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裴当下曹二地三十三亩、福田寺下正旺地七十一亩三分、寿安寺下常在地二顷二十五亩、永思寺下元在地一顷三十亩、嘉禧寺下了存地二顷四十二亩、保明寺下□僧地三顷七十六亩、永济寺下明顺地三顷五十亩、法海寺下了空地一顷、太监王敬下李福等二顷、张琚下太山地一顷二十亩、魏朴下魏良臣地七顷九十九亩、高奉下蔡保八顷零三亩、吴安下冯定等共五顷九十四亩、中补村张仲现等共七顷八十二亩五分、庞家庄下崔拣等共五顷四亩二分、囤垡村下王宣等共五顷五十七亩五分、张各庄下苗仲明等共一顷五十亩、□堂村下杨大江等共九十三亩三分、贺北店下王宗如等共一顷六十八亩、黑垡村下王宗仁等共一十九顷八十三亩、柳杯村下郭仲举等共五十二亩、南杴榆下夏仲官等共五顷三亩八分、真武庙下宁守巡等共一十八顷。
驸马崔元地,共贰顷柒拾伍亩,每亩征银叁分,共银捌两贰钱伍分。本县征解:崔成地八十亩、尚朝春地三十六亩、王结地三十亩、王世荣、王昆地五十二亩,张仓三亩、田仓七十四亩。
泾简王地,共柒顷陆拾叁亩捌分,每亩征银叁分,共银贰拾贰两玖钱壹分肆厘。本爵自征:陈大地共五顷二十七亩三分、兰福海地四十三亩八分、赵宣地共一顷五亩、李官地三十七亩七分、谢臣地五十亩。
英国公张溶地,共壹拾叁顷,每亩征银叁分,共银叁拾玖两。本爵自征系张锦地一段。
安乡伯张铎地,壹拾叁顷壹拾伍亩,每亩征银叁分,共银叁拾玖两肆钱伍分。本爵自征:张思敬等地三顷一十一亩、张进忠等地六顷一十七亩、张守忠、张栾地三顷八十七亩。
武进伯朱承勋地,壹顷叁拾捌亩,每亩征银叁分,共银肆两壹钱肆分。本爵自征系侯大顺地一段。
泰宁侯陈良弼地,共壹顷叁拾亩,每亩征银叁分,共银叁两玖钱。本爵自征系吕钦地一段。
驸马邬景和地,共壹拾壹顷贰拾亩,每亩征银叁分,共银叁拾叁两陆钱。本爵自征:田大纪地共二顷二十三亩、田清地共二顷三十四亩、李平地共三顷九亩、李均地共七十二亩、张铎地共二顷八十二亩。
弘教寺:树里山门破,萧然无四邻。青松多结子,白社不逢人。已慨经千劫,何因问六尘。不留陶令醉,知是远公贫。
小至日与诸君白塔寺沐浴:岁晚客心惊,他乡觅化城。日临添线节,人有振衣情。塔雁看何白,池莲浴甚清。幸沾功德水,无使六尘生。
圆静寺:香阁马头攀,登临夕霭间。霜寒尘陂水,木落一禅关。食施湖中鸟,窗窥塞上山。能令许玄度,相过便忘还。
十三看灯市:瑞气与人烟,纷纷侠少年。花过楼外看,灯出市中悬。若个春无怨,谁家夜可怜?不知人共月,能到几时圆?
