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传心殿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传心殿是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位于紫禁城东南隅的在文华殿东侧,是一组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祭祀性建筑。整个院落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5米,占地2500平方米。院子前方无正门,而在东、西两墙的前半部各开一随墙式琉璃门,上覆黄色琉璃瓦。东墙较高,西墙与文华殿院墙相邻,墙体稍矮,故西门楼高于院墙,为整式琉璃门楼。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00

乾隆四十年御制二月六日经筵作 轻云酿雪仲春和,广厦谈经儒彦罗。讵曰崇文循典故?欲因体道互研磨。新民要在于修已,惠我还须勿问他。是日进讲大学日日新、又日新,易经有孚惠我德。殿后文渊将建阁,文渊阁向仅沿袭虚名,今拟于文华殿后建阁,为贮四库全书之所。待成四库贮书多。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春仲经筵诗 经年讲席一躬临,龙袖儒臣喜盍簪。经筵讲官满汉各八员,进讲侍班服领袖袍以别于众,此旧例也。日丽风和春蔼吉,周书鲁语义抽寻。是日进讲论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书经君子所其无逸。抚民时切不足志,勅己惟怀无逸心。后阁文渊新庆洽,殿后度地建文渊阁为贮四库全书之所,今始落成。俾观合有共赓吟。

乾隆四十四年御制春仲经筵诗 经筵两岁阙临诸,抚帙犹然意戚予。丁酉戊戌两年未举经筵之典,兹已踰大祥,进讲惟允。虽戚未能忘而礼不敢过也。况阅大祥应讲习,相将精义绎经书。先劳劳更期无倦,上下下斯光有余。是日论语进讲先之劳之请教曰无倦,易经进讲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予所制御论于论语则以为夫子此言为有司亲民者而发,而人君为政之道实不外此。臣之劳在身,君之劳在心。于易经则以为自上下下二语非止申明损上益下,盖言为上者当不自恃崇高,应虚已撝谦,尊贤纳谏,乃由上以下其下,其道有弗大光者乎?虽文臣皆以为确论,而斯之犹未能信耳。着论聊因抒己见,盈廷咨尔莫虚誉。

〔臣等谨按〕节年恭逢经筵,俱有御制诗,谨绎有关纪述事实者恭载卷内,余不备录。

文华殿之东为传心殿,中祀皇师、帝师、王师、先圣,先师殿之前为景行门。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传心殿东西设两角门,北向者五楹为治牲所,南向者三楹为景行门。院东井亭一,殿五楹,其后祝版房三楹,神厨三楹,再后直房五间。殿内祀皇师伏羲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01

氏、皇师神农氏、皇师轩辕氏、帝师陶唐氏、帝师有虞氏、王师夏禹王、王师商汤王、王师周文王、王师周武王,均正位南向,先圣周公东位西向,先师孔子西位东向。每岁皇帝御经筵,先遣官祗告。惟乾隆六年仲春经筵,上亲诣传心殿行礼。

文华殿之后为文渊阁。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明代置文渊阁,其地在内阁之东,规制庳陋。又所储书帙,仅以待诏、典籍等官司其事,职任既轻,散帙多有。逮末叶而其制尽废,遗址仅有存矣。本朝定制以文渊阁为大学士兼衔,第仍其名而未议建设之地。乾隆三十九年,命于文华殿后规度方位所宜,创建文渊阁,用贮四库书籍凡三万六千册。复谕令仿宋时三馆秘阁官制,自大学士以下置领阁事二员,总司典掌;提举一员,用资管理;直阁事六员,司典守厘辑之事;校理十六员,分司注册点验;检阅八员,随时点阅。其阁内收发宿直诸职,于内府司员、笔帖式内分派掌管。煌煌乎馆阁之宏规、文明之盛治矣。至同时并建者,则有圆明园之文源阁,避暑山庄之文津阁,皆仿浙省范氏天一阁之制,崇构而鼎峙焉。凡以揽胜蓬山,珍储秘籍,为伊古以来所未有。兹按文渊阁制凡三重,上下各六楹,层阶两折而上,瓦用青绿色。阁前甃方池,跨石梁一,引御河水注之。阁东恭立皇上御制文渊阁记碑亭,阁内设宝座,恭悬御书额曰汇流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84

