟官屯三里,南至泰山顶山二里,西至旧县村一里,北至阎家庄〔二一〕二里。

东至前吕庄十四里,南至王全营三里,西至州城东关七里,北至双营二里。

东南至盛史营三里,西南至东小营村〔二○〕二里,东北至吴家坟四里,西北至上磨村二里。

东南至碌碡庙三里,西南至泰山顶山三里,东北至东白庙五里,西北至三里庄七里。

东南至后八里店二里,西南至石河营五里,东北至花园屯三里,西北至蒋家堡三里。

东西街三。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七十六,口四百一十。户五十二,口二百七十七。户二十八,口一百四十二。

共地十八顷。共地八顷五十余亩。共地二十一顷四十余亩。

村中井二。村中井二。村中井二。

朝阳石洞在村西北二里,东有小河,自盛史营流入,正西下。

泰山顶在村南二里。

佛庙、关帝庙、龙王庙在村内。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关帝庙、龙王庙、五道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二

 

续表十一

吴房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二里。

常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宝林寺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东至屠家营四里,南至小水屯二里,西至大庙二里,北至黄龙潭一里。

东至大百老三里,南至后吕庄五里,西至寒山嘴七里,北至米粮屯五里。

东至王木营村二里,南至房老营一里,西至北〔一七〕老君堂五里,北至小庄科一里。

东南至东白庙二里,西南至金牛山一里,东北至九龙背半里,西北至蜘蛛山半里。

东南至马匹营七里,西南至苏家庄七里,东北至东羊坊六里,西北至花园屯三里。

东南至石河三里,西南至艾官营一里,东北至小营村二里,西北至香孙营一里。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

户七十一,口三百八十六。户六十三,口三百二十六。户三十九,口二百一十三。

共地十八顷二十余亩。共地十四顷二十余亩。共地九顷。

村内井二。村中井一。

村西北有河,自西来东下。村北二里有小河,下入妫水河。

龙王庙、观音庙、土地庙在村中。关帝庙、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佛庙、五道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7

续表十

连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沈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曹官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东至北老君堂三里,南至玉皇庙山四里,西至后林河五里,北至魏家营一里。

东至魏家营三里,南至曹官营五里,西至八里店五里,北至十五里墩三里。

东至北老君堂五里,南至杨户庄一里,西至前林河三里,北至沈家营五里。

东南至南老君堂三里,西南至曹官营三里,东北至马匹营七里,西北至沈家营三里。

东南至连家营二里,西南至后林河五里,东北至前吕庄三里,西北至下花园八里。

东南至阜高营二里,西南至陈家营五里,东北至连家营三里,西北至前八里店五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二。

户七十八,口四百一十四。户七十二,口三百八十二。户六十六,口三百五十三。

共地十顷。共地五顷。共地十五顷二十余亩。

村内井二。村内井二。村内井二。

村南二里有小河,西流入妫水河。

村东有小河,西南流。

龙王庙、五道庙在村内。龙王庙、观音庙、土地庙在村内。

关帝庙、龙王庙、三圣祠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六一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6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六〇

 

续表九

后吕庄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香村营[六]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魏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东至马匹营三里,南至前吕庄一里,西至孙家庄三里,北至大百老五里。

东至小庄科半里,南至艾官营二里,西至前庄一里半,北至西龙湾半里。

东至北老君吕堂一里,南至连家营一里,西至八里店八里,北至前吕庄三里。

东南至香孙营五里,西南至沈家营三里,东北至小百老五里,西北至常家营五里。

东南至妫川河半里,西南至北老君堂一里,东北至妫川河半里,西北至马匹营三[一六]里。

东南至妫川河一里,西南至曹官营三里,东北至马匹营六里,西北至沈家营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八,口一百五十六。户六十五,口三百五十三。户五十四,口二百九十四。

共地七顷。共地十九顷九十余亩。共地十顷。

村内井二。村内井一。村内井一。

村西北有小河,西南流入妫水河。

村东南一里有小河,西流。

佛庙、关帝庙、真武庙在村内。龙王庙在村内。佛庙、关帝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5

续表八

东石河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大百老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有土城,止设东西二门。

小百老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东至三司三里,南至二司二里,西至井家庄一里,北至房老营三里。

