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接界之处,由皇城根向西至大城根。满洲官兵,自与正红旗接界处之四牌楼大街向南至单牌楼,转东至长安街牌楼,为头参领之十三佐领居址。西安门大街南边所有之板场胡衕、廊房胡衕、酱房胡衕、小酱房胡衕、东斜街、细米胡衕,此六胡衕为二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细米胡衕向南馓子胡衕、狗尾巴胡衕、背阴胡衕、太仆寺街、李阁老胡衕,此五胡衕为三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自李阁老胡衕向南东夹道、东岳庙、岱北寺、小东岳庙、演象所、官磨房,此六胡衕为四参领之十八佐领居址。馓子胡衕向南堂子胡衕、石虎胡衕、蜈蚣卫胡衕、油房胡衕、茶叶胡衕、西夹道、正沟胡衕,此七胡衕为五参领之十七佐领居址。蒙古官兵,以四牌楼大街西边所有之粉子胡衕、后泥洼、十八半截、丰盛胡衕,此四胡衕为头参领之十佐领居址。自丰盛胡衕向北之兵马司胡衕、燕儿胡衕、砖塔胡衕、羊肉胡衕,此四胡衕为二参领之十二佐领居址。汉军官兵,以四牌楼大街西边所有之白庙胡衕半壁街,此二胡衕为头参领之二佐领居址。自白庙胡衕向北车子胡衕、榆钱胡衕、沈篦子胡衕、千张胡衕,此四胡衕为二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千张胡衕向南打磨厂、半圈、高井、口袋胡衕,此四胡衕为三参领之四佐领居址。自口袋胡衕向南施饭寺、皮裤子胡衕、东夹道胡衕,此三胡衕为四参领之六佐领居址。自东夹道胡衕向南白庙胡衕、刑部街,此二胡衕为五参领之四佐领居址。同上
卿贤大夫觞咏于此,从容论说古今以达于政理,非直为游乐也。(明一统志)
〔臣等谨按〕元史宰辅传,九思以至元十九年为詹事院丞,大德二年拜中书平章事,故或称平章,或称詹事。按虞集作墓志云,九思以家政属其弟九仪,而治园于南门外,作堂曰遂初,花木水石之胜甲于京师,尝以休沐与贤士大夫觞咏而乐之,然未尝自佚。如集所称,则当时地属名胜。元析津志载其方位颇详,今莫可考矣。
补平章张侯遂初亭馆,每岁春,例一燕诸公。(秋涧集)
增遂初亭在施仁门北,崇恩福元寺西门西街北,旧隆禧院正厅后,乃张子有平章别墅也。(元一统志)
〔臣等谨按〕施仁门、崇恩福元寺俱详见前卷。隆禧院无考。
原赵孟頫诗 青山绕神京,佳气溢芳甸。林亭去天咫,万象争自献。年多佳木合,春晚余花殿。雕阑留戏蜂,藻井语娇燕。退食鸣玉珂,友于此中宴。(松雪斋集)
补王恽遂初亭诗 山林长往怀高致,富贵逼人将奈何!闲向遂初亭上去,一尊高咏紫芝歌。(秋涧集)
补又宴张右丞遂初园水调歌头词 园林足佳胜,钟鼓乐时康。去天尺五韦杜,此日汉金张。谁似主人好客?暂趁金华少暇,樽俎共徜徉。三馆尽英隽,簪履玉生光。眺东台,登北榭,燕南堂。露凉玉簪零乱,竹静有深香。醉听新声金缕,爱仰东山雅量,清赏兴何长!高咏遂初赋,松柏郁苍苍。(同上)
原垂纶亭,元学士宋本故居,在都城西南。(春明梦余录)
〔臣等谨按〕垂纶亭今无考。
恩泽;方尔病退,顾以花求媚耶?请者愧止。
许有壬廉园木兰花慢词:渺西风天地,拂吟袖,出重城。正秋满闲园,松枯石润,竹瘦霜清。扁舟采菱歌断,但一泓寒碧画桥平。放眼奇观台上,太行飞入帘楹。主人,声利一毫轻,爱客见高情。便芡剥骊珠,莲分水茧,酒注金瓶。风流故家文献;况登高作赋有诸甥。清露堂前好月,多情照我题名。诸甥谓贯酸斋。
海云寺,元时有千叶杏二株,名芙蓉杏。傅起岩在京师筑清晏堂,以此花寘瓶中。钱塘张叔夏见之,为填三姝媚词:芙蓉城畔侣,乍卸却单衣,茜罗重护。傍水开时,细看来浑似,阮郎前度。记得小楼,听一夜,江南春雨。梦醒箫声,流水青苹,旧游何许?谁剪层芳深贮?便洗尽长
安,半面尘土。絶似桃根,带笑痕来伴,柳枝娇舞。莫是孤村,试与问,酒家何处?曾醉梢头双果,园林未暑。