补中式举人殿试,内阁大学士、学士等官详定试卷,次日同赴文华殿。内阁官将第一甲三卷以次进读,俟御笔批定出,将二甲、三甲姓名填写黄榜。又次日早同赴华盖殿,内阁官进至御座前,以次拆卷,将姓名籍贯面奏。司礼监官授制勅房官填榜毕,开写传胪帖子,内阁官一员捧榜出,至奉天殿授礼部尚书,制勅房官将帖子授鸿胪寺官传胪。明会典

补初,读卷用祭酒修撰等官,正统中犹与其事。其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而去取之柄则在内阁。初,于殿试之明日即传胪揭榜,今制稍宽,约以三日内阅卷,礼部地专而人众,庶得尽心鉴别云。明登科考

原嘉靖十七年,作圣济殿于文华殿后以祀先医。明典汇

〔臣等谨按〕圣济殿,今文渊阁即其旧址。

原黄谏尝作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文华殿东大庖井第二。玉堂丛语

〔臣等谨按〕大庖井在今之传心殿前左侧,泉味独甘,甲于别井,今作亭覆其上。

原崇祯时,中外多事,每遣羽流于南城为章醮之举,上与后妃密往行礼。自文华殿西夹道中往来。一日,有部僚接本在会极门,忽传驾返,皇遽避入文华门西直房。于窗隙中窥见上乘小辇,辇前立两宫娥,其次后辇,又次田、袁二妃辇,历历见之,不知上亦窥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22

国朝宫史 一九六

  御制仲春经筵诗戊寅书文经训义揄扬,鱼雅儒簪进两行。笃志近思研学问,思艰图易劭农桑。春台共喜时方鬯,广厦宁惟例举常。周孔吾师游意切,推行独惭未云遑。

  御制仲春经筵诗己卯讲学文华例仲春,经书次第几端陈。夫干易矣夫坤■,成物

知焉成己仁。紬绎从知位中理,赞参惟仰至诚神。漫言故事循礼典,修业辉光勉日新。

  御制仲春经筵诗庚辰文华广殿御香芬,启迪畴咨大雅羣。讵止循名欲求实,敢因戢武忘崇文。飞潜动植堪观化,和一慎难总属君。畧述会心非逞臆,躬行惟是勉尊闻。

  御制仲春经筵诗辛巳和凝风日仲春初,广殿文华敞碧疏。经解传诠阐要道,衣宽

带博戒虚车。人伦物理行仁义,巽养震爲济疾徐。讵曰年年遵典故,化民成俗目蒿予。

  东庑曰"本仁殿],西庑曰"集义殿]。后殿爲主敬殿,其东爲传心殿。中祀皇师、帝师、王师、先圣、先师,每逢月朔,太常寺堂官一员诣殿拈香。凡经筵之日,命大学士一员祭告。乾隆七年仲春,皇上御经筵,特旨亲诣行礼。殿之前爲景行门。

  御制仲春经筵诣传心殿行礼,敬成一章辛酉布治遵前矩,崇文御讲筵。先期修祀事,亲诣致心虔。礼乐薄殷夏,经纶在■编。执中恒自凛,敢曰继薪传。

文华殿之后,西向爲上驷院署。又北,南向爲箭亭。亭中石刻乾隆十七年三月二十

日上谕:

书名:国朝宫史(下) 页码:135

太常寺所属太庙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太监二十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社稷坛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传心殿

首领一名 无品级。每月银三两,米三斛。太监四名 每月银二两,每年米十六斛。

卷之二十一官制二

四八三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58

传心殿在文华殿之东,前为景行门,祀皇师、帝师、王师、先圣、先师之位。院东有大庖井,上覆以亭。

明黄建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

文渊阁在文华殿之后,凡三重,上下各六楹,层阶两折而上。青緑瓦前甃方池,跨石梁一,引玉河水注之。贮四库全书于内,有御制碑记。自乾隆辛丑以后,经筵毕,赐讲官茶于此。

长元按:文渊阁之名始于前明,今无其处。嘉靖中作圣济殿于文华殿后,以祀先医,今文渊阁卽其遗址也。阁制仿浙江鄞县范氏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此外圆明园有文源阁,热河避暑山庄有文津阁,奉天有文溯阁,皆仿式建造,以贮四库全书。俱有御制记,

