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仁寿殿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仁寿殿,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92

春明梦余录 六二

慈庆宫牌 徽音门牌

关雎左门牌 关雎右门牌

麟趾门牌 慈庆门牌

纯禧左门牌 纯禧右门牌

膳厨 无扁 厨库房 无扁

太宁门牌

后四宫

奉宸宫牌 奉宸门牌

勗勤宫牌 勗勤门牌

承华宫牌 承华门牌

昭俭宫牌 昭俭门牌

韶圃门牌 丽园门牌

撷芳殿牌 隆祀门牌

本恩殿 被毁。万历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九日盖常盈库,悬牌。仁寿殿牌 仁寿门牌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70

〔臣等谨按〕明史杨涟传载,李选侍居乾清宫,涟力请移宫,遂移居仁寿殿。据此,则一号殿即仁寿殿之别名也。

原崇祯元年书敬天法祖扁额,命司礼监掌印太监高时明悬乾清宫大殿,两楹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崇祯遗录

原西暖殿,万历七年五月添额,名肃雝殿。至十一年四月,更弘德殿东暖殿。万历十一年闰二月,添额弘德殿。本年四月,更昭仁殿。明宫殿额名

〔臣等谨按〕元大内东西暖阁为慈福、明仁二殿,明初东为弘德,西为肃雝。至万历十一年,更名东暖阁曰昭仁,西暖阁曰弘德。见明史舆服志。本朝因之。

原万历七年四月,辅臣张居正进肃雝殿箴,上览而纳之,命书于御屏。十一年四月,大学士张四维等进昭仁殿、弘德殿箴。明神宗实录

原乾清宫后披檐东思政轩,西养德斋。崇祯五年四月安扁。中圆殿更交泰殿,嘉靖十四年七月添额。明宫殿额名

补王锡爵思政轩箴 惟皇睿圣,光嗣丕基。弗宁燕处,有俨若思。厥思伊何?万几一日,千里应违,谋之几席。惟皇立政,钦若昊天。曰雨曰旸,思其或愆。惟皇立政,宪于烈祖。是训是行,思绳厥武。四海茕婺,政是用康。一夫不获,我视如伤。殊方皮卉,政是用辑。一夫不戒,作我蟊贼。万方玉食,思及鉏犁。衮服在御,思及杼机。筐篚之恩,用思有式。费出无经,乃政之慝。任思勿贰,或蔽其聪。去思勿疑,或挠其公。言逆于耳,思或为利。言逊于心,思或为戾。朝以出政,则思其终。纷更之戒,画一之从。夕以修令,则思其始。毋询窾辞,毋眩多指。是之为思,规万世安。天命不易,为君实难。人亦有言,日中则昃。无疆维休,无疆维恤。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户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85

见矣。俄使中珰问姓名,上复遣谕之,至外勿言也。玉堂荟记

原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建端敬殿。明神宗实录

原端本宫在东华门内,即端敬殿之东,前庭甚旷,长数十丈。左为东华门,右为文华门,光宗皇帝青宫时所居也。天启末,懿安张皇后移居于此,名慈庆宫。其外为徽音门。壬午八月,懿安移入居仁寿殿,因改为端本宫,以待东宫大婚。宫门前三石桥,盖大内西海子之水蜿蜒从此出焉。皇太子原居大内钟粹宫,在坤宁宫之左。既渐长,当移居,上以慈庆为皇考旧居,其后勖勤宫即上旧居也,因以居东宫。奉迁懿安皇后于仁寿殿。前门徽音改前星,门内关雎左右门改为麟祥、燕翼,第二门麟趾改为重晖,第三门慈庆改为端本,纯禧左右门改为养正、体元。再入为端本宫,中设皇太子座,画屏金碧。座左右二大镜屏,高五尺余,镜方而长。左右各有连房七间,门上各堆纱画忠孝廉节故事。左七间即寝宫,内有二雕床,余皆空洞。右七间有琱红宝座及奥室,其内有弘仁殿,规制曲折,与左不同矣。又后为穿殿,两庑翼然,有清正二轩,又后则聚宁门,今改为凝宁门。端本宫至此止矣。此后为龙圃门,又后为奉宸宫,其后有承华门。入后则左为勖勤宫,右为昭俭宫,又后为丽园门。悫书

〔臣等谨按〕端敬殿与端本宫今改建三所,为皇子所居。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41

洪应雷宫。古和藁 以上七条原在宫室门,今移改。

〔臣等谨按〕古和藳所载万寿宫门殿各名,与春明梦余录俱同。惟春明梦余录较详耳。帝社帝稷坊牌今无存,详宫室门。

原嘉靖四十五年四月,紫极殿寿源宫成,百官上表称贺。明世宗实录

原西苑宫殿自十年辛卯渐兴,以至壬戌,凡三十余年,其间创造不辍,名号已不胜书。至壬戌万寿宫再建之后,其间可纪者,如四十三年甲子重建惠熙、承华等殿,宝月等亭,既成,改惠熙为元熙延年殿。四十四年正月,建金箓大典于大玄都殿,又谢天赐丸药于太极及紫皇殿,此三殿又先期创者。至四十四年,重建万法宝殿,名其中曰寿憇,左曰福舍,右曰禄舍,则工程甚大,各臣俱沾赏。至四十五年正月,又建真庆殿。四月,紫极殿之寿清宫成,在事者俱受赏,则上已不豫矣。九月,又建乾光殿。闰十月,紫宸宫成,百官上表称贺。时上疾已极,虽贺而未必能御矣。自世宗升遐未匝月,先撤各宫殿及门所悬扁额,以次渐拆材木。穆宗欲以紫极宫材重建翔凤楼,因工科都给事中冯成能力谏而止。未历数年,惟存坏垣断础而已。盖兹地为文皇帝潜邸旧宫,因而入绍大位。且自永乐以来,无论升遐,即嫔御无一告殒于此者,故上意为吉地而安之。禁籞初启,命为仁寿殿。他如洪应雷坛,上有祷必至。如凝道雷轩,上昼日恒御,皆无迹可问。惟清福殿则整丽如故。外门曰仙芳,曰丹馨,内亭曰锦芳,曰翠芬,流泉石梁,颇具幽致,且松柏列植,蒙密蔽空,又百卉罗植于庭,开花时则今上亦时一游幸。盖其地又与万寿宫稍隔,故得免焉。野获编