甄氏访山亭在城西。陈观诗:雨后西山翡翠堆,结亭直欲近岩隈。从今记取溪头路,一日须来一百回。
王恽题张右丞遂初园水调歌头词:园林足佳胜,钟鼓乐时康。去天尺五韦杜,此日汉金张。谁似主人好客,暂趁金华少暇,樽俎共徜徉。三馆尽英隽,簪履玉生光。眺东台,登北榭,燕南堂。露冷玉簪零乱,竹静有深香。醉听新声金缕,爱仰东山雅量,清赏兴何长!高咏遂初赋,松柏郁苍苍。
粉房琉璃街 崇兴寺 响鼓庙 三间房 高家寨 福州馆街 福州馆前街 帐垂营 振福前街 振福后街
第十一自治区第十九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万零六千八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南横街六十六号
南横街 潘家河沿 贾家胡同 果子巷 北堂子胡同
第十一自治区第二十坊 本坊面积约合五十万零七千三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南横街黑窑厂
黑窑厂 南堂子胡同 四平园 椅子圈 麻刀店 晋太高庙 高阳里 大中里 龙泉寺 龙爪槐 陶然亭 德荫沟 糖房胡同
第十一自治区第二十一坊 本坊面积约合七十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江南城隍庙内
城隍庙街 南下洼 太平街 后营胡同 毗卢庵 窑台 双柳树 禄长街三条 南纬路
第十一自治区第二十二坊 本坊面积约合十八万五千一百七十五方公尺公所设于永定门大街
永定门大街 井儿胡同 西大院 蒋家胡同 粉店东口 粉店西口
官菜园上街
井一。有光州、镇江、四川、香山诸会馆。浮梁会馆已废。迤南二里许近城根曰姚家坑,与西城界。井水清冽。曰姚家井。其旁又有三井。迤东至农坛井凡八。街西里许曰大明园。又西曰官园。皆明时蔬圃也。街疑以是得名。官园俗称道士坟,详西城。《卷葹阁集》:叶舍人雯移居官菜园上街东作图索诗:朅来都门三易居,菜圃开处真君庐。盘盘老树横街后,分半贮书嫌不够。锁厅退直事亦忙,日方苦短书声长。谈心时接北街李,联句尚有南头王。自注:谓李小松编修、王惕夫孝廉。《钱辛楣年谱》:乾隆己丑秋,再入都,仍寓官菜园上街。孙星衍《问字堂集》: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云: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七月七日撰于官菜园上街寓舍。《船山诗草》,官菜园寓斋即事:官园菜把亦虚名,白草黄芦接地生。屋后远山时露影,窗前细雨乍闻声。王芑孙《写韵轩小稿序》云:余自成均献诗行在,引见,天子赐之会试。再试,再不第,因求为咸安宫教习。又云:书于官菜园寓舍。
兴隆街 钱仪吉《衎石斋记事稿》:蒜市杂记序:余居兴隆街,东去蒜市盖十里。案:今兴隆街居民寥落,绝无邸舍矣。
珠巢街
有扬州、云南、成都诸会馆。迤南有观音院。《潜研堂集》:移寓珠巢街与王礼堂夜话诗:积潦晴余聚白沙,新蒲雨后迸青芽。荆高酒伴如相访,白纸坊南第一家。刻烛论心水乳投,廿年亲串意绸缪。前身兄弟机云侣,分占东西屋两头。纪昀如是我闻:辛卯夏余自乌鲁木齐从军归,僦居珠巢街路东宅。蒋士辁忠雅堂诗钞:吴荪圃舍人璟移寓珠巢街,与予隔巷,作诗柬之。《尚絅堂集》:周稚圭同年自粉坊琉璃街移寓珠巢街,步行特访。《??亭集》:和陶移居诗自注:嘉庆庚辰,移居珠巢街。
南堂子胡同
同、三转桥,折而西,经东西唐洗泊街,折而南,至瓷器口大街,南至天坛北墙外。
十六曰外右一区,北至正阳门迤西城根,西至宣武门大街,东至正阳门大街,南
自西珠市口,至煤市街,折而北,至杨梅竹斜街,折而西,经琉璃厂至椿树胡同,折
而南,经椿树头条又折而北,经永光寺西街至枣林街。