东至团山二里,南至马匹营五〔一五〕里,西至常家营三里,北至米粮屯五里。

东至团山三里,南至马匹营三里,西至吕庄五里,北至大百老二里。

东南至南石岭二里,西南至柳沟城三里,东北至王木营四里,西北至艾官营三里。

东南至小百老一里,西南至吕庄五里,东北至东羊坊三里,西北至花园屯八里。

东南至东龙湾四里,西南至北老君堂七里,东北至旧县五里,西北至白草洼七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二。东西街二。

户五十三,口二百八十七。户一百二十九,口六百九十三。户三十五,口一百九十四。

共地十顷二十余亩。共地八顷三十余亩。共地九顷五十余亩。

村内井二。村东井一,村西井二。村内井一。

村东有小河,自北来南下入妫川河。

村北一里有小河,东南流入妫川河。

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佛庙、龙王庙、狐突庙在村西。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五九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4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八

 

续表七

王木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三十五里。

盛史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四十里。

马匹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东至石盘梁六里,南至三司村五里,西至宝林寺二里,北至小水屯二里。

东至永宁城〔一三〕南关一里,南至小沙河半里,西至屠家营三〔一四〕里,北至小南园半里。

东至西龙湾三里,南至北老君堂四西至吕庄三里,北至大百老五里,里。

东南至石盘沟三里,西南至房老营一里,东北至孔化营八里,西北至小庄科二里。

东南至鲁家园半里,西南至魏家园半里,东北至永宁城半里,西北至永宁城西关半里。

东南至香孙三里,西南至魏家营六里,东北至小百老三里,西北至常家营六里。

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七十四,口三百九十九。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六。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五。

共地三十顷十余亩。共地三顷五十余亩。共地八顷。

村内井二,村外井一。村内井一。村内井一。

关帝庙、龙王庙在村内。

观音庙在村内。

龙王庙、观音庙、土地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3

续表六

南老君堂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房老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五里。

北老君堂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里。

东至艾官营一〔一一〕里,南至柳沟城六里,西至曹官营五里,北至北老君堂二里。

东至石盘梁七里,南至石河村三里,西至艾官营三里,北至小庄科三里。

东至香孙营三里,南至南老君堂二里,西至魏家营一里,北至前吕庄四里。

东南至井家庄三里,西南至阜高营四里半,东北至香孙营五里,西北至连家营三里。

东南至三司村五里,西南至井家庄三里,东北至王木营一里,西北至宝林寺一里。

东南至艾官营四里,西南至连家营三里,东北至马匹营五里,西北至沈家营三里。

东西街二,南北街二。东西街二,南北街二。南北街一。

户二十二,口三百三十〔一二〕。户五十八,口三百二十五。户四十九,口二百六十三。

共地三十六顷五十余亩。共地十顷。共地八顷六十余亩。

村内井三。村内井一。村内井二。

黄龙潭在村西一里,自东来西下。石盘梁在村东七里。妫水河在村南二里,自东来西下。

关帝庙、老君庙、普萨[五]庙、三圣祠在村内。

关帝庙、龙王庙、泰山庙、真武庙在村内。

龙王庙、普萨庙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五七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六

 

续表五

奚官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阜高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十五里。

艾官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三里。

东至玉皇山一里,南至东辛庄一里,西至杨户庄一里,北至阜高营一里。

东至乌龙山半〔一○〕里,南至奚官营半里,西至曹官营一里,北至连家营三里。

东至房老营一里,南至井家庄三里,西至老君堂三里,北至香孙营三里。

东南至柳沟城三里,西南至小河沟半里,东北至老君堂三里,西北至曹官营三里。

东南至达子沟半里,西南至小河沟半里,东北至乌龙山半里,西北至大河一里。

东南至石河村四里,西南至小山半里,东北至宝林寺一里,西北至老君堂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四十一,口二百二十五。户五十七,口二百九十二。户四十七,口二百五十七。

共地四顷五十余亩。共地七顷八十余亩。共地十顷二十余亩。

村内井二。村内井二。村内井二。

玉皇山在村南一里。

乌龙山在村东半里。村西南有水沟,流至西北伏地。

关帝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五道庙在村内。佛爷庙、土地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1