原严嵩万寿宫颂 赫赫皇明,膺运握符。于烈太祖,金陵辟都。成祖继天,燮伐大定。驻跸全燕,奠鼎凝命。周宅镐京,殷居亳邑。履重驭轻,四方之极。有宫穹穹,禁苑之西。名曰仁寿,高朗轩夷。实惟斯宫,肇基帝迹。创始鸿图,贻谋燕翼。爰二百年,我圣龙翔。受命中兴,于二圣有光。以圣继圣,克复其始。乃祓斯宫,乃慰乃止。金梁驾汉,玉栋干虹。王气荣光,郁郁葱葱。皇曰我祖,明德斯肇。予实嗣之,曷循曷绍?累厚增高,重基叠构。特易隆名,嘉进万寿。寿考维祺,自天之佑。承以五福,范衍箕畴。康宁好德,申命用休。百禄承次,坤仪用彰。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南阙端门,丽于阳德。法天行健,四隩咸宅。耀曦秩秩,寅宾出日。亦有辉朗,素月澄璧。阴阳之精,左右互弼。皇居皇处,匪曰豫佚。景综万几,咸厘庶绩。志加穷阎,念轸民食。亭翼豳风,殿峙无逸。南辟谷坛,以祀于稷。北邻桑壝,后岁亲蚕。德如关雎,教形葛覃。允矣风化,匹于二南。维昔农桑,王业之自。皇宅于兹,肇修苑事。分条建规,补弊兴滞。皇心翼翼,斋明庄栗。昭事上帝,灵威可质。赐福降祺,百神效职。衎于烈祖,享祀一堂。衣画衮龙,珩瑀玱玱。天眷圣皇,而安而室。俾尔炽昌,俾尔多益。长发其祥,螽斯蛰蛰。天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9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书名:清宫词 页码:196

以皇孙召侍。王闿运诗所谓「别有开云镂月台,太平三圣昔同来」者也。一堂福寿三天子,四海升平六圣人。园历康、 雍、乾、嘉、道、咸六朝,代有增饰,土木之盛,汉唐以来所未有也。谁知一炬阿房火,池馆成田树作薪。鼎湖大去江山在,尧母垂衣奠寰海。为防启侈戍台臣,同治初,御史德泰疏请按亩输捐修复圆明园。孝贞严旨切责,遣戍伊犁。卑宫俭德何曾改。属玉焉能厌火灾,陈方适有越巫来。制图别诏胡宽巧,读赋偏劳赵鬼才。是时国力苦雕敝,大农仰屋愁无计。算缗榷酤治军储,余财那得供游戏。铨曹忽授斜封官,方镇争输进奉钱。别启望仙秦苑囿,更无横海汉楼船。五云深处楼台起,颐养天和称懿旨。未央长乐何足 论,土木真看被纨绮。西直门前更向西,倚虹桥下水琉璃。排列金椎闲官柳,承迎玉辇藉轻荑。牌 楼日射黄金字,缭绕红墙围禁地。神策六军宿卫营,中书三品平章事。仁寿殿前双乔松,大圆宝镜

字当中。园中以仁寿殿为听政之所,横榜曰大圆宝镜。金铺玉砌陈仙仗,绣服珠襦觐圣容。复道承尘连后殿, 瑶草琪华满庭院。甲帐垂垂羃绮疏,寝宫神秘无由见。孝钦居乐寿堂。玉澜堂更在东隅,别有金床兔子 符。玉澜堂为德宗所居,殿侧有小阜,帝尝于此饲兔以自遣。宫中呼为兔儿山云。隔苑香云笼宝塔,当轩旭日射平湖。

湖上宫墙涂白垩,衔璧金缸珠错落。繁星璀璨万灯明,一片湖光作澄绿。湖水遥通太液波,贡御龙舟号永和。丙午年,日本进小蒸汽船一 ,钦定名为永和,以示邦交。自作池台比灵沼,须箫鼓渡汾河。长廊 回抱湖堤作,亚字阑干丁字曲。飞梁跨水偃雌霓,灵刹依山祠海若。步辇乘茵此地游,五步一楼十步阁。金兽衔环朱户开,排云正殿九重阶。面昆明湖者为排云殿,每年园居时值万寿圣节,受贺于此。新进士引见时亦临御。星环北斗移宫扇,风入南薰荐寿杯。佛香阁在最高处,众香界去天尺五。宫阙参差烟雾间,

书名:清宫词 页码:142

春,公未闻耶?公曰:谅山一战,法兵至今不敢越广西界一步,元春功甚大,何可杀也!弟曰:公何不救之?公沉吟有难色,弟曰:公如未便言,小子言之。奏言:谅山战胜,法人畏中国兵威,至今不敢越广西界。此元春之功。谓元春不能靖盗,当治罪,抚臣王之春,何不同下狱?王相读疏笑曰:此高君救元春也。与众枢臣商议,入言于太后,元春遂出狱。给谏亦称黄门。予兄弟与元春无交情。

金床玉案列中间,粉萼琼枝左右环。五色祥云香缭绕,昆山王母坐花山。

湖园仁寿殿召见臣工,于殿东头堆积盆花,设御座御案于花之中间。内府花匠安顿妥帖,名曰花山,香风馥郁,流溢满殿。臣工入觐,惊心眩目。张文襄朝谒,树曰:吾师审视御案何处!乃从 容下跪。

