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知识服务

明德堂
所属分类: 人文景观
地理位置:
精度维度:
关键字:
明德堂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内,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地带,是学宫的主体建筑,科举时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这里听训导宣讲。中国的学宫都称“明伦堂”,而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据说一方面是因宋代文天祥题写的“明德堂”匾额之故。另一方面则是因当1380年朱元璋下令于该学宫开设儒学馆,以为官家童生(朝官子女)授业之所建。故此推理,南京府学当时明伦、明德两堂应该俱有。
书名:春明梦余录(上) 页码:87

长宁门更长宁左门牌 嘉福门更琼苑东门牌

已上七门,嘉靖十四年十月初九日更。

长安宫更景仁宫牌 景仁门牌

惟和亭扁 从善亭扁

长寿宫更延祺宫牌 延祺门牌集瑞亭牌

瑞安左门牌 瑞安右门牌

永宁宫更承乾宫 崇祯五年八月十二日安牌。承乾门牌

东配殿 崇祯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安贞顺斋扁。西配殿 崇祯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安明德堂扁。

永安宫更永和宫牌 永和门牌

咸阳宫更锺粹宫牌 锺粹门牌 隆庆五年十一月二十日,锺粹宫

前殿更兴龙殿牌;后殿添圣哲殿牌;后小院添龙德斋扁。

长阳宫更景阳宫牌 景阳门牌

卷之六 五七

书名:日下旧闻考(二 ) 页码:273

原苍震门恒闭,遇扫雪则开。芜史

原大内每雪后,即于京营内拨三千名入内廷扫雪,轮番出入,每岁俱然。亦有游闲年少代充其役,以观禁掖宫殿者。又南京旧制有拣花舍人,额设五百名。盖当年供宗庙荐新及玉食糖■之用,今废久矣。五百拣花,三千扫雪,亦两都佳话也。野获编

原宫正司六尚局,曰尚衣,曰尚食,曰尚功,曰尚服,曰尚寝,曰尚宫,皆在乾清宫之东。芜史

原景仁宫初名长宁宫,有惟和、从善二亭。延祺宫初名长寿宫,有集瑞亭。永宁宫,崇祯五年八月更承乾宫,东配殿曰贞顺斋,西配殿曰明德堂,俱崇祯七年八月安扁。明宫殿额名

原田贵妃居承乾宫。玉堂荟记

原永和宫初名永安宫,咸阳宫更钟粹宫。隆庆五年十一月,更前殿为兴龙殿,后殿为圣哲殿,后有小院名龙德斋。景阳宫名长阳宫,嘉靖十四年五月更名。明宫殿额名

原千婴门之北并列者则乾东之房五所。芜史

原过月华门之西曰遵义门,向南者养心殿也。向北则司礼监掌印秉笔之直房。祖制,宫中膳房原在隆道阁后,魏忠贤移于怡神殿,而以其房为直房。养心殿之西南曰祥宁宫,

书名:日下旧闻考(四) 页码:181

后人讥驳无地自容矣。今石犹在太学门内。石墨镌华

原岐阳石鼓,宋东都时尝铸金填其文,移置保和殿。金人入汴,剔取其金而弃去之。故自靖康土宇分裂之后,搨本绝不易得,好事者以银一锭购其十纸。书画史

原东坡有手钩石鼓文,篆籀全,音释备,远胜潘迪等所录。紫桃轩杂缀

原按古文苑所载石鼓文,称孙巨源得于佛书龛中,盖唐人所录仅四百九十七言耳。章樵为之考正集释,又薛尚功、郑樵、潘迪诸家咸有音训,然有阙文靡所增益。杨用修自言受学于李文正公,得苏文忠旧本,盖七百余字,易以今文传之。陕西志亦载此文,其文悉与杨本同,而字画训释颇异。古诗纪注

原元初,都城庙学毁于兵,王檝取旧枢密院复创立之,春秋率诸生行释菜礼,仍取岐阳石鼓列庑下。石鼓迄今无恙,檝功也。因树屋书影

原南京府学明德堂后有天发神谶碑石凡三截,北京国学庙门有猎碣鼓凡十枚,一为吴皇象书,一为周史籀书,皆篆学之祖也。鼓本在岐阳之野,一徙而置凤翔学宫,再徙而置汴保和殿,三徙而至燕王宣抚宅,四徙而置今所。当日保和殿中如诅楚文及文翁礼殿绘像咸在,今存者惟此十鼓。考宇文懋昭大金志:正隆三年,诏平辽宋所得古器,年岁深久,多为妖变,悉令毁之。而此十鼓独无恙,且刳为臼而文不伤,剔其金而字犹在,信有神物呵护者然。两京求旧录

〔朱彝尊原按〕石鼓籀文虽与大篆小异,然离钟鼎款识未远,其为三代之物信矣,而

诸家或疑之。马子卿至谓宇文周所刻,诚伧父之言也。十鼓向阙其一,皇祐间始得

之,欧阳永叔见之最早,文存四百六十五字尔。薛尚功则云岁月深远,缺蚀殆尽,

今款识所载,乃得之前人刻石者。方之永叔,仅多二字。胡世将资古录云,所见者

先世藏本在集古之前,仅益九字。至潘惬山作音训时,止存三百八十有六字而已。

杨用修谓从李宾之所得唐人拓本,多至七百有二字,又言及见东坡之本,人多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