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生。流光入窗际,忆昔此经横。右赋得月霁风清
〔臣等谨按〕以上二诗为御制潄芳斋东室联语之什,今恭录卷内。
潄芳斋东次室曰静憩轩,后为金昭玉粹,东室曰随安室。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静憩轩门上联曰:由旧典时式,其永无愆;思庶政惟和,不敢自逸。西室联二,一曰:写诚敬之心,礼章乐亮;绘恬熙之象,日丽风和。一曰:绿绮琴弹白雪引;乌丝绢写黄庭经。殿后穿堂额曰稽古右文。联曰:恭己奉三无;澄心待万几。堂后东向额曰金昭玉粹。联曰:瑞景琼楼开锦绣;欢声珠阁奏云韶。
乾隆七年御制戏题静憩轩旧时读书舍也。 舍是读书舍,人非静憩人。禽鸣如话旧,花舞解怀新。艺圃有余乐,琴斋无点尘。拈题清兴永,欲去重逡巡。
〔臣等谨按〕静憩轩御制诗,恭载首见之篇,余不备录。
启祥宫之西南向为延庆门,门内为延庆殿,殿后为广德门,门内为抚辰殿。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抚辰殿内额曰敛福宜民。联曰:生机对物观其妙;义府因心获所宁。
抚辰殿后为建福宫。国朝宫史
〔臣等谨按〕建福宫乾隆五年建。恭悬御书额曰不为物先。东室联曰:交泰三阳肇羲象;敛时五福协箕畴。西室联曰:香蔼绮疏,蕙圃敷荣滋湛露;风清扣砌,芝房擢
偏清。"西次室匾曰:"澄心观道妙"。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斋内匾曰:"正谊明道"。
御制赋得正谊明道诗壬午 天人三策对,帝命相江都。爰致卒然问,惟陈卓尔谟。道明功岂计,谊正利休图。试譬鲁谘柳,堪知粤伐吴。羞称五伯诈,较识一仁无。终得骄王革,何妨谀相诬。政经真法训,汉室最醇儒。诠义书屏扆,将为出治模。
东室匾二,一曰:"庄敬日强",一曰:"高云情",联二,一曰:"清燕凝神,天和闲
处养;从容守正,元化静中涵。"一曰:"花香鸟语群生乐,月霁风清造物心。"东次室门
上联曰:"由旧典时式,其永无愆;思庶政惟和,不敢自逸。"门内匾曰:"静憩轩"。
御制题静憩轩诗丙寅 室是旧书斋,一向此习静。明道有至训,动定静亦定。万几值清暇,讵无堪适兴。义府有余乐,琴轩致虚(。玉版顷闲搨,吟几仍晚凭。会心皆可参,玩物斯为病。明窗驹影过,谁识流阴兢。昔以忘天倪,今以观物性。
西室联二,一曰:"写诚敬之心,礼章乐亮;会恬熙之象,日丽风和。"一曰:"绿绮琴弹白雪引,乌丝绢写黄庭经。"殿后穿堂匾曰:"稽古佩文",联曰:"恭己奉三无,澄心待万几。"堂后西向匾曰:"金昭玉粹",联曰:"瑞景琼楼开锦绣,欢声珠阁奏云韶。"东室匾曰:"随安室"。
启祥宫之西南向者为延庆门,门内为延庆殿。殿后为广德门,门内为抚辰殿。匾
卷之十三 宫殿三 二四一
室额曰长春书屋。
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东次室曰静憩轩,后为金昭玉粹,东室曰随安室。
长元按:抑斋有御制记,取卫武公抑诗,他如宁寿宫、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凡燕息之所,
皆题此额,仰见圣敬日跻也。又随安室额亦是处有之。
启祥宫之西南向为延庆殿,后为抚辰殿,为建福宫,后为惠风亭。又北为静怡轩,轩后为慧曜楼。楼西为吉云楼,又西为敬胜斋,斋垣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华室,南为凝晖堂,又南为三友轩。凝晖堂前为延春阁。其右室有楼,前迭石为山,上有积翠亭。山有奇石,西曰飞来,东曰玉玲珑。穿石洞而南,有静室曰玉壶冰。洞口题曰鹫峯。