郎官卿贰与词林,久困围城饿不禁。同瞰街头红薯蓣,胜他一饭救淮阴。

庚子京城被围,市无米卖。围城初开,有卖煮薯蓣者,山人饥甚,携数枚钱入丛人中,买而食之。食毕,抬头一望,则浏阳馆中寓公曾礼初、敬诒同年兄弟,黄均隆京卿,某编修,皆在人丛 中食薯蓣。我呼曰:诸公乃在此与市人争食耶!诸公曰:却让君先饱瞰。不禁大笑。归途到予家,与城南弟畅谈,久之乃去,盖无日不相见也。某编修一时忘其姓名,善画,为城南弟画一 扇,毁于兵火。似截取往四川作知府,俟访明补注。编修洪汝沅,字毅夫,宁乡人。黄均隆字泽安,湘潭人。

书名:清宫词 页码:134

民权增涨力求伸,五夜封章上紫宸。宪法试行多附和,当时忧虑有三人。

试行宪法,袁世凯约赵次珊、岑云阶诸公联名出奏,已降旨允行。山人上一封事,微言婉讽,藉 解释字义为名,而正意在行之,一有不慎,则民权自由,流弊难知云云。封事文字,浅俗易晓, 太后阅之省悟,召问袁世凯,欲收回前旨。袁曰:如收回,恐有革命流血之事。太后叹息不已。 事后思之,知其危险,不肯出名同奏者,张文襄也。百官噤不敢言,而首先言之者,山人也。德皇闻中国行宪法,代为危惧,达德皇告戒之意,而引伸其说者,于晦若也。

宝珠古寺碧山巅,俯瞰平湖水接天。像绘瘿刘簪绂灿,又传衣钵握朝权。

湖园散值,游宝珠寺,瘿刘太监所重建也。名桂芳,人皆呼为瘿刘。遗像威猛可畏,着蟒袍,戴 红顶,当日朝贵多依附之,督抚亦与联交,李莲英是其所荐引。宝珠洞晦暗不敢入。

乐浪平声庄上聚华绅,退值余为座上宾。张许于荣日相见,黄垆散后更无人。

政务处设于乐浪庄。大臣孙文正不到,张长沙值日一到。章京为于晦若、许稚筠、荣华清、郭春 榆、徐东海、陈雨苍诸公。予于军机直庐早饭后,卽往政务处闲谈。晚饭后,日落西山,乃回直 庐。今徐、陈、郭三公外,皆古人矣。

师生相遇在湖园,张禹传经感旧恩。留宿直庐侵晓起,手扶元老入宫门。

南皮师在湖园入觐,予未值班,幞被往湖园照料。直庐无宿室,铺席于棹上寝焉。天甫明,即往 外朝房伺候吾师,扶入仁寿殿门外小朝房。召见毕,又于殿门外扶出宫门,入外朝房休息。师回

书名:清宫词 页码:29

凡近支王、贝勒、公及外戚之子女,既及岁者,开具姓氏年龄进呈,奉旨为之联姻,名曰指婚。满洲语又谓之拴婚。

四节频颁戚里恩,吴梅村句。面脂赐出月华门。会亲内殿关防密,朱毂黄缰集禁垣。

凡公主、福晋、格格及外戚眷属,岁时有赐,入内谢恩,谓之会亲。于宫门外施以黄羃,谓之关防。

殿西船坞对山椒,画鷁飞轮似御飙。万炬通明传电汽,春波潋滟绣漪桥。

颐和园有船坞,琢石而成,在仁寿殿之西南,与万寿山相对,旧名宝莲航,亦名石舫。光绪中叶,昆明湖中始置小轮舟二艘。复于园外东南隅,设电汽房,专司园中电灯。绣漪桥在园墙之南,湖水出闸,自桥下东流,汇入高梁河。

泼寒妙伎奏升平,南府新开散序成。不是曲终悲伴侣,似嫌激徵杂秦声。

宫中掌戏曲者曰升平署。其后,令年幼太监习之,谓之南府。南府之名,始自康熙间。道光初元,力崇朴实,将南府人役一概遣散。至光绪间,复之。内廷向演昆曲,其后好演梆子腔。此腔出自秦中说者知有六飞西幸之事矣。

百宝华灯密炬红,太平万岁字当中。王建句。换衣试作回身舞,可似幽州浑脱工。

每岁上元或万寿节,令乐工舞灯,衣五色画衣,分行成字,凡数十变,有太平万岁、万寿无疆诸字,以黄绫册书成字样,陈诸御案,以备观览。

书名:明宫词 页码:89

(崇祯宫词注)苏州织造局进女乐,帝颇惑之。田贵妃疏谏曰:「当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乐之 秋。」批答曰:「久不见卿,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既非朕始,卿何虑焉。」(又)刘文烈理顺为御 史时,上赐以宫花补子,精致异常。云出自田贵妃手。

袅袅缃钩落地轻,凌波稳称绣初成。猫头竟应旄头谶,不道禳灾又召兵。

(崇祯宫词注)五六年间,宫眷每绣兽头于鞋上,以辟不样,呼为「猫头鞋」。识者谓猫,旄也,兵 象也。

尽日瞻天不见天,承华望幸几经年。宫门未听銮舆过,夜夜红灯照例悬。

(崇祯宫词注)每日暮,各宫门挂红纱笼灯二。圣驾幸临某宫,则宫门之灯先卸。东西巡街者即传 各宫,俱卸灯寝息。承华宫在徽音门内,陈妃居之。数年之间,止一幸焉。(又)钱守俊初给事承 华宫,见陈妃愁坐,曰:「娘娘何不快乎?」陈曰:「人生天也不见,有何快。」守俊曰「举头便见。」陈笑曰:「騃子。」

掌珠新殒圣心伤,忽报妖氛陷洛阳。白发宫娥谈旧事,福王可似悼灵王。

  (彤史拾遗)当妃居启祥宫时,皇五子有疾。雨河催饷者日三至。武清侯孽子李国正讦其兄国瑞藏 禁物,自庄房土地外,精镠环宝累万万。上召见国瑞,谕以输饷,辞不能。上怒责之。既而国瑞 死,皇五子疾剧,有凭之为言者曰:「吾九莲菩萨也。上待吾家薄,吾逝将去。此皇五子慧,随 我行。」先是神庙时,孝事慈圣皇太后。有言慈圣为九莲化身,遂以慈圣像装九莲菩萨祀之。武清 侯即慈圣家也。至是宫中祷九莲,彻三昼夜,而皇五子终不起。谥曰悼灵王。后上至妃宫,思悼 灵,哀之。值寇乱甚,河南诸王多被害,怆念骨肉,呼老宫婢能言宫中往事者,使言之。因言福 王之国时,神庙钟爱王,出宫门召还者三,且约三岁当入朝。当大渐时,犹顾视贵妃,以河南为 念,今何如矣。上唏嘘而起。