十七曰外右二区,北自枣林街折而南,经永光寺西街折而东,经椿树头条折而南,经椿树胡同、琉璃厂、杨梅竹斜街,西至宣武门外大街,东至煤市街,南至西柳树井、虎坊桥、骡马市大街。
十八曰外右三区,北至宣武门迤西城根,西至广安门迤北城根,东至宣武门大街,南至广安门大街。
十九曰外右四区,北至广安门大街、骡马市大街,西至广安门迤南城根,东至果子巷、
贾家胡同,至南横街折而西,经南堂子胡同、财神庙、龙泉寺西,南至右安门东西城根。
二十曰外右五区,北至骡马市大街、虎坊桥、西柳树井,西珠市口,折而南,经正阳门大街,至天桥折而东,至天坛北墙,西至果子巷、贾家胡同、南堂子胡同、财神庙、龙泉寺,东至天坛东墙,南至永定门东西城根。
十八年,公安局裁节经费,将内外城二十区,合并为十一区。内城六区,
稍东曰大川淀,[三]有关帝庙、龙王庙。曰小川淀,有五圣祠。再东曰官菜园上街,[四]曰红土店,有观音院。《顺天府志》此地尚有兴隆街,今已无考。[五]再东曰珠巢街,[六]其南有蔡家胡同,有土地庙。再东有福禄庵。再东即南堂子胡同,为内五区界。
注:
[一] 《顺天府志》:"南横街旧有礼部所属会同馆,今废。有千佛庵、圆通观又有华严庵。有祥符、嘉兴、全浙、淮安、孟县、泾县、粤东诸会馆。南小胡同曰椅子圈、荷叶厂。"《宸垣识略》:"王文贞[家]庙在绳匠胡同南,①析为民居,有"王氏宗祠"四字,砖刻尚存。"《藤阴杂记》:"横街有第,乃怡园之一隅,向为王氏世守,后赁张总宪若淮[溎]、②吴少宰嗣爵。韦约轩中丞谦恒自黔回京,再入词馆,赁住怡园,废址尚剩四松,乃构亭于松石间,颜曰"四松",并栽花树二十余本,又构有椒书屋,方桃杏盛开,屋又转售,赋留别诗"。《顺天府志》:"案:今粤东会馆当即其地。"又《刘文定纶初寓横街移居诗》:"仆夫忽报趋朝早,小树鬅鬙夜气浓。此去天街多半里,惊心几杵丑时钟。又程文恭景伊第在横街,有绿云书屋,文定题云:仙云童童覆瑶席,仙人展坐春无迹。笑认窥檐老树枝,此是吾家道南宅"。《钱辛楣年谱》:"乾隆甲戌,移寓横街,读《汉书》,撰次《三统历衍》四卷,秦文恭邀予商订《五礼通考》。休宁戴东原初入都,造居士寓,谈竟日,叹其学精博,明日言于文恭,文恭欣然与居士同车访之,为延誉,由
遇一人极訾庵名,言京城庵何得言晋阳庵,忆古事有一切比。刘肃《大唐世说新语》云:薛良嗣为荆州长史,荆州旧有河东寺,后梁萧詧为其兄河东王造。良嗣见而惊曰,此江汉之间,与河东有何关涉?遂奏改之。良嗣寡学,深为人所笑,欲引以为对,再思之而止。理初此条为晋阳寺辨谤,可为侈口谈古今者戒。"俞荫甫樾《春在堂随笔》:"余丙戌入都,寓潘家河沿,庭中有花盛开,浅红淡白,色颇娇艳。余初不识,问花农曰,此鸾枝花也,子原则云,鸾枝花深红,今色浅非是,乃榆叶梅耳。"
校勘记:
① 至姜澹园以诸生入直史馆《顺天府志》卷一四引《曝书亭集》云:"至姜湛园以诸生入直史馆"。
② 又同馆寓宣武门南约二十人《京师坊巷志稿》卷下云:"又同馆寓宣武门南约二十余人"。据补。
③ 庵内有像无字《顺天府志》卷一六"晋阳庵"条云:"庵内有铜像,无字"。据补。
① 吴彩亭"彩"应作"杉"。《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引《钱辛楣年谱》作"吴杉亭"。据改。
自潘家胡同而南曰黑窑厂,[一]有三圣庵。其旁小胡同曰德明沟,《顺天府志》作黑阴沟,[二]曰糖房胡同,曰后营胡同。稍西曰四平园,[三]曰椅子圈,曰南堂子胡同,[四]有板井高庙。自是而南有三门阁,有关帝庙。稍东有劈炉庵,再南曰窑台,[五]西有大慈悲庵,今无考。[六]又西有火神庙。再西有龙泉寺,[七]龙泉孤儿院在焉。其左近有风氏园、[八]刺梅园、[九]多氏园,[十]今俱无考。南有龙爪槐,[十一]又南有陶然亭,[十二]有花神庙,有香冢,[十三]有醉郭墓。
[十四]东为哪叱庙,为黑龙潭,[十五]东达于先农坛后身,南达于右安门东城根。