潘之恒(新都人)
福田寺访清寥上人:古树苍藤涧道斜,澄湖返景落明霞。天垂极北开莲宇,路转山南隔翠华。不二可能容半偈,无生端为演三车。惟怜只尺清凉界,马首红尘几度遮。
湖上:何处延清赏,烟霞郭外私。就湖寒水阔,访寺越山迟。花落朝朝雨,蝉鸣树树枝。障泥吾不惜,但恐失幽期。
燕九:燕市重逢燕九,春游载选春朝。寒城旭日初丽,暖谷微阳欲骄。公子高寒锦障,侍中齐插金貂。书传海外青鸟,箭落风前皂雕。翟茀烟尘骤合,马蹄冰雪全消。张罗释兔求雉,投博呼卢得枭。剑说荆卿匕首,舞怜蛮女纤腰。闹蛾人胜争贴,怖鸽天花乱飘。台上试听萧史,峰头方驾王乔。宝幢星斗斜挂,仙乐云璈碎敲。京辅少年任侠,倡楼大道相邀。寄言洛社豪举,莫笑春光不饶。
志遗五 遗事一
藩王之国
历十六年,潞王之国,原派抬内钱粮夫贰千捌百叁拾贰名,除兵部认夫肆百捌拾名,又除大兴外,本县该夫壹千壹百柒拾陆名。每夫一名,折银壹钱。又补解夫肆百伍拾柒名,银肆拾伍两柒钱,皂隶叁百名,银壹拾陆两伍钱;辞陵人夫壹百伍拾名,银肆拾两玖钱伍分。
为御妹,建寺赐额。藏天顺手勅三道。有寺人司户,人不易入。(燕都游览志)
(原皇姑寺在京城西山,不知所始。嘉靖六年丁亥,上谕辅臣杨一清云:前有旨下部,谓尼僧与僧道不同,而尼僧寺与僧寺道观又不同。今因桂萼奏毁尼寺,已行下矣,今若皇姑寺仍留,是不去其根也。乃旨出之后三四日,不知何人哀奏两宫。皇伯母见谕,以皇姑为孝宗所建,似不可毁。圣母亦以孝宗为言。盖小人进祸福之言,故两宫一时传谕。次日圣母又谕,欲建一寺,即将此寺与我亦好。盖此寺乃皇亲内宦供给信施,必有请告之者矣。按世宗此旨,已洞见宫掖隐情。既而圣谕又下辅臣杨一清等曰:慈训两颁,宜即顺命。但惩恶须去本,方免后患。今将此寺房留与无归尼僧暂住止,著终身不许复引其类。其祖宗时所赐勅额追回。此旨既下,其后因循至今又八十年矣。尼僧之增日多,宣淫日盛,檀施亦日益不赀矣。盖其根株既在内廷,以世宗英断尚不能铲除,况后世乎?自丁亥后又十年,而霍文敏韬为南礼卿,首逐尼僧,尽毁其庵,金陵一片地顿尔清净。霍去而尼复集,庵复兴,更倍往日矣。是时上又密谕阁臣云:朕又将有议此时额名之意并告卿知。夫顺天保明者,明是我朝国号,此言尼僧之祖能顺圣祖,奉天开极,此惟皇天命之,何待后日以一妖尼能保我明也哉?又云:皇姑者尤不好听,言我皇家之姑也。当时此寺云勅赐,不云勅建,便可见非祖宗本意也。故朕深嫉之,因与卿密知之。观世宗屡谕,不特明晰事理,且曲揣人情,真是禹鼎秦镜;且开谕辅弼,曲从两宫之意。然于实录中仅载一二语,不能如此详明,不知述史者何所讳也?予今所纪亦仅十之四五耳。野获编)
〔朱彝尊谨按〕山东济南长清县之长城堡亦有皇姑庵,览其遗碑,具载吕姑谏阻裕陵北征本末。碑称姑山东人,与诸书所纪不同,未详孰是。
增关帝庙在显应寺西。(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庙创于康熙五十二年,前供马王像,后为关帝殿。殿门恭悬圣祖御书额曰忠义伏魔。乾隆十八年重修,工部侍郎德保撰记立石。
增黄村下庄迤西路北有福田寺。(五城寺院册)
〔臣等谨按〕福田寺已圮,仅存碑二:左碑明大学士叶向高撰,天启四年立;右碑惟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
郊垧(西十四)
原自杏子口度小岭,折而西,为嘉禧寺。松桧夹径,里许方入寺门。(游业)
〔臣等谨按〕嘉禧寺今存。殿内铜钟一,明正统九年造。
原嘉禧寺门如城,铁叶钉乳。入门道榆柳中,地无日影,里许别为山门。方丈特壮丽,悬神宗御书联,笔法仿颜真卿,寺僧云初年笔也。寺西二里,金万寿王冢,一穹碑孑孑田畔。东三里有福田寺。(帝京景物略)
〔臣等谨按〕金万寿王冢今无考,福田寺详见前郊西卷七。
(原朱国祚嘉禧寺诗 山墙围作化人城,榆柳阴浓信客行。始信精庐风日好,秋深犹绿牡丹坪。介石斋集)
(原冯有经登嘉禧寺山楼作 高楼切天浮,古木森在下。峰峰开金碧,四十二兰若。芳林拥桃李,怪石帖松槚。人语旷不喧,啼鸟无冬夏。对此怀严畔,局促何为者?帝京景物略)
