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承运殿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承运殿即明代亲王府邸正殿。明朝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亲王世子承袭亲王爵位,其余各子封郡王。皇子成年后,若不能成为太子,就要被封为亲王前往封地就藩,称为“之国”,也就是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居住。亲王封地往往都是大城市,终生在封地度过,除三年一次进京朝见外,无圣旨不得随意离开封地。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119

西华门牌 西上门牌

西上南门牌 西上北门牌

西中门牌 乾明门牌

西安里门牌 西安门牌

明洪武元年八月,大将军徐达遣指挥张焕计度元皇城周围一千二十六丈,将宫殿拆毁。至二十二年,封太宗为燕王,命工部于元皇城旧基建府。其制:山川二坛在王城南之右。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门楼廊庑二百七十二间。中曰承运殿,十一间。后为圆殿,次曰存心殿,各九间。承运殿之两庑为左右二殿。自八间殿之后,前、中、后三宫各九间,宫门两厢等室九十九间。王城之外,周垣四门,其南曰灵星,余三门同王城门名。周垣之内,堂库等室一百三十八间,凡为宫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间。

宫禁诫勅

明太祖洪武三年,命工部造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之宫中,申严宫闱之禁。皇后之尊,只得治宫中之事,宫门外事,毫不得预。后妃嫔嫱宫中诸费,皆尚宫奏之,发内官监覆奏,方得赴部关领。若尚宫不奏,而辄发内官监;内官监不奏,而辄赴部擅领者,皆论死。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宫,惟问症取药而已。群臣命妇,惟庆节朝见中宫,无事不许入宫,人主亦无

卷之六 八九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38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三

宫室 明一

〔臣等谨按〕明初燕邸仍西宫之旧,当即元之隆福、兴圣诸宫遗址,在太液池西。其后改建都城,则燕邸旧宫及太液池东之元旧内并为西苑地,而宫城则徙而又东。我朝定鼎,凡前明弊政刬除务尽。宫殿之制,概从简朴,间有兴葺,或仅改易其名。今谨就朱彝尊原书各条下略为标识,其详已恭载国朝宫室卷内,不复缀云。

原十二年十一月,燕府营造讫工,绘图以进。其制,社稷、山川二坛在王城门之右。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门楼廊庑二百七十二间,中曰承运殿,十一间。后为圆殿,次曰存心殿,各九间。承运殿之两庑为左右二殿,自存心、承运周围两庑至承运门,为屋百三十八间。殿之后为前、中、后三宫,各九间,宫门两厢等室九十九间。王城之外,周垣四门,其南曰灵星,余三门同王城门名。周垣之内,堂库等室一百三十八间,凡为宫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间。明太祖实录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20

祖训录营缮门亦云:

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格式起造,不许犯分。燕因元旧有。若王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造。

可见燕府因元旧内,未依定制。日下旧闻考三十三及顺天府志三明故宫考,侈引二次改篡之太祖实录,叙述燕府,悉依定制,(注一)与明史舆服志所书王宫制度尽合,不知此系改篡后之记载,盖成祖欲掩其僭越逾制一事,故修改实录,使之不实也。试引太宗实录证之:

建文元年,燕王上书陈八事,其七曰:……谓臣宫僭侈,过于各府,此盖皇考所赐,自臣之国以来二十余年,并不曾一毫增益,其所以不同各王府者,盖祖训营缮条云,明言燕因元旧有,非臣敢僭越也。

注一 明太祖实录云:……燕府成:其制,社稷、山川二坛在王城门之右。王城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门楼廊庑二百七十二间,中曰承运殿,十一间。后为圆殿,次曰存心殿,各九间。承运殿之两庑,为左右二殿,自存心承运周围两庑至承运门,为屋百三十八间。殿之后为前、中、后三宫,各九间,宫门两厢等室九十九间。王城之外,周垣四门:其南曰灵星,余三门同王城门名。周垣之内,堂库等室一百三十八间,凡为宫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