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小东门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小东门又名“内治门”,是清代盛京城九门之一。位于四平路(今中街路)东端。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294

御书。

乾隆四十年御制题澹宁堂诗 忆昔垂髫岁,赐居曰澹宁。予十二岁时,皇祖养育宫中,于畅春园赐住之处即名曰澹宁居。无忘斯黾勉,有勒在轩庭。远致要心泰,志明惟德馨。虽云述格语,而每切聪听。

〔臣等谨按〕澹宁堂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大东门土山北,循河岸西上为渊鉴斋,七楹南向。斋后临河为云容水态,左廊后为佩文斋五楹,斋后西为葆光,东为兰藻斋。渊鉴斋之前,水中敞宇三楹,为藏辉阁,阁后临河为清籁亭。佩文斋之东北向为养愚堂,对面正房七楹为藏拙斋。

渊鉴斋东过小山口北有府君庙。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渊鉴斋、佩文斋、葆光斋、兰藻斋、藏辉阁、清籁亭、养愚堂、藏拙斋

诸额,皆圣祖御书。府君庙神像如星君,旁殿奉吕祖像。

兰藻斋循东岸而北,转山后,西宇三楹为疏峰,循岸而西,临湖正轩五楹为太朴。畅春园册

〔臣等谨按〕疏峰、太朴二额皆圣祖御书。

太朴轩之东有石径接东垣,即小东门,溪北为清溪书屋,后为导和堂,西穿堂门外为昭回馆。清溪书屋之西为藻思楼,后为竹轩。畅春园册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86

国朝苑囿(静明园)

  〔臣等谨按〕静明园在玉泉山之阳,园西山势窈深,灵源浚发,奇征趵突,是为玉泉。山麓旧传有金章宗芙蓉殿,址无考,惟华严、吕公诸洞尚存。康熙年间创建是园,我皇上几余临憩,略加修葺。园内景凡十六,谨依御制十六景诗次序,条列于后。

  静明园宫门五楹,南向。门外东西朝房各三楹,左右罩门二,前为高水湖。(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园内为门六,正中御书宫门额曰静明园。东为东宫门,为小南门,又东为小东门,园之西北为夹墙门,稍南为西宫门。其中水城关闸一,及东宫门南闸,宣泄玉泉,由高水湖东南引入金河,与昆明湖水合流为长河。

  宫门内为廓然大公,正殿七楹,东西配殿各五楹。(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廓然大公为十六景之一,后宇额曰涵万象,皆御题。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101

  〔臣等谨按〕翠云嘉荫、华滋馆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翠云嘉荫之东为小南门,稍南为东宫门五楹,门外朝房左右各三楹。(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玉泉之水流绕乐景阁前后汇为湖,其流一曲西南水城关出,一曲东宫门前南闸出,同入高水湖,又自北闸会裂帛湖诸水,经小东门外,东汇于昆明。

  静明园南宫门西南为影湖楼。(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影湖楼在高水湖中,东南为养水湖,俱蓄水以溉稻田。复于堤东建一空闸,泄玉泉诸水流为金河,与昆明湖同入长河。

  乾隆二十四年御制影湖楼诗(有序)迩年开水田渐多,或虞水不足,故于玉泉山静明园外接拓一湖,俾蓄水上游,以资灌注。湖之中筑楼五楹,惟舟可通。适因落成,名之曰影湖而系以诗。灵源蓄水拓池宽,灌输(去声。)期资稼穑艰。楼据湖心揽湖外,客惟舟往亦舟还。会心表里神明境,动影虚无窈窕间。快雨更欣逢快霁,偷闲于此亦开颜。

  〔臣等谨按〕影湖楼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坊二,迤东为界湖楼。(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石桥东坊额曰湖山罨画,曰云霞舒卷,西坊额曰烟柳春佳,曰兰渚苹香。桥下水北注玉河,沿河皆稻田,又北为石道,迤逦至青龙桥,即达清漪园之辇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52

