蒨园后河北岸为思永斋七楹。斋北楼宇临池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斋东别院为小有天园。(长春园册)
〔臣等谨按〕思永斋门额曰静便趣,斋内额曰万横香玉。
御制小有天园记左净慈,面明圣,兼挹湖山之秀,为南屏最佳处者,莫过于汪氏之小有天园。盖辛未南巡所命名也。去岁丁丑,复至其地,为之流连,为之倚吟。归而思画家所为收千里于咫尺者,适得思永斋东林屋一区,室则十笏,窗乃半之。窗之外隙地方广亦十笏,命匠氏叠石成峰,则居然慧日也。范锡为宇,又依然壑庵也。(汪氏别业旧名。)激水作瀑,泠泠琤琤,不殊幽居洞之所闻。而黄山松树子虽盈尺,有凌云之概,夭矫盘拏,高下杂出,于石笋峭蒨间,复与琴台之古木苍岩玲珑秀削不可言同。何况云异?吾于是知天地间之景无穷,而人之心亦无穷。境有异,而人之心无有异。夫此为轩、为亭、为磴、为池、为林泉、为崖壑,固不可历历手攀而足陟之者。使目击道存,会心不远,则此为轩、为亭、为磴、为池、为林泉、为崖壑,又何不可历历手攀而足陟之乎?昔新丰鸡犬各识其户,固已侈矣。李德裕平泉之像巴峡,写洞庭,则又务穷远,尽态极妍而不必师。所可师者其意而已。然吾之意不在千里外之湖光山色应接目前,而在两浙间之吏治民依来往胸中矣。是为记。
阿伽桥;稍南曰阿楼那崖,曰徙多桥,桥上曰弥楼,曰摩偷地,曰砥柱,曰摩诃窝;上曰兜率陀崖,曰功德池,曰栴檀林;再上曰须弥顶,曰善现城,曰金田,曰陀罗峰,曰鸡园,曰鹿苑;中为室罗筏雷音殿;北曰耆阇崛;旁曰舍利塔,曰蜂台,曰毗诃罗桥;南曰露山,曰香岩;西曰信度桥;诸额皆御书。堂之东有亭,卧碣上勒御制五百罗汉记,文详见御制文初集。
罗汉堂后为宝云阁。(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宝云阁范铜为宇,御题额曰大光明藏。
宝云阁西为邵窝,为云松巢,又西为澄辉阁,阁东南有三层楼,楼西为听鹂馆。(清漪园册)
〔臣等谨按〕三层楼上御书额曰山色湖光共一楼。
听鹂馆西为石丈亭,为石舫。(清漪园册)
御制石舫记自茅茨土阶以来,为室者必有阶,为阶者率以石,所以去湫湿,就高明。栋宇以安,固其基址。陛九级,廉远地则堂高,陛无级,廉近地则堂卑。古人所以为喻也。至乃步壛扣砌,左磩右平,设切厓隒,山堮水矶,虽华质殊制,高下异施,其所以限柱础而承屋基,则一耳。余之石舫,盖筑之昆明湖中,不依汀傍岸,虽无九成之规,而有一帆之概。弥近烟云之赏,迥远风浪之惊。鸥鹭新波,菰蒲密渚。涌金漪而月洁,
卽宋德寿宫芙蓉石。斋东南山池间为标胜亭,又东南为别有天,西北为韵天琴,南角门外别院为委宛藏。
是为八景,有御制诗,勒标胜亭西壁,又御制重摹梅石碑,置青莲朶侧诗。
园后河北岸为思永斋,北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斋东别院为
小有天园,引西湖汪氏园也。思永斋西南河外为得全阁,南为宝云楼。斋北水汇中有圆式楼宇三层,为海岳开襟,四旁枋楔各一。海岳开襟东北为谐奇趣。东为法慧寺,山门楼殿凡二层,有御书额。东为实相寺,山门殿阁凡三层,有御书额。由实相寺度城关而东,迤南为交翠轩,为熙春洞,北为爱山楼,为泽澜堂。爱山楼东北为平畴交远风,为转湘帆。平畴交远风之东为丛芳榭,为琴清斋。丛芳榭之东为
狮子林,八景曰:狮子林、虹桥、假山、纳景堂、清閟阁、藤架、磴道、占峯亭。又续题八景曰:
清淑斋、小香幢、探真书屋、延景楼、画舫、云林石室、横碧轩、水门。狮子林之南为玉玲珑,正宇为正谊明道,北为林光澹碧,东为鹤安斋,西为蹈和堂。
鉴园之后有船坞。由鉴园北山径折而东,为东宫门,楼宇东向。外为护河,有石桥。
如园在鉴园西南,内为敦素堂,北稍东为冠霞阁,为明漪楼。由如园山径西行,卽澹怀堂之东垣门。
清漪园在万寿山麓,圆明园西二里许,临昆明湖。宫门东向,两石梁下为溪河,左右罩门。内为勤政殿,有御制座右铭、万寿山昆明湖记。殿后北达怡春堂,西为玉兰堂,北为宜春馆。馆西为乐
