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净因寺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大佛寺,又名净因寺,位于太原市北郊区崛山麓的土堂村,距市区20公里。寺依山而建,,西倚崛山,东临汾河。
大佛寺,创建于北齐,金代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修复。现存殿堂,多为明清建筑。寺为两进院落。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0

  小福祥寺,嘉靖三十二年建。义利寺,元至正十一年建,隆庆二年重修。兴化寺,元至正十三年敕建,元学士欧阳玄奉敕撰,隆庆四年重修。嘉兴寺,弘治十六年建。以上俱在中城积庆坊。

  敕赐普恩寺,在中城安富坊,成化丁酉年建。观音寺,在中城大时雍坊,景泰六年建。

  双塔寺,元朝建寺,有双塔,其高入云,因名。观音寺,一弘治年建,一正德元年建。以上俱在中城小时雍坊。

  瑞云寺,占刹遗址,正德十六年王宣重建。广济寺,弘治年创,正德丁卯太监马永成奏请,敕赐今名。沙门定锜大勋记。慈恩寺,隆庆五年建。弥陀寺,嘉靖二十三年太监刘淮修,运使杜锜记。万宁寺,景泰五年太监兴安建,礼部郎中萧璁记。延寿寺,嘉靖十五年建。永泰寺,古刹,正统八年修武伯沈清建。请于朝,敕赐今名。沙门圆显记。太平寺,弘治戊申年建。永祥寺,万历元年建。万福寺,正德五年建。青塔寺,古刹,天顺初,宛民郭真重建;太监普安感梦助成。请于上,敕赐今名。编修蒋冕记。净因寺,嘉靖四十五年建。弘庆寺,其先曰黑塔寺,正统丁亥成国公重建。请于朝,敕赐今名,学士张益记。以上在西城日中坊。

  普济寺,正德十四年建。普庆寺,辽天历三年创,天顺庚辰重建。大能仁寺,元延祐六年建。石佛寺,正德丙辰建。崇善寺,成化十五年建。庆宁寺,成化二十二年建。广济寺,址本太监刘嘉林钦赏第,成化乙酉施为寺。请于朝,敕赐今名。英宗敕旨赐记,学士孙天济奉敕撰。观音寺,弘治十五年建。万善寺,正统年建。以上在鸣玉坊。

  普寿寺,古刹。普照寺、护国寺、鹫峰寺,正德四年建。以上俱在金城坊。

  正法寺,成化乙未太监黄高建,敕赐今名。学士李东阳撰记。宝禅寺,元武宗时建,后废为民居。成化庚寅,太监麻俊修宅,得元赵孟頫碑,知为普庆寺旧址,施为今寺。闻于上,敕赐今名。户部尚书万安记。普安寺,国初建,嘉靖甲子太监黄锦修,学士徐阶记。翊教寺,成化八年建,嘉靖三十一年修。妙应寺,旧名大圣寿万安寺,因有白塔,一名白塔寺。元至正八年修,有塔记。至宣德八年敕修白塔。景泰八年,宛民郭福请于朝,修寺,赐今名。刑部侍郎董矩记。观音寺,永乐二十二年建。祝寿寺,古名普庆。正德八年,上微疾,太监吴亮、焦宁重建,祷之。上闻,赐今名。编修孙清记。以上俱在西城河漕西坊。

书名:日下旧闻考(三) 页码:244

原燕山,窦十郎故居,或云在城西,或云在昌平,或云在涿州,或云在蓟州。当时冯瀛王道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之句。今北城有灵椿坊,疑是十郎旧里。此灵椿所以名坊也。渌水亭杂识

补张翥买屋灵椿坊诗 五槐浓绿荫门前,东宇西房十数椽。不是衰翁买屋住,归时留作雇船钱。蜕庵集

原金台坊九铺,有万宁寺、法通寺、净土寺、千佛寺。五城坊巷胡同集

〔臣等谨按〕万宁寺今存。法通寺,元至正间建,明成化丁酉年复建,堂三间,曰净业;弘治十二年翰林院学士汪谐为之记。万历四十年修,有户部主事刘应诏撰碑。

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重修,改名净因寺。侍读学士查升撰碑。殿外额曰净因寺,殿内额曰拈花正教。皆圣祖仁皇帝御书。净土寺在净土寺胡同。寺内有明嘉靖二十二年碑,千佛寺即吉祥寺,有纪事碑一,嘉靖丙申顺天府学生马经撰。略云,吉祥寺即元之千佛寺也,在都城坎地金台坊。旧有石刻云元贞丙申建,至宣德癸丑凡百三十有八年,因故址而新之,遂为精蓝焉。正统戊午五月,敕赐为吉祥寺,而俗犹以千佛寺称之。万历九年,另建千佛寺于德胜门北八步口,遂称小千佛寺以别之。