注:
[一] 《日下旧闻考》:"黑窑厂为明代制造砖瓦之地。康熙三十三年奉旨,交窑户备办,此厂遂废。其地坡陇高下,蒲渚参差,都人士登眺者往往而集焉。"
[二] 《顺天府志》:"黑阴沟东有三圣庵,迤南有火神庙。又南里许曰黑窑厂。[其东半里许曰黑龙潭],①旧为祷雨之地,有龙王亭,今圮。西南里许曰陶然亭。"
[三] 《顺天府志》:"四屏园,屏俗讹平。"《藤阴杂记·毛西河四屏园送吴郎中归里赋诗》:"园在横街口,荒冢累然。"
[四] 《顺天府志》:"南堂子胡同有法华寺。迤南曰板井,东有关帝庙,明刹也。又南半里许曰东珠营、西珠营,有龙泉寺、[龙树寺],②西有太清观,明万历间建,今重修。"
[五] 《宸垣识略》:"黑窑厂今废。窑上建真武殿三楹,翼以小屋,道人居之。路口有灵官阁,坡径迂回,盘折而上,[可以眺远],③名曰窑台。夏间搭凉蓬,设茶具。重阳后,苇花摇白,一望弥漫,可称秋雪。沈德潜有登高诗。"《藤阴杂记》:"黑窑厂登高诗充栋,[不过写景]。④惟渔洋四律,苍凉沈郁。龚芝麓花朝 集,又招汪苕文、王阮亭、李湘北、陈其年饯董玉虬,以秦州杂诗分韵。《徐憺园集》有《陈说岩太宰招同竹垞、西溟黑窑厂最高处燕集诗》:张幄以御风,重毡覆青油。芳茵藉促坐,曲几罗庶羞。似支搭帐幄,未有亭阁。"《顺天府志》:"《觉生诗钞》,《春日瑶台看雪诗》,又有《雪后登瑶台诗》,改窑为瑶。"
游燕处赋诗"。《顺天时报丛谈》:"黑龙潭,在先农坛西,原为旧时祈雨之所。潭边有龙王亭,极形清寂,现已蔓草荒烟,斜阳流水,潭之云何,祇一片蒹葭耳。"按:都中所称为黑龙潭者有
三:一在城西之眉山;一在房山县;一在黑窑厂,即上述者是也。
校勘记:
① 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下"黑阴沟"条云,在"旧为祷雨之地"之前应补"其东半里许曰黑龙潭"句。
② 南堂子胡同......有龙泉寺。据《京师坊巷志稿》卷下"南堂子胡同"条云:"有龙泉寺、龙树寺"。本段
注[十一]亦曰有"龙树寺"。
③ ......有灵官阁,坡径迂回,盘折而上,名曰窑台《宸垣识略》载:"......有灵官阁,坡径迂回,盘折而上,可以眺远,名曰窑台"。据补。
④ 黑窑厂登高诗充栋《藤阴杂记》卷十原作:"黑窑厂登高诗充栋,不过写景"。据补。
⑤ 钟声互答"声"应作"鱼",即"钟鱼互答"。据《日下旧闻考》卷六一引《谢一夔重建龙泉寺碑略》改。
⑥ 武家窑《京师坊卷志稿》卷下"南堂子胡同"条云"武家窟"。录此备查考。
⑦ 宣武城之南 疑"城"作"门",即"宣武门之南"。
⑧ 慈慧庵"慧"应作"悲"。据《顺天府志》卷一四改。
雪桥诗话一九六
夜凉吟不歇,胜听磵泉音。蕉园观察。时于秋寺间,与僧同往还。不知身已贵,直是性能闲。跌宕非关酒,低徊为入山。柳条攀折处,写寄玉门关。松如侍郎。轶事惊儿女,传公非鬼神。歌成人欲泣,令出物皆春。忧乐一生志,存亡百战身。南堂诗具在,笔势压全闽。南堂
总督。读诗如觌面,悱恻更缠绵。世许心如佛,吾称句似仙。月桐俯幽石,霜筱濯清泉。此境何人喻,工夫到自然。尹文端公。正气馀天地,残诗待我收。高情五湖寄,奇句百神搜。马革嗟来日,牛腰不可求。料应西海外,精魄大星留。鄂刚烈公。无事取奇诡,自然金石谐。生徒遍天下,夫子尚清斋。花鸟都成趣,江天偶放怀。一官编一集,老去细安排。景庵
侍郎。步伐从容甚,玉堂清兴乘。胸撑黄海石,心炯白门灯。笔阵年年换,诗兵夜夜兴。老来益潇洒,载酒翠微登。有亭侍郎。自宰吴兴后,吟情逐日增。桑皋咏蚕箔,蒹馆赋鱼罾。诗话江湖播,丛谈远近征。归家理残业,稗勺有人称。冠亭大令。紫禁簪豪久,黄门结客多。偶然酬应语,可按管弦歌。豪气余杯酒,幽怀生涧阿。老来悲壮思,一半付烟波。鲁望将军。琵琶亭子上,追想乐天翁。今日南楼客,临风又忆公。文章去枝叶,天地久虚空。自署陶人语,应知存养功。俊公监督。苦学似君稀,辽东一布衣。文章宁尔误,时命偶相违。有弟凌云手,旋仍铩羽归。可怜紫荆树,飘泊任花飞。石闾布衣。拙庵百事拙,却好笔通灵。身死无人问,园荒有客经。前身岂明月,同辈拟晨星。课读尚书第,诗篇叹剩零。拙庵老人。五典春闱试,门生列几千。春风百城拥,白发六经研。澹语妪能解,孤怀老益坚。嗟余受知早,孤陋愧彭宣。德文庄公。羡君登第早,况复政多闲。识尽浙东士,吟完江左山。一官行处好,旧句老来删。几辈贫交在,年年清俸颁。云亭大令。官职因诗折,