长元按:建福宫以下,所谓西花园也。
月华门之西为遵义门。中南向者为养心殿,为皇上宵旰寝兴之所,召对引见,视乾清宫。
张英元日养心殿侍宴诗:暖日和风漾凤城,履端清燕在承明。楼前晴雪消金掌,玑上春星转玉衡。三殿班联同恺乐,万方歌舞颂升平。欣瞻元日恩晖早,听奏钧天第一声。
高士奇元日养心殿侍宴诗:青阳淑景满乾坤,楼阁祥云捧至尊。鸳鹭两行依绣幄,笙箫一派引金樽。臣心愿比春冰洁,天语真同化日温。称祝华封歌既醉,还将斑管纪殊恩。
养心殿东暖阁内有随安室,西室为三希堂。西暖阁后有轩三楹,东为无倦斋,西为长春书屋。
沈德潜奉敕恭赋三希堂歌:江左风流数王氏,司徒以后多闻人。羲献父子树清节,法护文学超
殿[宫]之后为翠云馆。宫之东为漱芳斋。[四]
注:
[一] 《啸亭杂录》:"乾隆中,于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
赐茶,仿柏梁制,皆命联句,以纪其盛。复当席御制二章,命诸臣和之,后遂以为常礼"。
[二] 《国朝宫史》:"每岁十二月初一日,懋勤殿首领太监陈龙笺大笔墨海于重华宫祇候,以赐福苍生笔书"福"字十余幅,悬贴各宫。自是将军督抚奏函至,并御书缄赐之。十五六等日召御前大臣待卫至重华宫,二十六七等日召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乾清宫赐"福"字"。
[三] 《日下旧闻》:"嘉靖十三年,建皇史宬于重华殿西,藏大[太]祖以来御笔实录。又古今通集库,以貯古今君臣画像符券典籍"。
《故宫考》:"崇敬殿凡五槛[楹],乾隆作皇子时所书御制诗文有《乐善堂集》,即指此。殿前有乾隆书《平定台湾重华宫茶宴廷臣翰林诗》石刻,中为宝座,旁有红雕漆盒,内有乾隆诗文稿。东西暖阁供佛,西暖阁有藏经"。
[四] 《故宫考》:"重华宫之东为剧[戏]台,台前为漱芳斋,凡五楹,有穿堂以通后殿,作"工"字形。东室匾曰"随安室",荣惠贵妃之宝在焉。荣惠贵妃,同治瑨妃也。重华宫瑨太妃居之,东室曰芝兰室"。
月华门长街之西,南向为延庆门,门内为延庆殿,[一]殿北为广德门,门内为抚辰殿,[二]殿后即建福宫(宫为乾隆年间特旨所建)。[三]宫后为惠风亭,亭北为静
怡轩,轩后为慧曜楼,西为吉云楼。斋垣之西为碧琳馆,馆南为妙莲花室,室南为凝辉堂,堂南室曰三友轩,堂前为延春阁,阁北相对,即敬慎斋。[四][五]
注:
[一] 《故宫考》:"广德门南为延庆殿,殿前为延庆门,殿前三楹已荒废,现存木器伞灯
等项。以上各处,近年全为宫中堆煤之所"。
[二] 《故宫考》:"建福门内为抚辰殿,殿三楹,殿前有铜炉二,明嘉靖二十一年制,殿
内祀普天众仙暨春夏秋冬四官神位"。
[三] 《故宫考》:"建福宫凡三楹,乾隆五年改建。屋瓦用蓝色,异他宫,原为守制时所
居,后未果,见《乾隆御制隆福宫赋》及诗。中为宝座,东间祀孝贞显皇后神位,西间杂置佛龛甚多"。
[四] 《故宫考》:"民国十二年六月二十六日夜(阴历五月十三日),宫内敬慎斋失慎,
延烧东西南三面,历代古物之存于此者,均付焚如。起火原因,人言言殊,宫内事秘,莫可究诘。火后宣统就其原址夷为球场,场东盖玻璃室一,内有鞋二帽一,硕大无朋,其为何用不可知也。复有刀矛剑戟等物,宣统皇帝游戏之所也。据《宫史》所载,惠风亭以下各处,今俱无存,惟余延春阁前之石洞而已"。
[五] 《清室内务府报告德日新失慎延烧情形及灾后办法》:
"谨查五月十三日夜内德日新失慎,延烧延春阁、静宜轩、广生楼、中正殿、香云亭等六处,
国朝宫史续编 四五八
殿中联曰:" 赏心于此遇, 即事多所欣。" 宫后为翠云馆, 联曰:" 古训手勤披, 每竞寸阴求日益; 民依心默运, 常先万姓祝年丰。" 东室匾曰:" 养云", 联曰:" 白云有古调, 青山无俗缘。" 东次室匾曰:" 长春书屋"。西室匾曰:" 墨池", 联曰:" 屏展烟鬟, 云鹤闲看心共远; 座凝香篆, 风松静觉韵偏清。" 西次室匾曰:" 澄心观道妙", 联曰:" 四季风光无尽藏, 百城古帙有余香。" 皆高宗纯皇帝御笔。重华宫之东为漱芳斋。斋中高宗纯皇帝御笔匾曰:" 正谊明道"。中设宝座。屏风上恭悬