勒石。

上驷院署在文华殿后,西向。

箭亭在上驷院北,南向。有御书太宗文皇帝谕旨卧碑,并跋。

御茶膳房在箭亭东外库,东向。

文华殿东北度石桥为三座门。东为鹰房,为狗房,西属之文渊阁。

撷芳殿在三座门北,殿宇三所。稍西夹道为茶膳房库宇,其东南一带为花马厩、药房等处。

长元按:三座门北殿宇,明曰端本宫,光宗青宫也。今改建三所,为皇子所居。

御药库在东华门内东三所之东,东向。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58

① "御殿",原脱。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一一"按语"增补。

② 南北陛各三出 "南北",原脱。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一二引《大清会典》增补。

自午门至此,凡门数重,历殿三,皆外朝之制。而在午门左右者,由协和门东出为文华殿,今为古物陈列所。[一]殿深广五楹,南向,康熙二十三年重建。殿前门三间,崇阶九级,丹陛与露台相值,台左右各二陛,各十一级。东为本仁殿,西为集义殿,殿各五楹,东西向。殿后为主敬殿,乾隆三十九年建,殿五楹。由本仁殿折而东为传心殿,康熙二十四年建,殿广五楹,内祀皇师伏羲、神农、轩辕氏;帝师陶唐氏、有虞氏;王师夏禹、商汤、周文王,皆南向。先圣周公,东位西向,先师孔子,西位东向。每岁经筵,先遣官祭告。殿前东西角门二,北向五间为治牲所,南向三间为景行门。东有大庖井,上覆以亭,泉味独甘,甲于别井。黄谏尝作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文华[殿]东大庖井第二,即此。殿后有祝版房、神厨各三间。再后为直房五间。文华殿后为文渊阁,乾隆三十九年敕建,仿浙江鄞县范氏天一阁之制,藏《钦定四库全书》凡三万六千册。[二][三][四]每岁御经筵毕,赐讲官茶于此。阁制三层,上下各六楹,层阶累折而二,上覆绿色瓦,前甃方池,跨石梁一,引玉河水注之。阁

后垒[叠]石为[假]山,[山后]垣门一,北向。[门外稍东设]直房数楹,①为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28



国朝宫史续编 四二六

仲春, 皇上初御经筵, 承勅旨亲诣行礼。

圣制御经筵日亲祭传心殿敬成诗有序 乙卯

  每岁御经筵,先期派大学士一员,于是日黎明至传心殿,恭祭皇师、帝师、王师、先圣先师。今岁予以在位六十年,夙契心传,更符初愿,躬亲将事,用展敬虔。

文华殿侧传心殿,祭以经筵义本深。承祀例应大学士,升香一阅五旬今。予即位后,于乾隆六年御经筵日,亲祀传心殿一次,以后依中祀之例,每岁遣大学士致祭,偻指已五十五年矣。外王内圣幼知重,日引月长耄逮谌。十六字犹能背读,行何有我愧成吟。

御制传心殿瞻礼诗 丙辰

瓣香致诚敬,先圣俨凭临。道着君师统,源探孝弟心。百王咸效法,亿禩仰高深。瞻拜御凉

德,寅恭矢素忱。

  文华殿后,为上驷院公署,当左翼门之东、门西向,所掌上乘御马为一廐,皇子良马为一廐,对子马为一廐。在公署南又北,南向为箭亭,广五楹,周以檐廊,中设宝座,东列卧碑,恭刻乾隆十七年高宗纯皇帝训守冠服骑射谕旨清、汉文一通。恭见前编。又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圣谕:朕恭阅太宗文皇帝实录,天聪四年二月,上谕群臣曰:昨攻取永平城,大臣阿山叶臣与猛士二十四人,冒火奋力登城,乃我国第一等骁勇人也。其二十四人,蒙上天眷佑,幸俱无恙。次日召伊等进见,朕心怆然,几不能忍。此等猛士,与巴图鲁萨木哈图及他处先登骁勇出众之人,前已有旨,后遇攻城,勿令再登。及攻昌黎县,萨木哈图又复与焉。以后此等捐躯建功之人,勿得再令攻城。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27



  大典犹看永乐传,搜罗颇见费心坚。兼收释道欠精核,久阅沧桑惜弗全。未免取裁失蹖駮,要资稽古

  得寻沿。贪多遂致六书混,割裂都缘正韵牵。彼有别谋漫深论,我惟爱古命重编。词林排次俾分任,纶阁铅黄更总研。何不可征惟杞宋,宁容少误致天渊。崇文借以备四库,摛什因而示

万年。

西尽室南向,恭悬圣制用十二辰本字题四库全书作:

  四库搜经史集子,绝胜书画收张丑。木天群彦聚清寅,宁一青黎照金卯。名山搜校及兹辰,给札授餐岁始巳。讵以军事废旁午,速成欲信斯之未。玩愒有戒居申申,继晷焚膏穷二酉。乙览秉烛金屈戌,三豕子夏辨己亥。

阁外,东有碑亭一。碑南恭刻清、汉字圣制文渊阁记。碑北,恭刻圣制文渊阁赐宴诗。恭载典礼门。

臣 等谨案:高宗纯皇帝每御经筵,必颁圣制诗悬于殿阁,允为千古右文盛事。皇上继述钦

承,奉为彝典,节年讲学摅吟,特书张壁如例。谨依次分载典礼门经筵进讲仪。

  文华殿东为传心殿,东西设两角门。北向五楹,为治牲所;南向三楹,为景行门。东隅井亭一,殿后祝版房三楹,神厨三楹。再后直房五楹。殿中广五楹,祀皇师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帝师陶唐氏、有虞氏,王师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均正位南向。先圣周公,东位西向。先师孔子,西位东向。每月朔,太常寺堂官一员诣殿上香。每岁皇帝御经筵日,例请钦命大学士一员告祭。乾隆六年仲春,高宗纯皇帝御经筵,特行亲祭礼。六十年仲春,亲祭如初。嘉庆元年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四 四二五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295



国朝宫史续编 二八六

御制御文华殿经筵成什 壬戌

讲筵春启集儒簪,欲使淳风播士林。树德无为为众鹄,行师用正正人心。经文敬守先言博,图

治应从古籍寻。勗尔进规休溢美,政多阙失愧方深。

御制御文华殿经筵成什 癸亥

讲席亲临集宿儒,春盈堂陛旭辉敷。道惟明德钦伊训,政在养民法禹谟。是日进讲大学顾諟天之明命,尚书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二节。修己治人念前典,潜心师古守良模。文华普被消乖戾,愿共黎元尊正途。

御制仲春经筵诗 甲子

旭丽风和二月春,执经进讲集儒臣。文章论阐书中奥,翰苑筵罗席上珍。经筵御文华殿,集儒臣进讲,阐发圣贤彝训,治平要道,故每岁举行,未尝有阙。今岁以纪元甲子,于经筵次日幸翰林院,谨遵皇考九年甲子之典也,广集儒簪,赓吟锡赉,敬绍作人之化,嘉惠艺林,庶期文教光昌,士风弥臻醇茂。敷教设庠敦孝悌,谨身制度勉清淳。是日进讲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易经节以制度二节。化民成俗加勤敬,图治必从典籍循。

圣制仲春经筵诗 乙丑

传心东壁接宫墙,春盎文华溥艳阳。文华殿在传心殿右。讲席敷宣希古圣,经筵讨论守前章。临民居敬政

无易,行健法天体自强。是日进讲论语居敬而行简,易经君子以自强不息二节。 味道精研图郅治,弼予不逮倚贤良。

御制仲春经筵诗 丙寅

春律中分暖旭暹,文华进讲论题拈。用人极量取于善,致豫虚衷守以谦。是日进讲孟子乐取于人以

能谦必豫。克己谘诹求美备,持盈延纳引安恬。探寻奥旨敷为政,旧学新知勉日添。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294

春仲经筵崇德辉,事虽仪典义深微。传心殿名祭俾思精一,会典载,御经筵日,例命大学士一员祭传心殿。予乾隆六年御经筵,特行躬亲致祭礼。昨六十年以践基符愿,仍亲祭以致虔恪。殿中所崇祀,自伏羲以至孔子,皆皇师、帝师、王师、先圣、先师、内圣、外王,道统相承,精一心传,乃治世临民之本。兹授位子皇帝,俾勤习庶务,训学即所以训政,因命依例以仲春御经筵,是日亦令先亲祭传心殿,令知治法不外心法、道法也。御论看犹足发挥。皇帝将所御制论呈览,此次首题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次题易经,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首题御论,言人君于民必当保赤求宁,则下民倾心感戴,若依父母。次题御论,言元者生物之始,亨者生物之通,春生夏长,自顺其序,发挥题蕴尚不至紊。训政讵应忘训学,知文实不外知几。元正昨甫相授受,陶景虞薰慎莫违。