雪桥诗话二〇〇
常熟宋玉才上舍乐,原名顾乐,受业于陈见复,与王次山才名相若,有王、宋之目。诗情婉丽,规步温、李,既而研精乐府,荟萃诸家,多出新意,兼工诗余。答扬州乔子云:病余缠缚似春蚕,诗酒风流亦尚堪。日落离心满扬子,知君江北望江南。苏台柳枝词云:十里珠帘映碧流,丝丝金线拂船头。阊门过去盘门路,一树垂杨一画楼。皆超隽有言外之味。次山评其诗以为得之胎性。他人虽刿目鉥心,不免刻画无盐。以呕血卒,年不满三十。平日事亲孝,与人交有始终,该涉书史,以风雅自任,可称者不独诗也。
雍正十一年复开词科,广东举者七人,番禺许遂真吾年辈最先。沈文悫序其诗谓:乐府规模汉京,近体不肯落大历、元和以下。句如平潮依钓静,疏磬隔花迟,鸟啼荒院客初到,日落前溪钟未鸣。自是唐法。车蓼溪萤照阁诗如:乱叶声当户,疏风寒上溪。秋水白无际,春山青一围。咒钵香分窥食鸟,吟灯光射溯潮鱼。亦多和雅之音。韩纬五工骈体,梁药亭主诗社,尝与末座。其哭药亭诗有入林狂简在,回首泣相逢之句。过朝云墓云:文章共食投荒报,瘴疠终悬后死忧。特见岸异。保昌曹副贡■著四书详说,惠半农尝延之入幕。钟铁桥之父瓒字萝山,所居曰献玉堂,延集名流。铁桥自灵寿归,重兴坛坫,亦雅士也。劳阮斋作令黔中,有惠政。龙泉为建劳公书院。苏瑞一孝廉珥,与阮斋同为半农所赏,有惠门八君子之目。诗文脱稿不自珍惜,均见吴应逵所为七先生传。康熙癸巳方南堂隶入旗籍,雍正首元,诏还故里。程风衣为作归山图,并题绝句云:依然壁立千峰翠,无恙欹拿百尺松。从此得终闲岁月,常为山泽太平农。南堂诗:一山十日水五日,国初以来谁
因识六居鲁给谏。遂堂自齐清被议后,辛酉入都,穷愁潦倒。惺斋始终不贰。惺斋居沧洲,卒之前数日有招隐诗寄遂堂,外此无一人往来者。居鲁应阳马之选,居兰台亲如宿契,相与抵掌剧谈,为治杯酌,命其子齐礼执子侄礼甚恭。未久居鲁巡视台湾,遂堂送以诗云:岂有千秋望,空耽数卷书。漫将屈蠖子,错拟卧龙居。谋道亲樵牧,虚怀媲古初。感君骢马客,三次到荒庐。旧识疏贫贱,新知正阒寥。白头甘濩落,青眼重箪瓢。朔雪燕城暗,云帆瘴海遥。那堪情始洽,离席祖星轺。后二首未录。其哭惺斋诗云:交道今谁重,斯文世所亲。艰难羁客泪,生死哭君情。惨雪迷归路,沧波空旧盟。那堪招隐句,吟作断肠声。
王琢崖,钱塘诸生,著有李太白集辑注、李长吉歌诗编注。齐息园、杭堇浦、赵意林为之序。其次韵意林过奖昌谷诗解志谢云:章句漫追韩太傅,异书难访蔡中郎。赵松谷其姊婿也,所注王右丞集,亦琢崖相助为理。
方南堂重有感云:茫茫寰海一帆舟,勇退谁能向急流。昨日将军专阃外,今朝廷尉望山头。书生说剑言皆妄,圣世穷兵武亦羞。漫道弓藏缘鸟尽,文饶功过略相酬。当为年双峰作。张广泗,汉军人,以思州守调黎平,从鄂文端平贵长寨生苗,都匀府八寨、黎平府之古州、镇远府之上下九股、清平州之小丹江、大丹江及附恶之鸡讲各寨,次第攻抚。苗之剽悍莫过于九股,前明杨应龙之叛,九股实羽佐之,至是搜缴兵甲,建城安汛焉。由贵州按察使擢巡抚,授世职。雍正十年准噶尔之役,授副将军,由鄂隆吉进兵,旋护理大将军印。十三年准噶尔乞和,大军撤还。自贵
雪桥诗话三集卷第五 二一一
藤花下忌食鲫鱼。程鱼门饮藤花下作句云:揎袖从教白波卷,挥刀且戒银鳞斫。