懿安宫外驻銮舆,向晚朝正问起居。四拜礼完还四拜,至尊珍重托皇储。

(明史•懿安皇后传)熹宗大渐,后折逆奄谋,力与大臣传遗命,定迎立事。愍帝立,上尊号曰懿 安,居慈宁宫。(崇祯宫词注)田贵妃所遗二子,托懿安抚养。十六年元旦,帝朝懿安于仁寿殿, 行四拜礼,毕,复四拜,谢抚皇子也。

国祚相延漫卜年,中元水殿信先传。磌然掷地声惊座,空外飞来十七砖。

(崇祯宫词注)中元,帝同后妃幸后苑湖中,置酒水殿。内侍僧道雨班作法事,施食放灯。忽于空 中飞大砖至殿前,司礼大珰亲至其处验之,连飞至十七块而止。

偶像纷纷出禁城,先期佛己去乾清。中宫欲代君王忏,内苑新添梵呗声。

(崇祯宫词注)内玉皇殿,永乐时建,有旨撤像,内侍启钥而入,大声陡发,震倒像前供桌,飞尘满 室。内侍相顾骇愣,莫敢执奏。像重甚不可摇动,遂用巨絙曳之下座。时内殿诸像并毁斥,盖起 于礼部尚书徐光启之疏。光启奉泰西氏教以辟佛老,而帝听之也。既而后知撤像时灵异,言于 帝,帝深悔。而宫眷之持斋礼诵,较盛于前矣。(又)乾清宫梁拱之间遍雕佛像,以累百计。一夜 殿中忽闻乐声锵鸣,自内出,望西而去。三日后奉旨撤像,置于外之寺院。

宵旰忧劳逐日添,寇如蔓草总难芟。何人自号盐梅将,空使君王梦傅岩。

(崇祯宫词注)十一月某日,帝语辅臣曰「朕夕梦故辅杨嗣昌稽颡庭下,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诸臣不公不平,连章见诋,故归诉于皇上。」语毕,天颜惨恻久之。前嗣昌在蜀,于顺庆 公署题扁自旌,曰:「盐梅大将」。

连日天厨敕断荤,今朝解菜为亲恩。传来瀛国夫人梦,未食先教陨泪痕。

(彤史拾遗)上念寇祸,茹蔬断庖割,后见上体瘁,具酒肴,为上解。菜上,接瀛国夫人奏。瀛国 夫人者,孝纯太后母也。瀛国夜梦孝纯归语上瘁而哭,言动举止如平时。又云:「翼日有为解菜 者,上勿却也。」

书名:明宫词 页码:46

少也须三千两。」恐视兴作为太易尔。

葛万应能庇本根,况当邱嫂有深恩。((史记)高祖微时,尝与宾客过,其邱嫂张宴,曰:「邱,大也, 长嫂称也。」)常朝礼与家人礼,重叠情文屈至尊。

田贵妃所遗二子,托懿安抚养。十六年元旦,帝朝懿安于仁寿殿,行四拜礼,毕,复四拜,谢抚 皇子也。

紫雾红云碧落宽,拥高楼阁外边看。朝来佳气何消歇,一抹风烟夕照寒。

正月五日,大内诸殿脊及各门楼烟起,冉冉若炊烟而淡,久乃息。

行雨无心入梦间,片云朝出暮空还。御楼晴色堪遥望,历历高唐赋里山。

壬午、癸未间,国事日棘,帝日夜忧勤,妃嫔亦稀得进御矣。

摘来梅子费雕镌,好鸟名花故宛然。贯以彩绳垂(罒+鹿罒+欶),钗头喜是一双悬。(韩惺诗:「中门自摘青梅子,先向钗头戴一双。」)

时有宫女阿奇者,能以青梅雕剜脱核,镂成花鸟,纤细可爱。擘之玲珑如小盒,阖之依然梅也, 名梅篮。

诏就高门选粉侯,((刘挚传)称驸马都尉为粉侯。)平阳且拟起妆楼。朝来扒角初成礼,约略明年要 上头。(韩惺有新上头诗。)

长平公主年十四,诏选驸马。凡皇女,十余龄留发,约年余,择吉打扒角,至选驸马,始择吉上头。 、红阁前头据玉鞍,鼓鼙声促剑光寒。何如细柳军容盛,万乘旌旗按辔观。

建红阁于万寿山,复内操。

鸣螺叠鼓觉凄凌,今岁盂兰法事增。不是云笼星斗暗,移来金海作河灯。

番经厂内官习西方梵呗。中元节,例作法事,放河灯于玉河桥。桥在乾明门之西,石梁如虹,直 跨金海。是年法筵倍盛于旧,盖田贵妃于是月十六日薨,特追荐之也。

西顾烽烟稍靖无,千秋空捧酒盈壶。可知东阁饶清赏,新写丹青夜宴图。((画谱)有韩熙载夜宴图。)

皇太子千秋节,每岁上座。是秋贼破西安,为之罢宴。

老狐真个与天通,影响惊猜御榻中。此日沧桑争一瞬,忍看金玉委荒丛。

乾清宫后庑,陈设金玉重器于几。忽颠倒杂乱,失而复得。守者惧得罪,伺之,见御榻重茵中有 溺而旋者,狐毛零落,其气尚温,乃知狐妖也。

国事还堪一误无,何当身死蔽余辜。盐梅上将徒荣梦,岩筑宁容并画图。

十一月某日,帝语辅臣曰:「朕夕梦故辅杨嗣昌,稽颡庭下,曰:『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诸臣 不公不平,连章见诋,故归诉于皇上。』」语毕,天颜惨恻久之。前嗣昌在蜀,于顺庆公署题扁自 旌,曰「盐梅上将」。

