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颐和轩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颐和轩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次重修。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0

曰:智水仁山从体道;奇花瑞草总含芬。一曰:成阴乔木天然爽;过雨闲花自在香。一曰:智仁适会动还静;枕葄无非史与书。西北阁上联二,一曰:商鼎周彝自典重;槛花苑树相芬芳。一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后厦阁上联曰:心触清机亲翰墨;目游润景足精神。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乐寿堂诗 寄兴由来在山水,向以万寿山背山临水,因名其堂曰乐寿,屡有诗。后得董其昌论古帖,知宋高宗内禅后有乐寿老人之称,喜其不约而同。因以名宁寿宫书堂,以待倦勤后居之。绍兴先我篆题铭。因名宝额待他日,冀叶贞符娱曼龄。忧则付人乐则寿,存吾顺事没吾宁。用张子西铭语。廿年屈指居斯俟,恩许之乎赖昊灵。

  〔臣等谨按〕乐寿堂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楣间额曰:胸中常养十分春。乐寿堂后为颐和轩。轩两庑壁亦嵌置敬胜斋帖石刻。正中额曰太和充满。联曰:景欣孚甲含胎际;春在人心物性间。又联曰: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东暖阁之南室额曰随安室。联曰:庆烟纠缦笼青琐;淑景和誾丽紫宸。西暖阁之西室联曰:随时自适天倪协;即事多欣道味涵。北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西暖阁外亭额曰如亭。后厦额曰导和养素。联曰:静延佳日春常盎;茂对祥风景总宜。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颐和轩诗 即渐菟裘构,居图豫立那?此时仍尽瘁,他日拟颐和。奢

书名:日下旧闻考(一) 页码:281

愿谁能息?高年彼任磨。虽然期廿岁,驹隙度羲娥。

又御制随安室诗 廿五前随安,读书乐群诚多欢。廿五后随安,勅几切己为君难。期八旬有五归政,仍是室也心应宽。一日未息肩,万几敢惮烦!随安随地励斯志,欲冀他年无事坐此恣盘桓。

〔臣等谨按〕颐和轩、随安室御制诗,皆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颐和轩后门额二,一曰引清风,一曰挹明月。门内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上刊文峯二字,石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皆御书。

乾隆四十一年御制文峰诗 昨于西山得玲峰,树之文源阁,既为之歌,兹以其副置于景福宫之门,名曰文峰而系以诗。物有一兮必有偶,伯兮叔兮相与友。玲峰既峙文源阁,文峰讵复藏岩薮!贲然肯来树塞门,景福宫前镇枢纽。是处拟为归政居,老谢远游迩斯守。皇山较此实卑之,却笑犹堪拜米叟。巨孔小穴难计数,诡棱奇??自萦纠。西山去京无百里,车载非关不胫走。洞庭湖石最称珍,博大似兹能致否。宋家花石昔号纲,殃民耗物鉴贻后。岂如畿内挺秀质,弗动声色待近取。抑仍絜矩于人材,政恐失之目前咎。设因文以寓词锋,姑俟他年试吟手。

  〔臣等谨按〕文峰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69

殿东夹道卽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七丈有奇,东西三十六丈有奇。

门六:正中曰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曰宁寿门,内为皇极殿,殿后为宁寿宫。宫后亘以长街,东卽保泰门,西卽蹈和门。正中为养心门,内为养性殿。西宇额曰香雪堂,两庑嵌敬胜斋石刻。殿后为乐善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两庑亦嵌敬胜斋石刻。东暖阁曰随安室,西暖阁外曰如亭,后厦曰导和养素轩。后为景祺阁,阁东厅宇三楹。阶前湖石刊文峯二字,洞口刊云窦二字。山亭额曰翠鬟。保泰门北为崇楼三重,上额曰畅音阁,中额曰导和怡泰,下额曰壶天宣豫。其北与畅音阁相对者为阅是楼,前后殿宇共四所。前殿额曰寻沿书屋。后殿之东曰景福宫,宫后为梵华楼,稍西为佛日楼。

