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坤宁门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坤宁门为坤宁宫后台阶下正中面北之门,北通御花园。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85

乾清宫后披檐东思政轩扁、西养德斋扁 俱崇祯五年四月二十日安。中圆殿更交泰殿扁 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

景和门牌 隆福门牌

方殿 万历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添额。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拆方殿,改造寿安殿。泰昌元年十月二十六日拆。

坤宁宫 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东露顶安德斋改贞德斋,崇祯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安扁。西露顶养正轩,崇祯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安扁。东披檐清暇居,崇祯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安扁。北围廊游艺斋,崇祯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安扁。

永祥门 增瑞门 俱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一日添额。

基化门牌 端则门牌

广运门更坤宁门 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

钦安殿牌 天一之门 嘉靖十四年四月十一日添牌。

万春亭牌 千秋亭牌

已上二亭,嘉靖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添牌。

对育轩 嘉靖十四年五月初十日更玉芳轩,添牌。

卷之六 五五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86

春明梦余录 五六

四神祠牌

观花殿 万历十一年闰二月二十五日拆去。垒垛石山子,券门石扁名堆秀;山子上盖亭子一座,牌名御景亭;东西两边鱼池二,池上盖亭子,东边牌名浮碧亭,西边牌名澄瑞亭。已上万历十一年三月初二日添盖。

清望阁牌 金香亭牌

玉翠亭牌

已上嘉靖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添牌。

乐志斋、曲流池 万历十九年闰三月十九日拆西连房,添盖扁。

承光门牌 集福门牌

延和门牌

坤宁门更顺贞门 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牌。东长街

景和门更顺德左门牌 迎祥门更崇仁门牌百福门更咸和左门扁

千祥门更广生左门扁 长庆门更大成左门扁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28

东暖殿之东为永祥门,稍北为基化门,俱东出。西暖殿之西为增瑞门,稍北为端则门,俱西出。坤宁宫之后北向正中为坤宁门。门外即御花园,左曰琼苑东门,右曰琼苑西门。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御花园内珍石罗布,嘉木郁葱,又有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

乾隆九年御制仲春御花园作 秾春何处归来早,堆秀山前绛雪轩。已许游蜂依蕊簇,未教新燕傍枝翻。周阿玉树斜临榭,放溜金波曲抱源。渴望甘膏疏宴赏,休言树背有丛萱。

乾隆十一年御制咏御花园藤萝诗 禁松三百余年久,女萝施之因亦寿。每携春色见熏风,似顾杏桃开笑口。或苍或艳虽不伦,齐年恰比列仙真。窥户小儿发已雪,双成绰约犹娇嫔。蜂衙蝶阵年年判,兔葵燕麦何须叹?清和沐雨影亦鲜,便入虾须上龙案。昼长几暇倚玫除,南亩初沾忧虑舒。却忆风人善体物,匪伊垂之带有余。

乾隆十四年御制御花园古柏行 摛藻堂边一株柏,根盘厚地枝拏天。八千春秋仅传说,厥寿少当四百年。御园松柏森森列,居然巨擘标苍颜。粗皮硉兀心不死,倚壁如拍洪崖肩。左日右月为两目,春草秋花参四禅。仙人炼气不炼肉,形若槁木神乃全。昔者公旦象六爻,是为九二见在田。又如瑶池会王母,赤松子应领群仙。韦偃直乾不可得,而今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31

乾隆三十二年御制绛雪轩诗 绛雪百年轩,五株峙禁园。轩倚御花园东壁,绛雪亦旧额。元霜宝为伴,玉宇额犹存。岂必芳华对?常看逸韵骞。培根真是瑞,凡雪后必收培各树根,率成例事。色泽那堪论?

乾隆三十五年御制绛雪轩即景诗 御花园赏万几闲,坤宁门后为御花园,轩在东厢,庭前古海棠数本,以此得名。滕六飞祥意不悭。真瑞喜犹逢腊后,虚名何必取嵰山?鼎瓯烹瀹韵诚惬,筐筥扫收事已闲。每雪后仆役扫收培树,例有赏,故无不喜为。松柏可培海棠否,性殊贞脆识其间。

〔臣等谨按〕绛雪轩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绛雪轩南即琼苑东门。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琼苑东门详见前。

钦安殿西稍北为延晖阁。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延晖阁上恭悬皇上御书额曰凝清室。东间联曰:雪朗西山送寒色;花辉东壁发生馨。阁下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又联曰:锦座凝香,花敷春苑丽;晴窗挹翠,霞带晓屏舒。皆御书。

乾隆二十六年御制延晖阁春望诗 禁林崇阁枕红墙,暇日登临喜载阳。北户景山秀堪揖,南墀古柏俨成行。宫庭基业期恒固,帝里枢机协大当。累洽百年诚富庶,持盈惟是敬为防。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50