品外,花名九十余种,皆御定。佳名微别浅深间。心如草木春知闰,天并君王霁在颜。一片炉烟成百和,袖中携得国香还。

兰藻斋东北山后西宇为疏峰,循岸而西临湖为太朴轩。东石径接小东门,溪北为清溪书屋、导和堂,西穿堂门外为昭回馆。清溪书屋西为藻思楼、竹轩。清溪书屋,雍正间改恩佑寺,奉御容。导和堂东穿堂门卽恩佑寺佛殿后也。

恩佑寺建于苑之东垣内,山门东向,外临通衢。门内跨石桥,有正殿配殿。寺右为恩慕寺,为孝圣祝厘之所,殿宇规制与恩佑同。

考按:自剑山至此,为畅春园东路。

春晖堂之西,出如意门,过小桥,为玩芳斋。山后为韵松轩。

励杜讷韵松轩卽事诗:一过红桥便有亭,胜于蓬岛隔沧溟。当阶十亩翻红药,入望千峰拥翠屏。文鳞纵壑任逍遥,鹤唳清音彻绛霄。俛仰濠梁聊自适,荷风微度远香飘。

二宫门出西穿堂门为买卖街,南垣外为船坞。门内别宇曰西墅,接无逸斋东门。

由船坞西行数武,跨河上,为韵玉廊。西为松篁深处。自右廊入,为无逸斋。门内正殿为问安憩息之所。西廊内为对清阴,廊西为蕙畹芝原。

查慎行无逸斋看新竹恭纪:地辟琅玕坞,天通箭栝门。烟霄连别苑,雷雨过前轩。簌簌风开箨,洄洄水注根。移栽初尚浅,培护久能繁。惜笋宁充馔,抽梢尽出藩。几年成翠幕,一径转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5

宫,奉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像。又北为

清凉禅窟,后为嘉荫堂,东为霞起楼,西为犁云亭。仁育宫前度石桥,为园之西宫门,达香山跸路也。清凉禅窟之北为涵光斋,西为飞淙阁,东为练影堂,稍南为挂瀑檐、涵漪斋。西夹墙门外为妙喜寺,门殿三层。西为静宜园界。

采香云径在清凉禅窟之北,南有楼曰静怡书屋,稍北折而东为招鹤庭,南为

峡雪琴音。迤南山巅为

玉峯塔影,前为香岩寺,后为妙高台。北峯上为妙高寺,有妙高塔,又后为该妙斋。妙高峯西为崇霭轩,东为含醇室,为咏素堂。含经堂在妙高寺东山麓,其东北临溪为书画舫。含经堂南有楼曰

风篁清听,东为如如室,西为近青阁,又西稍南为飞雪■。西度桥而南有池,池东为延緑厅,西为漱远緑,为试墨泉。又西为

镜影涵虚,南为分鉴曲,为写琴廊,为观音阁。写琴廊迤南为含晖堂,为清音斋。斋前为

裂帛湖光,斋西山麓为碧云深处,东为心远阁。由心远阁折而北,为罗汉洞,又上为水月洞。又西山麓为古华严寺,寺后为

云外钟声,东为伏魔祠。碧云深处以南为

翠云嘉荫,后为翠云堂,东为甄心斋。翠云嘉荫卽华滋馆门额。翠云嘉荫之东为小南门,稍南为东宫门。

静明园南宫门西南为影湖楼。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枋二,迤东为界湖桥,桥下水北注玉河。

书名:大清畿辅先哲传 上册 页码:375

 沟洫纵横,人马不易进。五年四月十五日,成虎约诸路应援,躬督大队,五更蓐食疾驱,遇贼三战三捷,抵霸王庙。葭苇中伏贼起,成虎受数创,所约援军无一至者,遂殒焉,年四十五。赐祭葬如例,谥忠勇,入祀昭忠祠。

成虎为人笃勤。防河时阴雨兼旬,方兴钜工,设十三厂贮物料。成虎每夜手一灯,从二三健卒,周行巡视,时有风雨十三厂,厂厂见将军之谣。成虎在宿州,贼每迂道避之,曰毋犯此铁臂将军。行军驭下有方,秋毫无犯,然遇之甚厚。乌江之役,濒行赐军士酒曰:俟得贼酋,再与诸君痛饮耳。既战没,和、滁、全椒等郡县,万余人寻其元,得之,建祠全椒城西南隅。子昌吉,武举人,袭云骑尉世职。其时,同属武强死难者,惟于昌麟为最烈。

