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后右门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保和殿西面南之门谓之后右门,与之对称,保和殿东面南之门谓之后左门。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77

渗金圆顶,如穿堂之制。建极殿后曰云台门,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亦名曰平台。又东则景运门,西则隆宗门,中则乾清门,上则为乾清宫。崇祯元年八月初四日,题敬天法祖牌。东暖阁曰昭仁殿,西暖阁曰弘德殿。左曰日精门,右曰月华门。曰端凝殿,曰懋勤殿。左小门曰龙光,右小门曰凤彩。西御憩房,万历中更寿安居。乾清宫后披檐,东曰思政轩,西曰养德斋。中圆顶则交泰殿,上则曰坤宁宫,皇后所居。坤宁东露顶曰贞德斋,西露顶曰养正轩,东披檐曰清暇居,北围廊曰游艺斋。左曰景和门,右曰隆福门。再北左曰端则门,右曰基化门,便接琼苑左、右门矣。此中一路之大略也。

乾清宫后,过日精门之东曰崇仁门。稍南则曰奉慈殿。万历中,改东裕库曰弘孝殿,崇先殿改为神霄殿。日精门往北曰顺德北门,则东一长街也。再北向西与龙光门斜对者曰咸和左门,向南者曰景仁宫,其东则东二长街也。南首曰麟趾门,北首曰千婴门。麟趾门之东曰延禧宫,曰怡神殿。再东曰嘉德左门。再东曰苍震门。咸和左门之北,向西与景和门相对者曰广和左门,向南者曰承乾宫,东宫贵妃所居。东二长街之东曰永和宫。广和左门之北,向西与端则门相对者曰大成左门,向南者曰锺祥宫,皇太子所居,后改兴龙宫。东二长街之东曰景阳宫。千婴门之北并列者,则乾东之房五所,宫

卷之六 四七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84

春明梦余录 五四

华盖殿更中极殿牌 谨身殿更建极殿牌

已上左顺门起,俱嘉靖四十一年七月十三日更。

中左门牌 中右门牌

后左门牌 后右门

景运门牌 隆宗门牌

乾清门牌 乾清宫牌,殿内敬天法祖牌 崇祯元年

八月初四日悬安。

东暖殿 万历十一年闰二月添额,名弘德殿。本年四月初七日更昭仁殿扁。

西暖殿 万历七年五月十五日添额,名雝肃殿。万历十一年四月初七日更弘德殿扁。日精门牌 月华门牌

端凝殿 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懋勤殿 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添额。

龙光门牌 凤彩门牌

西御憩房 万历二十二年十月初三日更寿安居,添额。万历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去额

不悬。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48

落在何所。庙门玲珑雕刻处皆损坏,有龙爪痕。太监苏允宁换鸱吻比前减小,上不悦,降允宁级。绥寇纪略

原崇祯十六年夏,一夕大雨霹雳起奉天殿中,诘朝视之,殿门俱开,门前白石为雷火所燔,有蟠龙痕。门上金铺龙爪印其上,爪所著处金皆镕化,中官马从龙云。艮斋笔记

原社稷坛在阙之右,与太庙对。坛制二成,四面石阶各三级,上咸用五色土随方筑之。坛西砌瘗位,四面开棂星门,西门外西南建神库,库南为神厨,北门外为拜殿,外天门四座,西门外为宰牲亭。春明梦余录

原洪武元年,上亲祭大社大稷。大社设正位在东,配以后土西向,大稷设正位在西,配以后稷东向,各用玉两邸,币黑色,牲用犊一、羊一、豕一,笾豆各十。同上

原居中巍然而向明者午门也,钟鼓在焉,曰左掖门,曰右掖门。芜史

原午门之内曰皇极门,左曰弘政门,右曰宣治门,旁曰归极门,曰会极门。皇极门内东曰文昭阁,西曰武成阁。上曰皇极殿,中曰中极殿,后曰建极殿,所谓三大殿也。中极渗金圆顶,如穿堂之制,建极殿后曰云台门,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亦名曰平台。又东则景运门,西则隆宗门,中则乾清门,上则为乾清宫。崇祯八年八月初四日,题敬天法祖牌悬于内。东暖阁曰昭仁殿,先名弘德。西暖阁曰弘德殿。先名肃雝。左曰日精门,门之北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66

