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宝峰寺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宝峰寺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宝峰镇宝珠峰下。寺院初名为“泐潭寺”,又称“法林寺”,因坐落在石门山内,故有“石门古刹”之称。唐大中年间易名“宝峰寺”,沿用至今。宝峰寺自创建1200余年来,几度兴废,“文革”中列蒙厄运,香火中断。1993年兴工重建,每栋殿堂均由时任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亲自设计,所有资金亦由他向海内外募化。
宝峰寺是马祖道一的重要道场,自唐贞元元年(785年)起,马祖曾多次率徒来此弘法。随着马祖“洪州禅”的建立,宝峰寺道场文化对中国的哲学思想、民族文化、道德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名:宛署杂记 页码:243

  寺,在栗园庄,正统年间黄太监建,正德五年韦太监等重修。参政王沦记。感恩寺,在新店村,景泰年造,今废。永安寺,在何家村,宣德十年太监但住建,正统九年敕赐今名。太常卿程南云记。以上离城约四十里。大慧寺,在畏吾村,正德八年太监张惟建,赐护持敕谕。十年,学士李东阳撰真武殿铭。万寿戒坛寺,在小园村,辽清宁中建,名大慧聚寺。本朝宣德九年太监阮简等重建,正统五年敕赐今名。崇兴寺,在新城村,至正年建,今废。开元寺,在白家滩,旧传唐开元年建。本朝弘治六年太监罗秀重修。中宪大夫李纶记。崇兴寺,在新城村,正德年造。崇化寺,在城子村,元至正中建,名清水禅寺。本朝宣德年太监吴亮重修,正统二年敕赐今名。礼部尚书杨溥记。以上离城五十里。灵光寺,在黄村,正统年敕建。华藏寺,在高店村,浑河水冲废。大觉寺,在北安河,宣德年出内帑金重建,敕赐今名。正统十一年重修,有御制碑二道。广熙寺、隆恩寺、秀峰寺,俱在军庄。西峰寺,在李家峪,唐名会聚,元时改为玉泉。正统元年太监陶镕等重建,敕赐今名,有记。景泰四年赐护持敕谕,检讨严素记。隆庆六年又敕赐碑,鸿胪寺卿王之垣撰。广慧寺,在狮山下,永乐丁酉朝鲜僧懒赞来朝,筑精舍。成化戊子太监张轩等重建,易名为寺,吏部员外张骏记。正德元年太监王念等重修,大学士刘忠记。万佛寺,在冯村,旧名万佛堂,宣德壬子僧人辩重建,正统戊午敕赐今名,万历壬子重修,十八年钦赐藏经,有敕谕。净德寺,在童子山,成化戊子太监李棠建,奏请敕赐今名。祭酒吴节记。成化十一年敕谕护持。福昌寺,在童子山,系古泉庵旧址。正统乙丑僧无心募太监阮安等重建,敕赐今名。成化三年钦赐护持敕谕,僧道深记。宝峰寺,在冯村,天顺二年太监梁英建,正德十一年太监郑怀等重修,学士刘忠记。常觉寺,在冯村,正统十三年僧悟静修道于此。太监柴昇为闻于上,敕赐今名。嘉靖四年太监黄英等重修。宝林寺,在冯村,古刹废址。正统三年太监王直等重建,明年,敕赐今名。礼部尚书胡濙记。吉胜寺,在曹各庄,至元十三年僧圆从重建。林泉野老从伦记。净明寺,在岳家坡,天顺二年建,有敕谕。宝觉寺,在店子村,址本观音古刹。正统二年太监杨瑛重建,敕赐今名。镇南桑古鲁记。华严寺,在匣儿窑。洪智寺,在东务。以上离城六十里。

  圆照寺,在马鞍山,古刹。成化七年太监覃祥重修,十一年敕赐今名。吏部尚书彭时记。胜泉禅寺,在孟家胡同,系辽元故刹。本朝弘治末年,耆民刘政等重建。正德十一年、嘉靖十七年重修。沙门法瑁记。弘恩寺,在京西乡,系废刹。弘治十三年太监戴蒙重建,敕赐今名。有敕谕一道,户部尚书李东阳记。十七年钦降御香,有记,太常寺卿张元祯撰。潭柘寺,在平园村,金大定十三年建。旧名龙泉寺,一曰嘉福寺。正统年太监王振重修,礼部尚书胡濙记。弘治十年太监戴义请于朝,赐金重建寺,有蛇异。大学士谢迁记。洪恩寺,在小新房,正德二年重修。以上离城约七十里。

书名:日下旧闻考(六) 页码:160

间重修断碑而已。铁牛寺旧名五行寺,久圮,止存石刻,门额上镌古刹五行寺,万历四十一年三月重修十五字。孤舟寺无考。

  原里二泗近张家湾,有佑民观,中建玉皇阁醮坛,塑河神像。嘉靖十四年道士周从善乞宫观名,赐今额,名其阁曰锡禧。万历十年,灵壁侯汤世隆复新之。(通州志)

  〔臣等谨按〕里二泗佑民观,本朝顺治八年世祖章皇帝临幸其地,赐帑重修。

  (原王嘉谟里二泗东皇祠下作 柽桐发春华,蔼蔼照中圃。杳渺平湖阔,孤帆逗新雨。中流见古祠,松云澹群树。举酒酬芬芳,村巫起屡舞。雪消蕨初绿,苹香鱼正乳。但醉不须辞,此乐真堪取。蓟邱集)

  (增汤显祖登张湾里二泗道院高阁诗 弭舳聚氤氲,躧舄凌晖皎。旅积方此舒,波情亦堪绕。榛邱见蒙密,重关思窈窕。况此羽人居,青荧满幽眺。双扉永平直,层楼回飞矫。陵岳翠西矗,河渠白东淼。幢樯密林树,伊优轧鱼鸟。封畛四如画,岐术纷可了。非经灞陵役,复异河阳绕。如何帝乡云,悠然映江表。玉茗堂集)

  原孤山在州东四十里,四面平旷,一峰独秀,因名。靖难初,李景隆攻北平,燕王自大宁还至孤山,列阵于白河西,即此。(方舆纪要)

  〔臣等谨按〕孤山高二十余丈,与三河县交界处。

  (原马中锡登孤山书宝峰寺壁诗 禅宫金碧照林邱,人道重经内监修。鹤扰下听僧说法,犬嘷知有客来游。山腰石润初过雨,碑额苔深不记秋。若少簿书催我去,放歌于此十旬留。东田漫稿)

  原永济寺,唐贞观中建,明弘治间重修。善通寺,辽乾统二年建。隆兴寺,金天会七年建。三寺俱在富河乡。永庆寺,金大定中建。宝林寺,元大德初建。寿安寺,辽天庆十年建。三寺俱在孝行乡。宝光寺旧名法华寺,元大德元年建,在城西南次渠庄。(通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