荡门,先名会极。曰义平门,先名归极。西南则慈宁宫矣。月华门往北曰顺德右门,则西一长街也。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先名广安。南者曰毓德宫,原名安乐宫,后又改永寿宫,则西二长街也。北首曰百子门,南首螽斯门,西曰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内一石坊,北曰圣本肇初,南曰元德永衍,先曰贞源茂始,庆泽无终。盖兴献帝所生之地。再西曰嘉德右门,先名景福。曰隆德殿,即元极宝殿。祀三清神。左有容轩,右无逸斋,配殿左曰春仁,右曰秋义。再西北曰英华殿,先名隆禧。有菩提树二株,北则北角井,再西则咸安宫。先名咸熙。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兴福门相对者曰广和门,南向者曰翊坤宫,先名万安。西宫贵妃所居。西二长街之西曰长春宫,更永宁,后仍改长春宫。广和右门与基化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先名寿昌。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先名寿安。又后则乾西之房五所。此西路之大略也。坤宁宫所谓中宫也,宫后则为后苑,钦安殿在焉,曰天一之门,万春亭、千秋亭、对育轩、更名玉芳轩。清望阁、金香亭、玉翠亭、乐志斋、曲流馆、四神祠,有假山曰堆绣山,山上亭曰御景亭。东西二池有亭,东曰浮碧,西曰澄瑞。万历十一年,毁观化殿垒此。东南曰琼苑左门,一名嘉福。西南曰琼苑右门,一名隆德。钦安殿后曰顺贞门,即坤宁门也。此外则玄武门矣。皇极门之东曰会极门,门东曰文华殿,有精一堂、恭默室、九五斋,殿之后曰玉食馆,北曰省愆居,殿之口曰崇本门,殿之后曰刻漏房,铜壶验时之所。再后则徽音门,曰麟趾门,其内则慈庆殿,又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71

牖有箴,蒙史诵之。王文肃文草

原乾清宫之北曰交泰殿,则皇后所居也。有中门向后,恒闭而不开。芜史

原暖阁在乾清宫之后,凡九间。中一间置床三张于房下,即以天桥上左一间之下置床三张于上,又以天桥下左二间之下间置床三张于下,又以天桥上左三间之上间又置床三张于上,又以天桥下左四间之下间置床三张于下,右四间亦如之。天桥即人家楼梯也。凡九间,有上有下,上下共置床二十七张,天子随时居寝,制度殊异。宙载

原坤宁宫,嘉靖十四年七月添额。东露顶安德斋,崇祯六年四月,更贞德斋。西露顶养正轩,崇祯七年八月安扁。东披檐清暇居,北围廊游艺斋,俱崇祯五年十月安扁。明宫殿额名

增坤宁宫东披檐清暇居,崇祯五年十月二十三日安扁,北围廊游艺斋同日安扁。春明梦余录

补思陵在游艺堂,一日忽命中官问词臣曰:今市肆交易,止言买东西而不及南北,何也?词臣猝无以对。辅臣周延儒曰:南方火,北方水,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此不待交易,故惟言买东西。中官以其言入奏,上善之。兔园册

原广运门更坤宁门,嘉靖十四年七月添额。明宫殿额名

原坤宁宫左曰永祥门,右曰增瑞门,俱万历二十五年二月添额。同上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40

国朝宫史

二一四

凝受皇天大宝命,则德足重宝而宝以愈重。玺玉自古无定数,今交泰殿所贮,历年既久,纪载失真,且有重复者。爰加考正排次,定爲二十有五,以符天数,并着成谱,而叙其大指如此。

御制刻漏铭粤昔重黎,分司地天。迎日揆景,举分测辰。明时敬授,钦若昊干。

予承百王,省岁祈年。齐政协纪,命彼畴人。徼宫戒井,斟衡酌权。笵金规木,制兹漏莲。玉注金筩,水火燥寒。协其高卑,别以方圆。九十六刻,成一日焉。视彼阳晷,明晦无愆。较自鸣钟,淫巧徒传。摄提有纪,孟陬用平。于以考时,寝兴慎旃。于以熙绩,勤民礼贤。业业兢兢,俯察仰观。器与道偕,是验是虔。作铭垂诫,贻百曾元。

  两庑间左出者爲景和门,右出者爲隆福门,殿之后爲坤宁宫,俱顺治十二年建。殿广九楹,其东暖阁御笔联曰:"天惟纯佑命,俾尔戬榖,百禄是荷;民其勅懋和,绥以多福,万寿无疆。]閤上匾曰:"福德相],联曰:"功德庄严辉宝月,薰闻安乐引祥风。]閤下东室匾曰:"紫垣],西室联曰:"斯干咏松竹,天保颂升恒。]宫左爲东暖殿,世宗宪皇帝御笔匾曰:"位正坤元]。右爲西暖殿,御笔匾曰:"德洽六宫]。二殿与昭仁、弘德二殿相对,俱康熙三十六年建。东暖殿之东爲永祥门,稍北爲基化门,俱东出。西暖殿之西爲增瑞门,稍北爲端则门,俱西出。坤宁宫之后,北向正中爲坤宁门。门外卽御花园也。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105

名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俱六钱六分六厘。专司带领御医各宫请脉,煎制药饵,坐更等事。

交泰殿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太监六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

  专司尊藏御宝,收贮勋臣黄册,验自鸣钟时刻,陈设、洒扫、坐更等事。坤宁宫兼坤宁门

首领二名 俱八品侍监。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七钱三分三厘。

太监十二名 每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银六钱六分六厘。专司供奉神前香烛,陈设、洒扫、关防、坐更等事。