两旁向后者,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即云台左右门,亦名曰平台也。凡朝对阁臣等官,或于平台,即后左门也。芜史

〔臣等谨按〕明弘治十三年五月,召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于平台,议京营将领。见孝宗本纪。

原四川石砫女帅秦良玉帅师勤王,召见,赐彩币羊酒,上制诗旌之曰: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崇祯遗录

〔臣等谨按〕崇祯四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帝召见平台,赋四诗旌其功。见明史本传。

原崇祯十二年九月,命大学士杨嗣昌以原官兼兵部尚书,督师讨流寇。赐尚方剑,宴于平台后殿上,手觞嗣昌三爵,赐以诗。国榷

原赐杨嗣昌诗云: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书用黄色金龙蜡笺,厚如指甲,长四尺余,阔一尺六七寸,字大二寸余。后一行署云:赐督师辅臣嗣昌,又一行署云:崇祯十二年九月。前钤御笔之章,引首一宝。上方中书一押,大体似明德二字合成者。钤一,表正万邦之宝。吁天录

补崇祯丙子八月十六日,上御平台,召诸臣入对,入班天气晴明,全无雨状。俄而黄沙

书名:国朝宫史(上) 页码:219

殿内御笔匾曰:"允执厥中],联曰:"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中设宝座,凡遇三大节,皇帝先于此陞座,内阁、内大臣、礼部、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堂官及侍衞、执事人员行礼毕,然后出御太和殿。恭遇加上皇太后徽号,则于殿内閲视奏书。遇方泽大祀及祀太庙、社稷之前一日,皇帝俱于殿内视祝版。亲祭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朝日、夕月,亦如之。每岁耕耤,幷于殿内閲视农器。

  殿后爲保和殿,殿九楹。御笔匾曰:"皇建有极],联曰:"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中设宝座,每岁除夕,皇帝御殿筵宴外藩。每科朝考新进士,翰林院引入殿内,左右列试。殿之左门曰后左门,右门曰后右门,与中左、中右门相对。自太和殿至保和殿,两庑丹楹相接,四隅各有崇楼,中路甬道相属。保和殿后陛三出,向北卽干清门也。

  协和门之东爲文华殿,康熙二十二年建。殿门五楹,前殿七楹。御笔匾曰:"缉熙明德],联曰:"道脉相承,经籍昭垂千圣绪;心源若接,羹墙默契百王传。]每岁春秋仲月,皇上御经筵,讲臣于殿内进讲。皇上宣示御论,诸臣跪听毕,以次列坐,赐茶于殿内。御制秋日经筵诗庚申皎日丽中天,金风拂细旃。右文遵旧制,典学重经筵。爲进

邦家彦,爰咨经史诠。探渊思汲古,望道未忘筌。制事应惟义,执中犹在权。心恒期洞

卷之十一宫殿一 一九三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57

长元按:明宫室后右门亦曰平台,为召对之所。

殿后迤北十余武,崇基列陛。其北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中南向者为干清门。

 长元按:太和门殿明皆曰皇极,殿又曰奉天,中和殿明曰中极,又曰华盖,保和殿明曰建极, 又曰谨身,所谓三大殿也。昭德、贞度二门,明曰弘政、宣治,协和、熙和二门,明曰会极、归极,体仁、弘义二阁,明曰文昭、武成,今皆更易其名。

