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列试。殿内皇上御题额曰皇建有极。联曰: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殿后陛级迤北十余武,崇基列陛,南向者为乾清门,乃内朝正门,谨详载后卷。
协和门东出为文华殿,后为主敬殿。大清会典
〔臣等谨按〕文华殿门五楹,南向,崇阶三出,九级,内丹陛与露台相直,台左右二出陛,各十一级。殿制五楹,康熙二十二年重建。殿内皇上御题额曰缉熙明德。联曰:道脉相承,经籍昭垂千圣绪;心源若接,羹墙默契百王传。屏联云:讵为饰其貌;还因尊所闻。东西配殿各五楹,东曰本仁殿,西曰集义殿,后殿五楹是为主敬殿。
凡经筵之礼,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学士、詹事充经筵讲官,满汉各八人,岁由部疏请得旨,翰林院列讲官名具奏,以满汉各二人分讲经书,掌院学士暨直讲官拟篇目撰讲章,奏请钦定。至日黎明,鸿胪官设御案于文华殿御座前,南向;设讲案于御案之南,北向。翰林院官奉讲章及进讲副本,左书、右经,各陈于案,退。记注官四人立西阶下东面;满讲官暨侍班之大学士,吏部、户部、礼部尚书、侍郎,通政使、副使,詹事,少詹事立丹墀左西面;汉讲官暨侍班之兵部、刑部、工部尚书、侍郎,左都
国朝宫史 一九六
御制仲春经筵诗戊寅书文经训义揄扬,鱼雅儒簪进两行。笃志近思研学问,思艰图易劭农桑。春台共喜时方鬯,广厦宁惟例举常。周孔吾师游意切,推行独惭未云遑。
御制仲春经筵诗己卯讲学文华例仲春,经书次第几端陈。夫干易矣夫坤■,成物
知焉成己仁。紬绎从知位中理,赞参惟仰至诚神。漫言故事循礼典,修业辉光勉日新。
御制仲春经筵诗庚辰文华广殿御香芬,启迪畴咨大雅羣。讵止循名欲求实,敢因戢武忘崇文。飞潜动植堪观化,和一慎难总属君。畧述会心非逞臆,躬行惟是勉尊闻。
御制仲春经筵诗辛巳和凝风日仲春初,广殿文华敞碧疏。经解传诠阐要道,衣宽
带博戒虚车。人伦物理行仁义,巽养震爲济疾徐。讵曰年年遵典故,化民成俗目蒿予。
东庑曰"本仁殿],西庑曰"集义殿]。后殿爲主敬殿,其东爲传心殿。中祀皇师、帝师、王师、先圣、先师,每逢月朔,太常寺堂官一员诣殿拈香。凡经筵之日,命大学士一员祭告。乾隆七年仲春,皇上御经筵,特旨亲诣行礼。殿之前爲景行门。
御制仲春经筵诣传心殿行礼,敬成一章辛酉布治遵前矩,崇文御讲筵。先期修祀事,亲诣致心虔。礼乐薄殷夏,经纶在■编。执中恒自凛,敢曰继薪传。
文华殿之后,西向爲上驷院署。又北,南向爲箭亭。亭中石刻乾隆十七年三月二十
日上谕:
长元按:明宫室后右门亦曰平台,为召对之所。
殿后迤北十余武,崇基列陛。其北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中南向者为干清门。
长元按:太和门殿明皆曰皇极,殿又曰奉天,中和殿明曰中极,又曰华盖,保和殿明曰建极, 又曰谨身,所谓三大殿也。昭德、贞度二门,明曰弘政、宣治,协和、熙和二门,明曰会极、归极,体仁、弘义二阁,明曰文昭、武成,今皆更易其名。
稽察上谕处、内阁诰敕房,皆在午门内东庑。
起居注公署、翻书房,皆在午门内西庑。
内阁为大学士直舍,在昭德门东南隅,门西向,阁南向。今于阁东北开正门,与文华殿相对。
沈德潜夜宿中书省诗:独宿丝纶阁,虚堂灯火清。窥檐星汉影,记夜柝铃声。报称惭须鬓,疏慵负圣明。家园通梦寐,游钓忆平生。
长元按:内阁二磁缸,明宪庙所赐种兰者。
文华殿在协和门东南向,崇阶九级,前为门三间,后为主敬殿。每岁二月,御经筵于此。
陈廷敬讲筵纪事诗:崇政经帷秘,延英玉陛高。声容肃中禁,宠渥厚词曹。天语开黄卷,乾文上彩毫。万言亲讲诵,或恐圣躬劳。
沈荃经筵恭纪诗:蓬莱紫气绕氤氲,此日虞廷奏缦云。侍从儒臣咸旧学,太平天子况能文。西清窈窕闻钟鼓,东壁辉煌列典坟。精一心传亲绍述,五经无事析纷纭。
① "御殿",原脱。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一一"按语"增补。
② 南北陛各三出 "南北",原脱。今据《日下旧闻考》卷一二引《大清会典》增补。
自午门至此,凡门数重,历殿三,皆外朝之制。而在午门左右者,由协和门东出为文华殿,今为古物陈列所。[一]殿深广五楹,南向,康熙二十三年重建。殿前门三间,崇阶九级,丹陛与露台相值,台左右各二陛,各十一级。东为本仁殿,西为集义殿,殿各五楹,东西向。殿后为主敬殿,乾隆三十九年建,殿五楹。由本仁殿折而东为传心殿,康熙二十四年建,殿广五楹,内祀皇师伏羲、神农、轩辕氏;帝师陶唐氏、有虞氏;王师夏禹、商汤、周文王,皆南向。先圣周公,东位西向,先师孔子,西位东向。每岁经筵,先遣官祭告。殿前东西角门二,北向五间为治牲所,南向三间为景行门。东有大庖井,上覆以亭,泉味独甘,甲于别井。黄谏尝作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文华[殿]东大庖井第二,即此。殿后有祝版房、神厨各三间。再后为直房五间。文华殿后为文渊阁,乾隆三十九年敕建,仿浙江鄞县范氏天一阁之制,藏《钦定四库全书》凡三万六千册。[二][三][四]每岁御经筵毕,赐讲官茶于此。阁制三层,上下各六楹,层阶累折而二,上覆绿色瓦,前甃方池,跨石梁一,引玉河水注之。阁