小臣何策副殷怀,禁夜深谭事可谐。赐宴赐茶宣再见,乾清初换第三牌。

甲申正月三日,召对左中允李明睿于德政殿。明睿请屏左右,趋近御案与御衣接,言良久。帝退 还宫。赐宴文昭阁,又赐茶,再召进内。帝言所奏事,即欲行之。漏下一鼓,命明睿出宫,大约 为南迁计也。刻漏房铜壶滴漏凡八刻水,交一时,文华殿直殿监官抱时辰牌赴乾清门,挨次换 之。牌长尺余,阔数寸,石青地,金字某时。

净身强半进闽山,储选频年有几班。二十四衙分拨外,尚余私白散人间。((旧唐志)王元逵进私白 身女口等。)

净身男子,大约闽人居多。崇祯十七年中选三次,增万人。每岁月米增七万二千石,靴料银增五 万。其未选中者,散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俗称无名白。内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

书名:明宫词 页码:45

帝感天下乱,诸藩陷没,凄怆骨肉,辄废飧。军书旁午省之每彻夜,尝自叹曰:「年才逾壮,为国 事磨耗,早困劣尔。」

列屋虽同雨露沾,等闲应不免猜嫌。缘憨得惜司花女,傍辇宁知礼数严。((隋朝遗事)洛阳献合蒂迎辇花,炀帝令袁宝儿持之,号司花女。虞世南应制诗云:「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十五年正月九日,后礼玉帝回宫,受各宫朝贺。赐座侍茶,谕尔辈小心供奉皇上。有新进者未谙规矩,须教导之。盖卢妃于十四年十一月选入也。

朝来冠服借龙光,短发才留未入囊。刚是临轩宣册过,贵妃扶病谢君王。

三月二十一日,册封皇四子为永王。王,田贵妃生,年甫十龄。妃久病请封,且云恐不及见,故亟慰之。凡皇子十余岁始留发,约岁余择吉入囊,盖冬用纻,夏用纱作囊,阔二寸,长尺余,束发以垂于后。

担货堆盆点勘工,教依月令绘豳风。兵戈已尽耕桑业,剩有繁华画障中。

武英殿画士所画锦盆,堆名花杂菓,或货郎担,百物毕陈。画围屏成架,御用监按节安设。是年 帝谕置豳风图,设于乾清西暖阁。

翠染芳丛来别渚,(天河一名别渚。)秋开御苑缀清班。不知谁与更名字,贬置江村壁落间。

宫中旧无牵牛花,熹庙时客氏自民间传入。其色青紫,如初出炉之银,亦称为炉银花。宫中音讹 为露行。后识为牵牛也,亦喜,宫嫔戴之。后闻露行之名,谕尽除去。

粉痩朱愁卧绮栊,得从临问罄丹衷。芳魂零落招何处,应化重云绕旧宫。

田贵妃还至承乾宫,病笃,帝数自临视。至七月十六日,妃嘱托外家兄弟而殁。

一名弹压惟天宠,两字参稽有卦辞。我道厚终刚是吉,神州犹未陆沉时。

初田弘遇生儿,属妃求上取名,上弗许。妃言父艰于得子,欲得天灶,以压之尔。帝因将(易经) 命妃随意展开,得艮之上九,遂取敦艮。弘遇甚喜,以告科臣孙承泽。泽曰:「此非佳兆也。」弘遇 再三叩其故,孙未敢言。未几妃薨。盖十五年七月也。弘遇又问,泽曰:「艮,止也。又上九象 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是实为妃之兆乎。」

暖屋教排几日筵,(王建诗:大姨前日暖房来。今里巷间有迁居者,邻里醵金过之,名暖屋。)况当

寒燠适中天。月娥可与怜孀独,不放清光此夕圆。

八月,懿安移入仁寿殿,风雨连宵不辍。

六合为炉鼓铸工,((庄子)今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幺么形体类须同。((春秋后语)赵 人谓孟尝君乃幺么丈夫尔。)圣人不用轻相笑,曾否山龙蜕裸虫。((续博物志)裸虫之精曰

圣人。)

小人屋在御厕之左廊,人二,夫妇也。长尺许,屋倍之。凡几榻枕席动用之物毕具其中,外则绕以阑干。其声啁哳,亦时作嬉笑怒骂之状。一日帝御厕,出临视焉,二人若甚惊恐,帝大笑。

笃于怀旧可重亲,((史记)吕太后欲为重亲。)花萼难邀雨露新。毕竟圣明无女谒,昭阳专宠是何人 ((汉书)赵皇后女弟为昭仪,居昭阳殿,姊弟专宠十余年。)

帝追悼田贵妃不置,时妃有女弟亦美艳,帝知之,竟不求也。

丹石宽依手掌裁,笼于双袖觉春回。从兹身被天恩重,暄暖长如挟纩来。((左传)三军之士,皆 如挟纩。)

一日钱守俊侍上,天甚寒,上顾之曰:「汝寒否。」曰:「寒」。命取一暖手赐之,且谕曰:「合此于掌 中以笼袖,则通体俱暖矣。」守俊谢恩。暖手,盖雄黄之最明透者。大如饼,重七两,试之果然。