东煖殿兼永祥门

首领一名 七品执守侍。每月银四两,米四斛,公费银一两。

卷之二十一官制二 四五三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4

法海侍直懋勤殿诗:每有微风到玉墀,九重广达四聪时。闾阎莫谓君门隔,民隐深宫尽得知。

又南西出者为月华门,门之南为奏事房。转南向北者为南书房,为内廷词臣直庐。

朱彝尊蒙召入南书房供奉诗:本作渔樵侣,翻联侍从臣。迂疏人事减,出入主恩频。短袂红尘少,晴窗緑字匀。愿为温室树,相映上林春。

蔡升元蒙恩入直南书房诗:蓬壶方丈迥难攀,特诏趋陪供奉班。岂有寸长窥圣藻?常教尺五近天颜。尚方给札云窗静,秘阁翻书昼漏闲。从此朝昏依日月,更无尘梦到家山。

东为宫监办事处,有圣祖御书敬事房。

昭仁殿之左,东出者为龙光门。弘德殿之右,西出者为凤彩门。

交泰殿在乾清宫后,制如中和殿。藏御用宝玺于此,凡二十有五。两庑左出者为景和门,右出者为隆福门。

后为坤宁宫,广九楹。左为东暖殿,右为西暖殿。东暖殿之东为永祥门,稍北为基化门,俱东出。西暖殿之西为增福门,稍北为端则门,俱西出。

坤宁宫之后正中为坤宁门。外为御花园,左曰琼苑东门,右曰琼苑西门,正中为天一门。前列金麟二。门北为钦安殿,南向,奉玄武神。

殿东稍北叠石为崇山,中有石洞,御书云根二字。山上有御景亭。亭之东为摛藻堂,藏四库全书荟要于此。堂东为凝香亭。堂前有池,池上为浮碧亭。南为万春亭。再南为绛雪轩,西向,轩前多植海棠。南卽琼苑东门。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5

殿西稍北为延晖阁,额曰凝清室。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西为毓翠亭。斋前有池,池上为澄瑞亭。卽亭为斗坛。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者七楹,南北向相接者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卽琼苑西门。

殿后为承光门,北向。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东西向,正中为顺贞门。其北为神武门,紫禁城之北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卽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神,更为严肃矣。日精门东为东一长街,有景仁宫,前为景仁门;承干宫,前为承乾门;钟粹宫,前为钟粹门;俱南向。

长元按:承乾宫明为东宫贵妃所居。

钟粹宫之东为东二长街,有延禧宫,前为延禧门;永和宫,前为永和门;俱南向。

东二长街之东有景阳宫,前为景阳门。宫内御题额曰学诗堂,藏宋高、孝两朝御书诗经真迹及马和之所绘毛诗图,共十二卷,有御制记并诗。

景阳宫之东有小长街。街西向东直出者为苍震门。街东为内库房。街北向西者为钦昊门,内为天穹宝殿,祀昊天上帝。

东二长街之北为千婴门。门之北有殿宇五,所谓干东五所也。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73

在书房亲以鸟铳殪贼。文宗及恭邸、醇邸皆善举[舞]刀,有御制刀铭"。

昭仁殿之左,东出者为龙光门,宏德殿之右,西出者为凤彩门。[一]乾清宫后为交泰殿,渗金圆顶,制与中和殿同,御用宝玺凡二十五,俱藏于此。[二][三]殿两庑,左出者为景和门,右出者为隆福门。殿后为坤宁宫,广九楹。[四][五]左为东暖殿,右为西暖殿。[六]东暖殿之东为永祥门,稍北为基化门,俱东出。西暖殿之西为增瑞门,稍北为端则门,俱西出。坤宁宫后北向正中为坤宁门,[七]门外即御花园。

注:

[一] 《故宫考》:"交泰殿旁为明天启时奉圣夫人直房,清时内监小德张亦曾居坤宁宫西

庑"。

[二] 《大清会典事例》:"储御宝于交泰殿,凡二十有五:一曰大清受命之宝;二曰皇帝

奉天之宝;三曰大清嗣天子宝;四曰皇帝之宝;五亦曰皇帝之宝;六曰天子之宝;七曰皇帝尊亲之宝;八曰皇帝亲亲之宝;九曰皇帝行宝;十曰皇帝信宝;十一曰天子行宝;十二曰天子信宝;十三曰敬天勤民之宝;十四曰制诰之宝;十五曰敕命之宝;十六曰垂训之宝;十七曰命德之宝;十八曰致文之宝;十九曰表章经史之宝;二十曰巡狩天下之宝;二十一曰讨罪安民之宝;二十二曰制驭六师之宝;二十三曰敕正万邦之宝;二十四曰敕正万民之宝;二十五曰广运之宝"。

[三] 《故宫考》:"最近皇后之册宝,亦置此殿,东侧有乾隆年制之铜壶滴漏,西侧有大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76

[五] 《故宫考》:"此宫在明为皇后寝室,所谓中宫也。宫后有秋千,清明节宫眷游戏于此。清制,凡祭必于寝,故中四间后改为祭天跳神之处。东边有长桌一,以宰牺。后有大锅三,以煮祭肉。西边有布偶人之画像,盖其所祭之神。壁上挂一袋,俗名子孙袋,内储幼年男女更换之小锁(清俗幼年男女身均佩锁,男至成婚,女至出嫁而止。每年岁末将旧锁更换,储此袋中),此外铜铃、拍板、布幔等物,均祭时女巫歌舞所用,尚存满洲旧俗。元旦皇帝行礼后,在南炕升坐进胙肉,召王公大臣同食,皇后则于东暖阁率贵妃以下同受胙分尝。东暖阁并作大婚时洞房,内有楼供佛像,楼下当中有新莽嘉量。宫西二间内有神亭,为储祭天神像之用。宫外有神竿,又名祖宗竿,清俗于祭天时于竿东北设案,陈头骨、胆、脍、米等,祭后献头骨于竿端,置胆脍及米于竿碗内,然后帝后受胙"。