后垒[叠]石为[假]山,[山后]垣门一,北向。[门外稍东设]直房数楹,①为
国朝宫史续编 四二二
崇基引陛南向者, 即乾清门也。
协和门之东为文华殿, 门五楹, 南向, 崇阶三出, 九级, 内丹陛与露台相直, 台左右二出陛,各十一级。殿深广五楹。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缉熙明德", 联曰:" 道脉相承, 经籍昭垂千圣绪;心源若接, 羹墙默契百王传。" 中设宝座, 屏上, 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 时惟长善春临仲, 典以兴贤岁举隆。" 屏中圣制辛丑春仲经筵诗恭。载典礼门。每岁春秋仲月,皇帝御经筵,讲臣于殿内进讲。礼成,随
驾至文渊阁,赐坐,赐茶,茶毕,讲臣退,诣本仁殿入宴。进讲仪,圣制暨御制经筵诗。俱恭载典礼门。东庑曰本仁殿,西庑曰集义殿,后殿为主敬殿。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逊修学懋敦时敏,庄敬成深裕日强。"中设宝座,屏上,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讵尚饰其貌,还因尊所闻。"屏中"圣制癸未仲春上浣经筵诗。"恭载典礼门。殿后为文渊阁,我朝定制,文渊阁为大学士兼衔,乾隆三十九年,高宗纯皇帝特勅鼎建斯阁,许兼衔如旧。阁中藏弆钦定四库全书,凡三万六千册。详载书籍门。置领阁事二员,提举阁事一员,直阁事六员,
校理十六员,检阅八员,其收发宿直诸职,内务府司员笔帖式等轮任之。阁三重,上下各六楹。层阶两折而上,瓦青绿色。阁前甃方池,跨石梁,引御河水注之。左右列值松桧,阁后曡石为山,山后垣门一,北向。门外稍东,设直房,为直阁诸臣所居。阁内,正中设宝座,恭悬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汇流澄鉴",联曰:"荟萃得殊观,象阐先天生一;静深知有本,理赅太极函三。"北向,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壁府古含今,借以学资主敬;纶扉名副实,讵惟目仿崇文。"又恭悬乾隆丙申五月高宗纯皇帝御笔题文渊阁诗:
每岁讲筵举,研精引席珍。文渊宜后峙,主敬恰中陈。四库庋藏待,层楼结构新。肇成始昨夏,断手逮今春。经史子集富,图书礼乐彬。宁惟资汲古,端以励修身。巍焕观成美,经营愧亦频。纶扉相对处,颇觉叶名循。
圣制题文渊阁诗 戊申
阁建文华殿后,贮四库全书第一部,缥缃插架,实为书城巨观。每岁仲春经筵毕,于此赐
茶,遂成例事云。
重校兹看四库成,鲁鱼累牍辨从精。四库全书虽已列架排签,然其中鲁鱼亥豕累牍连编,不得不令重加雠校,以成善本。虽云举大遗其细,要在纂言观厥行。
从前钞录四库全书,誊录及分校、总校人员不无滥邀议叙者。予尝谓,成此大事,不妨宥其细过。
讵意提调、总校各员并不尽心经理,以致书中错谬不可枚举。姑念书已告成,不加重谴,原充提调侍郎陆费墀,仅予革职,罚令出资装潢文汇、文宗、文澜三阁书函。纂修尚书纪昀,罚令重缮应行赔写之书,并率领文渊、文源二阁未经校出讹错之分校、总校于上冬前往山庄,将文津阁未曾重校书籍再加详阅。在彼时原校各员均邀优叙,既以此为捷径,此番仅予薄惩,当亦无可置喙耳。
捷径既因得以速,薄惩岂可逭惟轻。源津溯并勘次第, 此次文渊、文源二阁看出疏漏之原校官,既罚令前往山庄重校文津阁书籍,将来文津阁看出疏漏之原校官,亦即罚令往盛京重校文溯阁之书。次第校勘,总期精审无讹,以示予右文典学之至意。
御制题文渊阁诗 丁巳
文渊七阁首,圣记着精详。宗汇津源贯,史经子集藏。 皇父辑经史子集为四库全书,缮写七部,特建七阁以贮之。禁垣曰文渊,圆明园曰文源,避暑山庄曰文津,盛京曰文溯,扬州曰文汇,金山曰文宗,杭州曰文澜,用以嘉惠艺林。详见渊源津溯四阁御制记。崇楼连栋宇,东壁启图章。掞藻云霞护,辉煌奕禩彰。
阁中设宝座。屏上,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插架牙签照今古,开编芸气吐芳芬。"屏中圣制文渊
阁记:
国朝宫史续编卷之五十三 四二三
(28)修宁寿宫 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重修宁寿宫。(注一)