漫教计值与鸠工,立一长竿作梵宫。日淡风微庭寂寂,幡幢新影落寒空。

懿安于别殿供安佛像,欲立幡竿于殿前,谕所司进估工值,奏该银一千五百两。时工尚某谓司官 曰:「最

书名:明宫词 页码:130

徽音门。壬午八月,懿安移入居仁寿殿, 因改为端本宫,以待东宫大婚。宫门前三石桥,盖大内西海子之水,蜿蜒从此出焉。皇太子原居 大内钟粹宫,在坤宁宫之左。既渐长,当移居。上以慈庆为皇考旧居,其后勖勤宫,即上旧居 也,因以居东宫。奉迁懿安皇后于仁寿殿,前门徽音,改前星门,内关睢左右门,改为麟趾燕翼 第二门;麟趾改为重晖第三门•,慈庆改为端本;纯禧左右门,改为养正、体元。再入为端本宫, 中设皇太子座,画屏金碧,座左右二大镜,屏高五尺余。镜方而长,左右各有连房七闲,门上各 堆纱,画忠孝廉节故事。左七闲即寝宫,内有二雕床,余皆空洞。右七闲有调红宝座及奥室,其 内有弘仁殿。规制曲折,与左不同矣。又后为穿殿,两庑翼然。有清正二轩,又后则聚宁门,今 改为凝宁门,端本宫至此止矣。此后为龙圃门,又后为奉裒宫,其右有承华门,入后则左为勖勤 宫,右为昭俭宫,又后为丽园门。(静志居诗话)先伯祖母赵淑人,崇祯间雨朝中宫。周后语宫人 云:「朝中命妇,率籧篨戚施,薄福之相,维刑部朱侍郎妻,庄严婉丽,称此象服尔。」

玉清礼毕卸祎衣,朝贺娙娥珠翠围。新进未谙宫禁礼,传来慈谕导卢妃。

(甲申小纪)十五年正月初九日,后礼玉帝回宫,受各宫朝贺。赐坐待茶,谕:「尔辈小心供奉皇

上,有新进者,未谙规矩,须教导之。」盖卢妃于十四年十一月选入也。

铺殿名花画笔殊,宫门欲挂辟兵符。年来宵旰无欢思,泪洒豳风七月图。

(甲申小纪)武英殿画士所画锦盆,堆名花杂果,或货郎担,百物毕陈。画围屏成架,御用监按节安 设。是年上谕画豳风图,设于乾清西暖阁。又壬午、癸未闲,国事日棘,上日夜忧,妃嫔亦稀得进御矣。

小人嬉笑在深宫,形体幺么顾盼雄。每向左廊邀圣眷,承恩不忍化沙虫。

(甲申小纪)小人屋在御厕之左廊,人二,夫妇也。长尺许,屋倍之。凡几榻枕席,动用之物,毕 具其中。外则绕以阑干。其声啁晰,亦时作嬉笑怒骂之状。一日,上御厕,出临视焉。二人若甚 惊恐,上大笑。

匾食中宵进御前,翊坤宫侍几传宣。君王尚记牢丸价,敕给汤官一贯钱。

(甲申小纪)翊坤宫近侍刘某,善治匾食,进御者必其手造。又一日,上谕买元宵,即粉圆也。所 司随进一碗,上问其价,曰:「一贯钱。」上笑曰:「朕在藩时,每以三十文买一碗,今算一贯耶。」仍 谕准给一贯,所司凛凛者累日。(树谖草堂集•闻内臣述往事)潜邸曾亲到市廛,民闲物价每留连。 西华鹅炙前门鲊,一箸才消半百钱。(静志居诗话)崇祯初,大官庖开应支物价簿,帝诘内侍谓太 浮,且曰:「炙鹅、腌鲥、肉鲜,在某肆市之钱半百耳。」内侍惊愕。足以征思陵留心民事之一 端也。

幽兰飞片泣残春,罗袂花钿欲化尘。梦授蘅芜香不散,何当重见李夫人。

(胜国宫闱诗)田妃善画兰。(甲申小纪)田贵妃所居室中,常有异香若蘅芜,袭而不散。

月落妆台冷翠翘,碧天金海路迢迢。河灯照彻秋波里,好待云軿过玉桥。

(甲申小纪)番经厂内官习西方梵呗,中元节,例作法事,放河灯于玉河桥。桥在干明门之西,石梁如虹,直跨金海。是年,法筵倍盛于旧,盖田贵妃以是月十六日薨,特追荐之也。

十六离宫树影遮,阿奇娇小髻盘鸦。下阶自摘青梅子,雕出箱篮屈曲花。

(甲申小纪)时有宫女阿奇者,能以青梅雕剜脱核,镂成花鸟,纤细可爱。擘之玲珑如小龛,阖之依然梅也,名梅篮。

前星失曜紫微虚,奏入深宫涕泪俱。十丈胡绳移玉帝,至尊应悔信耶稣。

(甲申小纪)癸未正月,司天奏帝座下移,上谕后宫同日修省。后五月,轩辕绝续不常,大小失 次,至九十月间乃复。轩辕者,后妃之舍,主内政以弼太微,为周后同殉之象。又坤宁后苑有钦 安殿,安供玄天上帝。殿东北有足迹二,传云「世庙时,两宫回禄,玄帝曾立此救火。五年秋, 上谕隆德、英华殿诸像,俱送朝天宫、隆善寺等处,惟此殿圣像独存,以有灵迹也。又内玉皇 殿,永乐时建。有旨撤像,内侍启

书名:明宫词 页码:129

之罪。又十四年二月四日,襄阳陷。王及兰阳王母徐氏,太和王妃郎氏,宫人李氏,四十三口皆死之。上御武英方食炙,忽宗人丞传襄府福清王有表,上览之感恸,命撤炙。洛阳国帑,襄阳军实,两藩陷而闯、献不可复制矣。

外间兵檄日纷纷,燎火临朝夜始分。宣进各宫传密谕,青蒲语细不教闻。

(甲申小纪)上三日一视朝,漏鼓四下,辄出御殿。廷臣至,多后期。又五月十一日,后宣各宫进见,屏左右,有密谕也。赐宴,赐东、西两宫金珠十二颗,银牌各二事,余俱赐银牌二事。