御制仲春经筵诗 丙辰

青阳左个辟经筵,广殿华簪集众贤。论阐儒臣资启沃,旨承太上代敷宣。民依父母由恩浃,易

着元亨示象旋。是日进讲四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周易元者善之长也,享者嘉之会也。圣化渐摩文治盛,夙闻诗礼凛心传。

御制经筵后文渊阁赐茶即事 丙辰

仪成讲席列文华,层阁敷茵例赐茶。宸翰悬楣昭日月,全书充栋灿云霞。玉阶风静鑪烟直,珠

牖帘疏树影斜。交泰一堂歌湛露,皇州春色正无涯。

御制仲春经筵诗 丁巳

右文承旨御经筵,左个文华杰阁前。拂拂和风翻翠葆,融融绮旭度花砖。政勤人道中庸纪,训

本帝心洪范编。是日进讲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尚书是彝是训,于帝其训。探讨儒臣资启沃,披陈讲案义敷宣。

御制仲秋经筵诗 辛酉

春月经筵典曾举,仲秋讲学始陈仪。风凊旭皎辉高宇,鹭序鸳班集玉墀。节用爱人实政布,保

民孚惠吉占宜。是日进讲论语节用而爱人,周易有孚惠心勿问元吉二节。愧无文治敷王化,负扆中心惭作师。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三十四 二八五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下) 页码:203

  南花园

  首领一,无品级。太监七。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太监月银二两,年米十六斛。

  永安寺

    首领一,无品级。太监七,俱充喇嘛。又太监六,习喇嘛经。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公 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大西天

  首领一,无品级。太监九,俱充喇嘛。首领月银三两,米三斛,公费制钱七百。太监月银二

两,米一斛半,公费制钱六百。

  帘子库兼门神库

首领二,无品级。太监十。首领季银四两五钱,米九斗。太监季银三两,米与首领同。

前编分载旧额首领各一,太监各八,嗣改首领二,太监十兼之。

臣等谨案:前编开载礼部所属万善殿、番经厂、汉经厂、工部所属传心殿,首领、太监各缺,

  今遵现行则例均裁。

  太常寺所属太庙

  七品首领一,执守侍。八品副首领二,侍监。太监二十。首领季银九两,米九斛。副首领季银

      六两,米四斛。旧额首领一无品级,嗣改设七品者一,八品者二。太监银、米同。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七十四 六九九

书名:石渠余记 页码:46

石渠余纪三八

带领引见,详核文品,始定名次。并定读卷官为八员,初以十四员。于文华殿、传心殿前后住初,晨集暮散,宿。未定关防。是科拔毕沅第一。次年又谕曰:“读卷各加圈点标识,卽有参差,不过

上之适中,中之适下。其或相去悬絶,必各存成见,有高下其手之弊。”乃另派大臣覆看,旋亦停止。三十六年辛卯恩科,廷试邵晋涵等一百余人,谕以进呈十卷,颂多规少,且有语涉瑞应,朕深为不取,乃择黄轩为第一。四十六年辛丑,敕殿试交卷,日入为度。以向来有至次早交卷者,连宵达旦,更长人倦,故更为定制,罢其给烛。自雍正癸卯、甲辰,以将选庶吉士,于殿试后,加以御试论、诏、奏、议、诗五题,是为朝考之始,时令九卿各举所知,又令同考得自相推举。初,新进士既殿试、朝考,复派王大臣验别等第。至乾隆丙戌,谕罢之。临轩甄録,亲视其材品,以为高下。不特无前代吏部注官之弊,而亦以豫防攀援之私。古来用人,莫公于此。又按乾隆初年汪漋奏:“考试新进士,令将本处当行之事,各据所见陈奏,格于廷议矣。”乃谕以“古来帝王为治,不弃刍荛,况进士皆读书之人,于地方利弊,或有确见。今考试仍照旧出题,若有愿将地方事件敷陈者,准据实条奏。阅卷大臣择其言可采者,进呈朕览。”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90

九州清晏 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后曰九州清晏,为四十景之一。额为世宗宪皇帝御书,又额曰蔚然深秀。联曰:红篆炉烟看气直;绿苞庭竹爱心虚。高宗纯皇帝御书。

天心水面 长春园思永斋西稍南河外为得全阁,额曰天心水面。

传心殿 文华殿之东为传心殿,内祀皇师伏羲、神农、轩辕氏,帝师陶唐、有虞氏,王师夏禹、商汤、周文王,皆南向;先圣周公东位西向;先师孔子西位东向。每岁经筵,先遣官祭告。乾隆六年,亲诣行礼。