寿堂,前有大石,镌御题青芝岫三字。东曰玉英,西曰莲秀。
长元按:青芝岫卽明米万钟所运大石置良乡者。
乐寿堂后,折而西为方池。池北为乐安和,西为长廊,达石丈亭。西北为养云轩、餐秀亭,亭后
石壁勒御书燕台大观四字。西为无尽意轩,稍北为圆朗斋。无尽意轩之后为慈福楼,楼西为大报恩延寿寺,详郊垧。罗汉堂后为宝云阁,阁西为邵窝,为云松巢,又西为澄晖阁。东南有三层楼,额曰山色湖光共一楼。西为听鹂馆,馆西为石丈亭,为石舫。舫北有楼,为延清赏,西为旷观斋,又西为水周堂。自此以北建城关,关上有楼奉关圣。循城北折而西为园之西门。怡春堂后,城关以北为惠山园,内池数亩。池东为载时堂。北为墨妙轩,内贮三希堂续摹石刻,墙壁间嵌墨妙轩法帖诸石。园池之西为就云楼,稍南为澹碧斋。池南折而东为水乐亭,为知鱼桥。就云楼之东为寻诗径,径侧为涵光洞。迤北为霁清轩,轩后有石峡。其北卽园之东北门。
长元按:惠山园仿无锡秦氏寄畅园也。载时堂、墨妙轩、就云楼、澹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为园中八景。
惠山园西为云绘轩,东为迎緑轩,后为随安室,又西为花承阁。阁之左为多宝琉璃塔,下有碑勒御制颂。西北度桥为城关。又西折而北,为园之北楼门,在万岁山之北。门外以南为长桥。长桥南佛寺三座,曰须弥灵境,曰善现寺,曰云会寺。云会寺北为构虚轩,为绘芳堂。西南为清可轩,西为味闲斋,斋北为绮望轩。绘芳堂北隔河为嘉荫轩。
王伯当【此属生工者。】。又据田桂凤对余言:当年曾与谭氏演过《海潮珠》【又名《避尘帕》。】,田扮棠姜,谭扮崔杼,以罗寿山【即百岁,丑行最有名者。】扮齐王。又与谭氏演过《杀狗劝妻》【又名《善宝庄》。】,田扮曹庄妻,谭扮曹庄,以罗扮曹母。至《战宛城》《乌龙院》等,皆为陪田增演之戏,前者皆未演也。以彼时田桂凤声势能夺谭氏,故伴之增演数戏,以羁縻之。
京西御园所称三山者,曰清漪园,以瓮山得名,后因孝钦后办六旬万寿,改名万寿山,就其址修颐和园。曰静明园,以玉泉山得名,当年园内分十六景。曰静宜园,以香山得名,有二十八景。乾隆以来,皆为游幸之所。至道光中,宣宗尚俭,均罢游幸,将三园所有陈设铺垫,文玩书画,悉数分赐与胞弟惇王绵恺、瑞王绵忻、惠王绵愉,盖每府分得一园之物品。据其邸中人云:惟惇王府所得最多,皆失于庚子之变云。
当年清漪园门北向,即后来颐和园所称后门者。入门为一大佛刹,即佛香阁。山下正殿转轮藏,及铜殿等皆属之。山背临昆明湖,沿湖无围墙,【皆光绪中修筑者。】园后皆旷野,一望无际。至排云殿、长廊,皆光绪中增修者。东至谐趣园,西至石舫,尚是当年建筑。中有一楼,正对昆明湖,额题“山色湖光共一楼”。咸丰元年辛亥科乡试,以此命题,得庨字,五言八韵。士子多不知出处,考官亦鲜知者,先祖告知同人,始了然。以是知后山【今为前山。】诸座落,半属当年之旧制。
圆明园在海淀之北,少偏东,为明代侯废园。康熙间重修葺焉,赐予雍正帝【时为皇子。】。既登极,大加修饰,直至乾隆朝历次南巡,仿江浙各名园景致,复加增改,凡七八十年间,遂成世界一大
思永斋 蒨园后北岸为思永斋,斋北楼宇临池,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斋东别院为小有天园。斋门额曰静便趣。斋内额曰万横香玉。
琴清斋 平畴交远风之东为琴清斋,斋内额曰霞踪天想。
渊鉴斋 畅春园大东门土山北循河岸西上为渊鉴斋。
佩文斋 渊鉴斋后临河为云容水态,左廊后为佩文斋。
无逸斋 无逸斋在畅春园,为问安憩息之所。
虚朗斋 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相传即永安村地。丽瞩楼迤南为虚朗斋,斋前石渠为流觞曲水。高宗纯皇帝诗引:由丽瞩楼而南,度石桥,为北宫门。沿涧东行,折而南,为东宫门。中为广宇回轩,曲廊洞房,密者宜燠,敞者宜凉,杗棁不雕,楹栏不饰。砻石周庑之壁,书兹山旧作与古帖参半。南为曲水,藤花垂蔓覆其上。向南一斋曰虚朗。虚则公,公则明。朗之为义,高明有融,异夫昭昭察察之为者,非致虚不足语此。