[六] 《故宫考》:"西暖殿与弘德殿相对,内有各种药品"。

[七] 《故宫考》:"坤宁门旧名广运门,嘉靖十四年七月,改坤宁门为顺贞门,遂改广运为

坤宁"。

校勘记:

① ② 据《国朝宫史》卷六增补。

御花园正中南向者为天一门,[一]左曰琼苑东门,右曰琼苑西门。天一门外列金麟二。门内南向者为钦安殿。殿顶镶渗金宝瓶,恭祀元天上帝于殿中。[二]殿前有方亭二,殿后稍北叠石为崇山。[三]山有石洞,山巅有御景亭,山之东为摛藻堂,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79

坤宁门 本书民国十九年(一九三〇年)版引《故宫考》作"坤宁门"。而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再版时则改为"地宁门"。今录此供参考。

由日神[精]门而东为东一长街,南即内左门,中为近光左门,北为长宁左门,又北而西,即琼苑东门。由近光左门而北,西向门凡三:曰咸和左门、广生左门、大成左门。咸和左门之东,相对为景曜门,中间南向者为景仁门,门内为景仁宫。广生左门之东,相对为履和门,中间南向者为承乾门,门内为承乾宫。出咸[大成]左门之东,①相对为凝瑞门,中间南向者为钟粹宫。三宫之东为东二长街,南为麟趾门,北为千婴门,街东与景曜门相对为凝祥门,再东为昭华门,中间南向者为延禧门,门内为廷[延]禧宫。街东与履和门相对为德阳门,再东为仁泽门,中间南向者为永和门,门内为永和宫。[一]街东与凝瑞门相对为昌祺门,再东为衍瑞门,中间南向者为景阳门,门内为景阳宫。六宫之东为小长街,街南向东直出者为苍震门。[二]街东为内库房,其北向西者为钦昊门,[门中向南为天穹门,]②门内为天穹宝殿,恭祀昊天上帝。千婴门之北有殿宇五[所],③所谓乾东五所也。

注:

[一]《彤史拾遗》:"田妃见后稍倨,后每抑之以礼。会岁旦,妃当诣坤宁宫,适天寒雨

书名:酌中志 页码:158

酌中志卷之十七 十

者,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卽云台左右门,亦曰平台。凡召对阁臣等官,或于平台,卽后左门也。又东则景运门,西则隆宗门,西向南者则仁德门也。干清门外左右金狮二,入门丹陛,至乾清宫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崇祯元年八月初四日悬安,系高太监时明笔也。殿左曰日精门,右曰月华门,左小门曰龙光,右小门曰川彩。殿东西有廊,廊后左曰昭仁殿,右曰宏德殿,东西各有角门。宫后披檐,东曰思政轩,西曰养德轩。再北则穿堂,居中圆殿曰交泰殿,其渗金圆顶,亦犹中极殿之制也。再北曰坤宁宫,皇后所居也。曰永祥门,增瑞门,万历二十五年二月添额。宫之东披檐,曰清暇。居北回廊曰游艺斋。崇祯五年十月廿三日悬安者也。宫后左曰景和门,右曰龙德门。再北,左曰端则门,右曰基化门,便接琼苑东西门矣。坤宁宫有中门,曰广运门,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改曰坤宁门。万历三十三年,干清、坤宁俱鼎建告成,至四十年后,始御居乾清宫西暖阁。乾清宫大殿之左向西者,曰端宁殿,尚冠等近侍所司御服、衮冕、圭玉、冠带、钱粮贮此。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王体乾等直房,并乾清宫管事,牌子王朝忠等直房〔二九〕,不概叙也。此薇垣深远之地,中一路之大畧也。过日精门之东,曰崇仁门。稍南,曰内东裕库,曰宏孝殿,神霄殿,卽崇光殿也。日精门往北向南者,曰景明门,今曰顺德左门,则东一长街也。再北向南与龙光门斜对者,曰咸和左门。向南者景仁宫。其东则东二长街也。南首曰麟趾门,北首曰千婴门。麟趾门之东延祺宫、怡神殿。再东曰嘉德左门。再东则苍震门也,此门恒闭,遇扫雪修造则开。孝靖皇后王老娘娘疾革时,光庙每日来问安,出入此门〔三〇〕。至薨逝后,于慈庆宫恭设灵位,哭临供安,大祥禫祭后,始不尚白衣冠矣。咸和左门之北,