续表四

后林河属辛庄里,距城十里。

兴隆庄[四]属辛庄里,距城十三里。

陈家营属延庆东卫,距城八里。

东至曹官营三里,南至前林河半里,西至王全营二里,北至前八里店二里半。

东至乌龙山二里,南至王仲营二里,西至东辛庄一里,北至奚官营一里。

东至东辛庄三里,南至大榆树二里,西至莲花池四里,北至妫水河三里。

东南至杨户庄三里,西南至莲花池六里,东北至沈家营四里半,西北至广积屯四里半。

东南至山沟一里,西南至高庙屯三里,东北至山沟一里,西北至杨户庄三里。

东南至高庙屯三里,西南至姜家台三里,东北至前林河三里,西北至王全营三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二十五,口一百三十七。户三十一,口一百七十五。户二十一,口一百一十四。

共地三顷七十余亩。共地五顷五十余亩。共地七顷五十余亩。

村内井一。村内井一。村内井一。

妫水河在村南二里,自东北来西下。

龙王庙、佛爷庙、五道庙在村内。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五五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90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四

 

续表三

前八里店属延庆东卫,距城九里。

后八里店属延庆东卫,距城九里。

前林河属辛庄里,距城十里。

东至沈家营五里,南至后林河二里,西至州城东关〔七〕九里,北至花园屯三里。

东至沈家营五里,南至前〔八〕八里店半里,西至州城东关九里,北至花园屯三里。

东至曹官营三里,南至陈家营三里,西至王全营二里,北至前八里店三里。

东南至曹官营五里,西南至王全营三里,东北至前吕庄八里,西北至广积屯二里半。

东南至曹官营五里,西南至王全营三里,东北至前吕庄十〔九〕里,西北至广积屯二里。

东南至杨户庄三里,西南至莲花池六里,东北至沈家营五里,西北至广积屯五里。

东西街一,南北街一。东西街一。东西街一,南北街一。

户六十四,口三百五十三。户三十五,口一百八十八。户四十一,口二百一十三。

共地十九顷四十余亩。共地十七顷二十余亩。共地十八顷七十余亩。

村内井二。村内井一。村内井二。

妫水河在村南一里,自东北来西下。

真武庙、关帝庙、龙王庙、观音堂在村内。龙王庙、五道庙在村内。真武庙、龙王庙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89

续表二

东辛庄[一]属红门里,距城十二里。

前吕庄属延庆东卫,距城二十二里,有土城。

姜家台属延庆东卫,距城七里。

王全营[三]属延庆东卫,距城六里。

东至兴隆庄一里,南至高庙山二里,西至陈家营三里,北至杨户庄二里。

东至马匹营三里,南至魏家营三里,西至后八里店十里,北至后吕庄一里。

东至陈家营二里半,南至大榆树三里半,西至司家营五里,北至王全营二里半。

东至林河村二[五]里,南至姜家台二[六]里半,西至石河营三里,北至广积屯四里。

东南至王卓营[二]三里,西南至高庙二屯二里,东北至奚官营三里,西北至前林河五里。

东南至香孙营五里,西南至沈家营三里,东北至小百老四里,西北至孙家庄五里。

东南至高庙屯四里,西南至大泥河六里,东北至前林河二里半,西北至莲花池二里。

东南至陈家营三里半,西南至莲花池二里,东北至八里店二里半,西北至五里墩二里。

东西街一。东西街二。东西街一。东西街一。

户六十一,口三百三十一。

户八十三,口四百四十五。

户四十三,口二百三十五。

户五十二,口二百二十二。

共地十五顷。共地十顷。共地十二顷。共地十八顷。

村内井二。村内井二,村外井一。村内井二。村内井二。

妫水河在村南半里,自东来西下。

关帝庙在村西,龙王庙、土地庙、地藏庵俱在村内。

泰山庙、关帝庙在村内。

龙王庙、土地庙村在内。

关帝庙在村南,龙王庙、土地庙在村内。

延庆州志卷二一五三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88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五二

 