原圣水寺下临涧泉。阁后一松,直而多荫。松后石窟,夏月阴凉,坐久毛发尽竖。旁有一石楼,极高峻,下指村庄,为福田、嘉禧诸寺。(燕山纪游)
大悲寺在龙王堂东,旧名隐寂寺。康熙五十一年赐今名,有今上御制诗。
○下宝珠洞,过龙王堂,有狮云庵。
嘉禧寺:自杏子口度小桥折而西,为嘉禧寺。松桧夹径里许,方入寺门。入门道榆柳中,地无日影。里许,别为山门,方丈特壮丽。
明朱国祚嘉禧寺诗:山墙围作化人城,榆柳阴浓信客行。始信精庐风日好,秋深犹緑牡丹坪。
〇圣水寺下临磵泉。旁有一石楼,极高峻。下指村庄,为福田寺。
〇洪福寺松萝俱古。度念佛桥,卽宝珠洞。
万寿寺在马鞍山,唐武德中建,曰慧聚,明正统间改名万寿。有圣祖暨今上御书联额。寺有戒坛,辽咸雍间,僧法均始开。明正统中,敕如幻律师说戒寺中,立坛焉。有圣祖御制戒坛碑,又今上御诗碑二,又御制活动松诗碑。
登狮子岩凡十八转,始及戒坛。坛在殿内,以白石为之,凡三级,周遭皆列戒神。阁前古松四株,翠枝穿结,覆盖一院。出坛而南,至波离殿。殿前辽金碑各一,皆波离尊者行实也。寺后有太古、观音、化阳、庞涓、孙膑五洞。西又五里,一峯最高秀,远望如驼峯,如侧方山子冠者,极乐峯也。自戒坛至西峯寺,山间有泉最洌。
施闰章宿西山戒坛诗:清境历悬磴,飞塔浮云端。桂旗时上下,百灵集丹坛。举首见宸翰,光怪生林峦。入门二松石,匝地双龙盘。攫拏广庭隘,戛拂青天寒。谽谺有崖洞,迢递穿巉岏。
火器营八旗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五坊 本坊面积约合四五·六一方里公所设于蓝靛厂
蓝靛厂 蓝靛厂北街 蓝靛厂后街 蓝靛厂胡同 戏楼 东穿堂 西穿堂 红门村 下村 石佛寺 麦庄桥 板井村 彰化村(北部)南至东西洼大道与第十一坊分界 正福寺 黄庄 金庄 高庄(北部)南至西洼大道与第十一坊分界 雩会寺 柴家坟 小煤厂村 东冉家村 西冉家村 老营房南门外 车道沟 中坞村(南半村)北至东西洼大道与第二十坊分界 佟家坟 篱笆房 柳林居 火器营村北门外 老营房(即圆明园厢蓝) 南坞 横街 禅教湾 火器营西门外 宽街
第十三自治区第十六坊 本坊面积约合三九·八三方里公所设于北辛庄
北辛庄 南辛庄 福田寺 玉极庵 巨山村 杜家坟 西平庄 南平庄 东平庄 黑塔村 小府村 高家坟 梆子井 祈家村 四统碑
〔二一九〕看卽图书枕卽床‘书’,《倪文正公诗集》作‘屏’。
〔二二〇〕引衲头钞酿酒方‘酿酒’,《倪文正诗集》作‘种树’。
〔二二一〕此为作者《游西山诗十二首》之一,原题《香山历九折坡至弘光寺》,载《甫田集》卷十。又,《帝京景物略》卷六《西山上·洪光寺》亦载此诗,文字与本书同,应卽本书所据。
〔二二二〕偃月池边大刹鲜‘大’,《甫田集》作‘宝’。
〔二二三〕折从十八森森柏,礼徧三千绕绕禅《甫田集》作‘行从九折云中坂,来结三生物外缘’。
〔二二四〕岁久松枯巢鹤徙,春深苔静壁蜗缘《甫田集》作‘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
〔二二五〕谁言好景惟僧住‘惟僧住’,《甫田集》作‘僧能占’。
〔二二六〕尽落前人眼界前《甫田集》作‘总落游人眼界前’。
〔二二七〕原题:《上洪光、玉华诸寺》,见《帝京景物略》卷六《西山上·洪光寺》。
〔二二八〕原题:《洪光寺》,见《帝京景物略》卷六《西山上·洪光寺》。
〔二二九〕此为作者《游西山诗十二首》之一,原题:《游普福寺观道旁石涧,寻源至五花阁》,载《甫田集》卷十。《帝京景物略》卷六《西山上·水尽头》载此诗,题《卧佛寺观石磵,寻源至五花阁》。
〔二三〇〕洑流何处出烟长‘烟’,《甫田集》作‘云’。
〔二三一〕《帝京景物略》卷六《西山上·嘉禧寺》条云:‘东三里,福田寺,富与嘉禧略等’。此处‘焉’上疑脱‘等’字。
卷四九五九
人海诗区九二〇
定,地僻无嫌曳步迟。历历诸天行欲遍,不须回首问归期。
前题〔二二八〕宗 发
石磴回盘柏径通,精蓝迥出万山藂。惜春鸟语花飞过,停午僧钟客到逢。竹栈引泉侵夜梦,林樵荷月具晨供。经旬忘却燕尘道,日与云居第几重?