书名:酌中志 页码:161

酌中志卷之十七 十三

之意也。自嘉德右门之西,向南者曰二南门,门之北则八角井也。水不堪汲,天启六年亦曾修浚,而味不改,真废井矣。正北曰四德门,再西曰咸安宫,穆庙继选皇后陈老娘娘居此,天启年间客氏移住者。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隆福门相对者,曰广和右门。向南者曰翊坤宫,西宫李娘娘之所居也。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先帝改曰长春宫,成妃李老娘娘曾居之。及遭革封之后,移于干西某所居焉。广和门向东与端则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向南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神庙时惠王、桂王共居之。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清宫西之房五所。其西后小门,凡有事则开,如东后小门总干清门官经管启闭也。以上则西一路之大畧也。东西后小门之外,皆有惜薪司贮柴炭之园,备宫中进用。坤宁之后,则宫后苑也,钦安殿在焉,供安玄天上帝之所也。有门曰天一之门。殿之东西有足迹二,相传世庙时,两宫回禄之变,玄帝曾立此默为救火,其灵迹显佑云。崇祯五年秋,隆德殿、英华殿诸像俱送至朝天等宫、大隆善等寺安藏,惟此殿圣像不动也。曰承光门,集福门,延和门。苑内曰万春亭,千秋亭,曰对育轩,清望阁,曰金香亭,玉翠亭,曰乐志斋,曲池馆,曰四神祠,观花殿。万历十一年拆去垒垛石山子,券门石扁名曰堆秀。上盖亭一座,名曰御景亭。东西两处鱼池二,其东曰游碧亭,西曰澄瑞亭。奇花异卉,禽声上下,春花秋月,景色可人。东南曰琼苑东门,西南曰琼苑西门,卽东一长街、西一长街之北首也。其南首则东西夹墙也。钦安殿后坤宁门,嘉靖十四年秋更名曰顺贞门。其宫墙外,则紫禁城之玄武门,报夜更鼓在焉。逆贤时,更鼓房牌子侯得用惨■无比,较外之许显纯为更甚。凡需索不遂而心欲毙之,则用连七纸写病重手本一件,藏于身边,叩见逆贤,探其口气。可以毙,卽将手本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41



疆。" 南向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坤宁宫铭:

万物致养,是曰厚坤。安贞广大,配天为元。昔在盛京,清宁正寝。建极熙鸿,贞符义审。思

媚嗣徽,松茂竹苞。神罔时恫,执豕酌匏。广博无疆,黄中正位。以继以绳,惟曰欲至于万世。

  阁上,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福德相",联曰:"功德庄严辉宝月,薰闻安乐引祥风。"阁下东室,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紫垣",西室联曰:"斯干咏松竹,天保颂升恒。"西暖阁,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春霭瑶墀,彩霞呈五色;端凝绮阁,琪树灿三珠。"宫左为东暖殿,世宗宪皇帝御笔匾曰: "位正坤元"。右为西暖殿,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德洽六宫"。右二殿,与昭仁、弘德二殿相对。东暖殿之东为永祥门,稍北为基化门,俱东出。西暖殿之西为增瑞门,稍北为瑞则门,俱西出。坤宁宫后,北向正中为坤宁门,门外即御花园也。

御花园在坤宁宫后,左曰琼苑东门,右曰琼苑西门。园中奇石罗布,佳木郁葱,有古柏藤萝,

皆数百年物。正中为天一门,前列金麟二。门北南向为钦安殿,祀元天上帝。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统握元枢",皇上御书匾曰:"道崇辑武"。顶安渗金宝瓶。殿前方亭二。其东稍北,叠石为崇山。山正中有石洞,洞门颜曰:"堆秀"。左侧恭镌高宗纯皇帝御笔"云根"二字。山巅有亭,曰"御景亭"。山之东为摛藻堂,堂内经史子集插架四周。高宗纯皇帝敕录四库全书荟要排贮于此。御笔匾曰:"摛藻抒华",联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

圣制题摛藻堂诗 戊戌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五 四四一

国朝宫史续编 四四二

全书收四库,荟要稡其精。事自己巳兆,命词臣校勘永乐大典,并搜辑遣书,分别应刊、应钞、应存目三种,汇为四库全书。复于应钞之中择其尤精者, 录为荟要, 列架弆摛藻堂内,以备临憩阅览。此堂原为御花园贮书之所,己巳秋即命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置,并有诗。盖已为之兆矣。

工今戊戌成。荟要录于癸巳夏,至今戊戌始蒇工。于焉适枕葄,亦欲励尊行。设曰资摛藻,犹非识重轻。

御制摛藻堂诗 丁巳

四库择其要,荟萃贮山堂。插架已充栋,不数二酉藏。奎壁腾华彩,长现太乙光。右文钦圣

主,弦歌暨要荒。

御制摛藻堂观书诗 戊午

随銮幸吴越,七阁遍游观。四库全书告成,既分贮文渊、文源、文津、文溯四阁,皇父复以江浙为人文之薮,发帑再缮三分,庋于扬州之文汇阁、金山之文宗阁、杭州之文澜阁,共为七阁,以嘉惠士林。岁甲辰圣驾南巡,予时随扈,因得揽其胜。荟要盈堂贮,琅函插架看。法言瞻式焕,君道凛其难。圣藻摛奎壁,右文覆被宽。

御制摛藻堂诗 己未

  圣学由天纵,先言若合符。全书浩渊海,荟要择精腴。继统遵遗诰,传心守旧谟。居忧时读礼,鱼藻影犹孤。

御制题摛藻堂诗 癸亥

四库全书贮七阁,浩如渊海实繁多。集成荟要聚精粹,择选英华遍采罗。摛藻丹宸仰充栋,味

膄御苑视同科。大内摛藻堂、长春园、味腴书室,各贮四库全书荟要一部。右文圣治光千古,末学钦承勉琢磨。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187