稽察上谕处、内阁诰敕房,皆在午门内东庑。

起居注公署、翻书房,皆在午门内西庑。

内阁为大学士直舍,在昭德门东南隅,门西向,阁南向。今于阁东北开正门,与文华殿相对。

沈德潜夜宿中书省诗:独宿丝纶阁,虚堂灯火清。窥檐星汉影,记夜柝铃声。报称惭须鬓,疏慵负圣明。家园通梦寐,游钓忆平生。

长元按:内阁二磁缸,明宪庙所赐种兰者。

文华殿在协和门东南向,崇阶九级,前为门三间,后为主敬殿。每岁二月,御经筵于此。

陈廷敬讲筵纪事诗:崇政经帷秘,延英玉陛高。声容肃中禁,宠渥厚词曹。天语开黄卷,乾文上彩毫。万言亲讲诵,或恐圣躬劳。

沈荃经筵恭纪诗:蓬莱紫气绕氤氲,此日虞廷奏缦云。侍从儒臣咸旧学,太平天子况能文。西清窈窕闻钟鼓,东壁辉煌列典坟。精一心传亲绍述,五经无事析纷纭。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56

门,门各三楹。殿后东西两庑各三十间。正中南向者为中和殿,殿纵广各三间,方檐圆顶,金扉琐窗[南北],陛各三出。②玉牒告成,恭进于中和殿。凡祭祀视祝版、耕藉视五谷农器于此。西庑为铜器库。其后为保和殿,深广九楹,重檐垂脊。前陛三出南向,后陛三出北向。每岁除夕,筵宴外藩,每科策试新进士,皆御焉。列祖宝训、实录告成,纂修官恭进于此。与太和殿两庑丹楹相属,四隅各有崇楼矗起,中通甬道。乾隆三十年重修。殿旁东为后左门,西为后右门,门各三间,南向(民国元年将此二门堵塞,由此以南归民国管理,由此以北归清帝居住),前后出陛,殿后迤北数十步,崇基列陛,与殿相对者,即乾清门也。

注:

[一] 王士祯《居易录》:"重建太和殿,乙亥二月廿五日鸠工。有老工梁九者董将作,年七

十余矣,自前代及本朝初年大内兴造,梁皆董其事。一日手制不[木]殿一区,以寸准尺,以尺准丈,不逾数尺许,而四阿重室规模悉具,殆绝技也。初,明之季京师有工师冯巧者,董造宫殿,自万历至崇祯末老矣。九往执役门下,数载终不得其传,而服事左右不懈益恭。一日,九独侍,巧顾曰子可教矣。于是尽传其奥。巧死,九遂隶籍冬官,代执营造之事。一技之必有师承,不妄授受如此"。

[二] 《大清会典事例》:"凡元旦、万寿圣节、冬至日则大朝,皇帝御太和殿而受焉。常朝亦

书名:酌中志 页码:110

酌中志卷之十六 四

  也。而逆贤尽行斥退,信用自己名下,间有一派少不更事之人,非制也。按旧制,后右门卽云台右门之北,隆宗门之南,坐东朝西房一连,原名协恭堂,每日早晨,或非朝讲之日,及申时后,掌印公过司房看文书,秉笔、随堂人各有室,挨次细看。先看文书房外本,次看监官典簿文书。自逆贤窃柄,其规矩荡废无遗,所以事事苟且。万历年间,先监过司房,例印公穿直身,率秉笔等,都是单身入室。其亲信掌

班人等,一人不得入机密禁近,理应如此。奈王体乾党附无骨,而逆贤不识字,遂公然于乾清宫大殿上看文书,或懋勤殿板房看文书。硬拆实封,高声朗诵。又挨次到各人直房。那一家管文书、看直房掌班司房官人肯不出宫门、不张权势如累臣者乎?不过司房,诚纰政也〔六〕。如欲君德昭明,左右得人,须先振刷内书堂起。欲章疏不泄漏,权不旁落,须有好明白印公,不徇私,不惮劳,仍复早晚过司房之旧制始。如欲真才柄用,中外不水火,须大破逆贤积习,为官择人,不为自己子孙择官始。在圣主自无一番一番如传舍用人之理,在内臣亦闻风观感,羣于为善,庶免本官势倒,连累退斥之患。此必得虚明为国,淡名利、忘报复之人,柄政当朝,立贤无方,庶可办此。若只悠悠忽忽,张三败了便将他支派退净,李四败了又如此,赵甲、王乙又如此,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东海逝波,其奈之何哉!凡御前面考随堂、秉笔,自崇祯元年冬,钦出"事君能致其身"题者,郑太监之惠、曹太监化淳中式始。至十二年夏,李太监承芳署司礼印时,其名下顾三聘者,亟图速化,遂密托己之名下王建鼎代,选于众时艺一篇,被巡绰官发其事。李不得已,奏知圣上,立将三聘责毙,降建鼎净军,发南海子看守墙铺。其年秋,李褫职逮狱,偶言及此,累臣曰:重惩三聘甚当。李曰:何也?累臣曰:彼草野寒士,或迫于