蹈和门内曰衍祺门。内东宇曰抑斋,东南隅曰撷芳亭,北曰矩亭。抑斋后为古华轩。轩西褉赏亭,刊御临董其昌兰亭记。亭北为旭晖庭。轩后为遂初堂,堂后迭石屏。其西为延趣楼,东向。楼外为耸秀亭,亭北为萃赏楼。西为云光楼,楼内额曰养和精舍。萃赏楼后圆亭曰碧螺。其北为符望阁,阁后为倦勤斋。斋西廊外为竹香馆,门曰暎寒碧。符望阁西门外为玉粹轩,东向。其南曰得闲室,北为净尘心室。

景福宫之后为兆祥所,今为皇子所居。西为花园,又西卽神武门也。

长元按:明宫室自奉先殿以东,则外东裕库、仁寿殿、哕鸾宫、喈凤宫等处,今宁寿宫当卽其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85

经臣等会同王怀庆、薛之珩、聂宪藩等督饬消防队当场救护,遂即会商清理火底办法,由警察厅护军管理处派拨官弁,刨挖检拾,并由臣等拣派司员逐日前往监视,现在清理完竣,所有检拾熔化佛像经版铜锡等项,共五百另八袋,金色铜片及残伤玉器等项共四十三箱。复经臣等前往详勘,恭查残缺佛像,亟应量加修饰,敬谨供奉。焚■经版情形较轻者,拟交中正殿尊藏保管。其熔■铜锡玉器等件,择其完整者四十九件,交进。其余残缺不齐者,交由中正殿司员妥为收存"。

月华门之西,相对为遵义门,门内西南向者为养心门,门内为养心殿,嘉庆七年重修。是殿为列帝宵旰寝兴之所。殿东,西暖阁,阁后室东为寝宫,西曰随安室。西暖阁有室曰三希堂,阁后北接后轩三楹,东为无倦斋,西为梅坞,向后为穿堂,为二层殿。殿之北曰能见室,其东曰攸芋斋。由景运门东出,左为肃诚门,门中南向者为奉先殿,殿前后各七楹,中奉安列圣神龛。殿东为夹道,即苍震门前直街也。街东为宁寿宫,清高宗于乾隆三十七年壬辰葺,备归政后尊养之所。[一][二][三]门凡六:正中为皇极门,东出曰敛禧门,西出曰锡庆门,又西向曰履顺门、蹈和门,东向曰保泰门。皇极门之内为宁寿门,门前列金狮二。门内为皇极殿,殿重檐,仿乾清宫制。[四]殿庑东出者为凝祺门,西出者为昌泽门,又西即履顺门,殿后即宁寿宫。亘以长街,正中为养性门,门内为养性殿,[五]殿后为乐寿堂,[六]堂西为三友轩,堂后为颐和轩

书名:国朝宫史续编(上) 页码:489



国朝宫史续编 四九〇

之福耶。物理人情在开示,久安长治要裁培。寝兴六十养心惯, 予即位以来,居养心殿六十余载,最为安吉。今既训政如常,自当仍居养心殿,诸事咸宜也。耄耋迟迥乐寿来。今予年近九旬,康强训政,若将来幸越期颐,或稍觉倦勤,即当迁居于此,以享大年闲静之乐。然惟敬待天恩,弗当豫计岁月耳。斯后弗当计岁已,敬承天眷一心恢。

圣制乐寿堂作 戊午

向曾计日拟居旃, 丙申年葺宁寿宫,预为倦勤娱老之地,拟归政后移居于此,以资颐养,计日以俟,屡见前作。兹却养心座未迁。洎丙辰授玺子皇帝,初愿幸符, 自揣精力强健如常,不敢遽图自逸,而养心殿乃每日视事之所,予以望九之年敕几训政,居处一切应仍其旧,用迓吉祥。归政依然此训政,己便兼亦欲人便。养心殿在乾清门西, 遵义门之内, 向来召见王公、 大臣、六部、九卿及引见官员等俱由乾清门进内,趋走甚近。若宁寿宫则相距较远,不若养心殿之便,是以仍照常居此,非惟自便,兼欲便于大小臣工也。忽教改观去声今乎昔。信弗让时岁与年。