续表一

小营村属东南里,距城二里。

石河营属延庆东卫,距城三里。

莲花池属延庆东卫,距城四里。

东至石河营村一里,南至妫川河半里,西至东关一里,北至二里墩一里。

东至王全营村三里,南至莲花池村二里,西至小营村一里,北至大道一里。

东至陈家营三南至大榆树五里,西至南辛堡二里半,北至石河营二里半。

南至莲花池二里,西南至南辛堡二里,东北至五里墩三里,西北至天然寺一里。

南至妫水河一里,西南至东南辛堡三里,东北至广积屯四里,西北至二里墩二里。

东南至姜家台一里半,西南至司家营三里,东北至王全营三里,西北至小营村三里。

东西街二,南北街一。

东西街二。

东西街一。

户四十八,口二百六十五。

户七十六,口四百一十三。

户三十二,口一百七十四。

共地三顷六十五亩。

共地二十五顷余。

共地二十一顷五十亩。

村内井三,村外井十。

村内井三,村外井八。

村内井二。

妫水河在村南一里,自东来西下。

妫水河在村南一里,自东来西下。

妫水河在村北半里,自东来西下。

八蜡庙在村北,五道庙在村内。

关帝庙、龙王庙俱在村中,财神庙在村北,土地庙在村东。

关帝庙、观音庙、龙王庙、土地庙俱在村内。

书名:光绪延庆州志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页码:162

光绪延庆州志延庆州乡土志要略一二六

 

三里河桥,在州城北三里。田宋营桥,在州城北十五里。王家庄桥,在州城西三里。常里营桥,在州城西十六里。通济桥,在州城西北半里许,跨沽河。旧架木覆土,嘉靖间知州冯宗龙甃以石。狮子营桥,在州城西北十五里。下板桥,即板桥,在州城西北十二里。善人桥,在州城西北十五里,地在小河屯下流,为怀、永北路通衢。近妫河,泥陷

难行,旧有小桥,张若仙创建,后州民焦允中募工重修。岔道桥,在州城南二十里。以上见《乾隆志》屠家营桥,在永宁城西三里,跨龙湾河。又孤山桥,在永宁西十里。《大清一统志》青龙桥,在州城东南三十余里,跨涧河。同上

按:《旧志》有龙腾桥,在终食屯龙王庙前。碧霞桥,在终食屯泰山行宫前。升仙桥,在州城三清宫。均非津梁,不具载。

白浮泉、都龙王庙与龙泉寺——京杭大运河通惠河段旧源的建筑与景观

梳北京、昌平之相关史料,并至实地田野调查,勘测建筑、访录碑铭,使用建筑史、社会史、艺术史的研究方法,整体考察了白浮泉、都龙王庙、龙泉寺的建筑和景观历史。在阐释白浮泉对元代水利建设、城市规划意义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考察都龙王庙与龙泉寺的建筑历史,并考证了"都龙王庙"的名号,从中引出"朝廷的官方意识"与"地方的社会观念"差异、对抗的视角,认为朝廷在龙山敕建龙泉寺,可能是为了与都龙王庙抗衡,主导白浮泉的祈雨祭祀。其次,本文首次将白浮泉和都龙王庙、龙泉寺共置于"水利设施——龙王庙"这一系统框架中加以考察,在此框架中发掘出龙王庙这一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的日常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象征功能。最后,本文扒梳史料,配合样式分析的方法,辨析了昌平白浮泉之"龙泉喷玉"与天寿山之"九龙池"两处泉景,指出两者并非一处。九龙池是明陵的附属景观;白浮泉的九龙头石雕,则可能是清末遗物。 

大同新荣区碓臼沟龙王庙壁画调查研究

碓臼沟龙王庙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西村乡碓臼沟村南部,现存清代壁画面积约28.72平方米。本文对碓臼沟龙王庙壁画的内容、病害、制作工艺及价值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揭示龙王庙龙王信仰背后的文化内涵,彰显碓臼沟龙王庙壁画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黑龙潭龙王庙的神碑印章

<正>自汉晋以来民间就有祭祀龙神的风俗,从唐朝开始,龙王崇拜逐渐兴起和普遍化,天宝十年(751)正月,唐玄宗"封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后,龙王正式成为所有的祈雨对象中最具权威的水神。为表示对龙王的信仰,明清两朝帝王在黑龙潭龙王庙祭祀龙神,希望天降甘霖。明代《帝京景物略》"黑龙潭龙王庙"条目载:"黑龙潭,入金山口,北八里。未入金山,有甃垣方门中,绿树幽晻,望暧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