书名:酌中志 页码:158

酌中志卷之十七 十

者,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卽云台左右门,亦曰平台。凡召对阁臣等官,或于平台,卽后左门也。又东则景运门,西则隆宗门,西向南者则仁德门也。干清门外左右金狮二,入门丹陛,至乾清宫大殿。其扁曰"敬天法祖"四字,崇祯元年八月初四日悬安,系高太监时明笔也。殿左曰日精门,右曰月华门,左小门曰龙光,右小门曰川彩。殿东西有廊,廊后左曰昭仁殿,右曰宏德殿,东西各有角门。宫后披檐,东曰思政轩,西曰养德轩。再北则穿堂,居中圆殿曰交泰殿,其渗金圆顶,亦犹中极殿之制也。再北曰坤宁宫,皇后所居也。曰永祥门,增瑞门,万历二十五年二月添额。宫之东披檐,曰清暇。居北回廊曰游艺斋。崇祯五年十月廿三日悬安者也。宫后左曰景和门,右曰龙德门。再北,左曰端则门,右曰基化门,便接琼苑东西门矣。坤宁宫有中门,曰广运门,嘉靖十四年七月初二日,改曰坤宁门。万历三十三年,干清、坤宁俱鼎建告成,至四十年后,始御居乾清宫西暖阁。乾清宫大殿之左向西者,曰端宁殿,尚冠等近侍所司御服、衮冕、圭玉、冠带、钱粮贮此。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王体乾等直房,并乾清宫管事,牌子王朝忠等直房〔二九〕,不概叙也。此薇垣深远之地,中一路之大畧也。过日精门之东,曰崇仁门。稍南,曰内东裕库,曰宏孝殿,神霄殿,卽崇光殿也。日精门往北向南者,曰景明门,今曰顺德左门,则东一长街也。再北向南与龙光门斜对者,曰咸和左门。向南者景仁宫。其东则东二长街也。南首曰麟趾门,北首曰千婴门。麟趾门之东延祺宫、怡神殿。再东曰嘉德左门。再东则苍震门也,此门恒闭,遇扫雪修造则开。孝靖皇后王老娘娘疾革时,光庙每日来问安,出入此门〔三〇〕。至薨逝后,于慈庆宫恭设灵位,哭临供安,大祥禫祭后,始不尚白衣冠矣。咸和左门之北,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24



为文武官行礼班位。殿左曰中左门,右曰中右门,皆三楹,南向,与昭德、贞度二门相对。其东出者为左翼门,西出者为右翼门。翼门之南,东为体仁阁,西为弘义阁,各重楼九楹。廊庑四周相接,共六十六楹,为内务府银库、衣库、缎库、皮库、茶库、瓷库分庋之所。武备院甲库、毡库、鞍库附焉。