高宗纯皇帝御笔" 正谊明道诗"恭。见前编联曰:" 言动协规箴, 惟敬作所; 都俞垂典诰, 主善为师。" 南楹皇
上御书联曰:" 天作宫庭传燕翼, 敬承堂构集鸿禧。" 东次室高宗纯皇帝御笔联曰:" 柏子祥烟鼎喷馥, 椒花吉语胜霏香。" 又东次室门上, 皇上御书联曰:" 明目达聪, 嘉言罔攸伏; 夙兴夜寐, 继序思不忘。" 东室匾二, 一曰" 庄敬日强", 一曰" 高云情"。联二, 一曰:" 清燕凝神, 天和闲处养; 从容守正, 元化静中涵。" 一曰:" 花香鸟语群生乐, 月霁风清造物心。" 东次室门上联曰:" 由旧典时式, 其永无愆; 思庶政惟和, 不敢自逸。" 门内匾曰:" 静憩轩"。又东墙联曰:" 不生波处心恒定,大寂光天相总融。" 西室联曰:" 写诚敬之心, 礼章乐亮; 会恬熙之象, 日丽风和。" 西次室联曰: " 清风明月食无尽, 近景遐观揽莫遗。" 后殿北墙悬大宝箴一篇, 殿后穿堂。匾曰:" 稽古右文, 联曰:" 恭己奉三无, 澄心待万几。" 堂后东向匾曰:" 金昭玉粹", 联曰:" 瑞景琼楼开锦绣, 欢声珠阁奏云韶。" 东室匾曰:" 随安室"。皆高宗纯皇帝御笔。
启祥宫之西南向者, 为延庆门。门内为延庆殿。殿后为广德门, 门内为抚辰殿。匾曰:" 敛福
景福宫 高宗纯皇帝五福颂序有曰:宁寿宫后曰景福宫,我皇祖奉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予既豫葺宁寿宫为归政后燕憩之所,而景福宫则仿建福宫中静怡轩之制鼎新之。
寿康宫 隆宗门之西为慈宁宫,又西为寿康门,门内为寿康宫。东暖阁联曰:福集璇图天永锡;祥开绮甲日重光。又联曰:光华呈爱日;仁寿遍和风。又联曰:凤集桐花来绛阙;鹤衔桃实自丹山。寿康宫后为寿安宫,本咸安宫旧址。
雍和宫 雍和宫在皇城东北,世宗宪皇帝藩邸也,登极后命名曰雍和宫。宫之东为书院,门三间。入门为平安居,后有堂,堂后为如意室。书院正室恭悬世宗宪皇帝额曰太和斋,又额曰为善最乐。联曰:种德在宽仁,俾昌尔后;立身唯忠孝,永建乃家。皆圣祖仁皇帝御书。
重华宫 重华宫,高宗纯皇帝龙潜时旧邸也。东室额曰芝兰室。世宗宪皇帝御书联曰:芰荷香绕垂鞭袖;杨柳风微弄笛船。宫之前为崇敬殿,额曰乐善堂。东庑为葆中殿,额曰古香斋。西庑为浴德殿,额曰抑斋。俱纯庙御书。
建福宫 抚辰殿后为建福宫,乾隆五年建。高宗纯皇帝额曰不为物先。东室联曰:交泰三阳肇羲象;敛时五福协箕畴。
安佑宫 安佑宫即鸿慈永祜,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乾隆七年建。仿寿皇殿之制,敬奉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圣容,岁时朔望瞻礼于兹。
瑞应宫 圆明园日天琳宇之中前楼东别院为瑞应宫,前为仁应殿,中为感和殿,皆祀龙神。
数息树边身 高宗纯皇帝赋得诗云:浪仙有佳句,数息树边身。却不关一己,由来为众人。清和雨初过,幽夐景堪巡。爰命轻舆退,依然曲栈遵。嘉阴宜憩步,飒籁足怡神。其恕宣尼训,方思劳逸均。
敛福宜民 启祥宫之西,南向为延庆殿,为广德门,门内为抚辰殿,额曰敛福宜民。
周虎錞 高宗纯皇帝岁朝图序:乾清宫西暖阁几上周虎錞一具,供木根如意及吉祥草,皇祖手植也,历数十年弗敢移置。适回部贡果至,盘贮其侧,天然岁朝吉语,因为之图。
稽古右文 静憩轩殿后穿堂额曰稽古右文,堂后东向额曰金昭玉粹。