国朝宫史续编 六八二

坤宁宫兼坤宁门

  七品首领一, 执守侍。八品副首领一, 侍监。太监十二。专司供奉神前香烛, 陈设、洒扫、关防、坐更等事。首领月银四两, 米四斛, 公费制钱一贯。副首领银、米同, 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 米一斛半, 公费制钱六百。

臣等恭查:坤宁宫兼坤宁门,旧额首领二,俱侍监。嗣改为七品首领一,以执守侍为之;八

品副首领一,以侍监为之。

东暖殿兼永祥门 西暖殿兼增瑞门

八品首领各一,均侍监。太监各十四。专司陈设、洒扫、坐更等事。首领均月银四两,米四

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均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臣等恭查:东西暖殿,旧额正副首领各一。今裁一,设八品首领一,以侍监为之。

景和门 隆福门

以上二处,八品首领各二,俱侍监。太监各八。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首领月银四

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基化门 端则门

以上二处,八品首领各一,俱侍监。太监各八。专司启闭关防、洒扫、坐更等事。首领月银四

两,米四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100

天安门 顺治八年(一六五一)重修 日下旧闻考三八

西苑白塔寺白塔 顺治八年(一六五一)建 日下旧闻考三九

慈宁宫 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建 清会典八三六

乾清门 坤宁门 景运门 隆宗门 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重建 同上

乾清门 交泰殿 坤宁宫 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重建 同上

景仁 承乾 钟翠 永寿 翊坤 储秀六宫 顺治十二年(一六五五)重建 同上

奉先殿 昭事殿 顺治十四年(一六五七)建 同上

端门 康熙六年(一六六七)重建 同上

太和殿(重建) 乾清宫(重修) 康熙八年(一六六九)重建 同上

交泰殿 坤宁宫 景和门 隆福门 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重建 国朝宫史卷十二

奉先殿 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重建 同上

毓庆宫 惇本殿 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建 图书集成职方典京畿总部汇考

南海 瀛台门楼假山及宛转桥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修葺并建 金鳌退食笔记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98

中曰太和、中和、保和殿,太和东西庑曰文昭阁、武成阁,(尚未改名)左翼门、右翼门,左右曰中左门、中右门;保和左右曰后左门、后右门。西曰武英殿,西南曰南熏殿。文华殿缺。

(2)内廷 前曰乾清门,东西庑曰景运门、隆宗门。中曰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左右为昭仁、弘徳殿,两庑为日精门、月华门,端凝殿、懋勤殿、龙光门、凤彩门;交泰殿东西为景和门、隆福门;坤宁宫左右为东西暖殿,永祥门、增瑞门,北为坤宁门、基化门、端则门。

(3)奉先殿养心殿及十二宫 十二宫之制,修复仅及其半:乾清宫东为奉先殿,北为景仁、承乾、钟粹三宫,再东为玄穹宝殿。乾清宫西为养心殿,北为永寿、翊坤、储秀三宫,再西为长春宫,不在东西六宫规制之列。

(4)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咸安宫英华殿 本图俱载上列宫殿,咸安宫为今寿安宫地。

(5)御花园 中为钦安殿天一门,东为御景亭、浮碧亭、凝香亭、万春亭、绛雪轩;西为延晖阁、位育斋、澄瑞亭、玉翠亭(尚未改名)、千秋亭、养性斋。该图尚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54

(一五三五)七月初二日改曰坤宁门。以上内廷中路之叙置也。

十二宫 十二宫分东六宫与西六宫,俱在乾清宫左右,分述如左:

日精门外稍北,向南者曰景明门,今曰顺德左门,内为东一长街。再北向西,与龙光门斜对者,曰咸和左门,门内南向者曰景仁宫,其东则东二长街也。南首曰麟趾门,北首曰千婴门。麟趾门,之东,南向者曰延祺宫、怡神殿;(注一)再东曰嘉德左门,再东则苍震门也。咸和左门之北,向西与景和门相对者,曰广和左门,门内南向者曰承乾宫,酌中志云:东宫娘娘之所居也。东二长街之东,曰永和宫。广和左门之北,向西与基化门相对者,曰大成左门;门内南向者曰钟粹宫,崇祯时为皇太子所居,改称兴龙宫。东二长街之东,曰景阳宫,孝靖皇后尝居焉。千婴门之北,并列者,为乾清宫东之房五所;又宫正司、六尚局,皆在乾清宫之东。以上东六宫及乾东五所之大略也。

月华门外稍北,向南者曰顺德右门,内为西一长街。再北向东,与凤彩门斜对者,曰咸和右门,即广安门。门内南向者曰毓德宫,即长乐宫,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

注一 春明梦余录云:怡神殿,万历三十九年四月十九日被毁;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二日,拆西城清虚殿,添盖连房。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55

冬,更曰永寿宫,其西则西二长街也,南首曰螽斯门,北首曰百子门。螽斯门之西,南向者曰启祥宫,此宫乃兴献帝发祥之所,原名未央宫,嘉靖入继大统,至十四年(一五三五)夏,更曰启祥宫,宫门内石坊,向北扁石青地金字四,曰贞源茂始,后改曰圣本肇初;向南四字曰庆泽无终,后更曰元德永衍。再西曰嘉德右门,即景福门也。咸和右门之北,向东与龙德门相对者,曰广和右门;门内南向者曰翊坤宫,酌中志云:西宫李娘娘之所居也。西二长街之西,曰永宁宫,天启改曰长春宫。广和右门之北,向东与端则门相对者,曰大成右门,门内南向者曰储秀宫。西二长街之西,曰咸福宫,万历时惠王、桂王共居之。百子门之北,并列者,则乾清宫之西房五所。以上西六宫及乾西五所之大略也。