原大德九年二月,建大天寿万宁寺。元史成宗纪

原成宗布尔罕皇后,京师创建万寿寺,中塑秘密佛像,生形丑怪,后以手帕蒙覆其面,寻传旨毁之。元史后妃传 按:布尔罕,蒙古语佛也,旧作卜鲁罕。今译改。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144

圆恩寺在昭回坊圆恩寺胡同,元至元间建。寺西有广慈庵,碑碣有建立十方院,圆恩是比邻之句。

镶黄旗官学在安定门大街圆恩寺胡同。

千佛寺卽吉祥寺,在金台坊顺天府治西,元泰定间建。明嘉靖间碑略云,卽元之千佛寺,在都城坎地。金台坊旧有石刻云:元贞丙申建,至宣德癸丑,凡百三十八年,因故址而新之,遂为精蓝。正统戊午,敕赐吉祥寺,而俗犹以千佛寺称之。万历九年,另建千佛寺于德胜门北八步口,遂称小千佛寺以别之。

宝泉局西厂在北锣鼓巷千佛寺胡同。

法通寺,元至正间建,明成化中复建,名曰净业。弘治中,翰林学士汪谐为之记。万历间修,有户部主事刘应诏碑。本朝康熙间重修,改名净因寺,侍读学士查升撰碑,有圣祖御书净因寺、拈花

正教二额。

慈隆寺在教忠坊高公庵胡同,因寺为明万历间太监高勋所建,名之。其西为酒醋胡同,万历间有洗马朱国祚碑。

净土寺,在净土寺胡同,有明嘉靖间碑。

顺天府署在鼓楼东灵椿坊安定大街之西,卽元大都路总治旧署。明为顺天府,今仍之。有世宗御书

堂额曰肃清畿甸。

先是辽升为京,立幽都府,又改为析津府;至金为大兴府;元初为大都路,号大兴府。官署为宗

书名:燕都丛考 页码:410

[四]又北曰千佛寺胡同,[五]又北曰东绦儿胡同,再北即城根。其东曰大经厂、小经厂,曰下洼子,曰西下洼子。又东曰桌腿胡同,曰牛圈,均不通行。稍北曰分司厅胡同,《顺天府志》作粉子亭胡同。又北曰谢家胡同,又北曰车辇店胡同,《顺天府志》作伽蓝[殿]胡同,①曰今讹作车辇店,辇又讹作碾,或作帘。又北曰柴棒胡同,又北曰姑姑寺,又北曰灵官庙,曰木樨园,中间曰蒙古府,曰花园。又北曰大桂子胡同、小桂子胡同,其西曰天仙庵。再北亦达于城根。

按:大、小桂子胡同、天仙庵、木樨园、官房大院、下洼子、牛圈、桌腿胡同诸名,为《顺天府志》所不载。志有闹营胡同、三官庙、财神庙,今不见。

注:

[一] 《顺天府志》:"法通寺为元遗刹。明曰净业,康熙间改名净因。"《[日下]旧闻考》:"净因寺旧名法通,在北锣鼓巷法通寺街。寺原名法通,建于元至正间,明成化丁酉复建,堂三间,曰净业。弘治十二年[翰林院]学士汪谐为之记。又修于万历四十年,有[户部]主事刘应诏撰碑。②本朝康熙四十四年重修,改名净因。侍读学士查昇撰碑。殿外额曰"净因寺",殿内额曰"拈花正教",皆圣祖御书。"

[二] 《〔日下〕旧闻考》:"净土寺在净土寺胡同内,寺内有明嘉靖二十二年碑。"

[三] 《析津志》:"沙料[剌]市一巷,皆卖金银珍珠宝贝,在钟楼前。"《顺天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