(29)重修大光明殿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重修大光明殿。(注二)
(30)建文渊阁 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建文渊阁于文华殿后。(注三)
(31)修寿明殿寿明门 同年,修寿明殿、寿明门。(注四)
(32)建主敬殿 同年,建主敬殿于集义殿后。(注五)
(33)修大清门外棋盘街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修大清门外棋盘街,周围石栏,以崇体制。(注六)
(34)宁寿宫成 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宁寿宫落成。(注七)清宫史续编卷五
注一 清会典八六三。
注二 日下旧闻考四二。
注三 东华录及清宫史续编卷五十三。
注四 日下旧闻考四二。
注五 光绪顺天府志二。
注六 光绪顺天府志一三。
注七 嘉庆一统志。
西天梵境 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修 嘉庆一统志
紫光阁 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〇)改建 清会典八六三
咸安宫官学 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〇)重修 同上
太庙前筒子河东南入御河 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〇)开 日下旧闻考九
英华殿 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重修 顺天府志二
拆改太庙筒子河石桥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改 清会典八六四
北海万佛楼 乾隆三十五年(一七七〇)建 清宫史续编六八
宁寿宫 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重修 清会典八六三
大光明殿 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重修 日下旧闻考四二
文渊阁 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建 东华录
寿明殿寿明门 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重修 日下旧闻考四二
主敬殿 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建 顺天府志二
大清门外棋盘街 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修 顺天府志一三
十景之一也。高宗纯皇帝诗引:福海西墟,平漪镜净,黛蓄膏停,竹屿芦汀,极望弥弥,浴鳬飞鹭,游泳翔集。王司州云:非惟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
缉熙明德 文华殿五楹,康熙二十二年重建。高宗纯皇帝题额曰缉熙明德。联曰:道脉相承,经籍昭垂千圣绪;心源若接,羹墙默契百王传。东曰本仁殿,西曰集义殿,后曰主敬殿。
皇建有极 保和殿九间,每岁除夕上御殿筵宴外藩。高宗纯皇帝额曰皇建有极。联曰: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常思容保无疆。
养正毓德 上书房高宗纯皇帝额曰养正毓德。世宗宪皇帝联曰: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高宗纯皇帝联曰:念终始典于学;于缉熙单厥心。
慎俭德 昭仁殿西室之北,高宗纯皇帝额曰慎俭德。联曰:亦曰钦哉贯谟典;允惟难矣作君师。又联曰:琼芝春意足;缥帙古香多。
崇高惟在德 圣祖仁皇帝昭仁殿诗云:雕梁双凤舞,画栋六龙飞。崇高惟在德,壮丽岂为威。
四方为则 高宗乾清宫屏风铭曰: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斯要矣。为德者心诚奉之,苟失其德,孰与为则!戒之慎之,斯焉惕息。
西峰秀色 圆明园北远山村西南有室,临河西向,为四十景之一。河西松峦峻峙,为小匡庐。高宗纯皇帝诗引:轩楹洞达,面临翠巘,西山佳气,在我襟袖。后宇为含韵斋,周植玉兰十馀本,方春花气袭人,宛入众香国里。又诗注:是地轩爽明敞,户对西山,皇考最爱居此。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