张子西铭语诚达。懒重摛藻纪吟笺。

乐寿堂后为颐和轩,匾曰:"太和充满",联曰:"景欣孚甲含胎际,春在人情物性间。"楣间北向联曰:"丽日和风春澹荡,花香鸟语物昭苏。"后间匾曰:"导和养素",联曰:"静延佳日春长盎,茂对祥风景总宜。"东暖阁南向匾曰:"随安室",联曰:"庆烟糺■笼青璅,淑景和訚丽紫宸。"西暖阁

联曰:"随时自适天倪协,即事多欣道味涵。"又穿堂门上向北匾曰:"引清风",向南匾曰:"挹明

月"。乐寿堂之西为三友轩,寝宫匾曰:"胸中常养十分春"。院西随墙门东向匾曰:"承晖",西向匾曰:"挹爽"。颐和轩西院为如亭,楼下西室联曰:"境是天然赢绘画,趣含理要入精微。"颐和轩后为景祺阁,东有厅舍三楹,左立山石,颜曰:"文峰阁"。东山上有亭一,曰"翠鬟"。下有石洞,曰"云窦"。阁下联曰:"庭饶芳毯铺生意,座有芸编结古欢。"匾曰"静听",曰"澄观"。养性门之东为阅是楼,联

书名: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页码:98

金莲映日 地为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

扇淳室 泉宗庙内挹源书屋南为扇淳室。高宗纯皇帝诗曰:吴样新成扇式室,满窗清籁绿篁林。淳风设谕民怀始,尚觉惭哉大宝箴大宝箴云:扇以淳风。

随安室 含碧堂后有殿,为随安室,高宗纯皇帝在青宫时书屋名。后有安土、安窗、安琴、安仁四诗。又乐善堂后为颐和轩,东暖阁之南室额曰随安室。联曰:庆烟虬缦笼青琐;淑景誾和丽紫宸。又西苑、圆明园、清漪园皆有随安室。

虚白室 西苑植秀轩折而西为石池,度池穿石洞出为虚白室。北室联曰:景向淡中宜藻绘;山从老处见精神。南室联曰:连林新绿间旧绿;入户泉音复鸟音。

香嵓室 地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基命宥密 乾清宫西庑向东,与端凝殿相对者为懋勤殿。高宗纯皇帝额曰基命宥密。圣祖仁皇帝冲龄曾读书于此。

水木明瑟 地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映水兰香东北。高宗纯皇帝词引:用泰西水法引入室中,以转风扇,泠泠瑟瑟,非丝非竹,林光逾生净绿。其词曰: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首出庶物 高宗纯皇帝乾清宫屏风铭曰:百姓注耳目,一人孩之。万几懔旦明,一人裁之。恶乎危?危于不知。恶乎失?失于好逸。恶乎损?损于矜骄。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36

(三)外东路

外东路旧统名宁寿宫。清乾隆三十七年始建,备归政尊养之用。宫垣南北一百二十丈,东西三十六丈有奇。所占之地,约当内廷宫殿四分一。规模俱仿内廷,各正宫正殿前,为皇极殿,制如乾清宫。(图十六)

图十六 皇极门

前为皇极门,门前有九龙壁,后为宁寿宫,制如坤宁宫。宫虽统名宁寿,仍特有一宫名此。北为养性殿,制如养心殿。(图十七)自乾隆三十七年兴工,至四十一年始落成。奉太后称庆,并贺金川奏凯。每逢佳节,均于是殿开宴。迨乾隆六十年归政后,永定此地为太上皇宴居之所。后越百馀年,慈禧太后曾居此。又北为乐寿堂。(图十八)后为颐和轩、景祺阁。东有景福宫,西有符望阁。