自卧佛寺观石磵至五花阁〔二二九〕文征明
道傍飞涧玉淙淙,下马寻源到上方。怒沫洒空经雨急,洑流何处出烟长?〔二三〇〕有时激石闻琴筑,便欲沿洄泛羽觞。还约夜凉明月上,五花阁下听沧浪。
过福田寺在阜城门外三十里。其富与嘉禧寺焉。〔二三一〕见《帝京景物略》。
潘之恒
古树苍藤涧道斜,澄溪返景拂明霞。秋深近郭分村落,雨足西成多草花。僧踞客难容半
前题…………………………………………………………………倪元璐九一九
洪光寺…………………………………………………………………文征明九一九
前题…………………………………………………………………冯有经九一九
前题…………………………………………………………………宗发九二〇
自卧佛寺观石磵至五花阁……………………………………………文征明九二〇
过福田寺………………………………………………………………潘之恒九二〇
功德寺…………………………………………………………………刘大夏九二一
前题…………………………………………………………………吴宽九二一
前题…………………………………………………………………王鏊九二一
前题…………………………………………………………………文征明九二二
瓮山圆静寺……………………………………………………………梁于涘九二二
律附
香山题壁诗……………………………………………………………傅淑训九二二
卷四八二七
樵各偏。高风难瘦影,杖履亦泠然。
盱眙李言恭《龙泉庵》:〇四倚石亭槛,山间路几盘。空堂垂薜荔,古树长香檀。云气暑尤湿,泉声听已寒。风尘归骑促,怅怅下蒲团。
嘉禧寺
阜成门外二十五里,有嘉禧寺焉。土沃水肥,址高林深,到寺如到一城。有门铁叶,其钉乳乳,入门如入一垒。门者数十人,蓄犬数百,狂夫阑入,獒焉,无能搏者。一道榆柳中,地无日影。至里,朱碧一片,别为山门。殿像座供,备物丰泽,而方丈特壮丽,无寮不松阴,无户不朱帘也。方丈悬神宗御书联,笔法用颜真卿。僧云:初年笔也。贴梗海棠高于槐,牡丹多于薤,芍药蕃于草。危墙三重,墙中阱获,内以蒺藜。崇祯己巳冬,敌薄都城,来攻寺,不克而去。先是万历末年,一人如班役者,传三四绅弁来游,投刺,字各大如拳,肃而出迓。舆者三四,从骑数十,所携食欙三四抬,揖让入座。语次,怒咤一声,食欙尽发,器械在手,堂尽执,门尽守,绅者提而反接僧肘,疾出所藏,满量,举手别而去。自是住持不狎近客也。缘寺非仰檀施为者,亦非如他僧列肆载捃,混缁素,事商贾事,其一切资地力,所为本富,计诚得也。寺西二里,金万寿王冢,一穹碑孑孑田畔。东三里,福田寺,富与嘉禧略等。
慈溪冯有经《嘉禧寺山楼》:〇高楼切天浮,古木森在下。缘埤暮霭留,俯槛朝光泻。峰峰开丹碧,四十二兰若。方林烂桃李,踞石老松槚。人语旷不喧,啼鸟无冬夏。桑干一线青,蓬宫数点赭。扪天一长啸,局促何为者。
《雨过嘉禧寺》:〇坐爱空山过雨时,日疏云静鸟归迟。调弓柳外看教射,布局槐阴对覆棋。泉脉有香增酒品,山花带色入殽奇。市朝只听钟声冷,供具天人总未知。
蒙阴公光国《嘉禧寺楼眺望》:〇偶经西郭外,驻马此淹留。策杖僧归寺,寻诗客倚楼。久看山色换,静听水声幽。塔涌高低势,溪明远近浮。茶烟环竹柏,幡影乱松楸。草壮桑干暗,钟勤寺院稠。天风吹尽日,岚气素如秋。樵子歌丹壑,农夫刈古丘。登临慵未遍,坐望自能周。
绥德马汝骥《出游福田寺》:〇城喧坐不怿,野寂行能侣。宝刹云散炎,赤崖日停暑。名香蔼蔼闻,仙梵微微伫。西眄郁龙盘,北瞻俄凤举。松泉琴近鸣,萝洞钟遥阻。举似山中僧,茫然无一语。
歙县潘之恒《过福田寺》:〇古树苍藤涧道斜,澄溪返景拂明霞。秋深近郭分村落,雨足西成多草花。僧踞客难容半日,寺严岐不止三叉。谁云咫尺清凉地,马首红尘几度遮。
罕山
出阜成门三十六里者,罕山,志称韩家山,汉循吏韩延寿家焉。罕,韩音讹也。俗呼黑山汇,黑,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