卢雅雨晚年深于郑、李之学。董曲江诗:研朱空衍羲文易,数定天年不自由。鱼门废园有感三首作于己丑,亦感雅雨之事也。诗云:雨裛颓垣损荔衣,朱门尽日锁烟霏。梁空燕挟全家去,花少蜂寻别径飞。荒店梦知酣与醒,太清游果是耶非。当时选舞征歌急,早有旁观讽式微。竹馆兰轩贮异书,往来评榷尽欧虞。塞垣回首停霜雪,诗句从人入画图。曾讶王阳富车马,敢轻郭解肖侏儒。私情公罪难相掩,清泪无端到绿芜。崔郑门楣水样清,百年小劫示亏盈。韩重花已操长算,戴九江仍损政声。好事玉山饶胜赏,夸人金谷太知名。达生倘悟蒙庄理,游屐何烦继尚平。或谓雅雨深为尹文端所忌,因以得祸。
鱼门诗自谓:出于桐城两方。息翁议论,专主唐、宋大家,而于杜、苏尤嗜焉。初名世举,字扶南,师事竹垞老人。后以望溪事入旗籍。南归后,乃以字行,别号息翁。生于康熙乙卯。南堂与息翁为再从兄弟,少息翁四岁,皆长于诗,而嗜好趋向不同,专主中晚唐,以清新宕逸为主。最初学张籍、王建,既又学孟东野。三十以后沈淫于贞元、大历之间,尝欲选唐人自刘长卿以下至中唐之末为一集,去昌黎、长吉、盧仝、刘义四家,而以义山、牧之、飞卿致尧续焉,以教世之学诗者。鱼门兼采其说,其记南堂晚年所作初秋晚坐一首云:轻云如縠掩残晖,向晚凉风动葛衣。木叶渐凋霜未降,社钱才敛燕初归。苦空禅早闻三昧,隐见星休问少微。久已无心事书卷,流萤还入破窗飞。情韵正复清迥。
雪桥诗话三集卷第七 二八三
举,高宗昧之矣。海陵之变,信誓已渝,重结旧欢,宜振新图。易表为书,改臣为侄,岁币三去其一,即为盈愿,起立以受书,再拜而致词,不能不深为孝宗惜也。侘胄启衅,固不量力,函首以献,国体之伤,非浅鲜矣。蒙古之交,不异海上之盟。然金非宋之辽,则蒙古非宋之金,而必报之仇,不能以一律齐也。于是金之乞和于蒙古,犹若宋、辽之于金。是和也,辽以之亡,宋以之辱,金亦以之灭。昔以祸人,终以自祸,青城之困,依然于宋,间关漠北,殆有甚焉。则元之灭金,诚天假手以为宋也。
况其一败靡遗孑,而江南堂堂帝室,犹得目睹者乎。作《燕聘编》。
燕贡编叙
胡人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幅员极覆载,驿邮罔不通焉,振古来未之有矣。盖起斗极之次,宅天府之墟,束马悬车,栈道泛海,珍奇异产,毕矢燕庭。其殊服诡状,职方未尝载,《王会》不及图,不亦希觏者哉。故贡在辽、金,而附于部属,兹史外国十有一夷,都附地志而已。外国且贡矣,何有内属乎。古者慕德,后则畏威,必征乃贡,自贡鲜矣。纪征者,致贡也。第平一江南,域既侈于汉武;而驰骛海外,心尤雄于秦政。愤越裳之不来,扬海波而使至。虽行之高丽,竟阻于安南。乃远近之势殊,兵力之施异也。
巴图鲁为勇矣,殊失本来之意旨。
施琅,厢黄旗汉军人,封静海侯,谥襄壮,后人世袭罔替。子施世纶袭爵,官漕运总督,有清声,著有《南堂诗抄》行世。
正乙真人之符,江西地方多有卖者,今京师亦有,盖市侩伪托以愚人耳。凡居民铺户于端午日辄买一幅,悬诸户牖,云能避邪祟。
升迁而辞谢,原非以诚事君之道,今无此例矣。
制钱,每一串一千个当银一两,此定制也。今则每银一两值制钱一千四百馀个,而民间使用,仍系以一当二,以五百个为一千,然所买之货仍是五百之值也。
孙川 《韫园遗诗》高其位 《长虹斋集》洪奕沔 《守瓶集》僖同格 《西林全集》鄂尔泰 《梦堂诗稿》英廉 《味和堂集》高其倬 《守素堂集》蔡珽 《兰雪堂集》岳礼 《梦痕斋小集》佛伦 《检心堂稿》满保 《悔翁集》法海 《自拙堂诗草》石芳 《嘉乐堂诗集》伊都立 《盘村居士稿》文明 《于止斋诗》朱兰泰 《无垢诗集》索泰 《黍谷山房集》吴麟 《漫翁诗草》固兴额 《绿云堂集》塞尔登 《香山樵集》明鼐 《闲青堂诗集》朱沦瀚 《尘缶集》吴孝登 《倚松阁集》德龄 《滇南游草》赛都 《通介堂诗稿》徐湛恩 《南堂诗集》施世纶 《步雪堂诗集》孙绍昌 《静观堂诗》国琏 《慎馀堂诗文集》何溥 《自镜斋诗稿》占鳌 《竹园诗集》张廷弼 《春晖堂诗抄》张廷枚 《拳石斋诗文集》达礼 《桐轩集》夸岱 《近青堂诗集》卓尔堪 《淡如斋稿》邓住 《友莲堂集》佛喜 