致远斋 静宜园勤政殿后北为致远斋。高宗纯皇帝诗:庶官斯引见,几务此畴咨。便是游山处,无非勤政时。人唯得屡试,章不厌详披。致远宜从近,省心要在思。
春耦斋 春耦斋在西苑丰泽园之西。斋西室联曰:林薄浓阴藏别院;汀洲新水涨前津。阁上联曰:潆洄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蕴藉人。斋后楹恭悬高宗纯皇帝御书额曰云木含秀。高宗纯皇帝春耦斋诗云:春耦邻丰泽,田犁岁演公。代耕因展义今春因南巡,例以苑丞代耕。,即目每祈丰。旸雨今年若,黍禾
界湖楼 静明园小东门外长堤石桥上建石坊二,迤东为界湖楼。高宗纯皇帝有句云:界堤筑横楼,漪影翻窗纸。
影湖楼 静明园南宫门西为影湖楼。高宗纯皇帝诗引:迩年开水田渐多,虑水不足,故于玉泉山静明园外接拓一湖,俾蓄水上游以资灌注。湖中筑楼五楹,惟舟可通,名曰影湖楼。
互妙楼 楼为圆明园多稼轩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山之妙在拥楼,楼之妙在纳山,映带气求,此互妙之所以得名也。纪以诗云:层构单椒上,前峰复列屏。吸呼通颢气,表里接山灵。静乐宜情性,筌蹄泯色形。环中得深造,可以玩羲经。
染霞楼 楼为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曰:池上层楼敞紫甍,水中楼影亦含清。自知不是餐霞侣,孤负横楣浪与名。
阅武楼 畅春园永宁寺又西为阅武楼。额曰诘戎扬烈。联曰:辑宁我邦家,以时讲武;懋戒尔众士,于兹课功。又联曰:讲武惟期征有福;居安每念式无愆。
爱山楼 宝相寺北为爱山楼。楼上额曰天风海涛,下额曰山静云闲。
丽瞩楼 丽瞩楼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云:重基百尺耸,万象四邻通。岚霭变朝暮,山川无始终。会心堪致远,抚景念居崇。春色皇都好,都归一览中。
栖云楼 栖云楼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高宗纯皇帝有句云:高楼号栖云,题句忆昔年。
山色湖光共一楼 长春园内蒨园后河北岸为思永斋,斋北楼宇临池,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斋东别院
为小有天园。又清漪园澄辉阁东南有三层楼,高宗纯皇帝书额曰山色湖光共一楼。诗曰:渭竹环临水,岩楼出竹梢。漪澜常映带,罨黛亦兼包。了识智仁乐,宛成仲叔交。契神疑画舫,悦志即书巢。已足供吟眺,奚烦事豁庨。羲经设观象,育德圣功爻。
烟月清真楼 楼为圆明园内安澜园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四宜书屋之后,延楼高敞,不施厨障,为纳烟月契神处,又似在陈氏竹堂月阁间。诗曰:一轮古月真无匹,几缕空烟清莫加。朗照轻笼寥廓表,便成句亦谢雕华。
烟雨楼 高宗纯皇帝诗注:处州括苍山及沔阳州并有烟雨楼,而嘉兴名特著。
十二重楼 高宗纯皇帝诗注:自正阳门至神武门正十二重楼。
宝月楼 西苑瀛台之南隔池相对者为宝月楼,乾隆戊寅年建。与同稼轩、茂对斋东西相望。北对迎熏亭,南临皇城。楼上额曰仰观俯察。西为茂对斋,右为涵春室。又按高宗纯皇帝诗注:楼临长安街南,俾移来西域回部居之,室宇即肖其制。诗云:淑气渐和凝,高楼拾级登。北杓已东转,西宇向南凭。门户新粘帖,街衢早鬻灯。团圞三五近,眺赏又何曾?
云绘楼 西苑太液池芸斋稍南为宾竹室,南为蕉雨轩。蕉雨轩南为云绘楼,三层北向。联曰:道堪因契真佳矣;画岂能工有是夫。又曰:泉皱峰如能变化;太空云与作浮沈。楼西有室曰韵磬居。又西南为清音阁,沿堤而南为同豫轩。轩在液池南岸,紫光阁赐宴外藩,每先临此传餐待备。
绚秋林 地在静宜园玉乳泉西稍南,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