昭仁殿 高宗纯皇帝诗序:乾清宫之东簃为昭仁殿,皇祖在御时日夕寝兴之温室也。朕勿敢居焉。乃贮天禄琳琅宋元镌本于内,时一徘徊,曷胜今昔之思!诗云:芸帷木榻想贻宁,圣日常昭丽柍桭。六十一年滋惕息,百千万世永昭仁。好书敢谓承先志,新德惟期澡我身。檐向周庐列书室正对上书房。,每闻占毕达枫宸。

西苑勤政殿 西苑门临池面北正门曰德昌门,门内为勤政殿,后为仁曜门,南为翔鸾阁。由阁而南为涵元门,门内正中南向为涵元殿。高宗纯皇帝额曰天心月胁。东室额曰含经味道。涵元殿之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正北相对为香扆殿。

养心殿 养心门中为养心殿,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凡办理庶政,召对引见,视乾清宫。东暖阁内高宗纯皇帝御书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圣训,西暖阁恭悬世宗宪皇帝御书额曰勤政亲贤。高宗纯皇帝养心殿铭曰:人心惟危,在闲其邪。道心惟微,在培其芽。其闲其培,皆所为养。操存舍亡,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29

风飘次第听。

施闰章《元旦早朝》诗:

丹阙晨开敞御筵,朝元会好傍卢烟。春回晓日螭廷暖,风细卿云凤阁悬。宵旰勤思荒服外,衣冠拜舞圣人前。称觞进璧浑间事,共拟南征奏凯篇。

陈廷敬《长至朝贺》诗:

昨夜阳回晓仗过,天门钟鼓竞鸣珂。朝衣旧惹炉烟重,旭日新移扇影多。云物编年书凤简,岁华簪笔在銮坡。亦知词赋工无益,若为升平许载歌。

太和殿后为中和殿,规制较小,方檐圆顶,建造殊异,内顶雕刻彩绘极精美。(图三)

图三 中和殿顶

中和殿后为保和殿,横九间,宽广高大,略与太和等。以上为三殿。殿后十馀丈即为乾清门。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旧军机直卢在焉。由此直入乾清宫,今堵塞矣。又太和殿之左为文华殿,为往时皇帝御经筵进讲处。

陈廷敬《讲筵纪事》诗:

崇政经帷秘,延英玉陛高。声荣肃中禁,宠渥厚词曹。天语开黄卷,干文上彩毫。万言亲讲诵,或恐圣躬劳。

沈荃《经筵恭纪》诗:

蓬莱紫气绕氤氲,此日虞廷奏缦云。侍从儒臣咸旧学,太平天子况能文。西清窈窕开钟鼓,东陛辉煌列典坟。精一心传亲绍述,五经无事析纷纭。

佩殿二,东曰本仁,西曰集义。旁为传心殿,为往时尊礼先圣先师处。其布置式样与他殿景致不同,房有井,覆以亭。明黄建《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大庖第二。

西为武英殿,规制与文华殿同。李自成僭帝号御极于此。东西庑配殿,东曰凝道,西曰焕章,凡内廷校刊书籍俱于此。殿西为浴德堂,清乾隆时为香妃沐浴之所,仿土耳其式建筑,室旁有水井,蒸汽水管一切设备宛然尚在。堂西为宝藴楼,旧咸安宫遗址,民国三年改建为庋藏宝物之所。武英殿之东,御河环绕,石桥一座,雕刻极精,为诸桥冠,俗呼断虹桥,石栏杆雕斫极精,一石猴左手舞瓢,右手持裙,尤精絶。桥北地广数亩,有古槐十八排列成荫,颇绕幽致。(图四图五)

图四 断虹桥

图五 断虹桥石栏

传心殿琐谈

<正> 传心殿位于紫禁城东南隅的在文华殿东侧,是一组由长方形院落组成的祭祀性建筑。整个院落南北长100米,东西宽25米,占地2500平方米。院子前方无正门,而在东、西两墙的前半部各开一随墙式琉璃门,上覆黄色琉璃瓦。东墙较高,西墙与文华殿院墙相邻,墙体稍矮,故西门楼高于院墙,为整式琉璃门楼。东门与东华门遥望,西门与文华殿东角门毗邻,中隔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