《划沙集》讷尔朴 《冷月山堂诗》珠亮 《乐贤堂学吟小草》舒清额 《千顷斋诗稿》黄德溥 《红叶村诗稿》同上 《城南集》《馀生草》《兰言小草》《北征纪事诗》《师古堂诗》卞之钥 《绿雪书屋诗草》额勒洪 《宜园集》《溯源堂集》赛音布 《书鞭小草》庆复 《印月斋诗集》伊尔谨 《尔尔斋诗草》佟钺 《偶然集》徐琨 《以约堂焚馀藁》嵩寿 《淡宁斋诗抄》和明 《兆园集》贵昌 《补履斋诗集》苏章阿 《玉汝堂集》西成 《野园诗集》介福 《留都集》《关中纪行草》《采江小草》《退思斋集》同上 《德荫堂集》阿克敦 《尹文端公文集》尹继善 《虚亭遗稿》鄂容安 《大谷山堂集》梦麟 《亲雅堂集》双庆 《误庵诗抄》卓奇图 《道腴堂集》鲍鉁 《樗亭诗抄》萨哈岱 《陶人心语》唐英 《铸陶集》永宁 《寸寸集》永宁 《居白室集》陈景元 《雷溪草堂集》长海 《自我集》明泰 《静廉堂诗文集》顾琮 《云樵诗稿》天保 《昆山诗稿》怀玉 《聚英堂诗抄》金班 《积翠轩集》高述明
二,引井水激灌,其中如趵突,如跳珠,逆沸而上,不知其从井来也。又以水斗置关捩汲水,可仰射数丈。其馀种种异制,皆目所未睹。是日也,雨过风清,斜阳在树,从竹径登崇台,大内宫阙,历历指顾间。偶咏‘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之句,为之悠然。归裁数语,以志岁月。”观此可见一斑。天主堂在宣武门内,彼教所谓南堂也,其制钩心斗角,屡见前人纪述,是序侈述喷水之异,而于西法画壁,重房复室,陈设宛然,日影在地,若举步可入,见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者;又架空一楼,广张夷乐,机括既启,众声并作,见于赵云崧《檐曝杂记》者,序中皆未述及。岂以‘种种异制,目所未睹’二语括之耶?抑后来踵事增华,而当日尚未有之耶?附述以待考证。
10.康熙《全唐诗》系季沧苇据钱本增益 鲒厂
钦定《全唐诗》九百卷,编定于康熙四十四年。盖据季沧苇重辑钱牧斋本而增益之;原本所收凡千八百九十五人,敕编本则增至二千二百馀人,搜罗尤广。余曩从先兰泉兄入瞻故宫图书馆,检殿本书目,因得见其原本,乌丝格精钞,凡七百十七卷,分装十二箱,藏于太极殿。初以唐高祖弁首。圣祖覆阅,以唐初无五星联聚之事,疑为伪托,
不甚难遇。语舲崇氏以天潢历仕中外,号称精鉴,所收宋拓至十二本之多。就其题跋考之,先得者为项子京本、孙宝严本,皆北宋精拓,得自梁溪孙利津大令者。次为牛空山本,旧藏于梁闻山,语舲官山左,先借观而后得之,亦北宋初拓也。又次为钱士升本,及缺字残本,皆殷述斋学士代购者,后以残本赠文孔修司农。又次为灌园老人所藏郭万象本,乃购自西蜀陈秀才者。又河间纪文达藏本,则叶芸士刺史所赠。凡此皆所谓北宋未断本,而得于道光以前。其咸丰后所得者,首为武林叶孟育藏本,有大德成化题识,定为唐末宋初本,曾属华亭沈氏,亦不断本也。又一本心经缺一开,拓工较劣。一本缺三十馀字,而非石断处,语舲以廉值得之。又次为曹秋岳所藏北宋本,亦述斋代购者。最后所得为南堂瘦本,卢厚斋督粤时购自云谷叶氏,其后人携至京师,以重值归语舲,而语舲最为心赏者也。其他所见,若鄂中丞、张京兆各本,尚指不胜屈。市骨千金,众骏竞赴,物聚所好,自古然矣。初,语舲得项子京、牛空山本,奇赏之;又合观细玩,以字之锋芒神采及拓工褾手,一一较之,而断为项本第一;跋至二十则,且曰:“使孙月峰见之,定目为无上至宝!”帖端有隶书“墨皇”二字,不知何人笔也。后来珍本络绎,而较之项本终莫能及。迨得南堂瘦本,则北宋以前精拓,笔笔神气如初,无一字凑补,遂驾项本之上,因自题“墨皇”二字以冠其首。于是《圣教》中有两“墨皇”。好
事者且欲究其正闰,实则南堂本后来居上,语舲题跋谓“余斋所藏宋拓此为第一”,项本固在其内,尚何待于考辨邪?今子京、南堂两本,坊间皆有影印待售者,度真本当尚存中土,馀则不可考矣!