御花园 坤宁宫之后,为宫后苑。中为钦安殿,供玄天上帝。殿之东西,有足迹二,相传嘉靖时两宫被灾,玄帝曾立此,默为救火。崇祯五年(一六三二)秋,隆德殿、英华殿诸像,俱送至朝天等宫大隆善等寺安藏,惟此殿圣像不动也。殿前有门,曰天一之门。殿后有门,中曰承光门,左曰集福门,右曰延和门;再北为坤宁门,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秋,更名曰顺贞门,其宫墙外,则紫禁城之玄武门,报夜更鼓在焉。苑内曰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54

四首,勒于壁间。

淳化轩 淳化轩在长春园中含经堂之后,东西廊庑壁间嵌重刻淳化阁帖石。

翠交轩 宝相寺度城关而东,迤南为翠交轩,轩下石室为熙春洞,北为爱山楼,又北为泽兰室。

裕性轩 裕性轩在南苑新衙门后,殿之东,高宗纯皇帝旧书屋,中有玉兰。

来青轩 香山寺北为观音阁,后为海棠院。院东为来青轩,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圣祖仁皇帝题额曰普照乾坤。高宗纯皇帝有恭瞻四大字诗云:胜地绝尘喧,璇题耀网轩。余波流墨沈,健法突钗痕。尚睹云烟润,因惊岁月奔。圣情空想像,长此照乾坤。

绛雪轩 高宗纯皇帝绛雪轩诗注:坤宁门后为御花园,轩在东厢,庭前古海棠数本,以此得名。

三友轩 碧琳馆南为妙莲华室,室南为凝辉堂,其南室额曰三友轩。高宗纯皇帝御制诗云:三友之名始宣尼,直谅多闻益德资。香山取譬琴诗酒,放达繄非予所师。独有玉局称正见,直号植物松竹梅。

旧衙门 旧衙门建自前明,顺治十五年重加修葺。

新衙门 新衙门在镇国寺门内,东壁联曰:绿深草色轻风拂;红润花光宿雨晴。西壁联曰:树鸟鸣春声渐畅;砌台向日绿偏多。

百子门 百子门之北向者为乾西五所,近东者今为重华宫。

御 门 钦定大清会典:凡御门听政之礼,先期内阁得旨,传知各部院官。至日黎明咸集,俟侍卫传旨宣入,乃鱼贯以进。皇帝升座,记注官由西阶升,翰林科道至西阶下,咸就位立。部院奏事官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33

又,乾清宫丹陛下有老虎洞,洞中瓷石成壁,可通往来。明天启帝尝于月夕,率内侍赌迷藏,潜匿其内。

陈悰《天启宫词》:

石梁深处夜迷藏,雾露溟蒙护月光。捉得御衣旋放手,名花飞出袖中香。

乾清北为交泰殿,又北为坤宁宫。交泰在乾清、坤宁之间,内圆顶渗金,雕刻花纹,极精致。(图十一)

图十一 交泰殿顶

坤宁宫广九楹,左为冬暖阁,右为西暖阁。后为坤宁门,门外即御花园。(图十二)

御花园正中南向者为天一门,左曰琼苑东门,右曰琼苑西门。天一门列金鳞二。门内南向者为钦安殿,(图十三)殿顶镶渗金宝瓶,恭祀玄天大帝于殿中。殿前方亭二,后叠石为山,山有石洞,山巅有御景亭。山之东为摛藻堂,旧藏《四库荟要》于此。堂之东为凝香亭,其南为万春亭。又南而西向者为绛雪轩,轩前有太平花。(图十四)

图十二 御花园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35

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斋西有澄瑞亭,其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七楹。东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正中为顺贞门。

《宸垣识略》

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即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花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更严肃矣。

其北即神武门。(图十五)

图十五 神武门

内东路

由摛藻堂侧有门,往南转东曰大成左门。入门有钟粹宫。

《故宫图说》: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处。前殿曰兴隆宫,后殿曰圣哲殿。明隆庆间始更名,清仍其旧。钟粹宫为东六宫之一,自德宗后居此,遂袭称为正宫。住所中有御书匾额“澄心正性”,东配厢额书“膺天庆”,西配厢额书“绥万邦”,与西路长春宫略似。至宣统后,移住储秀宫。今改作陈列宫中珍藏历朝名人书画之处。

东为景阳宫,两宫中有夹道,向北有门,曰千婴门。北面群屋一排,曰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景阳宫后有御书房。东为玄穹宝殿,殿祀玉帝。景地清幽,为宫内道观之一。千婴门极南为麟趾门。西为景仁宫、承乾宫。

《故宫图说》:

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明末改名,清袭用之。为东六宫之一,在承乾宫之南,内有御书“赞德宫帏”匾额。迎门有汉白玉石屏一座,颇工细,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西配殿,无额,为珍妃寝宫。逐渐颓废,经修理后,将正殿定为专陈列商周秦汉鼎彝古器之所。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末更名承乾宫,清末改名。为东六宫之一,渐沦为豢养鱼鸟之所。西配厢无额。迄宣统时,已满院榛芜,檐瓦圮侧,不堪入目,宫内亦无所存。今加修理,辟作陈列清代瓷器之用。