图十七 养性殿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42

民国三年内务部呈奉大总统令移运辽热两处行宫宝物庋藏于此,并于各殿内添制柜格,分类陈设,于是我民族数千年文化生活之结晶,数千年精神所系之史料,始得荟萃保存,以公诸国人。而古物陈列所于焉成立,其各殿阁掌故及所陈古物,该所另有专篇说明。

(三)故宫博物院概略

办公处在宫内西三所。民国十四年十月正式成立。先是十三年,逊帝出宫,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故宫物品。讫迨本院成立,于内设古物、图书两馆。图书馆分图书、文献二部。

十五年,由国务院移送资政院、方略馆、观海堂原藏之书及前清军机处档案,分途整理。于是图书馆又设图籍、掌故二部,图籍部影印善本书,掌故部刊行《掌故丛编》。于十六年双十节起,公开游览。

(1)古物馆:在宫内东西路,各分为专门陈列室。坤宁宫迤东间,雕刻品陈列室;基化门迤南,陈设品陈列室;坤宁宫东暖阁,文具陈列室;坤宁宫迤西,玛瑙陈列室;景和门迤北,养心殿藏珍品陈列室;景和门北间,象牙陈列室;景和门南间,刀剑陈列室;龙光门迤北,第二陈设品陈列室;端凝殿迤北,珐琅器陈列室;日精门北间,烟壶陈列室;乾清门迤东,碑帖陈列室;月华门迤南,雕漆器陈列室;月华门南间,如意陈列室;月华门北间,古镜陈列室;月华门迤北,郎士宁画陈列室;坤宁宫西暖阁,为景泰蓝陈列室;坤宁门迤西,织绣品陈列室;坤宁门西间,第二雕刻品陈列室;咸福宫,乾隆珍赏物陈列室;钟粹宫前殿,宋元明书画专门陈列室;钟粹宫后殿,扇面专门陈列室;景阳宫前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一;御书房,宋元明瓷器专门陈列室二;承乾宫,清瓷专门陈列室;景仁宫前殿,大铜器专门陈列室;斋宫前殿,玉器专门陈列室。

(2)图书馆:设于寿安宫。据《宫史》所载,原为咸安宫旧址。乾隆辛巳,祝圣母七旬大庆,重加修葺,称觞于此。外院东西庑各五间。本馆即以东庑为善本书库,西庑为阅览室。内院南殿为春禧殿,北殿为寿安宫。左右延楼,回抱相属。今东楼上下,排列经史二部及志书。西楼上下,排列子集二部及丛书。北殿为殿本书库。南殿西屋,为满文书库,南殿东屋,庋杨氏观海堂藏书。东西后院之福宜斋、萱寿堂,则为重复书库。与寿安宫毗连之英华殿,则为善本书及佛经陈列室。

(3)文献馆:设于宫中外东路,锡庆门之南三所。为乾隆时皇子所居,中曰撷芳殿,即嘉庆潜邸。本馆以西所为办事处,中东两所为存档库房。皇极殿、宁寿宫,陈列图像;养性殿,陈列礼器图;东暖阁,陈列印玺;西暖阁,陈列玉策;畅音阁,陈列戏衣切末;阅是楼,陈列剧本盔头等;乐寿堂,陈列档案;后殿,陈列抄币符牌勋章等;东暖阁,陈列图书;西暖阁,陈列慈禧后用品;颐和轩,陈列盔甲兵器;景祺阁,陈列朝服;景福宫,陈列有系统之史料;神武门楼,陈列銮舆仪仗。寿皇殿在景山后,寿皇门内,南向,陈列清帝后像及乐器,仍当日岁朝奉祀形式。皇史宬在东华门内东南隅,藏清代各朝《实録》及圣训。大高玄殿在神武门西北。十五年,移存军机处档案于内。后殿为本馆办公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