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苏州街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苏州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乾隆时仿江南水乡的风貌而建,是专供清代帝后逛市游览的一条水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1986年重建。是中国古代“宫市”的唯一孤本。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310

后恭立乾隆二十六年碑亭二,左为国书及汉字,右蒙古字、梵字。又行殿内西间联

曰:春物熏馨含慧业;名禽宛转入闻思。东间联曰:于淡泊中寻理趣;不空色际忘

言诠。又联曰:树色溪光成静赏;花香鸟语绝尘缘。后院楼宇下穿堂联曰:花宫具

见严而妙,别室还饶清且嘉。书室联曰:欣于所遇何空色;乐在其间足古今。又联

曰:听松真偈演;观水道心存。皆皇上御书。

〔又按〕万寿寺之西路北设关门,内有长衢列肆,北达畅春园,为万寿街,居人称为

苏州街。详见前畅春园卷内。

御制勅修万寿寺碑记 自昆明湖循长河而东,缘岸多乔林古木,僧庐梵舍远近相望。广源闸、西万寿寺实为之冠。宏敞深静,规制壮丽。考碑志,建自明神宗初,迄今二百余载矣。朕时从舟过之,乾隆辛未之岁,恭值圣母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皇太后六旬大庆,海内臣民举行庆典,朕恭奉大安舆由畅春园道西直门,至大内。銮御所经,兹寺适居其中,且喜其嘉名符祝厘之意,命将作新之,更加丹雘,绣幢宝铎,辉耀金碧,以备临览。传有之曰:万,盈数也。诗书之称寿者曰,欲至于万年,曰万寿无疆,又有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皆举成数以致其欢欣颂祷之诚。而帝王世纪则谓天皇氏寿一万八千岁,地皇氏寿一万八千岁,人皇氏寿九千岁,合四万五千岁,则上古盖实有之,非虚言

书名:宸垣识略 页码:314

朝真观在白石桥西,本朝康熙三十三年重修,有太常少卿励杜讷碑。

〇延庆寺在朝真观西。

长元按:燕都游览志有延寿庵在白石桥西二里,殿宇精严,疑卽延庆寺。

〇元欧阳原功墓、李孟墓,俱在香山乡石井村。

广源闸在西直门西七里,元至元二十六年建,本朝频加修葺。于此易舟入昆明湖,达绣漪桥,至清漪园。

万寿寺在广源闸西数十武,明万历五年建,殿宇极其宏丽。左钟楼,前临大道。钟铸自永乐,径长丈二,内外刻佛号,弥陀、法华诸品经,蒲牢刻楞严咒。铜质精好,字画整隽,相传沈度笔,少师姚恭靖公监造,名曰华严钟,击之声闻数十里。有敕建碑,大学士张居正撰。后钟弃于荒地。

本朝乾隆十六年,移钟于城北觉生寺,有御制碑,清、汉、蒙古、西番四体书。

明朱国祚万寿寺诗:贝叶三车少,华钟万石余。声仍到长乐,地合置精庐。潇洒人王界,庄严学士诗。秋来霜落后,流响更何如?

万寿街在万寿寺西,路北设关门,有长衢列肆,北达畅春园,居人称为苏州街

魏之琇诗:楼馆青红百货俱,水村山郭似姑苏。小人近市真堪羡,翻作人间大隐图。

昌运宫在广源闸之南,三虎桥西里许,初名混元灵应宫,明正德六年,司礼太监张永建。有敕建碑,又大学士李东阳、副使刘效祖碑二。本朝乾隆三十四年敕修,有御书并御制诗碑清汉各一。

书名:清宫词 页码:37

浮屠异俗自沙陀,象教流传诡怪多。微笑低眉欢喜佛,北新桥北旧雍和。

雍和宫在北新桥之北,为世宗潜邸,登极后升宫。乾隆初,庄严法相,以喇嘛守之。宫内法轮殿,塑男女裸体与禽兽交,谓之欢喜佛,盖从蒙古俗也。

脱却罗衫拥被来,金莲不用踏苍苔。内臣见惯私相妒,一树梨花带露开。

嫔妃召幸,遣内侍叩宫门,直趋卧榻,用红锦被裹而负之以行。至第一间房,除去衣饰,裸体而进;至第二间房,复取衾裯;至三间房,方是皇帝寝室。

固伦公主惜红袍,买卖街头价值高。乞取章身天不应,怜娇还是丈人豪。

高宗女固伦公主,下嫁和珅子丰绅殷德。当未嫁时,呼和珅为丈人。一日,游买卖街,见大红呢袍,爱之。高宗不与,曰:汝问汝丈人要。和珅以二十八金买与之。

沉沉深院似黄昏,老觉江南胜禁垣。一笑慈颜劳顾盼,凤舆真已到阎门。

乾隆辛巳,孝圣宪皇后七旬万寿。纯庙以后喜江南风景,于万寿寺傍造屋,仿江南式,市廛坊巷毕具,长至数里,奉銮舆往来游行,名曰苏州街

御笔潜生暖阁春,殿前捧出墨痕新。内臣别赐双钩字,余福收藏更赐人。

定制:列圣于嘉平朔谒阐福寺归,御建福宫开笔,书福字笺,以迓新禧。御乾清宫西暖阁,召赐 福字。王、大臣入跪御案前,上亲挥宸翰,其人自捧之出,以志宠也。内廷翰林及干清宫侍卫,皆赐双钩福字,盖御笔勒石者。余皆封存干清宫,备赏赐,谓之余福。