东为延禧宫。

《故宫图说》:

延禧宫在东二长街之东,为东六宫之一。康熙二十五年重建。前殿恭悬仁宗御书,额曰“慎赞徽音”。道光三十年及咸丰五年两遭回禄。厥后更名水晶宫。而殿庑未修,只建花洞数楹,作培植御用菜蔬之处。迨宣统时,拟改建一游息之地,适武昌革命军起,遂致停工。今院中未成之铁亭,犹当时物也。花洞现已破碎,闻系民国六年复辟时为炸弹所毁云。本院添设防火险库房,即建于此。

永和宫原名永安,崇祯时改永和,清因之。为东六宫之一。德宗时,瑾妃居此。又东为缎库(东有祭神库)、茶库、果房。由麟趾门西,出咸和门南行,转东有门,为斋宫。北为诚肃殿,东为毓庆宫。

《故宫图说》:

毓庆宫系康熙年间建造,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雍正年间,清高宗及和亲王亦曾居此。嘉庆帝于五岁时即赐居此宫,至十五岁,始移住东二所。后殿为继德堂,堂内西间悬“宛委别藏”匾额。东间为味馀书室,曲径重重。味馀书室之内屋为知不足斋。此宫内部状况或系乾嘉时之旧状。

惇本殿东,为奉先殿。

《宸垣识略》:

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即其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即今文渊阁后置旷地欤?

南为奉先门。出诚寿门,达景运门,是为内东路。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42

民国三年内务部呈奉大总统令移运辽热两处行宫宝物庋藏于此,并于各殿内添制柜格,分类陈设,于是我民族数千年文化生活之结晶,数千年精神所系之史料,始得荟萃保存,以公诸国人。而古物陈列所于焉成立,其各殿阁掌故及所陈古物,该所另有专篇说明。

(三)故宫博物院概略

办公处在宫内西三所。民国十四年十月正式成立。先是十三年,逊帝出宫,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讫迨本院成立,于内设古物、图书两馆。图书馆分图书、文献二部。

十五年,由国务院移送资政院、方略馆、观海堂原藏之书及前清军机处档案,分途整理。于是图书馆又设图籍、掌故二部,图籍部影印善本书,掌故部刊行《掌故丛编》。于十六年双十节起,公开游览。

(1)古物馆:在宫内东西路,各分为专门陈列室。坤宁宫迤东间,雕刻品陈列室;基化门迤南,陈设品陈列室;坤宁宫东暖阁,文具陈列室;坤宁宫迤西,玛瑙陈列室;景和门迤北,养心殿藏珍品陈列室;景和门北间,象牙陈列室;景和门南间,刀剑陈列室;龙光门迤北,第二陈设品陈列室;端凝殿迤北,珐琅器陈列室;日精门北间,烟壶陈列室;乾清门迤东,碑帖陈列室;月华门迤南,雕漆器陈列室;月华门南间,如意陈列室;月华门北间,古镜陈列室;月华门迤北,郎士宁画陈列室;坤宁宫西暖阁,为景泰蓝陈列室;坤宁门迤西,织绣品陈列室;坤宁门西间,第二雕刻品陈列室;咸福宫,乾隆珍赏物陈列室;钟粹宫前殿,宋元明书画专门陈列室;钟粹宫后殿,扇面专门陈列室;景阳宫前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一;御书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二;承乾宫,清瓷专门陈列室;景仁宫前殿,大铜器专门陈列室;斋宫前殿,玉器专门陈列室。

(2)图书馆:设于寿安宫。据《宫史》所载,原为咸安宫旧址。乾隆辛巳,祝圣母七旬大庆,重加修葺,称觞于此。外院东西庑各五间。本馆即以东庑为善本书库,西庑为阅览室。内院南殿为春禧殿,北殿为寿安宫。左右延楼,回抱相属。今东楼上下,排列经史二部及志书。西楼上下,排列子集二部及丛书。北殿为殿本书库。南殿西屋,为满文书库,南殿东屋,庋杨氏观海堂藏书。东西后院之福宜斋、萱寿堂,则为重复书库。与寿安宫毗连之英华殿,则为善本书及佛经陈列室。

(3)文献馆:设于宫中外东路,锡庆门之南三所。为乾隆时皇子所居,中曰撷芳殿,即嘉庆潜邸。本馆以西所为办事处,中东两所为存档库房。皇极殿、宁寿宫,陈列图像;养性殿,陈列礼器图;东暖阁,陈列印玺;西暖阁,陈列玉策;畅音阁,陈列戏衣切末;阅是楼,陈列剧本盔头等;乐寿堂,陈列档案;后殿,陈列抄币符牌勋章等;东暖阁,陈列图书;西暖阁,陈列慈禧后用品;颐和轩,陈列盔甲兵器;景祺阁,陈列朝服;景福宫,陈列有系统之史料;神武门楼,陈列銮舆仪仗。寿皇殿在景山后,寿皇门内,南向,陈列清帝后像及乐器,仍当日岁朝奉祀形式。皇史宬在东华门内东南隅,藏清代各朝《实録》及圣训。大高玄殿在神武门西北。十五年,移存军机处档案于内。后殿为本馆办公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