臣 等谨案:高宗纯皇帝圣制太和殿视朝传胪诗暨皇上御制诸诗,皆以彰明巨典,谨分载典

礼门。

  太和殿后为中和殿,纵广各三楹,方檐,渗金圆顶,金扉、琐窗各二十有四,南北陛各三出,东西陛各一出,左右陛各三重,东西出。殿内,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允执厥中",联曰:"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中设宝座,凡遇三大节,皇帝先于此升座。内阁、内大臣、礼部、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及侍卫、执事人员行礼毕,迺出御太和殿。恭遇加上皇太后徽号,于殿内阅视奏书。方泽大祀及飨太庙、祭社稷前一日,于殿内阅视祝版。亲祭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朝日、夕月如之。每岁耕耤,阅视农器及谷种青箱,均于此。殿后为保和殿,深广九楹,前陛各三出。殿内,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皇建有极",联曰:"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中设宝座,每岁除夕,皇帝御殿筵宴外藩。每科策试、朝考新进士,俱于殿内左右列试。殿之左曰后左门,右曰后右门,与中左、中右二门相对。自太和殿至保和殿,两庑丹楹相接,四隅各有崇楼,中路甬道连属,后陛三出,迄北十余武,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三 四二一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379



吉祥门至东北隅。迤而南, 过苍震门, 至东南隅。迤而西, 仍至景运门。凡十二汛为一周。紫禁城外每夕八筹递传, 自阙左门起讫。

一、门钥

  门钥之制:恭遇皇上乘舆出入,各门均启中门。每夕,景运门直宿司钥长率官军至后左门、后右门、中左门、中右门、左翼门、右翼门、太和门、昭德门、贞度门以次验视扃鐍。午门,以隆宗门护军参领;东华门,以苍震门护军参领;西华门,以启祥门护军参领;神武门,以吉祥门护军参领,分视扃鐍毕,各遣护军校纳钥于司钥长,受验诸门钥,汇贮于箧,复加扃钥。诘朝,各门校领钥以次启门,日以为常。

一、禁令

  紫禁城门禁令:凡王公、官员、执事人等,各有限制,不得擅行。其准于应行之门出入者,由直班官军询明放进。如有无故溷入及滥携入、滥纵入者,分别议处。午门右门,惟王公得行。左门,准各衙门官吏行。其内大臣、侍卫、内务府等官,及内廷有执事官与内府各执役人等,准由禁门行者,均将姓名及所隶旗分、佐领、内管领造册咨送登籍,于经由之门各置一通。工匠服役人等,则由该管衙门各给火烙印腰牌,书姓名、工作差役,持为出入符验。以护军之识字者,专检门籍,稽其出入。籍内无名及不带腰牌者,不准放行。又,每门设红杖二,以护军二人更番轮执,坐门下,亲王以下经行,皆不起立。有不报名擅入者,挞之。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四十八 三七五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377



于次日具奏。值皇上车驾行幸,阳文合符交留京办事王、大臣输班交替看守,俟皇上回跸还宫,即

恭缴交入大内。皇上迥跸驻圆明园,径送御园宫门缴进。

一、宿卫

  宿卫之制:○三旗侍卫,分六班,更番轮直。班分两翼,镶黄旗为左翼,正黄旗为右翼,正白旗半为左翼,半为右冀。各设侍卫班领二员。署班领二员,侍卫三十员,直乾清门,为内班。散秩大臣一员,侍卫亲军十名,直中和殿;侍卫什长三名,侍卫亲军三十名,直太和殿,为外班。以领侍卫内大臣一员总统之。内大臣、散秩大臣二员随班入直。○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军营,一体分班守卫。景运门:直班大臣一员,司钥长一员,主事一员,护军校二员,传筹护军校一员,门笔帖式一员,阅门藉护军六名,护军十八名,传筹护军九名。隆宗门:印务参领一员,护军参领一员,护军校二员,传筹护军校一员,门笔帖式一员,阅门籍护军一名,护军十八名,传筹护军九名。后左门、后右门:护军参领各一员,护军校各二员,门笔帖式各一员,阅门籍护军各一名,护军各十三名。中左门:护军参领一员,护军校一员,阅门籍护军二名,护军九名。中右门:前锋参领一员,前锋校一员,阅门籍护军二名,前锋九名。左翼门、右翼门:护军参领各一员,护军校各一员,阅门籍护军各一名,护军各九名。体仁阁、弘义阁、昭德门、贞度门、协和门、熙和门:护军校各一员,护军各九名。午门:护军参领一员。左门:阅门籍护军二名。左右门:护军校各二员,护军各十三名。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护军参领各一员,护军校各二员,阅门籍护军各二名,护军各十八名。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四十八 三七三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98