书名:天咫偶闻 页码:211

北岸极乐寺,明代牡丹最盛。寺东有国花堂,成邸所书。后牡丹渐尽,又以海棠名。树高两三丈,凡数十株。国花堂前后皆海棠,望之如七宝浮图,有光奕奕。微风过之,锦裀满地,今海棠亦尽。又西北岸大正觉寺,俗称五塔寺,今亦毁,惟五塔存。又西北岸则万寿寺,寺建于明代,乾隆中重修,为太后祝釐之所。寺极宏丽,大殿后叠石象三神山,旧有松七株最有名。光绪庚寅后,楼火,并松俱烬。阮文达《小沧浪笔谈》云:壬子春,瑶华主人邀彭云楣尚书师,沈云椒侍郎,同年胡印渚、刘金门两学士,那东甫侍讲,铁梅庵侍郎与元,凡七人,同游万寿寺,主人写《七松图》便面。梅庵先生援笔题一绝云:七人分坐七松树,巨笔写松如写人。谡谡清风满怀袖,一时同证大夫身。此亦万寿寺一段故事。惜此便面不知流传何所,若得而刻石寺中,亦一胜缘。今寺中但存《七松证道图》,乃一僧小照,亦有梅庵题诗。寺西城关为万寿街,俗称苏州街。两行列肆,全仿苏州。旧传太后喜苏州风景,建此仿之,今已毁尽。又西为麦庄桥,又西为广仁宫,在南岸,地名蓝靛厂。火器营驻此,街衢富庶,不下一大县。广仁宫,岁四月庙市半月,土人称西顶。盖北方多山,庙必在山极顶,因连类而及,谓庙亦曰顶,此土语也。又北东岸有化成寺,又北至海甸。海甸,大镇也。自康熙以后,御驾岁岁幸园,而此地益富。王公大臣亦均有园,翰林有澄怀园,六部司员各赁寺院。清晨趋朝者,云集德胜、西直二门外,车马络驿。公事毕,或食公厨,或就食肆。其肆多临河,举网得鱼,付之酒家,致足乐也。故彭咏莪有《与陈硕士饮海甸酒楼》诗。当是时,百货非上者不往,城中所用,乃其次也。自庚申秋御园被毁,翠辇不来。湖上诸园及甸镇长街,日就零落。旧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91

图五十 佛香阁

图五十一 由排云门前望佛香阁

(图五十二)湖山真意。又西,临湖为石丈亭。亭外屹立水中者为石舫、(图五十三)游船集于此处。(图五十四)寄澜堂、临河殿、延赏楼、小有天等。又西行,通荇桥,(图五十五)度桥为迎旭楼、澄怀阁。

(三)山之北部:最高者为智慧海,在佛香阁上。右为云会寺,左为香岩宗印阁、须弥灵境、苏州街、(图五十六)善现寺。东为花承阁,有琉璃多宝塔。(图五十七)西为香岩堂、清可轩、赅春园、味间斋。临河为绮望轩、轩下有石洞,乾隆时建。以上山之四周景物尽于此。

图五十二 画中游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93

图五十六 后湖苏州街附近之风景

图五十七 多宝塔

图五十八 文昌阁

其以昆明湖为主,亦可分为二部。湖之东湖,自耶律楚材墓起,沿堤通文昌阁。(图五十八)阁三层,中层有文昌像。傍湖水中,有知春亭,有板桥可

书名:旧都文物略 页码:233

使为都工。善心计,凡制度崇广,材用大小悉称旨。官工部侍郎。又,蒯祥,吴县木工,能主大营缮。官工部左侍郎。又,隆祥,瓦工,与蒯祥同修南内,膺重赏,亦官工部侍郎。至督工人员,如蔡信辈,皆能亲营度艺,人遵其绳墨。其建筑之存于今日者,在城内则大高玄殿,在昌平则明长陵。明十三陵,规模最大,雕刻最精,早为中国有数之建筑物。大高玄殿前二亭,钩檐门角,穷极工巧,明时中官呼为九梁十八柱,洵足代表中国最复杂之木质。虽经雍、乾两朝重修,然终未改原状。(图十一)清代宫室,一昉自明,而俭于明。康熙帝深诋明人用楠木之费。自云:“本朝悉用满州所产之黄松。”又,康熙时,发现明代筑沟之制,系以生铜为管,而砌以巨石。大抵明代无谓之奢靡,至清而稍除。然郊外离宫之建筑,则远胜于明故苑囿之众,为清代建筑之特色。最初为畅春园,次则圆明园,最后为颐和园。玉泉之静明,香山之静宜,复点缀其间。燕居听政,半在园囿。当畅春园鼎盛时,圆明园特一附属之小园,雍、乾二朝,屡为扩充。乾隆尤注意文艺,南巡时所见各园佳景,如吴县狮子林、钱塘小有天园、海宁安澜园、江宁瞻园,皆节取其意,仿造于园中。且仿苏州街市之式样,造一买卖街于园之附近,其后又用欧西建筑式样,造海宴堂于园中。虽经劫火,犹可见嶙峋之残柱,带有罗马风也。一八六一年,全园被焚,代表清代特色之建筑不可复见,此

图四 土坯殿月台角石

图五 芦沟桥石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