水心楼殿翠层层,十里宫湖月色澄。记取中元斋日到,玉河桥下放河灯。

(甲申小纪)中元,上同后妃幸后苑湖中,置酒水殿。内侍、僧道两班作法事,施食放灯。忽于宫 中飞大砖至殿前,大珰亲至其处验之,联飞至十七块而止。

崇信颁封极宠荣,承乾眉蹙恨分明。外家新报悬弧喜,坚乞君王赐与名。

(甲申小纪)上赐袁贵妃父进贤冠,以荣其戚属。又袁贵妃父佑,初授锦衣卫千户,后封崇信伯。 素称谦退,上特赐田百顷。其祖茔在永安门外铁匠营,又赐五千金营造,制文立碑。又初田弘遇 生儿,属妃求上取名,上弗许。妃言父艰于得子,欲得天灶以压之耳。上因将易经随意展开,得 艮之上九,遂取敦艮。弘遇甚喜,以告科臣孙承泽。泽曰:「此非佳兆也。」弘遇再三叩其故,孙未 敢言。未几妃薨,盖十五年七月也。弘遇又问,泽曰:「艮,止也。又上九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是实为妃之兆乎。」

兴龙殿里拭罗巾,象乙宫中拜玉真。夜半石桥归路远,怕逢鹤厂看经人。

(西河诗话)东湖杂记云:「明制:直房内官与司房宫人俱有伉俪,稍紊,即以淫失治之。在马房,监 官拷讯极严。崇祯中,有给事兴龙宫宫人,本籍河闲,初曾就内教书学堂读千字文,稍识字。后 以好道,乞居象乙宫,与其所偶者,割卧具去。值中元节,夜就番经厂看法事,归过大高玄殿,

有老公艳其色,诱至石查旁,逼淫之,致讼。时内庭有诗云:『只合龙宫食菜薹,误从鹤厂看经 回。洞中枉作丹砂转,石上还翻白浪来。』凡宫人伉俪,谓之对食,又谓之菜户。若强作伉俪者, 称白浪子,故云。」

长忍春寒阅奏笺,貂囊先敕内臣眠。微闻寝殿金钩响,漏尽钟残欲曙天。

(霜猿集)内侍值宿殿廷,每人捧一貂囊,卧则入囊内。上永夜览章疏,念诸侍苦寒,赐令先睡。 上秉烛坐。良久,闻金钩响,内侍出囊视之,上入帏寝矣。(甲申小纪)上感天下乱,诸藩陷没, 凄怆骨肉,辄废飱。军书旁午省之,每彻夜。尝自叹曰:「年才逾壮,为国事磨耗,早困劣尔。」

暖房开宴雨潇潇,铃语幡竿慰寂寥。宫仗昨移仁寿殿,木樨香里六宫朝。

(甲申小纪)八月,懿安移入仁寿殿,风雨连宵不辍。又懿安于别殿供安佛像,欲立幡竿于殿前, 谕所司进估工值,奏该银一千五百雨。时工尚某诃司官曰:「最少也须三千。」恐视兴作为太易耳。 又十月,懿安圣节,许命妇朝贺。凡各宫行礼,其引赞礼官为女秀才。(日下旧闻)按崇祯七年三 月,命妇入朝中宫,实于武英殿,先伯母赵淑人与焉。是年十一月,朝懿安皇后于慈宁宫。至十 年三月,复朝中宫于隆道阁。刘若愚芜史亦云:「武英殿,命妇朝中宫于此。」而梦余录则云:「仁智 殿,为命妇朝贺中宫之地。」若愚谓:「仁智,系停梓宫之所。」则皇后千秋节,必不于此受贺。可知 已。(谷城山房笔麈)本朝命妇入朝,赞行四拜,皆下手立拜。惟谢赐时,一跪叩头耳。(春明梦余录)崇祯事皇嫂懿安皇后甚恭,每年十月初六,为懿安圣节,许命妇朝贺。崇祯辛巳十月行贺,文官命妇,无一至者,惟武命妇十八人耳。上令司礼监呼仪制司诘问。时道路寇警,又杨司马嗣 昌严申驿禁,官至八座,仅用夫二十名,以次递减,仅至数名,势难携家也。(殷书)端本宫在东华门内,即端敬殿之东。前庭甚广,长数十丈,左为东华门,右为文华门,光宗皇帝青宫时所居 也。天启末,懿安张皇后移居于此,名慈庆宫。其外为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57

亦曰麟趾门,内为慈庆宫,酌中志卷十七,神庙(万历)时,仁圣陈老娘娘居之;后改端本宫。则皇太子之东宫矣。(注一)内有宫四:曰奉宸宫、勗勤宫、承华宫、昭俭宫。其园之门,曰韶舞门、丽园门,曰撷芳殿、荐香亭。麟趾门之东,曰关雎左门,其内则掌印秉笔直房:所云梨园是也,西曰关雎右

注一 悫书:『端本宫在东华门内,即端敬殿之东,前庭甚旷,长数十丈,左为东华门,右为文华门。光宗皇帝青宫时所居也。天启末,懿安张皇后移居于此,名慈庆宫。壬午〔一六四二〕八月,懿安移居仁寿殿,因改为端本宫,宫中设皇太子座,画屏金碧,座左右二大镜屏,高五尺余。左右各有连房七间,上各堆纱,画忠孝廉节故事。左七间即寝宫,内有二雕床;右七间有琱红宝座及奥室。』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35

殿西稍北为亭,为斗坛、延晖阁。相对为四神祠。阁西为位育斋,斋前有池。斋西有澄瑞亭,其南为千秋亭。又南为养性斋,东向,七楹。东北向,各三楹,皆有楼。斋南即琼苑西门。殿北为承光门,北向,门外列金象二,左为延和门,右为集福门,正中为顺贞门。

《宸垣识略》

明宫室坤宁宫,北有围廊,曰游艺斋,与御花园相接。其钦安殿后顺贞门,即坤宁门。今改围廊为坤宁门,而界御花园于外,则钦安之奉玄武,更严肃矣。

其北即神武门。(图十五)

图十五 神武门

内东路

由摛藻堂侧有门,往南转东曰大成左门。入门有钟粹宫。

《故宫图说》:

钟粹宫原名咸阳宫,为皇太子居处。前殿曰兴隆宫,后殿曰圣哲殿。明隆庆间始更名,清仍其旧。钟粹宫为东六宫之一,自德宗后居此,遂袭称为正宫。住所中有御书匾额“澄心正性”,东配厢额书“膺天庆”,西配厢额书“绥万邦”,与西路长春宫略似。至宣统后,移住储秀宫。今改作陈列宫中珍藏历朝名人书画之处。