中曰太和、中和、保和殿,太和东西庑曰文昭阁、武成阁,(尚未改名)左翼门、右翼门,左右曰中左门、中右门;保和左右曰后左门、后右门。西曰武英殿,西南曰南熏殿。文华殿缺。

(2)内廷 前曰乾清门,东西庑曰景运门、隆宗门。中曰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宫左右为昭仁、弘徳殿,两庑为日精门、月华门,端凝殿、懋勤殿、龙光门、凤彩门;交泰殿东西为景和门、隆福门;坤宁宫左右为东西暖殿,永祥门、增瑞门,北为坤宁门、基化门、端则门。

(3)奉先殿养心殿及十二宫 十二宫之制,修复仅及其半:乾清宫东为奉先殿,北为景仁、承乾、钟粹三宫,再东为玄穹宝殿。乾清宫西为养心殿,北为永寿、翊坤、储秀三宫,再西为长春宫,不在东西六宫规制之列。

(4)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咸安宫英华殿 本图俱载上列宫殿,咸安宫为今寿安宫地。

(5)御花园 中为钦安殿天一门,东为御景亭、浮碧亭、凝香亭、万春亭、绛雪轩;西为延晖阁、位育斋、澄瑞亭、玉翠亭(尚未改名)、千秋亭、养性斋。该图尚

书名: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 页码:51

即奉天门。(铜壶滴漏在此)其左曰宏政门,即东角门;右曰宣治门,即西角门也。居西向东曰归极门,即右顺门;居东向西为会极门,即左顺门。皇极门内居中向南者,曰皇极殿,即奉天殿也。殿两旁左向西者曰文昭阁,(注一)即文楼;右向东者曰武成阁,即武楼也。南北连属穿堂上有渗金圆顶者,曰中极殿,即华盖殿。殿两旁,东曰中左门,西曰中右门。正北曰建极殿,即谨身殿也。殿后居中,高踞三缠白玉石阑杆之上,与乾清门相对者,云台门也。两旁向后者,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即云台左右门,亦曰平台。

过皇极门而东,曰会极门,凡京官上本接本俱于此;各项本奉旨发抄,亦必由此。会极门外,向东南入曰内阁,辅臣票本清禁处也。宣宗赐有文渊阁印一颗,玉筋篆文,凡进封票本揭帖圣谕勅诏,用此印钤封。出会极门,循东阶下,有殿曰佑国殿。(供玄帝圣像)东为内承运库,银两表里等钱粮贮藏之所也。再东过小石桥曰香库。又稍北有库一进,坐东向西,有石牌曰古今通集库,系印绶监所掌,古今君臣画像符券典簿贮此。(今此石犹存,在銮仪卫内銮驾库前,名实已不相符。)再北曰东华门,门内石桥北

注一 海山仙馆本酌中志作『昭文阁,』误。

书名:人海诗区(上册) 页码:100

人海诗区九〇

其四

对品分班玉笋行,〔八七〕一时望拜殿西厢。百官燕出宫闱静,踈雨蒙蒙湿建章。《秋涧集》

秘密堂在宣文阁旁,受秘密戒者得入。见《元史》。

张 昱

似将慧日破愚昏,白昼如常下钓轩。〔八八〕男女倾城求受戒,法中秘密不能言。《光弼集》

前 题 周宪王

安息熏坛建众魔,〔八九〕听传秘密许宫娥。自从受得毘卢呪,日日持珠念那摩。《诚斋新録》

平台御制诗二首皇极殿之后,有云台门。两旁向后者,东曰后左门,西曰后右门,卽云台左

右门,亦名曰平台。凡召对阁臣等官,或于平台。崇祯尤时御。见《芜史》。

宴督师大学士杨嗣昌崇祯十二年,命杨嗣昌督师讨流寇,赐宴平台后殿。上手觞嗣昌三爵,并赐以诗。见《国榷》。思 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