于昌麟,字澄秋。咸丰初,由行伍历安徽抚标千总。四年,随参将扎隆武、游击嵩瑞攻剿庐州贼,有功,赏戴蓝翎。五年,擢潜山营守备,换花翎。复随剿南路贼,升亳州营都司。贼陷庐州,士民王予顾遣罗金柱缒城出,约大军攻贼,为内应。十月,我军大举,昌麟攻小东门,首登城,烧贼更棚,贼大溃,遂克庐州。以游击尽先升用,并赏给奋勇巴图鲁名号。六年,补两江督标右营游击。克巢县城。七年,擢山西宁武营参将。八年,以擅提将坝厘捐款钱二千婚给勇粮,翁同书奏劾,革职拿问。

九年六月,怀远捻龚得纠众数千,扑定远县城。昌麟督团勇败之,奏复原官。十一月,夜偕守备徐立壮破定远贼巢,平毁营壁数十。巡抚翁同书上其功,加总兵衔。贼之据定远也,壁城西三里,为三垒,与城贼犄角。主帅以定远为必争之地,募能屯城下,断内外贼交通路,无应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71

界湖楼 静明园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坊二,迤东为界湖楼。高宗纯皇帝有句云:界堤筑横楼,漪影翻窗纸。

影湖楼 静明园南宫门西为影湖楼。高宗纯皇帝诗引:迩年开水田渐多,虑水不足,故于玉泉山静明园外接拓一湖,俾蓄水上游以资灌注。湖中筑楼五楹,惟舟可通,名曰影湖楼。

互妙楼 楼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之妙在拥楼,楼之妙在纳山,映带气求,此互妙之所以得名也。纪以诗云:层构单椒上,前峰复列屏。吸呼通颢气,表里接山灵。静乐宜情性,筌蹄泯色形。环中得深造,可以玩羲经。

染霞楼 楼为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曰:池上层楼敞紫甍,水中楼影亦含清。自知不是餐霞侣,孤负横楣浪与名。

阅武楼 畅春园永宁寺又西为阅武楼。额曰诘戎扬烈。联曰:辑宁我邦家,以时讲武;懋戒尔众士,于兹课功。又联曰:讲武惟期征有福;居安每念式无愆。

爱山楼 宝相寺北为爱山楼。楼上额曰天风海涛,下额曰山静云闲。

丽瞩楼 丽瞩楼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云:重基百尺耸,万象四邻通。岚霭变朝暮,山川无始终。会心堪致远,抚景念居崇。春色皇都好,都归一览中。

栖云楼 栖云楼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有句云:高楼号栖云,题句忆昔年。

山色湖光共一楼 长春园内蒨园后河北岸为思永斋,斋北楼宇临池,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斋东别院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96

山房,(五)圣因综绘,(六)绣壁诗态,(七)溪田课耕,(八)清凉禅窟,(九)采香云径,(十)峡雪琴音,(十一)玉泉塔影,(十二)风篁清德,(十三)镜影涵滤,(十四)裂帛湖光,(十五)云外钟声,(十六)翠云嘉荫。每处均有殿阁,高下隐依,多至数十处。自咸丰庚申毁于火,光绪间略加修葺,庚子复毁。现所存者,园门为昔日之小东门。入门北进为五孔闸,闸西为试墨泉。再北进,西为镜影涵虚旧址,东为风篁清听旧址。园门内正院为含晖堂,北为尊坚固林泉,南为裂帛湖。(图六十三)泉东有清音斋。由裂帛湖西南进,为翠云堂、华滋馆。其东为甄心斋、开锦斋旧址。由华滋馆西南进,为第一泉,(图六十四)上有龙王庙。再南为观音洞、真武庙、吕祖洞。西南有白石塔,即华藏海旧址。由华滋馆北进,为水月洞、云外钟声。再上

图六十三 裂帛湖

图六十四 玉泉山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