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裂帛湖光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静明园十六景 其十四 裂帛湖光
书名:日下旧闻考(五) 页码:99

  写琴廊迤南为含晖堂,后为清音斋,斋前为裂帛湖光,斋西山麓为碧云深处,东为心远阁。(静明园册)

  〔臣等谨按〕裂帛湖光为十六景之一。清音斋额圣祖御题。心远阁额皇上御题。

  裂帛湖光当玉峰东麓,流经园东垣闸口注玉河,汇昆明湖。

  乾隆十八年御制裂帛湖光诗山东麓为裂帛湖,昔人谓泉从石根出溢为渠者是也。由昆明湖放舟以达园中,傍岸置织局,桑畴映带,有中吴风景。湖名传日下,此日偶重题。縠影风前裂,机声烟外低。噞喁乐鲦鲤,翔翥集凫鹥。讵止歌清浊,还因会筦倪。

  又御制清音斋诗数竿竹是湘灵瑟,一派泉真流水琴。净洗闻尘澄耳观,不知何处觅清音。

  又御制心远阁诗山中树古不妨苍,阁里夏深还觉凉。寥天大野何空阔,襟袖之间意与长。

  〔臣等谨按〕裂帛湖光、清音斋、心远阁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由心远阁折而北为罗汉洞,又上为水月洞,又西山麓为古华严寺,寺后为云外钟声,东为伏魔洞。(静明园册)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265

宫,奉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像。又北为

清凉禅窟,后为嘉荫堂,东为霞起楼,西为犁云亭。仁育宫前度石桥,为园之西宫门,达香山跸路也。清凉禅窟之北为涵光斋,西为飞淙阁,东为练影堂,稍南为挂瀑檐、涵漪斋。西夹墙门外为妙喜寺,门殿三层。西为静宜园界。

采香云径在清凉禅窟之北,南有楼曰静怡书屋,稍北折而东为招鹤庭,南为

峡雪琴音。迤南山巅为

玉峯塔影,前为香岩寺,后为妙高台。北峯上为妙高寺,有妙高塔,又后为该妙斋。妙高峯西为崇霭轩,东为含醇室,为咏素堂。含经堂在妙高寺东山麓,其东北临溪为书画舫。含经堂南有楼曰

风篁清听,东为如如室,西为近青阁,又西稍南为飞雪■。西度桥而南有池,池东为延緑厅,西为漱远緑,为试墨泉。又西为

镜影涵虚,南为分鉴曲,为写琴廊,为观音阁。写琴廊迤南为含晖堂,为清音斋。斋前为

裂帛湖光,斋西山麓为碧云深处,东为心远阁。由心远阁折而北,为罗汉洞,又上为水月洞。又西山麓为古华严寺,寺后为

云外钟声,东为伏魔祠。碧云深处以南为

翠云嘉荫,后为翠云堂,东为甄心斋。翠云嘉荫卽华滋馆门额。翠云嘉荫之东为小南门,稍南为东宫门。

静明园南宫门西南为影湖楼。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枋二,迤东为界湖桥,桥下水北注玉河。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28

宅天留胜,杨柳汀洲画不殊。淼淼恩波闲极目,愿同黄鹄一沾濡。

龙王庙在玉泉山麓,庙据泉上,渟泓方广数丈,涌泉如珠,名裂帛湖。然山旁石缝皆迸流溅雪,不特此湖也。

裂帛湖,泉源仰射如珠串,古榆荫潭上,极幽秀。过赵家堤,水更深碧。

王士祯裂帛湖诗:裂帛湖光碧玉环,人家终日映潺湲。分明一幅蔡侯纸,写出湖南千万山。

朱彝尊诗:裂帛湖流两岸平,柳阴风暖燕飞轻。年光冷笑长安客,开遍山桃不出城。

查嗣瑮裂帛湖诗:石迸珠光碎,风磨镜面平。若教褒女听,应爱此泉声。

吕公洞在玉泉西二里观音寺。寺依山,入门有洞,深广二寻,亦曰观音洞。昔吕仙憇此,去而洞名也。

吕公岩下临一潭,广丈余。山上有看花台、卷幔楼。

查慎行吕公洞诗:只道山穷水亦穷,忽攀石磴与云通。芙蓉殿底三重阁,杨柳桥南一面风。老去文人多入道,从来絶境必凌空。知君欲傲长江簿,佛号曾呼禁苑中。山顶卽金章宗

芙蓉殿址。

○昭化寺在玉泉山麓,元世祖建。

○崇真观在玉泉山下。观外小涧环流,清浅可度。前累石为台。下甃方池,池上有斗室曰灵渊斋。

上华严寺、下华严寺,俱明正统间建,其额英庙敕赐。寺有二洞,一在山腰,一在殿后,曰七真洞,或云即翠华洞。洞中石壁镌元耶律丞相一词,明大学士夏言和之,亦镌于壁。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64

之,额曰学诗堂。诗曰:东壁图书贮景阳后宫左右列十二,景阳在左末。,新颜后殿学诗堂。缘收赵宋君臣迹,企想姬周礼乐场。真弃宁夸多乃富,赝祛无碍论从详。相于有咏仍联席,可识不为犹面墙。

映水兰香 地在圆明园淡泊宁静少西,为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前有水田数棱,纵横绿阴之外,适凉风乍来,稻香徐引。有句云:鼻观真香不数兰。

上下天光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楼临湖,在慈云普护之西。联曰:云水澄鲜,一㡠波光开罨画;烟岚杳霭,四围山色浸分奁。高宗纯皇帝诗引: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縠纹倒影,滉瀁楣槛,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

裂帛湖光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东麓为裂帛湖,昔人谓泉从石根出溢为渠者是也。

随时爱景光 敬胜斋垣西为碧琳馆。东门楼上有联曰:味道研精义;随时爱景光。

竹炉山房 地为静明园十六景之一。龙王庙之南,循石径而入。

远秀山房 地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房筑假山上,而远纳西山秀,所谓全宾全主。

接秀山房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福海东隅。高宗纯皇帝诗引:平岗萦回,碧沚停蓄,虚馆闲闲,境独夷旷。隔岸数峰逞秀,朝岚霏青,返照添紫,气象万千,真目不给赏,情不周玩也。有句曰:户接西山秀,窗临北渚澄。琴书吾所好,松竹古之朋。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96

山房,(五)圣因综绘,(六)绣壁诗态,(七)溪田课耕,(八)清凉禅窟,(九)采香云径,(十)峡雪琴音,(十一)玉泉塔影,(十二)风篁清德,(十三)镜影涵滤,(十四)裂帛湖光,(十五)云外钟声,(十六)翠云嘉荫。每处均有殿阁,高下隐依,多至数十处。自咸丰庚申毁于火,光绪间略加修葺,庚子复毁。现所存者,园门为昔日之小东门。入门北进为五孔闸,闸西为试墨泉。再北进,西为镜影涵虚旧址,东为风篁清听旧址。园门内正院为含晖堂,北为尊坚固林泉,南为裂帛湖。(图六十三)泉东有清音斋。由裂帛湖西南进,为翠云堂、华滋馆。其东为甄心斋、开锦斋旧址。由华滋馆西南进,为第一泉,(图六十四)上有龙王庙。再南为观音洞、真武庙、吕祖洞。西南有白石塔,即华藏海旧址。由华滋馆北进,为水月洞、云外钟声。再上

图六十三 裂帛湖

图六十四 玉泉山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