东为景阳宫,两宫中有夹道,向北有门,曰千婴门。北面群屋一排,曰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景阳宫后有御书房。东为玄穹宝殿,殿祀玉帝。景地清幽,为宫内道观之一。千婴门极南为麟趾门。西为景仁宫、承乾宫。

《故宫图说》:

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明末改名,清袭用之。为东六宫之一,在承乾宫之南,内有御书“赞德宫帏”匾额。迎门有汉白玉石屏一座,颇工细,相传为元代遗物。东西配殿,无额,为珍妃寝宫。逐渐颓废,经修理后,将正殿定为专陈列商周秦汉鼎彝古器之所。

承乾宫初称永宁宫,明末更名承乾宫,清末改名。为东六宫之一,渐沦为豢养鱼鸟之所。西配厢无额。迄宣统时,已满院榛芜,檐瓦圮侧,不堪入目,宫内亦无所存。今加修理,辟作陈列清代瓷器之用。

东为延禧宫。

《故宫图说》:

延禧宫在东二长街之东,为东六宫之一。康熙二十五年重建。前殿恭悬仁宗御书,额曰“慎赞徽音”。道光三十年及咸丰五年两遭回禄。厥后更名水晶宫。而殿庑未修,只建花洞数楹,作培植御用菜蔬之处。迨宣统时,拟改建一游息之地,适武昌革命军起,遂致停工。今院中未成之铁亭,犹当时物也。花洞现已破碎,闻系民国六年复辟时为炸弹所毁云。本院添设防火险库房,即建于此。

永和宫原名永安,崇祯时改永和,清因之。为东六宫之一。德宗时,瑾妃居此。又东为缎库(东有祭神库)、茶库、果房。由麟趾门西,出咸和门南行,转东有门,为斋宫。北为诚肃殿,东为毓庆宫。

《故宫图说》:

毓庆宫系康熙年间建造,为皇太子所居之宫。雍正年间,清高宗及和亲王亦曾居此。嘉庆帝于五岁时即赐居此宫,至十五岁,始移住东二所。后殿为继德堂,堂内西间悬“宛委别藏”匾额。东间为味馀书室,曲径重重。味馀书室之内屋为知不足斋。此宫内部状况或系乾嘉时之旧状。

惇本殿东,为奉先殿。

《宸垣识略》:

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即其址。又文华殿后,有慈宁宫、奉宸宫、勖勤宫、承华宫、昭俭宫皆无考,或即今文渊阁后置旷地欤?

南为奉先门。出诚寿门,达景运门,是为内东路。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87

仁寿殿,(图四十一)殿原名勤政殿,清高宗德政于此,内榜曰“大圆宝镜”。北有德和园,园内有剧台。颐乐殿(图四十二)为帝后观剧之所。稍西为玉澜堂、(图四十三)宜芸馆。濒湖有藕香榭、夕佳楼。稍西为乐寿堂,慈禧太后居此。(图四十四)庭前大石为屏,承以石座,遍雕海水,明米万锺

图四十一 仁寿殿

图四十二 颐乐殿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89

遗物,(图四十五)乾隆帝有御制诗镌其上。东北隅为景福阁,旧名昙花阁。南向周以回廊。阁之东为谐趣园,原园引水为池,(图四十六)周建堂轩楼亭,为涵远堂、知春堂、瞩新楼。楼名就云,光绪间改建易名。楼北有小瀑布,石上镌“泉流不息”等字,慈禧后所书。又有澄爽斋、饮渌亭、洗秋亭、知鱼桥、霁清轩、清琴峡诸胜。自谐趣园通德和园之路,有赤城霞起、紫气东来等处,均为城阙式。

图四十六 谐趣园之全景

图四十七 长廊

(二)园之南部:自乐寿堂往西循长廊,(图四十七)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凡二百七十三间。排云殿居中。东有留佳亭、对鸥舫、寄澜亭。西有秋水亭、鱼藻轩等。山半有含新亭。西为养云轩、福荫轩、意迟云在、无尽意轩、圆朗斋、写秋轩、重翠亭。介寿堂,原为慈福楼改建,庭中有连理柏、紫玉兰各一株。由此往西为排云殿,(图四十八)殿为全园最胜处,前有牌楼,甚宏严。(图四十九)

《颐和园简明图说》:

排云殿在万寿山之中麓,明代为圆静寺。乾隆中,就其基建大报恩延寿寺,寺前为天王殿,钟、鼓楼。寺内为大雄宝殿,殿后为多宝殿,为佛香阁,为智慧海。下为宝云阁,咸丰庚申毁于火。其仅存者,惟智慧海与宝云阁。光绪十八年,就其基改建,易今名,为慈禧庆典朝贺之所。进排云门内,东殿曰玉华,西殿曰云锦。中有小池,通以石桥,以达重门。两殿后各有朝房十三间其西十三间。之北有碑亭,内贮高宗书题五百罗汉宝记,并平定准噶尔碑文。二重门内,东殿曰芳辉,西曰紫霄,正殿额曰排云殿。内外各五楹,内殿又横列复道,以联左右。夹室凡二十有二楹。殿前平台丹陛,绕以石栏,上列铜龙、铜凤、铜炉鼎、香熏等。殿内有地,平床中设围屏、宝座、御案、宫扇,旁列珐琅狮犼、宝塔、香熏,床下列仙鹤烛台,仪饰略如仁寿殿。殿旁四面长廊,北为德辉殿。

为圆静寺遗址。殿后拾级而登,为佛香阁,(图五十、五十一)为全园最高处。阁之东稍下为转轮藏。西稍下为宝云阁,内有铜铸佛像,昔为朔望喇嘛唪经之所。后有众香界。

(三)山之西部:有清华轩、邵窝、云松巢、贵寿无极。又西为听鹂馆,内有戏台二层,馆昔为妃嫔住所。北为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