多稼如云 濂溪乐处迤北对河外稻塍者为多稼如云,圆明园四十景之一。高宗纯皇帝诗引:坡有桃,沼有莲,月地花天,虹梁云栋,巍若仙居矣。隔垣一方,鳞塍参差,野风习习,袯襫蓑笠往来,又田家风味也。盖古有弄田,用知稼穑之候云。
镂月开云 镂月开云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在富春楼之后,原名牡丹台。高宗纯皇帝题额曰纪恩堂。
御兰芬 镂月开云之北为御兰芬。高宗纯皇帝诗云:偶临兰蕙畹,前即牡丹台。丽岂同世尚,幽还寄别裁。较虽三径异,可以四时开。风处香盈谷,月中曲抱隈。标真有如士,闻远底须媒。体物文林妙,独称楚国才。
业广惟勤 高宗纯皇帝乾清宫五屏风铭,业广惟勤铭曰:宵衣岂诚宵衣乎?旰食岂诚旰食乎?即诚
东太后者也。西间杂置佛龛甚多。
抚辰殿又南,为延庆殿。由春华门往西,为寿安门,入门为春禧殿、寿安宫。宫后,左为福宜宫,右为宜寿堂。北为英华殿,原名隆禧殿,隆庆元年,更名英华,以供西番佛像。殿前菩提树两株,(图二十三)六月开黄花,秋深子落,子不从花结,与花并发,而附叶之背,莹润圆整,可作佛珠,为前明李太后所植。后没,上尊号为九莲菩萨。树北别殿有慈容,四时祭奠,一如佛事。至清乾隆时,于两树之间起筑碑亭,赞述黄教。此殿自明迄今,殆久为奉佛地也。由启祥门南行,为慈祥门,入门北有中宫殿、东宫殿、西宫殿。前为大佛堂,南为慈宁宫,清末西太后居此,有花园。宫左有头所、二所、三所。右有寿康堂。转东往南,为长信门,左为造办处、冰库等。右为慈荫楼、咸若馆、临溪亭。转南出南天门,南为前内务府及银库、修书处、油木作、枪炮作等处。是为外西路。
图二十三 英华殿前菩提树
以上五路全部宫殿具于此。
附録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及故宫博物院组织概略如后
(一)历史博物馆概略
馆址在故宫前部之端门,以迄午门。屋宇宏大,地段适中。民国七年,教育部就前国子监官舍设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七年,迁入本址,以午门城楼及两观四亭为陈列室。午门外两廊房屋,为储藏、办公等室。端门楼上存储粗重物品。历年采集上古、中古、近古物品,共二十七万一千六百八十一件。分二十六类:一金类,二石类,三玉类,四甲骨,五刻石,六砖瓦画壁,七陶器,八瓷器,九明器俑类,十木器,十一衣冠,十二图表,十三画像,十四碑帖,十五写经,十六宋元精椠,十七版片,十八明清诏令册命题奏,十九印记关防,二十前代御用品,二十一试卷,二十二武试用品,二十三兵器,二十四模型,二十五影片,二十六国外赠品。俱为考古学上仅见之品。自民国十五年起,每年发行《历史博物馆丛刊》六册。
(二)古物陈列所概略
古物陈列所系就紫禁城南部外廷各殿设立。紫禁城内周六里,围墙一千六十八丈三尺二寸,外廷约居其半。所属城门凡三,南曰午门,东曰东华门,西曰西华门。城之东南、西南二角,各有重楼,高矗云表。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位居中央,文华殿位于东,武英殿位于西。各殿宇创于元,修于明,清朝因之,间有增饰。迄今数百年,固自饶有历史上之价值,而琳宫琼宇,极尽庄严,崇殿杰阁,备穷巍丽,尤足表现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之兴盛。自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京ICP备18041318号
©2021 版权所有: 北京历史文献平台
版权声明:所有图片均受著作权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转载、摘编。版权所有【北京出版集团】