235.女子为名士护砚掌书者 娟净
黄莘田号“十砚翁”,使姬人金樱护砚,世传为佳话。闻濠园藏有金樱砚,未及见也。蛰园所藏“鸳鸯砚”,乃诸城刘文清为其姬月华制铭者;书出石庵无疑,铭辞亦殊隽,颇足把玩。相传刘书钤“香岩”印章或“久安室”章者,皆出月姬代笔,往往乱其真。忆于宝文靖师斋中见一手卷,为文清与月姬往来家书。文清书称“字付月华”,姬两书则或称“爷”或称“大人”,而自称曰“妾”,或曰“妾二人”,盖别有一姬也。所言皆家庭琐事。文清于书中且为指示书法,第一通书殊未工,第二通则渐趋工整,笔致颇类石庵矣。后有所书《出师表》,工力尚弱,知为姬笔,而末钤印章二:曰“刘墉之印”,曰“香岩”,可证传记有由也。师身后收藏尽散,此卷闻归恩咏春同年矣。又姬人掌书,昔惟柳如是之于绛云楼;近有以称傅藏园之黄姬者,亦居其名已耳。偶阅近人笔
有清真寺,有门楼甚华丽(图八)(详《名迹略》)。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巷,惟一巷在西,馀均在东。有胡同十馀。再东,东达教子胡同,王文简熙怡园在此。
图八 牛街清真寺门楼
张朝墉诗:
小山丛桂帐斜晖,弦管嗷嘈花乱飞。玉殿归来此高卧,更无剥啄到林扉。
王兰泉蒲褐山房亦在此。
张朝墉诗:
一领褐衣坐晚风,诗传湖海气如虹。若从世界夸金石,两汉三唐指顾中。
自此以东,曰西砖儿胡同,醋章胡同,门楼胡同,法源寺后街。寺西为白帽胡同,桑园街。自此以东,曰烂缦胡同,原名烂面胡同,一作懒眠。汤右曾接叶亭在此。
张朝墉诗:
丝纶阁下拜天章,诏许随銮避暑庄。赢得王郎图画在,荒亭接叶看莺藏。
南曰九间房,七井胡同。即南横街之西,烂缦胡同以东,曰北半截胡同,南半截胡同。旧有广和居饭庄,为清季文人走集之所。
张之洞诗:
都官留鲫为佳宾,作脍传方洗洛尘。今日街南逢柳嫂。只缘曾识旧京人。(原注:陶凫香宗伯以西湖五柳居烹鱼法授酒家,名陶菜。)按,所谓酒家,即指广和居也。
夏孙桐诗:
画壁旗亭结习存,赵行秦草各专门。周髯竟欲移尊避,抹杀颜家屋漏痕。(原注:壁上多赵尧生、秦宥横所书,屏联秦书尤多。周少朴前辈与持论不合,每觅座必择室无秦书者。文人结习,亦可留一谈柄。)
郑沅诗:
历历清游似眼前,黄公墟下太凄然。高阳徒侣今何在,难忘璘斑碧血年。(原注:往时京朝小集,多就城南广和居。三十年来,知旧零落,追思昔游,何可复得。小诗意指戊戌之杨叔峤、谭复生二君及庚子之刘葆真前辈。皆与余同饮此肆者也。)
丞相胡同原名绳匠,有陈元龙故宅爱日堂。米市胡同,曰南海会馆。戊戌政变,康有为、谭嗣同均寓此,谭即于此被捕。中间有大、小井儿胡同。自此以东,在北曰果子巷。在南曰贾家胡同。于此中间胡同颇错杂,东西相贯者,北曰大吉巷,保安寺街。同光间,李莼客居此。兵马司后街,达子营,兵马司前街。东有羊肉胡同,包头章胡同。其东由北达南者,曰驴驹胡同,延旺庙街,张相公庙街,以达于南横街。清初徐健庵尚书南园在此。南横街与骡马市、广安门大街为平行。其西头南曰盆儿胡同,大川淀,小川淀。东为珠巢街。其南为土地庙,为南堂子胡同。自牛街以南,直达于右安门,为右安门大街,两旁多田园、冢墓。西有白纸坊,昔为制纸作坊所集,故民居成聚,财政部印刷局在焉。稍东北为崇效寺。再东为南下洼。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